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素质教育与课外阅读

素质教育与课外阅读

素质教育与课外阅读

陈思和,广东番禺人。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1月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紫江学者、兼职教授。同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比较和当代文学批评。

黄晓燕(以下简称“黄”):陈老师,您好!今天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委托来对您作一次访谈。

前不久看到由您主编的一本《人文知识读本》(新世界

出版社,2005年版),感觉很有新意。我们就从这本书说起吧。请问,当时是什么原因让您主编了这本素质教育的读本呢?

陈思和(以下简称“陈”):这本书原是新世界出版社筹划的,编写的目的是为青少年解决一些问题,由王光东、严峰组织人写的,大家主要想谈谈“素质教育”。而我写了其

中的第三章“如何做人”。其他的章节有“如何读书”、“如

何审美”等等,你可以看到这本书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让中学生了解一些人文知识,这从它的目录可以看出。我们采取

的是一种由浅入深的编写体例,目的就在于让中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读完这本书,从而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黄:这本书里谈到了您对中学教育的看法,其中主要是谈论中学素质教育的,那么我很想进一步听听您如何看待中学的素质教育?

陈:我一直认为素质教育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不是说人的知识不够就是素质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人格教育,是从“如何做人”这一角度展开的。我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做一个好人,一个高素质的人。但这并不完全是归于中学教育的范畴,大家一说起来认为这就是中学教育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是由整个社会环境来共同完成的。中学提出“素质教育”,

其实只是社会教育中的一个初步类型的教育阶段。

对中学教育而言,我们必须得澄清的一点是:专业知识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更多地来讲,素质应该是融到知识的教育中,即我们所说的“读书做人”、“读好书做好人”等等,中学生主要就是通过读书求知,达到对做人的领悟,这实际上是一个人文教育的问题。

黄:现在很多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一些文娱方面的培训课,他们认为这就是对学生进行了素质教育。您是怎么看这个现象的?

陈:中学教育的主要部分是给学生讲授知识,引导学生

读书,但并不是说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中,就是多开一门课。我们应该把素质教育看得更大点,这种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阶段单位。它不只是所谓的弹钢琴、学绘画,还包括教他如何讲道德,或者说道德教育。

黄:那您认为现在的中学课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吗?

陈:我认为这个问题得这样看,以前的中学课程,包括主科和副科,本来是非常全面的,每一门课传授一门知识,最后一总起来就是一种素质教育。中学生通过这些学习懂事了,懂得了道德文明的含义。而这些被丰富了的头脑,反过来又完善原有的各种专业课。这样一步一步地就培养出了相对优秀的中学生。

黄:可不可以这样说,素质教育大家现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它看成了一种形式?

陈:我觉得更应该说大家把它看成了一种物体。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高考的指挥棒。为了应付高考,学生所有的时间集中在应考部分,与高考无关的课不断被冷落。这就像石头扔在河里,泛起的涟漪,一圈是与高考有关的,如语数外理化生;外一圈是与高考一般关系的,如地理、政治、历史;再外一圈的就是与高考无关的,如文体方面的课。重要的课学生要耗费80%或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请家教辅导。而与高考无关的,所谓不重要的课程就很少时间或者没有时间去顾及了。

二是现在对教学本身的要求。其实语文课是最重要的课程,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知道人、了解人,最后达到热爱人这一目的。而现在中学语文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背、涂、充”,一切的标准是与高考合不合,一个空“____前进”,标准答案说是“奋勇前进”,学生填上“努力前进”,硬说不正确,这样久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必定会下降。因为这样的教育把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人性化的东西给冲淡了。同时,这样的中学教育带来了至少两个负面影响:一是学生的偏科,造成对学生,对学校原来体系的破坏;二是这种不让学生思考的方法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懒惰性和教师课堂的霸权地位。

三是这种教育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教育。我们拿政治课来说,其实政治不是抽象的东西,是我们时时刻刻会碰到的,这里面包含着我们对理想、对真理、对社会是非的辨别。如果不是去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去理解它,而是把他们关在政治课的课堂中,这就戕害了学生对政治的热情。这种教师和学生对政治的冷漠,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缺失,尤其对一个青年人来讲,我们的中学教育不是让他们过早地去改造社会,而是教给他们先学会如何应对社会。学生从不懂到懂,产生大量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去正面解答:如“如何面对不良的社会现象”、“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社会的矛盾”等等问题。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素质教育,一要做到以人为本;

