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 分析与应对策略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 分析与应对策略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与应对策略进行讨论。方法:以我院2012 年1 月~12 月的600 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

的方式对患者病历资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涉及的600 例患者中,共有18 例出现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占总数的3%,其中,9 例为脂肪液化,6 例为切口感染,3 例为切口裂开。问题的诱发因素较多,因此

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判定为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18 例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医护人员应当进一步提升手术过程中的默契度,在了解切口愈合不良问题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更

好的实现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与应对

虽然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极大的降低了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的发生,但仍

有部分患者存在着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不仅会减慢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还极

易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为此,本次研究以我院2012 年1 月~12 月的600 例

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与应对策略进行

讨论,以期为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 年1 月~12 月的600 例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女性患者人数分

别为480 例、120 例,患者年龄在7~72 周岁间,平均年龄48.3 周岁,所接收的

手术包括脾破裂手术、肠破裂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阑尾切除术、胃切除术等,患者采用全身或硬膜外麻醉。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归类和研究,统

计出现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人数,并对其具体分类、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应

对措施进行汇总,为分析和讨论工作提供充分的资料依据。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 检验,均数比

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600 例患者中,共有18 例出现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占总数的3%,其中,9 例为脂肪液化,6 例为切口感染,3 例为切口裂开。

2.2 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

表1 为发生、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相关数据统计。由表中数据我们可知,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即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是不同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

表1 术后切口不良问题的原因分析

2.3 切口愈合不良的应对措施

对于属于切口感染的患者,首先将皮内、下的缝线拆除,清理坏死组织,并

保证引流通畅,待创面新鲜后,即可进行二次缝合处理;对于属于脂肪液化的患者,若渗液较少,只需剪掉1~2 根缝线,使用生理盐水纱布条引流即可。若渗液

较多,则应将缝合线剪掉,并使用甲硝唑对伤口进行清洗,随后加压包扎。对于

属于切口裂开的患者,应对切口进行减张缝合,全面清理切口内的线结、失活组织,随后缝合腹膜8 字间断,并对外层进行减张缝合,将2 条引流管放入切口内缝线之下后使用张力缝线加以固定,以发挥其引流作用,切口的外部则使用腹带固定。以上处理结束后,18 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得到了有效愈合,未出现一例瘘道,为期三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异常情况,手术切口得到了有效恢复。

3 讨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手术室监控措施的科学化转变,目前临床上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的发生率已经得到了大幅降低,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着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出现此类问题的患者人数占总数的3%,9 例为脂肪液化,6 例为切口感染,3 例为切口裂开。在经过相应的二次处理后,全部患者的手术切口均得到了有效恢复。

由于诱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较多,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术前应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做好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其次,合理应用抗生素,若患者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或是体质指数较高,则应避免进行大块钳夹、电刀的使用,手术所产生的伤口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全面清洗。第三,合理掌握备皮时间,将伤口暴露时间压缩到最低水平。第四,提升自身的清创、缝合技术水平,做到不留死腔。最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适当增加换药次数,确保创面保持干燥状态。

总的来说,医护人员应当进一步提升手术过程中的默契度,在了解切口愈合不良问题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更好的实现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许一平.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0):132-132. [2]王维玉.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16):229-230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不愈合分析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不愈合 分析 跟骨骨折的话,通常情况下要采取钢板内固定手术,而在手术之后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不愈合等相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才能更切实有效的处理该类问题或者并发症,并且使患者的恢复进程得到有效缩短呢?针对此类问题而言,可以有效考虑药物治疗手段,通过相关药物的有效治疗和干预,在防感染消炎等方面进行切实优化,这样可以使切口不愈合等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为该类患者手术之后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 1认识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后切口不愈合情况 对于跟骨骨折患者来说,通常情况下要采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模式,要充分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关节面塌陷或者跟骨体增宽等相关问题,在对其进行复位的过程中要有效通过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使其骨折部位得到有效复位,在复位到正确位置之后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干预,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治疗效果。但是这种手术操作之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切口不愈合等相关情况就是比较典型的问题。在切口不愈合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因为各类因素的影响出现细菌感染等相关问题,这样的情况对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会造成严重影响,损害远期疗效,针对切口不愈合的情况,在最开始的情况下要有效通过切口换药清创治疗方法来有效干预。 如果切口部位有比较明显的渗出液,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取出,然后进行相对应的细菌培养,并且着重做好药物敏感试验,以此为着手点选择更切实可行的具有敏感性的抗生素进行相对应的抗炎治疗,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某些激素类药物,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进行相对应的抑制,通过此类处理之后,通常使其切口部位得到有效改善,为切口不愈合情况的处理提供必要支持。

