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落实语文素质教育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落实语文素质教育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落实语文素质教育

洛阳四十五中贾少阳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1998年12月在视察北京图书馆时指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知识。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们多读书,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如果十二亿人民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我们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就大有希望。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倡导读书的重要意义。

有人说,书籍是真正的大学。“浩瀚的书海,乃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品。人类所建造的事物,无能经久的;纪念碑会倾坍;国家会衰亡;文明会由古老而为人摈弃……但在书籍的领域中,有许多书卷,是看过这些兴亡盛衰,然而仍复存在,仍不衰老……”(克拉伦士·礼)。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在谈到书籍对人类的作用时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也这样谈读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时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些论述都形象地指出了读书的必要性。

纵观泱泱中华,悠悠三千多年读书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诗;“一日不书,万事荒荒”的古训都在证明“开卷有益”,作为学生,要学好祖国语言,掌握科学,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因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激增,读书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获知手段。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国家有关教育部门组织的语文学习调查表明:小学四、六年级的阅读理解得分率分别为66.13%和65.15%,均低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约20个百分点;初三年级阅读写作两项成绩的不合格率均在45%左右。

仅以河南省为例,1995年20多万名考生高考现代文阅读得分率仅为19.46%,该大题28分,平均仅为5.45分。初中情况又如何呢?笔者1996—1998年连续参加中招语文评卷,曾就阅读一项进行了抽样统计:河南省这三年中考语文的阅读分值分别为37、35、35分,

而我随机抽样统计的1500份考卷,平均得分分别为15.8、17.2、18.9。虽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情况仍不容乐观,许多学生的阅读成绩并没有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除了商品经济时代“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虽然国家早就呼唤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仍然盘踞着学校教育阵地,这种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极大地压制、束缚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以考试升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支配下,辅助教材、练习册、测试题,排山倒海般压过来,学生的书包塞得圆鼓鼓、脑袋塞得昏沉沉。不少语文课日益变得枯燥五味,面目可憎。此时,读书已经成了一种负担,一种机械式的流水作业。再看看我们的老师,也确实很辛苦,很尽力,有的学校还专门指派老师研究历年升学试卷,企图从中摸出规律,考什么就讲什么,不考就不讲或简单地“过一遍”了事。而那些基本篇目或必考篇目则不厌其烦地讲了又讲,总之,一切围着考试转。孩子们热爱着的课外读物被挤走了,安徒生童话只剩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皇帝的新装》等几篇少得可怜的课文。课外阅读早就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什么时间想起来就应付差事、装潢门面似的走个过场。更有甚者,不少领导和师生以至家长至今还片面地认为,学生以学业为重,学好教科书就行了,何必花时间读课外书?竟有的认为读课外书只是为了驱赶无聊,仅供消遣而已,属不务正业。少有人能把读课外书与知识技能的增长、提高相联系,因此我们的中小学生读的课外书少之又少,令人忧不胜忧。

1999年上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文件,已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呼唤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尤其如此。2000年新大纲的施行,为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尤其是倡导学生阅读名著很受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拥护。2001年7月,教育部又制订并公布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经过初步实验,已在全国逐步推广。关于阅读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既重视课内又重视课外”“不要注重知识的记忆,而要重视培养理解和运用

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

阅读作为从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一向居语文四大能力之首,如果我们教出的中学生不会阅读课本以外的非专业性的报刊杂志,语文教学就是彻底的失败,而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仅课本远远不行,必须让学生学会在课外阅读方面有大的发展。

我任教10多年来,始终坚持“读写并举,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教学观念,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经反复探索,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的做法主要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制订计划,推荐书目。

开展课外阅读,虽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学生读。看课外书首先要有目的、有选择,决不能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因为青少年学生涉世不深,经历有限,虽有求知欲,但缺乏识别和分析能力,容易中毒上当。尤其是现行出版物多如牛毛,若没有一个计划,老师不加指导,由着学生感觉,良莠不分,信手掂来便读,不仅时间不允许,白白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势必走入误区,严重的会被一些书教坏。特别是初中学生,还不大清楚名著,容易错把流行热销的书当名著读。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帮学生制订一个计划,这是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老师必须给学生列一个书目,给学生划分一个明确的读书范围。2000年推行的语文教学大纲就给中学生列出了“十大名著”和“二十大名著”的目录,这是很有益的尝试。

