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NZQ_2_0_11m_3气动抓岩机中气动绞车的改造

NZQ_2_0_11m_3气动抓岩机中气动绞车的改造

NZQ_2_0_11m_3气动抓岩机中气动绞车的改造
NZQ_2_0_11m_3气动抓岩机中气动绞车的改造

钻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钻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1 交接班规程 1.1.1 钻进交接班 1)接方上钻台,交方停转,提起钻具,方钻杆出转盘,取出方补心,刹车。双方核对悬重、钻压、泵压和井下钻具结构。 2)接方接过刹把停总车,活动高速、低速、转盘气开关试气,耳听离合器进放气情况,试刹车,无问题后进行交接。 3)接班后分别合高速、低速、转盘离合器,下放钻具,配合钻工检查离合器、链条和保养整改情况。 1.1.2 起下钻交接班 1)起下钻时,钻具必须提起来,转盘上面不少于一个单根,双方核对悬重和下井工具,钻具规格、数量。 2)接方接过刹把,停总车,试气和试刹车后进行交接。 3)接班后进行检查。 1.2 操作前准备 1)接班前检查,召开班前会,根据生产任务搞好工作安排,使全班每个人都能明确本班任务和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确保生产有条不紊,安全无事故。 2)检查刹车系统是否工作良好。 3)检查大绳的死、活绳头固定情况及大绳有无断丝。 4)绞车、转盘传动装置各部位链条、万向轴、牙嵌离合器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5)气路系统不漏气、性能好,各种仪表灵敏可靠。 6)检查提升系统及水龙头运转是否正常。 7)检查防碰天车装置是否灵敏。 8)要求岗位人员把井口附近清理干净、利索,便于操作。

1.3 下钻头、工具、钻具检查规程 1.3.1 钻头 1)钻头型号、尺寸符合设计,无操作,否则不能下井。 2)丝扣、焊缝、台阶完好,储油系统压力平衡畅通,牙轮互不咬合、转动灵活、喷嘴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 3)钻头丝扣清洗干净试上。先用手把钻头丝扣旋上到转不动为止,此时两台肩间隙0.35~0.75mm为宜(可用厚簿规插入法测量)。若小于此要求,说明钻头丝扣偏小;若大于此要求,说明钻头丝扣偏大,都不符合钻头与钻具的连接要求。 4)用手将符合间隙规定的钻头卸下,将钻头丝扣均匀地涂上丝扣油,然后再用手上完扣,关闭转盘销子,再用大钳紧扣。5道猫头绳拉紧。紧扣时不能猛拉猛推,以免损伤牙轮钻头和丝扣。 5)钻头上紧后,上提钻具再检查牙轮,喷嘴巴掌各个部位,符合要求者方允许下井。 6)刮刀钻头检查丝扣、焊缝、台阶、喷嘴、刀片无碰伤,外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接到钻具上紧后再检查上述内容。无问题下井。 7)PDC钻头按有关规定操作。 1.3.2 动力钻具 1)动力钻具上钻台必须用大钩和绷绳抬(绷绳套不允许在钻头短节上)。 2)螺杆井口试运转,合格后才能下井。 3)涡轮井口试运转,不转时可适当加大排量,再不转时,可用转盘带着转动几分钟,再不转不准下井。 4)扣上吊卡,大钩和绷绳抬上钻台,不能碰撞。 1.3.3 接钻铤 1)丝扣刷净,入井钻铤符合规定标准(弯曲度及磨损情况等),下井前应用双钳紧扣,丝扣油符合要求。 2)钻铤下井必须使用安全卡瓦,安全卡瓦不能卡反,安全卡瓦节数符合规定,使用时卡平、卡紧。所卡部位至钻铤卡瓦距离一般在5cm左右。 3)公扣戴护丝,母扣上提升护丝,气动绞车拉到大门坡道上摆正。

回柱绞车使用管理规定

回柱绞车使用管理规定 1、各单位采区斜巷运输使用的回柱绞车,应本着“谁使用,谁管理,谁负直接责任”的原则,该单位必须明确一名分管机电运输的副职,负责主要管理责任,每周查阅所辖范围绞车运输安全运行检查记录并签字,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对本单位的运输安全检查,做出详细记录。 2、各单位机电副职及技术人员是本单位使用的回柱绞车管理的主要责任者,负责本单位各施工地点回柱绞车的设计审核、设备安装验收、监督、检查及验收工作,对施工地点的机电设备使用管理负直接责任。运管办、安监处机运科对采区辅助斜巷运输负检查、监督责任。 3、凡申请使用回柱绞车单位,必须依据施工巷道的坡度、运距、提升最大负荷、牵引方式等数据计算,正确选用绞车型号和钢丝绳,编写相应施工措施,措施经审核、批准后,配备合格的绞车、声光信号、电气小件及电缆,方可组织安装。 4、凡安装后的回柱绞车必须由调度所、机电科、运管办、安监处机运科及使用单位等共同组织验收,绞车安装符合要求,制度完善,管理责任明确,使用单位方可正常投入使用,并建立技术档案,明确专人负责。 5、回柱绞车的安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回柱绞车必须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绞车,其基础尺寸及地脚螺栓参照绞车使用说明书及现场施工地质环境,按要求施工。 (2)、绞车安装地点必须满足设备安装、方便检修和便于安全操作的要求,要有正规的绞车峒室。绞车与设备、巷帮的有效间距不小于

