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 )

A .

B .

C .

D .

2.若关于x 的方程2x ﹣m=x ﹣2的解为x=3,则m 的值是( )

A .5

B .﹣5

C .7

D .﹣7

3.下列图形中1∠和2∠互为余角的是( )

A .

B .

C .

D .

4.钟面上8:45时,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度为( )

A .7.5°

B .15°

C .30°

D .45°

5.如图,OA 方向是北偏西40°方向,OB 平分∠AOC ,则∠BOC 的度数为( )

A .50°

B .55°

C .60°

D .65°

6.如图,表中给出的是某月的月历,任意选取“H”型框中的7个数(如阴影部分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研究,发现这7个数的和不可能的是()

A .63

B .70

C .92

D .105

7.如图,将一段标有0~60均匀刻度的绳子铺平后折叠(绳子无弹性),使绳子自身的一

部分重叠,然后在重叠部分沿绳子垂直方向剪断,将绳子分为A、B、C三段,若这三段的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1:2:3,则折痕对应的刻度不可能是()

A.20 B.25 C.30 D.35

8.对于代数式3m

+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3大B.比3小C.比m大D.比m小

9.由n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n的最小值为()

A.10 B.11 C.12 D.13

10.下列图形,不是柱体的是()

A.B.C.D.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顶角相等B.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C.等角的补角相等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2.将方程21101

1

36

x x

++

-=去分母,得()

A.2(2x+1)﹣10x+1=6 B.2(2x+1)﹣10x﹣1=1

C.2(2x+1)﹣(10x+1)=6 D.2(2x+1)﹣10x+1=1

13.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底面是()

A.B.C.D.

14.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表示的数为-2,那么点表示的数是().

A .-1

B .0

C .3

D .4 15.在解方程123123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3(x -1)-2(2x +3)=6

B .3(x -1)-2(2x +3)=1

C .2(x -1)-3(2x +3)=6

D .3(x -1)-2(2x +3)=3

二、填空题

16.在直线l 上有四个点A 、B 、C 、D ,已知AB =8,AC =2,点D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AD =________.

17.若221x x -+的值是4,则2245x x --的值是_________.

18.如果向北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向南走120米记为______米.

19.若623m x y -与41n x y -的和是单项式,则n m = _______.

20.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90B ∠=︒,6AB cm =,8BC cm =,点D 是AB 的中点,点P 从C 点出发,先以每秒2cm 的速度运动到B ,然后以每秒1cm 的速度从B 运动到A .当点P 运动时间t = _______秒时,三角形PCD 的面积为26cm .

21.下表是某校七﹣九年级某月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统计表,其中各年级同一兴趣小组每次活动时间相同,但表格中九年级的两个数据被遮盖了,记得九年级文艺小组活动次数与科技小组活动次数相同.

年级

课外小组活动总时间(单位:h ) 文艺小组活动次数 科技小组活动次数 七年级

17 6 8 八年级

14.5 5 7 九年级 12.5

则九年级科技小组活动的次数是_____.

22.根据中央“精准扶贫”规划,每年要减贫约11700000人,将数据11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23.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射线OE 在COB ∠内部,OE OC ⊥,OF

平分AOE ∠,若40BOD ∠=,则COF ∠=__________度.

24.单项式345

ax y -的次数是__________. 25.若关于x 的方程5x ﹣1=2x +a 的解与方程4x +3=7的解互为相反数,则a =________.

三、解答题

26.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OC ⊥AB .在RtΔODE 中,∠ODE=90°,∠DOE=30°,先将ΔODE 一边OE 与OC 重合(如图1),然后将ΔODE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当OE 与OC 重合时停止旋转.

(1)当∠AOD=80°时,则旋转角∠COE 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

(2)当OD 在OC 与OB 之间时,求∠AOD -∠COE 的值;

(3)在ΔODE 的旋转过程中,若∠AOE=4∠COD 时,求旋转角∠COE 的大小.

27.解方程:

(1)-5x +3=-3x -5;

(2)4x -3(1-x )=11.

28.计算:(1)253(3)-÷-;

(2)1

138842⎛⎫-⨯+- ⎪⎝⎭

; (3)2357m n n m ---;

(4)()

2242x xy xy x xy ⎡⎤--+--⎣⎦. 29.、两地相距

,甲、乙两车分别沿同一条路线从地出发驶往地,已知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甲车先出发后乙车再出发,乙车到达地后再原地等甲车. (1)求乙车出发多长时间追上甲车?

(2)求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与甲车相距

30.计算:

(1)﹣2÷8×(﹣12); (2)2312(3)()19---⨯-+.

31.解方程

(1)()3226x x +-=;

(2)212134

x x +--= 32.某小组计划做一批“中国结”如果每人做 5 个,那么比计划多了 9 个;如果每人做 4 个,那么比 计划少了 15 个.该小组共有多少人?计划做多少个“中国结”? 小明和小红在认真思考后,根据题意分别列出了以下两个不同的方程:

①59415x x -=+;②91554

y y +-= (1)①中的x 表示 ;

②中的y 表示 .

