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2篇

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2篇

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2篇
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2篇

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2篇Chinese teaching plan for senior one

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2篇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

2、篇章2: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

篇章1: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篇章2: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

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

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

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

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

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2.学习作者勇于实践的自我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式“以……为……”及省略句,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教学难点

1.结合清代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形象思维及比较阅读的方法,整体把握和理解课文。

2.师生共同质疑解决疑难,达到准确翻译。

3.组织课堂讨论,理解文章寓意,进行延伸阅读,强化知识要点。

教具准备

1.自制人物挂图,范进、孔乙己肖像画。

2.多媒体投影。

3.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

4.准备一两盆梅花盆景或照片。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1.了解龚自珍及其作品。

2.读背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把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

教师:同学们,我有两张人物肖像画,大家谁能说出他们的姓名?(出示范进、孔乙己人物肖像画)

学生纷纷回答:范进、孔乙己

教师:哪位同学能模仿一下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和语言?

学生表演:范进拍手大叫“我中了”;孔乙己手按碟子:“多乎哉?不多也。”(其他细节也可)

教师:同学们,谁来谈谈作者描绘这两个人物的意图?或者说,这两个典型的动作和他们各自的“名言”体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

教师:是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病,千百年来,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撰文给予揭露、抨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向科举制度宣战的檄文--《病梅馆记》。

导语设计(二)

清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

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

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着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解题

1.背景简介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

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

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他既对清王朝的专制主义极度不满,也渴望能涌现出大

批力矫时弊、拯救中国的人才。因此,他的进步思想就表现在对封建王朝黑暗腐败的揭露和批评,及坚持理想和追求个性解放的要求中。

2.作者简介(出示多媒体投影)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

仁和(今杭州市)人。清代着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后辞职南归,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主张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要求抵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文学上主张“更法”“改图”,把诗看成批评社会历史的工具。他的诗文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夕黑暗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充满爱国热情,具有渴望变革,追求理想的精神。诗风瑰丽清奇,有“龚派”之称。散文奥博纵横,气势充沛,笔力遒劲;亦工词。龚自珍是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在文学界是首开近代风气的人物。他的作品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影响。

着有《定盦全集》。

三、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全文一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龙蟠(pán)欹(qī)枝斫(zhuó)直

D.鬻(yù)梅遏(è)止孤癖(pǐ)

C.诟(gòu)骂稚(zhì)枝广贮(zhù)

D.抖擞(sǒu)恃(sì)倚喑(àn)哑

参考答案:

D(恃shì;喑yīn)

3.学生先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试译课文,然后学生讨论疑难之处。

出示投影: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则无景景:景致

B.斫其正,养其旁条斫:用刀斧砍

C.毁其盆,悉埋于地悉:全

D.安得使予多暇日安:平安

《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 幻灯片展示《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二、作者其人: 龚自珍(1792--1841)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主张从事政治和经济改革,以解决当时日益深入的社会危机,并热切要求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并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爱国热情。《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 三、了解《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离京,七月初九回杭州,九月十五日北上接家眷,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江苏昆山。期间往返九千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 四、朗读诗歌: 1、自读 2、范读

3、齐读 4、自由读 5、成诵 五、诗意: 在成诵的基础上揣摩诗意。 明确: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夕阳渐渐西沉。自己要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不是无情无义的东西,它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六、赏析: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歌之美。 明确:浩荡离愁白日斜 以“浩荡”二字,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重点句) 表现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The design of teaching plan of "the story of the sick plum Muse um"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 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 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 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s)人,号定(n)。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先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病梅馆记练习(答案)

病梅馆记·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梅以曲为美 B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C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 .余船以次俱进 2.下列各组加粗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未可明昭大号以天下之梅也之以法 .兼仗父兄之文人画士之祸之绳绳烈烈?????? C D .汝心之,固不可彻或曰:“梅以曲为美……”也 .助方略文人士固固画画?????? 3.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 A .以夭梅病梅为业 B .遏其生气 C .纵之顺之 D .必复之全之 4.为下文各句中的“病”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君之病在腠理,不治将益深。 [ ] (2)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 ]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 ] (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 (5)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 A .忧虑、担心 B .病、疾病 C .病态的 D .困顿 E .使……病 5.给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选择正确答案。 (1)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 ]

