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公共卫生人才发展的差距

公共卫生人才发展的差距

公共卫生人才发展的差距

公共卫生人才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储备不足:公共卫生领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才,但目前人才储备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

2.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而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相对较多,但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3.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公共卫生领域的职业发展前景相对较差,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一些优秀的人才流向其他领域或地区,进一步加剧了公共卫生人才短缺的问题。

4.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不完善:目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培训体系和标准化的培训内容,导致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为了解决公共卫生人才发展的差距,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人才储备: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共卫生领域,加强人才储备。

2.优化人才结构:通过加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素质和能力水平,优化人才结构。

3.减少人才流失:通过提高公共卫生领域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待遇水平,减少人才流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公共卫生事业。

4.完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通过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和标准化

的培训内容,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的完善,提高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的变化以及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当前形势 人才队伍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着人才队伍质量不高的问题。首先,医疗人员 分布不平衡,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其次,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很多医生、护士缺乏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再者,缺乏一支能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队伍。 人才队伍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个地区、部门之间 缺乏协调、合作。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发现问题时,部门之间反应不及时协调,导致应急事件处理不到位。 对策建议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解决现有人才队伍质量不高的问题,首先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公共 卫生人才的基础性、专业性培训,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另外,要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为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为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整体规划。在人 才梯队建设中,要采取分层次、分领域的方法,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各个地区、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合作,实现统筹规划。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应对健康风险,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需要在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好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构建应急响应机制,要注重与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合力.

新时代我国公共卫生人员与预防医学教育现况及发展对策分析

新时代我国公共卫生人员与预防医学教育现况及发展对策 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国家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人员与预防医学教育存在一些现状和问题,需要关注和改进。 一、现状分析 1.人员短缺:在我国,公共卫生人员与预防医学医生的数量与需求有明显的差距。根据统计数据,到2020年,每千人口的医疗卫生人员数应达到5-6人,但我国仅为 2.64人,就医资源紧缺。 2.教育不足:现有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教育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还需加强相关实践课程和实验室建设。同时缺乏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教师资源,导致学生在实践中无法全面掌握实用技能,难以适应现实需要。 3.专业化不够:现有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专业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工作范围不够明确,无法满足现阶段需求趋势。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不够广泛,无法针对当前疫情和公共卫生风险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发展对策 1.加大投入力度:应加强公共卫生人员和预防医学医生的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健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机制和人才激