(2)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33.如图,已知150AOB ∠=,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90D ∠=)的一个顶点放在点O 处,现将三角形纸片绕点O 任意转动,OM 平分斜边OC 与OA 的夹角,ON 平分BOD ∠. (1)将三角形纸片绕点O 转动(三角形纸片始终保持在AOB ∠的内部),若

30COD ∠=,则MON ∠=_______;

(2)将三角形纸片绕点O 转动(三角形纸片始终保持在AOB ∠的内部),若射线OD 恰好平分MON ∠,若8MON COD ∠=∠,求COD ∠的度数;

(3)将三角形纸片绕点O 从OC 与OA 重合位置逆时针转到OD 与OA 重合的位置,猜想在转动过程中COD ∠和MON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四、压轴题

34.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4-,-1

(1)求线段AB 长度

(2)若点D 在数轴上,且3DA DB =,求点D 对应的数

(3)若点A 的速度为7个单位长度/秒,点B 的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点O 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点A ,B ,O 同时向右运动,几秒后,3?OA OB =

35.(1)如图,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6AC cm =,4BC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度;

(2)若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且AC a =,BC b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线段MN 的长度;(结果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3)在(2)中,把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改为:点C 是直线AB 上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则线段MN 的长度会变化吗?若有变化,求出结果.

36.如图,已知150AOB ∠=,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90D ∠=)的一个顶点放在点O 处,现将三角形纸片绕点O 任意转动,OM 平分斜边OC 与OA 的夹角,ON 平分BOD ∠. (1)将三角形纸片绕点O 转动(三角形纸片始终保持在AOB ∠的内部),若

30COD ∠=,则MON ∠=_______;

(2)将三角形纸片绕点O 转动(三角形纸片始终保持在AOB ∠的内部),若射线OD 恰好平分MON ∠,若8MON COD ∠=∠,求COD ∠的度数;

(3)将三角形纸片绕点O 从OC 与OA 重合位置逆时针转到OD 与OA 重合的位置,猜想在转动过程中COD ∠和MON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7.尺规作图是指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尺规作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初中阶段同学们首次接触的尺规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图1

图2

备用图

(1)如图1,在线段AB 外有一点C ,现在利用尺规作图验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 AC CB <+.请根据提示,用尺规完成作图,并补充验证步骤.

第一步,以A 为圆心,AC 为半径作弧,交线段AB 于点M ,则AC =_____________; 第二步,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作弧,交线段AB 于点N ,则BC =_____________; 则AC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_______________

故:AB AC CB <+.

(2)如图2,在直线l 上,从左往右依次有四个点O ,E ,O ',F ,且4OE EO '==,10EF =.现以O 为圆心,半径长为r 作圆,与直线l 两个交点中右侧交点记为点P .再以O '为圆心;相同半径长r 作圆,与直线l 两个交点中左侧交点记为点Q .若P ,Q ,F 三点中,有一点分另外两点所连线段之比为1:2,求半径r 的长.

38.如图,点A ,B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3,3和1.动点P ,Q 两同时出发,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A →B →A 往返运动,回到点A 停止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 →B 向终点B 匀速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

(1)当点P 到达点B 时,求点Q 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2)当t =0.5时,求线段PQ 的长;

(3)当点P 从点A 向点B 运动时,线段PQ 的长为________(用含t 的式子表示); (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P ,Q 两点到点C 的距离相等时,直接写出t 的值.

39.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

解决如下问题:

(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

(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

(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

40.综合与探究问题背景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所示位置摆放,分别作出∠AOC ,∠BOD 的平分线OM 、ON ,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求出∠MON 的度数. 特例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从特例入手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将三角尺分别按图2、图3所示的方式摆放,OM 和ON 仍然是∠AOC 和∠BOD 的角平分线.其中,按图2方式摆放时,可以看成是ON 、OD 、OB 在同一直线上.按图3方式摆放时,∠AOC 和∠BOD 相等.

(1)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进行计算:图2中∠MON 的度数为 °.图3中∠MON 的度数为 °.

发现感悟

解决完图2,图3所示问题后,“兴趣小组”又对图1所示问题进行了讨论:

小明:由于图1中∠AOC 和∠BOD 的和为90°,所以我们容易得到∠MOC 和∠NOD 的和,这样就能求出∠MON 的度数.

小华:设∠BOD 为x °,我们就能用含x 的式子分别表示出∠NOD 和∠MOC 度数,这样也能求出∠MON 的度数.

(2)请你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求出图1中∠MON 的度数.

类比拓展

受到“兴趣小组”的启发,“智慧小组”将三角尺按图4所示方式摆放,分别作出∠AOC 、∠BOD 的平分线OM 、ON ,他们认为也能求出∠MON 的度数.

(3)你同意“智慧小组”的看法吗?若同意,求出∠MON 的度数;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41.如图1,射线OC 在∠AOB 的内部,图中共有3个角:∠AOB 、∠AOC 和∠BOC,若其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三倍,则称射线OC 是∠AOB 的“奇分线”,如图2,∠MPN=42°:

(1)过点P 作射线PQ,若射线PQ 是∠MPN 的“奇分线”,求∠MPQ ;

(2)若射线PE 绕点P 从PN 位置开始,以每秒8°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当∠EPN 首次等于180°时停止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射线PN 是∠EPM 的“奇分线”?

42.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a a a ⋅,记为n a , 如322228⨯⨯==,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2log 8 (即2log 83=) .一般地,若(0n

a b a =>且1,0)a b ≠>, 则n 叫做以a 为底b 的对数, 记为log a b (即log a b n =) .如4381=, 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 记为3log 81 (即3log 814=) .

(1)计算下列各对数的值:2log 4= ;2log 16= ;2log 64= . (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22log 4,log 16,log 64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4) 根据幂的运算法则:n m n m a a a +=以及对数的含义说明上述结论.

43.设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点C在A、B之间,它们对应的数分别为x A、x B、x C.

