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公共政策失灵原因

公共政策失灵原因

公共政策失灵原因
公共政策失灵原因

公共政策失灵原因浅析

摘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就要求大家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时代、把握时代问题。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由于公共政策的失灵,使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问题,但究其原因就在于权力的异化导致了公共政策的失灵。

关键词:公共政策;社会利益;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122-02

一、权力异化是根本原因

经济人理论认为,谋求自身利益是人类与身俱来的本能和意愿,而经济人实质就是指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作个人做事最基本出

发点的人,他不惜牺牲任何别的东西,追求的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经济人内涵在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后得到成熟,在经济人适用范围上作出重大突破的是上世纪 70年代崛起的公共选择学派。传统经济学总是将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割裂开来,在分析私人活动与公共活动时使用着两套截然不同的假定:在私人经济领域里,驱使个人行为的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公共领域里,政府却是超越一切私利之上、专求社会福利的超然组织,政治家和政府官员都是大公无私的圣人,是以促进公共利益为唯一目的的“公共人”。[1]基于对政治和经济领域内人性的不同假设,当经济市场由于人的自利性导致失灵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大公无私的政府来介入,以矫正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市场失灵的概念: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社会边际成本时,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以及外部经济效果三个方面。 (1)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产生的原因: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垄断造成的后果: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如,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寻租行为等。(2分,可以借助于图形进一步说明)。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或)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产生"免费乘车者问题"。(2分) (3)外部经济影响或外在性。外在性是指未经交易由一方对他人强加的经济影响。后果是使得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或者说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二者出现差异。与社会最优相比,正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不足;负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过多。(2分) 除了上述三个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外,市场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完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 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 (1)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对反垄断法及其执行的进一步说明。 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于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时,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实行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制措施。对上述政策的进一步说明。(2分) (2)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利用市场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过程是通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对公共物品偏好的条件下的个体需求曲线,在既定的供给量下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然后,根据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得出的供给曲线与该需求曲线的均衡,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公共物品供给量也可以利用具有集体性、非市场性和规则性特点的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规则多采用一致同意和多数票规则。(2分)(3)外部经济效果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税收和补贴政策是向施加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等于边

+公共政策失败的一种分析

公共政策失败的一种分析 ——公共政策“非公共化”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黄彩霞*孙海英?? 摘要: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作为政策主体政府的自利性、政策信息的非公共性及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的操控,公共政策常背离了其公共性,即“非公共化”。本文认为要从政策体制、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结果三方面保证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回归。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性;非公共化 “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运行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益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1当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损于效率和公平时,公共政策就失败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说,政策失败是指维持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和国家不能采取行动来消除制度非均衡。2可见政策失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政策的非科学性;一是政策的“非公共化”,即对政策公共性的背离。 一、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政策必须坚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必须符合利益普惠原则。利益普惠主要是指,公共政策由其性质所决定,其目的在于为全体公民谋取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或特殊利益集团谋取利益。”3“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从公共政策的来源看,公共政策源于要解决的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源于社会公共问题,社会公共问题是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4因此,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具有“公共性”,必须坚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从公共政策的本质来看,公共政策作为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政府产品,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分配,因而其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体现,这一本质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具有“公共性”,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描述现代政府活动的基本性质和行为归宿时,“公共性”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通常指政府作为公民权力的委托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在公共选择理论中,从其个人主义方法论出发,公共性主要通过集体选择机制,将个人偏好导入社会选择体系中实现。“虽然市场机制讲求公平,但仍无法保证公平”。5市场机制的优势在于效率,它只是把物品交给拥有货币选票最多的人,竞争的结果是社会财富的不均等分配,而收入分配不公是市场自发调节中无法避免的。“当一个民主社会不喜欢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下用来对货币选票进行的分配时, *黄彩霞(1982-),女,湖南邵阳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4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比较行政方面的研究;通讯地址: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西区公寓7号楼2门107室,邮编:300071。 ??孙海英(1982-),女,河北清河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4级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政治学方面的研究;通讯地址: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西区公寓7号楼2门107室,邮编:300071。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上、下),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84。 2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397。 3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0。 4王骚: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96-98。 5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136。 56

