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内容提要:中西方审美文化一以伦理政教为中心,一以宗教信仰为中心。中西方审美文化从古代到近代旨在维护伦理政治或宗教信仰的正统地位,现代以来则表现出反正统的倾向,但总的说来都表现出一种建立深度模式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在当今却被消解了,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审美文化仍有区别,即一是削平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时期文学一贯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充满人文气息的深度模式,一是颠覆了西方现代主义所致力建造的“乌托邦式新宗教”这一涌动着崇拜情绪的深度模式。当代审美文化又面临着重大的抉择,西方人是以思和诗为上帝的出场做准备,中国人则是以思和诗为现代人文精神的流布鼓与呼,这分明仍与中西方人梦萦魂牵的上述两大中心问题保持着某种联系。中国古代一开始就将审美文化紧紧地挂靠在伦理道德和政治功利之上,《左传》很早就称“铸鼎象物”,“在德不在鼎”(注:《左传·宣公三年》。)。孔子称表现周武王以武力消灭纣王,取得天下的《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而表现尧舜“以德相禅”的《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臻于最高境界(注:《论语·八佾》。)。《乐记》进一步确认:“乐者,通伦理者也”,“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乐刑政,其极一也”,将音乐与伦理、政治、法律做了简单的等同。《诗大序》对诗歌的审美特点和艺术形

式也做了伦理主义的解释:“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到后来宋明理学提出“文以载道”,声称:“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注:朱熹:《朱子语类》卷139。),则是对两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伦理主义美学作出了理论总结,而这种对于文艺的伦理、政治要求不断加码的情况由于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倡导和褒奖而愈演愈烈。但是在具体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在民间的审美实践中,却有一股与这种伦理主义美学相颉颃的潮头正在酝酿、涌动,以至在后来蔚为大观,《西厢记》、《牡丹亭》热情歌颂了冲决封建礼教的叛逆思想,“三言”、“二拍”和《金瓶梅》刻画了新兴市民的生态和心态,表达了新兴市民对于人情事理的崭新看法,与传统道德伦常已经相去不可以道里计。特别是《红楼梦》,作者在“今古未有之一人”贾宝玉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对仕途经济和礼教伪说做了空前激烈的抨击,最后以悬崖撒手的骇世惊俗之举对黑暗现实做了义无反顾的弃绝。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当时大力倡导这种带有近代色彩的审美文化的人,也并未完全消除旧有的伦理主义美学的胎记,倒是时时不自觉地落入陈说的窠臼,如李贽在向读者推荐《水浒传》时称:“忠义者,事君处友之善物也。不忠不义,其人虽生已朽,而其言虽美弗传。”(注:李贽:《全像评点忠义水浒传全书发凡》。)汤显祖称戏曲“岂非

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也哉?”(注: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曹雪芹将《红楼梦》别称《风月宝鉴》,声称旨在“戒妄动风月之情”(注:曹雪芹:《红楼梦凡例》。)。不管这些说法是否表达了论者的本意,也不管这些说法认真到什么程度,其本身都说明他们在思想上仍然没有彻底扭转所谓“文以载道”、“劝善惩惩”、“有补世道”的思维定势,起码流露出找不到新的思想工具的困窘,因此在破除长达两千余年的伦理主义美学传统方面还缺乏应有的理论自觉和足够

的思想力度。宗教思想自古希腊起就是西方审美文化的一个支点。古希腊的音乐与祭祀活动有关,被看作净化灵魂的工具。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在美学上表现为象征性,其每一个细节,几乎都有宗教性的象征意义。基督精神在近代仍对浪漫主义大潮的勃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代浪漫派往往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幽情,海涅曾对此作出这样的评价:“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注:海涅:《论浪漫派》第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德国浪漫派史雷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人的创作热情常常就是一种宗教狂热,即使偏于激进的浪漫派诗人雨果、雪莱等人,也将其汪洋恣肆的诗情勃发归诸基督教的指引。较为晚近在创作中融贯着浓重的宗教意念的有托尔斯泰,他的许多作品都借用人物形象体现自己灵魂的艰苦跋涉和对于道德完善的追求,宣扬“勿以暴力抗恶”、

“要爱一切人”、“自我牺牲”之类教条。正如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对于封建伦理纲常不断加以挞伐一样,走出黑暗中世纪的西方人对于宗教的批判也一直不曾止息,驱除神学迷雾、昌明科学真理成为时代的大潮,如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等。但他们对于宗教的态度总是有两面性和摇摆性,并未彻底跳出宗教的框套。像启蒙运动就是如此,一代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对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包括宗教伪说的揭

露和批判不可谓不自觉勇猛、发扬精进,但是他们或者只反教会而不反教义,如狄德罗;或者用宗教理想来否定当下现实,如卢梭;或者改造旧教义而别立新宗,如孟德斯鸠,总是不能完全割断与宗教神学相联的脐带。例如卢梭,是用基督精神否定文明社会的弊端,以上帝的名义谴责人间的虚荣、狂妄、权势欲等罪恶,他的《爱弥儿》一书开宗明义地指出:“出自上帝之手时一切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里就都变坏了。”因此E·卡西尔指出,以往都将启蒙运动理解为反对宗教的时代,“然而启蒙时代的宗教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并没有证实这种观点”(注:E·卡西尔:《启蒙哲学》第160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这一点也在启蒙运动对于后世文

化的影响中表现出来,有研究者指出,卢梭“对宗教的重视”

乃是托尔斯泰小说中所张扬的宗教思想的源泉之一(注:E·B·格林伍德:《托尔斯泰和宗教》,《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

斯泰》第274—28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可见西方审美文化真正挣脱宗教思想的束缚而进入自由境

界尚有待时日。现代主义的出现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现代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诞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其震撼力的产生固然在于它艺术上的标新立异和离经叛道,但更主要在于它对历来作为西方社会体制和思想秩序之基石的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颠覆。逆转是早就开始了的,现代主义对于宗教神学所持的怀疑态度可以追溯到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但他一生都在思考“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并在他的创作中

体现这一思考,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索尼娅发问:“没有上帝我怎么办呢?”卡夫卡也深受基督精神的熏陶,但他发现自己无法找到基督教教义的前提(注:卡夫卡:《卡夫卡日

记书信选译》,《外国文艺》1986年第1 期,第250页。)。正是在这种矛盾心情的支配之下,他在《审判》中力图说

明真理是存在的,但可望而不可及,在《城堡》中喻示天堂近在咫尺但又远在天边,通往天堂的道路曲折崎岖而又永无尽头。在这种釜底抽薪式的质疑之下,上帝历来在人们的心目当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发生松动了。作为这种怀疑精神发展的逻辑必然,尼采宣布“上帝死了!”这不啻是给西方

的精神世界带来了一场大地震!传统价值体系遭到倾覆,宗教信仰被瓦解,思想陷于极度的混乱,人像被悬在半空中一样无依无靠,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荒诞感就

