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

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

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
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0)

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空港经济,也称临空经济,指依托机场尤其是枢纽性机场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形态。空港经济圈是指由于空港及航空运输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导致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以及人口向机场周围聚集,形成多功能经济区域。

目前,全省及杭州市已经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着力培育杭州空港经济圈不仅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是落实我省“两创”总战略和实现杭州市“一城七中心”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大型国际空港高端稀缺资源,合理规划杭州萧山机场及其周边区域,培育空港经济圈,对于发挥杭州都市经济圈科技创新能力强、民营经济活跃、制造业发达、经济腹地广阔等综合优势,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临空产业集群,对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培育高端现代服务业,提升杭州乃至环杭州湾地区在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思路与布局框架,明确临空产业培育方向与布局框架,提出支撑体系与环境建设

思路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三个空间层次:核心区,即空港新城,指萧山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地区未来空港经济新的成长空间,主要包括萧山国际机场、紧邻空港和交通走廊沿线的地区以及机场西面的临江地带,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临空制造、空港服务等核心产业功能,成为带动整个区域临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系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区域。集聚区,指机场半小时交通圈范围内具备空港经济发展条件的区块,重点依托各城市CBD、大型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农业功能区等,引导高端商务、会议会展、休闲旅游、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等临空型产业聚集发展,形成空港经济相对集聚发展的区域,是机场周边与空港联系紧密、临空产业发展相对密集的圈层。辐射区,指集聚区范围以外,距萧山机场一个半小时车程以内,与萧山机场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处于机场强辐射范围内的省内大型开发区、专业市场、休闲旅游区或相关经济体内具有临空经济产业特征的功能区块,在临空产业发展方面需要与核心区、集聚区进行统筹协调的广泛区域,作为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的重要依托与功能延伸。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2030年。本规划系浙江省省级区域规划,注重战略指导性、空间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的合理结合,是杭州空港经济圈综合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背景与基础条件

(一)发展背景

区域环境相对有利。国际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作为世界高新技术及其产品扩散与竞争的重点区域,国家正在制定的《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区域提出了新的发展定位,长三角将日益成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借力我国东部铁路网现代化进程、长三角航空运输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建设,萧山国际空港作为浦东亚太航空枢纽南翼航空体系的核心机场,将成为打造长三角地区国际门户的重要依托,国际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为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提供良好宏观环境。

国内空运市场加快成长。我国将逐步进入大众航空时代,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高成长、大容量的区域航空运输市场给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带来广阔发展前景。申请第五航权开放试点,有利于萧山机场拓展国际航线,延长航空产业链,形成相关临空产业的集聚。随着长龙国际货运航空公司等新的基地航空公司筹建和广州顺风快运分拔转运中心入驻,航空货运转运市场也将进一步得以拓展。

浙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省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空港经济、航空物流、文化创意、地铁经济等新兴产业形态得到空前重视。随着美国联邦快递公司中国区转运中心、中外运敦豪杭州直航口岸等入驻萧山机场,区域国际航空物流开发潜能巨大。大飞机制造项目落户上海和私人飞机消费时代的来临,民用轻型飞机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非常乐观。文化创意、地铁经济等发展也与空港联系紧密,有助于实现新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杭州都市经济圈逐步形成。国际空港作为区域“流量经济”的重要枢纽,将成为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区域内软件、电子信息、生物、新医药、环保、先进装备、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的发展与国际空港联系紧密。空港经济圈的形成,有助于整合杭州都市经济圈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工业货物资源,促进空港与城市、产业互动发展,提升都市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城市发展战略重心凸显。结合“一城七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实施“城市国际化”、“工业兴市”、“服务业优先”、“软实力提升”、“环境立市”、“民主民生”等六大战略。其中城市国际化战略提出了都市经济圈、城市、新城、城市综合体四个层面的发展思路;服务业优先战略提出加快发展八大门类现代服务业,杭州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和两岸直航地点城市,国际空港成为最独特的战略资源,机场周边动漫、生物、创意、休闲、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以及休博经济、地铁经济、磁悬浮交通经济等加速兴起,促使空港与城市有机更新相互融合,形成国际航空枢纽与大型开发区、城市CBD等的联动发展态势,空港新城作为沿钱塘江规划建设的“十大新城”之一,空港经济发展迎来大好时机。

(二)基础条件

区域经济基础雄厚。萧山机场位于正蓬勃发展的环杭州湾产业带,航空服务范围辐射浙江全省,系浙江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区域。机场所在地杭州市2019年人均生产总值有望超过10000美元,城市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外商云集的义乌、绍兴等地专业市场

和实力雄厚的大型开发区,每日均有大批货物通过萧山机场运往世界各地。浙江民营经济优势为空港经济圈发展提供了众多招商引资对象。

机场实力日益增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中国民航“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大型枢纽机场和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26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1万余吨,客、货吞吐量均在全国排名第8,机场规模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东方、厦门等航空公司已将萧山机场作为重要区域发展基地。萧山机场已与香港机场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与其他国内外航空公司战略合作的日益深入,有助于空港更快地融入国际空运主要网络中。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将新建可起降A380飞机的跑道、国际航站楼和第二国内航站楼等重点项目,将增添机场自身实力。

区位条件得天独厚。杭州是长三角南翼综合性物流枢纽中心,以“五线一枢纽”为重点的现代铁路网建设和区域高速公路网的完善,已形成到长三角各主要城市3小时交通圈。机场周边区域也将逐步形成由地铁、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组成的地面交通网络。萧山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区域具备优越的交通条件、强有力的物流支撑网络和广阔的辐射腹地,兼具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发达的产业依托,是空港经济发展的理想之地。

发展空间相对充裕。与“寸土寸金”的杭州主城区相比,萧山机场周边的大江东区域尚有不少土地可用于开发建设。特别是杭州市和萧山区提出建设开发大江东新城的战略决策并已开展实施,更为空港

经济构筑崭新的发展平台,可充分利用机场周边大型开发区内具备空港经济发展条件的区块,积极培育空港经济功能,带动IT产业、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时间价值型产业在机场周边集聚,结合萧山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有利于打造临空产业集群。

投资环境日趋优越。杭州作为浙江的科研、教育、文化中心,已确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龙头”地位。以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等为代表的国内一流航空科教机构,为临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同时,杭州作为国际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在长三角地区首屈一指,优越的创业环境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具有极强吸引力。