A.解开 B.清除 C.解释 (2)既泣之三日 [ ] A.眼泪 B.小声哭 C.通“气” (3)予本非文人画士 [ ] A.本来 B.根本 C.版本 (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 ] A.不得志 B.尽,竭尽 C.阻塞不通 6.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B.人皆得以吏使之 C.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D.安得使予多暇日 二、常识填空 7.本文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字________,是我国近代杰出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本文写作方法是________,以曲折的笔法反映了龚自珍的“________”,并揭露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 8.龚自珍曾作《乙亥杂诗》,在诗中他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9.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译: 10.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译: 1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译: 12.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译: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C E D A 5.(1) A (2) B (3) A (4) B 6.A、D 7.璱人、思想、文学、托物言志、人才观 8.不拘一格降人才 9.以树身倾斜为美,端端正正的就没有好形态。 10.有人把文人画士这种独特的嗜好和隐私明确地告诉卖梅树的人 11.我买了三百盆梅树,都是病态的,没有一盆是完好的。 12.我本不是文人画士,甘愿蒙受羞辱,开辟一间“病梅馆”来安置它们。 综合练习 1. 分析第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深意。 答:第一段揭示了产生病梅的原因。开头一句引出议论对象。接着作者又分三层论述产生病梅的原因。 第一层,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4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s)人,号定(n)。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唐诗过后是宋词阅读答案

唐诗过后是宋词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唐诗过后是宋词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 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 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 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只是因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 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非懂的词而没有 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 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样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 们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字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的养分,这 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 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 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 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 的提升,就像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 也许有人会以引《病梅馆记》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学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 又有哪一个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呢?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重朴素的 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呦杭呦”的时代不是?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情 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理安慰。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 在花裤衩上打补丁,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没有对语言的真正的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獐作智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 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文化品味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个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着浅薄。 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像在那儿有 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画地为牢,那些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一 点点有限的感情拧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喜欢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 气地用生硬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倒也必然,可相 当多的歌词也好像是在那里重复来重复去地唱老调,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 拼西凑的词语仿佛要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灌进听众的耳朵里,常常不知所云的 歌词让没有知识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在这个既没有了 唐诗又没有等到宋词的时代,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要想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一、从容说课 《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导学案)

专题二“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推断方法(导学案) 一、典型实例对照比较法 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①缇骑按剑而前((五人墓碑记))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泰论)) 二、词语结构确定法 指出下列句子中“所”的用法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③道塞,无所归(2004年重庆卷) ④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三、词性界定法 方法技巧: 先界定虚实;如果不能区分,再进一步向下一层级界定,直到分辨出异为止。 (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日夜相击于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甚矣,汝之不惠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太子乃与见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四、语法功能分析法 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方法技巧: 语法分析法,是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和用法。办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再看虚词功能。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④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⑤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13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 龚自珍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及其局限性。 2、能力目标:①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并背诵全文。 ②理解文言词语:夭、病、绳、锄、斫、删、遏。 ③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背诵全文。 四、教学说明:诵读法、探讨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本、文的文言字词,理解作者的理想和借“梅”寄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站着喝酒唯一穿长衫的人吗?(孔乙己)还有那个连考不中,老年得举却喜极发疯的人?(范进)当我们思考他们可笑行为的根源时,我们就会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清代散文,那就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书写课题及作者) ㈡背景介绍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