产生了,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对“什么是荒诞?”这一问题作出的绝妙诠解,该剧写两个流浪汉在喋喋不休的闲聊中日复一日地等待一个叫作“戈多”的人,但戈多终于没有到来。其实不妨将“戈多”看成上帝的代名词,该剧旨在告诉人们,上帝是等不来的,即使等来了,最终还是让人失望,因而人们的等待和企盼原本就是一种荒诞的行为。“上帝死了!”也是存在主义的起点。萨特指出:“如果上帝不存在,也就没有人能够提供价值或者命令,使我们的行动成为合法化”,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要求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注: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第12—1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人类的处境就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处境,成为懦夫或成为英雄,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人除了他自己之外,别无立法者,人只有在自我选择的基础上获得解放,才真正成为人。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萨特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并借助艺术形象来阐发这种现代人道主义,在《隔绝》中,剧中人加尔森说:“我不是做英雄梦。我是自愿选择了走这条路的。一个人自己愿意做什么人,就是什么人。”剧本表明了这样的主题:环境是险恶的,他人即地狱;但人是自由的,人的得救之道在于自我选择。丹尼尔·贝尔说过一句话:“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注: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74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这

当然不是说现代主义仍然保持对上帝的信仰,事情恰恰相反,尽管在现代派中虔信上帝者仍不乏其人,但现代主义总的倾向是对上帝表示怀疑、否定乃至叛逆,并表现出一种重新寻找价值、探求意义的形而上的冲动,一种在宗教神学的废墟上重建新的精神家园的总的倾向。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精神有两个来源,一是表现为“禁欲苦行主义(asceticism)”的“宗教冲动力”,一是表现为“贪婪攫取性(acquisitiveness)”的“经济冲动力”,当

这两者被锁合在一起时,那种精打细算、克勤克俭的新教伦理与无限扩张、大胆冒险、渴望征服的浮士德精神便相互制衡、彼此补益,进而构成理性化的资本主义精神。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还是打破了这一稳态精神结构,资本主义经济活力的急剧膨胀一步步地吞食和挤占宗教的地盘,以致最后将其淘汰出局,曾经为资本主义精神的铸成立下汗马功劳的新教伦理最终还是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要所抛弃。于是资本主义精神便缺乏一种制衡力量,只剩下了经济冲动力的肆意奔突了。值此艰难时世,现代主义寻找价值、探求意义的冲动和重建精神家园的努力恰恰起到了补偏救弊的作用,填补了宗教冲动力消解之后留下的巨大精神空白,它通过对现代西方物欲横流的社会和精神状况的大胆嘲笑、激愤抗争和无情批判,以文化的冲动力对于漫溢横流的经济冲动力加以遏止,惟其如此,在原有宗教被消解以后,现代主义

才被赋予对社会行为的核准权,行使以往宗教所行使的文化权力,为人们提供维系精神结构的终极价值,而西方人出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对现代主义形成一种新的“当代崇拜”,将

其奉为没有上帝的“乌托邦式的新宗教”。中国的现代文化是

由“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的,这场运动的第一役就是覆

孔孟、铲伦常,对封建礼教发起猛烈的攻击。从“五四”新文

化运动一开始,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就在激烈抨击封建礼教的同时,寻找变革社会、改良政治的新的精神支点,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思想文化的变革视为政治、经济、社会变革之第一义,力图靠思想文化的变革来带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走了一条“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注: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第45、43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但是他们每个人所开出的救世药方又有所不同,陈独秀主张输入西方“自由、平等、独立”的价值体系;胡适援引杜威实用主义学说的怀疑精神、发展和变革的思想;鲁迅则改造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了“以幼者为本位”的“爱的哲学”。既然一代“五四”弄潮儿选择了一条“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最终还是

要借助思想文化的变革来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因此这场文化运动始终保持着干预现实政治的价值取向,不管他们作何表白,其实都不曾超越现实政治,都始终怀抱一份忧国忧民的强烈责任感,只不过有时激切直露,有时曲折隐

晦罢了。例如胡适,在1917年学成回国时曾表明“二十年不谈政治的决心”,只是“要想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但一接触现实,便马上生有“不能不谈政治的感觉”,政治成为他“一种忍不住的新努力”(注:胡适:《我的歧路》,《努力时报》1922年第7期。),以致遭到“不能信守诺言”之讥。在这一点上,这些“五四”弄潮儿其实还是继承了中国古代士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已任”的传统,可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的反传统精神之中,仍然深埋着传统的根柢。正是这种积极入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情怀使得这批在“五四”运动兴起之时致力于“打倒

孔家店”的文化斗士,在接踵而至的军阀混战、革命战争、民族危亡和抗日救国等时代风云的起伏变幻中,立即又投身于新的现实斗争,并在面临新的思想抉择之时发生激烈的分化和重组,或落伍,或颓唐,或叛变,或继续前行,从而在后继的历程中,中国现行审美文化增添了新的侧面、新的主题和新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错综复杂,但是变革现实政治、重铸国民灵魂,却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60年后,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人民又一次面临着与封建专制主义的命运决战,又一次掀起了狂飚突进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也常常有惊人的巧合,站在新时代前沿领风气之先的小说《班主任》用以警醒世人的,仍然是“救救孩子!”的大声疾呼,而《伤痕》这篇后来被用来为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潮涌

“伤痕文学”命名的作品,其主题的形成,乃是受启发于鲁迅小说对于吃人礼教的批判(注:卢新华:《谈谈我的习作〈伤痕〉》,《新时期获奖小说创作经验谈》第15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可见新时期审美文化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五四”精神的烛照,首先从清算封建专制主义对人的灵魂的戕害入手。不过经过一个甲子的风风雨雨,特别是经过“四人帮”的“发明”“创造”,封建专制主义已经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不再是吸鸦片、缠小脚之类散发着霉味儿的陈规陋习,而是教条主义、禁欲主义、蒙昧主义、血统论、“株连法”、“查三代”、现代迷信、造神运动等等,它们附着在新的体制之上,渗进了新的生活方式之中,借助新的社会力量转世还魂,甚至与权力和地位相结合,堂而皇之地披着“革命”的外衣,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从而祸国殃民也更为酷烈。因此与60年前覆孔孟、铲礼教相比,新时期文学面对的情势更加复杂,任务也更加艰巨,要将这场反对现代专制主义的斗争引向纵深,仅仅靠激愤的控诉和声讨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冷静的反思寻得其历史的根柢。因而新时期文学先后走了两大步,第一步先是对建国后十七年的反思,探寻导致其后专制主义肆虐的历史症结,于是有了《剪辑错了的故事》、《黑旗》、《西望茅草地》等作品的问世。然而一旦形成反躬自省的思想进路,便不可能仅以建国后十七年为限,而势必将反思的锋芒指向更加深广的历史空间,因此第二步到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层面去寻索现代专制主义之根,便是从第一步向前延伸的逻辑必然,于是“五四”时期人人争说的“国民性”问题再度成为文坛热点,遂使一大批“寻根小说”应运而生,构成了当代文坛

