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1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2.能力目标:①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并背诵全文;

②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夭、病、绳、锄、斫、删、遏);

③了解散文脉络。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课型:

问题探究课

教学方法:

互动式探讨研究

教学手段:

PPT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模拟授课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诗文对句、激趣导入(3分钟)

1.梅,落叶乔木或落叶灌木,性耐寒,因而与松竹梅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我们都知道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又与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历来描写梅花的诗句可谓不胜枚举,同学们能不能罗列一些呢?

2.欣赏古今咏梅的诗句(幻灯片展示)(通过咏梅诗句的欣赏,借助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梅的高洁品质。)

3.梅花因其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性格,素来为文人画客所喜爱,至今不衰。

梅是古典诗词中的美丽意象,其孤傲、清高、坚韧的品性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今天,我们就要学一篇写“梅”的文章,然而这“梅”却不再拥有健康、自然的美,而是被扭曲的病态之美。那么,作者笔下的“病梅”将是一种怎样的独特文化象征呢?

(板书:病梅馆记)

1高中中国古代散文专题·高中语文人教普通版第三册第六单元

二、朗读课文,熟悉内容。(5分钟)

教师泛读课文: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每段大意,理清全文思路。

2.疏通字词:

学生积累重点字词

龙蟠(pán)欹(qī)枝斫(zhuó)直鬻(yù)梅

孤癖(pǐ)诟(gòu)骂稚(zhì)枝抖擞(sǒu)

恃(shì)倚喑(yīn)哑广贮(zhù)遏(è)止

学生研读课文:

(一)学生小组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翻译要求:

1.下列实词“曲,直,正,疏,密,绳,斫,删,夭,遏,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必须落实。

2.省略句要根据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3.学生口译,教师指导,注意一些重难点句子的翻译

(二)学生讨论概括文章大意(见板书)

三、理顺文脉,合作探究(10分钟)

定向: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回答问题

1、夭梅病梅之风是如何在社会上大行其道的?哪些人在制造病梅?

文人画士:孤癖之隐(以个人的审美标准“绳天下之梅”)

第三者:转“文人画士”之意于鬻梅者。

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六个动词,抓住核心句“遏其生气”,感受以“文人画士”之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机制,他们的行为实质是摧残生命,遏制个性,后果是“江浙之梅皆病”。)

2、作者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措施来疗梅、救梅?

“购梅三百盆”“辟病梅之馆贮之”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七个动词,抓住核心句“纵之顺之”,感受作者不随波逐流,其行为实质是尊重生命,推崇天性)

3、作者“记“文人画士害梅和自己辟馆疗梅,分别倾注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同学圈划、朗读文中的有关词句并体味作者的情感。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沉重的叹息、愤慨。

“泣”——同情病梅

“誓”“甘受诟厉”——态度坚决、毫不妥协

“安得使予多……也哉!”——希望中含着无奈

四、背景切入,深化理解(10分钟)

文章短小精悍,三百多字几乎句句写梅。作者仅仅为梅而写梅吗?在这背后,你有没有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呢?

(请学生简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但不急于作判断)

1、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故事引出本文的相关社会、文化背景。

八股取士文字狱

(分别从考试形式、政治手段上禁锢人的思想,压制人的个性,知识分子呈现了整体的人格缺损,丧失了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品格,从而也失去了创造力乃至生命力。

2、面对这样的社会大背景,龚自珍有着怎样独特而深邃的思想主张?

朗读《己亥杂诗》,感受作者对统治者压制人才的不满,感受对让人才百花齐放的宽松社会环境的强烈呼吁。

教师补充:那样死寂的年代,龚自珍的思想、主张无疑是独树一帜的,然而他提出的社会改良措施终不能为统治者接受,他自己也成为了一个被扼杀的人才。本文就写于1839年被迫辞官南归时。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南归后在讲浙一带开书院讲学,悉心培养人才,对文中“辟馆贮梅”做了最好的注解。

3、请学生回归文本,再次谈谈“病梅”都引发了你那些联想?“病梅”成为一种怎样的文化象征?

