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环境分析与研究

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环境分析与研究

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环境分析与研究
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环境分析与研究

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环境分析与研究

本文是以邯郸串城街蔺相如回车巷为例,研究我国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环境。通过现场调研和文献查阅等方式对蔺相如回车巷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其环境该改造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并对研究成果做了相关的思考与延伸,提出解决提升回车巷街景观环境策略。此问题的研究对提升传统街区环境质量和古赵文化传承以及回车巷整体规划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社会价值是新街区不可取代的,具有极高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求新思想为主的建城思路日益盛行,往往忽略了历史街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历史街区景观环境遇到许多难题,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邯郸回车巷景区就是其中之一。下面以蔺相如回车巷为例,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进行分析,提升历史街区环境品质。

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蔺相如回车巷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老城区串城街南段,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丞相蔺相如为大将军廉颇在此回车让路之地,故命名为“蔺相如回车巷”。回车巷为东西走向,巷宽度为1.8米,恰是我国古代一马车的距离,巷深约为7.5米。此巷是邯郸历史遗迹项

目,也是邯郸旅游精品项目。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十二年,邯郸知县萧察依据百姓“心碑”,在青砖砌成的墙壁上镶嵌六个石刻大字“蔺相如回车巷”。1981年政府又对其进行维修并立石碑建石碑亭述其典故,其碑亭宽度为2.3 米,高度为 4.4 米。2000年在邯郸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弘扬古赵文化优秀传统,展示邯郸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在回车巷历史遗迹西部新建回车巷文化广场,广场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秉承秦汉时期建筑,秦砖汉瓦,形式采用两层阁楼,整体风格古朴、庄重大气、古韵十足极具古赵文化内涵。至今,街区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均保留原貌,体现战国时期的街区面貌。

现代城市进程下回车巷历史街区价值

每个城市的历史街区都记载着自己城市在特定历史阶段的

记忆。街区价值判定是由年代的长远与留下的文化财富来评定的,并赋予街区独有的气质。在现代城市发展的状况下,回车巷街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它的发展也为城市创造更多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活动空间,创造更多社会经济效益。

人们对蔺相如的故事耳熟能详,也就是“将相和”这篇文章,回车巷就是这赫赫有名典故的源头之地。根据调研和文献查阅得知,回车巷的历史价值不仅是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在此处为大将廉颇

回车让路重归于好之地,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和氏璧”回归赵国的必经之地,也是赵国历史上“完璧归赵”“怒发冲冠”“两虎相争,必

有一伤”“刎颈之交”等成语典故的出处之地。众多的历史事件和成语都与这条街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赋予这条历史街区以极高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可将其打造为以回车巷文化品牌为代表的旅游胜地,创造可观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回车巷景观环境现状分析

1.从历史人文景观要素的角度分析

人文景观是人类在城市地区活动的文化沉淀,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与能力。回车巷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经过历史的变迁所遗留的景观有建筑、老街坊、纪念碑、碑亭、回车巷文化广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程度欠缺,使城中的老街早已失去当年的繁华,回车巷也难已寻到古时的风韵缺少历史文化特色的景观。回车巷文化广场中心无突出古赵文化主题的标志性雕塑,无直观反映历史典故的场景,缺乏战国时期街区景观环境,使得整个街区人文景观环境氛围不够浓厚,需要我们根据历史记载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

2.从自然景观要素的角度分析

自然景观是构成街区景观特色的基础,由于缺乏对回车巷历史街区的保护,回车巷自然景观环境不容乐观。从绿化方面来看:绿化不系统,景观环境单一,街区内绿化率较低,环境景观意识淡薄。主干道两旁仅有寥寥无几的行道树,单一而乏味。其他绿色植物也相对缺乏,各个绿地之间毫无联系,使得植物间缺少美感与层次感。从材质上来看,采用硬质景观材料较多,小巷全是石路、石碑、石材建

筑,缺少自然景观要素与绿色空间规划,显得过于生冷,没有小巷的生活气息,整体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3.从心理感知要素的角度分析

心理感知要素是形、色、声、光、味等能够影响人类审美心理感知的物理因素。“形”是人类感知世界万物的主要视觉要素,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商业规划管理不足,缺少具有文化内涵的商铺,街区除了西部有几家画廊、画室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理发店、旅店等零售的门面房,多为1-2层,建筑质量较差。在道路上,道路质量不高,有沥青和碎石两段铺。在街区公共系统上没有配备足够的休息座椅、垃圾桶、旅游指示牌子、公用卫生间、消防装置,供电方面采取架空明线,线杆形式亦不统一。在色彩上,由于历史悠久没有及时进行修补,色彩单一。导致整个街区不论从心理上还是在视觉味觉都没有产生好的效果,脏乱差是目前街区的真实现状。

回车巷景观环境应遵循的设计理念

1.保留历史街区原真性,遵循修旧如故的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是指街区内保存了一定数量的记载真实历史信息的物质实体。历史街区修缮和改造应存其真、复其貌,保留历史街区原真性,遵循修旧如故原则。历经风雨的老街区如果修缮不当,可能给街区发展带来毁害。所以街区修建时对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和景观,应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色彩、外形。在修复施工中精心选择同质材料,运用传统的工艺和传统的手法。调色时精心调色,选取与原颜色一致的天然颜料,对损坏、缺失的部位精心填补修缮,

