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文化(总1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土家文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团队去土家族聚集地调研,必先了解学习土家族的文化。如果不先了解土家族文化,则不能有调研的想法,不如不去。若学习土家族文化不彻底,轻则会贻笑大方,重则会遇到各种麻烦使团队陷入困境。入乡随俗,现从图书、网上、及个人经历的土家文化简作介绍,望各队员认真学习。一则中华各民族文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担起保护各民族文化的责任。二则为此次调研作必要的准备,以免影响以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1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芷江县、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来凤县;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区,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

江、江口、石阡、思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县。

二、族源

土家族族源,尚无定论,目前处于诸说并存,其主要来源仍有以下几说:一说是古代巴人后裔。认为土家族的自称与历史上巴人活动的有些地名读音相近,巴人崇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与土家族的一些姓氏相同等等。二说是土着先民的后裔。认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的主要来源之一。从龙山里耶、大庸古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很多土家语地名至今犹存,说明这些地方最早应该是土家族先民开辟和居住的。三说是唐代中叶由贵州迁入的乌蛮的一部分。认为贵州境内称为“比跻”或“比际”的人与土家族自称相同,而中唐以后,“越嶲”一带乌蛮入侵贵州,征服了当地一部分土着,就是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长期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而土家族与彝族在语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处,进而认为土家族是乌蛮的一支。四说是来自江西彭氏的后裔。认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率领的江西彭氏子孙及百艺工匠入主湘西后,披荆斩棘,开拓疆土,统治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以上诸说虽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认识是统一的,这就是发展到唐代末五代后,土家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形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1957年1月3日被中央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三、语言

土家语土家族本民族语言称土家语,土语称"备兹煞"。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一支独立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语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是语言本身的变化。由古代土家话演变成现代土家话,演变主要指词汇在演变。其中通过全借和半借形式,借入大量汉语词,使土家语词汇日益丰富。

二是使用情况的变化。在"改土为流"前,土家族地区只有极小数人懂得一点汉语。"改土归流"后,随着民族交往的日益密切,因而操土家语的地区逐渐减少。

目前状况是:(一)仍然以土家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妇孺均不懂汉语;(二)土家语汉语兼懂兼用,对外用汉语,对内用土家语;(三)土家语基本消失,完全转用汉语汉文,但在地名文化和日用词汇中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土家语的底层语言。属(一)(二)类的有4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其余均属三类。

四、风俗

1、服饰:

远古服饰

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在永定城区西北郊三角坪武陵大学工地发掘清理的西汉墓中,出土一铜质跪式男俑,男俑头戴编织帽,上身裸露,见两乳,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刀长8厘米、宽厘米,前端带锋,后端环手衔短把。有学者将其称为“三烛青铜烛台西南蛮夷铸像”。“头戴编织帽”、“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这是远古土家先民服饰的缩写。

1981年,在永定区出土錞于2件,盘上刻铸有手心纹、椎结人头纹、鱼纹、梭子形窃曲纹、船形纹等,学者认为这是巴人遗物。可见土家先民在战国时期的发式为“椎结”。

在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众多的玉佩、琉璃器、滑石器耳环、铜带钩等,反映了这一时期土家先民佩饰文化。

古代土家服饰

古代土家男女服装为:上身穿琵琶襟,下着八幅罗裙。上襟和下裙均用土家织锦缝制,五色斑斓,别具一格。服饰用料:为葛为麻,为棉为丝,为皮为毛。至清代乾隆年间,土家服饰特点可归结为:

短衣短裙。土家人着交领短衣、短裙,尚未有裤,衣长齐臀,裙长齐膝,以布缠腿,便于劳作。裙腰不封口,在后腰以带系之。

衣裙尽绣花边。因为花边众多,色泽变化,而被视为“五色斑衣”。男、女服饰的区别在花边上。

头裹刺花巾帕。夏则以巾勒额,冬则以布裹头。勒额巾宽2寸,长4尺,分为二式:一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一为织锦。裹头布亦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

高髻螺鬟。男女垂髻,把头发挽起高束于头顶脑后,以巾捆扎,或用丝网束之。

喜垂耳圈。两耳累累然,各赘至十。又有项圈、手圈、足圈(后去掉),象征富贵。

近现代土家服饰

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服饰被强令改制而逐渐发生变化。新中国建立后,土家老年男子仍穿“满襟衣”和稍短便裤,头裹青布帕。中青年男子穿对襟衣和长裤。

男性服饰

包头白布改为黑布,后进化为青丝帕,但额前仍保留“人”字形,有的地方还在左耳留两寸长的帕头。其次是着鞋袜。上衣早先为“琵琶襟”,后改为穿对襟衣,老年人于对襟衣外罩满襟衣;中年人多着黑色,袖口、襟沿、衣下摆贴天青色布条,腰饰如意勾;青年男子多为蓝色,镶花边。男裙改为裤,不论老中青,均是青、蓝布,裤管上为白布裤腰,裤口处青年镶花边,中年贴异色布,老年素色。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中老年男子腰缠板带,青年男子捆织锦彩带。

女性服饰

头饰:姑娘垂长辫,扎红头绳,搭挑花方巾,是为未出嫁的标志。土家姑娘出嫁之前,要“上头”。上头的发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挽“粑粑鬏”,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后脑扎成一条独辫子,再把辫子在后脑一圈圈地盘绕,用别簪绾住,如同一个圆圆的粑粑。二种是缠“麻花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脑后编成四条辫子,再将四条辫子合编成两条,然后将两条辫子上下折叠缠绕用别簪绾紧,象四个紧密排列的麻花糖。三种是盘“太极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耳轮边分成两股用红头绳扎住,再将两股头发在脑后相交盘成一个圆圈,形如阴阳八卦太极图的形状。头发盘成后,罩上青丝网头套,包黑布帕或青丝帕,成“锅螺圈”形。

衣服:上衣为短领右开襟,根据花色繁简分为“银钩”、“外托肩”和“内衣”三式。同一式样的衣有长短之分,长衣做客时穿,短衣劳动时穿。“外托肩”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在“银钩”、“外托肩”上,贫穷人家贴1—3条异色布条,中等人家镶花边,殷实人家还在异色布条上绣花。中老年妇女通常在外衣上罩一件围裙;下裳:妇女下裳先为裙,款式有八幅罗裙、筒裙、百褶裙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幅罗裙。湘西自治州民族研究所藏八幅罗裙,时代为民国初年。底色为素白色,以细黑布条勾棱成8幅,下摆与大平幅中下部贴稍宽黑布条。每幅下大上小用数纱工艺绣3组花,前后对称,左右匀衡。整件裙黑白相间,棱角分明,主题突出,庄重朴实,工艺精湛。妇女下裳后以裤取代裙。裤短而大,喜在裤脚边缀三条异色边或梅花条,讲究的以十字挑花来美化裤脚。湘西自治州博物馆藏有1件清末土家族十字挑花女裤。

鞋袜:土家制鞋历史较短。清《嘉庆龙山县志》卷七“风俗”载:“向不知制履,市之肆中。近皆自制,与客妇等。”一旦土家妇女学会了制鞋,便把衣裙中的挑花绣朵运用于鞋面,做出各种精美的鞋。女式花鞋有船头鞋、气筒鞋、鲇头鞋、圆口鞋、翁鞋、钉钉鞋等。土家族姑娘订婚后,为情郎赠送的礼物除荷包、彩带外,最珍贵的就是布鞋;出嫁前,日夜赶制鞋,留予父母兄弟,赠送夫家长辈。土家族妇女多缠裹脚,少女穿红袜。

妇女首饰:土家妇女头饰有金或银莲蓬花、撇簪、银梳、插簪、瓜子针、茉莉针、芭蕉扇等,头饰中最珍贵的是银帽,俗称“箍箍帽”,帽前是一个银宝花,银宝花二面钉上一对龙,龙后一对凤,凤后一对龙,龙后一对银帽襟,襟下缀凤九只,凤口各含银摆坠三颗,行动摇晃,闪闪发光。耳饰有龙耳环、一包针、灯笼、单环、连环、吊船、瓜子、鼓锤等。项饰多为轮圈,有粗细之分。手饰分银质与玉石手镯,戒指有银三镶戒、一颗印、单股子等。胸饰挂牙

签、扣花、纽扣和新娘专用的状元花,上面吊有银链、银牌、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一大串。

儿童服饰:幼儿的衣服和裤子一般用花布做成,亦有在素色布上绣花。土家男女幼儿皆戴花花帽,春季戴“紫金冠”,夏季戴“蛤蟆帽”、“圈圈帽”,秋季戴“冬瓜帽”、“八角帽”,冬季戴“虎头帽”、“狗头帽”、“凤尾帽”、“风帽”。儿童4岁以后服饰方有男孩女孩之别,男孩趋素,女孩趋花。头发变化最为明显,男孩头顶从天门心至发际留方块头发,俗称“塔点儿”。女孩则蓄盖盖头发,俗称“马桶盖”,或蓄满头长发,打小辫,或扎成一把“朝天椒”,或束成一对“羊角角”;7岁,戴瓜子耳环;也有到12岁才穿耳朵的。穿耳朵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的花朝节。据传说,这天穿耳朵不化浓,因为有花神保护。

儿童首饰:帽饰造型有八仙、寿星、十八罗汉、方形算盘、狮头耳錾、银链、银牌、银铃。项饰有轮圈。胸饰有银锁、银牌,其上刻有“长命富贵”、“富贵双全”等吉祥之词或花草、八卦等图案。手饰手镯上吊有金瓜、铃、瓢、石榴、仙桃、四方印等物,印上多刻“状元及弟”等文字。

2、饮食

土家人主食以苞谷、大米、高梁、红薯、杂豆、洋芋为主。加工花样颇多,吃法也银讲究。菜肴讲究酸、辣、香味。这是土家饮食的又一大特点。“辣、酸、香”三字,土家妇女做出了许多妙文章。腌制泡辣子,吃起来又辣又麻,别有滋味。酸辣子,既可油煎,又是上等佐料。糯米酸辣子、苞谷酸辣子,可算是土家族妇女的绝技。秋冬后,每家都要制作几坛各种辣品,以备冰封时节、农忙时节、蔬菜淡季吃。夏天,天气炎热,不宜吃荤腥,鱼、猪肉又易腐,拌上糯米粉子,腌制成酸鱼肉,既不油腻、腥臭,又防腐、上口,是招待宾客的佳品。合渣也是土家极喜欢的菜肴。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味美易咽,营养丰富。豪饮品茗,也是土家人的一大嗜好。饮酒煮酒,由来已久,古代巴人就已豪饮成习,这些传统土家人继承下来。土家酿酒工艺精道且种类繁多,如五谷杂粮酒、葛根酒、药材酒。饮酒亦有讲究,明清时期,土家族有特殊饮酒习俗,谓之“咂酒”。据传“咂酒”始于明代土兵按时奔赴抗倭前线,将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人咂一口,以此传习成俗。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土家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光彩夺目。因为土家人世代生活在万山丛林中,其饮食喜好自然表现为“喜辛辣、好豪饮”的特点。如果要进行归纳的话,大体为以下四点:

一是喜酸辣:据旧志载:“丛岩幽谷中,水冷泉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于温胃健脾。”所以土家人的菜肴中自然少不了辣椒。就如俗谚所说,筷子碗一端,少不得咸辣酸。因而辣椒便是土家人一年四季的一道家常菜。蒸、炒、煮、卤、拌,均要放辣椒。“合菜”俗称“团年菜”,是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相传明嘉靖年间,土司出兵抗倭,为不误军机,士兵煮合菜提前过年。其制作是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椒条等合成一鼎锅熬煮,即成“合菜”。除味道佳美,还别有深意。它象征五谷丰登,合家团聚,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荣传统。

土家特色菜:湘西腊肉、合菜、猪血稀饭、杂辣妹儿、酸刚豆儿、社饭等。

二是好饮酒:土家地区是产美酒的地方。汉代着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有歌咏:“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幽思兮,落笔成赋。”而对土家人而言,“酒席场上无父子”,喝酒喝的是豪情,是胆量。

土家特色酒:咂酒、米酒、包谷酒、竹筒酒等。

三是喜饮茶:土家地区自古为茶乡,产好茶,唐代陆羽《茶经》这样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即唐时巴山县,于天宝八年(749)归入土家地区。土家地区的“宜红功夫茶”蜚声中外。而在土家人眼里,“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淡打扮”。喝粗茶成为土家人的养生秘诀之一。茶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茶,有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还有炒米茶、蛋茶等等。凡来人、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酒茶。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冽山泉,冲糯米、高梁甜酒,连酒糟一起喝。土家族喜养蜂,蜂蜜为居家珍藏,客来茶中加放蜂蜜,这是客人的口福。冬天,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火坑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用布扎紧,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喝,有止渴解暑之功能。“住山靠山,靠山吃山。”

土家特色茶:梵净山翠峰茶、古丈毛尖、恩施藤茶、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油茶汤等。

土家特色小吃:年粑粑、油香儿、阴米、土家烧饼、稿子粑粑、米豆腐等。

四是重山肴:土家多山区,以产苞谷、洋芋、红薯、稻米为主,间作黄豆、绿豆及其他杂粮。所以土家人的主食向以苞谷、洋芋、水稻、红薯为主。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写的竹枝词可以为证:三月出蕨初茁芽,

枞林九月菌生桠,

秋岭红熟累累果,

玉湎狸肥味更佳。

山珍野味,取之不尽,吃之不竭。诸如:野猪、鹿子、白湎、竹鸡、刺猪应有尽有;胡葱、椿芽、蕨笋、葛粉、枞菌、野木耳、炖肉煮汤鲜美至极。若用油烹炸,谓之“菌油”,香纯味鲜。武陵山里多野蜂,巢于树洞土窟之中。蜂卵化取卵蛹,油炸酥脆,堪称土菜一绝。山民将野猪、鹿子、白面卤腌缸中半月,取出挂于火炕烟熏火烤,作成宴宾上等佳肴。“血豆腐”即将豆腐合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捋成卵形,以竹筛置火炕上,烟熏烤成腊黄,吃起来耐嚼味香,堪称佐酒上品,亦为土家特色.

但以上这些仅为土家人日常的饮食习惯。逢红白二事,则整“十碗八扣”。“十碗八扣”是土家饮食文化最富内涵之所在。旧志这样记载:“邑俗,客至款饭。遇节,相互宴饮。姻家显贵,依时款,或十簋、或八簋一火锅、或五簋四盘、或四簋二盘不等。”簋(音鬼gui)是一种古代的圆口圈足的食器,专用于盛装大鱼大肉,其后,它成了大碗的代名词。这里所谓的“十簋”、“八簋”,也就是十碗八碗。十碗八扣即一碗头子,二碗笋子,三碗鸡子,四碗鱼,五碗蒸杂,六碗羊肉,七碗丸子,八碗肚子,九碗正肉,十碗汤。头子即肉糕,垫菜为粉条、黄花和木耳。笋子如有海参、鱿鱼,则以笋子垫底。鱼的垫菜是莲米或花生。蒸杂的垫菜为洋芋和南瓜。羊肉的垫菜为豆

腐。丸子或以豆腐做成,或以瘦肉做成。肚子的垫菜为豆芽或炕黄瓜。正肉的垫菜为豆豉。汤则由虾子或肉丝做成。而所谓“八扣”,实际是十碗中,除第一碗的头子和最后一碗汤以外,其它均用扣碗上席。因为第一碗是最好的一道菜,以肉糕、粉丝、肉丝、黄花、木耳等做成,故放在打道出席。而最后一碗汤又叫“醒酒汤”,用于酒醉饭饱之后醒酒,所以放在最后。

在乡间,招待一般客人则以煨罐子肉为敬。这种肉称为“坨坨肉”,切成大块,配以作料煮成。再配以三五碗小菜,间或二三碟腌菜酱菜即成。

土家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不可穷尽。但透过这些饮食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土家人与生俱来的那种强悍豪壮的性格,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因而历史上的土家人便以英勇善战着称。

3、建筑

湘西北是土家人聚居地,这里属喀斯特地形,天然溶洞较多。土家先民最初居所,便是这些洞穴,称为“穴居”。

唐宋时期,砖、瓦、石灰、油漆等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已经相当熟练,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楼台殿阁和城池建筑,杆栏建筑日趋成熟。

位于永顺县灵溪河两岸的老司城分衙署宫殿区和土民街道区。土司衙署为“金銮殿”,衙署区建筑由迎宾馆、绳武楼、绳忠楼、永镇楼、筹边堂、寿禄堂、奉先堂等组成,城墙用石头与石灰混砌而成。

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文化的更加深入,领主经济的解体,地主经济的确立,建筑规模和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建筑类型和样式也日趋多样,如城堡、市镇、书院、学宫、戏楼、寺观、衙署、石拱桥、塔坊、六角凉亭等。

现存建筑类型

居类建筑:

民居:土家人的住宅由正屋、偏屋、转角楼、朝门四部分组成,一般人家只有正屋。小康人家有正屋、偏屋和转角楼。富有人家加修朝门和冲天楼,豪门大户修四合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土家民居以木结构穿斗房为主,间有穿斗、抬梁复合结构的民房。较为典型的有永顺列夕彭氏木房,其排架系穿斗与雕花状相结合形式,别具特色。木屋瓦房一般为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五间的。“排”是用“穿枋”组合起来的一排架,再用“开间枋”把排联系起来,竖于础石之上,形成“间”。正屋规模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七柱十二棋等多种组合形式。棋以“满棋”者居多。排越多间就多,棋越多屋进深就越大。永顺樟木就有十二排十一间、三个四合天井的大院。土家民居以平房居多,柱径以粗为荣,柱高比值较大,具有粗犷之美。柱间尺寸喜“八”,以图吉利,如一丈二尺八、一丈四尺八等。房屋出檐喜宽,以防雨水洗蚀壁板。出檐有单挑、双挑、挑挂棋、配“托替”等表现形式。屋面盖青瓦,亦有盖石板、茅草、杉树皮的。为了保证结构稳定,木匠常用“迈柱脚”手法,以使周边立柱的“脚”达到向“四方八挓”的目的;为使房屋造型有变化,常用“抬檐冲脊”手法,以获屋脊、瓦坡面合理的弧线,这不但让建筑线条充满美感,还使檐口不至出现“偷水”现象。

在住房使用方面,以四排三间“一字屋(即修成一排)”为例,正中一间为堂屋,正上方装板壁安“神龛”,供祖宗神位,是土家族人祭祀祖先、宴请宾客的场所。堂屋左右两间居室叫“人间”,供住人。一般长子住东头,次子住西头。人间以木板为界又分成前、后两小间,前面一间设火坑,火坑上方铺竹、

木条,并且吊炕,供烘烤腊肉、玉米等用;后面一间为卧房,窗小且少开,有较强的秘密性。人间铺木地板,而且楼枕较高,以利通风防潮。堂屋后面有过道房,作放物或老人用房。称偏屋为磨角,连接于正屋的左右两边,作为灶房或碓磨房之用。在正屋和偏屋两根脊线交点,立起一根“伞把柱(即柱子像伞)”,成为土家匠师的独创。

随着人口增加,土家人就用配厢房、接拖屋、加偏房等手法,增加房间。最有特色的房屋是土家族转角楼。在正屋左右一头或两头,与正屋垂直向外延出一组或多组排架,每排柱子长短依地势高低而取舍,形成杆栏楼宇建筑,即“转角楼”。转角楼多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亦有三、四层的,其屋脊必须低于正屋屋脊,寓“客不压主”,同时也是工艺需要。修得最多的转角楼是一正屋一厢房,富有人家修一正屋二厢房(即双厢转角楼)。转角楼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司檐和龛子。山墙与挑檐相接,成为司檐,用于挡雨通风。龛子是土家楼阁的雅称,是转角楼的厢房,外有悬空走廊。谓之楼,就须有梯可上:有直上的、有斜上的,有暗上的、有搭上的;有石的、有木的;有从室里上的、有从室外上的……拾级而上至楼房,矮小的对子门两侧放小格窗棂。楼阁多为闺房。走廊是由落地柱向外挑出的挂柱形成过道,有单面的、双面的、三面的乃至四面设廊的,称为“走马转角楼”。转角楼两边上端,檐角翘起,雄伟壮观。转角楼的挂柱下常饰木雕金瓜,走廊装木花格。连接挂柱的“眉毛枋”既利于采光,亦增加美感。别看转角楼“脚”参差不齐,柱子弯扭粗细不匀,眉毛枋凸翘平直不一,但是可谓形曲意直,韵到神足。土家民居的特点概括起来为:“八字朝门青瓦屋,飞檐翘角转角楼”。

