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语录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语录具有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1

1、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这是弘一大师圆寂前的两个偈子:不管是相伴一生也好,偶尔邂逅也罢,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缕灵光。不必把一切看得过重,简单就好,想的,做的,看的,听的,都不过是雪地鸿爪,风过之后自然了无印痕。如朗月在心,心头一片光明,没有阴影,自然也就没有了嗔怒。天心即是人心,人心即是我心,我心即是禅心。

2、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留点余地,才可能从容转身,话不可说绝,事不可做尽,拒绝时别忘给人留个台阶,内心多一分爱,生活就会多一分惊喜,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

3、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在是非和既得利益面前学会退让一点,反而会得到好处;反之,如果争个高低,贪心太大,看似满足,实则是福分的丢失。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是福。

4、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志要苦,不苦则无堪忍之力,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其心志,是增益其所不能;意趣要乐,不乐则不能通达幻化世间,不能广结善缘,不能广行佛事;气度要宏,内心的度量气概,表现在外的`气魄风度,内外一如,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气质;言动要谨,言语动作要谨慎,态度谦和,才不会伤害别人。

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

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开阔眼界;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和平易近人;话多有时候从侧面表现出了一个人信用的缺失,所以守信非常重要。

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谚语说,“忧能使人老”,杂念多、欲望多的人往往容易烦躁不安,身体多病;心地清净,也是保持身心和谐健康的关键所在。修身是涉世的基础。心地清净真诚,自然容易减少言语的过失;而讲话谨慎,也容易保持内心的清净安宁。只有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一帆风顺。

7、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君子之交淡如水,道义相交,恬淡久远;止息毁谤唯有装聋作哑,不予理会,时间久了,自然真相大白;反躬自责要严格苛刻,不能得过且过,因循苟且。面对别人的侮辱,以低姿态息事宁人,和平解决。这里弱字,不是懦弱,而是明白因果的道理,所表现出来的柔顺谦卑,韬光养晦,若无若虚。所以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柔弱胜刚强”。

8、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东西忌讳样样都好,事情忌讳十全十美,人忌讳处处春风,用好修养对待人,恬静无为地生活在世界上。

9、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以包涵和宽容待人,以恬淡之心生活在世上,你收获的,会更多。

10、大着肚皮容事,立定脚跟做人。

对待世间万物,要有广阔的心胸去包容,做人,要站稳脚跟,踏踏实实,安分守己。

11、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闲散之时,要戒除贪图安逸、因循懒散的心态。防患于未然。事情来的时候,要戒除慌乱无序。首先心态要镇定平和,不能慌乱,思路清晰,才能正确处理。

12、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过去的事不要再想,未来的尚未到,何必操心。

13、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遇到大事难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能力,碰上逆境顺境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

14、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驳。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论。

15、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每当聆听李叔同谱词的《送别》,就有另一番开悟与慧智。从歌词的字里行间,我们也感悟到人间事事本无常的道理。花开花落,生死无常,何况离别呢!这是人生的大境界,弘一法师大觉大悟。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2

1、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2、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3、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4、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5、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6、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7、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8、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9、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10、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11、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12、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3、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4、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15、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16、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7、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8、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19、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20、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21、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22、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2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24、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25、必有,,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6、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27、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28、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29、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0、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31、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2、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3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34、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35、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36、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37、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38、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39、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40、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41、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3

1、以戒为师。

2、爱,就是慈悲。

3、处世须带春风。

4、放下你,非我薄情。

5、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6、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7、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8、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9、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10、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13、问君此去何时还,来时莫徘徊。

14、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5、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

16、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7、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悲看涵养。

18、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

19、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20、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21、与婆娑世界离别是悲,往生西方是欣。

22、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急处之事愈宜缓。

2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24、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2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26、弘一大师偈言: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2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2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29、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30、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31、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32、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

大。

33、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34、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

35、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36、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37、以舍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38、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39、我不知何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40、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41、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42、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露华如珠月如水,十五十六清光圆。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

43、纷纷纷纷纷纷纷,唯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寂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44、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45、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46、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47、愤怒之气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伤到别人,也会刺伤自己。

所以,切不可为一时的情绪宣泄而不加控制,导致事后的追悔莫及。

48、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49、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50、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51、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荫荫,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

