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翻译中的思维自由转换

翻译中的思维自由转换

翻译中的思维自由转换
翻译中的思维自由转换

汉英对比,思维的自由转换才是最高境界!

https://www.docsj.com/doc/972578045.html, 2016-12-22

在学英语时要时时把它与汉语进行比较,形成两个“语言频道”,思维的自由转换才是更高的境界,切不可失落汉语这个中国人的“魂”。

——著名英语教育家、词典编纂家陆谷孙

本文摘自: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对比与英语》

作者:张培成

[师]咱们首先谈一谈英语词汇对比。

任何语言的学习中,词汇的学习都极为重要。有两句关于词汇重要性的名言,你们学英语词汇学的时候想必看到

“No matter how well the student learns grammar, no matter how 过。一句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Michael McCarthy说的:

successfully he masters the sounds of a L2, without words to express a wide range of meanings, communication in that language cannot happen in any meaningful way.”

第二句是另一位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 Wilkins说的,这句话很多学英语的人都知道:“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生]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词汇量小的确是很严重的事情。我觉得,有时候记单词几乎都成了学英语的代名词了。有的同学单词量大一些,就会被认为英语学得好。

[师]单词量大还是小,不能光看能认得多少,关键要看能用多少。能用就是在说英语、写英语和汉译英时能想起来,并知道该不该用,怎样用。可是,现在很多同学以读单词、认单词为学习词汇的手段和目标,用的时候只是被动地在脑子里搜寻,想起什么来就说什么、写什么,而没有大量地、频繁地利用辞书等工具去主动学习如何使用词汇,只是被动反击,没有主动出击。

[生]我明白你的意思,要主动出击,就要学汉译英、做汉译英,不能只满足于看看英语、读读英语。

[师]做汉译英就要进行对比,只有经过对比,才能了解差别;只有了解差别,才能正确使用。比如在外教的口语课上,有同学介绍个人家庭情况说:“My parents are peasants. They do not have culture.”这话你一听准能懂,但老外听了大为吃惊,问她:“Do you mean they are rude Do you look down upon them”

[生]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问题出在peasant这个词上,peasant有贬义。

[师]对,有很强的贬义。peasant有两个意思,一个指“农民”,没什么贬义。可第二个意思很不好。你看《朗文当代》的解释:“infmlderog a person without education or good manners【非正式,贬】乡下人;缺乏教养的人”。《牛津高阶》翻译成“老粗;土包子”。是这第二个意思把第一个意思给影响坏了,即使你用的是第一个意思,听的人也感觉不好。另外,那个同学接着又说do not have culture,这就更糟糕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她就是想说爸爸、妈妈没文化吧?我不明白,这有什么问题吗?

[师]来看一下《新英汉词典》:culture的第二个意义是“文化修养,教养;陶冶”。你知道a man of little culture 是什么意思吗?是“没教养的人”,这可就严重了,再和前面说的peasant联系在一起,外教当然会以为学生将父母看作没教养的人,从而鄙视他们。

[生]那汉语“没文化”英语该怎么说呢?

[师]中国人说“没文化”通常指“不识字,不会读书写字”,或者“没受过多少教育”。所以,“他们没文化”可以说成They are illiterate.或者They cannot read and write.还可以说They are not well educated.或者They have not received much education.

再来看几个含有“文化”一词的句子,比如:

他正在学文化。

He’s le arning how to read and write.

我文化水平不高。

I have not been well educated.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Literacy does make difference.

他这人文化修养很高。

He’s a man of considerable education and upbringing.

学了几个月的文化,看信他也能对付了。

After a few months of schooling, it is possible for him to manage reading a letter.

[生]一个“文化”就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我全都不知道,真是太“没文化”了!

[师]我们很多同学在汉英对比方面“文化水平”确实不高。我再说件事。有个老外来系里做讲座,开场白里做自我介绍,其中说到,I got married four years ago, and this year I plan to start a family. 听讲座的同学们一头雾水:四年前就结婚了,怎么今年还要成家?不会是娶二奶吧?

[生]start a family不就是“成家”吗?

[师]记住,不是“成家”,是“要孩子”!来看《朗文当代》这个例句:We won’t start a family (=begin to have children) until we’ve been married a few years. 译成汉语是:“我们要等结婚几年后再要孩子。”这里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句子:They have a large family. 请你翻译一下。

[生]是“他有个大家庭”吗?是指四世同堂吧。

[师]你来看一下《牛津高阶》的译文。

[生]“他们的子女成群。”这是怎么回事?