励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和预防医学医生的薪酬待遇,做到“引 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2.优化教育内容: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课程设置方面,可 以注重学生实践下的基础教育,提高相关实践课程和实验室建设水平,加强模拟实验、实习和实地调查等教育活动。在教材的编写方面,要充分结合当前卫生状况,加强疫情、环保等方面的知识体系。 3.强化专业化: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人员和预防医学医生的职业 培训,注重科研工作和新技术的学习,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能力和实践经验。制定行业标准和职业认定制度,明确公共卫生 人员和预防医学医生的职业范畴和发展路径。 在新时代国家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应 当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相关工作的发展和改进,为国家的卫生事业 做贡献。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思考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 现状及思考 摘要:本文从公共卫生医学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三个阶段层次的教育为切入点,对疾控中心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指出相应的策略,以此全面提升医学专业技术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关键字: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目前,中国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新发传染病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环境污染加剧,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1】。为了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国家对传染病防治中心进行了大量的建设投入,在此背景下,医疗保健人才的培养是传染病防治中心的关键。 一、当前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其主要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时期。 (一)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公共健康教育系统,主要为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为主体的医学专业教育,为不同类型的医学机构提供了大批的医学专业技术人才。 (二)缺乏一个清晰标准的规范化训练系统。实施规范化训练,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可以弥补雇主对应聘人员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差距缺口,以此培育“防治结合”的优秀医务人员,保证新进医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2】。 (三)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持续的、全员性的、终身的教育,主要指在毕业之后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因此,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中,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作用十分重大【3】。各级政府 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应该发挥其教育培训的作用。 二、我国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的关键问题 第一,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还存在着大量的 公共健康教育和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与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 技术人员更是如此。 第二,是公共卫生队伍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在新情况新形势下,在岗位胜 任能力方面对公共卫生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技能, 更要具备能够让他们能够将这些技能进行有效的运用和运用的品质,来应对疾病 谱更为复杂的群体。 第三,院校教育的人才培训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当前我 国大部分高校都采取了“以教师为中心”或“以书本为中心”的 LBL传统的授课 方式,以此导致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满足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 需求【4】。 第四,缺乏一套规范、统一、有质量保障的毕业后教育培养制度。我国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对公共卫生医师进行标准化训练,但由于公众健康状况复杂,仍需 要逐步探索和积累经验。 三、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培养相关建议 (一)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卫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医院中,卫生服务人员短缺、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不平等等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县级/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 医院更是如此【5】。在保证人员数量和待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产业 的吸引力度,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并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6】。 (二)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贯通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2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2022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2022年是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紧要之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下面对2022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全球新冠疫情依然严峻,但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家领导人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加强疫情防控,推动全民防控。公共卫生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调,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科学指导和推广防疫知识,全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同时,全社会广泛参与,持续加强自我防护和协同防控,形成强大的疫情防控合力。经过前期艰苦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还需加强 在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的背景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首先,公共卫生机构在防疫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到基层还存在差距,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养专业公共卫生人才。此外,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和体系,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督和管理。 三、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转型升级 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向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具体来说,需要加强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和人才引进,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推动公共卫生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和质量。 总之,2022年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只有持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现 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背景情况※ XX在全球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未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XX城市人口密集、国际交往频繁,在各种新发、突发、输入性传染病防控重大压力面前,从现代城市安全角度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增加,所以拥有高警觉防范、高效率、高水平的应急反应的公共卫生保障队伍不仅是XX全球城市建设的基本配套和保障广大市民安全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XX未来核心城市功能的战略举措。目前,大环境整体上对公共卫生工作的关注度并不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流失严重,存在明显的人才紧缺问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面临诸多困境。 ※问题及分析※ 1、基层公共卫生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愿景,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目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流失严重,存在明显的人才紧缺问题。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标健康XX2030的目标,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缺口大。疾控中心人员的编制配备根据中央编办的要求,原则上按照XX市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核定。2021年底XX市常住人口是2418.33万,理论上疾控中心人员按要求总量需配备4232人。实际上根据XX市疾控中心2021年的统计数据,全市疾控机构人员总数是2904人,

编制配备仍有1328人的缺口。 2、公共卫生增量工作不断增加,绩效没有同步提升,激励缺失,导致人才流失 大部分项目工作都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外的增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实施完成的话,实际是超出其绩效范围的工作量,且目前社区实施是没有额外绩效兑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量逐年成倍增长,而绩效水平却无法同步提升,薪酬竞争力在全社会的人才竞争中逐年下降,造成“招人难,留人难”的困境。 3、疾控中心属全额财政拨款单位,绩效工资难以突破 绩效工资实施后,由于收支两条线,收入不能用于劳动力报酬的再分配,影响了很多检测、监测工作的开展,业务开展缺乏活力和积极性,导致专业人员技术荒废、能力下降。分配上存在“平均主义”、“大锅饭”倾向,存在“不愿意多干”问题。 4、公共卫生工作没有纳入政府所关注的医改工作中 为了能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大力关注并推动医改,但是从综合型医院改革到社区综改,从来没有把公共卫生工作、疾控系统放在主要目标和对象上。从政府的重视程度来讲,公共卫生的改革是远远不能和医疗的改革相提并论的,医改也并没有让三级医院去承担公益性事业。 ※建议※

