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房颤防卒中,可用ABC三步法!亚太指南

房颤防卒中,可用ABC三步法!亚太指南

房颤防卒中,可用ABC三步法!亚太指南

11月13日,亚太心律学会更新了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

新指南强调房颤的整体管理路径ABC(Atrial fibrillation Better Care)在卒中预防中的重要性。

还特别强调,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是动态变化的,必须定期重新评估。

房颤ABC整体管理路径

对于亚洲房颤患者,指南建议采用基于房颤ABC路径的整合医疗或整体管理方法来改善预后。

房颤ABC整体管理路径

A(Avoid stroke):首先要重视卒中预防,应用抗凝药物,例如控制良好的华法林[治疗窗内时间(TTR)> 65%~70%]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这一过程分为3个步骤:(1)确定低危患者;(2)对于所有≥1个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提供卒中预防措施,并评估出血风险;(3)选择口服抗凝药。

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应用三步骤

B(Better symptom management):其次是症状管理,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以症状为导向的临床决策来控制心率或节律,以更好地管理症状。

C(Cardiovascular risk and comorbidity management):第三是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症的管理。

包括控制血压、糖尿病、心衰、心肌缺血、睡眠呼吸暂停等,同时进行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肥、规律运动、减少饮酒或使用兴奋剂、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等。

卒中风险评估

建议采用CHADS-VASc评分来评估亚洲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并非一成不变,必须定期重新评估,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如可能每4个月评估一次。

对于初始卒中风险低(CHADS-VASc评分:男士0分,女士1分)的房颤患者,理想状态下应4个月后重新评估卒中风险,一旦发现CHADS-VASc评分增加,应及时应用口服抗凝药。

出血风险评估

建议采用HAS-BLED评分来评估出血风险,这有助于找出不可纠正和可纠正的出血危险因素,确定出现风险高的患者,早期和更频繁地进行临床复查和随访。

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也并非一成不变,同样必须定期重新评估,并及时纠正可纠正的出血危险因素。

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来说,HAS-BLED评分增加不应该是停用口服抗凝药的唯一理由,但会提醒临床医生去纠正可纠正的出血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更密切的随访。

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评估

亚洲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策略

置入心脏机械瓣或有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房颤患者,建议用华法林。

对于无明显心脏瓣膜病、适合口服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推荐优先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

如果存在卒中危险因素,房颤类型不应该成为血栓预防性治疗适应证的条件。

建议采用CHADS-VASc评分进行卒中风险评估,来初步确定不需要抗栓治疗的低危患者(男士0分,女士1分)。CHADS-VASc评分

≥2分的男性和≥3分的女性患者,建议用口服抗凝药来预防卒中。CHADS-VASc评分=1分的男性和=2分的女性患者,可考虑应用口服抗凝药来预防卒中。

不同的合并症采用不同的年龄阈值,有助于指导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使用,例如,合并心衰、高血压或糖尿病、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分别从35岁、50岁、55岁开始用新型口服抗凝药。

如果应用华法林,建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为2.0~3.0,TTR≥65%,理想状态下≥70%。

SAMe-TTR评分>2分与TTR较差有关,对于这样的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来确保高质量的抗凝治疗(例如,加强患教和咨询、更频繁测量INR),或考虑改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如果适合用的话)。

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如果TTR<70%,建议要么改为新型口服抗凝药(要确保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和持续性),要么努力改善TTR(加强患教和咨询、更频繁测量INR等)。

不建议房颤患者单纯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卒中。

在患者没有绝对的口服抗凝药禁忌证或跌倒高风险的情况下,估算的出血风险本身不应该用来指导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亚洲患者中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在亚洲房颤患者中,新型口服抗凝药比华法林更安全、更有效,建议优选新型口服抗凝药。

在调整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剂量时,必须采用CG公式来计算肌酐清除率(CCr)。

建议亚洲房颤患者根据开放标签或遵循指南调整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剂量。

一项纳入200 546例患者的Meta 分析提示,对于房颤合并肿瘤患者,抗凝治疗选用新型口服抗凝剂,与华法林相比,栓塞、出血风险更低。

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冠脉介入治疗的管理

在适合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中,建议优选新型口服抗凝药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

对于高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的患者,在接受单个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优选利伐沙班15 mg(vs 20 mg)每日一次、达比加群110 mg(vs 150 mg)每日两次,以减少出血。

对于联合应用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房颤患者,应仔细调整华法林剂量,以维持目标INR为2.0~2.5,TTR>70%。

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介入治疗后无并发症的房颤患者,如果支架血栓形成风险低,或对出血风险的担忧超过对支架血栓形成风险的担忧,建议术后早期(≤1周)停用阿司匹林,继续联合应用口服抗凝药和P2Y抑制剂(优选氯吡格雷)最长至12个月。

当支架血栓形成风险大于出血风险时,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三联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抗凝药)应超过1周,根据风险评估决定总疗程(≤1个月)。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接受无并发症的择期冠脉介入治疗后,不论用何种类型的支架,如果支架血栓形成风险低,或对出血风险的担忧超过对支架血栓形成风险的担忧,建议术后早期(≤1周)停用阿司匹林,继续联合应用口服抗凝药(最长至6个月)和氯吡格雷。

这类患者如果支架血栓形成风险大于出血风险,应考虑给予三联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抗凝药)1周以上,根据风险评估决定总疗程(≤1个月)。