(1)若AC=CB,则点C叫做线段AB的中点,已知C是AB的中点.

①若x A=1,x B=5,则x c=;

②若x A=﹣1,x B=﹣5,则x C=;

③一般的,将x C用x A和x B表示出来为x C=;

④若x C=1,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恰好与点B重合,则x A=;

(2)若AC=λCB(其中λ>0).

①当x A=﹣2,x B=4,λ=1

3

时,x C=.

②一般的,将x C用x A、x B和λ表示出来为x C=.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上面的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后是一个圆锥,下面的长方形旋转一周后是一个圆柱.所以应是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

解:根据以上分析应是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

故选B.

考点:点、线、面、体.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把x=3代入已知方程后,列出关于m的新方程,通过解新方程来求m的值.

【详解】

∵x=3是关于x的方程2x﹣m=x﹣2的解,∴2×3﹣m=3﹣2,解得:m=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余角、补角的定义计算.

【详解】

根据余角的定义,两角之和为90°,这两个角互余.

D中∠1和∠2之和为90°,互为余角.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根据余角的定义来判断,记住两角之和为90°,与两角位置无关.

4.A

解析:A

【解析】

试题解析:钟面上8:45时,分针指向9,时针在8和9之间,夹角的度数为:45

30307.5.

60

-⨯=

故选A.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OA方向是北偏西40°方向,

∴∠AOC=40°+90°=130°.

∵OB平分∠AOC,

∴∠BOC

1

2

=∠AOC=6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向角、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向角的概念,学会用方向角描述位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设“H”型框中的正中间的数为x,则其他6个数分别为x-8,x-6,x+-1,x+1,x+6,x+8,表示出这7个数之和,然后分别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H”型框中的正中间的数为x,则其他6个数分别为x-8,x-6,x-1,x+1,x+6,x+8,这7个数之和为:x-8+x-6+x-1+x+1+x+x+6+x+8=7x.

由题意得

A、7x=63,解得:x=9,能求得这7个数;

B、7x=70,解得:x=10,能求得这7个数;

C、7x=92,解得:x=92

7

,x须为正整数,∴不能求得这7个数;

D、7x=105,解得:x=15,能求得这7个数.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掌握“H”型框中的7个数的数字的排列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C

解析:C

【解析】

可设折痕对应的刻度为xcm,根据折叠的性质和三段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1:2:3,长为60cm的卷尺,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折痕对应的刻度为xcm,依题意有

绳子被剪为10cm,20cm,30cm的三段,

①x=20

2

+10=20,②x=

30

2

+10=25,③x=

30

2

+20=35,

④x=10

2

+20=25,⑤x=

10

2

+30=35,⑥x=

20

2

+30=40.

综上所述,折痕对应的刻度可能为20、25、35、4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图形的简拼,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3+m=m+3,根据加法运算的意义可得m+3表示比m大3.

【详解】

解:∵3+m=m+3,m+3表示比m大3,

∴3+m比m大.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意义,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C

【解析】

【分析】

根据主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由俯视图知,最少有7个立方块,

∵由正视图知在最左边前后两层每层3个立方体,中间3个每层2个立方体和最右边前两排每层3个立方体,

∴n的最小值是:7+5=12,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如果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就更容易得到答案.

10.D

解析:D

【解析】

锥体必有一个顶点和一个底面,一个曲面;柱体必有两个底面(上底和下底),其他部分可能是平面,也可能是曲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且大小相同,余下的每个相邻两个面的交线互相平行.

故选D.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各项定义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D选项应该为: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基础的定义性质,关键在于熟记定义与性质.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方程的分母最小公倍数是6,方程两边都乘以6即可.

【详解】

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

2(2x+1)﹣(10x+1)=6.

故选:C.

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展开图推出几何体,再得出视图.

【详解】

根据展开图推出几何体是四棱柱,底面是四边形.

故选B

【点睛】

考核知识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观察数轴根据点B与点A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观察数轴可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点B在点A的右侧,

因为点A表示的数是-2,-2+5=3,

所以点B表示的数是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有理数的加法,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去分母的方法是: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一过程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注意去分母时分数线起到括号的作用,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漏乘没有分母的项,以及去分母后忘记分数线的括号的作用,符号出现错误.

【详解】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6得:3(x−1)−2(2x+3)=6.

故选:A

【点睛】

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解析】

【分析】

分类讨论: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向上;C在线段AB上;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BC的长,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

当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向上时,由线段的和差

解析:3或5

【解析】

【分析】

分类讨论: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向上;C在线段AB上;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BC的长,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

当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向上时,由线段的和差,得BC=AB+AC=8+2=10,

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得BD=CD=1

2

BC=

1

2

×10=5,AD=CD-AC=5-2=3;

当C在线段AB上时,由线段的和差,得BC=AB-AC=8-2=6,

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得BD=CD=1

2

BC=

1

2

×6=3,所以AD=AC+CD=2+3=5.

综上所述,AD=3或5.

故答案为:3或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以防遗漏.

17.1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到,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

∴,

∴;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得到,熟练运用整

解析:1

【解析】

根据题意,得到223x x -=,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2214x x -+=,

∴223x x -=,

∴22

2452(2)52351x x x x --=--=⨯-=;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得到223x x -=,熟练运用整体代入法进行解题. 18.-120

【解析】

【分析】

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即可求解.

【详解】

向北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向南走120米记为-120米

故答案为:-12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

解析:-120

【解析】

【分析】

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即可求解.

【详解】

向北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向南走120米记为-120米

故答案为:-12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负数的意义.

