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康德

康德

康德
康德

说不尽的康德

哲学界有这样一句话:“说不尽的康德”。对于康德的哲学而言,这句话确实是千真万确的,康德所建立的批判哲学体系至今仍不失其魅力,而且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两百多年来,学者们仍在皓首穷经,并总能在康德哲学中发现具有当代性和现实性的一面。与此相对,关于康德的生平,人们似乎就说不出什么了,这或许是因为康德一生都过着一种秩序井然、千篇一律的生活,周而复始、平淡无奇。然而有趣的是,正是这种单调刻板引出了一段有关这位哲学家的逸闻:据说康德每天准时散步,分毫不差、风雨无阻,以至于他的邻居们可以根据他出门散步的时刻来校准自家的钟表,这一则趣事经过海涅的生花妙笔流传得愈发家喻户晓。然而除此之外,人们对这位划时代的思想家又有多少了解呢?

今年2月12日是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逝世两百周年的纪念日。逢此良机多家出版社不约而同,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各自最新的《康德传》,这必将有助于今天的读者们更好地了解这位启蒙时代的哲学家。说起有关康德的传记,不可谓不多,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将传记的稿本寄给了康德本人。此后二百年间,各国专家学者写的《康德传》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佳作,在德语世界里,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的《康德的生平与学说》(Kants Leben und Lehre)(1918年)和卡尔·福尔伦德(Karl Vorl□nder)的《康德——生平与著述》(Immanuel Kant:Der Mann und das Werk)(1924年)当为翘楚,而且两人都曾各自主编过一套很有影响的《康德全集》。不过后者的传记流布更广,其后多次修订,经久不衰,此番亦在再版之列,且销售业绩不俗。其实哲学史家福尔伦德的名字对于国内的哲学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的另一部《康德生平》(Immanuel Kants Leben)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翻译成中文了(卡尔·福尔伦得《康德传》,中华书局1922年版),80年代商务印书馆再次刊行,曾引起不小反响。后者出版于1911年,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后者注重生平,而前者则兼及著述,更适合专业读者的需求,因此两者各有千秋。当然在我国影响更大的则是苏联哲学史家阿尔森·古留加(Arsenij Gulyga)的《康德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而此书的德文版也于今年1月再度与德国读者见面,更证实了它的不可替代性,行家对该书的评价是“雅俗共赏”。

除了上述两本经典传记的再版之外,为了配合“康德年”,坊间又有多种新书上市,其中的三种尤其引人注目,让我们来逐一检点。

屈恩(Manfred Kühn)的《康德传》(Kant-Eine Biographie)被誉为20年来最为详尽的康德传记作品。作者吸取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挖掘了不少新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不少有趣的结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的康德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康德并非是一个“清心寡欲”的古板角色,而是一个美食家,衣着讲究入时。此外,康德也不是一位“讷于言”而闭门埋头著述的哲学家,他喜爱参加哲学圈子以外的沙龙,且谈吐不俗、机智幽默、谈锋甚健、富于魅力,尤其是在女士们在场的时候。在课堂上也颇受学生的欢迎,在那个时代,他的授课方式已经算是相当开明先进的了,演讲时的侃侃而谈当然与三大《批判》中的晦涩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康德对“绝对律令”的遵守也并非不折不扣,据说他规定自己每天清早只能抽一斗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烟斗却越来越大。终生未娶的康德并非不近女色,他也曾有心仪的女子,不谈婚姻只是由于早年经济状况的窘迫以及怕失去宝贵的自由。对于康德并非“坐怀不乱之柳下惠”的最佳推理还是出自古留加的《康德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中文版61—65页,从中也可以了解到康德对婚姻和女性的看法)。那么,从前人们何以认识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康德呢?屈恩分析道,过去的传记作品的素材多依赖于最早期的几本《康德传》,实际上那里所描写的多是暮年以后康德的生活状态,忽视了早年的康德也曾意气风发。顺便说一句,在美国执教多年的屈恩在2001年就以英文出版了同名传记,在英语世界的普通读者中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反响,赢得了普遍好评。然而正是由于作者致力于将康德通俗化,力图使一般的读者也能对康德产生兴趣,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康德外在生活的一面,于是在剩下的有限的篇幅中难以系统地展示他的内在生活——哲学家的思想和著述,而对于一本哲学家的传记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而遭到不少行家的非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这也不啻一种苛求,因为仅仅一本《纯粹理性批判》的诠释著作就已经汗牛充栋,具体谈论康德的哲学本并非作者的初衷。

而与类似,并走得更远的是迪迟(Steffen Dietzsch)的《康德传》(Immanuel Kant -Eine Biographie)。作者尝试着从康德时代背景中去理解他的哲学,因此深入研究了康德的生存环境:科尼斯堡城(康德终身未曾离开过这座城市半步)、大学、康德的交游、当时的法律规章、普鲁士国家的组织形式等等。因此,有评论家以为,这部传记与其说是本人物传记,还不如说是一本历史著作。确实,这本书在某些章节确有主次不

分的地方,例如为了说明康德与犹太人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详细记述了康德在私下里的反犹倾向(这在当时是普遍现象,相形之下,康德已经算是相当开明的了,当然他也有私交甚厚的犹太友人,例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摩西·门德尔松)和在公开场合对犹太学生的提携和与犹太教会对康德的赞誉之后,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个别犹太学生的悲惨遭遇和命运,而这些叙述与康德本人并无多少关联,不免让人产生喧宾夺主之感。不过,此书的长处也正在于此,它为我们全面生动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特定环境,是一本很不错的德国启蒙时代文化史,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会喜欢它的。

与上述两本偏重生平的传记不同,盖尔(Manfred Geier)的《康德的世界》(Kants Welt-Eine Biographie)则更多地展现了康德的精神世界。除了向读者着重阐释康德的三大《批判》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之外,作者还强调康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启蒙者,人们应该“将他的哲学著述理解为某种政治行动”。同时,盖尔还论证了康德哲学对后世乃至当今时代的意义,例如康德早期自然科学著作对其后科学发展的影响,例如混沌理论,不仅如此,康德关于“何谓启蒙”的不朽论文、关于国际法、“永久和平”的论述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联想到欧盟一体化进程、回顾这两年的世界局势,人们不得不对这位生活在近三百多年前的哲学家肃然起敬。康德当代性还体现在,当黑格尔的总体化理性和绝对理念的构架在现代社会中崩塌之后,康德对“不可知”的承认无疑显得真诚许多。也正因为此,作者多处援引福柯、德里达的评论也就不足为奇了。盖尔认为,康德告诉了我们,对于终极的重大问题,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明白无误的最终答案,“根本就没有什么确定性”;对于超越感性的事物,我们既不能证明它的存在,同样也无法证明它的不存在,“我们根本无法可能会知道它”。

