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强直性脊柱炎的肾损害问题

强直性脊柱炎的肾损害问题

强直性脊柱炎的肾损害问题

传言说强直性脊柱炎不伤肾,可平日看诊碰到的并不少。

为此,整理了以往我院就诊过的强性脊柱炎患者资料并检索关于强直性脊柱炎肾损害的国内外报道,发生率约10~35%。

可见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肾损害并不少见,但大部分无严重后果。

强直性脊柱炎的肾损害多无症状,表现为:血尿、蛋白尿,b超或X线发现肾结石,少数伴有血肌酐升高。

可能大部分病例较轻,报道中做肾活检的人较少,而在做过肾活检的患者中,以“IgA肾病”居多,另外有“膜性肾病”,以及“淀粉样变”。

不用抗风湿药脊柱炎会发展,用药又担心加重肾损害,怎么办?

目前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肾损伤的,建议必要时做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部分类型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或TNF-a抑制剂来控制发展。而恰巧这类药物对部分强直性脊柱炎也有治疗作用,我们并不需要放弃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而对于怀疑药物引起肾损害的,通常表现为肾损害指标快速恶化,比如血肌酐快速升高,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快速增多。此时只能暂停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大部分人及时停药或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以恢复或不再进展。

大部分轻型的肾损害,持续血尿、蛋白尿,可以保持多年不加重。故而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监测肾脏情况,若无持续加重,仍可维持治疗。若出现持续加重,只能暂停强直性脊柱炎药物,但仍需坚持适度的功能锻炼,以康复理疗为主。

参考文献:

1. 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A narrative review. Front Med(lausanne). 2020 Dec 3;7:611317

2. Renal involvement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revalence, pathology, response to TNF-a blocker. 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 2018 Mar-Apr;29(2):386-391.

强直性脊柱炎的肾损害问题

强直性脊柱炎的肾损害问题 传言说强直性脊柱炎不伤肾,可平日看诊碰到的并不少。 为此,整理了以往我院就诊过的强性脊柱炎患者资料并检索关于强直性脊柱炎肾损害的国内外报道,发生率约10~35%。 可见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肾损害并不少见,但大部分无严重后果。 强直性脊柱炎的肾损害多无症状,表现为:血尿、蛋白尿,b超或X线发现肾结石,少数伴有血肌酐升高。 可能大部分病例较轻,报道中做肾活检的人较少,而在做过肾活检的患者中,以“IgA肾病”居多,另外有“膜性肾病”,以及“淀粉样变”。 不用抗风湿药脊柱炎会发展,用药又担心加重肾损害,怎么办? 目前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肾损伤的,建议必要时做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部分类型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或TNF-a抑制剂来控制发展。而恰巧这类药物对部分强直性脊柱炎也有治疗作用,我们并不需要放弃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而对于怀疑药物引起肾损害的,通常表现为肾损害指标快速恶化,比如血肌酐快速升高,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快速增多。此时只能暂停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大部分人及时停药或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以恢复或不再进展。 大部分轻型的肾损害,持续血尿、蛋白尿,可以保持多年不加重。故而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监测肾脏情况,若无持续加重,仍可维持治疗。若出现持续加重,只能暂停强直性脊柱炎药物,但仍需坚持适度的功能锻炼,以康复理疗为主。

参考文献: 1. 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A narrative review. Front Med(lausanne). 2020 Dec 3;7:611317 2. Renal involvement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revalence, pathology, response to TNF-a blocker. 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 2018 Mar-Apr;29(2):386-391.

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和副作用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和副作用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 关节病,以脊柱和骨盆区域的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常导致椎体融合 和脊柱刚直。药物治疗是控制强直性脊柱炎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 文将介绍常用的药物治疗措施及其副作用。 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是AS的一线治疗药物。常用的NSAIDs有布洛芬、 吲哚美辛等。NSAIDs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合成,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然而,长期使用NSAIDs可能引发消化道溃疡、出血、肾功能损害等 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并避免与其他可 能增加消化道副作用的药物联用。 二、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AS的暂时控制和急性发作时的缓解。它们具有 强烈的抗炎作用,可以迅速减轻炎症症状。但是,长期高剂量使用糖 皮质激素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如免疫抑制、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因此,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控制在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疗程。 三、疏松剂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伴随钙负平衡和骨质疏松,因此骨密度下降成 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疏松剂如双磷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可有效 减轻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然而,长期使用疏松剂可能增加肾功能损害、颅内高压等副作用,所以在使用时应慎重,并定期进行相关监测。