山寨:土家人好聚族而居,因而常选一块地势较高处作为寨址,同宗同姓的组成一个寨子,一般以姓氏作为寨名,如向家寨、覃家寨、田家寨、彭家寨……也有用土家语作寨名的,如麦寨(太阳照到的地方)、业必寨(鸟儿落脚的地方)、苦竹寨(山坡上的寨子)等,也有以汉语取作寨名的,如慈利吴王坡、桑植峰峦溪、永定马头溪等。山寨设有寨门,中央连摆手堂。

城镇:多为封火外墙的印子屋,以天井过亭组合,有三进两亭以至五进四亭的。起伏的封火墙、高耸的过亭、精致的装修,显示其突出地位。沿街民居多与铺面结合,柜台外露,饰以雕花栏杆。沿河则多成悬挑的吊脚楼形式。如永顺王村古镇、凤凰沱江古城等。

祠祀建筑:

摆手堂:摆手堂建筑分为土王祠及摆手场两部分。在成牌坊形大门之内,由短墙围成又深又长的长方形摆手场地;摆手场的顶端为“土王祠”。凡是土家族人祭祖、祈年、神断、还愿、迎春、歌舞、竞技,多在此举行。土王祠为石瓦建筑,内设神龛一座,供奉土王、八部大王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偶像,有的供奉本地土王。这些古代建筑保存着土家祖先流传下来的木雕、石刻、彩绘、岩画等民间工艺。龙山县马蹄寨、保靖县利湖、永顺县双凤和永定区茅冈等地均有摆手堂。

宗教建筑: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汉末开始传入土家地区;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逐渐在今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随着道佛的传播,历代各地都兴建了许多宫观庙宇,其中着名的有后晋的永顺老司城祖师殿、唐代草创的慈利五雷山道观,唐代石门夹山寺,宋代永定普光禅寺,明代以来营建的梵净山庙宇群等。

从现存道佛建筑来看,其建筑风格与结构基本上与汉族地区的相同,只不过往往一处宗教建筑常融道、佛、儒教于一体。如普光禅寺,初为观,后融佛、儒。另外,有的宗教建筑添加了一些土家建筑符号。如观音岩寺,就有土家转角楼建筑的风格。

路桥建筑:

拱桥:有独拱、多拱的,独拱的两头砌石堡,一拱横跨河床;多拱的,中间砌石墩,拱拱相联。往往桥面还配木质凉亭,飞檐翘角,雕花镂空。亭设木凳,以供行人躲风雨、歇息。着名的洗车河花桥,位于龙山县洗车河镇,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绅士萧家霖等倡修。三孔,为石墩木面凉亭桥。桥顶画有太极图形;两边桥帘刻有各种花纹;走廊两边建有木栏杆,并设平板坐凳。

岩桥。土家地区溪河纵横,为方便来往行人,对一些河床较宽和河基较深的溪河,一时无钱修桥,便就近取来石条,相隔一定的距离搭建,步步相连,直达对岸。这样,未涨大水时,只要河水没有淹没石墩,行人就可过河。至于小河小溪,岩桥更是随处可见。

指路碑。湘西土家族地区,随处可见的指路碑又叫“令牌碑”。它是一种长条形上圆下方的碑石,酷似县太爷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尔得名。世界上万千碑石,无一归活人享用,唯令牌碑例外,它是专为活人树立的。湘西土家有个习俗,若某家小孩多灾多病,养育不顺,父母疑有鬼神相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十字路口立一碑石,并标明东西南北可去某处,正中两行大字:“长命富贵,易养成人”。此碑专为外乡行人指点迷津,是一种行善积德之举。据说凡照此办理的,小孩子百养百顺。

陵墓建筑:

墓碑:土家居住的山野,到处可见石碑石墓。这是死者后人为纪念先辈恩德和显示自己孝心而修建的。土家墓碑别具一格,很少立单块碑,多为单厢碑,家境富裕者,则修三厢碑、五厢碑、七厢碑、九厢碑。单厢碑较简朴,又称“儒碑”,用一块正碑和碑帽、碑角、碑柱、碑耳、碑墓等八至十余件石料拼成。三厢以上墓碑,较繁复,除一大块正碑外,还有二至数块副碑。正碑刻墓主姓名和孝男女名字,副碑刻墓志铭与祭文或诗词;正副碑上面各有碑梁、碑帽、碑角,均雕龙刻凤;各碑左右有碑柱,碑柱正面刻各种文字对联;柱之内侧刻人物故事或花鸟虫鱼、龙凤狮虎。

崖棺古墓:在临江河的悬崖峭壁上,利用较为宽阔平坦的崖面,人工开凿出规整的长方形横龛或方形洞口的纵向洞穴,也有少数略经加工的自然洞穴,置棺木于其中。横龛的棺木外侧显露,方形洞穴不封门。一般以三五穴为一组,多的数十穴为一群。横穴居多。

4、传统节日

岁时:即正月初一日晨,开门对东方作揖祝圣;归者跪拜尊长,日拜年。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谓亲厚。过上九日谓迟年。妇女于夜间迎紫姑神,谓"请七姑娘"。正一初一,给父母及本族亲人拜年,正月初二起,先给妻子家族亲人拜年,然后给其他亲戚朋友拜年。

正月十五夜:取衫树枝,于宅外烧之,谓"烧"。儿童大声呼逐,谓"赶毛九"。是夜,张灯结彩,演戏,玩花灯,舞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通宵达旦,城乡皆然,叫"闹元宵"。正月十五家土家各行各业不做任何事,正月十五晚上吃“爬坡饭”,意为新一年的工作步步高升,风调雨顺。第二天,各行各业开始正常的工作。

舍巴节:立春节第五个戊日。舍巴”即土家族语“摆手”之意,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之一。土家族因有语言而无字,其民族民间艺术只能以语言为载体世代相传。节日那天,主持节日者之房族不分男女老少、排成长队,敲锣打鼓,吹起土号,放三眼炮、鞭炮,由“梯玛”领队来到社场。队伍中还有一个头戴烂草帽、身披土花被面的人,由四个人抬着进入社场。相传这人是祖先,他后边跟着一个拿扫帚的人,边走边扫,传说祖先战死后其尸体长了蛆日须清扫。跟在后面的人群,由族长带领,一路吆喝,领唱人每唱一句,众人齐声呐喊:“干哉!干哉!啊喂!……”和声整齐,地动山摇。祖先抬到社场时,又是一阵锣鼓声、鞭炮声、土号声。庙内老人跪在地上迎神让坐,然后烧香敬神。敬神毕,由主祭人带队在坪场里围成圆圈,跟随锣鼓声,跳起摆手舞,由“梯玛”唱祖先来源的古歌。这天的活动称“小社”。

第二天的活动称为“大社”,这天分三次活动,每次均先敬神,后表演歌舞,唱歌内容转向农业生产活动过程,期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黄昏时,主祭的长辈们整理衣冠,磕头,并吹起土号,放火炮,送神回山,社巴节结束。通常参加节日活动的还有外来唱戏、玩魔术、打千秋、表演武术的人,以及做生意买卖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三月三日: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节"。现在一般与清明节同时过。清明插柳叶于门,谓之清,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又以丝棉五色纸制为彩幡,挂于祖坟顶,亲族为死者祭扫坟墓,叫"插青"或"挂青",意为挂念亲人,为过世的亲人送钱送衣服。若过世的亲人在节没有墓碑,在世的后人亲人,当在有生之年为过世的亲人立墓碑,立墓碑的日子为清明的前一天。

端午节:凡附近寺观,必印送张真人图像,至节日必悬挂堂中,小儿辈则以雄黄涂额,以"邪毒"。是日则食棕子饮菖蒲,系艾蒿悬于门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于澧水、水赛龙舟。端午节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农历六月初六,是祭祀向王天子即廪君的节日,称向王节。传说廪君为抢救落水老人而死。有年六月初六,清江发大水,有个老人在清江捕鱼落水,呼喊“救命”。廪君水性好,在巨浪中救起了老人,自己却被鱼网缠住,被漩涡水卷入江底。廪君蒙难的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初六。从此,土家人为了祭祀这位祖先,在清江两岸修建了40多座向王庙,并把农历六月初六定为向王节,祭祀向王,就是祭祀廪君。向王节的主要祭祀活动有:一是杀鸡祭向王,也称为血祭。《后汉书》记载:“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人们最早祭祀向王,是用人祭。随着社会文明进步,改人祭为畜祭,后又改为用鸡血祭祀。土家人六月六除到向王庙拜祭外,清江船工祭奠活动最为隆重。这一天,全体船工上午在船头设祭坛,用公鸡一只,快刀断喉,也有用手掐破鸡冠,把鲜红的鸡血滴入清江。这时,船工们在船头焚香烧纸,鸣鞭放炮,叩拜向王。以求向王天子保佑赐福。也有同时用母鸡一只,祭祀德济娘娘。“向王天子掌舵,德济娘娘拿艄”。祭毕,船工们分享供品。二是晒龙衣。传说向王天子遇难后尸休在巴王沱打捞上岸,巴民们给他换上新衣服安葬,把旧衣服洗晒收藏。从此,每年六月初六,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把衣服拿出来曝晒,由此形成六月六晒龙衣的习俗,以表达人们对向王天子的怀念。三是放河灯。传说向王天子落水后,巴民们四处寻找,通宵达旦。夜晚,人们高举火把,灯笼,沿清江寻找向王,希望他能看见灯火。由此形成

六月初六晚上燃放河灯的风俗。点点灯火,顺江飘流,蔚为壮观,以表达人们对向王天子的哀思。

七月七夕:亦称情人节。妇女结彩绸对月穿织,陈瓜果于道以祀牛郎织女。与各民族差不多。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与各民族差不多。

十月十六日,俗谓寒婆婆打柴。若此日雨,打柴不成,冬必晴暧;若此日晴,则虿褚殉桑,"二月初二晴,果木吃不成;二月初二落,果木结成索"等俗言同类。

腊月二十三夜,土人祀炉神。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流传至土家地区。与各民族差不多。

腊月二十八日,为打年粑节。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腊月二十八日,为家神洗尘净身。打扫家里及祠堂的各个角落,意为扫去这一年不干净的东西。