19.8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特点即可求解.

【详解】

∵与的和是单项式

∴与是同类项,

故6-m=4,n-1=2

∴m=2,n=3

∴8

故答案为: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解

解析:8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特点即可求解.

【详解】

∵623m x y -与41n x y -的和是单项式

∴623m x y -与41n x y -是同类项,

故6-m=4,n-1=2

∴m=2,n=3

∴n m =8

故答案为: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类项的特点.

20.2或5.5或8.5

【解析】

【分析】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点P 在BC 上时,当点P 在AB 上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详解】

∵,,点是的中点

∴BD=3cm,

如图,点P 在B

解析:2或5.5或8.5

【解析】

【分析】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点P 在BC 上时,当点P 在AB 上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详解】

∵6AB cm =,8BC cm =,点D 是AB 的中点

∴BD=3cm,

如图,点P 在BC 上时,CP=2t ,

∵三角形PCD 的面积为26cm . ∴12CP×BD=6,即12

×2t×3=6

解得t=2s,

当P运动到B时,时间为8÷2=4s 如图,当点P在AB上时,

BP1=t-4,DP1= BP1-BD=t-4-3=t-7

∵三角形PCD的面积为2

6cm.

∴1

2

DP1×BC=6,即

1

2

×(t-7)×8=6

解得t=8.5s

同理BP2=t-4,DP2= BD- BP2=3-(t-4)=7-t ∵三角形PCD的面积为2

6cm.

∴1

2

DP1×BC=6,即

1

2

×(7-t)×8=6

解得t=5.5s

综上,当点P运动时间t 2或5.5或8.5秒时,三角形PCD的面积为2

6cm.

故答案为:2或5.5或8.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时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是关键.

21.【解析】

【分析】

设每次文艺小组活动时间为x h,每次科技小组活动的时间为y h.九年级科技小组活动的次数是m次.构建方程组求出x,y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设每次文艺小组活动时间为x h

解析:【解析】

【分析】

设每次文艺小组活动时间为x h,每次科技小组活动的时间为y h.九年级科技小组活动的次数是m次.构建方程组求出x,y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设每次文艺小组活动时间为x h,每次科技小组活动的时间为y h.九年级科技小组活动的次数是m次.

由题意

6817 5714.5

x y

x y

+=

+=

解得

1.5

1

x

y

=

=

∴1.5m+m=12.5,

解得m=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能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2.17×107

【解析】

解:11700000=1.17×107.故答案为1.17×107.

解析:17×107

【解析】

解:11700000=1.17×107.故答案为1.17×107.

23.25

【解析】

【分析】

,得出,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出,因此,又因为平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解:∵,∴,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出,

∴,

∵平分,

∴,

∴.

故答案为:25.

【点睛】

解析:25

【解析】

【分析】

OE OC ⊥,得出COE 90∠=︒,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出BOD AOC 40∠∠==︒,因此AOE 130∠=︒,又因为OF 平分AOE ∠,AOF EOF 65∠∠==︒,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OE OC ⊥,∴COE 90∠=︒,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出BOD AOC 40∠∠==︒,

∴AOE 130∠=︒,

∵OF 平分AOE ∠,

∴AOF EOF 65∠∠==︒,

∴COF 906525∠=︒-︒=︒.

故答案为:25.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角的和与差,找出图形中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24.5

【解析】

【分析】

根据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单项式的次数是:1+3+1=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掌握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5

【解析】

【分析】

根据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单项式345

ax y -的次数是:1+3+1=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掌握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5.-4 ,

【解析】

【分析】

先解出4x+3=7方程的值,将相反数算出来再代入5x ﹣1=2x+a 中算出a 即可.

七年级上册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上海中远实验学校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AC=2BC,点D、E在直线AB上,点D在点E的左侧 (1)若AB=18,DE=8,线段DE在线段AB上移动 ①如图1,当E为BC中点时,求AD的长; ②点F(异于A,B,C点)在线段AB上,AF=3AD,CE+EF=3,求AD的长; (2)若AB=2DE,线段DE在直线AB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则 ________. 【答案】(1)解:① 又 E为BC中点 ; ②设,因点F(异于A、B、C点)在线段AB上,可知: ,和 当时, 此时可画图如图2所示,代入得: 解得:,即AD的长为3 当时,

此时可画图如图3所示,代入得:解得:,即AD的长为5 综上,所求的AD的长为3或5; (2) . 【解析】【解答】(2)①若DE在如图4的位置设,则 又 (不符题设,舍去) ②如DE在如图5的位置 设,则 又