二要合理安排中学课程的设置;三要打破高考的成规。

黄:您说要打破高考成规,但目前我们的很多父母都希望小孩子进大学进好大学。高考的效应,特别在所谓的“黑色六月”表现得格外突出,这种教育体制长久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陈:这主要是一个社会体制的问题,在美国,高考并没有这样的引人瞩目。这种高考的教育制度只有亚洲国家存在。主要原因是亚洲国家里的社会悬殊大,而普通人家只有通过读书才可以进入高的阶层。这种追求高学历并不就代表这个人会拥有完美的人格,但它是社会求职的必然途径。有很多父母,在小孩没有大学读的情况下,倾家荡产地把小孩子送到国外。其实,小孩子回来,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面对将来就业的问题。这种就业的危机迟早有一天会爆发的。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能怪教育,这个社会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不断地延宕。除了上面说的社会发展不均衡外,还有一个社会对读书的看法。

黄:您对读课外书有什么看法,或者什么建议呢?

陈: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在学术界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在文革期间,都没有受过什么高考教育,读书也没有条件。我们读书靠的是自己的兴趣。那个时候我们还不能大方的去读书,大家在一个小圈子里悄悄传播各种各样的书,然后再交流。我们那个时候,一本《简爱》,一

本《傲慢与偏见》,一本《琥珀》,一本《飘》,我们经常把

书撕成一页一页地传看,现在的小孩很少能这个样子看书的。到一定年龄,读书应该是青少年的一种求知欲所支配的,所以我们觉得这样一种求知欲,学校不应该阻止,不应该把它与高考教育对立起来。

与之相关的问题是,教师也不要把学生读课外书与自己的教学对立,应该辅导和鼓励学生去读。读多了,思想就慢慢变得丰富起来,感情也丰富起来。一般来说,语文读得好的学生,思想感情也相对丰富;而且,语文的功能就是让学生正视自己感情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黄:但教师会认为学生没时间。

陈:这是不对的。其实是教师没有时间。教师总认为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其实很多小孩子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一晚上就把书看完了,很多东西读一遍就记住了,他们永远是有时间的,他们的精力是用不完的。我年轻的时候,为了抢时间,一个下午站在窗台前把一本柳青的《创业史》看完了。列宁曾经说过,旧教育是九分无用,一分歪曲。这句话现在想想是很有道理的。你仔细想想,我们有很多课程,真的是这样的。不能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做题上,所以,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再逼着学生去填那莫名其妙的空了。

黄:看来您还是鼓励学生去读课外书的,那您认为这和

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呢?

陈:你可以让学生去读书,读书读得多了,积累多了,它会解决你高考中的各种困难,因为阅读的程度,关键还是理解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这个联系是很明显的。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去了解问题,包括英语,我记得英语最重要的是阅读理解,理解的较好的人,是靠阅读来增长自己的理解力的,读起来不会花大量的时间,而理解是靠大量的阅读来完成的。我们的中学教育,要学会帮助我们的学生培养丰富的感情,不要把一个丰富的人搞得简单化,单一化。

黄:面对当前素质教育的误区,那我们的教师是要从知识上进一步去完善自己,更好地承担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吗?

陈:这是当然的。作为理论上来讲,知识分子的岗位非常重要。不过把教师的责任变成考试机器,这不是教师的错,还是我们前面谈到的社会体制问题。对一个真正关心人的教师来讲,专业知识与教学之间的矛盾不是影响教学的问题,黄:我们很想听听您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有什么样的希望。

陈:语文老师岗位很重要,除了高考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个超越高考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的经验可以让大家参考参考。在附中,黄老师就是鼓励学生多读书,而且附中的学生可以到复旦大学图书馆来借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阅读的书籍,很多学

生文史哲都读了。他们还编了一个学生杂志,名字就叫《读书做人》,我觉得办得不错,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让学生树立人生的信念,这种方法很好,很值得借鉴。