[师]英美等国家的家庭组成和我们不一样,少有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事。你看family的第一个释义:a group consisting of one or two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只有父母和孩子。这样的家庭英语里叫做nuclear family,即所谓“核心家庭”。父母的数量是固定的,一个或两个,那么“大”就只能大在孩子身上,也就是多了。

[生]那中国的“大家庭”英语怎么说?

[师]是extended family。再来看几个family做“子女”讲的句子:

He is the eldest of the family.

他是孩子里的老大。

Have you any family

你有孩子吗?

Couples with young families would not live here.子女还小的夫妇是不会住在这儿的。

She ha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for a large family.她要单独抚养一大群子女。

She has a large family on her hands.

她有许多子女要照顾。

[生]经过这样翻译和比较,差别就很清楚了。可是差别这样大的词多吗?比如说一个简单的apple,和“苹果”有什么差别吗?

[师]单从词义来讲,apple和“苹果”基本上是对应的,没有很大的差别,不过,小差别还是有的。比如She’s the apple of her father’s eye这句话,你若是以“苹果”去理解,那完全不通。什么是“她父亲眼中的苹果”啊?原来这是指“她父亲的掌上明珠”。汉语“苹果”既不能和“眼睛”搭配,也没有这个用法。这不是差别吗?[生]我不明白,the apple of sb’s eye怎么能和“掌上明珠”拉上关系呢?

[师]这里apple的意思是“瞳孔”。可能是古代英国人看瞳孔是圆的,苹果也是圆的,就将瞳孔叫做苹果。瞳孔那可是重要得很、珍贵得很哪!因此就有了a person or thing that is loved more than any other的意思。

[生]我记得“瞳孔”在英语里是pupil。

[师]是。“瞳孔”和pupil这两个词有异曲同工之妙。“瞳”字是目字旁加一个“童”字,这是因为我们看别人的眼睛时,会从对方的瞳孔中看到自己的影像,很小,像个小孩儿,因此便有了从“目”从“童”的“瞳”字。有意思的是,英语词pupil指“瞳孔”也是同样的道理。来看一下《美国传统词典》的词源解释:from Latin pupilla [little doll, pupil of the eye (from the tiny image reflected in it)]。pupil本意指“小学生”,西方人也看见对方眼睛里的小人

儿,便借用“小学生”来称呼他了。

[生]中国人称“小孩儿”,西方人称“小学生”,很相近。

[师]从认知上来看,这是不同民族在认识世界时思维上的巧合。再回到“苹果”和apple 上去。翻开汉语词典,我们可以看到,“苹果”除了指我们常吃的那种水果外,没有任何别的意义,也没有与其相关的成语,但apple则有好几个。再考一考你:Adam’s apple是什么意思?

[生]这我知道。《圣经》里讲的,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吃了不该吃的苹果,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这Adam’s apple肯定是指亚当吃的那个苹果了。

[师]完全错了!Adam’s apple是男人长的喉结,不是亚当的什么专用食品。

[生]怎么能是“喉结”呢?

[师]这和你刚才说的典故有关系,古人臆测“喉结”是亚当吃的forbidden fruit卡在嗓子里留下的,有些开玩笑的意味。还有一个含有apple的短语,很有用:as American as apple pie。

[生]“像苹果派一样美国的”,什么意思?

[师]就是指“典型美国式的,地道美国式的”。比如说:He’s a Chinese but his living style and way of thinking are as American as apple pie. He’s a real banana.

[生]a real banana什么意思?

[师]这又是一对有差别的词:banana和“香蕉”。英语中,banana可以指那些皮肤为黄色但骨子里已经完全像白人一样的人。banana不就是这样吗?皮儿是黄的,剥开皮儿里面却是白的。

[生]很形象。汉语“香蕉”这个词还没有这种用法。

[师]英汉语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像apple和banana意义如此单纯的事物性名词都这样,更不用说那些意义复杂、用法繁多的词了。总之,差异是普遍现象,学习英语必须大量进行对比,词汇对比更是重中之重。

汉英翻译中的词类转换

英语知识 在汉英翻译中可进行各种词类的转换,例如:汉语动词转换成英语名词、形容词、介词;汉语形容词或副词转换成英语名词;汉语名词转换成英语动词等等。其中,汉语动词转换成英语抽象名词尤为普遍。高校常用的翻译教材,如张培基、吕瑞昌、冯庆华等编撰的翻译教材均将这种转换列在第一位。请看以下各例: 例1.中国政府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如不注意词性转换,译文可能是: The Chinese government undertakes not to use (that it will not use) nuclear weapons against non-nuclear countries. 这种译文显得有些口语化,不够庄重。不如改用抽象名词non-us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undertakes non-use of nuclear weapons against non-nuclear countries. 例2.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 译文一:To prohibit any act of treason, acts to split the country, incite rebellion and steal secrets. 译文二:To prohibit any act of treason, secession, sedition and theft of state secrets. 以上译文一使用split , incite, steal 等动词虽然语义正确,但似乎不够庄重。译文二使用抽象名词,因而显得文字严谨,适合正式法律条文的风格。 例3.技术引进合同应当订明下列事项:引进技术的保密义务,改进技术的归属和分享。 译文一:Provisions on the obligation to keep confidential the

