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制备色谱技术

制备色谱技术

制备色谱技术

1.常压柱色谱有哪些种类?说出不同之处。→见书第三章

(1)吸附柱色谱:硅胶吸附柱色谱、氧化铝吸附柱色谱、活性炭吸附柱色谱、聚酰胺吸附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色谱

(2)分配柱色谱

(3)萃取柱色谱

(4)离子交换柱色谱

(5)凝胶柱色谱

(6)亲和柱色谱

(7)干柱色谱

(8)并联多柱色谱

2.分配色谱、吸附色谱、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各是什么?

分配色谱:

吸附色谱:

凝胶色谱:凝胶是一类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状结构的物质,其中以有机凝胶应用得较多,无机填料中,有硅胶和玻璃珠。有机填料中,有天然和合成两大类

3.反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4.如何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5.非线性色谱:在制备色谱中进样量一般都比较大(克量级),这时样品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的浓度关系不再是一条直线,在此种条件下发生的色谱过程,就称之为非线性色谱。

6.吸附柱色谱:

7.分离因子α:是两种组分的质量分配比之比,一般根据两个组分的色谱峰的调整保留时间相比而得

8.高速逆流柱色谱:书P142

9.渗滤法:书P217

10.制备色谱的最佳制备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书P6

11.商品硅胶中的字母符合G.P.F254,M.F.F354各表示什么意思?书P13/PPT→P4

1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原理及应用:书P43+P46

13.液-液吸附色谱中固定相及其基本原理?PPT张→P3

14.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种类:PPT张→P2

15.模拟移动床色谱原理:书P175

16.叙述柱层析中溶剂的选择原则

17.叙述制备分离的策略:PPT→P3

18.叙述硅胶柱色谱的操作步骤::PPT→P6

19.叙述高压制备色谱的分类、优点、局限性以及组成部分:PPT张→P1

20.高效液相色谱柱的保养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样品制备方法和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样品制备方法和技 术 气相色谱-质谱(G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然后对这些化合物进行质谱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以下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和技术。 一、样品制备 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收集:根据分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收集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 性和无污染。 2.样品处理:根据样品的性质和目标化合物,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萃取、 浓缩、净化等,以提取和分析目标化合物。 3.样品衍生化:对于一些不易挥发或不易电离的化合物,需要进行衍生化处 理,以提高其挥发性和电离能力。 4.样品注入: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到气相色谱-质谱系统中进行分析。 二、色谱条件优化 气相色谱是GC-MS分析中的关键部分,需要通过优化色谱条件以提高分析的分离效果和灵敏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 1.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类型,选择适合的色谱柱,以 提高分离效果。 2.调整柱温:通过调整柱温,可以改善样品的分离效果和色谱峰的形状。 3.调整载气流速:通过调整载气流速,可以控制样品的分离速度和灵敏度。

4.调整分流比:通过调整分流比,可以控制样品的进样量,从而影响色谱峰的 形状和灵敏度。 三、质谱条件优化 质谱是GC-MS分析中的另一个关键部分,需要通过优化质谱条件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 1.选择合适的离子源: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类型,选择适合的离子源,以 提高电离效率和灵敏度。 2.调整离子源温度:通过调整离子源温度,可以控制样品的电离效率和质谱峰 的形状。 3.调整传输线温度:通过调整传输线温度,可以改善样品的离解效果和质谱峰 的形状。 4.调整碰撞能量:通过调整碰撞能量,可以控制样品的离解方式和灵敏度。 5.调整扫描方式:通过调整扫描方式,可以控制质谱图的分辨率和质量范围。 四、样品进样技术 在GC-MS分析中,进样技术也是影响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进样技术: 1.直接进样:将样品直接注入到气相色谱-质谱系统中进行分析。 2.热解析进样:利用高温将样品中的化合物解析出来,然后注入到气相色谱- 质谱系统中进行分析。 3.固相微萃取进样:利用特殊的萃取剂吸附样品中的化合物,然后将萃取剂注 入到气相色谱-质谱系统中进行分析。 4.大气压离子化进样:利用大气压离子化技术将样品中的化合物电离出来,然 后注入到气相色谱-质谱系统中进行分析。 五、数据分析与解读

