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2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2

第八单元泌尿系统疾病

一、A1

1、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特征性的管型是:

A、胶样管型

B、透明管型

C、细胞管型

D、颗粒管型

E、色素管型

2、IgA肾病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系膜区IgA和C3沉积

B、复发性血尿

C、弥漫性系膜增生

D、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E、呈膜性肾炎病变

3、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特征性病变是:

A、系膜细胞增生

B、系膜内见致密沉积物

C、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融合

D、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细胞下见致密沉积物

4、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A、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

B、壁层上皮细胞

C、脏层上皮细胞

D、系膜细胞

E、以上都不是

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的肉眼病变是:

A、大红肾

B、大白肾

C、多囊肾

D、固缩肾

E、分叶状肾

6、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呈颗粒性固缩肾

B、肾间质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C、肾小球纤维化

D、肾小动脉壁常有纤维素样坏死

E、肾脏有凹陷性瘢痕,肾盂肾盏变形

7、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改变是:

A、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B、肾小球萎缩

C、肾小球节段性玻璃样变

D、肾小球肥大

E、脏层上皮细胞增生

8、膜性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B、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

D、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E、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或融合

9、免疫荧光呈线形的肾炎是:

A、IgA肾病

B、膜性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炎

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E、膜性增生性肾炎

10、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

B、肾小球毛细血管呈节段性坏死

C、局灶性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呈节段性硬化

D、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系膜基质增多

E、肾小球局灶性新月体形成

11、新月体性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B、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

C、中性粒细胞的渗出

D、单核细胞的渗出

E、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12、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

A、新月体性肾炎

B、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C、膜性增生性肾炎

D、轻微病变性肾炎

E、膜性肾炎

13、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炎

B、新月体性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炎(脂性肾病)

D、急性弥漫增生性肾炎

E、膜性增生性肾炎

14、下列有关肾盂肾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男性发病率较高

B、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C、大肠埃希菌感染最为常见

D、表现为化脓性间质性肾炎

E、可分为上行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

15、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最可能的诊断为

A、良性高血压病引起的萎缩肾

B、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D、晚期肾小球肾炎

E、慢性肾盂肾炎

1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

A、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B、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血栓形成

C、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肾球囊上皮细胞增生

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

E、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基底膜增厚

1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改变为

A、颗粒性固缩肾

B、大瘢痕性固缩肾

C、大白肾

D、蚤咬肾

E、大红肾

18、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物质的病变,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纤维瘢痕组织

B、纤维化肾小球

C、高血压病时细动脉

D、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

E、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

19、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包括

A、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

B、肾小球壁层细胞和系膜细胞

C、肾小球脏层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D、肾小球各种细胞均有较明显增生

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

二、A2

1、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活检,银染色见肾小球基底膜呈车轨状。最大可能是:

A、膜性肾炎

B、膜性增生性肾炎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系膜增生性肾炎

E、慢性硬化性肾炎

2、男性,35岁,两周来明显少尿、血尿、高血压,一个月后发生肾功能衰竭。考虑此种肾炎做免疫荧光检查时,其结果是:

A、基底膜致密层内免疫复合物沉积

B、基底膜呈线形荧光

C、系膜间免疫复合物沉积

D、系膜与毛细血管区呈颗粒状荧光

E、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表面呈颗粒状荧光

3、患儿5岁,半年来全身逐渐浮肿食欲减退,有时恶心呕吐,化验:尿蛋白+++,尿少,血浆蛋白减少为15g/L,血胆固醇升高为l3mmol/L。此病例临床表现属于:

A、急性肾炎综合征

B、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

C、肾病综合征

D、慢性肾炎综合征

E、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4、患儿,一个月前患急性扁桃体炎治愈,近来颜面浮肿,尿量减少,尿检查蛋白++,少量红细胞及管型,血压轻度增高,治疗2个月后痊愈,考虑是哪型肾炎及少尿的机制是:

A、快速进行性肾炎,大量新月体阻塞肾球囊引起少尿

B、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挤压毛细血管引起少尿

C、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亢进引起少尿

D、弥漫性新月体性肾炎,系膜和内皮及上皮细胞增生引起少尿

E、IgA肾病,由于肾小球系膜增生引起少尿

5、女性,56岁,患高血压病,冠心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尸检发现两肾大小不等,右侧肾稍大,表面光滑,切面皮髓质分界清楚。左肾明显缩小,表面高低不平,有不规则的凹陷性瘢痕,切面皮髓界限不清,有的肾乳头萎缩,肾盂变形,粘膜粗糙。此肾的病变属于何种疾病:

A、高血压固缩肾

B、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C、动脉栓塞后肾硬化

D、慢性肾盂肾炎

E、左肾先天发育不全

6、成年男尸,双肾明显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质硬,切面皮质明显变薄。病理诊断最大可能是:

A、慢性肾盂肾炎

B、膜性肾炎

C、膜性增生性肾炎

D、慢性硬化性肾炎

E、IgA肾病

7、成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液检查,血清补体降低,考虑其光镜改变最大可能是:

A、肾小球无明显改变

B、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明显增厚

C、增生的系膜组织向周围毛细血管延伸

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E、肾小球内大量新月体形成

8、男性,43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活检为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其电镜检查最大可能是:

A、基底膜与脏层上皮细胞问的沉积物内见基底膜的钉状突起

B、脏层上皮与基底膜间致密沉积物

C、内皮细胞与基底膜间致密沉积物

D、毛细血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

E、系膜内有电子致密沉积物

9、男性患者28岁,面部及下肢浮肿,尿蛋白(+++),血压:150/100mmHg,肾穿刺活检:肾小球体积增大,电镜见脏层上皮与基底膜之间有驼峰样致密沉积物。本例肾炎属于:

A、膜性肾炎

B、膜性增生性肾炎

C、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D、轻微病变型肾炎

E、IgA肾病

10、患儿6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活检见肾小球无明显变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大量脂质沉积。此肾炎属于:

A、IgA肾病

B、系膜增生性肾炎

C、新月体性肾炎

D、轻微病变性肾炎

E、膜性增生性肾炎

三、B

1、A.少尿,水肿,高血压

B.多尿,夜尿,低比重尿

C.脓尿

D.无痛性血尿

E.肾病综合征

<1> 、弥漫性膜性肾炎

A、

B、

C、

D、

E、

<2> 、急性肾盂肾炎

A、

B、

C、

D、

E、

<3> 、慢性弥漫性硬化性肾炎

A、

B、

C、

D、

E、

<4>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A、

B、

C、

D、

2、A.新月体性肾炎

B.膜性肾炎

C.膜性增生性肾炎(Ⅰ型)

D.轻微病变性肾炎

E.膜性增生性肾炎(Ⅱ型)