翻译中的思维转换

谈翻译中的思维转换 1. 德国哲学家弗·茅特纳(Friz Mauthner)曾经说过“If Aristotle had spoken Chinese or Dakota, his logic and his categories would have been diff erent”。2.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 wall clock — stop watch — horizontal bar — parallel bars — antiaircraft gun — Wet paint. It’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It’s the wisest father that knows his son. 不同的民族,因其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造成他们在认识同一事物时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角度或切入点,因而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差异又必然会反应在语言层面上,从而造成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由此可知,在翻译时,当我们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或原文的句子结构进行表达时,如果无法使译文顺畅或被读者理解,我们就要考虑换个角度思维,即要转换思维方式,这是翻译的一项的基本功。 1. 肯定与否定的转换 从哲学角度讲,任何事物都有两个面:正面与反面。当我们肯定事物的正面时,同时也在否定事物的反面;当我们肯定事物的反面时,也就是在否定事物的正面。于是,我们在认识一个事物时就有正反两个角度供我们选择,从而产生出两种不同的表达式。如 他很浪费。—— 这是假的。—— 他同意了。—— 他会对你非常感激的。—— Don’t touch me, or I’ll kill you. I’m serious.(别碰我,否则我会杀了你。) Last night I lay in bed, awake. (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一夜没睡着。) You can freely express your opinions. I have a completely open mind. 你们可以自由发言,我不抱任何成见。 One had to have some sort of past to make that kind of beginning. 她要是没有点来头是不敢这么发话的。 When I was a child, the last thing I would like to do was reading.

2018考研-英语翻译里的“转换”思维_毙考题

2018考研:英语翻译里的“转换”思维 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法来逐词对译。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词类转换和结构转换,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 一、词类转换 ?转译成动词 1.名词转换成动词 经典例题: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s arisen,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分析:interest在原文中是名词,而在译文中为了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在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将它改成动词。 参考译文: 人们之所以关注历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因为史学家们内部分歧过大,其次才是因为外界并不认为历史是一门学科。(1999年真题) 经典例题: With the click of a mouse,information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globe will be transported to your computer screen at the dizzying speed of seven_and_a_half times around the earth per second. 参考译文: 只要一点鼠标,来自世界另一端的信息便会以每秒绕地球七周半的惊人速度传输到你的电脑屏幕上。 2.形容词转换成动词 经典例题: Additional social stresses may also occur because of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problems arising from mass migration movements-themselves made relatively easy nowadays by modern means of transport. 参考译文: 由于人口的猛增或大量人口流动(现代交通工具使大量人口流动变得相对容易)所造成的种种问题也会增加社会压力。(2000年真题) 经典例题: Doctors have said that they are not sure they can save his life. 参考译文: 医生们说他们不敢肯定能否救得了他的命。 Success is dependent on his effort. 参考译文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努力。 3.副词转换成动词 经典例题: She opened the window to let fresh air in. 参考译文: 她把窗子打开,让新鲜空气进来。 4.介词转换成动词 经典例题: Many laboratories are developing medicines against AIDS. 参考译文: 许多实验室正在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经典例题: Coming! Away she skimmed over the lawn,up the path,up the steps,across the veranda,and into the porch. 参考译文: 来了! 她转身蹦着跳着地跑了,越过草地,跑上小径,跨上台阶,穿过凉台,进了门廊。 ?转换成名词 1.动词转换成名词 经典例题: The university aims at the first rate of the world. 参考译文学校的目标是世界一流。 经典例题: The net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will foster a large number of free_fancers,and this