黄晓燕,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冈。

基础教育中的阅读教学与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中的阅读教学与素质教育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体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又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积累语言的基本形式。采用对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够使学生巩固加深、细致体会所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纠结,就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个性,还给学生足够阅读时间和空间,从课堂走向社会,提高学生素质,达到全面提升全体受教育者的基础素质水平和个性发展水平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阅读教学;基础教育;学习主体;素质教育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又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体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习阅读的促进者。像全县基础教育改革专家组专家谷公胜所说:“第一,阅读时获得生命体验培养健全人格的精神家园;第二,阅读是激发和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放空间;第三,阅读是读者作者对话参与文体解读的广阔平台;第四,阅读又是师生互动、切磋交流、表达思想的合作场所。① 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掌握阅读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a .阅读教学应建立在低起点上;b.阅读教学应运用相同的形式进行导读;c.阅读教学应进行情趣的培养(包括导入激趣、创设情境、表演激趣、课件激趣四个方面)d.阅读教学又要坚持课内外阅读相联系。 加强阅读训练,增强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又体现在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又是不断接受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写文章大量储备知识能力的重要阶段。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大量阅读中外有关书籍可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大知识面,从而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是个人成长的基础;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又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具有洗涤、净化灵魂的作用。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体,教师及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应有所侧重:第一,阅读论文类文本,应着重思考论文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第二,阅读实体性文本,应指导学生从材料来源的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考虑;第三,阅读文学作品,应指导学生去体验,重视作品中形象和感情的整体感知,把握并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第四,对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重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古代诗词作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第五,课外阅读活动部分。课外阅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学生适时适量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并鼓励学生开展书评、写读后感,组织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落实语文素质教育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落实语文素质教育 洛阳四十五中贾少阳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1998年12月在视察北京图书馆时指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知识。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们多读书,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如果十二亿人民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我们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就大有希望。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倡导读书的重要意义。 有人说,书籍是真正的大学。“浩瀚的书海,乃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品。人类所建造的事物,无能经久的;纪念碑会倾坍;国家会衰亡;文明会由古老而为人摈弃……但在书籍的领域中,有许多书卷,是看过这些兴亡盛衰,然而仍复存在,仍不衰老……”(克拉伦士·礼)。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在谈到书籍对人类的作用时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也这样谈读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时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些论述都形象地指出了读书的必要性。 纵观泱泱中华,悠悠三千多年读书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诗;“一日不书,万事荒荒”的古训都在证明“开卷有益”,作为学生,要学好祖国语言,掌握科学,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因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激增,读书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获知手段。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国家有关教育部门组织的语文学习调查表明:小学四、六年级的阅读理解得分率分别为66.13%和65.15%,均低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约20个百分点;初三年级阅读写作两项成绩的不合格率均在45%左右。 仅以河南省为例,1995年20多万名考生高考现代文阅读得分率仅为19.46%,该大题28分,平均仅为5.45分。初中情况又如何呢?笔者1996—1998年连续参加中招语文评卷,曾就阅读一项进行了抽样统计:河南省这三年中考语文的阅读分值分别为37、35、35分,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与实施素质教育

课外阅读与实施素质教育 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对语文学科的影响令人忧虑。本应充满人性美、最具人文内涵,最具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学,乃至变为一种机械的应试训练。浩如烟海的各种训练资料,刁钻古怪的各种试卷,单调琐碎的各式八股文章不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广大语文教师也疲于应付,叫苦不迭。由小学至初中,由高一至高三,学生接触训练的各类语文资料何止车载斗量,但语文综合素质却没有多大提高,我们看重的所谓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提高,重视知识的记忆,解题的技巧,加重语法、修辞、逻辑等理性的内容,重视起承转合、前呼后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在变为语言的训练和写作技艺的操练,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养成,个性的发展。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自学能力是自我获得知识与造就人才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在目前这种与素质教育严重脱轨的近似苛刻的选择制度下,全心扑在教科书、模拟题上超负荷地努力再努力的学子们,哪里还有能量去冲击积习的应试围城。应试的积习固然难改,但注重阅读并运用语言则已经成为教育部专家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 课外阅读与我们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有直接密切的联系,这一点首

先就表现在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上。 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影响很大。首先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扩展与词汇的积累,张志公先生说:“贫乏,是语文的致命伤。”要克服这一致命伤,除了生活和积累外,还要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包括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越博越广越好。阅读要广,不见得篇篇都懂,句句都会,关键在于知识的积淀,一个词在多篇文章中见过,见得多了自然就熟了,熟悉了它的语言环境也就会用了。 其次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况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目前,学生普遍得作文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与想象力差有很大关系,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我们的文学教育就是应该唤起一种探索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所以我们所倡导的课外阅读是有助于培养想象力的,今天学生缺乏想象力影响得可能仅仅是一篇作文,而明天我们可能就会少一位科学家。语文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影响的。 第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红楼梦》之所以流传至今,家喻户晓,除了它的艺术性外,宝黛爱情的真挚使它充满了感人的力量。电影《英雄儿女》久演不衰,在于它不仅表现了爱国爱人民之情,也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和兄妹之情。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问世,震撼