小结:文中的“夭梅病梅”象征着统治者压抑、束缚人才,统治者企图制造出如“病梅”一样没有个性、思想平庸容易为自己利用的人才,作者的“疗梅”之举代表他疗救社会的病态,

拯救天下的英才,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的改良愿望。

五、触类旁通,理解写法。(10分钟)

1、既然作者想要表达自己的社会改良愿望,为什么不直言其实而在“梅”上大

做文章?

(思想统治如此壁垒森严,作者以梅来设喻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文人的一种写作智慧。)

2、作者采用的这一“曲笔”是一种什么写法?

请同学们回忆以前所学过的“记”,归纳“记”这一文体写法上的共性。

《小石潭记》借幽静冷清的小石潭抒发自己被贬官后的郁闷。

《桃花源记》借美丽的“世外桃源”表达自己对和平的向往。

《醉翁亭记》借醉翁亭表达自己闲适、与民同乐的生活情趣。

(“记”或借物喻人,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本文就是用托物言志的

手法抒发了对清统治者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惜,表达了要求改革的心情。)

六、总结(2分钟)

本堂课的收获

1.文言生字词的积累

2.所谓“斫”字揭露对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残;“养”字形象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奸佞

小人的不良居心;“删”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夭”字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贞人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

3.阅读方法:知人论世法、触类旁通法;

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板书:

触类旁通法“记”→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知人论世法了解生活思想、时代背景

《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 幻灯片展示《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二、作者其人: 龚自珍(1792--1841)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主张从事政治和经济改革,以解决当时日益深入的社会危机,并热切要求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并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爱国热情。《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 三、了解《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江苏昆山。期间往返九千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 四、朗读诗歌: 1、自读 2、范读

3、齐读 4、自由读 5、成诵 五、诗意: 在成诵的基础上揣摩诗意。 明确: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夕阳渐渐西沉。自己要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不是无情无义的东西,它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六、赏析: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歌之美。 明确:浩荡离愁白日斜 以“浩荡”二字,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重点句) 表现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The design of teaching plan of "the story of the sick plum Muse um"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 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 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 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s)人,号定(n)。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先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4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s)人,号定(n)。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一、从容说课 《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导学案)

专题二“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推断方法(导学案) 一、典型实例对照比较法 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①缇骑按剑而前((五人墓碑记))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泰论)) 二、词语结构确定法 指出下列句子中“所”的用法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③道塞,无所归(2004年重庆卷) ④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三、词性界定法 方法技巧: 先界定虚实;如果不能区分,再进一步向下一层级界定,直到分辨出异为止。 (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日夜相击于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甚矣,汝之不惠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太子乃与见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四、语法功能分析法 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方法技巧: 语法分析法,是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和用法。办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再看虚词功能。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④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⑤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13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 龚自珍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及其局限性。 2、能力目标:①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并背诵全文。 ②理解文言词语:夭、病、绳、锄、斫、删、遏。 ③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背诵全文。 四、教学说明:诵读法、探讨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本、文的文言字词,理解作者的理想和借“梅”寄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站着喝酒唯一穿长衫的人吗?(孔乙己)还有那个连考不中,老年得举却喜极发疯的人?(范进)当我们思考他们可笑行为的根源时,我们就会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清代散文,那就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书写课题及作者) ㈡背景介绍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

