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20例临床分析

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20例临床分析

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20例临床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系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较常见。临床以发热、呕吐、头痛及精神改变等症状、脑膜刺激症和脑脊液改变为特征。但因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及一岁以内的小儿临床症状不典型性,故不典型化脑日益增多。现将我院儿科于2007.3-2009.3这两年收治的20例不典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20例患儿均1岁以内,男14例,女6例,前囟均未闭合,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在38.5℃~40℃之间,发热时间为2~10d不等,合并呕吐者3例,易惊者3例,2例病初有中耳炎病史,入院3天后前囟有隆起者3例,20例患儿均无抽搐、昏迷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入院前均在当地门诊给予口服或静点头孢类抗生素治疗。

2 辅助检查

血分析白细胞正常16例,增高4例,WBC10.0×109至20.0×109,入院3d后复查血分析白细胞有升高者8例,5例头颅CT示少量硬膜下积液,脑电图因年龄小不宜配合,仅2例查脑电图回报轻度异常,全部病例均于入院第3~5d行腰椎穿刺术,结果回报: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压力正常,蛋白定性(-)-(++),镜检WBC 20~200个/mm3不等,分类以多核为主,糖降低,蛋白定量正常或略高于正常,抗酸染色、涂片找菌均正常,仅3例培养出致病菌。

3 治疗

20例病人均按化脑给与罗氏芬加青霉素类联合抗感染,氟美松、甘露醇降颅压等治疗。症状迅速好转,10~14日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有后遗症。

4 讨论

化脑是目前儿科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及诊断原则被儿科医生所熟知,故不易误诊,但由于基层广谱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导致不典型病例或化脑病程早期常被我们忽视。

对小婴儿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要想到化脑的可能性,特别是热程长达4-5d,体温达38℃以上者,更应高度怀疑。小婴儿化脑病初往往缺乏呕吐、抽搐及颈抵抗等症状体征,临床医生需更多关注患儿吃奶及精神状况,外周血白细胞不高不能作为除外化脑的依据,及时作腰穿检查是确诊化脑的必要手段。有时脑脊液不呈典型改变,甚至培养阴性,也不能除外早期化脑可能性。故对基层医院来说,腰穿虽不能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来应用,但对不能以其他病因解释的发热,尤其对小婴儿,建议将腰穿考虑在内作为必要检查,这样才能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12

作者单位: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孙增贤;兰菊红;张亚丽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neonatal purulent meningitis caused by Escherichia coli.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6 neonates diagnosed with purulent meningitis caused by Escherichia coli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June 2004 to June 2014. The neonates were divided into community acquired infection group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 group, or early group (from June 2004 to May 2009) and late group (from 2009 June to June 2014). Result Fever, hypothermia, lethargy, poor feeding, tachypnea, and tachycardia were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all neonat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ESBLs was signiifcantly higher in nosocomial infection group than that in community acquired infection group (P < 0.05), and also was signiifcantly higher in the late group than that in the early group (P < 0.05). The rates of resistance to commonly used cephalosporins were signiifcantly higher in nosocomial infec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community acquired infection group. The rates of resistance to commonly used penicillin and cephalosporin were signiifcantly higher in the late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early group (P < 0.05).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neonatal purulent meningitis caused by Escherichia coli are not typical.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s of ESBLs to penicilins and cephalosporins are increasing recently. Nosocomial infection is the risk factor for ESBLs.%目的:了解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4

