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说课稿教材解读: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讨论得到。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页到第五页的例1例5,练习一的1-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3.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CAI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CAI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数很大,很大。)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怎么样认识大数?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 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为例试读。

2. 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问题: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 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交流说说,认识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十万、百万、千万、亿)

4. 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我可以告诉你,……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师: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写出138190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全班交流,抽查: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6. 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7. 巩固联系完成第4页“做一做”。

(1)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 学习“读数”。

(1)CAI课件出示例2,读出下面各数。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a) 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写出读作多少?

b) 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

c) 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小组讨论。

a) 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b) 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 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样读?

(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

(3)反馈交流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读后说说你发现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三、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的1—5题。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加深了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2题按排的是4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读法不同数的大下意义不同,也为后面学习大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作铺垫。3题创设一个情境,小组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4题5题,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算式》,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一)》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率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定为: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教学中,我将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观察分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一数(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一数(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第一节《数一数(一)》P19-20页教学内容,在我校三年级使用。 2、教材分析、整合,及其地位作用 本课教材内容《数一数(一)》,实际上就是对“千“的认识和感受,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来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的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这是进一步学习“万”及以上数的认识和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本课内容是普通学校教材,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学校学生,主要包括了四个知识点: 第一个问题由拨计数器的情境出发,从序数的角度,由千以内的数和一千之间的关系引出对“千”的认识。 第二个问题结合拼摆小方块的活动,体会“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直观感受“千”的大小。 第三个问题就是结合数数活动进一步感受“千”的意义,掌握三位数的数数方法。 第四就是安排的“试一试”,集合估计和对比想象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针对普通学生这是2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安排解决前三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听障学生来说课时容量太大,另外今天是微课只有30分钟,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数数更是难点,遇到9加1变十、99加1变百、999加1变千时的转化更是难点,所以本节课我只安排了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并且在教学第一个问题“千”的引入中加入“9加1变十、99加1变百、999加1变千”的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数数分散了难点,提前做好了铺垫。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体会“千”的由来,体会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即“满十进一”的道理,初步发展位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说课稿教材解读: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讨论得到。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页到第五页的例1例5,练习一的1-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3.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CAI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CAI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数很大,很大。)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怎么样认识大数?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数一数》说课稿

《数一数》说课稿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教材分析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也就是数数的活动,数数活动是学生形成数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的基础。教材在本节的编排中,结合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的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中,以学生实际操作活动为出发点,使学生掌握数数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的意义。 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问题较多,爱于思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同时存在自控能力较低,注意力容易涣散的问题。所以教学活动要运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生动形象,引发学习兴趣,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对认知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如何数100以内数目较大的数的方法,存有一定的困惑。 (一)学生调研 调查对象:一年级(3)班 人数:34 问题:1、你能数出图中有多少小方块吗? 2、你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 (二)调研分析 第一题:大部分都数对了,但是数的很慢。在数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第二题: 一个一个 两个两个 五个五个 十个十个 人数 7 10 8 5 百分比 21% 29% 24% 15% 一年级上册 20以内数的认识和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2、在具体情况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后续内容 二年级下册 1、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2、2、亿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数一数》说课稿

说课稿《数一数》 ——新版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新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数一数”第一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在多种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千”。 一、研读教材关注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千”。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置值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发展数感。千以内数的认识又是万以内数认识的起始课。因为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一百基础上对数的认识一次较大的拓展和跨越。尤其是从百到千,其位置空间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是有很大跨度的,让学生通过数数活动体验“千”的产生过程,建立好“千”的概念尤其重要。 利用多种方法数数,帮助学生不断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数感,是本套教材的重要“亮点”。本节课的题目是“数一数”而不是“认识千”。因为“认识千”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点之一,而数一数就相当于是获得这个知识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手段。“数一数”是教学活动,因为数学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中呈现了多种数数方式:首先是利用计数器数数,然后是利用小方块模型来数数,最后完全脱离模型,抽象的数数,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验和建立数感。 二、关注知识背后的数学问题。 关于“认识千”,我们可以有多种方式认识它,比如读出来是读作:

一千,写出来是1000(一个四位数 1后面4个0)。更为主要的是一千作为九百九十九的后计数。因此在新课之前我先引用了第一个数数活动: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千“是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因为数较大,直接一个一个的数出来比较麻烦,而且数的过程比较容易出错,所以相对百以内的数,“千”是比较抽象的。为此我在设计设个教学环节的时候,借助放大的计数器数数活动,帮助学生从序数角度体会“千”的由来——九百九十九再添一个就是一千,体会数(shù)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千”,我首先设计了两个学过得拨数活动作为铺垫。从“九百九十九”到“一千”,让学生经历拨数过程。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拨数过程中,让学生边拨边说,逐步体验到:个位上满十向十位上进一,十位上满十向百位上进一的过程,在体味到十进制的位置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到后面水到渠成的百位上满十也应该向前一位——千位上进一了,10个百是千。因此课上安排了第二个数数活动——“数正方体”活动环节,更多的是基于学生在一年级学过的“百以内数的认识与组成”基础上,理解十进制关系。作为直观模型的立方体模型,便于操作,能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技术单位,看到大正方体,学生最初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借助100以内的数数经验,“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条,)再1条1条的数(也就是10个10个的数),10条是一片(也就是100)来解决这个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数10片组成一个大一点的正方体来用“千“表示。这样一方面在知识上便于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制关系,也为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铺垫;另一方面在情感上也让学生感受到面对富有挑战意味的问题,

《数一数》说课稿

《数一数》说课稿 敬重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佳木斯市第十学校的老师,我今日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学校数学二班级上册《数一数》。今日我将分为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读懂教材: 本节课是北师版学习乘法的起始课,教材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教材通过数熊猫、数圆片、数格子、数苹果等实践活动,使同学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数连加的问题,了解这种加法的简便表示就是要学习的乘法,这样使同学产生学习的需求,同学通过数数抽象出算式对于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如何让同学充分经受从不同的角度去数,让同学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而以前的教材只是教同学学问,而不告知同学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学问〕。从不同的角度去数,为同学后面理解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而积不变埋下伏笔。 读懂同学: 在教学设计前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 1、观看方阵图,让同学说说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个,有4列,通过调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种方法, 〔1〕6+6+6+6=4+4+4+4+4+4=〔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竖着看每行是4个〕

〔2〕只列出了6+6+6+6=〔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 〔3〕6+12+6=〔第一行是6个,其次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个第三行是6个〕 2、你知道乘法吗?并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听说过乘法,但是说不清晰。〕 3、会背诵乘法口诀吗?〔共同的答案不会。〕 通过前测,我发觉同学在数物体的时候,不肯定有序的根据排和列来数,同时教材中数一数的活动充分考虑了同学原有的生活阅历,把同学数数的阅历和技巧作为乘法学习的基础,这是符合同学数学学习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的。 我们班的同学思维活跃,课堂上常常有灵动的思维火花出现。 确立目标:依据教材的解读和对同学的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数数的详细情境,经受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在详细情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为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在教材处理方面 以“动物园召开运动会”为主线。并把四个内容通过一个情景串了起来。数的层次与每个层次的思维要求逐步提高,从而激发了同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 数一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 数一数-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编排0~100以内的数; 2.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小于10的数进行分门别类; 3.能够理解“十对一”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4.能够灵活使用“加1”、“减1”方式,计算10以内的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0~100以内数的编排和1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对小于10的数进行分类,理解“十对一”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入 1.热身:老师说出两个数,学生快速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发现,比较时应该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个位数字,再比较十位数字的大小。 2.调查:老师通过提问方式,调查学生对0~100以内数字的编排情况。 (二)展开 1.0~100数字的编排 1.授课:老师将百位、十位、个位数字的位置进行展示,告诉学生0~100的顺序排列方法。 •百位数字为0,十位数字为1、2、3…9,个位数字为1、2、3…9; •百位数字为1,十位数字为0、1、2、3…9,个位数字为1、2、3…9; •百位数字为2,十位数字为0、1、2、3…9,个位数字为1、2、3…9; •以此类推,直到百位数字为9,十位数字为0,个位数字为1、2、3…9。