谈课外阅读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谈课外阅读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课外阅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事语文教学的体会,谈一谈我对课外阅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粗浅看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具有主渠道功能,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是,由于课堂教学受时空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完全藉此来完成素质教育的诸多使命,必定难胜大任。而课外阅读作为课外活动的一种,如果能让其与课堂教学并行不悖,将会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获得整体效应。 1、课外阅读能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普遍存在着包办性;另一方面,课堂阅读则具有更多的选择性、自主性和针对性,能满足学生各异的欣赏胃口和内在需求。因此,学生们主观上是向往课外阅读的。如果引导得好,他们不但不会拒绝阅读,而且还会化“苦读”为乐读,转被动为主动,引发更强的求知欲。久而久之,便形成稳定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 2、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叶老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觉。”怎么训练语感呢?课外阅读无疑是一种重要的途径。读的东西多了,语感自然就强了。有了良好的语感,即使不懂句子、段落乃至对篇章进行繁琐的理性分析,也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把握其中的要旨,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信度。 3、课外阅读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宽运用,涵盖面广,信息量大,有放射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缺憾,它既能使人格修养得以完美,又

能使知识结构得以完善。走进课外阅读,如同找到了露天金矿,海阔天高,风光无限。在这里,学生不再是考试的奴隶、老师的羔羊,他们可以尽情 地捕捉信息,摄入营养,开拓视野,丰富阅历,博大胸怀,提高自己的综 合素质,增强未来的“造血功能”。 4、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对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会起 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⑴能从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中受到教育和震撼,铸就健康的人格, 获取自尊和自信,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观念。 ⑵能陶高尚的情操,纯洁人的心灵。美是艺术的生命,学生在欣赏文 学美的过程中,或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或神思飞跃,想象出窍,在获得 高雅的审美感受的同时,也锻炼了审“丑”的眼光和能力。 ⑶能养成积极的心态和性格:情绪饱满,乐观向上,坚韧、顽强等。 ⑷对提高哲学思辨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心理体验能力均大有裨益。

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

开展课外阅读教学 ——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 陈晓茹 课外阅读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进行课外阅读教学,能陶冶情操、培养品德、锻炼思维、发展智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阅读的平台,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充分享受阅读的温馨。 一、结合语文教学,开设阅读指导课。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日益突现它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从我校实际出发,把课外阅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把语文课堂搬到图书馆,在阅览室上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走进阅览室,走进图书馆,在老师的指导下借阅图书,进行阅读。我校语文老师还编印了《语文同步阅读推荐材料》,选择与课文作者、历史背景相关的故事,与课文内容、形式、写法相关的其他文章等,使课堂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 二、传授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我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积极开展班级的各种专项阅读活动,把阅读渗透在丰富多彩

的活动之中。例如:每周同学们都要乘坐10分钟的"阅读快车",浏览本周的报刊和杂志。每月定期搭建"经典名著欣赏台",让学生们读一篇名著,并走上欣赏台,把自己理解和欣赏的名篇名著与大家交流,与大家分享。每年举办"学生阅读PK赛",吸引更多的孩子去阅读,去感受阅读的快乐。 阅读是有方法的,把方法变成了习惯,课外阅读的效率就提高了。我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善于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平时,我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读书的方法有: (1)精读法。对于重点内容或精彩片段要学会精读,可以与朗读相结合,在培养语感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抓住意境进行想象,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对相关内容进行批注,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读小说,可以去看社会环境和时代的主题,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情节发展的戏剧性和必然性;读散文,可以品味在不同风格的文章中是如何不同的语言演绎不同的人生情感体验;读诗词,不妨静心推敲一字一句,领会诗词中的意境。 (2)反复阅读法。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味,一字一句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

小学生阅读的好处

小学生阅读得好处 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得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得课外阅读成了学生得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得自学能力与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得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得认读水平与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得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得推动作用。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得道德品格与健全得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得丰富得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得优势。"大语文观"就就是要以"人得发展"为语文教学得根本目得,培养具有良好得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得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得健全得人格。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得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得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得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得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得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得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得赤子之心……几千年得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

