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试析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试析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试析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试析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试析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钻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钻探是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对物探结果的验证。本文从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种类、预防、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探讨预防和减少孔内事故的发生,达到提高地质钻探效率的目的。

标签:钻探;孔内事故;钻探效率

钻探是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中主要的手段,地质钻探中钻进速度的快慢、钻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质资料的提出和勘探报告的提交时间及质量,因此预防和减少孔内事故发生,改善钻探条件、提高钻探工艺,是提高钻探效率的有利措施。

1、孔内事故的种类

概括的说,孔内事故分为人为事故和自然事故两大类。依据事故发生的现象及原因,孔内事故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1钻具折断事故

指在钻进过程中发生的钻杆、岩心管、各种接头的折断,或钻具脱扣等事故。

1.2卡钻事故

卡钻事故常常发生在不稳定地层,由于孔壁岩石错动,使粗径钻具被卡在孔内。如掉块卡钻、探头石卡钻、缩径卡钻等。

1.3夹钻事故

夹钻事故一般发生在孔底,钻具被挤夹住,不能转动,也不能上下串动。如钻头与孔壁夹钻、岩心与钻头夹钻等。

1.4埋钻事故

埋钻事故一般发生在孔底,主要是钻具上部被埋住,不能转动,也不能提升。如岩粉太多沉积埋钻、流砂埋钻、孔壁坍塌埋钻等。

1.5烧钻事故

钻进中由于冷却不好,使钻头与孔壁、岩心管烧结为一体,钻具不能回转,也不能提动,烧钻事故多发生在硬质合金钻进和金刚石钻进。

钻孔灌注桩常见工程事故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钻孔灌注桩常见工程事故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钻孔灌注桩常见工程事故及预防措施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介绍了钻孔灌桩常见的工程事故,包括:地质勘探资 料和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孔口与钻孔存在的问题、桩端 持力层判别错误、孔底沉渣过厚或开灌前孔内泥浆含砂量 大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工程事故;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具有低噪音、小震动、无挤土、对周围环 境及邻近建筑物影响小、能穿越各种复杂地层和形成较大 的单桩承载力、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和不同规模建筑物等优 点,在桥梁、房屋、水工建筑物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 为一种重要的桩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钻孔灌注桩

的桩长和桩径不断加大,单桩承载力也越来越高,同时也使单柱的设计成为可能。对于长桩、大桩,其施工难度大,易发生质量事故。而单柱设计对桩的质量要求高,发生质量事故后,加固处理难度大,且费用较高。因此,有必要对钻孔灌注桩的常见质量事故加以分析,找出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相应对策,尽可能防止质量事故发生。 1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 地质勘探主要存在勘探孔间距太大、孔深太浅、土工试验数量不足、土工取样和土工试验不规范、桩周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不准等问题。设计文件主要存在对地质勘探资料没有认真消化、桩型选择不当、峻工地面标高不清等问题。因此,在桩基础开始施工前,应针对这些问题对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另外,对桩基础持力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场地,应适当加密地质勘探孔,必要时进行补充勘

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输送机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刮板输送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刮板链松紧要适宜,装煤适量,机尾安设保护,防止杂物进入。当刮板链断时,应立即停机接链。 2、保持输送机平直,装煤要装在溜槽中间,可用木板或搪瓷溜槽过渡。若出现飘刮板链的现象,应将输送机垫平、摆正。 3、为防止刮板机在机头处落撤,应保持机头平直,增加齿高,保持齿轮清洁。若落车了,可用导链轮咬出杂物,或反向断续开车并用撬棍复撤。 4、为预防传动链断链,应经常注油,清扫链轮侧煤粉。 5、放炮前将溜槽用煤埋好,以防损坏溜槽。 6、定期检查齿轮磨损情况及轴承情况。 7、装煤适量、均匀,避免强制启动,并定期检查磁力启动器。 8、加强主要部件的日常检修和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二)、胶带运输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主运输系统带式输送机应使用阻燃输送带,偶合器坚持使用难燃偶合器。 2、带式输送机要使用防滑、堆煤、溜煤眼满仓保护、防跑偏、超温洒水、烟雾报警六项保护规范,整齐合格,动作可靠。 3、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20 m范围内应用不燃材料支护。 4、带式输送机机头及输送带通道消防设施齐全、规范。机头设

置2台合格的灭火器和0.2M3的灭火沙,机头、机尾的安全防护装置要完善。 5、带式输送机一旦出现火灾,现场值班司机应及时通知矿调度室,并关闭机头配电设备电源,用现场灭火器进行灭火。如危及生命安全,应按照避灾路线避灾。 6、防止大块物料冲击胶带,尽量减少溜槽落差或胶带输送机之间的落差。同时要注意入料方向与胶带运行方向一致。 7、输送机的驱动装置、滚筒、连轴器等都要装设保护罩和保护栏杆,防止人员靠近造成滚筒绞人事故。 8、输送机两侧要有足够宽度,运行中禁止人员跨越胶带,需跨越处要设桥梯。 9、当人员坠入溜煤眼时,要立即停下输送机,如果现场有能够到达伤员的保安绳,现场人员要积极抢救,设法把伤员救至溜煤眼上口。处理这类事故时,抢救人员必须使用保险绳,并拴在牢固的物件上。 10、当人员被卷入输送机的某一部位时,要立即停下输送机,然后松开输送机张紧绞车,救出伤员;如果还营救不出来,要设法割断输送带,救出伤员。 11、加强主要设备的日常维修和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钻探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