品管圈活动提高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遵医行为的探讨

品管圈活动提高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遵医 行为的探讨 【摘要】目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缩短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方法:将2012—2014年内收治的147例接受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09—2011年收治的116例 同疾病谱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实施品管圈管理。观察实施QCC活 动后患者准确执行医嘱情况;采用HAMD与HAMA评分结果比较考察其心理状态水平及时给 予心理干预,评估心理护理效果,对比患者遵医行为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遵 医行为、心理沟通有效达标率、患者出院前的HAMD与HAMA评分及切口愈合时间比较,观 察组明显由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品管圈;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遵医行为;心理护理 品管圈在护理管理方面的应用,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并显示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护士与患者 的有效沟通是提高和改进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1】。我科于2012年上半年在切口感染患者 中实施品管圈管理,将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到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延长并对 医护人员有误解的患者,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品管圈活动于2012年1月开展,选取3年中我科共收治接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并发切 口感染的患者147例,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另选择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2009—2011年收 治的同类患者116例并将其定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以及治疗方法 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由科护士长担任圈长,病区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其余2个病区共40名 临床护士中选取技术骨干各12名为圈内普通圈员,并确定圈名为“心愈圈”。寓意:“用心呵护,早日愈合” 1.2.2确定品管圈主题及选题理由由圈内所有成员共同商议确定本次管理活动的主题为“在心 理护理沟通中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切口感染知识及护理方法的了解程度,并同时减 轻患者心理压力,学会自我管理,提高遵医行为,加快切口恢复”。选题原因: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后,因为大多数患者对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产生排斥心理,不能很好配合治 疗及护理,还有部分少数民族患者存在语言交流困难,几乎对感染切口知识及医嘱内容和自 我护理方法完全不了解,甚至由于语言沟通存在困难,还有一定的误解,故在患者在心里还 存在着相当的顾虑和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 1.2.3 现状资料:活动开始时,圈员统计病历资料,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0日共 计手术例数8825例,选取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16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严格遵守医嘱 配合治疗42例,与医院发生医疗纠纷5例,患者心理压力明显59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平 均愈合时间19天左右。 1.2.4目标设定:设定理由:根据我科实际情况,考虑到患者宗教信仰多样、病情复杂患者、高龄患者较多。最终目标设定提高心理沟通有效率25%,提高患者遵医行为25%、患者压力 减轻,切口愈合时间缩短8—12天。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病因:手术后切口感染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器械、手术区域和手术者自身的细菌污染等因素引起的。此外,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二)临床表现:术后切口感染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渗液、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切口裂开、脓肿形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做好皮肤消毒,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手术后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密切观察切口情况。术后应积极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对于已经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手术处理。 三、术后切口裂开 一)病因:术后切口裂开是指手术后手术切口未愈合或愈合不良而发生的切口裂开。其主要病因是手术操作不当、局部缺血、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二)临床表现:术后切口裂开常表现为切口疼痛、渗液、局部红肿、裂口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切口感染、内脏脱垂等并发症。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手术中应注意缝合技巧,避免切口张力过大。术后应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切口受到过度张力或外力冲击。对于已经发生切口裂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修补,并加强术后护理,避免切口再次裂开。 四、术后疼痛 一)病因: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神经刺激等因素引起的。 二)临床表现: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个体差异等因素而异。轻度疼痛可表现为局部酸痛、胀痛,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无法正常活动和休息,影响恢复。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对患者的疼痛风险进行评估,手术中应注意缝合技巧,避免创伤过大。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性进行适当的镇痛治疗,同时加强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