鉴于此,我从课文涉及的作品出发,从两方面向学生推荐书目:一是把初高中语文课本涉及到的作品尤其是传统作家的作品重点推荐。语文教材是教育界专家名师集体编定,具有权威性,可信度高。让学生读与课文有关的作品,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初高中课文涉及到的作品有300多部,再根据学校图书馆实际,至少可以列出300部的作品目录。如果原著(如四大古典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等一些外国作品)过深,可建议学生先读普及本。二是结合时

代特点,从当代优秀作品中推荐,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等。把这两方面选出来的作品编成书目印发给学生,学生读起书来就不会盲目被动了。按每学期10部书,两个假期10部算,中学6年也至少能读180多部,不过这时的收获已经不小了。

第二步、组建小图书馆。推荐书目确定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组织书源。学校有图书馆还用考虑书的问题?我校规模大,但学校图书藏量较小,图书馆管理员又只有1人,工作效率可想而知。再加上图书馆是定点上下班,与学生上课时间重合,全校40多个班2000多学生,即使把下午第三节充分利用起来,每个班一天,也要一个多月。况且学生借书多是在课间或课外活动时间,时间很宝贵。常常是书还没借到时间已到,劳而无功。这样借书既不方便又费时。后来,我与图书馆同志协商,在文学社、各班建一个小图书馆,以文学社、班级的名义从图书馆借一部分书来装备小图书馆。有时图书馆里与教材有联系的许多书没有或仅有一本被老师、其他班借走了,我就动员学生自己买书,每人买书目上所有的书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但人人买一本书是可行的,书权归学生个人,统一编号交流阅读。再让同学们推荐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来当管理员,这样小图书馆就建成了。学生就可以借书了。

第三步、定期作阅读指导讲座。书借来了,怎么读?这直接关系到课外阅读活动的成效。为避免放任自流,使课外阅读活动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我定期安排了一些阅读指导专题讲座。如前些年,校园刮起几阵“风”:琼瑶、三毛、席慕容、汪国真、亦舒、席绢……先后登场,揪住了少女的芳心,也摇荡着少男的好奇心,我就安排了一场题为《港台文学讲座》;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等的武侠小说,借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电视剧热,常掀波澜,点燃着少男的烈火豪情……我就又作了题为《怎样正确看待武侠小说?》的讲座。此后,我结合学生的意见,先后作了以下专题讲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战略与原则》、《批判接受,不做书奴》、《读书的四种能力》、《名人读书经》、《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与》、《要广泛猎取,采百家之长》、《怎样阅读名著》

等。这些专题由于指导及时,使学生避免了走弯路,保证了阅读效果。有些讲座学生毕业后还一直熟记于心,如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个专题里,我要求学生:读书时不晃脑、不动唇、不指读,专心致志,扩大视幅,不回视;计时阅读,抓关键句段;先看书目说明,后看有关介绍;养成读书卫生好习惯;边读书边摘抄等。这些习惯对学生今后工作学习大有裨益。课外阅读课的开设使学生感受他们的读书活动随时都在老师的关注之下,因而读得十分用心,热爱读书之风蔚然形成。

第四步、组织常规性读书评比活动,促进相互交流,确保活动持久连续。

读书活动要讲究实效,这个效果如何验证?我常定期举办以下三方面的活动来检查、督促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活动。

1.每学期一次评比。读书笔记内容形式不拘,可摘抄,可写提要或读后感,每周一篇,每生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每学期一展评,全体同学都参评,都来当评委。奖励优秀的,较差的限期改进,并把课外阅读的成绩按30%计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这项活动使同学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又避免了应付差事的“照抄”。

2.每年一次的读书经验交流会。自从我创办文学社、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后,每学年末,我都要组织一次全校读书经验交流会。交流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谈一本书对自己的影响;有的谈读书经验;有的谈自己的良好的读书习惯;有的谈读书的益处、目的、兴趣、态度等。有的发言获得满堂喝彩,有的则引起了争论。交流会后我又把写得好的发言稿编印成册发给学生,同学们对这种同龄人的经验交流很感兴趣,虽是油印(现在是复印),仍读得津津有味,因为这些经验是他们身边“看得见”的最直接的借鉴。

3.一年一度的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自1999年起,文学社每年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全国中语会会报《语文报》举办的暑期大型读报知识竞赛,年年都有学生获奖,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因为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奖,并授予锦旗。此外,每年初我都布置了10本必读书,年末出一份阅读知识竞赛试卷,下发学生手中,限时答卷。

竞赛优胜者除了张榜公布,颁发奖品外,还可享受一系列的借书优惠待遇。这项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积极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想借此来检验阅读水平提高情况,更想有这种优厚的待遇。

平时,为强化阅读能力,在教学之余,我常常选取报刊杂志上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好文章,编印成册,在课堂上讲练,收效更为明显。