平心而论,三本传记确实各有所长,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和侧面再现了这位哲学家的生平和著述,这对于读者来说恰恰是最理想的情况,参照比对地阅读一定会有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并进一步理解康德。

逢此盛事,中国学者自然不会作壁上观。今年5月19日至21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歌德学院将联合举办“当代视野中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国际研讨会。而出版界自然也不甘居人后,由李秋零主编的《康德著作全集》第一卷《前批判时期著作I(1747-1756)》也在年初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康德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赵汀阳/文

提要: 与逻辑和经验这两种众望所归的方法不同, 先验方法

并非普遍认可的方法(恐怕科学家就不承认或者认为不需要), 而是

部分哲学家推崇的特殊方法。先验方法所以特别值得一谈, 是因为它是专属于哲学的方法, 它是对思想和知识基础进行反思的主要技术, 往往称为先验论证。如果知识基础不成问题, 不需要反思, 先验方法就没有用处。可是, 事实上知识基础的问题层出不穷, 因此, 反思的知识就成为一种必要的特殊知识。

关键词: 先验论证; 先验验证; 知识基础

中图分类号: B081. 0 文献标识码:A

许多哲学家都或许会不自觉地使用到先验论证的技巧, 其中的

关键技巧与笛卡尔关于“我思”的论证有关, 但一般认为是康德明确了先验论证的一般方法论。按照康德在先验演绎中所使用的技巧, 先验论证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p是q的必要先决条件, 那么,q就会因为p而成为如此这

般的; 事实上q确实是如此这般的, 并且, 不是如此这般的q是不

可能想象得出来的, 那么,p 就无疑是q 的先决条件,p就当然是真的。

与最早的哲学论证相比(希腊式的形而上学论证), 或许可以看

出一些有趣的联系和差别。希腊人迷恋的是一种反论形式: 如果p

则有q, 可是非q, 所以非p。这一由柏拉图所推崇的论证模式显然

来源于苏格拉底的辩论方法以及芝诺热爱的“归于不可能”论证

( reductio ad impossibile) , 也大概属于后来所谓的“归谬法”( reductio ad absurdum) ①, 也往往称为反证法。归谬论证攻击力

极其强大, 只要喜欢鸡蛋里挑骨头, 就很少有什么论点能够经得起

它的批评。就像三段论似乎能够用来证明一切东西一样(只要前提是

可疑的, 那么就可以把各种谬论说成是正确的), 归谬法则似乎可以

用来推翻任何普遍命题(因为对普遍命题非常不利的反例并不难

找) 。三段论的形式力量可以用来骗人, 而归谬法所寻找的“反例”可以用来唬人。归谬法过于轻率的杀伤力使哲学家一方面很有成就感, 另一方面又很受挫。不过, 归谬论证所适合的知识领域到底是哪些、范围又有多大, 这似乎是个往往被忽视而未加审查的问题。归谬论证

允许以某个特殊反例去反驳某个一般论点, 这种反例的一票否决标

准对于数学和科学是合理的, 但是对于哲学和人文社会知识却必定

伤害太多必要的观念, 并且同时产生大量荒谬的或者可疑的结论②,

甚至使所有哲学或人文观点都变成可疑的。问题在于, 哲学观念和人文知识与科学有着非常不同的性质, 并不适合使用科学标准。奇怪的是, 反例否证法在当代哲学中仍然被经常使用(例如分析哲学就很迷恋“举一个反例”), 却无视它所产生的谬误比它所能够反对的谬误更多, 很显然, 没有哪个哲学或人文理论能够绝对地避免反例。

以归谬论证为绝技的古典形而上学论证没有能够帮助希腊人发现真理, 相反, 它是导致怀疑论的重要技术条件。苏格拉底所发现的知识无非是“知道自己无知”, 这一发现对于哲学的知识追求几乎是一个宿命性的隐喻。尽管柏拉图的理念论是阻击“无知”宿命的一个天才想法, 可是他没有能够成功地发展出保证知识基础的方法。有想法而没有办法, 终究是无用的。康德敢于自称哥白尼革命, 就在于他终于找到了确定知识基础的方法。由康德总结出来的先验论证所使用的核心技术其实也是归谬法的技术, 其新意在于选取了一个自卫性的角度, 即试图去证明p 的否定命题﹃p不可能成立。这个思考角度被证明是个关键, 它不再依赖经验个案的反例, 而单纯依靠逻辑的力量, 因此更有说服力。先验论证的特殊之处就在于选择了自相关结构来进行自卫, 从而造成了“我真的有理由自己证明自己”这一耸人听闻的效果。与希腊以来的传统的归谬论证不同, 先验论证力图克服怀疑论, 它关心的是如何把某种东西证明为绝对无疑的, 而不是如何把各种东西都证明为可疑的。

先验论证尤其适合哲学的雄心, 如果不是过分鼓励了哲学的雄心的话。数学和科学都主要关心如何解决具体的知识问题, 但哲学关

心的却是知识的一般基础, 哲学不怀疑科学能够生产许多知识, 但

非常担心知识的基础是否绝对可靠并且是唯一可靠的。这种对完美的

焦虑并非没有道理。假如知识的基础是可疑的, 知识就不可救药, 这

不言而喻; 即使知识的基础是可靠的, 然而可靠的基础却不是唯一的, 而是有同样好的许多选择, 这仍然令人失望(至少让完美主义者

失望), 因为那样将意味着关于同一个事物至少可以有两种以上完全

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真理, 真理虽然还是真理, 却失去了权威性。权

威就是只有一个合法声音, 如果有许多权威, 那么权威就不是权威了, 存在许多权威就互相消解了权威。可以看出, 在真理这个看上去

最纯洁的东西背后存在着对权力这个最不纯洁的东西的追求。真理就

是思想和知识领域中的独裁形式。哲学对人类知识基础的追求既是在

追求真理也是在追求权威。

试图找到唯一和绝对的知识基础的学术理由(这一理由同时也是

知识的政治理由) 是: 1. 知识的根据不能是一个无穷倒退的过程。

假如允许理由的理由的理由以至无穷, 就等于没有理由, 因此必须

有能够停步的地方, 于是, 知识的基础首先是一个知识的立足点问题, 或者说是个“停步”问题; 2. 知识基础不能是随便哪个框架和

基本规定, 而必须是特定的某个框架。在某个地方停步, 这仍然不够, 还需要证明停的是正确的地方, 需要证明那个“地方”的思想合法性, 于是又有个“合法性”问题。这里可以看出形式系统的不足, 形式系