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常规实验室指标13例分析

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常规实验室指标13例分析 目的总结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常规实验室指标特点,为早期识别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住本院13例晚发不典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早期的白细胞计数(TLC)、中性粒细胞计数(TN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C-反应蛋白(CRP)、血钠(Na+)、血糖(BGlu)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RP 最佳截断值为≥6mg/L;TNC最佳截断值为≥10.00×109/L或≤2.00×109/L;TLC最佳截断值为≥18.00×109/L 或≤5.00×109/L;TLC、TNC、PLT、CRP四项验室指标筛查评分:得分≥3分为最佳截断值,识别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敏感性为53.85%,特异性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与糖代谢紊乱存在关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与贫血存在关系。结论新生儿表现非特异性感染症状体征,筛查TLC、TNC、CRP异常,特别是伴有贫血、糖代谢紊乱、低钠血症难以解释者,应考虑行腰穿。新生儿有非特异性感染症状,得分≥3分,应筛查腰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并发贫血、糖代谢紊乱、低钠血症。 标签: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实验室检查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易发生化脓性脑膜炎,且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故得到临床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决定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关键因素,但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识别困难。因此早期识别及诊断在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3例晚发不典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常规实验室指标早期特点,探讨其在不典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识别中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组:分研究组、空白对照组,为2005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同期入住本院新生儿科26例患者。研究组病例入选标准:年龄≥7d的足月儿,早期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晚发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3例。年龄7~27d (16.50±7.40)d,体重3000~4740g(3550.00±178.00)g,胎龄37~41+2周(39+5±2+1)周,男7例,女6例。空白对照组:年龄≥7d的足月儿,单纯性黄疸新生儿13例;年龄7~24d(15.80±8.90)d,体重2800~4500g (3660.00±152.00)g,胎龄38+1~41+5周(39+3±1+4)周,男8例,女4例。两组在胎龄、年龄、体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1]:(1)脑脊液(CSF)细菌培养阳性,CSF 涂片阳性;(2)体温异常,精神差,拒奶,惊厥以及凝视等;(3)颅内压增高表现:前囟隆起,骨缝裂开,脑膜刺激征阳性;(4)CSF:白细胞>20×106/L,

粪肠球菌致化脓性脑膜炎1例

粪肠球菌致化脓性脑膜炎1例 1 病例资料 某男,55岁,揭阳市揭东县人,农民。因”畏寒、发热3d,头痛8h”于2013年8月9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T38.9℃,P80次/min,R20次/min,Bp138/82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疲乏。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鼻腔通畅,鼻旁窦无压痛,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无充盈怒张,气管居中,双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动度和触觉语颤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未扪及心前区震颤,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未检,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浮肿。专科情况:神志清楚,构音清,理解力、计算力、定向力正常,对答切题,检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动眼充分,水平眼震(±),鼻唇沟对称,外耳道通畅,双耳听力轻度下降,双耳Rinne试验:气导〉骨导,两者时间均缩短,右耳较左耳严重;Weber试验:左侧较响。颈项强直,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Babinski征(-),Kernig征及Brudzinski征(+),finger-tonosetest、heel-knee-shintest及轮替试验均(-)。我院急诊(2013年8月9日)查头颅CT提示扫未见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T改变;血常规:WBC13.70×109/L,NUTE%81.05%。2013年8月10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5.04×109/L,NEUT%86.40%,RBC3.88×1012/L,HGB120.00g/L,PLT48.00×109/L;ESR80mm/h;胸部CT提示双下肺炎症感染;腰椎穿刺术提示脑脊液无色浑浊,压力240mmH2O,潘氏试验阳性,WBC1790×106/L,NEUT%92%,LY%8%;脑脊液生化:GLU1.05mmol/L,CL120.8mmol/L,TP1.5g/L,ADA4.9U/L;脑脊液抗酸抗菌涂片及墨汁染色均阴性。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诊断考虑化脓性脑膜炎,应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脱水降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激素抗炎等治疗后,患者头痛有所减轻,仍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0℃,伴腰痛,耳鸣,听力下降进行性加重。2013年8月13日,脑脊液及血细菌培养结果提示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予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2013年8月16日,患者无再发热、头痛,偶有腰痛,耳鸣,听力障碍明显,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双侧额部少量硬膜下积液;全组副鼻窦炎,双侧慢性中耳乳突炎。再次行腰椎穿刺术提示脑脊液无色清,压力210mmH2O,潘氏试验弱阳性,WBC126×106/L,NEUT%60%,LY%40%;脑脊液生化:GLU3.23mmol/L,CL127.8mmol/L,ADA7.1U/L;脑脊液抗酸抗菌涂片及墨汁染色均阴性。请耳鼻喉科会诊,体查示双侧耳廓对称,外耳道通畅,双侧骨膜完整,未见穿孔;行纯音听力测试提示双耳全聋。2013年8月26日,患者偶有腰痛,双耳全聋,复查血常规、生化均正常;复查胸部CT提示原双下肺炎症感染经治疗后已吸收消失;腰椎穿刺术提示脑脊液无色清,压力140mmH2O,潘氏试验阴性,WBC8×106/L;脑脊液生化:GLU3.06mmol/L,CL126.1mmol/L,