<1> 、基底膜呈虫蚀状

A、

B、

C、

D、

E、

<2> 、基底膜正常

A、

B、

C、

D、

E、

<3> 、基底膜有钉状突起

A、

B、

C、

D、

E、

<4>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有裂孔和缺损

A、

B、

C、

D、

E、

3、A.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苍白,切面髓质呈片状出血

B.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苍白无光泽,切面膨出,边缘外翻

C.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呈红色,切面皮质增厚

D.肾脏缩小,被膜不易剥离,表面呈细颗粒状,切面见小动脉哆开

E.肾脏缩小,被膜不易剥离,表面有凹陷性瘢痕,切面皮髓界限不清

<1> 、急性肾炎

A、

B、

C、

D、

E、

<2> 、慢性硬化性肾炎

A、

C、

D、

E、

<3> 、慢性肾盂肾炎: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慢性肾盂肾炎时,有些肾小管腔扩张,腔内有均匀红染的胶样管型,形似甲状腺滤泡。胶样管型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特征性管型。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11】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病理类型主要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最突出的特点是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lgA沉积,并同时并有C3,lgG和IgM较少,电镜观察证实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该题针对“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895】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轻微肾小球病变病理特点是光镜下肾小球无明显变化,电镜下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临床特点是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病理变化光镜下肾小球无病变或仅见局灶节段性轻度异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见脂滴空泡,故又称脂性肾病,免疫荧光肾小球内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

电镜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无显著变化,肾小球内无电子致密沉积物,主要变化是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故有人称之为足突病(foot process disease)。

所以选C。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879】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

电镜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与脏层上皮之间有驼峰样物质沉积。选C

病理变化

肉眼观,早期变化不明显,以后肾轻度或中度肿大、充血、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故称“大红肾”。若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肾表面及切面可见散在的小出血点,称“蚤咬肾”。镜下,肾小球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多,系膜细胞增多;基底膜通透性增加,间质细胞浸润;部分毛细血管变性坏死;肾小球上皮玻璃样变性;间质充血。电镜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与脏层上皮之间有驼峰样物质沉积。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表面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主要是IgG和C3),呈颗粒状荧光。

【该题针对“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875】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A。肾间质内常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和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肉眼观,早期变化不明显。以后肾轻度或中度肿大、充血、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故称大红肾【该题针对“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867】

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中问“主要病变特点是?”,考虑为E。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慢性肾盂肾炎的双侧肾脏病变不对称。肾体积缩小、表面凸凹不平;肾皮质和肾髓质变薄,肾盂变大、畸形;肾皮质和肾乳头斑痕形成引起肾盂变形;严重者肾实质广泛萎缩形成固缩肾。【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18】

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理学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未阶段。病变特点是大量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又称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肾盂周围脂肪增多。慢性肾炎的大体病变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07】

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选C。详见下。

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为弥漫性,两侧肾几乎全部肾小球皆受累。这种肾炎常发生于感染以后,故有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之称。最常见的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其中以12型、4型、1型及49型与肾炎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除链球菌外,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某些病毒及寄生虫等也可引起这种类型的肾炎。这种肾炎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但病变往往比儿童严重。一般发病较急,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病变为弥漫性,两侧肾同时受累。病变进展较快,主要变化为肾小球内细胞增生病变严重时,毛细血管腔内可有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坏死的毛细血管袢破裂出血,大量红细胞进入肾球囊及肾小管腔内,可以引起明显的血尿。不同的病例病变表现形式可能不同。有的以渗出为主,称为急性渗出性肾小球肾炎。有些病变严重,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有大量出血者称为出血性肾小球肾炎。

肉眼观,早期变化不明显。以后肾轻度或中度肿大、充血、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故称大红肾。若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肾表面及切面可见散在的小出血点如蚤咬状,称蚤咬肾。切面可见皮质由于炎性水肿而增宽,条纹模糊与髓质分界明显。

2、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不球肾炎的病变特点为弥漫性肾小球系膜增生。多见于青少年,我国及东方国家比西方国家多见。本病可为原发性,也可在一些全身性疾病时发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有些迁延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持续不退,可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可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或蛋白尿,或两者兼有。少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主要病变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系膜区增宽。

3、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较少见,大多见于青年人和中年人,儿童与老年人也可发生,但较少见。病变特点为肾小球内有大量新月体形成。病变严重,进展很快。主要症状为血尿,并迅速出现少尿、无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如不采取措施,常在数周至数月内发生肾功能衰竭,死于尿毒症,故又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为弥漫性。镜下可见大部分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新月体主要由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和渗出的单核细胞组成。病变为弥漫性。镜下可见大部分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新月体主要由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和渗出的单核细胞组成。

除肾小球病变外,肾小管上皮细胞常有浊肿和脂肪变,腔内有蛋白凝固而形成的透明管型。由于肾小球纤维化,其所属的肾小管也萎缩消失。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有多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观可见肾体积增大,颜色苍白,皮质内有时可见散在的点状出血。

4、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主要病变为肺出血合并肾小球肾炎。这种肾炎大都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起的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代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可与肺泡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引起肺出血。一般发病急,常为暴发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咯血和快速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本病较少见,多发生于青壮年,小儿及老年人较少,男性多于女性。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5、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变特点为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和系膜增生。各种年龄都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起病缓慢,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常有血尿、蛋白尿。约半数起病时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并常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有些病人的血清补体降低,故又称为低补体血症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6、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病变为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常伴有大量蛋白尿,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肾小球无明显炎症现象,故又称为膜性肾病。起病缓慢,病程长,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儿童患者较少。病理变化为弥漫性,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通透性明显增

加,早期病变轻,不易察觉,易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混淆。随病变进展,管壁增厚逐渐加重。

肉眼观,早期可见肾肿胀,体积增大,色苍白。切面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晚期,肾体积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

7、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肾小球无明显变化或病变轻微,故名。由于本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常有大量脂质沉积,故又称为脂性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脂性肾病多见于小儿,成人患者较少,是引起小儿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约65%~85%由脂性肾病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由脂性肾病引起者约占10%~30%。脂性肾病病变可完全恢复,对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很好。肉眼观,肾肿胀,体积较大,色苍白。由于大量脂类沉着,切面可见黄色条纹。

8、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为局灶性,节段性,仅累及少数或部分肾小球。病变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硬化,是引起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此型肾炎病变为进行性,病人对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多继续发展为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9、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局灶性和节段性,仅累及部分肾小球,而受累肾小球的病变仅限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的一部分。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有些为原发性,原因不明。

10、IgA肾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小球肾炎,由Berger于1968年首先报告。这种疾病的特点为肾小球系膜增生,用免疫荧光法检查见系膜内有IgA沉积。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复发性血尿,可同时伴有轻度蛋白尿,少数病人可出现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比较常见,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有些病人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11、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是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到晚期的结果。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硬化,原始的病变类型已不能辨认。病人的主要症状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些病人过去有肾炎的病史。约25%的病人起病缓慢,无自觉症状,无肾炎病史,发现时已为晚期。病理变化:两侧肾对称性萎缩变小,色苍白,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有时可有散在的小囊肿形成。肾不而质硬,故称颗粒性固缩肾。切面见肾皮质萎缩变薄,纹理模糊不清,皮髓质分界不明显。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增多。小动脉壁增厚,变硬。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04】

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免疫荧光呈线形的肾炎是:

A. IgA肾病:系膜区有IgA的沉积,常伴有C3和备解素。

B.膜性肾炎:颗粒状荧光

C.轻微病变性肾炎:无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

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型,免疫荧光呈线形。II型则呈颗粒状。III型为阴性。

E.膜性增生性肾炎:颗粒状或大块沉积。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887】

1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只有部分肾小球受累,且限于肾小球的部分小叶或毛细血管袢。病变特点是肾小球硬化,呈局灶性和节段性分布。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病理改变:

1)光镜下:病变灶性分布,早期仅皮髓交界处的肾小球受累,其他肾小球无病变或病变很轻微。病变肾小球内部分小叶和毛细血管内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增宽、硬化、玻璃样变。系膜内和毛细血管内常有脂滴和玻璃样物质沉积。有时可见吞噬脂类的泡沫细胞聚集。以后逐渐波及皮质全层,病变持续发展可引起肾小球硬化,并出现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

晚期,大量肾小球可发展为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

2)电镜下除系膜基质增加外,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塌陷,足细胞突消失,并有明显的上皮细胞内肾小球基底膜脱落。

3)免疫荧光:显示受累部位有IgM和补体沉积。

临床病理联系: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同时伴有血尿和高血压,对激素效果不好,病变呈进行性,多继续发展为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成人预后比儿童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883】

1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新月体性肾炎的组织学特征是大多数肾小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新月体主要由新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这些成分附着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新月体形或环形结构。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869】

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

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一,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时,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压迫毛细血管袢使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并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等;并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对水和各种溶质(包括含氮代谢产物、无机盐)的排泄减少,发生水钠潴留,继而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临床上有水肿、尿少、全身循环充血状态如呼吸困难、肝大、静脉压增高等。肾小管病变多不明显,但肾间质可有水肿及灶状炎性细胞浸润。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861】

1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轻微病变性肾小球病中,肾小球无免疫复合物沉积。(注:本题依据此点而选C)

了解内容

但很多证据表明本病与免疫机制有关:发病与呼吸道和预防性免疫接种有关;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与湿疹和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有关;具有遗传易感染性;Hodgkin病患者发病率增高;该病患者具有T细胞介导的免疫缺陷;已有在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上清液中检测到引起蛋白尿的因子的报导。

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假说认为微小病变性肾病的发生与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858】

1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肾盂肾炎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答疑编号100425884】

1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0425885】

1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0425886】

1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0425887】

1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圆形均质红染物质提示为“细胞玻璃样变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水肿、玻璃样变和脂肪变等。

【答疑编号100425888】

19、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组织学特点是肾小球基膜增厚,肾小球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答疑编号100425889】

二、A2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变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并伴有毛细血管壁增厚为特点。

【该题针对“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43】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中患者考虑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为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呈线样沉积。

【该题针对“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单元测试,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35】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依题干所述,考虑肾病综合征。

诊断肾病综合征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凡有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0.1g/kg,或>3.5g/kg)、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5.7mmol/L,>220mg%)、低白蛋白血症(<30g/L,<3Gg%)均可诊为肾病综合征。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23】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这道题选B

患者有急性扁桃体炎这个诱因,而且疾病发病经过主要表现为少尿,蛋白尿,血尿,血压高,没有明显的肾功能减退,这是典型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而它的病理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血流流过肾毛细血管,通过滤过膜滤出形成尿液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挤压毛细血管挤压毛细血管滤过面积减小可以少尿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21】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题中所述符合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表现:肾脏切面皮髓质界限不清,肾乳头萎缩,肾盏和肾盂因瘢痕而变形,肾盂粘膜粗糙。肾脏瘢痕数量多少不等,多见于肾的上、下极,皆因该处容易发生肾内反流。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45】

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理学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未阶段。病变特点是大量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又称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肾盂周围脂肪增多。慢性肾炎的大体病变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42】

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memsangiocapillaryglomerulonephritis)又称膜增生性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好发于青年,为有特定的病理形态及免疫学表现的症候群。临床上往往以肾病综合征与肾炎综合征同时存在和低补体血症,组织学上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肾小球常呈分叶状,又称分叶性肾炎。选C是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的病理表现。故选C。【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41】

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选A。考虑其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膜性肾病是欧美国家成人常见的肾病综合征的类型,在我国并不常见。其电镜特点是:基底膜上皮下或基底膜内有分散或规则分布的电子致密物沉积,上皮细胞广泛足突融合。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38】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选C。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增生的细胞以毛细血管丛的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为主,所以又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又称感染后肾炎,一般继发于A族乙型溶血链球菌(GN)感染,是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不同的是发生于儿童预后好,发生于成人时预后差。

病理变化:1)肉眼观:双侧肾轻到中度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充血,称为大红肾,有时表面及切面有散在的粟粒大小出血点,称为蚤咬肾。2)镜下:病变为弥漫性,双侧肾小球广泛受累,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多,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增生及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有时伴有脏层上皮细胞的增生,病变发展可堵塞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得以滤过进入肾球囊,因此,病人尿中常有蛋白质和白细胞。轻型病人,病变不再发展,以后逐渐痊愈,比较严重的病人,病变继续发展,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加重,增生的细胞主要是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细胞压迫毛细血管,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病变严重时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并破裂出血,大量红细胞进入肾球囊及肾小管腔内,可以引起明显的血尿。不同的病例病变表现形式可能不同,有的以渗出为主,称为急性渗出性肾小球肾炎,有些病变严重,肾小球毛细血管坏死,有大量出血者称为出血性肾小球性肾炎。上皮细胞一般无明显增生,少数严重的病例肾小球的壁层和脏层上皮细胞可增生,形成新月体。这种病变容易引起肾小球纤维化。如数量少,对功能影响不大。如病变广泛,可形成新月体。

肾小球的病变常可引起相应的肾小管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常有浊肿、玻璃样变、脂肪变等。管腔内含有从肾小球滤过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凝集,形成各种管型,如蛋白管型、透明管型、细胞管型(如红细胞、白细胞或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

肾间质内常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和少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3)电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肿胀,有散在的电子密度高的沉积物在脏层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呈驼峰状,沉积物也可位于内皮细胞下或基底膜内。沉积物表面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消失,沉积物一般在发病几天后就可出现,在4-6周内消失,有时基底膜内侧内皮细胞下和系膜内也可见小型沉积物。

免疫荧光显示沿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区有散在的IgG和补体C3的沉积,呈颗粒状荧光。

临床病理联系:肾常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和高血压,可出现少尿,严重者可出现氮质血症。预后与年龄有关,儿童患者大都能恢复。成人预后差。少数病人可转为隐匿性肾炎或新月体性肾炎。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31】

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选D。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其病变特点是弥漫性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但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大量脂质沉积,所以又有脂性肾病之称。是小儿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原因。成人患者少。本病对皮质激素敏感,治疗效果好,病变可完全恢复。

病理变化:

1)肉眼观:肾脏肿胀,色苍白,切面肾皮质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沉着而出现黄白色条纹。

2)光镜下:肾小球无明显变化或仅有轻度节段性系膜增生,主要改变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质。