西方经济学教案-第七章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

第七章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 本章教学内容:市场失灵及对策 本章教学重点:垄断和低效率、外部影响和科斯定理、公共物品、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本章教学难点:科斯定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本章教学目标:1.理解垄断低效率分析。 2.理解寻租理论 3.掌握科斯定理 4.理解逆向选择 5.理解道德风险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七章第一、二节作为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外部影响及其对策 一、教学内容:垄断和寻租理论、外部影响和科斯定理 二、教学重点:寻租理论、科斯定理 三、教学难点:科斯定理 四、教学目标:1.理解垄断低效率分析。 2.理解寻租理论 3.了解外部性影响 4.掌握科斯定理 五、学时分配:2

1.外部性影响及其分类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者 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 员带来的无需支付费用便 可得到的利益。 负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者 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 员带来的损害而不对其支 付费用。 根据经济活动的不同主体 将外部性影响区分为消费 的外部性和生产的外部性。消费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消费的正外部性是指消费 者的消费为其他消费者带 来的利益。 1.喜欢养花的人不但 自己从观赏鲜花中 获得了精神的愉悦, 邻居也从观赏其鲜 花中得到快乐。 消费的负外部性则是指消 费者为其他消费者带来的 损害。 1.个别消费者深夜大 音量地播放音乐对 附近居民的干扰在 河流或池塘冲洗马 桶对水资源造成的 污染等。 生产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生产的正外部性是指生产 者在其进行生产活动时为 其他生产者带来的利益。 1.苹果园旁边住着养 蜂者, 显然, 苹果 园在生产一定数量 产出的同时, 也给 养蜂者带来利益。 生产的负外部性是指生产 者在其进行生产时为其他 生产者带来的损害。 1.钢厂在生产一定数 量的钢的同时把一 定数量的污染物倒 入河中。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3_New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3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 正确答案是:兰德公司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正确答案是:浴盆模型 ()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 正确答案是:智囊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多变化 政策()是政策付诸实施后,对社会及政策对象的综合影响力。 正确答案是:效力评价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场研究政策执行的热潮,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执行运动”。 正确的答案是“错”。 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不包括()。正确答案是:科技政策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判断。 正确答案是:效果 政策方案选有的标准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益, 效率, 充分性, 回应性, 公平性 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目标导向, 选择取向, 变革取向, 理性取向, 群体取向 在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做出评估后,该项政策的去向存在有下列哪些可能性()。 正确答案是:补充, 修正, 终止 ()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正确答案是:伊斯顿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率优位观念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以下哪项不是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责:() 正确答案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正确答案是:理性 政策执行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对”。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纠正市场失灵的对策分析

纠正市场失灵的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使人们不得不承认市场的力量,从而形成了市场作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补充的“补充论”。第二次飞跃是伴随沿海地区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所提出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结合论”。第三次飞跃是党的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提出了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基础论”。[1]这三次飞跃反映了我们对市场经济作用的逐步肯定。但是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而单靠市场的自我修复是远远不够的,弥补市场失灵的最有效工具还是政府干预。 一、市场失灵的理论背景及概念 18世纪至20世纪初,自由主义在西方流行,主张“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理论深深地影响着西方国家政府的经济活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定律论证了能够使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市场,必须是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他的著作《国富论》也认为政府应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四个假设条件:一是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二是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这里的商品同质指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它不仅指商品的质