代入得: 解得: 则 . 【分析】(1)①根据AB的长和可求出AC和BC,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CE,再由可得CD,最后根据计算即可得;②设,因点F(异于A、B、C点)在线段AB上,可知,和,所以需分2种情况进行讨论:和,如图2、3(见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点E、F位置,再将EF和CE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最后代入求解即可; (2)设,先判断出DE在AB上的位置,再根据得出x和y 满足的等式,然后将其代入化简即可得.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3,0),线段AB平移后对应的线段为CD,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①②所示,将两个相同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像图①②那样放置. (1)若∠BOC=60°,如图①,猜想∠AOD的度数; (2)若∠BOC=70°,如图②,猜想∠AOD的度数; (3)猜想∠AOD和∠BOC的关系,并写出理由. 【答案】(1)解: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 (2)解:因为,,,,所以 (3)解:由(1)知,由(2)知 ,故由(1),(2)可猜想: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BOC+∠AOC=,则∠AOC=-∠BOC,由角的构成可得∠AOD=+∠AOC即可求解; (2)由图知,∠COD+∠BOC+∠AOB+∠AOD=,把∠COD、∠BOC、∠AOB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3)由(1)和(2)中求得的∠AOD和∠BOC的值即可计算求解。 2.如图,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20°. (1)若∠ADQ=110°,求∠BED的度数; (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解:如图1中,延长DE交MN于H. ∵∠ADQ=110°,ED平分∠ADP, ∴∠PDH= ∠PDA=35°, ∵PQ∥MN, ∴∠EHB=∠PDH=35°, ∵∠CBN=120°,EB平分∠ABC, ∴∠EBH= ∠ABC=30°, ∴∠BED=∠EHB+∠EBH=65° (2)解:有3种情形,如图2中,当点E在直线MN与直线PQ之间时.延长DE交MN 于H. ∵PQ∥MN, ∴∠QDH=∠DHA= n, ∴∠BED=∠EHB+∠EBH=180°﹣( n)°+30°=210°﹣( n)°, 当点E在直线MN的下方时,如图3中,设DE交MN于H.

七年级上册上海金山初级中学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上海金山初级中学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点在线段上, . (1)如图1,,两点同时从,出发,分别以,的速度沿直线向左运动; ①在还未到达点时,求的值; ②当在右侧时(点与不重合),取中点,的中点是,求的值; (2)若是直线上一点,且 .求的值. 【答案】(1)解:①AP=AC-PC,CQ=CB-QB, ∵BC=2AC,P、Q速度分别为1cm/s、2cm/s, ∴QB=2PC, ∴CQ=2AC-2PC=2AP, ∴ ②设运动秒 , 分两种情况 A: 在右侧, ,分别是,的中点 ,, ∴ B: 在左侧,

,分别是,的中点 ,, ∴ (2)解:∵BC=2AC. 设AC=x,则BC=2x, ∴AB=3x, ①当D在A点左侧时, |AD-BD|=BD-AD=AB= CD, ∴CD=6x, ∴; ②当D在AC之间时, |AD-BD|=BD-AD= CD, ∴2x+CD-x+CD= CD, x=- CD(不成立), ③当D在BC之间时, |AD-BD|=AD-BD= CD, ∴x+CD-2x+CD= CD, CD= x, ∴; |AD-BD|=BD-AD= CD, ∴2x-CD-x-CD= CD,

∴CD= ; ④当D在B的右侧时, |AD-BD|=BD-AD= CD, ∴2x-CD-x-CD= CD, CD=6x, ∴ .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或或 【解析】【分析】(1)由线段的和差关系,以及QB=2PC,BC=2AC,即可求解;(2)设AC=x,则BC=2x,∴AB=3x,D点分四种位置进行讨论,①当D在A点左侧时,②当D在AC之间时,③当D在BC之间时,④当D在B的右侧时求解即可. 2.已知 (本题中的角均大于且小于 ) (1)如图1,在内部作,若,求的度数; (2)如图2,在内部作,在内,在内,且 ,,,求的度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直线SN与直线WE相交于点O,射线ON表示正北方向,射线OE表示正东方向.已知射线OB的方向是南偏东m°,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n°,且m+n=90°. (1)①若m=50,则射线OC的方向是________, ②图中与∠BOE互余的角有________,与∠BOE互补的角有________. (2)若射线OA是∠BON的角平分线,则∠SOB与∠AOC是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如果存在,请写出你的结论以及计算过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北偏东40°;∠BOS,∠EOC;∠BOW (2)解:∠AOC= ∠SOB.理由如下: ∵OA平分∠BON, ∴∠NOA= ∠NOB, 又∵∠BON=180°-∠SOB, ∴∠NOA= ∠BON=90°- ∠SOB, ∵∠NOC=90°-∠EOC, 由(1)知∠BOS=∠EOC, ∴∠NOC=90°-∠SOB, ∠AOC=∠NOA-∠NOC=90°- ∠SOB-(90°-∠SOB), 即∠AOC= ∠SOB. 【解析】【解答】解:(1)①∵m+n=90°,m=50°, ∴n=40°, ∴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40°; ②∵∠BOE+∠BOS=90°,∠BOE+∠EOC=90°,