四、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近年来治疗AS的重要进展。较为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 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白介素-17A(IL-17A)抑制剂等。这 些药物通过针对炎症介质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抑制炎症进程。生物 制剂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有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应用后的感染风险、变 应性反应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生物制剂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感染 风险,定期检测实验室指标,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反应情况。 总结起来,强直性脊柱炎药物治疗主要包括NSAIDs、糖皮质激素、疏松剂和生物制剂等。每种药物都有其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因此在选 择药物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同时,药 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相关体征和实验室指标,以及密切观 察患者的药物反应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副作用。最后,患者 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措施,以 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

第一章强直性脊柱炎 阎小萍徐愿孔维萍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与HLA-B27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以及外周关节,并可伴见关节外表现,如急性前葡萄膜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传导障碍、肺上叶纤维化、神经系统受累及继发性肾脏淀粉样变,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或强直。 要点提示: 1.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HLA-B27相关的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 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以及外周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2.本病的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药及生物制剂为主。 3.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名为大偻,肾虚督寒为本病的根本病机, 辨证分为肾虚寒湿和肾虚湿热证。 第一节概述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简史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Brodie于1850年首先描述了一位31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脊柱强直、偶尔伴发严重眼部炎症;直到1930年人们才充分认识到骶髂关节病变是AS放射学上的特点。由于以前对该病认识不充分,曾经有过许多命名,如类风湿关节炎中枢型、类风湿脊柱炎。 1963年国际抗风湿病联盟会议命名为“强直性脊柱炎”,以代

替类风湿脊柱炎,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发现该病与HLA-B27强相关以来,对该病的认识逐渐深入。 二、强直性脊柱炎在全球和全国的总体流行及分布情况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存在明显的种族和地区差异。欧洲白人的患病率大约为0.3%,在亚洲,中国的患病率与欧洲相仿,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日本本土人为0.05%~0.2%。在非洲黑人中,强直性脊柱炎非常罕见,仅在中非和南非有过个别的病例报道。 第二节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发病机制 虽然A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但其发病可能涉及遗传、感染、免疫、环境、创伤、内分泌等方面因素。 1.遗传因素AS具有遗传倾向,遗传基因在其发病中起了主导作用,所涉及的遗传因素除HLA-B27及其亚型之外,尚有HLA-B27区域内及区域外的其他基因参与,同时也体现了家族聚集性。 2.免疫因素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AS患者存在多种抗体和细胞免疫改变,具有自身免疫性特征。活动期AS患者血清IgG、IgM,尤其是IgA水平经常增高,提示该病涉及体液免疫;在AS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Thl/Th2失衡,且随炎症的活动,Thl细胞的分化能力较Th2下降更明显。 (2)细胞因子网络调节:AS患者体内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改变,血清中TNF-α、IL-17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指数具有相关性。

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引起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该疾病对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并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本文将围绕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指南展开,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 1、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10-40岁男性,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下腰背痛伴晨僵,夜间疼痛加重,活动后缓解。患者还可能出现外周关节炎、肌腱炎和跟腱炎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以及HLA-B27基因检测。HLA-B27阳性率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高达80%-90%,但其 特异性不高。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包括骶髂关节X线、CT

和MRI。骶髂关节MRI对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药物,可缓解疼痛和晨僵症状。但这类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等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炎症和疼痛。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感染等副作用。 3、植物药 植物药如雷公藤、清风藤等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但植物药的效果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 1、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保持合理的生

活和工作方式,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强直性脊柱炎。 2、注意保暖 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也可能诱发强直性脊柱炎。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和潮湿环境中,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3、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可能增加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患病概率。 四、总结 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对帮助患者及早发现、有效治疗和管理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本指南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根据最新研究结果进行完善和改进。为了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水平,我们需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引起疼痛和僵硬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理生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深入,诊治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探讨强

