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来源:内蒙古医学影像论坛

商务合作:*****************

版主微信号:fsslong2

骨化性纤维瘤 ossifying fibroma,OF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fibrous dysplasia,FD

OF和FD正常骨结构消失,代之增生的纤维组织及新生成熟/不成熟的骨组织。

•OF-板层骨小梁,在小梁外围可见骨母细胞及不等量的破骨细胞围绕。OF中成骨细胞镶边现象明显多于FD。

•FD-编织状骨小梁,且骨小梁边缘无骨母细胞及破骨细胞。

颅(颌)面骨两者在密度上没有太大差别,其不同的生长方式和病灶边界是两者的主要区别点。

•OF表现为以髓腔为中心向四周膨胀性生长,单骨受累,边界清楚。

•FD多为髓腔的弥漫性闭塞膨大,常多骨受累,病变区与正常骨质区移行,无明确边界。

四肢骨OF和FD影像学表现相似,鉴别较困难,其好发部位、病灶边缘和范围大小是影像学上主要的区别点,有时常需结合病理作出诊断。

•OF表现为胫骨前侧皮质内向髓腔内外膨胀生长,范围相对较局

限的破坏区,内可见不均匀钙质样高密度,边界清楚。

•FD的典型表现为髓腔内囊状膨胀性改变,呈磨玻璃样密度,边界不清,病变范围较广泛,承重患骨常合并骨折和弯曲变形。单骨局灶性FD以股骨近段多见,病变伴有清楚的硬化缘,内含毛玻璃样密度和絮状骨化影为其特征。

F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正常的骨组织被异常增生的不成熟网织骨及纤维组织所取代的一种良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最常见于四肢长骨、肋骨、颅面骨(颅底骨)。包括单骨型、多骨型和Albright综合征(多骨型伴内分泌紊乱,女性,常见为性早熟和皮肤牛奶色素斑)。

X线:

因纤维组织增生程度、骨样组织、新生骨小梁含量及成熟程度分五型:磨玻璃型、囊肿型、丝瓜瓤型、虫蚀型、硬化型,可以一种类型为主,多种并存。常表现为膨胀性囊状透亮区,骨干常增粗、变形,边缘可硬化,骨皮质菲薄,外缘光滑,内缘稍毛糙,在囊状透亮区中或边缘常有索条状骨纹及斑点状毛玻璃样致密影。可有病理性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水肿。

CT:

内含高于肌肉的软组织密度和斑点状、絮状钙质样高密度影,反映增生的纤维组织和纤维组织化骨。

MRI:

T1WI均匀低信号,有坏死出血为高信号。T2WI信号可变,T2WI 低信号说明有大量骨小梁形成;病灶坏死液化则为长T1长T2;钙化、骨化则信号较低;如T2WI呈高信号,其内有散在的成骨细胞,说明病变代谢活跃。增强扫描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OF(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结构不良):

骨化性纤维瘤的骨小梁周围有成骨细胞围绕。骨化性纤维瘤85%累及颅面骨,以下颌骨多见,长骨好发于胫腓骨(胫骨前缘皮质)。

好发于青少年,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呈膨胀性生长, 边界清,CT 骨窗上呈“磨玻璃” 样略高或高密度影, 内部可有囊腔形成, 有时可伴有点状更高密度钙化灶, 部分病变周边可有“蛋壳样”骨壳形成, 其内侧可见环形或弧线形低密度影,病灶位于骨皮质内,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密度常不均,骨皮质变薄,边界较FD清,髓腔变窄,无软组织肿块。

以纤维组织为主者X线及CT多表现囊状型, 病灶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破坏区, 单房或多房的骨膨胀, 多伴有清楚的骨硬化边缘,不累及骨骺线, 一般无骨膜反应;病变以骨组织为主者X线及CT则表现为硬化型, 病灶呈较高密度与正常骨质相似, 有的甚至为一致性致密骨块影。

双旦福利,0元领取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变(二)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变(二) 【颅骨骨化性纤维瘤】 骨化性纤维瘤为一种骨性起源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年人,生长缓慢,常见上颌骨受累。组织学改变为骨小梁散在于纤维组织中。CT表现为:肿瘤呈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生长,境界清晰。骨化性纤维成分再CT上密度仅次于骨质,通常病变密度不均,周围有硬化的骨壁。肿块对周围结构可产生压迹、变形。增强扫描病变可以强化。 附病例:右侧颞骨骨化性纤维瘤 【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样病变,可单一或多骨发病。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为骨问质发育异常引起的骨肿瘤样病变,病因不明。表现为病变区正常骨结构消失,代之以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编织状骨小梁,增生的纤维母细胞间有大量胶原及编织骨小梁,呈鱼钩状或逗点状。胶原纤维呈束状或旋涡状排列,编织骨小梁纤细,菲薄。骨质与纤维成分之比为2:3。病变区可继发粘液变、囊变、出血和坏死。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上一般分单骨型、多骨型和Albright综合征三大类。以单骨型多见,可发生全身所有骨,而发生在颅骨往往累及多骨,文献报道,颅骨发病次序为蝶、额、颞、枕骨,在面骨中以上颌骨、下颌骨、颧骨、腭骨多见。 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MR 征象: ①CT以编织骨中磨玻璃征象较有特征,MR 以等、低T1,T2为主异常信号,病灶边缘在T1WI和T2WI上可有高信号,也较有特征。 ② 病变骨有膨胀性改变。 ③可累及多骨。 ④可向周围生长压迫或填塞临近组织或窦腔。 附病例:额骨、蝶骨嵴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蝶骨体、左侧颞骨大翼骨纤维异常增殖症(MRI) 【颅骨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癌又称破骨细胞瘤,其发病率较高,约占骨肿瘤的5%一15%,仅次于骨软骨瘤。好发年龄为20—40岁,年轻患者发病比较高,个别报道也有要幼儿发生。 好发部位为长骨骨端,多见于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尺骨与桡骨远端,股骨近端等松质骨内,少数生于椎体、扁平骨或短骨,个别发