量、规格、商标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完全相同。三是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说明,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入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地从亏损的生产中退出。四是信息是完全的。市场上的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都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从而作出自己最优的经济决策,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谓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在其他人没有受损的情况下受益。帕累托最优也可以解释为,在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另一方的福利也不可能增加。一般来说,要达到帕累托最优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交易最优、生产最优、产品混合最优。交易最优是指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可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也就是说,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达到最大化。生产最优是指对于两位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来说,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达到最大化。产品混合最优是指生产出的产品组合需反映消费者偏好,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边际产品转换率。所有的市场均衡,即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均衡,是完全竞争市场还是完全垄断市场,都是具有帕累托最优的,这是福利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定理。经济学理论认为,社会各类人群在一个自由选择的体制中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是一个使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

浅析公共政策决策失败的原因

浅析公共政策决策失败的原因 摘要: 在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有许多政策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这种现象被称为公共政策的决策失败。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公共政策决策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了基本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公共政策决策失败原因应对措施 公共政策决策是指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政策决策是为了解决公共政策问题,调节利益关系,确定主导性意志和利益,形成公共行为准则或规范的一系列政治行为的总和。而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与实践中,有许多政策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有些政策甚至产生背道而驰的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为公共政策的决策失败。由于公共政策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政策决策失败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沉重的代价。公共政策决策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里着重讨论以下四个方面。 一、现有体制的不健全是公共政策决策失败的内在原因 对于公共政策而言,其决策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现有体制包括国家的决策体制,管理评估体制和监督体制是否健全。 首先来看一下我国的决策体制。可以说,我国现有的决策体制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自身难免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在我国不断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这种决策体制会暴露出各种问题,包括决策主体权力集中,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决策民主化,决策内容过于主观,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决策科学性,以及决策过程不透明,不能保证决策的合法化。在现有的决策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所必须遵循的三个维度是很难被实现的。这三个维度包括:民主性维度,即政策制定要广泛的吸收公众和利益团体的参与,并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科学性维度,即政策的制定要吸收专家、学者的专业咨询,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合法性维度,即政策的制定必须合乎法定的程序,并且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公布。由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权力仍然过分集中于少数人手里,一些权利很难下放,被过分的集中于某些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0528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市场失灵的概念: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社会边际成本时,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以及外部经济效果三个方面。 (1)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产生的原因: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垄断造成的后果: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如,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寻租行为等。(2分,可以借助于图形进一步说明)。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或)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产生"免费乘车者问题"。(2分) (3)外部经济影响或外在性。外在性是指未经交易由一方对他人强加的经济影响。后果是使得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或者说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二者出现差异。与社会最优相比,正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不足;负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过多。(2分) 除了上述三个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外,市场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完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 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 (1)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对反垄断法及其执行的进一步说明。 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于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时,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实行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制措施。对上述政策的进一步说明。(2分) (2)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利用市场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过程是通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对公共物品偏好的条件下的个体需求曲线,在既定的供给量下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然后,根据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得出的供给曲线与该需求曲线的均衡,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公共物品供给量也可以利用具有集体性、非市场性和规则性特点的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规则多采用一致同意和多数票规则。(2分)(3)外部经济效果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税收和补贴政策是向施加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征收恰好等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表现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表现 一、市场失灵的涵义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与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一)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这就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就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瞧,这就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二)外部负效应问题 外部负效应就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外部负效应实际上就是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漫延。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就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就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对环境保护、其它企业的生产与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 (三)竞争失败与市场垄断的形成 竞争就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就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就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与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与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①技术进步;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一当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四)失业问题 失业就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一方面从微观瞧,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另一方面从宏观瞧,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劳动者的失业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满足了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但失业的存在不仅对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不利,而且也不符合资本追求日益扩张的市场与消费的需要。 (五)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