房颤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治疗后的抗凝

治疗策略

对于合并稳定性冠心病的房颤患者,例如冠脉介入或搭桥术后1年以上的患者,建议单用标准剂量的新型口服抗凝药。

房颤消融围术期的口服抗凝药物管理

在房颤消融术前和术后,建议优选新型口服抗凝药,因为其安全性优于华法林。

每家医疗机构应根据房颤消融手术量、术者经验、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的备用系统、每位患者的基线肾功能及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每天口服新型抗凝药的时间(早晨或晚上)、新型口服抗凝药特异性逆转剂的准备情况等,来确定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用药调整方案(不中断或短暂中断)。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不中断新型口服抗凝药可能是优选策略。

如果应用华法林,必须将INR控制在治疗目标内,且整个围术期不中断应用,除非出血事件阻碍其继续应用。

总体上,房颤消融术后的所有患者应持续应用口服抗凝药2个月。此后,主要根据是否存在卒中危险因素,而非心律状态,来决定是否长期应用口服抗凝药。

房颤消融围术期的口服抗凝药物管理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逆转剂

对于应用达比加群后出现严重出血或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可用Idarucizumab来逆转达比加群。

房颤患者接受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治疗后如出现危及生命或难以控制的出血,可用Andexanet alfa来逆转其抗凝作用。

在处理口服抗凝药相关出血时,应记住有隐匿性恶性肿瘤导致出血的可能。

左心耳封堵

对于明确存在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禁忌证(例如,无可逆原因的颅内出血)的房颤患者,可考虑通过左心耳封堵来预防卒中。

对于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房颤患者,建议手术封堵或切除左心耳。

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管理

建议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来降低新发房颤和房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包括戒烟、减少饮酒、规律运动。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合理控制体重是一种改善预后的重要策略。

对于中重度饮酒的房颤患者,建议减少喝酒或戒酒,以降低房颤负荷和卒中风险。

建议房颤患者戒烟,以降低卒中风险,即便根据CHADS-VASc评分评估为低危的患者也应戒烟。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可改善心血管预后。

房颤患者的生活方式综合管理

新冠肺炎流行时期的房颤口服抗凝治疗

新冠肺炎流行时期,对于门诊房颤患者,如无禁忌,可考虑将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替代华法林。

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或华法林的房颤患者如感染新冠病毒,尤其是需要住院或重症监护的严重感染,住院期间可考虑换为低分子肝素。

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如计划接种新冠疫苗,建议采用“最低风险”干预方案,因此,在注射疫苗前后没有必要停药。

来源:

[1]2021 Focused Update Consensus Guidelines of the 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 on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Executive Summary. Thromb Haemost. 2021 Nov 13.

[2]2021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7 consensus guidelines of the 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 (APHRS) on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J Arrhythm, 13 November 2021 本文来源:中国循环杂志,侵删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该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心衰)、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房颤将给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格局,房颤人群的抗凝率显著提升,卒中风险不断降低,而更新T弋口服抗凝药因子抑制剂在预防血栓的同时,出血风险更低,很有希望为房颤抗凝领域带来新的革命。导管消融逐渐成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一线治

疗手段,可减少房颤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延缓房颤从阵发性进展为持续性,改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预后。对于诊断1年之内的房颤,节律控制策略在改善预后方面优于室率控制策略。器械与技术进步大幅降低了经皮左心耳封堵(1AAC)的操作难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理念,如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为房颤管理带来重大变革。以上进展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充实的依据。 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根据2014—2016年这项研究,结合2023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计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由于约1/3的患者不知晓患有房颤而漏诊部分阵发性房颤,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该高于上述估算数字。 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1.5~1.9倍,其机制可能与血栓栓塞、心衰风险增加,以及共患疾病的协同作用有关。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约34.2/1OOO人年,是无房颤人群的3~5倍;与非房颤相关性卒中相比,房颤所致卒中往往病情更严重,致残、致死率和复发率均更高。20%~30%的房颤患者合并心衰,可能与房颤伴快心室率、