唤醒场所回忆,使将百年老街的街区活力复苏,促进人街和谐共生。

2.挖掘老街传统朴素生态观,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观应是人类关于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生态系统运动规

律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在传统历史街区中要使生态永续,挖掘老街传统朴素生态观基本原理,使它保护与开发结合新技术新材料合理运用,注重生态节能,低碳环保,电能损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在植物上由于缺少自然植被,没有自然形成的草地和水体,缺乏生气,周围环境也没有得到很好规划。需要大量引进不同种类植物,以净化空气、增加绿化、丰富街区景观层次,减少街道噪音、增加湿度,营造良好街区生态环境。 3.遵从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原则,构建和谐的景观环境

历史街区内毗邻的环境整体风格和空间环境应与历史街区

相协调。他的高度、色彩、风格不得破坏原有历史街区的天际线和视觉环境。同时,老街毗邻街区要得到了严格保护、整治和更新、改善环境质量、使其地域风貌特色浓郁与历史街区相协调。但由于它不像传统历史文化街区那样遵循修旧如故的原则,可以在与传统街区相协调的基础上可以增添更新,千变万化,显更加得丰富多采,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但整体不得影响老街传统风貌。使其保古建新,新旧同荣,让历史在新时代进程中不断保留下去。

对历史街区回车巷保护的思考和对策

1.突出历史文化主题,传承历史文脉

回车巷是邯郸历史文化遗产重要成部分,是古赵文化精神的

精髓。我们应该保存历史遗迹,发掘赵文化的底蕴,突出古赵文化的历史主题,使历史文脉进行传承。在回车巷文化广场上,建立廉颇与蔺相如的雕塑使得场景再现,让人充分感受当时的情景。在巷内墙壁上雕刻历史典故壁画,增加文化氛围。同时街区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恢复原状,使整个街区打造成为一条古色古香的文化街。

2.强化街区的配套的市政设施和景观节点

无论是回车巷街区还是普通街道,市政的配套设置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城市形象的代言。街区路边的休息座椅、植物绿化、导向牌、排水管、道路建设、通讯设施、市容市貌建的管理等,都应该进行完善,细节设计。街区道路应结合主题文化景观元素进行必要改造,使市政设施外形与景观相融合,有利的节约街区空间,更好的营造景观环境氛围。

3.构建绿色、和谐的街道形象

历史街区拥有一个良好的街道形象尤为重要。目前回车巷街区就如一片破旧该拆迁的老街,街区道路过于狭窄,缺少必要的停车场、交通拥堵、路面残破不堪,周围商铺也是杂七杂八,小巷与画廊没有完美的结合,中间掺杂着各种商铺,街区道旁只有单一的树种,这样的历史街区只会让人们越来越疏远。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街区景观,充分考虑绿色和谐的街道形态,增建停车空间,完善公共设施,提高街道形象,充分增增加人们的参与性,享受历史街区带给的文化精神和惬意生活环境。

4.加强街道景观维护与管理

街区建成后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后期的维护与管理。目前回车巷由于维护资金的缺乏,保护工作的滞后,使得街区整体环境不协调,街区应设置成无车步行区,既减少污染也减少交通拥堵,合理的解决人与车的矛盾,应使行人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持历史街区良好的环境卫生,同时也应提供足够的卫生设施,方便保洁。

结语

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在邯郸城市发展中是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应该合理改善街区的景观环境,创造舒适的生活街区空间,提高整体街区景观质量,同时复兴城市文脉特色古赵文化,加强规划与管理。

中国历史文化明街有哪些

中国历史文化明街有哪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明街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那么?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北京市国子监街、山西省晋...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那么? 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北京市国子监街、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大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山东省青岛市八大关、山东省青州市昭德古街、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街(区)(海口骑楼老街)、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廓街 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罗西亚大街、北京市烟袋斜街、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 漳州古街)、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 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晋商老街、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街、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老街、上