钻探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于钻探工程孔内事故,目前尚未见到确切定义的相关资料。通常把钻探工程过程中发生的,中断钻孔内正常钻进得各种故障统称为孔内事故。它分为埋钻、卡钻、烧钻、断钻、落物、套管事故等几种类型。 虽然这些事故一般不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国家也没有将它列入统计范围,但孔内事故和引发一系列其它危害。并且在处理事故(排除孔内故障)的过程中,常危及到人身安全。目前,全国石油、地质、建筑等行业尚有大量人员在从事钻探工程施工。因此,分析研讨孔内事故的危害及预防十分必要。 一、孔内事故发生原因 1、人为原因 主要是责任制度执行不严造成的事故,即指挥者或操作者没有严格认真的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在施工中此类事故尤为普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指挥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执行规程和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违章指挥,造成事故。如孔内出现挤夹钻具或翻孔埋钻时,钻机长不认真分析事故原因,而是指挥操作者蛮干。栓根绳硬拉或强行开动钻机立轴回钻,造成钻杆扭断。二是钻机当班操作人员不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或者

在操作中粗心操作所致。如交接班时不很好交代水泵、钻机运转情况,盲目接班,一旦水泵不来水,就回烧钻。三是施工中技术管理薄弱,不进行经常性检查,缺乏日常安全工作的预见性,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缺少有力的技术措施。四是钻机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操作不准确,不熟练。另外,钻具级配不合理,也容易造成孔内事故。 2、机械原因 机械因素造成的孔内事故主要是钻机的绞车。如柴油机、电动机在运转中突然出现故障,钻具在孔底提不上来,待故障排除钻具也被夹住,造成事故。 3、客观原因 主要是遇到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夏季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将工地淹没,或泥石流洗劫现场,都会使钻具无法提出孔内,钻孔被淤被埋,造成钻具夹埋,致使钻孔报废;在林区工作时遭遇火灾,蔓延到工地造成损失;突然停电致使钻具在孔内停留时间太长也会造成夹埋事故。 二、孔内事故处理方法 1、打捞 打捞是钻探中处理事故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各种类型的公、母矢锥,打捞掉入孔内的钻杆、钻铤、岩心管、钻头。这种方法,经常用来处理钻杆或钻铤的折断、脱扣、甩管等事故。有时,因钻杆断头斜劈,用矢锥给不上劲,可用可退

钻孔灌注桩常见工程事故及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钻孔灌注桩常见工程事故及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195-59 钻孔灌注桩常见工程事故及预防措 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介绍了钻孔灌桩常见的工程事故,包括: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孔口与钻孔存在的问题、桩端持力层判别错误、孔底沉渣过厚或开灌前孔内泥浆含砂量大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工程事故;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具有低噪音、小震动、无挤土、对周围环境及邻近建筑物影响小、能穿越各种复杂地层和形成较大的单桩承载力、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和不同规模建筑物等优点,在桥梁、房屋、水工建筑物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桩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钻孔灌注桩的桩长和桩径不断加大,单桩

承载力也越来越高,同时也使单柱的设计成为可能。对于长桩、大桩,其施工难度大,易发生质量事故。而单柱设计对桩的质量要求高,发生质量事故后,加固处理难度大,且费用较高。因此,有必要对钻孔灌注桩的常见质量事故加以分析,找出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相应对策,尽可能防止质量事故发生。 1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 地质勘探主要存在勘探孔间距太大、孔深太浅、土工试验数量不足、土工取样和土工试验不规范、桩周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不准等问题。设计文件主要存在对地质勘探资料没有认真消化、桩型选择不当、峻工地面标高不清等问题。因此,在桩基础开始施工前,应针对这些问题对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另外,对桩基础持力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场地,应适当加密地质勘探孔,必要时进行补充勘探,防止桩端落在较薄的持力层上而发生桩端冲切破坏。场地有较厚的回填层和软土层时,设计者应认真校核桩基是否存