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得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得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得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得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得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得效果,促进小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得说教。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得含义有二:一就是读得少,二就是记住得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就就是这个道理。可现今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她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这样得现实,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得语言积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得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就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得同学也常常就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得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得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得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比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

谈课外阅读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谈课外阅读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课外阅读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 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能力,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能 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而课外阅读作为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为学 生提供广阔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其阅读能力、批判思维和判断力,并在许 多方面对其个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在课堂上 接触的知识通常是有限的,而通过课外阅读,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与自己兴 趣爱好相关的书籍、杂志、报纸等,获取更多的知识。通过阅读,学生可 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再次,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阅读不仅能够满 足学生的好奇心,带给他们乐趣和满足感,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通 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众多不同类型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故事、科普读物等,这些作品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阅读也 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观点和思想,帮助他们拓宽思维边界,开展创新性思考。 最后,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责任感。很多时候,课外 阅读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活动,还可以成为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学 生可以通过阅读俱乐部、读书分享等形式,与同学一起交流和讨论阅读的 内容和想法。这样的合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 意识。同时,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也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总的来说,课外阅读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和经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批判思维和判断力。同时,课外阅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责任感。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重视和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课外阅读的素质培养

课外阅读的素质培养 作者:刘素娣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3期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实验学校刘素娣 吕叔湘先生说:“课外阅读,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的迁 移能力,并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 强学生的语文修养。”课外阅读是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生通过课外广泛阅读, 可以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并能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运用语文。那么如何把课堂内的教学活 动和课堂外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经过研究与实践,在普 及九年义务教育,落实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学质量也有了大面积提高,达到了 预期的目的。 一、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我校是一间农村中学,学生阅读水平及能力差。经了解发现初中学生课业较重,课余时间 常被挤占,再加上升学竞争的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书籍,缺乏课外阅读的积极兴趣。课外阅读的目的和读物种类的选择也存在问题,大多数初中学生读课外书只为消遣,为调剂精 神或打发一些课余时光,以至于选择的读物有明显的偏向,多数是消遣性的报纸和武侠言情作品。为解决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我的做法是培养竞争意识,加强语言表达训练,以促进 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开展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和形式 多样的活动。初一阶段故事大王比赛,初二阶段名人事迹介绍,初三阶段热门热点问题讨论等。教师要为学生搭设舞台,创造其表现自我的机会,或点评某篇文章、点评某篇文章的主人公、 或谈阅读心得等等,看谁说得好、看谁想得妙。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可让他们参加词语 接龙、朗读等比赛,解答力所能及的竞争性题目,使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 成就动机,调动其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阅读的竟争意识就会不断加强,形成良好的 竞争意识和好学上进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树立观念,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 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 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面对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教师应树立观念,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第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参与阅读 的欲望。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以课内教材为载体,引起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兴趣。第二,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切忌为考试而阅读,或游 离于文学鉴赏之外的故事情节欣赏。把训练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感交织在一起,一读多用、一读多能、步步深化、整体提高。第三,把阅读方法的指导融入到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 重视学习方法的示范、学习过程的指点、学习规律的揭示、学习能力的培养。第四,倡导在课 外阅读中“用经典感染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语文课堂教 学内容,向学生列举著名文学家、作家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文学素质的事例,介绍一些名 著梗概;让语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谈课外阅读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晏祥江许心籼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45-0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一句古名言,启发我们要多读书,只有多阅读,才能多写文章,写好文章。对于小学生而言,重要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读好书。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在阅读教学之中,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的环境之中,要求我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把学生当作阅读的主人公。只有当我们把学生当作阅读的主人公,学生才会真正发挥自己的阅读积极性。 二、在阅读教学之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只有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搞好阅读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中,应做到:思想上的引导与帮助,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不断地帮助学生纠正阅读方面的缺点。 三、加强指导,追求阅读质量 在阅读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和发散求异思维。想象是人脑中利用感知到的表象进行新事物形象的创造。想象发展了,才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内容丰富,语言精当,情感强烈,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借助生动具体的语言材料,丰富有趣的内容情节,千方百计诱发学生根据现有的阅读材料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在课文原有的内容的基础上或补充,或扩展,使概括变具体,空白变充实,细微见精致,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性强,对语有趣,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大,但课文写到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就结束了。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样做,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表象、情感等因素,诱导学生展开多层次的形象加工活动,加大想象的训练力度,学生有兴趣,全身心投入,创造思维和能力都得到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散求异,使学生获得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如《称象》一文,学生通过学习,肯定了曹冲用石头称象的办法。这时,教师可提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称象?学生各抒己见,提出用石头、泥土、水装船称象是好办法,装卸很麻烦,你们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更省力的称象方法吗?稍加点拨,学生的思路就开阔,就会找到用人上船称象的办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的一条路