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20例临床分析

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20例临床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系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较常见。临床以发热、呕吐、头痛及精神改变等症状、脑膜刺激症和脑脊液改变为特征。但因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及一岁以内的小儿临床症状不典型性,故不典型化脑日益增多。现将我院儿科于2007.3-2009.3这两年收治的20例不典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20例患儿均1岁以内,男14例,女6例,前囟均未闭合,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在38.5℃~40℃之间,发热时间为2~10d不等,合并呕吐者3例,易惊者3例,2例病初有中耳炎病史,入院3天后前囟有隆起者3例,20例患儿均无抽搐、昏迷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入院前均在当地门诊给予口服或静点头孢类抗生素治疗。 2 辅助检查 血分析白细胞正常16例,增高4例,WBC10.0×109至20.0×109,入院3d后复查血分析白细胞有升高者8例,5例头颅CT示少量硬膜下积液,脑电图因年龄小不宜配合,仅2例查脑电图回报轻度异常,全部病例均于入院第3~5d行腰椎穿刺术,结果回报: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压力正常,蛋白定性(-)-(++),镜检WBC 20~200个/mm3不等,分类以多核为主,糖降低,蛋白定量正常或略高于正常,抗酸染色、涂片找菌均正常,仅3例培养出致病菌。 3 治疗 20例病人均按化脑给与罗氏芬加青霉素类联合抗感染,氟美松、甘露醇降颅压等治疗。症状迅速好转,10~14日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有后遗症。

4 讨论 化脑是目前儿科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典型症状及诊断原则被儿科医生所熟知,故不易误诊,但由于基层广谱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导致不典型病例或化脑病程早期常被我们忽视。 对小婴儿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要想到化脑的可能性,特别是热程长达4-5d,体温达38℃以上者,更应高度怀疑。小婴儿化脑病初往往缺乏呕吐、抽搐及颈抵抗等症状体征,临床医生需更多关注患儿吃奶及精神状况,外周血白细胞不高不能作为除外化脑的依据,及时作腰穿检查是确诊化脑的必要手段。有时脑脊液不呈典型改变,甚至培养阴性,也不能除外早期化脑可能性。故对基层医院来说,腰穿虽不能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来应用,但对不能以其他病因解释的发热,尤其对小婴儿,建议将腰穿考虑在内作为必要检查,这样才能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12 作者单位: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病例21-化脓性脑膜炎