钻井事故处理

处理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应遵守以下四条原则: ????1、安全的原则: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多种多样,处理事故,工序复杂,处理过程中,必须从设备、工具、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各个方面进行详细地考虑,不但要考虑如何进攻,而且要考虑如何退守,凡事要留有馀地,留有后路,不能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傻事。 2、快速的原则:一旦发生井下事故或复杂问题,其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所以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必须抓紧时间进行处理,要迅速的决策,迅速的组织,迅速的施工,工序衔接要有条不紊。 3、灵活的原则:处理井下事故和复杂情况是一个多变的过程,很难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案,既要重视过去的经验,又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既要灵活机动,又不违犯客观规律;既要大胆思考,又要符合逻辑思维程序。 4、经济的原则:面对不同事故情况,从各种处理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工艺的难易程度、工具材料费用、占用钻机时间、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在经济上合得来则干,合不来则止,此路不通,另走他路,处理事故的原则是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但有些事故必须处理的,就应尽最大能力进行处理。 造成钻具事故的原因: 疲劳破坏、腐蚀破坏、机械破坏、事故破坏。它们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就某一具体事故来说,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原因造成的。疲劳破坏是钢材破坏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腐蚀破坏是钻具提前损坏的普遍原因之一。 形成钻具疲劳破坏的原因: 1、钻具在长期工作中承受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复杂应力作用,达到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交变次数时,便产生疲劳破坏; 2、钻具达到临界转速引起的振动破坏; 3、钻进时的跳钻、别钻,既可产生纵向振动,又可产生横向振动,对受压部分钻具破坏极为严重,所以在砾石层钻进,最容易发生钻具事故; 4、钻具在弯曲的井眼中转动,每旋转一圈,拉压应力交变一次,如此频繁促使钻具早期破坏; 5、天车、转盘、井口不在一条中心线上,井口附近的钻具产生应力变形; 6、将弯钻杆接入井中,与其上下相连的钻杆都产生弯曲应力,这段钻具与狗腿井段相遇,产生的交变应力将是相当大的。 造成钻具腐蚀的因素有: 氧气腐蚀、二氧化碳腐蚀、硫化氢的腐蚀、溶解盐类的腐蚀、各种酸类的腐蚀、电化学腐蚀、细菌腐蚀 其中溶解盐类的腐蚀的规律是: 1、和钻井液pH值有关,pH值越低腐蚀作用越强; 2、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活动能力越强,腐蚀速度加快; 3、和溶解盐的浓度有关,溶解盐浓度越大,腐蚀速度越快; 4、和钻井液流速有关,流速越快,腐蚀越快,因此钻具内壁比外壁腐蚀快。 钻具机械破坏的因素有: 1、钻具制造中形成的缺陷; 2、钻具在长期使用中的腐蚀与磨损; 3、搬运或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外伤; 4、上扣不紧,不按规定扭矩上扣,或接头台肩靠不紧,台肩不密封,螺纹易刺坏和疲劳折断; 5、处理卡钻事故,不恰当的大力活动钻具,超过极限,损坏钻具; 6、钻进时钻压过大,发生连续别钻,或遇阻卡强扭,把钻杆母螺纹胀大、胀裂,造成钻具脱落; 7、对连接螺纹长期使用,不定期卸开检查,致使螺纹磨损严重,造成钻具脱落; 8、在内径突变处,流动的钻井液形成涡流,冲蚀管壁,甚至刺穿,降低钻具强抗拉、抗扭强度; 9、将连接螺纹规范搞错,咬合不紧,容易磨损造成脱落; 10、中途测试挤坏钻杆。 钻具事故破坏的因素: 1、把不同钢级、不同壁厚、不同等级的钻具混同使用,强度弱的先破坏; 2、顿钻造成钻具折断; 3、事故倒扣;4由于操作失误,过失倒扣。钻具断落的特征有: 1、悬重下降; 2、泵压下降; 3、转盘负荷减轻; 4、没有进尺或放空。 钻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1、钻具上下钻台,公母螺纹必须戴防护套,并且平稳起下,不许碰撞钻杆两端的接头; 2、钻具连接前,将公母螺纹及台肩清洗干净,仔细检查,没有问题,方可涂好合格的螺纹脂,进行连接; 3、上、卸扣时,不允许大钳咬钻杆本体; 4、当钻具悬重超过1100kN时,用长体卡瓦或用双吊卡进行起下钻和接单根作业; 5、任何东西不许撞击井口钻具的母接头台肩; 6、对扣准确,不许错口或硬上; 7、按标准扭矩上扣; 8、鼠洞接单根时,必须用大钳按标准扭矩紧扣; 9、钻铤提升短节,用大钳紧扣; 10、卸开螺纹时,使螺纹不受力; 11、卸扣不许用转盘绷扣; 12、避免钻具产生刻痕,特别是横向刻痕; 13、除处理事故外,弯钻杆不许下井,不许使用弯方钻杆; 14、不能用钻杆做电焊时的搭铁线,容易烧成伤疤; 15、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超过钻具的屈服强度提拉或扭转; 16、使用高矿化度钻井液时,应加防腐剂,以保护钻具; 17、钻井液pH值应维持在9.5以上,可以减少腐蚀和断裂; 18、钻遇硫化氢气体,坚决压死; 19、井下温度超过148°C时,钻井液处理剂和螺纹脂中,避免含有硫的成分; 20、进行钻杆测试时,钻杆在硫化氢环境中暴露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 钻具管理制度: 1、钻具应分类组合,成套使用,实行租用制度; 2、入井钻具要详细检查钢号、壁厚、公母接头、水眼直径,丈量长度,登记造册,台肩接头清洗干净,检查钻具有无致命损伤,不合格者不许下井; 3、使用钻具要实行上下倒换制度; 4、执行错扣检查制度;(好处:检查接头台肩的完好程度,可以防止扣紧难卸的问题) 5、要执行定期探伤制度;(钻铤及接头每运转200-300小时进行探伤)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1前言 钻孔灌注桩是采用机械钻孔的一种成桩方法,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多、并须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 钻孔灌注桩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地层,而且设备投入较少,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都在水下进行,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严重时甚至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在钻孔过程中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确保桩基工程施工能保质、保量完成。 2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 2.1漏水 护筒外壁、孔下漏水,严重的会引起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原因分析: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②遇到溶洞致使孔下漏水。 在钻进中如发生漏水现象不能保证孔内水头时首先集中力量加水,使水位不再下降,针对漏水原因进行如下处理:①属于护筒漏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在筒外周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