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这也正是我们熟知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㈢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杭州)人。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同林则徐、魏源等到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因此为保守势力所不容,一再遭到排挤打击。 ㈣自主、合作、探究 现在有很多同学都喜欢玩闯关游戏吧?那么今天我们也一起来玩玩勇士闯关的游戏,我们的任务是:“闯四关”,看哪些同学能顺利地闯过“四关” ! 1.展示目标:闯四关 ⑴初读有印象⑵再读无障碍⑶三读明主旨⑷四读涌气血(板书) 2.品读探讨 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后我会让学生“猜一个谜语”,“找一个句子”,如果这两项任务完成了,第一关就算闯过了。 ⑴初读有印象 ①检测一: (猜谜语)谜面:梅花“三弄”,猜《病梅馆记》中弄梅的三个动词。(学生可以自由讨论) 谜底:(斫直,删密,锄正) ②检测二: (找句子):诗圣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了作者心忧天下的胸怀。本文中哪一句跟此句类似。 谜底:(“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⑵再读无障碍 这一关我们的任务是::①无字、词读音障碍;②无句读障碍;③无字、词、意义障碍。④翻译课文,疏通文意。⑤概括文章大意。 ①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读音是否准确?句读是否清楚? 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例:龙蟠(pán)欹(qī)枝斫(zhuó)直鬻(yù)梅 孤癖(pǐ)诟(gòu)骂稚(zhì)枝抖擞(sǒu)

桃花源记和病梅馆记的阅读答案

桃花源记和病梅馆记的阅读答案 篇一:桃花源记 病梅馆记阅读答案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乙 苏州多产梅。或曰: 梅以曲、以欹①、以疏为美。 固②也。然梅之欹之疏 之曲, 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③之隐明告鬻④梅者, 斫⑤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⑥:而 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 皆病者。 泣之三日, 乃誓疗之: 纵之顺之, 毁其盆, 悉埋于地, 解其棕缚。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广贮苏杭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 也哉! (材料出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欹(q ):倾斜。②固:本来。③孤癖:特别嗜好。④鬻(y ): 卖。⑤斫(zhu ):砍削⑥重价:大价钱。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 (1)芳草鲜美: (2)渔人甚异之: (3)遏其生气: (4)安得使予多暇日: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 的意思。(5 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2)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译文: 9.按要求从甲乙两文中摘录相关句子。(2 分) (1)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2)描写作者 疗梅 方法的句子: 10.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欲穷其林 与 穷予生之光阴 的 穷 用法一样, 悉如外人 悉埋于地 的 悉 的意思相同。 B. 甲文中的 豁然开朗 一扫武陵人的心中的疑惧, 正所谓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C.乙文借梅议政,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表达了思想解放的迫切愿 望,与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的追求是一致的。 D.甲文语言质朴、生动,跟桃花源的氛围与人物浑然一体;乙文语言节奏 铿锵,极富感情,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7.(1)鲜嫩(新鲜、鲜艳)美丽(2)以之为异。即 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 异 (3)生机(朝气)(4)怎样才能(怎么能够)(共 4 分。关键字词是判分 的主要依据。的小毛病,如写了一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8.(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但是梅树 枝干的倾斜、稀疏、弯曲,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以他们的智慧力量所能做 得到的。(共 5 分,第 1 句 2 分,第 2 句 3 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 满分) 9.(1)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乙文:纵之顺之,毁其盆,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共 2 分。答对一处得 1 分) 10.C(2 分)【解析】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表达的是诗人 建功立业的心声。 【参考译文】苏杭盛产梅。有的人说: 梅树以枝干弯曲、倾斜、稀疏为美。 固然如此。但是梅树的枝干的倾斜、稀疏、弯曲,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以 他们的智慧力量所能做得到的。 有人把文人画这士这种独特的癖好的隐情明白地 告诉卖梅的人,(让他们)砍掉端正的,培养倾斜的侧枝,剪去笔直的枝条,阻 遏它的生机,这样来谋取高价,于是江浙的梅都树都病残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 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 都是病残的。 我为它们流了三天泪, 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 放松它们,让它们顺着自己的本性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都种在地里,解开捆 绑它们的棕绳。 唉!我怎样才能拥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大量贮藏苏杭 的病梅,耗费毕生的时光来治疗这些病梅呢?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1《病梅馆记》学案(1) 冀教版.doc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1《病梅馆记》学案(1) 冀教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以”、“绳”、“夭”、“病”、“泣”、“顺”等,沉淀语言知识。 2、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3、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九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2、背景简介: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我劝天公重抖擞,。 上面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他既对清王朝的专制主义极度不满,也渴望能涌现出大批力矫时弊、拯救中国的人才。《己亥杂诗》和《病梅馆记》都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二、学法指导 (一)文体特点: 记: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法来表达作者对某事、某物的态度、评价、情感等。 (二)理解文意: 1、通读全文,查阅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在课本上批注不理解的字词。 2、概括段意,梳理行文思路。 三、课堂探究 (一)把握主旨(写什么) 1、作者为什么要辟“病梅馆”? 2、为何会产生病梅? 3、夭梅、病梅的手段是什么?造成什么后果? 4、目睹梅花的病态,作者内心感到万分悲痛,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其表现怎样?请用三