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随着中国人口规模日益扩大,并且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公共卫生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复杂。尤其是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再次引起了全民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作为保障群众健康的一道防线,在这场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一、现状 1.1 人力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基层卫生人员短缺依然存在,在卫生机构中,医生、护士数量明显不足,尤其是其中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医生护士人均数量低,基础医疗设施落后,给基层卫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2 基层服务体系存在问题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低下,受限于床位、医疗器械、技术力量等条件,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过分依赖地级市医院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服务,给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1.3 卫生保健投入不足 我国的公共卫生投入不足,不利于基层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地方政府对于卫生保健投入不足,导致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低档、护理师人均数量少。 二、建议 2.1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改善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的状况。加强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训和后续管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熟练的基层医务人员。 2.2 完善基层卫生依托体系 政府应通过建立了解基层卫生服务需要的评价系统,完善基层卫生依托体系。投资基建,扩大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设备及技术力量,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范围和质量的升级,让病人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 2.3 增加卫生保健经费投入 政府应该增加卫生保健经费投入,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和资金防止不足。当地政府也可以调动地方财政和医保资金,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让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总结: 对于我国现在的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短板,但这并不代表我们退缩。相反,不管是2020年的疫情,还是当前我们的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当前时期下更显得关键。推动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提升工作,不仅可以使我国公共卫生水平大幅提升,同时也必将为我国康健生存和疫情防控打上坚实的基础。

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或困难

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或困难 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资源不足、人力不足、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等方面。下面将对其中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源不足。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设备、药物和人力资源来支持其正常运转。然而,现实中很多地区的资源配置仍然不够均衡,导致了一些地方的公共卫生工作缺乏必要的支持。这些地区往往面临着医疗设备、药物、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和质量。 其次,公共卫生工作在人力资源方面也面临困难。人力资源是公共卫生工作中最重要的资本之一,但现实中存在着医疗人才匮乏、医疗机构管理混乱、医疗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一方面,国内外的人才流失情况仍然严重,一些有能力的医生抱着去更好的发展的心理,离开自己的家乡,对当地的公共卫生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管理混乱,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此外,医疗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也是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一大问题,缺乏良好的医德和医德,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和医患矛盾。 此外,公共卫生工作中的监管与制度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目前,一些地方的公共卫生监管不够到位,导致了一些不合格的食品和药物流入市场,给公众健康带来威胁。同时,一些地方的公共卫生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对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和规范,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和流程。

最后,公共卫生工作还面临着公众意识和素质的问题。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得到公众的参与和支持,但现实中公众对公共卫生的意识和素质普遍较低。一方面,部分公众对公共卫生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一些人在生活中缺乏卫生意识,不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给公共卫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多方面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我们应该加强资源的配置,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完善监管与制度建设,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素质。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推动公共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从项目设计、资金拨付、人员培训以及服务实施等一系列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 资金不足:由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而有时政府资 金有限,难以满足项目的需求。这就导致一些地区无法得到充分的服务,甚至有时服务质 量无法保证。 2. 人员培训不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要一支合格的专业队伍来进行实施。有时候 医疗人员的培训水平不够,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一些偏远地区人才匮乏,缺少合格的 医疗人员。 3. 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资源 分配上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发达地区能够提供较多的资源和服务,而一些贫困地区则 得不到充分的支持。 4. 服务质量不稳定: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粗放式的服务,导致服务质量 不稳定。一方面,一些地区可能由于人员不足或其他原因,无法提供全面的服务;一些地 区可能服务过于集中,导致一部分人群得不到服务。 5. 额外收费问题:在一些地方,由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不足,一些医疗 机构可能会对用户额外收费。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负担,也会降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公 平性和可及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项 目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服务质量得到保障。 3.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资源的均衡分配,减 少地区间的差距。 4. 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及时了解和解决服务质 量不稳定的问题,确保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5. 严禁额外收费行为: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力度,严禁对用户额外收费 的行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以及严禁额外收费行为等措施来解决,以提高公共 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我县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从总体上讲,卫生事业发展仍相对滞后。我县卫生事业发展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截止2011年9月底,卫生系统共有在册正式职工779人,其中卫技人员634人,占职工总人数的81.4%。人才结构不合理,且中高级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县级医院,其中高级职称17人,占2.6%,中级职称202人,占31%,初级职称329人,占51.8%。人才断档,流失严重,后继乏人。县级医院均存在五官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等重点科室人才断档,新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难以担当学科带头人重任,人才梯队没有形成,整个人才队伍呈“哑铃型”结构,人才储备几乎为零,仅1998—2010年,县级医疗单位就有36名业务骨干外流,其中县人民医院就有18名中、高级职称的医师流失。现有的高级职称人员中,又在近3年内将大部分退休。 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镇卫生院收入锐减,而补助的重任又落在县级财政,由于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非常困难,如果财政没有按时补助到位的话,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难留住,人才一走,乡镇卫生院