3)电镜下: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胞体扁平,可见空泡和微绒毛,细胞内高尔基器和内质网增多,并可见脂滴。足突消失不仅见于脂性肾病,也常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经过治疗或蛋白尿等症状缓解后,脏层上皮细胞的变化可以恢复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脂类沉积,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脂蛋白通过肾小球滤出,而在肾小管被重吸收所致。肾小管腔内可有透明管型。这种变化常与蛋白尿的程度平行。

临床病理联系: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症,蛋白尿为高选择性,蛋白成分主要为小分子的白蛋白,因为肾小球病变轻微,所以一般无血尿和高血压。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28】

三、B

1、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为弥漫性,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通透性明显增加。电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表面,上皮细胞下,有多数细小的小丘状沉积物。基底膜表面形成许多钉状突起插入小丘状沉积物之间。银染色基底膜及钉状突起呈黑色。钉状突起与基底膜垂直相连形如梳齿。免疫荧光法证实沉积物内含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多为IgG和C3,沿基底膜表面呈颗粒状荧光。早期沉积物和基底膜钉状突起少而细小,以后逐渐增多、增大,基底膜增厚,钉状突起伸向沉积物表面将沉积物包围,最后大量沉积物被埋藏在增厚的基底膜内,基底膜高度增厚)。沉积物在增厚的基底膜内逐渐溶解,使基底膜呈虫蚀状。以后这些空隙由基底膜物质充填。由于基底膜高度增厚,故毛细血管腔狭小,甚至阻塞。系膜硬化,最后整个肾小球被玻璃样变。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明显增生并产生大量基质。增生的系膜组织不断向毛细血管基底膜内侧伸延,致使血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窄,也使血管丛呈分叶状。用银染色见基底膜呈双层或车轨状,晚期因毛细血管

壁高度增厚,管腔阻塞,以致肾小球纤维化、硬化,所属肾小管也萎缩。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不球肾炎的病变特点为弥漫性肾小球系膜增生。多见于青少年,我国及东方国家比西方国家多见。本病可为原发性,也可在一些全身性疾病时发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有些迁延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持续不退,可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可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或蛋白尿,或两者兼有。少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主要病变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系膜区增宽。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99】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5002】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5006】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5009】

2、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65】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变特点是弥漫性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69】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86】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89】

3、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慢性肾盂肾炎,是感染性疾病,反复感染,容易引起肾脏疤痕慢性硬化性肾炎:是各种肾炎的终末阶段,肾小球硬化,广泛纤维化,故而D 急性肾炎是肾脏的急性免疫反应,外观可有充血。故而选C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49】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慢性肾盂肾炎,是感染性疾病,反复感染,容易引起肾脏疤痕慢性硬化性肾炎:是各种肾炎的终末阶段,肾小球硬化,广泛纤维化,故而D 急性肾炎是肾脏的急性免疫反应,外观可有充血。故而选C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52】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64955】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2

第八单元泌尿系统疾病 一、A1 1、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特征性的管型是: A、胶样管型 B、透明管型 C、细胞管型 D、颗粒管型 E、色素管型 2、IgA肾病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系膜区IgA和C3沉积 B、复发性血尿 C、弥漫性系膜增生 D、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E、呈膜性肾炎病变 3、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特征性病变是: A、系膜细胞增生 B、系膜内见致密沉积物 C、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融合 D、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细胞下见致密沉积物 4、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A、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 B、壁层上皮细胞 C、脏层上皮细胞 D、系膜细胞 E、以上都不是 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的肉眼病变是: A、大红肾 B、大白肾 C、多囊肾 D、固缩肾 E、分叶状肾 6、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呈颗粒性固缩肾 B、肾间质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C、肾小球纤维化 D、肾小动脉壁常有纤维素样坏死 E、肾脏有凹陷性瘢痕,肾盂肾盏变形 7、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改变是: A、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B、肾小球萎缩 C、肾小球节段性玻璃样变

D、肾小球肥大 E、脏层上皮细胞增生 8、膜性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B、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 D、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E、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或融合 9、免疫荧光呈线形的肾炎是: A、IgA肾病 B、膜性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炎 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E、膜性增生性肾炎 10、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 B、肾小球毛细血管呈节段性坏死 C、局灶性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呈节段性硬化 D、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系膜基质增多 E、肾小球局灶性新月体形成 11、新月体性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B、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 C、中性粒细胞的渗出 D、单核细胞的渗出 E、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12、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 A、新月体性肾炎 B、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C、膜性增生性肾炎 D、轻微病变性肾炎 E、膜性肾炎 13、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炎 B、新月体性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炎(脂性肾病) D、急性弥漫增生性肾炎 E、膜性增生性肾炎 14、下列有关肾盂肾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男性发病率较高 B、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C、大肠埃希菌感染最为常见 D、表现为化脓性间质性肾炎

病理学练习题(含答案):泌尿系统疾病2

泌尿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 2.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 A型题 1. 肾小球肾炎属于( ) A. 化脓性炎 B. 纤维素性炎 C. 肉芽肿性炎 D. 出血性炎 E. 非化脓性变态反应性炎 2. 与肾小球肾炎描述不符的是() A. 可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 B. 可由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 C. 可由肾小球固有抗原引起 D. 可由肾小球植入抗原引起 E. 可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 3. 与肾小球描述不符的是() A. 再生能力强 B. 由毛细血管丛和肾球囊构成 C. 滤过膜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构成 D. 系膜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E. 滤过膜带负电荷 4. 非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肾小球损伤的因素是() A. 补体 B. 血小板 C. 中性粒细胞 D. 巨噬细胞 E. T细胞 5. 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不符的是() A. 由肾小球性抗原引起 B. 由非肾小球性抗原引起 C. 抗原抗体在血液中形成复合物 D.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炎症 E. 免疫复合物的大小、所带电荷在发病病中起重要作用 6.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是() A.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 B.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 C.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 D. 肾小球内皮细胞 E. 肾小球系膜细胞7. 与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符的描述是() A. 可引起大红肾 B. 双肾弥漫受累 C. 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 D. 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E. 预后差 8.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的病变特点是() A. 毛细血管基底膜内皮细胞下见致密沉积物 B. 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侧见驼峰状致密沉积物 C. 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D. 毛细血管基底膜严重受损 E. 毛细血管基底膜内见致密沉积物 9. 不符合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尿液变化的是() A. 少尿、无尿 B. 血尿 C. 蛋白尿 D. 管型尿 E. 脓尿 10.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的细胞是() A.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 B.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 C.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 D.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 E. 肾小球系膜细胞 11.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A. 肾病综合征 B. 急性肾炎综合征 C. 慢性肾炎综合征 D. 隐匿性肾炎综合征 E.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12. 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小球肾炎是() A.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B.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学-电子教案-第08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 引言 (1) 第一节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35min) (3)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0min) (6)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35min) (9)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GN)(15min) (10)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GN)(20min) (11) 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N)(20min) (13)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minimal change GN)(10min) (14)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N)(30 min) (15) 第二节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15min) (17) 第三节肾和膀胱常见肿瘤(30min) (19) 引言 2001年1月5日,患者,李XX,男性,晨起解小便时,发现洗肉水样血尿(肉眼血尿)大家想一想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哪些?有血尿说明泌尿系统有病变,是炎症(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是肿瘤(肾癌、膀胱癌)?还是结石或结核?本次课介绍除结石以外的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和膀胱常见肿瘤。 正常肾脏组织结构复习(25min) 1、大体(图1) 2、肾小球(renal corpuscle)结构:(图2)

