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意拳站桩

意拳站桩

意拳站桩
意拳站桩

拳站桩

摘要

意拳站桩

意拳站桩为中国武术家王芗斋先生所创,是意拳的基本功夫,可分为养生桩与技击桩,均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以体会「不动之动」的微动。其基本要点是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通畅自然。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但千百年来,这种方法只是被人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

主要特点

一、练功时嘴微张,自然呼吸,不守窍,不讲周天循环,因此,绝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二、实践证明,初学练功的患者,只要坚持锻炼,虽然没有达到入静要求,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三、不拘时间、地点、条件;不论行、站、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因此这种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和生活打成一片的功法,就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与掌握。

四、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年龄、性格、禀赋、生活习惯等,给予调配不同的姿势和意念活动,因此这种辩证论治——因人制宜、因病设式的方法,既可加速疗效,又易于提高疗效。

五、由于这是一种形、意、气、力、互相关联、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的练功方法。既可休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特别是站式),因此不仅适用于医疗方面,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锻炼,可以使原来体质较弱的人逐渐强壮,

使强者更强。防止衰老、却病延年,从而轻松愉快地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中复杂而艰巨的重大任务。[1]

四个阶段

第一险段为初步实践阶段,也叫感性认识阶段。由于人们习惯跑、跳、广播操,社会流行拳术等肢体移位运动,不习惯于外形相对静止的运动。所以,开始站桩多数人感到种种不舒服,上下肢及肩,头、腰出现酸、痛、劳累。有的急于思动、心乱如麻,觉得站了好半天,一看表才三分钟。有极个别的出现头晕、头昏、心跳加快,此种情况有的是闭眼造成的,练功时睁开眼自会消失。也有的因急于求成,过分追求麻、热、胀感而出现肌肉紧张、僵硬,或者因憋气;提气、收腹,追求种种方法的呼吸,引起呼吸短促、胸闷,胸痛、心律不齐、血压波动。只要注意松静自然,上述不适即可消失。本阶段的功感是比较弱的,麻、热,胀感的出现往往只在上下肢局部出现,或麻、热、胀只出现其中之一、之二,有的上肢或下肢反应不平衡。如出现肌肉跳动、抖动、皮下蚁行感、凉冷感,皮肤发痒也是常见的反应。

第二阶段为站桩功的入门阶段,也是由感性人士像理性人士的过程。由开始站桩的不习惯逐步习惯,由开始的种种不适到慢慢适应。麻、热、胀的功感渐渐强烈,由第一阶段的局部功感发展到了整体,由片面到了全面。同时还会出现周身暖流感,轻松愉快、欣欣之意,越站越想站,感到有说不出来的乐趣。练功中自觉不自觉地出现面带微笑,眼前突然出现明亮,有的在晚上或黑暗处能看到手部、面部出现微光,练功后感到头脑清晰,心情舒畅,消化能力增强,容易饥饿、食量增加、睡眠好、灵敏度高、步履轻快稳健、内部充实,耐热、耐寒、持久力强。站桩功过后稍作活动,骨节作响,两手之间出现既吸引又排斥的现象,能够发放外气。本阶段各种病灶反应明显缓解,有的消失、痊愈。此时有一问题为“气血上头”:站桩功到了本阶段,周身都有明显的气血运行感以后,从练功者的主观上不让气血(麻、热、胀)上行到头部,而客观上麻、热、胀的反应必然往头部发展。麻,热,胀上头以后,有的并没有不舒适的反应,有的感到不舒适,严重的则感到头部胀痛、昏晕、恶心,眼前出现金花,血压波动。反应有的轻、有的重、严重影响练功时,可以暂停一下。首先不必耽惊受怕,多则十天八天,少则三五天即可过去,恢复常态;其次,不管原来站的什么姿势,都要变成双手掌心向下的,“伏按式”,意念:“两腿如入地,两脚如生根”,或是“细雨淋下”,引导它从头部往下行,其三,多练动功“鹤行步”、“脚下如淌水”;其四,多练坐桩,意念:“两腿两脚如浸放在温水中”。这样基本上可以解决头部不适的反应。

第三阶段是疾病的反应阶段。由站桩功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化,过渡往往是突然的,身体各种疾病都不同程度地反应出来。凡是患过风湿的,到了这个阶段局部或全身出现凉气、凉汗,有的打冷战。还有的感到双腿、双臂长短不齐,这是神经和气血不平衡形成的;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栓塞等病的患者,反应血压回升,头部紧、胀、疼痛,种种不适。其他五官及各内脏病症都有增重反应。外伤在伤口愈合以后,原伤处发痒。针刺感、阵痛感、气血运行冲撞感。上述种种是内部病灶的反应。亦有的是身体某处有病变,平时没有感觉,或尚未被检查出来,只要到了本阶段,都有反应。有的同志,尤其是中老年病患者,站桩久了,会出现下肢瘀胀。也有的男性出现遗精,女性患者出现月经不正常。当天气变化,气温不正常,练功

者情绪受到外界影响,生活失去规律,家务劳动。工作、学习劳累,饮食失常时,也都会引起病灶反应。祖国医学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出现种种反应,都是站桩功-的作用所致。练功者不必多虑,少则几分钟、几个小时,多则几天或十几天即可过去。也有的多次出现反复,直到痊愈。另外在练功中也常常出现不自觉的运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原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气血运行障碍引起的,肢体、内脏器官失调引起的,受到外因诱发的,舞蹈病。出现这些动象以后,仍首先不用怕,其次,默念“放松、安静、不要动”,慢慢韵就会安静下来。最后,不管它,任其自然,等内部调整平衡,动象自然消失。

人体生命的整个过程中有—定的周期规律,叫生命节律。在生命节律的高潮期,人体力大、精神旺、情绪好,练功后功感反应强烈,身上有麻、热、胀的反应。而到了生命节律的低落期,练功者精神不振、困乏无力,情绪也不正常,不愿练功,即使练也不上功,功感差(身体条件好的反应不明显)。站桩功第三个阶段又遇上生命节律的低落期,练功者的种种反应会更加明显,但不必害怕,这是生命运动的必然。

站桩功的第四个阶段为理性认识阶段,也是身体强壮阶段,到了这个阶段,皮肤肌肉层的疾病可以接近治愈。本阶段的功感比较强烈,或麻、或热、或胀的综合反应都是整体的、全面的和均衡的。如整体浑圆感、电麻感,周身温热感,飘然感等异常感觉。到了本阶段,练功者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发放外气,出现光圈。站桩功的第二阶段,为道家说的“人仙”阶段,本阶段可算是“地仙”和“天仙”阶段了。到了本阶段,就算是练到了站桩功的第一层功夫,叫皮下肌肉通。在此基础上,让麻、热、胀往所有的内脏器官发展,这叫站桩功的第二层功夫,叫内脏器官通。本层功夫先让胃肠通,继而肾脏通,其余顺其自然。每次练功都要把五脏,六腑内视多遍,内视时,若有若无,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引起内脏器官的不适。第三层功夫为骨髓节节通,让麻、热、胀灌通骨节、进入骨髓。本层功夫为洗筋易髓。

姿势

站式

站式练功的方法较多,治疗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初学练功的人,只要身体没有严重疾患或特殊情况(如肢体残缺等),都可做些站式。

(1)提抱式:两脚八字形分开,广度与肩宽,两脚着地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处。两膝微曲,最大限度不过脚尖(少曲或不曲应视病情而定)。上体保持正直,臂半圆,腋半虚,肩稍后张,使心胸开阔,呈虚灵挺拔之势。双手手反映相对,相隔三拳左右,位于臆下,掌心向上,有如抱一大气球,头正或稍后仰,目闭或自然睁开(多用于练功开始阶段),嘴微张。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保持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状态。

(2)扶按式:两臂稍抬起,手指分开稍变曲向斜前方,双手位于脐际,手心向下偏外方。有如扶按在飘浮水中的大气球上,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3)撑抱式:两臂抬至胸前,松肩,肘关节稍下垂,双手与胸相隔一心,手指他开,手心向内做抱物状或手心向外做撑物状。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4)分水式:两臂稍变曲并向左右侧自然伸展,双手保持在脐横线以下,手指分开,手心朝前有如分水。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5)休息式:

第一式:双手反背贴于腰部,或将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拇指露出,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第二式:两臂抬起,两肘变曲,搭伏在相当于胸高的栏杆上,两脚前后相距约四横指。前脚满掌着地,后脚脚尖自然着地,两脚可不定时的轮换。

第三式:臀部轻靠桌边作休息式中第一式或提抱式。或双足并立,脚跟提起。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拇指露出。

第四式:左手扶桌或椅背,右手反背贴腰。左脚在前,全掌着地,左腿直立或微曲。右脚在后,右腿自然微曲,足跟微提,有似走未走之意,或以足尖为轴,缓慢、自然的转动。头微左歪(最多不超过一拳头)全身重量主要放于左侧使右侧处于松懈、舒展状态。如是,左右(手)前后(脚)作不定时轮换。

坐式

意拳大师王玉芳一般适用于病情虽然较重,但身体又有一定负担能力(如暂时不适于作站式的重关节炎等),以及肢体残缺的患者。另外它也可作为以站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第一式:端座椅边,身躯直立,闭目、嘴微张。两脚平行或八字分开(相距约四拳头),脚掌与脚跟均着地,两膝变曲约九十度,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手指向斜前方,臂半圆,腋半虚,全身放松。

