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解放初,巨额的投机资本兴风作浪,囤积居奇。投机商们首先从捣乱金融开始,于1949年4月、7月、11月和1950年2月连续掀起4次大规模涨价风潮,上海的物价从1949年5月到1950年2月,上涨了一二十倍。

物价上涨,首先是从金银、外币开始的。解放后不久,各地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都颁布了金银外币管理办法,禁止以金银计价,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限期收兑。同时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为唯一合法的货币。但社会上的投机商人对此置若罔闻,公然蔑视政府法令,狂称:“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金银投机活动有增无减。从1949年5月27日至6月初短短的13天中,黄金价格上涨了2.11倍,银元价格上涨了1.9倍,市场物价也随之上涨了2.7倍。极为猖獗的金银投机活动严重冲击和动摇了人民币的地位,造成了市场物价急剧上涨。严重影响市场物价,影响人民币的地位。

新生的人民政府首先以经济的办法解决问题。集中大量银元拿到黑市上抛售,先把价格压低,再宣布禁止流通。6月5日,人民政府曾向上海市集中抛出银元10万枚,但立即被吞没,银元价格仍继续上涨。人民政府一再向金银投机者发出劝告,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各地人民政府在中央的统一布置下,采取了断然措施。于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动军警,查封了金银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首要投机分子逮捕法办。

武汉市人民政府也逮捕了银元投机分子200余人,查封了两个专门从事金融投机的大钱庄。广州市人民政府取缔了从事投机的地下钱庄87家和捣乱金融市场的

“剃刀门媚”(即街头兑换店)377家。这就是解放初期有名的“银元之战”。

此后,投机资本家并不甘心认输,他们认为“银元之战”是人民政府靠政治力量取胜的。他们又将投机目标转向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市场。在他们的哄抬下,全国物价一日3涨。上海从6月21日到7月21日,米价上涨3倍,纱价上涨3.8倍,布价上涨3.5倍。这时国民党的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再打“米棉之战”。人民政府依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调运和集中足够的粮食、棉纱、棉布等重要物资,选择适当时机,集中抛售,给投机商人以毁灭性打击。

从1949年11月15日至30日,中央人民政府从东北每日调运1000万至1200万斤粮食入关;同时加紧华中棉花东运,把陇海沿线积压的棉纱运至西安。此间,天津先后从东北调运粮食6000万斤,准备布匹35万匹,棉纱5000件;上海准备棉布110万匹,棉纱2.8万件;汉口准备棉布30万匹,棉纱8000件;西安准备棉布40万匹。经过周密布置和准备之后,选择市场价格达到高峰之机,于11月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使投机商措手不及。26日,市场物价立即下降。连续抛售10天后,粮棉等商品价格猛跌30%至40%。投机商人哄抬物价的阴谋破产。他们竞相抛售存货,但市场已经饱和,越抛,物价越跌。结果,不仅所囤积的货物亏本,而且还要付出很高的利息,许多投机商因亏损过多,不得不宣布破产,许多私人钱庄因借给投机商人的款项无法收回,亦宣告倒闭。这就是解放初期著名的

“米棉之战”。从此,投机商人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基本上赢得了政治军事上的战争。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政党想要稳定自己的政权,仅靠政治和军事是远远不够的。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国民党的成败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我看来,一个政党如果想要稳定存在,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政治军事和经济。这里的经济又分为“实体经济”和“虚体经济”两部分。因此,共产党如果想要稳定自己的政权,就必须在打赢“实体”和“虚体”这两场经济战役。

“实体经济”战役——即我们所说的银元之战。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因为当今社会不是封建社会之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也不是仅仅依靠商品交换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这是一个货币流通的社会。货币流通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货币,二是流通。对于货币来说,只要一个政党掌握了政权,就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儿怔怔困难的是流通这一关卡。暂且不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新兴的政党,没有经济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就是当初有英美资本主义国家支持的国民党在上海的金融体系也没能实施下去。导致人民对于纸币的信用度下降。从而对国际上通用的价值尺度——黄金和白银依赖性增强,甚至于大师的法币美元等欧美国家的货币在国内也有流通。因此当时的货币体系对共产党自己发行的人民币发展极为不利。而一个政党如果发行的货币在国民中的信用度低,并且在不被控制的情况下,这种货币就得不到流通。从而导致国家不嫩掌控自己的经济命脉。而在建国初期,一切事业事业百废待兴,我们的军事,科技等工业力量极为弱小,新兴的政权受到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觊觎,除此之外,受欧美国家支持的国民党当时准备谁时谁地反攻大陆。这一切均需要一个强大的经济条