受区域背景、自身发展阶段及现有体制机制的局限,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也面临几个方面制约:一是面临上海虹桥、浦东两个国家级枢纽机场的强力竞争,苏南地区、宁波、义乌等地机场也可能对萧山机场的客、货流形成袭夺效应,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也对机场腹地产生不确定影响;二是国际空港建设仍相对滞后,国际航线相对稀少,国际货运突破较难,机场规划、管理、人员素质等软环境建设亟待加强;三是空港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机场内部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增值服务比重不高,周边区域现有产业发展与空港关联度较小、对发展空港经济缺乏整体考虑;四是空港经济圈的建设涉及机场公司、各级政府以及周边开发区管委会,各类规划之间衔接、农保地的调整、大量资源要素和公用服务设施投入协调难度较大。

二、总体发展思路

(一)战略定位

——长三角南翼的空港经济中心。抓住长三角打造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和CEPA实施的契机,推进萧山机场全面融入以浦东国际机场为轴、其他机场为辐的长三角区域航空网络,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临空经济,成为长三角南翼的空港经济中心。

——浙江省临空产业发展集聚区。依托省域“空中第一门户”集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着力培育以航空物流及运输业、航空商务、航空制造业、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以航空培训及技术服务、休闲旅游业、空港配套服务业以及临空型现代农业等产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推进相关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成为我省临空产业发展集聚区。

——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纽带。结合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要求,发挥国际航空枢纽的垄断性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以空中“流量经济”为特色的城市经济发展新亮点,带动周边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构筑与国际资本交融、与跨国公司有效协作和吸纳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的战略新空间,成为集聚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力量的战略纽带。

——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的空港新城。充分发挥空港经济圈核心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强化机场周边区域的空间资源重组与产业整合提升,以航空物流、临空制造、商务贸易、特色旅游、生态居住为主体功能,推进城市功能配套和生态建设,成为业态创新、功能领先

的综合性、多功能、具有临空产业特色的都市化区域和国际化服务型生态新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空港经济圈开发要符合《环杭州湾产业发展规划》、《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和《杭州市大江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的产业发展导向和城市布局的总体要求,促进空港经济圈成为都市经济圈发展的有效支撑。有效加强省、市、区、机场公司、大型开发区(度假区)之间相互沟通,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合机场及周边区域的规划、土地、产业、服务和管理等资源。促进空港新城与沿江其它新城以及相关城市综合体的密切交互,推动区域联合开发、协同发展。

2、坚持依托空港、圈层布局

根据萧山机场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划,对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模式加以引导与控制,以圈层式和组团式相结合的空间结构组织机场周边地区的空港经济功能布局。通过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道构架多层次的道路网络,以机场为核心,结合现有城镇或交通干道组团式布置临空产业发展区块,逐步形成圈层扩散式空间结构。

3、坚持特色开发、产业集聚

根据空港经济圈发展特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关键产业领域,完善功能支撑平台,集中力量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临空产业开发,形成与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空港集聚的差异化、互补化发展。带动周边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集群化组织、

集聚化布局的发展态势,实现空港经济的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空产业密集区。

4、坚持创新推动、互利共赢

按照市场规律推进空港经济圈发展,积极探索空港集聚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认真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吸纳民间资本、法人资本及国外资本参与空港新城建设,努力探索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公开发行债券筹措资金,推进萧山机场公司整体上市。争取设立杭州空港综合保税物流区和省级空港经济开发区,着力推动萧山机场与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互惠合作。

(三)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到2020年,空港经济圈雏形初具。

通过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产业支撑功能完善,推动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框架基本形成。空港新城各功能区块建设初具规模,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民航高新技术、航空物流企业,集聚一批国内外航空公司区域营运总部和地方民营航空公司总部,吸引若干航空类科研院校(所)入驻,初步形成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萧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左右,年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左右,新开通10条国际直达航线。空港新城经济总量达到200亿元左右,拥有10家以上航空快递公司,国内外航空公司区域营运总部达10家以上,空港经济在杭州城市经济中的增长极地位凸显。

第二阶段,到2030年,空港经济圈功能完备。

空港经济圈的核心区、集聚区、辐射区之间形成稳定、高效的产业分工协作与互补发展格局。空港新城基本建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科教支撑有力、城市功能健全的高品质、现代化新兴航空城。浙江省航空产业园成为国际民航零部件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之一,空港综合保税区成为长三角南翼空港物流枢纽和华东地区航空快递中心,省门商务区成为集聚高端要素的国际性商务服务中心。全面形成适应空港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的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体系。萧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年货邮吞吐量达到70万吨,空港新城经济总量达到500亿元以上,成为全省新经济形态发展的示范区域。

三、产业选择与发展策略

(一)重点突破四大主导产业

以空港经济核心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在航空物流及运输业、临空商务业、临空制造业、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等集聚高端要素、具备临空特色的产业领域实现突破,成为集中体现国际空港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能力的、空港新城发展的主导产业群。

1、航空物流及运输业

抓住萧山机场二期扩建、国家开展空港保税物流区的规划布局以及联邦快递转运中心等重大项目入驻契机,统一协调规划空港新城物流用地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分工,加快建设机场货运物流基地、机场新航站楼、空港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平台,积极拓展国内外航线,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航空物流企业,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加强与区域其

他物流枢纽和节点的合作,强化与杭州出口加工区等周边区域制造业的联动,成为长三角南翼空港物流枢纽和航空客运中心、华东地区航空快递中心。

发展重点:

(1)加快培育保税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全省、辐射长三角的航空保税物流中心。尽快建成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保)易址项目,积极争取设立国家级空港综合保税区,加快杭州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完善和延伸保税仓储、配送分拨、中转通关、分拣包装、出口加工、产品展示、国际采购、入区退税等保税和物流增值服务,形成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南翼及安徽、江西等地的综合生产服务基地。

(2)以联邦快递(Fedex)中国区转运中心和顺风速运国内航空快件运输枢纽中心为龙头,打造华东地区的航空快递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航空快递公司,鼓励各公司提升萧山空港在其企业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近期重点发展国内航空快递和转运,大力拓展国际航空快递业务。