从肾虚血瘀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从肾虚血瘀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风湿性疾病,属自身免疫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人类白细胞抗原HIA-B27和肠道或泌尿生殖道细菌感染有关。中医将之归于“痹证”、“历节”、“大偻”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从肾虚血瘀论治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依据本病病变广泛、慢性进展、病程长的特点。采用补肾活血蠲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简介如下。 AS的病位、病理及病因、病机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部位主要是腰骶部和脊背部,以腰骶部疼痛、僵硬、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理特征改变是韧带附着部炎症,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到骨突关节及脊椎关节,随着病变的发展,关节和关节附近有较显著的骨化倾向,早期韧带、纤维环、椎间盘、骨膜和骨小梁为血管和纤维组织侵犯,被肉芽组织取代。导致整个关节破坏和附近骨质硬化,最终发生关节纤维性强直和骨性强直。《素问·脉要精微论》日:“腰者肾之府”,明确指出肾居腰之部位。《素问·骨空论》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腰痛不可以动摇”《圣济总录》云“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因此,肾虚不足所致之痹,或久痹及肾之证,都反映是腰府为病。 《素问·痹论篇》日:“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腰以下为“尻”,指骶髂关节部位。宋代钱乙撰《小儿药证直诀》中明确指出:“尻耳俱属于肾”,说明了尻骨与肾的密切关系,而腰尻之痹是AS区别于其他痹证的典型特点。强直性脊柱炎之腰背强痛,又与外感邪气、痰浊、瘀血等有密切关系,《类证治裁》说:“久痹,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王肯堂在《证治准绳·腰痛》中说:“有风,有湿,有寒,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概言之,肾虚血瘀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居重要地位,肾精亏虚、督脉瘀滞是其基本病因、病机。目前大部分学者亦认

【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

【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 强直性脊柱炎验方 组成:制附子20克,黄芪60克,鹿茸3克,金狗脊15克,盐杜仲15克,骨碎补15克,补骨脂15克,桂枝15克,白芍25克,全蝎9克,乌梢蛇12克,制马钱子0.9克(冲),桑寄生25克,炙甘草9克。功能:补肾强督,通经活络,兼祛伏邪。主治:强直性脊椎炎肾虚督寒证。腰骶或腰背酸痛,凌晨腰骶僵硬,活动后缓解,或病人呈急性发作性疼痛,卧床不起,转侧翻身困难,以后渐至腰骶、脊背疼痛,伴腰背肢体酸楚重着,或晨起时腰背僵痛,活动不利,活动后痛减,阴雨天加剧,脉沉弦,舌质淡略黯,舌苔薄白或白腻。用法:以上诸药日1剂,用水浸泡,制附子加水浸过药面浸泡1小时,武火煎开,文火煎煮1小时,倒出药液,加水如上述煎法再煎20~30分钟,取药液400毫升,分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人参用文火煎50分钟(兑服),制马钱子研末分3次冲服,连服7天后停服。 方解:《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贯脊属肾,夹脊抵腰中……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脊柱为病,肾亏精虚是本,督脉阻滞是标,故腰背强痛,首当责之于督脉。 肾精不足,督脉空疏,经脉瘀滞,邪因虚生,虚处藏奸。痰、瘀、湿、浊着于督脉,阻于经络,流注脊柱,充塞关节,深入骨骱脊髓,则脊背疼痛。疾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终致脊柱强直,驼背以成。其中肾亏精虚是本,督脉阻滞是标。方中以炮附子辛甘大热,具有温肾强督,散寒止痛之功效,为“回阳救逆第一药”;桂枝辛温解表,疏散风寒,其与白芍相配调和营卫,兼祛伏邪;金狗脊、盐杜仲温肾强督,填精补髓;骨碎补、补骨脂助金狗脊、盐杜仲温补肾阳,填精补髓;桑寄生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即“阴中求阳”之意;黄芪、当归、白芍、炙甘草,以补气养精血;全蝎、乌梢蛇、白僵蚕搜风通络,化瘀止痛;制马钱子祛风散寒止痛。诸药配伍,肝脾肾同调,燮理阴阳,标本兼顾,以温肾强督,填精补髓为主,兼祛伏邪,共奏温肾强督,强筋壮骨,兼祛伏邪之功。加减:本病宜缓攻缓补,临证时应知