制备色谱技术

制备色谱技术 1.常压柱色谱有哪些种类?说出不同之处。→见书第三章 (1)吸附柱色谱:硅胶吸附柱色谱、氧化铝吸附柱色谱、活性炭吸附柱色谱、聚酰胺吸附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色谱 (2)分配柱色谱 (3)萃取柱色谱 (4)离子交换柱色谱 (5)凝胶柱色谱 (6)亲和柱色谱 (7)干柱色谱 (8)并联多柱色谱 2.分配色谱、吸附色谱、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各是什么? 分配色谱: 吸附色谱: 凝胶色谱:凝胶是一类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状结构的物质,其中以有机凝胶应用得较多,无机填料中,有硅胶和玻璃珠。有机填料中,有天然和合成两大类 3.反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4.如何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5.非线性色谱:在制备色谱中进样量一般都比较大(克量级),这时样品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的浓度关系不再是一条直线,在此种条件下发生的色谱过程,就称之为非线性色谱。 6.吸附柱色谱: 7.分离因子α:是两种组分的质量分配比之比,一般根据两个组分的色谱峰的调整保留时间相比而得 8.高速逆流柱色谱:书P142 9.渗滤法:书P217 10.制备色谱的最佳制备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书P6 11.商品硅胶中的字母符合G.P.F254,M.F.F354各表示什么意思?书P13/PPT→P4 1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原理及应用:书P43+P46 13.液-液吸附色谱中固定相及其基本原理?PPT张→P3 14.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种类:PPT张→P2 15.模拟移动床色谱原理:书P175 16.叙述柱层析中溶剂的选择原则 17.叙述制备分离的策略:PPT→P3 18.叙述硅胶柱色谱的操作步骤::PPT→P6 19.叙述高压制备色谱的分类、优点、局限性以及组成部分:PPT张→P1 20.高效液相色谱柱的保养方法

制备色谱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制备色谱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学号:041108205 姓名:居雨薇 摘要本文概述几种制备色谱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并且简述了最近几年的研究的新的优化方法,以及对未来色谱技术的展望 关键词制备色谱优化法色谱技术 1 引言 色谱是从混合物中分离组分的重要方法之一色谱技术甚至能够分离物化性能差别很小的化合物当混合物各组成部分的化学或物理性质十分接近而其它分离技术很难或根本无法应用时色谱技术愈加显示出其实际有效的优越性如在消旋体处理等许多方面所要求的产品纯度标准只有使用色谱技术才能达到因而在医药生物和精细化工工业中发展色谱技术进行大规模纯物质分离提取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生物化工生产过程中为迎接产品成本质量标准方面的商业竞争及环境保护压力的挑战[1]必须进行色谱生产过程放大和操作最佳化方面的探索在实验室工艺的放大和色谱技术的改进中目前很大一部分生物和化工工程研究工作至力探索特别适合于大规模连续操作的具有高吸脱附低返混性直接处理含颗粒料液易放大和建造等特性的特殊色谱新技术并已开发出许多具备以上各类特性的不同色谱新技术以适合不同的生产工艺需求[2] 2 制备色谱 制备规模的色谱这一术语对不同的人含意不同,对生物化学家来讲,制备色谱可能意味着分离几毫克试样,然后用适合的分光技术对结构加以说明;对有机化学家来说制备色谱大概味着为了随后的合成工作离析5-50g中间产品。可见制备色谱从几毫克到几十克宽范围试样的负载,甚至对几百克物质进行一次分离,以满足研究和其他用途的需要。经典柱色谱法虽可处理大量样品,但是效率低,太花费时间和消耗大量溶剂。而现代制备色谱法则具备柱效高,分离速度快等特点,是制备纯化天然产物和化学合成产物的极好手段。但长期以来,传统制备色谱都与柱子低效、不稳定、重现性差等联系在一起。甚至很多化学工作者都千方百计试图避免使用色谱作为制备手段[3]:需要大量溶剂;回收的纯样品都呈稀释状态;对于与柱子超载相关的现象和典型分离没有理论框架;“优化”操作条件更多地依靠感觉和习惯而非科学事实等。由于("世纪’"年代中期压缩柱(径向,

