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概述: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多实施课堂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探究活动进行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而课堂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很重大。

1、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因此课堂有效性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2、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的频率过高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就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过于关注问题的数量而不注重提问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越来越少,只依靠学生回答来传授化学知识。学生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对于教师的提问往往回答不出来,师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交流,课堂效率不能得到提高。

(2)盲目提问现象严重

有的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往往过于盲目,让学生难以回答,无从入手。比如,有的教师只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对不对啊?”“是不是呢?”这种提问方式根本体现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体现不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有教师在课堂上只抛出问题,但是却很少对问题进行反馈。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既不给予评价,也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这种提问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毫无帮助。个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有效提问的特征

(一)有较高的知识关联度

问题的知识关联度是指所提出的问题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程度。课堂上一个有效问题的提出,产生于对知识背景的分析,仅有观察绝不能产生问题。只有当把观察与已有的知识比较时,才能产生问题。因此,若要进行有效提问,就必须使问题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知识关联度,设计层次化的有效问题适当地创设一些适合于学生、有一定思维梯度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跳一跳,摘桃子”的

感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案例一:在研究“苯酚的酸性”时可以采用的是连续启发问题、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我设计的问题如下:

(1)如何用实验证明苯酚呈酸性?

(2)如何证明苯酚的是强酸还是弱酸?

(3)少量的CO

2与苯酚钠溶液反应只能生成NaHCO

3

,而不能生成 Na

2

CO

3

说明了什么?

(4)水和乙醇都能与钠反应,苯酚可以吗? 试比较分析。

以上提到的问题是根据行为复杂性层次进行分类的。

案例二:在上完“二氧化硫”一节后,可设计以下问题:

(1)如何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里有二氧化硫?

(3)如何检验二氧化硫中有二氧化碳?

(4)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

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帮助学生对知识多角度地理解,很快地掌握知识。

案例三:学习硝酸的强化性时,已经知道硝酸是一种强酸,可以完全电离,具有酸的通性,由此可以判断硝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然后做实验,在浓硝酸中滴入两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确变为红色,说明硝酸具有酸性。但过一会儿颜色变淡,直至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这时要想使探究起步,就应该把

这一简单现象产生的问题指向H+和NO

3

-的性质等知识背景,并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从而将问题转化。

(1)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是什么离子的作用?

(2)浓硝酸中滴入两滴紫色的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逐渐褪为无色,使红色褪去的是什么离子的作用?

(3)在浓的硝酸钠溶液中也滴入两滴紫色的石蕊试液又会有什么现象?”等等,进而形成“NO

3

-的氧化作用和H+的浓度大小有什么关系”这一科学问题,最终转化为“氧化剂的氧化性与介质的酸碱性有何关系”这一抽象的探究性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得到介质的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浓度越大,物质的氧化性越强的结论。

(二)有较好的目的预设性

有效提问中存在问题的指向预设和解答预设。问题的指向预设,主要是从对象角度,预设某种实体、性质、状态、原因以及命题等存在;所讲科学问题的解答预设就是问题自身所认定(或假设)的问题解答范围,它指示着解答者到哪个范围去寻找答案。无效问题或低效问题往往预设不明确。比如“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会灭火”,这虽然也预设二氧化碳气体灭火是有原因的,然而是什么性质并不明确。另外,它的解答预设也不明确:到底要求学生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寻求解答,还是从化学性质的角度进行

解答?如果我们转换一下,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什么性质使它能灭火”,其指向预设和解答预设就明确了许多。它预设了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种性质,预设了要在性质领域解答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预设,学生的探究过程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正如海森堡所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

案例四:在讲解Fe(OH)2的制备和性质时,就先告诉学生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

新制的FeSO

4

和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学生未能看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是灰绿色的沉淀。该现象立即就会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此时展示正确操作图片并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原因:

(1)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

4

溶液?

(2)为何要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地挤出NaOH溶液?