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广东省潮州市太平街义兴甲巷、福建省龙岩汀县店头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古街、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翘街。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四川泸州尧坝古街、西藏江孜县加日郊老街、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江苏省南京市高淳老街、山东青岛小鱼山文化名人街、浙江省临海市紫阳街、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广东省深圳市中英街、安徽黄山市休宁县万安老街。 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比 广东省广州市沙面街、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河南省濮阳县古十字街、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明清古街、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水街、广东省珠海市斗门镇斗门旧街、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永宁老街、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松口古街、江苏省泰兴市黄桥老街、四川省大邑县新场古镇上下正街 延伸阅读: 北京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位于东城区安定门街道,他的名字源于坐落在这条街的古老建筑——国子监。街道全长669米,平均宽11米,距今已有700年历史。街区内集中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孔庙等大量历史文化遗产,是全市唯一一条以街命名的市级文物保护街道,也是北京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牌楼街。东西贯通的国子监街以其幽雅、宁静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成为北京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景区。正如乾隆所言"京师为首善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作者: 学号: 年级: 调查与分析 调研思路 调研报告的分析方法采用调查访谈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调研过程有文献收集,确定调研方向,实地勘探、获取现状资料 、整理归纳资料 、分析结果。 调查主要采用下列方式、方法:现场勘踏、拍照、观测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定量分析的问卷调查以及定性分析的访谈等,分析评价建立在坚实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问卷调查中总样本量为100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82%;访谈中共10名被访者.在表达形式上,每一部分分析都由调查访谈的内容和理论知识两部分结合存在,充分体现了社会调研应联系实际,并最终分析解决问题。调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宽窄巷子是如何围绕休闲这一主题展开保护与改造,研究其规模、特色、空间处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历史环境结合,侧重点是接到的尺度比例,如何处理使其更适宜现代人生活,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发展现代空间,不使之冲突。 【摘要】 当代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对历史街区整体和区域的保护理念的强调,不仅强调对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文物性历史建筑进行原真性保护,而且主张对大量存在的一般性的历史建筑、街区以及存在期间的文化内容、生活方式进行整体的规划保护,同时也要求保持地区活力,瞒住现代生活的要求;重视对历史见证遗产的再利用,对于大量存在的一般性历史建筑既反对大拆大改,也不再主张不做任何变动的保护方式,而是主张保护和发展相结合,保护应到满足现代生活所需的内容。较好的协调保护与历史遗产与现代生活、传统保持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街道尺度; 比例; 公共空间; 改造 前言 李白有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诗圣杜甫眼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陆游又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真切道出当年成都的优美环境与休闲生活。近年来,成都又先后荣获 调研流程图 深入研究阶段 验证阶段 结题阶段

常德老西门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与设计说明书

常德老西门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与设计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n Old Simon Streets historic District of Changde City 1项目背景 1.1用地概述 老西门项目位于常德市城北片区武陵大道西段建设路以南、朝阳路以东、人民路以北,面积约26.8公顷,北侧为老城区居住用地及商业用地,西侧为物流及医疗卫生用地,东面为老城区步行街商业中心区,南侧为滨水商业区。地块现状为平坦用地,容积率4.0,绿地面积约8公顷,地块以老西门片区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以追溯时代记忆为诉求点,引入复合性的规划设计理念,重建一个既传统又时尚的老西门,打造一个面向未来,充满城市发展活力,融合“棚改安置、旅游观光、绿色办公、现代商业、文化休闲、艺术体验、高端居住”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文化旅游街区”。 1.2现状分析 该规划地块场地内部地势高差较小,结合常德沅水大堤与地块形成的围垸地形完成,无名贵品种,或有保留价值的植被,该地气候属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冷,气温高,雨季长,霜雪少,阴天多,湿度大。基地内部有一农贸市场,位于基地北面的市场主入口宽度较为狭窄,门口任意停放各类车辆,对交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基地内部有少量的废弃厂房,因长期未维护外立面破坏不堪,该项目区无工业用地,但物流用地(车站)区域人口流动大。 1.3项目概述 项目占地约26.8ha,用地性质为文化商业用地,整体定位为销售型物业,业态组合由社区商业、SOHO及住宅式公寓组成,住宅采取简约的现代建筑风格,住宅由公寓与商务SOHO,和街区商铺构成,结合地形,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形成协调的天际轮廓线。本项目商业以满足自身业主及周边的日常生活消费为主,规划为外向型商业。 2设计总论 2.1设计依据 (1)、设计任务书; (2)、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标准; (3)、建设工程相关批准文件; (4)、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1] (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2 基础资料 (1)、规划设计图纸一份; (2)、设计范围详总平面图; (3)、建筑初步设计及相关材料。 2.3 设计原则 1、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人的参与性同时创造出宜人的环境空间。 2、整体性原则以现存历史建筑为基础,完整保护构成老西门历史文化街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浅析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传统风貌与发展要求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改造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传统风貌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城市景观、文化、交通等各个功能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于1986年正式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政策,并为了将这些历史文化名街有选择、有步骤的介绍给国人,展示给世界,于起,先后举办五届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先后评选出如北京国子监街、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大街等历史文化名街。 上世纪80年代起,全国上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工作长期的重心之一,但对其研究和实践多从街区的商业形态、交通格局、邻里关系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开展,常忽略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形态。 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列工程,不但涉及规划设计同时也包含法规管理,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关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总结国内在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构成与内涵,规划设计的内容与原则做一个初步探讨,为将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2.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构成要素

2.1历史遗留景观 历史遗留景观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 物质景观指客观存在的景观,包括街区中的历史遗存建筑、历史特色要素、街区空间格局以及天际线景观等。非物质景观是指能够反映街区独特历史文化内容的景观,包括宗教文化、生活习俗、民俗礼仪等。历史遗留景观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精神,对城市的过去与现在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街区中的遗存建筑和历史特色要素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单元,她们的形态风格是不同时期,不同建筑材料以及不同风俗习惯的反映,是历史的演变及文化的沉淀。山西省晋中平遥县南大街,又称明清街,街道两侧的店铺具有明清风韵,全长750多米,沿街建筑考究,雕刻和绘画手法细腻精致,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涤荡,古风犹存(如图1)。 生活习俗和民俗礼仪反映了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地域性,构成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特殊性,同时对景观的发生发展也具有约束性和引导性。 2.2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包括地形、水体、植物以及天象等,它们是景观起源的基础,不可更改且十分珍贵,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