2.练习:学生用手中的数字卡片进行练习。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将数字卡片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2.小于10的数的分类 1.授课:让学生观察手中的数字,发现小于10的数字可以分为几类,比如有 4个4,3个3等。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分类,将相同的数字归为一类。 2.练习: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将手中的数字分类。 3.“十对一”的认识及1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 1.授课:老师逐个介绍1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感受“十对一”的概念。引导 学生将10以内的数字按照大小关系排列。 2.练习:老师出示10个数字,让学生按照大小关系排列。 4.“加1”、“减1”计算 1.授课:老师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进行10以内数字的“加1”、“减1”运算。 2.练习:老师提出运算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三)巩固 1.教师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肯定和指导。 2.学生评价:学生自评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点,及其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式 1.授课:通过讲授、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2.练习:通过练习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3.评价:通过评价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帮助。 五、教学资源准备 1.数字卡片。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精品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 数》精品说课稿 《数一数》说课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教材,从标题来看,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从内容看,学生学习了有价值的数学,教材在创设数学活动的主题与情境中,很自然的渗透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等关系的价值。 【教学目标】 1.通过事例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熟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感受克服困难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感受大数,认识“千”,“万”。 【难点】充分感知一千,一万有多大,理解单位之间的进位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大正方体 【教法】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本课数正方体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听为主动探究,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学法】学生是主体,本节课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大数,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大数,培养动手能力,体验数感。 【教学程序】课标指出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缺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施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现的机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了如下四大环节。 一)联系生活,体验新知

1.出示数幅图片,感知生活中的大数,激发学生了解探究大数的欲望。第⑴幅图片是全校集会的图片,可以让学生试着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人。第(2)幅是东方电视塔,让学生读数,先比划一下一米有多长,四百多米也就是大约四百多小朋友小手伸直的长度。紧接着出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让学生读一读,相机渗透爱国情感。接下来出示万里长城和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让学生在读数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大数。 2.象这样生活中的大数还有那些?与同桌说一说。 3.请同学汇报。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大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出示:由1000个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请同学们估一估,数一数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生经历数的过程,出现了100,600,1000的结果,先听学生汇报自己数的结果。不马上否定学生的结论。 2、屏幕演示数的过程,先出示一列有10个,板书:一列是10个。课件演示一层又由10列组成。板书:一层是10个10列 100个演示:一个大正方体又由10层组成,带领学生一起数,100、200、300……1000 让学生理解10个10是一千。 3、认识万一个这样的大正方体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生:1000个。二个呢?三个呢?(课件出示)……九个呢?那么十个呢?生:一万。 4、进一步理解“千”“万”的实际含义。 1)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少页?生:100页。10本这样的书约有多少页?生:1000页。实际操作一下,让学生比划一下一千页、一万页大约有多高。 2)出示千人合唱团的图片,10个这样的千人合唱团共有多少人。生:一万。请学生闭眼想一想那个场面。说感受。生:壮观热闹 5、填写数位顺序表 1)卡纸出示没填完的数位顺序表,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计数单位?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数一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

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活动2【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 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2. 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3.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仧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第1课时 数一数 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1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学习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观察以及分析能力。 4.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十万以内数的认识。 难点: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学习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在世界上又有哪些引以为傲的建筑 呢?现在老师想利用几组数据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组数据。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1370000000人。 2.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720000平方米。 3.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总面积是440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00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学生说出一些关于大数的事例,并由此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提出问题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正方体模具。 师:请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生:有1000个小正方体。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连续呈现其他的小正方体模具。 师: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生:2283个。 二、提出问题(续) 3.取出计数器,拨一拨。 (1)学生说数字,教师拨珠。 (2)学生说出各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示100个正方体模具。 师:你能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生1:有100个一千。 生2:有10个一万。 生3:有十万个一。 师:我们认识的最高数位是万位,现在万位不够了,怎么办?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和学习更大的数。 三、获取新知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下图。 师:谁知道这个图表达的意思?请说给大家听。 生: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师:那么10个一万是多少呢? 生:10个一万是十万。 教师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2.用计数器表示。 (1)一个一个地拨。 师:10个一是多少? 生:10个一是十;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 (2)从一千拨起。 师:10个一千是多少?怎么表示? 生:10个一千是一万;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3)一万一万地拨。 师:10个一万是多少?可以怎么表示? 生:10个一万是十万;在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4)拨到十万。 教师在计数器上显示出“十万”,并在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呈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数一数》一课。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掌握数的数法,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数出物品的数量,并了解数的来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数法、数的表示方法、数的顺序、数的组合、数的分解等。下面,我将对这节课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数的数法,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数出物品的数量。 2.了解数的来源,认识数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1.数一数,共有几支笔 2.数一数,有多少个三角形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人 4.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5.数一数,有几个国家国旗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以讲解演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数的概念、演示数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示范性演示和操作性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的概念、数的组成、数的加减、数的比较等基本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 么?你们能数一数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3.教师出示一些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出数量。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数?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数出物品的数量? 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数量? 6.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数量的大小? 7.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数量的大小? 8.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数量的大小? 9.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数量的大小? 10.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数量的大小? 1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数量的大小? 1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数量的大小? 1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数量的大小?