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这也正是我们熟知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㈢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杭州)人。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同林则徐、魏源等到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因此为保守势力所不容,一再遭到排挤打击。 ㈣自主、合作、探究 现在有很多同学都喜欢玩闯关游戏吧?那么今天我们也一起来玩玩勇士闯关的游戏,我们的任务是:“闯四关”,看哪些同学能顺利地闯过“四关” ! 1.展示目标:闯四关 ⑴初读有印象⑵再读无障碍⑶三读明主旨⑷四读涌气血(板书) 2.品读探讨 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后我会让学生“猜一个谜语”,“找一个句子”,如果这两项任务完成了,第一关就算闯过了。 ⑴初读有印象 ①检测一: (猜谜语)谜面:梅花“三弄”,猜《病梅馆记》中弄梅的三个动词。(学生可以自由讨论) 谜底:(斫直,删密,锄正) ②检测二: (找句子):诗圣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了作者心忧天下的胸怀。本文中哪一句跟此句类似。 谜底:(“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⑵再读无障碍 这一关我们的任务是::①无字、词读音障碍;②无句读障碍;③无字、词、意义障碍。④翻译课文,疏通文意。⑤概括文章大意。 ①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读音是否准确?句读是否清楚? 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例:龙蟠(pán)欹(qī)枝斫(zhuó)直鬻(yù)梅 孤癖(pǐ)诟(gòu)骂稚(zhì)枝抖擞(sǒu)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1《病梅馆记》学案(1) 冀教版.doc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1《病梅馆记》学案(1) 冀教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以”、“绳”、“夭”、“病”、“泣”、“顺”等,沉淀语言知识。 2、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3、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九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2、背景简介: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我劝天公重抖擞,。 上面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他既对清王朝的专制主义极度不满,也渴望能涌现出大批力矫时弊、拯救中国的人才。《己亥杂诗》和《病梅馆记》都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二、学法指导 (一)文体特点: 记: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法来表达作者对某事、某物的态度、评价、情感等。 (二)理解文意: 1、通读全文,查阅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在课本上批注不理解的字词。 2、概括段意,梳理行文思路。 三、课堂探究 (一)把握主旨(写什么) 1、作者为什么要辟“病梅馆”? 2、为何会产生病梅? 3、夭梅、病梅的手段是什么?造成什么后果? 4、目睹梅花的病态,作者内心感到万分悲痛,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其表现怎样?请用三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二章》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4.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5.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 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教学难点: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 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自主学习汇报 (一)关于庄子; (二)关于《庄子》; (三)字词;(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推荐给大家)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 学生可以自选专题汇报交流。 教师参考: (一)关于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二)关于《庄子》: 1)《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风格来说,

《病梅馆记》导学案(教师版)

《病梅馆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以”、“绳”、“夭”、“病”、“泣”、“顺”等,沉淀语言知识。 2、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3、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九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2、背景简介: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我劝天公重抖擞,。 上面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他既对清王朝的专制主义极度不满,也渴望能涌现出大批力矫时弊、拯救中国的人才。《己亥杂诗》和《病梅馆记》都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二、学法指导 (一)文体特点: 记: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法来表达作者对某事、某物的态度、评价、情感等。 (二)理解文意: 1、通读全文,查阅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在课本上批注不理解的字词。 2、概括段意,梳理行文思路。 三、课堂探究 (一)把握主旨(写什么) 1、作者为什么要辟“病梅馆”? 明确: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2、为何会产生病梅? 明确:“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以求重价”,即文人画士的“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 3、夭梅、病梅的手段是什么?造成什么后果? 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_1

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24 病梅馆记 从容说课 《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

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写作 1.掌握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能够采用恰当的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通过抒情这一表达方式写出来。 难点:培养学生把自己真挚的情感融化于具体的形象之中。 一、设计导语,引入课题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谁能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对,人是有感情的。既然人是有感情的,那么有了感情后就必然要从心中发泄出来,这种发泄的过程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一抒情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抒情的问题。 二、讲解抒情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抒情? 所谓抒情,是和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并列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述法。“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抒情,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述方法;在叙事性的 作品中,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综合运用。在议论说理的文章中,作者--般很少直抒感情,而是通过对某种观点的论证,体现作者的爱憎感情。记叙中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2)抒情的方式有哪些? 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作者对事物的感情。间接抒情: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方式有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和寓情于物等几种方式。 ①寓情于事,借事抒情 我们在回忆往事、记叙经历、述说体验时,往往会涌起感情的波澜。寓情于事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作者因事而动情,情由事牵,感情色彩浓厚。如老舍《小麻雀》中“小猫衔着小鸟......那两颗小黑豆似的眼珠已经在我心里睁着呢”,这段文字叙述小鸟被猫抓住之后,自己想追又不敢追,又不能不追这件事。文字简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麻雀的极度担心,对被损害的弱小者命运的同情。

第三册病梅馆记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册病梅馆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借梅议政的写法,掌握文章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的特点。 2、进一步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制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全文,在朗读中,一方面培养学生文言文的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另一方面,意在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用释译、讲析、启发、讨论、提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 我们先看一首词(电脑显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通过写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坚持斗争,充满胜