[病例摘要} 患儿,女,1岁8个月,主因"发热嗜睡5d,抽撞1次"入院。入院前5d,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40°C,无寒战,精神弱,嗜睡,伴呕吐,进食后明显,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每日3或4次,无腹泻,无烦躁、激惹表现,无抽搐,无咳嗽、气促,无皮疹,在当地诊所给以"退热药、胃复安)、先锋霉素"等对症抗感染治疗2d后,患儿呕吐缓解,仍发热,随后继续予以上述治疗,入院前1d患儿出现轻咳,流涕,有痰,稍气促,无喘息,到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8.4X 109/L,中性粒细胞0.808,淋巴细胞0.169,血红蛋白93g/L,血小板357×109/L,血电解质无异常,给予"抗感染对症等具体不详),患儿咳嗽无缓解,发热明显,最高达40"C,仍嗜睡,呕吐2次,呈喷射性,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同时出现抽搐1次,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吊,牙关紧闭,双手握拳,四肢阵孪抽动,口周发青,无大小便失禁,给予"苯巴比妥(鲁米那) 0.1肌内注射,10%水合氯酶5.5m1灌肠,20%甘露醇30ml静推等"等急救处理后约1h,患儿抽搐停止,转来我院急诊,检查脑脊液异常,以"化脓性脑膜炎"收住入院。 患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较平时差,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无尿便失禁及排尿困难,大小便外观正常。 个人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否认反复耳流脓及耳鼻流清亮液体病史。否认头颅脊柱手术史及头颅外伤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否认误服药物、毒物史,否认不洁饮食史。否认癫痫、高热惊厥病史及家族史。己接种卡介苗,近1个月无预防接种史。 体格检查体温38"C,呼吸24/min,心率136/min,血压90/60mmHg,体重12kg,头围45cm,营养发育正常,神志清醒,精神反应差,嗜睡,面色略苍白,呼吸平稳,节律规整,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卡介苗瘢痕阳性,头颅外观无畸形,前囱已闭,额纹对称,眼裂等大,球结膜无水肿,双侧睡孔对称等大等圆,直径约O.3c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咽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糙,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不胀,肝脾无肿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脊柱中线皮肤未见皮毛窦及脊膜膨出,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正常引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跟膝腱反射正常引出,颈抵抗、布鲁氏斯基征阳性,凯尔尼格征阴性,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侧踝阵挛阴性。 辅助检查 ( 1)血常规:白细胞24.6×109/L,中性粒细胞0.883,淋巴细胞0.086,血红蛋白104g/L,血小板458×109/L。 (2)血生化:C反应蛋白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电解质、肝肾功、心肌酶谱大致正常。 (3)血培养:经鉴定无细菌生长。 (4) Ig系列、CD系列、补体C3及C4: 正常。 (5) PPD试验(5U):阴性。 (6)脑脊液检查:常规,外观浑浊,白细胞数12 800×106/L,多核细胞占0.90;生化,氯化物108mmol/L(降低),糖0.38mmol/L(降低),蛋白质3350mg/L;脑脊液墨汁染色、抗酸染色、革兰染色均无异常:细菌培养,肺炎链球菌生长,对头孢曲松敏感,青霉素中度敏感,万古霉素敏感。 (7)胸部CT:肺血管纹理增多,右上叶后段、右下叶背后段肺野内可见絮片及条状高密度灶,肺门区未见明显病灶,心影不大。气管及隆突形态、位置正常,大血管形态、位置正常,腔静脉后软组织增埠,余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8)头颅MRI:右侧基底节区点片状长T2信号,T2WI左颞叶内侧信号增强,神经垂体高信号不明显,左额额顶及右额颞少量硬膜下积液。MRA及MRV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正常,无视盘水肿。 (9)脑电图:未见异常。(I O)听力检查:正常。

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脑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原虫等多种生物性致病因子侵犯软 脑膜与脊髓膜所引发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脑膜。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复惊厥、意识丧失、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以及脓性脑脊液。迄今脑膜炎的病死率在5%-15%,后遗症发生率很高,大约三分之一的幸存者有后遗症。脑膜炎多发病于 婴幼儿,越年幼预后越严重。 1.脑膜炎的病因 脑膜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多种化脓菌而引 起的,属于颅内严重感染,其中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双球菌等;(2)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而引发的非化脓性炎症,这也是小 儿结核病的致病原因。(3)病毒性脑膜炎是由多种病毒而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比较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埃可病毒、虫媒病毒等。(4)隐球菌性脑 膜炎是由真菌而引发的,属于常见的隐球菌。 2.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如下:(1)急性感染中毒与脑功能障碍症状。典型表现 为急性发热、意识障碍、反复惊厥、可能有休克,婴儿体温正常或降低,不吃、 不哭、不动,有微小惊厥;(2)急性颅压增高表现。典型表现为头疼、呕吐、 脑疝,新生儿会尖叫、皱眉、颅缝分离。 3.辅助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1)血常规。白细胞数增高,分类中性增高,可见中毒颗粒;(2)脑脊液。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3)血培养和局部病灶分泌 物培养;(4)皮肤淤点或瘀斑图片,这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重要而简便的方法;(5)影像学检查。例如头颅CT及MRI等。 4.脑膜炎的并发症