课外阅读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 1、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除课堂知识的学习外,人格养成、性格发展、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要从阅读获得滋养。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开发读书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读书习惯,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把读书当作课程来开发,让读书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灵魂,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心灵放飞中享受读书的快乐,在心理自然状态中尽情地汲取与古今中外“名人”对话的精神营养。 2、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识字能力的大幅提高。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小学生六年的识字量必须达到1500字以上。在有限的课堂、教材、学校里,是无法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只有有效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增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才可以达到新标准规定的要求。 3、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阅读对学生一生的成长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阅读不仅仅是获得一些愉悦、获得一些知识,还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语言的理解、掌握、运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包括数理化、自然科学的学习都要从阅读开始。 4、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个国外的研究者指出:一天到晚做题的孩子,成绩未必比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教育背景更加雄厚的孩子好。通过学生的大面积阅读,能够很快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也就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农村小学学生阅读现状 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现状 笔者对2010学年上期参加县级检测四、六年级的语文试卷中阅读理解部分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四年级的阅读理解综合得分率分别为46.13%,六年级为51.15%,均低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约20个百分点;许多学生的阅读成绩并没有达到中等水平。

推进素质教育 重视课外阅读

推进素质教育重视课外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广泛推广,课外阅读已经逐渐被纳入到语文教学的轨道,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而它的好处也逐渐突显出来,课外阅读能全面提高和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足够的乐趣时,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会得到长久的保持。在我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课外阅读量多的学生,记忆力较好,课堂表现活跃,作文内容丰富新颖,与人交往的能力强,而课外阅读量少的学生则表现平平。而且我认为课外阅读的好处还不仅于此。 一、重视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就蕴含在一段段曲折的故事里,一个个感人的形象中。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具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内心世界很容易受到触动,其效果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学生们从《繁星·春水》中感受到母爱的伟大、童年的纯真、自然的美好。从《骆驼祥子》中认识到过去那个时代的黑暗,体会到今天生活的幸福。从保尔的身上学到了刚强不屈;从鲁宾逊的身上学到了勇敢无畏;从梁山好汉的身上学到了嫉恶如仇……阅读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受到震荡,灵魂得到洗涤,情感得到陶冶,无形中提高了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积累词汇,提高作文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言简意赅的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的多,

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学生或是没有材料可写,或是表情达意不够流畅、不够准确、不够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可现实是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徒有其名,他们整天被作业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课外书籍被看成是闲书,看这样的书属于不务正业。这样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许多杰出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年时期的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才能在说话作文时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对学生的课外教学下工夫。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我所任教的镇级中学有阅览室,但学生很少去借阅图书,学生手中除了语文教科书外就是一两本作文书,课外阅读的内容太少。在自读课上,教师必须进行指导,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课文,回答课文提出的问题,很多学生感到吃力,极个别学生甚至都读不懂句子的意思,究其原因就是平时的课外阅读太少。因此应大力推广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觅,让学生自己选择爱读的书籍,从而感受读书的快乐,激发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并未完全消化吸收,还不是自己的知识。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把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相融合,相得益彰。课外阅读的大力推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一、素质教育需要课外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浓厚的阅读兴趣一旦形成,其活跃的思维、个性化的品格所带来的效应,远远不是我们单纯的语文教学所能达到的。课外阅读既有利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发展和提高口头、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规范语言,在广收博采中汲取养分;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得到陶冶,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见,课外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大语文教育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教育现状呼唤课外阅读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处于盲目、无序、随意的状态。 1、阅读方法不当而导致不会读、不想读。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会吸收,不知消化,没有收获,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所有的课外学习时间几乎被其他的媒体所占据,从而使本来就不足的课外书也积满了灰尘。 2、没有时间读。此因教师、家长留给学生的作业过多所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负的同时,大量的习题、重复的练习,仍充塞了学生的空间。 3、没有书读。学生喜欢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