2021年心房颤动治疗指南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10年«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解读 欧阳光明(2021.03. 07) 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会议上公布了《心房颤动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并于8月27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上。新指南实际上是2006年《ACC/AHA/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的延续,根据临床实践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新指南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较为全廂的更新。 分型:房颤“五型论” 新指南将房颤分为五类: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 房颤、长程持续性(long-standing persistent)房颤、永久性房颤。新指南指出,永久性房颤将不再考虑节律控制策略。长程持续性房颤是在导管消融时代新出现的一个名词,导管消融使房颤治愈成为可能,房颤不再是“永久性二新指南定义长程持续性房颤为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拟采用节律控制策略,即接受导管消融治疗。 新指南指出对于怀疑房颤或确诊房颤的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尤为 重要,包括:症状发作时患者感知自身心脏节律是否规则;房颤发作是否存在诱发因素,如运动、情绪激动或饮酒;症状严重程度;发作是否频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卒中、糖尿病或慢性肺部疾病;是否嗜酒;是否存在房颤家族史。 呼吁出台症状评估标准,抗凝更加细化,随访注重变化 新指南首次提出了根据欧洲心律学会(EHRA)房颤相关症状积分进行分级。EHRAI :无任何症状;EHRAII :症状轻微,日常活动不受影响;EHRA HI :症状严重,日常活动受到影响;EHRA IV:致残性症状,无法从事日常活动。需要注意的是,EHRA积分相关的症状只与房颤相关,当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室率控制后,相应的症状将消失或减轻。房颤相关症状的EHRA分级是治疗策略的选择重要依据,推荐用EHRA积分评价房颤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I, B)o 危险分层 在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方面,新指南提出了新的评分系统——CHA2DS2VASC积分(表1),其在CHADS2积分基础上将年龄N75岁由1分改为了2分,增加了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性别(女性)三个危险因素。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新指南推荐的CHA^S Q VAS C积分 危险因素积分 慢性二畐左室功能障碍(C) 1 高血压(H) 1 年龄N75岁(A) 2 樗尿病(D) 1 辛刁TIAH兰咗塞吴之S) 2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一、前言 心房颤动(房颤)导致的卒中及体循环栓塞事件,常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房颤相关卒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其预防及治疗方式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不同,抗凝治疗是预防和减少房颤所致卒中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未进行抗凝治疗,而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比率较高。 进一歩增强对房颤及其并发症危害性的认识、加强血栓栓塞并发症(特别是卒中)的预防对于改善预后、减轻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指导临床做好房颤患者卒中防治,在国家卫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的组织下特制订此规范。 二、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2%。根据2004 年所发表的数据,我国30 岁至85 岁居民房颤患病率为0.77%,葬中8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 以上。 非瓣膜病房颤占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在瓣膜病中,二尖瓣狭窄患者房颤的患病率最高,约占40%。其次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病变和主动脉瓣病变。在发展中国家,房颤合并瓣膜性今脏病仍较为常见。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约5%,是无房颤患者的2-7 倍。瓣膜病性房颤卒中发生率是无房颤患者的17 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风险进一步增高。 发生卒中的风险在不同的房颤的类型(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是类似的。房颤所致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0%。在不明原因的卒中患者中应注意心电监测以明确有否房颤。房颤相关卒中与非房颤相关的卒中相比:症状更严重,常为致死性卒中;更容易复发,死亡率 2 倍于非房颤相关的卒中,医疗费用 1.5 倍于非房颤相关卒中。 虽然已有确凿研究证据表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髙的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并未应用抗凝治疗。即使应用华法林的患者中,多数未系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INR 保持在无效的低水平(<2.0)。 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临床医生对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危害性认识不足以及对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致出血风险增加过度担忧可能是其主要原因。实际上,严格遵照相关指南、正确掌握适应证、动态评估栓塞及出血风险、严密监测凝血功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远超过其风险。 三、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亦将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确定患者是否适于抗凝治疗前应评估其获益与风险,只有预防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血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其临床特征密切相关,根据基线特征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是制定正确的抗凝策略的基础。 1.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1.1 非瓣膜病房颤卒中的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目前CHADS2 评分系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估工具,其计分方法如表 1 所示。随着CHADS2 评分的增高,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逐渐增髙。若无禁忌证,所有CHADS2 评分≥2 分,具有中- 高度卒中风险患者,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 若房颤患者CHADS2 评分为1 分,优先考虑抗凝治疗,也可应用阿司匹林(每次100mg-300mg,每日一次)治疗。CHADS2 评分为0 分时一般无需抗栓治疗。但在部分低危患者,如果接受抗凝治疗,仍能获益。这部分患者约占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40%,为能识别出真正的低患者,有条件时可使用 CHA2DS2-VASC 评分系统进—步评估。

【指南速览】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19)

【指南速览】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19)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作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血管病学科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除治疗药物和治疗理念更新外,技术上更是日新月异。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技术自2001年开始临床应用以来已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有内塞型(以美国Watchman/Watchman FLX为代表)和外盖型[以中国LAmbre、LACbes和美国AMPLATZERTM Cardiac Plug(ACP)/Amulet为代表]两大类型、十余种左心耳封堵器用于临床。随着PROTECT AF 和PREVAIL两个随机对照研究和多个注册研究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发布,LAAC 预防房颤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已被确认,并且被中国、美国、欧洲等多个国际指南推荐用于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卒中的预防。 LAAC除涉及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涉及多种器械和操作的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评估、指导和随访,并发症处理,围术期及术后用药,以及术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然而,现有循证医学证据不能涵盖所有方面,技术和操作方面也缺乏指南的具体推荐,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LAAC技术的应用存在较大差异。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不同领域和亚学科的专家,经过多轮讨论,编写了本共识,以指导和规范LAAC技术的临

房颤引发的血栓栓塞事件源于左心房内形成的血栓脱落。既往研究发现,在NVAF患者中,90%以上的左心房血栓位于左心耳,而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NVAF患者只要有心原性血栓形成,都会存在于左心耳,无论是否伴有非心耳的血栓。因此,理论上而言,通过包括LAAC在内的技术将左心耳隔绝于系统循环之外,就能从源头上预防绝大多数的血栓形成和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事件,这正是LAAC预防房颤卒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导管递送系统,将预制、预装的左心耳封堵装置输送并固定于左心耳,以覆盖或填塞的方式隔绝左心耳与左心房的血流交通,技术上完全可行,是目前所有经心内膜封堵左心耳装置的设计原则。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LAAC手术的学习曲线相对较短,手术安全性随着经验积累不断提高。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为例,在2005年开展的PROTECT AF研究中LAAC手术成功率仅为91%,围手术期并发症高达8.4%,但随着产品的进一步优化,术者的操作经验逐渐提高,"PASS"原则等标准的建立,到2010—2014年开展的PREVAIL研究中,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5.1%,7 d围手术期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则大幅降低到4.2%,到2016年发布的EWOLUTION多中心注册研究中手术成功率更是提高到98.5%,围手术期主要不良事件率则降低到2.7%。尽管其他类型封堵器如ACP/Amulet和LAmbre在设计理念和操作上与Watchman不同,但具有类似的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房颤防卒中,可用ABC三步法!亚太指南