第二式:两脚向后收,脚跟离地作裹八字状。两膝弯曲四十至五十度,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手指分开,反映尖向斜前方,掌心向内作抱物状或掌心向外作撑物状。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第三式:两腿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跟着地或稍离地面,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作抱物状。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卧式

一般适用于重病,或不适宜起床的患者,另外,也可作为以站式或坐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第一式:身体仰卧、嘴微张、两腿平直分开(不超过肩宽),或两膝微曲,足跟着床,双手放于小腹部位,肘着床,腋微虚。全身放松。

第二式: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手心向下或向上,肘着床,腋微虚。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第三式: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肘着床,两膝微曲。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第四式: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或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两腿平直微分,足尖前伸(即脚面下压)或两膝微曲,足尖回勾。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行走式

对一般患者多作为一种辅助功法,但对肝脏患者,练功初期多与站式等并重使用。

第一式:两手插上衣袋内,拇指露出,两腿微曲,双肩向后舒张,腋半虚,上体呈懒洋后倚状,闭目凝神,待全身有了轻松舒适的感觉时,一只脚开始作欲动欲止,欲止欲动的懒状前移(一拳左右),迈出左腿时,头自然右歪,使上下呈一斜式的舒展。如是左右**替前进,有如趟泥。

第二式:双手反背贴腰或自然伸向身体两侧,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半伏式

一般对于消化系统有病的患者疗效较好,可作为单纯或辅助功法。

第一式:双手扶按在椅背上,或双肘搭扶在桌面上,闭目,左腿在前稍弯曲,右腿在后自然直立,臀部后倚,腹部放松,头部可轮换向左右偏侧,两腿可交替使用,第二式:两脚平行分开,两膝微曲或直立,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第三式:将棉被垛于床沿,两脚平行分开,或一脚微向前立于床沿,两臂半圆撑开扶于被上,手半握拳,下额自然着于拳上,其他要求与一式同。[2]

举要

“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意拳锻炼,首重站桩。站桩是意拳的基本功,是意拳的主要训练手段。站桩有一条基本不变的原则,那就是“要死站桩,不要站死桩”。所谓死站桩,是因为站桩是体认的功夫,因而非老老实实去站不可,所谓不要站死桩,则是说站桩式简意繁,锻炼中没有意念活动不行,而且还须多动脑筋,潜心揣摩。

意拳的桩法不少,根据练习目的和训练阶段的不同,分为健身桩和技击桩。健身桩是因病设式,技击桩则是根据技击上意义的不同而改变了手法。所以是形式不同,各有分工,在锻炼顺序及目的上应有所侧重和考虑,但并无形式高低之分。因而,不管站什么桩,重要的是其内容而不是形式。

严格地讲,站什么桩,应该因人而异才是。但初学站桩,应先站健身桩为好。这是由养生与技击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如果仅以养生为目的,站健身桩即可,但欲求技击效用,则须在健身桩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意念活动,使全身及身体与外界建立争力,以求得“浑元力”。健身桩与技击桩只是在锻炼要求上有所不同。健身桩一般要求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即可。

技击桩则进一步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周身舒适放松且“得力”,它对增强体质也有很大的作用。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因而,应先站健身桩为宜。就多数人来说,初学站桩,可从站健身桩中的“托抱式”入手。下面,我们就托抱式来谈谈怎样站桩的问题。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站桩总是采用一定的姿势,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锻炼,因而它对身体各部位都有具体的要求。作为初学者,切不可面面俱到,倘若一味追求所谓的“正确”姿势,纠缠于外形,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托抱式的动作要领是:

站的时候,先气静神怡,凝神定意,身体自然直立,足跟并齐,足尖外分约成六十度。而后双手下垂,再将全身挺一下,使全身尽可能放松。然后两足左右分开,呈平行状或微成外八字形,距离与肩同宽(初练时可稍宽),身体中正,重心落在两脚心上(即不落于脚掌,也不落于脚跟,适中为宜)。膝微屈,身体略向下。双手提至肚脐前面,臂成半圆形,肘部外撑,腋下虚涵,若能容球。手心向上,斜向自己腹部,手指相对。两手距离大约两拳左右,手指分开而微屈,手心内吸,两眼向前正视,稍向上方,周身大小关节均有似曲非直之意。

头、足、膝、胸、腹及其它部位,锻炼中应具体注意以下各点:

头部:头要正,微收颏,颈要直,面部表情有似笑非笑之意。

足膝:两足放平,足趾有似扒非扒之意,足心涵虚,膝微屈而上提,不可用力。

胸腹:背骨要自然竖直,肩平臀正,心窝微收,宽胸松腹。

齿:牙齿要上下衔接,不可用力扣合。

意拳站桩舌:舌尖微卷,似顶非顶,但不可接触上颚。

口鼻:呼吸要匀称无声,口微张,稍露缝隙,不要闭气,也不要有意过长呼吸。

目:两目向前正视,稍向上方,远望眼前景物,似有轻雾所遮,隐约可见,或两眼轻轻闭合。

耳:凝神静息,好像极细微的声音皆约略可闻。

按上述动作要领站好后,就有了一个托抱式的基本姿势,至于身体的各部位合适与否,暂且勿论。

就人体各部位而言,手最敏感。因此,初学站桩,应先从手上来体会站桩的感觉。可先设想:两手各握有一个纸球,纸球的大小与手型相吻合,要求是手握紧了,纸球要瘪,握松了,纸球又容易脱落。随后,我们可做简单的“拉丝”意念活动。设想:两手之间似有皮筋相互牵

引着十个指尖。意念用两手去拉皮筋,皮筋似有被拉开的感觉,一想即止,有这么一点意思就行了,体会这时手上的感觉。待这种感觉消失后,意念用手再拉皮筋,再体会感觉,好像在来回“拉丝”。

切记锻炼时是用意念拉皮筋,而不真用两手去拉,更不可用力。初练时,允许双手随意念活动而微动,锻炼既久,要求逐渐不露形或显形很小,以达到所谓意中的动。

有了上述站桩的真实感受之后,我们可以逐步通过加强局部的单项意念活动,来解决身体各部位出现的毛病。

有的初学者,站桩一会儿后,手指可能并拢或张开程度不够。可设想:两手按动作要领张开后,意念五指的每个指缝之间,都夹有一个小棉球,要求是如果手指用力去夹,小棉球就瘪了,如果手指间张开过大,小棉球又要脱落,以手指间小棉球刚好夹住又不脱落为宜。这样继续去体会前面“拉丝”的意念活动。锻炼既久,就会形成自然分开、手指微屈、手心内吸而放松的正确手型。

站桩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有的初学者会有肘部自然下垂的现象,造成肘部外撑不够,肩架变形。出现这种问题,则可设想:自己的腋下各夹有一个纸球(如一只手臂出现这种问题,则只设想这只手臂腋下容球即可)大小与手臂撑开至合适位置相吻合,肘垂下来了,腋下的纸球就会瘪,过松,纸球又会脱落。这样锻炼一段时间,自然会“腋下虚涵,若能容球”。

有的初学者还会有头不正或缩颈的毛病,这时可设想头顶心好像有细线上系,头真上顶则线会松弛而失去上系之张力,头真下坠则线会拉断,保持细线上系之张力又不使其拉断,即做到有似顶非顶、似坠非坠之意。

若有低头或扬头的毛病,可在保持两眼向前正视,稍向上方的同时,设想颏下夹有一纸球,意念同样是纸球不可夹瘪了也不可使其脱落。

通过以上的锻炼,站桩的外形姿势就比较标准了。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可以提高意念活动的要求。设想:在做“拉丝”的意念活动时,意念不是用手,而是靠身体的前后运动来拉动设想中的皮筋。设想身体刚往后靠,两手有向两边分拉皮筋的感觉,有这点意思即行了,一想即止,体会这时身上和手上的感觉,待这种感觉好像消失后,再想再体会。同样刚开始时,允许身体随意念活动而微动,以后渐渐不显形或露形很小。

锻炼一段时间后,身体与手臂之间比较应合协调,这时,我们可以改变设想,做怀中“抱球”的意念活动。设想:怀中抱有一个纸球,大小与我们手臂所能抱住即可。要求也是抱紧了纸球会瘪,抱松了纸球又要脱落。意念用身体和手臂往前挤抱纸球,不可将球挤瘪了,有这么一点意思就行了,一想即止,体会这时手臂及身体的感觉,待这种感觉好像消失后,再继续意念挤抱,反复体会。

此后,我们还可设想,两腿之间也夹有一个纸球,要求膝盖夹紧了,纸球会瘪,两腿过松,纸球会脱落,体会两腿之间的感觉。

以上,我们对托抱式的具体站桩方法和步骤及其意念活动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只要按照上述的要求去做,会有真实的体会和感受。

下面,我们再谈谈站桩中的放松及其它问题。

初学站桩,身体的神经、肌肉、关节等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因而,精神、肢体的放松是十分重要的。其实,放松并不难,关键是要做到自然。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曾特别强调,初学站桩对动作姿势不要求面面俱到,更不可一味追求所谓的“正确”姿势,同时我们反复假借的是纸球、棉球等这样很轻的物体,这些都是为了让初学者首先在精神意念上能够放松,进而比较自然地进入练功状态。但事实上,由于站桩须维持一定的姿势,加之意念上的一松一紧也会造成全身或局部的紧张。如果不能做到放松,就有必要加入些促使身体放松的意念活动。如可设想:自己站在温水里,自然会感到身体有一种飘浮感,进而体会温水给肢体带来的舒适感。锻炼既久,身体内外自然会逐渐放松。