外科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原因及护理

外科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原因及护理 目前,外科术后难愈性伤口的修复面临着治疗周期长,花费多,风险高,难 度大,肌皮瓣修复手术继发损伤大,难以有效地改善创面愈合微环境等问题。究 竟应该如何处理外科术后难愈性伤口?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外科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临床表现! 术后切口难愈合的临床表现有三种类型。1、肤浅型,它们大多是由脂肪液 化或皮肤表皮和真皮层分裂引起的。如果脂肪层愈合良好,可以通过换药、物理 疗法、促生长药物或口服抗生素来加速。2、全层类型,可见皮下脂肪层和肌肉 层是分开的。建议采用手术修复方案进行修复或再次缝合。三。切口完全裂开了。可见皮下脂肪层完全破裂,有潜在的空洞,渗出液和引流液相对较多。此时需要 积极的外科干预,尽快修复伤口,使伤口及时闭合,避免营养流失和伤口感染。 那么,究竟为什么在术后会出现术后难愈性切口呢?原因如下: 1、全身状态主要包括年老体弱、恶性疾病、糖尿病、低血浆蛋白、贫血、 肝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影响切口愈合。衰老:衰老是伤口 愈合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组织细胞再生能力明显减弱,血管老化导致血 液供应减少。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 导致延迟甚至不愈合,伤口的机械强化过程也明显延迟。 2、营养不良:严重的蛋白质缺乏会导致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缓慢,特别是 在缺乏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的情况下,往往导致伤口组织细胞生长障碍、肉 芽组织形成不良、成纤维细胞不能成熟为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合成。例如维生 素C缺乏不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但阻碍胶原合成功能(包括脯氨酸的羟基化),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形成较少的疤痕和较弱的抗张强度;维生素A1 缺乏B 2、B 6和B 2,导致纤维化差,而全身和局部锌含量的降低也会导致愈合 缓慢。

术口愈合不良的护理诊断

术口愈合不良的护理诊断 术口愈合不良的护理诊断 术口愈合不良是指手术切口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出现了不正常的愈合 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术口感染、疼痛、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术口愈 合不良,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本文将从 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术口愈合不良的护理诊断。 评估: 1.观察术口情况:看术口是否红肿、渗液或渗血,是否有创口裂缝。 2.触摸术口:触摸时是否感到疼痛或温度升高。 3.嗅觉:嗅到术口周围有异常气味,例如恶臭味。 4.体温测量:检测术口周围是否出现局部发热。 护理诊断: 1.感染风险:根据术口的观察和嗅觉,判断是否存在感染风险。护理诊断为“感染风险”,目标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2.疼痛:根据患者反映的疼痛程度和触摸术口时的疼痛评估,护理诊断为“疼痛”,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延迟愈合:根据术口的观察,如果术口愈合的进程比正常情况下要慢,护理诊断为“延迟愈合”,目标是促进术口的愈合。 护理措施:

感染风险的护理措施: 1.保持术口清洁:使用无菌盐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定期的冲洗和清洁,以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的发生。 2.正确使用抗生素: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3.饮食调理: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疼痛的护理措施: 1.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止痛药。 2.冷敷或热敷:根据患者的偏好,可以采用冷敷或热敷的方式缓解疼痛。 延迟愈合的护理措施: 1.保持术口清洁:定期冲洗和清洁术口,避免感染,促进愈合。 2.营养支持:提供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总结: 术口愈合不良是普遍存在的手术后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康复产生不利 影响。通过评估术口情况、确定护理诊断、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最 大限度地预防和处理术口愈合不良。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术 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 恢复。