(1)硬膜下积液。正常婴儿硬膜下积液量在1毫升以下,如果一侧积液超 过2毫升,可诊断为硬膜下积液,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积脓。主要发生于婴儿, 4-6个月多见,1岁以后很少见,一般报告发生率为10%,如果常规穿刺,可达到50%以上;(2)脑室膜炎。多发生于婴幼儿和新生儿,尤其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 期的患者;(3)脑积水。进行性头围增大、颅压增高;(4)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例如失明、失聪、瘫痪、癫痫等。 5.脑膜炎的治疗 5.1抗生素治疗 应该尽早、足量、足疗程以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选药原则以致病菌敏感,CSF内浓度高,副作用小的药物为主。常见病原菌选药如下,首先第三代头 孢菌素,对于病原菌明确的患者而言,可以参照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脑膜炎球菌疗程为7天,肺炎球菌疗程为10-14天,流感杆菌疗程为7-10 天。 5.2其他特殊病原菌选药 (1)金黄色葡萄球菌。选药:新型人工半合成青霉素,包括苯唑青霉素钠、邻氯青霉素钠、乙氧萘青霉素钠等。疗程:单用或者混合使用,疗程为3周;(2)大肠杆菌。选药:头孢噻肟钠,疗程:3周或更长。 5.3并发症的治疗 (1)硬膜下积液。治疗方法包括少量自行吸收;量多的每日或隔日反复穿 刺皮肤放液;一般一侧放液15ml/次,两侧不超过30ml;3-4周还没有痊愈的患 者可以采用手术的方式剥离包膜;(2)脑室管膜炎。侧脑室穿刺注药,在使用 该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3)脑积水。可以在腹腔、胸腔设置分流装置;(4)脑性低钠血症。要适当限制液体入量,补充钠盐。 5.4对症和支持治疗

化脓性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 1、概述: ①定义: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②临床特征: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化脓性改变。 ③发病情况: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容易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特点。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人群发病率有所不同。 肺炎链球菌在冬春季,脑膜炎双球菌在冬末春初、流感嗜血杆菌在秋季发病2、常见病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新生儿<2月: G-(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葡、B溶(国外多见) 2m-12岁: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12岁: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3、入侵途径: a.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血液→脑膜微血管 b.邻近组织感染 C.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如颅骨骨折、皮肤窦道或脑脊膜膨出 4、脑膜炎的产生需要经过以下四个过程: ⑴上呼吸道或皮肤等处的化脓菌感染 ⑵致病菌由局部感染灶入血,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 ⑶致病菌经血循环通过血脑屏障波及脑膜 ⑷致病菌的繁殖引起脑膜和脑组织的炎症性病变 5、脑膜为主的炎症病理: 蛛网膜、软脑膜炎症,脓性渗出物;弥漫性脑水肿;闭塞性小血管炎。 临床表现: 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a.突起高热、烦躁不安、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 b.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易有皮肤瘀点瘀癍和休克 2、颅内压增高:a.头痛、呕吐,呼吸不规则,瞳孔不等大 b.小婴儿:前囟饱满与张力增高、头围增大 3、脑膜刺激征:颈强直:最常见 Kerning Brudzinski 并发症及后遗症 1、硬脑膜下积液:最常见 ①发生率: 30~60%患儿可发生,加上无症状者可高达80% ②好发年龄及感染细菌:<1岁,4~6月多见,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多见 ③两个特点:治疗过程中体温不退或退而复升;再次出现惊厥、意识障碍、前囟隆起等 2、非交通性脑积水:炎症渗出物阻碍脑脊液循环通道致流出障碍。 交通性脑积水:炎症累及蛛网膜颗粒等致脑脊液重吸收障碍,烦躁,嗜睡,呕吐,惊厥,头颅增大,前囟饱满,破壶音等,可致大脑皮层萎缩 3、脑室管膜炎:治疗中不退热,惊厥、意识障碍不改善,角弓反张,脑脊液始终无法正常 化,CT见脑室扩大,确诊需侧脑室穿刺 5.各种神经功能障碍:耳聋、视力障碍、智力低下、癫痫等。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综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综述) 周洁;王新华;许建文 【摘要】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常见疾病,多继发于新生儿败血症,约有1/4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会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由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常常在发病后较长时间出现颅内压增高征,因此其早期诊断难度较大,进而增加了患儿的死亡风险和后遗症几率。