意拳站桩必须清楚的是,放松不是绝对的松,绝对的松是懈,紧也是相对的紧,绝对的紧是僵。我们所追求的是松而有力,力是意中的力。我们在锻炼过程中,也不是一味的松或紧,而是在意念借假和意念活动的支配下,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时松时紧,时紧时松,松紧适度,在保持一定姿势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过多地用一点力,即所谓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至于站桩过程中出现的酸痛感、麻胀感、温热感、振颤感、舒畅感及其它不同感,只要练功时心不发慌,呼吸不急促,心跳不失常态,就不必过多在意,这都是练功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现象和感觉。

此外,站桩时间的长短还必须视自身身体情况而定,有的人可以十分钟为起点,有的人可以十五分钟为起点,有的就可以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为起点,总之,要循序渐进,不可勉强,但切不可松懈。

限于篇幅,我们仅就托抱式谈了谈怎样站桩的问题,讲得很基础,但相信读者依此学练,一定会有实在的感觉和真切的体会。至于站桩的进一步深入,容以后再谈。[3]

意拳站桩歌

意拳站桩歌

著者:敖石朋

意拳站桩简单易行安全稳妥流弊不生不练呼吸不练周天不守穴位不追入静

行走坐卧皆有练法随时随地可以练功桩式简单看了就会十天内外初见功效

酸麻热胀起于指掌末梢神经先易感应有了感应兴趣横生坚持锻炼整体连通

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少年儿童益智聪明尤宜老人动静乐寿悠哉游哉松鹤遐龄

科技学者劳损脑力练习站桩调节松紧身体康健精神倍增科研实践创造发明

体育竞赛也有效应准备活动整理放松调整情绪精神安定鼓舞斗志发挥水平

基本站法一二三四掌握原则变化无穷高不过眉低稍过脐近不贴身远不逾尺

左右两臂各管一半在此范围手落桩成慢性疾病胃肠肝脏心脏血压眼疾妇科

多种病症疗效满意疑难大症屡建奇功群众欢迎领导重视健康事业发挥作用

人体本能自动控制大脑皮层调节功能或因大脑疲劳过度或由外因障碍病痛

或因情绪紧张忧郁心理影响生理功能皮层内脏互相联系紊乱失调疾病发生

站桩运动静中有动活跃机体调养神经促进循环新陈代谢疏通经络一通百通

病祛身轻病好以后巩固站桩继续锻炼还有课程试力试声走步发力推手实作

体认功能若有兴趣钻研拳理意拳理法妙趣横生老庄佛释班马文章钟张右军

王李倪黄中外美学书画概论意拳相关触类旁通养生技击同一原理意念活动

各有不同用于技击龙腾虎跃用于养生恬静轻松意念活动引导作用主要目的

在于放松精神假借意念诱导条件反射动力定型意念内容山水林木鸟语花香

良辰美景月白风清动似山飞静如海溢心旷神怡海阔天高默对长空游于物初

尽情享受最佳练功初习站桩外形不动内在运动息息相生三大要点集中精神

虚灵守默应感无穷四句要言实践体认持之以恒自有效应意拳站桩谁人创立

王师宇僧心血结晶王师自幼体弱多病一生研习健身求功大江南北寻师访友

切磋琢磨去芜存精意拳重在神意运动锻炼人体内在本能不练招法不练套路

不讲点穴没有硬功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意自形生形随意转

以形取意以意象形神犹雾豹意若灵犀神意一支电掣雷轰发动神速无物可喻

王师命名超速运动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着己身难窥门径呼应大气支配宇宙

简易变易通于易经谨遵师教莫拘理法始终学人难造顶峰切实用功师法自然

打破樊篱彩凤凌空学习王师呕心呖血学习王师触类互通王师遗言徒诸众生

虚心博访以求奥精造福人群贡献社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海内贤达希予指正

进而教之尤为感铭余拙不敏识浅践疏抛砖引玉千字文成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挂一漏万夏虫语冰接受批评欢迎指正集体研讨众志成城贡献社会精神文明

养身功效

一、身体发热:初站桩后,初步感觉热气弥漫逐渐及与腰胯、小腹盎于背以及周身四肢,继使自身之元气充及五梢(五梢者舌为肉梢,齿为首梢,为筋梢,为血梢,十指为神经末梢。)充沛之热以关元、气海最明显。

二、周身发汗:体温增高,热能可通达全身,畅及四肢,周身皮肤毛孔开,透出微汗,出汗不宜过多,以汗透毛皮为度,初步可治疗伤风感冒,经常练功者能遍烧全身,汗流如雨,湿透衣裤,可永绝感冒。

三、唾液增加:站桩入静嘴似笑非笑、齿微叩、舌往上微卷、唾液自然增加,自如泉涌,其味清洌,久则甘甜,具生长荷尔蒙及助消化之功效,唾液增加时,可缓缓吞下,不生津时可用舌满口搅动,使之再生,称为“神龙搅海”。

四、健全脾胃:站桩放松入静,锻炼肝胃脾,健全脾胃,增进食欲,强固整个消化系统机能,可使胃肠蠕动功能加快产生肠鸣,发动胃气,如打噎呵气等现象,久之可永绝肠胃病。

五、降低血压:缓和呼吸、降低血压、柔和血管、松驰神经。脑下垂体内分泌均衡活动,使淋巴腺、甲状腺、肾上腺恢复健康,调和气血、旺盛血液、防治血管硬化,使血压恢复正常。

六、强健心脏:松静减轻心脏负担,增强心力,心脏跳动缓慢,增加休息,心机能得以休息,保证血液循环正常。

七、打通督任二脉:经络通顺,能透尾闾,循夹脊神经穴位通路盎于背,达于顶,复循会阴尾闾运行不止,可使上元神气、中元心气、下元肾气接通为一,可还精补脑。

八、补肾益精:精为命宝,精衰则神衰则万病生,站桩功则在补精补肾、益阳壮阳、添髓活髓、恢复元神、增强体魄。

九、补脑安神:站桩可使大脑安静下来,得以休息,加深睡眠,此一安静壮态不同于睡眠和一般休息,系一种特殊的入静放松,是特殊性内仰状态,可使大脑皮质神经得到特殊的休息,使其运动转向机能的恢复,能量的消耗转向能量的贮存和补充,故能补脑安神,对失眠神经衰弱得到恢复。

十、返老还童:站桩可以防止衰老及延缓衰老,人所以衰老主要是细胞新陈代谢功能衰退,骨髓干枯内分泌荷尔蒙不足所致,站桩功可自生荷尔蒙,旺盛内分泌腺,充实骨髓,活泼中枢神经,鼓荡血气,增强生命代谢功能,疏通经络,旺盛精神,永葆青春。

十一、培补元气:站桩功可使元气通达全身,使全身气脉通顺,通畅无滞,内脏五官、四肢筋骨经脉以至末梢神经,无不贯到,而收到整体锻炼又不费力(各种运动均需力气,用力则伤身。)整体治疗可达到治病及预防疾病的效果。

【大成拳】站桩此生无癌!(附站桩练法)修正版

【大成拳】站桩—此生无癌!(附站桩练法)修正版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37万,死亡约211万。癌症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第一大原因,死亡人数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一、站桩与防治癌的关系 (一)中医论癌症起因 中医通过几千年的实践,把各种癌症的病因归结为:人的机体长期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衡,以致气滞血瘀、聚痰蕴毒,日积月累所致。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病变,肿物只是局部的表现。 癌症是体内气滞血瘀痰凝恶化到了相当程度,体内聚集的毒素要找一个突破口爆发出来。胃、肺、乳腺等作为体内抵抗力最薄弱的脏器,成为了被全身毒素选中的突破口爆发而生成了恶性肿瘤。为什么西医切掉癌瘤后,会造成癌转移,因为体内的毒素仍然存在并恶化着,还会再找寻其它突破口爆发成癌。(二)中医治癌 1、中医为什么能治癌 西医只关注局部癌瘤如何切除以及如何放化疗通杀癌细胞。传统中医是整体观的辩证施治,关注的是患者体内哪些脏腑功能失衡和阴阳失调,如何有针对性的调理以扶持患者本已很差的免疫力。对生命垂危的病人,大力杀伐癌毒等于进一步促死患者。中医治癌首先要使患者生存,在回阳

救逆、护肝强肾、健脾养胃等有针对性的扶正固本之法使患者存活的基础上,对全身的毒素选择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软坚散结、解毒消瘤、以毒攻毒等方法,逐步扶正驱邪,祛毒治癌。 七十年代中期,我的中医老师孔爷爷给周立波(作家)治癌,在回答周问能否治愈时,孔爷爷答:不知道,但我可保你不死于癌症。由此,周平安度过数年。后来周在家属力劝下做了癌瘤切除手术,当年病逝,享年71岁。 我父亲患结肠癌在301动了手术,同期手术的5位战友不久都死于癌扩散。父亲吃了张代钊大夫两千多付中药,方保住性命。手术十二年后他病逝于服用306医院开的阿司匹林后胃两次大出血(3000cc)所引发的肾衰竭。 2、中医为什么越来越差 为什么业内认为清末的中医强过民国的中医,民国的中医强过新中国的中医,新中国早期的中医强过七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医呢? 因为古人是治症不治病,今人是治病不治症。古人是治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病人脏腑阴阳有哪些不调,作出正确的诊断。然后对症下药,病人的脏腑阴阳调平衡了,身上的各种疾病随即康复。 今人治病不治症,入门非常难。解放后建立了许多三甲大医院,这些医院都是按西医分科室。中医毕业生进入