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摘要】目的对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愈合不良出现的相应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12例会阴侧切口愈合 不良5d后如期愈合7例,7d愈合3例,7~11d愈合2例。愈合率达到100%。 结论预防感染,熟练的缝合技术,有效处理切口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对提高愈合 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原因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优生优育意识的提高,在产科分娩中为了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防止会阴裂伤及保证婴儿的安全,会阴侧切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会阴侧切缝合术为产科常用手术,多用于初产妇阴式分娩。可保护胎儿免受产伤,母亲免于阴道撕伤。切开组织为小阴唇皮肤、球海绵体肌、会阴深横肌和肛提肌 的内侧纤维[1]。其感染率为 1%。许多原因可能导致会阴切口感染。为减轻会阴 切口愈合不良给产妇造成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促进产妇的健康。我院对12例会 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共有4753例,其中行会 阴侧切的有1093例,而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有12例。 1.2治疗方法 会阴侧切术后,局部出现红肿、触痛或挤出血性液,用0.5%碘伏液涂擦会阴 切口处,每天2次,产后第2天,肿胀开始渐渐消退,至第5天拆线后,切口达 到Ⅰ期愈合。 若切口有明显渗液流出或拆线后切口裂开但无感染时,则用维生素B150mg、维生素B12500Lg、庆大霉素8万单位、0.5%普鲁卡因2mL混合,于切口两创各 注射半量,深达皮下组织,每天1次,创面用0.02%碘伏液冲洗,每天2次。 若切口全层裂开、有感染者,将切口完全敞开,用0.02%稀碘伏液冲洗,再 取刮匙轻轻搔刮创面,去掉表面已感染坏死及小部分液化的脂肪组织,然后用干 棉球擦净伤口,再用甲硝唑药片研粉直接撒于创面,每天1次。待创面基本无脓 性分泌物时,进行第2次缝合,局部注射0.2%利多卡因,剪去创面坏死肉芽组织,形成新鲜创面,然后用4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24h后可行理疗,促进伤口愈合。 对于窦道形成的伤口,则局部封闭后,搔刮窦道,切掉增生之皮缘,用7号 丝线全层缝合。 出院指导:说明引起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使产妇真正理解。嘱产妇 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营养饮食和休息,强调合理营养和足够睡眠对切口愈合的重 要性。教会产妇自我护理的方法,侧切术后取健侧卧位,勤换卫生纸或护垫,大 小便后清洗会阴切口,告诉家属高锰酸押坐浴的方法,尤其强调配置方法、浓度、水温、坐浴时间等,强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的重要性。教会家属会阴消毒换药 和烤灯的使用方法。约定复查的时间和科室的联系电话。 2.治疗结果 12例愈合不良病例中5d后如期愈合7例,7d愈合3例,7~11d愈合2例。 愈合率达到100%。 3.讨论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之一。目的是为了避免严重会阴裂伤和克服分娩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 (1)脂肪液化。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2)无菌性毒性反应。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毒性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细菌毒力的大小,伤口内有无血肿开口异物、局部组织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灭菌操作是否严格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切口脂肪液化处理不当亦可造成感染。 (3)全身性因素。全身状态主要包括年老体弱、恶性疾病、糖尿病、血浆蛋白低下、贫血、肝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影响切口的愈合。 ◎年龄老化: 衰老是引起创伤愈合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各组织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已显著减弱,加之血管老化导致血液供应减少。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致使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对伤口的机械性强化的过程也显著迟缓。 ◎营养低下: 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可使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缓慢,尤其当含硫氨酸(如蛋氨酸)缺乏时,常导致伤口组织细胞生长障碍,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成纤维细胞无法成熟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维生素缺乏的影响更大,如维生素C缺乏虽不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但使其合成胶原的功能发生障碍(包括脯氨酸的羟化障碍),且影响其转化为纤维细胞,使其瘢痕形成少,抗拉力强度弱;维生素

伤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

伤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 伤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 伤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 2008-08-0321:59 伤口内脂肪液化,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最主要原因是积液.以上同道所说的方法的确不错,可适当拆除缝线充分引流.我前段时间管过一个28岁的女病人,左小腿上端内侧脂肪瘤,术后虽放置了橡皮引流片,但术后24小时就拔出了.后来伤口内出现脂肪液化,这可能与拔出引流片过早以及患者本身皮下脂肪较厚有关.经穿刺抽液,反反复复总是难以愈合,伤口持续少量渗液.术后18天将缝线拆除,换药两次见无明显渗出后,重新缝合,此后伤口愈合顺利. 这也是我工作中的一个失误啊. 从中吸取教训,教课书上说橡胶引流片于术后24小时内拔出,但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引流量较多,或估计以后会出现脂肪液化的情况,不妨延迟拔出引流片.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换药和引流很重要,但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愈合,有时也不能完全愈合,常留有窦道,使伤口经久不愈合,我们的做法是: 1、换药:根据伤口情况,每次换药都要清除坏死脂肪组织,清除标准最好是见到出血,再使用vitc加庆大霉素冲洗创面干净; 2、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方法有: a、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湿覆创面,甲硝唑使创面无菌,葡萄糖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b、红花酒精湿覆创面,可起到活血、化淤、去腐生肌功效;

c、丹参注射液湿敷也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最好是再创面干净时使用; 经上述处理如有肉芽组织生长,可用碟型胶带拉紧创口或二期缝合创口。 1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原则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多发生在术后5~7d,大部分病人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4)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2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推测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有一定的关系。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3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原则 应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渗液较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只需剪去1~2根缝线,内置以盐水纱条引流,通过换药就可使切口顺利愈合,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病人住院时间,从而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若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应及时敞开切口,充分引流并以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及时行?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普外科临床常见问题及措施

普外科临床常见问题及措施 普外科(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又称普通外科,普外科主要是治疗肝脏、血管或者人体其他外伤等疾病的临床学科。在我国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中,主要分为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胰腺脾外科,在仔细点还划分为儿科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普外科的患病几率呈现出上升趋势,那么在普外科临床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下文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手术前 (一)常见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手术前,病人会产生惧怕、焦虑的心理,主要是担心手术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所以患者会在手术前出现恐慌、排斥的情绪,精神也会异常紧张。还有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弱,会产生绝望、悲观的情绪,对自身的病情不够了解,因而会过度担心。此外,临床护理人员中,部分对疾病了解的不够或者存在认识误区,这对安抚病人工作中造成了严重影响。再有,手术室本身具备的条件,给患者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严重影响,不合适的温度会影响患者体征稳定性,进而导致患者从心理上不愿意配合医生治疗。 (二)解决对策 1、从患者入院开始,医院相关护理人员就要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自己以及医院情况,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患者减少对医院的陌生感,进而降低恐惧感。此外,在手术前1到2天,医生以及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实行人性化管理,以此来降低患者术前紧张情绪。 2、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医护人员可以适当增加家属陪护时间,让家属给患者更多的陪伴,给予患者支持,进而促进其更积极的接受治疗。