(1)血管球:入球小动脉从血管极进入肾球囊,经过多级分支形成约20-40个毛细血管绊。 (2)肾球囊(鲍曼囊,Bowmen’s capsule):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及壁层上皮细胞间的空隙。 (3)血管系膜:毛细血管间的间质成分,包括系膜细胞及基质,有支持、收缩、吞噬等功能(图3)。 复习重点是滤过膜结构(图4) 内皮细胞:切面不连续,有70-100nm的窗孔 基底膜:内、外两侧是疏松层,中间为致密层 上皮细胞:胞体形成足突,其间有20-30nm滤过隙 3、肾小球的功能: (1)滤过作用产生原尿。 (2)内分泌作用分泌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4、肾小管的功能:重吸收;调节酸碱平衡。 李XX,女,28岁,1999年,3月1日,早上梳头时发现双眼睑明显水肿,到医院检查有蛋白尿和血尿,医生初步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同学们在总论已学过炎症,哪些原因可引起肾小球肾炎,其发病机制、病理类型、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015执业医师考试泌尿习题及解析(二)

1.男,32岁,右腰部外伤伴血尿3小时,经保守治疗后血尿消失,但血压持续下降达80/45mmHg,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继续降低,右腰部出现肿块,下一步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应用止血剂 B.继续观察 C.加强抗感染治疗 D.抗休克+手术治疗 E.输血 答案:D 解析:患者外伤后血压低,应积极的抗休克并手术治疗。 2.女,28岁。尿频、尿急、尿痛2天,无发热及腰痛,既往无类似发作。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血WBC5.4×109/L,尿WBC30-40/HP,RBC10-15/HP,亚硝酸盐(+),该患者抗感染治疗疗程应为: A.4周 B.3天 C.7天 D.10天 E.2周 答案:B 解析:女性泌尿系感染抗菌治疗3天即可。 3.男,40岁。左肾盂结石1.5cm,静脉尿路造影显示左肾功能正常,逆行肾盂造影证实左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服用药物排石 B.开放手术取石+肾盂输尿管成形 C.体外冲击波碎石 D.经皮肾镜碎石 E.大量饮水 答案:B 解析:由于该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地方,所以应开放手术取石,并肾盂输尿管成形。 4.男,3岁。左侧阴囊包块,平卧后包块消失,质软,无触痛。透光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 A.精素鞘膜积液 B.交通性鞘膜积液 C.睾丸肿瘤 D.腹股沟斜疝 E.睾丸鞘膜积液 答案:B 解析:交通性鞘膜积液的症状与精索鞘膜积液一样,均表现为精索内囊性肿块,无明显症状,为先天性疾病。前者借鞘突与腹腔相通,囊肿与鞘突间为一细小裂孔;后者则不与腹腔相通,囊内为渗出性液体,内含纤维蛋白原等。可沉积堵塞上述裂孔或使之粘连,甚至在囊内形成

《 病理学 》试卷(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试卷(泌尿系统疾病) (课程代码)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分) 新月体;Goodpasture综合征;颗粒性固缩肾;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炎综合征;大红肾;脂性肾病;IgA肾病 二、填空题(每小题﹡分,共﹡分) 1.急性肾炎综合征包括、、、、等临床表现。 2.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发症机理包括和两个方面。 3.肾病综合征包括、、和。 4.肾病综合症临床表现为、、、。 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肾小球肾炎电镜下持征性改变为,免疫荧光的特点是。 6.急性肾炎以、细胞大量增生为特征。 7.肾癌的癌细胞形态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和。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所给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选错或未选者不得分。每小题﹡分,共﹡分) 1.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淋球菌D.分枝杆菌 E.大肠杆菌 2.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炎 B.急性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炎 D.膜性增生性肾炎 E.系膜增生性肾炎 3.新月体主要由哪些细胞增生形成: A.系膜细胞 B.脏层上皮细胞 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D.以上均有 E.壁层上皮细胞 4.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小球肾炎 B.脂性肾病 C.膜性增生性肾炎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以上均不是 5.急性肾小球肾炎肉眼变化主要呈现: A.大白肾 B.蚤咬肾和大红肾 C.多发性小脓肿 D.多囊肾 E.固缩肾 6.新月体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增生形成 A.系膜细胞 B.足细胞 C.内皮细胞 D.壁层上皮细胞 E.中性粒细胞 7.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是: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炎 C.变质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8.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变化是: A.大红肾 B.大白肾 C.蚤咬肾 D.疤痕肾 E.固缩肾 9.电镜下显示肾小球基底膜与内皮细胞之间有电子致密的沉积物,考虑A.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快速进行行性肾小球 C.膜性肾小球肾炎同 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Ⅰ型)

病理学习题集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习题集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多选题: A型题 1、肾小球肾炎是属于: A、变态反应性炎疟; B、化脓性炎疟; C、纤维素性发疟; D、肉芽肿性炎疟; E、浆液性炎疟。 2、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变性; B、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间质细胞增生; 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 D、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腔内出现各种管型; E、肾间质充血,水肿及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3、急性肾盂肾炎属于: A、一般性增生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化脓性炎; E、变质性炎。 4、肾盂肾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链球菌; D、变形杆菌; E、肠球菌。 5、慢性肾盂肾炎最严重的并发疟或后果是: A、败血疟; B、肾周围脓肿; C、肾结石; D、肾性高血压; E、尿毒疟。 6、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为的病变特点为:A、肾小球内有大量的纤维细胞; B、肾小球内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C、肾小球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 D、间质纤维细胞增生; E、以上都不是。 7、新月体主要是由增生形成的。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系膜细胞; C、壁层上皮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脏层上皮细胞。 8、“大白肾”是指: A、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C、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慢性肾盂肾炎。 9、“蚤咬肾”是指: A、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C、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D、高血压性固缩肾; E、急性肾盂肾炎。 10、细颗粒固缩肾是由下列那种疾病导致的? A、急性肾盂肾炎; B、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盂肾炎; D、弥漫性毛细血管内慢生性肾小球肾炎; E、肾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1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行免疫荧光检查是: A、连续的线形荧光; B、颗粒状荧光; C、线形和颗粒状荧光; D、不连续的线形荧光; E、片状荧光。 12、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属于: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渗出性炎;