[头颈影像]“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头颈影像]“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病例】 女,42岁,右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图1 【影像所见】 图1A、B 分别为横断面CT骨窗及软组织窗,显示右侧眶外侧壁(长箭)、蝶窦外侧壁(短箭)及蝶骨大翼骨质肥厚,呈磨玻璃样改变,眼球前突。 图1C~E 分别为横断面、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显示病变呈低信号(箭),病变累及右侧蝶窦外上壁、眶外壁、上壁及部分额窦,右侧眶腔及蝶窦腔受压变窄。 图1F 横断面T2WI显示病变呈低信号(箭)。 【病理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临床与病理特点】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好发于年轻人,一般小于30岁。 大体病理呈褐黄色-白色,由纤维组织和骨组织的比例不同而决定,质地可表现为软橡胶状变化至硬沙砾状。 临床早期没有症状,随着病变的进展,可表现为半侧面部畸形、视力障碍及脑神经受压的症状。多数病例在十几至二十几岁时,会自发加速或停止生长,如果没有继发的症状,最好不要进行侵袭性的手术治疗。McCune-Albright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是多骨性FD的亚型,指以多骨性FD(常为单侧性)、内分泌障碍和皮肤色素沉着(牛奶咖啡斑)为特点的临床三联征。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CT是首选的最佳检查方法。 【诊断要点】 1.50%以上病变为多骨性病变,可累及全身任何骨质,颅面骨为好发部位。 2.分三型,畸形性骨炎型:CT表现为骨质呈磨玻璃样改变,边缘骨皮质较完整;硬化型: 表现为病变骨质接近皮质骨;囊变型表现为边缘密度呈骨质密度,而中心呈囊变低密度。 3.MR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1.骨化性纤维瘤①囊变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与此病表现类似;②多为单骨性病变;③呈边界清晰的膨胀性病变,病变边缘为较厚的骨性包壳,中心为较低密度。 2.畸形性骨炎(Paget病)①常见于老年;②此病多累及颞骨和颅盖骨,颅面骨少见;③CT显示“棉絮样”有助于诊断Paget病。 3.骨瘤①病变为边界清晰的孤立性病变;②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骨性高密度影。 【评述】 CT表现为骨质增厚、呈磨玻璃样改变可诊断本病。

成骨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成骨性肿瘤 (一)骨样骨瘤 1.X线表现好发胫骨、股骨等长管状骨的骨干,绝大多数发生于骨皮质,其次为骨松质和骨膜下,少数发生于骨的关节囊部位;呈偏心性类圆形低密度区;皮质增厚、硬化;瘤巢具有特征性;分型:①皮质型; ②松质型;③骨膜下型。 2. CT表现瘤巢所在的骨破坏区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其中央可见瘤巢的不规则钙化和骨化影,周边密度较低为肿瘤未钙化的部分。骨破坏区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环、皮质增厚和骨膜新生骨。 3. MRI表现未钙化部分在T1WI上呈中等或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钙化部分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肿瘤增强后强化明显。瘤巢周围骨质硬化呈低信号,瘤周水肿和骨髓水肿T1WI呈低信号, T2W1呈高信号(图10-5-1)。 二)骨肉瘤 1. X线表现 (1)观察要点:①骨质破坏;不规则斑片状、虫蚀状或大片状。②肿瘤骨;致密、絮状、毛玻璃状和针状瘤骨;3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④软组织肿块:其中可有瘤骨。 (2)X线表现分型: ①溶骨型骨肉瘤:骨质破坏的形态及部位;较大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Codman三角),②成骨型骨肉瘤:肿瘤骨呈象牙状;放射状或不规则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快或肿胀。③混合性骨肉瘤: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硬化(成骨),边界不清:软组织肿胀(或肿块);不规则骨膜反应。@将殊类型骨肉瘤:多发硬化型骨肉瘤;骨旁骨肉瘤(图10-5-2). 2. CT表现大致同线,能显示瘤体的直接征象, MPR重建对诊断和观察周围组织情况、肿瘤在髓腔内蔓延的情况有很大的意义,增强扫描对肿瘤实质部分的强化显示较好,可见明显强化,坏死部分无强化,能将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区分得更清楚(图1 3. MRI表现MRI扫描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肿瘤的骨外扩展与髓腔浸润的范围,以及病变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发现瘤骨更敏感,显示软组织更清晰;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瘤软骨钙化在T2WI显示最好,形态表现与CT相似,但显示细小骨质改变能力不及CT;大多数肿瘤T,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 T1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肿块外形不则,边缘不清楚(图10-5.4)。 二、成软骨性肿瘤 (-)骨软骨瘤(外生骨疣) 1. x线表现 (1)好发骨干、干骺端或骨端的骨性突起;发生在扁骨者常呈一团菜花状钙化;软骨通常不显影,钙化时可清晰显示(图10-5-5)。 (2)背离关节生长:肿瘤基底部与骨干多以宽基底相连,可见骨小梁与之延续。少数肿瘤可发生恶变。 2.CT表现骨性基底的骨皮质和骨松质均与母体骨相延续,表面有软骨覆盖。软骨帽边缘多光整,其内可见点状或环形钙化。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MPR重建有助于诊断,显示软骨帽,增强扫描无强化。 3. MRI表现形态表现同X线和CT,对软骨帽的显示价值较大,厚度>2cm提示恶性变可能性大。 (二)软骨瘤(内生性软骨瘤) 1.X线表现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可恶性变为软骨肉瘤(图10-5-6): ①中心性、膨胀性生长;②卵圆形低密度区,可见分隔; ③内见砂粒样钙化