城市历史景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新思路

城市历史景观——历史街区保护的新思路 ——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为例 姜滢张弓 【摘要】纵观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进程,从单一的对文物进行保护到保护文物所处的空间环境,人们对自身文明产物的保护逐渐加强,体系日趋完善。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维也纳备忘录》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宣言》,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采纳了”城市历史景观”的新建议,这一建议的采纳为城市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建议,对于街区价值认知突破了以往的物质空间形态,通过对城市历史景观的内在联系及其生成机制认知街区价值。文章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为例,以城市历史景观为指导,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认知及其内在与生成机制进行研究,试探索街区价值认知方法和历史街区的保护的新思路,保护与提升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城市历史景观;历史街区;保护;多学科;福州上下杭;文化 1.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方法 人类对自身文明产物的保护随着现代文明的发达而日益提高,从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国《历史性建筑法案》开始,世界各国对于自身文明的保护机制逐步完善。 从各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及相关的国际会议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从单一的对文物进行保护开始,逐渐发展到对于文物所处的空间环境进行保护。 “历史街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1987年《华盛顿宪章》提出“历史城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我国在1985年由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建议设立“历史性传统街区”,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等也予以保

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

大东区204区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调研与分析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是中航集团沈阳黎明肮空公司的附属地区,这里形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乎都是黎明工厂的职工宿舍,与三台子,工人村号称沈阳的骄傲。至今,204地区依旧保留着许多老建筑,许多现存老职工宿舍楼都有四五十年的房龄了,且基本都是三层的“苏式”小楼,共有上百栋之多。1.街区布局与景观 二零四地区位于沈阳大东和睦路地区,东至北运河,西至滂江街,南至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北至北运河。区内有和睦路和黎明街等主要道路,其中和睦路以北有和睦北一马路,和睦北二马路,和睦北三马路。以南分为和睦南一马路,和睦南二马路。同时黎明一至五街贯穿其中。地铁一号线从区域内部穿过。从地图上来看,和睦北三马路与和睦南二马路并不是十分成熟的马路系统,位属于小区建筑楼之间,人行道,车辆不易通过。(图1)

图1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示意图 从南北方向上来看,北边多是废弃的居住区,工厂与正在开发楼盘的地区,环境相对较差与南边的经济繁荣有很大差距。且路宽相对于来说较小,只能通过双排车辆。道路两旁商铺稀少,居住人员较少。(图2a)但是在环境旅植方面表现较好:在新开河附近有这一片最大的绿化地带,且因为经济条件发展一般,并没有较大的车流流动,使得这里代入乡村城市之感。但同时也造成了这里上学的不方便,处在这里的中学,小学的附近并没有什么辅助性商铺,造成这里的教育水平落后。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代附近被万科承包,进行建设性改造,相信这一带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在和睦路以北这段地区,居住房屋大多都是红楼,是很浓的俄罗斯风格,尖屋顶,红五星,外阳台,但现在已是百病缠身,看上去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图2b)这些红楼都不是独立建立的,一般会有四个拐角形状的楼合围成一个区域,然后东西方向各有一栋厢楼。中间合围成公共空间,供居民活动。

常德老西门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与设计说明书

常德老西门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与设计The Landscape Planning On Old Simon Streets historic District of Changde City 1 项目背景 1.1 用地概述老西门项目位于常德市城北片区武陵大道西段建设路以南、朝阳路以东、人民路以北,面积约26.8 公顷,北侧为老城区居住用地及商业用地,西侧为物流及医疗卫生用地,东面为老城区步行街商业中心区,南侧为滨水商业区。地块现状为平坦用地,容积率 4.0 ,绿地面积约8 公顷,地块以老西门片区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以追溯时代记忆为诉求点,引入复合性的规划设计理念,重建一个既传统又时尚的老西门,打造一个面向未来,充满城市发展活力,融合“棚改安置、旅游观光、绿色办公、现代商业、文化休闲、艺术体验、高端居住”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文化旅游街区” 1.2 现状分析该规划地块场地内部地势高差较小,结合常德沅水大堤与地块形成的围垸地形 完成,无名贵品种,或有保留价值的植被,该地气候属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 冷,气温高,雨季长,霜雪少,阴天多,湿度大。基地内部有一农贸市场,位于基地北面的市场主入口宽度较为狭窄,门口任意停放各类车辆,对交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 用,基地内部有少量的废弃厂房,因长期未维护外立面破坏不堪,该项目区无工业用地,但物流用地(车站)区域人口流动大。 1.3 项目概述 项目占地约26.8ha ,用地性质为文化商业用地,整体定位为销售型物业,业态组合由社区商业、SOH及住宅式公寓组成,住宅采取简约的现代建筑风格,住宅由公寓与商务SOHO和街区商铺构成,结合地形,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形成协调的天际轮廓线。本项目商业以满足自身业主及周边的日常生活消费为主,规划为外向型商业。 2 设计总论 2.1 设计依据 (1)、设计任务书; (2)、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标准; (3)、建设工程相关批准文件; (4)、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1] (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2 基础资料 (1)、规划设计图纸一份; (2)、设计范围详总平面图; (3)、建筑初步设计及相关材料。 2.3 设计原则 1 、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人的参与性同时创造出宜人的环境空间。 2 、整体性原则以现存历史建筑为基础,完整保护构成老西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空间环境、景观风貌和人文特色。 3、协调性原则对建筑、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应包括它们的环境和相关诸多要素。街区内的改建和新建建筑应遵循保护城市传统机理连续性和逻辑性的原则,在建筑尺度、组合关系、色彩、形式等方面精心设计,与传统环境相协调。 4、可持续性原则从发展的角度认识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处理好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