∴图中与∠BOE互余的角有∠BOS,∠EOC; ∠BOE+∠BOW=180°, ∴图中与∠BOE互补的角有∠BOW, 故答案为:①北偏东40°;②∠BOS,∠EOC;∠BOW. 【分析】(1)①由m+n=90°,m=50°可求得n值,从而可得射线OC的方向. ②根据余角定义可知∠BOE+∠BOS=90°,∠BOE+∠EOC=90°,从而可得图中与∠BOE互余的角;由补角定义可得∠BOE+∠BOW=180°,从而可得图中与∠BOE互补的角. (2)∠AOC=∠SOB.理由如下:由角平分线定义和领补角定义可得∠NOA= ∠BON=90°- ∠SOB,结合(1)中条件可得∠NOC=90°-∠SOB;由 ∠AOC=∠NOA-∠NOC即可求得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CD=2AB+3. (1)若点C是线段AD的中点,求BC-AB的值; (2)若BC=AD,求BC-AB的值; (3)若线段AC上有一点P(不与点B重合),AP+AC=DP,求BP的长. 【答案】(1)解:设AB长为x,BC长为y,则CD=2x+3.若C是AB的中点,则AC=CD,即x+y=2x+3,得:y-x=3,即BC-AB=3 (2)解:设AB长为x,BC长为y,若BC= CD,即AB+CD=3BC,∴x+2x+3=3y,∴y=x+1,即y-x=1,∴BC-AB=1 (3)解:以A为原点,AD方向为正方向,1为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则A:0,B:x,C:x+y,D:x+y+2x+3=3x+y+3.设P:p,由已知得:0≤p≤x+y,则AP=p,AC=x+y,DP=3x+y+3-p,∵AP+AC=DP,BP= ,∴p+x+y=3x+y+3-p,解得:2p-2x=3,∴p-x=1.5,∴BP=1.5 【解析】【分析】(1)此题可以设未知数表示题中线段的长度关系,设AB长为x,BC长为y,则AC=AB+BC=x+y,CD=2x+3 ,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出 AC=CD ,从而列出方程,变形即可得出答案; (2)设AB长为x,BC长为y ,则CD=2x+3 ,由BC= CD,得出AB+CD=3BC,从而列出方程变形即可得出答案; (3)设AB长为x,BC长为y ,则CD=2x+3 ,以A为原点,AD方向为正方向,1为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则A点表示的数为0,B点表示的数为x,C点表示的数为x+y,D点表示的数为x+y+2x+3=3x+y+3.设P点表示的数为p,由已知得:0≤p≤x+y,则AP=p,AC=x+y,DP=3x+y+3-p,由AP+AC=DP,列出方程,并行得出P-X的值,再根据BP= 即可得出

数学七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1,已知∠MON=140°,∠AOC与∠BOC互余,OC平分∠MOB, (1)在图1中,若∠AOC=40°,则∠BOC=°,∠NOB=°. (2)在图1中,设∠AOC=α,∠NOB=β,请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必须写出推理的主要过程,但每一步后面不必写出理由); (3)在已知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当∠AOB绕着点O顺时针转动到如图2的位置,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解:如图1, ∵∠AOC与∠BOC互余, ∴∠AOC+∠BOC=90°, ∵∠AOC=40°, ∴∠BOC=50°, ∵OC平分∠MOB, ∴∠MOC=∠BOC=50°, ∴∠BOM=100°, ∵∠MON=40°, ∴∠BON=∠MON-∠BOM=140°-100°=40°, (2)解:β=2α-40°,理由是: 如图1,∵∠AOC=α, ∴∠BOC=90°-α, ∵OC平分∠MOB, ∴∠MOB=2∠BOC=2(90°-α)=180°-2α, 又∵∠MON=∠BOM+∠BON,

∴140°=180°-2α+β,即β=2α-40°; (3)解:不成立,此时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α+β=40°, 理由是:如图2, ∵∠AOC=α,∠NOB=β, ∴∠BOC=90°-α, ∵OC平分∠MOB, ∴∠MOB=2∠BOC=2(90°-α)=180°-2α, ∵∠BOM=∠MON+∠BON, ∴180°-2α=140°+β,即2α+β=40°, 答:不成立,此时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α+β=40. 【解析】【分析】(1)先根据余角的定义计算∠BOC=50°,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BOM=100°,根据角的差可得∠BON的度数;(2)同理先计算∠MOB=2∠BOC=2(90°-α)=180°-2α,再根据∠BON=∠MON-∠BOM列等式即可;(3)同理可得∠MOB=180°-2α,再根据∠BON+∠MON=∠BOM列等式即可. 2.已知线段AB=6. (1)取线段AB的三等分点,这些点连同线段AB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 (2)再在线段AB上取两种点:第一种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第二种是线段AB的六等分点,这些点连同(1)中的三等分点和线段AB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 【答案】(1)解:如图:点C、D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 可以组成的线段为:3+2+1=6(条), ∵AB=6,点C、D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 ∴AC=CD=DB=2,AD=BC=4, ∴这些线段长度的和为:2+2+2+4+4+6=20. (2)解:再在线段AB上取两种点:第一种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D1、D2、D3;第二种是线段AB的六等分点E1、E2,

七年级上册苏州星湾学校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苏州星湾学校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 析)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 1,CE 平分∠ACD,AE 平分∠BAC,且∠EAC+∠ACE=90°. (1)请判断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E=90°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直角顶点E 移动时,写出∠BAE 与∠E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 3,P 为线段 AC 上一定点,点 Q 为直线 CD 上一动点,且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点 Q 在射线 CD 上运动时(不与点 C 重合),∠PQD,∠APQ 与∠ BAC 有何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答案】(1),理由如下: CE 平分,AE 平分, ; (2),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AE交CD于点F,则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