(3)久置的NaOH溶液中会溶解了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得出FeSO

4和Fe(OH)

2

易被

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然后立即换一瓶经煮沸以除去氧气的NaOH溶液重新进行实验,再让学生仔

细观察,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得到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为灰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起学生的疑问:怎样才能使生成的Fe(OH)

2

被氧化的速率减慢而能够看到其“庐山真面

目”呢?结果经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以后,最后选用在FeSO

4

液面上滴加几滴油作保护

层,再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就得到了Fe(OH)

2

白色沉淀并保持了较长的时间不变色。如果教师不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而是“一语道破天机”,就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提问要有启发性和目的预设性。

(三)有较深的思维创造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案例五:硝酸的氧化性与硝酸中哪些微粒有关,这个问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关联性,也有一定的预设目的性,是一个比较好的有效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如果将问题直接转化为实验来演示,教师经常是这样做的:“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节目预告”后即取出盐酸、浓硝酸、稀硝酸、浓硝酸钠溶液、铜片,用四支试管分别取等量的上述四种溶液并编号,

1盐酸 2浓硝酸 3 4浓硝酸钠

1号试管中是盐酸, 2号试管中是浓硝酸, 3号试管中是稀硝酸, 4号试管中是浓硝酸钠溶液。分别加

入铜片后,发现2号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余下的三支微热后, 3号试管在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1号、4号试管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然后再进一步概括上升到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学生思维活动将在此中断。在这个过程中,一般的学生只是做个观众,看一个结果。除了静观结果外,其思维未能启动。对于演示实验的设计思想、操作思路都无从思考,学生不知道实验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演示实验的作用,也就退化到仅为结论提供实验支持,只为教学增加直观性,只为学生提供感性印象帮助记忆,只为掌握知识服务,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激励学生猜想,将原问题转换为

-离子的作用吗?

(1)硝酸的氧化性是NO

3

(2)硝酸的氧化性是H+的离子的作用吗?

-共同作用吗?

(3)硝酸的氧化性是H+和NO

3

(4)硝酸的氧化性与H+、NO3-离子的浓度有关吗?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预设,将进一步指引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学生的思维将被高度地激活。

案例六:例如在学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时,我们可以边讲边实验,拆分成以下几个问题:(1)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

(2)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

(3)将锌片、铜片同时插入同一烧杯的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

(4)将锌片、铜片插同时插入同一烧杯的稀硫酸中,锌片、铜片用导线相连有什么现象?

这种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

二、有效问题设计策略

(一)研究学生,用好教材,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灵魂不仅体现在启发方式上,更应建立在通过对主、客体的具体分析而提出的“有效问题”上。上课前,我们要研究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提出针对性的有效问题。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Ⅰ中讲到二氧化硫漂白作用的用途时,有这样一段叙述:“二氧化硫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是:明明知道被二氧化硫漂白过的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为什么工业上仍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草帽辫等物质呢?这是不是欺骗行为?这样的问题就是用好教材的范例。它来自教材,提出的问题学生感到亲切而更加有效。因此,只有透彻理解新课程标

准,融会贯通,才能用好教材;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难点、教材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分清哪些是基础性问题、拓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及有效问题。

(二)仔细琢磨,激发活力,提高问题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好奇心理是学习的最好动机。常态的化学问题,增加趣味性是有效提问的策略之一。只有来自生活中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案例七:(1)为什么银圆、银手饰是银白色,而硝酸银试剂瓶口分解得到的银是黑色的?(2)为什么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是白色粉末,而镁条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得到的氧化镁是灰黑色?这样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问题的乐趣。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浅,学生不动脑筋即可回答,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使学生望而生畏,只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用生活中直观新颖的化学现象,用富有情趣、生动、和谐的语气,提出有效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

(三)面向全体,激活思维,提高问题的探究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激活全体学生的思维,引导全体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再逐渐把教材知识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做设计有效问题的突破口,构建一些令人困惑、值得探究的有效问题。只有那些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或事物,才是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

案例八:在复习有机化学时,以CH3CH2OH(乙醇)与浓H2SO4加热时,在不同的条件下可生成CH2=CH2(乙

烯)或CH

3CH

2

OCH

2

CH

3

(乙醚)等不同物质,由此提出了这样一个发散性的问题: CH

3

CH(OH)COOH(乳酸)在

浓H

2SO

4

存在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物又有哪些呢?学生经过充分的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结论:可能

有烯、醚、酯等多种物质。这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从直接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并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的发展,都得益于创新问题的开放性。

三、有效提问控制策略

(一)发问作答,等待时间适中

一般情况下,教师抛出问题,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能让多个学生作答,也就是说,需有一个“发问候答作答”的过程。这种策略有助于保证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去思考。不能先叫某个学生,再提出问题。这样没有叫到名的学生可能就不再积极思考,而被叫到的学生因突然站起来,既紧张又没有人交流、讨论而不能作答,这些现象都会导致课堂效率大大降低。有时,当教师在抛出一