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2000年第40卷第S 1期 2000,V o l .40,N o .S 110 26 4448   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张 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收稿日期:1999210209 作者简介:张松(19612),男,副教授,博士后 文 摘:历史环境是指与一定范围的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所构成的整体物质环境状态,它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1966年日本制定《古都保存法》来保护古都的历史风土, 1975年修订《文化财保护法》创立“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制度,对一般城镇内的历史街区以及村落聚落景观为代表进行切实保护与利用,与此同时全国综合开发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保护运动中的公众参与和地方自治体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历史环境;保护法律;开发政策;公众参与中图分类号:TU 2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54(2000)S 120044205 历史环境保护是产生于20世纪的课题,现已发展成为有理论有实践的重要学科分支。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我国的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历史村落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借鉴1960、1970年代日本在历史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了解其法制建设、开发政策、市民运动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国历史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和公众参与运动的兴起。 1 历史保护制度的创立 1.1 与历史环境相关的社会状况 历史环境是指与一定范围的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所构成的整体物质环境状态。依据日本的《文化财保护法》,主要包括“史迹”、“传统建造物群”、“埋藏文化财的包围地”等内容,按《关于古都内历史 风土保存的特别措施法》(以下简称《古都保存法》),主要指“历史风土地区”。但是,历史环境的保护并不 只局限于这些。历史环境被认为是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可欠缺的内容,也是生活环境创造的基本要素,对社区生活环境的形成极其重要。 1960年代制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政策”、“全国 综合开发规划”,促进了产业的急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政策,带来了粗放式开发与巨大城市化的浪潮。与此相随的是对生活环境的破坏,公害问题大量产生,同时也出现了对自然和历史环境的破坏。但当时谈到的环境问题,似乎还只局限于产业公害。 事态到1970年代就发生了转变,经历了公害、关注生活环境的眼光已经迟钝的人们,重新注意到自然破坏的严重性。认识到历史环境的破坏是现代环境问题的重要课题,人们将产业废弃物带来的污染称为第一公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称为第二公害;将开发建设对历史环境和乡土文化的破坏称为第三公害。与公害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健康等肉体方面相对,历史环境的破坏会给居民的精神生活带来严重的创伤。历史环境是地域居民精神纽带的象征,它的毁坏会给居民生活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历史环境一旦丧失之后,居民的精神上就会产生失落感,甚至无法承受这种急剧的变化。各地居民在关注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环境的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反对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直接危及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公害”为起点的环境保护运动,从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景观保护,逐步扩大为包含遗迹、历史街区等在内的历史环境保护运动。1.2 历史环境保护的意义 环境是有机的统一体。公害、自然环境可以看作是横轴上的问题,历史环境则是与时代相关的纵轴上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从空间轴与时间轴双方,综合考虑生活环境问题。 过去人们只重视能够换算为货币价值的东西。经济高速发展期正是这种价值观通行无阻的时代。这些随经济高速发展矛盾的表面化,低增长经济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变化。货币价值无法测算的、对居民生活具有根本价值的东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历史街区文化景观

历史街区文化景观 摘要: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街区中的空间。文章从文化景观的空间构成、空间传承的手法等角度,对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景现的空间传承实行了内涵及形式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景观;历史街区;空间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的主要承载体,具备文物的特性,需要保持其原真性,所以希望它“不变”;但作为城市街区,它有必须完全融入城市,与城市共生长,否则街区就会死亡而使保护无从谈起,这样它又必须持续地改变。究竟什么要“不变”、什么要“改变”呢? 1文化景观的空间构成 1.1城市格局 格局的特色往往反映一个城市的规划思想。我国很多城市格局构图方正,主次轴线分明,但也有很多因地势变通、灵活的实例,形成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布局方式与它所在城市的布局形式相对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街区的街区布局形式是这个城市传统城市格局的缩影。 1.2传统街巷 传统街巷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中的重要内容,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布局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是较为封闭、内向的,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历史街区内部各个要素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并协调和有效地发挥城市的诸多功能。例如,街巷在承担交通运输任务的同时,也是组织市井生活空间的主要场所。 1.3空间节点 (1)广场。广场是街区中主要用来实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属于公共开放空间。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概念较弱,一般城市没有专门建设