(3)大力发展电子通讯产品、应急医药产品、汽车关键零部件、高档面料与服装、工艺美术品、古玩艺术品、鲜活高附加值农产品等的航空物流运输,与在周边主要的开发区和物流节点形成联动,支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4)扶持开拓一批国际国内航线和通航城市航线,加快第二跑道、新航站楼等机场地面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升机场客、货运输能力。

布局导向:

以紧邻机场东北和东南靖江镇一侧为重点进行航空物流业布局,加快用地调整和设施配套,积极规划新货运区,主要集聚航空快递等物流企业,重点发展航空货运仓储、保税物流、展示采购和出口加工等,力争成为我省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同时加强与嘉兴国际物流中心、宁波保税物流中心、义乌国际物流中心等重要物流节点以及嘉兴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等在保税物流方面的合作。

2、航空商务业

依托空港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便捷的交通优势,以服务主导产业发展、强化经济辐射功能为目的,以吸引航空企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商务贸易、金融保险、会展中介、检测检验、广告咨询等国际商务服务业,成为集聚高端要素的国际性空港商务服务中心,杭州都市经济圈高端国际商务功能的重要组成。

发展重点:

(1)大力引进和集聚各类航空公司总部,成为长三角重要的航空公司总部基地。结合机场拓展,积极鼓励航空公司设立地区性总部机构,提高萧山机场在国内外重要航空公司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创造条件吸引地方性航空公司总部基地。

(2)发挥机场国际化效应,大力发展国际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航空货代公司、通关代理机构、检测检验机构、国际贸易公司、金融保险机构等设立办公机构和营业网点,完善空港的国际商务贸易服务功能。

(3)服务于特色产业发展,择机推进专业服务业发展。依托空港便捷的交通和汇聚的人流、信息流,适应空港经济圈临空产业和周边区域特色制造业发展需求,适时引进一批中介咨询、广告、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业服务机构。

布局导向:

机场西侧入口沿机场高速两侧区域为重点,与杭州城市中央商务区(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形成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建设以国际商务办公为主体的“省门商务区”。航空公司企业总部主要集聚在机场内部和机场高速入口道路两侧为重点。会展主要依托钱江世纪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和钱江新城国际会展中心进行布局,同时与全省各地会展中心加强沟通、形成联动。

3、临空制造业

发挥萧山装备制造业集聚优势,瞄准迅速增长的航空市场需求,大力引进国内外航空制造企业,吸引国内主要航空科技机构的成果孵化,重点发展飞机零部件及附属专用设备、航空电子仪器设备、机场专用设备、航空食品、机上的易耗品等航空产品,配套发展飞机与机场设备维修业,提高产业链竞争力,适时研发民用轻型通用飞机,抢占产业发展的先机,成为国内重要的飞机零部件制造基地。

发展方向:

(1)促进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飞机零部件及附属设备、机场专用设备等航空配套制造。发挥龙头项目带动效应,大力引进国内外航空配套制造企业和飞机维修企业;积极引导本地装备制造和电子电

气企业向航空制造领域拓展,形成比较完备的航空制造、维修产业链。

(2)发挥本地产业优势,就近发展航空食品、航空包装、机上易耗品等相关产品制造。

(3)适时引进若干轻型通用飞机整机制造和组装项目,延伸发展相关零部件制造。

布局导向:

整合现有工业功能区块,在机场南面瓜沥、坎山一带规划建设大型的现代化航空工业园区——浙江省航空产业园,作为核心区块,部分配套产品制造项目可向周边杭州江东工业园区(江东新城)、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临江新城)等发展区块延伸布局,辐射带动宁波、绍兴、湖州等地航空制造业发展。此外,在靖江镇等周边地区配套发展航空食品等产业。

4、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

发挥空港的快速物流和人才信息集聚优势,加快构筑发展平台,大理发展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加工制造,带动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使杭州空港经济圈成为长三角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全面带动杭州乃至全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发展重点:

(1)完善空港物流配套建设,加快杭州空港综合保税区建设,积极发展移动通讯设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光电子产品、生物疫苗、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加工制造。

(2)围绕为航空产业配套,大力发展航空电子和软件开发、航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3)发挥空港优势,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带动机场周边区域乃至全省和长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布局导向:

以杭州空港综合保税区块为核心,依托杭州(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出口加工区)带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江东工业园区(江东新城)、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临江新城)、江东市本级区块、嘉兴出口加工区等周边开发区(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积极培育临空特色产业

围绕完善空港服务功能,支撑主导产业发展,提升空港辐射带动能力,积极培育航空培训及科技服务、休闲旅游业、临空配套服务业等特色产业,成为杭州空港经济圈重要的产业门类。

1、航空培训及科技服务

发挥杭州的科教文化优势,加强对外合作,针对航空人才日趋紧缺局面,大力发展航空教育和职业培训,扶持发展技术支持、产品检测和认证、研究与开发等航空技术服务,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成为国内重要的航空教育培训基地和区域性航空技术服务中心,为空港经济圈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发展重点:

(1)大力引进国内外航空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机构。重点吸引

国内重要的航空类专业院校,航空公司培训基地,专业化航空教育培训机构入驻或者开展柔性化的合作办学和技术服务。

(2)支持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发展,适时筹备组建浙江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支持有条件的全省院校发展航空类专业教育和培训,鼓励民间资金进入航空教育和培训领域。

(3)扶持发展航空产品技术支持、航空技术和产品检测认证、航空技术开发和交流等各类航空技术服务机构。

空间导向:

以南阳镇沿江区块和省航空产业园为主体,南阳区块重点吸纳航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航空技术开发和交流;产业园内着重发展航空技术服务业。

2、休闲旅游业

发挥空港的交通便捷优势,完善空港的旅游集散功能,合理开发空港核心区旅游资源,重点发展主题娱乐、休闲度假、名品购物、文化体验、商务会议等旅游产品,整合和联动周边区域旅游资源,成为杭州建设“东方休闲之都”的重要组成,带动全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重点:

(1)打造核心区沿江旅游休闲区。挖掘钱塘潮、赭山八景等机场周边生态人文资源,合理开发休闲度假酒店、航空俱乐部以及以潮文化、航空科技、围垦文化等为主题的展览教育基地等具有航空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以“钱江观潮城”为地标的沿江旅游休闲区。