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摘要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是一种含有商务理论和实用商务的理论。在经济信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务英语翻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对商务英语翻译技巧进行分析。文章第一部分概括了商务英语以及商务英语翻译;第二部分分别从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语言特点对其进行分析;之后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翻译的方法和翻译的原则。最后进行总结。得出商务英语的翻译机巧和方法。 关键字:商务英语;翻译技巧;特点;文体特征 前言 商务英语是以国际间的商务往来为基础的语言交流,商务英语包括的范围比较广,例如:金融方面的英语、贸易英语、还有一些专业的英语等。这也说明了商务英语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各行各业,这也就决定了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人不仅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还有对其他方面的英语进行了解,这样一来才能使交易双方能够更好地沟通,完成交易。 现如今,整个世界融为了一个整体,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丰富,目前在国际间最通用的就是英语。商务英语要求翻译者更加的精确、对等,因为商务英语中会涉及到很多文件、条款等信息,所以必须要精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方活动的顺利进行。尤其在我国,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一字之差就容易铸成大错。所以,做好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及商务英语翻译的概括 商务英语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的种类也十分多。大部分跟国际商务活动有关的例如:国际贸易、会计、金融等方面所用到的英语都属于商务英语的范围。它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旅游、海外投资以及国际运输等方面。除了领域广泛之外,它还包括许多专业的英语例如:广告英语、法律英语、应用文英语、包装英语等。因此,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翻译的这一事业之中。 对商务英语的翻译,在很长时间以来备受关注,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由于其用途的广泛性和特殊要性,就决定了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翻译中务词汇和具有较好的商务语法基础,这些是一个翻译者应该具备的原则和技巧,不能仅仅依靠“信、达、雅”的翻译要求来完成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必须依照商务文件的愿意,把它翻译的既能清楚的表达意义,又能够符合商务双方的语言习惯。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商务英语的特点 2.1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 2.1.1思维具有逻辑性,朴实无华 正式体英语的从句层次复杂,句子长度通常高于非正式英语。长句分词、独立主格结构的频繁使用是书面语体的典型特征,它们适合于表达多层次的复杂的逻辑关系,可以充分完整地表达相互关联的意义,这种效果是短句无法达到的。由于商务函电常要表示某些条款相互成立、互为条件,或对某些一连串的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进行叙述,因此,这种语体就非常适合这种要求。例如: The work hereof shall be commenc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work of Party A’s plant, and shall be completed within thirty days after the complet ion of Party A’s plant including the completion of inner part of the plant when the plant be in the condition that trial run for air conditioning mechanism is possible.

翻译中思维的转换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 J our nal of T r anslator s f or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2003N o .3 翻译中思维的转换 叶邵宁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642)邓英华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汉英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翻译过程中,有时须通过思维方式的转换,使译文地道、自然,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关键词]思维方式;思维差异;语言;转换[中图分类号]H 31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6141(2003)03-0043-03 [收稿日期]2003-03-04 [作者简介]叶邵宁(1962-),女,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邓英华(1970-),女,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文系讲师,研究方向: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 一、引语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双语转码的活动,它不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还涉及到两种语言中两种文化的沟通。语言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表达法和习惯用法的差异,可以追溯到更深层次的思维方面的差异。刘宓庆认为:“思维支配语言。”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许多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必须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去找,思维方式制约着表示概念的词或词组形式以及表达判断的句子和表达推理的句群的结构和排列顺序。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最难掌握的亦是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译语或多或少地带有中文腔。例如: (1)O n M a y Day ,there ar e people mo unt ain peo ple sea in T ian An M en Squar e. (2)O n M ay Day ,there are a g reat many peo ple in T ian A n M en Squar e . (1)句充满了意象性的词汇,反映出汉语语言的思维模式,但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2)句是正确的英语表达。 如何才能再现源语自然的、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语言的使用体现着思维的选择和创造。翻译的过程,既是语言形式的转换,也是思维的转换。东方的思维可概述为:直观的、具体的、综合的、整体的、主观的等等;与之相比,西方的思维是分析的、逻辑的、抽象的、个体化的、客观的等等。了解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思维转换,对作出地道的译语十分重要。 二、翻译过程中思维的转换 1.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汉式思维是具体、直观的,在语言中尽可能地动用具体的形状、印象和声音来传递思想和信息。思维中的直观性,决定了汉语是一种表意性的语言,就是以“观物取象”,即取万物之象,加工成为象征意义的符号来反映、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而英式思维则是抽象的,倾向于使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词语来表达具体事物或现象。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 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表现为词语概念的虚实转化,即英语常用抽象概念的词语表达一些具体事物和现象,汉语则化抽象为具体。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译为A s y ou so w ,y ou w ill r eap.英译时,无须绞尽脑汁地试图把“瓜”、“豆”搬进英语。类似的例子还有:看菜吃饭to fit the a ppetit e t o the dishes;十恶不赦g uilty beyo nd fo rg iv eness;九死一生a nar -r ow escape ;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 kno ws not w hat is sw eet ;活到老,学到老L iv e and lear n 等等。 由于思维差异,英汉语中动词、名词和介词的使用频率不同。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和介词,因而显得虚、静和抽象;汉语多用动词,所以显得实、动和具体。英译汉时,必须将原句适当实化,具体化,使其抽象性弱化,以适应汉语的表达方式。英语中的一些抽象名词或介词,可以通过词类转换、增加词汇说明或置换以实化虚,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例(1)T he boo k is in the p r ess . 该书即将出版。例(2)T 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equipment in the fa cto r y has led to a steady incr ease in pr oduct ion. 该厂引进了新设备,生产稳步增长。 例(3)His mind swept easily over the w hole w or ld in-cluding many land s and ep ochs . 他纵览全球,古今中外,了如指掌。 这里“many lands ”与“many epochs ”表达了抽象的概念,译文通过置换(“many lands ”译为“中外”,“many epochs ”译为“古今”),说明了词语所蕴涵的意义。 例(4)He w ant ed to lear n ,to know ,to teach .(fro m “De Gaulle ”) 他想学习,增长知识,也愿意把知识教给别人。 “to know ,to teach ” 表达了抽象的概念,译文通过增加补充词汇形象地表达了这些词语的意义。 反过来,汉译英的时候,应当将有些动词转化为名词或介词,使其抽象化。 ? 43?