还原手到病除之肾篇5

还原手到病除之肾篇5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所有寒症,都是肾出问题了,说怎么叫诸寒收引。阳气就是人体的热量,当阳气弱了以后,寒气就感觉到了,所以别人不冷,你就怕冷,这是最简单的,手脚都是冰凉的是肾出问题了。 现在出现更大的问题是什么?把寒症当热症治,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寒症当热症治: (病例)老师的一个病人,尿血,尿了三年,她一直在治,一开始,治完了好一个月,后来治完了,好半个月,最后到老师那里去治疗,治完好三天,不管是吃中药,还是西药,还是打针,就是管三天,什么问题?尿:是肾的问题,什么问题?寒,寒极生热,血热枉行,以前全给治错了,全是按热症治的,什么清热凉血啊!老师给她治,反过来治。金匮肾气丸,哪有说治尿血吃金匮肾气丸的。你还要让她热,但是她是寒啊,她是寒极生热。 ②白矛根熬水喝,比如说有肾炎之类的,尿里边有点蛋白的,喝白茅根,保证你好(白色入肺,白茅根是管状的,就是单方,最后是煮,因为煮出的药劲大一些。煮完之后喝水,三个月喝好了肾炎)。 【病例】男病号,睾丸炎,很多,然后到医院消炎,说这炎症很难消,消不掉,最后说要不给割掉吧。医院里就是让这个炎字给闹坏了,炎是火,寒他也是炎,还有睾丸的无菌性炎症。实际上睾丸炎就是寒症。老师一患者得了睾丸炎。然后到医院打点滴,疼了一晚上没睡觉,更疼了。本来就寒凉,在加上西药水的寒凉,不就更寒了吗?他能好吗?首先你的确定他是寒症还是热症,睾丸炎就是寒症→_→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睾丸是肾,而且是肾寒,寒则热治,灸:灸身柱穴(督脉上的穴,至阳穴)提升他的阳气,不就祛寒了吗?当灸好了,灸到下边感觉到热了,那效果是最好的。灸上几天,就会好很多了。 【病例】强直性脊柱炎:老师一个徒弟在总政医院,中医科,从外地转来一个病人,强直性脊柱炎,17岁一男孩,强直性脊柱炎是肾的问题,而且大寒症,但是孩子发烧,39度,发烧不退,西医打消炎针,

(中医)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技术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技术 崇桂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称之为大偻,国标命名为脊痹。本病可侵犯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本病发病率在国内为3‰,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5~10:1,发病年龄的高峰期通常为20~30岁左右,严重危害青壮年的身心健康。 中医认为先天不足是发病的根本,后天感受外邪与内伤则为发病的诱因,HLA-B27阳性(包括不同的亚型)的体质是发生AS的载体,所以说肾虚督空是该病的病理基础,再根据所处的环境和治疗是否得当,病情出现不同的转化,表现出不同的证候,而证候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本病的证候按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分为五型: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瘀血痹阻证、肾阳亏虚证、肝肾不足证。 一、疗法简介 督灸,是指在督脉脊柱段的大椎穴至腰俞穴上隔药发泡灸的中医外治特色技术,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研究开发,主要用于AS的治疗。依据本病病位在督脉,基本病理为肾虚督空,和《素问·骨空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病在骨,针、药熨”的理论而创立。本疗法充分发挥经络、腧穴、艾灸、药物及发泡的综合作用,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调和阴阳的功效,对于AS的治疗具有其他单一疗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前期临床研究证明,督灸能升高脑内β-内啡肽的含量,下调HLA-B27等位基因的异常表达,控制炎性物CRP、ESR,调整T细胞亚群及Ig,平衡细胞免疫机制,降低ALP、CK,修复骨破坏,改善脊柱侧弯及凹凸畸形,控制疾病的进展,从多点位治疗AS,而且无伤害,避免了非甾体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不良反应,谓之绿色疗法。 二、中医辨证标准 (一)证候①湿热痹阻证:主症: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背活动受限,晨僵,发热,四肢关节红肿热痛,目赤肿痛;次症:口渴或口干不欲饮,肢体困重,大便干,溲黄;舌脉:舌红,苔黄或黄厚腻,脉滑数。②寒湿痹阻证:主症: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遇寒加重,遇热减轻;次症:四肢各节冷痛,肢体困重;舌脉:舌淡,苔白或水滑,脉弦滑。③瘀血痹阻证:主症: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疼痛,疼痛夜重,或疼痛;次症:肌肤干燥少泽;舌脉:舌暗或有瘀斑,脉沉或涩。 ④肾阳亏虚证:主症:腰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局部冷痛,畏寒喜暖,手足不温,足跟痛;次症:精神不振,面色不华,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⑤肝肾不足证:主症;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局部酸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足跟痛;次症:肌肉瘦削,盗汗,手足心热;舌脉:舌红,苔少或有剥脱,脉沉细或细数。 (二)体征骨盆分离试验、“4”字试验、左右转颈、左右转腰、压痛点、指地距、胸廓活动度、枕墙距等。 (三)实验室指标①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②研究检测指标:HLA-B27、血沉、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受试年龄在16~60岁,检测HLA-B27(+)的AS早、中期患者,疾病正在活动期或者检测指标尚正常而脊柱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畏寒喜暖,肢冷不温,喜热饮食、腰膝酸软,疲劳(依据AS的肾阳亏虚证)等症明显者;主要体征:骨盆分离(+)、“4”字试验(+)、脊柱侧弯或压痛、四肢关节处压痛点、颈和腰左右转侧不利、指地距(+)、胸廓活动度≤2.5cm、枕墙距≥5cm。 禁忌证:①哺乳期或崩漏的女性患者,孕妇;②有糖尿病、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高血压者;③关节畸形活动失灵的患者;④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合并有其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及皮损者。 四、施灸部位与施灸程序 取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作为施灸部位。①选择体位:令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②取穴:医者用拇指的指甲沿脊柱(督脉)凸处按压“十”字痕迹。③施术部位消毒:以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沿脊柱常规消毒3遍。④涂抹姜汁:沿脊柱凸部医者按压“十”字痕迹处涂抹姜汁。⑤撒督灸粉:沿脊柱凸部医者按压“十”字痕迹点撒督灸粉呈线条状。⑥敷盖桑皮纸:将宽10cm、长40cm的桑皮纸敷盖在药粉的上面,桑皮纸的中央对准督脉。⑦铺放姜泥把姜泥牢固地铺在桑皮纸中央,要求姜泥底宽3cm、高2.5cm、顶宽2.5cm、长为大椎穴至腰俞穴的长度呈梯形。⑧放置艾炷:在姜泥上面放置三棱锥形艾炷,艾炷直径如病人手指的中指

