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篇一: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1

2

批注⑴用问题引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培

养发散思维能力;实验引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⑵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

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⑶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巩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

【篇二: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大气压强教案 (新版)新人

教版】

9.3《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2、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及测量方法。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它的存在。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弄清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探究人类生活和生产如何利用大气压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

影响。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激趣设疑。

1、请同学们来看小魔术,吞蛋实验,观察思考原因,边演示边设疑:我将怎样做呢?鸡蛋到哪里去了?你可知道其中的奥妙?

2、覆水实验:用食指堵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口下端,注满水.

设疑:水会不会流下来?

大胆设想,此时若将管倒拿,开口朝下,水会不会流出来?

设疑:水为什么没有流出来?是失去重力了吗?我的特异功能将水吸住了吗?

学生活动:动脑思索,回答问题,考虑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激趣、设疑,引出本节课题,既使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创设一种学生要学、想学的情境。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学思想的活力.

二、播放动画,引人入境。

屏幕广播,辅以绘声绘色地讲述:

千百年来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并不承认它的存在。直到1654年法国奥托.格里克做了验证大气压存在的经典实验。他将两个金属半球紧密结合在一起,抽光空气,达到真空,而外面有空气。两侧曾各用七匹马拉不见分晓。有谁知道,最后每侧各加到几匹马呢?我们看到马夫将鞭子甩的啪啪作响,马嘶啸啸,尘土飞扬.最后砰的一声球裂为两半.八匹马各带半块小球一下冲出几百米远。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学生活动:学生由视听感受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请同学点击“我的知识点”自己找寻答案

探究问题:1、什么是大气压强?产生原因是什么?

2、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注射器是怎样应用大气压强的?

3、你能将吸盘附着在墙壁上吗?试解释吸盘挂钩原理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大气压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学会将物理

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共同释疑:现在你是否清楚我们的课前实验都是在利用什么呢?四、点拨精讲、解难析疑

过渡:现在谁愿意亲自感受一下大气压强?请两位大力士来拉开这马德堡半球,采访一下你

们的感觉,大气压大不大?有多大呢?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教师活动:

1、播放视频“托里拆利实验模拟录像”,

2、动画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过程,

3、对比当年托里拆利实验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引学生发问;引

学生思索,两者为什么有差异呢?由此可猜想大气压会受哪些因素的

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尽情猜想可以从不同方面自由提出自己的见解,为

他们的多

向思维提供空间,激发他们课下自主探究,利用网络资源寻求答案,敢于猜想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将为他们敲开科学探究之门.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原因。

1、玻璃管倾斜,水银柱怎样变化?你怎样理解高度?

2、玻璃管提起些又怎样?

3、向槽内再倒入水银结果如何?

分析:水银柱高度不变的原因是什么?

(外界大气压强没变,等于液柱产生的压强,而液体压强只与密度、

高度有关,密度不变高度自然不变与其他因素无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液体压强公式与本节内容相联系,弄清实验过程,突破难点。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在此环节要

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五、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活中怎样测量大气压强?请同学们赶快步入“资料超市”了解气压计,找寻答案,同学发言。

1、常用气压计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

2、简单介绍金属盒气压计。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

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导言:大气压是我们的朋友,大家生活在城市里,一定没见过活塞

式抽水机和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离心式水泵,想了解吗?一起

来吧!

先播放视频资料,了解离心式水泵。再请同学自主了解活塞式抽水

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演示动画,共同探究,明确问题。

学生活动:自由浏览,利用信息资料学习。分组讨论,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让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获得自主学习的

能力。

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当他们带着疑问主动去发现会比被动接受印

象深刻。

七、反馈练习:请同学点击“想想做做”,自我检测,分组讨论,点

答案,验证。提出疑难。疑难由学生解释,教师点拨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加强同学间的交流,

理论联系实际。

八、知识拓展:时间同学自由支配,可以进入“自由浏览”、“科学

家简介”、“习题套餐”、“网络平台”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相信网络中

一定有你感兴趣的大气压的知识,开始自由选择吧!

设计意图:据九年级学生特点.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学生的需要,给他们自主学习,提高能力一定的空间。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

他们的思维更鲜活,更富有个性,使他们真正进入网络时代,充分

感受网络环境的魅力.

九、创新交流:

主题: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大气压有关?你的收获、感受以及

你更

感兴趣的问题给我留言好吗?