词类转换(英语翻译技巧).

词类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不同语系的语言,无论在词汇方面或在语法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进行词类转换。所谓词类转换,是指把原文语言中的某一词类转移成汉语的另一词类而言。掌握翻译中的词类转换译法,就可使我们敢于脱离原文词类的限制,跳出原文词类的框框,用汉语的适当词类予以表达。 一,转换成汉语动词。 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得比较多,这是一个特点,在英语句子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在汉语中却可以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连用。在英语中不少词类在汉译时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1,名词转换成动词 英语中大量具有动作意义的名词和动词派生出来的名词往往可以译成动词。 With a click of a mouse, information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globe will be transported to your computer screen at the dizzying speed of seven-and-a-half times around the earth per second. 只要一点鼠标,来自世界另一端的信息便会以每秒绕地球七周半的惊人速度传输到你的电脑屏幕上。 China’s first atomic blast in october 1964 was a great shock to the world. 1964年10月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全球为之震惊。 Can artificial fibers be used as substitutes for natural fibers? 人造纤维能代替天然纤维吗? We must place stress on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商务词类转译

商务词类转译 词类转换是翻译中常见的技巧。就商务英语翻译而言,最常见的是名词、介词、形容词及动词间的互相转译。 一、名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 研究表明:英语的名词在词汇中占有绝对优势, 常用名词来表达汉语中用动词表达的概念(如抽象的行为名词) ,而且动词的兼类情况非常明显,加之英语有词形变化, 许多动词词尾加上后缀, 如-ment , - tion , - ance , - er , - or 等,即可变成名词。相反,汉语却以动词占优势,而且一个句子不限于用一个动词,可以几个动词连用。因此,英译汉时许多名词可译成汉语的动词;汉译英时动词也常译成名词(或介词+ 名词) 。 英语中具有抽象动作意义的名词汉译时常译成动词。 (1) The repeal of the Corn Laws by Great Britain in 1846 ended Britain′s long - standing policy protectionism. 1846 年英国废除《谷物法》,结束了英国长期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And in a best - selling book ,Lester Thurow told us that America would soon be going head together with a Germanled Europe in the struggle for world markets. 莱斯特·瑟罗在他的一本畅销书中断言,美国不久将要与德国领导的欧洲势均力敌地争夺国际市场。 原文中“struggle”为介词“in”的宾语,但汉语译文直接将它译成动词“争夺”,比原文来得更直接更传神。