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加以总结分析,对于及早明确诊断和进行干预治疗,减少失聪、癫痫、脑积水等后遗症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Neonatal purulent meningitis is a life-threatening neonatal common diseases, mostly secondary to neonatal sepsis, neonatal sepsis, about 1/4 will suppurative meningitis. Because of purulent meningitis in children, especially i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reterm child does not have the typical, there are often signs of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after the onset of a long time, and therefore a greater difficulty of early diagnosis, thus increasing the risk of death in children and sequelae chanc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eonatal purulent meningitis be analyzed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to reduce deafness, epilepsy, hydrocephalus and other sequelae has a crucial role.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from many angles on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eonatal purulent meningitis were analyzed. 【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5)003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随诊断治疗水平不断发展,本病预后已有明显改善,但病死率仍在5%一15%间,约1/3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6月以下幼婴患本病预后更为严重。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90%的化脑为5岁以下小儿,1岁以下是患病高峰,流感杆菌化脑较集中在3月-3岁小儿。一年四季均有化脑发生,但肺炎链球菌冬春季多见,而脑膜炎球菌和流感杆菌分别以春、秋季发病多。大多急性起病。部分患儿病前有数日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病史。 典型临床表现可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 (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发热、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随病情加重,患儿逐渐从神萎、嗜睡、昏睡、昏迷到深度昏迷。30%以上患儿有反复的全身或局限性惊厥发作。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易有瘀癍、瘀点和休克。 (2)颅内压增高表现:包括头痛、呕吐,婴儿则有前囟饱满与张力增高、头围增大等。合并脑疝时,则有呼吸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或瞳孔不等大等征兆。 (3)脑膜刺激征:以颈强直最常见,其他如Kem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年龄小于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脑表现多不典型,主要差异在:①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②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幼婴不会诉头痛,可能仅有吐奶、尖叫或颅缝开裂;③惊厥可不典型,如仅见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各种不显性发作;④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与婴儿肌肉不发达,肌力弱和反应低下有关。 二、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参见表16-2。典型病例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混浊似米汤样。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1000/mm3,但有20%的病例可能在250/mm3以下,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常有明显降低,蛋白显著增高。确认致病菌对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涂片革兰染色检查致病菌简便易行,检出阳性率甚至较细菌培养高。细菌培养阳性者应送药物敏感试验。以乳胶颗粒凝集法为基础的多种免疫学方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 The progress in clinical research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常见的严重颅内 感染疾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数西方国家开展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常规接种,使该菌引起的化脑发病率有了显着下降,但是其后遗症发生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1,2]。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较差,疫苗未得到推广,因而化脑的总发病率及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1-4]。因此,化脑仍是全世界导致儿童死亡及后遗症发生的重 要原因。本文对近年来儿童化脑的流行病学变化、抗生素选择、细菌耐药性、地塞米松的使用和后遗症等方面的新认识作一回顾。 1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在发达国家,新生儿化脑的主要病原菌