学生活动:学生在留言本中与教师、同学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

将知识拓展创新。

设计意图:这是师生交流的平台,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精神。

十、作业:1、利用网络资源,分组查寻高度、天气对大气压的影响。

2、你是否有自己的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

信息;也要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

身学习打下基础。

【篇三: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二】

人教版《14.3 大气压强》新课标教学设计

(一)课题

大气的压强

(二)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难点是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分析对比,指导应用。

(六)教(学)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纸片,水,可口可乐瓶1个,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注射器,钩码,约1米长的玻璃管,水槽水银,皮碗,米尺,烧瓶,两用气筒。

学生用:皮碗(每两位学生一对)。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演示实验;实验置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再慢慢按下图1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2、引题:同学们想知道实验中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阅读课本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用两个皮碗作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生照课本中图11—2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讨论如何操作,拉开皮碗的力更大。

2、师生讨论: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挤出;实验效果(表现为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抽出和挤出的空气的多少。

思考:在大气中,拉开被抽出空气或被挤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或皮

碗为什么必须用力,感受什么情况下用力较大,让学生逐步理解大

气压强的存在。

3、实验验证:

再看覆杯实验:(如图1)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

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托住了硬

纸片。而当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圈时硬纸片未掉下来,说明处处都

存在大气压强,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演示:广口瓶吃鸡蛋

实验,将点燃的棉球扔入口向上装有细砂的广口瓶中,迅速将剥壳

的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慢慢被吸入瓶内,如

图2。

讨论: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降低,当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

强时,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4、小结: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引导过渡: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

有多大呢?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1、由图3覆杯实验的启示,我们将盛满水的可口可乐瓶去盖倒插在水槽中,发现瓶中的水仍不下落(图4),把水改变成水银,瓶子用

试管代替,这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如图5,用此实验可研究大气压强的

大小。

2、演示

(1)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2)边讲边做演示,完毕后,请

一位学生上台用米尺测一测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提示水银柱上

方是真空)

教师讲述并板书: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小结: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帕。

三、巩固练习

1、演示: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向底端,插注射针的孔用橡皮帽盖住,

拉动活塞后放手,活塞返回原处(想想为什么?)。再将注射器倒

置过来后,在活塞上挂300克的钩码,活塞不会被拉出注射筒。请

同学们讨论这又是为什么? 55

2、演示如图6的实验:将细玻璃管插入烧瓶的软大塞小孔中,用两用气筒抽去烧瓶中的空气后,迅速把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将会看到烧瓶中有小喷泉出现。讨论原因引导学生归纳解释此现象的要点。

3.学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观察到的大气压强现象;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常见的大气压强现象。

四、课外作业

用刻度尺测你手掌的长和宽,粗略计算你手掌的面积;求作用在你手掌上的大气压力有多大?想一想,作用在你手背上的大气压力有多大?

(八)说明

1、课文中摸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的“皮碗”在生活资料商店有售,这样的皮碗是金鱼缸中固定水草用的。这个模拟实验效果好。

2、采用覆杯实验引伸出托里拆利实验,这样的过渡比较自然,效果好。做托里拆利实验的关键是让玻璃管内装满水银,(要注意排出管内的空气),然后将水银管倒置插入水银槽内,管内水银徐徐下落,上部变为真空,这段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支持着的。