翻译中的思维自由转换

汉英对比,思维的自由转换才是最高境界! https://www.docsj.com/doc/972578045.html, 2016-12-22 在学英语时要时时把它与汉语进行比较,形成两个“语言频道”,思维的自由转换才是更高的境界,切不可失落汉语这个中国人的“魂”。 ——著名英语教育家、词典编纂家陆谷孙 本文摘自: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对比与英语》 作者:张培成 [师]咱们首先谈一谈英语词汇对比。 任何语言的学习中,词汇的学习都极为重要。有两句关于词汇重要性的名言,你们学英语词汇学的时候想必看到 “No matter how well the student learns grammar, no matter how 过。一句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Michael McCarthy说的: successfully he masters the sounds of a L2, without words to express a wide range of meanings, communication in that language cannot happen in any meaningful way.” 第二句是另一位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 Wilkins说的,这句话很多学英语的人都知道:“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生]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词汇量小的确是很严重的事情。我觉得,有时候记单词几乎都成了学英语的代名词了。有的同学单词量大一些,就会被认为英语学得好。 [师]单词量大还是小,不能光看能认得多少,关键要看能用多少。能用就是在说英语、写英语和汉译英时能想起来,并知道该不该用,怎样用。可是,现在很多同学以读单词、认单词为学习词汇的手段和目标,用的时候只是被动地在脑子里搜寻,想起什么来就说什么、写什么,而没有大量地、频繁地利用辞书等工具去主动学习如何使用词汇,只是被动反击,没有主动出击。 [生]我明白你的意思,要主动出击,就要学汉译英、做汉译英,不能只满足于看看英语、读读英语。 [师]做汉译英就要进行对比,只有经过对比,才能了解差别;只有了解差别,才能正确使用。比如在外教的口语课上,有同学介绍个人家庭情况说:“My parents are peasants. They do not have culture.”这话你一听准能懂,但老外听了大为吃惊,问她:“Do you mean they are rude Do you look down upon them” [生]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问题出在peasant这个词上,peasant有贬义。 [师]对,有很强的贬义。peasant有两个意思,一个指“农民”,没什么贬义。可第二个意思很不好。你看《朗文当代》的解释:“infmlderog a person without education or good manners【非正式,贬】乡下人;缺乏教养的人”。《牛津高阶》翻译成“老粗;土包子”。是这第二个意思把第一个意思给影响坏了,即使你用的是第一个意思,听的人也感觉不好。另外,那个同学接着又说do not have culture,这就更糟糕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她就是想说爸爸、妈妈没文化吧?我不明白,这有什么问题吗? [师]来看一下《新英汉词典》:culture的第二个意义是“文化修养,教养;陶冶”。你知道a man of little culture 是什么意思吗?是“没教养的人”,这可就严重了,再和前面说的peasant联系在一起,外教当然会以为学生将父母看作没教养的人,从而鄙视他们。 [生]那汉语“没文化”英语该怎么说呢? [师]中国人说“没文化”通常指“不识字,不会读书写字”,或者“没受过多少教育”。所以,“他们没文化”可以说成They are illiterate.或者They cannot read and write.还可以说They are not well educated.或者They have not received much education. 再来看几个含有“文化”一词的句子,比如: 他正在学文化。 He’s le arning how to read and write. 我文化水平不高。 I have not been well educated.

商务英语翻译中词类翻译技巧

Business Collection 商务必读 204 2012年11月 https://www.docsj.com/doc/972578045.html, 商务英语翻译中词类翻译技巧研究 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旭 摘 要:在商务英语中,英汉互译中常见的翻译技巧是对于词类翻译的技巧。本文主要探讨的词类互译的技巧主要是对于动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以及动词和介词相互间的翻译类型,从这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总结,望对于商务英语的词类翻译技巧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商务英语 英汉互译 词类转换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c)-204-02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转换词性是其表达的一大技巧。在对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比较重我们发现,这两种语言在于形容词,动词,名词等的语法上有着如出一辙的相似性,但是中国和美国的地区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有其特殊的表达和含义。另外,英汉两种语言在组合语法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语义切分方面区别也很明显。在实际应用语汇的方面更有着天壤之别,差异显著。所以,在现实的翻译中,不能总是用某种语汇类型去对应单一的语汇。这样做对于整个翻译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汉英翻译中,对于词类改性是非常必要的,商务英语中更应该这样做,如果不对于某些词的词性进行转换,那么翻译之后读出来就不能流畅顺口。 1 名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 对于英汉互译的研究者称,名词是英语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一种语汇,其作用往往可以代替动词在汉语中所包含的意思,例如 对于抽象的行为名词,其往往以名词代替。而且,在英语中,动词是可以兼有很多类别的语汇,并且英语中的词形变化使得名词往往就是加上后缀的动词而出现。如-or ,-er ,-tion ,-ance 等。而动词在汉语中的地位也是英语所不可比较的,在一个句子中,通常有着2~3个动词共同发挥其效用,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动词。所以,在汉英互译中,许多英文名词可以翻译为中文的动词,许多中文的动词又可以翻译成英文中的名词,或者以“介词+名词”的类型来出现。 (1)在英文中,通常对于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动作名词,在译为汉语之时,以动词的方式来翻译。但是,如果一个涉足翻译界尚浅的翻译人员来对于汉语翻译之时,通常他们是对于这一类词汇的使用不是很容易把握,所以在翻译中,通常都会翻译成英文动词。例如:Him by the repeal of the British Corn Laws in 1846, the end 矿业结构不合理,大中型矿山所占比重较小。突出表现在矿山数量多而规模小、布局散、资源利用率低和经济效益差等方面。矿山总数中,中型以上的矿山企业有丰源钼矿、前河公司、金源公司、金牛公司、金都公司等7家,所占比例仅为7.45%。 3 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3.1“十二五”面临的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对可持续发展要高度重视,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这些重大战略决策为嵩县发展绿色矿业经济提供了明确目标指引和政策支持。国家正在实施中原经济区和中部崛起战略,陆续出台了扶持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配套政策,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嵩县创建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3.2 产业转移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辐射机遇 日趋明显的产业梯度转移趋势为嵩县利用外资引进项目、打造嵩县新型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地处中原要地的嵩县,其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矿产和人力资源、地理区位优势已日渐凸显,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为嵩县承接“两个转移”和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提供了很强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4 外部威胁(Threats)分析 4.1 经济规模扩大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供给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土地和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瓶颈制约因素日益明显。由于历 史原因,嵩县目前还存在矿产资源开采比较粗放等现象,如何保护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健全资源环境保护机制,确保嵩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仍是一项压力不断增大的重大任务。4.2 经济快速发展对社会转型与和谐建设要求提高 随着近几年嵩县经济持续发展,对社会转型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引发的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增多,社会民生需求以及社会保障问题不断凸显,解决难度加大,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解决好上述各种发展中的社会矛盾,是建设和谐嵩县,实现城乡全面小康发展目标的艰巨任务。4.3 外部环境改变与发展政策调控带来的竞争挑战 由于嵩县地处山区,经济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低,适应外部环境改变与竞争的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国家在扩内需、保增长的同时将大力推行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等调控政策,将给嵩县带来巨大应变压力,也将对嵩县应对外部环境改变与发展政策调控的能力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胜栋.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河南 社会科学,2008,16(2). [2] 陈红英,谢军安,王育红.低碳经济: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挑战与 机遇[J].中国商贸,2009(11). [3] 王馨凤.科学发展“绿色矿业”[J].今日国土,2008(11). [4] 卢秋霞,冯菁.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与评 价——以榆林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35).