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过程中,介绍了一些信息后,不仅应稍作停顿,还要用目光观察一下学生是否跟上了自己的思路,以便学生有时间弄明白教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并思考它。如果教师得到的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学生的反应与教师提问是同步的,则可以继续提问,否则教师就需要变换一个角度或从头开始。如果教师等待学生解答问题的时间太短,学生就没有酝酿和思考的余地,无法进入真正的思维状态,就会导致没有学生积极主动解答,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等待问题作答的时间必须适中,能得到多数学生回答。

(二)静观神态,变换恰当设问

当一个有效问题抛出后,教师要察言观色。发现学生有畏难情绪,就要适当变换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切入,以获得最佳效果。

案例九: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教学,在演示几种溶液导电性实验后,教师提出“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有何区别”这一问题,发现学生呈现迷惘的神态,有的学生仅从实验现象表面回答:“导电性不同。”此时,教师变换一下问题:

(1)强、弱电解质电离程度有何不同?

(2)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书写有何不同?

(3)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4)强、弱电解质在结构上有何区别?问题一分解,学生的思路顿开;问题一变换,“强、弱电解质有何区别”这一问题也就不言自明。如果问题的提出,不符合学生的认识现状,绝大多数学生不理解,教师又不变换,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增加了学习困难,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到深入浅出,适时变换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种类,使全体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同时让学生看到教师是如何变换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相互倾听,双向提问互补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因此,不仅要求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更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质疑和见解,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当学生有话想说时,让他们说彻底,把话说尽。即使有时学生回答是错误的,也应让他们说完再给予评价,说不定他们的思路在全班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很多学生的观点本身可能较好,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能较差,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到学生讲完之后再做出自己的反应。同时,教师在倾听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使评价互补。

案例十:在人教版“二氧化硫”的教学中,学生在实验时发现二氧化硫也能使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便问道:“这是不是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教师没有立即解答,而是反问道:“如果是,你们有

实验方法探究么?”学生便联想到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后加热能使红色重新出现,便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对通入二氧化硫褪色后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加热,结果发现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没有重新出现,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是由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使酸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生成的问题中得以发展。

(四)及时评价,留点悬念

升华空间学生对一个有效的问题的回答,有的可能过于简单,没有思维的深刻性;有的可能笼而统之,没有层次性;有的可能是生活经验不足或知识储备不够,没有完整性;有的对问题思考的方法有误,缺乏科学性。对于学生这些回答,教师都要抓住要点,及时点拨,给予评价。让学生知道在哪些方面对问题回答得好,哪些方面还不够,让学生看到进步,看到希望。学生回答即便很不理想,点拨时千万不要伤及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给予思维与方法的引导,要多给鼓励,找出闪光点,要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点燃智慧的火花,哪怕是“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我们常说:“聪明是表扬出来的,愚昧是批评出来的。”点拨重在精巧,恰到好处。必要时给学生留点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课后思考,与同学交流、讨论,查找资料,使有效问题在课后的思考中得到升华。

四、结语

实践证明,教师必须掌握有效提问的特征,重视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和有效提问的控制策略,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才能真正从传统的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的“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课程特别重视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思考走出教室,这都离不开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离不开问题的启发性、趣味性、生活性。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长期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只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摸索,就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更为有效的问题。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论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论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曾提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根本控制手段。”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充分说明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局部,是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反响教与学信息、增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一环,更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表达。 当今根底教育改革的真正走向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教育”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开展,创设真本、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开展教育性对话。我认为要真正实现以上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上,特别是在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准诊断,敢调整,善引导,勤追问,通过有效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向深入。 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说明,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而化学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通常就更少了,且问题的设置存在着:问题公式化,问题的难度控制不当,问题不明确,启而不发,问题缺乏逻辑性,问题单向、缺少互动性,问题过于收敛,缺乏发散性等缺点。我校教师多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课堂教学提问中更存在着较大的误区和低效性,严重制约着我校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因此,深入研究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定能促使我校化学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