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②孔下漏水时,应用泥膏填至不漏水为止,并用泥浆护壁;如在石灰岩地层钻孔时发生孔内水位骤降,很可能是遇到溶洞,此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投块石和粘土冲压,将穿越溶洞部位充填密实至孔内不再失水为止,然后再重新钻进。 2.2坍孔 在钻进过程中,如出现孔内水位骤降,排出的泥浆中不断有气泡上冒,出土量显着增加但不见进尺,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坍孔迹象。 原因分析:①护筒埋置太浅,周围封填不密实而漏水;②操作不当,如提升钻头倾倒,或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③泥浆稠度小,起不了护壁作用;④泥浆水位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小;⑤向孔内加水时流速过大,直接冲刷孔壁;⑥在松软砂层中钻孔,进尺太快。 预防与处理措施:①孔口坍塌时,可拆除护筒,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在钻;②轻度坍孔时,可加大泥浆相对密度和提高水位;③严重坍孔时,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④水位变化过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加水头或用虹吸管等措施保证水头相对稳定;⑤提升钻头及下钢筋笼时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⑥在松软砂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且用较好的泥浆护壁。

钻井事故及处理名词解释

钻井事故及处理名词解释 (Drilling accidents and treatments) 一、钻井井下事故(Downhole drilling accident):钻井作业在井内发生的各种事故的总称。 1、卡钻(pipe sicking):凡钻柱在井内不能上提、下放或转动叫做卡钻。 2、机械卡钻(mechanical sticking):除压差卡钻之外的卡钻统称为机械卡钻。 3、泥包卡钻(bailing-up sticking):钻入泥页岩底层不能及时清除井底岩屑,钻井液与岩屑混合紧紧抱住钻头或其他井下工具形成的卡钻。 4、砂桥卡钻(sand bridge sticking):岩屑在井径变化处集聚堆积造成的卡钻。 5、沉砂卡钻(solids setting sticking):岩屑在井底沉积造成的卡钻。 6、键槽卡钻(key seat sticking ;key slot sticking):钻井作业过程中,钻具在井壁形成的槽沟内被卡。 7、垮塌卡钻(sloughing hole sticking):由于井壁坍塌埋住钻具而发生卡钻。 8、压差卡钻(differential pressure sticking):即粘附卡钻,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使钻柱紧贴于井壁发生卡钻。 9、小井眼卡钻(undergauge hole sticking):当井眼直径小于使用钻头直径,在下钻时钻头压入该井段造成的卡钻。 10、缩径卡钻(formation swelling sicking,hole shrinking sticking):由各种因素一起井径缩小而造成的卡钻。 11、顿钻卡钻(drill string free-fall sticking):由于顿钻后钻具弯曲造成的卡钻。 12、落物卡钻(junk sticking):由于井内落物而造成的卡钻。 13、水泥卡钻(cement sticking):在挤、注水泥作业中造成的卡钻。 14、干钻卡钻(dry drilling sticking):在无钻井液到达钻头时钻进而发生的卡钻。 15、落物事故(junk accidents):指钻头、牙轮、滚珠、刮刀片、钳牙等井下或地面工具或物体掉入井内的事故。 二、钻具事故(drilling string accident):指钻杆、钻铤、各种工具接头及辅助工具在井下发生的断脱、刺穿等事故。