公共政策失败原因及策略

公共政策失败原因及策略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 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常常受到各种原因影响而出现执行活动“偏离”政策目标, 有些“偏离”是适度的, 有些“偏离”是过度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离”并不都是坏事, 有可能是制度创新, 创造性地执行政策, 是对目前政策目标的超越, 是更好的政策实现, 政策“偏离”达到了与政策实现的统使政策结果在整体上符合政策目标, 这是积极适度的政策“偏离”; 政策“偏离”也许是政策规避, 或许是部分实现了政策目标, 或许完全背离了政策目标,政策“偏离”与政策目标实现形成对立。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失败/政策偏离 一.公共政策执行相关理论 政策执行与政策失败的理论溯源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手段, 公共政策过程是政府过程的核心。作为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 它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具体过程, 而政策执行过程是政府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 致使政府的政策执行功能出现了障碍, 尤其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政策执行活动“过度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虽然目标偏离是政策执行的常态, 我们“无法要求政府行为的绝对理想化, 但也不能允许政府行为的随意化, 恰当的做法就是寻求政府行为特别是政治经济调节行为的‘适度’。”否则, 会削弱政策的权威性, 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 应寻求减少政策执行活动“过度偏离”决策的措施, 力求决策与执行的有机结合。本文在假定我国政府的决策是合法正确的前提下, 主要探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偏离”政策目标, 进而导致不当甚至非法的政策执行现象。 政策执行研究的学术渊源来自于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古德诺提到:“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在所有的国家中也都存在着分立的机关,每个分立的机关都用它们的大部分时间行使着两种功能的一种。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政治与行政。”[1] 若是通过经验去观察政治与行政的划分,确实令人感觉任何一个国家在治理的时候,所有事务都是政治性的。然而,如果将目的与手段、价值与事实、目标与工具、规范与实证进行区分,而且这种区分实际上是可以的,那么对政治与行政两者进行划分则有其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正是由于政治与行政的区分成为可能,所以早期行政学理论认为:在国家系统中,从横向来看,主要是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在发挥政治功能,行政机关功能是将政治功能具体化,使之得到执行,同时允许发挥自由裁量权进行创制。从纵向来看,行政机关内部官员可以分政务官(或称为政客)和事务官(或称为文官)两类。政务官主要从事确定路线、方针以及制定政策,人事任免和分配资源等具有政治性功能的事务。事务官主要从事将政务官的指示、政策具体化,使之得到执行的行政性功能。尽管各国国情不同而导致具体管理实践不同,但他们对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内部的政务官和事务官之间这种政治与行政功能划分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是一致的。与威尔逊所提倡:如果我看到一个杀气腾腾的人在敏捷地磨着一把刀子,我可以借用他磨刀的方法而用不着借用他可能用刀子犯谋杀罪动机的思路相呼应,同时代的韦伯关于官僚制的论述加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化的学术判断。政治与行政划分的原则拓展到政策研究的领域,为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相分离提供了理论支持,从而使政策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成为可能。 有趣的是,“威尔逊和韦伯的著述直到其首次出版几十年后才为人们所熟知,这种思想传播上的延误有时被用来论证传统的行政典范根本就不存在。”[2]之后,许多学者将政治与

市场失灵及其对策

第十章 市场失灵及其对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垄断所引起的市场失灵,掌握信息不 对称下的行为,了解政府失灵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其原因,垄断如何导致低效率及其相应的管制政策,外部性如何导 致资源配置适当及其相应的治理政策,公共品领域的市场失灵及最优提供机制,信息 不对称及其危害,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其治理机制。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市场失灵的含义: 1.狭义的市场失灵 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合理地配置资源,即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C P XY XY MRT MRS =),要素的使用效率未能充分发挥。 2.广义的市场失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包含3方面的内容,即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市场不能充分利用资源与市场不能比较公平地分配收入。1776年,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机制是和谐的,人们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之下,不仅能够合理配置资源,而且还能充分利用资源,极大地增加社会福利。 一般意义的市场失灵是指狭义的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不能合理配置资源,用公式表示就是: XY XY MRT MRS MC P ≠→≠。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不完全信息等四个。 第一节 垄断及其对策 一、垄断导致的低效率 1.垄断条件下,MC P ,产品生产太少,减少社会福利 垄断的低效率主要表现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时的XY XY MRT MRS MC P ≠→ ,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无法实现。具体地说,由于X X X X MC MU MC P →(没有外部性),从社会的角度看,垄断条件下的产品生产太少,增加产品的生产能够增加社会福利。如图10—1所示。