第十章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

第十章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 1成釉细胞瘤:表现为早期呈蜂窝状,晚期牙根吸收呈锯齿状,肿瘤边缘可有增生硬化,肿瘤侵入牙槽侧,造成牙根之间的牙槽骨浸润及骨硬板消失,瘤内罕见钙化,瘤内可含牙。 2.牙源性腺样瘤:表现为单囊低密度影,边缘光滑。病变内有未萌出牙,以单尖牙多见,痛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粟粒状钙化点。 3.牙源性钙化囊性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房透射影,肿瘤内可见大小不等的钙化点或钙化团块。 4.牙源性黏液瘤:表现为多房密度减低区,分房形态各异,以网络状多见,房隔细而不规则。 5.骨化纤维瘤:以高低密度混合表现为主,部分病变以低密度变化为主,病变中有不同程度钙化或骨化影,表现为点状或斑片状。 6.骨纤维异常增殖症:①透射性改变,又称囊样型;X线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密度减低病变,边界不很清楚,可有或无硬化边缘;②阻射性改变,包括“橘皮”样型、毛玻璃型及硬化型;病变密度高于正常且均匀一致,逐渐移行至正常骨。③透射及阻射混合性改变。 7.骨肉瘤表现为斑片状和日光放射状。 8.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腔状扩张。 9.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主导管呈腊肠状,病变晚期也可有末梢导管点状扩张征象。 10.舍格伦综合征:主导管变粗呈腊肠状,有的边缘不整齐,呈羽毛状、花边样、葱皮状。

1翼片的优点是能清晰显示 A.牙槽崎顶 B.下颌管位置 C.根折部位 D.根尖病变类型 E.上颌窦分隔 2.上颌骨骨折首选的主要X线投照位置是 A.颅底位(须顶位) B.华特位(鼻须位) C.柯氏位(鼻额位) D.上颌正中咬合片 E.曲面体层 3.如怀疑有颌下腺导管结石,以下哪种X线片检查为首选 A.颌下腺造影 B.下颌体腔片 C.下颌曲面断层片 D.颌下腺侧位片加下颌横断片 E.下颌骨侧位片加下颌横断片 4.X线片上正常牙槽崎高度为 A.牙颈下0.5mm B.牙颈下1mm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病因病理: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可能与胚胎原始间充质发育异常有关。组织学检查可见病灶主要为成熟程度不同的纤维组织和新生的骨组织所组成。 临床表现: 一般在幼年时期发病,至儿童或青少年时才出现症状。病变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成年后病灶有自行静止或痊愈趋势。最常见的症状为局部畸形或伴有疼痛。根据受犯骨的多少和有无骨骼系统以外的症状,临床上分为三型:(1)病变仅侵犯一骨者为单骨型;(2)病变侵及多骨者为多骨型,最常见;(3)除了骨骼病变外,还有皮肤棕色色素沉着、(女性多见)和骨骼发育、成熟加速。血磷、血钙和血碱性磷酸酶一般均正常。 影像学表现: 1.病灶多发生于四肢长骨,尤以股骨和胫骨为多见,其次为肋骨、颅面骨、骨盆和手、足小骨,而脊柱较为少见。 线上,病灶的密度常有差异,取决于病理成分,病灶如主要为纤维组织常表现为囊状透光区;如主要为砂砾样钙化新生骨者常呈磨砂玻璃状;如新生骨钙化较多时则表现为一片明显的增白区。每一病灶,可以上述表现按不同比例组合出现。 3.位于长、短管状骨和肋骨的病灶多发生于骨干或骨骺端,病骨膨胀而变粗大,常呈单房透明或磨砂玻璃状,范围较大,其中可有致密骨嵴沿骨长轴方向

走行向内凸出,使病灶呈不完全的分房状如“丝瓜囊”。有时在病灶内可见或大或小的片状钙化影。 4.位于颅底骨和面骨的病灶以硬化型多见,表现为骨密度均匀增高,骨质增厚,与正常骨分界可清楚不清。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骨膨胀性囊样病变如骨巨细胞瘤、内生性软骨瘤、骨血管瘤鉴别。 下面我就单纯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鉴别诊断做下总结并再发几张图片 骨囊肿?早期骨囊肿虽可显一些不规则小梁,但晚期随着囊内骨质吸收液化骨小梁亦消失。骨纤维增殖症的囊状透亮区内充盈纤维组织及钙化不良的骨组织,故其x线透亮度不如骨囊肿明显。又骨囊肿易见于骨干与骨骨骺板板相邻近的部位,而后随着骨骺的成长才逐渐移向骨骺方向。囊肿常为中心性,对骨干形成一致性对称性膨胀。囊肿多发生在20岁以下者。 内生软骨瘤?常见于手、足小骨的多发性病变,如此病累及长骨骨干则可显出多房性透亮区。生软骨瘤病灶内常见不规则钙化。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钱象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相类似,但前者的透亮象并非为毛玻璃样,且常为单发病灶。

口腔放射学作业习题及答案

口腔放射学作业习题及答案 ?试述上颌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上颌窦、上颌结节、喙突、前鼻棘、颧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鼻中隔 ?试述下颌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营养管、外斜线、内斜线、颏孔、颏棘、下颌神经管、下颌骨下缘 ?在没有人为标志的情况下如何区别其为上颌或下颌根尖片。 1.牙体解剖:牙冠、牙根、牙髓腔 2.牙周解剖:骨小梁 3.颌骨解剖标志(15个) 4.咬合曲线 ?试述下颌横断咬合片的X线投照要点及正常X线解剖。 患者坐于牙科椅上,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鼻线与地面垂直。 胶片放于口内上、下颌牙之间,尽量向后放置接触到下颌升支。 X线中心线对准正中头矢状面,经两侧下颌第一磨牙连线重点垂直胶片摄入。 可显示下颌体和牙弓的横断面影像,包括下牙列横断面、下颌颊侧和舌侧皮质骨板。 用于检查下颌骨颊、舌侧皮质骨膨胀或病变情况,也可辅助诊断下颌体骨折移位、异物或埋伏牙定位。也可了解口底颌下腺导管结石。 ?试述上颌前部咬合片的正常X线影像。 观察颏部骨折。 ?试述牙髓钙化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局限性牙髓钙变多见于后牙,显示为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团块状影像,可大可小,游离于髓室中或附着于髓室壁。前牙者表现为针状密度增高影。 弥散性多发生于前牙,可表现为髓腔内有散在的粟粒状密度增高影。有时整个髓腔影像消失,代之以均匀致密影像。