3、用注射器做活塞拉动后返回实验,活塞挂重物实验和用烧瓶作喷泉实验。一方面是进一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现象。这样,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还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 课题:大气压强 课时:一节课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教室、《马德堡半球》课件 (1)教师教具:铁架台一个、圆底烧瓶一个(内充满氨气)、双孔胶塞、导管一根、滴管一个(内装满水)、烧杯一个(内装滴有酚肽的水)、矿泉水瓶2个、粗针1个、玻璃板2张、饮料瓶1个、鹌鹑蛋1个、透明杯子1个、硬纸1张、娃哈哈1瓶、吸管多根等,水气压计(自制),无液气压计。 (2)学生用具(按小组准备):矿泉水瓶2个、粗针1个、玻璃板2张、饮料瓶1个、鹌鹑蛋1个、透明杯子1个、硬纸1张、娃哈哈1瓶、吸管多根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强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 4.能运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化学、生物现象,构造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课件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里,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 演示喷泉实验:将课前准备好的装置(在铁架台上倒置一个圆底烧瓶,烧瓶的胶塞上插有一根长的导管和一个装满水的滴管)放在讲台上,首先将导管插在装有水(滴有酚肽)的烧杯中,然后将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这时在烧瓶的内部会出现红色的喷泉。 学生观察奇妙的现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究欲望。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变的这个魔术呢?不要着急,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同学就会了哟。 教师:今天我们探究的课题是大气压强。 多媒体屏幕出示本课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大气压的存在 想想议议:“”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猜想:既然液体有压强,那么与液体同样具有流动性、有重量的气体也应该有压强。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教师演示: 1、在矿泉水瓶中装水,然后将瓶子的不同位置用粗针扎孔,水会流出。引导学生回答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器。 2、把瓶子内重新装入水,并快速的拧紧瓶盖,会出现水不再流出的现象,从受力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猜想大气有压强,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为什么水没有流出呢,说明水受到一个孔的外部给它的向内的力,而现在它只与大气接触,所以大气应该有压强。)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__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等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乐于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确定了本节课的 重点是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探求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教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本身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分组练习法、练习题法等多种方法教学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讲解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课下到课上身心快速转换,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进而对本节课课堂知识进行学习。此时我会说:“同学们,咱们来看这组图片,图片中小红踩着雪橇版在雪地上轻松的行走,而小明显得较为吃力,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深深的陷阱雪地里,请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我此时并不立马给予答案,交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开这个谜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篇一: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1 2 批注⑴用问题引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培 养发散思维能力;实验引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⑵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 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⑶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巩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 【篇二: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大气压强教案 (新版)新人 教版】 9.3《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2、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及测量方法。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它的存在。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弄清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探究人类生活和生产如何利用大气压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 影响。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激趣设疑。 1、请同学们来看小魔术,吞蛋实验,观察思考原因,边演示边设疑:我将怎样做呢?鸡蛋到哪里去了?你可知道其中的奥妙? 2、覆水实验:用食指堵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口下端,注满水. 设疑:水会不会流下来?

大胆设想,此时若将管倒拿,开口朝下,水会不会流出来? 设疑:水为什么没有流出来?是失去重力了吗?我的特异功能将水吸住了吗? 学生活动:动脑思索,回答问题,考虑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激趣、设疑,引出本节课题,既使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创设一种学生要学、想学的情境。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学思想的活力. 二、播放动画,引人入境。 屏幕广播,辅以绘声绘色地讲述: 千百年来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并不承认它的存在。直到1654年法国奥托.格里克做了验证大气压存在的经典实验。他将两个金属半球紧密结合在一起,抽光空气,达到真空,而外面有空气。两侧曾各用七匹马拉不见分晓。有谁知道,最后每侧各加到几匹马呢?我们看到马夫将鞭子甩的啪啪作响,马嘶啸啸,尘土飞扬.最后砰的一声球裂为两半.八匹马各带半块小球一下冲出几百米远。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学生活动:学生由视听感受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请同学点击“我的知识点”自己找寻答案 探究问题:1、什么是大气压强?产生原因是什么? 2、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注射器是怎样应用大气压强的? 3、你能将吸盘附着在墙壁上吗?试解释吸盘挂钩原理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大气压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学会将物理 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共同释疑:现在你是否清楚我们的课前实验都是在利用什么呢?四、点拨精讲、解难析疑 过渡:现在谁愿意亲自感受一下大气压强?请两位大力士来拉开这马德堡半球,采访一下你 们的感觉,大气压大不大?有多大呢?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教师活动: 1、播放视频“托里拆利实验模拟录像”, 2、动画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过程,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大气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大气压强 教案是八年级物理教师日常备课的产物,其代表着教师对课堂的假设与预想,教案设计的好坏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目标) 1、体验“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前后形成强烈反差,作出猜想引出课题。 2、经历“拔河比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列举实例佐证自已猜想。 3、通过类比液体压强形成,分析大气压强成因。 4、通过课件、视频、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并计算出大气压的值。 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剖析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改造自然的愿望。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材分析) 1、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大气压强值和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 2、难点: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原理和方案;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3、关健点:一是存在证明要做好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二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进行推导,得出大气压强的值;讨论粗略测大气压方案应围绕P=F/S展开;分析气压计原理时,应深刻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在物理方法上需了解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在生活经验方面需有拔火罐、钢笔吸墨水等常识。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存在表现漠然,应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能在受力