尚派形意以桩功为筑基功夫(配图)

尚派形意以桩功为筑基功夫。前辈先哲早有名训:“入门先站三年桩”[今有人改为入门先站三体式,而尚派认为,三体式只是劈拳的定式,应着意于鹰招及力学之习练]。桩功乃入门之正轨,深造的阶梯,若舍此他求,则一切招式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外形,终不能窥拳道的真谛。本拳桩功计有十二种,但若能精于一桩,则其它各式均能触类旁通。尚先生初拜于李师存义门下之时,李仅授一桩式。先生之异于常人之处甚多,究其至要,恒心与专一也。尚先生站桩之初,点烛记时,艰苦备尝,二年未问其它,李深嘉其志,始授绝学。尚先生遂留“三柱高香得真传”之佳话。本文只介绍四种基本桩法。 抱丹田[图一],又称混元桩。此桩为诸桩之基础,初学者如不先致力此桩,其它各桩难以习成。这是因为此桩中正、均衡,身体各部均能得到滋养、锻炼、修复,无偏废之病。历代大师无不终生习此,而戴龙邦师祖更是由此入门,洗净“二驴”之拙力.换得内家之纯功。其它各桩均依此桩为原则.只是方向、角度、刚柔、虚实等稍有变化。其法主养气摄生、强筋健骨、补脑益髓,诚养生秘诀.修身至要。而拳中之自然整体力,自不难由微而著,不求自至。此桩以外形和意念来调整运动量,但须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尤应注意饱练伤胃,饿练伤气,冬防冷风吹,夏忌烈日晒。练功时要环境安静,空气清新。练功过程应如汽车之行驶,做到三稳,起动稳、行驶稳、刹车稳。概述如下: 入门阶段:双足分开同肩宽,平行而立,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肘,腋下半虚,将双手抬起,十指分开稍弯置腹前,手与自身之距为三拳,意念中双手如抱一大气球,浑身肌肉群有松散下坠之意,目以垂帘,似葛蒲低眉,于远方收神,耳边如闻细雨风声。此桩意念,头似枕非枕,背似靠非靠,似坐非坐,似笑非笑,似尿非尿,以放松为目的,应有舒适无比,欣欣自得之意。简言之,不可死板拿劲,不求绝对人静,避免不愉快之回忆。天高地阔之境,鲜花绿树之趣,均可意想。此阶段愈深愈久,对日后拳学造诣愈有助,原因极简单,欲得内劲须放松,松至极处必真紧。或问:“不用力何以长力?”决曰:“世之柔者莫过于水,攻坚者莫过于水。”望初学者三思之。再浅喻之,世人皆羡虎豹之威,龙蛇之灵,仿生而造拳,而多数人却忽视了最根本所在。在此奉劝初学诸君观察一番牛马和虎豹的体质,牛马负重拉载,虎豹不及也,但虎豹却能将牛马扑食之,盖牛马长期劳作已失自然之力,皆负重之僵肌,而虎豹全身却十分松软,猫犬亦如是。简言之,动物愈凶猛,自身愈松软,而观之者以为其无力也。内家拳法之梗概,由此可明一二。而人体幼时,身体亦松软也。郭老云深曾言:“练得躯柔婴孩似,打遍天下不费难。”以谓习拳之最关健处,希初学者必须于放松上用功,切切。 寻整阶段:此阶段只有全身基本放松之后,方可习之。外形同上,只是意念改变而已。习桩之时;意想双手腕之间,双手腕与后脖颈之间,双足脚尖与双手腕间,双足后跟与后脖颈之间各有一条皮筋牵连。初学时会顾此失彼,久之则纯熟自然。待牵连自然后,尚需意想头向上顶,背向后靠,双手外撑,双足下蹬时[许想不许作]各条皮筋随之拉起再放松,反复如是。不可用力,全悉意想,久而久之,自然产生一动无有不动,一枝动而百枝摇,整体内部运动,自然整体力自萌。深入阶段:此阶段须待上述两功有得后方可习练。不然,非但无益,且有前功尽弃之患。此桩外形仍同上,只是腋下全虚,肩松肘横,双手抬起置胸前,头顶项竖,膝顶足蹬,十指分开。初步意念,意想自身各条皮筋拉紧放松的频率逐渐加快,继而以此桩与外界发生联系,如目视前方大树、楼顶、夜晚暗星等。意念中将一条弹簧套在树尖或其它物上,另一端拴在自己双手腕处或脖子上,以全身整体运动将外界物拉来送去。目光三十五度向前上方平视。但只需意会,切莫着力,尤其胸腹部不能有丝毫紧张,如憋气用力必身僵气滞,全体皆非。 虎抱头:此桩仍以基本桩为原则,只因对敌决斗时应侧身而立,故需斜中求正,正中求斜,看正似斜,抱斜以正,乃侧身对敌而求身法中正之桩。此桩是历代前贤总结中华武术最为科学之技击间架及预备式。习之有得,不但能随机而发力,随势而动转,而且使自身受敌面积减至最低限度。其练法将自身安排为龙身[曲折有面积],熊膀[腰背部肌肉四面拉伸,拳谱所谓含胸竖项、拔背、吊顶,以及双臂横撑皆为此也]、鸡腿[分虚实、单双重合一]、虎抱头[如虎豹扑食,双爪护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祖师是中国近代武术史上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在拳学修为上有极深的造诣,实战功夫惊人,在旧时代的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称,人皆尊之为拳学“巨擘”!遗憾的是,近些年在武术界除大成(意拳)一系外,几乎没听说有郭祖的传人以及后代弟子公开传艺,难道一代宗师的武学成就就失传了吗?我1999年开始接触到本地的传统武术,跟随齐齐哈尔的杨辉先生学习形意拳。入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为下气桩,没想到的是,一向体弱多病的我,下气桩一站立即感觉胸口有一气柱,缓缓下沉于丹田……此后的两年中,我基本没有生病,而且晕车的毛病不治而愈……是什么功夫如此神效,且立竿见影呢?据杨辉先生所说,这是郭云深祖师所传授形意拳的下气桩! 据师门传说,太师爷是河北深县人,自幼体弱多病,二十几岁的时候还肩不能抗、手不能抬、头疼脑痛时常来,且家中贫困,不但无钱求医,就是生活都难以维持。一次郭云深祖师路过太师爷的家,并在其处留宿,太师爷谈起自己饱受疾病之苦。在郭祖指点下,立志以武强身,并得以留郭祖处小住,得到一些传授。当时的太师爷从未接触武术界的人与事,并不了解郭祖的武学成就与名望,只为一股求生的欲望,用功勤奋,很快就有了收获,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太师爷不但不再生病,且力大无比。能够做工养家。在战乱的年代,太师爷于兵慌马乱中数次死里逃生,都是因其身俱武艺。在其晚年,社会趋于安定,太师爷开始与武林人士接触,才知道郭云深祖师的来历,以及在武学上的成就与声望。偶与人动手试艺,则有胜无败,逐渐成了乡里与家族中小有威望的长者。太师爷晚年感郭祖传艺之德与再造之恩,在家族中挑选了师爷作为传人,从小培养,并叮嘱师爷将所学传下去,为郭云深祖师传名! 师爷是家庭中后辈中最伶俐、最懂事,也最受宠爱的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太师爷选中,接到家中培养,其青年时代,为完善所学,又常年奔于山西、河北、京津之间,访求明师(师爷一生经历很难考证,但以其寥寥数语留下的线索看,他所学所访求的,除了受到宋氏后人于《内功四经》上的指点外,基本都是郭祖在山西、河北所传的传人以及后人)。大概在“文革”初期,其不知为何,心灰意冷,流落东北,在黑龙江省尚志某乡村一好心的老支书帮助下落户,从此以务农为业。其晚年以种地、授徒、访友为乐。我师杨辉,是师爷晚年打服的弟子。大约1999年9月底老人突发疾病,卧床不起,水米不沾,三日后竟不药而愈,此后一个月,老人分别向弟子交代后事,在为众弟子讲解武学疑难后,独自远行,不知所踪,三年后,逝于山西某古刹,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 杨师自小习武,八岁筑基,十三岁正式拜师,对百家拳法都有涉猎,尤精北派实战形意拳法,一次在齐齐哈尔和平厂小花园练形意拳(这个小花园是尚氏形意拳传人李文彬前辈授拳的地方)有一位老爷子驻足观看,惊讶道:“现在很少有这么练拳的啦!”杨师停下与老人攀谈,开始时谈得投机,可谈得多啦,杨师对老人一些见解不甚赞同,于是老少二人试起手来,老人轻描淡写,便将当时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的杨师打得一溜跟头,最后老人说,大道平常,你同意,则咱们有缘,你可以到尚志某地找我,不同意,则缘尽于此……杨师在极度沮丧中度过了三天,然后下定决心,到尚志求师,一学就是三年。杨师初入师爷的门下,心情很忐忑(因为初遇师爷的那一次,偷袭过师爷,怕师爷怪罪,不教他真东西),当时师爷教他第一个桩是四平马步的下气桩,而他的师兄们都在站三体式,于是他向师爷提出质疑,要求站三体式,师爷毫不犹豫地同意啦,但杨师站三体式的时候,师爷走到他身后,不知怎么地按了按他的肩,力量并不大,很轻,但杨师却一屁股坐倒在地.起来再站,再按,还是一屁股坐倒,如是三番,杨师老老实实地开始站起了马步下气桩,师爷也详细讲解要领,悉心传授,大约七八个月后,再站三才桩,任师爷怎么按也不再坐倒,从此功夫进步神速。 我与杨师结缘是由我弟弟介绍的,杨师与我弟弟开始是因为交换武术资料而结识,后来听说我学习卢氏结构武学,是卢氏武学再传弟子,便开始了交流。当时我弟弟问我练拳的体会,我说,要么是按科学的方法练拳,要么是按传统的秘要练拳,因为当时杨师的观点是“古