薄层色谱之薄层板的制备技术和薄层分析的点样技术训练

色谱知识理论之 薄层色谱理论基础、操作及薄层扫描法简介 药检文摘日期:2011-8-11 薄层色谱基础理论、操作及薄层扫描法简介 一、基本概念及机理 1基本概念:层析法(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或成分)的理化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不相混溶的相中,由于各组分的不同速度移动,因而达到分离的过程及方法。 层析法分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法等,我们主要讨论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层析法)根据层析原理分为二大类: 吸附层析:利用被分离物质在吸附剂上被吸附能力不同,用洗脱液使组分分离,如硅胶G''氧化铝薄层层析。 分配层析:利用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使组分分离。如微晶纤维素层析、纸层析等。 2层析机理:从层析法概念中我们了解任何层析都关系到被分离物质溶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即关系到分配系数(K溶质在固定相中浓度/溶质在流动中浓度的大小''只是在不同层析法中''K有不同的意义。 在吸附层析法中K称为吸附系数。 KXa/Xs''表示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剂表面吸附的溶质的浓度Xa与从吸附剂表面解吸附到溶剂展开剂中溶质浓度Xs之比。 分配层析法:K为分配系数,即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Cs与其在流动中的浓度Cm之比。 即KCs/Cm 二、薄层材料及薄层板的制备 1材料: ①背材:支持薄层吸附剂的物质 要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耐受展开剂和显色剂的化学作用及腐蚀;能耐受反应的温度;表面光骨,平整,有一定的厚度,保证吸附剂厚度均匀,以免引起误差。仪器扫描用板要求一定的板厚以便薄层斑点在仪器光束的焦距上(如Cs930''要求厚度在15mm左右。 常见背材是玻璃板,一般使用的是镜面玻璃;在涂铺薄层板前,将玻璃划裁成长宽为10×10''10×15''20×10''20×20cm的玻璃板''磨边之后''用洗液或洗涤剂浸泡、洗净、晾干,表面不应有指纹、油迹、水迹,否则影响吸附剂的牢固度及定性定量的准确性。 ②吸附剂:利用薄层层析解决一个分析任务,主要在于选择好合适吸附剂与展开剂。 常用吸附剂简介:按文献统计,在日常工作中硅胶G使用率在50、硅胶10、纤维素9、氧化铝3、聚酰胺25。 下面对使用率高的几个吸附剂进行讨论。 硅胶:缩小硅胶''整个结构中含有许多硅醇基-Si-OH''硅胶的吸附性主要在于此基团,基上羟基与极性化合物或不饱合化合物形成氢键,产生吸附力。 氧化铝 由于制备方法和处理方法不同,氧化铝可分为中性、碱性和酸性氧化铝。 氧化铝的吸附力主要依靠其氧原子与被测物中活泼氢结合成羟基而产生的。另外其暴露的Al3

色谱法

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根据其分离原理,有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与排阻色谱等方法。 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以使组分分离。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等有吸附活性的物质。 分配色谱是利用溶液中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以使组分分离。其中一相为液体,涂布或使之键合在固体载体上,称固定相;另一相为液体或气体,称流动相。常用的载体有硅胶、硅藻土、硅镁型吸附剂与纤维素粉等。 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势不同而使组分分离。常用的有不同强度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一般为水或含有有机溶剂的缓冲液。 排阻色谱又称凝胶色谱或凝胶渗透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和在填料上渗透程度的不同,以使组分分离。常用的填料有分子筛、葡聚糖凝胶、微孔聚合物、微孔硅胶或玻璃珠等,可根据载体和试样的性质,选用水或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色谱法的分离方法,有柱色谱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色谱所用溶剂应与试样不起化学反应,并应用纯度较高的溶剂。色谱时的温度,除气相色谱法或另有规定外,系指在室温下操作。 分离后各成分的检出,应采用各单体中规定的方法。通常用柱色谱、纸色谱或薄层色谱分离有色物质时,可根据其色带进行区分,对有些无色物质,可在245-365nm的紫外灯下检视。纸色谱或薄层色谱也可喷显色剂使之显色。薄层色谱还可用加有荧光物质的薄层硅胶,采用荧光熄灭法检视。用纸色谱进行定量测定时,可将色谱斑点部分剪下或挖取,用溶剂溶出该成分,再用分光光度法或比色法测定,也可用色谱扫描仪直接在纸或薄层板上测出,也可用色谱扫描仪直接以纸或薄层板上测出。柱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可用接于色谱柱出口处的各种检测器检测。柱色谱还可分部收集流出液后用适宜方法测定。 柱色谱法所用色谱管为内径均匀、下端缩口的硬质玻璃管,下端用棉花或玻璃纤维塞住,管内装有吸附剂。色谱柱的大小,吸附剂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洗脱时的流速,均按各单体中的规定。吸附剂的颗粒应尽可能保持大小均匀,以保证良好的分离效果,除另有规定外通常多采用直径为0.07-0.15mm的颗粒。吸附剂的活性或吸附力对分离效果有影响,应予注意。 吸附剂的填装干法:将吸附剂一次加入色谱管,振动管壁使其均匀下沉,然后沿管壁缓缓加入开始层析时使用的流动相,或将色谱管下端出口加活塞,加入适量的流动相,旋开活使流动相缓缓滴出,然后自管顶缓缓加入吸附剂,使其均匀地润湿下沉,在管内形成松紧适度的吸附层。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有充分的流动相留在吸附层的上面。湿法:将吸附剂与流动相混合,搅拌以除去空气泡,徐徐倾入色谱管中,然后再加入流动相,将附着于管壁的吸附剂洗下,使色谱柱表面平整。俟填装吸附剂所用流动相从色谱柱自然流下,液面将柱表面相平时,即加试样溶液。 试样的加入除另有规定外,将试样溶于层析时使用的流动相中,再沿色谱管壁缓缓加入。注意勿使吸附剂翻起。或将试样溶于适当的溶剂中。与少量吸附剂混匀,再使溶剂挥发去尽后使呈松散状;将混有试样的吸附剂加在已制备好的色谱柱上面。如试样在常用溶剂中不溶解,可将试样与适量的吸附剂在乳钵中研磨混匀后加入。 洗脱除另有规定外,通常按流动相洗脱能力大小,递增变换流动相的品种和比