?试述牙内吸收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患牙的髓腔扩大,呈椭圆形或圆形低密度透射影。 ?试述慢性根尖(牙槽)脓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1)患牙根尖区边界清楚但不十分整齐锐利的低密度透射区(2)密度不均匀(3)根尖区骨硬板消失(4)病变周围的骨组织可有反应性增生硬化 ?试述根尖囊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1)在病源牙根尖可见形状规则、边缘清晰锐利的低密度透射区,呈圆形或卵圆形(2)病源牙的根尖位于囊腔中(3)囊肿边缘可有一薄层致密的硬骨板 ?试述根尖肉芽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1)位于患牙根尖的骨质破坏的透射区(2)形态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3)其直径多不超过1cm(4)周界清晰,但无密质骨白线(5)周围骨质正常 ?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在根尖片上有何 区别。?试述牙骨质结构不良(牙骨质瘤)的病理分期和X线表现。 (1)溶骨期:骨质破坏而代以纤维结缔组织,并无骨硬化。 X线:根尖周小圆形密度低的影像,边界清楚,有的病变甚至边缘骨质硬化,根尖部牙槽骨骨硬板影像消失,类似于根尖周肉芽肿,牙体无异常。 (2)牙骨质形成期:在根尖周密度减低中心部有少量密度增高的影像。

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来源:内蒙古医学影像论坛 商务合作:***************** 版主微信号:fsslong2 骨化性纤维瘤 ossifying fibroma,OF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fibrous dysplasia,FD OF和FD正常骨结构消失,代之增生的纤维组织及新生成熟/不成熟的骨组织。 •OF-板层骨小梁,在小梁外围可见骨母细胞及不等量的破骨细胞围绕。OF中成骨细胞镶边现象明显多于FD。 •FD-编织状骨小梁,且骨小梁边缘无骨母细胞及破骨细胞。 颅(颌)面骨两者在密度上没有太大差别,其不同的生长方式和病灶边界是两者的主要区别点。 •OF表现为以髓腔为中心向四周膨胀性生长,单骨受累,边界清楚。 •FD多为髓腔的弥漫性闭塞膨大,常多骨受累,病变区与正常骨质区移行,无明确边界。 四肢骨OF和FD影像学表现相似,鉴别较困难,其好发部位、病灶边缘和范围大小是影像学上主要的区别点,有时常需结合病理作出诊断。 •OF表现为胫骨前侧皮质内向髓腔内外膨胀生长,范围相对较局

限的破坏区,内可见不均匀钙质样高密度,边界清楚。 •FD的典型表现为髓腔内囊状膨胀性改变,呈磨玻璃样密度,边界不清,病变范围较广泛,承重患骨常合并骨折和弯曲变形。单骨局灶性FD以股骨近段多见,病变伴有清楚的硬化缘,内含毛玻璃样密度和絮状骨化影为其特征。 F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正常的骨组织被异常增生的不成熟网织骨及纤维组织所取代的一种良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最常见于四肢长骨、肋骨、颅面骨(颅底骨)。包括单骨型、多骨型和Albright综合征(多骨型伴内分泌紊乱,女性,常见为性早熟和皮肤牛奶色素斑)。 X线: 因纤维组织增生程度、骨样组织、新生骨小梁含量及成熟程度分五型:磨玻璃型、囊肿型、丝瓜瓤型、虫蚀型、硬化型,可以一种类型为主,多种并存。常表现为膨胀性囊状透亮区,骨干常增粗、变形,边缘可硬化,骨皮质菲薄,外缘光滑,内缘稍毛糙,在囊状透亮区中或边缘常有索条状骨纹及斑点状毛玻璃样致密影。可有病理性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水肿。 CT: 内含高于肌肉的软组织密度和斑点状、絮状钙质样高密度影,反映增生的纤维组织和纤维组织化骨。 MRI:

骨纤维结构不良 (已自动恢复)

概念 骨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 OFD)是一种病因不明确,好发于儿童胫腓骨的纤维-骨性病变。Frangenheim于1921年首次报道该病病例,并将其称之为先天性纤维性骨炎。Campanacci于1976年首次提出骨纤维结构不良一词,并详细描述了该疾病。典型的骨纤维结构不良发生于少年儿童的胫腓骨皮质内,临床表现为无痛或轻微疼痛、局部肿胀、胫骨前弓畸形等,影像学检查见病变呈膨胀性、偏心性生长,组织病理学可见分带现象以及环绕有骨母细胞的成熟骨小粱。该病又被称为长骨骨化性纤维瘤、骨性纤维瘤、纤维性骨瘤等。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将其列为“未明确性质的病变”中。 本病预后良好,但很容易导致畸形,少数病例可恶变,当手术治疗不彻底时,恶变率更高,放射治疗能显著增加癌变率,主要恶变为骨肉瘤和纤维肉瘤[ 在X线表现上分为囊型、硬化型和混合型。囊型和硬化型的表现截然不同,其密度差异较大,主要是由病变生长期和病变的纤维组织、骨样组织和新生骨小梁的比例决定。囊型病变多见于四肢长骨,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变薄、膨胀,无骨膜反应,髓腔内可见囊状透光区,透亮区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晰,边缘骨组织无硬化;囊内有磨砂玻璃样钙化,部分钙化呈团块状;囊内有粗大骨梁和骨畸形,粗大骨梁为残留的骨嵴,形似丝瓜络状,股骨及胫骨的病变因行走负重关系可引起病骨的弯曲、变形,主要沿力线方向弯曲,股骨多向外弓,胫骨向前弓;部分呈虫蚀状骨破坏。 骨内纤维组织异常增殖所致,病因不明。多无明显症状。晚期局部中大变形,并发病理性骨折。单骨或多骨受累,且有累计一侧骨骼的趋势。多骨者可并发性早熟和皮肤色素沉着。阿伦膦酸钠治疗23例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观察 诊断要点 1、囊状透亮区:纤维组织; 2、毛玻璃:纤维组织成骨; 3、致密骨:成熟骨组织; 4、环形钙化:软骨组织。 5、典型表现:OFD典型的X线表现位于胫骨骨干和(或)腓骨下段的起源于骨皮质的膨胀性 溶骨性破坏伴有胫骨前弓畸形。 鉴别诊断 验证成果