就会陷入瘫痪。 二、医疗设备落后。近几年除10个乡镇医院陆续配了一些基础性设备外,县级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22个管理区卫生所几乎没有更新任何设备。县级医院中我县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医院——县人民医院的设备严重老化,连一台象样的CT和彩色B超都没有,现在用的CT和彩色B超是租用人家已经淘汰的设备,这对一家县级医院来说是非常罕见的。22个管理区卫生所设备还不如一些个体诊所,仍然是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 三、保障不足。一是社会保障没有真正落实。全县卫系统的养老保险于2005年6月才办好参保手续。当时确定,卫生系统差额拨款单位参保后其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办法为个人负担3﹪,本人所在单位负责12﹪,县卫生局负责12﹪。从2005年7月起,县卫生局就从卫生事业经费中预算安排12﹪,每年都要切块135--150万元,仅2009年就从卫生事业经费中切块安排171万元交养老保险金,因此造成卫生事业经费更加紧张,县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也不能足额到位,正常的公共卫生经费难以得到保障,严重阻碍卫生事业的正常发展。二是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近5年来,我县财政投入卫生经费分别为289.8万元、465万元、375万元、632万元、672万元,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1.78%、2.47%、2.76%、2.48%,远远达不到中央和省市文件提出的8%要求。

浅谈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9a19127119.html, 浅谈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潘俞彤 来源:《中国市场》2019年第34期 [摘要]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城镇相比较还存 在着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差留不住人才、服务水平低等多种问题存在,制约着卫生服务的发展壮大。文章分析了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建议提高基层卫生人才待遇、加大培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以及怎样激励人才、留住人才,让其在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 基层卫生人才;人才流失;队伍建设 [DOI]10.13939/https://www.docsj.com/doc/9a19127119.html,ki.zgsc.2019.34.13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尤其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以及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等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从目前来看人才短缺是严重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时代重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对于卫生行业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这也需要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尽快实现卫生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健康去服务。 1 目前我国基层卫生人才建设现状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组织一直是基层百姓特别关注的问题,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环节。尤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医院、村卫生室等机构的卫生人才还处于缺乏状态。所以在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凸显背景下,我国不断增加了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政策倾斜于财政投入力度,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2—2018年,我国基层卫生人才总数由35.4万人增加到93.9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万个,乡镇卫生院3.7万个,村卫生室63.3万个。与2017年相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诊所增加。 2 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素质整体不高。目前,我国基层卫生组织人员缺编问题十分严重。从整体上来看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医疗知识不强、技术水平差距大等问题。从知识结构上看,基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比例较低;从岗位分布来看,检验、影响等辅助

试析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试析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对公共 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试图提出一些改进 建议,希望能够对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1.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 在一些医院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并不高,导致一些基本的公共卫生工 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医院在疾病防控、环境卫生、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着管理不到 位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2.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是一个 很突出的问题。一些医院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了公共卫生数据无法得到及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进而影响了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决策和运行。 3.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由于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专门性,一些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存 在着一定的问题。缺乏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人才和骨干力量,导致了医院公共卫生事 业管理中的一些工作难以有效的推进。 4.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二、改进建议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医院需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数据的管理和 分析能力。医院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为医院 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依据。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医院需要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专 业化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如开展专业培训、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等,共同提高医院公 共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素质,为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公卫科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公卫科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公卫科存在的问题 1. 人员配置不合理:在很多地方,公卫科的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由于长期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公卫科的工作效率低下。这导致了很多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无法及时落实,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风险。 2. 缺乏专业技术支持:由于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务的重视不够,导致公卫科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支持。这使得其在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安全等领域的能力受到限制,无法更好地履行职责。 3. 资金投入不足:当前,我国公卫事业在国家财政投入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缺乏充足资金支持是公卫科工作难以有所突破和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公卫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和疾病防控项目的顺利进行。 4.数据采集和分享难题:由于公卫科缺乏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导致数据采集、整合和分享存在困难。这给各级政府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制约了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5.社会认知度不高:相对于医疗卫生事业而言,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尚未得到足够的广泛认可。这就导致公卫科在人才引进、资金保障上都存在较大困难。缺少人员和资源投入,使其更加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整改措施 针对公卫科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1.增加人员配备:政府需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在财政投入方面下更大功夫,提高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编制和薪酬待遇,并划定明确的职责范围,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公卫科中去。