一道绚丽浑茫的风景线。“寻根小说”之所以一出现就引起广

泛关注,就是因为它寄寓着对于中国国民性的强烈批判意识,它将历史与当下的内在联系提升到普遍一般的高度,去探寻潜伏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底层的痼疾,找出日后使得整个民族一有风吹草动便发寒发热的病根,从而给世人以深刻的警示。例如韩少功的《爸爸爸》描画了畸型儿丙崽以及在精神上与丙崽一样畸形的鸡头寨村民愚昧、保守、野蛮和怯懦的众生相,特别是那种被丙崽表述为“爸爸爸”、“×妈妈”的线性思维方式,对任何事情只会作出极其简单、低能和弱智的正(“爸爸爸”)负(“×妈妈”)二分判断,好就绝对好,坏就彻底坏,不是捧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不是奉若神明,就是赶尽杀绝。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小说中鸡头寨的村民为了争夺地盘杀人和吃人的情节,喻示了这种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一旦与愚昧落后合流,将造成怎样野蛮的后果!人们自然会由韩少功笔下的丙崽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但与阿Q相比,丙崽已经以“爸爸爸”和“×妈妈”式的正负二分思维的典型意义对中国国民性做了有力的掘进。同样,一代“寻根派”作家大

都怀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心,以冷峻的思考和犀利的

解剖揭开中国国民性的不同侧面,昭示了正是这些精神缺陷,

构成了现代专制主义的深厚社会基础。这里应当提到的作品还有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陈村的《故事》和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等。由此可见,新时期文学从“伤痕文学”到“寻根文学”,恰恰复演了60年前从《狂人日记》到《阿Q正传》的进路,不过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轮回。新时期文学在批判现代专制主义的同时,也表现出重建价值体系的明确取向,张扬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现代人文主义,关心人,表现人的内心生活,探寻人的深层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又与其时关于人性、人情、人道主义、人的个性、人的本质力量等问题的带有全民性质的热烈讨论互为表里,而在这一总旨的主导之下,又表现出高扬新理性和建立新感性的努力,即破除由专制、教条、蒙昧、迷信拼凑而成的伪理性主义,在科学性和进步性的基础上高扬一种更加体现人性深度的理性态度,追求一种更加富于人间气的感性生活。对于西方当代审美文化来说,20世纪60年代又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以此为界,文化精神又发生了重大的转折,用莫里斯·迪克斯坦对于美国文化的界定来说,就是“乌托邦式的宗教转变成世俗人文主义”(注: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所谓“世俗人文主义”文化就是指由黑色幽默小说、新新闻写作、黑人文学、百老汇歌舞、好莱坞电影、摇滚乐等构成的大众文化。这是具有一般意义的,标志着西方审美文化开始从现代主义向后现

代主义过渡。后现代主义是如何取代现代主义而极一时之盛的,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现代主义自身的衰竭,一是商品化逻辑对于文化的渗透。现代主义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突出特点,即它并不希望自己风靡于世,也不希望自己传之不朽,而只是一味地求新求变,似乎只有在那种“总将新桃换旧符”甚至“各领风骚三五天”的风格变换中

才能找到自己的感觉。欧文·豪在现代主义极盛之时就觉察到了其中潜伏着日后可能导致其瓦解的危机,他发现,现代主义追新逐异的嗜好实出无奈,在对于资本主义现在秩序不断抗争和不断失败的起落之中,它已经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现代主义必须永远挣扎,但又不可获得十分成功;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为了不获得成功,又必须挣扎。”就像一匹不停地拖着重负狂奔的驽马一样,终将耗尽精力而猝然倒地,因此当时欧文·豪就作出预言:“现代主义终将会有衰竭之日。”(注:欧文·豪:《现代主义的概念》,《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册,第170—17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现代主义在填补了宗教冲动力消散留下的真空以后,便独自承受着肆意奔突的经济冲动力的巨大压力,但很快露出力不从心、穷于应付的尴尬,因为它既缺乏以往宗教长期形成的严密体制和思想体系,又缺乏以往宗教强大的精神号召力和凝聚力,加之它本身在高频率、快节奏的花样翻新之中很难沉下来,形成厚实的精神积淀和思想蕴含,而其风格和形式的变换也

常常出于个人的兴之所至或小群体的心血来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即兴性,也多有夸张和偏激的成分,凡此种种,都使之无法与强大的经济力量抗衡并对它产生有效的制约作用。无奈之中现代主义只能求诸越来越快的风格变化和形式出新,但已是心力消耗殆尽,思想趋于枯竭,创造性荡然无存,神圣感烟消云散,再也挤不出灵感和激情,恰像一只泼尽了水的空碗,现代主义终于落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后现代主义的时代已经到来。弗·杰姆逊指出,后现代主义是多国化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上发生的突出变化就是商品化成为趋势,商品化的逻辑全面渗入文化领域,文化生产的目的转向赚钱,并依据这一目的改变和调整其生产机制,从以往的生产本位转向消费本位,听命于市场、服从消费需要成为铁律,尤其要迎合欣赏层次较低的受众的需要,因为这批人面广量大,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于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森严壁垒轰然倒塌,文化逸出原有的圈层而走向大众化,不再膺有贵族气,而成为地道的消费品。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文化生产引进高新技术和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也势在必行,于是出现了文化工业,制作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或一本读物,就像制造一台冰箱或一辆汽车一样,成为一种程序化、模式化的机械复制行为。后现代主义的商品化趋势对于现代主义的本性产生了严重的消

解作用,商品拜物教渗进了人们的灵魂深处,人们对于理想、

目标、价值、创造、成就之类形而上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无所谓,而这些问题一直是现代主义用以对抗西方社会现成秩序和制衡泛滥成灾的经济力量的坚固堡垒,在消费品堆积如山、叫卖声此起彼伏的市场氛围中,现代主义那种寻找价值、探求意义的冲动和重建精神家园的努力变得一钱不值,愈发显得不合时宜和冬烘气十足。1989年以后,中国当代

审美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新的因素开始崭露头角,后现代主义不失时机地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寻其诱因,可知一是市场经济、商品大潮的激荡,二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强制输入。在这里“寻根文学”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关节点,

在它身上可以发现当代审美文化在90年代发生后现代转折

的秘密。如前所述,从“伤痕文学”到“寻根文学”,显示出新时期文学从控诉现代专制主义到反思和探寻这种封建思想残

余之文化根源的总体脉络,严正深切的价值批判、文化批判是其主旋律,这正与思想解放运动所化育的七八十年代振奋高昂、刚正严肃的时代精神相吻合,当然其时还有别的众多的文学类型和流派,但无不融入这一大气如云的时代精神之中。然而在80年代中国文学中,“寻根文学”成了“夏天的最