制备色谱技术与操作及实验经验-

制备色谱技术与操作及实验经验- LT

集的纯度和回收率。制备柱的流速一般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如果4.6mm分析柱流速为1mL/min,9.4mm制备柱用1*(9.4/4.6)2, 大约为4ml/min。进样量设到几个mg应该基本没有过载。进样样品浓度越高越好。假如进样10mg,理论计算0.05%的杂质大约只有5ug,显然浓度太低,最好是多做几次,合并馏分然后浓缩后做LC-MS分析。 3 问:我想用hplc分离一个简单的多肽,我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流动相,还有他的梯度,还有选用什么样的柱子 答:[yingmw] [zyh] RP-HPLC,C18柱可以制备很少量的肽。如果用RP-HPLC,首先应该用同类型的分析柱子分析一下多肽含多少杂质,设置缓缓的梯度的分离样品,在根据分析柱子跑出的峰形,逐渐放大纯化的方法。 4 问:TFA在缓冲液中是不是只起到调节pH的作用呢?TFA的浓度越高基线的漂移越厉害,那是不是说它的浓度在缓冲液pH允许的情况下越低越好呢? 答:[zyh] [skywalker] (1)TFA起到类似离子对的作用,一般浓度在0.05-0.1%,过高的浓度,会使溶液偏酸,长时间使用可能影响柱子寿命。 (2)同时TFA可以抑制硅胶表面硅醇基,改善碱性化合物的峰型。有时0.1%TFA分离不好的话。可以考虑加大浓度到0.2%。但要注意用完后及时冲洗色谱柱。 (3)走梯度时,因为走成基线漂移,但对制备的影响不大。 5 问:样品如果溶解度太低如何上制备HPLC? 答:[aaron] [云帆] [skywalker] [natura] (1)了解一下样品的性质,根据其酸碱性,极性等性质,通过调节溶剂的pH值等, 以达到较好的溶解度 (2)样品可能某种晶型难溶,这样可以加入其他溶剂(如丙酮等)以助溶。 (3)不是一定要用流动相来溶解样品,对溶解度差的样品,可以选择甲醇,THF或DMSO等溶解样品。特别是DMSO,对一般的化合物溶解度都很好。并且在反相柱上不保留,不会造成干扰。而且DMSO的洗脱能力很弱,一般不会影响峰型。 (4)可以固体上样。 6 问:多肽的分离制备, 如何上量?如何增大分离度? 答:[xia] [888wym] 反相HPLC应当是很好的分离小肽方法,用CH3CN或CH3OH:H2O(95:5)做流动相,看保留如何,若无保留,建议改用其他色谱方法进行分离。 关于多肽的分离,首先要知道它的分子量大小,然后选择不同类型的填料,如孔径的大小。我们先在分析柱(4.6MM内径)上做一下实验,找到最大的分离度,这一过程的难度是最大的,要不断地改变流动相和固定相,然后再线性或非线性放大到制备,放大的倍数按分析柱的实验结果。分离后可以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固体。 还可以考虑离子交换来分l离 7问:做柱层析时(国产大孔吸附树脂),怎么才能把洗脱液中的树脂残留物处理干净?答:[supu] [richies] [郭峰] 大孔吸附树脂在上使用前,一般需要进行处理,方法包括用色谱纯的甲醇或乙睛洗到没有吸收;或树脂用乙醇浸泡2天,丙酮浸泡2天,然后用常规的酸,碱洗。再用丙酮回流二小时就可以用了。 8 问:由分析型液相转为制备型液相,其色谱系统需作多大调整?是否可以按照柱体积折算只改变流速?其上样量多大为宜? 答:[zqingyi] [clitonzhou]