分缺乏;学校的图书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在数量而未在质量上进行图书配备,大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量;家中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究其原因,一是图书资源极其匮乏。二是市场上的课外书越来越贵,少则十元左右,多则上百元。如果要大量购买,学校根本就承受不起。许多家长也都表示,虽然每次进城都要到书店转一转,可孩子喜欢的书往往因为太贵而不得不放弃购买,孩子只能望“书”兴叹。三是许多学生家长,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许多家长以买作文选为主,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或是干脆放任自流,造成了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书桌上。 4、不懂选择阅读的内容,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读哪些书好呢?学生很迷茫,而且个体差异大,面对这种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只凭个人兴趣而不考虑知识需要的阅读,最终会导致发展不平衡,知识严重倾斜。 三、科学方法引领课外阅读 1、让学生有书读。我们挑选较好的图书,利用图书箱的形式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每月更换一次,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图书资源供学生借阅。我们还利用家长会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读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我们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少而精。然后,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拥有的最喜欢的一本书,存放在图书角,登

阅读材料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精选文档

阅读材料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将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都积极投入了这场改革.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感到: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若把“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教学过程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谈谈我在使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的做法和想法. 一、利用“阅读材料”树科学家形象,学科学家精神当前中学生中不少人属“追星族”成员,他们把影星、歌星的名字可以说出一大串,每天嘴上谈的是“星”的趣闻轶事,身上着装模仿的是“星”的装束.但对于科学家,他们却说不出几个名字,对科学家的方方面面,更是一无所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是:电视、电影、杂志、画刊中频频露脸的都是这些影星、歌星,而极少向这些天真的学生介绍科学家.所以他们没有机会了解科学家,科学家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不起来. 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介绍了牛顿、安培、法拉第……等众多科学家的生平和事迹.我把这些材料与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教育. 例如,当讲电磁感应现象时,介绍法拉第的生平,介绍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介绍他一生对人民做出的伟大贡

献.还指出,法拉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重视实验,他的许多重要发现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等.法拉第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又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人们的爱戴和称颂.通过介绍,同学们既了解了法拉第,也从中学到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我还针对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怕吃苦、不勤奋,又想取得好成绩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目的地介绍科学家的有关事例.如:爱迪生为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先后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法拉第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才找到了磁生电的方法;现在看到的欧姆定律公式那么简单,但是欧姆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经历了多次失败,花费了十年心血,把数学和物理结合起来,最终才把电学中的三个量U、I、R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即I=UR. 学生从科学家的身上理解了“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阅读材料”有些是以故事形式出现的,风趣生动,很适合初中生年龄及生理特征,学生很喜欢听.每当我介绍科学家后,总有一些学生进一步追问,想知道更多的情况. 学生从科学家身上学到的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课外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辅导的探索-教育文档

课外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辅导的探索 、课外阅读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合理性建构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 前提,以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基础,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保证课外阅读效果,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交 流互动,激发学生以探索精神不断获取新知识,在有限时间提高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是重要途径。重视课外阅读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拓阅读新领域,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让同学们感受到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乐 趣,适当围绕生活实践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实施课外阅读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渗透,引导同学们在良好心理状态下增强 学习兴趣,促进课外阅读指导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从情感深处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引入心理学知识,把握孩子们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唤起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融入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有利于启迪孩子们的思维,进 步扩大知识面。阅读教学要结合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课 外阅读的有效指导,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学到实用的知识,并且 能够把通过阅读教学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中。课外阅读要结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 文教学实效。通过实施有效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构建理想的语文 教学情境,既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帮助学生巩 固所学知识,同时激发起探索新知识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要以发展的观念看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的发展能力是潜在的,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的确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只是如何去激发出这种能力,只要找对方法,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