52、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53、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会,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呀,同学们,明天再会。

54、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55、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尽众喧动,纷纷俗务荣。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56、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57、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山色非变。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自近渐远,易青为翠,自远渐近,易翠为青,时常更换。是由缘会,幻相现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是幻,万法皆然。

58、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

59、我的心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和不完满,这才使我发大惭愧,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修养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无论什么事情,总希望它失败,失败才会发大惭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

60、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似易而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离难而似易。线索为何,现前一念心性应寻觅。试观心性,在内欤?在外欤?在中间欤?过去欤?现在欤?或未来欤?长短方圆欤?赤白青黄欤?觅心了不可得:便悟自性真常,是应直下信入,未可错下承当。试观心性,内外、中间、过去、现在、未来、长短、方圆、赤白、青黄。

李叔同最有名的三句话

李叔同最有名的三句话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天才,不管是书画还是音乐、戏剧等,他都有着不小的成就,他前半生是翩翩公子,后半生是得道高僧。 他这一生的做人秘诀,归结于3句话: 1、凡事不认真不收其效,不严肃不成其事,不献身不明其志。 2、责之外无胜人之数。 3、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弘一法师这3句话,说的是成功之道,如何做一个人上人,而想要成功还得靠自己。 第一句讲做事要用认真的态度对待,不可敷衍懈怠; 第二句讲做事要严肃行事,按部就班,不可意气用事; 第三句讲做事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可嘴上功夫。 这3句话,凝结了弘一法师一生的智慧,一个人想要“时来运转”请悟懂并付诸于实践,如此一来,将来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1880年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一个官宦富商之家。父亲李世珍,与李鸿章、吴汝纶三人并称为晚清三大才子,后辞官经商,成为津门巨富。 李叔同出生时,父亲71岁,母亲17岁,据说当时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进房内,于是众人相传这是佛赐祥瑞,此子必有不凡。他长大后也将这枚松枝视若珍宝,直到圆寂后,依然悬挂在修行禅房的墙壁上。

李叔同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在父亲的葬礼上,他见到了李鸿章这位大人物。 当时的他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李鸿章却说,这个孩子以后必成大器。说者有心,听者更是有意。 从那以后,家人便以栋梁之材培养他,对他的管教很严格,对于他的学习管得也是非常的紧,期待他早日成为栋梁之才。 可青春时期的李叔同,有了些许叛逆,不知在什么时候他开始热衷看戏、唱戏、捧戏子,流连戏园,当铁杆票友,技痒时还喜欢“露一手”客串角色过过瘾。 李叔同出家前,曾家书,告诉妻子雪子,却对远在天津的发妻俞氏只字未提。俞氏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后,连夜带着两个儿子,赶到杭州定慧寺,为再见李叔同一面,她带着儿子在门外跪了三天三夜。 弘一法师本愿了却俗尘,拂衣而去,两个儿子在门外磕头,磕得头破泪流,弘一法师不忍,最后传话道:“吾心已远却尘世,施主请回。” 他还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意思是,不要只追求浮于表面的东西,那样,只会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 身在槛外,自然能够看破很多俗世人看不破的东西,说的话也能够让人豁然开朗。他曾写过一本《人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书里写的是他这一生的成长与蜕变的心路历程。