非骨化纤维瘤、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等良性纤维源性骨肿瘤病因部位、发病年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非骨化纤维瘤、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等良性纤维源性骨肿瘤病因、发病年龄、部位、病理表现及影像学表现 骨良性纤维病变是一组正常骨组织被纤维组织和或其衍生的矿化物取代病变,称为骨纤。 非骨化性纤维瘤(NOF)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来自成熟骨髓结缔组织良性肿瘤,是由儿童干骺端骨皮质纤维缺损形成,可逐渐消失,也可发展增大形成非骨化性纤维瘤。发病年龄在8—20岁之间,发病部位可分两种,一种发生在干骺端和骨干,病变均偏一侧,或完全在皮质内向髓侧轻度膨胀,或贴近皮质向髓内生长。 病理表现 1)肉眼观察:见病灶大小不一,多呈圆形,切面程暗棕色或灰色,可见多个纤细残余骨小梁或骨嵴,一般无骨膜反应。肿瘤边缘有薄层硬化带,由多个病灶融合,可呈分叶状。 2)镜下观察:梭形纤维细胞呈旋涡状或轮辐状排列,其内有灶状分布泡沫细胞和多核细胞,有时可见泡沫细胞吞噬脂质和含铁血黄素。肿瘤内无成骨成分,但肿瘤边缘的骨组织有反应性骨增生,为此瘤的特点。 影像学表现 X线 皮质型或偏心型: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及骨干,位于皮质内或贴近皮质的圆形或椭圆形囊状破坏腔,轻度膨胀。破坏腔长轴与骨干平行,局部皮质轻度变薄或不薄,但完整,破坏腔边缘有轻度硬化环围绕,

呈轻度波浪状或花瓣状,腔内有少量分隔,纤细而致密。 髓质型或中央型:发生于长骨骨端及非长骨,病灶均位于髓腔,常侵占患骨的整个横径,呈单房或多房状骨破坏腔,破坏腔长轴与骨干平行,密度均匀一致,边缘有硬化,皮质变薄,其内可有骨间隔,纤细而致密,破坏腔可达关节面,但无向关节面膨胀凸现象。 2)CT 皮质型或偏心型:偏心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可分隔,内无死骨、钙化、髓腔狭窄,肿瘤髓腔侧见半弧形硬化,肿瘤侧骨皮质变薄。 髓质型或中央型:不规则的膨胀性生长的低密度区,占据大部分髓腔,周围见明显的薄壁或厚壁硬化缘,皮质变薄的部分可断裂。 3)MRI。病变在T1WI呈低信号,T2WI信号增高不明显,或呈不均匀增高,病灶<2cm时信号均匀,但>2.5 cm时变得不均匀,其中高信号区代表泡沫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部分,病变与骨髓腔之间有低信号带,代表骨硬化带。 治疗。<15 岁保守观察,>15 岁手术治疗。 骨化性纤维瘤(OF) 病因。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良性骨纤维损害性疾病,生长缓慢。 发病年龄。好发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1- 30 岁。 发病部位。可发生于长骨及颌面部,好发于颌骨、额骨、筛骨和蝶骨,发生于鼻窦者以筛窦最多,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较大者侵犯邻近解剖结构。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增大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常见症状有鼻塞、面部肿胀、眼球突出和移位,视力障碍、鼻出血等。骨化性纤维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常压迫周围骨质吸收变薄甚至破坏。