3、手术前,医生和护士需要将手术方案以及手术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的讲解给患,让患者对手术更多的了解,安定信心,医护人员可以多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提升患者信心,减少患者术前焦虑感、紧张感,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后续治疗与护理。 二、手术操作中 (一)常见问题 在普外科手术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手术切口、手术适应证问题,这也是普外科手术中关键部分。由于医生医术水平有限,导致出现手术方法和适应证的选择错误,严重影响到患者身体,给患者造成疼痛感,也导致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诊断对影响到患者接受治疗程度,如果出现失误,会对手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会导致患者手术切口受到感染,阻碍伤口的愈合,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全身感染。 (二)解决对策 1、由于手术患者存在身体差异,部分患者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不具备较强的耐受性,所以,护士要结合手术情况,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 2、根据患者手术情况,适当调整手术中用于调整病人位置的设备,比如头架、托手架、腰卡等。还要调试各种监视和维护操作所需功能的仪器、仪表。 3、对于手术所需的输液和清洗液,护士应提前放置恒温器,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引起小适。 4、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体温护理,在手术中要对液体温度进行控制,需要在手术前将液体加热到37℃到38℃,防止患者身体温度降低,使得热量丧失。此外,在手术马上就要结束距离15分钟左右,应当嘱咐对应的病床护士应当将患者的床位温度调好,避免患者进入休息室后体温下降太快。 三、手术后 (一)常见问题

肿瘤患者手臂港植入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肿瘤患者手臂港植入术后伤口愈合不良 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植入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 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 2021年7月我科11例手臂输液港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病例资料。结果:肿瘤患 者手臂输液港植入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疾病因素、操作因素、材质因素、药 物因素及其他因素。结论:加强手臂输液港术前评估,早期预防和识别伤口愈合 不良的危险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肿瘤患者;手臂港;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手臂输液港主要由静脉导管系统和供穿刺的输液港底座组成,是输液港底座完全埋入手 臂皮下的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1],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充液体、营养支持输 血和血标本采集等,为临床常用的输液辅助工具。TIVAP具有使用周期长、维护方便、并发 症少、生活质量高等优点[2],已成为需要长期输液肿瘤患者的最佳选择[3]。TIVAP有很多的 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常见伤口愈合不良、感染、血栓、导管堵塞、回抽障碍等[4]。 伤口愈合不良(Poor wound healing)是指伤口愈合过程中,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 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症状[5]。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本研究 总结分析了我科2019年7月—2021年7月手臂输液港植入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案例的原因分 析及护理对策。 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9年开展手臂输液港植入技术,每年置管数约230例。2019年7月—2021年7月共发生11例手臂输液港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其中男4例, 女7例;年龄29~71岁;鼻恶性黑色素瘤1例,颌下腺癌1例,腮腺癌1例, 乳腺癌2例,胃癌1例,直肠癌2例,宫颈癌1例,卵巢癌1例,前列腺癌1例。经过多科协作,针对性原因分析和个体化处理,2例患者进行MDT讨论,经过伤 口造口专家、静疗专家及主管医生共同讨论,经患者同意,决定进行输液港移位 缝合术,手术顺利,更换囊袋位置后,伤口虽改善,未达到预期效果,患者顺利

