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4.1 自然资源概述 教案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4.1 自然资源概述 教案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

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

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导入语: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自

然资源?

多媒体展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

答。

预设回答: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价

值的物质。

情境

导入

提高学

生的感

性认

识。

承转: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 ……

了解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

展示目标,找学生读目标; 学生读目标的同时,教师结合教材解读目标,让学生真正明白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

学生读目标,结合教师解读,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明

确学习

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

自 主 学 习

自主学习一: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举例说明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3.如何让可再生资源永续使用?让非可再生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多媒体展示:

种植水稻

稻谷脱粒成米

米加热制熟

导问:米饭的生产过程中利用了哪些自然资源?

继续引导: 什么是自然资源?

学生观察思考,自主回答:

在教材中找到自然资源的概念。

明确:

自然资源存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于价值的物质。

按照形态可以分为:

明确自然资源的分类:

过学生自学,掌握

如何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点拨:有什么特点?

取之自然

对人类有使用价值

教师点拨:

1.按照形态进行划分。

2.按照自我再生的性质进行划分。

引导学生注意: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多媒体展示:可再生资源

合作探究:

1.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2.如何让可再生资源永续使用呢?

1.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循环再生,不断更新,但是有些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数量是有限的,例如:水资源。所以要节约利用。

引导:熊猫是国宝,也是可再生资源,却面临灭亡的危险,如何看待个问题?

学生明确:

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再生或者是循环使用的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就没有的自然资源。

学生明确:

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等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学生讨论:

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使用,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行。

如果可再生资源保护不当,就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不能循环使用。

明确:

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我们却看到了“灭绝动物纪念碑”,这给我们带来很多警示。

如果保护不当,熊猫也会灭绝。

点拨:

思考:“灭绝动物纪念

碑”带给人类的警示有哪

些?

思考:灭绝的动物给你哪些启示呢?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得到结论。

多媒体展示:非可再生资源

导问:

1.非可再生资源有什么特点?

2.如何利用更加有效果?

可再生

资源

保护种源

学生根据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

非可再生资源可以用完,形成周期长、总量有限、用一点少一点。

需要加以保护。

明确;

要杜绝浪费和破坏;并且要替代资源。

衔接过渡我国自然资源有哪些特点呢?

衔接过渡我国怎样发展经济才能让我国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和优势呢?

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循环经济

问题引导:

阅读教材

1.传统生产对自然环境有哪些问学生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

养学生

学习与

合作的

题?

2.与传统的生产方式不同,循环经济有哪些特点?

3.怎样对垃圾进行合理和科学的分类?

多媒体展示:传统生产方式

思考:

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传统生产方式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循环经济

引导学生认识:

教师点拨:行分析、讨论:

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对

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

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明确:传统生产方式具有:

①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

②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

③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根据循环经济的形式进行

分析:

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使

用数量,预防垃圾的过度产生。

点拨:

1.循环经济还注意产品使

用时间的延长,尽可能多次和

多种方式使用产品,以避免产

品过早成为垃圾。

能力。

下一步

学习地

球运动

打下基

础。

知识拓展:我国废弃物分类

2.对于产生的垃圾,循环经济强调回收利用和综合利用,尽可能利用垃圾制成新的产品。

利用课件展示的内容,理解我国废弃物的分类,为垃圾分类的行动,进行理论上的准备。

明确:

垃圾可以分为: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可回收垃圾

其他垃圾等分类。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全) 中图版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结构分析 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教材中的三个小标题“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是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甚至经过计算才能得出。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在这一节的课文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本节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_《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参考教案(第2课时)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参考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能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2、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 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对比分析了解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及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如何节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树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联系实际运用材料、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那么与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大家请看这么一组数据:(投影仪打出)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请同学们齐声说出每一项内容,然后教师问:谁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这五句话所反映出的我国资源状况? (学生回答)我国资源丰富。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资源丰富。 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这也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一大优势。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以矿产资源为例,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就有160多种,是世界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师问)大家知道我国各地的矿产资源有哪些吗?学生会纷纷说出许多我国各地的矿产资源,课堂十分活跃。 用投影仪在原内容的右侧,依次打出: 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 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请两位同学,一位读出每一项内容的前半部分,由另一位接着读出另一部分。 (师问)通过以上数据,大家能否说出我国资源状况除了资源丰富外,还有什么? (生答)人均不足。 (板书)人均不足。 (师问)我国资源丰富,又为什么会出现人均不足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我国人口众多。 (教师可补充说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约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师问)如果以人均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衡量,还能说我国资源丰富吗?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学教案3份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1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水是生命之源,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清水资源现状,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的意识,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②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③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④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使生活中的地理与书本中的地理知识相结合,从而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严重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缺水原因是否相同”,培养质疑、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用水的资源观,培养水资源保护意识。 3.重难点的突破 重点: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建设。 ②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利用意识。