2.加强专业技术支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领域专业技术支持机制,通过专家咨询、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公卫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政府可以设立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科研机构与公卫科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 3.增加财政投入:政府应该提高对公卫事业的财政投入比例,确保公卫科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开展各项任务。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力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4.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实现数据采集、整合和分享。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疾病监测预警灵敏度和反应速度,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 5.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活动,在社会上增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识和认同。同时,加大对公卫科人才培养的力度,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并提供奖学金等激励措施来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报考。 总之,公卫科作为社会健康的守门人,要克服存在的问题并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政府加大对其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合理配置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增加财政投入、优化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我们相信公卫科将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研究基层公共卫生管理的不足及对策

研究基层公共卫生管理的不足及对策 1、基层公共卫生管理的不足 基层民众参与程度不高。要想促进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只靠防疫中心、医院、卫生所、卫生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基层民众参与 进来,然而实际情况是,基层民众参与管理的程度不高,农民缺乏较强的防疫、 健康、保健意识,对于有关知识的了解不足,不了解部分带有传染性疫病的病症,并未立足于公共卫生层面进行疾病防治,只是被动地参与公共卫生事务,限制了 基层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影响了工作效果。 基层医院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在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中,基层医院 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工作的落实主体之一,然而很多基层医院缺乏先进、完善的 管理体制,使得医院无法充分发挥相关作用,如卫生教育和指导、居民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削弱了县、乡、村三级网络功能和相互间的制约、联系关系,不利 于工作开展。要想提升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水平,需要具备完善的体制机制,如公 共卫生监测、运作以及管理机制。一些社区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对于这项工作的价 值缺乏深刻的认知,并未清楚规定管理内容以及要求,影响了医院公共卫生管理 秩序,甚至会限制公共卫生管理优化的进度。这和管理人员缺乏较强的业务能力 以及素质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其并未清楚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很多管 理工作任务和措施并未得到全面落实,影响了公共卫生管理的效果。 人才紧缺。基层医院的人才紧缺,包括管理人才及医务人才,大多 数医院现有医生的平均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具有专业医院实习经验、专业毕业的 医护人员及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疗理念及方法滞后,缺乏完善、先进的仪器设备。公共卫生管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及专业性,不仅需要管理 人才掌握丰富的管理知识,还要了解基础医学知识。若是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 就会影响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不利于公共卫生保健发展。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的 公共卫生管理中,管理人员虽然收集了很多信息,然而真正能够用到临床中的信 息较少,信息利用率不高;在案例管理中,因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在管

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调研报告 一、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情况 全市共有各级公共卫生机构35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核定编制数450名,实有人数548名(含编外人数127名);专病预防控制机构2个,核定编制数16名,实有人数17名(含编外人数5名);卫生监督所8个,核定编制数178名,实有人数183名(含编外人数32名);中心血站2个,核定编制数111名,实有人数129名(含编外人数44名);急救中心3个,核定编制数76名,实有人数115名(含编外人数59名);健康教育机构5个,核定编制数46名,实有人数27名;妇幼保健机构8个,核定编制数579名,实有人数836名(含编外人数314名)。 全市共有公立医院20个,核定床位数8371张,核定事业编制数8191名,备案人员控制数2987名,实有人数11529名(含备案制人数55名、编外人数4800名)。 全市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2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5个,核定编制数2901名,实有人数3157名(含编外人数713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个,核定编制数1361名,实有人数2179名(含编外人数884名)。 二、疫情防控期间职能运行情况 疾控中心:一是开展疫情研判,强化公安、交通、街道等条块结合的多部门联防联控,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堵塞漏洞,为落实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分区分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开展流调工作,全面梳理行动轨迹、重点暴露环节、密集者排查范围等,及