简析汉英翻译中译者思维切换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972578045.html, 简析汉英翻译中译者思维切换模式 作者:戴凤姣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从语言、思维与翻译的关系入手,探讨汉英思维模式与汉英语言结构,试图 构建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切换模式,文章最后探讨了该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语言思维思维切换模式汉英翻译 一、引言 由于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不同,中西民族也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模式。两者间的巨大差异也导致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千差万别。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模式的转换(连淑能,2002)。因此研究翻译过程就必须考查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本文从语言、思维与翻译的关系出发,通过对汉英思维模式和汉英语言结构的对比,尝试构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切换模式,并以汉语资料英译为例阐释该模式。 二、语言、思维与翻译 “言为心声”,思维与语言关系密切。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影响和决定语言。思维模式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也被叫作思维方式或思维定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翻译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司显柱(1999)认为:“翻译的内在规律仍在于人脑的思维。深入研究翻译中的思维活动将是译学研究的突破口”。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语言受思维的支配,因此翻译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语言的表层形式,还要抓住语言的内在机制的形式结构并切换思维模式。 三、汉英思维模式及汉英语言结构 思维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都是使用概念对世界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比较和概括等等,这在全人类是统一的。因此,英汉思维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詹朋朋,2000)。但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哲学背景、文化传统,因此也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模式。汉民族以散点透视统观整体,用辩证的方法在对立中寻求统一,讲究天人合一;喜欢将主观与客观交相融合,知、情、意融合在一起。由此,汉民族在思维上重感性、重综合、重意合。而英语民族在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等哲学思想和近代科学的影响下,形成了分析型、抽象型和客观型思维模式。由此,英语民族在思维上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也会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句法和语篇上形成鲜明对比。 首先,在词汇上,汉民族在描述事物、说明问题时习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笼统抽象的概念。以物表感,状物言志,语言直观性强。如“越窑茶碗类玉类冰”中的“玉”和“冰”,给人一