走进王芗斋-解析大成拳

目录 自序 我的老师常志朗先生 第一章概念解释 一,试论大成拳之松紧说 二,试论大成拳“意、力、气”之说 三,试论大成拳之虚、实说 四,试论大成拳神、形之说 五,试论大成拳之锻炼筋骨说 六,王芗斋苦口婆心说站桩 七,王芗斋苦口婆心谈技击 八,试论大成拳之“动、静“说 九,试论大成拳之搭手说 十,试论大成拳关于用意不用力之说 十一,试论大成拳关于“肩打、肘打、胯打、头打、膝打、脚打“之说 十二,试论大成拳之遒放说 十三,为什么说练好大成拳须用十年时间 十四,浅谈大成拳之“点紧身松“ 十五,试论郭云深先生之“三层功夫“论 十六,浅论练习大成拳之“诀窍“

第二章全面解析大成拳一,走近王芗斋----解析大成拳之养生术 二,走近王芗斋----解析大成拳之技击术 三,走近王芗斋----解析大成拳 四,走近王芗斋----解析解析岳武穆之九要论 五,大成拳桩法原理 第三章习练大成拳具体操作方法一,站桩 1,食指挑眉桩 2,矛盾桩 3,金鸡独立桩 4,浑元桩 二,试力 1,试力的外形 2,试力的内容 3,经典试力 1)炮拳试力 2)推拉试力 3)神龟出水试力 4)摩擦步试力 5)步法试力 6)综合试力 三,搭手 1,搭手的概念 2,单手打轮 3,双手打轮

4,双搭手练习 四,技击桩法 五,技击 第四章答疑 第五章王芗斋拳学语录 第六章向读者推荐的拳学文章1,大成拳论 2,意拳正轨 3,拳学新编

自序 我从六岁开始随父亲练形意拳。我的父亲在1920年左右随其舅舅李星阶练形意拳,当时李星阶在家乡河北省定兴县张租庄创办“少林会”,我父亲就在“少林会”学习形意拳和少林拳。后来父亲在20岁的时候来北京谋生,但一直坚持练拳,从不间断。我练到三、四年级的时候,在练拳中产生一些疑问,随向父亲提出,父亲解答不了。于是父亲给我介绍了几位老师,也是父亲的朋友。在父亲的介绍下,我随陈子江先生学习形意拳(陈先生是尚云祥的弟子),随朱云行先生学习形意拳(朱先生是定兴县形意拳名门之后),随北京东华门武术社宋治平先生学过少林拳(是我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当时记得有师兄经本愚、杨增保、宋师兄、师妹赵志云、师弟小胖子(名字记不清了)等。当时分ABC三组,我是A组,练过24式,六合拳、六合刀、六合棍、七星剑等套路。 我在五年级的时候改为专攻中国象棋。我的教练是谢小然先生、董齐亮先生、张德魁先生,我于1965年夺得北京市少年儿童第一名。 1974年,偶遇大成拳名家关维林先生,并在其指导下练习大成拳(关先生是姚宗勋的弟子)。在以后的几年里先后接受过多位大成拳名家的指导,按先后顺序是:关维林先生、张鸿诚先生、金启庄先生、崔有成先生、王斌魁先生、姚宗勋先生、许戍海先生。 1980年巧遇常志朗先生,从此在常先生的指导下系统的学习大成拳。在常先生的介绍下,先后得到过卜恩富先生和王选杰先生的指导。 1989年我在北京市一家中型工业企业做管理工作。由本人牵头在我厂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得到过国内外很多知名企业的好评,例如“一汽”、“北汽”、“天汽”、德国莱茵公司、美国辉门公司、韩国东西公司等,得到过国家质量监督局的好评,当时的刘淇书记、王岐山市长、陆副市长指派的专家组到我厂审查,并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并成为以市政府的名义向北京现代汽车推荐的配套厂家四家之一。 2007年退休在家,偶然在朋友家看到一本《武魂》杂志。从阅读杂志中发现现在有不少武术爱好者在追求中国传统武术的本质,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古代武术的本来面目。我找来很多《武魂》杂志阅读,发现很多武术爱好者在探讨中国武术的实质。我以前以为中国传统武术已经失传,不会有人再去关心和研究了。现代武术的兴起,各种武术套路和散打比赛足以把武术爱好者的眼光吸引过去了。而杂志的众多的读者来稿在追求中国传统武术的本质,我为这些武术爱好者所感动。 由于家庭的熏陶,我从六岁开始练习中国传统武术,一生在追求中国传统武术,自己深深体会到追求传统武术的艰辛。从清朝开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走下坡路,至今有三百多年了,要想重新继承传统武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重振传统武术的雄风,必须有一大批志在追求传统武术的人士,这样传统武术才有生长的土壤,才会继承和发展。 我追随常志朗先生学习传统武术的八年,在学习期间有一些心得体会,我将这些体会和所见到的听到的进行记录并公开,希望对有志于传统武术的爱好者有所帮助,并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能人志士参与到对中华古代武术的研究和探讨,为振兴中国传统武术尽一份微薄之力。

谈心意拳秘传桩功

谈心意六合拳秘传桩功 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是一种非常注重桩功的优秀拳种,自开山祖师马学礼先生至世代拳家前辈,均视心意六合拳桩功为看家之宝。在过去的年代此拳只在我国回族之间相传。据已故恩师吕瑞芳所讲,过去的年代对外人来讲别说桩功了,就连拳势是什么样都很难见到、可以说是开门说话、关窗户练拳。由此可见过去先辈们对拳的珍爱与极度的保守。 桩功是以锻炼和培养内功为主的功法,恩师于化龙先生也曾这样高度评价过桩功: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强大内功主要锻炼途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站桩功。极功是拳的生命,此拳的每一形。每一势,都是极功。心意六合拳主要以鸡形桩功为主。一生习拳,只要能够认真地抓住桩功中两三个势子,就可以足够对付一些千变万化强悍的高手。心意六合拳先辈们一有空闲之时就习练功法及桩功,可以说几乎行走坐卧不离桩功。所以先辈的功夫是来之不易的。下面将两位恩师平日里的所授及本人的一点儿心得体会略谈一二。 让我们首先谈谈怎样练好桩功,怎样去认识、理解、体会其中的奥妙。 练好心意六合拳的桩功,可以达到强身、技击、养生、

调治疾病之功效,也是为以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拳艺之基本要求。心意六合拳,无论运用何招势,都应有强大的桩功做其后盾,只有这样,拳艺才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势桩功内里都包含着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等六艺,同时也内含着十形七拳。心意六合拳每势桩功,基本上以“鸡步”桩法为主。 今既谈站桩功,笔者也有必要谈谈桩功的“桩”字。大家知道,盖大楼需在工地上打桩子,桩的下面一部分被埋入地面以下,以稳固地面上一部分。但人体绝不会一部分埋入地下,只是在人们习练站桩功时,需要人体内在意念有入地之感,藉以稳固周身、来增强人体周身内在的质量。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只要多观察、多领语、多理解,从中并不难发现与拳艺相通的事物。 例如,刚栽入地里的小树苗,我们很容易将它主干折断或轻松地连根拔出,从这种事物现象中不难看到小树苗的根基及树本身的内在质量并不强大,才致使极容易将其损坏掉。如果小树苗再生长一、二十年之后,它枝繁叶茂时,我们还会轻易将它折断或连根拔起吗?可见树木的生长过程就是一种无形的自然桩功,人们习练桩功也如此道理 再例如,经过长期认真的锻炼,桩功如同一辆三轮