除夕,谓过年

土家族人和中华各民族人一样过着春节,也叫过年、除歹。但其中也有土家人过年的特色。

湘西人过年从腊月24就开始了。按姓氏过。彭姓过腊月24,田姓过腊月25,向姓过腊月26,覃姓过腊月27,李姓过腊月28,王姓过腊月29,其他姓都过大年30。这有故事的。明朝时候,东南沿海倭寇横行,屡剿不绝。湘西人急国家所急,痛国家所痛,在土司首领彭荩臣、彭翼南带领下,3万男儿,先后5次出兵远征。湘西人会打仗,敢打仗,不怕死,很快就赶走了倭寇,保住了国土。明皇帝下旨颁昭,御赐皇匾,授予湘西官兵“东南战功第一”的称号。

当时的湘西土司王朝,都是家族和宗族制。土司王是彭姓人,率先出兵,出兵时正好是腊月24日。所以彭姓人家就腊月24日提前过年。过完年就出发。田姓人家是腊月25日出兵,所以田家人是腊月25过年。依次类推,每个姓过年的日子都不一样。因为天一亮就要出发,所以都是晚上过。赶年的习俗就这样留了下来。所以,进入腊月时,你只要听见哪家在放鞭炮,你就可以知道这家人姓什么。所以,在湘西过赶年时,你就知道湘西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怎样的一种义无反顾怎样的一种铁血丹心丰丰盛盛的一桌年饭,热气腾腾的一桌子美味,都是生活的香味、劳动的香味,是对先祖年复一年的敬意和思念。

湘西人过年,是要煮够三天年夜饭的。就是说,过年时,要煮出三天的年夜饭,表示丰衣足食,吃得有余有剩。过年时,小孩不准吃鸡爪子,吃了就成绩不好,写不好字,写的字像鸡爪子抓的。更不准吃猪尾巴和猪脚叉子(猪蹄),吃猪尾巴,会事事落后;吃猪脚叉子,长大问亲(找对象)时,人家肯打叉子,对象会被叉掉。大人小孩都不准泡汤吃,泡汤就会来年发大水,垮田勘,年成不好。

现在湘西人过年大多白天过了。一部分人依然晚上半夜过年,一边看电视、打麻将,一边办年夜饭,办好后,边吃边天亮了,预示来年的日子会越来越亮。

5、红白喜事

婚嫁

土司时期,土家族流行“骨种”婚.18世纪30年长“改土归流”以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占了上风。这时,土家人结婚一般都要经历这样一些过程(童养媳、抢婚等情况除外)。

求婚与放话男方与女方求亲,必请媒人前往。媒人去为男方求亲,须自备伞一把,表示团圆;同时还须带上男方准备的礼物前往女方家,若女方收了礼,便有了八成希望;若女方不收礼,表示拒绝这门亲事,媒人不必再来。一般女方为显示金贵,不会轻易答应,讲究“三媒六证九早晨”。三媒指正媒、副媒、劝媒;六证指天、地、君、亲、师和老祖宗。女方表示同意,称为“放话”。女方放话后,即点上腊烛,并由媒人放鞭炮三挂,称“定准火炮”,既表祝贺,也是信息,同时告知世人知晓。

插看认亲亦叫“订亲”。女方同意,男方需准备礼物(主要为衣物、首饰、食品)用抬盒送去女方家。其衣物、首饰为赠女子之物,食品送女方亲友。送礼讲究四抬、六抬、也有八抬的。认亲亦称“插香火”。订婚之后,双方视为姻亲。土家人说:“不开亲是两家,开了亲是一家”。从此,男方需去女方送节、送红白喜事。拜年时,女方需做1-2双布鞋赠与男方,女方父母需回赠钱物作为答谢。男方提出结婚那年,需送一只带有尾巴的大猪腿,若女方同意年内结婚,便将礼物收下;若女方不同意年内结婚,则割下猪尾巴交给男方。

讨庚即讨女方的生庚八字。“方庚”需由男方准备好庚书,由媒人陪同前往。但讨庚时,男方不得见女方的面,待女方开了庚,男方即放三挂鞭炮,以示庆贺。

送日子即由男方选择好良辰吉日,去女方通知“佳期”。土家人称“送日子”。送日子后,男女双方积极筹办婚事,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办喜酒。女方的嫁妆以生活用具和食物主。生活用具主要为盖的被条,铺的毯子及至碗与茶瓶之类。土家人有“三天不吃婆家饭,三年不穿婆家衣”的说法。

哭嫁哭嫁是土家族的重要习俗,也是土家女子婚前一个重要仪式。新娘哭嫁,一般在出嫁前七天、半月哭起,也有哭上一月的。哭嫁时有亲友陪哭。枫木是哭“十姊妹”。即另找九位姑娘“陪哭”。哭嫁的主要内容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吃离娘饭”、“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哭嫁期间,其家族亲友都要请出嫁的姑娘吃“送嫁饭”。“送嫁饭”虽办得尽量丰盛,但不许喝酒。

过礼婚前三天,男方需前往女方家“过礼”。所送去的衣服只送衣不送裤,裤由女方做。有的女子自己有多少新裤便向男方要多少新衣,以相配成套;于被子,女方也只做被面、棉絮,包单由男方做,称作“礼布”。“过礼”的时间,也有在婚前十天,及至半月的。过礼须用抬盒送去。抬盒为全木制作,呈正方形,边长80公分,四角有方木柱,下呈盒状,盒高18公分,有的还在抬盒四周饰以花纹。其花多为喜鹊闹梅、野鹿衔花、龙凤呈祥等。上边四方木柱两两绑在一抬杠上,专供喜庆抬礼品用。

冠笄婚前头一天,女方需办“花园酒”。土家人又将“花园酒”称作“戴花酒”。“花园酒”上,女方需将全部嫁妆摆出来,擦洗干净。并请媒人给新娘“开脸”。“开脸”是用线绞除脸上的汗毛,新眉毛扯成一钩新月,发辫盘成“巴巴髻”戴上“花冠”,等待迎亲队伍的到来。

迎亲男方派来的迎亲队伍,由彩旗、乐队(有长号、哨呐、钹钹庆、筛锣、边鼓等)、抬盒数个(必为双数)、花轿三乘、头嘎、二嘎、摸米组成。“头嘎”为媒人;“二嘎”为“礼官”;“摸米”代表新郎,由青年小伙子担任(因新郎是不去迎亲的),于头天下午到女家。

迎亲的花轿呈正方形,边长1米左右,高米,用木方作架,三面装木板作轿顶,四面轿檐饰以花纹,其花多为戏曲中的爱情故事。前面留有门,用大红布遮拦。用时在中部绑两木杠(或竹杠)。轿夫们抬着轿子在崎岖山路上行进时,由于后面不好看路,前面为给后面报告道路情况,以协调动作、统一步调,创作了《轿夫歌》:

桥儿两空,脚踩当中;

当中有个眼,脚踩边边点;

天上一枝花,地下牛屎粑;

天上明晃晃,地下水。

稀泥烂,脚踩边上;

稀泥烂滑,脚板稳踏;

飘石又带滑,稳踩又稳拿。

……

左边擦墙,右边摸梁。

左边擦墙右边虚,左边多踩些。

前头前蓬罩顶,后头弯腰躲过。

单田一根线,跑马如射箭。

乱石我不报,自踩又自照。

天上一朵云,对面来了一个人。

大路朝天,一个半边;

平阳大路,甩开脚步。

《轿夫歌》在报路的同时也写出抬轿和行走的技巧。民歌不拘韵度,语言别致,可唱可诵,前唱后和,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有的女方,在迎亲队伍到来之后,要举行“拦门礼”。“拦门礼”上,女方礼官要盘诘男方礼官,盘天盘地盘历史,以了双方智力、反映力和知识的较量。

“拦门礼”毕,鸣炮奏乐,按其亲疏,分批迎亲者进堂屋歇息。

在酉水河一带,当晚,举行找“摸米”活动。因“摸米”无特殊标志,到底是谁,女方并不知晓,由哭嫁时陪哭的姑娘在迎亲队伍中的青年男子中寻找,名“找摸米”。一旦怀疑谁是“摸米”,便在他脸上抹锅烟,被抹者亦反抹。此时,男女扭成一团,互相抹烟戏媚,被抹的男子多,说明被女方姑娘爱上的多,而真“摸米”的脸上却不能见黑,万一不幸被抹,也要悄悄洗净,否则被视为丢了新郎脸面。俗有“摸米脸上没有黑,新郎姑爷好角色。夫和妇顺全家福,家发人兴创大业”之说。

佳期那天,鸡鸣“发亲”。发亲前,新娘要穿露水衣、露水裙、露水鞋,搭上“喜罩帕”。新娘上轿前,女方要派人“试轿”。此刻,哭嫁也进入高潮。

上轿要由哥哥背,路过堂屋时,要踩堂屋正中的斗。“踩斗”时新娘哭的唱词是:

手拿红绫五尺长,

哥哥背我离爹娘;

手拿红绫五尺五,

哥哥背我离父母。

脚踩金斗四只角,

今朝出来离祖婆。

堂屋打伞当天扬,

今朝离开爹和娘。

上轿前新娘要扔十二双筷子,扔筷子时哭的唱词是:

乌篾筷子十二双,

哥哥六双我六双,

哥哥六双发家又致富,

妹妹六双落远方。

上轿时,要“哭上轿”。“哭上轿”一段中的主要唱词是:

枫香树来枫香球,

我和你一无冤来二无仇,

你只往外头背,

不往屋里留。

哥哥呀,你为什么这样狠心,

背我往火坑里送?