焦树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案

焦树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案 西医学的强直性脊柱炎,也属于中医学尪痹之病。强直性脊柱炎病机是肾虚寒湿之邪深侵而致,其特点是不仅肾虚,而且督脉也虚,肾与督脉均“贯脊”而相联,督脉“督一身之阳”、“贯脊属肾”,肾督阳虚,寒湿深侵肾督,督脉伤而气血痹阻,筋骨失养,脊膂乏荣,故脊柱僵曲;督脉还“合少阴上股内后廉”,故病情重则可致骶髂关节受损而腰、骶、大腿皆痛,甚至僵化,使大腿不能自由活动。因而在补肾强督治尪汤的组织上除补肾祛寒外,还要突出强督助阳之特点,以治病之本。 验案举隅:范某某,男,35岁。 20年来,开始时腰痛僵直感,弯腰受限,渐渐颈部疼痛而抬头困难,现左髋关节疼痛,牵及左腿疼痛,外展受限,走路困难需人搀扶拄拐勉强能走200~300米。畏寒喜暖,经几家医院诊治均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常服炎痛喜康以止痛,于1986年5月20日来北京请余诊治。观其身体尪羸,腰脊僵直,弯腰受限,两手尖仅能与膝平,生活不能自理,舌苔白厚微黄,舌质略暗,脉象沉滑,尺沉略细。四诊合参诊为尪痹肾督虚寒证。 治法:补肾祛寒,强督助阳,散风除湿,活瘀通络。 处方:补肾强督治尪汤加减。桑寄生30克,川断15克,羌独活各10克,补骨脂12克,制附片10克,骨碎补15克,淫羊藿10克,鹿角霜10克,金狗脊30克,牛膝12克,威灵仙15克,海桐皮15克,伸筋草30克,地龙10克、桂枝、赤白芍、知母各12克。水煎服。 回原籍服本方约150多剂,于1987年6月来复诊,腰痛、腿痛均明显减轻,左腿外展较前灵活,走路不需人扶,自己拄手杖可走1公里,不用手杖也能走200多米。弯腰时双手尖可达三阴交穴处水平,抬头、低头均可。自服中药后即完全停服炎痛喜康,现尚感脊背、腰、颈发僵,腰腿尚痛,舌苔白,脉象右手沉滑缓,左手沉滑略细,尺脉略小。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 作者:耿冰川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7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骶骼关节与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属风湿病范畴。IgA肾病是由IgA颗粒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 以镜下血尿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病。现将AS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 36岁, 汉族。主因:反复腰骶部隐痛2年, 镜下血尿1年, 皮疹2 d后于2013年6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 外院X光报告单表明:腰椎段脊椎呈现方形, 前纵韧带钙化, 关节面模糊, 双髋关节间隙对称性狭窄, 髋臼和股骨头边缘出现囊状改变, 双骶骼关节骨性融合, 出现骨性强直, 病变呈上行性发展, 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后未予以治疗。患者于2013年2月出现尿液深黄且尿中多泡沫, 尿常规:潜血(+++)、尿蛋白(- ~++), 服用中药治疗, 疗效不明显。患者于3 d前出现双下肢紫癜, 未见颜面和下肢浮肿、肉眼血尿、眩晕等症状,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查体:身体状况良好。双肾区无压痛、叩击痛, 双胫前及内踝部可见对称性散在紫癜, 脊柱活动度2 cm, 胸廓活动度2 cm, 双侧髋关节“4”字征阳性。尿常规:潜血(+++), 蛋白(++), 镜检红细胞23个/HP, 白细胞2个/HP。便常规+ OB:正常。