后一朵玫瑰”,它在原先计划经济体系下建立的自膺社会良知、以天下为己任的深度模式终于抵敌不了随后而来的商品大

潮的冲击而归于解体,只是为新时期文学留下了一抹绚丽的回忆。蜕变是在“寻根文学”内部静悄悄地进行的。弗·杰姆逊

将第三世界文学称为“民族寓言”,他认为其中最佳的例证就

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它们有一个共性,即都内含一个特殊的文本结构,“如果吃人主义是‘寓意’的,那么,这种‘寓意’比本文字面上的意思更为有力和确切。”(注: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新

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第23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这就是说,这些“民族寓言”文本中有一个深层寓意胜

于表层字面意思、所指大于能指的深度结构。“寻根文学”也

带有明显的寓言性,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深度结构,韩少功在一篇被看作“寻根文学宣言”的文章中说得明白:寻根文学“大概不是出于一种廉价的恋旧情绪和地方观念,不是对方言歇后语之类浅薄地爱好;而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注: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追本溯源,这还是受到了鲁迅小说

之元气的真传,当然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新的表现。然而面对商品大潮的袭来,“寻根文学”的这一深度结构发生了微妙

的变化,逻辑重心渐渐从作品的所指浮上能指,天平的指针开始从理性一端向感性一端倾斜,最终造成了现象遮蔽寓意、能指大于所指的格局,于是一切恰恰颠倒了过来:题材疯长,主题衰歇;形式膨胀,内容萎缩;外观张扬,思想稀薄;语言泛滥,蕴含空乏——以往的深度结构被推倒、夷平,像面

团一样被碾展为一种平面结构。而且这些当代“民族寓言”沉

入历史深处其旨不在诊查,而在猎奇,不在开掘,而在展览,为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而为了迎合病态的畸趣,不是对历史和现实负责,而为了牟取眼前的经济收益。于是由这些当代“民族寓言”构成了一个所指贫乏的巨大能指群,充斥着

风尘迷茫的荒原,邈无人烟的山野,蒙昧的群落,粗陋的规习,社火、祭祀、颠轿、拦棺、捶脚、净脸、点灯、封灯,杀人如麻的强梁,情焰如炽的寡妇,械斗、报复、虐杀,……用这些从时间的堆积层中挖掘出来的风俗碎片拼接成一幅

奇异的感性画面,用时间和空间的错位而造成的陌生感激发起官能的高兴奋度,而其鹄的则在于码洋和票房,而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吸引外来投资,“出口转内销”,“国外获奖,国内获利”,也是建基于此的惯用文化策略。正如俗语所说,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寻根文学”在80年代中期横空出世,留下了一大批淳厚隽永的佳作,而在十年之后,却生出了《媾疫》、《毒吻》、《畸恋》、《孽俗》、《妒妇》之类不肖的精神后裔,仅其书名就透出矫情和畸趣,更不用说其内容的恶俗和怪诞了。这种情况也并不仅限于文学,而已经扩展为一种文化现象,电影、电视剧、通俗歌曲、流行音乐、MTV、时装表演、广告形象等普遍表现出一种“寻根”的冲动,力求从传统的深厚蕴藏中啜吸能够吊起公众胃口、博得老外青睐的文化原汁,进而将其转化为高额的市场回报。

到这时,与“五四”精神一脉相承的新时期文学所张扬的以“人”为中心的现代人文主义已经被置之脑后了。通过以上对于中西审美文化从古而今的走向和特征的描述、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看法:从总体上说,中西方审美文化历来各有中心,一是以伦理政教为中心,一是以宗教信仰为中心。但是肯定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中西方审美文化对于伦理政教

或宗教信仰始终仅仅持有单一性的价值取向,恰恰相反,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既有肯定的意见,又有否定的意见,但不管怎样,中西方审美文化所有的重大问题则基本上都是从这两大中心引申出来的,或者是从正面发挥,或者是从负面反拨——这一点,可以说是理解中西方审美文化的一把钥匙。从古代到近代是伦理政教或宗教信仰占据正统地位的时代,中西方审美文化主要从伦理政教或宗教信仰之中吸取思想、原则、方法和话题,甚至成为伦理政教或宗教信仰的附庸和仆从。当然其时就有反正统的苗头,但是远不足以成为主流,而只是成为一种异端,同时它本身也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并未消除与生俱来的旧的胎记,显得稚嫩、软弱和摇摆。但到了现代,一切恰恰颠倒过来,就“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

现代主义而言,对封建伦理道德和专制主义发起冲击,对基督教教义的大胆质疑和激烈抨击成为时代大潮,但是追根穷源,在这种反正统思想中仍然深藏着传统的基因,这两股反正统潮流的发动,仍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从“五四”新文

化到新时期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关心国是、热心政治的文化倾向,正继承了古代士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注:张载:《张子语录中》。)这一现实关怀的传统,正如林毓生所说,他们是“如此地受传统的影响,以至于他们变成了全面反传统主义者”(注: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第45、43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而现代主义被西方人奉为“乌托邦式的新宗教”,以代替“上帝死亡”以后摇摇欲坠的老宗教,激起一种新的酒神崇拜,如将萨特的存在主义视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而加以尊崇,正说明在西方人潜意识底层的本能性的宗教情结仍是使得现代主义风靡一时的社会心理

基础之一。中西方审美文化无论从古代到近代维护伦理政治或宗教信仰的正统地位,还是现代以来的反正统倾向,都表现出一种建立深度模式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在当今滚滚商品大潮袭来之时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和不堪一击,推倒高潮,削平价值,跨越边界,填平沟壑,几乎是未曾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挡便已实现的事,于是在审美文化之中高低远近、深浅隐显所有的因素都失去了差别,一切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扯平、铺开,深度模式为平面模式所替代,供人消遣、娱乐、享受、消费,成为审美文化主要功能,这也就改变了审美文化的本质,有人曾一语道破个中症结:“它反映出社会上没有严肃认真的信念。”(注: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启蒙辩证

法》第127页,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不过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审美文化仍有区别,即一是削平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时期文学一以贯之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充满了人文气息的深度模式,一是消解了西方现代主义所致力建造的“乌托邦式新宗教”这一涌动着崇拜情绪的深度模式。人类文化从古而今这一波三折、起伏跌宕的走向又将当代人推到了历史的紧要关头,必须又一次地对于自身的前途和命运作出抉择。导致中西方审美文化削平深度、趋于平面化这一共同趋势的不仅是市场权力,而且是技术统治,不仅是“商品拜物教”,而且是“技术拜物教”,商品消费的极大丰富和便利使人在享受着生活的福祉的同时极易滋长出感性化的倾向,现代科技在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往往以物质的力量遮蔽了人