公共政策分析作业一及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作业(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A )的失效。 A.正常状态 B.特殊状态 C.终结状态 D.起始状态 2.(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拉斯韦尔 B.史密斯 C.西蒙 D.克朗 3.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D )。 A.互动模型 B.对策模型 C.系统模型 D.浴盆模型 4.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A )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三 C.二 D.五 5.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 )。 A.反映 B.深入 C.内化 D.响应 二、多项选择题 1.史密斯认为,( ABCD)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A.理想化的政策 B.执行机构 C.目标群体 D.环境因素 2.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ABCDE )。 A.抵触型 B.僵化型 C.滞后型 D.折扣型 E.结构型 3.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 ABCD)。 A.多样性 B.动态性 C.交叉性 D.突发性 三、名词解释 1.行动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2.组织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

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3.因果理论 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4.管理理论 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5.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6.系统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7.演化理论 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四、问答题 1. 举例说明浴盆模型。

浅谈市场失灵的表现及解决方案

浅谈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摘要:在理想化条件下,我们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它能使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在现实经济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并不存在的.那么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呢? 关键词:市场失灵、表现、解决办法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市场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市场有着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毕竟市场也是由人构成的,人不是机器,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有缺点的,这时市场就失灵了。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1、不完全竞争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①技术进步;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一当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2、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所谓非排它性也就是一当这类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不能排除别人不支付价格的消费。因为这种排它,一方面在技术上做 不到,另一方面却使技术上能做到,但排它成本高于排它收益。所谓非竞争性是因为对生产者来说,多一个消费者,少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生产成本,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而对正在消费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不产生拥挤也就不会影响自

公共政策问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 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4. 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 5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这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实际上,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 6. 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1)规 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 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 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简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1)从 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主要有: ①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公众的观念和行为; ②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不佳;③缺乏公 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2)公共政策主体 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 需求。(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 共政策主体能力。(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 策主体能力的提升。 8. 简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1)公共 政策主体转变政策理念。(2)改善和优化 政策的外部环境。 9. 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公共政策系统 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 统构成。这四个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 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 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10. 简述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1)层级结 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2)个人决策模式 和集体决策模式。 11. 简述信息系统的职责?信息系统的职责 主要包括:(1)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 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 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 的情报信息资料;(2)有意识地收集、整理 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 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3)研究分析政策执 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 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12. 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 的地位和作用?(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 支持或撤消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 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 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 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 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 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 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 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13. 试论述中国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 位和作用? 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 行政管理机关。①我国国务院作为中央 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 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政府作为国家行政 机关,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 行政的范围。我国政府在领导体制上实 行的是首长负责制。国务院下属的各个 部门在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同时,也独立 行使一些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 ②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结构中处于 一种特殊的地位。它一方面要为贯彻中央政 府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还要根据 自己的权限对所辖地域内的事务进行决策, 因而在地方一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活动中拥有 相当的实际权力。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 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单一制──集权型的结 构形式。一方面,国务院对地方政府实行直 接领导;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主管部门对 地方政府的各工作部门也实行领导或业务指 导。 14. 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 用?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 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 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 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多 党制,只有英、美等国家实行两党制。西方 国家的政党执掌政权,是通过选举争夺议会 多数席位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方式来实 现的。在执掌政权之后,执政党一般不再单 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它所重点掌握的政府 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 利益。同时,在野的政党虽然未能参加政府, 但他们通过在议会中的各种活动,通过对政 府施加压力或制造障碍,使政府不得不或多 或少地接受他们的主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 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活动。西方国家政 党活动的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党的权力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 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其中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让人不安的食品安全是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物价、房价和食品安全位列居民最关注的十大热门话题前三位。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由来已久却难以根治的痼疾。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绿色食品 一、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我们有必要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摘要重点难点