李叔同格言别录

李叔同格言别录 格言别录 —依《格言联璧》录写 学问类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公《人谱》六条 敬畏於闲居独处之时,从中体悟慎独的功夫;预测念头初动,了知其中因缘果 报之事细微的前兆;谨慎威仪举止之规范,以安定吉凶祸福之命运,趋吉避凶也;敦厚和睦大众之间的正常伦理关系,以坚固凝定伦常不变之大道;具备百德细行,以考验道德行为规范;见善则迁,知过则改,以此作为成圣成贤的功夫。 这一条出自明朝学者刘宗周的著作《人谱》,说明做人就需要具备这六条。 几(jī ㄐ〡):读平声。几微,事前徵兆,微末细小之事。敦:修治使之厚。考:考绩、考验,稽查之义。 考德:另有本为“考旋”,取《易经》“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之意。(观察其行为善恶得失,考绩祸福徵祥,以期回转天命,得到洪福大吉。) 何谓至行,曰:“庸行”; 何谓大人,曰:“小心”。什麼是最高的德行,就是平常生活,一言一行安分守己;什麼叫做大人,不过处处小心,一切恭敬而已。 圣贤绝无标新立异,外表生活与凡夫并无不同,所不同者,存心而已。 庸:平常的。《中庸》曰:中不偏,庸不易。庸行即平常生活。 存养类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涵养德行,心须宁静,言语寡少沉默,举动从容安详,行事严谨恭敬,生活简单朴实,少欲知足。常常这样检点,自然容易止息妄念,心专意凝。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谦虚退让是保全自身的首要方法,安详镇定是办事成功的关键,包容别人的过失是与人相处的第一妙法,恬淡少欲是修养心神的关键。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明朝学问家刘宗周先生,号念台,告诫学生说:“涵养品行, 完全得自於一个缓字,无论言语动作都要徐缓安详,不可急躁莽撞。”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无论处事待人接物,心中常常有优裕从容、游刃有余的感觉,忙而不乱,才表现出一个人的涵养功夫。作而无作,心无挂碍,所以从容悠闲。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刘念台先生说:容易感情用事,随便讲话、妄念纷飞,都只是心浮气躁起作用,这是德行涵养不能成就的病根,不可以轻视。 多学静坐,以收摄浮气;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明朝刑部侍郎吕坤,号新吾,他说:心平气和四个字,若不是真正有涵养功夫是做不到的,下手用功只是忍辱,降伏瞋恚烦恼。 能够忍辱,而后才能得定。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 矣。” 清朝学士陈弘谋先生说:降伏瞋恚,不外乎用理智控制欲望烦恼,理智的力量强,烦恼自然平息。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语录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语录具有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1 1、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这是弘一大师圆寂前的两个偈子:不管是相伴一生也好,偶尔邂逅也罢,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缕灵光。不必把一切看得过重,简单就好,想的,做的,看的,听的,都不过是雪地鸿爪,风过之后自然了无印痕。如朗月在心,心头一片光明,没有阴影,自然也就没有了嗔怒。天心即是人心,人心即是我心,我心即是禅心。 2、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留点余地,才可能从容转身,话不可说绝,事不可做尽,拒绝时别忘给人留个台阶,内心多一分爱,生活就会多一分惊喜,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 3、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在是非和既得利益面前学会退让一点,反而会得到好处;反之,如果争个高低,贪心太大,看似满足,实则是福分的丢失。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是福。 4、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志要苦,不苦则无堪忍之力,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其心志,是增益其所不能;意趣要乐,不乐则不能通达幻化世间,不能广结善缘,不能广行佛事;气度要宏,内心的度量气概,表现在外的`气魄风度,内外一如,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气质;言动要谨,言语动作要谨慎,态度谦和,才不会伤害别人。 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

弘一大师箴言

弘一大师箴言 ●偶披此卷,如饮甘露,深沁心脾,百读不厌。 ——弘一大师李叔同 弘一大师原集永恒订正注解补录 修心十训 1.虚心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慎独 群居防口,独处防心。 3.宽厚 泰山不让寸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吃亏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5.寡言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6.不说人过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7.不文己过 巧言令色,鲜矣仁。 8.不覆己过 君子之过如日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9.闻谤不辩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10.不嗔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其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 【格言联壁】 ●偶披此卷,如饮甘露,深沁心脾,百读不厌。 ——弘一大师李叔同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怀,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精明顺芷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人当变故来时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他山之石,应为良师益友。 ○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静胜动,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老子》)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天下至柔莫若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见事贵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仅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林退齐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它言!尔等只要学吃亏。”吃亏是福 ○知足常足,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罪,莫大于私欲;咎,莫大于欲得。)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李叔同经典语录

李叔同经典语录导读:经典语录李叔同经典语录 1、以戒为师。 2、爱,就是慈悲。 3、处世须带春风。 4、放下你,非我薄情。 5、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6、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7、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8、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9、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10、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13、问君此去何时还,来时莫徘徊。 14、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5、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 16、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7、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悲看涵养。 18、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 19、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20、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21、与婆娑世界离别是悲,往生西方是欣。