高效液相色谱原理和操作详解

高效液相色谱 我国药典收载高效液相色谱法项目和数量比较表: 鉴于HPLC应用在药品分析中越来越多,因此每一个药品分析人员应该掌握并应用HPLC。 I.概论 (2) 一、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 (2) 二、HPLC的特点和优点 (2) 三、色谱法分类 (3) 四、色谱分离原理 (3) II.基本概念和理论 (5)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5) 二、塔板理论 (8) 三、速率理论(又称随机模型理论) (9) III.HPLC系统 (10) 一、输液泵 (11) 二、进样器 (13) 三、色谱柱 (14) 四、检测器 (17) 五、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20) 六、恒温装置 (20) IV.固定相和流动相 (20) 一、基质(担体) (20) 二、化学键合固定相 (22) 三、流动相 (23) 1.流动相的性质要求 (23) 2.流动相的选择 (24) 3.流动相的pH值 (24) 4.流动相的脱气 (25) 5.流动相的滤过 (25) 6.流动相的贮存 (26) 7.卤代有机溶剂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26) 8.HPLC用水 (26)

V.HPLC应用 (27) 一、样品测定 (27) 二、方法研究 (27) 附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复核细则 (28) 一、对起草单位的要求: (28) 二、对复核单位的要求: (28) I.概论 一、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色谱法(Chromatography)因之得名。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 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二、HPLC的特点和优点 HPLC有以下特点: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 Kg/cm2。色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 高效——可达5000塔板每米。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 min内即可完成。 分辨率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灵敏度高——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荧光和电化学检测器可达0.1pg。 柱子可反复使用——用一根色谱柱可分离不同的化合物。

博蕴生物 制备色谱 -回复

博蕴生物制备色谱-回复 博蕴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生物制备色谱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生物制备色谱是一种在生物领域中常见的分离技术,用于提纯和分离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肽等。本文将一步一步地介绍博蕴生物的制备色谱技术。 第一步:设备准备 为了进行生物制备色谱,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首先,需要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实施制备色谱分离。其次,需要一个色谱柱,用于固定色谱介质,并将样品经过分离。此外,还需要一台样品制备系统,用于样品的预处理和气相前处理。博蕴生物致力于开发更先进、更高效的设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第二步:色谱介质选择 色谱介质在生物制备色谱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博蕴生物提供多种型号和规格的色谱介质,以满足不同样品的分离需求。比如,对于大分子的分离,可以选择大孔径的凝胶过滤柱;对于小分子的分离,可以选择更细致的凝胶柱。此外,博蕴生物提供的色谱介质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多次使用,减少了实验成本。 第三步:样品处理 在进行实际的生物制备色谱分离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以准备好纯净

的样品。样品处理包括样品的可溶化处理、蛋白质的变性与去除非特异性结合、核酸的脱脂处理等步骤。博蕴生物提供一系列的样品处理试剂盒和方法,使样品处理更加简洁高效。 第四步:色谱分离条件的设定 色谱分离的条件设定是生物制备色谱的关键步骤之一。液相色谱的分离条件包括移动相的选择、洗脱梯度的设计、流速的调整等。博蕴生物的专家团队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为不同样品和目标分子提供最佳的分离条件。同时,博蕴生物致力于开发创新的色谱分离技术,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分离方法。 第五步:分析与检测 分离后的生物分子需要进行分析与检测,以确定其纯度和浓度。常用的分析与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吸收光谱、荧光检测、质谱分析等。博蕴生物提供一系列的分析与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持,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得样品的分析结果。 第六步:结果分析与优化 最后一步是结果的分析与优化。分析色谱结果可以帮助用户评估分离效果和纯度,并根据结果调整和优化分离条件。博蕴生物通过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解读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并提供优化方案。