时、规范开展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做好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落实防输入措施,在规定时间内形成流调报告、报告检测结果,保证防控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做好检测检验,使用核酸提取仪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仪,开展新冠病毒临床可疑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核酸检测,全面规范检测,提供准确数据。四是做好物资储备,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应急物资储备,确保防护用品、消杀药械、仪器设备、检测试剂等满足基本需求。 卫生监督所:落实依法防治的原则,结合疫情形势,持续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公共场所、集中隔离点、学校、供水单位和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等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加强医疗机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饮用水、放射卫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监督检查,开展消毒产品市场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开展学校疫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 急救中心:7*24小时承担全市确诊及疑似患者的转运任务,开展一线医护人员专项救治和转运技术培训,组织医护人员理论考核和实践培训,做好后勤保障、舆情管理、信息保密和职工家属慰问安顿等工作。 中心血站:设流动采血车、固定献血屋、固定采血点等开展无偿献血,对所有血液增加核酸检测、滤除白细胞病毒灭活、全部血小板及50%的血液辐照等工序,为临床新增十几项血液检测服务。 公立医院:一是病人筛查,设立应急发热门诊,对不同风险患者分区诊治,实行接诊医生首诊、专家组成员复核、分管领导带班三级控制,采取标准化CT检查、核酸检测流

论我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论我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医疗人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医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国家的医疗服务和 公共卫生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思考。 一、医疗人才短缺的现状 尽管我国医疗人才队伍规模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增长,但是医疗人才的数量仍 然存在着短缺的问题。目前,我国每万人口拥有医生的数量约为2.5人,这与发达 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国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生和护士等高端人才的流动性不足,导致了医疗专业人才在不同地区的供需矛盾。二、医疗人才培养和流动的问题 除了数量不足之外,我国医疗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医疗人 才的培养方面,一些医学院校的办学质量和专业设置亟需改进,医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科研能力培养也亟需加强。在医疗人才的流动方面,由于各地医疗资源的差异,有些地区的医生和护士等高端人才流出过多,而另一些地区则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医疗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推进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面对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不断推 进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方面,要加大医疗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医学院校的办学质量和专业设置。 在医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培养模式方面,应着重培养临床技能和医疗资源整合能力,

通过多学科合作、用人导向等措施引导医疗人才发挥最大效能。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大力投入医疗科学研究,提高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和医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医疗资源的统筹调配。充分利用 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在医疗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同时,要着重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缓解城市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问题。 最后,应加强政府部门和医疗行业的管理和协调。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医疗人才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流动。政府应定期评估医疗人才的供需情况,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监管,针对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短板问题和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支持。 结语 医疗人才是现代化医疗服务的关键因素,是我们医疗健康事业重要的基石。我 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固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点,但是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锐意进取,保持创新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相信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一定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医疗服务全面进步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公卫科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公卫科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的背景 近年来,全国卫生系统加强公共卫生工作,重视公共卫生科的建设。公共卫生科是医院综合性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 1. 缺乏专业人才 公共卫生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室,但很多医院在建设公共卫生科的时候缺乏专业人才,造成公共卫生科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很多医院为了省成本,招聘条件很低,员工缺乏专业学历或培训,导致公共卫生科无法进行有效卫生监测和预防控制。 2. 服务质量问题 一些公共卫生科存在服务质量问题。例如,某些公共卫生科由于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医院卫生监测工作难以开展;另外,一些公共卫生科担当的工作量很大,但服务态度差,使得患者难以接受。

3. 缺少卫生监测仪器设备 在公共卫生中,各种检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很多医院公共卫生科缺乏卫生监测仪器设备,致使医院无法开展必要的卫生监测和防控工作。 整改措施 为了强化公共卫生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增加专业人才的数量和培训 医院应该加强人才储备工作,招聘高素质的专业医务人员,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公共卫生技能和相关知识,对于能力不足的员工进行培训和重点培养,具体培训方案要结合实际情况。 2.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医院公共卫生科应该重视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态度,增强技术水平,将援助医疗和制定服务规范作为关键性工作,坚持不懈做好卫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做好网上服务和咨询工作,打好公共卫生服务的形象和品牌。 3. 加强卫生监测设备的购买和使用 一些医院公共卫生科缺少卫生监测设备,无法开展必要的卫生监控和卫生保障工作。因此,需要医院加强设备购买支持,让公共卫生科能够顺利开展卫生监测和预防控制等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