病理学练习题(含答案):A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 2.是由细菌感染直接引起的主要累及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 3.是发生自近端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4.是移行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二、A型题 1.E 2.E 3.A 4.E 5.A 6.C 7.E 8.B 9.E10.B11.E12.A13.D14.B15.D16.E17.E18.B19.E20.A21.E22.D23.E24.B 25.E26.A27.C28.E29.D30.C31.D32.B33.D34.A35.E36.C37.B38.D39.E40. A 三、X型题 1.A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6. A B C D 7. A B C 8. C D 9. A B C D 10. A B 四、问答题 1.答案要点:肾小球肾炎多为免疫复合物沉积性变态反应引起,少数有抗肾小球细胞抗体和细 胞免疫异常引起。在其发生过程中,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的沉积是关键,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原位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引起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抗原为非肾小球性。原位免疫复合物的抗原包括肾小球的固有成分和植入性抗原。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导致补体的激活、炎细胞浸润、炎症介质释放,肾小球固有细胞激活、增生、分泌炎性介质,使肾小球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2.答案要点:肾盂肾炎是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的肾盂粘膜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很多, 以大肠杆菌最常见。感染途径有两条:①上行性感染,是主要途径,细菌经尿道入膀胱,再经输尿管上行到肾盂,引起肾盂及肾间质炎症。抵抗力下降和尿路阻塞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②下行性感染,细菌由体内感染灶侵入血流,进入肾脏,引起肾盂肾炎。 3.答案要点:该病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镜下,肾小球肿大,系膜细胞和 内皮细胞明显增生,毛细血管腔狭窄,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渗出。免疫荧光检查,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电镜检查,基底膜和上皮细胞间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沉积物。 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 4.答案要点:该病的病理学特点是肾小球内大量新月体形成,新体是由于从毛细血管内渗出的 红细胞和纤维素刺激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大量增生而形成的。免疫荧光检查,IgG和C3沉积,少数可见I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呈线状沉积。电镜检查,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可见裂孔和缺损。临床表现为血尿、少尿、尿、氮质血症、高血压。 5.答案要点:肾细胞癌多发生在肾脏两极,上极多见。肿瘤多呈圆形结节,界清,淡黄色,常 有出血坏死。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大,圆形或多边形,浆空,胞浆也可呈红染颗粒状,可形成乳头或腺样排列。肿瘤内血管丰富。肿瘤可直接侵犯肾上腺和肾周组织。半数引起血道转移,最常转移到肺。经淋巴到转移到肾门、主动脉旁淋巴结。 6.答案要点:膀胱癌多发生于膀胱三角区和侧壁输尿管口。单发,或多发,菜花状或息肉状, 少数呈扁平斑块状。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分三级:级别越高分化越差。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到局部、子宫旁、髂动脉旁和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可发生血道转移。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3章 泌尿系统疾病+答案+完整解析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3章泌尿系统疾病+答案+完整解析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是() A、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和脏层上皮细胞 B、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 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 D、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 E、肾小球周围纤维细胞和系膜细胞 解析: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性肾炎,其主要特点是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为主,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正确答案:C 2、肾盂肾炎属于() A、化脓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出血性炎 E、增生性炎 解析:肾盂肾炎是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的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正确答案:A 3、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咯血是由于() A、肺淤血 B、肺纤维素性炎 C、肺化脓性炎 D、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肺损伤 E、肺空洞 解析: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咯血是由于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肺损伤。 正确答案:D 4、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A、广泛足突消失 B、电子致密物呈“飘带”样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 C、电子致密物在系膜区沉积 D、电子致密物呈“驼峰”样在上皮下;沉积 E、毛细血管腔内中性粒细胞浸润 解析:①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也称急性肾炎,光镜下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电镜特点为"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于上皮下。 ②足突消失为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特点;电子致密物沉积于基底膜为Ⅱ型膜增生性肾炎的特点;电子致密物沉积于系膜区为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特点;中性粒细胞浸润于毛细血管腔内为急性肾炎早期的一般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D

病理学之泌尿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之泌尿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淋球菌 D,分枝杆菌 E,大肠杆菌 2,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炎 B,急性肾炎 C,轻微病变性肾炎 D,膜性增生性肾炎 E,系膜增生性肾炎 3,新月体主要由哪些细胞增生形成: A,系膜细胞 B,脏层上皮细胞 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D,以上均有 E,壁层上皮细胞 4,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小球肾炎 B,脂性肾病 C,膜性增生性肾炎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以上均不是 5,急性肾小球肾炎肉眼变化主要呈现: A,大白肾 B,蚤咬肾和大红肾 C,多发性小脓肿 D,多囊肾 E,固缩肾 6,新月体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增生形成 A,系膜细胞 B,足细胞 C,内皮细胞 D,壁层上皮细胞 E,中性粒细胞 7,肾原发性肿瘤中最多见的是 A,移行上皮癌 B,肾母细胞瘤 C,鳞状细胞癌 D,血管肉瘤 E,肾腺癌 8,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是: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炎 C,变质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9,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变化是:

A,大红肾 B,大白肾 C,蚤咬肾 D,疤痕肾 E,固缩肾 10,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在光镜下的改变是: A,肾小球轻度肿大 B,肾小球内皮细胞轻度增生 C,肾小管上皮细胞脂变 D,肾小管上皮细胞水变性 E,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11,急性肾盂肾炎是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炎 C,变质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12,下列关于肾盂肾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见于女性,多由上行性感染引起 B,上行性感染首先累及肾盂,下行性感染先累及皮质的间质 C,是由细菌直接感染肾间质引起的炎症 D,是肾盂粘膜和肾小球的增生性炎症E,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多发性脓肿 13.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是肾小球的 A,肾球囊壁层上皮增生,形成大量新月体 B,毛细血管丛内皮细胞显著增生肥大C,系膜细胞增生并产生大量基质 D,肾球囊壁增厚,肾小球周围纤维化 E,基底膜伸出钉突状突起 14.膀胱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A,无痛性血尿 B,膀胱刺激综合征 C,尿路梗阻 D,蛋白尿和管型尿 E,腹部肿块 15.电镜下显示肾小球基底膜与内皮细胞之间有电子致密的沉积物, 考虑 A,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快速进行行性肾小球 C,膜性肾小球肾炎同 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 E,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 16,有关肾病综合征的描述,下列哪项除外? A,高血压 B,高脂血症 C,高度水肿D,低蛋白血症 E,高蛋白尿 多选题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和答案(泌尿系统疾病)二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泌尿系统疾病) 21、患者,女性,2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尿液检查白细胞15~20∕HP,中段尿培养(-)。提示:本例进行正规治疗后,症状消失,尿检阴性。提问:该患者随访追踪多久 A3~4周 B2~3周 C6周 D8周 E4月 正确答案:C 22女性,35岁。尿频、尿急、尿痛5天,体温39.5团,左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蛋白(++)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5~10∕HP首先应予何种处理 A做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后立即给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 B立即给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 C立即做中段尿细菌培养,待报告后处理 D先做肾B超和肾功能检查 E先给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青年女性病人,以尿路刺激征起病,伴有发热和腰痛,考虑为上尿路感染,先行尿培养然后给予抗生素.