统只能保证后继者的合法性, 而证明不了前提的合法性; 只能证明

形式程序的合法性, 而尤其不能证明这个形式系统的知识合法性。这

样就出现一个奇异要求: 能够作为绝对根据的东西必须能够自己证

明自己, 因为再也没有别的东西能够来证明它了。从逻辑角度来看, 这是非常冒险的事情, 因为那将是一个自相关论证。

假如自相关论证可以被接受, 那么, 危险的事情就是恐怕能够

论证太多的东西。先验论证的关键点就在这里, 它必须寻求一种特殊的自相关论证, 使得能够淘汰那些无聊的论证, 而保证只有真正的

知识基础才是唯一能够被论证的。这里变成了一个自身验证的技术性问题。先验论证必须能够满足这样两个技术指标:

(1) 如果p是对q的必要解释, 那么p 必须满足这样的情况: 假如构造一个p的反论﹃p, 则﹃p肯定形成自我反证因此不成立, 原因是, 构造﹃p所需要的先决条件正好就是p, 或者说,p的反论﹃p反而是p的必要性的一个直证( evidence) ; 并且

(2) 假定p是对q的唯一解释, 那么p必须满足: 如果想象任意一个与p不同的解释r, 则r不能满足(1) , 因此证明了p 是唯一的合法解释。

这两个技术指标可以看作是前面讨论到的先验论证模式的先验

验证模式, 类似于“验算”, 这一先验验证正是先验论证的核心技术。如果一个先验论证能够满足先验验证, 那么它就是一个成功的先验

论证。例如, 为什么不可能在思想中反对逻辑或者反对使用语言? 因为任何反对逻辑和语言的思想就是以逻辑和语言为条件的。能够满足

先验论证而被证明的东西就是某种无法再倒退并且别无选择的最后

根据。先验论证有许多成功范例, 笛卡尔对“我思”绝对性的证明、胡塞尔对“纯粹所思”(cogitatum qua cogitatum) 的证明、康德对范畴和时空形式的证明以及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反论证等等, 都是非常有力的, 尽管未必是完美的。

但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先验论证不见得只有上述的一个

模式, 仅仅有一种先验论证恐怕不够用, 因此还必须在更大的范围

中去思考先验论证问题。通常所理解的先验论证模式总是关于单个事情的论证, 即只是论证了某个事情的绝对性, 而缺乏关于两个以上

事情之间关系的先验论证, 即没有去论证某种关系的绝对性, 这样, 即使分别论证了许多零散的绝对事物, 仍然不能构成关于知识的完

整基础论证, 显然, 零散的事物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世界是

由关系所定义的, 不是由事物所定义的。因此, 通常的先验论证模式是不够的, 至少还需要另一种模式, 我们还必须能够论证, 在两个

被先验论证了的东西之间存在着相互先验论证( reciprocal transcendental argument) , 这样才能建立系统的完整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 即使有许多东西都单独通过了先验论证, 我们仍

然不知道它们是否能够互相协调合作, 不能确定它们之间是否无矛盾, 这样的话, 就等于还是不能确定什么是思想的唯一基础。因此, 先验论证除了经典的自相关论证模式, 还需要有互相作证的论证模式, 可以表达为:

给定p’和p" 至少有一个能够通过先验论证, 如果

能够证明

p’当且仅当p" (反之亦然), 那么p和p " 同时得证。

一个单独的事情不足以构成一个世界, 除非至少有另一个事情

与之构成互相支持的循环论证关系从而足以定义一个完整的可能世界, 那个事情才真的存在, 才有地方可以存在。没有一个可能世界能

够由单独一个事情所构成, 所以, 某个存在与另一个存在的关系就

是这个存在的在世证据。是关系而不是事物定义了世界。由此看来, 仅仅关于某个东西的先验论证总是不够用的。

例如关于我思的论证就会引出一系列问题。笛卡尔可以证明“我思”的绝对性, 但是, 如果不能同时证明思想对象的绝对性, 我思

就仍然是个幻觉, 因为, 假如它没有什么确定的东西可以去思, 就

什么也没有思, 我思就是空的, 或者说, 假如所能够思的东西都是

可疑的, 那么我思就是无意义的, 因为思了也等于没有思。这相当于, 假如我说的话都是不可理解的胡话, 那么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我

会说话”这个事实就没有意义。因此, 笛卡尔对思想内容的过度怀疑

在表面上看能够突出我思的不可怀疑, 但终究还是会危及我思自身。在这个意义上说, 笛卡尔关于我思的先验论证并不完美。

胡塞尔补充了这个关键性的证明, 他进一步证明了“所思”(cogitatum) 的绝对性, 并且论证“我思”与“所思”存在着必然关系, 这样就拯救了笛卡尔的我思。我思有了纯粹属于我思的无可怀疑

的内容, 因此才真正是无疑的。不过胡塞尔又遇到一个问题, 如果不

能证明“他思”( the other mind) 的绝对性, 那么, 尽管我思被

确证, 尽管又有了确定对象可思, 但这样的思还是没有意义, 因为, 思的意义必须实现在传达和交流中, 如果没有另一种思, 也就什么

也不值得去思了。没有他人, 思想就没有价值, 他思是我思的一个存

在论条件。同时, 他人的存在还是思想的必要逻辑条件, 如果没有他人, 我思甚至不能保证自身的一贯性、一致性、确定性和合理性, 而

会在自由中疯掉, 随便去思就什么也思不成, 因为自己一个人决计

无法严格遵守自己关于各种事情的定义和规则, 自己的私人性不能

构成公共性和客观性, 而公共性和客观性正是思想和语言意义的必

要条件③, 或者说, 主观间性是主观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关于他思的

证明, 胡塞尔没有成功。借助心理学现象去推论他思, 显然不是关于

他思的先验论证。可以说, 如果仅仅是从我思出发, 就根本不可能构

造出关于他思的先验论证。他思问题是笛卡尔我思的一个顽固的后遗症, 不仅先验现象学不能够有效证明他思, 经验论也不能。经验论在

试图证明他思的时候, 往往利用外部行为的相似性从我思去类推他思, 这种类推法更加缺乏必然性。从健康的心理去看, 他思是不需要

证明的, 把他思逼成一个不得不去证明的事情, 显然是个哲学丑闻(可悲的是这样的哲学丑闻甚多) 。

如果一定必要的话, 关于他思当然是可以有先验论证的, 只是

不能以我思作为出发点。从我思推论不出他思, 这是几乎所有关于他

思的论证所以失败的原因。这一点很有些奇妙, 既然他思是我思的一

个必要条件, 那么, 按照通常的先验论证方式, 应该能够从我思推

论出他思才对, 而结果是失败的, 这说明传统的先验论证在某些事

情上不够用。这就必须引入互相作证的先验论证模式, 在这里表现为

我思和他思必须在一个循环论证中互相作证而同时被证明。我有一个

论证大概是这样的: 在任何一种语言L 中, 任何一个句子s’都先

天地要求存在着至少一个对s’的应答句子s" , s”或者是对s’的

认同, 或者是对s’的否定, 总之是s’的应答, 显然, 如果语言

不具有这样一个先验的对话结构, 语言就不成立, “说”出去的话必

须可以“听”, 可以“回答”, 否则就只是声音而不是语言。语言的

先天对答结构意味着至少两个思维主体在说话, 它先验地预设了对

话者双方的可能存在, 或者说, 它事先规定了两个思维主体的纯粹

逻辑位置, 即使肉身的我和他人并不在场, 作为逻辑位置的“我”和“他人”却已经在逻辑上事先被承诺了。这个先验论证到此就完成了, 至于真实的我思和他思, 已经不是难题, 只要在某种语言L 中发生