下钻预防钻井事故安全注意事项

下钻预防钻井事故安全注意事项: 1、下钻前仔细检查起下钻工具,销子齐全,螺丝不松。 2、上卸钻头用钻头盒,PDC钻头要用麻袋包好上卸,安装喷嘴应用手平稳压入,不得用榔头击入;新钻头应量外径,根据上只钻头起出外径确定划眼井段。(特别是灰岩、砂岩段) 3、接钻铤必须用安全卡瓦卡牢,安全卡瓦距卡瓦10—15厘米,严禁将安全卡瓦随钻铤带上二层台。 4、转盘上禁止放手工具,在井口使用手工具必须将井口盖严,丝扣油刷子严防落入钻柱水眼内。 5、下完钻铤或钻头下至套管鞋内,将钻具坐于转盘上检查保养钻井设备。检查重点:悬吊系统、刹车系统。 A、大绳断丝,1个扭距不超过7丝。 B、活绳头、死绳头螺丝。 C、试验防碰天车是否起作用。 D、调整刹把,灵活好用。 E、钻机各盘链条小销子。 F、各类油嘴注黄油。检查保养完下钻。 6、钻具出套管后,挂电磁刹车下钻,遇阻不超过100KN,否则必须上提钻柱恢复原悬重,然后再下放。钻柱在连续遇阻状态下,下行不超过一单根,必须上提到原位置恢复悬重,防止下压过多或井壁上泥饼、岩削堆积到钻头上部使钻具上提遇卡,发生卡钻。下钻遇阻不超过150kw,多次上下活动无效,必须接方钻杆开泵划眼,划眼以冲为主,转动为辅,防止划出新眼。 具体做法:开泵后下放遇阻10—20KN,刹住刹把,起动钻盘转几圈,悬重恢复就停转盘下放。大段划眼,必须循环钻井液一周,将岩屑带至地面,防止停泵后发生沉砂卡钻。 7、钻具上扣必须上到归定扭矩。B型大钳必须双钳紧扣,5″钻柑四道猫头绳拉紧,6″以上必须四道猫头加摩擦猫头拉紧,防止工作中倒扣。 8、下钻通过油气层井段或易垮塌井段,要控制下放速度,防止压力激动破坏井压平衡,憋漏地层,引起井下复杂。 9、严禁在大钩承受负荷的情况下调刹带,应在空游车上行时调,刹把下、曲拐下不允许有杂物,刹车毂内严禁落入油污。{用干纯碱清洗}下钻完前二柱关掉冷却水。 钻进预防钻井事故安全注意事项: 1、下钻完,钻头离开井底2—3米以上(一般上提一单根)开泵,开泵时柴油机转速800-900转/分。立管边沿泵压升到5MPA摘泵,下降后再开,多开几次,观察井口返出钻井液后,开泵连续运转。柴油机转速调到钻进时的转速1150—1200转/分。待泵压稳定后,钻头慢速下放止井底,轻压慢转平稳接触地层,牙轮钻头跑合30分钟,PDC钻头井底造型钻进0.3米,然后按设计钻井参数正常钻进。 2、送钻:精神要集中,可点送、可溜送。都要求送钻均匀,眼看指重表,同时观察滚筒或大绳下放速度,做到既跟上钻压又不溜钻。严禁钻头加压起动钻盘。 3、接单根前要逐渐减少钻压,使钻具有最大伸长余地,减少钻头超压,延长钻头使用受命。 4、单点测斜必须是在方钻杆打完,未接单根前进行,测斜仪在起下钻途中,每隔1—2分钟活动钻具一次,距离不小于2米。 5、钻进中经常观察指重表,泵压表数值,发现悬重减少,泵压下降立即查找原因,先找地面原因,地面原因消除仍未恢复正常,立即起钻检查。 6、钻进当中应关心震动筛砂子的多少,发现沙子增多应观察砂样是不是垮塌。发现砂子减少是不是钻井液性能变化,携岩能力差,都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7、钻进当中,每天白班应按排一次20—30分钟的设备检查保养,重点是检查传动、过桥、一当、转盘。链条小销子,水龙头冲管黄嘴注黄油。最好夏季安排在8:00~9:00,冬季

钻井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

钻井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 钻井安全管理永远是钻井生产中的主题,为了加强钻井技术管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确保钻井生产正常运行的目的。钻井队一但发生事故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向项目部和技术公司汇报,主要汇报内容为发生时间及经过,井深、钻具结构、钻井液性能、井队工具材料储备等。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井队技术员必须详细记录处理方案并及时向技术公司和上级部门汇报。安全员对事故处理制定风险识别和安全施工措施。 一、井下事故一般预防措施 1.钻井液维护处理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加足处理剂,以保证井眼畅通,井壁稳定和井下安全。 2.快速钻进时要开大排量,测斜和接单根前要循环,速度要快,并做到早开泵,晚停泵。 3.深井段起钻前一定要维护处理好钻井液性能,并充分循环干净后再起钻。起钻时必须及时灌满钻井液。 4.起钻遇阻时,应立即接方钻杆循环、活动、倒划眼。必要时可配一定量高粘切的稠浆打入井内携砂洗井,不得大吨位强提硬拔,违章蛮干。 5.下钻距井底前3-5个单根,必须接方钻杆循环划眼到底,不得强行将钻具硬下入沉砂、水泥混浆或小井眼中。 6.因生产水供不上导致泥浆量不足时,不得存在侥幸心理,凑合维持钻进,应立即果断起钻。

7.因某种原因需暂时停钻,要开泵循环,勤活动钻具,静止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活动钻具时幅度要大,方法要得当,并不能在一个位置长时间循环钻井液。若井下不正常,应果断起钻。 8.因设备突发性故障需停钻修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将钻具起至安全井段或全部起出。若无法起钻,应尽量设法活动钻具或开泵循环;实在无法循环活动时,应将钻具悬重压在井底。 9.入井钻具必须要认真检查丈量,杜绝坏钻具入井。内外径及长度要记录准确,特殊工具入井前必须画有草图。 10.钻具入井时,必须刷净丝扣,涂好丝扣油,并按规定扭矩紧扣。钻铤上卸扣时必须使用链钳。 11.每次起钻时,都应对钻具进行倒换、错扣,并做好记录。 12.每口井对钻具、配合接头应进行一次探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13.钻进时要坚持泵房坐岗制度,随时注意泵压变化。若发现泵压下降,要立即停泵检查。如不是地面原因,应果断起钻检查钻具。起钻时必须使用液压大钳或采用旋绳卸扣。 14.若发生断钻具事故,切忌立即起钻。应对上鱼头,压住循环,并对钻井液性能进行适当调整,提高粘、切和润滑性,待井底砂子循环干净后再起钻打捞。 15.钻头入井前要认真检查各部位是否完好,新钻头下至井底要轻压(5K N)慢转磨合30分钟后,方可逐步加压钻进。 16.钻进时操作要平稳,送钻要均匀,严禁溜钻和顿钻。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及预防措施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及预防措施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公司对在建工程发生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与处理能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陕西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部施工生产的实际,特制本项目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的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的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的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事故损失。 二、事故应急范围 施工现场或毗邻建筑物的土方坍塌、触电事故、机具伤害、火灾事故。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本项目部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王家富,副组长:顾卫南;成员:张学军、李志龙、张正明、张正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顾卫南负责。下设事故处理组;组长:李志龙。 四、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解决事故及调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按应急救援预案有效开展工作,根据救援工作实际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决策。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承担本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处理期间的日常联络工作,了解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的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编制事故情况简报,负责车辆和通信联络工作。 3、事故处理组职责:负责了解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及时将情况向相关领导报告,协调指导组织抢险和救援,消除险情,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协调公安、消防、医疗等单位进行的组织救援工作。 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预防措施 第一章防止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1、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工程,在施工前都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下情况,制定施工方案,按照土质的情况进行边坡支护或者壁支撑。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的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雨后和解冻时期),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外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2、对于人工扩孔桩工程,必须根据地质情况及条件制定施工方案,制定包括防止坍塌、打击、坠落、触电、火灾等内容的安全技术措施,并须配备气体检测仪后方可施工。 3、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它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