由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得法,我的学生课外知识面比那些没有开展课外阅读班级的学生要广多了,所以在各类语文竞赛中获奖的要多一些,其他老师了解了我的做法后,也逐步加强了课外阅读指导。这无形中促进了我校学生语文能力及成绩的提高,从1998年到2004年我校语文中考平均成绩逐年上升,而这恰恰是在我校全面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后。现在我所教的班不仅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而且还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课堂上,我每周都要有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课外书,或带学生到学生阅览室浏览报刊杂志,这现在已经成了学生们最为盼望的课。

我校文学社成立10年来,已经在地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60余篇,在全国各级各类作文竞赛、征文比赛、阅读知识竞赛中获奖多达580余人次,每年我校的语文竞赛或中招高分者,无一不是课外阅读活动的受益者。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更加明显。全国的各级各类读书活动更是方兴未艾,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语言的介入使阅读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学生阅读也正向“快速高效”方面发展,语文教师若不抓紧时间在课外阅读上对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落后于时代,而且要误人子弟!当前高考、中考也正不断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课外阅读活动已经不是要不要开展的问题,而是怎样开展的问题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作为语文教师的首要基本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同仁所认可。而教学生“会阅读”仅靠课本远远不行,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去实践。如果离开老师的指导,学生能自己安排阅读活动,这不正是我们语文素质教育的最

终目标吗?因此,我们在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时,必须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营造一方广泛阅读的天地.

请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解放自己,让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吧,因为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个人简介

贾少阳,男,洛阳四十五中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全国中语会阅读中心研究员,《语文报》特约通讯员。1995年创办校芳荪文学社,至今一直负责指导工作。先后获《语文报》全国课堂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河南省论文评比一等奖,中南六省论文交流一等奖,河南省大赛一等奖。辅导学生共有78人次获省级、全国作文比赛奖,113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 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洛阳市《导读与训练》《中考大演练》编委,2002年参加湖北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阅读点津”书系编写,并担任第三册主编。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落实语文素质教育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落实语文素质教育 洛阳四十五中贾少阳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1998年12月在视察北京图书馆时指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知识。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们多读书,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如果十二亿人民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我们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就大有希望。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倡导读书的重要意义。 有人说,书籍是真正的大学。“浩瀚的书海,乃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品。人类所建造的事物,无能经久的;纪念碑会倾坍;国家会衰亡;文明会由古老而为人摈弃……但在书籍的领域中,有许多书卷,是看过这些兴亡盛衰,然而仍复存在,仍不衰老……”(克拉伦士·礼)。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在谈到书籍对人类的作用时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也这样谈读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时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些论述都形象地指出了读书的必要性。 纵观泱泱中华,悠悠三千多年读书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诗;“一日不书,万事荒荒”的古训都在证明“开卷有益”,作为学生,要学好祖国语言,掌握科学,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因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激增,读书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获知手段。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国家有关教育部门组织的语文学习调查表明:小学四、六年级的阅读理解得分率分别为66.13%和65.15%,均低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约20个百分点;初三年级阅读写作两项成绩的不合格率均在45%左右。 仅以河南省为例,1995年20多万名考生高考现代文阅读得分率仅为19.46%,该大题28分,平均仅为5.45分。初中情况又如何呢?笔者1996—1998年连续参加中招语文评卷,曾就阅读一项进行了抽样统计:河南省这三年中考语文的阅读分值分别为37、35、35分,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与实施素质教育

课外阅读与实施素质教育 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对语文学科的影响令人忧虑。本应充满人性美、最具人文内涵,最具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学,乃至变为一种机械的应试训练。浩如烟海的各种训练资料,刁钻古怪的各种试卷,单调琐碎的各式八股文章不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广大语文教师也疲于应付,叫苦不迭。由小学至初中,由高一至高三,学生接触训练的各类语文资料何止车载斗量,但语文综合素质却没有多大提高,我们看重的所谓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提高,重视知识的记忆,解题的技巧,加重语法、修辞、逻辑等理性的内容,重视起承转合、前呼后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在变为语言的训练和写作技艺的操练,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养成,个性的发展。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自学能力是自我获得知识与造就人才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在目前这种与素质教育严重脱轨的近似苛刻的选择制度下,全心扑在教科书、模拟题上超负荷地努力再努力的学子们,哪里还有能量去冲击积习的应试围城。应试的积习固然难改,但注重阅读并运用语言则已经成为教育部专家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 课外阅读与我们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有直接密切的联系,这一点首