了真实的交流活动, 我和他人就作为行为主体出场了。这个例子说明, 某个单独的事实即使获得先验论证也往往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只

有当某种关系获得先验论证才有决定性的意义。

总的来说, 逻辑方法能够保证后继命题的确定性和真理性, 它

的知识生产方式虽然不是原生性的, 但它提供了保值的推广性知识, 这种知识生产虽然不能提供新内容, 却能够充分发挥给定原料的知

识潜力; 经验方法能够提供新知识, 是原生性的知识生产方式, 它

能够但也仅仅能够保证关于有限经验的有限描述的确定性和真理性,

不能“说”出比“看”到的更多的东西; 与前两种方法完全不同, 先

验方法不是生产性的方法, 它根本就不能生产通常意义上的知识,

先验方法仅仅是反思性的, 它是对知识基础的反思, 它试图证明知

识的必要基本设置, 这无非就是检查清楚什么是和什么不是知识的

必要基础。当然,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知识, 通过先验方法,

我们能够检查知识生产的必要条件从而获得关于知识的知识, 即知

道知识生产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及知识生产的能力到底有多大。

先验方法往往被认为能够克服怀疑论, 这一点却很有疑问。先验

论证至多是在思想自身范围内克服了怀疑论, 它至多是证明了“我思

就是如此这般去思, 没有别的选择”, 就是说, 我思只能这样去思, 这样去思是思想所能够保证思想自身的合法性或合理性的唯一方式, 如果不这样去思, 思想就会破坏自身的一致性和确定性, 因此, 不

存在别的同样合理的思想方式。我思只能证明自身就只会这样思, 类

似于一个人说“我就是这个样子, 没有办法成为别的样子”, 这难免

有些讥讽性。可以说, 先验论证无非就是思想的自我辩白: 能想的就

这样想, 不能想的就不能想。先验论证不可能超越主观性而去证明超

越的( transcendent) 或外在的任何东西, 思想对超越的东西一点

办法都没有。问题就在于, 所谓超越的东西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主

观性消化而永远保持其外在性的东西。为什么有些东西永远是外在的? 根本的秘密是, 那些超越的东西不是我们的创作/设计的作品, 而仅

仅是我们的认识对象, 因此我们总是在逻辑上后于对象并且在存在

论上受制于对象, 所以我们对它没有创作能力而只有立法能力(康德

所引以为豪的立法能力并没有“立法”这个词汇显得那么伟大), 即使是完美的立法能力也无法支配对象的存在而只能支配关于对象的

表述, 只能规定它看起来是什么样的, 而不能规定它是什么样的。维特根斯坦指出: 凡是不能说的, 就应该沉默。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是“不能说的”。因此我愿意说, 凡是不能做的, 就不能说。

注释:

①Reductio ad impossibile 属于reductio ad absurdum , 而且是reductio ad absurdum 的最主要方式, 但并不完全等于reductio ad absurdum , 至少还有另一个形式, 即用来证真而不是证假的形式。

②例如在Meno 中, 苏格拉底论证说, 如果美德是可教的, 那么, 有美德的人就能够把他们的子女教成有美德的人, 可是波列克里、特米斯多克和亚里士蒂德这些优秀的人没有能够使他们的儿子们具有美德, 可见, 美德是不可教的。这个结果不能说是完全错的, 但也似是而非。问题出在, 各种属于人文社会方面的论点本来就不是普遍必然的命题, 本来就允许某些反例, 只要那些反例不影响大局。如果对于人文论点过高要求, 就会发现, 几乎所有的人文论点都是

可疑的。这正是苏格拉底达到的令人失望的结果。

③维特根斯坦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证以及关于遵守规则问题的讨论已经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个难题。

康德的知识论及形上学

康德的知識論及形上學 -主要著作為三大批判: 1781《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8《實踐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1790《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ement) 一論知識(knowledge) -知識(knowledge)即判斷(judegement),可以一對標準來加以區分: /先驗(a prior)-不倚賴經驗而建立 \後驗(a posterior)-倚賴經驗而建立 /分析(analytic)-主詞包含謂詞 \綜和(synthetic)-主詞不包含謂詞 -這一對標準合起來可以區分四種判斷,圖示如下: 先驗分析 後驗綜和 -後驗分析不可能。餘下三種中只有先驗綜和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識。二論純粹感性 -感性有兩種要素: /經驗的-指經驗的雜多,從物自身而獲得。 \超越的/純粹的-理性本身所具備的先驗的.時空直覺形式。 -時間是內部感取(inner sense)形式,空間是外部感取(outer sense)形式,前者更基本。 -康德對時空的解釋有兩種: /1.形而上的解釋(metaphysical exposition)-先驗領域的解釋 \2.超越的解釋(transcendental exposition)-應用於經驗領域的解釋I時空的形而上的解釋 1.它們不能被感知 2.它們是必然的表象 3.它們是整全的直覺 4.它們是無限所予的量度(unlimited given magnitude) II時空的超越的解釋 -時間與空間是幾何學與算術建立的必要修件。 /空間:使幾何學成為先驗綜和知識可能的必要條件。