calesep 高压制备色谱

标题:深度探析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 一、引言 在当今科学领域中,色谱技术作为一种分析和分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而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方法 作为色谱技术的一种新兴手段,其在分离和分析复杂混合物中显示出 了许多优势。本文将深入探讨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的原理、应用和 未来发展趋势。 二、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的原理 1. 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是什么? 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是一种利用固相萃取和高压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的高效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选用不同的填料和流动相,使样品在管 柱中得到有效分离。 2. 原理和操作步骤 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制备、管柱选择、色谱条件设置等。在色谱过程中,样品首先经过固相萃取的步骤进行前处理, 然后通过高压液相色谱设备进行分离,最终得到分离后的化合物。 3. 原理优势

与传统色谱方法相比,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分辨率好等优点。这主要得益于其固相萃取和高压液相色谱技 术的结合,使得该方法在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分析中具有独特优势。 三、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1.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在药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分离化合物,还能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度。尤其在新药研发领域,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能够为药物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2.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领域,复杂的环境样品往往需要高效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的高效分离和快速分析特性,使其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可持续发展潜力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该方法在环境友好型和节能减排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可持 续发展前景。 四、对calesep高压制备色谱的个人见解和展望

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

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是液相色谱技术中的两种重要分支,它们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中压制备色谱和中 压制备液相色谱的相关概念、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进行介绍。 一、中压制备色谱的概念和原理 中压制备色谱是指利用介于低压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之间的技术,对大分子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的过程。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中等压力 对色谱柱进行填充,利用填充物对溶质进行分离,实现对复杂混合物 的分析。 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的概念和原理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是指在液相色谱技术中,利用中等压力对样品进行 分离和分析的过程。该技术利用柱上液相对样品进行分离,具有分离 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三、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的技术特点 1.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是介于传统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之间的一种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2.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在分析大分子化合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对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和纯化。 3.在分析实践中,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为复杂混合物的分析提供了有效的

手段。 四、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的应用实例 1.在药物研发领域,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天然产物分离等方面,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3.在环境监测方面,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可用于检测水质、大气污染物等,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结语 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作为液相色谱技术的重要分支,在 分析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这两种分析技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并为分析化学领域 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六、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的发 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分析精度和速度要求的提高,中压 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1. 利用新型填料和柱技术提高分离效率 随着分析化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和新型材料的发展,一些具有特殊化学 性质和结构的填料和柱技术被引入到中压制备色谱和中压制备液相色 谱中,以提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疏水性填料、反相填料、亲和色谱

制备色谱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制备色谱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前言 制备色谱系统是一种高级别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学、 生物等领域。为确保制备色谱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保持其最佳性能,本 文将介绍制备色谱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1. 现场安全 1.1. 在操作制备色谱系统前,应在制备色谱系统周围设置提示牌,以使任何人员进入该区域时都能看到。 1.2. 任何人员进入操作现场时,应穿着适当的个人保护装备。其中,包括穿戴合适的工作服、佩戴护目镜、戴上手套等,并要求现场 操作所有人员必须在操作前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对安全操作规程有 所了解。 1.3. 在操作过程中,应确保现场整洁,清除所有杂物,并确保操 作区域无任何易燃物品。 1.4. 在使用制备色谱系统时,应确保现场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 体危害健康或可能引发爆炸。 1.5. 操作完毕后,应关闭所有电源和气源,并做好清洁工作。

2. 设备操作 2.1. 在操作前,应检查所有操作涉及的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2.2. 在使用制备色谱系统时,应按照操作手册中指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刻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2.3. 制备色谱系统的操作必须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未经培训和认证的人员不得操作设备。 2.4. 尽可能减少设备开关的次数,以延长设备寿命。在启动设备前,应确保所有调节阀门、取样器、热读器等组件都已初始。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行情况,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正常状态。 2.5. 在使用制备色谱系统时,应遵守设备使用限制和使用前分析试验。 2.6. 所有限制和警告标识必须在设备上显著标记,并且应遵循制造商给出的限制和警告标识的使用。 3. 废弃物处理 3.1. 所有废弃物应按照产品规范进行处理。废弃物不得随意倒入下水管道、垃圾桶等处,否则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3.2. 化学废品应存放在专有废品桶中,放置在安全区域内,不要与普通生活用品、食品等混合。