(2)完善萧山机场旅游集散功能。积极引进旅行社、汽车租赁、

综合票务中心、酒店预订中心等服务企业,成为迎接国内外游客进入杭州、浙江第一站的旅游集散地。

(3)联动空港经济圈旅游发展。依托空港的人流集散功能,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推进杭州国际休闲旅游区的发展,带动绍兴古越文化、浙北古镇运河等旅游区建设。

(4)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以提升空港国际化水平为依托,提升机场的国际旅游服务功能,推进区域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国际化。

布局导向:

空港新城的休闲旅游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沿江休闲景观带,而旅游集散服务以机场为重点;同时,利用空港的辐射作用,联动发展西湖风景名胜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湘湖旅游度假区、千岛湖风景名胜区等。

3、机场配套服务业

服务于机场运营和临空产业发展,加快完善商业餐饮、宾馆酒店、机场运营服务、人员后勤服务等配套服务业,提升空港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的空港经济发展环境。

发展重点:

1、提升发展商业餐饮业。满足差异化、便捷化、舒适化的服务需求,配合机场新航站楼规划建设,发展网上订购、小型超市、免税商店、名特产品专卖店、连锁餐饮、咖啡厅、电影院、游乐厅、书店等多种业态。规划国际名品购物村,主要汇集中外名牌折扣专卖、新

奇古玩、数码视听、旅游工艺品等,内设“浙江名牌”展示区,重点展出我省的知名品牌产品,并可对产品进行试穿、试用等现场体验,成为杭州“购物天堂”品牌的示范窗口。

2、配套发展宾馆酒店业。围绕机场中转和航班延误滞留人员以及商务活动人群等不同需求,加快发展一些低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规划建设若干高星级酒店和休闲度假酒店。

3、加快完善机场运营服务功能,包括汽车停放、停车保养、汽车维护和租赁服务、电信邮政、医疗救护等。

4、积极发展后勤服务基地,为航空公司乘务人员、机场工作人员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增强航空公司本地根植性。

布局导向:

主要布局在以机场内部及周边邻近区域。其中机场内部重点发展商业餐饮、机场运营服务以及经济型酒店;靖江镇重点集聚航空公司后勤服务功能;机场入口沿机场高速公路两侧,重点布局高档宾馆和商业服务,瓜沥、坎山、南阳、义蓬等周边地区也可适当布局。

4、临空型现代农业

发挥航空物流和要素集聚功能,在机场周边区域大力发展临空型现代农业,重点推进生物育种、现代园艺、休闲观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高科技都市农业、创意农业、外向型农业发展,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区。

发展重点:

(1)大力发展生物农业。依托浙江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生

物育种、植物基因工程等生物农业,建成对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涉农服务业的集聚区。

(2)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发挥空港物流优势,推广生态化种养技术,加强在展示营销、检测认证、报关通关、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力度,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推动种子种苗、花卉苗木、药用植物等特色农产品的出口。

(3)积极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培育时令鲜花、高档花卉苗木、反季节作物和与航空食品有关的农副产品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布局导向:

突出浙江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的核心地位,以新街镇、红山农场、钱江农场、红垦农场等机场周边地区为重点布局区域,并辐射带动绍兴、湖州、嘉兴等周边区域的特种林果、地方名特水产品养殖等临空型现代农业发展。

(三)带动周边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对接萧山国际空港,全面带动整个杭州空港经济圈的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引导区域特色优势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拓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新领域,形成产业新优势,提升杭州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能级。

发展重点:

(1)引导装备制造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电力设备、物流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关键通用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等,带动传统机械五金行业向数控机床、

精密模具等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2)引导精细化工产业向低污染、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加快改造提升日用化工品、涂料、添加剂等传统产品,发展纺织印染助剂、工业表面活性剂、饲料和食品添加剂等高档专项产品。

(3)引导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包装印刷、文化休闲用品等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

布局导向:

以空港经济圈核心区和集聚区为重点,突出杭州江东工业园区、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主要开发区,辐射带动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绍兴经济开发区、绍兴滨海工业区、绍兴袍江工业区、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等周边区域。

四、产业空间布局

(一)总体框架

根据空港经济圈发展特点,强化机场周边区域的空间资源重组,在已有城镇和产业的基础上合理融入临空经济元素,引导空港经济功能扩散和用地外溢,合理配置临空产业链,逐步形成空港新城特有的区域产业布局、城市空间特征和生态景观,协调好空港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发展轴的关系。

根据萧山机场总体规划,结合萧山机场及其辐射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划,形成以国际空港为核心,现有城镇和交通干道为依托,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仔细选一选 1.下列各图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单位:cm)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7,8,15 B.20,15,8 C.5,15,8 D.5,7,13 3.若a<b,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ma<mb B.2a>2b C.﹣2a>﹣2b D.a 2 > b 2 4.如图,已知∠ACB=∠ADB=90°,AC=BD.又因为公共边AB=BA,所以△ABC≌△BAD,其理由是() A.SAS B.ASA C.SSA D.HL 5.下列句子属于命题的是() A.a2<0(a为实数)B.将16开平方 C.钝角大于90°吗?D.取线段AB的中点 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BE=C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对数是() A.1 B.2 C.3 D.4 7.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B.对顶角相等 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D.若a=b,则|a|=|b| 8.如图,在△ABC中,∠ACB=90°,∠CBA=60°.△ABE是等边三角形,D是AB 的中点,连接CD并延长,交AE于点F.若CD=2,则EF的长为() A.1 B.2 C.3 D.3 2 9.下列关于变量x,y的关系,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A. B.C.D. 10.若x+y=3,x≥0,y≥0,则x+3y的最小值为() A.0 B.3 C.9 D.12 二、认真填一填 11.把点(﹣3,4)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点的坐标为. 12.若x<y,且(a﹣3)x<(a﹣3)y,则a的取值范围是. 13.如图,在△ABC中,AB=AC,外角∠ACD=110°,则∠B的度数为. 14.用两块全等的含30°的直角三角尺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 15.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于A,AB=86,AD=83,BC=7,CD=25,

杭州市技术规范

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确定专门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和建筑间距等指标,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四条各项建设项目,应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批准详细规划的,按 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本规定执行。 临时建设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农民建房和城市居民私房翻建规划管理办法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后 报市政府。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根据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详细规划的,应按分区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所附表(2—2)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执行。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地块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外部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且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范围的建设项目,应先提出调整详细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七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照经批准的详细 规划执行。