康德社会哲学翻译

3. Social Contract Kant provides two distinct discussions of social contract. One concerns property and will be treated in more detail in section 5 below. The second discussion of social contract comes in the essa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an a priori restriction on the legitimate policies the sovereign may pursue. The sovereign must recognize the “original contract” as an idea of reason that forces the sovereign to “give his laws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could have arisen from the united will of a whole people and to regard each subject, insofar as he wants to be a citizen, as if he has joined in voting for such a will” (8:297). This original contract, Kant stresses, is only an idea of reason and not a historical event. Any rights and duties stemming from an original contract do so not because of any particular historical provenance, but because of the rightful relations embodied in the original contract. No empirical act, as a historical act would be, could be the foundation of any rightful duties or rights. The idea of an original contract limits the sovereign as legislator. No law may be promulgated that “a whole people could not possibly give its consent to” (8:297). The consent at issue, however, is also not an empirical consent based upon any actual act. The set of actual particular desires of citizens is not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whether they could possibly consent to a law. Rather, the kind of possibility at issue is one of rational possible unanimity based upon fair distributions of burdens and rights in abstraction from empirical facts or desires. Kant's two examples both exemplify this consideration of possible rational unanimity. His first example is a law that would provide hereditary privileges to members of a certain class of subjects. This law would be unjust because it would be irrational for those who would not be members of this class to agree to accept fewer privileges than members of the class. One might say that no possi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could cause all individuals to agree to this law. Kant's second example concerns a war tax. If the tax is administered fairly, it would not be unjust. Kant adds that even if the actual citizens opposed the war, the war tax would be just becaus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war is being waged for legitimate reasons that the state but not the citizens know about. Here possi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might cause all citizens to approve the law. In both these examples, the conception of “possible consent” abstracts from actual desires individual citizens have. The possible consent is not based upon a hypothetical vote given actual preferences but is based on a rational conception of agreement given any possi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Kant's view is similar to the social contract theory of Hobbes in a few important respects. The social contract is not a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does not involve a historical act. In fact it can be dangerou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state to even search history for such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of state power (6:318). The current state must be understood, regardless of its origin, to embody the social contact. The social contract is a rational justification for state power, not a result of actual deal-making among individuals or between them and a government. Another link to Hobbes is that the social contract is not voluntary. Individuals may be forced into the civil condition

康德哲学

康德道德哲学教案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时常会掀起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从搀扶摔倒老人到小悦悦事件都反映了这一现象。导致出现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很多的。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的失落。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都有过深入研究。我想试着从西方道德哲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一问题。 我们如何朝向一种善的生活?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中都有过大量的讨论,而且自古希腊哲学之后,可以说,这一问题成为了西方道德哲学核心命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用最通俗的表达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 实际上,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也要经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的话,那么我想,我们应该可以从康德道德哲学中吸收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当人们一提到康德,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行文晦涩难读、思想抽象难解,对于这一点,甚至连德国人都觉得头疼。但事实上,康德对他的学说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寻常百姓的意义是非常关注的。康德曾明确表示,早年由于受到卢梭的影响,他对哲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认为他的学说应该对寻常百姓有用,否则的话,他的学问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在他的一生中所写的,包括三大批判在内的诸多著作里,他都是处处在为寻常百姓考虑他们的生存根据,立足于普通人的生活世界。 因此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通俗道德。从寻常老百姓那里去发现和寻找道德的先天原理。当然他形成的那些道德原理非常晦涩,但是他认为那些是对寻常百姓非常有用的,对寻常百姓的道德教育、对寻常百姓的日常交往以及对寻常百姓的道德素质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是通俗的道德是不够的,所以他将通俗道德提升到道德形而上学作为第二个层次,在通俗道德中寻找道德哲学的基础。为什么会有道德哲学呢?康德坚信在人性里面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根基,由此形成的道德哲学原理体系就是道德形而上学。比道德形而上学更高的就是道德哲学中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寻求道德形而上学的前提,对道德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他的第二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现将这三个层次分别讨论。 一,通俗道德 第一个层次是从通俗道德来看,康德认为讲道德首先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出发,人们最日常的道德生活就是议论别人。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行为是人们非常不喜欢的,但是康德却为这种不好的习惯辩护,他认为对这种行为不要单纯进行道德批评,而是应该客观冷静地去看待。通过这样一些喜欢议论人的现象,透露出人的一种克制不住的本性,就是人们喜欢用一种绝对的道德尺度去衡量别人。这种所谓的议论人的现象,恰好说明了人们心目中有一个绝对的道德标尺。康德根据这些生活现象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人们总是会对别人做好事的动机提出苛刻的要求。据此康德发现了一个原则,即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感性的现实目的。康德从中提炼出了一些日常的道德规则,并且举了四个例子来加以证明。第一个例子就是“不要骗人”。一个人做生意,童叟无欺,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诚信。他的这种行为是值得赞扬的,但还不一定是值得敬重

高2020届2019年秋重庆市康德高三一诊文综答案

2019年秋高三(上)期末测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1~5 BBCDB 6~11 DACACD 1.B 2.B 3.C 【解析】本组试题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为背景,考查能源及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第1题,根据材料,氢能的利用为新能源,加氢站是新事物,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材料:要找个加氢站工人,比找一个博士还难),故选B。 第2题,根据材料,氢能是以氢气为原料的二次能源,是需要大量能源来制造,而广东佛山常规能源缺乏,发展氢能产业链的短板是常规能源。相对于成都,广东佛山因为走在我国氢能产业链的前列,其技术、市场和基础设施均比成都优。 第3题,氢能的利用是新事物,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因为广东佛山走在我国氢能产业链的前列,其技术、市场都具有优势,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和多家研究机构在“仙湖氢谷”集聚,主要是方便企业间信息交流,获取氢能发展的先进技术。因为我国多省市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各地的政策虽有不同,但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应当都是存在的,而氢能产业目前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其运输成本、抢占消费市场不属于其布局的主要因素。4.D 5.B 6.D 【解析】本组试题以班达群岛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洋流和区域的相关知识。 第4题,本组题需要有基本的区域知识和气压带的移动规律,太阳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地面辐射再把热量传给大气需要时间,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要晚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该地处于南半球,靠近赤道地区,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半球的夏半年(或4~10月)气压带北移(3~4月赤道低压向北移控制该地),该地盛行偏东风(东南信风),该地风力较大;10~11月赤道低压南移,控制图示地区,风力较小,12~2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或偏西风),风力较大。 第5题,据上题分析,图示洋流向东流,说明盛行偏西风,甲潜水点海域吹离岸风,会出现上升流,将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增多,近岸鱼群数量会增多,表层海水水温会降低;同时,由于甲潜水点处于山地的(偏西风)背风地带,降水相对较少,再加上该地无污染(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大气的能见度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或降低;结合等高线可知,该时节(12~2月)日落为西南方,受山地阻挡,观看日落效果不好。 第6题,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再结合乙岛的等高线(山顶上的示坡线向内,说明为湖泊,可能为火口湖),推测乙岛为火山岛,乙岛成为图示区域主要的农耕区,最可能是乙岛土壤更肥沃(火山灰,肥沃),其他答案也可排除。 7.A 8.C 【解析】本组试题以新奥尔松材料为背景,考查冰川和极光的相关知识。 第7题,最佳观赏极光应当选择极夜时间(虽然有时白天也可以有极光,因其光很微弱,观赏效果很差),根据纬度结合极夜的基本计算法进行计算即可,(78°55′-66°34′)×4×2≈100天。 第8题,本题关键是根据文字要在大脑中形成山谷中的冰川的形状,“很多呈拱形纹理且凸面指向冰川下游方向,形成新月形状”是指冰川流动中会出现一些拱形纹理,冰川中部凸向冰川下游,边缘相对滞后,主要是冰川边缘在流动过程中受摩擦力影响,流速相对较慢,中部冰川流速相对较快造成的(具体地说就是冰川在移动过程中,两侧的摩擦力大、移动速度慢;中心部分摩擦力小、移动速度快,凸面指向冰川下游,形成新月形状)。9.A 10.C 11.D 【解析】本组试题以我国西北某河流源头地一年中积雪深度和冻土层深度的剖面图为背景,考查河流的相关知识。 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流源头降水量少,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图中该河流源头从9月~次年4月有积雪,可以判断该河流源头的补给方式最主要是积雪融雪补给(海拔较低,不可能有永久冰川)。结合所学知识,该