课堂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开展;激发我校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化学能力;诱导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师生协作构成课堂动态应答链、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承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利用他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现实积淀,直接影响其知识建构,学生才能真正完成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 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开展上。“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根底和核心,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是教学深化的根本出发点和依据;课堂教学是教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学活动围绕学习活动、教学进程、进度、节奏等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情境为转移;教学评价以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为标准,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看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条件是否适宜、是否有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化学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些教师不太注意提问的艺术和策略,使课堂教学效果减弱,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进行反思与实践的过程。有效提问需要讲究策略。 1、反思提问的功能 传统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是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去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宽度受到限制,不能主动运用己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究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得课堂提问不是很有效。要解决这些问题,化学教师应重新认识新课改形式下课堂提问的功能:新课标提倡的课堂提问不仅应具有检验教学效果与听课效果,从而对教学做出相应调整的功能,具有锤炼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开展学习竞赛的功能,更应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听课兴趣,通过自主探究,进而构建化学知识结构的功能。 2、把握住最佳时机提问 要使提问收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把握住最佳提问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及时发问。必须在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要想“知”又不能立刻“知”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2.1 提问于新旧知识衔接处 新旧知识衔接处一般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学习内容的迁移点。教育心理学对“迁移”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所以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从而自主探究。如讲解“电解质的电离”时,教师做演示实验:在导电装置内放入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酒精、蔗糖的水溶液,接通电源后,学生发现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灯泡明亮,其余灯泡不亮。这时老师提问:“金属铜能够导电,为什么?”学生很快答出:“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这时老师继续提问:“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有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在这些溶液中有哪些微粒?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为什么可以导电?”通过对问题分解,引导学生思维由原有知识回顾逐步地转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这比教师从嘴里直接说出答案来的要深刻,会

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启迪学生智慧之门的密匙,还是知识的海洋中指引学生前进方向的灯塔。“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是著名教育?W家陶行知老先生的至理名言,那么,作为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呢?就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争取在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方面有所建树。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策略探索 枯燥死板的课堂提问方式势必达不到理想的课堂提问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者在课堂设计中加入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提问环节,设置题目时要恰到好处,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石头,迅速在学生的心中激起圈圈涟漪,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启迪,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一、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设计上的重要作用 (一)教师应在恰当的时机引入提问环节 在整个化学教学进程中教师和学生的配合默契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对提问环节引