形意拳内功练法揭秘

形意拳内功练法揭秘 文章来自: 功夫网网(https://www.docsj.com/doc/9916812345.html,) 详文参考:https://www.docsj.com/doc/9916812345.html,/view.aspx?type=allgongfu&id=1052 形意拳,不管是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每个形都有三种练法:第一步是练定步,以调息、摸劲(练气);第二步是练跟步,练意、气、力相合,练发力,以内催外,练丹田抖决,整体爆发;第三步是练行步,练意、练形。这步功夫是身形、步法、手法、气法的高度协调统一。行步拳也有两种练法:一是在行进中练绞力,以内催外,丹田抖动,整体爆发。二是练暗劲、化劲,步如犁行,身似龙形,以身化手,形神合一,混元一气,行云流水。 过去有人说形意拳邪性,不敢练形意拳,有人练了,反倒越下功夫毛病越重。很多老拳师不愿意教小孩子练形意拳,认为成年人会更容易接受形意拳(这和少林拳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形意拳更侧重于内气的修炼,对于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更要慎重的缘故。总之,习练形意拳,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要练之得法。过去有不少地区的拳师在习练形意拳时都偏重于刚劲爆发,不少人热衷于震脚发力,这样练之日久,结果使不少练家腿伤脑损。有些拳师到老年时落下严重腿疾,不要说不能练拳了,甚至连走路、蹲厕都困难。我的恩师张兰普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年青时练拳,由于脚下过重震伤了脑海,一度走路脚不敢沾地,记得兰普先生生前曾多次告诫我说:“义会呀,这形意拳你以后可千万不要落脚太重,形意劲足发在身上,不是发在脚上。”另外练形意拳要重视八字二十四法的要求。因为二十四法对人体各部位按照形意拳的法则,进行了严谨的规范。要整体地认识,落实二十四法。千万不要只偏重其中一法,而忽略其它。常见一些练形意之人,后来成了严重的驼背之形(太过与强调含胸、圆背之故)。好好一个人,形如残疾,可悲不。所以老年间小孩子练形意拳都是有老师严格看顾的。 形意内功,主要以形意拳三体式桩入门;以形意五行拳定步操练法为最基本功法。其目的是练气、养气、摸劲。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三体式桩和五行拳之定步劈拳的基本练功方法。 三体式桩又叫子午桩、三才桩、三体式。三体式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功。形意门的桩法有很多,但本门老师一般只让入门学生站这个三体式桩。因为三体式桩,基本包括了形意拳对人体各部要求的基本法则。以后的形意拳套路、技法不管怎样千变万化。但基本原理和要领都与三体式桩是一致的,所以过去曾有“万法不离三体式”之说。 一、三体式桩 l、身体直互,两脚跟并拢,左脚直向前,右脚向外撇约45度,身体半面向右,目视正前方。双膝微屈,两手外旋边旋边握拳,拳心向上,靠于脐下小腹两侧,重心左移,右拳外旋沿胸向上由下须处向前上方钻出,路线呈弧形,拳心斜向上,并微向外倾斜,小指向上拧转,肘尖下垂,右臂尽力前伸,但不可伸直,右拳高与鼻尖平。左拳不动,眼看右拳。右拳伸时吸气,式成气至中脘。上动略停,然后重心右移,左脚跟离地,以左脚尖虚着地,同时右拳不动,左拳沿胸前上钻至右小臂内侧。左小指根轻贴右小臂尺骨处,位于肘前腕后(此式内含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之势)。 2、接上式左脚向前趟出一步,重心在后脚(初习可练前四后六劲,及功深可练前三后七劲)。前脚后跟至后脚后跟之距约两脚半:横向之距,前脚内侧与后脚内侧约在一条直线上,后脚

马世琦老师站桩八式

马世琦先生从22岁开始教功,他认为形意、八卦、太极同为内家拳,所谓内家,就是注重体会体内真气的运行,进而做到神率意, 意率气, 气率形。套路为形, 去掉神、意、气,这样的形不可能实用。所以内家拳必须练习内功,如果只追求套路的可观赏性,就无异于外家拳。

站桩,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增长劲力的方法。称其为“桩”,是因为习 练者要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之后,就可以脚底生根,像木桩一样扎实稳固。站桩是各门各派武术都强调的功法,也是俗话讲的“私功夫”中的一种。 形意拳的桩功共8式。 形意拳,相传创自岳飞。原作“心意拳”,乃以心行意之义,后讹为“形意拳”。该拳以五行、十二形体,以展、截、裹、跨、挑、顶、云、领八字为用。 其基本功为站桩与盘根。 形意桩要诀:头顶、项竖、肩垂、抱胯、前膊、裹肘、顶膝、提肛、撑虎口回缩劳宫。讲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不仅调气、调经络,还练修养。 姿势要领:双脚分开稍比肩宽,脚尖向前。双腿微弯曲,双手交叉,劳宫穴对准丹田穴(男左手在内侧,女右手在内侧)。头要正,不要左右摇摆,且微向上顶。肘往前合一点,向下沉,但不要用力。微含胸。腰调直后尾骨往前翻,有坐的感觉,整个后背是平直的。重心在脚跟,前脚掌抓地。完全放松,采取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小腹收紧。 站桩时间:依自己能力,由短时间到长时间。开始时站一会儿也许就会觉得脚麻,腿累,站不住,可以停下来走一走,再接着站。 注意事项:站桩时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走神,收回来就是了,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初练时不宜用气过猛,以防腹泻。 针对疾病:改善下肢气血运行,增强下肢力量,对下肢疾患有明显改善作用,如腰酸腿软,下肢运动不力等。 腹式呼吸时横膈膜上下运动,按摩胸腹腔内的脏器,可改善消化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治疗效果,如胃部疾患、腹泻、便秘等。 疲劳时站一会儿,可很快恢复体力,改善精神状态。 形意拳—站桩第一式

王玉芳谈大成拳站桩

大成拳是河北省深县先父王芗斋创始的(1885~1963年)。先父幼年从深县郭云深老先生习心意拳(形意拳之母拳),后遍游祖国各地,博采各拳术名家之长,创造了“内外一体”、“意动一致”的大成拳;并在一生数十年实践中,对该拳理论和实用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大成拳站桩具有简便易学、不讲场地、不费力、不求外形多变化的特点,故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只要思维正常均能掌握功法要领,注重意感与精神。 站桩不讲求套路和招数,无论动静都以意为导引。 大成拳兼重养生与自卫两个方面,桩法也分养生和技击两种。养生桩是基本功,从拳术来说,养生桩在于变动求整、祛病健身、增强体力,为学习拳术创造条件。桩法特点 在运动锻炼中,使人全身各个器官、细胞同时获益,这就是本桩法的特点。此外,由于没有任何招式、套路的限制,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能够得到休息,这也是与一般运动不同的地方。 “桩法是锻炼全身的功夫”,人身是一个整体,虽然分身、手、头、足等不同部位,但不能分别而论,故不能偏重某一部分锻炼。意拳桩法是统一意念、统一动作、统一力气、全身同时一致锻炼的基本方法。 站桩虽然仍属肌肉筋骨的锻炼,但若要身体内部起变化,则要“以形为体,以意为用,意灌全身,以精神内敛为主”。所以,在站桩锻炼时,一切动作、意念活动都要从整体出发,从整体着想。 这是大成拳桩法的特点。站桩注意三个基本要点 1.精神集中(思想、意念集中):站桩时,首先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目光远望,扫除万虑,什么都不想,使思想意念高度集中,所谓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最后要做到即便有人、物在身边走过或移动,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周身放松:要做到内外都放松,四肢百骸、大小关节和内脏尽可能放松,但是要求“松而不懈”。松是很重要的,从练习意拳来说,“松”要贯彻始终,而“松”和“整”又是相辅相成的。 整体放松以后,可以适当用意,不过用意时不要过于紧张,要用意而不用力,否则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觉。 3.呼吸自然:呼吸不要人为的有意造作,气不可提,也不可故意沉,要求做到匀静自然,和平常一样。 站桩时,思想意念集中是基本要求,而初学站桩时,精神集中却很难做到,有时越想摆脱杂念,反而想的越多,这样就会影响练功。如果遇到杂念纷至、一时摆脱不了时,

李老形意拳练法整理

李老形意拳练法整理 李老形意拳练法整理前言 从网上阅读李仲轩老人的一系列文章后。不禁拍案叫绝。李老绝对可 以称得上形意拳新说的“开山祖师”,他用通俗易懂的聊斋笔法一脚踢开了二十年来那些又臭又长的武术八股文,他把拳经中许多抽象模糊的概念,用 生动、流畅、睿智、准确的文字,绘出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规范释义,让人 借鉴参考。 他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生追求形意拳且获得巨大成就者的肺腑之言, 当他的武学思想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进入形意拳修炼者的视野时,多少困惑 而不得门径的形意拳传人茅塞顿开,原来形意拳可以这样解读。原来形意 拳可以这样练,这样用…… 把李老比作孙禄堂不妥,孙禄堂的“拳意述真”再妙,毕竟离我们这个时代有距离,而李老的一番“将死之语”与读者贴心。 如果说汉书能下酒,那么李老说拳的系列文章,不但可以饮如长鲸吸 百川,还可以醍醐灌顶使人清醒,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百读不厌就 像吃重庆火锅一样过瘾。我的一位练习二十多年形意拳的武友被感动了, 他愿意让更多的形意拳传人走近李老的内心世界,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不 辞辛苦。用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将这些惊心动魄的文字浓缩成精华。经过 剪辑后的李老说拳,放弃了原文一些人们熟悉的武林旧事和无益的是是非 非。而更趋向于学术本身,比之现在形意拳方面所有的杰作,更高一步。 以此来告慰逝去的武林、逝去的李老。不存门户之见,真正有志全面了解 形意拳文化精神的武友,舍此以外,大概别无捷径了。 一、站桩

有一句“练功不练拳”的话,认为功是站桩,拳是打拳,“练功不练拳” 就是只站桩不打拳一这是初学者容易产生的误解。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第 1 页 冬天虫子钻进地里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 站桩要站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站桩有无穷 益处,是练功。其实打拳也是练功,形意拳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气不是呼吸的气,比如男人的英姿潇洒,女人的妩媚靓丽,就是气的作用,正所谓生机勃勃。至于呼吸的气,叫做“息”,劈拳就是练息(不说打法,只谈练拳的练法)。 腿功是站桩站出来的,也是走出来的,唐维禄的徒弟尤其要走。早晨 起来一走便是十里,两手背后,活动着脊椎,或带着点拳意。我们有时将“行意拳”的“意”字省去,顺口地说,跟唐师学“行拳”。 但真正神奇的是,尚云祥练武入迷,以神作拳,行住坐卧都是这个, 这是上道的东西,不是入门的技巧。李存义和尚云祥都站桩,但他俩平时 练功就是五行拳,很少站桩,只是可怜徒弟不长进,方教站桩。 站桩与打拳最关键的要点是一个,对这个要点没体会,练拳不出功夫, 站桩也照样不出功夫。这就是“桩法能融入拳法中,拳法能融入桩法中”的道理。 练武其实是在练心智。 唐师所传的桩功,有一个要点,时常浑身抖一抖。传说狗熊冬眠的时 候,每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动。身体要有问题。 同样,站桩为什么站不下去?就是缺这一抖。很细致很轻微地抖抖,就能够享受桩功,养生了。另外,其实比武发力。也就是这么一抖擞。 薛颠传的桩功,一个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