23、女性35岁。尿频、尿急、尿痛5天,体温39.5场左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蛋白(++),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5~10∕HP[假设信息]追问病史,本例在20天前有类似发作,中段尿细菌培养为变形杆菌,细菌计数>10ml0本次培养结果尚未报告,那么应考虑的诊断是A重新感染 B复发 C慢性肾盂肾炎 D慢性间质性肾炎 E急性膀胱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个月之内又出现尿路刺激征考虑尿路感染复发,1个月以上考虑重新感染. 24、对鉴别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无意义的是0 A有无水肿 B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程度 C少尿与血BUN、Cr升高 D肾脏大小 E眼底有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及絮状渗出物 正确答案:A 25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哪项必不可少 A水肿

B镜下血尿 C高血压 D肾功能损害 E蛋白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几乎100%有血尿,其中30%为肉眼血尿;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90%病人出现水肿;80%病人起病初由于水、钠猪留出现轻、中度高血压,利尿后渐恢复正常;肾小球功能可正常,可为一过性损害。 26、急性肾小球肾炎不同于急进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以肉眼血尿为主要变化 B上皮细胞下驼峰状电子致密物 C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 D上皮下多数电子致密物 E短期内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正确答案:E 27、最简单、迅速、阳性率又高的诊断尿路感染的方法是 A尿普通细菌培养 B尿高渗细菌培养 C尿沉渣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 D亚硝酸盐还原试验 E确定尿中细菌的血清型

《病理学》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选择题)

《病理学》选择题集 《病理学》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特征 A.患病肾脏大小正常 B.间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C.部分肾小管管腔扩张 D.肾盂、肾盏高度变形 E.肾小管多萎缩、坏死 答案:A 解析: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大体改变颇具特征性,肾脏出现不规则的瘢痕,若病变为双侧性,两侧改变不对称,因此选A。 2.慢性肾盂肾炎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双肾弥漫受累 B.间质化脓性炎 C.肾周围组织不受累 D.不引起肾功能不全 E.血源性感染占多数 答案:B 解析:慢性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的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可侵犯单侧肾或双侧肾,严重时肾周围组织也会受累,可经上行和下行性感染而来,以上行性感染多见,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3.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特点应除外 A.见于儿童 B.有肉眼血尿 C.上皮下有驼峰状沉积物 D.肾小球内有链球菌菌栓 E.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变窄甚至闭塞

《病理学》选择题集 答案:D 解析: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通常发生于咽部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后1~4周,其发病机制是链球菌的抗原导致相应抗体形成,在血液循环中所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在肾小球内并不出现链球菌。 4.膜性肾小球肾炎可有下列改变,除外 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基底膜 B.光镜下见基底膜均匀弥漫增厚 C.肉眼观肾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 D.银染色见基底膜呈双轨状 E.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答案:D 解析:膜性肾小球肾炎,银染色见基底膜呈双轨状,为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改变。 5.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肾小球疾病是 A.脂性肾病 B.新月体性肾炎 C.IgA肾病 D.节段性肾炎 E.弥漫增生性肾炎 答案:A 解析:脂性肾病。脂性肾病又称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是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原因。 6.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A.肾小球系膜细胞大量增生 B.肾小球内皮细胞显著增生 C.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 D.毛细血管基底膜多量钉状突起 E.毛细血管壁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答案:C

病理习题集-泌尿系统疾病复习思考题

【泌尿系统疾病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新月体2.大红肾 3.蚤咬肾4.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5.肾小球肾炎 6.肾病综合征 (二)填空题 1.颗粒性固缩肾见于________肾炎,常由________转变而来. 2.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改变称为________,病变主要特征为________。 3.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小球内增生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4.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电镜下常见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有免疫复和物沉积. 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肾小球肿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其增生肿胀的细胞是________和________. 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是许多肾小球肾炎的终末阶段,病变特点是________,临床上尿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________性疾病. ________在肾小球内形成或沉积是多数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关键. 9.膀胱癌好发于________和________,临床多表现为________。 10.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型特征为________出现致密沉积物,II型在________出现带状电子致密沉积物,因此又称为________。 11.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________改变不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内________,又称为________,临床表现为________。 12.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损伤,导致________的渗出,刺激球囊________细胞增生形成________。 13.引起肾盂肾炎的细菌很多,以________最多见,约占发病总数的________。 14.免疫复合物引起肾炎的方式有两种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三)选择题【A型题】 1.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中有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考点剖析 内容提要: 笔者以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十八章。本章为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本章考点剖析内容全面、新颖,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18)、简述题(23)、填空题(8)及单项选择题(24)。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 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肾小球疾病 第二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第三节肾和膀胱常见肿瘤 重点难点 掌握: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和间质肾炎的基本概念、主要病理变化和分型,各型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泌尿系统疾病常见肿瘤的基本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一、名词解释(18) 1、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 是指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超敏反应性疾病,简称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尿的改变(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肾小球肾炎一般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两类。 2、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非肾小球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在血液循环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时沉积于肾小球内,在补体等参与下,引起肾小球损伤。 3、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 是指抗体与肾小球内固有的抗原或经血液循环植入的非肾性抗原在肾小球原位直接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损伤。 4、肾小球基膜抗原: 是指在感染或某些因素作用下,肾小球基膜的结构发生改变,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某些生物病原体与肾小球基膜有共同的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肾小球基膜起交叉免疫反应。 5、植入性抗原: 是指一些内源性和外源性非肾性抗原首先与肾小球内的成分结合,形成植入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植入性抗原在肾小球原位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损伤。 6、“驼峰状”电子致密物: 是指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观的特点。电子密度较高的沉积物,通常呈驼峰状位于脏层上皮细胞和基膜之间,也可位于内皮细胞下、基膜内或系膜区。 7、大红肾: 是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肉眼观的特点。肾呈对称性轻到中度弥漫性肿大,

病理学考试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题 1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 A .化脓性炎 B .以出血为主的炎 C .以变质为主的炎 D .以渗出为主的炎 E .以增生为主的炎 2 .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 A .感染直接损伤 B .过敏反应 C .体液免疫反应 D .自身免疫反应 E .细胞免疫反应 3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又称 A .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C .膜性肾小球肾炎 D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 .肾小球肾炎中免疫荧光阳性物质主要是 A .抗原、补体 B .抗原C.抗体 D .细菌、抗体、补体E.抗体、补体 5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 .内皮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B .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 C .系膜硬化 D .肾小管内脂质沉积

E .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6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 B .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 C .单核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D .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E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7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 .毛细血管基膜呈梳齿状改变 B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大量增生 C .系膜区增宽,常有嗜酸粒细胞浸润 D .银染色见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E .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在基膜致密层内 8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B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 C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滤过率降低 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通透性增加 E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通透性增加 9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 A .高脂血症 B .严重水肿 C .低蛋白血症 D .大量蛋白尿E.以上都是 10 .光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均匀增厚、而无明显炎反应,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A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脂性肾病 11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原因是