难点:调查、整理资料,表达能力的提高。 突破在于通过活动,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活动 1.学生表述水资源的现状。 2.学校、家庭用水调查。 三、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燃资源,自燃资源有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水资源。 主题一水是重要的资源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水。 (展示图片1,教师讲解说明水是重要的宝贵的资源) 师:这么宝贵的资源它却是有限的,说到这儿有些同学可能会有疑问,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他在太空上看到的地球更像是一个水球,地球上水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可我为什麽却说水资源是有限的呢?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展示图片2的文字说明,从中找出最能说明水资源有限的数据。由学生回答) 师: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啊。水是生命之源,可水资源实在是太有限了。因为水是有限的资源,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 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并总结。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是可再生资源,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为什么还存在水危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呢?”(既对前面的学习作个小结,又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从以下去考虑: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案2中图版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水资源是宝贵的。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同气候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读图,识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出示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水资源危机的意识。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 2重点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2、我国水资源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生活中如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3难点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解决措施; 2、读图、分析整理资料、表达能力的提高。 4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引导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6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新课导入】

大家都来说一说:我们居住的美丽家园——地球,在宇宙中犹如一个水球.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地球上的人类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呢?提出疑问,从而引出新课。 【推入新课】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教师讲述)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问题设计) 1、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分布在哪里?(海洋)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什么?(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哪里?(两极、冰川) 4、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来自哪里?(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问题讨论) 地球上71%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1、淡水资源比较少(结合教材P75图3.16“水资源是有限的”:目前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2、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20多个国家缺水) 3、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水量增多; 4、水资源被污染 (承转)地球上的水资源不容乐观,那么我们国家的状况也是如何呢? 二、我国水资源现状 (一)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探究活动1)为什么说我国是个贫水的国家?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全国大约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这是我国水资源存在的第一大隐患。 (二)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探究活动2)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哪些问题?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地势》优秀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认识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2、初步理解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3、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在中国地形图上,观察我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分析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的影响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难点: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PPT第2页 提问:下面这几首诗有什么共同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学生回答:都有向东。。。。。 为什么都是向东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我国的地势特征。 板书: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1. 中国的地势特点 播放PPT第3-6页 引导学生看了本P57页的中国地势图,并读课本P46页内容完成下面2个课堂活动: (1)在课本57页图中用笔绘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大致界线,并标出界线上的主要山脉。 (2)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标出三级阶梯的名称、平均海拔、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生完成: 提问:全国划分为几大阶梯?