0.8米,绞车后部应大于0.8米。绞车安装在轨道中心线位置时,应安装盘绳装置,提升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一致,误差不大于50mm,其过卷距离不小于3米,否则在绞车前方必须设置牢固的车档(霸王桩)或盘绳装置。绞车安装在轨道一侧时,距轨道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0.4米,必须安装盘绳装置,并在设计和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3)、对服务时间为三个月以上的绞车安装固定,必须使用混凝土基础固定。岩石底板可用锚杆固定,锚杆数量不得少于5根,埋入长度不小于1.4米。服务时间小于三个月的绞车也可采用不少于4根直径大于200mm木质压车柱固定,两根前戗柱打在顶板柱窝内,要固定牢靠,但压车柱不得妨碍司机操作和视线。绞车必须有可靠的生根绳,严禁固定在棚腿上,生根绳头用不少于3副钢丝绳卡卡紧,生根绳破断拉力总和应大于提升主钢丝绳的三倍。绞车的固定严禁使用金属支柱。 (4)、绞车滚筒中心应与轨道中心线重合;在近水平机、风巷中可采用侧向布置,其绞车滚筒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的夹角要合适;做到钢丝绳排列整齐,不出现咬绳、爬绳、跳绳现象,滚筒上应经常缠留5圈摩擦绳,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张力,钢丝绳尾部绳头必须压在绞车滚筒上,压绳板不少于两副且有防松垫圈,绳头不得磨绞车电机端盖螺丝。 (5)、司机操作地点应有不小于2平方米的活动面积,保持卫生清洁;司机操作时应有照明。 6、回柱绞车牵引车数必须必须通过计算,并且标注在现场管理牌板

气动绞车管理制度

气动绞车管理制度 一、绞车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方能持证上岗。 二、绞车司机必须熟悉本绞车的性能、结构、原理,熟悉操作方法,方能独立操作。 三、提升运输巷道内,必须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 四、所有气动绞车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质量标准要求,安装竣工后应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五、气动绞车牵引距离超过15m时,都必须安装声光信号,执行“一声停、二声提升、三声下放”的信号。 六、气动绞车进气管路必须连接牢靠,严禁超载和超速运行,严禁停气或脱开离合溜放。 七、绞车管理要专人包机,保持完好,绞车离合、制动系统、护绳板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否则,不准使用。提升车辆的钢丝绳、连接装置、保险绳等必须符合要求。 八、绞车提升的钢丝绳必须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制度,由使用单位的司机负责,在绞车使用现场应建有钢丝绳检查记录本,每天将验绳的情况详细记录在上面。 九、所有使用气动绞车的地点,必须建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绞车管理牌板。 气动绞车操作规程 一、运转前的准备

1、检查绞车周围环境:检查调度绞车安装地点5米范围内顶帮支护是否安全可靠,行车轨道有无障碍物,以便于操作和瞭望。 2、检查绞车的安装固定是否平稳牢固,绞车最突出部位距轨道外侧不小于500mm,绞车底座不得有裂纹。 3、检查制动闸和离合器:制动闸闸带必须完整无断裂。各部螺栓、销等完整齐全,无弯曲、变形。施闸后,制动闸不得过位(闸把位置在水平线以上30-40度,即应闸死,闸把位置严禁低于水平线),检查离合器开关是否灵活有效。 4、检查钢丝绳:钢丝绳无弯折、硬伤、打结、严重锈蚀,断丝不得超过规定,在滚筒上绳端固定要牢固,排列整齐,无咬绳、爬绳现象。检查钢丝绳绳头是否符合要求,缠绕绳长不得超过绞车规定允许容绳量,松绳至终点时,滚筒上余绳不得少于3圈,保险绳直径与主绳直径相同并连接牢固。 5、检查气动马达、油雾器:保证油液充足、润滑正常(润滑油刚到油位镜中心为最好)。 6、开车前,应先空转1-2分钟,检查验证绞车滚筒运行方向是否与手柄箭头标志一致,并检验刹车机构是否可靠,有无异常声音。 二、启动 1、接收到准确的开车信号后,辨明开车方向,按信号指令方向启动绞车。 2、操纵气动开关手柄,缓慢松开制动闸把,使滚筒平稳运转,达到正常运行速度。 3、司机必须站在护绳板后进行操作,严禁司机在绞车两侧或滚