供人们实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广场,广场的功能往往是依附于其他的功能,如依附于庙宇、宗祠等宗教建筑实行祭拜等宗教活动;定期的集市贸易或经常性的实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戏台前提供给人们看戏的空地等等。现在历史街区中留存至今的也多是这个类的庙宇、宗祠和商业性的集市广场。如南京夫子庙广场、山西灵石静升镇文庙广场等。 (2)交通节点。通常是指街巷道路的交叉点。因为传统街区多是在自发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街巷常常弯折成曲尺形,或是和缓的曲线形。道路的交叉点不是简单的十字形,而多是风车形、丁字形、人字形等相互交错的一种形式,节点的空间景观丰富多变,有些也兼具景观节点的效果。 (3)院落节点。指建筑或围墙围合成的半私密空间,院落节点是外部空间序列的终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中的院落节点空间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也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注重的焦点。 (4)点缀性景观节点。通常指以标志性景观如古井、名木、牌坊、雕塑、碑刻等存有的节点,是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重要标志点,人们在这里能够交往、实行信息的传达。 2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 对于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传承包括显性景观及隐性景观的传承。显性文化景观是以一定的物质或空间存有,是人们日常能够触及的,所以人们对它们也比较熟知。隐性文化景观是以人们的思想观点、文化要素等为主,有些以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其内容,可有些是无形的,体现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脉络。本文侧重从显性要素对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展开论述。 2.1城市肌理的传承 在我国城市的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对城市建筑有着极大的控制力,无论建筑的解决方式多么出色,都无法克服它们所在地城市肌理的限制,它是建筑在城市空间深层结构上的形态依据。要传承城市肌理的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蚀刻钢板壁画浮雕雕塑真实历史材料构成的多样化景墙是宽窄巷子的一大特色。这种边界处理通常都是设计难点,或者干脆被忽略。 原文地址: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作者:dl国际新锐设计

来到宽窄巷领略这里的悠久历史,品味这里风土人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宽窄巷子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在这里你能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如同走入了时光隧道,也能体味到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这里的各种川味小吃可以让你大饱口福哦。 成都的千年少城能保留下宽窄巷子,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该区域是我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作为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建筑在中国南方的孤本。 从2007年起,成都文旅集团对宽窄巷子进行全新打造。在搬迁900余户居民、修复50个院落、改造3万多平方米地面建筑、修建1.1万多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后,老街重新焕发生机。2008年6月14日,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开放。开街第一年,就吸引800多万名游客,并先后获得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成就奖”、“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等荣誉称号。 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 项目在修复设计之初,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绘工作,将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为了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级别加以保护性的设计,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力求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目。为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指导,成都文旅集团邀请了历史、文化、艺术、建筑、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家委员会”,指导各项保护工作。因此,宽窄巷子的一砖一瓦,每个院落的格局,都是对历史的还原。 (说明)在井巷子有一段400米东西朝向的墙体,用最古老的建筑物质元素---砖、垒砌台、城、墙、壁、道、碑、门、巷的历史文化片断,羊子山土坯砖、秦砖、汉砖、唐砖、宋砖、明砖、清砖、火砖、七孔砖、民国砖、水泥砖、瓷砖,阐述千年古都,演绎百年老宽窄巷。

看日本如何保护历史街区

中国文化报/2009年/7月/14日/第006版 城市记忆 看日本如何保护历史街区 王伟英 在历史街区保护较为成熟的国家中,日本因为在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历史街区建筑与中国相近,物质环境保护方面遇到的问题与中国相仿,他们的经验可资借鉴。 1975年,日本对《文化财保护法》进行修正,增加了以历史地段、历史地区为保护对象的部分。法律中规定“与周围环境一体并形成了历史景观的传统建造物群中具有较高价值的部分”为“传统建造物群”。“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是指“为保护传统建造物群以及与这些建造物形成一体并构成其整体价值的环境,由市町村划定的地域范围”。 “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一并包含建筑物和土地,以传统建造物群和周围环境一体所形成的历史风貌为保护内容。保护工作先由市町村基层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保存对策调查”,然后按照法定程序,参照国家文部省颁布的“标准条例”制定“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条例”,划定保护范围、编制保护规划。 国家(由文部大臣负责)在市町村指定的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中,选定具有较高价值的地区或地区的一部分定为国家的“重要的传统建造物保存地区”,对其保护事业给予必要的财政援助及技术指导,地方政府、公共团体对此保护事业也给予必要的协助。 同时,保存地区要设立“保存传统建造物群审议会”,设委员15人,由专家学者、保存地区的居民代表和有关部门组成,审议会受市町村的行政首长和教育委员会的领导,就保存地区的有关事务提供咨询意见,任期两年。 日本传统建造物群保存规划的基本内容可大致分为五个部分: ①以制定保存方针、内容为主要目的的基本规划; ②确定具有特别重要保存价值的保护对象(包括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建筑小品); ③保存地区内建筑的保护整治规划(保存整备计划)。其中规定,对传统建筑的外观以及主要结构部分以不改变传统样式为原则予以修复,传统建筑以外的新建、增减、改建应注意与传统建筑和环境保持协调,其他构筑物原则上继承传统式样和修复方法,特别注意树木和植被的保护; ④关于对被认为特别有必要予以保护的对象提供补助的方式、方法; ⑤以确保保存地区内的管理设施、设备以及环境整治为目的的环境整治规划。 “传统建造物群”的保护要遵照地方政府制定的“保存条例”执行。 “条例”规定,保存地区建筑物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维修时改变外观及色彩,开辟住宅地及其他改变土地性质的行为,伐采竹、树,采石挖土,填埋水面等建设行为要经过市(町、村)长和教育委员会的许可(在较小的市町村没有文化局,其主管部门就是教育委员会)。 许可的原则有:对保存地区内的传统建筑物修缮、改建、转移时,对其位置、规模、形态、色彩都要保持该传统建造物群的特色;对保存地区的其他建筑物,其新建、改建、拆除不得损害地区的历史风貌,采伐树木、采石挖土、填埋水面、改变土地性质等行为均不得对这里的历史风貌有所损害。 另外,保存地区内按照传统风貌进行的修理、复原、整修环境等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补助,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买土地,其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对国家选定的“重要的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中央政府补助一半。 日本历史街区的保护实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市民自下而上推动的街区保存制度。