哲学家康德名言名句大全关于道德的

哲学家康德名言名句大全关于道德的 哲学家康德名言名句大全关于道德的 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康德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春的时候着手。 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康德 所谓宗教,就是把我们的义务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康德

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 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康德 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它却离我而去。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不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 敬重始终只施于人,而决不施于物。事物能在我们心中唤起禀好,而且如果它们是动物(比如马、犬等),甚至唤起爱怜;它们也能唤起恐惧来,譬如一片大洋,一座火山,但是它们绝不会在我们心中唤起敬重来。……丰特奈尔说:在贵人面前,我的身子虽然鞠躬,而我的内心却不鞠躬。我还可以补充说一句:如果我亲眼见到一个寒微平民品节端正,而自愧不如,那么我的内心也要向他致敬,不论我愿意与否,也不论我怎样趾高气昂,使他不敢忽视我的高位。 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

康德的自由思想

康德的自由思想中涉及的五对关系 政治学理论082200271 郭礼峰在康德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康德所考 虑的自由,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自由,而且是要从哲学本质上来考察人类实践生活中自由所赖以成立的理性的先决条件,考察自由的哲学基础以及人类的天职、希望和未来。康德的自由思想既不是宗教主义奴役人的“神性自由”,也不是经验主义浅薄无聊的“任性自由”,而是“理性自由”,实践的理性自由,是站在人类理性的高度对自由的一种审视。康德对自由的阐述与论证,改变了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方式,把人们从对自由的错误认识中拉出来,使人们认清自由的本质,明确自由的价值,使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达到一种理性的、辩证的高度。 自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其内涵也发生着变化。自由问题是西方哲学中最核心的问题。自由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是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束理性思维的闪光,也是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朵理性之花。在古希腊自由起初是指一种国家生活原则,直到赫拉克立特,自由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自由由一种政治概念发展出独立性和能动性的涵义来。但随着政局的动荡,古希腊哲学家的一切美好而崇高的理想都被罗马统治的冷酷和残暴扫荡殆尽,这使得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逐步转向内心。 人们认为人的自由仅在于超出一切,对一切现实漠不关心,以达到内心安宁。中世纪哲学是唯灵论的哲学,它由新柏拉图主义特别是柏罗丁的“太一学说”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自由学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认为人没有意志自由,主要代表是早期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一类则认为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其主要代表为托马斯.阿奎那和经院哲学时期的约翰·邓·司各脱派。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在中世纪唯名论和经验论的争论以及希腊哲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要求对宗教进行改革。一种回到古典文化范本,复兴人性,摆脱教会控制的文化和宗教改革运动应运而生。文艺复兴主要复兴的是古希腊哲学,这一时期人们以古希腊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对人的意志和情感进行肯定,反对基督教的精神统治,要求信仰自由和肉体自由。 近代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反权威、反专制、反集权主义,要求思想自由,行为自由的时代。唯理论坚信理性和知识的能力,认为自由就是对理性的符合和认识;经验论将自由归于意志、情感,认为自由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这样他们的论述在近代就形成了一场围绕着自由与必然之间关系而展开的混战。对西方自由观历史发展轨迹的考察表明,人类对自身自由奥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前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少富有启迪性的见解,留下了一大笔优秀的思想成果,这些见解与思想成果无疑是康德自由观的理论前提与思想来源。尽管许多哲学家都对意志自由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但几乎所有哲学家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自由观念。这也预示着,随着哲学新变革的到来,自由理论的逻辑进程将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从自由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虽然自由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它的理解和界定不同,但每个过程都显示出了人们对人类自由生活的追求。每个时期人们所追

浅析康德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则

浅析康德道德哲学及对现代的启示 摘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准则和法则两种范畴。康德认为,道德准则就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而道德法则却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它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因此在道德法则与道德准则的关系中,法则是形式,而道德准则为具体的内容,道德法则为道德准则的实现提供根据。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在这些高速进步的背后却蕴藏着严重地焦虑:食品安全问题、腐败问题、文化发展问题、人们的心灵归宿问题、价值观异化问题等。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去认真思考如何建立21世纪我们基本道德的问题,而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在很多方面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准则,道德法则 一﹑康德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 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一条法则如果要在道德上生效,亦即作为一种责任的根据生效,它就必须具有绝对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的保证就是康德所强调的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完全划清界限,剔除一切经验性的质料,即分清准则和法则。 因此,为了区分准则和法则,康德首先区分了主观与客观,以作为准则与法则的先行概念。所谓主观,指一个原理仅对主体之单个有效则为主观的,是准则,不具备普遍性;所谓客观,指一个原理对每个理性主体的意志都有效,则此原理即为客观的,是实践之法则,具有普遍有效性。康德认为主观的就是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仅对有限个体有效的原理,只能称之为准则,而不能叫做法则。准则就是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对这些行为规范,我们应该遵守,因为它只是关涉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便,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与主观不同,客观的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康德将之命名为“法则”,相当于自然界里的客观规律,这个“法则”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对此我们不是应该遵守,而是必须遵从,因为其关涉的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本,这个法则以命令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对此我们不能反抗,不能反抗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是具有理性的存在者。后来康德进一步断言,不仅人应该遵从这样的法则,而且只要是理性存在者,无论其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都应无条件地遵从实践的法则。在这里,康德的逻辑是:理性本身具有实践性,而具有实践性的理性必定具备一些客观的规律性的原理,这些原理是理性内在具有的,而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赋予它的,或者说这是理性之为理性的原因。 由此可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两种范畴。道德准则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这些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虽然对我们的道德生活约束性不大,但它对于我们的道德生活并非毫无作用。然而,康德所寻求的不是一般性道德生活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道德生活随处可见,无需论证其可能与否,他所想要的是道德之可能的根据,这种根据是不能用一般性的道德来规范的。于是康德又找到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原