类的终极价值。如何扭转这一现状,是摆在当代人面前的一大难题,而中西方人们所作的应答又有所不同,于此可以见出传统影响的根深蒂固。时下西方人普遍将海德格尔奉为精神宗师,海氏对于商品社会和现代技术的抨击和关于当今人类得救之道的构想使得西方人看到了一线希望。海氏认为,科学技术追求真理,因此它的作用在于“去蔽”,但是如果不是人控制技术,而是技术控制人,那么这种“去蔽”便恰恰成为一种“遮蔽”,而且其遮蔽作用之深,甚至能够尽掩真理的一切显耀,堵塞更为根本的去蔽之路,使得大地解体,天空黯淡,众神逃遁,人类沉沦,世界不成其为世界。海氏认为,

中西方艺术审美方式之差异

浅 谈 中 西 方 艺 术 审 美 形 态 之 异 同 姓名:陈昊 学号:20114150302 班级:111503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诸多文化各自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每一个体系都有其普遍的事实基础,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西方文化从一开始起就产生了民主制度,并以大起大落,重心不断转移的旋律突飞猛进,成为人类前进的火车头;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数千年来毫不间断地延续了下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一个不变的宇宙观,不变的政治制度,不变的伦理信条,不变的人生理想中毫不间断地延续下来。而中西方人艺术审美方式的差异也正是由于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艺术审美也就具有了个不同的特色。中国人面对艺术的审美对象运用的是散点观察与体悟,而西方人用的是焦点透视与认识的方法。 1、散点透视与中国艺术审美何为散点透视,即是中国人在审美时采取的仰观俯察,远近往还的散点观照方式。中国人审美不是固定在某一点进行审美,而是在来回走动中进行审美,在人走动的同时,视觉也在移动,在人游动中进行审美,即所谓的“步步移”、“面面看”,如中国的山水画。散点透视在根本上确立了中国画的审美造型格局、从而将画家从精确描绘客观对象的追求,拉到了写心的自由王国。画家从“如实描绘”的圈子中走出,是没有更多选择的一只能走到“写意”的领域,精神的表现提到了第一位,这是合乎逻辑的进程。中国画走向了这么一条路,完全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必然归宿。玄学精神的浩盛与科学精神的不足。使文人以‘道”心看待世界,艺术美学的精神受哲学思想的制约,形成了与西方焦点透视不同的中国散点透视的艺术审美方式。

2、焦点透视与西方艺术审美西方实体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从而也就决定了西方人的艺术审美方式。中国人认识事物,只有上升到了天道,才算从根本上把握了该事物,由此产中了远近俯仰的审美方式;而西方人认识事物必须将这一事物独立出来进行明晰的观察,这种思维方式终于导致了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验科学的产生,在艺术审美领域就形成了焦点透视。中国人用散点透视的远近俯仰来寻找客观对象的气韵,而西方人以寻找最佳的视点来认识和表现事物最美的方面。 3、体悟与中国艺术审美在对艺术审美的问题上,远近俯仰仅仅讲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传统的艺术审美还有一个由外而内的审美方式。中国画来讲,中国画的传统是直追玄理,它不是以科学的知识培养艺术家对于“物”的结构的把握,而是以玄理陶冶画家的主观“悟性”,画家将主观的精神与客观的现象混融一体,与其说是画山水、花鸟,倒不如说是画心。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将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画家每以皮、肉、骨、血论画,天地万物与画家的心灵是息息相通的。这种世界观注定要强调悟性的培养,因而.艺术审美必然是“神会”、“会心’、“迁想”、“得意”,这就是体悟的功夫,“悟”的必然结果是“忘形”、“忘形”才能“得意”,所谓“得意充象”,“得意忘形”。 4、认识与西方艺术美西方文化是实体的文化,中国艺术审美是要具体悟出艺术的神韵。而西方艺术审美则是要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因而西方艺术审美首先要求对对象定性,以理性的精神反映自

中西文化异同

中西文化异同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西方文化古典淡雅,底蕴深厚。从地域的角度上来看,中西方文化的分类,恰好是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完整概括。那么,这两种文化有何异同之处呢,下面就是我们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中西文化背景的异同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追根溯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架构的核心。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这种文化,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富于冒险,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在社会组织中,以“爱”为其架构的内核。 二、法制观念的异同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在中国人

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所以,中国人提倡自我的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 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 但由此产生的弊端是:过度的自由主义和人权旗帜,造就了今天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不尊重他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国,把入侵别国当成了文明的推进,与中国人讲究和平共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摘要: 以前不论东方或西方,人们很少谈说事物的美与不美,而更多的是和谐与不和谐,人们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追溯到中西方古典审美,可以说这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但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主要彰显主题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偏向于人伦“心理”;而西方人是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表征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具有宗教神圣内涵的形象再现,是偏向于外向形式“物理”。西方常常把审美对象的超验品性与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他们审美最高境界就是人神之和的“形式和谐”;而在中国注重发现审美形象的象征功能,并常常把这种象征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比附起来,注重“美”与“善”的共同点,我们的审美最高境界就是“入世”与“出世”相平衡的“心理和谐”。 关键词:东西方审美异同主体 审美是一个现代不可回避的话题,而中西方审美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生存情景。在摘要中已经简单介绍中西方审美的大体异同点,下面我具体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来阐述,我主要是先从观念上总体阐述中西审美的比较,而后从绘画具体分别介绍的。 一、观念上 在谈到中国文化的代表,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庄,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所以我就通过介绍他们的思想来具体表现。孔子对通过审美展现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评价,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衡量的。他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就是“克己复礼”,达到以“仁”为核心的“圣人境界”。因此儒家的理想人格培养过程,就是把社会性宗法体制的共同性要求内化于自我人格心理的过程。而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从而抵达伊内心的和谐容纳现世情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理想美境界。道家所崇尚的审美理想,是一种超越了自然物质形式的审美心理状态,即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和谐统一体验中,使人的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乃至逻辑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而且中国的绘画向来不受到政治的牵连的,绘画通常是文人墨客的喜好,或民间工艺者的手艺活,文人墨客修身养性,游遍