房颤防卒中,可用ABC三步法!亚太指南 11月13日,亚太心律学会更新了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 新指南强调房颤的整体管理路径ABC(Atrial fibrillation Better Care)在卒中预防中的重要性。 还特别强调,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是动态变化的,必须定期重新评估。 房颤ABC整体管理路径 对于亚洲房颤患者,指南建议采用基于房颤ABC路径的整合医疗或整体管理方法来改善预后。 房颤ABC整体管理路径 A(Avoid stroke):首先要重视卒中预防,应用抗凝药物,例如控制良好的华法林[治疗窗内时间(TTR)> 65%~70%]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这一过程分为3个步骤:(1)确定低危患者;(2)对于所有≥1个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提供卒中预防措施,并评估出血风险;(3)选择口服抗凝药。

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应用三步骤 B(Better symptom management):其次是症状管理,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以症状为导向的临床决策来控制心率或节律,以更好地管理症状。 C(Cardiovascular risk and comorbidity management):第三是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症的管理。 包括控制血压、糖尿病、心衰、心肌缺血、睡眠呼吸暂停等,同时进行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肥、规律运动、减少饮酒或使用兴奋剂、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等。 卒中风险评估 建议采用CHADS-VASc评分来评估亚洲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并非一成不变,必须定期重新评估,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如可能每4个月评估一次。 对于初始卒中风险低(CHADS-VASc评分:男士0分,女士1分)的房颤患者,理想状态下应4个月后重新评估卒中风险,一旦发现CHADS-VASc评分增加,应及时应用口服抗凝药。 出血风险评估

心房颤动卒中风险评估进展(完整版)

心房颤动卒中风险评估进展(完整版) 一、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发展史 从最初1991年Framingham研究证实房颤增加卒中风险开始,卒中风险评估经历了预测精度提高和从识别高危患者转为排除低危患者的主 要历程。 2001年,CHADS2评分首次建立,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在这项美国人群的队列研究中(n=1733),CHADS2评分凭借较高的预测准确度(C指数0.82),被用于进行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6。该评分综合了最主要的卒中风险因素,包括心力衰竭(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高血压(H-hypertension)、高龄(A-age ≥75)、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S-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该评分的优点在于能够识别卒中高危患者(CHADS2 ≥2分),但该评分中0-1分的患者也有相当高的卒中风险。 2010年,在CHADS2评分的基础上,一项研究对卒中风险进行了再分层,建立了CHA2DS2-VASc评分,成为目前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和抗凝策略制定的基石7。该评分增加了血管疾病(V-vascular disease)和性

别(S-sex category)因素,同时将年龄分为三层(<65, 65-74, ≥74)。藉此,CHA2DS2-VASc评分提高了房颤卒中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该评分能有效识别卒中低危患者(0-1分)。在被CHADS2评分判定为低危的患者中,仍然有1.4%/年的卒中风险;而被CHA2DS2-VASc判定为低危的患者未发生栓塞、卒中事件,可以不进行抗凝治疗。目前该评分在众多人群中得到验证,受到诸多国际权威指南的推荐。 二、卒中风险评估国际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房颤卒中风险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现有评分模型的验证及改进;应用生物标志物进行卒中风险分层;卒中风险的动态评估;各房颤亚型对卒中风险的影响;房颤射频消融后卒中风险评估与决策制定。 1、CHA2DS2-VASc评分的验证与改进 CHA2DS2-VASc建立应用的数据来自欧洲35个中心群,但在其他人群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8-12,并受到众多国际指南的推荐13-16。在一项亚洲人群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中, CHA2DS2-VASc评分0-1分的患者比CHADS2评分0-1分的患者的卒

(完整版)房颤最新指南(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房颤最新指南(精品) 解读AHA/ACC/HRS 最新心房颤动治疗指南2019-01-16 14:11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作者: 杨艳敏颜红兵朱俊胡大一字体大小-|+ 2019 年3 月28 日,美国心脏协会(AHA)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 和心律学会(HRS) 联合发布了《2019 年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指南》,代替2006 年版指南和2019 年两次更新的部分,并且反映了2019 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 心房颤动(房颤) 指南的部分内容。 新版指南复习了2006 年到2019 年2 月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心房颤动治疗领域(包括成人心脏病学、电生理、心胸外科和心力衰竭) 临床专家的最新共识。 新版指南主要包括以下7 个方面的内容。 一、总体指导思想旨在制订满足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患者需要的治疗方案,而最终决定权须由医师和患者来掌握,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临床情况。 将共享决策作为Ⅰ 类建议已经是指南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新指南更加体现了耶鲁大学Krumholz 教授的名言:最高质量的治疗是患者选择最适合他们的价值观、偏好和目标的方案,而我们需要确保其决定并非出于无知或恐惧。 二、关于非瓣膜病房颤的定义本指南中非瓣膜病房颤的定义 是指在没有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没有机械瓣、生物瓣或二尖瓣修复的患者中发生的房颤。 1/ 9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根据这个定义,任何未经手术或介入治疗的二尖瓣反流、全部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的病变、以及其他类型的房颤均属于非瓣膜病性房颤的范畴。 这样的分类主要是基于不同的瓣膜病变所致的栓塞风险不同,而不是单纯依据瓣膜解剖或功能异常的分类。 栓塞事件在风湿性二尖瓣膜病变(尤其二尖瓣狭窄)明显多于其他形式的瓣膜病(例如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栓塞发生率高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值得注意,许多栓塞事件发生在二尖瓣病变较轻的患者或在出现临床症状的早期。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不能减少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术后仍应抗凝治疗。 所有机械瓣患者都要接受长期(永久)口服抗栓治疗。 生物瓣术后最初3 个月内存在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尤其二尖瓣部位的生物瓣,因此生物瓣术后要抗凝3 个月,之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 主动脉生物瓣置换术后包括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后,无需抗凝,建议实施抗血小板治疗。 按照上述分类,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生物瓣或二尖瓣修复的患者中发生的房颤,即符合瓣膜病房颤定义的患者即为栓塞的高危人群,无需再进行栓塞的危险评分。 2010 年ESC 的房颤指南曾指出,瓣膜病房颤患者是发生栓塞的主要临床危险因素,建议对这类患者实施抗凝治疗,与美国新版指南对瓣膜病性房颤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精解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精解 指南围绕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临床评估、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急诊处理、综合管理等七个方面,重点收集和引用亚洲、国内临床研究及人群队列研究的成果与数据,使指南更适用于中国房颤患者群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如根据2014-2016年我国的房颤流调结果,结合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计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因约1/3的患者不知晓患有房颤而漏诊部分阵发性房颤,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该高于上述估算。 1、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以及转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难易程度和治疗策略选择,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持久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指南用持久性房颤取代既往根据字面直译的“长程持续性房颤”,并对永久性房颤给出了一些客观的定义,包括“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能性小,房颤持续10~20年以上,心电图显示近乎直线的极细小f波;或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左心房纤维化面积占左心房面积的30%以上”。 2 、房颤筛查 筛查是房颤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 ✓推荐对于年龄≥65岁的人群,在就医时可考虑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进行房颤的机会性筛查(Ⅱb,A);