入方式的重视程度,在新课程导入的时候可以提出几个新鲜有趣的和学生生活切实相关的实际性问题,让学生主动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初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猜黄金属于金属吗?”学生各抒己见,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展开激烈的讨论,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都有哪些?今天上课之前你接触到的金属都有什么?”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每个问题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而且还切合课堂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还为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始。[1] (二)高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高中学生本身处于青春懵懂期,活泼好动而且思维活跃,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鼓励,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巧妙地设计提问内容,还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不仅如此,学生对问题给出的答案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情况给予补充说明,对学生思路不清晰的地方和思维漏洞进行说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学生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 导学生思考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问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一个 需要研究的问题。 提问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提问前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清楚自己想要在 学生中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或知识。教师可能希望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 或者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只有明确了目标,提问才能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问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以免引发学生的厌烦或困惑。在提 问过程中,教师要把握适当的难度,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 习和发展。 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启发性的方法,如提出反常现象、设计思维导图、提供实例对比等,以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在提问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或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的 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合作能力。 第四,提问应该具有适当的引导性。教师在提问时,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 采用启示性的语言和鼓励性的肯定,增加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 提问应该具有综合性。教师在提问时,应该综合考虑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提问能够覆盖多个方面的知识。可以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延伸性的提问,培养 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联想能力。提问还应该与实际生活和实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应 用到实际中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兴趣性。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启 发性和引导性、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特点,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教 师在利用提问策略时,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有了问题,并提出问题,不 仅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有效提问,是课堂提问的基础,也是课堂顺利进行的关键,能够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斯特林提出,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德加默提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充分说明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增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一环.课堂提问常见的误区有:(1)整堂课教师只管讲,从不提问或极少提问,缺少互动性,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做出回答.(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问题;有些教师上课时只问对不对等类似的问题,学生也是简单地回答对、不对等.(3)所提问题偏离主题或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距离较远,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空间不足.(4)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等等. 二、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通过教材内容提出有效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挖掘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行实验、讨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教材上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通过化学实验提出有效问题.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又是化学的魅力所在.新奇有趣的实验场景,能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趣味盎然地学习.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效果明显、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演示实验.例如,在讲金属钠与水反应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①钠为什么浮在水面上?②为什么熔成小球并向四周游动?③为什么有嘶嘶的声音?④水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为什么会变红?当学生全面了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有关知识后,可以先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让学生分析思考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让学生推测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金属钠能将铜置换出来,之后补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而实验事实证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无金属铜置换出来,这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出答案.这样,由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通过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出有效问题.在生活、生产中,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必须细心观察,留意分析,从现象中揭示本质,从现象中探求规律,从而提炼出有关问题.例如,在讲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衣服上的油污、血渍怎么除去?引导学生思考.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及策略探究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及策略探究 高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重要阶段,如何在课堂中有效提问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围绕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及策略展开探讨。 一、有效提问的评价 1.质量合理性 合理的提问应当体现出问题的科学性,质疑性和针对性。问题应当具体明确,内容紧贴课堂教育内容,对于学生有启发性的价值,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探索化学学科的发展规律与思考模式。 2.开放性 化学学科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其知识体系巨大而复杂,存在诸多未解决的问题,预测性强。有效的提问应当重视开放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讨问题,创新性思考,提升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应避免干扰学生思考的谔谔式提问,如是非题和教师自己回答的问题。 3.满意度 评价有效提问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满意度。有效提问旨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拓展学科思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了解学生对提问内容的认识,打破思维的局限,提高教学效果。 1.启发性问题 启发性问题是一种开放性问题,往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某物品可以被氧化?”,“如何保护环境中的水资源?”,“氧气与火焰的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教材和相关知识,结合生活和实践进行回答。 感性问题往往通过生动具体的图形和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提问方法可以通过实验室观察和带有明显实际效果的化学实验来完成。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来展示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展示化学反应对物质形态和性质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学习效果。 3.互动问题 互动问题是一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兴趣,参与互动。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杂质可否使物质性质发生变化?如何清除杂质?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猜想和互相交流,激涌学习动力。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化学教学中,提问可分为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在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与学生提问的有效性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法之一。教师的提问应看重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质量,要求问题恰当、具有启发性,有针对性、有深度、有广度和易于理解。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程序,探索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探索和思考。 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回答问题,建立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注意避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是仿照学生提出的观点,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首先要说出学生正确的方面,然后再指出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性分析和探索。 教师应该尽可能不要使用开放题,避免学生回答不出,浪费时间,不利于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要看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质量是否符合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水平,意义是否明确、贡献是否有价值。 教师应该经常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能够理解知识点,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检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提问,可以快速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复习和进一步探究问题予以指导。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问可以激发学生通过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引导学生更深入、更全面的考虑问题。 加强课程之间的深度和延伸。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概念,形成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概述: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多实施课堂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探究活动进行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而课堂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很重大。 1、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因此课堂有效性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2、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的频率过高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就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过于关注问题的数量而不注重提问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越来越少,只依靠学生回答来传授化学知识。学生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对于教师的提问往往回答不出来,师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交流,课堂效率不能得到提高。 (2)盲目提问现象严重 有的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往往过于盲目,让学生难以回答,无从入手。比如,有的教师只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对不对啊?”“是不是呢?”这种提问方式根本体现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体现不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有教师在课堂上只抛出问题,但是却很少对问题进行反馈。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既不给予评价,也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这种提问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毫无帮助。个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有效提问的特征 (一)有较高的知识关联度 问题的知识关联度是指所提出的问题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程度。课堂上一个有效问题的提出,产生于对知识背景的分析,仅有观察绝不能产生问题。只有当把观察与已有的知识比较时,才能产生问题。因此,若要进行有效提问,就必须使问题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知识关联度,设计层次化的有效问题适当地创设一些适合于学生、有一定思维梯度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跳一跳,摘桃子”的