钻井常见井下事故的处理

6 常见井下事故及复杂情况处理 钻进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井下事故和复杂情况,如各种类型卡钻、井漏、井塌等,而其中卡钻事故是最常见事故。卡钻是钻头或钻具在井眼内被卡住而不能起下和转动的现象,卡钻的种类多种多样,就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压差卡钻、缩径卡钻、沉砂卡钻、垮塌卡钻、键槽卡钻、小井眼卡钻、落物卡钻等。 6.1 卡钻 6.1.1 卡钻的种类、原因及预防 (1)压差卡钻:是指在压差作用下,钻具被推向井壁并粘住而不能活动的现象,又称泥饼粘附卡钻。压差卡钻常因高压差作用、地层渗透性好、厚泥饼、钻井液性能不稳定、司钻操作不当而引起。压差卡钻的特点是:钻具上下活动困难又不能转动,但循环畅通、泵压稳定,随着时间的增加卡钻力会越来越大,被卡钻具段可能越来越长。预防措施:采用优质防卡钻井液,降低钻井液泥饼厚度和磨擦系数,尽可能设计和使用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实现平衡钻进,在满足工艺技术要求的情况下,钻铤不宜过长,钻铤尺寸要小,也可在钻具组合中加入稳定器,应尽量减小钻具在裸眼井段内的静止

时间,有条件时,应将钻具起出渗透地层井段。 (2)缩径卡钻:钻遇塑性流动状的地层及渗透性好而易形成厚泥饼的地层,使井径缩小,钻头通过困难而造成的卡钻称缩径卡钻。缩径卡钻的特点是起钻时上提困难,下放比较容易,循环泵压增高,起出的钻具常常在钻头上有泥饼。预防措施:控制钻井液失水量与泥饼厚度,选择适当的ρm,在井径小的井段勤划眼,起钻时慢起慢下,严禁猛起猛下。施工速度尽量要快,要多短起下钻。 (3)沉砂卡钻:这种卡钻多发生于钻井液的悬浮能力差,泵排量小,或钻具循环短路以及钻井液净化工作差,使岩屑没有及时带出和除净,当停止循环时,大量砂子下沉,埋住钻头及部分钻具而造成卡钻,沉砂卡钻的特点是:泵压极高,严重时循环不通或憋漏地层,只进不出,钻具不能上下活动和转动。预防措施:保证合理的上返速度,使用适当粘度和切力的钻井液,以满足携带岩屑的要求,快速钻进中,接单根前应循环,保证岩屑返到一定高度,有足够的时间接单根,起钻前应充分循环以带出井内的岩屑。 (4)地层垮塌卡钻:这种卡钻一般发生在吸水易膨胀剥落的页岩、泥岩、胶结不好的砾岩及断裂破碎地层。垮塌卡钻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液的防塌性能差,钻井液失水量大或ρm不足,矿化度小,泡时间长,钻井液密度过小或起钻灌钻井液不够、井漏、抽吸而致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 理措施(新版)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新 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前言 钻孔灌注桩是采用机械钻孔的一种成桩方法,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多、并须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 钻孔灌注桩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地层,而且设备投入较少,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都在水下进行,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严重时甚至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在钻孔过程中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确保桩基工程施工能保质、保量完成。 2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 2.1漏水 护筒外壁、孔下漏水,严重的会引起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