《数一数》说课稿

第一单元《数一数》说课稿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数一数”。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必有1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但是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 《课标》提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起始课。主题图是一幅乡村小学开学时的情景,表面看起来好像跟数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观察发现,所看到的一切只有通过数才能描述清楚,而且要经过组织才能汇报得井然有序。这正是培养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创造精彩的数学素养的开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数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较为简捷明了的数学语言来汇报所看到的物体的数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自然过渡 轻松的谈话交流是拉进师生较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本节课开始,我以谈话的方式进入课程,会显得比较自然有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们将和老师一起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数学知识,

一下《数一数》说课稿

“数一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二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2021的数,会数、会读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学生在生活中,自身也积累了许多100以内数的知识,此时学生对认读100以内的数具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能力。因此,教材在编排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0以内的数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在认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体验数数、估数方法的多样性和数学的灵活性。让学生认识计数器并会使用计数器,并懂得计数器上各个位数所表示的含义。这样安排,-方面使学生体会到数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对数的认识打下了基础。 二、说学情 由于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学习可能还有些不适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思维上还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以具体的实际操作为基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的知识,体会到对数的认识。还应该注意的是,学生的年龄偏小,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还会有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发展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2、教学重难点 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教师准备:课件、小棒、皮筋、小方块 2学生准备:(学生)一百根小棒(牙签)和十根橡皮筋(扎头发那种)。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识规律等特点,我在教法运用上努力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既提供丰富感性材料,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是注重开展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四是注重有机结合运用实物教学。 学法: 1、动手操作法: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这样一些活动,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会知识,发展数感 2、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万”)》教案【DOC范文整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万”)》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数数的活动中,直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知道计数单位“十万”与“万”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数的过程,认识“万位”与“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位值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一数,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一万和十万究竟有多大,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No:1月日 教学程序 二次备 一、数一数,认一认 1、提问:关于万以内的数,你都学会了什么? 2、用幻灯片边演示计数单位模型边数数,先演示并数

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引导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清晰地数出九万时,顺势提出“再添一万是多少”的问题,引出较大的计数单位“十万”。 二、拨一拨,数一数。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一个一个地数,从一万零三数到一万零一十、从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六数到十万;一千一千地数,从四万八千数到五万三千;一万一万地数,从七万数到十万。 2、再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怎样数的?教师追问:一万零九再添上1个是多少?你是怎样拨的?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后续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拨的? 3、这样的数数活动,你还有什么发现? 三、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十万呢? 1、一万有多大:引导学生回忆运动会上标准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并调查学生谁跑过400米,800米,当时感觉跑了多长时间,累不累等,帮助回忆生活中的经验。然后算一算400×25等于多少米,想象10000米有多长,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描述10000米的长度,并用电脑演示25圈,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感受一万是很大的数。 2、十万有多大: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班级有多少人,再

幼儿园数学《数一数》说课稿(精选5篇)

幼儿园数学《数一数》说课稿 幼儿园数学《数一数》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数一数》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数一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第一节《数一数(一)》P19—20页教学内容,在我校三年级使用。 2、教材分析、整合,及其地位作用 本课教材内容《数一数(一)》,实际上就是对“千“的认识和感受,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来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的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这是进一步学习“万”及以上数的认识和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本课内容是普通学校教材,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学校学生,主要包括了四个知识点,第一个问题由拨计数器的情境出发,从序数的角度,由千以内的数和一千之间的关系引出对“千”的认识。第二个问题结合拼摆小方块的活动,体会“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直观感受“千”的大小。第三个问题就是结合数数活动进一步感受“千”的意义,掌握三位数的数数方法。第四就是安排的“试一试”,集合估计和对比想象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针对普通学生这是2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安排解决前三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听障学生来说课时容量太大,另外今天是微课只有30分钟,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数数更是难点,遇到9加1变十、99加1变百、999加1变千时的转化更是难点,所以本节课我只安排了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并且在教学第一个问题“千”的引入中加入“9加1变十、99加1变