(3),理由如下: ,即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又,即 即.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 2.把一副三角板放成如图所示. (1)当OD平分∠AOB时,求∠COB; (2)若摆成如图2,OB、OD重合,OM平分∠AOD,ON平分∠AOC,求∠MON; (3)将三角板OCD绕O点旋转,把OD旋转到∠AOB的内部或外部,(2)中的条件不变,试问∠MON的角度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它的值,并说理由. 【答案】(1)解:∵OD平分∠AOB,∠AOB=90° ∴∠DOB=∠AOB=45° ∵∠DOC=30° ∴∠COB=∠DOB-∠DOC=45°-30°=15° (2)解:如图,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现实生活中“为何有人乱穿马路,却不愿从天桥或斑马线通过?”,请用数学知识解释图中这一现象,其原因(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2.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时,据统计澳门共有女性约360000人,则36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A .53610⨯ B .60.3610⨯ C .53.610⨯ D .43610⨯ 3.有一列数121000,,,a a a ,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数的和是4,其中 21009004,1,2a a x a x =-=-=,可得 x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3 4.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mx =6的解为x =-2,则m 的值为( ) A .-3 B .3 C .13 D .16 5.下列各项中,是同类项的是( ) A .xy -与2yx B .2ab 与2abc C .2x y 与2x z D .2a b 与2ab 6.把一个数a 增加2,然后再扩大2倍,其结果应是( ) A .22a +⨯ B .()22a + C .24a a ++ D .()222a a +++ 7.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为( ) A .2a B .-2b C .-2a D .2b 8.如图,将一段标有0~60均匀刻度的绳子铺平后折叠(绳子无弹性),使绳子自身的一部分重叠,然后在重叠部分沿绳子垂直方向剪断,将绳子分为A 、B 、C 三段,若这三段的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1:2:3,则折痕对应的刻度不可能是( ) A .20 B .25 C .30 D .35 9.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 表示的数为-2,那么点B 表示的数是( )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 ) A . B . C . D . 2.若关于x 的方程2x ﹣m=x ﹣2的解为x=3,则m 的值是( ) A .5 B .﹣5 C .7 D .﹣7 3.下列图形中1∠和2∠互为余角的是( ) A . B . C . D . 4.钟面上8:45时,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度为( ) A .7.5° B .15° C .30° D .45° 5.如图,OA 方向是北偏西40°方向,OB 平分∠AOC ,则∠BOC 的度数为( ) A .50° B .55° C .60° D .65° 6.如图,表中给出的是某月的月历,任意选取“H”型框中的7个数(如阴影部分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研究,发现这7个数的和不可能的是() A .63 B .70 C .92 D .105 7.如图,将一段标有0~60均匀刻度的绳子铺平后折叠(绳子无弹性),使绳子自身的一

部分重叠,然后在重叠部分沿绳子垂直方向剪断,将绳子分为A、B、C三段,若这三段的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1:2:3,则折痕对应的刻度不可能是() A.20 B.25 C.30 D.35 8.对于代数式3m +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3大B.比3小C.比m大D.比m小 9.由n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n的最小值为() A.10 B.11 C.12 D.13 10.下列图形,不是柱体的是() A.B.C.D.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顶角相等B.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C.等角的补角相等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2.将方程21101 1 36 x x ++ -=去分母,得() A.2(2x+1)﹣10x+1=6 B.2(2x+1)﹣10x﹣1=1 C.2(2x+1)﹣(10x+1)=6 D.2(2x+1)﹣10x+1=1 13.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底面是() A.B.C.D. 14.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表示的数为-2,那么点表示的数是().

数学七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数学七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线段PQ 的长度表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是( ) A . B . C . D . 2.现实生活中“为何有人乱穿马路,却不愿从天桥或斑马线通过?”,请用数学知识解释图中这一现象,其原因(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航空舰的电力系统可提供14 000 000瓦的电力.14 0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4×106 B .1.4×107 C .1.4×108 D .0.14×109 4.如图,图1是AD ∥BC 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 折叠并压平,再沿BF 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则图2中∠AEF 的度数为( ) A .120° B .108° C .126° D .114° 5.下列图形中1∠和2∠互为余角的是( ) A . B . C . D . 6.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一个简单几何体模型,甲乙两人在摸后各说出了它的一个特征,甲:它有曲面;乙:它有顶点。该几何体模型可能是( ) A .球 B .三棱锥 C .圆锥 D .圆柱 7.如图,已知射线OA ⊥射线OB , 射线OA 表示北偏西25°的方向,则射线OB 表示的方向 为( ) A .北偏东65° B .北偏东55° C .北偏东75° D .东偏北75° 8.对于代数式3m +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3大 B .比3小 C .比m 大 D .比m 小 9.某数x 的43%比它的一半还少7,则列出的方程是( ) A .143%72x ⎛ ⎫-= ⎪⎝ ⎭ B . 1 743%2 x x -= C .1 43%72 x x - = D .143%72 x - = 10.多项式343553m n m n -+的项数和次数分别为( ) A .2,7 B .3,8 C .2,8 D .3,7 11.据报道,2019年建成的某新机场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 000 000人次的需求.将45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0.45×108 B .45×106 C .4.5×107 D .4.5×106 12.若2 (1)210x y -++=,则x +y 的值为( ). A . 12 B .12 - C . 32 D .32 - 13.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底面是( ) A . B . C . D . 14.下列四个图中的1∠也可以用AOB ∠,O ∠表示的是( ) A . B . C . D . 15.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七年级上册深圳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深圳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数学期末试卷(培优 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 1,CE 平分∠ACD,AE 平分∠BAC,且∠EAC+∠ACE=90°. (1)请判断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E=90°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直角顶点E 移动时,写出∠BAE 与∠E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 3,P 为线段 AC 上一定点,点 Q 为直线 CD 上一动点,且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点 Q 在射线 CD 上运动时(不与点 C 重合),∠PQD,∠APQ 与∠ BAC 有何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答案】(1),理由如下: CE 平分,AE 平分, ; (2),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AE交CD于点F,则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