✓年龄≥70岁的人群,可考虑通过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房颤的系统性筛查(Ⅱb,A); ✓推荐具有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的患者常规程控时应评估心房高频事件,并明确房颤诊断(I,C); ✓对未诊断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可考虑在1年内完成每3个月1次,每次至少7天,累计超过28天的心电监测以进行房颤筛查(Ⅱb,C)。 3、卒中风险评估 年龄是卒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 ➢年龄≥50岁的亚洲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即开始增加。 ➢年龄55~59岁、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亚洲房颤患者与合并一个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相似, ➢65~74岁、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与合并2个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相似,并发现年龄>55岁的亚洲房颤患者服用口服抗凝药(OAC)可显著获益。 ➢指南采用CHA2DS2-VASc-60评分(表1)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I,B), ➢将年龄60~64岁的亚洲患者为1分,年龄≥65岁的患者为2分。推荐CHA2DS2-VASc-60评分≥2分的男性或≥3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应使用OAC(I,B)。

ESC 2020年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全文)

ESC 2020年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全文) 2020年8月29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协作共同发布了《2020 ESC/EACTS心房颤动诊断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新指南在2016年ESC心房颤动(房颤)管理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整合了房颤的最新证据,解答了部分长期存在的临床问题,首次提出了重要的综合管理路径。 “ABC”房颤整合管理的诞生 2016年ESC指南提出了房颤“整合管理”的思路,而“ABC”房颤整合管理由2020年ESC房颤管理指南正式提出,这一管理思路的提出,标志着房颤管理正式进入以患者为中心、以改善临床预后为目的的结构化管理,是房颤管理上的“里程碑”事件。 The Atrial Fibrillation Better Care(ABC)分为三个部分: “A”:即抗凝与避免卒中(Anticoagulation/Avoid stroke); “B”:即更好的症状管理(Better symptom management); “C”:即心血管和危险因素与合并症控制(Cardiovascular and

Comorbidity optimization)。 该房颤整合管理方案目前已被证实,能够为房颤患者带来更多效益。mAFA-Ⅱrial研究是由北京301医院郭豫涛教授牵头,国内11家机构参与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比较使用ABC管理策略与传统管理方式,对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率、卒中发生率、心血管再住院率的影响。研究共纳入1646名患者接受ABC管理策略,1678名患者接受传统管理,分别随访了262天和291天,主要终点为卒中、全因死亡率、心血管再住院率组成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再住院率。研究结果显示ABC管理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61%(1.9% vs. 6.0%,HR 0.39,P<0.001),再住院率下降68%(1.2% vs. 4.5%,HR 0.32,P<0.001),与传统管理组相比显著改善临床预后(图1)。 图1. ABC管理能显著改善临床预后 ESC 2020年心房颤动管理指南内容更迭 在新版房颤管理指南中,除明确ABC房颤整合管理路径以外,也对现有的房颤管理理论做了全新阐释。在房颤危险因素认识方面去除了“孤立性房颤”,强调房颤的多个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变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

房颤管理的ESC 2023全方位指南

房颤管理的ESC 2023全方位指南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23年发布的房颤管理全方位指南。该指南提供了最新的关于房颤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导,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指南内容 1. 房颤的定义和分类 - 指南对房颤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详细解释,以便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和分类患者的房颤类型。 2. 诊断与评估 - 指南介绍了房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等。同时,还提供了评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工具。 3. 抗凝治疗

- 指南详细介绍了抗凝治疗的原则和具体用药方案,包括口服抗凝药物和肠内抗凝药物。同时,还讨论了不同患者群体的抗凝治疗策略。 4. 心律控制治疗 - 指南提供了心律控制治疗的各种选项,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同时,还介绍了不同患者群体选择心律控制治疗的考虑因素。 5. 心房颤动的消融治疗 - 指南详细介绍了心房颤动消融治疗的适应症、技术和并发症管理等方面内容,以及消融治疗对不同患者的效果评估。 6. 房颤相关的并发症管理 - 指南提供了房颤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建议,包括卒中预防、心力衰竭管理和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缓解等。 7. 房颤的围手术期管理 - 指南介绍了房颤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以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风险。