血沉60 mm/h, 肝功肾功均正常。血免疫球蛋白:IgG 25.7 g/L, IgM 2.22 g/L, IgA 3.03 g/L, CRP 71 mg/L。RF(-), HLA-B27(+), 抗dsDNA抗体(-), 抗核抗体(ANA)(-), 腰椎及骶骼关节照片符合AS 改变。肾穿病理:肾穿组织见2条皮质, 23个肾小球, 其中球性硬化4个, 节段性硬化2个, 硬化的肾小球体积变小, 其余均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散性轻度增生, 系膜区增宽, 肾小管多灶性、轻度萎缩;荧光:IgA(+++), IgM(++), C3(+++), IgG(+)。入院后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IgA肾病、过敏性紫癜。用药方法:泼尼松30 mg/d, 甲氨蝶呤(MTX)10 mg, 每7天1 次, 静脉注射;待14 d后, 给予泼尼松25 mg/d, 柳氮磺吡啶(SASP)0.5 g, 3次/d, 治疗两周后, 病情好转, 1个月后症状消失出院, 出院后予以泼尼松20 mg/d, MTX 10 mg, 口服, 每7天1次, 随访半年后尿常规正常, 无不良反应。 2讨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测指标, 强直性脊柱炎(AS) 合并IgA肾病诊断成立。AS合并IgA肾病是由Sisson等[1]于1975年提出, 此病多为个案报道, 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甚至高血压和肾衰竭等。AS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合并全身系统损害, 而肾脏较其他脏器损害相对较少, 其肾脏损害主要包括继发性淀粉样变性、IgA肾病以及因服用药物而引起的间质性肾病。病因复杂, 有学者认为, AS的发病可能与某些肠道致病菌, 如克雷伯菌、志贺氏菌的感染有关。亦有人认为, AS可能与黏膜炎症有关, 黏膜分泌异常或分泌的IgA异常糖化引起了AS 合并IgA。研究发现, IgA水平和疾病活动相伴行。当AS患者的关节病痛加重时, 患者血液中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至于怎么治疗呢?下面店铺就和大家分享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 ①肾虚督寒: 【主症】腰骶,脊背疼痛,痛连颈项,背冷恶寒,肢节游走性疼痛,酸楚重着,或晨起腰骶,项背僵痛,或僵硬弯曲,活动不利,得温痛减,舌苔薄或白,脉沉弦或细迟。 【治法】补肾强督,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补肾强督治旭汤加减。 川续断,金狗脊,淫羊藿,炒杜仲,鹿角霜(或胶),制附片,桂枝,骨碎补,生熟地,赤白芍,生薏苡仁,伸筋草,白僵蚕,地鳖虫,知母,麻黄,干姜,羌,独活,草乌,防风,牛膝。 临床体会:娄多峰认为此证病人素体肾气不足累及督脉,督脉与足太阳经在风门交会,辅助太阳经起卫外作用,督脉通,卫阳振,腠理致密,邪不能犯,当肾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郁而不化,影响督脉致气血凝滞,经脉痹阻,故发为腰背痛,临床上除太阳经症状外,还有项背挛急,作冷作痛等督脉受累的特征,正如《内经》所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阶段,以肾虚为本,寒盛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寒邪入肾,内舍于督,故治以补肾强督,祛寒,化湿通络之法。 ②肝肾两虚,筋骨失荣: 【主症】腰背疼痛,腰骶及项背强直畸形,活动功能障碍,胸廓不张,低热形赢,腰膝酸软,头晕目糊,耳呜耳聋,畏寒肢冷,阳痿,面色苍白,舌质略红,少苔或薄白,脉沉细数,尺脉弱。 【治法】滋补肝肾,壮骨荣筋。 【方药】健步虎潜丸合补肾强督治旭汤加减。