艺术审美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艺术审美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审美艺术 “艺术”一词来源于英文“art”,英文“art”又来源于拉丁语的“ars”。技巧、技术、非天然的、人造的就是制作出来的艺术。《2l 世纪大英汉词典》对“art”一词做如下解释:(1)(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工,人为,人的创造力;(2)(工匠的)技术,技能,技艺,技巧;(3)(需要技术、工艺的)行业,职业,手工艺;(4)艺术,文艺(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5)美术(尤指绘画、 绘图、版画、雕塑等);(6)L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画,油画,水彩画;雕像,塑像,铸像等;(7)(一门)人文科学;(8)(特殊)本领,方法,诀窍,手腕,手段;(9)广占语学问,知识。可见,艺术是个涵 盖面很广的词语。艺术中的文化因素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和历史、地域、政治、道德、宗教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带有民族的 差异性。例如在艺术上,中国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中国人 追求“意”,而西方人讲究“形”;中国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西方更崇拜人的力量,相信人可以征服一切,在艺术上注重的是人性。 二、差异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艺术差异的文化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主 张“以人合天”,一切应顺其自然,强调张扬自然与人的天性,不可 人为强制,反对“以人灭天”。孔孟之道讲究“仁”、“礼”,主要 在自身修养,通过知天、事天,即天人合一。故中国古代生存意识异 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不注重对外在世界真理 的认识,而注重人生的感悟和修养。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视 自然宇宙及赢物皆为有情,即所谓“天地含情,万物化生”,因此, 中国艺术,无论诗词赋画,都强调物我一律的“自然观照”,即以自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

中西方审美差异浅析

中西方审美差异浅析 2010.04 李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武汉 430074) 【摘要】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 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 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 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 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审美存在着中西差异这包括东西方社会存在不同的 认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审美情操是 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 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 【关键字】中国审美西方审美差异原因分析 一、审美含义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使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 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 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 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因此审美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诸如时 代背景、周边环境等客观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 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 或少都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审美所涉及的范围广阔,有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基于此审美 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可以是我们精心烹调的菜肴,可以是摄像机随意扫射后的一张照片, 也可以是大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张张画卷。 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 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 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二、中西方审美差异体现 1、中国审美 中国的审美观可概括如下: 1)“以和为美”――证实辩证和谐的文艺观; 2)“以意为源”――推崇审美主体的能动性; 3)“以形为义”――表现自然美的形体地位; 4)“以思为最”――追求唯心主义的哲理感。 2、西方审美 1)“以形为最”――强调万物客观的准确性;

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

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旅游者对同一景观的审美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很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2、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印象重现;西方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风景的对象描写。3、中国人的风景审美其目的在于舒适精神、怡乐性情;西方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间感的真实性。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有助于解释人类的旅游行为,揭示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机理。人类的旅游活动固然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一种自觉的活动,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中国旅游文化从文化这个特殊的角度来审视旅游活动,研究旅游产生、发展乃至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内在原因,为人们认识旅游的本质提供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国旅游文化不仅注意对旅游现象的纵横比较,探讨旅游行为运动变化的机理、发展趋势,按照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而且有助于旅游活动的全面发展。中国旅游文化教程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处理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促进接待地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进步。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不仅会给接待地带来经济效益,还会导致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最终目的还在于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品质,因此必须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和具体措施的依据之一,努力将旅游的负面作用降至最低。譬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如何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如何选择、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如何避免文化自大现象的发生,如何解决主客间的文化冲突,如何维护和加强接待地的旅游形象等等一系列问题上,中国旅游文化可以使人们提高认识,自觉地处理与旅游有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关系,促进接待地各方面整体协调发展。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内涵及分类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

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异同

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异同 文化多呈现为某种具体的形式或抽象的形态,而文化精神则是文化学者用以描述价值体系整合性的一般模式和发展趋向的重要范畴,它将每一文化内部复杂的价值体系减少为影响价值体系各个方面的几个基本模式,并说明诸如经济、道德、法律和审美价值之间的一致性。(如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庸”精神与其农耕经济是一致的,而且延伸出士大夫阶层的“入世”或“出世”的价值观念;古希腊人张扬个性,追求生活与其奴隶城邦制社会个人意识的觉新有关)。 鉴于此,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p71)这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精神的核心。诚然,这两者在性质上并非是截然对立的,它们在两个文化系统中的存在形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相反,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人道主义也曾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支柱。不过,这里提及的中国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人文主义及启蒙主义的人道精神并不是一回事。后者是反对中世纪的“神权”,从而把人的地位提升到神和自然之上的中心位置,强调人性,人的主体价值和人权、平等等等价值。前者是指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都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它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而中西文学的许多观念、范畴就建立在这个基点上(后面将详细阐述)。 第二,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p81)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文化关于人的不同观念。尽管中西文化的价值系统中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但对人的理解却截然两样: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同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是他所属的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群体。 第三,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p90)从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不同原则出发,这就导致了中西文化在民族性格和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即中国人注重节制、追求和谐与平稳的文化性格,这有别于西方人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进取的价值目标。 第四,内向与开放。(p99)传统中国在地理上半封闭的隔离机制,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以及强烈的血缘宗族意识,铸就了中国人平稳求实的大陆型文化性格,由此也形成了以自我保存、向心凝聚为宗旨的发展方针和独立自足、稳定绵延的文化形态。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并且致力于大海的西方各民族,由于大自然的磨砺与赐予,由于工商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流通交换,由于在早期发展中得益于较高文明的外围文化环境(“二希”之中的希伯来文化)的滋养,因而形成了热烈好动、重汲取、求变化、光拓展的文化精神。

关于中西文学的文化及审美比较

关于中西文学的文化及审美比较 摘要:中西方文学的差异主要源自于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审美取向的不同。对于中西方文学的理解,应当对中西方文化及审美进行充分研究,明确的认识到中西方文学的相互交流及结合。并且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及审美的比较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为深刻的认识到汉语的艺术魅力,并通过吸取不同特色的语言内涵,并加以应用,才能促进中国文学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文学;审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学交流更为频繁,但中西方文学在结合过程中,却始终受到着文化及审美差异的阻碍作用,中西方文学中的文化比较在文学演变进程中更为明显,当今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汉语更为受到世界范围内重视,强化汉语的独特艺术魅力,需要充分吸取西方文化的语言特色内涵,并加以借鉴和应用。才能让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更具影响力,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学的发展进程。 通过对中西文化历程的研究,我们能发现中西方文化具有重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受到历史背景和审美价值的影响。在中西方文学的审美取向方面,具有较大的神秘色彩,审美取向时时刻刻融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很少被关

注。文学作为人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西方文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都受到了文学作品的影响,文学这种特殊的表现方式,极具民族色彩。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学也具有着独特的民族魅力。因此我们应当让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中西方文学的文化及比较研究,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并将汉语文学的特点加以展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汉语文学的魅力。 一、中西方文学的开放比较 文学能够表达出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体现出极强的生命力。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国家并不能进行独立发展,中西方文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高中国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汉语的艺术特色也在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这也使得文学的土壤更为开放。只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够在结合中更加开放,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文学由于受到语言、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以往的文学发展进程中,也并没有对西方文学理念进行结合。因此当代中国文学应当加强与西方文学的交流与结合,明确认识到西方文学的优缺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来丰富中国文化。 二、中西方文学的多元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与服装审美