第九讲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1.内容摘要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过程,分析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之一是用总剩余是否最大来衡量:如果能够做到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就是有效率的。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值,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实际获得的价格与最低愿意接受的价格(即边际成本)的差值。生产者剩余与利润很类似,但是定义不同,后者是价格与全部成本的差值,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生产者剩余与利润等价。显然,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分别衡量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从资源配置中获得的好处,而效率的标准是这个总好处是否最大,还没有扩大的空间。 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之二是用帕累托最优来衡量:如果资源配置实现了这样一种状态,只要离开这个状态,就一定有人境况变坏,我们就说这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有效率的,是帕累托最优的;或者说一种资源配置结果能够做到无论如何改变都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人福利的前提下增进另外人的福利,这种资源配置转台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是有效率的。上述两个标准是等价的,是效率的不同定义形式。 简单一点说,有效率是指,不可能做到更好了;无效率是指,还有做得更好的空间。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必须满足的条件是:生产与消费的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社会收益相等。社会成本由私人成本与外部成本构成,在没有外部性的前提下,私人成本就构成全部的社会成本;社会收益也是由私人收益与外部收益构成,同样,在没有外部性的前提下,私人收益就构成全部的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一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由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私人收益一般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由需求曲线来表示。 如果市场是竞争的,不存在着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也不涉及到公共品,那么私人市场机制就会自动实现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相等,从而使得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化,这就意味着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但是,在现实世界,市场机制里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垄断,存在着外部性,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一、政府失灵的界定 所谓政府失灵就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已超过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即政府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甚至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引起了经济关系的扭曲,加剧了市场缺陷和市场混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或者政府的干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二、政府失灵的根源 (一)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差异政府经济功能的发挥、干预调节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即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其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是一致的。从理论上讲,这一假设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在控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当市场协调在一定领域表现为“失灵”时。政府自然要充当纠正、弥补或者恢复市场功能的角色,除此之外没有第三者能承担这一任务。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政府不是一个超脱于现实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万能的神灵,它是由各个机构组成,而各个机构又是由各层官方组成的。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政府机构都有自己的行为目标,而这些行为目标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划等号的。 (二)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问题 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纠正和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然而,当政府试图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功能缺陷时,常常会产生某种难以预见的副作用和消极后果,这就是作为非市场活动的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在政府干预调节经济过程中,政府的行为有时会产生没有预料到的后果,而政府对于这种后果又缺乏控制力,这突出表现在政府推行的各种管制和福利性政策之中。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寻租现象的普遍存在,它是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紧密相联的。 (三)制度缺失 政府行为有时会导致某些违背公共利益的社会效应,主要是因为现行的政治制度缺乏合理的制约政府官员的限制结构和约束机制,从而使得公共范围和私人范围的界限一直在向不利于经济市场而有利于政治分配的方向移动。布坎南指出:在公共决策或集体决策,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如政府部门、立法部门和利益集团)的“缔约过程”。“阿罗不可能定理”也表明: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或程序来从一定的社会状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些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一定推导出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其中还有一个制度因素。特别是在政府部门中,制度的缺失最有可能导致个人利益偏离公共利益。“资本主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区别不在于个人在其中的表现不一样,而在于规定它们追求个人目标的自治程度的行为法则和制度约束在私人企业总要比在政府部门严格得多。由此产生了一种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的个人活动最有可能符合公共利益,而在行政机构中,人们却最有可能恣意追求最大化的个人利益,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三、政府失灵治理对策 (一)必须认识和把握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市场失灵”可以靠政府去弥补、纠正,但是不能把政府的作用神化,认为政府能够完全有效地弥补和纠正所有的市场缺陷,是不合乎实际的一种假设。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即使能解决也不一定比市场解决更有效率。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