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原因分析: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②遇到溶洞致使孔下漏水。 在钻进中如发生漏水现象不能保证孔内水头时首先集中力量加水,使水位不再下降,针对漏水原因进行如下处理:①属于护筒漏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在筒外周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②孔下漏水时,应用泥膏填至不漏水为止,并用泥浆护壁;如在石灰岩地层钻孔时发生孔内水位骤降,很可能是遇到溶洞,此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投块石和粘土冲压,将穿越溶洞部位充填密实至孔内不再失水为止,然后再重新钻进。 2.2坍孔 在钻进过程中,如出现孔内水位骤降,排出的泥浆中不断有气泡上冒,出土量显著增加但不见进尺,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坍孔迹象。 原因分析:①护筒埋置太浅,周围封填不密实而漏水;②操作不当,如提升钻头倾倒,或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③泥浆稠度小,起不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第二章编制说明 (3) 第一节编制目的 (3) 第二节事故类型与性质 (3) 第三节应急工作原则 (4) 第四节编制依据 (4) 第五节适用范围 (5) 第三章应急组织机构 (5) 第一节成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 (5) 第二节岗位和职责 (6) 第四章应急响应 (8) 第一节响应分级 (8) 第二节响应程序 (9) 第五章应急处理程序 (10) 第一节事故报告原则 (10) 第二节事故报告内容 (10) 第三节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 (11) 第四节报警和通讯 (11) 第五节现场抢救 (11) 第六节应急恢复 (12) 第七节应急结束 (12) 第六章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 (12) 第一节急救技术 (12) 第二节常备药品 (13) 第七章应急救援措施 (14) 第一节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4)

第二节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15) 第八章主要联系方式 (15) 第九章训练及演习 (16)

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06标段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六标段第13个车站至第15个车站的车站及区间工程,该标段为三站两区间(湘江西路站、湘江西路站~焦山村站区间、焦山村站、焦山村站~银山站区间和银山站),设计起点里程(CK21+)至设计终点里程(ZK23+)范围内的车站主体、区间、出入口及风亭等附属(含车站公共区电梯、扶梯及自动售检票设备的布置等)建筑设计。湘江西路站为地下两层两跨岛式站台车站,基坑深度米,围护结构型式为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焦山村站站为地下两层两跨岛式站台车站,基坑深度米,围护结构型式为吊脚桩+岩石喷锚支护;银山站为地下两层两跨岛式站台车站,基坑深度米,围护结构型式为吊脚桩+岩石喷锚支护;湘江西路站~焦山村站区间区间长度(双线延米)为延米,拟采用矿山法施工;焦山村站~银山站区间区间长度(双线延米)为551延米,拟采用矿山法施工。 第二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目的 为确保我项目部物体打击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展开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节事故类型与性质 1、事故类型 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物体打击伤害所造成的事故。

岩心钻探孔内事故的分类和预防处理

15孔内事故的分类和预防处理 15.1 孔内事故分类 151..1卡、埋、烧钻事故 孔内钻具由于卡阻、塌埋、烧结、吸附而无法回转或提动。 15.1.2钻具事故 孔内钻具折断、脱扣、坠落等。 15.1.3套管事故 套管整体下滑、中间断开、管壁损坏等。 15.1.4 落物事故 孔内掉入钻头、工具等坚硬小物件。 15.2预防孔内事故的基本要求 15.2.1 加强机台生产技术管理,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施工设计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15.2.2全面了解工区环境与地质情况,制定孔内事故防治预案。 15.2.3注意设备、钻具、机具、仪表的检查维护,确保运行正常、工作可靠。15.2.4注重冲洗液性能的调配和维护。 15.2.5在深孔或复杂地层施工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15.2.6采用高效钻进技术快速通过不稳定地层;或应用绳索取心、双壁反循环等先进钻进技术进行满眼钻进随钻护壁,减少事故发生。 15.3处理孔内事故的基本要求 15.3.1 处理事故应按照先简易、后复杂的步骤进行,依序为: a)第一步从提、打、震、捞、冲、抓、吸、粘、窜、顶等较简单易行的方法中选取; b)第二步用反、套、切、钩等方法; c)第三步用剥、穿、扫、泡等方法; d)第四步用绕、炸等方法。 15.3.2钻探现场应配备丝锥、千斤顶、吊锤、导向器、磨孔钻头和削铁钻头等事故处理工具。事故多发地区还应备有反丝钻杆、捞矛、打捞钩、反管器、震动器和磁力打捞器等专用处理工具,并妥善保管。

15.3.3事故发生后,应查清并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孔深,机上余尺,事故钻具的位置、规格类型和数量,并根据事故钻具损坏情况,正确分析判断孔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5.3.4在遇到孔壁不稳定、不能连续排除事故时,应先用优质泥浆护孔,保持孔壁稳定后再处理事故,防止孔内事故复杂化。夫 15.3.5用升降机提拉孔内事故钻具前,应对钻塔、钻机固定螺丝和提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15.3.6用钻机油缸和升降机同时顶拉事故钻具时,先以油缸最大额定上顶力将钻具顶紧,再用升降机提拉。卸载时,先松升降机后打开油缸回油阀,不允许用升降机承受全部载荷。 15.3.7钻进中发生钻具折断或脱落事故,用丝锥对好后,应立即提钻,不允许继续钻进和卡取岩心。 15.3.8 任何时候均应盖好或遮严孔口,防止落物掉人。 15.3.9交接班时,交班班长要将本班采用的工具、方法、步骤以及取得的进展等情况详细向接班班长交代清楚。处理事故时,各岗位要按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明确分工,密切配合,防止事故复杂化。 15.3.10复杂事故由机长主持处理。短期内不能排除的重大事故可由上级部门召开处理事故会议,确定处理方案,由机长遵照执行。 15.3.11 短时间难以处理好的复杂事故,可封闭事故头上方,采用侧钻绕障的方法处理。 15.4卡、埋、烧钻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5.4.1事故的预防 15.4.1.1 钻进过程中,遇到动力机响声异常、钻参议表数值升高、钻具回转阻力增大、提钻困难、孔口冲洗液突然中断或泵压升高、孔内有异常响声、岩心堵塞等情况,应及时提钻。 15.4.1.2提钻发现钻具上有严重泥包或取粉管内有大粒岩屑、掉块或淤泥时,应调整泥浆性能。 15.4.1.3孔底岩粉高度超过0.3 m时要采取处理措施。 15.4.1.4在研磨性较强的岩层中,使用金刚石和针状合金钻进时,应控制回次钻