气动技术发展及趋势

一、气动系统的简介 1.气动技术: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作为介质,以空气压缩机作为动力源,来实现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与控制的工程技术,是流体传动与控制的重要重要组成技术之一,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2.气动系统的典型构成:气压发生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 3.气动系统的优点:气动技术与传统的液压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轻便、方便安装维护;(2)输出速度一般在50~500mm/s,速度快于液压和电气方式;(3)对冲击负载和负载过载的适应能力较强;(4)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无污染且成本较低。由于气动技术具有以上的使用优点,气动技术在世界工业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个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机械、动力、信息检测传感、执行、控制及信号处理等部分。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部分的气动元件及其系统不仅仅具有机械、气动执行机构,同时也集成了信息检测传感等元件,甚至还集成了其他一些微型机电系统。 4.气动系统的缺点:动作稳定性差、输出功率小、噪声大、信号传递较电信号慢 二、气动系统应用概述 气动技术应用面的扩大是气动工业发展的标志。气动元件的应用主要为两个方面:维修和配套。国产气动元件的应用,从价值数千万元的冶金设备到只有几百元的椅子。铁道扳岔、列车的煞车、街道清扫、特种车间内的起吊设备、军事指挥车等都用上了专门开发的国产气动元件。这说明气动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正在日益扩大。气动技术的应用主要在: (1)汽车、轮船等制造业:包括焊装生产线、夹具、机器人、输送设备、组装线、等方面。 (2)生产自动化:机械加工生产线上零件的加工和组装,如工件的搬运、转位、定位、检测等工序。 (3)某些机械设备:冶金机械、印刷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制鞋机械、塑料制品生产线、等许多场合 (4)电子半导体、家电制造业:硅片的搬运、元器件的插入与锡焊, 彩电、冰箱的装配生产线等。 (5)包装过程自动化:化肥、粮食、食品、药品等实现粉末、粒状、块状物料的自动计量包装。用于烟草工业的自动化卷烟和自动化包装等许多工气动系统发展及趋势序。用于对粘稠液体(如化妆品、牙膏等)和有毒气体(如煤气等)的自动计量灌装。 三、气动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气动元器件和气动控制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正向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当前市场上的各类气动产品来看,气动元器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向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发展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内资企业产品水平多数达到上世纪90 年代国外企业产品水平,少数主导产品已达到当代国外企业产品水平。气动元件的性能也在飞速地提高,质量、精度、体积、可靠性等方面均在向用户需求的目标靠拢,主要体现了其小型化、低功耗、高速化、高精度、高输出力、高可靠性和高寿命的发展趋势。 如市场上已经普及的CJ1 型针笔型气缸,其缸径可小至2.5~15 mm,如图1 所示;如SMC公司研 制的三通直动式V100 系列电磁阀(如图2 所示),耗电量仅0.1 W、响应时间低于10 ms,寿命超过1 亿次、抗污能力极强,其全新的设计有划时代的意义[1,2]。

井控安全操作规程

井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文件编码:HNZJ/HSE 6.1.5.1—2002 版本号:B 编写人:姜红波 审核人:陈博安 批准人:田平 批准日期:二○○八年?月??日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 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

1 总则 1.1 为了规范钻井生产过程中对涉及井控装备的安装;井控装置、设备、工具、元(器)件的试压;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各层套管的承压试验;地层承压试验;井控装置的现场检查、保养、使用;溢流、井喷和井控防喷演习过程中的开关井的操作;井控装备拆卸等过程的安全管理,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钻井队井控作业的安全管理。 1.3 职责 1.3.1生产技术科负本作业的技术指导和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 1.3.2安全环保监察科负责本规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1.3.3各钻井队负责本单位有关井控作业措施的落实和安全监护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SY/T5964—2006 钻井井控装置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 SY/T6426—2005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SY/T5430—1992 地层破裂压力测定套管鞋试漏法(2005年3月更改)SY/T5467—1992 套管柱试压规范 Q/SH1030 098—2006 河南油田钻井井控技术规程实施细则 钻井工程公司井控实施细则(补充) 3 井控装备安装操作规程 3.1基本要求: 3.1.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知识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取得相应操作证件,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方可作业; 3.1.2 作业前召开班前会,明确作业任务,分析作业现场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制定防范措施;确定现场负责人、指挥人、安全监护人和操作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 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

斜巷轨道运输管理规定17页

斜巷轨道运输管理规定 一、斜巷巷道、车场和峒室 1、斜巷巷道、各车场、甩车场及峒室必须有设计,其巷道断面、人行道宽度、设备设施及车辆相互之间安全间距、双轨车场安全间距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1、2 2、23条规定。斜巷下车场和各甩道口必须设有躲避硐。躲避硐内不得存放物料、工具、设备等。 2、各车场具体要求: 1)采掘运输小斜巷各车场长度不小于一次提升串车长的1.5倍。 2)主要运输斜巷各车场的长度为一次提升串车长度的3倍以上。 3)上车场不得有负坡,以免车辆自溜下滑。 4)车场宽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3条规定要求。 3、斜巷轨道运输中部及下部车场甩道的轨道半径必须有设计,应能满足安设标准道岔的需要,轨道半径符合以下要求: 1)炮采工作面行驶一吨矿车时,应安设2#道岔,曲率半径不小于4m。2)机采工作面使用支架和机组时,应安设4#道岔,曲率半径不小于12m。施工单位要按设计要求对斜巷轨道运输中部及下部车场甩道进行施工,并能满足安设标准道岔的需要。 4、斜巷运输不应采用对拉绞车施工方式,如确需使用对拉绞车,必须制定专门措施,必须开凿绞车和设备峒室或在5m范围内把巷道拓宽1m以上。 5、倒拉绞车前方8至15米处必须支设有护身柱(不少于2根11#矿用工字钢)。 6、同一巷道内同时有轨道和皮带或溜子运输时,其相互之间安全间距必