小班数学《数一数》的说课稿(精选5篇)

小班数学《数一数》的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数一数》的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数学《数一数》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数一数》是幼儿园小班数学内容,本活动要求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量及掌握数与物的对应。3—4岁的幼儿活泼好动、爱玩,并乐于玩中去学习各种知识,对数的概念都有了些零碎的认识,同时他们对数数也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数一数这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初步系统地对数量的认识。并能为以后学习感知10以内的数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通过看看、玩玩、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的数量及数与物的对应。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以上制定的活动目标体现了《纲要》的精神: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倡导自主的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 根据目标以及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活动的难点是:能根据各种类型的车,装上相应的轮子,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如何突破重点?我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境,提供了好玩的玩具车和图片资源、可操作性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够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观察与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去丰富有关数的知识,并进行集体交流,积极有效地进行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如何突破难点?我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可操作性的材料,运用表扬鼓励、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方法,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探索、发现,并乐于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遵循纲要中: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同时也为了活动开展得更精彩,所以我作了以下的活动准备: 1、创设玩具城(有汽车、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人手各一辆)。 2、圆点卡、数字卡1-4,各种类型车的图片(汽车、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独轮车、小推车)。 3、贴有各种类型车图片的小纸盒(若干个)。 贴有双面胶的小圆点(若干个)。 四、说教法、学法 这一活动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玩、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爱好、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情境学习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 1、情境学习法: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开始部分我设置了去小猫咪开的“玩具城”做客,布置了各种玩具车,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兴趣盎然。 2、观察法:让孩子们先自由观察、再由教师带领逐一观察,让幼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数一数》说课稿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数一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数一数》说课稿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数一数》说课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师:孩子们过些日子动物学校要开动动会了,小猫班和小狗班要参加检阅了,你们快来看看,小猫班和小猪班站的有什么不 同? 生:小猫少一个。 生:小猫少两个。 生:小猪班站的齐,小猫班站得不齐 师:说的真不错小猪班站的很规则的队伍、这就是有序排列,小猫班没有按着一定的顺序所以是无序排列

(这里对学生渗透的有点深,不用告知孩子什么是有序和无序,只要孩子能体会到就好,在开始的导入中有点牵强,不如直接让孩子观察它们谁的检阅队伍站的好,这样孩子一下子能 说出站的齐还是不齐) 二、活动一数熊猫 师:孩子们快来看熊猫班检阅队伍走过来了,我们快来看看参加检阅的一共有多少只小熊猫?(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解决 这个问题? 师:一共有多少只小熊猫呢? 生:15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横着横着数的5、10、15 师:那你能列个算式吗? 生5+5+5=15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我是横着2行两行数的,用10+5=15 生:我是一竖行一竖行写的列式为3+3+3+3+3+3=15 生:我也是竖着数的,6+12 师:为什么呢? 生:我是前两个竖行数的,然后再加上后面的三行12。不对是加9,(学生自己发现了错误。6+9=15

师:这种方法也是对的,不对我们在给方阵列式都是要一行一行看,和一竖行一看。所以最简单的就应该是第一个和第三个。我们来观察这两个算式为什么一幅图书能列出两个算式? 生:因为看的方向不同 生:对。在这种方阵图中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能列出两道算式。 (这里的处理有点过于急,没有真正的让孩子去经历数的过程,急于让孩子列式,造成了后面的题孩子没有真正的理解,而列出五花八门的算式,在处理这部份内容没有捉住课堂上升成的东西。如一个孩子说6+12后不又改成6+9在这个地方教师就可以适时的说出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呢?怎么数才不会更准确呢?一行一行数。所以造成后面的失误,在这个地方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用手指点着数,让他们真正的去体会数的过程真正的理解要一横行一横行和一竖行一竖行的数才不会数错,而不是 老师告知的。)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1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线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习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闯五大关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线的感知基础,因此动手画一画可以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读一读以及交流活动来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较难理解,学生可能不能完整准确的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这些都是我上课要着重强调的地方。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鉴于教材的特点和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育,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