你为什么要帮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到岩坎上倒了吧,

让我变只鸟儿,

飞到无边无际的天里头去吧;

让我变只鱼儿,

游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去吧。

哭嫁,上轿前达到高潮,有的竟哭得死去活来,既包含了离别的痛苦,又有对封建婚姻的强烈反抗。

新娘出门,娘家兄弟要抬轿子送一程,远近不定,新娘在轿上只哭三、五十步。

送亲路上,嫁妆在前,随后是媒人、带路、正娶、唢呐及吹鼓手,后面才是“四轿”(即四人抬的轿子,新娘坐)和送亲客(送亲客主要是兄嫂,弟为散送)。

途中,娶亲的有意歇气,让女方的正送给人们装烟、发糖;此时,男方的兄弟(含表兄弟)与与新娘亲嘴,要新娘装烟等采用多种形式逗新娘。

轿子到男方地坝坎下,男方鸣锣鸣炮,这时,有的地方男方也兴拦门。

拜堂男方请一子女双全的妇女将新娘牵进堂屋后,新郎新娘在香龛前跪拜三次,二人即进洞房抢床,据说,谁先抢着谁就强。

铺床下午由男方的姑爷(或姐夫、或妹夫)用篾给新人打床巴夹。打好后,铺床的草把由弟、妹、或侄儿侄女提进新房,一人只能提一个。请姑姑(或姐姐,或嫂子,或请儿女双全的妇女)给新人铺床。

闹房新婚晚,新郎新娘和众客一起,吃饮食,开玩笑,说四言八句。这时,新娘一般是不开腔的。

拜早茶第二天早上,待送亲客打扮毕,由新郎新娘给长辈拜茶,先请家公舅爷堂前受礼,再按辈份依次拜茶。

婚后三天不分大小,举族庆贺。

回门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一起去女方拜见岳父岳母,称为“回门”。就此,结婚仪式宣告结束。

丧事

生老病死,这里大多数人都得经历的一个过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有着不同的文化,当然也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丧葬仪式,是生存与死者之间的灵魂对话,是人间情感在幻想境界中的阴阳交流。作为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其丧葬仪式无不体现出其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土家族地区,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呈现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几乎每家每户土家中若有老人的情况,都备着棺材,又称之为寿木,其用途是在使老人“归天”(过逝)后能有一个安身之处。一般情况下,棺木用较为好的木料做成,那样可以延长其棺木腐烂的时间,从而防止死者躯体早日腐化,也体现出了后人孝心。

一般,土家老人逝世后,要历经初死,告丧与奔丧,入殓,绕棺,跳丧,抬丧等几个阶段,持续时间不确定,一般少则三五天,多则长达半月之久。

初死:古人对死有很多种说法,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之死曰“卒”,士之死曰“不禄”,庶人之死才叫“死”,未成年人之死称为“殇”,还有“弃世”“上仙”等等,不胜枚举。病人刚断气,就举行“招魂”仪式。有的地方是一人拿着断气者的衣服挥动着,同时嘴里喊着“××呀,你该回来了”,有的地方则是众人扑在“死者”身上大哭,并掀动着病人,希望病人能恢复正常;因为断气并不意味着死亡。假如招魂无效,死者长眠不醒,就哭丧,悲伤大作,“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哭丧完毕,给死者淋浴洁身,孝子给老人换衣服,这衣服在有的地方又称为老衣,包括帽子、上衣、裤子、鞋袜一套,其颜色主要是红、白、青、蓝四种颜色。

一般情况下,死者穿的鞋是一种软底鞋,有的甚至只是一层布,为的只是不让死者在奔赴黄泉的路上脚受苦。衣服穿好后,就要烧“钱纸”——一种被认为是阴间通用的冥币,烧好后把灰垫在死者的脑下,因此又叫“倒头纸”,有的地方不经过烧这道程序,直接就垫在死者脑下,以备死者在阴间有足够的钱花,也代表了后辈的孝心。然后再把死者平放在事先备好的木板上,下面点上铜油灯,又叫“地铺灯”,用竹篮倒扣着。其目的在于防止蛟虫等侵扰死者。

告丧与奔丧:告丧即人死亡后,其家属将噩耗告之于众。古丧礼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很多,民间有用燃放鞭炮向邻里报丧致哀的习俗。⑹鞭炮有大小之分,一般情况下,告丧所用的均为小鞭炮,且其长度一般在1米左右。

入殓:入殓即将死者从停尸板上抬下来放入棺材之中。在放入棺材之前,孝子用钱纸烧好灰,请土老师(在民间信仰中,巫师是实施人神沟通的半人半神,他既代神传旨,又替人向神祈求,所以过去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土家语称巫师为“梯玛”,意为“”领头人”,“敬神的人”,但“梯玛”仅是极少数懂土家语的人对巫师的称呼,大部分人称本民族的巫师为“土老师”或“土老司”)将其灰均匀撒在棺材内,然后再用相关器具(如杯子、小碗等),在灰上倒扣出印来,一般情况下,逝者有多少岁数,就扣多少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一种对死者的悼念的方式。然后再由土老师和孝子把死者平放入棺内,

有的地方用钱纸给死者做枕头,有的地方用房子上的“老瓦”(即年代较长的瓦)做枕头。

特别注意的是,在棺材内,包括死者身上千万不能有任何铁的东西,还有稻谷等物品,这样会对后人不利,有的地方说,若死者身上有稻谷等东西的话,那么他的后代会遭受长“多骨”(即有的骨头长得特别突出,甚至多出骨头来)的惩罚。另外,如果棺材相对死者而言大了的话,一般情况下是用钱纸把空余的地方塞着(指两侧),以防止死者抬丧时在棺材里滚动。

入殓之后,便开始设置灵堂(一般选择在堂屋),当然,灵堂的具体样式因地而异,但总体上,少不了以下方面:死者较大的照片(约为一尺见方),死者牌位,三牲(一般是由鱼、肉、酒等构成),水果,盛放香蜡的盒子等。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后人的孝道,灵堂的设置都是比较讲究的,总体上都会给人一种宏伟之感。

灵堂设置好后,就要选择下葬的日期和地点,并以此来决定道场上时间,此过程要请风水先生根据死者的子、女、媳妇、孙子辈等相关人员的生辰八字与死者的生辰八字去“合”,再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和风水最好的墓地。测出来的日期有长有短,即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有的只须几天,有的则需半月左右的原因。

绕棺:绕棺,又叫“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渝东南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柩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烛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并用小竹篓遮着;巫师将法咒一念,召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由土老师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远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灵人生平,可唱神语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的传统。当然,在利川一带“绕棺”又称之为“坐堂”,即少了“绕棺”中“跳”的环节,土老师们只先坐着,于是吹打乐器,唱着歌词。

跳丧:“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长阳、五峰、巴东一带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廉”,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与“哭嫁”不同,土家人丧事却办得十分热闹。“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送亡人”,充分表现了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山寨里,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指死者下葬前夕),唢呐齐奏,锣鼓大作,鞭炮阵阵,丧鼓一响,相邻数寨齐来奔丧。所谓的“听到丧鼓响,脚板就发痒,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灵堂上的舞者,每人手执一件乐器,由掌鼓师指挥,鼓声一起,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合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叫做“跳丧”。

跳丧舞姿有“曲”“颤”“悠”“靠”“转”而独具一格,除了“跑场子”“四大步”等基本套路外,多为模仿山中飞禽走兽和一些农事活动。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度,一般分为七项程序:一律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二跳丧;三遥丧;四践丧;五穿丧;六退丧;七哭丧;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渔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另女爱

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以歌为哭”,“以乐致哀”,慰死者亡灵,为家属“散忧”、“解怨”,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土家人办丧事戴孝帕是有规定的,直系亲属戴在头上,一般客人就载在手臂上,直系亲属的孝帕还有长短之分,越长,就证明此人与死者关系越密切。

抬丧:抬丧,即出殡。土家人的出殡是在清晨(拂晓前后)举行的,一般是在将死者下葬之后才天亮为宜,意即死者平安“上路”。土家人送葬,棺前必须一人丢钱纸于送殡的路上,谓之丢“买路钱”,相传送殡上山,沿途有饿鬼阻路,故丢钱纸于路途,施舍于众饿鬼。路途中,棺材不能停下,更不能靠地,所以,出殡时,往往需要较多的男子轮流抬丧。抬丧,另一方面,抬棺材的人还抬着棺材不停地抖动,俗话说是死者不愿意走,孝子必须下跪,请求死者不要这样子;一般出殡,孝子要下跪达十次之多。当到达下葬地后,众人小心翼翼地将棺材放入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后再掩盖上土,再筑成长方形墓状。若是该墓周围还有其他坟墓的话,孝子必须在其坟前点上蜡烛,烧上钱纸,旨在使死者“融入”该群体中去。

土家人死后,他的儿子或女儿要为他守孝七天,如果女儿已经出嫁,在守孝期满了以后再过七天,女儿要回娘家为死者上坟。同时,在死者下葬三天后,其后代要为其上坟,又名”垒三坟”,即用掘土工具,为其修缮坟墓。当晚还要再次点上大的蜡烛,放鞭炮等。

土家人死后,后代为了不忘记祖先,除了在家中设立牌位,还会在祖先死去后不久的日子里为祖先立牌,当然,这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碑文内容可记载亡人生平,可记载死者相关亲属等……

建新屋

土家人把修新屋作为繁衍子孙的根基,因而看得十分神圣。修屋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好依山傍水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屋场。无论谁家起新屋,远亲近邻都来帮工,只吃饭不拿工钱,叫“打白工”。喜庆日是在堂屋上梁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送礼祝贺,叫“斟上梁酒”。

所谓梁,是指堂屋脊横梁。梁木选择有个古怪的规矩:屋主必偷偷在大山中寻找分岔成两根的标直大树,不问树的主人是谁,尽管偷偷砍下,锯成两根,同时从山上滚下,谁头在前,尾在后,无伤无疤的,就选哪—根。这种风俗,叫“偷梁木”,土家寨有俗规,偷梁木不算“偷”。梁木一旦偷砍下地,就要鸣放鞭炮,还要在上面搭红布,然后热热闹闹请八个后生抬回家,一路招摇过市,似乎“偷”得很光采,树主不仅不追究,反过来还要表示祝贺,因为这是吉利与友谊的表示,就好比为人家子孙根基作了重大贡献似的荣耀。

梁木正中画太极图,左右书“美仑美奂,金玉满堂”或“帝道遐昌,五谷丰登”之类的对联。

上梁时,请两名歌师或掌墨师赞梁。赞梁有一定的曲调,较单调,实际上是种韵白表演形式。待梁木在屋顶上架好后,赞梁者便攀梯而上,一人提酒壶,一人端茶盘,茶盘内放着筷子、酒杯、腊肉、糯米糍粑。

提酒壶者赞道:

手提酒壶闪金光,壶中美酒喷喷香,

欢欢喜喜上屋去,要跟主东赞主梁。

端茶盘的接着赞道:

手端茶盘四四方,张郎造就鲁班装。

四角造起龙凤榫,金漆盘子摆中央。……

赞毕,二人开始上梯,每上一步就唱五句赞词,其内容是借颂扬古人恭维屋主的:

上三步,中三元,刘备关张访大贤;

南阳有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下高岗

上十步,十美十全,张郎鲁班下凡间;

修起高楼和大厦,主东富贵万万年!