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规定,在溜子和皮带机头处必须开凿司机操作室,禁止在轨道侧操作溜子和皮带。 7、斜巷内必须设计有正规水沟或安置专用排水管路,排水管路安置要符合要求,无滴、漏现象,流水不得冲刷道心。 8、绞车峒室应符合设计,其净高不小于1.8m,绞车最突出部分与巷道一侧距离不小于600mm,绞车后方要留有1米以上的操作空间,操作空间内不得有管线通过,峒室支护符合安全要求。 二、绞车 1、绞车滚筒中心线应与斜巷轨道中心线重合,安装稳固,操作方便。做到不爬绳,不咬绳,不跳绳,排列整齐。绞车滚筒最大容绳量,应距滚筒外沿2.5倍钢丝绳直径以上。 2、绞车发放审批由机电科具体负责。安装稳固好的井下所有绞车,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机电科和安全科组织的验收;未经过验收的绞车,不得使用。 3、运输任务完成后,绞车司机要把所使用过的绞车清理干净,根据现场情况确保钢丝绳不锈蚀;钢丝绳在滚筒上排列整齐;钩头放置在绞车前2m 范围内并吊挂在巷道一侧,不得放置在轨道线路上,对于倒拉或对拉绞车的钢丝绳也必须吊挂在巷道一侧,吊挂应整齐有序。 4、对拉绞车只允许在直线段内往返牵引,禁止拐弯对拉,一台绞车禁止两个方向牵引矿车。 5、掘进上山施工倒拉绞车要安装在轨道外侧,绞车最突出部分与最近轨道的间距不得小于500毫米,迎头应装平式导向轮,其直径选择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16条规定,禁止用小滑轮代替;导向不得超过两次,导

培训体系小绞车司机培训讲义

(培训体系)小绞车司机培 训讲义

小绞车司机培训讲义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小绞车、钢丝绳等有关业务知识,能够懂得按章作业的必要性,了解斜井壹坡三档知识及使用要求,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行车。本讲义结合斜井事故预防按二十四学时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壹、小绞车业务基本知识 1、小绞车的概念和分类: 答:煤矿井下使用的滚筒直径1.6m及其以下的绞车称为小型绞车。小型绞车类型的分类方法较多: (1)按照钢丝绳缠绕方式:可分为缠绕式绞车和磨擦式绞车;(2)按照滚筒个数:可分为单滚筒绞车和双滚筒绞车;(3)按照传动方式:可分为齿轮传动绞车和液压绞车;(4)按照防爆性能:可分为防爆绞车和非防爆绞车;(5)按照滚筒直径:可分为1.6m、1.2m、0.8m及其以下绞车。 煤矿井下常用的绞车为:提升运搬绞车、调度绞车、起重绞车、回柱绞车、凿井绞车和无极绳绞车等。 2、几种主要调度绞车的技术规格: 答:调度绞车为调度车辆的壹种绞车,常用于井下采区煤仓装车站调度室、重载矿车,也可用于其他辅助搬运作业。几种主要调度绞车的主要技术特征:

3、JD—11.4型调度绞车的组成部分: 答:JD—11.4型调度绞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滚筒装置、制动装置、机座和电动机。滚筒由铸铁制成,其主要功能是缠绵绕钢丝绳牵引负荷;绞车上共装有俩组制动闸,于电动机壹侧的制动闸用来制动滚筒,于大内齿轮上的工作闸用于控制滚筒运动;机座由铸铁制成,电动机、轴承支架及闸带定位板均用螺栓固定于机座上;电动机为专用的隔爆三相鼠笼电动机。 4、JD—55绞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JD—55绞车的主要组成部分(1)卷筒及行星齿轮传动装置;(2)工作制动器及安全制器;(3)底座、轴承、支架和电动机。 5、回柱绞车及结构特点: 答:回柱绞车就是能拆除和回收回采工作面顶柱的壹种机械。回柱作业是件危险性工作,人员不能直接进入回柱空顶区,此时可把回柱绞空顶危险区段较远的安

气动绞车操作规程(钻台)

气动绞车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检查 1、绳套的负荷是否足够。 2、绳套有无断丝,磨损情况。 3、吊车和小气动绞车是否灵活好用。 4、吊索(吊带)是否完好。 5、气动绞车滚筒上的钢丝绳是否排放整齐。 6、气动绞车钢丝绳在井架内或游车处有无挂碰。 7、气动绞车刹车是否打开/是否有效。 8、气动绞车档是否挂好。 9、气动绞车气源是否打开。 10、确认好气动绞车的起/放方向。 11、气动绞车的安全负荷是否满足所吊钻具/工具的重量。 二、操作 1、气动绞车的操作应为操作熟练并有一定钻井工作经验的人员。 2、吊运时要有专人指挥,配合要到位。 3、绳套要套在合适的安全的位置。 4、起吊时,开气绞车的人员要观察气绞车的钢丝绳是否挂游车,是 否卡在前大门滚杠边上,物品的顶部是否要顶到滚杠/游车或别的东西。 5、操作气动绞车人员不要在吊重物期间离开该气动绞车。