8. 房颤的康复管理 - 指南强调了房颤患者的康复管理重要性,并提供了康复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结论 ESC 2023年发布的房颤管理全方位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的临床实践指导。该指南涵盖了房颤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内容,帮助医生制定简单、有效的房颤管理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最新: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

最新: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组织的专家制定的一份重要指南。该指南的正式发布旨在推动房颤管理的规范化,并将新技术和新理念及时、充分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这份指南详细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重新评估了房颤筛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指南针对亚洲房颤患者的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重要性,并突出了导管消融在房颤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该指南的发布,医疗界将能够更好地了解房颤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导方针,这将对临床实践产生积极影响。指南的制定是基于实证医学和专家共识,并结合亚洲地区的特点,旨在提供更准确、科学的房颤管理建议,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 1.一般人群的房颤筛查 房颤的筛查策略可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系统性筛查。机会性筛查指全科医师在社区就诊时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顺便进行房颤筛查,而系统性筛查

则是指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详细的房颤筛查。根据指南的推荐,对于年龄≥65岁的人群,在就医时可以考虑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进行房颤的机会性筛查;对于年龄≥70岁的人群,可以考虑通过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房颤的系统性筛查。 房颤的筛查方式包括心电模式和非心电模式。心电模式包括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手持式或可穿戴式心电记录仪,以及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等。非心电模式则包括脉搏触诊、光容积脉搏波描记,以及使用具有房颤识别功能的电子血压计等。 通过机会性筛查和系统性筛查,结合心电模式和非心电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房颤的早期检出率。早期发现房颤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从而减少房颤相关的并发症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筛查方式在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筛查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风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遵循指南的建议。 2.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患者的房颤筛查 心房感知功能的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CIED)能够通过连续监测来检测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也被称为心房高频事件(AHRE),包括房性心动过D 速、房扑和房颤。AHRE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在不同研究中存在一定差异,

2023年版欧美心房颤动指南

2023年欧美心房颤动指南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0 年制定了新的心房颤动(房颤)治疗指南(以下简称ESC 指南),并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上。2011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 美国心脏协会(AHA)/ 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更新了美国房颤诊疗指南(以下简称ACCF 2011 指南)。在《ACC/AHA/ ESC 2006 年房颤治疗指南》的基础上,新的欧美指南在房颤的抗栓、导管消融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的更新。 1 房颤的抗栓治疗 1.1 卒中危险评估在房颤的卒中和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方面,既往常用的CHADS 2 积分(表1)相对简单,便于记忆,但是并未包括所有已知的卒中危险因素。因此,ESC 新指南提出了新 的评分系统——CHA 2DS 2 VASc 积分(表2),其在CHADS 2 积分基础上将年龄≥75 岁由1 分改为 了2 分,同时增加了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性别(女性)3 个危险因素,最高积分达到9 分。ESC 新指南将房颤的危险因素分为主要危险因素(卒中史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年龄≥75岁)和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心衰)、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既往指南认为还不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年龄65~74岁和血管疾病,即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外周动脉疾病(PAD)等]。ESC 指南建议直接根据危险因素选择抗栓治疗策略,存在一个主要危 险因素或两个以上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CHA 2DS 2 VASc 积分≥2 分者需服用口服抗凝 药(OAC);存在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CHA 2DS 2 VASc 积分为1 分者,服OAC 或 阿司匹林均可,但推荐OAC ;无危险因素,即CHA 2DS 2 VASc 积分0 分者,可服用阿司匹林或不 进行抗栓治疗。表1 CHADS 2 积分 表2 CHA 2DS 2 VASc积分

心脏手术后房颤预防和管理指南(全文)

心脏手术后房颤预防和管理指南(全文) 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术后AF患者通常耐受良好,但它可能会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并引发患者的不适。更重要的是,与保持窦性心律的患者相比,出现术后AF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等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增高,这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在心脏手术后出院的早期,AF是最常见的导致患者重新住院的原因。明确哪些患者处于发生术后AF的高危状态,有助于针对这些最有可能从预防性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制定预防方案。术后AF的发病危险包括:高龄、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术后缺血时间过长、左心室肥厚、术前使用地高辛、周围血管病和阻塞性肺病。还有证据表明,遗传倾向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2001年由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学会(AHA)等机构联合发布的AF患者管理指南在术后AF方面的关注很有限,在8月份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在Chest(2005,128∶9S-16S)上发布的这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了最新的有关心脏手术后AF管理的文献概述,并根据已发表的科学数据提供了预防和管理术后AF的建议。指南所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控制心脏手术后AF和AFL患者的心室反应率;②预防AF和AFL时血栓形成,包括适当使用抗凝药物;③用药物治疗将AF或AFL转复为窦性心律,并维持术后的窦性心律;④用药物或手术的方法预防术后AF 和AFL。

指南的撰写者共查阅了约1000篇文献,其中128篇符合入选标准,按证据的质量将纳入的文献分为: ●好:证据来源于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荟萃分析; ●满意:证据来源于其他类型的试验或RCT; ●低:证据来源于非随机病例对照试验,或其他观察性研究; ●专家观点:没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因此证据来源于经过精心选择的专家小组的共识。 根据证据的质量和患者的净获益确定建议强度的分级: ●A级:强烈推荐 ●B级:中等程度推荐 ●C级:弱推荐 ●D级:不推荐

ESC 2020心房颤动指南(全文)