普外科、胸外科术后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普外科、胸外科术后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在医院手术的实施已经见怪不怪,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前用药物不能治愈的疾病,现在用手术可以减轻或者完全治愈。普外科,胸外科,顾名思义:就是医院实施手术的阵地,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我们在实施一项手术的时候,很多因素均影响着手术的成败,但由于设备和仪器的精密,医生技术日益的专业化,手术的成败很大一部分决定于术后的注意事项。本文就探讨影响术后病人康复的几大部分及解决这些因素的预防措施。 标签:普外科;胸外科;术后的注意事项;预防措施朱建华 手术是一项伟大而又神圣的发明,它的出现让我们人类又多了次生存的机会。从手术实施到完毕到患者基本上恢复,这一段时间,医生、护士及患者、家属之间都要积极配合,共同对抗病魔。从手术结束到患者身体状况的基本恢复,称为手术后期,这一时期是最关键的,关系着手术的成败。手术后期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观察病情,感染,一般的术后反应,患者的营养状况,患者的护理,还有术后病人的心理问题等几大方面,这些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所以,有必要对患者术后进行相应的处理,采取相关措施来缓解或者避免患者所经受的痛苦,预防术后可能伴随产生的相关并发症,保障病人的康复进程。 1 观察病情 要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引流管及伤口等方面进行监测,以免发生不测。 (1)对呼吸系统的监测主要包括病人完全清醒前后两个阶段的监测。第一,在病人未完全清醒的时候,一般要在其口腔内放置导气管来防止出现舌后坠阻塞气管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便于将患者气道内产生的分泌物吸出。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对病人的呼吸速率、深度及性质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患者的呼吸出现浅慢则可能是呼吸出现困难的早期特征。第二,在病人完全清醒并恢复吞咽反射后,其会自动将前期所放置的导气管吐出来,并进行自由呼吸。 (2)对于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监测需要注意的是:留意病人血压变化情况、脉搏跳动的频率及强度,同时要注意患者呼吸的相关情况。患者的这些情况能够有效反映患者是否会出现出血及休克的症状。血管疾病手术后应观察远端动脉搏动的实际情况,以便及早发现患者是否可能出现血栓症状。 (3)消化系统的监测:由于腹部或盆腔手术的病人的肠蠕动的恢复一般需要24小时左右,消化道手术病人的肠蠕动的恢复甚至需要多天的时间,因此,护士应询问病人有无排气或排便的情况,并借助听诊器等设备听诊患者的肠鸣音,可以帮助评估肠蠕动的实际恢复情况。 (4)对泌尿系统的监测:需要注意患者的尿袋内有无尿液。一般情况下如

浅析普外科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析普外科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 普外科(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是一个非常大的科室,医院里并没有普通的外科和高级外科之分。普外科是很多外科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叫做基础外科。在医学治疗范围内普外科归纳起来主要是治疗胃肠道疾病、肛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甲状腺疾病、乳腺方面疾病和血管方面疾病或者是常见的外伤等主要是通过手术的形式。经过对大量的临床经验的实践,本篇文章以普外科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为论题,总结出我们普遍在普外科临床经常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 关键字:普外科;临床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普外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基础外科范围广泛。大致可以分为肝胆外科、血管外科和胃肠外科三大科室。就医疾病多数类型为肝脏、甲状腺、肠胃疾病、血管疾病、胰腺疾病等一系列问题。普外科患者的患病种类众多病情不一,发病机制复杂,而且部分患病者情况比较危急常常伴有多种并发症,所以在普外科临床治疗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棘手情况。如果不能够完全的了解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前部署好合理的应对方案,可能会影响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以至于造成患病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加重患者的病情。 普外科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的三个问题主要有手术操作问题、临床护理问题还有术后感染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开展对这三类问题产生的临床表现、为什么产生以及解决对策做出相应的阐述。方便在以后的普外科临床工作中避免手术操作和临床护理以及术后感染问题的工作中常碰见的情况,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认真完成日常工作,对病患负责,让大家健健康康恢复。