分析和计算中存在困难,因此我在课前设计有热身训练,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策略) 1、课前热身,为突破重难点铺路搭桥,同时及时反馈,为教师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供可能,确保所讲是学生所需,让教学真正有效。 2、置疑体验,通过前后强烈反差,在学生内心产生剧烈碰撞,引导学生猜想,课题引入自然,流畅。 3、拔河比赛震憾学生心灵,游戏之后,教师巧妙过渡到马德堡半球实验,并通过演示实验、课件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10m高的水柱。采用受力分析和转换法、等效替代法计算出大气压强值。 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原理、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并对方案进行评估,通过误差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6、视频展示大气压应用,并通过自制气压计和自动给水器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1、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力可以用来测量,面积可以用来测量。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计算公式是。 3、什么是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有哪些? 4、茶壶盖上为什么有个小孔? (二)置疑体验,引入课题。 师:夏天,同学们经常用吸管喝饮料,请问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 生:是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瓶特殊的饮料(出示自制牛奶:将玻璃瓶中装满牛奶,用带吸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用蜡将瓶口及吸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1课时初步认识大气压强教案

第1课时初步认识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估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估测和测定.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桶、抽气机、橡皮碗、玻璃杯、纸板、水、优酸乳纸盒(饮料纸盒、易拉罐均可)、吸管、塑料挂衣钩、细针、广口瓶、熟鸡蛋、沙子、酒精棉花、注射器(带橡皮帽)、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金属盒气压计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你能举出几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 教师边展示实验器材(铁桶、抽气机),边说:我可以不用力挤压就可以将铁桶弄瘪,你们信吗?(学生怀疑。) 教师进行实验: (1)用抽气机连接铁桶口,并启动抽气机,几秒钟后奇迹出现了——铁桶变瘪了。 (2)将两个橡皮碗正对,挤出皮碗里的空气,然后请两名力气大的同学上台来用力拉橡皮碗,并向全班的同学介绍拉橡皮碗的感受.(学生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橡皮碗拉开) 师橡皮碗为什么拉不开? 学生思考、讨论:可能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大气压强.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大气压的存在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 (二)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三)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它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玻璃杯、硬纸片、试管一根、长约两米的玻璃管一根、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一个、镊子一个、注射器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一套、打火机一个。 学生:皮碗(每两人一对) 四、教学方法 (一)示范法:教师给出示范,进行具体操作演示。 (二)谈话法:师生间进行交流对话。

(三)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通过主动探究 获取新知识。 小组讨论法:学生围绕主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如右图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压强? 生:受。 师: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 生:各个方向。 师: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引入新课 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地 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提问:浸入空气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大气 产生的压强呢? 请学生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出示课前已经抽好气的马德堡半球,让学生使劲拉但不开,打开气阀,球内进入空气后却很容易拉开。 师: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初二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

第一节压强 南阳市油田六中侯伟 一、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知道压力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力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情感目标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有趣,更是有用的。二、教学重点: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压强概念的理解; 2、利用压强的有关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方法: 列举实例、实验探究法。 五、课时数: 1课时。 六、主要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请同学们用两手的食指同时分别按一下笔尖和笔尾两端,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分析:两手对笔的压力相同,为什么产生的效果不同呢?(按笔尖的食指要疼一些)学了本节知识我们就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 (二)、新课: 一、压力: 分析以下图: 得出: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作用于物体表面。 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探究一: 把实验小桌放在海棉上,在其上面分别放一个200克和二个200克钩码,让学生观察海棉的凹陷程度,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 2、实验探究二: 在实验小桌上放一个200克钩码,让学生观察海棉凹陷程度,把实验小桌倒置过来且放一个200克钩码,观察其陷程度;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现象,得出: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

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物理学上,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三、压强: 1、压强的定义: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压强的概念: 压强: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 2、用速度和密度的定义类比方法让学生得出压强的公式: F== pS 强调:S是指被压物体的受力面积也即是相互挤压p==F/S 的两物体的接触面积 S== F/p 3、压强的单位: 压力F的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的单位是:米2,则压强p的单位是:牛/米2,称为帕斯卡,符号:Pa。说明1 Pa的物理意义。 4、举例说明1 Pa的大小。 四、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先从压强公式出发,让学生进行讨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然后结合课本实例,教师再举出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例子:如用碗边沿打鸡蛋比用手握鸡蛋要容易烂的多等,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三)、应用举例: 1、让学生回答新课前提出的问题。 2、一辆质量为50t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的大小。 要注重分析,先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在计算过程中,注意重力的计算,不能写成F=mg, F=G=mg 。 3、一个人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何使他对地面的压力迅速增大一倍。 4、教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5、讨论课后练习4、5题。 (四)、知识小结。 先让学生讨论本节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师再归纳、补充。 (五)、课后练习:课后作业1、2、3、题。 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八年级物理 大气压强教案 教科版 教案