中西方文化比较与服装审美 宋科新,王秀芝,邓英民(德州学院服装系,山东德州253015) 摘要: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服饰文化内涵的进一步了解,为现代时装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时装设计 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表现在人的生活的各个层面。服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情况,服饰应是首先要看的部分。如何正确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服饰美,如何解读设计师的服装设计语言,这需要很好地理解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把握服饰文化的精髓. 1东西方文化比较 1.1饮食习惯的比较 1.1.1餐具 表1中西方餐具的比较 比较内容工具特点文化内涵 中国筷子(两根)代表一阴一阳,缺一不可,简单而又复杂。老人、儿童都能熟练应用 含蓄的,抽象的,中国文化最基本的阴阳理论 西方叉:五个齿,手的形状刀:匕首去掉尖 外界具象事物的再现直接的、具象的 1.1.2菜 中国菜:煎、炒、烹、炸、涮,讲究色香味俱佳,“食不厌精”。如“南北大菜、满汉全席”。讲究刀法、火候。是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西洋菜:拌沙拉———各种果菜凉拌;鸡尾酒———各种饮料、酒调制而成;三明治———两片面包、十几片牛肉与菜叶,一种杂糅文化,也体现出西方人易于接受新事物。 1.1.3做菜方法 中国菜凭感觉的成分多,多用“适量、少许”,是灵性的体现,“百家菜”,百家味。西洋菜以钟表计时,以烧杯量,甚至于用天平称,体现西方人注重实际,科学地对待事物。 1.2中西方建筑比较 中方:四合院、高院墙,大门紧闭,院内门窗对称,这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体现一种秩序感。中国园林讲究“水比曲,园比隔”,避免一览无余,这与国人做事的谦虚有关。西方:白色、浅色洋房,房前花园绿地,矮栅栏做墙,园门多处。体现一种开放的思维,易接受新鲜事物。 1.3国画与油画的比较 1.3.1时空的意识不同 国画的时空意识是灵性的空间;油画的时空意识是立体的、无尽的空间。“西方人在二度空间中再造出三维空间,而中国人拿起笔就是空间,如国画《清明上河图》采用多个散点透视法。而油画则是在二维平面空间内塑造三维立体,注重用多种色彩来表现自然中的事物美,或以大胆的色彩或形象给观者以感官刺激。 1.3.2光学规律不同 国画中的昼夜变化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光学规律,国画中表现黑夜有一特定意义的物象,(如画中人手提一盏灯笼)对光影变化不予深究;又如只画一钩弯月在树梢,国画“中得心源多些”。油画表现黑夜要把画面画成黑色或阴影部分画得黑些,因而油画“外师造化多些”。 1.3.3国画中讲究留白,讲究写意 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这样美妙的诗句用国画来表现只是在空白的纸上,斜伸出来一只红杏,如把墙头画出来,那就大煞风景了。又如《寒江独钓图》中,一叶扁舟浮在水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摘要】: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我认为中西方文化和哲学,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美学审美的差异、教育方面差异等等,中西方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借鉴,甚至将西方与东方的特质归纳为理性的与感性的,并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标准和准则来衡量我们自身的审美与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更加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积极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学习和理解。在这种态势下,促使我们必须掌握我国本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在吸收西方音乐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扬我国本民族的音乐。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音乐,差异 乐器的演变差异 谈到音乐,我们首先想到应该是演奏音乐的乐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乐器,是无疑的。据考,中国在远古时期,已有一些土鼓、磬、钟铃、骨哨、苇龠、埙等。乐器的发展,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甚至从属关系,但是同样也须臾离不开生产力发展这个基础。在铜器时代之前,根本不可能有象铜钟(但有陶钟)、铜号(但有兽角号和螺号)这些乐器;多数始发自阿拉伯和埃及等地的管弦乐器,之所以在欧洲形成现代乐器,这和文艺复兴尤其是产业革命推动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可分割,许多重要的现代乐器都产生在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电子乐器,也只可能诞生于电子技术兴起的20世纪。 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

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审美的差异: 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 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

浅谈中西方文化之差异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中西文化之差异 学院:理工学院 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课程名称:文史哲通论 学生姓名:梁嘉欣 学号:2011051506 指导教师:勾利军 2014年 6 月18 日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他们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而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

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内容提要:中西方审美文化一以伦理政教为中心,一以宗教信仰为中心。中西方审美文化从古代到近代旨在维护伦理政治或宗教信仰的正统地位,现代以来则表现出反正统的倾向,但总的说来都表现出一种建立深度模式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在当今却被消解了,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审美文化仍有区别,即一是削平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时期文学一贯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充满人文气息的深度模式,一是颠覆了西方现代主义所致力建造的“乌托邦式新宗教”这一涌动着崇拜情绪的深度模式。当代审美文化又面临着重大的抉择,西方人是以思和诗为上帝的出场做准备,中国人则是以思和诗为现代人文精神的流布鼓与呼,这分明仍与中西方人梦萦魂牵的上述两大中心问题保持着某种联系。中国古代一开始就将审美文化紧紧地挂靠在伦理道德和政治功利之上,《左传》很早就称“铸鼎象物”,“在德不在鼎”(注:《左传·宣公三年》。)。孔子称表现周武王以武力消灭纣王,取得天下的《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而表现尧舜“以德相禅”的《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臻于最高境界(注:《论语·八佾》。)。《乐记》进一步确认:“乐者,通伦理者也”,“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乐刑政,其极一也”,将音乐与伦理、政治、法律做了简单的等同。《诗大序》对诗歌的审美特点和艺术形

式也做了伦理主义的解释:“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到后来宋明理学提出“文以载道”,声称:“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注:朱熹:《朱子语类》卷139。),则是对两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伦理主义美学作出了理论总结,而这种对于文艺的伦理、政治要求不断加码的情况由于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倡导和褒奖而愈演愈烈。但是在具体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在民间的审美实践中,却有一股与这种伦理主义美学相颉颃的潮头正在酝酿、涌动,以至在后来蔚为大观,《西厢记》、《牡丹亭》热情歌颂了冲决封建礼教的叛逆思想,“三言”、“二拍”和《金瓶梅》刻画了新兴市民的生态和心态,表达了新兴市民对于人情事理的崭新看法,与传统道德伦常已经相去不可以道里计。特别是《红楼梦》,作者在“今古未有之一人”贾宝玉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对仕途经济和礼教伪说做了空前激烈的抨击,最后以悬崖撒手的骇世惊俗之举对黑暗现实做了义无反顾的弃绝。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当时大力倡导这种带有近代色彩的审美文化的人,也并未完全消除旧有的伦理主义美学的胎记,倒是时时不自觉地落入陈说的窠臼,如李贽在向读者推荐《水浒传》时称:“忠义者,事君处友之善物也。不忠不义,其人虽生已朽,而其言虽美弗传。”(注:李贽:《全像评点忠义水浒传全书发凡》。)汤显祖称戏曲“岂非