形意拳站桩秘法教学提纲

形意拳站桩秘法

很久以来,我就想把练习形意拳的道理写出来,供诸位同好作为研究内家拳的基础。但是,始终鼓不起勇气执笔。因为我们人类的身体结构极其复杂,就算练了几十年拳术,所能体会、领悟的也是极为有限的。以有限的认识去揭示极为无限的人体结构,岂非事倍功半,劳效微薄么?不过深入一想,实是似是而非。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内家拳学,形意拳从魏晋创立,到唐宋昌盛,明末清初又复盛行,深受拳术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在众多的拳术传习者当中,真正得到真传,明白拳术道理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这是由于以往的拳术传习者们,咸秉遵师训,口口相传,代代沿袭,所能形之于笔墨者极为稀少。就算有有心人编撰拳谱,但往往生吞活剥,偏成韵语,当时果然便于背诵熟记,过后叩问其意,则多不能准确解释。譬如:开始练拳必须从站桩入手,老师必然谆谆相告:“这是还虚功夫,是‘阴阳采补’的方法,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还要路径是‘表里相循环,动静相结合’的作基础功夫。站桩时有‘内三合,外三合’的规矩,有‘三害不可犯,九要不可忘’的方法,有‘三尖不找难达四梢,三根不照难求息调’的指示,有‘四正八柱’,将四肢百骸浑然成为一整体的练法、方法。”练法与规矩,练了之后究竟与人体组织起了哪些作用?不知道这许多规矩方法与懂了这许多规矩方法有哪些差别?同样开始练,其后所得结果在程度上又有哪些不同?大家都知道拳术有外家内家之分,因何有此区别?既以内家而论,也有有体无用或有用无体,以及体用兼顾等类别,就是所谓体用也看在拳术中指的是什么,优劣何在呢?学生欲学拳,对拳的知识茫然无知,如何选择拳种,对拳种已有所认识则选择老师也可迎刃而解,不至于再糟蹋时间,我立志想做识途老马,使后来有兴趣于钻研拳术者得以避免走上歧路。

谈站桩的目的

谈站桩的目的 谈站桩的目的 一谈到内家拳,意拳。就得谈站桩,大凡经历站桩的人,均把站桩当成入门的不二法门。更有以耗时长功架低为能事者。晕晕迷迷痴醉其中。极少听到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箴言。站是有追求目的。这句诗是周恩来学习的心法,我想也是他跟随韩慕侠学站桩才有此等传授感悟心语吧。他精练了练功收工点睛之语。这就是站桩的目的是什么?真传一句话,所指就是这里。 说起站桩,所有人均讲究心内虚空。我当初也如是。几年苦功下来。仔细想来我站桩耗时不可谓不长,功架低耗力大,很多年以后,就是感觉不到。肌肉似灵蛇的灵动。接触似放电的发放力。我想这也就是绝大多数人功夫不上身的症结。大成拳是强调意念假想,但后面还有一句,意念要真实有力。怎样作到真与虚空合一?体悟 对老师提出疑问后,老师点破了这层窗户纸,他管站桩叫站

架,他说了,练架不由衷,累死也无功。练架的心法就是衷。心内虚空作为养神的确是好东西。可是与衷有差异。衷字我查说文解字,一为内心真情,二为中正。说白了,就是发自内心的守住阴阳交换的动机。也正是老师常要求的站架不需太长时间,练真功夫不见得非得让人看出来下低架。随随变变一站。关键是刚开始一站时的发动,和最重要的收工时的机。始终要保持的心意合一。如果作得到,有一定基础者一天15分钟足可出高层次功力。赵福江老师也曾讲过同样的话,站桩就是把身子种进地里,生了根。地球有多大力,人就可以利用多大力。不要想,可是又不能不想。关键站的是种时要有动机。这就是站桩的机。 何谓机,大概就是内经上说的把握阴阳吧。人们总说阴阳之事天机不可泄露,之所以不可泄露,我想可能就是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意思吧。 还是那句话,何谓站的对,点柔似水同时接触似电,站桩追求的技击效果就是如斯。让真爱国粹的人们真切体悟天机吧。大道无言,言而必偏。。。。。俗语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又言:“一力降十会”;这都表明,武术对抗中的打击力是决定胜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柔弱如小猫者无论其如何刚勇,也休想斗过实力强大的老虎。因此,提高自身的发力强度,打击力度,就成为广大武者的梦寐追求。通过桩功修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力强度,而这种桩功修炼方法,不

大成拳初学入门:大成拳七妙法门

大成拳初学入门:大成拳七妙法门 一、站桩 (一)浑元桩 元桩的姿势是两脚平行而方,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掌上,以保持身体平稳。腿部略有弯曲,以利于下肢产生弹力。两膝略往前顶,配合练此桩时臀部后坐,以保持前后力量的平衡。两手抬至胸前,略高于自己双肩,呈臂半圆、腋半虚的姿势, 以利于实作时的间架配备。两手手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如抱两 球和状态,以增长臂部的外撑内裹的力量,并可使力量容易达于指端。双手与自身距离约有三拳,这可在技击时守住自己上身的要害 部位。更须做到头直项竖,身形中正,胸窝微收;周身上下,大小关节,要"逢节必顶,逢曲必夹"。就是说凡是关节之处,都需要有外 顶的力量;凡是关节反面的弯曲部位,都要有内夹的力量,这样才能 使周身的力量平衡均整,从而达到动作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除此之外,站此桩时,还要做到头顶如绳吊紧,这样可以振奋 精神,还能助长下肢动作时的灵活性。肩部稍往后张,使心胸开阔,有利于肺部的呼吸和精神的舒放。两目微睁,目光远望,以蓄养精力。全身松,有益于周身气血的通畅运行,既可养生又可增长技击 时的力量。在意念中要做到"凝神定意,清净无为"这样日久功深, 就能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到此境界,性不养而 自养,身不练而自练。久练此功,可收精神充沛、气贯周身和力量 雄厚之效。这就是大成拳所说的"神元、气元、力元"的浑元之体, 所以此桩法名为浑元桩。 (二)技击桩 此桩是练习大成拳技击必不可少的桩法,故名技击桩。其姿势是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丁八字步行,称为丁八步,又称半丁半八步。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根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两手抬起,屈肘环抱,

意拳的撑抱桩和浑元桩

意拳的撑抱桩和浑元桩 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托抱桩、开合试力和摩擦步,读者只要按其基本要领及具体练习方法和步骤,坚持有日,相信会取得一定的锻炼效果。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练习撑抱桩和浑元桩。 撑抱桩是健身桩中的一个桩法,浑元桩是形意拳时期的叫法,现在又叫技击桩,它包括许多桩法。为了方便和易于区别起见,我们不妨把健身桩中的撑抱桩叫平步撑抱桩,浑元桩中的撑抱桩叫三体撑抱桩。 首先介绍平步撑抱桩,具体站桩方法是:两脚平行分开与肩等宽或比肩稍宽,自然站立,腿微曲,两手向上抬起与肩平或微低或微高于肩,总之在高不过眉、低不过胸的范围内即可,距离胸部约尺许,臂半圆,腋半虚,手心向内,如抱球状,手指分开而微屈,两手相距约两、三拳。站桩时对身体其它部位的要求均与前文中的托抱桩相同。设想双手及手臂环抱着一个极薄的与我们姿式吻合的气球,抱紧了球就要瘪,力大了球就要爆,抱松了球要动,甚至滑走脱落。 锻炼时只许意想,不要用力去作。平步撑抱桩的手臂抬高至胸前,比站托抱桩要吃力得多,且因初练时手臂支撑力量比较弱,肩部的肌肉群该紧的紧,不该紧的也紧起来,很容易僵而不易放松。我们的意念也会时有时断,所以这时的

意念活动也就不能过多、过大、过重,否则肩部就更加趋于僵死。 当平步撑抱桩基本定型而有初步的体认阻力感后,我们可以改变意念活动。设想整体在水中环抱着一个长气球,球的下端与地面相接,不单是两手及手臂环抱,胸腹、大小腿等处也都向里接触这个气球。在此基础上,可配合做向前挤抱气球的意念活动,一挤即止,切不可将汽球挤瘪了,总之有这么一点意思就行,认真体会身体与水的阻力、手臂与气球、腿部与气球的感觉。锻炼数日自会体会到整体与外界上下、前后、左右的阻力感觉。 在上述锻炼有了相当的体认功夫后,我们再进一步改变意念活动:设想整体环抱的不是气球,而是一棵参天大树,同样不单是两手及手臂环抱,胸腹、大小腿等处,就连我们的头部都向里接触这棵大树。设想环抱着这棵大树做往上拔、向下栽,往前推、向后拉,往外扒开、向里挤合等等动作,仍然要求是用意不用力,动作越慢越小越好,初练时允许出一点形,但要切记,随着锻炼体认功夫的提高要逐步不再出形,而是内动,一想即止,一止即想,不断揣摩意中力。要真有这么一棵大树我们也不可能拉得动,但似乎有随我意之支配而能微微拉动一点的感觉,有这么一点意思就行了。同时,还要注意凡是身体与树接触的部分,皆在应合两臂微动之意,周身关节都要有似曲非直之意。