先就表现在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上。 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影响很大。首先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扩展与词汇的积累,张志公先生说:“贫乏,是语文的致命伤。”要克服这一致命伤,除了生活和积累外,还要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包括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越博越广越好。阅读要广,不见得篇篇都懂,句句都会,关键在于知识的积淀,一个词在多篇文章中见过,见得多了自然就熟了,熟悉了它的语言环境也就会用了。 其次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况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目前,学生普遍得作文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与想象力差有很大关系,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我们的文学教育就是应该唤起一种探索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所以我们所倡导的课外阅读是有助于培养想象力的,今天学生缺乏想象力影响得可能仅仅是一篇作文,而明天我们可能就会少一位科学家。语文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影响的。 第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红楼梦》之所以流传至今,家喻户晓,除了它的艺术性外,宝黛爱情的真挚使它充满了感人的力量。电影《英雄儿女》久演不衰,在于它不仅表现了爱国爱人民之情,也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和兄妹之情。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问世,震撼

做好课外阅读引导工作,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做好课外阅读引导工作,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语文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现代教育体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就该撑起语文学习的“半边天”。可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使语文教师不敢放开手脚去抓课外阅读,而忙于字、词、句、章这些繁琐而重复的传教,以考试内容作为自己教学行动的指南,使课外阅读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仍然缺乏新意。很长一段时间,口号式的点缀,形式化的热闹,似乎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一大特色。面对现实,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清醒地审视自己,树立大语文观,积极行动起来,研读教材,研读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让课外阅读真正走向学生,适应学生。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促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激起兴趣,也同样是学生热爱读书的重要前提。热爱读书,便会感到读书其乐无穷。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平时和学生接触中,多向学生介绍体现时代特色的、学生喜儿乐见的作品,调学生的胃口。例如:教师结合课文,适当介绍与之有关的课外书籍;可以以自己的乐队体验向学生畅谈课外阅读的乐趣。 1.2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尝到课外阅读的成功感、自豪感。例如:文学知识赛,读书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这些活动,使课外阅读搞得好的学生,会尝到课外阅读的甜头,课外阅读少的学生在激励机制的促动下会认识到自己阅读方面的“浅薄”,想以读书来证明自己。1.3利用评价手段鼓励学生去读书。利用学生所订阅的各种刊物及校园图书馆的书籍,组织学生集中阅读几本或几篇文章,让他们评价这些文章和书谁最好,好在哪里,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启示,激起阅读的兴趣。 2.重引导 学生课外阅读究竟该读什么?怎样去读?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引导。目前,面对现实作文的困惑,不少父母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比比皆是的作文书;有些家长,把完成习题集等练习性的书作为课外阅读的代名词;有些学生偏爱看武侠、侦探类的书……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著,阅读天文、历史、地理、科学等方方面面的书籍。这样不仅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开阔了眼界,而且对现实人格的塑造、认识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作用。 教师给学生简单而明了的指导,学生就会有所感悟。教师在方法上要注重引导,只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才能够受到全面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如何略读、精读、跳读,怎样做好读书笔记,怎样收集资料,怎样进行阅读交流,同时从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中去发现问题,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发展实际及时引导学生调整阅读方法,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3.分层次 俗话说:“五个指头伸出来有长短。”不管是怎样的班集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要求的层次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上都有收获。 同样阅读一篇文章,对部分学生只要求读懂内容,积累优美词句。对高层次的学生可适当增加学习文章写法、写读书笔记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的选择也可适当地分层指导,由少儿作品到名人名著,从短篇到长篇,从综合知识读物到文艺作品等,根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有的放矢,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4.树成果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书是文明的载体,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开启心智的钥匙,修生养性的良师。书籍的海洋,浩瀚无垠,中国是崇尚读书的伟大国度,中华民族是酷爱读书的优秀民族。中国人民在读书上创造了不胜枚举的经典范例,流传着不绝于耳的千古佳话,鼓舞着一代代的人学习奋进。课外阅读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中学生素质,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要求 今天的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社会,高科技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电视、手机......正铺天盖地的充斥人们的生活,这些视听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但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现实:学生热衷于网络聊天,学生网络操作越来越熟练,字体书写却越来越别扭;网络语言越来越盛行,但体现着民族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名著日渐荒芜一一在文化大众化、娱乐化的背景下,报纸取代了书籍,图像取代了文字,散漫随意的浏览取代了一唱三叹的品味,名著被浓缩为故事,古典衍化为“白话”,正史被戏说,阅读的土壤逐渐流失......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小考试必定排名,学生整日忙于应付考试,无心、无力、无暇顾及课外阅读