利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样是写梅,同样也是托梅写志,但这里的“笑梅”却要被换成我们今天要学的“病梅”。 二、整体阅读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疑难词句举要与辨析:(电脑显示) 诏:宣告 鬻(y):卖 遏():阻碍 欹(q):倾斜 解其棕缚:解开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约束 泣之三日:为动用法,为……哭泣 必复之全之:使动用法;使恢复本性,使保全健康的形态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用尽 纵之顺之:使动;放开,使顺着3、请同学读第一段(教师纠正范读),学生齐读第二段,男生齐读第三段。 三、研读课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⒈背景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物指梅,那么“志”指什么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熟悉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电脑显示)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政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1《病梅馆记》学案(3) 冀教版.doc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1《病梅馆记》学案(3) 冀教版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托物言志、以梅议政的新颖立意和深邃思想 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以”字的用法 重点: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通过写“病梅”、“疗梅”所表现的反对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束缚、压制的斗争精神 难点:文章的寓意。 学案一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对照注释通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查找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龚自珍的有关情况 二、自主学习 (一)参考学案,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 1、时代背景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 鸦片战争前将近半个世纪中,清朝的统治已腐败不堪,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副生产停滞、经济衰败、政治昏暗的万象萧败的景象。这种政治腐败和经济衰落的现实,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一种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局面。 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然而,这些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群,并不能预见到中国的明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条件和他们本身的阶级地位,限制了其思想和眼界。但是,他们的言论和行动,毕竟为这个了无生气的社会带来了一股清风,也对后世探求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 2、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sè)人,号定庵,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出生于一个三世京官而又具有深厚文化造诣的官僚家庭。祖父龚敬身对历史颇有研究,曾批注过《汉书》;父亲龚丽正也长于史学;母亲是小学名家段玉裁的女儿。他三十八岁中进士,先后任国史馆校对、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5.17《病梅馆记》教案 沪教版必修1

病梅馆记 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二)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三)积累文言词语,并掌握词类活用。 二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四 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作业: 1.课前复习第十六课词类活用知识。 2.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与练习(三),并疏通文意。 五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三)作者简介(四)检查预习作业 (五)教师设置问题 (六)解读课文 (七)阅读第二段 教师活动 (1)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你们哪一位同学会背啊? (2)龚自珍再这首诗 中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3)追问: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 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他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 呐喊。 (3)是“万马齐 设计意图 巩固旧知,并理解名句。 了解新知,从题目 中了解信息。 积累文学常识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预习习惯。 翻译句子要字字落

(1)《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病梅”的“病”十分醒目,请大家说说它的作用?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的散文大都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带着批判的眼光,从政治社会的高度来看问题;他的诗词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气势磅礴;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他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但一再受保守势力的排挤打击,被迫回乡。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就的。 如学生尚未掌握词类活用知识,可进行课外补充训练 (1)未可明召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1)问: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梅有喑”的原因。 引人深思。 答案(略) 学生回答(略) 花中四君子:梅、兰、 竹、菊。 岁寒三友:梅、松、 竹。 以物喻人 梅喻人才,病梅喻遭 摧残的人才。 曲、欹、疏 迅速浏览课文。 可能答:是文人画 士造成的;花匠造成 的。 小组讨论:是心理描 写。 是狡猾、阴险,有不 可告人的目的。 与文人画士宣扬陈 腐的审美观有关,并 且他们唆使一批人 告诉种梅和卖梅者 他们的审美观。 绳天下之梅 斫、删、锄 购、纵、顺、毁、埋、 解、复、全、辟、贮 实,文通句顺。 了解文化常识 理解艺术表现方 法。 引起认知冲突 刨根问底,解决实 质 善于发现一系列动 词的作用 提高概括能