病梅馆记阅读答案

课内语段阅读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欹为美②明诏③孤癖之隐④鬻梅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鬻:卖。 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夭折。 C.悉埋于地悉:全部。 D.文人画土之祸之烈至此哉烈:酷烈。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乃誓疗之:纵之顺之B.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 C.杭州之西溪D.梅之欹之疏之曲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字在古汉语中是一个词的一项是() ①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②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③先帝不以臣卑鄙④吾从而师之⑤忠之属也,可以一战⑥约为婚姻⑦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⑧古之学者必有师 A.②⑤B.④⑦C.⑥⑦D.①⑧ 5.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病”字相同,两个“美”字也相同 B.两个“病”字相同,两个“美”字不相同 C.两个“病”字不相同,两个“美”字相同 D.两个“病”字不相同,两个“美”字也不相同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中的“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二章》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3.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4.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5.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 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教学难点: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 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自主学习汇报 (一)关于庄子; (二)关于《庄子》; (三)字词;(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推荐给大家)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 学生可以自选专题汇报交流。 教师参考: (一)关于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二)关于《庄子》: 1)《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风格来说,

《病梅馆记》导学案(教师版)

《病梅馆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以”、“绳”、“夭”、“病”、“泣”、“顺”等,沉淀语言知识。 2、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3、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九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2、背景简介: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我劝天公重抖擞,。 上面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他既对清王朝的专制主义极度不满,也渴望能涌现出大批力矫时弊、拯救中国的人才。《己亥杂诗》和《病梅馆记》都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二、学法指导 (一)文体特点: 记: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法来表达作者对某事、某物的态度、评价、情感等。 (二)理解文意: 1、通读全文,查阅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在课本上批注不理解的字词。 2、概括段意,梳理行文思路。 三、课堂探究 (一)把握主旨(写什么) 1、作者为什么要辟“病梅馆”? 明确: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2、为何会产生病梅? 明确:“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以求重价”,即文人画士的“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 3、夭梅、病梅的手段是什么?造成什么后果? 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_1

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24 病梅馆记 从容说课 《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

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写作 1.掌握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能够采用恰当的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通过抒情这一表达方式写出来。 难点:培养学生把自己真挚的情感融化于具体的形象之中。 一、设计导语,引入课题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谁能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对,人是有感情的。既然人是有感情的,那么有了感情后就必然要从心中发泄出来,这种发泄的过程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一抒情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抒情的问题。 二、讲解抒情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抒情? 所谓抒情,是和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并列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述法。“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抒情,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述方法;在叙事性的 作品中,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综合运用。在议论说理的文章中,作者--般很少直抒感情,而是通过对某种观点的论证,体现作者的爱憎感情。记叙中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2)抒情的方式有哪些? 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作者对事物的感情。间接抒情: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方式有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和寓情于物等几种方式。 ①寓情于事,借事抒情 我们在回忆往事、记叙经历、述说体验时,往往会涌起感情的波澜。寓情于事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作者因事而动情,情由事牵,感情色彩浓厚。如老舍《小麻雀》中“小猫衔着小鸟......那两颗小黑豆似的眼珠已经在我心里睁着呢”,这段文字叙述小鸟被猫抓住之后,自己想追又不敢追,又不能不追这件事。文字简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麻雀的极度担心,对被损害的弱小者命运的同情。