学生回答:三大阶梯 提问:三大阶梯的海拔分别是多少?个是什么颜色? 学生回答: 提问:三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学生回答: 提问:三大阶梯之间有什么山脉?或者直接问三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 提问:最后我们得出什么结论?中国地势是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为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从第一级阶梯向北、向东,地势降至海拔1 000一2000米,这里是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主要分布着盆地和高原。 从第二级阶梯向东,地势多降至海拔500米以下,这里是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主要分布有丘陵和平原。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自然延伸到海洋中的部分,是大陆架。 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4.1《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案-精选文档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本节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 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投影片) 讲授提纲 一、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二、我国水资源的利用 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1.地区分布状况及其成因 2.季节分配状况及其成因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影响 四、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2.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兴修水库 3.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自然资源 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提问: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提问: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的自然资源) 提问: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承转:那么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下面就来看水资源。 提问: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提问: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什么?(属可再生资源。因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课堂活动: (1)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水?哪个部门用水量最大?(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其中农业用水最多,约占全国用水量的80%) (2)我国都有哪些淡水资源?其中以哪种水资源最重要?(河、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积雪融水等等,其中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占80%) 提问: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 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读图练习:读“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图”(展示投影片)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径流量大的河流有哪几条?(长江、珠江、黑龙江) (2)比较我国内外流区河流径流量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内流区径流量比外流区小得多) (3)在外流区中,若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其南、北河流的径流量有何不同?(北少、南多) (4)根据以上的分析,说明我国水资源在地区的分布方面有什么规律?(内少外多,北少南多)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北方地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南方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建国以来,我国华北地区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普遍增产,用水量也随之大增。再加上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猛增,所以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1.水资源的季节分配[板书] 提问: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水位随季节有无变化?哪个季节水量大,哪个季节水量小? 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教师讲解: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水量大;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河流的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初一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4.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案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并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说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或办法。 5.通过认识我国水资源国情以及探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树立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措施。 3.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4.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难点: 1.推测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从学生的身边说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示大量事实材料,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教师重在方法引领,点点拨评价和思维整理。学生在学会方法的过程中自然收获知识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用品与自然资源有关 学生答案预设:从教室中的物品入手,列举出课桌、书本、窗帘、黑板等。 教师:到底什么是自然资源呢,我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中图版-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住我国主要湖泊等。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 能力目标: 学会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河湖; 情感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 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教学准备: 景观图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展示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某某湖等的景象图片,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讲授新课: 板书:一、水系和流域 提问:什么叫水系? 回答:河流就像树叶上的叶脉,干流像主脉,大大小小的支流像侧脉。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水系。 提问:什么叫流域? 回答: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个集水区域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板书: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1.主要的河流 读图:同学们讲的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请同学们看《中国的水系》图,查找某某、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

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读图:再在《中国的水系》图查找出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 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转折过渡:那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读图:在《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上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 启发提问: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 读图:让学生对照《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和《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过渡:我国的河流众多,如果说河流就象大地的动脉源远流长,那湖泊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下面我们来了解我国的主要湖泊。 2.主要的湖泊 让学生在《中国的水系》图查找出鄱阳湖、太湖、某某湖。 讲述: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例如:某某湖,内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湖是淡水湖,例如:鄱阳湖。 过渡:我国的河湖众多,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例如京杭运河、灵渠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1阅读材料《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说说京杭运河的作用?流经哪些省区? 课堂小结:河流是大地的血脉,为我们提供了灌溉,航运、水产、水能之利。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浩浩荡荡,注人海洋;也有许多小溪小河,穿过原野,绕过山岗,—一路欢歌,悠悠流淌……“我们祖国山河自然美,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山河。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4.3 土地资源 教案设计

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呢? (承转)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看“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学生代表发言后,由学生小结: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2)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3)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东北林区具有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西南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东南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 (教师承转)大家看“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图”和“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①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②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③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④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⑤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⑥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⑦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⑧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⑨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活动。 (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的既热烈又充分,现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小结如下: (1)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复杂多样,加上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

最新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教案

最新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 展》教案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和定义和分类,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掌握解决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3、知道我过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利用类型,能够在图上找出不同土地类型的分布地区。 4、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了解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关系,掌握主要矿产的分布。 6、理解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和高新技术发展概况。 7、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 8、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2、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的分布和主要城市。 3、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和铁路枢纽。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集中讲解,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从自然界中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生物,阳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项目 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二、土地资源与农业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分布 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和沙漠等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少;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历史悠久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00毫米等 3、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三、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 1、矿产资源与工业 煤、铁、石油的分布 山 辽宁鞍山 特点: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主要基地: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珠江三角洲 四、交通运输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上册 地理 教案 4.1 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结合生 活实际 和选择 物质的 过程说 出什么 是自然 资源,并 按照自 然资源 的属性 小组合 作将教 师给出 图片中 的物质 进行分 类。 希沃 电子 白板 的思 维轴 功能 和拖 动图 片功 能。 选择了自然资源,那么什么 是自然资源? 自然界的资源多种多 样,为了更好地利用他们, 我们需要将他们分类。 请各小组同学将所示图 片中是自然资源的物质拖放 到正确的类别下。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食盐、 闪电不是自然资源,强调自 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 的,自然资源具有可拓展性 学生根据生活 实际说明什么是自 然资源 小组讨论找出 自然资源并进行分 类,一个小组上台 演示,并简述结果。 说明食盐、闪 电不是自然资源的 原因。 学生 不需 要死 记硬 背自 然资 源的 概念, 应结 合生 产、生 活实 际,了 解自 然资 源有 哪些 类型 3、可再生 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明确可 再生资 源与非 可再生 资源的 区别,知 道其特 点。 希沃 电子 白板 的思 维轴 功能 和课 堂活 动功 能。 重返地球的人类看到地球上 的自然资源产生了这样的想 法, 1.他们的想法能实现吗? 2.根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 再生资源特点判断水资源、 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还是 非可再生? 3.做游戏,加强学生对重点 知识的掌握。 学生思考后交流看 法。学生对可再生 资源和非可再生资 源有一定的了解, 并非完全陌生,通 过交流进行知识迁 移。 学生进行区分,意 见不统一、有质疑 时阅读“知识链接” 解决问题。 通过 情景 问题、 思维 轴引 出定 义、 课堂 游戏, 让学 生迁 移已 有知 识, 加深 对可 再生 资源 和非 可再 生资 源得