仍是B群链球菌,其次为革兰阴性肠杆菌。在发展中国家,虽然革兰阴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主要致病菌,但GBS脑膜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1]。 对于婴儿和小儿,近年化脑的流行病学有了较大变化。在主要致病菌即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萘瑟菌中,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的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其原因在于Hib结合疫苗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推广,使Hib脑膜炎的发病率减少了99%。大部分学者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病原菌也以肺炎链球菌为主了[5-7],但也有个别的研究发现脑膜炎萘瑟菌引起的脑膜炎发病率高 于肺炎链球菌[8]。尽管如此,从全世界范围来看,Hib仍是儿童化脑的重要病原菌 之一,因为该疫苗只在20多个发达国家得 到常规接种,而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方面的限制没有得到推广,故全球Hib脑膜炎的发病率只下降了6%[2]。传统观点认为亚洲儿童Hib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有作者通过对18个亚洲国家的文献进行综合

2022年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化脓性脑膜炎病历分析

2022年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化脓性脑 膜炎病历分析 男性,4个月,反复发热伴呕吐13天 患儿于13天前无明显缘由发热达39℃,伴轻咳,曾呕吐数次,吐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惊厥,曾验血WBC14×109/L,中性81%,住院按“上感”治疗好转出院,但于2天前又发热达39℃以上,伴哭闹,易激惹,呕吐2次,以“发热呕吐”待查收入院。病后患儿精神尚可,近2天来精神萎靡,二便正常,吃奶稍差。既往体健,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生后母乳喂养。 查体:T38.4℃,P140次/分,R44次/分,Bp 80/65mmHg,体重7.8kg,身长66cm,头围41.5cm,神清,精神差,易激惹,前囟0.8×0.8cm2,张力稍高,眼神欠敏捷,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项稍有反抗,心率140次/分,律齐,肺及腹部无特别,克氏征(+),巴氏征(-) 化验:血Hb:112g/L, WBC:29.6×109/L,分叶77%,淋巴20%,单核3%,plt:150×109/L,大便常规(-),腰穿:滴速62滴/分,血性微混浊,常规:细胞总数:5760×106/L,白细胞数:360×106/L,多形核:86%,生化:糖:2.5 mmol/L,蛋白:1.3g/L,氯化物:110mmol/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球菌性可能性大) (二)诊断依据 1.起病较急,先有咳嗽和呕吐等上感和消化道病症,主要有高热、易激惹。 2.查体:精神稍差,易激惹,前囟张力高,颈有反抗,克氏征(+) 3.脑脊液化验符合化脓性脑膜炎变化,腰穿颅压增高,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 二、鉴别诊断 1.病毒性脑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4.Mollaret脑膜炎 三、进一步检查 1.脑脊液涂片,培育找病原体+药敏试验 1分 2.血培育、PPD、血生化 3.X线胸片 4.脑CT留意硬膜下积脓 四、治疗原则 1.抗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

317例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317例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徐青青,李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00016) 作者简介:徐青青,女,硕士,主要从事儿童神经疾病方面的研究, 现就业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E-mail:sallyxu_m@https://www.docsj.com/doc/8519195486.html, 通讯作者:李梅,女,硕士,主要从事儿童神经疾病方面的研究, 现就业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E-mail:joylm99@https://www.docsj.com/doc/8519195486.html,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年龄在1月龄至15岁,诊断明确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以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结果:PM发病以婴儿居多,多有呼吸道前驱感染,以农村地区多见。临床以发热、惊厥、颅内高压为主要表现,惊厥在婴儿中发生率较高,而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在年长儿中发生率较高。主要并发症为硬膜下积液,部分病例需通过直接硬膜下穿刺诊断。年龄、惊厥、高CSF蛋白、低CSF糖影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治疗上初诊时以三代头孢为首选用药,其次有氯霉素、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脑脊液培养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葡萄球菌。随访中发现少数患儿发生延迟血管反应。结论:化脓性脑膜炎在儿童中发病率高,了解临床特征有利于指导临床,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儿童,临床特征,影响因素,血管炎 Abstract Backgroun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urulent meningitis (PM) in children, in order to diagnose the condition early and effectively treat it, thereby decreasing complications and sequelae. Method: Data were collected on a total of 317 patients aged from more than 1 month

100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100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联合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联合萘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9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萘夫西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标签:化脓性脑膜炎;美罗培南;萘夫西林;头孢曲松;阿莫西林舒巴坦 化脓性脑膜炎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对部分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给予美罗培南联合萘夫西林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将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4.51±1.23)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4.75±1.30)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甘露醇治疗,以达到降低颅压的目的,同时应用激素,以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并给予营养支持、镇静治疗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联合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即选择头孢曲松(由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制造)100 mg/(kg·d)静脉滴注,1次/d;同时选择阿莫西林舒巴坦(由哈药集团三精明水药业有限公司制造)150~200 mg/(kg·d)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联合萘夫西林治疗,即选择美罗培南(由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制造)40 mg/(kg·d),每隔8 h进行1次静脉滴注,同时选择萘夫西林(由上海诺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0 mg/(kg·d)静脉滴注,2次/d。两组治疗后需均加强血常规与脑脊液的检查。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体征与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与脑脊液检查显示正常。