居住建筑高度的0.8倍且不得小于13米 第十三条居住建筑与其主日照面垂直布置的遮挡建筑山墙的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山墙高度的1.0倍(不套用折算系数),且不得小于13米;居住建筑与其非主日照面垂直布置的建筑山墙的间距,不得小于垂直布置建筑山墙高度的0.8倍且不得小于13米;当遮挡建筑山墙宽度大于等于13米或连续排列且排列间距小于15米时,其间距按第十二条平行关系控制间距。 第十四条居住建筑与遮挡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时,日照间距按如下标准控 制: 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时,最窄处按平行关系控制间距,并以遮 挡建筑的方位套用方位折减系数。 2、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30度,其最窄处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的1.0倍, 且不得小于13米。 第十五条新建居住建筑楼底层作架空层、自行车库、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用房时,与南侧遮挡建筑的日照间距可扣除其底层高度(最高限扣5米),但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3米。当新建建筑在南侧,计算日照间距时,不得扣除北侧现状居住建筑(不包括同步规划先行建造的居住建筑)底层任何非居住建筑高度。 第十六条老人公寓、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敬老院(含疗养院)疗养住宿楼和一类居住用地内的低层独立式住宅等建筑与遮挡建筑平行布置时,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1.5倍,其它相关规范无特殊规定时,最小值按不得小于13米控制;与其主日照面垂直布置的遮挡建筑的间距,不应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1.2倍, 且最小不得少于13米,当遮挡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3米或连续排列且排列间距小于15米时,其间距按平行关系控制。与遮挡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时,按如下两种情况控

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草案)(概要)-

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草案) (概要)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机场核心,横跨平潭镇及梁化镇两个行政区划。西至平潭镇行政边界,东至惠东产业转移园惠福路,南至西枝江,北至示范农场。基地规划面积:56.66平方公里。 二、发展背景 2017年2月省委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把惠州机场纳入全省“5+4”骨干机场格局,列为珠三角五大机场之一,深圳第二机场。”这是惠州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有利于提升惠州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力。 2018年1月4日,惠州市委组织召开惠州干线机场建设领导小组暨建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部署推进相关工作。加快研究空港产业区的规划,发挥空港产业为机场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谋划空港产业与惠州产业的融合发展,助推惠州机场早日建设成为干线机场。 在此背景下,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会同惠阳区政府、惠东县政府组织开展了空港经济产业园相关规划研究。 三、规划策略

(一)开发建设策略 以点带面的开发策略 由于规划范围内用地大部分为基本农田及生态控制线区域,土规可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且用地分散。根据“用地集约化、产业聚集化”的原则以及项目的建设管理需要,近期建设将依托镇区、其他园区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采取具备可实施性的近期开发建设路径,形成“一园五组团”的散点式规划结构;随着建设条件和产业发展条件成熟,园区建设区将以先期的发展组团为起点,逐步覆盖整个园区范围,并最终与周边镇区、其他园区在产业、交通、配套等方面融为一体,实现多区联动的最终目标。 (二)交通提升策略 区域综合交通协调 协调惠州空港产业园、东江科技园、惠东产业转移园等各园区间道路交通体系,保证区域间交通顺畅,促进园区间要素流动。 衔接轨道 本次规划落实轨道相关专项规划的城市轨道3号线、预留深惠汕高铁、深惠城际通道。结合各站点特质,形成差异化的TOD开发模式。 可实施的动态路网体系规划

杭州市滨江区人才计划解读

近年来,杭州紧抓“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确立了发展创新城市、对标深圳的战略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基础。因此,市政府及各区政府都相继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以吸引各行业高技术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等优秀人才来杭发展创业。例如杭州市“521”人才计划、滨江区“5050”人才计划、江干区“百人计划”、西湖区“325”人才计划等等,都是各级政府在综合各区定位及实际情况,最终出台的人才政策。 本文将对滨江区“5050”人才计划作详细介绍,对申报材料作归纳总结,并将申报过程中的注意点作出分析,希望能给各位人才的申报过程提供一些参考。 一、申报对象 坚持国内与海外并重,大力引进符合我区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特别是智慧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重点引进和集聚一批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 二、申报条件 1. 在海外取得本科及以上学位(或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

2.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技术成果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 3. 为所在企业创始人或创始团队,且为企业的主要股东; 4. 所在企业财政收入级次须在高新区(滨江)范围内; 特别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由人才(团队)提出申请,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审议,主任(区长)办公会议审定后,可破格申报。 三、申报材料 1.杭州高新开发区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创新创业 “5050计划”创业项目申请表 2.留学人员海外学位证书、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 学回国人员证明、身份证或护照 3.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 4.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5.专利证书 6.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查新证明 7.相关产品许可(包括新药证书、各类许可证等) 8.各类获奖证书、列入国家计划文件或证明材料 9.申请人在该领域内的研究论文以及其他科技成果等有 关证明文件 10.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章程

杭州市总体及分区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1.规划背景 为适应杭州市改革开放和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整合新市区空间布局,在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和《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补充(1985-2000年)》以及《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的基础上,根据市区行政区划的变动,编制本次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分为近期(2001-2005)、中期(2006-2010)、远期(2011-2020)、远景(至2050年左右)。 2.城市性质 新一轮总体规划把杭州城市性质定位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和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城市规模 2000年全市总人口现状为389.76万(城市人口253.72万)。预计近期(2005年)全市总人口达到430万(城市人口313万),远期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530万(城市人口445万)。根据国际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此后人口规模将稳定在500多万。 近期(2005年)市区城市用地规模为290.38 km2,远期(2020年)市区城市用地规模为452.99 km2。 4.城市布局结构 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发展方向,并明确了"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发展格局,将城市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4.1一个主城 主城由上、下城区和西湖、拱墅、江干五个城区组成,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信息、文化中心和旅游中心。贯彻"控制、疏散、重构"方针,保证城市中心功能的发挥,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控制规模,疏解工业和居住用地,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提高环境质量;调整用地结构,增加综合服务类用地和就业岗位,重点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金融、会展、信息咨询为主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型都市工业,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繁荣。中部、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北部以工业、仓储物流区为主;东部为交通、市政设施区;西部为教育科研、居住区。湖滨地区为旅游商业区,江滨地区为城市新中心。