骨纤维肉瘤的症状表现及治疗

骨纤维肉瘤的症状表现及治疗 骨纤维瘤是一种生长于骨神经纤维处的良性肿瘤,又称为骨神经纤维瘤,这 是一种包括皮肤、深部软组织、神经以及骨组织的罕见的复杂性肿瘤。该肿瘤通 常外部具有透亮的包膜,可单发或者多发,多发骨纤维瘤可能会转变为纤维肉瘤。患有骨纤维瘤的患者通常是表现为骨骼疼痛,主要是在短骨和骶骨处,偶尔可能 会出现在股骨、颅骨和肋骨等部位,一般不会出现其他明显的症状,可能会引起 脊柱侧弯、骨生长异常等。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骨纤维肉瘤的症状和治疗: 一、什么是骨纤维肉瘤 骨纤维肉瘤发病年龄的分布比较均匀,不象骨肉瘤有特殊好发年龄,但10 岁以下、50岁以上发病者较少。男女之比相等。骨纤维肉瘤生长较慢,疼痛不剧,全身症状极少,血清硷性磷酸酶无变化。普通患者就诊时,均有相当大的软组织 肿瘤阴影。骨质的破坏常局限于一侧,呈不规则的透明缺损。当肿瘤侵入髓腔时,骨质破坏比较广泛而普遍,呈单发性囊肿样,但囊肿边缘参差不齐,又无扩张现象。此二点和骨囊肿不同。 骨纤维肉瘤的症状,专家介绍,骨纤维肉瘤发生在易于割治的部位,同时骨纤维 肉瘤本身发观较早、骨质破坏比较局限者,可考虑用比较彻底的局限性肿瘤切除术,必要时可用植股弥补骨质缺损,术后注意长期复查。如肿瘤复发,则应采用 截肢术,并行化学药物治疗。对任何浸润广泛的肿瘤,不论其恶性程度如何,均 应采用与治疗骨肉瘤相同的方法。转移瘤多在肺内发现。原发纤维肉瘤预后不佳,五年治愈率与骨肉瘤或软骨肉瘤相似。继发纤维肉瘤预后较佳,与继发软骨瘤相近。 二、骨纤维肉瘤的症状: 1、骨纤维肉瘤的发病率较骨肉瘤及软骨肉瘤低。男女发病率相同,常见于成年人,多数发病在30~60岁之间。多数病人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疼痛,疼痛的 程度不如骨肉瘤重。另外有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包块等症状。并发病理性骨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dysplasia〕是一种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正常骨组织被吸收,而代之以均质梭形细胞的纤维组织和发育不良的网状骨骨小梁,可能系网状骨未成熟期骨成熟停滞,开出生后网状骨支持紊乱,或构成骨的间质分化不良所致。 简介 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又名纤维性骨炎,是一种以骨纤维变性为特点的骨胳系统疾病,是否为一真性肿瘤尚无定论。该病好友于儿童及青年,女性较多见,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多骨型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多发于四肢长骨,也伴发于扁平骨(颅骨、骨盆、肋骨等),常多处骨质受累;②单骨型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多发生于颅面骨,以上颌骨多见,在临床上该型与耳鼻咽喉科关系密切,常被误诊为上顷塞恶性肿瘤。③艾布赖特综合征(Albright’ssyndrome):由多骨型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称播散性纤维性骨炎)、皮肤色素沉着及内分泌障碍(以女子性早熟为突出表现)等病症构成。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为缓慢进展性局部肿块,因肿块压迫邻近器官组织,产生各种机能障碍与畸形,从而出现临床病症: (1)病变在上颌下颁者,以颜面变形为主要表现。(2)侵犯鼻窦和鼻腔者,与鼻炎、鼻窦炎病症相似,可出现鼻塞、鼻分泌物增多,重者可致鼻中隔偏曲等。(3)侵犯颗骨可发生耳后、

外耳道局部隆起变形、中耳炎、听力障碍及面瘫等病症。(4)侵入眶内可出现流眼泪、眼球突出、移位及视力减退、复视等病症,这是由于泪道及眼球受压所致。(5)侵犯牙槽骨可影响上下牙列正常咬合关系,有时咀嚼时可出现颗领关节疼痛。(6)侵犯颅内者虽极少见,但因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及脑神经受侵病症,对患者危害较大。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是一种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正常骨组织被吸收,而代之以均质梭形细胞的纤维组织和发育不良的网状骨骨小梁,可能系网状骨未成熟期骨成熟停滞,开出生后网状骨支持紊乱,或构成骨的间质分化不良所致。本病临床并非罕见,约占全部骨新生物的25%,占全部良性骨肿瘤的7%。单骨型约占70%,多骨型不伴内分泌紊乱者约占30%,多骨型伴内分泌素乱者约占3%。诊断 本病除单骨型早期不易发现外,一般结合病史、部位、体征及影象学检查,多勿须组织学证据即可确诊。 治疗措施 本病尤其是单骨型,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因放疗有诱发恶变可能。 鉴于本病临床进展缓慢,对病变较小或无病症者,可暂不手术,但应密切随访观察。病变开展较快者,伴有明显畸形和功能障碍者,应视为手术指征。根治性切除虽为最正确治疗方法,但

骨软骨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等骨性疾病鉴别诊断

骨化性纤维瘤: 好发于青少年,以10岁左右的儿童较多,性别上以女性稍高,其发病部位以四肢长管状骨多见。其中胫骨最多,股骨次之,也可见于指骨、趾骨、颌骨、肋骨等处。临床表现:发病缓慢,当肿瘤逐渐增大时才被发现,局部疼痛肿胀,但疼庸并不剧烈,偶尔发生病理性骨折。X线表现: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骨皮质内有溶骨性破坏,略膨胀,皮质变薄,溶骨区界限清楚,周围有硬化边缘,髓腔变窄,偶见病理性骨折。病理组织学所见。肿瘤在骨皮质内,镜下见纵横交错的纤维组织与成熟骨小梁构成,纤维组织一般较致密,纤维母细胞体积较小而细,散在各处,胶原纤维含量不等,有时较多,骨小梁周边绕以成排的骨母细胞,在肿瘤的中部常见编织骨,有时还能见到少量软骨。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 多发内生软骨瘤病是一种少见的非遗传性良性肿瘤。长、短管状骨中均可侵及,在身体内可为单侧或主要在一侧发病。临床表现多见于10岁以内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可触及的肿块,但很少有疼痛。肿瘤犯手、足部,由于多发病变的累及可以造成肢体病残。病变侵及长管状骨,使软骨骨化不能正常进行,骨骺板不能正常生长,因而肢休可缩短,弯曲畸形。达到成年时,肿瘤可停止生长,但手和足部的严重畸形难以消失。成人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有恶性变的可能,恶变率为5%~25%。X线检查多发内生软骨瘤单个病变的X线表现与单发内生软骨瘤相似,但为多发。易伴有骨骼畸形或短缩。 内生软骨瘤易于发生在手部,足部发病较少。单发的内生软骨瘤是最多见的软骨瘤,它是髓腔内肿瘤,由透明的软骨小叶组成。发病年龄常在30~40岁之间。可无临床症状,也可能表现为手、足短骨处无痛性肿大,如果出现局部剧烈疼痛,应怀疑是否发生恶变。病变也可发生在股骨、肱骨等长骨或胸骨、肋骨、骨盆、肩胛骨等扁平骨处,发生在这些部位的内生软骨瘤切除后容易复发,临床上常难与软骨肉瘤相鉴别。X线检查单发性内生软骨瘤在X 线片上表现是非常典型,为一个局限的、边缘整齐的、呈分叶状的椭圆形透亮阴影。肿瘤位于骨中心,骨皮质变薄,向外膨胀,侵蚀的内骨膜周围有一薄层的增生硬化边缘。阴影内可见散在沙粒样致密点。长骨干的内生软骨瘤,在髓腔内呈中心性或偏心性生长,大小不等,以溶骨性改变为主,伴有致密的钙化阴影,骨皮质边缘常呈分叶状侵蚀。位于扁平骨或不规则骨的单发内生软骨瘤无此典型的X线表现。 骨囊肿为骨的瘤样病变,又名孤立性骨囊肿、单纯性骨囊肿(simplebonecyst)。囊壁为一层纤维包膜,囊内为黄色或褐色液体。多见于儿童及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疼痛和压痛,病理性骨折可为最早症状和体征,或经X线摄片发现病变。X线摄片显示长骨干骺端有椭圆形密度均匀的透明阴影,病变局限,与正常骨质间有明显界线,骨皮质膨胀变薄。病理检查可确诊。 嗜酸性肉芽肿为一良性孤立的非肿瘤性溶骨损害。起源于网状内皮系统。常见于额骨、顶骨和下颌骨。多发于30岁以前,男性居多。在组织学上由浓密的泡沫组织细胞组成,伴有 巨细胞为郎罕型和异物型,这些细胞呈灶性集聚。 骨纤维结构不良也称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的病变。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多发性病变常合并皮肤色素沉着和内分泌障碍。骨纤维 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 生症,还伴有以下症状:①皮肤色素沉着:为棕黄色皮肤色斑,边缘不规则,边界清楚,大小不等,不隆起。②性早熟:多见于女性,婴幼儿期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并有第二性征出现。③广泛骨质变化:可侵犯全身各骨,并出现各种畸形。