ESC 2020心房颤动指南(全文) Sophia Antipolis, France -2020年8月29日: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五倍。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今天在线发布在《欧洲心脏杂志》1和ESC网站上的指南,心律不齐患者应与医疗人员一起选择治疗方案。该文件是与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合作制定的。 德国莱比锡心脏中心心律学部主任、指导方针工作组主席Gerhard Hindricks教授说:“病人希望参与决定其治疗,他们的偏好应该得到尊重”。 据估计,三分之一的欧洲人会患上心房颤动。它与女性的死亡风险增加两倍,男性的死亡风险增加1.5倍有关。房颤患者入院的几率是无房颤患者的两倍。 房颤的症状包括心悸、气短、疲劳和睡眠困难。多达五分之一的病人患有抑郁症。超过60%的患者报告生活质量明显受损,而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可能性比普通人群高出约50%。

该指南提倡采用心房颤动更好护理(ABC)途径:A'(抗凝避免脑卒中)是指除低风险患者外,房颤患者应使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脑卒中,B’(更好的症状管理) 指更好地控制心率; C'(心血管和共病优化)是对高血压和生活方式的管理,例如戒烟、改善营养以减肥、避免过量饮酒和中等强度运动。 在病人及其家属与包括心脏病专家、护士和心理学家在内的跨学科团队讨论每种治疗方案的优点和局限性后,应商定一个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应该通过定期收集有关生活质量、症状、认知功能、工作和身体活动能力的信息来评估治疗效果。预防脑卒中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房颤动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尤其是在老年妇女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它增加死亡风险。由于出血的风险,服用华法林的妇女禁止阴道分娩。怀孕期间禁止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ACs)。 与久坐不动的人相比,运动员一生中发生心房颤动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左右。耐力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和越野滑雪,风险最高。职业运动员应注意,长期剧烈的运动可能会促进心房颤动。由于有出血的风险,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应避免接触性运动。

心房颤动综合管理ABC方案(全文)

心房颤动综合管理ABC方案(全文)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全球范围内房颤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居高不下,2010年全球估测有房颤患者3350万,其中男性2090万,女性1260万,发展中国家的房颤发病率及患病率高于发达国家⑴。中国的房颤患病人数高达800 - 1000万之多,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5%以上[2]。房颤危害严重,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如卒中和心力衰竭等。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且房颤引起的卒中往往比非房颤患者的卒中更具致残性和致命性[3 - 4]。房颤还常常引起患者的心理障碍,致使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症状⑸。此外,房颤常与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的各种危险因素和疾病共存,进一步导致房颤危害的复杂化。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房颤的管理策略主要集中在通过口服抗凝药物(OACs)以减少患者缺血性卒中上。口服OACs可以降低房颤患者64%的卒中风险和26%的死亡风险[6]。然而,近期临床试验发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4.6%/年),其中仅10%的死亡与中风有关,70% 的死亡与心血管疾病有关[7]。这些数据表明,除了抗凝治疗外,对房颤患者应采取更综合、更科学、更全面的优化管理,以降低房颤患者死亡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房颤综合管理ABC方案(简称"ABC方案”)是国际著名专家Lip教授提出的一种简单易记、实用方便的房颤综合管理方案,主要致力于提高患者、公众、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认识及综合管理决策能力。ABC 方案具体为:A(Avoid stroke),即避免卒中;B(Better symptom management)很卩更好的症状控

ESC 2023:全文版房颤管理指南

ESC 2023:全文版房颤管理指南前言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很高兴发布2023年的全文版房颤管 理指南。本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关于房颤诊断、治疗和管 理的最新的科学依据和临床实践建议。指南依据最新的研究证据, 对房颤的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药物治疗、电生理评 估和干预以及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1. 房颤的流行病学与病理生理学 1.1 流行病学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不断上升。据估计,房颤影响着全球约1%的人口。房颤 患者发生卒中和心力衰竭的风险较高,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了沉重 的负担。 1.2 病理生理学

房颤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慢性疾病以及遗传因素等。房颤时,心房无效收缩导致心房内血液瘀滞,形成血栓,增加了卒中的风险。 2. 房颤的临床表现与评估 2.1 临床表现 房颤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悸、气促、疲劳和胸痛等。部分患者可无症状,称为“沉默性房颤”。 2.2 评估 房颤的评估应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ECG)、心率和心律监测以及超声心动图等。对于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还应考虑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更高级别的检查。 3. 房颤的诊断

3.1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应包括血液检查(如全血细胞计数、甲状腺功能测试)、尿液分析、肝功能和肾功能等。 3.2 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心电图(ECG)、 Holter监测、事件记录器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房颤的主要非侵入性方法。 3.3 侵入性诊断方法 对于难治性房颤患者,侵入性电生理研究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4. 房颤的治疗 4.1 药物治疗

ESC 2023:全文版房颤管理指南

ESC 2023:全文版房颤管理指南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全文版 房颤管理指南的摘要。该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房颤患者的最佳管理 策略,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 -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检查,进行房颤的诊断。 - 对于疑似房颤的患者,应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或事件记录,以确认房颤的存在和持续时间。 - 应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以确定最适合的抗凝治 疗方案。 抗凝治疗 - 对于房颤患者,根据卒中风险评分,决定是否需要抗凝治疗。常用的评分工具包括CHA₂DS₂-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 - 抗凝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卒中风险、出血风险和个体特 征进行个体化决策。