6、操作气动绞车人员严禁用手去排气动绞车滚筒上的钢丝绳,要 使用排绳器。 7、操作气动绞车人员注意观察并时刻注意指挥人员的手势/周围 其他人员及工作的动态/滚筒钢丝绳的排放情况/重物的位置/ 钢丝绳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给予周围相关人员预先的考虑及及时的提醒。 8、当游车下放时,吊运人员要防止游车或顶驱压钻具/工具顶部, 以免使吊索断裂,重物落下砸伤人或落井。 9、当钻杆滑出坡道时,要及时将气绞车刹住,防止钢丝绳断而伤 人。 10、当吊车吊运钻具/工具上钻台时,钻台大门处人员要防止碰伤, 互相提醒。 11、勤检查卡环是否松动.若用钢丝绳套或吊带连续往钻台吊物时, 要用扳手上紧和吊带连接的卡环,并用铁丝将卡环销子拴好.同时还要定时检查绳套/吊带的磨损情况。 12、气动绞车的操作人员要注意观察甲板人员的工作动态。 13、发生紧急情况时要迅速反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同时大声呼喊。 14、井口气动绞车钢丝绳,在斜拉受力时,一定检查钢丝工作情况 (滚筒挡板对钢丝磨损最严重)。 15、顶驱在二层台位置高度时,钻台大门3T气动绞车钢丝绳,经常 挂水龙带由壬接头位置,下放游车注意观察。

液压与气动技术发展趋势

液压与气动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①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 ②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 ③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 ④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 ⑤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 ⑥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2.主动维护 ----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 ---- 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一步引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对于不同的液压系统只需修改和增减少量的规则。 ----另外,还应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市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 3.机电一体化 ---- 电子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液压传协与控制技术增加了活力,扩大了应用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改变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维修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主要发展动向如下: (1)电液伺服比例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液压系统将由过去的电气液压on-oE系统和开环比例控制系统转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为适应上述发展,压力、流量、位置、温度、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应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接口也应实现统一和兼容。 (2)发展和计算机直接接口的功耗为5mA以下电磁阀,以及用于脉宽调制系统的高频电磁阀(小于3mS)等。

电动绞车操作说明

电动绞车操作说明 1、电动绞车组成结构. 绞车由基座、齿轮箱、电机、排缆机械、电气控制箱、变频器箱、手持式控制器等组成。控制器(或手持式控制器)与电气控制箱用软线连接。 结构图 电动绞车参数: 外形尺寸: 重量: 最大负载:5吨 最大线速度: 线盘容量: 基座作为整个绞车的基础,用于将绞车固定安装在甲板上。 电机提供绞车动力,为船用电机,防护等级IP66。本绞车电机功率为37KW,最大负载为5吨。最大转速为每分钟975转。带刹车,可以正反转。 齿轮箱是绞车的减速传动机构,连接电机与转盘,减速比为71。为SEW品牌。 齿轮箱带动线盘转动,收放线缆。线盘内径1米,外径1.3米,可以储存直径20毫米的线缆700余米。

变频器安装在变频器箱内,为丹佛斯变频器,防护等级是IP66。变频器通过电源线与电机连接,通过控制线与电气控制箱连接。 电气控制元件及刹车电阻安装在电气控制箱内。控制箱前面板上有缆绳收放长度显示,放线时,长度累加;收线时,长度累减。 手持式控制器连接电气控制箱,通过人工操作按钮控制绞车的所有动作。有电源指示灯(亮:设备通电;灭:设备断电);报警指示灯(亮:变频器故障;灭:变频器正常);按下“放线”按钮,线盘放线旋转;按下“收线”按钮,线盘收线旋转;按下“停止”按钮,线盘停止旋转;还有“收放调速”旋钮用以调节收放线速度。 2、电动绞车吊装说明 电动绞车外形尺寸:外部宽2.44米*长6.06米*高2.6米。附设备俯视和侧视图。 电动绞车侧视图1

电动绞车俯视图2 电动绞车吊装图3 3 电动绞车操作流程 每次使用前应先检查电动绞车整体状况是否良好,各转动部件润滑是否正常,没有异常情况下可以闭合电动绞车总开关通电。 通电后检查手持式控制器电源指示灯(正常情况;指示灯亮)、报警指示灯(正常情况;指示灯灭),以及控制箱前面板线缆长度显示屏(正常情况:显示屏亮并显示数字)。 说明:如果这时绞车处于初始状态,即缆绳全部在线盘上,而显 示屏上的数字不为0,可以按下显示屏下方的“计米清零”按键,将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行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液压技术向更广阔的领域渗透,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现今,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工业自动化以及FMS发展,要求气动技术以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总成本与电子工业相适应为目标,进行系统控制技术和机电液气综合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显然,气动元件的微型化、节能化、无油化是当前的发展特点,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产生的自适应元件,如各类比例阀和电气伺服阀,使气动系统从开关控制进入到反馈控制。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为气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否取胜的关键…… 关键词:液压,气动技术,发展趋势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tomic energy, space technolo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filtration, hydraulic technology to a wider area, developed into including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and detection of a complete automation technology. Because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MS, the requirements of pneumatic technology to improve system reliability, reduce the total cost and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o adapt to the targe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ystem control technology and electromechanical liquid gas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Obviously, gas, energy saving, miniaturization of pneumatic components of non oil is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daptive element is generated, the pneumatic system into the feedback control from the control switch.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efficiency, adapt to the dema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high reliability is the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echnology to the eternal goal, the key is the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products to participate in market competition to win. Key Words:Hydraulic, pneumatic, development