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整理

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整理 ●概述 ●肾小球肾炎(GN):简称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比 较常见。 ●分类 ●根据起因 ●原发性 ●继发性 ●一般所称肾炎是指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 ●根据病变范围 ●弥漫性>50% ●局灶性<50% ●临床表现 ●尿异常:蛋白尿、血尿、少尿、无尿 ●水肿 ●高血压 ●肾功能衰竭(晚期出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肾炎的抗原种类很多,分两类 ●外源性抗原 ●病原微生物 ●药物 ●异种血清 ●内源性抗原 ●肾小球抗原 ●非肾小球抗原 ●发病机理 ●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肾小球基膜抗原 ●植入性抗原 ●Heymann肾炎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病理变化 ●肾小球细胞增多

●基底膜增厚 ●炎性渗出和坏死 ●玻璃样变和硬化 ●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 ●原发性肾炎的分类和病理临床联系 ●病理分类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综合征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病综合征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IgA肾病 ●——肾病综合征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慢性肾炎综合征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炎综合征 ●临床分类 ●急性肾炎综合征 ●起病急,明显血尿、轻到中度蛋白尿和水肿,并出现高血压。重症可有氮质 血症或肾功能不全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尿改变后,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引起急 性肾衰 ●肾病综合征

病理学 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带答案)

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名词解释 1 新月体(crescents) 2 蚤咬肾(punctate petechiae over the renal surface and cortices or flea-bitten kidney) 3 大红肾(large red kidney) 4 大白肾(large white kidney) 5 马鞍肾(saddle kidney) 6 上行性感染的肾盂肾炎(upward infectious pyelonephritis) 7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8 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 9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secondary granular and contracted kidney) 10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 11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 12 下行性(血源性)感染的肾盂肾炎(downward infectious pyelonephritis or hematogenous infectious pyelonephritis) 13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14 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 or Wilms, tumor) 问答题 1 简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2 简述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3 简述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4 阐述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5 试比较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的异同。 6 临床病理讨论 患者,女,45岁。因“间断性眼睑浮肿5年,血压持续性增高2年,多尿、夜尿1+年,尿量明显减少伴呕吐5天”入院。自述10岁时曾患过“肾炎”,经住院治疗痊愈。体格检查:血压25.6/18.0kPa(192/135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尿:密度1.008,蛋白(+++),颗粒管型(+),脓细胞(-)。血非蛋白氮(NPN)214mmol/L。入院后经抢救治疗,于第5天出现嗜睡及心包摩擦音,第7天出现昏迷,第8天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左肾重37g,右肾重34g;两肾体积明显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但无瘢痕;切面见肾实质变薄,皮髓分界不清,肾盂粘膜稍增厚但不粗糙。镜下见多数肾小球萎缩、纤维化、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残留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大;间质小动脉壁硬化,管腔狭小。心重450g,心包脏层粗糙,有少数纤维蛋白附着,并有少量出血点,左室壁增厚,左右心室稍扩张。脑重1600g,脑回增宽,脑沟变浅。 请讨论: 1.请作出本例病理诊断并给出诊断依据。 2.结合病理解剖所见解释临床表现。 3.请讨论本例死因。

简单易记的执业医师考试资料: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32分) 第一节:尿液检查 一、血尿 (一)概念: 1.镜下血尿:在高倍显微镜下检查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2.肉眼血尿:出血量超过1ml/L (二)原因: 初始血尿:前尿道病变 终末血尿:膀胱三角区、后尿道、精囊、前列腺病变 全程血尿:膀胱、输尿管及肾脏的疾病。 记忆歌诀: 终末前(前列腺)后(后尿道)精(精囊) 初(初始)道(前尿道)全(全程)膀上(膀胱及膀胱以上) (三)根据来源分为: 1、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经肾小球滤过而形成,红细胞有变形性,即红细胞形态不一,大小不一,全程无痛。 2、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没有经过肾小球滤过所以形态大小一致。 注: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看红细胞有没有变形性 ●几种疾病血尿特点:(死死记住) 肾肿瘤:无痛全程血尿 肾结核:终末血尿+膀胱刺激征 泌尿系结石:活动后腰背痛+血尿相继出现 二、蛋白尿(正常人为阴性,正常值:0-150mg/d) (一)概念: 1.成人尿蛋白量>150mg/d称为蛋白尿。 2.超过 3.5g/d称为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二)分类 在临床上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泌尿系统内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高蛋白饮食导致的蛋白尿。 蛋白尿分类记忆歌诀:两肾混合一分组 1.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的蛋白尿。 肾小球的滤过膜有两个屏障,分别为:电荷屏障、分子屏障。 (1)损伤电荷屏障出现选择性的蛋白尿,尿里边以白蛋白为主。 (2)损伤分子屏障(机械屏障)出现非选择性的蛋白尿,尿里边以除了白蛋白以外的其他大分子蛋白(血浆蛋白)为主。 2.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间质性肾炎,此类蛋白尿不会超过2克。 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损伤。最常见的是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

病理学(医学高级):泌尿系统疾病复习专题

病理学(医学高级):泌尿系统疾病复习专题 1、单选(江南博哥)患者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活检,银染色见肾小球基底膜呈车轨状。最大可能是()。 A.膜性肾炎 B.膜性增生性肾炎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系膜增生性肾炎 E.慢性硬化性肾炎 本题答案:B 2、填空题肾盂肾炎是由_____引起的______的_____炎症。 解析:细菌感染;肾盂肾间质;化脓性 3、单选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患者的肾脏镜检可出现如图所示的改变,关于该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疾病早期镜检可见肾小动脉和细动脉内膜和内膜下脂质沉积和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和内皮细胞增生 B.疾病晚期镜检见小动脉和细动脉内膜增厚和嗜碱性黏液样变性 C.该疾病属于一种伴DIC的肾小球病 D.该疾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氮质血症为临床特征 E.是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 本题答案:A 4、单选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是()。 A.血清非蛋白氮 B.血液酸碱度 C.血压高低 D.贫血程度 E.内生肌酐清除率 本题答案:E 5、单选下列关于肾细胞癌的主要特点正确的是() A.无血尿 B.不发生出血 C.肿瘤间质丰富,血管少

D.肿瘤组织内可见软骨、肌肉 E.侵犯肾静脉,有血管内生长倾向 本题答案:E 26、单选肾母细胞瘤又名为() A.Ewing瘤 B.Krukenberg瘤 C.Wilms瘤 D.Grawitz瘤 E.Carcinoma 本题答案:C 27、单选糖尿病患者,近期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X线片可见肾盏中出现环形阴影。肾活检病理切片镜检如图所示:大量肾小管破坏,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间质中纤维化和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综合所见首先应考虑() A.间质性肾炎 B.IgA肾病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肾结核 E.以上都不正确 本题答案:A 28、问答题急性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高血压的机制有何异同? 解析:急性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高血压形成原因均是由于不同的病变造成的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所致。但慢性肾小球肾炎还有大量肾小球纤维化,造成肾组织缺血、使肾素分泌增加而使血压升高。再者还由于肾性高血压,久之引起肾及其他器官小动脉壁增厚,腔狭窄导致外周阻力增高而引起血压升高。急性者无此特点。 29、名词解释肾小球肾炎(glomerrlonephritis,GN) 解析:是一种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30、单选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前列腺肥大 C.慢性肾盂肾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