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城市规划首次权威发布划定个城市片区附图

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城市规划首次权威发布划定个城 市片区附图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城市规划首次权威发布!划定6个城市片区(附图)空港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最新形态,是全球分工的重要融合器,汇集了大量的客流、货流、资金流、信息流,衍生产业高度发达,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有重要意义。从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西侧三岔湖出发,沿道路向东,直到天府国际机场。巨大转变正在这片土地上发生。 新定位“双轴一带、一港一核、六川六片”的区域空间布局 作为“东进”的重要阵地,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确立了3个定位:引领航空枢纽经济的新极核支撑国家内陆开放的新枢纽汇聚全球创新人才的新家园“双轴一带、一港一核、六川六片”的区域空间布局在南北向、东西向,将确立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与天府新区拓展轴,围绕龙泉山、三岔湖构建生态景观带; 依托成都天府国际航空港,在其西侧的绛溪河两岸,规划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商业商务中心、奥体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构建新城极核;

充分利用现状自然山水环境,以绛溪河、海螺河、毛家河等6条主要河流廊道自然划分形成金坛、绛溪北、绛溪南、三岔、机场北、机场南6个城市发展片区。 构建“城市—片区—单元—社区”4级公共设施体系政务中心、奥体中心、文化中心、商业商务中心、时尚消费中心和大学城等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分布在绛溪河两岸,构成城市中心; 邻近轨道站点配置大中型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形成片区中心; 以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配套资源与开发单元构建单元中心; 围绕产业社区配置社区中心、幼儿园、小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0分钟生活圈。总体城市形象打造空港新城将打造以自然生态本底为依托,塑造“北依山、西滨湖、东临港、南通风、中嵌绿”的特色空间格局。通过多样化的建筑形态和人性化的开敞空间设计,打造具有特色风貌的城市节点和景观门户,形成“望山见水、透风见绿、环港聚核、塑谷呈湾”的总体城市形象。 交通体系打造铁路方面在绛溪北片区预留“成自高铁北外绕通道”并设立高铁客运站;在机场北片区设高铁货运站,依托货运外绕线及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在机场

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报告

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 -----------------------作者:

-----------------------日期:

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总报告 规划专题 专题一:杭州都市区功能定位研究 专题二:产业分工与道路择定 专题三:塑造创新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专题四:提升杭州的中心职能—金融和物流 专题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专题六:杭州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 专题七:杭州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 专题八:杭州旅游发展规划 专题九:杭州都市区生态化建设 专题十:杭州城市的人文与精神

专题十一:经营城市与制度创新 第一篇:发展与危机Development & Crisis 第二篇:人文与精神Humane & Spirit 第三篇:理念与目标Philosophy & Objective 第四篇:产业与路径Industry & Route 第五篇:空间与环境Space & Environment 第六篇:经营与创新Operation & Innovation 第一篇:发展与危机 一.值得关注的大背景—杭州城市发展的宏观环境Background—the Macro-environment of 1.汹涌澎湃的世界性浪潮 (1)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 (2)市场化考验十分严峻 (3)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 (4)现代化前景不容乐观 思考和研究杭州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开放的思维理念为指导,以广阔的时空背景为参照,以清醒现实的认知态度为基础,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为目标。 2.正在转变的全国性格局 从全国产业战略布局的发展态势看,正在实现由“一个大局”向“另一个大局”的转变,杭州等沿海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双重压力。 3.激烈重组的长三角区域 在这个高度竞争、迅速变动的内部环境里,杭州能否找准位置、抢占优势、强化中心地位,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将直接决定杭州未来长远发展的成败。 4.极化竞争的省域环境 浙江省内目前各级城市都在极力强化要素的集聚发展,竞争的态势有增无减。 二.古今江南的富庶地—杭州城市发展的稳健步伐 Rich and Populous City in Ancient &Modern times-- the Stable Step of hangzhou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1.富甲一方的江南都会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平稳上升的经济大市 在自身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与国内发展波动较大或跳跃式前进的城市相比,杭州的发展步伐相对比较稳健。 “九五”时期,全市GDP年均增长率12.4%,2000年GDP总量达1382.6亿元,是1978年的48.7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中,杭州GDP总量

杭州市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标准(试行)(第十二次修改稿)

杭州市城乡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标准(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本“指导标准”依据2004年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颁布的《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结合杭州具体情况制定。 第二条杭州市规划局下达直接委托的规划编制任务可按此标准执行;招投标委托的规划设计任务,应标单位可参考本标准合理报价。 第三条执行本“指导标准”的规划设计单位所提交的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浙江省及杭州市颁布的相关文件中有关深度及质量要求。 第四条本“指导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由杭州市规划局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修改完善。 第五条本“指导标准”由杭州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二、总体规划 第六条市、县(市)域总体规划按0.7万元/万人标准计费。 注:(1)市域总体规划不含城市总体规划,市域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开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含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总体规划,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总体规划不再单独编制。 (2)人口规模以规划期末总人口为准。 1、单独编制规划纲要的,按总设计费的40%计费。 2、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30%,方案阶段40%,成果制作阶段30%。

3、两年内修编,按计费标准的50%计费;两至五年内的修编,按80%计费;五年以上的修编按100%计费。 4、调研和考察费用由双方商定。原则上委托单位组织的,费用由委托单位承担;规划设计单位自行组织的,费用由规划设计单位自行解决。 第七条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1、本计费不含单独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先期做过概念规划评估的,按计费标准的80%计费。 2、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如需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应单独计费,计费标准为:25万元/每个。 3、单独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按总体规划设计费的30%计费。 4、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工作量划分比例为:现状调研阶段30%,方案阶段40%,成果制作阶段30%。 5、两年内修编,按计费标准的50%计费;两至五年内的修编,按80%计费;五年以上的修编按100%计费。 6、总体规划调研和考察费用由双方商定。原则上委托单位组织的,费用由委托单位承担;规划设计单位自行组织的,费用由规划设计单位自行解决。