制备型液相色谱常用分类

制备型液相色谱常用分类 制备型加压液相色谱,按照色谱柱和样品量的大小,分为: (1)低压液相色谱;(2)中压液相色谱;(3)高压液相色谱;(4)快速色谱。 低压、中压与高压液相色谱的压力范围之间会存在一定交叠,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 1.快速色谱 柱压通常为2bar(或30psi)左右,对于那些容易分离的简单混合物,由于快速色谱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等优点,常常是实验室的。但快速色谱不同于一般的层析分离,这种分离没有压力,而快速分离通常使用瓶装氮气加压,使流动相具有一定的流速,从而缩短了分离时间。 快速色谱使用的柱子一般是玻璃柱,柱直径为3~10cm.长度为7~15cm。快速色谱中使用广泛的固定相为硅胶。采用的粒径通常为:25~40μm,40~63μm或63~200μm的球形固定相。其它如键合相、氧化铝、聚酰胺吸附剂也常用作快速色谱的固定相使用。 2.低压色谱(LPLC) 柱压一般低于5bar(或75psi)。 低压色谱一般是由蠕动泵、进样阀和检测器组成,可以连续化,实现自动的梯度淋洗和馏分收集等操作。色谱柱管一般是玻璃或聚合物材料的,长度一般为240-440mm,内径为10-40mm。 对于大多数在紫外区有吸收的物质,光学检测器很常用。填料一般使用软质的葡聚糖、琼脂糖、纤维素、合成高聚物或离子交换剂,粒径一般为40-60μm。 3.中压液相色谱(MPLC) 柱压在5-20bar(或75-300psi)之间,广泛用于实验室和工业规模的生物制品(如动物脏器提取液、浓缩液、体液、植物提取液、生物技术发酵液等。往往需要经过滤膜作初级净化的处理,以提取或纯化所需的产品。 中压液相制备色谱的主要部件为输液泵、进样阀、检测器、馏分收集器等,比如瑞士公司的早期的中压液相制备色谱,其输液泵流速可达156mL/min,并配有阻尼器,以保证液流的稳定;进样器配有0.5-50mL的不同体积的定量管;检测器有紫外和

各种色谱方法简单介绍

第一课色谱法概述 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而实现分离。在色谱技术中,流动相为气体的叫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的叫液相色谱。固定相可以装在柱内,也可以做成薄层。前者叫柱色谱,后者叫薄层色谱。根据色谱法原理制成的仪器叫色谱仪,目前,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 色谱法的创始人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1905年,他将从植物色素提取的石油醚提取液倒人一根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顶端,然后用石油醚淋洗,结果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在管内显示出不同的色带,色谱一词也由此得名。这就是最初的色谱法。后来,用色谱法分析的物质已极少为有色物质,但色谱一词仍沿用至今,在50年代,色谱法有了很大的发展。1952年,詹姆斯和马丁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分析了脂肪酸同系物并提出了塔板理论。1956年范第姆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反映载气流速和柱效关系的范笨姆特方程,建立了初步的色谱理论。同年,高莱(Golay)发明了毛细管拄,以后又相继发明了各种检测器,使色谱技术更加完善。50年代末期,出现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的仪器,克服了气相色谱不适于定性的缺点。则年代,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和高压泵的出现,高效液相色谱迅远发展,使得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目前,由于高效能的色谱往、高灵敏的检测器及微处理机的使用,使得色谱法已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仪器。 在这里主要介绍气相色谱分析法。同时也适当介绍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和定性定量方法也适用于液相色谱法。其不同之处在液相色谱法中介绍。 第二课气相色谱仪 典型的气相色谱仪具有稳定流量的载气,将汽化的样品由汽化室带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不同组分得到分离,并先后从色谱柱中流出,经过检测器和记录器,这些被分开的组分成为一个一个的色谱峰。色谱仪通常由下列五个部分组成: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和流量的调节与测量元件等)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汽化室两部分) 分离系统(主要是色谱柱) 检测、记录系统(包括检测器和记录器) 辅助系统(包括温控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 第三课气相色谱仪-载气系统 载气通常为氮、氢和氢气,由高压气瓶供给。由高压气瓶出来的载气需经过装有活性炭或分子筛的净化器,以除去载气中的水、氧等有害杂质。由于载气流速的变化会引起保留值和检测灵敏度的变化,因此,一般采用稳压阀、稳流阀或自动流量控制装置,以确保流量恒定。载气气路有单柱单气路和双柱双气路两种。前者比较简单,后者可以补偿因固定液流失、温度被动所造成的影响,因而基线比较稳定。 第四课气相色谱仪-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汽化室。气体样品可以用注射进样,也可以用定量阀进样。液体样品用微量注射器进样。固体样品则要溶解后用微量注射器进样。样品进入汽化室后在一瞬间就被汽化,然后随载气进入色谱柱。根据分析样品的不同,汽化室温度可以在50一400℃范围内任意设定。通常,汽化室的温度要比使用的最高柱温高 10一50℃以保证样品全部汽化。进洋量和进样速度会影响色谱柱效率。进样量过大造成色谱柱超负荷,进样速度慢会使