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环境分析与研究

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环境分析与研究 本文是以邯郸串城街蔺相如回车巷为例,研究我国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环境。通过现场调研和文献查阅等方式对蔺相如回车巷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其环境该改造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并对研究成果做了相关的思考与延伸,提出解决提升回车巷街景观环境策略。此问题的研究对提升传统街区环境质量和古赵文化传承以及回车巷整体规划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社会价值是新街区不可取代的,具有极高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求新思想为主的建城思路日益盛行,往往忽略了历史街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历史街区景观环境遇到许多难题,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邯郸回车巷景区就是其中之一。下面以蔺相如回车巷为例,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进行分析,提升历史街区环境品质。 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蔺相如回车巷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老城区串城街南段,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丞相蔺相如为大将军廉颇在此回车让路之地,故命名为“蔺相如回车巷”。回车巷为东西走向,巷宽度为1.8米,恰是我国古代一马车的距离,巷深约为7.5米。此巷是邯郸历史遗迹项

目,也是邯郸旅游精品项目。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十二年,邯郸知县萧察依据百姓“心碑”,在青砖砌成的墙壁上镶嵌六个石刻大字“蔺相如回车巷”。1981年政府又对其进行维修并立石碑建石碑亭述其典故,其碑亭宽度为2.3 米,高度为 4.4 米。2000年在邯郸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弘扬古赵文化优秀传统,展示邯郸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在回车巷历史遗迹西部新建回车巷文化广场,广场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秉承秦汉时期建筑,秦砖汉瓦,形式采用两层阁楼,整体风格古朴、庄重大气、古韵十足极具古赵文化内涵。至今,街区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均保留原貌,体现战国时期的街区面貌。 现代城市进程下回车巷历史街区价值 每个城市的历史街区都记载着自己城市在特定历史阶段的 记忆。街区价值判定是由年代的长远与留下的文化财富来评定的,并赋予街区独有的气质。在现代城市发展的状况下,回车巷街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它的发展也为城市创造更多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活动空间,创造更多社会经济效益。 人们对蔺相如的故事耳熟能详,也就是“将相和”这篇文章,回车巷就是这赫赫有名典故的源头之地。根据调研和文献查阅得知,回车巷的历史价值不仅是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在此处为大将廉颇 回车让路重归于好之地,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和氏璧”回归赵国的必经之地,也是赵国历史上“完璧归赵”“怒发冲冠”“两虎相争,必

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说明书

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 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第三章名城城区保护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第五章传统风貌格局保护 第六章旧城保护与更新 第七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八章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规划第九章防灾与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章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章总则 1.1 适用范围 在本次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1.2 规划期限 2010~2020年.年限为10年。 1.3 规划区范围 南岗区花园街街区占地3.87公顷,现存建筑以折中主义风格建筑为主,是哈尔滨是一类保护建筑,这是一处二层多户型公寓住宅,一梯两户,上下共住四户,俄罗斯建筑师设计。改造划定在非常小的范围之内,在花园街、交通街、木介街、海关街围合而成长方形的区域内。 1.4 存在问题 因年久失修,老化破损严重,大部分已成危房;私建滥建严重,多次发生火灾。同时,交通混乱,环境质量极差,百姓生活条件很差。人均居住面积早已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 1.5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 5. 《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通知》及附件(1982年) 6. 建设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3年)