词类转换翻译法参考资料

词类转换翻译法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 一、名词的转译 1.英语名词转译成动词 由动词派生的名词,具有动词意思的名词,以结尾表示身份或职业的名词等,这些名词都可以转译成动词。 【例1】The remembrance of these will add zest to his life. ×对于这些事情的回想将会增添他生活的乐趣。 【译文】回想起这些事情,会给他的生活增添乐趣。 【例2】He looked on the Convention as a fair and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他认为这次大会是人民的公正忠实的代表。 【译文】他认为这次大会公正忠实地代表了人民。 【例3】Other governmental activities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states, which have their own constitutions and laws. ×其他政府活动则是各个州的责任,各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译文】其他政府职能则由各个州来承担,各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例4】The sig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s 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 【译文】看到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听到隆隆的机声,我感到特别神往。 【例5】To my knowledge, some computers have gone missing. 【译文】据我所知,有几台计算机失踪了。 【例6】He was a good listener and they would like to talk with him. ×他是个好听众,所以他们喜欢同他谈话。 【译文】他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所以他们喜欢同他谈心。 1)由动词派生的名词转译成动词,在政论文体中出现比较多。 ·The government call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e technical schools. 政府号召建立更多的技术学校。 ·Until 1972, all efforts by the two nations to curb the nuclear arms race had founded on one point: U.S. insistence on the right to make on-site inspections of the Soviet strategic arsenal and Russia’s refusal. 到一九七二年为止,美苏之间关于限制核军备竞赛的一切努力都在这一点上失败了:美国坚持有权视察苏方战略武器现场,而苏联则拒绝这样做。 ·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火箭已经被用来探索宇宙。 2) 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在记叙、描写文体中出现较多)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Vietnamese War is a drain on American resources. 越南战争不断消耗着美国的资源。 ·A glance through his office window offers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Washington Monument

重大商务英语翻译第三次翻译作业-词类转换A

1.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 我想我的弟弟比我教得更好。 2.Londoners are great readers. 伦敦人爱好读书 3.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 他是个既能吃又能睡的家伙。 4.As he is a perfect stranger in the city, I hope you will give him the necessary help. 因为他对这个城市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我希望你能给他提供必要的帮助。 5.Sea gulls are good flyers. 海鸥善于飞行。 6.In his article the author is critical of man’s negligence toward his environment. 作者在他的文章中表示出了对人类疏于环境保护的批评。 7.A view of the village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tower. 从塔上可以看见这个村庄。 8.Before China’s entry into WTO, there were fears that China would have to make too much concession.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有些人担心中国会做出过多的让步。 9.Too much exposure to TV programs will do great harm to the eyesight of children. (暴漏) 看太多的电视节目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视力。 10.When the switch is off, the circuit is open and electricity does not go through. 当开关断开时,电路变成断路,此时电流就不能通过。 11.In this case the temperature in the furnace is up. 在这种情况下,炉温就会升高。 12.This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its simplicity of operation and the ease with which it can be maintained. 这种通讯系统最大特点是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13.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mputers makes a tremendous rise in labor productivity. 电脑的应用会大大提高劳动出产率。 14.His wife has done everything possible to mother him. 他的妻子尽力做好每件事,就像他的母亲对他一样。 15.The design aims at automatic operation, easy regulation, simple maintenance and high productivity. 设计者的目的在于操作自动,调节简便,维修简单,生产迅速。 16.The thought of fat meat makes me sick. 一想到肥肉,我就感觉恶心。

常见的英语翻译中的词类转换

英语翻译词类转换:转译成名词(1) (一)形容词与副词的互相转译 1.英语名词译成汉语动词时,修饰该名词的形容词往往转译成汉语副词。如: 1)Occasionally a drizzle came down,and the intermittent flashes of lightening made us turn apprehensive glances toward Zero. 偶尔下一点毛毛雨,断断续续的闪电使得我们不时忧虑地朝着零区方向望去。 2)It was a clear and unemotional exposition of the President's reasons for willing to begin a Chinese-American dialogue. 这篇发言清楚明白、心平气和地说明了总统希望开始中美对话的原因。 2.英语动词译成汉语名词时,修饰该动词的副词往往转译成形容词。如: 1)He routinely radioed another agent on the ground. 他跟另一个地勤人员进行了例行的无线电联络。 2)The President had prepared meticulously for his journey. 总统为这次出访作了十分周密的准备。 3.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还有一些英语形容词可译为汉语副词。如: 1)This is sheer nonsense.(这完全是胡说。) 2)Buckley was in a clear minority.(巴克利显然属于少数。) 3)By dialing the right number,you may be able to select a play,golf lesson or lecture in physics,from a pretaped library in a remote city,for showing on your home screen.只要拨对了号码,你就可以在家里电视机上选看到有远方城市一座图书馆发出的预先录制的一出戏、一堂打高尔夫球的讲课,或者一次物理学演讲。 (二)名词与副词的互相转译 1.名词转译成副词 1)When he catches a glimpse of a potential antagonist,his instinct is to win him over with charm and humor. 只要一发现有可能反对他的人,他就本能地要用他的魅力和风趣将这人争取过来。 2)The new mayor earned some appreciation by the courtesy of coming to visit the city poor. 新市长有礼貌地前来访问城市贫民,获得了他们的一些好感。 2.副词转译成名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