阅读虽能潜移默化的提高语文成绩,但成效不会立竿见影。与其花大量时间去读课外书,还不如做些练习题、抓住题眼的考分划算。在这种心态的课外阅读,局限于一个狭隘的范围。阅读资料仅限于试卷中考查的几项内容,阅读要求的制定也仅在考试考查项目的范畴,只过分强调对指定信息的提取,而忽视了阅读文本的人文精神,淡漠了文本对心灵世界的影响和塑造。部分老师和家长没有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家长老师最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阅读课外书籍被视为不务正业,课外书籍被视为“闲书” 现实情况如此,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培养人的高度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积极寻求对策、加强指导,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根有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喜爱阅读的,而且也只有阅读才能造就他们的才能。一个不喜欢的读书的人,很难想象他们会有多大的成就。学生有没有阅读的兴趣,跟他们所选择的阅读书本还有密切的关系。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卡通画册、可能学生有兴趣阅读,但里面可能不但没有营养,而且可能还会腐蚀学生的思想。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把一些经典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同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老师还要及时推荐。比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类课文,教学这类课文是有意识的引入相关的文学名著。如教学《生命

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2019392210.html,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李树生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3年第07期 【摘要】课外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相沟通,有 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可行、有效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语文素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不少学校仍然存在着一种现象:禁止看课外读物。不仅武侠小说不准看,就连《红楼梦》《乱世佳人》这样的名著也在禁看之列;不仅大部头的小说不准看,就是一份杂志、一张报纸也往往受到“限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其实,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固然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关系,但更多的是取决于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大量阅读。 首先,课外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常发现,无论课本中的文章写得如何精彩,但不少学生对学习课文就是不感兴趣,而对课外读物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究其原因是课文选文陈旧,不能反映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当代生活的作品很少被选入课本中。如果教师的教法再不够灵活,学生哪有兴趣去读?笔者曾经对所教过班级的学生作调查,只有10%左右的学生喜欢课本,其余90%的学生则喜欢读报纸杂志上的文章或上网浏 览。兴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好课本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加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课外阅读可使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沟通。美国教育家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生活就是学习的内容。语文学习必须联系生活,因为脱离了社会、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语文学习就如同断源求水,折木求花,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朱熹“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就说明了生活与才思的关系。由于学生处于近乎封闭的校园之中,对社会的接触面自然是狭窄的,因此要使学生了解社会,感悟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因为无论是文学作品,或是报纸杂志,都承载着各种社会生活信息。课外读物是社会生活内容的重要载体,它几乎无所不包,可以给学生提供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通过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所感悟。鲁迅先生说过“大可以看看本本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他还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我们应该从鲁迅的这些话中受到很好的启发。第三,课外阅读是学生应考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渠道。现在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过多地阅读课外书刊会分散精力,不利于应试。其实不然。不论是中考或者高考,其命题方向与社会生活和课外阅读联系更加密切。如果是一个从来不看课外读物,一味埋头于教科书的考生,要取得高分,恐怕是不容易的。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现在“大语文教育观”已经被越来越多语文教学工作者所接受,有教师

语文教学论文:开展大阅读 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大阅读提高学生素质 曾经有专家统计过,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共十册,合计共有52余万字,若每年以34个教学周来计算,每天平均阅读570字。教材规定3—5年级的作文训练共52次,每次以400字计算,三年共写2万1千字,平均每天34个字,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么一点点知识怎么能够呢?加上教学教法上的问题,孩子更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语文。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因势利导,开展了大阅读活动。 所谓大阅读就是让孩子多读书,利用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从书中学到知识,从书中学会做人。这样做,是增加全体学生知识面,丰富充实课外生活的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一九九七年下半年起,我们开展了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大量地、渐进地去阅读,感悟名家名著和其他优秀作品,让学生主动地、愉悦地去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唤起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以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厚积薄发,最终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一)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学生一天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除了让学生在图书馆借书,在阅览室看书外,为了使学生的读书天地更广阔,更方便,更有效,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有一个专门