中图版七上地理教学计划7篇

中图版七上地理教学计划7篇 中图版七上地理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

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2周第一章 第2-4周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3-6周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4-8周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9-10周(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3-14 周第四章 第15-16周第五章 第17-18周复习 第19-20周复习及期末考试 中图版七上地理教学计划篇2 新学期开始,为了更好的完成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计划: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全) 中图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 (全)中图版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结构分析 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教材中的三个小标题“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是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甚至经过计算才能得出。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在这一节的课文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本节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

2023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2023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2023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 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巴西的位置 导入新课:出示七年级上册的“面积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请学生运用地图回答:a各个国家分别位于那个大洲?b南美洲人口和面积居第一位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播放亚马孙河的录象材料。 1、亚马孙河 在图8-5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

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2、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8-5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的平原。 读8-5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3、巴西高原 ①引导学生观察8-5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

2023学年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单元考点梳理测试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冲刺高分卷) (含详解)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第四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冲刺高分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可燃冰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可燃冰主要埋藏在深海沉积物和陆地永久冻土中,仅海域储量就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我国是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可燃冰属于() A.生物资源B.气候资源C.土地资源D.矿产资源 2.可燃冰可能成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主要原因是() ①清洁环保②分布广③储量大④开发技术难度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根据可燃冰的埋藏条件,我国陆地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 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 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A.石油B.水C.耕地D.煤炭 5.该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B.人均占有量多C.种类齐全D.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读图可知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水法》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农作物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D.大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我国快递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完成下面7-8小题。 7.快递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交通运输压力大②改变实体店经营模式③产生更多生活垃圾④有利于理性消费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解决快递业包装问题的办法是( ) ①推广使用环保包装材料②统一使用泡沫盒包装③对快递商品零包装配送④对包装纸盒实行分类回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示意我国长江南北方的水资源与耕地全国占比,读图完成下面9-10小题。 9.下列符合图中长江南北资源状况的是 () ①南方水资源少于北方②南方人口数量多于北方 ③南方耕地多于北方④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0.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的途径有() A.减少长江以北的耕地面积B.大力开垦长江以南的山地 C.长江以南修建更多的水库D.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11-15小题。 1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从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递减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原因及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三、教学难点: 联系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四、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 五、课前准备: 学生:对当地用水状况及主要水利工程进行调查。 教师:有关水污染、浪费的资料和三峡、南水北调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分小组竞赛:说出生活中水的重要性 板书:第一节水资源 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类型:可再生、不可再生。 思考讨论:水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分布情况,能归纳其地形特征 2、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及特点,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 4、了解东南亚的国家 教学重点:了解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及特点,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㈠、富饶的`物产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36页图7-6东南亚的物产分布。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 1、矿产资源:石油、锡 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2、粮食作物: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热带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 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4、指导学生完成课文37页活动题 活动题①中南半岛水稻主要分布在泰国、越南、缅甸的平原地区,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 活动题②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㈡、我国的近邻 > 1、读图7——8找出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 泰国——曼谷缅甸——仰光马来西亚——吉隆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