件来确保军事和科技的发展。只有掌控了经济,才能有实力去发展军事和科技。因此,对于当时一些掌控银元市场的资本家的叫嚣,共产党必须打赢这场

“实体经济”战役。

“虚体经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米棉之战”。这里的经济不再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而是一件件生活必需品。我们知道,当时我们的工业十分落后,能够自己生产的只有轻工业和粮食之类。建国初期的新中国还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物品的价格没有受到国家调控的影响,只能靠市场供求来决定。这样,共产党虽然有了自己的货币,却依然不能够完全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可以说当时的国家经济很大一部分仍然受到一些投资资本家的控制。而他们广囤粮食,棉布等生活必需品,哄抬物价,想借此搞垮共产党苦心经营的经济体系。甚至一次而国民党特务家小:只要掌握了“两白一黑”(白米,棉布和煤炭)就等于掌握了共产党的经济命脉。无独有偶,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在现在非洲一些国家,少部分的人掌握着国家大部分的经济,为了获取跟多的利润,哄抬物价,导致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都没办法养活自己。与此同时,货架的货币严重编制,每天需要发行大量的货币来充填市场,从而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国家发行的货币在公民间的信用度减低,公民不得不采用其他国家的货币来取代自己的货币,甚至最后,国会决议改用其他国家的货币来取代自己的货币流通。当时的中国正处在这样的阶段。如果不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来调控物价,就会导致等量的人民币买到更少的商品———及贬值。人民币一旦贬值,她在人民之间的信用度就会降低,人们开始不愿接受这种货币,这样我们就回到了刚开始的状况,人民币明名存实亡。

因此国民党特务有理由这样叫嚣,而共产党赢得这个“虚体”经济战役是迫在眉睫也是必须的。

提到米棉之战,我们可以想到现阶段的房地产经济。房子越建越多,而房价却越来越高,这就是因为少部分的人掌握了大部分的房产经济所致。因此我们政府硬挨合理的调控房产经济,从而避免恶性循环。

从上面的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我们可以得到:“银元之战”是共产党掌控经济的前提和基础,而“米棉之战”则是共产党赢得这场经济战役的决定性力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新教材】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26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抗美援朝和新中国进行的积极外交活动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反之,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又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有利于我国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人民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时空观念】掌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抗美援朝,1955年万隆会议 【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中国新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历史解释】概括归纳新中国初期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实践,分析其历史意义。 【家国情怀】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重点: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又有初中的历史学习为基础,在加上中国现代史内容与今天距离较近,一些历史史实会有所了解,所以本课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分析和深度,以及学科素养的渗透,如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尤其是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新中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决策下,在人民群众创造下,一步步取得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2)主要内容 ①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米棉之战:经济领域的一次淮海战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7c19190105.html, 米棉之战:经济领域的一次淮海战役 作者:清菱 来源:《今日中学生·初三版》2019年第10期 1949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接管上海以后,面对的是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一个千疮 百孔的烂摊子——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人心波动。 在上海“银圆之战”后,人民币的地位得到巩固,但在“银圆之战”中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商不甘心失败,很快转向粮食、棉纱和煤炭市场,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机会,大做文章。 投机商囤积粮食、棉纱、棉布和煤炭,借以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从1949年6月23日到7月30日,上海物价上涨了一倍多,并影响到华东、华北和华南等地。疯狂的叫嚣声充斥街头——“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两白指大米和棉花,一黑指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于是,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的领导下,“米棉之战”打响了。7月27日至8月15日,陈云在上海主持召开会议,寻求上海和全国所面临的经济困难的对策。会上,陈云指出,能否解决上海问题和稳定全国物价,要看我们掌握“两白一黑”的情况。这三种物资中,关键是大米和棉花。一个是吃,一个是穿,是市场的主要物资,“我掌握多少,即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大小”。投机商手中的主要物资除黄金白银外,也就是大米和棉花制成的纱布。因此,打好“米棉之战”,成为稳定物价的关键。 陈云亲自指挥了这场平抑物价的战斗。当时各解放区已可互相支援,实行全国范围内的物资大调运。中财委从华东各省和东北、华中、四川等地赶运大米到上海,国家手中掌握的可以作为商品调用的粮食、纱布等物资大大超过投机商那点儿经济力量。陈云果断决策,指示全国各主要城市做好准备——“预定11月底至12月初一齐抛售。” 11月25日,上海、天津、北京、沈阳、武汉、西安等8个主要城市同时大量抛售纱布。投机商们争相抢购,甚至不惜借高利贷。当投机商在疯狂抢购时,棉纱公司就源源不断地将纱布抛售出来,且隔一小时跌一次价。没过多久,投机商们就发现情况不妙,也跟着抛售手中的纱布。结果他们越抛价格越跳水。这天,上海纱布价格下跌了一半。资金崩溃,投机商人不得不吐出物资,政府乘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购进,使投机商元气大伤。 纱布大战刚刚鸣金,粮食大战又拉开序幕。 1949年秋季,华北粮区遭天灾,庄稼歉收,原本就紧张的粮食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纱 布大战的时候,陈云就非常担心北方的投机商集中攻击粮价,如果布粮同涨,南北一起开战,市场将两面受敌,局面难以收拾。他想出一计,在10月20日急电东北,要求每天发一个列车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案》Word版含解析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标要求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目标 1.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抗美援朝,1955年万隆会议。 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人民政权的巩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3.明确历史解释研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立足唯物史观认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5.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新中国经济建设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1949年9月,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毛泽东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几个重要文件。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开国大典 (1)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稳定市场的斗争——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