杭州市空港经济圈发展规划

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空港经济,也称临空经济,指依托机场尤其是枢纽性机场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形态。空港经济圈是指由于空港及航空运输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导致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以及人口向机场周围聚集,形成多功能经济区域。 目前,全省及杭州市已经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着力培育杭州空港经济圈不仅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推动作用,是落实我省“两创”总战略和实现杭州市“一城七中心”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大型国际空港高端稀缺资源,合理规划杭州萧山机场及其周边区域,培育空港经济圈,对于发挥杭州都市经济圈科技创新能力强、民营经济活跃、制造业发达、经济腹地广阔等综合优势,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临空产业集群,对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培育高端现代服务业,提升杭州乃至环杭州湾地区在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总战略要求,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大江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杭州大江东新城概念规划》、《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决定》等为依据,注重与浙江省、杭州市的土地、建设、交通、生态、环保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在《杭州培育空港经济圈思路研究》、《杭州空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杭州市萧山空港经济区概念规划》、《杭州空港新城概念规划》、《杭州空港集疏运干线路网规划》等前期研究与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编制。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总体思路与布局框架,明确临空产业培育方向与布局框架,提出支撑体系与环境建设思路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三个空间层次:核心区,即空港新城,指萧山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地区未来空港经济新的成长空间,主要包括萧山国际机场、紧邻空港和交通走廊沿线的地区以及机场西面的临江地带,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临空制造、空港服务等核心产业功能,成为带动整个区域临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系杭州空港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区域。集聚区,指机场半小时交通圈范围内具备空港经济发展条件的区块,重点依托各城市CBD、大型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农业功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1 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部署要求,为落实《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智慧杭州”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引领作用,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加快实现杭州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特制定《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指导。对杭州市未来5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基础设施、应用推进、产业带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

2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建设时间有些城市可能需要两三年,而有些城市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机统一。 (1)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 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代表城市有深圳、南京、沈阳等。 (2)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杭州市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减灾工作,完善城市防洪减灾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大型防洪骨干工程和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第3条规划区范围。 为杭州市规划城区范围,包括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滨江和萧山、余杭八个区,总面积为3068km2。 第4条本规划是《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城市防洪减灾部分的深化和完善,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工程规划、专业规划涉及“防洪、排涝、减灾”部分以及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骨干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依据和法定文件。 第5条本规划文本中的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水系和防洪治涝单元 第一节水系 第6条水系。涉及杭州市城市防洪的主要水系包括:钱塘江、浦阳江、东苕溪、西湖、京杭运河。 第7条钱塘江。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流,自西南至东北穿越城市腹地,将城市分为江北、江南两部分。钱塘江杭州河段属河口段,受自杭州湾进入的海洋潮汐影响。当大洪水或台风暴雨侵袭时,加之潮汐作用,钱塘江杭州河段水位便会急剧壅高,水位可高于南北两岸平原地面2m~3m。 第8条浦阳江。浦阳江为钱塘江的下游支流之一,流经临浦,于小砾山汇入钱塘江。湄池以下为感潮河段,洪水期浦阳江沿程水位高出临浦组团平均地面高程2m~3m。 第9条东苕溪。东苕溪位于城区西北面,为太湖流域的重要水系之一,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余杭至德清右岸筑有西险大塘保护杭州市城区和杭嘉湖东部平原。东苕溪发源地天目山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洪水期河水位暴涨暴落,西险大塘沿程最高水位经常高出杭州市平原区2m~4m。 第10条西湖。西湖位于市中心,汇入湖区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溪、龙泓涧、长桥溪、赤山溪等。雨洪主要排水口是位于少年宫广场的圣塘闸,经古新河泄入运河。 第11条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属于太湖流域,运河杭州段自南向北穿越江北主城区,是江北地区排洪涝水的骨干河道和重要航道。运河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遭遇大雨,运河往往形成长历时高水位,对江北地区防洪及城市排水有较大影响。上塘河、下沙水系、西湖及上述水系的汇水区也属京杭运河水系。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 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 二、规划期限与目标 1、规划期限 近期:2001~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 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

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 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 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③临平城:由临平城区、运河镇等组成,是以城市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北部为工业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中部为公建区和居住生活区,南部为物流区。规划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6平方千米。 ④下沙城:由下沙、九堡、乔司组成,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北部为教育科研区,南部、西部为工业区,中部及东部临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规划城市人口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千米。 ●六大组团: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余杭组团组成,南片由义蓬、瓜沥和临浦组团组成。 六大组团的功能主要在于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组合城镇。

杭州市滨江区的总体规划

滨江区的总体规划 滨江区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钱塘江南岸,是未来的杭州市城市副中心,目前正在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集教育、商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滨江区辖西兴、长河、浦沿3个街道、28个行政村、7个社区。 目前总人口约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万人,来杭创业者及流动人口约8万人。2010年滨江规划人口为23万;2020年钱江两岸包括滨江区和钱江新城的规划总人口,将增至92万。 从规划看,未来的滨江区将形成西、北部沿钱塘江边为公共服务设施、研发居住综合带,中部为产业园区带,南部为研发居住带和生态保护带的城市形态,呈沿钱塘江平行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在用地布局上规划形成“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 “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如下: 一个公共中心,即高新开发区(滨江)东部的区级中心。 四条发展轴,即沿钱塘江、中兴路、四季大道、彩虹大道四条发展轴线。 二个产业园区,即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江园区,浦沿工业园区。 九个居住片,即本域内的九大居住片。 三个研发中心,即以现状高新软件园为基础的研发中心,东部公共中心南部研发中心,沿白马湖西侧研发中心。 城市道路交通 1、快速路系统:中兴路~杭州萧山机场快速路、彩虹大道(东西向);四季大道、风情大道(南北向) 2、主干路系统:主干路:火炬大道、江晖路、中兴路、滨康路、滨兴路 3、次干路系统:闻涛路、东信大道、浦沿路、海纳路、信诚路、创业路、长河路、江虹路、西兴路、滨宁路。 4、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其它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方便、快捷、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管理良好、环保舒适的多层次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逐步改善居民出行结构。 一、三大主要商圈 (1)星光大道商圈,即以星光大道商业步行街和集团总部楼群、沿江景观带及周边高档住宅区为基础,以商业步行街大型百货店、超市为主体,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及中小型餐饮业,将购物与沿江景观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成为领导杭州市场新潮流、新方向的现代都市商业圈。 (2)公建中心商圈,即在软件园周边、公建中心区块引入学校、银行、金融、保险及中介等服务性企业,利用较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如UT斯达康、东方通信、华为三康等企业的产品展示厅及厂房,组织开展工业旅游,形成以贸易、商务、旅游共同繁荣的新商圈。 (3)白马湖休闲文化圈,即以白马湖区域杭州卡通城研发基地及卡通主题公园建设为重点,以山一村“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五百佳”为依托,建设山一村农家乐为特色的休闲区域,挖掘冠山寺文化,形成具有白马湖文化气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休闲旅游主题。 二、10大规划商业项目