第三册病梅馆记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册病梅馆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借梅议政的写法,掌握文章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的特点。 2、进一步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制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全文,在朗读中,一方面培养学生文言文的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另一方面,意在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用释译、讲析、启发、讨论、提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 我们先看一首词(电脑显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通过写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坚持斗争,充满胜

利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样是写梅,同样也是托梅写志,但这里的“笑梅”却要被换成我们今天要学的“病梅”。 二、整体阅读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疑难词句举要与辨析:(电脑显示) 诏:宣告 鬻(y):卖 遏():阻碍 欹(q):倾斜 解其棕缚:解开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约束 泣之三日:为动用法,为……哭泣 必复之全之:使动用法;使恢复本性,使保全健康的形态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用尽 纵之顺之:使动;放开,使顺着3、请同学读第一段(教师纠正范读),学生齐读第二段,男生齐读第三段。 三、研读课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⒈背景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物指梅,那么“志”指什么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熟悉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电脑显示)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政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

《病梅馆记》课堂测试答案

《病梅馆记》课堂测试复习资料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有的人)曰:“梅以曲为美,直 则无姿;以.欹为.美,(把……作为)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本来)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宣告)大号.(疾呼)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可以).以.(.用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摧残).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 ..(智慧、能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隐衷)明告鬻.(卖)梅者,斫.(砍削)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阻碍)其生气,以求重价,而.(因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取独)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已经)泣.(为……哭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放开)之顺之,毁其盆,悉.(全)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使……恢复生 机)之全.(使……保全天性)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 ..(辱骂),辟.(开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怎么)得使予多暇.(空闲)日,又多闲田,以广.贮(大量的)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的)光阴以疗梅也哉! 一、基础知识 1、《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晚清(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 2、《病梅馆记》中的“记”的含义是古代一种用来记事的文体。 3、本文主要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4、填写空格 (1)其诗《己亥杂诗》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文人画士品梅的标准是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用文中原句回答) (4)结合文意,你认为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指的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约束天下的梅。(用自己的话回答) (5)“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中的“此”指代的是江浙之梅皆病;从二、三两段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这一现象,作者的表现是泣之、疗之、贮之(用文中的词语回答);从结构上看,这一“此”所指代的内容,照应了前文的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二、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以绳.天下之梅也(名作动,约束) 2、斫直.、删密.、锄正.,(形作名,笔直的枝干,浓密的枝干,端正的枝干)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使……成病态) 4、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患病) 5、纵之顺.之(使动,使……顺应天性)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1《病梅馆记》学案(3) 冀教版.doc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1《病梅馆记》学案(3) 冀教版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托物言志、以梅议政的新颖立意和深邃思想 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以”字的用法 重点: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通过写“病梅”、“疗梅”所表现的反对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束缚、压制的斗争精神 难点:文章的寓意。 学案一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对照注释通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查找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龚自珍的有关情况 二、自主学习 (一)参考学案,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 1、时代背景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 鸦片战争前将近半个世纪中,清朝的统治已腐败不堪,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副生产停滞、经济衰败、政治昏暗的万象萧败的景象。这种政治腐败和经济衰落的现实,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一种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局面。 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然而,这些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群,并不能预见到中国的明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条件和他们本身的阶级地位,限制了其思想和眼界。但是,他们的言论和行动,毕竟为这个了无生气的社会带来了一股清风,也对后世探求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 2、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sè)人,号定庵,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出生于一个三世京官而又具有深厚文化造诣的官僚家庭。祖父龚敬身对历史颇有研究,曾批注过《汉书》;父亲龚丽正也长于史学;母亲是小学名家段玉裁的女儿。他三十八岁中进士,先后任国史馆校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