大气压复习提纲 一、概念: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 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二、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三、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练习:☆测得马德堡半球实验直径30cm 则马德堡半球上受到得压力约多大。 解:半球表面积S=πr 2× =0.707 m 2 F=p 0×105Pa ×0.707 m 2×103N ☆ 提供器材:塑料吸盘、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玻璃,请说明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及大气压的表达式。 解:①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吸盘的直径D ②把塑料吸盘内的空气全部挤压出来吸到玻璃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吸盘,记下拉开时测力计的最大读数F ③则p=4F/πD 2 ☆ 试说明课本P162图11-4实验发生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解:现象:鸡蛋将被吞入瓶中。原因:点燃棉花使瓶中空气烘热,放上鸡蛋后,随着被封闭在瓶中的气体降温,压强逐渐减小,当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时,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 四、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 1、 实验过程:在长约1m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30X 10-2 m 2

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 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⑴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 则测量结果偏小。 ⑵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⑶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 长。 ⑷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 银)。 (H+h)cmHg (H-h)cmHg (H-h)cmHg 5、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5Pa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初二物理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压强教案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

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教具准备: 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 [生]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 [生]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 [生]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认为上面的那些现象都是力作用的结果.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2课时 大气压强的变化和综合运用(教案)

第2课时大气压强的变化和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2.知道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对有关现象进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的图像,体会利用数学工具描述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2.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金属盒气压计、集气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水(红色)、活塞式抽水机模型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知道气体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知道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我们生活的大气层中,大气压强又该如何变化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播放课件“高原反应”,并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当我们乘车旅游到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适? 学生思考、讨论. 师大家先不着急知道答案,我们学习了本课知识后就会明白.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大气压强的变化 教师展示金属盒气压计,请一个同学用气压计读出气压值,随后到楼上测出气压,把楼下、楼上测得的气压分别写在黑板上. 教师请一个同学上讲台来,做一个简易气压计.(参照教材P41页《想想做做》——“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教师指导制作: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 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 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 上.拿着它(注意手不要接触瓶身,以免瓶子受热,影响瓶内气体的压强) 从楼下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并做另一个记号.(教 师在黑板上画出简易气压计的示意图,并将楼下、楼上两处水柱的高度标注在图中)师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如何变化?生:减小.教师播放大气压变化规律的图像,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大气压变化的图像,看谁能说出它有什么规律? 生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生2:在海拔3km以内,每升高1km,大气压减小10kPa; 生3:大气压先减小得快些,后减小得慢些.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大气压强的变化”,并讲解. 大气压强的变化(多媒体课件) 1.大气压强不是确定不变的.影响大气压强的主要因素是高度,跟液体压强相似,越向高空,大气层的厚度越小,大气压就越小,即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由于越向高空,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是不均匀的,高度越大,大气压减小得越慢.在海拔3000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约减小100Pa. 注意:大气压强的变化与高度是不成正比的,由于空气的密度不是一个定值,高空 gh计算大气压强. 的空气稀薄,空气密度小,因此不能用p=ρ 空气 2.大气压强还与天气、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晴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 ★整体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固体以及液体的压强的认识基础上,针对气体是否存在压强、气体压强有那些特点以及如何测量大气压值这三个问题,进行的一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节实验探究课。本节课在一定的力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方法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分析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以及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形象补充说明的作用。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结合力的测量、二力平衡、压力、压强、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先通过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再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为后面学习“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及“浮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本节课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大气压强的学习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 (2)教法建议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本课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的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具体的探究活动中获得体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但气体压强更为抽象,所以容易被忽视。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和运用,突破难点。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要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估测大气压值的探究实验,放手让学生完成,并对实验进行评估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实验为基础、感性认识为依托,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学生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4)学法建议 学生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探究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选择身边的物品与器材,进行开放性的体验和实验,力争把这种“完成形式”知识改成“待建形式”的知识,模拟当年科学家的探索过程,通过探索去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过程和结论,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3)知道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知道大气压与高度和沸点的关系。 (4)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课件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9.4 大气压强教案 教科版