- 目前推荐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DOACs)等。 心律控制治疗 - 对于患有房颤的症状明显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心律控制治疗,以恢复窦性心律。 - 心律控制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脏介入治疗(如电复律)。 - 对于无法耐受或无法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应考虑心室率控 制治疗。 心室率控制治疗 - 对于房颤患者,如无明显症状和心功能损害,可以选择心室 率控制治疗。 - 心室率控制的目标是将静息心率控制在60-100次/分钟之间。 - 常用的心室率控制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结论 本文摘要介绍了2023年ESC发布的全文版房颤管理指南的要点。该指南为医生提供了房颤患者的最佳管理策略,包括诊断方法、

抗凝治疗、心律控制治疗和心室率控制治疗等方面的建议。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心房颤动指南

ACC/AHA房颤指南 I. 导言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紊乱,其患病率正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尽管房颤常常与心脏病有关,但也见于许多无明显疾病的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和血栓栓塞可导致发病、死亡一级医疗费用增加,因而,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联合建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制定该种心律失常控制指南。 委员会由ACC和AHA的8名代表、ESC的4名代表、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NASPE)的1名代表以及来自Johns Hopkins大学循证医疗中心·老年房颤保健研究与质量报告管理局的1名代表。ACC、AHA、ESC各自任命了3位专业评论家(共9位),同ACC临床电生理委员会、AHA和ECG心律失常委员会、NASPE以及本次执笔委员会任命的25位评论家一道对此文告进行了校阅。文告的发行得到了ACC、AHA和ESC行政机构的同意以及NASPE 的正式认可。工作组每年要对这份指南审查一次,如果没有修改或撤销,该指南将一直用以指导当前临床工作。 本委员会通过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 (包括Cochrane系统查阅数据库和Cochrane对照试验登记)和Best Evidence数据库,对1980年至2000年6月的文献进行了全面复习。文献查询仅限于英语语系和人类研究。 II. 定义 A. 房颤 房颤是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特点为心房活动不协调,继之心房功能恶化。在心电图(ECG) 上,房颤表现为正常的P波被大小、形状、时限不等的快速振荡波或纤维颤动波所取代。如果房室(A V)传导正常,则伴有不规则的、频繁的快速心室反应(1)。心室对房颤的反应性取决于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张力水平,以及药物的影响(2)。如果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或交界性快速心律失常,则RR间期可能比较规则。持续的不规则性、宽QRS波群快速心律失常强烈提示房颤伴有附加旁路传导或束-支阻滞。频率极快(高于200次/分)的房颤提示存在附加旁路。 B. 相关的心律失常 房颤可能为孤立性,或者合并其它心律失常,通常为房扑或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扑可发生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治复发性房颤时,比房颤规整,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规则的房性活动锯齿波,称为扑动波(f波),尤易见于II、III和aVF导联。房扑未经治疗时,心房频率通常为240(320 bpm,心电图上f波在II、III和aVF导联倒置,在V1导联直立。右房(RA)活动波可能发生翻转,从而导致f波在II、III和aVF导联直立,在V1导联倒置。2:1房室阻滞比较常见,此时心室率为120(160 bpm。房扑可蜕化成房颤,房颤也可引起房扑,因此心电图上有时会出现房扑和房颤交替存在的现象,这都反映了心房活动的改变。 其它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以及房室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房室结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也可触发房颤。在其它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时,P波易于识别,ECG上表现为1个或多个导联中的P 波被等电位线分割。P波形态有助于确定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单一类型的房性心动过速起源于肺静脉(3),频率通常高于250 bpm,而且往往蜕化成房颤。心内标测有助于确定不同类型的房性心动过速。 III. 分类 房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论有无明显的心脏病或相关症状均可发生,比如有关“孤立性房颤”术语的定义就很多。对于临床上和心电图上没有心肺疾患表现的年轻(年龄小于60

2023房颤对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ABC路径的获益(全文)

2023房颤对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ABC路径的获益(全文) 图:房颤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介绍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卒中有着明确的联系,而房颤与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之间的联系则不太清楚(1-3)。定义“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症”等术语具有挑战性。正如既往的荟萃分析所指出的,研究中经常使用不同的定义(1,2)。尤其是认知功能障碍,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定义。一般来说,这个术语指的是思考、记忆、推理或判断能力的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变成痴呆的节点很难确定。世界卫生组织将痴呆症定义为“一种认知功能恶化的综合征,超出了生物衰老的通常后果的预期”(4)。没有单一

的测试可以诊断痴呆症;诊断依赖于认知功能障碍的证据——使用经过验证的认知功能筛查工具——同时有证据表明这会对一个人的正常日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更为复杂的是,痴呆症有多种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 尽管房颤和痴呆症的风险因素有重叠,但房颤可独立预测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事件(5)。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血脂异常、抑郁症、吸烟、糖尿病和既往卒中,进一步增加痴呆症的风险(6,7)。 痴呆症对患者及其亲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此外,痴呆症对全球医疗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2016年估计损失超过9000亿美元(8)。因此,有多种理由可通过解决风险因素来尽可能预防这种疾病。在这篇叙述性综述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房颤对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治疗的效果——如抗凝和节律控制,以及更好管理房颤(ABC)路径对这类结局的影响。 房颤对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虽然与房颤相关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证据很充分(表1),但病理生理联系是复杂的。已经提出了许多机制,包括微出血、脑低灌注、神经炎症、遗传易感性和微栓塞,导致磁共振成像(MRI)可检出的无症状白质病变,即所谓的无症状脑病变(SCLs)(9)。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无论房颤类型如何,在房颤患者中SCL更常见;在使用CT的研究中,22%的患者可见到,在使用MRI的研究中则高达40%(10)。在亚洲人和非亚洲人中的发生率相似(11)。Cha等人报道,与没有SCLs的患者相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