反相液相制备色谱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法分离纯化海风藤中的化合物

反相液相制备色谱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法分离纯化海风 藤中的化合物 辛华夏;彭子悦;江大森;傅青;金郁;梁鑫淼 【摘要】建立了基于反相液相制备色谱和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的组合方法,用于分离纯化醇提水沉后石油醚层中的海风藤.首先以甲醇作为改性剂,采用醇提水沉法去除海风藤甲醇提取物中的叶绿素,加入硅藻土后用石油醚回流富集目标成分.选用反相C18制备色谱柱将其分为18个组分,然后将组分在SFC模式下进行制备.选用酰胺色谱柱,以甲醇为改性剂,在柱温30℃、背压15.0MPa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基于反相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不同的分离选择性,最后分离得到6个高纯度化合物.该法展示了反相制备色谱和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在海风藤分离纯化方面的优势,特别是超临界流体色谱在天然产物的分析和制备方面的巨大潜力.%A method based on preparative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prep-RPLC) and preparative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prep-SFC)was developed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ompounds from piper kadsura. A pretreatment method was first devel-oped,including methanol extraction,water precipitation,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etc. Chlorophyll and other strong polar impurities were removed from the piper kadsura samples, and the target components were enriched in petroleum ether extracts. The piper kadsura sam-ples were separated into 18 fractions on a Unitary C18 column(250 mm×20 mm,5 μm)with water and methanol as the mobile phases. Then,the SFC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column, modifier,temperature,and backpressure were optimized.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prep-SFC were as follows:XAmide column(250 mm×20

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

实验一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薄层色谱技术理论,熟悉掌握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一、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 把吸附剂(固定相)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板上,将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加在一薄层板的一端,在密闭的容器中用适当的溶剂(流动相)展开,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大小不同及溶剂对不同物质溶解分配系数不同,当溶剂流过时,各物质在吸附剂和溶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地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不易被吸附或易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相对移动得快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展开,不同的物质被彼此分开,最后形成相互分离的斑点。将展开完毕的薄层板从密闭容器中取出后,应用特定的试药或方法将斑点显色,从而达到定性和定量的目的。 二、薄层板的制备 1.玻璃板 用一块玻璃板涂上很薄的吸附剂,如硅胶或氧化铝等,玻璃板要求薄厚一致,大小相同,表面光滑平整,一般玻璃只要合乎这些要求就可。如果找不到平整均一的,将旧光学照像底片截成同样大小也可以。用前先将玻璃用肥皂和水洗干净,必要时浸泡在清洗液中,然后水洗烤干,用纱布擦光。 玻璃板大小有各种规格,一般有20×20、20×10、20×5厘米,也有更小的,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宽度要求至少能点开两三个样品,每两点之间相隔至少1.5厘米,玻板长度一般要满足展开10厘米的距离。点样的起点应距底边至少1.5厘米的距离。 2.吸附剂 应用最广泛的为硅胶和氧化铝,市场上有专供薄层色谱用的吸附剂,规格分不含粘合剂的硅胶H,氧化铝H和含有粘合剂熟石膏的硅胶G,氧化铝G,如市售硅胶G含13%熟石膏,氧化铝分中性、酸性、碱性三种。吸附剂的粒度范围最好在180-200目之间,太小了流速慢,太大则影响分离效果。如不合要求,应过筛。 3.薄层板的涂布 最简单的涂布方法是用两条比玻璃板厚0.25毫米的玻璃条或有机玻璃条(或在同样厚度的玻璃条下粘一层胶布),将玻璃板夹住,把调好的吸附剂浆液平铺在薄层板上,然后用一有机玻璃条或直尺,迅速均匀地向前推进,就象推血片一样,只要推进的速度均匀一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