《大气压强》 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 授课时间:2课时 【仪器材料】塑料瓶、水杯、硬纸片、杯子、气球、塑料挂钩的吸盘、长度不同的几个试管、空可乐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 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 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 (4)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2) 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3)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学过程】

【实践活动】

(1)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写出调查报告。 (2)设计一个给鸡自动饮水的装置,并解释其原理。 【教学反馈】 本节的重点是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生活中存在很多大气压的现象,教学时,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做实验,加强学生对大气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在讲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得出与托里拆利实验相似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测大气压的原理,再引入托里拆利实验的录像,对学生进行讲解,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大气压强》教案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大气压强》教案 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缘由,并能简洁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由托里拆利试验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斯卡,它相当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纸片、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注射器、钩码、约1米长的玻璃管、水银、汽水瓶、皮碗、米尺、啤酒瓶。 同学用:皮碗〔每二位同学一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演示试验:由试验设置疑问,引起同学的求知欲望。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示同学留意观看〕,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假如放手,会消失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2.讲解并描述:同学们要知道试验时,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缘由吗,学习了这节课的'学问,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阅读课文前面的“?”和图11—1。读后问:大家阅读了马德堡半球试验,空气把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试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如今,我们仿照马德堡半球试验来做一做。 2.同学试验:同学照课本中图11—2做试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简单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3.讲解并描述:地球四周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淌,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老师板书这句话〕。 4.讲解并描述:刚刚同学们所做的仿照马德堡半球试验和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试验,充分证明白大气压强的存在。抽出金属半球内空气〔或挤压出皮碗内的空气〕,两个金属半球〔或两个皮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在一起,因此很难把它们拉开。 5.演示、验证:刚上课时,老师演示的试验,说明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托住了硬纸片,所以硬纸片不会掉下来。 演示课本中图11—4的试验〔演示后,由同学举手发言,说明鸡蛋为什么会挤进广口瓶内,引导同学说出由于棉花燃烧耗尽了瓶内空气,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鸡蛋在大气压强作用下,被压入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课方案 【篇一:初中物理压强教课方案】 《压强》教课方案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 1、认识压强的看法.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5、会用所学知识解说生活中常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察看压力的作用成效 2、研究压力作用成效的有关要素 3、学惯用控制变量法和变换法研究问题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1、经过察看、实验以及研究活动等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尊敬客事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2、经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成功的欢乐,培育学生参加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3、培育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平时生活中 的问题 【教课要点】 压强看法的理解 【教课难点】 有效组织好研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成效与什么要素有关,真实理 解压强的看法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教课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 经过实验直接表现,让学生直接察看压力的作用成效,给学生产生 对压强的直接的感觉,及惹起他们的兴趣 二、议论法:经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睁开议论并发布看法,培育学生擅长思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解说法:

教师经过简洁、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教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 简单控制教课进度,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批系统的科学 知识 四、增强方法: 介绍公式后,经过在课中增强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增强学生对压强的 理解和公式的运用 【课时设置】 一个课时 【教课方案思路】 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教课时,本着切近生活、从学生的实质出发,创 建出研究问题的情形,让学生踊跃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培育参加的 意识,提升参加能力;经过准备教具,亲历研究的过程,掌握学习 的方法,实时的运用知识剖析问题,稳固提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 乐,增强自信心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课准备】 (教师)软毛巾一块,木盒一个,钥匙串,一个三角尺,一支铅笔。(学生)课前认真进行预习。 【教课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发问: 1.大家都知道,在雪地里行走,脚很简单堕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 滑雪板,运动员的脚不只不会陷进雪里,并且还可以在雪地上滑 行,这是为何? 2.同学们察看过自己的书包带子吗 ? 感觉宽带子好,仍是细带子好, 为什么? 3.请大家取出你们的三角板,没三角板的用铅笔取代,按书中图的方法做一做 .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知道是为何吗?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此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课: 1.感觉压力的成效: 实验研究 1 :让学生取出一只削好的铅笔,请学生用两只手的食指和食指轻轻地夹着铅笔的两头,感觉一下,为何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样呢? (1)压力: 请画出在下边四种状况下支持面上所受力的方向。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9篇)