赞梁者攀上屋脊梁木时,二人各坐在梁木的一端,一边饮酒,一边互问互答,用长篇的赞词,赞扬主东的屋场像仙境琼楼,龙王宫殿,必发子发孙,福寿绵长。赞梁后,向下抛“梁粑粑”。先把两个象征富贵的大粑粑拿在手中问下面的屋主:“要富还是要贵?”主人回道:“富贵都要!”两个粑粑抛下时,主人家接在怀中。(最忌讳接不住),然后将小粑粑抛下,边抛边唱:笑哈哈,笑哈哈,双手拿起梁粑粑

四面八方一齐撒,大家越抢越发达

这时屋场上人如潮涌,争抢粑粑,热闹非凡。抛过粑粑后,亲友们将一段段五颜六色的布料搭在梁上,叫“搭梁”,此时鞭炮震耳,赞梁者又一步一赞,下到地面,于是,一栋新屋就在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中立起来了。

生子

报喜:婚后生子,女婿向岳父母报喜,生男孩提一只公鸡,生女孩提一只母鸡,加上几个染红的蛋,到岳丈家说:“你女儿到漫处去了。”岳父母只要一看见鸡,便知外孙性别。

赈竹美酒与挖周:土家族生儿育女叫“添人进口”,添人进口以后的第一件喜庆之事就是“赈竹米酒”,以表示庆贺,男赈九,女赈十,生男孩子在第九天办酒席,女孩子则在第十天办酒席。这一天,族亲及好友要送钱祝贺,做外公婆的更要送竹摇篮、被子、衣服、鞋帽、和红糖鸡蛋等东西给外孙。孩子满一个月后,又要到外婆家去“出月”,回来时,外公外婆要送“打发钱”。孩子满一周岁时,又要庆贺,名曰“挖周”。

起乳名:当地人认为,给小孩起了乳名,便于抚养,土家族人甚至认为,乳名取得越贱越好,如“狗子”、“叫花子”、“岩头”等等。这些乳名,到了上学年龄后,一般正式场合将不再使用,但在同辈人和长辈的口中,都一直常用不衰。

百家饭、衣:有迷信思想的人,请算命先生给小孩算命,如果命中有“关煞”,还要请巫师还愿渡关。为了孩子易养成人,有的报孩子寄拜人为子;有的向一百户人家订一地小布,和少量大米,给孩子煮“百家饭”吃,缝“百家衣”穿;有的给小孩戴上“百家锁”,锁上刻有“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的字。夜哭贴:如遇小儿夜哭不止,便将写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红纸,张贴于十字路口的树木或桥梁及墙壁上,相传如此,即可止小儿夜哭

蛋卜:以鸡蛋为卜具,为小孩看病收魂的巫教仪俗。小孩受到惊吓,夜睡不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则认为是魂不守舍,须请法师烧蛋赎魂。作法时,将蓝棉线在一鸡蛋上缠绕七圈,然后在蛋上念咒画符。把鸡蛋埋在火中烧,鸡蛋爆裂得快,认为是小孩受惊时间不长,地方不远,经过烧蛋收魂,很快可以康复;鸡蛋爆裂得慢,是小孩受惊时间较长,地方较远,烧蛋后会慢慢好转。鸡蛋爆裂后赶快取出,剥去蛋壳,根据爆裂蛋形在蛋白上辨认小孩受惊的原因

和地方。辫明后念咒,在小孩额头上画符,将烧的蛋给小孩吃,再将缠绕在鸡蛋腰上的棉线捆在小孩的手腕上(男左女右),烧蛋仪式才结束。

生日

祝寿,土家族把它视为人生礼仪中重大礼仪之一。对祝寿,土家族有些不成文的俗规;未满童限的小孩,称为“长尾巴”;成年人,则叫“过生日”;五十岁,方称“祝寿”。但是,若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举办“祝寿”,有“尊亲在不敢言老”之说。最隆重的祝寿,是满六十花甲;特大隆重的寿诞,是年满百岁,称为“人间寿星”。因此,土家族庆寿仪礼,也就因年龄而异。

五、宗教信仰

土家族的信仰文化主要有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神灵崇拜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自然神灵,对祖先的祭奠是宗教中的祖先崇拜。

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崇拜

土家族信奉多种神,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而神灵崇拜是其中的一种。神灵崇拜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自然神灵等的崇拜。首先,在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崇拜中,云舍村的土家人信奉观音娘娘,土地公公等。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观音娘娘多次解救唐僧师徒。同《西游记》里的观音娘娘一样,在土家人的心里,观音娘娘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因此,人们在有灾难的时候,就烧香纸给观音娘娘求解救,在无灾难时,求她保佑.在当地,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娘娘的生日。在这一天里,人们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把自己洗漱好,把家中的餐具清洁一遍,这样做是为了去荤,好有一个干净之身去朝拜。他们带上香纸和果品等去附近的寺庙朝拜,在江口县,最具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座落在世界名山——梵净山的大福寺了,里面有很大的一座铜质观音像。观音娘娘不仅给人们解救和保佑,而且给人们送子,当地的人们都叫送子观音。总之,观音娘娘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在土家人心里,是最崇拜的神灵。其次,土地公公作为神灵崇拜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存在,在很多的小说和电视剧中都出现过。土地公公跟观音娘娘一样,也是去解救和保佑人们,但没有观音娘娘那么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了。在土家人过节的时候,都要带上香纸和刀头(一种用猪肉煮熟做的,呈方块状,一般有半斤左右)去祭拜。特别是在重大的节日里,如春节里,人们会带更多的物品去祭拜。

自然神灵崇拜

在云舍村,自然神灵有很多种。凡大自然存在的,在当地的人们心里都有一个神,如山神,水神,洞神,风雹神和五谷神以及各种动物的神。当遇到干旱需要雨水的时候,人们就带上香纸,水果和肉等祭品去祈求山神,水神和洞神下雨,而祭祀风雹神是土家人最具特色的了,它是多由三五名妇女逐户凑集钱(用于买祭品)或祭品到背风的山凹或是水洞前设祭跪念:“祈求风雹大神,慈悲万民众生,莫刮大风,莫降冰雹,保佑地方平安。信妇某某跪拜。”土家人很喜欢打猎,在上山之前,就用香纸请求山神原谅,并祈求打到更多的猎物。五谷神以及各种动物的神一般是在节日祭拜,尤其是在春节。

祖先崇拜

土家族的文化

土家族的文化解析 一、文化的内涵 民族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的地域环境,一定的人类种群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维过程的反映。 土家族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边区 ,其土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山地农耕文化,是土家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精神财富 ,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现在国内有关土家文化旅游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 ,主要是集中在湘鄂渝黔地区,也存在着上述民族文化旅游的问题。民族文化是群体意识 ,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很多约定俗成民族文化形式 , 不论婚俗民俗,还是饮食民俗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族传承性土家族的文化。 土家族通过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表现出民族成员所特有的共同心理素质 ,成为与其他民族群体相区分的标志之一。它是土家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 ,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升华。它集中表现了土家族在一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风貌,并成为贯穿于整个民族文化之中的“主心骨” ,而土家族文化则是土家族精神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1]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基和标志 ,虽然土家文化不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但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思想、言语和气质,也可以说成是人的外化。民族文化犹如一条历史的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还要流向未来 ,处于不停顿的发展之中。 土家文化的流失 纵观历史,在清朝时期是对土家文化流失有很大的影响:清政府对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并不局限在经济领域 ,而且还渗透到文化方面。他们对土族文化进行改造和变革 ,同时向土家族地区广泛推行汉族文化。 禁止摆手舞,禁止土家族传统信仰崇拜,改变土家族服饰,改变土家族传统交际方式,改变土家族婚姻习俗等,在一定程度上,土家族文化的某些要素受到破坏。清政府向土家族地区大量输入汉族文化 ,在促进土家族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家族文化。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积极成分受破坏 ,如自由恋爱方式、自由交往方式、民族信仰等受到限制;土家族语言在汉族文化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文化(总1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土家文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团队去土家族聚集地调研,必先了解学习土家族的文化。如果不先了解土家族文化,则不能有调研的想法,不如不去。若学习土家族文化不彻底,轻则会贻笑大方,重则会遇到各种麻烦使团队陷入困境。入乡随俗,现从图书、网上、及个人经历的土家文化简作介绍,望各队员认真学习。一则中华各民族文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担起保护各民族文化的责任。二则为此次调研作必要的准备,以免影响以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1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芷江县、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来凤县;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区,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

土家族民俗文化介绍

土家族民俗文化介绍 【摘要】:土家族现有人口802万人,在全国民族人口总数中排名第七,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共有2个土家族自治州,24个土家族自治县,1957年1月被正式确定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土家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关键词】:服饰食俗 一.服饰 1.男子服饰:男子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2至3米,包成人字路,没有完全盖住头发。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鞋底厚。 2.女子服饰: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礼物哦。 3.小孩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 二.食俗 1.日常食俗: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

土家族风俗

土家族风俗 引言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 湖南、贵州、重庆等地。土家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俗习惯,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本文将介绍土家族的一些主要风俗习惯。 婚嫁风俗 土家族的婚姻制度非常讲究,通常在农历农忙季节结束后,进行婚礼。婚礼通常会持续三天,被称为“三朝”。第一天是迎亲日,新郎一行人会前往女方家中迎娶新娘。第二天是亲友聚餐,新婚夫妇会邀请亲友共进晚餐。第三天则是新婚夫妇参拜祖先,祈求祝福和幸福。在土家族传统的婚礼中,舞狮表演和歌舞表演一直是不可缺少的节目。 赛龙舟 赛龙舟是土家族重要的传统体育活动,通常在农历五月初 五举行。这一天,土家族的人们会聚集在河边观看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自土家族的传统民间活动。参加

比赛的龙舟通常由20人组成,队员们会齐心协力划桨,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线。赛龙舟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土家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象征。 民歌舞蹈 土家族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歌舞蹈,通过歌舞表演来表达对 大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土家族的歌舞节目以独舞为主,通常伴随着精美的民族乐器,如竹笛、扬琴等。土家族的舞蹈动作优美、富有节奏感,常常表现出对劳动、生活以及自然界的赞美。土家族的婚礼上,舞狮表演和草裙舞也是重要的节目,吸引着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祭祀仪式 土家族人民深信神佛,因此祭祀仪式在他们的生活中非常 重要。土家族的祭祀通常与重要的节日或者仪式相结合。在传统的祭祀仪式中,土家族人民会穿上盛装,击鼓吹箫,在祭坛上献上美食和酒水,以示对神佛的敬意。祭祀仪式不仅是对神佛的虔诚,也是土家族人民心系祖先、对家族的传统文化的传承。