的读书角,让每个学生带几本新书到班级读书角。学生利用课余饭后休息的时间自由挑选书籍,广泛、轻松、大量地阅读好书,和好书交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及阅读的兴趣,有时,还开展一些读书交流的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了读书的滋味,感觉到从书里能够得到许多快乐,能够学会许多平时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既增长了见识,又不觉得乏味,真是其乐无穷。现在,我们学校的二十三个班级,班班都有读书角,而且在不断地更新、补充新的书籍。学生的知识面在扩大,求知欲在加强,思维变敏捷了,写作能力在快速提高。这么显著的效果,使每个学生都兴奋异常。短短的时间里,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激发了,空前地高涨起来。 为了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学校专门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阐明学校的观点:为了使你的孩子更好、更快地成长,也为了使他更聪明,更知书达理,恳请家长为孩子开辟一个读书角,把消费用在精神食粮上,把爱倾注在培养孩子的人格和道德上,把双休日用在有意义的活动娱乐上,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天地,使孩子遨游、畅想在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中,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变得愉快,觉得有意义。家长被学校的诚意所感动,纷纷行动起来,没有读书角的,腾地方建;已经有的,进行扩大整修;有的还用名人名言来点缀,美化,不但如此,他们还专门为自己的孩子添置了许多图书,供自己的孩子阅读。记得有一位老师去一位各方面情况都不错的学生家里进行家庭访问,惊奇地发现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书籍里,从一般的作文书籍到世界名著普及本,几乎应有尽有,学生每天都花上一段时间在阅读课外书籍,知识面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学生。现在,全校每个学生家里,几乎家家都有读书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学习天地。我们还要求每个家长拍下读书角的照片,到班级进行展览,再评选出最佳家庭读书角,

《夯实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方案

《夯实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方案 溧阳市溧城镇西平小学袁荷娣 一、选题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着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一、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们是否在进行课外阅读? 1、大部分初中生经常看课外书,43%的同学平均每2周去一次书店,29%的同学每周去一次。只有6%的同学很少去书店,在被调查人中,占了小部分。说明在当今社会里,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许多学生都积极地从课外书中汲取新知识。但是,有些学生不经常看课外书,认为忙于学业、游戏,没有时间。 2、现在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面很广。体裁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小说,因为小说贴近生活,但对诗歌、散文等也有一定的阅读量;内容上,文学、历史、地理、军事,包罗万象。另外,外国名着对农村初中生吸引力较小。对中国名着、名家精品的阅读还不够一定的数量。学生接触名着的机会比较多的是在暑假中的电视剧场,阅读整部名着的人较少。 3、大部分学生是自己挑选课外书。可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读书比较理解、支持,也不会干涉孩子选书的自由。但有一部分学生的书是由家长、老师挑选,排除师长“参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学生对读书缺乏主动性。学生挑选的课外书主要集中在辅导书上,否则得不到家长的支持。 二、调查结果表明:表明的现象 首先大语文教育观尚未确立。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改革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建立一个课堂内外相互结合的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实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但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和教师未能真正确立这一点,对课外阅读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课内灌输,轻课外阅读。 其次,有些学生家长往往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读“闲书”是不务正业,会影响考试分数,因而对学生看“闲书”也大多持否定态度(当然,这也有唯恐学生缺乏分辨能力而误入歧途的考虑),也给课外阅读设置了障碍。即使“通情达理”的家长,这也往往局限于让学生读“作文选”之类,岂不知这不仅无益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反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一些学校忽视语文环境建设,没有一定的图书配备,加之社会上公共图书馆的开放率低以及影视作品的冲击等,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阅读的开展。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切实开展好课外阅读呢?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和课业任务的压力,很少有时间和 精力投入到课外阅读中。然而,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培养课外阅读能力,对 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培养课外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 大语言视野。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字和不同领域的知识,不仅能 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阅读能够培养学 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 极性。 其次,培养课外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 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情感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会思考,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可以感受并理解文学作品中 所描绘的情感和情境;还可以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培养课外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 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 和信息,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从而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 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 好的阅读环境和资源,建设图书馆和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料。其次,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积 极推广阅读,加强对阅读的宣传和引导。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提高个人阅 读兴趣。最后,学校应该制定阅读计划,规定每周或每月的阅读任务,并进行监督和评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动力。 总之,培养课外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和综合素质,先要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入手,建立一个培养阅读习惯的长效机制,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天地中提高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课外 阅读天地中提高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天地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阅读”的要求有:“背诵优秀诗文80篇”,“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等等。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全面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课标”积极倡导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仅凭课本中百十篇范文,仅凭老师的课堂讲解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首先,课外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试教育只重视教科书,而忽视了课外阅读,时间一长,学生对课本学习的热情逐渐消失。我曾对班级做过调查,70%以上的学生喜欢阅读报纸杂志或其他读物,他们认为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富有时代气息,信息量大,贴近生活。由此看出,课外阅读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牵引力。兴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本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阅读一些自己需要的轻松读物、小品文、散文等,指导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和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记录下来,让这点点滴滴的记录带给学生愉悦的感觉,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课外阅读可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学生长期生活在近乎封闭的校园中,与社会的接触面很狭窄,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进行课外阅读。因为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报纸杂志,都承载着各种社会生活的信息,课外读物