2020-2021学年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大气压强教案(1)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强教案(第一课时) 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是有压强的,这个压强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认真的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就会体验到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 一、倒不满水的杯子 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细长颈玻璃瓶1个水 实验步骤: 1.将瓶子里加满水。 2.把玻璃杯倒扣在瓶口上。 3.把瓶子与玻璃杯同时倒置过来后,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从瓶中流入玻璃杯里了吗?水会从玻璃杯里溢出来吗? 4.向上提一下瓶子,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的水面时,瓶子中的水又会流入到杯子里一些,直到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出。(如图1所示) 实验现象:当瓶口在玻璃杯中水面的上方时,瓶子里的水就会流入到玻璃杯里,只要瓶口低于玻璃杯口边缘的高度,玻璃杯里的水就不会倒满。 现象解释: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时,水会从瓶子里流入到玻璃杯里,在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中的水再流出,瓶内气体的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当瓶内气体的压强与瓶内水柱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时,瓶内的水便不再流动;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水面时,空气由瓶口进入瓶内,瓶子里的水又会流出来,直到瓶口再次被玻璃杯内的水没过,瓶内的水又会停止流动。 二、瓶吞鸡蛋 实验器材:玻璃瓶(装酸奶用的)1个熟鸡蛋1个热水 实验步骤: 1.将熟鸡蛋的硬壳皮剥掉。 2.往玻璃瓶中加满热水,过几分钟后倒出玻璃瓶中的水。 3.瓶中的热水倒出后,迅速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玻璃瓶口上,使鸡蛋竖直,并用手稍微压一下鸡蛋,让瓶口吸住鸡蛋后松开压鸡蛋的手,这时鸡蛋就会压实在瓶口上。(如图2(1)所示)4.一会儿鸡蛋就会挤入瓶口中,再过几分钟的时间,鸡蛋就会挤入瓶子中,落到瓶底。(如图2(2)~(6)所示) 5.换用一个大一点的鸡蛋做一做,观察一下鸡蛋哪一端在下面时实验容易成功。 实验现象:鸡蛋被瓶口吸住后,然后慢慢的挤入瓶中,落到瓶底。 现象解释:玻璃瓶中加入热水后,过一段时间,瓶子的温度会升高。把热水从瓶中倒出后,瓶子里的水蒸气会把瓶子里的空气排除去;鸡蛋放在瓶口上后,鸡蛋表面会与瓶口边缘紧密的接触在一起,阻挡了瓶子内外气体的交换;当瓶子冷却后,瓶子里的水蒸气凝结成了水,瓶内的气压会降低,鸡蛋就会被瓶外的大气压力压进瓶子里。 友情提示: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共7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共7篇) 第1篇: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 一、教学目标: 1.体验大气压强的现象。 2.探求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积极的探究精神。二、教具准备: 学生四人一组,分别自带熟鸡蛋一个,矿泉水一瓶,钉子一个,玻璃杯一只,小水桶一个;实验室准备:吸钩若干,广口瓶,小茶壶一个,水槽,胶皮管,酒精棉,火柴,试管,玻璃皿等。 三、教学实录: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人生活在大气中。那么,大气有哪些特征呢?生:大气有质量,大气有密度,大气有压强…… 师:大气有压强吗?如果有,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为什么一点感觉也没有呢?(点评:新颖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说明:学生分组做以下实验:(1)用吸钩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2)“覆杯”实验;(3)“瓶口吞鸡蛋”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实验”。如可以将吸钩上下

拉,斜着拉,看能不能拉开;可以将装满水的杯侧放,再观察水还会不会流出来;不装满水,再观察水会不会流出来。)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气体到底有没有压强?气体如果有压强,那么气体的压强有哪些特点? 生:气体有压强。 生(A):将两个吸钩放在一起,不挤压,很容易拉开;挤出里面的空气后,用很大劲拉也拉不开。说明外面大气存在压力,所以拉不开。 生(B):将玻璃杯倒满水,用硬纸片压在杯口,倒过来水和纸片都不往下掉。说明外面有大气压力“托住”纸片,所以纸片掉不下来。 生(C):给广口瓶加热,冷却后,瓶口的鸡蛋会自然被吞进去。这是因为外面的气体压强大于里面的气体压强,把鸡蛋压进瓶中。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大气存在着压强? 生:将一摞书放在气球上,往气球里吹气,气球就能顶起书;吸盒装饮料时,纸盒会变形;还有拔火罐…… (点评:学生举的例子越多越好,旨在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师:大气压强有什么特点? 生: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因为将压紧的吸钩左右拉、上下拉、斜着拉,都拉不开,说明大气压强的方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