一、普外科临床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手术操作问题 ①术前准备阶段。患者对自身的病情以及手术流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常存在患病者不安、惧怕、排斥、焦虑等情绪,尤其是对于手术安全性的担忧特别害怕,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不愿意配合手术治疗。同时临床护士对病患心理不够重视,不能对患者的病情有着专业答疑解惑,导致病人自已在哪里胡思乱想,以至于病人的配合度不够,对其手术的顺利进行加大了阻力。另外是手术环境的准备不到位,导致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手术失败。例如,手术室内的温度25度、湿度65%为宜、光线调节适当,保证环境的舒适性。这样才不当会对患者和医生产生额外的影响和不必要的因素,医生在手术中可以专心操刀操作,被治疗患者也不会受到环境的莫名压力。 ②手术阶段。主要由于主刀医生的职业技能素养所带来的问题,普外常见的手术操作问题有手术方法是或术切口方式选择错误、手术适应症选择错误,这类问题通常是因为主治医师个人疏忽或由于经验不足所造成的,给病患带来不惜要的折磨,影响手术风险。一小部分医生由于自身技能水平低或者情绪不稳定、操作失误都会导致手术切口的过程中大出血、术后感染等问题。 (二)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①在配合医院工作上家属和患者不到位,病患因为患病的原因已经很痛苦,情绪时常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暴躁,在面对手术时心里既紧张又害怕,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有时候会有排斥的情绪。家属在旁边担心、忧虑,心里面提心吊胆的,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更严格,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对患者的照顾不够而且还遵循专业护工人员的建议配合不好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 ②医护人员方面:无可厚非,也有部分医护人员自身对部分疾病病理和知识掌握不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临床经验应对日常护理,又缺乏必要的职业责任感,只想着完成工作上的要求,不在意和关心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难以应付患者的消极情感。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调查报告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调查报告 2008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常规监测中发现5月28日~6月5日外科、妇产科做35例手术,5例切口愈合不良。普外科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妇产科3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渗液延期愈合。切口感染率5.7%,术后切口不良愈合率14.2%。 初步调查 感染管理科将此情况及时报告院领导,立即召集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了解情况后,展开调查。对手术室、外科及妇产科换药室、病房空气,灭菌手术包及外科医生的手分别进行采样。医生的手合格、供应室生物监测合格,余均不达标。其中病历夹采样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措施 将采样结果反馈至相关科室,提出具体要求。 6月15日前后对手术室、临床科室等所有空调进行彻底清洗。 6月27日召开病房卫生员会议,告知病房通风、患者床单位清洁、消毒的方法及重要性,护理人员参与,护士长加强监管。 结果 6月6日~7月6日外科无术后切口感染,妇产科剖宫产术后仍继续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切口内可见吸收线线头;外科仅1例膀胱手术用可吸收线,延期愈合;骨科5月28日~7月6日未用可吸收线,无切口愈合不良,提示近期切口愈合不良与可吸收线吸收不良有关。7月7日停用可吸收线,7月7~14日妇产科11例剖宫产,无切口愈合不良征象。 7月初落实事改措施后监测结果:供应室高压锅压力表校对合格、手术包灭菌合格、供应室无菌区、手术室、产房、外科换药室空气等均达标。 继续进一步调查 7月14~21日15例剖宫产,1例表浅切口裂开,3例渗液,切口愈合不良的真正原因没有消除。 感染专职人员7月18日剖宫产手术观摩发现问题:空调出风口正对手术器械台面,当即纠正;术中用旧干纱布垫止血,有可见飞扬棉尘,7月19日更换新纱布垫。

1月普外科业务学习---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1月普外科业务学习---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表现。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一旦发生术后出血,应立即输血,并同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如保守措施无效,应尽早手术探查并止血。再次止血后仍应严密观察,防止再度出血。 二、肺不张与肺炎 (一)病因与病理:手术后肺部并发症中以肺不张最常见,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吸烟的病人,常伴有慢性气管炎,呼吸道内分泌物较多。而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止痛药和镇静剂,又抑制了呼吸道的排痰功能。切口疼痛、术后胃肠胀气和长期卧床,使肺的扩张受到影响。过于粘稠的分泌物无力咳出时,可阻塞小支气管,所属肺泡内的空气被完全吸收后,肺组织萎陷。轻者仅限于肺底部,严重者有大块肺组织萎陷,使纵隔拉向患侧,引起呼吸功能障碍。肺不张常常伴有肺部的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 (二)临床表现:少数病人仅在胸片上显示有肺不张,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多数病人表现为术后2-3天开始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严重者伴有紫绀、缺氧,甚至血压下降。病人常有咳嗽,但粘稠痰液不易咳出。合并感染时,出现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增加等。患侧肺叩诊发实,呼吸音消失,有时呈管状呼吸音。胸部透视或拍片,即可确诊。 (三)防治措施:预防的环节是:术前严格禁烟,并积极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术后强调早期活动,帮助病人咳嗽,排出粘痰;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肠胀气对呼吸的影响。想尽一切办法清除支气管的粘痰是治疗的关键,口服祛痰剂,定时作雾化吸入可使粘痰变稀,容易咳出。必要时经导管行气管内吸痰,或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吸出粘稠痰。重危或昏迷病人,因无法咳嗽,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合并肺部感染时,可适当应用抗菌素。