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 性及思考 摘要:新时期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课堂提问的引导作用, 借助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构建起传递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本文针 对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策略提出一些措施建议,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引言: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的提问方式或者问题内容过 于单一固化,缺少新意,对于那些学习兴趣不高、听课习惯不佳的学生来说,难 以激发起探究欲望,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要以激发 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针对课堂提问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整体提升。 一、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教师要赋予课堂提问较强的趣味性,力争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可以快速激发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由此生成驱动力,积极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丰富问题的来源。例如在学习“氨气的性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不妨跳脱出课本内容的限制,从某种生活场景当中找到一个 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提问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氨气在生活中具有 哪些用途?氨气过量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于这些问题,学生都想快速 知晓问题的答案。此时,教师再顺势导入教学内容,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提问效 果[1];其次,丰富问题的样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营造出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学习与氯气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在提问之前,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出千年古盐田、海湾盐场等具有 视觉震撼效果的图片,还可以播放一段江苏氯气泄漏事故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在 获得感官体验的同时,对氯气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之后,结合氯气特点的讲解,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 提升策略 摘要:提高高中生核心素养,始终是教育界及高校对所有专业教师的要求。 学校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务必把学科核心素养在无形中有效地融入 其中,从而不断提高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活动时,教 师若想让高中生每节课都有超高的学习效果,就应该进行科学的课堂问题策划, 对他们实施持续性的发问,从而在提问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促使高中生深入思 索与探讨,继而逐步提高高中生对化学学科的思考能力,增强高中生的化学综合 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提升策略 1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以往较为常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被摒弃,而“问题教学”被聚焦,同时备受重视。教学内容问题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 提问的艺术性通常被忽视。鉴于教师的“教”与高中生的“学”均长期地依赖于 以往教学方式,低效或无效提问在高中化学课堂实属常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一是提问模式、目的单一。高中化学问题设置大部分是为应试而服务的, 化学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升学指标、教学任务及正确答案,对高中生问题处理能力 通常视而不见。二是把问题教学方式转化为“满堂问”。化学教师的有效课堂提 问意识欠缺,对问题的设计、类型、层次及提问时机等层面没有做到细致的考量 与准备。三是课堂提问知识深度过于肤浅,且针对所提的问题,教师着急让高中 生给出答案,而不能引导其深化思考,提问效果自然达不到预期效果,有可能还 会呈现“自问自答”的状况,这种无效提问在实际课堂中比较多。 2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根据学生基础,确保问题难度适中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化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科目,其中高中化学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世界的重要学科。化学课堂中,教师有效提问是鼓励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以及促进深入学习的关键。本文将介绍涉及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提出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反思、深刻思考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提出开放性问题: 1.使用疑问句 疑问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问题。例如,“你认为这个化学反应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该化学反应的条件并找出正确答案。 2.使用“怎样”、“为什么”、“如何”等询问疑问句 如何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使用这些询问疑问句来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概念。例如,“你如何看待这道题目?”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并且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3.提出“举例说明”的问题 当教师感到需要补充一些实例或案例时,教师可以提出这种问

题。例如,“化学反应中会出现哪些物质?”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基础的的化学概念。 二、针对不同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回答不同,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对于关键问题提问给适当的学生 如何让学生发挥出他们的优点,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深入性?教师可以给那些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的学生提问,他们可以给予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见解,可以加强班级激烈的探究氛围。 2.提出一些可能的问题 如果没有学生拿起问题,教师应该采用另一种策略提问他们。例如,教师可以改变一下用探究问题来提问。例如,“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觉得应该使用哪个方法?”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意见。 三、通过图表数据加强需求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掌握大量的化学概念、理论以及反应机理。通过图表数据提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1.使用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建议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 考建议 摘要:高中化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 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了保证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激发 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教师应转变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使高中化学学习更加 简单。教师可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通过问题检验学生 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够增加化学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交流,活跃 高中课堂氛围,可以保证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 高中化学应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应能够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保 证化学提问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中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能够精心对问题进行处理,从而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教师在开展提问教学的过 程中,要能够保证提问节奏、提问内容等,保证可以通过问题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1.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 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弥补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并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让学生能够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提问还能够帮 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并通过深度思考解决化学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化学学 习水平获得提升,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提问教学效果,化学教师应能够保证化学 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化学教师对于 提问原则了解不够深入,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思考。部分化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提问作为化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化学教师未能掌握提问教学法的精髓,提问设计不合理,提问实施随意,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一、课堂提问有效设计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设计策略,实际上就是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趣味性以及探究性 (一)立足学情,提升问题的合理性 在化学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必须是依据教材内容而设计,问题的内容应当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比如学习二氧化硫时,二氧化硫和一些有色物质容易结合,从而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并且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分解恢复成为原本的颜色,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纸张、草帽等,时间久了就会变黄。据此提出问题:“SO2具有漂白性,但是容易恢复原色,为什么工厂还要用SO2漂白。” (二)联系生活,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在设计问题时,联系生活素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氧气点燃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的,为什么在空气氧化的氧化镁是黑色的?为什么银制品是白色的,硝酸银见光分解后是黑色的?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源于日常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问题进行提问,容易引起学生好奇心,从而