语文教学论文: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忻州市实验小学赵慧卓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与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它能让学生感知丰富的感情语言材料,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也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3-4年级要加强语言材料的积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所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为此我校本学期发出了“亲子共读”的倡议,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的活动。我结合学校的安排,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校本课题研究,现就这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巧借课文,激发阅读兴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的前几天,我发布了消息:三天后将会进行一次“黄河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动,请同学们好好准备。一听说是比赛,学生们高兴得跳起来了。他们的积极性果然高,有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的,有去书店借阅相关资料的,有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的……纷纷收集了很多的资料。果然,这个活动的气氛热烈极了。 在举行了这个“黄河知识知多少”活动之后,我再让大家来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大家对保护黄河的认识都

加强语文课外阅读,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加强语文课外阅读,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摘要:我国《语言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不能低于145万字。这就加强了小学教师对语言阅读教学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伸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老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获得更加切实有效的阅读感受,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将从如何更好地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读书、写作,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性的行为表现,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形成基本素养的需要。而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应加强课外阅读,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今天,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加强课外阅读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阅读的持久性,提高阅读兴趣。特别是对于初学阅读的学生,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做到“三会”――会推荐图书、会讲故事、会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推荐好书。考虑不同年段小学生阅读的一般特点,推荐学生喜欢读�应该读的内容。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等;中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社会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在阅读内容要求上便比低年级上了一个档次,可推荐儿童小说,如《宝葫芦的秘密》,较适合儿童的经典小说如《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高年级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可增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在人间》、《花季》等现代、当代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

小学生以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生以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语文具有工具性,它不仅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科具有直接影响。语文还是一门具有思维性、人文性的学科,语文学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核心素质的好坏。现如今,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质的教学模式应时而生,它不单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有效地协同语文教学发展语文核心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刻不容缓。 1语文核心素养的由来及概念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高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按照《课程标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应当是以应用语文能力为根本,是由语文知识(汉语拼音知识、词汇知识、句法知识、篇章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思维、语感)、语言积累、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情意(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互相交融形成的。 2阅读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以来都是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同时也是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表现形式。一方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以后,反过来又可以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解放思想,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以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外阅读方法 3.1培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致和才能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带有半自然性的特点,全部倚靠语文课堂教学来培养语文素养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语文学习应当是开放性的,生活

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小学生丰厚的语文素养

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小学生丰厚的语文素养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那么,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语文课天天上,课文天天学,如果教师能开拓视野,以课内阅读链接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服务,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拓展,创造大语文的课堂教学,不仅会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还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比如:课前链接,学习《少年闰土》之前,鼓励学生读读《故乡》,了解一下鲁迅,了解一下作品的时代背景,为更好的学习文本服务;课中链接,我们的《童年书架》是教材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学习文本过程中适当引进《童年书架》中相关文章的阅读,能很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扩大阅读收获;课后链接——课文是窗口,由这一扇窗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宽广的世界;课文是引子,由一个课例激发学生产生广泛的兴趣,引发更多的课外阅读。比如学完《猴王出世》激励学生读《西游记》,学完《草船借箭》鼓励学生读《三国演义》,学完《五月的杏花》鼓励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同时,老师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揣摩学生的心理需求,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的书要具有可读性,让孩子喜欢,使课外的阅读,成为悦读,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开卷有益”,只要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再逐步规范阅读范围并不迟,千万不要在孩子还没有看书之前,先告诉学生要记多少读书笔记,看完后还要写读后感之类让孩子望而生畏、打消孩子阅读积极性的话。此外,我们要鼓励学生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和图书馆去走走,让书香熏陶着孩子;动员家长和孩子通读一本书,共同交流书中的故事和感受。 2、方法得当,事半功倍,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也很重要。 现在小学生手中的课外阅读资料并不缺乏,就我校而言,《童年书架》《小学生必读》《快乐作文》、相关的报刊杂志,加上平时家长给买的书,每个同学家里书架上的书都堆得满满的。怎样有效阅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挥课外阅读的最大效用是关键。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一要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二要通过个人阅读、小组阅读、交流与指导等形式,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三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有目的地读书,边读书,边讨论,边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