浅谈中西方绘画审美差异

浅谈中西绘画审美与思维方式的关系 班别:07美术(2)姓名:谢韵菲学号:3207010232 选题意义: 审美理想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及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结晶,而中西绘画不仅有一个形式上的区别(包括绘画形态、形式极其工具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审美视角区别。由于中西文化发展的源头、过程、结果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中西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我们切忌把西方人的观念移植过来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反之,当然也切忌用中国画观念来否定西方绘画。研究中西绘画审美差异可以让我们把绘画鉴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把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上。在研究中、西绘画艺术差异的选题上,不少学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乃至毕生的精力去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向西方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西方,为全球一体化的思维格局作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西方艺术思想的构成。对我们了解外埠世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审美理念,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和融入西方审美思想对我们的绘画艺术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作为一个艺术从事员来讲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我们必须做到“眼高手低”,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 研究状况: 中西古代人都一“和谐”为美得最高理想。西方人主要侧重的是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属性,而中国人主要侧重的是神秘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 中方思想家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超验品行,并常常将真种品性欲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中国思想家们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经验功能,并常常将这种功能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从另一个角度把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改造成为关于具体事物典型形式的和谐说,从而把西方追求“形式和谐”的审美理想与艺术的创作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这里所谓的“数”等形式特征,可以

中西审美文化差异对美术作品评价的影响

第33卷第10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3 No.10 2012年10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t.2012 中西审美文化差异对美术作品评价的影响 刘泱泱 (中南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自古以来,中西方的审美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影响着人们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如西方重写实,中方重写意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文化的交融,中西审美差异逐渐走向相互渗透,相互融洽。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中,才能充分认识并总结出中西审美认识的规律,丰富我们的美术作品,丰富我们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审美差异;美术作品评价;文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10-0089-02 中西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有很大差异,导致了中西思维方式及审美意识的不同,进而导致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所以,当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会发现中西方的美术作品会有 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这都是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给美术作品评价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中西审美文化来分析其为何能给美术作品评价带来差异,要研究中西审美文化,首先必须了解中西文化背景,以及中西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 中西文化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人生态度。从中国的态度出发可以达到一种天人感应,物我交融,万象森然的气象或意境;中国哲学主张对立统一,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追求“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中国古代主要思想意识的儒、道、佛三派,均主张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如《易传》中提倡辅助、效法自然适度而和谐,也体现了这一思想。从西方的态度出发,他们的智慧的最后的断案是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与自由,然后才能作生活与自由的享受。西方哲学则主张主客分离,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状态,倡导征服自然,追求“天人相胜”、“主客二分”的观念,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物竞天择,黑格尔宣称“绝对理念”是自然的主人,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中国美学思想直接联系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三派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他们“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成一种追求“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中国人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想促成其追求平和自然的审美意识,进而形成中国“重情”的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则直接联系着“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西方人主张用法则和规律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理性知收稿日期:2012-08-30 作者简介:刘泱泱(1988-),女,湖南浏阳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道实践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状态。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黄金分割”理论,强调秩序对称,黑格尔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的抽象概括,都体现了西方强调理性、规律的思想,进而形成西方“唯理”的美学思想。 查询中西方美术史,翻看历来的中西方经典美术作品,可以发现从古中西方的审美文化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以孔子与老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宗教美学、理性美学与经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它知足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结合丰富的实践内容,即要求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而研究得出美学范畴一般都没有严格的内涵和外延,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多义性与模糊性。诸如“意象”、“气韵”、“风骨”之类,中国文论中最常用的概念都缺乏严格的界定。这一切都说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具有非理性和非科学性。与美学范畴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美学论证手段也不是判断、推理,而是直觉、感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中国古代的美学命题一般都不是依靠论证而是在形容和比喻等描述的基础上让人们去猜测、把握、理解和感悟。由于中国缺乏严格的美学范畴和严密的论证手段,使得中国古代美学缺少像西方那样严整的美学体系和美学专著,许多美学观点均散见于诗论、乐论、画论,以及随笔、杂感、评点之类即兴式的艺术评论中。之所以说中国古代美学是经验的、实用的,是因为它丰富、具体、形象、生动,其论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因而常常会从个别的审美经验入手,去发现艺术实践不同于科学认识的独特规律。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它主要立足于对美的本质的抽象分析上。西方古代美学并不以实用为最高目的,而是首先看能否言之成理,符合逻辑。其美学范畴虽然没有中国那么丰富,但却比较严格,诸如“美本质”、“崇高”、“悲剧”、“滑稽”等都有严格的范畴界定,这一切都说明西方古代美学范畴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在论证方法上,西方古代的美学家们也表现出对于形式 89

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异同

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异同 ——五年级国际化教育方案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上海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学校也渗透了国际化教育。 中国有个老说法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西方人则建立了‘女士优先’的习惯;中国人倡导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一岁之首,所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而西方基督教发达,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西方人最看重的是圣诞节。”这些小到生活习惯,大到节日信仰的种种差别都体现着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除此之外,中西方文化习俗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别之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班对西方文化习俗知识大致包括称谓习俗、交谈习俗、餐饮习俗和节日介绍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其活动方案如下:(一)称谓习俗介绍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应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Mr.”多用于对无职称者或不了解其职称者的称呼,语气正式,用于不密切的关系。如Mr. John Smith或Mr. Smith(约翰·史密斯先生或史密斯先生)。而Mr. President(总统先生)和Mr. Chairman(主席先生)则是与职称连用。“Mrs.”主要用于对已婚妇女的称谓,和其丈夫的姓氏或婚礼后的姓名连用,如Mrs. Jones(琼斯太太)或Mrs. Mary Jones(玛丽·琼斯太太)。“Miss”是对未婚女子的称谓语,语气正式,关系一般。在英国的学校里,学生对女教师通常称小姐,如Miss Brown(布朗小姐)。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近年来有一种称呼:人们对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妇女,包括年龄大的妇女,开始用小姐相称。这种现象反映了女人喜欢自己青春永驻,而社会又投其所好的心理。英语中近年还出现了另一个对女性的敬称词,就是“Ms.”(女士),它是“Mrs.”(太太)和“Miss”(小姐)合成而来的。是妇女争取平等的产物。她们认为Mrs.一词有依附丈夫的含义,而且会显露婚姻状况,但男士的称谓语Mr.则没有这一层意思。所以当人们使用“Ms.”这一称谓语时,是和妇女本人的姓名或姓连用,不与婚姻状况联系。尽管仍然有争议,但它已被广泛使用,常见于社交、新闻媒体、公务活动及函件往来。但在不清楚对方是否结婚的情况下,这种称呼是最恰当的了。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常见的称呼英语教师的称呼就是“Ms.”,如“Ms. Zhang”。(二)交谈习俗介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