22、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急处之事愈宜缓。 2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24、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2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26、弘一大师偈言: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2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2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29、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30、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31、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32、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

大。 33、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34、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 35、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36、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37、以舍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38、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39、我不知何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弘一大师 10句名言

弘一大师:严格遵循十大要诀助你打造完美人格 2015年08月06日07:03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作者:弘一大师 174人参与17评论 编者按:弘一大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俗家名李叔同,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表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之前原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知名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教师、编辑之职。民国七年剃度为僧,法名演音,法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弘一大师堪称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深造诣;出家之后精修律宗,又成佛门一代高僧,被佛教界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圣贤尚且如此虚心,我等岂可贡高自满!(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一、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日:“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二、慎独 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三、宽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四、吃亏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李叔同名人经典语录

李叔同名人经典语录 李叔同名人经典语录 1.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2.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 3.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威福。不如笃至诚。多言语。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4.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5.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6.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7.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8.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9. 只一个俗看头。错做了一生人。只一双俗眼睛。错认了一生人。 10.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居子所以慎独。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11.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12.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13.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4.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15. 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闲。报应念及子孙则事平。受享虑及疾病则用俭。

李叔同格言别录

李叔同格言别录 李叔同格言别录 李叔同经典语录名言名句有哪些呢?李叔同格言别录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李叔同格言别录的`资料,仅供参考。 李叔同格言别录【经典篇】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3.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 4.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7.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8.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9.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10.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1.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12.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13.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14.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荆 15.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16.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17.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18.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19.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20.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21.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22.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23.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24.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25.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26.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27.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28.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9.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30.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后记: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浙江平湖人,著名艺术教育家、画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家、佛教律宗大师。大师“二十文章惊海内”,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才艺于一身。其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以得一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在国内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所作的《送别》历久弥新;他是中国话剧的创始人,并在《茶花女》中粉墨登场;他具有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育了丰子恺、刘质平等艺术名人;他39岁皈依佛门,精研律学,弘扬佛法,被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是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附弘一大师填词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格言别录【精简篇】 学问类: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3、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弘一大师李叔同 半世潇洒半世僧

弘一大师李叔同:半世潇洒半世僧 谢和琛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 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丰子恺《我的老师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李叔同被丰子恺称赞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后来他遁入空门,法号弘一。 1942年10月的一天下午,泉州的温陵养老院的晚晴室中,沉疴久病的弘一法师临终弥留之际,他挥毫作书“悲欣交集”四字后右肋而卧,安详圆寂,走完了他辉煌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四个字中蕴含了他对人生的多少难以言传的感慨,至今谁又能说得清呢? 传奇的身世 弘一法师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出生于天津。父亲李筱楼是同冶时期的进士,曾官吏部。李叔同排行第三,幼名成蹊。他五岁时。73岁的老父因病去世,母亲王氏是父亲四个妻子中最小的妾室,时年25岁。就这样,一个身卑位贱的年轻寡妇带着幼年的挛叔同,在这样一个中国传统的旧式大家庭中艰辛度日。因此,依母教养成人的李叔同对母亲终生孝敬和怀念。 也许正是李叔同幼年丧父的悲苦和“庶出”身份的低微,小时候的李叔同就显出不同于人的特殊性情:他常常趋于偏激。他从小就喜欢养猫,甚至爱猫如痴。不仅养了许多只,并且敬猫如同敬人。直到他十几年后去日本留学,仍未改变自己奇特的个性。一次,他竟突然专门给家里发了一封急电,询问自己养的那些猫是否平安。 李叔同幼年聪慧过人,五岁便跟随母亲习诵古诗格言,六七岁时即攻读《昭明文选》,居然能朗朗成诵,人多异之。八九岁时,他的侄媳曾与当地居士学习佛教《大悲咒》、《往生咒》等,他从旁听之,不久也能背诵。十岁始读《古文观止》和《四书》、《尔雅》,尤喜《说文解字》,并开始临摹篆贴。十六七岁始学习诗词及篆刻,最爱唐代有“诗佛”之称的王维之诗。李叔同从幼年即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饱读经史子集和其他杂学,与当时天津士林学者多有接触,学有根底。弱冠之年的李叔同即以对