开展广泛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开展广泛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摘要:学校应想方设法地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教育,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丰富阅读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深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开展途径 书籍,使人充实,给人力量,让人自信,催人奋进。读书使人明理,使人高尚。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营养品。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学生从小就应攀登这个“阶梯”,沉浸在书香园地中,从而陶冶情操,铸就美好的心灵,吮吸知识的琼浆,丰富人文底蕴,提高人文素养。但是,时下的语文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满足不了时代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只有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教育,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改革之所需。如何让小学生进行海量且持续的阅读,并对小学生的阅读进行更有效的指导呢?我们做了尝试,拓宽学生阅读渠道,丰富阅读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修养,深厚人文底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学生广泛阅读的现状与弊端 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阅读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的阅读教育和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效措施,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因此,很难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而且随着教改的深入,原先课内阅读教学的很多问题暴露出来,不少教师通常把阅读教育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不是学会读书。教学中习惯用支离破碎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当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近、热爱之情,导致一些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 二、我国历代文人志士对广泛阅读的论述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都对课外阅读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唐彪曰:“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 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意见 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阅读滋养精神,阅读丰富人生,阅读提升能力。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提高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通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厚实的基础。现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求十二年课外阅读总量在700万字以上。目前,我市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系统计划、系统管理,学校图书陈旧,使用率较低。二是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忙于应试教育,关注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三是家长认识不到位,为让孩子买吃买穿舍得花钱,但是为孩子买书却舍不得。四是中小学生没书读和很少读书,读书缺乏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督促。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阅读质量的提高首先要以阅读量为前提,在量的保证下才能提高质的效果。要解决好课外阅读的量和质的问题,使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问题,要从“三个面向”的高度,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全力做好小学生课外阅读工作。 二、明确目标,整体推进 工作目标:精心选择课外阅读内容。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规划,切实把课外阅读工作抓上手、抓到位,努力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在读书”的良好局面。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基本量。充分扩大课外阅读面。引导学生看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参考,在学习课文后拓展。积极开展“时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每日阅读报刊的习惯。在提倡学生阅读文艺类、社科类图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阅读科普方面的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及策略探讨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及策略探讨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强烈重视,其中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近年来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内容,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定为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与总目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因此,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积极适应从“三维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有效地将阅读技巧传递给学生,拓宽阅读视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当前的阅读教学现状,以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为基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及策略探讨做全方位的研究分析。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安排2023年教育工作时指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见,课外阅读教学已

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佳 辅助手段。而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学生 大量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视野拓宽至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汇集语言和思想资源,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 要意义。 (一)锻炼学生的阅读技能,进一步提升信息获取能力。课外阅读不同于语文课堂上的阅读,不需要进行仔细地字词 分析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也不像课文那样有固定的 感情倾向和主题内容。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 自主独立性,积累生活素材,丰富个人理解和见识,逐步锻 炼和培养自身的阅读技能。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除开进 一步提升阅读速度,也能更快更准确抓住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因为锻炼阅读技能这件事,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及提高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学生在沉浸式课外阅读时, 会不自觉开始分析文章的结构,以及分析段落之间的联系以 及段落与整篇文章的关系,当一整个环节串联起来,学生的 思维、阅读能力已得到有效锻炼。学生在课堂内外学习语文 知识会变得更加快捷,同时对于学生进行应试考试中的读题 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全面扩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加学习生活阅历。课外阅读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人文知识,这些是学生在校内 课堂上是无法系统学到的。同时,课外阅读更能给予学生启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习惯的有效途径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校本研修报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等等名言警句都在告诉着我们教育工作者,语文很重要。我们学校多年来一直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特色的学校品牌,于是我们教师的个人校本研修就要紧紧地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开展。我也深入地进行属于我自己的校本特色研究,全体语文老师都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而努力着。 一、校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是人类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迎接21世纪挑战的法宝之一,因此,要建立学习型社会,人人都要不断站在求知的新起点,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会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则是这一切之基础,而奠基的任务必须在中小学完成。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呢?阅读便是个很重要的途径。对于小学生来源于阅读更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方法。而阅读教学分课、课外两方面。课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曾有人言“取法于课,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容之一,而且也是课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

维,心理品质的成长。因此,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 二、校本研修的理论支持 1、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的精髓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按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新课程还处于实验阶段,应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求真务实的态度来研究、扶持它。要敢于面对现实,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动新课程发展的过程。 3、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语文“三七”开的获得理论 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三.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容、目标 1.研究的目标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高,没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主要原因有:1.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少误区,如父母不爱读书,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学习不好时,只会打骂,不会引导形成阅读的习惯等。2.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时代的到来,拓展了小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各种媒体的负面影响亦不可避免。不少的孩子不爱读书,喜欢坐看电视、打游戏、泡网吧等,分辨是非能力差,对大量的信息良莠不分,出现不少心理问题,不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