土家族传统节日

土家族传统节日 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节日。 在土家族的日历中,有许多重要的节日,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 来观赏和参与庆祝活动。本文将介绍土家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带您一 起了解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1. "苗年"——土家族的新年 "苗年"是土家族的传统新年,它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开始,为期五天。在这个节日里,土家族人民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例如,他们 会在家里摆放神灵图腾,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拜神祈福,以及出门走 亲访友。此外,苗年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唢呐、锣鼓等,这些都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2. "龙船节"——庆祝丰收的节日 "龙船节"是土家族人民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 举行。这一天,人们会制作彩龙船,并将其放在水中,舞动龙船,以 图祈求来年的丰收。龙船上会装饰着五彩缤纷的旗帜和花朵,船上的 人们会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如手 拉手赛龙船和歌舞表演等,可以让游客们感受到土家族的独特魅力。 3. "米酒节"——品味土家族文化的盛会 "米酒节"是土家族人们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通常在农历十月初 十庆祝。这个节日是土家族人民表达丰收喜悦的方式之一,也是展示 土家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场合。在米酒节上,人们会亲手制作米酒,并

与亲友一起欢庆,品味酒的醇香。此外,节日期间还会有各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如歌舞表演、竹竿舞和火把舞等,使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4. "刀杆节"——土家族勇士的纪念日 "刀杆节"是土家族人民纪念勇士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二月初二举行。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刀杆舞表演,舞者手持刀杆,翩翩起舞,展示土家族人民的勇武精神。同时,还会有传统的射箭比赛和刀杆斗技比赛,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刀杆节是土家族人民传承勇士精神的场合,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介绍了土家族的一些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意义。通过参与和观赏这些节日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家族的文化传统,感受土家族人民的热情和喜庆。与土家族一起庆祝节日,品味当地的美食和饮品,将会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他们的独特魅力吧!

土家族的文化习俗(土家族的传统风俗)

土家族的文化习俗(土家族的传统风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土家族的文化习俗,以及土家族的传统风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 1、土家族的民俗特点有哪些? 2、土家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3、土家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4、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民俗特点有哪些?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饮食习惯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 土家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 正腊月间的年节、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在众多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现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过赶年,也称过蓑衣年,即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因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扩展资料:

土家族的游艺文化介绍

土家族的游艺文化介绍 在土家族人们忙于农业之余,还有着一些体育游艺活动。他们这些活动都是来源于平常的生产活动,而且大多的活动都是集体性的,因为土家族人居住分散,加之生存环境恶劣。下面跟着店铺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游艺的土家族文化吧。 【土家族的游艺文化介绍】 体育活动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逐步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土家族民间所流行的体育游艺活动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礼仪、信仰礼俗、战事战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土家人居住分散,加之生存环境恶劣,土家族人每有大事总是集体行动,团结一心,因此与之相伴随产生的体育游艺活动大多是集体性活动。如摆手舞、茅谷斯、赶仗、抢花炮等等,都体现出团结的力量。 土家族不少民间体育游艺活动也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展的,如“荡藤”、“撑杆越沟”、“打秋千”等就是利用自生自长的树枝、藤蔓作活动的器械。山上的竹、木、藤、条、石都成为体育游艺的器材。如“抢贡鸡”、“发界鸡”用的“鸡”是用草、藤、竹编成的;“喀蟆抢蛋”、“捡子”、“举石锁”就是利用山上的石头、石子儿。 土家族的体育游艺与生产方式密不可分,许多体育活动或直接来源于生产活动,或受生产活动的启示。如“甩叫岩”是从狩猎时飞石击兽,放牧时用飞石驱赶牛羊兴起的;“打飞棒”是从驱逐野兽、保护庄稼、河中叉鱼等生产活动中产生出来的;“溪河垂钩”、“潜水摸鱼”原本是土家族人渔猎生活的组成部分,后来演变为带有竞技性的比赛;“赶仗”本身就是生活在大山中的土家族人获取食物的重要手段,后来渐渐演化为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带有娱乐性的集体健身活动;摆手舞中的“农事舞”、“狩猎舞”更是土家族早期农耕生活和狩猎生活的再现。 生活礼俗也是影响土家族体育游艺产生的重要因素。“茅谷斯”

旅游文化知识:土家族文化之旅——了解中国湖南地区土家族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旅游文化知识:土家族文化之旅——了解中国湖南地区土家族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土家族是中国著名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重庆、贵州 等地区。本文将重点介绍湖南地区土家族文化的历史和传承,带您了 解土家族的独特文化魅力。 一、历史渊源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历史始于唐朝年间,形成于 明朝。土家族的先民始祖为巨石先民,他们在长江上游一带繁衍生息。明朝时期,土家族因与明朝抗战有功,逐渐得到官方认可并得以正式 登记,从此开始有了自己的族谱和家谱。 二、土家族文化 1.婚礼文化 土家族的婚礼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是“悔婚门”和“败婚门”。悔婚门是指新娘出嫁前回到家中暂住数日,借此来悔婚。

败婚门则是指在婚礼前,新郎必须先被新娘的家人逼到绝境,以此来 测试新郎对新娘的真爱。 2.祭祀文化 土家族有着非常严格的祭祀文化,每年秋天都会举行“邛神节”、“祈年祭”等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神明、扫墓、燃烧爱的纸钱等, 以此来祈求幸福安康。 3.民俗文化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如在饮食方面,土家族人喜爱 吃毛肚、泡水鱼等辣味美食,在服饰方面,则以“兽头”为代表,色 彩鲜艳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4.音乐文化 土家族的音乐文化是其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他们有着自己的民歌、乐器、舞蹈等表演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土家山歌和土家舞蹈。 三、土家族文化传承 土家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是土家族人们一直保持着对传统 文化的尊重和热爱,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形式让年轻一代了解

和接受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新,使得土家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四、旅游推介 湖南地区的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游客可前往张家界、凤凰古城、沅江土家民俗文化旅游区等地,亲身体验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此留下难忘的旅游印记。 总之,土家族作为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将土家族文化融入旅游推广中,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更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中国的少数民族很多,而土家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历史悠久,主要是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土家族的风俗很多,在饮食上面,以苞谷、稻米等为主食,菜肴以酸辣为主;在住上,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等;在服饰上,喜宽松,布料多为青蓝色或麻布。那么接下来和店铺一起详细了解下土家族有什么风俗和特点吧。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1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1:寒食节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在众多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现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过赶年,也称过蓑衣年,即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因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2: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3: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其实,扫墓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代以后的事。到唐代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4: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存在3种说法。一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一说清明节既为鬼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的介子推。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5: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6: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的清明节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以树桠枝为架,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2 土家族的祖先从事农耕较早,自古以来养成爱护耕牛、尊重耕牛的传统。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牛的生日。这一天,土家族人都要给牛做生日,哪怕春耕生产很忙,到了四月十八那天,也要让所有的牛休息一天,还要给牛加餐,主人还要恭恭敬敬的用土家语念一首《祝牛王词》。 有的《祝牛王词》这样唱着: 世界上最好的是你哩,最苦的是你哩。 拖了一年的犁耙,嘴巴里吃的是青草。 二、三月夜里哩,落大雨像瓢倒。 主人要摸黑整田哩,火把绑在你的角上。 雷公也助威哩,吼得地皮也震动了。 主人拼命鞭打你哩,就搓的缆索已扯断了。 看看你那架枷档的地方,看看你拖缆索的地方。 活肉变成了死坨坨,你口里没有半句牢骚。 据说念到这里,老牛眼泪汪汪,感到主人讲到它的内心之处。

浅论土家族风俗文化

浅论土家族风俗文化 ——土家婚嫁习俗摘要: 这是一篇关于土家风俗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家族的婚俗、服饰等方面内容。土家人婚嫁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哭嫁、穿离娘鞋、抢床(坐床)等。土家族的服饰更具有民族特色。独特的土家文化造就了独特的土家人生活习俗,土家人的日常生活都蕴涵着土家族独有的文化魅力。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村风民俗、婚丧嫁娶都具有一整套特定的规范和仪式。随着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溶入,土家村寨的生活习俗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 土家族婚嫁、民族服饰、哭嫁歌、定亲、回门 目录 土家族风俗 (1) 摘要 (1) 关键词 (1) 目录 (1) 正文 (2) 土家族婚俗 (2) 求肯及姊妹歌 (3) 哭嫁歌 (4) 土家族的服饰 (5)

浅谈土家族风俗文化 ——土家婚嫁习俗 婚姻,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意味着新的家庭结构、新的生存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命诞生,甚至意味着新的社会地位。在土家人心目中,唯有结婚,才算“成人”,只有结了婚,才有资格在人生的论坛上发言。 土家婚俗之美,美就美在用最艺术的眼光,把一切关注直接投向女性,浓墨重彩地渲染她们在面对这种人生际遇的变化时,极其自然地流露出惶恐、惧怕、向往、怀旧、怨恨、挣扎等等种种不安所交织的情绪。恐怕只有最高明的艺术家,才有能力将如此庞杂的意象,果断而明智地集中到这一点。 土家婚俗之奇,奇就奇在用最朴实的方式,最贴切地表达了人们的亲情、友情、爱情难以割舍,浪漫与现实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最真切自然地反映了前后两种生活的联系和过渡。也只有最睿智的思想家,才会如此殚精竭虑地将这些人类终极关怀的伦理学概念,浓缩于方寸之间,展现在堂前檐下。 土家姑娘的出嫁,是一出荡气回肠的悲喜大戏。在所有土家民俗中,婚俗的仪式最复杂、程序最完整、细节最精致。细细数来,从“求肯”开始,有报期过礼、上头开脸、陪十姊妹、陪十弟兄、陪媒、合八字、升号匾、迎嫁、取亲、拦车马、迎亲、圆亲、铺床、拜堂、接腊、坐床、吃交杯酒、吃下马饭、交亲、敬大小、拜钱、陪新姑、陪送亲家、下厨房、传茶、回门等前后二十多道手续。在整个剧情中,故事的男主人公其实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配角,从头至尾几乎没有几句象样的台词,倒是故事的女主角先悲后喜、悲喜交织,将一腔情绪演绎得酣畅淋漓。 故事是从“求肯”开始的。 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土家姑娘自然也逃脱不了“明媒正娶”的道德羁绊。媒人是剧中上场的第一个人物,“求肯”是土家山寨办婚事的序幕。每年新春伊始,是媒人约定登门的时间,媒人按男方的授意来到女儿家,开始施展其如簧巧舌。如果女方同意,当年下半年即可成亲,否则,要等第二年的新春时节再求肯。不逢春不求亲,其他季节是不准媒人上门求肯的。 可见,此时媒人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故苦口婆心者有之,信口开河者有之,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诱之以利,媒人的无奈在民歌中表现也很生动:

土家族文化简介

土家文化简介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传统文化不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它不仅在单纯的文化艺术领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巨大成就,还在政治、军事、教育、生产技术、医药卫生、哲学思想、古代法律、历史典籍、古代建筑、书画雕塑、名胜古迹和出土文物等多种领域,也有丰厚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有深富的文化内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一、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二、土家族文化简介 1.语言 土家族语言属藏语系藏缅语族,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支独立语言,土家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语在语音方面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声母中无唇齿音f和舌尖后音zh、ch、sh、r,韵母中无U、ang、eng;二是有专声母ng、r(舌尖前音)和韵母io;三是声母g、k、h 和韵母i分别合拼成gi、ki、hi;四是有四个声调,但一声和四声差别不大,很难区分。土家语的音位系统,共有二十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四个基本调类。 2.文学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3.艺术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4.风俗 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

土家族饮食文化和节日信仰习俗

土家族饮食文化和节日信仰习俗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那么土家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呢?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和节日信仰习俗。 土家族的饮食文化 土家族的日常食俗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土家族的节庆、礼仪食俗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为表示对客人尊敬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文化 一、族称族源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历史上土家族称谓不统一。秦汉时,以其崇拜白虎被称为“廪君种”。此后,多以地域命族,被称为“溪蛮”,“楼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阳蛮”等。宋代,出现了专指土家的“土民”、“土蛮”、“土兵”等名称。以后,随着汉人大量迁入,“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1956年我国国务院批准土家族为单一民族,统称为土家族。 二、白虎图腾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鄂西土家族为古代巴人的后裔,以白虎为图腾。下面请听“白虎图腾”故事。 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的传说及白虎图腾 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 向王庙和天王庙以白虎神廪君为主要的祭祀对象。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小孩喜欢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在小孩脑门上画“王”

字。人们还把虎作为“族徽”铸造在钮扣之上。民居的门顶雕白虎、门环铸虎头。以此来驱恶镇邪,祈求平安幸福。 虎纽镦于是战国时期的军乐器,国家一级文物,高54厘米,重达14公斤,颜色浅绿,器作椭圆形柱形,顶饰虎形纽,胸内空,虎纽张口,虎纽耳、四足饰云雷纹,虎纽身和四肢饰柿蒂纹代表兽皮。器顶面饰有人面纹、鱼纹、鸟纹、手心纹和人物船纹。该文物曾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代表到国外展览。现在用木棒敲击不同的位置会出现不同的音调,还可以演奏歌曲,神奇之极。 鄂西土家族地区留下了许多以白虎名命的地名。宣恩和恩施有白虎堡,利川有白虎山,鹤峰有白虎台,宜昌东北有白虎关。这是土家族先民白虎图腾崇拜留下的地名遗迹。 三、土家风情 1、土家服饰 不同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请欣赏时装走秀。 2、土家民居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吊脚楼是一种全木结构的干栏建筑,为土家族的主要住所形式之一。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概略

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概略 (一)悲壮雄浑有遗篇 1、悠悠先祖土家族是由巴人、武陵山区的土著先民、僰人、濮人、乌蛮、板楯蛮和賨人、 江西迁来的部分望族等大概于唐、宋时代融合而的一个单一民族,但是融合 的核心是巴人,巴人有三支,按照其图腾和信仰分为:龙蛇之巴、鱼鳖之巴 和白虎之巴,白虎之巴为主体的巴人经过漫长的艰苦岁月,大致到宋代就形 成了今天的土家族。土家族其他民族一样,也是多元一体的。白虎巴人尚武 善斗,勇猛剽悍,为周武王伐纣立下了大功。公元前316年,秦军灭蜀后南 下,灭掉巴国,他们逃到武陵山区,聚族而居,自觉融入当地土著巴人之中, 保留了更多的民族特征,为土家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 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 的时代。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白虎 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郑。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 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 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 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 征。 3、梅山猎神把狩猎叫做“赶仗”,有传承战争的内在含义,土家人特别信仰和崇拜自己的 猎神——梅山猎神。梅山是一个聪明漂亮、勇猛无比的姑娘,既是土家族中 出色的猎手,梅山为了保护自己的同伴,在与野兽搏斗中英勇牺牲。从此, 土家人就视梅山为骁勇、刚烈的猎神。土家人在狩猎的前后,都要祭祀山神。 土家人狩猎的方式有:第一,安竹签。把尖削的竹签埋在野兽必经之路上, 野兽落在竹签上被刺死;第二,挖陷阱。采用集体围猎、诱惑伪装、出没必 经之地等方式;第三,做栅栏。用栅栏围住有野兽的山坡,留几个出口,在 出口外挖陷阱,然后围杀;第四,安木笼。在木笼里面放上诱饵,用受动或 者活动机关,捕猎野兽;第五,下套。有捉鸟雀、连续安套套野兽两种类型; 第六,安榨板。利用诱饵捕获小动物;第七,集体围猎。 4、操舟行水最先的巴人先祖,利用鱼凫(鱼鹰)捕鱼,善于行水操舟,后来迁徙到武陵 山区,山高谷深,采用叉、钓、笼、网、毒等很多方式捕鱼,作为营养的补 充。 5、八部大王“八部大王”又称“八部大神”,传说是大龙给他们喂奶吃,有大凤给他们遮风 雨,他们的八个兄弟名字分别依次为:1、熬潮河舍、2、西梯佬、3、西河 佬、4、里都、5、苏都、6、那乌米、7、拢此也所也冲、8、接也会也那飞 列也。这八个神人,他们勤劳善良、诚朴重义、武艺高强,应该是土家族历 史上八个氏族或部落的首领。 (二)杨柳新枝舞翩跹 6、酉阳民歌酉阳民歌是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节日喜庆、婚丧祭祀等活动中 都明显地表现出来。《酉阳州志》有“土人面对篝火歌舞膜拜以祀神”的记载。 酉阳地处古代五溪之首的酉溪地带,属九溪十八峒的原始部落,因此,最初 的酉阳民歌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原生性。历史上,有两次重大事件的发生曾

土家族文明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 土家族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在社交活动与家庭生活中,特别重情尚义,讲究礼尚往来和文明礼行。土家族这种古朴淳厚的礼仪之风,不但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风范,而且还世代相传,不断地发扬光大,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以及土家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今天公民“明礼诚信”等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人文和实践意义。 一、土家族的四大礼仪 所谓礼仪,即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如婚礼、葬礼等。土家族人在一生的生活和社交活动中礼仪较多,但最重要的只有四大礼,即诞生礼、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寿礼、葬礼。这四大礼是土家族礼仪之风的集中体现,既有社会特征,又有信仰特征,它们把土家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吉凶祸福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多样的民俗样式,而且长期地支配着土家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1.诞生礼 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土家人相当注重为婴儿举行诞生礼,它既含有为新生命祝福,祈祷长命富贵之意,也有为产妇驱邪避祸之意,在礼仪中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虽然土家人最看重的是诞生礼中的“打三朝”(即婴儿生下3天后要进行全身沐浴)和“满月酒”,但实际上,土家人的诞生礼包含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妇女怀孕后,俗称“有喜”,要请土老司行法事“安胎”、驱邪,祈求祖先保佑,并在堂屋门上挂上筛子、艾蒿草,称“金钟神罩”,护住孕妇之屋。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接生婆进产房后,要敬祭土家族的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婴儿下地,接生婆用白线结扎脐带,若是男孩,就用父亲的衣服包裹;若是女孩,则用母亲的衣裙包裹。给婴儿洗澡的水严禁任意外泼,以免污秽神灵。婴儿降生后,父亲要怀抱“报喜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报喜,女孩则用母鸡报喜。岳母家则按婴儿性别置办“三朝礼”和“满月酒”。 三天后,岳母家以及亲友们挑着礼品前来贺喜,即“打三朝”。酒宴上,产妇家要请婴儿的外公或舅父取名,俗称“命名礼”。满月那天,岳母家要来给婴儿“放脚”(因为婴儿出生的第一个月脚手都是包裹着的,满月之后才解开包裹,正式穿上衣裤,俗称“放脚”),并送来放脚需要的一切衣物,这一天俗称“满月酒”或“祝米酒”。婴儿诞生后,第一个来产妇家的人,俗称“踩生”,“女踩男,福寿全”,“男踩女,要中举”,产妇家要格外热情地招待踩生人,使之多说些吉利话。在当代,土家族诞生礼中最重要的是“打三朝”,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是把“打三朝”与“满月酒”(祝米酒)合二为一的,统称“打三朝”。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诞生礼中很多带迷信色彩的陋习都被土家人自觉地抛弃了。 2.婚礼和成年簪冠礼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土家族逐渐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层次礼仪,这些礼仪是十分复杂和隆重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礼仪过程,但在整个礼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婚期这一天举行的男、女冠礼和一系列其它礼仪活动。如“打样”,即媒人撮合男、女双方进行第一次见面,俗称“瞧样子”,双方满意后再正式提亲。“求婚”,打样之后,男方正式请媒人去女家求婚。“讨红庚”,俗称“合八字”,男方委托媒人讨来姑娘的生辰年月日时,写在“红庚贴”上,并请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按阴阳五行推论,看是否相合或相克。“定亲”,俗称“插茅香”,合了八字,就成了“天作之和”,男、女双方即择吉日,举办酒席,邀请双方亲戚到场正式定亲,实际上是向社会公开这桩婚事,取得社会承认。 “拜年”,定婚后,男方每逢新年都要去女家拜年,但拜第一个新年最为隆重。“看期”,到了结婚年龄,男、女双方同意后即请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择吉日结婚“。冠礼”与“婚礼”,婚期到后,男、女双方即举行非常隆重的冠礼和婚礼,新娘则要按出嫁礼仪进行哭嫁。成年簪冠礼和婚礼,土家族是将其一并举行的,并且最为隆重。男冠礼和女冠礼都是在结婚前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