[康德,理性,知识]论康德对理性知识的考察

论康德对理性知识的考察 一 近代以后关于知识起源问题产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流派,都被休谟所终结。休谟的怀疑论得出的结论是经验和理性,都不能成为合法的知识的基础,而且不能保证知识的可能性和确定性。这首先表明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关于知识起源问题的失败,而唯理论和经验论都只是在传统知识的框架下所区分出来的理性和经验。就是在区分理性和经验的基础上才区分的理性和经验。那么这就表明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本身是失败的,因为它自身无法解决知识问题,或者说休谟问题的出现直接表明了理性的无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将被完全否定。 这首先不是德国古典哲学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德国古典哲学包括了德意志哲理,同时遵循的是古典传统,但是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哲学又是如何去拯救这样一种已经被休谟问题所彻底颠覆的理性能力的? 康德的出发点是,既然在传统的古典的意义上,即由笛卡尔所开启的知识论的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方法上,没有表明理性自身的能力,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去审查理性,重新去考察理性本身,这是康德对待理性的出发点。我们知道从古希腊开始,严格意义上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基于对知识确定性追问的理性传统开始诞生,一直到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一种理性主义传统得到巩固,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关注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个对本质的认识最后发展成为本体,发展到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发展成为实体,所有关于事物本质,即共性的追问,其实是基于理性的抽象能力的。因此针对事物个体本身的经验,就在这样的一种框架内被贬义了。 这也就是说从古希腊开始理性主义的最大的传统就是理性和经验本身的分离。经验不能作为我们追问知识的基础,那么唯一的基础就是理性,因为只有理性才能通达本质。而这个本质也将成为传统西方哲学本体的唯一合法通道。因此我们在理解古希腊传统哲学的那个理性的时候,是要把经验排除在外的。经验和理性就是对立着的。 因为按照柏拉图的理解,经验都是肉体内的东西,而理性是灵魂之上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理性和经验的分离,在柏拉图那里世界就被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一个是可感的世界。在经历了中世纪哲学之后,因为中世纪直接把古希腊的理性上升为神,是另外一个世界,但是,理性又是属人的,因为理性所针对的是人的理性,因此理性又必须随着神本身的失势,或者人对神的取代,它又必须恢复到可感的和个人这样一种的世界中来,因此在近代哲学追问知识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时候,理性和经验就不能再分了,因为理性和经验中的一方的主人必须是人,理性因此就不在属于神的范围,就属于的人,所以理性和经验在古希腊哲学,也就是传统哲学开端时期被割裂的鸿沟,在近代开始弥合。 所以在理解近代哲学理性的时候,它不仅包括了理性,还包括了经验。或者我们可以把经验理解成理性的一个部分。因此唯理论所理解的理性是比经验更高一级的思维能力,但这并不否认经验同样具有思维能力。二问题在于近代哲学的理性虽然包容并接纳了经验,但是它却把经验和自然区分开来,这在古希腊是没有的。因为在古希腊,理性是可以统摄一切的,理性之中就包含自然,但是在近代自然和经验就开始区别开来,因为近代哲学的特点是首先把人和自然、经验区分开来,因为近代哲学认为自然界之所以成为自然,是因为它不是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所以,所以人身上所有的能力即经验和理性都应该和自然区分开来了。

康德的哲学思想

康德的哲学思想 思想与生命体现为一种高贵 康德的哲学思想 1770年是康德学术活动和哲学思想发展进程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由于这篇论文为他后来创立的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哲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学术界通常都以这一年为界限,把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一)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康德的新自然观集中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说”中。

第一个假说是“潮汐假说”,即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的摩擦而逐渐减慢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4年发表的《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起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海洋的水位发生着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水位的涨落与地球表面不断发生摩擦的结果,势必导致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这种影响在短时期内固然微不足道,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补偿,最终必然会使地球自转停止而走向死亡。康德的这个假说已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确证。这一假说的哲学意义就在于,它表明了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是运动的,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过程。 第二个假说是“星云假说”,即关于宇宙中诸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5年匿名发表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即中文译本《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宇宙间最初充满着分散的、云雾状的物质微粒,即“原始星云”,它们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由于这些微粒分布的密度不同,因此在引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质点便逐渐聚集到密度较大的质点上去,从而形成引力中

国家起源学说

从起源角度分析国家的概念 1.xx奴隶社会——自然起源 Axx 认为“国家之立,由于人类之必有待于互助。盖吾侪固各有所需,而无不他求而自足者,此非国家所由来之唯一原因乎。”在柏拉图看来,国家的建立源于人类生活的自然需要。由于人不能独立的生存,总是对别人有所求,有所依赖,所以需要合群而组织团体,成立国家,便于互相帮助。 柏拉图用“正义”来治国,认为善才是最伟大的品质。试图通过哲学王的统治建立理想国。但是柏拉图试图在回避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在讨论国家的学说时,并没有把阶级考虑进去,对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进行了有意识的屏蔽。 我认为,柏拉图的“正义”与“善”的思想史高度的理想主义,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没有与当时的时代形成剧烈的反差。到底,柏拉图是由于残酷的奴隶压迫统治使得他想找寻美好的国家愿景,还是根本没有考虑到阶级对立的存在呢?我觉得前者的可能性较高。柏拉图处在动荡的局面,阶级矛盾的危机四伏,粗暴的统治使柏拉图产生了构建理想国的想法。 B 亚里士多德 国家是最高,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目的都在于达到某些“善业”国家是社会内部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他认为,国家是为全民谋福利,实现至善至美生活的工具。一切政治组织总是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者合成,国家中不能避免这种关系,但这种统治使以被统治者的利益为目的和基础的。 我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国家的起源上倾向于自然产生,是人类合群性的发展而产生。这点上看,他还为深刻认识到阶级矛盾所带来的巨大动力,在奴隶主与奴隶阶级的不断对抗下也没有看到两个阶级的不可调和。亚里士多德站在奴隶主的立场上,极力的喂统治阶级辩驳,并企图用至善来迷惑奴隶阶级,使其放弃对抗,使其接受统治。

康德的核心哲学思想

康德的核心哲学思想 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 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 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 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 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哲学方面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 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 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 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 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 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 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 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 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 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 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 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 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 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宗教方面

哲理法学派(康德和新康德主义)

哲理法学派 第一节哲理法学派概述 一、哲理法学的特点及其在西方法学中的定位 哲理法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开创的一支法学流派。 哲理法学的特点是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去研究法学课题,在哲学体系之下对法学课题予以重新考察,从而得出了一些哲学化的法学观点,使其更接近“法”这一事物的本质。这是哲理法学的最大特色。此外,它在论述其法哲学思想时,又贯穿着人本主义和主体性哲学思想,提出“人是目的”的主张,体现了启蒙思想和古典自然法思想的精神。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西方的法学流派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研究对象侧重实然法、研究方法侧重经验主义的实证法学;一是研究对象侧重应然法、研究方法侧重理性主义的非实证法学。依此标准,哲理法学则归属于非实证法学,其在西方法学流派中的定位可见下图:实证主义法学 自然法学 非实证主义法学 哲理法学 哲理法学派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哲理法学和晚期哲理法学。二者在时间上间断了近一个世纪,但其哲学基础、研究方法是一脉相承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哲理法学生命力的强大。 二、早期哲理法学 早期哲理法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康德、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762-1814)、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1854)、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和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早期的哲理法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学流派。其代表人物都首先是哲学家,而后才是法学家。他们的哲学观自成体系,而其法学观点又是建立在各自的哲学体系之上的,故而有很大的差异性。如“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