小井眼复杂事故预防与处理

复杂事故现状 大多数小井眼施工经验表明,小井眼施工由于环空间隙小,施工作业中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1、环空压差大,易发生井漏; 2、泵压高,地面设备、钻具、钻头要求必须要有保证; 3、起下钻激动压力大,易井漏,易溢流; 4、排量受限,携砂困难; 5、发生事故难处理,无法套铣; 6、钻具尺寸小,柔性大,抗拉强度小; 7、井眼轨迹控制困难,不易稳斜; 8、完井作业困难,工序复杂; 9、掉落物易硬卡; 10、井控要求高,发生溢流上窜速度快; 11、对钻井液质量要求高。 以上问题一直制约着深井开窗侧钻井速度的提高,另外注水井的压力较高在生产中也存在着很大隐患,因此一旦发生井下复杂或事故处理困难,处理周期长。 井漏预防措施现状: 首先对泥浆密度进行控制,提高泥浆密度时,控制下灰量,一般每循环周提高不大于0.02-0.03;泥浆中加入足量的随钻堵漏剂;下钻或划眼时控制下放速度,开泵要缓慢,防止压力激动造成井漏。

卡钻预防措施现状: 首先,防止井口落物,任何作业井口始终装上刮泥板,防止落物硬卡;其次,钻进中每半个单根要划眼一次,钻完每个单根划眼一次,钻遇砂岩发育段每钻进2m划眼一次,钻时快时适当控制钻时,每30-50米短起下清砂。再次,钻具在裸眼段一般不得静止,特殊情况下钻具静止时间不超过2分钟,并及时活动钻具。 重点深井复杂事故处理情况案例: 3.7防漏与堵漏 造成井漏的直接原因是井筒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压力,因此防漏措施除用堵漏剂预漏外主要是降低井筒液柱压力,井底当量循环压力包括钻井液静液柱压力和钻井液循环附加压力,减小井底压力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P当量静液循环附加 如果降低静液柱压力使用较低密度钻井液施工,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 井塌掉块;2. 井壁缩径;3. 平衡地层流体压力。现场施工中常采用比较高的钻井液密度,主要也是基于这几个问题。对于软泥岩、盐岩类的井壁缩径,提高钻井液密度是一项有效和不可避免的措施,但对于井壁掉块却不一定需要提高钻井液密度,我们2004年在二厂、四厂施工的6口井使用聚合铝配合无机—有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很少出现掉块现象,完井电测井径规则,而邻井常出现因掉块原因而加重的情况。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及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及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要使用易燃溶剂,如乙醚、乙醇、丙酮和苯等;易燃易爆的气体和药品,如氢气、乙炔和金属有机试剂等;有毒药品,如氰化钠、硝基苯、甲醇和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等;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氯磺酸、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烧碱及溴等。这些药品若使用不当,就有可能产生着火、爆炸、烧伤、中毒等事故。此外,玻璃器皿、煤气、电器设备等使用或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事故。但是,这些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实验者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预习和了解所做实验中用到的物品和仪器的性能、用途、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就能有效地维护人身和实验室的安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事项应引起高度重视,并予切实执行。 1.实验时的一般注意事项 (1)实验前须做好预习,了解实验所用药品的性能及危害和注意事项。 (2)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蒸馏、回流和加热用仪器,一定要和大气接通或与大气相接处套一气球。 (3)实验进行时应该经常注意仪器有无漏气、破裂,反应进行是否正常等情况。 (4)易燃、易挥发物品,不得放在敞口容器中加热。 (5)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加置防护屏或戴防护眼镜、面罩和手套等防护设备。 (6)实验中所用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对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应按规定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影响身体健康。 (7)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洗手,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喝水或吃食品。 (8)玻璃管(棒)或温度计插入塞中时,应先检查塞孔大小是否合,然后将玻璃切口熔光,用布裹住并涂少许甘油等润滑剂后再缓缓旋转而入。握玻璃管(棒)的手应尽量靠近塞子,以防因玻璃管(棒)折断而割伤皮肤。 (9)要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砂桶以及急救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并妥加保管。安全用具及急救药品不准移作它用,或挪动存放位置。 2.火灾、爆炸、中毒及触电事故的预防 (1)实验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是易燃的。因此,着火是有机实验中常见的事故。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使火源与溶剂尽可能离得远些,尽量不用明火直接加热。盛有易燃有机溶剂的容器不得靠近火源。数量较多的易燃有机溶剂应放在危险药品橱内,而不存放在实验室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