普外科知识

外科手术切口管理 医学论坛网2015—07-24 术后伤口感染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败血症。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阶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大部分的术后并发症都可以避免. 外科手术切口会破坏正常皮肤屏障,增加外源性或内源性细菌污染的风险,术后伤口感染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和增加治疗成本,甚至会导致败血症。然而,通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阶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大部分的术后并发症都是可以避免的。本文介绍了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的策略,提出了最佳医疗实践的建议和专家观点。 认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大部分外科手术切口被归类为急性伤口,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会在预期的时间内愈合。然而,象所有伤口一样,术后伤口的愈合也会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发生术后伤口并发症,例如切口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导致愈合延迟。 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切口并发症,其它并发症还包括术后水泡、伤口裂开,也都与SSI有关系。SSI占所有医源性感染(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s,HCAIs)的20%。外科手术后大约有5%的病人发生SSI(NICE,2008)。 SSI的表现可能是术后7至10天伤口渗出增加,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例如腹壁伤口裂开或开胸心脏手术后发生胸骨感染导致纵膈炎和伤口裂开。 术后切口管理原则 有效管理术后伤口需要多学科配合.对于预防HCAIs(包括SSI)和有效管理术后并发症有专门的指南(参见Pratt etal,2007;NICE,2008)。主要强调了术前、手中和术后三个阶段采取的系统方法。 术前阶段(Preoperative Phase) 采用综合术前评估,发现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增加患者伤口愈合问题(例如伤口裂开或水泡等)发生风险的因素包括营养状况、肥胖、吸烟或家属吸烟和特定疾病人群如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和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术中阶段(IntraoperativePhase) 术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和消毒流程。一期愈合伤口术后应该用膜敷料(有/无中心吸收垫)覆盖(NICE,2008),无不良事件(例如伤口疼痛、发热或渗出)发生可以3至5天后再换药。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伤口愈合不良指伤口愈合的3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道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一、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 既往认为,伤口愈合的快慢与好坏取决于病人的体质(如贫血、体质虚弱者,其伤口愈合将会延迟)、病因及特定的伤口环境。现代研究发现,除上述因素外,营养因素、心理因素及伤口护理的操作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期延迟,伤口易感染;营养素缺乏,组织增生受抑制,伤口增殖期停滞,因而营养因素影响者伤口愈合的全过程。心理状态因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免疫力而影响伤口愈合,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伤口愈合,而消极、悲观、抑郁等负面心理则会延迟伤口愈合。任何增加病人不适感的伤口护理操作或不利于营造伤口愈合理想环境的操作都会延迟伤口愈合。二、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 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伤口愈合不良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清创过程停滞、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或延迟、无上皮再生伴典型的术后并发症(血清肿、血肿、伤口裂开和瘢痕过度形成)以及伤口感染等,上述表现均可引起更炎症的伤口愈合不良。 三、伤口愈合不良的类型与处理 (一) 血清肿 1( 基本概念:血清肿是指血清渗液集中渗入伤口空隙中,引起局部肿胀。 2( 产生原因:可能于伤口边缘的刺激有关,如异物、凝固的坏死物、大团的结扎线、伤口张力过大(缝合过紧、创缘错位)等。

3(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因血清肿系高蛋白渗出液,富含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淤滞在伤口空隙中可能成为良好的培养基,使细菌易于生长而致感染。 (二)伤口血肿 1(基本概念:伤口血肿是指血液渗入伤口裂隙中,外观见伤口周围肿胀,有片状红色淤血,若继发性出血明显,病人还可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2(产生原因:伤口血肿产生的原因有:? 伤口血管止血不充分或结扎血管的缝线脱落;? 术后血压升高和塌陷的血管再灌注;? 活动过度引起出血;? 抗凝治疗引起凝血障碍,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肝素或华法令抗凝治疗;? 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第VIII因子缺乏)等。 3(可能的并发症:血肿可引起局部张力过大,伤口缝合断裂、裂开, 严重的出血还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4(处理:小血肿形成72h内可用冰块冷敷和吸引。大血肿需开放伤口,清除血凝块,用林格液冲洗后插入引流管并封闭伤口。严格卧床休息,严密监测血压及出血征象。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观察出血、凝血时间。 (三)软组织坏死1(基本概念:当损伤或淤血引起伤口边缘或软组织缺血缺氧时会发生软组织坏死。在伤口愈合早期,软组织坏死表现为皮肤苍白或紫绀逐渐变成棕褐色,伤口范围变大,组织生长不良,易并发感染。 2(产生原因:软组织坏死产生的原因有:? 伤口切开引流不充分;? 严重的皮肤创伤,如脱套式皮肤撕脱伤、贯通伤等; ? 移植皮瓣血供不良或游离皮瓣出现“血管危象”,即指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后发生该吻合血管的痉挛、栓塞危及移植皮瓣存活的一组症候群。 3(处理 (1)及早报告医师,给予药物改善循环,如654,2和凯时(前列地尔)。 (2)急诊处理脱套式撕脱伤和贯通伤伤口(清创缝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