骨碎补,补骨脂,羌,独活,生,熟地,赤,白芍,白蒺藜,山萸肉,乌蛇,蜈蚣,炙山甲,威灵仙,桂枝,络石藤,鸡血藤,寻骨风,松节,川断,制附片,伸筋草,地鳖虫,炒黄柏,红花。 ③督脉邪壅,久郁化热: 【主症】背脊钝痛,腰,股,髋部酸着重滞,甚或掣痛欲裂,脊柱强直,畸形,活动严重障碍,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或有低热,口干,肌肉触之热感,肢体喜放被外,不久又怕冷,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而腻,脉象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益肾壮督,清热活络。 【方药】补肾清热治旭汤加减。 生地,川断,地骨皮,骨碎补,秦艽,赤芍,知母,炒黄柏,忍冬藤,威灵仙,羌,独活,地鳖虫,蚕砂,络石藤,透骨草,红花,制乳香,没药。 (2)综合治疗: ①中成药:肾虚督寒可选旭痹冲剂,寒痹停片,金关片,肝肾亏虚可选壮腰健肾丸,益肾通督片,久郁化热可选正清风痛宁,二妙丸,五加皮酒。 ②药物外治: A.药袋热敷:羌活,独活,川芎,白芷,徐长卿,青木香,苏木,桂枝,当归,制乳香,制没药,细辛各等份,冰片少许,上药共研细末,与淘洗干净的细砂2份拌匀,装入布袋内,留置0.5~1小时,1次/d,10天为1个疗程,具有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之功效。 B.乌桂散(经验方):药用制川乌,制草乌,桂枝,细辛,山萸肉,干姜,公丁香,藿香,白芷,麝香,上述各药共研粗末,用醋拌湿,敷于脐部,每次6~10g,根据情况2~3天更换1次,适用于背部僵硬,疼痛剧烈,活动困难者,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 C.温经通络膏(《中医伤科学讲义》):药用乳香,没药,麻黄,马钱子各250g,上药共为细末,饴糖调敷背部痛处,适用于寒湿伤筋,胸椎骨节酸困疼痛,筋脉不利者。 ③专方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锁定编辑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于孟学(主任医师)审核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 王莉莎(主治医师)审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 刘坚(主治医师)审核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录1临床表现 2检查 3诊断 4鉴别诊断 5治疗 6预防 1临床表现编辑1.初期症状 对于16~25岁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关节病变表现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1)骶髂关节炎约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伸直抬腿试验阴性。但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有些病人无骶髂关节炎症状,仅X线检查发现有异常改变。约3%AS颈椎最早受累,以后下行发展至腰骶部,7%AS几乎脊柱全段同时受累。 (2)腰椎病变腰椎受累时,多数表现为下背部和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前屈、背伸、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体检可发现腰椎脊突压痛,腰椎旁肌肉痉挛;后期可有腰肌萎缩。 (3)胸椎病变胸椎受累时,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常见为驼背畸形。如肋椎关节、胸骨柄体关节、胸锁关节及肋软骨间关节受累时,则呈束带状胸痛,胸廓扩张受限,吸气咳嗽或打喷嚏时胸痛加重。严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气状态,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辅助。由于胸腹腔容量缩小,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 (4)颈椎病变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臂部放射。颈

图文荟萃丨全面解读强直性脊柱炎

图文荟萃丨全面解读强直性脊柱炎 1.关节表现 a) 早期腰骶、下腰背或者臀部酸痛,难以定位的钝痛。背部发僵,休息加重,轻微活动减轻,夜间疼痛明显,即“炎性疼痛”。 b) 外周关节首发症状为43%(积水潭实用骨科学),主要累及髋膝踝,非对称,发作与缓解交替。晚期髋关节屈曲挛缩,引起特征性固定步态,直立时膝关节被迫维持屈曲,以维持平衡。 c) 关节外或者近关节处压痛,与肌腱止点病变相关。如:脊肋关节、脊柱棘突、肩胛、髂骨翼、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胫骨隆突、足跟。 d) 累及中轴骨,并呈现向上发展趋势。对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胸廓扩张受限等。随着疾病进展,脊柱整个逐渐僵硬,出现腰椎曲度变平和胸椎过度后突。 2.关节外表现 a) 眼部疾病: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或结膜炎(AS 伴葡萄膜炎的发生率高达 25%) b) 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传导系统受累 c) 呼吸系统:以顶叶/上叶为主的肺间质性疾病,可有囊肿形成与实质破坏 d) 肾继发损害:可表现为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淀粉样变性、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肾毒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急性肾损伤),生物制剂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肾病等。 e) 马尾神经受侵犯:较罕见,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慢性附着炎可能引起硬膜囊薄弱,脊柱机械力传导致使硬脑膜扩张(见脊柱影像学改变) 诊断标准 1、1966年的AS纽约标准 有X片证实的双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按前述0-IV级分级),并