康德之道德星空

康德之道德星空 (2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十八世纪的哥尼斯堡,一座庭院外的林阴道上,每天午后三点半,总会悠然走来一个身高不足五英尺,凹胸凸肚,右肩内曲,左肩下斜,歪搭着头的小矮子。他身上永远穿着一套灰色的装束,手里永远提着一支灰色的手杖,后面永远跟着一位忠诚的老仆人,永远为他准备着一把雨伞。这一主一仆是如此的守时,以致于市民们在与他们亲切地打招呼的同时,总忘不了趁机校正自己的手表。 这就是哲学家康德和他的仆人拉普。 一位传记家赞叹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最规则的动词。”是的,而且这还是一个从不与其他词搭配的动词。康德毕生既没有过远离故土的经历,也没有过结婚生子的愿望。他只知道日复一日地沿袭着自己的时间表,简直像一部最精确可靠的机器。 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的康德的一天是这样进行的:五时康德起床,穿着睡衣去书房,先喝两杯淡茶,再吸一斗香烟。七时康德去教室上课。课后他又换上睡衣回到书房看书。十三时康德再次更衣,与朋友共进午餐。饭后十三时三十分,康德便踏上那条被后人称为“哲学家之路”的小道,哲学家开始散步了…… 康德的私宅是在校任教后不久才买下的,共两层。书房里摆着两张普通的书桌,墙上挂着一幅卢梭的画像。康德的私人书籍并不多,各种书加起来也不过五百本。 正是在这种朴素、单调的环境下,康德度过了他平凡、刻板的一生。名誉、权力、利益、爱情……,世人渴求的一切都与他终身无缘。海涅甚至下结论说:康德没有什么生平可言。康德直到八十岁时才告别人世,在当时的确是罕见的高龄了。不知道这是否该归功于他那整齐划一,保守而有节制的生活。 然而有一次,康德读到卢梭的《爱弥尔》,简直是如获至宝,不忍释卷,一连几天足不出户,把自己的作息安排表忘了个一干二净。这是一次例外,而且是广为人知的康德的仅有的一次例外。 叔本华认为任何人在哲学上如果还未了解康德,就只不过是一个孩子。 康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让我们进入康德的内心,让我们一起思考,让我们时时仰望苍穹,铭记这位老人的诫命:头之上灿烂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 康德的墓志铭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不同的中文译本: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 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 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有二事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与日俱新:上则为星辰,内则为德法。

康德

说不尽的康德 哲学界有这样一句话:“说不尽的康德”。对于康德的哲学而言,这句话确实是千真万确的,康德所建立的批判哲学体系至今仍不失其魅力,而且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两百多年来,学者们仍在皓首穷经,并总能在康德哲学中发现具有当代性和现实性的一面。与此相对,关于康德的生平,人们似乎就说不出什么了,这或许是因为康德一生都过着一种秩序井然、千篇一律的生活,周而复始、平淡无奇。然而有趣的是,正是这种单调刻板引出了一段有关这位哲学家的逸闻:据说康德每天准时散步,分毫不差、风雨无阻,以至于他的邻居们可以根据他出门散步的时刻来校准自家的钟表,这一则趣事经过海涅的生花妙笔流传得愈发家喻户晓。然而除此之外,人们对这位划时代的思想家又有多少了解呢? 今年2月12日是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逝世两百周年的纪念日。逢此良机多家出版社不约而同,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各自最新的《康德传》,这必将有助于今天的读者们更好地了解这位启蒙时代的哲学家。说起有关康德的传记,不可谓不多,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将传记的稿本寄给了康德本人。此后二百年间,各国专家学者写的《康德传》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佳作,在德语世界里,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的《康德的生平与学说》(Kants Leben und Lehre)(1918年)和卡尔·福尔伦德(Karl Vorl□nder)的《康德——生平与著述》(Immanuel Kant:Der Mann und das Werk)(1924年)当为翘楚,而且两人都曾各自主编过一套很有影响的《康德全集》。不过后者的传记流布更广,其后多次修订,经久不衰,此番亦在再版之列,且销售业绩不俗。其实哲学史家福尔伦德的名字对于国内的哲学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的另一部《康德生平》(Immanuel Kants Leben)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翻译成中文了(卡尔·福尔伦得《康德传》,中华书局1922年版),80年代商务印书馆再次刊行,曾引起不小反响。后者出版于1911年,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后者注重生平,而前者则兼及著述,更适合专业读者的需求,因此两者各有千秋。当然在我国影响更大的则是苏联哲学史家阿尔森·古留加(Arsenij Gulyga)的《康德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而此书的德文版也于今年1月再度与德国读者见面,更证实了它的不可替代性,行家对该书的评价是“雅俗共赏”。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2005年6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5第25卷第2期(总72期) Journal of Xi′an J iaot 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5(Su m No.72)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 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进行了批判式的剖析和评价,认为东西方在道德领域应该加强对话和交流,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自由意志;实践理性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45X(2005)022******* Expound i n g on Kan t′sM ora l Ph ilosophy DE NG Xiao2mang (College of Phil os ophy,W uhan University,W uhan430072,China) Abstract Detailed analysis and expounding are made on three2layer structures of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 na mely,popular moral phil os ophy,moral metaphysics and p ractice rati on criticis m.It is pointed out that based on the moral a wareness of the common peop le,Kant abstracts the p rinci p le of moral metaphysics and de2 rives three for m s of exp ressi on,gradually leads moral a wareness t o the self legislati on of free will,enables the acti on of the main body t o have dignity of pers onality,sti m ulate moral senti m ent of"res pect",and finally es2 tablish the s overeign positi on of the free will in the moral behavi or of the mankind during p ractice rati on criti2 cis m.W hile carding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cri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 on are made on the moral res ources in the traditi onal culture of China,considering that the dial og and interfl ow bet w een the East and W est in the moral field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 o abs orb moral concep ts worth being used as reference. Key words Kant;moral metaphysics;free will;p ractice rati on 现在国内外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讨论非常热烈,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样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当代条件下显出它的不适应性的问题。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在这场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重建现代文化。笔者认为,在当代我们应该更多地吸收一些西方人的观点和视角,了解他们在道德问题上的看法。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 [收稿日期] 2005-03-11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 ),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