四川口腔修复科模拟题2021年(42)_真题-无答案984

四川口腔修复科模拟题2021年(42) (总分89.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16岁女性,右侧下颌骨逐渐膨大8年。近来增大速度减慢。检查见下颌骨体部弥漫性膨大,但以颊侧更明显,质硬。X线片示右下颌骨体部呈磨砂玻璃样,与骨皮质相移行。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发现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其中有较多的纤细骨小梁。可能的诊断为 A. 化牙骨质纤维瘤 B. 骨化性纤维瘤 C.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D. 巨颌症 E. 牙源性纤维瘤 2. 某患者曾有颏部受力外伤史,后出现进行性开口困难,逐渐发展到完全不能张口,下颌发育不足,左侧髁状突无动度,可能出现的其他表现应该是 A. 左侧下颌体、下颌支长,外观丰满 B. 左侧下颌体、下颌支短小,外观丰满 C. 颏部偏向右侧,右侧面部扁平、狭长 D. 颏部偏向左侧,左侧面部扁平、狭长 E. 颏部偏向右侧,右侧面部外观丰满 3. 患者49岁。因左下牙疼痛2个月,下唇麻木3周就诊。曲面断层片示左下颌骨体区2cm×3cm的低密度溶骨破坏区,边界不清呈虫蚀状,无死骨形成及新骨增生,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下颌骨骨髓炎 B. 成釉细胞瘤 C. 角化囊肿 D. 含牙囊肿 E. 原发性骨内癌 4. 颌面部损伤后,组织水肿迅速发生,易影响呼吸道通畅,甚至引起窒息的部位中不包括 A. 口底 B. 舌根 C. 下颌下区 D. 颈部 E. 颧上颌部 5. 咬肌间隙感染如未及时切开引流,最常引起的并发症是 A. 败血症 B. 脓毒血症 C. 下颌骨中央性骨髓炎