付司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付司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付司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开泵前检查与准备: (1)检查各处螺丝是否上紧,润滑油是否加够。 (2)检查保险凡尔,泵压表是否灵敏、准确。 (3)检查皮带轮(链条、万向轴)护罩等固定是否牢靠,冷 却水(油)流道是否畅通。 (4)检查空气包内预充气压力是否符合要求,严禁用氧 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充压。 (5)清楚高压闸门、管汇关闭情况。 (6)冬季开泵前一定要低压试运转,并用蒸气将保险凡 尔和泵压表预热。 (7)检查安全阀销钉是否符合所用缸套最大工作压力的 规定。

2、开泵: (1)得到机房和钻台允许后方可开泵,但高压管汇附近、安全阀泄流管方向及传动部分附近不准站人,也不许放置障碍物。 (2)开泵先打开回水闸门,关闭高压排出闸门,待正常后,即可打开高压排出闸门,关闭回水闸门。观察泵压和泥浆泵运转情况。 (3)密切注意泵压变化,正常后方可进入泵区,巡回检查各处是否刺漏,盘根是否刺坏、曲轴、十字头,缸内有无响声和杂音,以及各处润滑情况等,注意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开双泵:当泵压正常后,方可按上述步骤开另一个泵。 (5)钻进时待特殊情况需停泵,先通知司钻提起钻具,

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办法

附件: 大型固定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大型固定设备是矿井生产的关键性设备,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为了加强大型固定设备的管理,保证大型固定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中大型固定设备主要指:主通风机、空压机、主排水泵、主提升胶带输送机、710瓦斯抽放泵、瓦斯加压泵、副井提升机等。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三条机电科 (一)对全矿大型固定设备业务管理和技术管理负牵头管理责任,监督大型固定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修和运行管理工作; (二)负责大型固定设备的普查登记, 参与设备选型、安装大修的方案论证,参加设备安装、大修等验收和试运转,审核安装大修队伍的资质,参与事故追查分析,且统一对外联络和协调相关工作; (三)分管大型固定设备管理人员要掌握设备的安全性能动态,强化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督促检查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检修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使用单位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大型固定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使用单位必须加强设备的使用、维护、安全、运行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协调、处理,重大问题不解决、隐患不消除,设备不得运行。 (一)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操作和维护人员,并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达到“三知、四会、五严”考试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持证上岗;(二)大修后必须由技术监督部门出具合格报告,方可验收。第三章一般规定 第五条各使用单位的行政正职是所辖各大型固定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一责任者。大型固定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明确每台设备的管理人员,并书面报机电科备案。各岗位司机、维护电钳工对本岗位操作负全责。 第六条岗位人员要求 (一)各岗位司机必须参加上级及相关单位组织的年度安全技术统考,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除主排水泵以外,各岗位每班不少于2名司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严格执行岗位司机操作规程及巡回检查制。 (二)加强岗位交接班制和巡回检查制,严格按要求认真检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汇报单位查、记录,发现一般问题及时处理, 领导和机电科;

小绞车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

调度绞车安装标准及管理办法为加强和尚嘴井下小绞车的管理,杜绝运输事故发生,制订本标准。本文所提到的小绞车主要包括:JD-1 、(25KW)、(40KW) 和JD-4(55KW)。 一、井下小绞车的安装要求及质量标准 1、新安装小绞车必须由技术科专业人员进行设计,科长审批,矿总工程师批准,基础设计要符合绞车生产厂家图纸设计要求。安装设计中,要明确标注绞车硐室尺寸、绞车型号、控制设备型号、绞车安装地点、安装尺寸、照明和信号的安装位置、钢丝绳型号、长度、最大载荷量、绳头的连接方式,以及下山安全设施(车档、安全门、地滚的安装尺寸和具体要求等) 2、小绞车的基础固定要满足以下要求: (1)固定使用三个月以上的上、下山小绞车和斜巷角度大于15°的小绞车或顶板条件差无法使用四压两戗固定的小绞车,必须作预埋架和浇筑水泥基础,并用螺栓将绞车牢固固定在预埋架上。 (2)运送大型综采、综掘设备的上、下山小绞车除作预埋架和浇筑水泥基础外,必须加装四压柱和两戗柱稳固。 (3)使用25kw以下的小绞车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可使用锚固技术进行安装固定。其锚杆的直径、长度,使用数量、锚孔深度及锚固力必须符合规定,必须进行拉拔试验并详细记录备案. (4)平巷经常移动的小绞车,(使用时间在三个月以内及25kw 以下的小绞车),可打临时支柱固定,顶压支柱为四压两戗(或双压