1.6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 2.《图解城市设计》 3.《理想空间》 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5.《旧城区建设改造可行性研究设计综合评价》 6.《旧城的和谐更新》 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2.1 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结合南岗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为指导,强化规划地段在城市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充分考虑旧城区的实际因素,增强规划的弹性与可操作性,使旧城区改造规划地段与城市周边地区发展相协调;发挥地段优势,贯彻“以人文本”的思想,营造生态良好、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舒适、环境优美、文化品质高的人居环境和生态型旧城区改造示范区。尊重历史、协调自然,注重保护和恢复南岗区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挖掘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资源,且赋予其恰当的城市功能,激发名城活力;继承发扬老道外地方传统文化,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内涵的整体提升。 2.2 规划原则 1.推进建设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规律,贯彻全面规划,统一建设思想,充分体现规划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突出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为城区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打好基础。 2.三大效益原则: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着眼,优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品质,使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共生,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3.突出地域文脉特色原则:准确把握城区内用地的开发潜力,尊重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城市特色、文化特征,充分考虑规划地段及周边现有商业经济,将其与规划环境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发表时间:2014-08-20T10:40:39.54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4期(上)供稿作者:吴峰 [导读] 随着数字技术飞速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观念上的更新和手法迎来了全新的变化。 吴峰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成都 610500) 【摘要】:当前不少优秀的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破坏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保护规划;历史街区;概念;内容 中图分类号:TU984 Protective planning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WU Feng Abstract:Now,mang outstanding 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 is still faced with threat of destruction.So,how to effectively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to protec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Key words: Planning for preservation; Historic block; concept; contents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历史街区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受到侵蚀,但是目前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采用的大多是传统方法和手段,使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无法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决策,从而导致一些规划设计总体质量不高,城市发展面临巨大的开发压力。由于传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用新技术、新手段来解决历史街区现状调查、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研究现状 随着数字技术飞速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观念上的更新和手法迎来了全新的变化。刘松通过对传统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的研究,结合数字技术定位、定量准确可靠的特点,提出建立相应的数字分析预测系统的构想;胡明星以镇江市西津渡历史街区为例,详细介绍了GIS技术在文化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具体过程,并对古村落保护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分析,探讨系统软件平台选择、总体结构、系统数据结构设计等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并不多: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合著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一书比较全面的论述了关于名城保护的实践与理论,对整个名城保护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说明;张松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一书中,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意义,并对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概述 2.1 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概念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于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体现传统格局和的历史风貌,以及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上是历史存留的原物,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2.2 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2.2.1 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 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共包括四类: (1)建筑:历史形成的各类建筑及对历史环境有积极意义的建筑;(2)空间:主要指历史形成的道路与街巷系统及其线形、宽度、空间尺度、景观特征与各类公园、街头绿地、绿化庭院、古树名木、广场、街道交叉口等;(3)肌理:主要指历史形成的街巷、街廓、建筑及其布局所形成的城市肌理特征,如原有道路和街巷格局、地块的尺度与形状、建筑的体量、建筑密度与群体空间布局等;(4)主要指重要的历史场所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2.2 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历史文化街区这一城市空间之所以被界定为一个“场所”,而不是一个场地,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如下: (1)历史文化街区是能凸显场所的空间与场所精神的社会空间 作为一个场所,历史文化街区在以规模、格局、尺寸等表现出来的物质空间形态之外,还是一个构建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连接关系的社会空间,能促使人们在怀旧的空间环境氛围中去感受现实生活所引发的心愿情感模式,形成特有的场所精神。 (2)历史文化街区是能体现历史感与地域性的环境空间 历史文化街区的场所精神之所以能够呈现,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场所的基本物理属性由两部分构成:空间和附着其上的地域特色,空间是构成场所边界的重要元素,而地域特色是形成场所特征的重要元素。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由历史感和地域性共同打造出来的空间,历史感唤起了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地域性实现了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体验需求。 (3)历史文化街区是以市井文化为特征的生活空间 作为一种活态城市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始终参与者城市的现实生活。保有生活的真实感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质,因此,除物理空间属性之外,历史文化街区还是一个充满生活感受、想象与热情的空间。正如法国著名的城市社会学理论奠基人列裴伏尔所说:“日常生活是一切活动的汇集处、纽带和共同的根基。” 2.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 (1)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环境,包括街巷布局、整体风貌、街区空间环境等。(2)古旧街区、地段、居住区。(3)文物古迹、古树名木、近代史迹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性建筑。 (4)街区内的风景名胜。(5)传统文化、民间工艺、地名遗存和民风民俗等口诉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 2.4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技术方法 历史文化保护经历了从单体建筑保护发展到历史街区的整体规划保护的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一是单体建筑的保护,用整修的方式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特点及趋势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特点及趋势

————————————————————————————————作者:————————————————————————————————日期: ?

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趋势及特点 在经历了同质化放量增长阶段之后,商业地产竞争的惨烈使“主题化”成为开发商关注 的焦点,体育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和影视地产等主题地产应运而生。其中,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商业街区开发备受青睐。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使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又展现现代时尚生活。当前,体现本土文化认同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商业街区,如香港兰桂坊、上海新天地和南京1912等,成为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和现代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 其实,商业街区自古以来就有,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但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与一般的商业街区和商铺是有很大区别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其特定的生存条件和获利方式,在商业地产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只有采取符合其内在规律的开发策略才可能取得成功。 目前,以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形式出现的地产开发模式,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那么,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开发有怎样的特点?典型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经历了何种涅槃才换来如 今的光彩?未来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将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在对商业地产创新模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特点、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等。今精选部分成果与您分享,希望对志于商业地产的业界同仁有所帮助。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指的是在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的区域地段,注入“文化、休闲、创意”元素,将其策划改造成为具有“国际性、文化性、时尚性”的休闲娱乐场所。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让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既体现本土传统文化,又展现现代时尚生活。当前,体现本土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的商业街区,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更具亲和力和更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模式,如香港兰桂坊、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等。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侧重文化脉络和历史传承,通常以所在区域的历史资源和元素为文化类型,适当划分各区域功能,建设一流现代化基础设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借助历史文化的传播性、感染力以及先进设施的便捷性、现代感,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创造了一种新的休闲娱乐体验方式,让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感受历史,品味过去。 特点1:以特定的历史文化作背景 成功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体现的共性之一,是项目本身或周边拥有集中的历史建筑群, 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区域。 我国近代建筑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凝聚了早期建筑向现代化转型的优秀成果。随着人们认识的一步步深入,近代建筑文化逐渐成为当代新的传统文化。 政府和企业在进行规划建设时也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带来的影响力,在开发经营商业街时,充分挖掘原有自然条件之外能对项目价值产生影响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因素,选择最能表现地域历史积淀的特定文化作为商业街的文化背景,最终打造了众多经典项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