大成拳桩功

大成拳桩功 大成拳桩功 正如本拳不尚套路和招法一样。站桩功的姿式也并非固定,而是千变万化。桩法不应拘泥,其姿式也需辩证。站桩功的姿式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定,因练功者的程度和因其所要达到的效果而定。下面只是举些常见的姿式作为例子,初学者可良由选择,用作参考。 站桩功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两大类。养生桩虽然也有技击基本功之称,而且有一些从事过多年技击的拳家返回来练习养生桩的事例。但其主要意义还是用以养生,即用来强健身体,防治疾病,故不论性别,年龄各异,身体强弱不同,均可以练习此桩。 养生桩: 养生桩有站式、坐式、卧式和行走式之分,但以站式为主,故这里着重讲站式。 一、站式:站式的基本原则为二脚分开,与肩同宽,平均立稳,全身各关节处无不成钝形三角,无屈不夹,无节不顶。二臂高不过眉,低不过脐,前不盈尺,后不贴身。在这些基本形式下,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姿式,如下所述,只作参考。 1、撑抱式: 神态自然,心平气和,两脚平均站立,左右分开,呈平行状。两脚距离与肩同宽。身体重心放在脚掌和脚跟,足心上吸,腿部略有弯曲,小腹松圆,胸窝含蓄,脊背挺拔。臀部似坐非坐,与腰背形成直线,头直项竖。下颌微向后收,头项上提(意如被绳索吊起。称为吊顶)。手抬至胸前,高度在眉肩之间,两手与胸部之间距离为两拳许,两时左右外撑,两手手心向内,两手指尖之间距离与肩略同。手指微曲,并自然分开,意如抱一浮球,但同时又要向外撑,比例为七抱三撑。两目似闭如垂帘状或双目睁开,向前平视。但此时要神光内敛(不要注视任何目标,而要漠然视之,即有视而不见之意,谓之神不外驰),由寂静调息而扫除一切杂念,由杂念不生而心能入静,静到极处,心与虚空大气会为一体;意如独立云端,背靠宝树,身心舒适,内外温养、从而达到养生强身之目的。 2、提按式: 手臂伸向前下方,左右自然张开,微微弯曲。两臂提起,两时外撑,手略与脐同高。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微微分开,自然弯曲。双手既向上提,又向下按。有提按大球勿令低昂之意,其余同上式(撑抱式)。 3、撑扶式:

形意拳入门

形意拳入门-五行拳-横拳 经云:“横拳之形似弹属土”,“内通于脾,外窍于口,在体为肌肉”,居五形拳之五。其行进路线亦是呈锯齿形曲线前进。这儿“弹”,指的是武术传统取用的弹弓之弹。在握弓放弹时;前把有横劲,迳直向前打出,准确性很强。横拳就用弹弓内涵的横劲喻其技法,故有“起横不见横”之说。五行之说脾属士,横拳动作借拧腰顺胁,两臂一张一弛按摸肝脾,既能健脾,故云通脾。而弹丸又是三合土加头发或加铁砂做的,这就是 横拳似弹属士通于脾的来历。 横拳起落论 前手阳拳后手阴,后手只在肋下藏。 换式出手脚提起,身法一转气能通。 舌尖上卷气外发,横拳换式剪子般。 斜身飞出脚手落,后手翻阳往外拨。 落步阳拳三尖对,鼻尖脚尖紧相连。 横拳打法后拳阴,前手阳拳肘护心。 左右开弓望外拨,脚手齐落卷舌尖。 5.横拳 经云:“横拳之形似弹属土”,“内通于脾,外窍于口,在体为肌肉”,居五形拳之五。其行进路线亦是呈锯齿形曲线前进。这儿“弹”,指的是武术传统取用的弹弓之弹。在握弓放弹时;前把有横劲,迳直向前打出,准确性很强。横拳就用弹弓内涵的横劲喻其技法,故有“起横不见横”之说。五行之说脾属士,横拳动作借拧腰顺胁,两臂一张一弛按摸肝脾,既能健脾,故云通脾。而弹丸又是三合土加头发或加铁砂做的,这就是横拳似弹属士通于脾的来历。 五行有“万物土中生”之说。在形意拳技法上也说横拳能生其他拳,故在形意拳中从站桩三体式、鹰捉、五行拳开始,就都是以横钻之拳起动。经云:“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故钻横是一式。在击法实战上,也有“起手横拳势难招”之说,实践验证这样起手还是效果较好的,故形意拳在实战上多以横拳作起手。 尚先生教练横拳时,特别强调“起横不见横”的技法要求。用中见横是招法,不见横是内劲,才是技法窍要,是“拳打三节不见形”技法之本。 横拳歌诀横拳似弹性属土,生劈克钻形不露。体为肌肉脾主口,出于难招妙难书。 具体练法 (l)预备式 即原地左鹰捉式,动作及要领详见前(图7-①~⑦)略。自(图7-8)始。 (2)提步双抱拳 动作与要领与炮拳之(2)提步双抱拳同(图7-⑨、⑩)。 (3)拗步右横拳 ①步不动。左拳由下向左前、向里拧转穿出,拳心向后上方,高与肩平;右拳不动,目视左拳(图7-11)。 要领穿左拳时尽量反拧,但不要耸肩、晃身,要轻松自然。 ②步不动。身微左转,左拳穿出后随即向外反拧转;同时,右拳里拧贴肋上穿至左臂肘下,拳心向下;目视左拳(图7-12)。 要领 a.左拳从肋下穿出不停拧转,先是向里拧转,当右拳贴肋上穿时,开始向外反拧转。 b.右拳要“肘不离

大成拳养生桩简介

大成拳养生桩简介 养生之术历史悠久,方法繁多,锻炼方式虽各有不同,但总的目的都是为了却病延年,防止早衰。回忆数十年来我对养生术的学习和锻炼,自觉简而易行,受益很大的是站桩(养生桩)。 站桩的姿势大体可分站式、坐式、卧式、行走式、半卧式等类型,每个类型可分为几种,甚至数十种不同姿势,虽然姿势种类繁多,但除行走以外,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开始练功时要做到闭目、凝神、静气,然后慢慢地把姿势摆好,使躯干四肢一直保持不动,直到锻炼结束。初练站桩的人,可以先练站式,站式练功开始时,要两脚八字型分开,宽度与肩齐,两腿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臀部似坐,再把双手抬起,抬手的位置要求是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近不贴身,远不过尺,臂半圆,腋半虚,左手不往身右来,右手不往身左去,动作变化在这些范围内。站桩每天可站两三次,开始每次做十分钟左右,以后逐渐延长到四十分钟,下面谈站桩问题的几个体会。 一、养生桩的起源和作用: 养生桩是由我国形意拳的站桩演变而来。所谓形意者,即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也就是形体精神同时锻炼的一种基本运动,它的基本作用,一方面能使中枢神经得到休息;另一方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个人系统的新陈代谢。中枢神经得到充分休息,调节功能就会加强,血液循环加速和新陈代谢增强,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充分的灌溉。如果全身润泽,生机旺盛,就能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二、养生桩的特点: 健身之术虽繁多,但总的不外乎两大类—即动、静两种。一般说来,运动是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静功多是锻炼内在的真气,充实三宝(神、气、精),站桩是精神、形体同时锻炼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练功的时候,不一定要注意呼吸和意守丹田,一般通过姿势、动静、虚实调配与适宜的意念活动,就可达到腹式呼吸的要求和入静的目的,锻炼中虽然讲究形式,但不必拘泥,虽言意念,但不必执着,它不仅能锻炼体力,而且简便易行,无论行坐卧立,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 三、姿势和时间的掌握: 养生桩虽然是一种静中求动,动中求静的功夫,初学者按照一定的姿势做下去,但也不宜固定姿势和时间,可以根据体质的强弱和病情的不同给以适当的安排,不要超过学者本身的负担能力。一般说来,姿势不宜多变,因为在神静气平和姿势安定后,血液循环开始加速,当内部正在运动变化时,姿势突然一变能将内在的运动打乱,所以,先师一再提醒我们: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但是,若真正掌握了内在的运动规律,能在形体的变动中毫不减低内在的运动时,则可随意变更,不受姿势限制。先师所谓“神意足,不求形骸似”就是这个意思。练功时间最好让学者自己掌握,如觉轻松愉快,全身舒适,则可多站些时间,如感疲倦不适或神思烦乱,则必须停止练习,不要勉强支持。 四、松紧问题: 站桩是一种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动的运动。形体愈松,血液循环愈快,气力增长愈快。如用力,则身必发紧,全身失灵,甚至有血气阻塞之弊。这种力量主要是精神的、无形的,如有形着力则失去运动本质。故先师一再告诉我们:“有形则破体,无形则神聚”。也就是说,形体尽量放松,精神尽量收敛,虽外形拙笨,而神意灵巧,功作久者自有体会。 五、肌肉锻炼:肌肉若一是锻炼中进一步的功夫,这与上述有密切的联系,就是姿势改变一点,使肌肉的运动进一步增强。若没有这步功夫做基础,任何动作也没有耐劳和持久的能力。但是,在肌肉锻炼的同时,不应该放弃精神的修养,仍是以形为本,以意为用。如此加强运动,即可减轻疲劳,减低疲劳正是为了加强运动。所以,把锻炼和休息应看作是一件事。但是调配适当,使学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持久耐劳能力,并注意到:在加强锻炼的同时,要尽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