柱和两地锚)将绞车稳固。地锚采用Ф18×1800㎜规格的锚杆,锚杆打入底板实体的深度不小于,每条锚杆的拉拔力不小于5吨;地锚拉拔抽检数量应不少于50%,试验时按对角选择锚杆。打地锚前,应先在绞车安装位置上打厚度不小于200㎜的混凝土基础台,地锚螺栓紧固后,露出的长度应30—50mm。地锚的拉拔力由施工单位进行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用压戗柱固定时,戗柱固定必须牢固可靠,戗柱与地板倾角为55-75°; 压柱必须打在底座焊接的柱窝内,严禁穿鞋。压柱要用直径不小于180mm的红松木或硬杂木,颜色为红白相间,间距300mm。严禁直接打在支架上。柱头窝深:灰岩顶板100mm以上,砂页岩顶板:200mm以上。 (6)临时使用且牵引斜巷的角度不大于15°,载荷小于绞车额定值负载的四分之三时,可以采用四压两戗柱固定,压戗柱的固定情况,必须经常检查。 (7)严禁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和砼压柱固定绞车。 3、绞车安装地点必须满足设备摆放、方便检修和便于安全操作的要求。安装后的绞车最突出部位与最近轨道的间距不得小于500mm,绞车最突出部位与巷道帮之间应留有不小于300mm的检修空间,绞车司机操作侧应有不小于1m2 安全操作空间,绞车硐室高度不得小于2m。 4、绞车滚筒中心线应与斜巷轨道中心线一致,安装牢固,方便操

气动绞车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审批稿

气动绞车操作与维护保 养规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气动绞车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动绞车的操作及维护保养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钻井队XJFH系列气动绞车的操作及维护保养 2 主要技术参数 XJFH 系列气动绞车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XJFH-5/35 最大提升力50KN 最大绳速35m/min 额定功率16KW 额定进气压力 额定耗气量?/min 容绳量 140m(单刹)120m(双刹)钢丝绳直径 16mm(5/8in) 底座连接尺寸912mm*500(高底座) 重量550kg 3安装 1)绞车应安装在平整的平面上,固定牢固。 2)钢丝绳、吊钩及定滑轮选型应与绞车最大载荷匹配。

3)吊绳长度必须足够保证吊最远处重物时余绳不少于5圈,绳头固定必须符合要求。 4)吊绳无扭结、断股、断丝压扁等现象,符合要求,排列整齐,不跳滑轮槽。 5)气管线及元件不渗漏、压力足够。 4使用操作 使用前往气动马达壳体内加注两升空气压缩机油,齿轮传动部位和黄油嘴加注锂基润滑脂,拧下油雾器加油螺母,向内加入清洁润滑油升,调节针阀使其供油量在额定工况时10~15滴/分。 起升工况:操作分配阀手柄,往里拉,完成提升。 下降工况:操作分配阀手柄,往外推,完成下降,下降至离放置位置有一定高度时,应减速平稳下放。 刹车工况:操作分配阀处于中位,停止马达运转,同时操作刹车至刹死。 1) 初次使用时,先空负荷运转1~2分钟,然后再逐步增大提升负荷至额定拉力,检验刹车机构是否可靠。 2) 检查缸盖罩接合面处和壳体与分配阀接合面处是否有明显漏气。 3) 经常检查吊绳的损伤情况,凡损伤的吊绳严禁使用。 4) 使用中经常检查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一旦松动立即紧固。 5) 使用中,如有异常响动,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才允许继续使用。 注意!不得载人。 吊重物前要估量重物是否超出绞车额定负荷。 吊重物应采取相应的稳定措施,不使重物乱摆乱晃。 5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于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二.摘要 三.正文 1.气动技术的优缺点 2.气动技术的发展现况 3.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4.最新设备简介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一.前言 气压传动与控制简称“气动技术”。人们利用空气的能量完成各种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作为气动技术应用的雏形,大约开始于1776年发明能产生1个大气压左右压力的空气压缩机。1880年,人们第一次利用气缸做成气动刹车装置,将它成功地用到火车的制动上。20世纪30年代初,气动技术成功地应用于自动门的开闭及各种机械的辅助动作上。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气动技术才广泛应用在生产自动化的各个领域,现成现代气动技术。二.摘要 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优缺点,最新设备 三.正文