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完整版

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 术规定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0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杭州市城市规划区。杭州市域各县(市)的城镇可参照执行。第三条详细规划编制涉及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和日照等建筑管理内容,应符合本技术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确定的风景区、历史风貌保护区和历史地段等特定区域,在编制详细规划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确定专门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和建筑间距等指标,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第四条各项建设项目,应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批准详细规划的,按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本规定执行。临时建设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农民建房和城市居民私房翻建规划管理办法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后报市政府。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根据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进行分类。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详细规划的,应按分区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所附表(2—2)—《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 围表》执行。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地块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外部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且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范围的建设项目,应先提 出调整详细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2017-2018学年杭州市滨江区八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有答案】

2017-2018学年杭州市滨江区八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那朵娇艳欲滴的鸢尾,终于败下阵来,由于附近强烈的核hú()射,这一片的鸢尾花都陆续地diāo( )家了,这已是最后的一朵。它的枯萎使周围的人们恐慌。原来核问题长期的影响是这么严重,许多人看到花后都忍不住地打了一个寒jìn( )。后来政府部门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对这一片的工厂都加以整改,换回了一片“绿水青山”。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他开始成绩不好,但后来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学习,一刻都不敢怠慢 ..,于是很快他就锋芒毕露,成绩渐渐地上升。 B.上届篮球冠军队教练以骄者必败来告诫 ..队员,要求队员稳扎稳打,这次终于卫冕成功。 C.学校举办了“献爱心”活动,望着我的奶牛存钱罐,我缄默 ..了,到底是给自己存着呢,还是给灾区的孩子们呢? D.作为学生要想出类拔萃 ....,要想考人理想大学,必须有卧薪尝胆的刻苦精神,才能梦想成真。 3.下列有关于文学常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 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美国 D.《北冥有鱼》——庄子——战国 4.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___,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精心整理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行。 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七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根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且建设用地面积大于等于3ha(公顷)的建设项目(市政基

顷)的建设项目,应编制选址论证报告,并参照表(3-1)《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确定建筑容量指标。但办公、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混杂时,办公、商业建筑的容积率,应通过选址论证报告进行分析并且原则上不大于3.5。 表(3—1)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由 表(3—2)建设用地下限指标 但有下列情况之一,在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前提下,可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实施: 1.社区配套用房、垃圾收集和中转用房、变配电房、泵房、公厕等涉及社会公益性的建设

2.因邻近土地为已实施或已经通过规划审批的河道、道路、绿化等工程,无法与周边土地整合的建设项目。 3.经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鉴定为危险房屋,需进行翻建的项目。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十条新建房屋建筑间距,应当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管线埋设、土地合理利用等因素合理确定。 第一节低、多层建筑之间的间距 第十二条住宅与北侧非住宅建筑的间距,不应小于住宅高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13m,有一幢建筑为低层时最小值可放宽至10m。 第十三条住宅两侧的非住宅建筑与住宅垂直布置的,其间距不小于9m,遮挡建筑为低层时最小值可放宽至6m。若对住宅主朝向产生较大视线干扰时,间距不应小于与住宅垂直布置的建筑高

杭州市萧山区地名分区规划

杭州市萧山区地名分区规划(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 杭州市萧山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二○○八年七月

杭州市萧山区地名分区规划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地名网络建设策略 (2) 第三章城镇地名体系框架 (3) 第一节地名体系的空间布局 (3) 第二节地名布局规划的要点 (5) 第三节“一副三组团”及其他区域的地名布局引导 (6) 第四章路网名称规划方案 (12) 第一节路网名称规划原则 (12) 第二节主要道路名称规划方案 (12) 第三节次干路名称规划方案 (13) 第五章地名文化保护规划 (13) 第六章地名标志体系规划 (15) 第七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18) 第八章附则 (19) 附件一:萧山区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20) 附件二:萧山区城区(副城)快速路和主干路名称规划方 案一览表 (24) 附件三:萧山区临浦组团道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28) 附件四:萧山区瓜沥组团道路名称规划一览表 (31) 附件五:萧山区义蓬组团道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33) 附件六:萧山区党山镇道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40) 附件七:萧山区浦阳镇道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41) 附件八:萧山区进化镇道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42) 附件九:萧山区河上镇道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43) 附件十:萧山区楼塔镇道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44)

杭州市萧山区地名分区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萧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地名管理,提高地名为城市化服务的整体水平,保持本辖区地名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依据《杭州市萧山区分区规划》和国家关于地名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萧山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地名命名、地名管理有关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凡萧山区内城镇与农村,规划、设计和确定地名及与之相关事项,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此外还应符合本规划未涉及的国家、省、市有关地名管理法规、标准和规范。 第3条萧山区地名分区规划分为地名总体层面与路网名称详细规划两个层次。地名总体层面的规划范围,包括萧山区1420平方千米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城乡;路网名称详细规划的范围是“一副三组团”及其他建制镇范围内尚无名称的规划路网。 第4条本规划与杭州市萧山区城市分区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具体为: 近期:2007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第5条规划依据 1.《地名管理条例》(国务院颁布,1986年1月23日起施行)。 2.《关于我同外国结为友好城市不以对方地名、人名命名街道或建筑物的通知》(国办发〔1987〕26号)。 3.《关于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4年6月8日发布)。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 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建设阶段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非最终规划文件,在该规划基础上还将进行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数字新城规划等内容,核心区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外围的交通分析研究、轨道交通线路研究、市政工程设施研究等大量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行。 二、规划解读 1

杭州市祥符东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市拱墅分区祥符东单元(GS11)控制性 详细规划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2 -第二章发展布局规划.............................................. - 2 -第三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 7 -第四章市政工程规划............................................. - 15 -第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 16 -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 16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 17 -附录一规划控制指标名词解释..................................... - 18 -附录二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 19 -附录三规划用地汇总表........................................... - 24 -附录四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 25 -附录五配套公建项目表 (24) 附录六基础设施容量预测表 (2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