化脓性脑膜炎检查及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检查及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由多种化脓性细菌引起。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以婴儿多见。本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形成以软脑膜,蛛网膜和表层脑组织为主的炎症反應,造成广泛的炎性粘连和脓液积聚,可逐渐波及脑室内膜,导致脑室管膜炎,软脑膜下及脑室周围的脑实质可因细胞浸润、出血、坏死、变性而发生脑膜脑炎;脓液黏稠、广泛粘连,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及再吸收障碍,导致脑积水;炎症累及周围脑神经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标签:化脓性脑膜炎;检查;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不同化脓菌、通过不同的途径引起的急性脑、脊髓膜化脓性感染,病情急、重、后果较差的特点,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及预防水平的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较为少见,近4年来,我院所遇3例,结合有关资料,报导于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均为男性,年龄为,11、54、42岁,病史为12、14、9天,既往史,1例有糖尿病,入院前均经过4---13天的不同治疗,(均用过头孢类药物)、入院时有发热(T-38.8---40.1度)不等,两例有神志恍惚、一例昏迷、三例中均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周围血象分别为:WBC 3.3×109 /L N 93×10[12]/L (有中毒颗粒、核左移),另两例分别为:WBC 19.2 ×10/L13.4×10/L N 87×10/L 91×10/L 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一例尿液中有WBC (++),胸透:一例正常,两例显示:双肺纹理增粗,血糖:一例增高(14.4mmol/L),肝胆胰腺B超,一例有肝囊肿,脑脊液检查示:外观;3例均表现为“小米汤”样、白细胞分别为;3300/mm3 87/mm3和170/mm3中性粒细胞、细菌学检查:两例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一例为;……… 入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 1.2 方法 住医院经过;入院后给以;青霉素640万单位、NS 250ml 静脉滴注每日两次,氯霉素1g NS 500ml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其中一例加用阿昔洛韦0.75g NS 200ml、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左氧氟沙星0.4 NS 2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三例患者均应用地塞米松5—15mg不等,另用20%甘露醇125ml 静脉注射,用药后分别于8天时进行脑脊液复查,一例细胞学正常(7/mm3),其他两例分别为:36/mm3 1300/mm3 18天时其中一病人自动出院。另一例于26天时症状全部消失,但脑脊液细胞检查仍为210/mm3 病人坚持出院。 2.讨论

脑脓肿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22例

脑脓肿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22例 脑脓肿是化脓菌在脑实质内感染的一种炎症性疾病,CT诊断不难,但极易误诊,CT增强检查可确定病变的位置、范围、大小和数目,对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收集1998年以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脑脓肿CT表现、临床资料及诊断进行回顾,以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并减少误诊。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64岁,平均年龄38.5岁。以颅内高压起病者10例,以单侧肢体瘫痪5例,下肢感染并发骨髓炎3例,支气管扩张并右侧胸膜炎2例,4例因失语未问出病因。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12例,脑脊液检查16例,其中压力增高9例,降低3例;细胞正常5例,增高19例。 检查方法:均使用螺旋CT机,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连续扫描,层厚为10mm,部分病例依病变增减层数,全部病例均行增强前后CT扫描,造影剂为碘海醇注射液,成人剂量为50ml,儿童按2ml/kg行静脉注射后扫描。 结果 病灶绝大多数位于额、颞、顶叶,单发脓肿12例,多发者10例,病灶大小直径1.0~8.0cm,15例表现为类圆形高密度(68.2%),7例为形态不规则混合密度,17例为不同程度的灶周低密度水肿,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大多为环形增强,环壁厚薄不均。 讨论 脑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脑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脑组织而致脑脓肿。脑脓肿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最常见。多数病人有近期感染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史,伴发脑膜炎者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或昏迷)、脑膜刺激征等。周围血象呈现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沉加快等。隐源性脑脓肿可无这些症状。脑脓肿CT表现特点:增强前后均有规则类圆形环状高密度影,环壁3~15mm;直径10~80mm,单发、多发不定,典型CT表现及结合临床容易诊断,本组定性诊断为16例(72.7%)。有作者认为脑脓肿壁近皮质侧稍厚,近脑室侧稍薄,故脓肿常向脑室破溃,引起室管膜炎及小脓肿灶,CT可以观察到脓肿部位、数目、大小及多房性,从而可指导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脑脓肿的病理分期:①初期为急性脑炎期;②中期为脓肿形成期;③末期为包膜形成期。初期可为脑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感染性栓子阻塞小血管,局部脑组织发生坏死,出现多个小的液化区;中期液化区汇合成脓腔,并有不规则炎症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