李叔同的经典语录

李叔同的经典语录 李叔同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思想与作品在中国文学、教育和社会思潮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李叔同的经典语录在今天仍然激励着人们,本文就以七个案例来论证。 1. 案例一:“无论观之、读之、讲之、写之,凡欲使其生动有味,其得其要义,必须两端缚之,沿此推QQ,始能知之。别 无他法。” 这句话出自李叔同的《文学导论》,他认为文学教学必须从“两端缚之”的角度去进行,即把文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文学的生动与有味。 2. 案例二:“人生乃是一段谜,能解开一二,已经是极了。” 这句话出自李叔同的《人间词话》,他认为人生充满了谜题,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解开它们,但有些谜题可能永远无法解开。 3. 案例三:“形式即是人,是无间断的情感和技巧。” 这句话出自李叔同的《汉赋艺术论》,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形式即是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着独特的情感和技巧。 4. 案例四:“诗人的心灵是一座火山。”

这句话出自李叔同的《唐诗品格》,他认为诗人的心灵充满了热情和情感,就像一座火山可以喷发出无限的能量和创造力。 5. 案例五:“文学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句话出自李叔同的《文学导论》,他认为文学作品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文学教育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文学的美感和生活的情感。 6. 案例六:“主观性应该是文学作品的阳光,而客观性则是它的空气。” 这句话出自李叔同的《文学与人生》,他认为文学作品虽然充满了主观性,但是也需要客观性的支撑,类似于阳光和空气的关系。 7. 案例七:“文学是一种生命,也是一种呼吸。” 这句话出自李叔同的《文学与人生》,他认为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命方式,每一位文学爱好者都应该像呼吸一样去感受它的存在。综上所述,李叔同的经典语录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观点,无论是对于文学教育还是对于生活的认识都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他的作品、思想和语录不仅仅在当时受到了高度的赞誉和传播,而且在今天仍然在文学、思想和教育领域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除了上述七个案例,李叔同的其他语录中也有着丰富的内涵,例如“诗意即是人生的意义”、“文学是一面镜子,情感是它的

李叔同经典句子

李叔同经典句子 李叔同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你知道哪些李叔同经典句子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李叔同经典句子,欢迎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喜欢。 李叔同经典句子(精选篇) 1、与婆娑世界离别是悲,往生西方是欣。 2、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急处之事愈宜缓。 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4、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6、弘一大师偈言: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9、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10、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李叔同经典句子(热门篇) 1、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2、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容,人险仄我持之以坦荡。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4、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5、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6、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7、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8、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9、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

10、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11、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2、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13、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4、大着肚皮容事,立定脚跟做人。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15、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16、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17、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18、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9、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0、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李叔同经典句子(最新篇) 1、以戒为师。 2、爱,就是慈悲。 3、处世须带春风。 4、放下你,非我薄情。 5、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6、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7、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8、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9、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10、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经典好句24则:盛大的悲悯,人生的彻悟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经典好句24则:盛大的悲悯,人 生的彻悟李叔同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 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 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 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2、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3、愤怒之气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伤到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切不可为一时的情绪宣泄而不加控制,导致 事后的追悔莫及。 4、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悲看涵养。 5、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6、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7、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8、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9、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10、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11、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12、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13、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 14、以舍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15、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荫荫,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 16、自古仁人志士,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可谓是智慧通达。 17、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18、我不知何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19、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20、对万物的怜惜和尊敬才是真正的敬畏。 21、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22、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23、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24、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

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精选 1.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2.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3.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4.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5.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6.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7.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8.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9.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10.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弘一法师经典名言警句 1.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2.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3.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4.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5.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6.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7.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8.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9.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10.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11.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12.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3.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14.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15.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6.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17.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18.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19.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20.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21.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22.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23.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24.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25.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弘一法师(李叔同)书法欣赏之三

弘一法师(李叔同)书法欣赏之三弘一法师(李叔同)书法欣赏之三弘一法师李叔同箴言录(上)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须带春风。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 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涵育以养深,浑厚以养大。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以和气迎人,则乖戾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 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生,则梦寐恬。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过以作圣。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宜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功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功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噪,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裂激愤,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桀谬戾,可胜言哉?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尖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