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随着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小学高年级的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课外阅 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 作用。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课外阅读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制定有效的 策略,推动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工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不足。农村小学 图书馆书籍较少,且大部分为教科书,文学作品和其他课外读物相对匮乏。学生的课外阅 读材料选择有限,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二是师资短缺。农村小学教师整 体素质偏低,教学能力和阅读指导能力有待提高。师资短缺导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 够到位,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三是学生阅读习惯差。由于家庭 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局限,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较差,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功课和 体力活动上,课外阅读时间较少。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工作出现了 一定的滞后现象。 一、构建课外阅读资源库。农村小学可以通过向社会募集书籍和捐赠图书的方式,积 极扩大图书馆的藏书量。可以通过购买一些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图书,如文学作品、科普 读物等,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还可以引入电子资源,搭建数字图书馆,让学生利用网 络资源进行阅读。 二、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农村小学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指导 能力。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开展教学观摩等方式,提高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 的指导水平,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可以积极与家长合作,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鼓励 他们在家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阅读支持和引导。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给孩子提供适 合的阅读材料,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四、建立激励机制。设立阅读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每学期评选 出一些优秀读者,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如书籍、文具或者奖金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成 就感和快乐感,从而形成持续的阅读习惯。 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角、 读书报告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心,促进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素质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素质 在未来信息社会中,阅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接受信息方式,显得日益重要。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教育的目标之一。而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古今中外的不朽名著,作用更大。学生通过阅读、欣赏名著,获得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性格并改变其人生道路。通过阅读名著,学生会懂得如何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如何对待爱情和事业,如何对待成功与挫折,如何对待金钱和地位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效果比空洞的说教更形象、更深刻,对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更具恒久性。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良好习惯和创造性思维。 现代教学观和传统教学观的不同,就是人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显著变化。通过让学生对所读书籍的自由选择,体现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新理念,用开放式的阅读代替学生封闭式的读书,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逐渐形成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阅读和终身阅读。课外阅读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追求知识,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意义。自主学习可以说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经常地依赖于此,只有善于独立处理、分析和吸收信息的人,才能干好他们的本职工作。 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真实的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摸索去感悟,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学生身心特点,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精力旺盛, 求知欲强, 对阅读怀有极大兴趣, 但在选择读物方面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 遇到什么看什么, 甚至优劣不分,没有一定的阅读目的,因此阅读起来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中学生的阅读处于一方面渴求新知识、开拓新视野, 一方面却又陷入不会科学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健康有益的读物的矛盾状况中。帮助他们选择读物就成了教师

素质教育,从读书开始

素质教育,从读书开始 作者:郑慧霞 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39期 书香润出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教育 更是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课外阅读中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课外 阅读中引进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与阅读有机地统一起来。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 育实施,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本身。 书香润出健康的道德情操 课外阅读培养了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及高尚的情操,促进了他们个人情感的丰富,拓展了 他们对社会的认知。首先,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情感世界也变得逐渐充实。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在增长了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其次,课外阅读培 养了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广泛的接触优秀的课外读物,能陶冶情操,使他们更深刻的 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清晰的理智、 高雅的审美现代学生。 书香润出坚强的学习意志 具有坚强的意志,是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 意志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外阅读要持之以恒,学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克服阅读中的困难,从而逐步形成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二是课外读物中大量意志坚强的人物,给予了学生有益的启示。学生通过阅读,自觉不自觉的 接受意志教育,最终自己也将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书香润出良好个性品格 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 心世界很容易产生激荡。学生自己在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 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 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 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书香润出强烈的环保意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先 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有必要结合读本实施环保教育。 书香润出团结合作精神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拥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 生出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通 过引导学生阅读书籍,让学生在书中学会感受集体、老师、同学的温暖,明白帮助别人就是给 予自己方便,也是让自己快乐的有效捷径。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附件: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共计280种) 一、必读(40种) 《共产党宣言》 《国家与革命》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鲁迅选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国史大纲》钱穆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美的历程》李泽厚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乡土中国》费孝通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钟书河《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陆健东 《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与赖肖尔 《剑桥晚清史》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古诗源》沈德潜 《史记选》王伯祥 《傅译传记五种》 《荒芜英雄路》张承志 《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吴伯凡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科学史》Q•C•丹皮尔 《世界史纲》H•G•韦尔斯 《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 《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 《西方哲学史》罗素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理想的冲突》L•T•宾克莱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权力的转移》阿尔温•托夫勒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与霍华德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 《唐吉河德》塞万提斯,杨绛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幻灭》巴尔扎克,傅雷译

二、选读(80种) 《网络创世纪》郭良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 《第三次浪潮》托夫勒 《企业之魂》乔治•吉尔德 《庄子浅注》曹础基 《论语译注》杨伯俊 《诗经注析》程使英、蒋见元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愕 《中古文人风采》何满子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词赏析》沈祖荣 《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夏志清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走出中世纪》朱维挣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柯文《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 《复兴中国文化-陈立夫访谈录》陈立夫陈秀惠《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