(3),理由如下: ,即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又,即 即.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 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__ ,点P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4)若点D是数轴上一点,点D表示的数是x,请你探索式子|x+6|+|x﹣8|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1)点B表示的数是﹣6;点P表示的数是8﹣5t (2)解: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 (如图) 则AC=5x,BC=3x, ∵AC﹣BC=AB ∴5x﹣3x=14… 解得:x=7, ∴点P运动7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 (3)解:没有变化.分两种情况: 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 MN=MP+NP= AP+ BP= (AP+BP)= AB=7… 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学友书店推出售书优惠方案:①一次性购书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书超过100元,但不超过200元,一律打9折;③一次性购书超过200元,一律打8折.如果小明同学一次性购书付款162元,那么他所购书的原价为( ) A .180元 B .202.5元 C .180元或202.5元 D .180元或200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 .若AC=BC ,则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 3.将一个无盖正方体形状的盒子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 A . B . C . D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C .等角的补角相等 D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0km /h ,水流速度为4km /h ,从甲码头顺流航行到乙码头,再返回甲码头共用5h.若设甲、乙两码头的距离为xkm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04x 204x 15++-= B .20x 4x 5+= C .x x 5204+= D .x x 5204204+=+- 6.己知x=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ax-6+a=0 的解,则a 的值为( ) A .2 B .2- C .1 D .0 7.下列说法: ①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②若AC =BC ,则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 ③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如图,几何体的名称是( )

七年级上册上海松江区第七中学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上海松江区第七中学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交CD于点F (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求证:∠PFD−∠AEM=90°; (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 【答案】(1)∠PFD+∠AEM=90° (2)过点P作PG∥AB ∵AB∥CD, ∴PG∥AB∥CD, ∴∠AEM=∠MPG,∠PFD=∠NPG ∵∠MPN=90° ∴∠NPG-∠MPG=90° ∴∠PFD-∠AEM=90°; (3)设AB与PN交于点H ∵∠P=90°,∠PEB=15° ∴∠PHE=180°-∠P-∠PEB=75° ∵AB∥CD, ∴∠PFO=∠PHE=75°

∴∠N=∠PFO-∠DON=45°. 【解析】【解答】(1)过点P作PH∥AB ∵AB∥CD, ∴PH∥AB∥CD, ∴∠AEM=∠MPH,∠PFD=∠NPH ∵∠MPN=90° ∴∠MPH+∠NPH=90° ∴∠PFD+∠AEM=90° 故答案为:∠PFD+∠AEM=90°; 【分析】(1)过点P作PH∥AB,然后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PH∥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MPH,∠PFD=∠NPH,然后根据∠MPH+∠NPH=90°和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P作PG∥AB,然后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PG∥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M=∠MPG,∠PFD=∠NPG,然后根据∠NPG-∠MPG=90°和等量代换即可证出结论;(3)设AB与PN 交于点H,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PHE,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PFO=∠PHE,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3,0),线段AB平移后对应的线段为CD,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1)求点D的坐标; (2)如图(1),求△ACD的面积; (3)如图(2),∠OAB与∠O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探求∠AMC的度数并证明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 (1)如图①,已知:Rt△ABC中,AB=AC,直线m经过点A,BD⊥m于D,CE⊥m于E,求证:DE=BD+CE; (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ABC中,AB=AC,并且∠BDA=∠AEC=∠BAC=α,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应用:如图③,在△ABC中,∠BAC是钝角,AB=AC,∠BAD>∠CAE,∠BDA=∠AEC=∠BAC,直线m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BC=2CF,△ABC的面积是12,求△ABD与△CEF的面积之和. 【答案】(1)证明:∵BD⊥直线m,CE⊥直线m, ∴∠BDA=∠CEA=90°, ∵∠BAC=90°, ∴∠BAD+∠CAE=90°, ∵∠BAD+∠ABD=90°, ∴∠CAE=∠ABD, 在△ADB和△CEA中, ∴△ADB≌△CEA(AAS), ∴AE=BD,AD=CE, ∴DE=AE+AD=BD+CE; (2)解:结论DE=BD+CE成立;理由如下: ∵∠BDA=∠BAC=α, ∴∠DBA+∠BAD=∠BAD+∠CAE=180°-α, ∴∠CAE=∠ABD, 在△ADB和△CEA中, ∴△ADB≌△CEA(AAS), ∴AE=BD,AD=CE,

∴DE=AE+AD=BD+CE; (3)解:∵∠BAD>∠CAE,∠BDA=∠AEC=∠BAC, ∴∠CAE=∠ABD, 在△ABD和△CEA中, ∴△ABD≌△CEA(AAS), ∴S△ABD=S△CEA, 设△ABC的底边BC上的高为h,则△ACF的底边CF上的高为h, ∴S△ABC= BC•h=12,S△ACF= CF•h, ∵BC=2CF, ∴S△ACF=6, ∵S△ACF=S△CEF+S△CEA=S△CEF+S△ABD=6, ∴△ABD与△CEF的面积之和为6. 【解析】【分析】(1)根据BD⊥直线m,CE⊥直线m得∠BDA=∠CEA=90°,而∠BA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则AE=BD,AD=CE,即可得出结论;(2)由∠BDA=∠BAC=α,则∠DBA+∠BAD=∠BAD+∠CAE=180°-α,得出∠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即可得出答案;(3)由∠BAD>∠CAE,∠BDA=∠AEC=∠BAC,∴∠CAE=∠ABD,得出∠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得出S△ABD=S△CEA,再由不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底的比,得出S△ACF即可得出结果. 2. (1)问题发现:如图 1,已知点 F,G 分别在直线 AB,CD 上,且 AB∥CD,若∠BFE=40°,∠CGE=130°,则∠GEF 的度数为________; (2)拓展探究:∠GEF,∠BFE,∠CGE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给出证明;答:∠GEF=▲ . 证明:过点 E 作 EH∥A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