分别附加以下临床表现的1条或2条,即: ①腰椎在前屈、侧屈和后伸的3个方向运动均受限; ②腰背痛史或现有症状; ③胸范围小于62.5px。 根据以上几点,诊断肯定的AS要求有:X线片证实的III~IV级双侧骶髂关节炎,并附加上述临床表现中的至少1条;或者X线证实的III~IV级单侧骶髂关节炎或II级双侧骶髂关节炎,并分别附加上述临床表现的1条或2条。 2、1984年修订的AS纽约标准 ①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 ②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③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 ④双侧骶髂关节炎II~IV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III~IV级。如果患者具备④并分别附加①~③条中的任何1条可确诊为AS。 从上述2种标准可见,它们均缺乏对早期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此,对一些暂时不符合AS诊断标准的患者,如其表现符合ESSG制订的脊柱关节病初步诊断标准,也可列入此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ESSG诊断标准 炎性脊柱痛或非对称性以下肢关节为主的滑膜炎,并附加以下任何1项,即: ①阳性家族史; ②银屑病; ③炎性肠病; ④关节炎前1个月内的尿道炎、宫颈炎或急性腹泻; ⑤双侧臀部交替疼痛; ⑥肌腱端病; ⑦骶髂关节炎。 符合者町列入此类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随访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问答11-28.整理

强直性脊柱炎问答 一.简介 1.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端炎。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能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于严重功能受损。主要发病年龄在20-20岁的青年男性,40岁以上发病少见。男女比例为2.5~4.1∶1。女性患病较男性少,且病情较轻。此病起病、进展缓慢,早期往往是感觉腰部僵硬或僵痛,在夜间翻身,起床,或久坐、久站后明显,活动后,僵痛感可以好转。除腰骶部关节外,可以在胸椎和颈椎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和疼痛。部分会出现肩、膝、足、手小关节。约有四分之一出现眼睛虹膜睫状体炎,表现为眼痛、畏光和流泪。更严重的患者伴有心脏主动脉瓣病变和肺纤维化。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古人称为“龟背风”、“竹节风”、“骨痹”。 2. 引起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虽然经过不少学者研究,但目前尚不清楚,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据调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亲属中发病率比一般人高3O倍左右。在多对孪生兄弟中先后会出现强直性脊柱炎。另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率高达90%以上,子女HLA-B27阳件占50%,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占25%。强直性脊柱炎比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更强的家族遗传倾向。 2)感染因素:一些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和局限性肠炎的发病率较一般人高,从而推测致病同素可能是感染。无论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大便肺炎克雷白杆菌培养阳性率,还是血清抗肺炎克雷白杆菌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环境:不良的生活环境也是重要的诱因之一,潮湿与寒冷的生活环境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重要作用,风、寒、湿的环境可作为激发条件促使发病。 4)外伤:亦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在对特殊人群的调查中发现,固定的工作姿势及刻板式局部训练可诱发本病,临床中发现部分病人是在外伤后发病的。 总之,本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再加上述诸因素的影响而发病。 从中医理论来分析,本病可起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调,房室不节,惊恐、郁怒、病后失调等,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多以素体阳虚,肝肾阴精不足,督脉亏虚为内因,风寒湿邪寒湿偏盛为外因,互为因果而成。 3. 什么是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16岁以前发病的强度性脊柱炎,称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这类病人和成年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比较,虽有许多共同特点,但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如:①患者发病时的年龄多数在8岁以上,8岁以下者少见。②男性占绝对多数。③1个或四肢关节几乎必定出现疼痛或肿胀,并常成为本病的第一个症状。受累关节以膝、髋和踝等下肢关节居多。④有持久的单侧或双侧髋关节疼痛。进行性加重的髋部活动困难者,多数预示髋关节有破坏性病变,为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膝、踝和其它关节受累者预后往往良好,罕有畸形发生。⑤足跟、胫骨粗隆、腓骨小头,髌腱、跟腱或其它肌腱附着处的疼痛和(或)肿胀是本病常见的特征。⑥腰骶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但在儿童常被忽视,通常要在第一症状出现后几个月或几年才出现,或者出现虽早因症状轻微而不被患者所注意。⑦HLA-B27阳性率可达90%,对诊断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