1.气动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气动技术是以空气和惰性气体作为工作介质,空气的供给量充足而且无需成本。更重要的是,空气和惰性气体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是清洁介质。气动技术可以做到远距离供气,减少本地机械设备,节省厂房空间。 缺点:气体的压缩性使得气动元件的动作速度,容易受到负载变化的影响。气动设备的输出力能满足大部分的工业操作需要,但是和液动设备相比,气动设备的输出力还是要小一些。另外,气缸在低速运动时,受摩擦力影响较大,稳定性稍差。 2.气动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气动行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改善经营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生产稳步、持续增长。由于它具有节能、无污染、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生产线上。 气动技术应用面的扩大是气动工业发展的标志。气动元件的应用主要为两个方面:维修和配套。过去国产气动元件的销售要用于维修,近几年,直接为主要配套的销售份额逐年增加。国产气动元件的应用,从价值数千万元的冶金设备到只有1~2百元的椅子。铁道扳岔、机车轮轨润滑、列车的煞车、街道清扫、特种车间内的起吊设备、军事指挥车等都用上了专门开发的国产气动元件。这说明气动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正在日益扩大。 3.气动技术发展趋势 气动行业的发展也是趋向于保护环境、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性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又助于节省能源从而利于环境保护,其关键在于提高气动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使其产品更加优越,所以气动行业的发展方向大致为:1)机电气一体化 2)高压、小型化 3)高效、低成本 4)无油化 5)高寿命、高可靠性 6)集成化、复合型、多功能 7)高速化 随着气动产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工程、医药、原子能、微电子、机器人等各行业,相应地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新材料、铸造技术、表面热处理、密封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许多基础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主要发展的趋势: 1.与电子技术结合,大量使用传感器,气动元件智能化.带开关的气缸国内已普遍 使用,开关体积将更小,性能更高,可嵌入气缸缸体;有些还带双色显示,可显示出位置误差,使系统更可靠。用传感器代替流量计、压力表、能自动控制压缩空气的流量、压力,可以节能并保证使用装置正常运行。气动伺服定位系统已有产品进入市场。该系统采用三位五通气动伺服阀,将预定的定位目标与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实施负反馈控制。气缸最大速度达2m/s、行程300mm时,系统定位精度±0.1mm。日本试制成功一种新型智能电磁阀,这种阀配带有传感器的逻辑回路,是气动元件与光电子技术结合的产物。它能直接接受传感器的信号,

英格索兰 气动绞车 INGERSOLL RAND AirWinches(150-10000KG)

Air winches can be easily reeved for Air winches are easy to service,

12 Air Winch Selection Guide 330 to 22000 lb (150 to 10000 kg) capacity IR offers the broadest selection of air winche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utility and personnel lifting winches. Here’s how IR air winches are rated: Man Rider air winch series quick selection guide Man Rider Rated line capacity/Rated line speed/series lifting at top layer lifting at top layer personnel 8:1 DF utility 5:1 DF personnel 8:1 DF utility 5:1 DF lbs kg lbs kg fpm m/min fpm m/min Meets Offshore requirements for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1)Rated at mid layer – Upper/lower limit switches, speed indicator, battery pack and dual brakes —one automatic and one manual —are standard –Dual rated for personnel and material lifting —8:1 design factor for personnel; 5:1 design factor for materials ?Line pulls are rated at top layer and line speeds at mid layer.?Third party Type Approved by ABS ú -E =Compliance with the European Machinery Directive. Includes as standard on utility rated winches:1Main air supply shutoff located at the winch for throttle control models and on the pendent for remote control models.2Overload device for lift rated winches 3Drum guard 4Muffler 5CE documentation n Utility rated air winches ?Used for lifting, pulling or tensioning of materials, up to the rated capacity of the winch.?Meet ANSI / ASME B30.7 ?Rated with a 5:1 design factor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loads and a 3.5:1 design factor for pulling loads ?Versions available to meet the European Machinery Directives ?Clutches for free spooling wire rope are allowed in the U.S.A.for both lifting and pulling; in Europe, they are allowed for pulling applications only . ?Applications include construction, mining, offshore oil, heavy industrial, refineries, utilities, shipbuilding, petrochemical ?Not to be used for lifting people n Offshore Man Rider TM ?Offshore Man Riders have Type Approval and can be certified by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independent third party organizations for the offshore oil and drilling industry:–Det Norske Veritas (DNV) –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ABS)–Lloyd ’s Register of Shipping (LRS) ?Offshore Man Riders have been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regulatory bodies:–Norwegian Petroleum Directorate (NPD)–Norwegian Maritime Directorate (NMD) –UK HSE ?Type Approved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of people with 8:1 design factor ?Force 5 models are dual rated for utility lifting at 5:1 design factor ?Dual brakes: one automatic and one manual or dual automatic n “Gulf ” Man Rider TM The Gulf Man Rider wa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a personnel lifting winch for use on offshore rigs in the Gulf of Mexico. Additionally, the design has been type approved by DNV. The Gulf Man Rider is backed by IR ’s experience and comes with a Det Norske Veritas (DNV) witness to our load test. n Onshore Man Rider TM ?Onshore Man Riders have been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NSI / ASME A10.22-1990 for “Rope Guided and Nonguided Worker ’s Hoists - Safety Requirements ”.–Addresses OSHA requirements where applicable –Typical applications include tower and chimne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dams, mines, building construction n Piston motor or gear motor? IR air winches have a worldwide reputation for being rugged, durable and dependable in a vast array of applications. To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our customers, we offer two powerful yet different motors to power the winch. ?Piston motors —used in the Third Generation Force 5 Series,original Force 5 Series and IR Classics. Piston motors have great lugging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hey allow an operator to slowly move a load at an inching crawl for excellent spotting.Relatively high speeds are attained for moving loads long distances. Piston motors have internal “splash ” lubrication and are fairly tolerant of “dirty ” air. The new MP150 used on the FA2B air winch is lube-free! ?Gear motors —used exclusively in the Pullstar TM (PS) and Liftstar TM (LS) Series. Gear motors have only two moving parts,which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motor maintenance, and are “lube-free ”. The high torque feature provides outstanding steady slow speed characteristics. High speeds are not obtained with this type of motor. Gear motors will tolerate the wet and dirty air supply typically found in mines, foundries,steel mills, et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