D. 颈间隙感染 E. 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 6. 不易发生淋巴管瘤的部位是 A. 颈部 B. 唇部 C. 颊部 D. 舌部 E. 腭部 7. 舍格伦综合征常合并肿大的腺体是 A. 下颌下腺 B. 舌下腺 C. 腮腺 D. 泪腺 E. 唇腺 8. 患儿,男,6个月。因先天性单侧完全性唇裂行直线法修复术。术后拆线时间为 A. 术后5~7天 B. 术后3天 C. 术后7~9天 D. 术后10天 E. 术后14天 9. 下颌阻生牙拔除的适应证中不包括 A. 反复引起冠周炎 B. 无症状骨埋伏 C. 满足正畸需要 D. 可能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 E. 可疑为原因不明疼痛的原因 10. 常用的牙种植体种类为 A. 骨内种植体 B. 骨膜下种植体 C. 黏膜下种植体 D. 牙内种植体 E. 牙内骨内种植体 11. 关于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巾,哪项是错误的 A. 消毒应从中心开始,逐步向四周环绕涂布,感染创口相反 B. 三角形铺巾法适用于口腔、鼻、唇及颊部手术 C. 孔巾铺置法适用于门诊小手术 D. 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及多个术区手术可一并消毒 E. 四边形铺巾法适用于腮腺区、下颌下腺区、面部及涉及多部位的大型手术 12. 下列关于局部麻醉药物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 心律失常患者常用的局麻药为酯类 B. 普鲁卡因的效能强度高于酰胺类局麻药物 C. 阿替卡因适用于所有患者 D. 丁卡因常用于浸润麻醉 E. 利多卡因的常用阻滞麻醉浓度为1%~2% 13. 为防止注射时针头折断不能取出,注射时针头保留在体外的长度为 A. 0.5cm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cervical burnout: 牙颈部进中或远中因投照技术问题在X线片上造成低密度影像(2分),位于釉质和牙槽嵴顶之间,称为牙颈部Burnout征象,为正常影像,勿与根面龋混淆(2分)Albright syndrome: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分)同时合并有皮肤淡咖啡样色素沉着(1分)及内分泌疾病(特别是女孩性早熟)时,称为Albright 综合症(2分)。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即介入放射学(1分),指在医学影像的监视和导引下,通过穿刺和各种导管技术(1分),运用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疗学的基本原理(1分),进行诊断和治疗各 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1分)。 放射性骨坏死:成人颌骨受总剂量超过65Gy照射时,可发生颌骨坏死(1分),其发生主要与放射剂量有关,下颌多见(1分),组织学观察可见骨细胞丧失,呈无菌性坏死,小动脉内膜炎及 周围炎,管腔狭窄甚至闭锁,颌骨极易感染及损伤(2分)。 向心性萎缩:舍格伦综合症在涎腺造影片上显示为仅有主导管和某些叶间导管显影(1分),周缘腺体组织不显示(1分),说明腺体萎缩变小,称为向心性萎缩(1分)。这种情况多为晚期病变, 腺体组织大部分被破坏,代以淋巴组织;有些腺体导管完全被阻塞,造影剂无法进入(1 分)。 牙中牙 Codman 三角 二、填空题 1.在口腔颌面部,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用于_____、_______这两类疾病的检查。 2. 牙周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放射诊断中多选用以_____效应为主的射线能量范围,在放射治疗中则选用_____效应为主的高能量范围。 4.下颌横断牙合片常用于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_____,也可用于辅助诊断_____以及_____。 5.涎腺造影的禁忌症有_____、_____、_____。 6.骨折X线的观察要点有骨折的部位与数目、骨折的移位、_____、_____,还有 _____。 7. _____是成骨型骨肉瘤的X线特征。 8.颌骨骨髓炎通常在发病后_____才能逐渐在X线上显示出骨质病理变化。 9.在X线表现上出现钙化影像的牙源性肿瘤有牙源性钙化上皮瘤、_____ 、_____ 。 【1、累计范围广泛的肿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2.、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牙合翼片 3. 光电、康普顿4. 颊、舌侧膨胀、下颌骨体骨折移位、异物、阻生牙定位 5. 碘过敏、急性炎症、阳性涎腺导管结石 6. 骨折的类型、骨折线与牙的关系、骨折线与营养管及正常骨缝影像的区别 7. 瘤骨形成 8. 2周后 9. 牙源性钙化囊肿、牙源性腺样腺瘤】 10. 髁突按骨折线高低可分为____、____、______骨折,此外髁突还可发生矢状骨折。 【髁头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颈下骨折】 11.电离辐射可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大类。 12. 照射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依关系。 13. 照射方式可分为:外照射、内照射和混合照射 14. 细胞内DNA损伤在放射生物效应中占重要地位 15. 膜脂质成分变化直接影响膜的微粘度、流动性、脆性和通透性 16. 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表现由轻到重可以分为:轻度黏膜疹、明显黏膜疹、斑点状黏膜炎、融合性黏膜炎 17. 皮肤的损伤由轻到重可分为毛囊性丘疹与脱毛,红斑反应,水疱及坏死溃烂四级 18. 放射防护有三个主要原则: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 19. 保证X线诊断的前提下可通过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提高纪录和显像系统的灵敏度、提高成像质量、减少重复检查措施来减少照射时间。 20. 牙科X线机基本有三种形式:可移动立式、壁挂式和在综合诊疗台上的镶带式

CRDR普放报告异常模板四肢篇

CR/DR/普放异常报告模板 (四肢篇) 四肢 1、膝关节正侧位 1)骨软骨瘤 表现:[左|右]侧[胫骨|股骨]骨[近端|远端]外侧见骨性突起,大小约2.6×0.8cm,宽基底,背关节生长,骨皮质、骨小梁与母骨相连,内未见钙化,周围骨质正常,未见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余骨质正常,左膝关节结构正常。未见明确软组织肿块。 诊断:[左|右]侧[胫骨|股骨]骨[近|远]端骨软骨瘤。 2)膝关节退行性变 表现:构成[左|右|双]膝骨关节面及边缘骨质增生、硬化,部分关节面边缘骨刺形成。髁间隆突增生形成骨刺。[左|右|双]膝关节间隙未见变窄。髌骨上下缘韧带钙化。 诊断:[左|右|双]膝关节退行性变。 3)滑膜性骨软骨瘤 表现:[左|右]侧[膝|髋|肘|踝]关节构成骨骨质完整,骨皮质光滑、连续;位于骨方见[数个|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似关节鼠,最大一个约X cm,相应关节边缘可见有骨质[增生硬化|部分缺损],部分有细蒂与骨相连,[未|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诊断:[左|右]侧[膝|髋|肘|踝]关节所见考虑滑膜性骨软骨瘤病。 4)髌骨骨折 表现:[左|右]侧髌骨[中|下|中下]部见锐利透亮线,相应皮质不连,折端[对位对线尚可|牵拉分离移位],周围未见骨碎片游离。余膝关节构成骨未见明确异骨质改变。 诊断:[左|右]髌骨骨折。 5)胫骨平台骨折 表现:[左|右]侧胫骨平台可见形锐利透亮线,骨折线通过[左|右]侧膝关节面,部分骨皮质嵌插。[左|右]侧膝关节间隙未见明显变窄。 诊断:[左|右] 侧胫骨平台骨折。 6)髌骨脱位 表现:髌骨向外上移位,髌骨超出股骨髁缘三分之一,关节囊肿胀。 诊断:髌骨脱位。 7)胫骨内髁骨折(平台骨折) 表现:胫骨上端内髁见纵行骨折线,内髁骨片向下塌陷,股骨下端关节面向内侧移位。 诊断:胫骨内髁骨折(平台骨折) 8)关节结核(滑膜型)。 表现:关节囊肿胀、积液,关节间隙增宽。胫骨内髁见骨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