《庄子》二则教学设计

《庄子》二则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体会《庄子》寓言想象大胆,充满浪漫 主义色彩的特点。 2、感悟本文语言的精美,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学习用寓言阐明一定的道理。 3、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 4、掌握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南怀谨曾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的集大成人物就是庄子,庄子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或许更有一种同时伍的感受和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庄子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一类书可称之为“奇书”。这类书的思想非正非邪,文笔非庄非谐;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书,却闪耀着文采精华;是充满诗意的感性文字,却又包蕴着深邃的哲学思辨。这类书是作者的智慧与性灵的凝结,也是作者的谐趣与幽默的外化,更是作者超凡脱俗、逸世独立的人格与思想的展现。这类“奇书”之中,有一部最美妙、最有趣、最具有灵性的作品,它就是《庄子》。 2、作者简介: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庄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 3、《庄子》中的寓言:《庄子》一书自称“寓言十九,借外论之”。作者给寓言起了个恰当的名字,并且很相信寓言的力量,认为通过故事宣传哲理可以取得“十言而九见信”的效果。全书共有寓言二百则左右。其主观意图是宣扬道家顺应自然的观念,其艺术特色是:题材广泛通俗,描写细腻生动,风格幽默,想象丰富,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4、学习生字: 浑沌(hún dùn)凿(záo)渻(shěng)倏(shū) 恃(shì)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浑沌之死》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 第二层(第2、3句):倏和忽打算报浑沌之恩,要为之开七窍。 第三层(第4句):浑沌之死。 《呆若木鸡》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开端——养斗鸡。 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一步步发展——斗鸡的变化过程。

高中语文《龚自珍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病梅馆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http:// 1:了解作者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正确理解“曲,欹,疏,绳,斫,删,夭,遏,缚,纵,顺,毁” 等实词的含义。 能力目标 1:根据语境补充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情感,并能在深层次上领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式“以……为……”及省略句,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教学难点】 结合清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教学方法】 1:以形象思维的方法,整体把握和理解课文。 2:师生共同质疑解决疑难,达到准确翻译

3:组织课堂讨论,理解文意寓意,进行延伸阅读,强化知识要点。【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单了解有关信息及写作背景,并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特点。 2:熟读课文,教师辅助学生利用注释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站着喝酒唯一穿长衫的人吗?(孔乙己)还有那个连考不中,老年得举却喜极发疯的人?(范进)当我们思考他们可笑行为的根源时,我们就会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清代散文,那就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书写课题及作者) 二:了解有关信息及写作背景(可用投影仪) ·有关信息 清代的文字狱是清反动统治者为了防范和镇压下属、知识分子,故意从作品中摘取片言只语,捕风捉影,罗织罪名,制造冤狱,借以钳制思想,巩固统治。文字狱古已有之,明清两代为甚。 ·写作背景

病梅馆记学案

病梅馆记 作品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选自《龚自珍全集》) 译文: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来作为赚钱的方法。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忙碌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够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墨客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

最新整理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优质课教案

最新整理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优质课教案《病梅馆记》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剖析产生病梅的根由。第二段,表明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第三段,抒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下面是其优质课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龚自珍和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品味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重点、难点 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托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情达意。 语言揣摩。 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由于学生与那个时代相隔很远,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可先从两个方面人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首先,可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引出本文,用诗中所表现的主题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现的主题。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看看这样的特点与作者感情的抒发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病梅馆记》。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诵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语言表层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是,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5滕王阁序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滕王阁序》 一、【固学目标】: 1.自主完成本学案的内容,并及时进行知识和方法的总结。 2.按时完成并自我评价,然后上交老师进行评价。 二、【固学内容】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徐孺(rǔ)棨(qǐ)戟襜帷(wéi)星分翼轸(zhēn) 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é)辙钟鸣鼎(dǐng)食 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 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è)水遥襟甫(fǔ)畅 2.从语音角度看,下列读音规律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逦迤伛偻扶摇 B 参差窈窕霹雳 C 舳舻徘徊逡巡 D 沆砀涟漪睇眄 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 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 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 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 5.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 B.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呀、木耳呀、干笋呀、蘑菇呀,满满地装了一篮。 C.什么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D.高考是人生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你是懦弱地等待和逃避呢?还是勇敢地迎接和应对呢?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B.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C.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 D.就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言,老师们一年四季埋在作业堆里,太辛苦了。 7.《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