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启发思维,增加问题的探究性 部分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提问过于随意,没有深入到具体的内容,缺乏思维的深度。设计具有认知冲突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出学生主动思考意识。比如在讲完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之后,教师可以问以下问题: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是否一定有一个电极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于自己的观点做出合理解释。 二、课堂提问有效实施策略 (一)变换设问角度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提问过程中,教师需要察言观色。如果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时,需要及时变换提问的方式,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强弱电解质》时,在演示浓硫酸、稀硫酸以及CH3COOH和锌粒的实验后,为了能够让启发学生的思维,考虑到全班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通过变换角度来开展提问:①为什么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中都有气体产生;②稀硫酸和浓硫酸和锌粒的反应现象如何。③为什么CH3COOH和稀硫酸浓度相同,浓硫酸的反应要强烈些?教学中通过不停变化问题的角度,有利于学生深入问题的核心,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师生互补提问 互补提问也是课堂中一种有效的提问方式,当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教师时。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见解和质疑,给予学生表达机会,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被认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并非所有的提问都能够起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候教师的提问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甚至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研究提问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不同的提问策略以及如何提高提问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或大学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化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以期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提问策略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满意度。通过对提问的作用、种类、影响以及提高提问有效性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问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层次含义,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提问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课堂中,老师通过提问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和讨论,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学效果。 提问也可以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回答 和表现,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调整 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有助于丰富教学方法,拓 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 指导。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指的是在研究中所要涉及到的实际对象或者研究范围。 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是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教师是 高中化学课堂的主要教育者,他们在课堂中扮演着提问者的角色,通 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 中接受教师的提问并尝试回答问题,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和理解。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提问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需要运用适当的提问策略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 极性,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而学生需要积极参与提问过程,思考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引言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 助他们理解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要提高提问的效果,需要运用合 适的提问策略,本文将从问答环节的设计、提问方式的选择和提问技巧的应用三个方面对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化学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问答环节的设计 1. 确定提问的位置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位置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提问可 以分为引导性提问和检测性提问。引导性提问通常放在教学的前期和中期,用来引导学生 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而检测性提问通常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放在教学的后期。在设计问答环节时,教师需要合理确定提问的位置,使得提问能够与教学内容和学生 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设置开放性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 生进行深入思考。当教师讲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后,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生活中有 哪些实际的化学反应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化学反应的魅力?”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 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三、提问方式的选择 1.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例如直接提问、间接提问、追问等,这样 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初期,可以采用直接提问,直接询问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在教学中期,可以采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并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在教学后期,可以采用间接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和 发言,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 合理选择提问对象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提问对象,以促进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一般来说,可 以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都保持注意力,促进全班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和挑战。 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推理、思辨和分析,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当学生被纳入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思考和回答问题时,他们会更加专注和投入到学习中。教师的提问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 课堂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和积极寻找答案。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课堂提问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限制。有些学生不善于回答问题或者害怕回答问题,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被忽略,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选择几个学生回答问题,这也意味着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教师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难易度也会影响提问的有效性。如果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固定,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回答,而无法真正思考问题。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置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同时也需要教师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充分发挥提问的效果。通过不断改进提问方式和精心设置问题,我们可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 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问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出观点,以期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论文网/9/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

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B-0145-02 提问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采用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堂提问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探索真理的精神和能力。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无疑是问号。提问方法得当意味着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将学生引入科学圣殿。

一、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不重视提问环节。当前,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不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经常会有对学生敷衍了事、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课堂上的互动主要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如果缺少提问环节,那么就较难激发学生的思维,无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如果问的问题没有针对性,那么学生就找不到思考的方向,可能会答非所问,例如,有位教师在讲解酒精的常见特性时,提出问题:“同学们,谁知道

酒精有哪些常见特性?”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酒精的易挥发特性,但有些同学可能完全不会想到这个,而是回答其他的无关紧要的内容,这样的回答基本是无效的。如果问的问题太过简单,学生不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就能得出答案,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多大作用,还会导致教学环节松散。目前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提问这个教学环节。 (二)提问的范围狭窄,偏向优秀学生。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其认知能力、学习成绩是不同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所差异。在实际课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