稳定市场的斗争——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政府面临的是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一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破坏,物资匮乏,长期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飞涨的经济混乱局面,财政收入很少。另一方面,解放全中国大陆的战争尚未结束,为了扫清国民党反动势力在中国大陆的残余统治而继续进行的大规模的后期作战,对旧政权的军政公教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对许多重点企业和交通运输进行恢复建设工作,又需要相当大的财政支出。人民政府的巨额开支,只能依靠大量发行货币来支撑。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的不法投机资本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连续掀起几次物价风潮,造成经济,金融秩序混乱,社会人心不安。为此,党和政府开展了打击投机资本,稳定市场物价的斗争。 在这场稳定市场的斗争中,人民政府主要采用了行政措施与经济力量相配合的方式。首先,加强金融管理,即“银元之战”。当时,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刚刚解放,以人民币兑换金圆券的工作进展顺利,但人民币作为本位货币,并未因军管会的一纸公告而占领市场,银元外币仍然流通于市。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充斥着银元贩子,非法交易搞得人心惶惶。而投机狂潮的总指挥部,就设在号称远东最大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内,那里有上千部电话同时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的分支据点保持密切的联系,操纵银元价格,大肆炒买炒卖银元外币。一些人甚至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银元价格轮番猛涨,也带

动物价指数成倍上涨。一些商店甚至用银元标价,拒收人民币,给正当的工商业和市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人民政府运用强硬手段严惩投机分子。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一句查封了投机资本的大本营——上海证券大楼。这一行动立刻震动了全上海,银元价格大幅下跌,各地粮油价格随之回落。同时上海人民银行挂牌收兑银元,公布金银外币管理办法及外汇管理暂行办法,严禁外币在市场上计价流通;设立外汇交易所,指定银行代理买卖外汇及代办国外汇兑。此外,人民银行还迅速开办这是储蓄存单,以保障职工薪水收入的实际价值,对打击投机资本起了配合作用。武汉,广州等城市也采取行动,缴获破坏金融秩序的首要分子,查封专事投机的地下钱庄和街头兑换店。经过一番斗争,不出一个月,猖獗的银元投机风波即被平息下去,沉重打击了破坏金融的投机活动,扭转了黄金外币及银元领导物价的形势。 其次,控制主要商品,通过抛售商品打击投机活动,平稳物价,即“米棉之战”。当时,投机商又将矛头指向商品流通领域转而囤积粮食,棉布和煤炭,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国民党政府还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百(米、棉)一黑(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鉴于此,当时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的陈云指出,稳定物价的关键,是看我们掌握市场主要物资多少。他说:“人心乱不乱,在城市中心是粮食。”于是,人民政府对重要物资短缺容易引起投机的特点,成立了专业性的经营紧俏商品的国营商业机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解放初,巨额的投机资本兴风作浪,囤积居奇。投机商们首先从捣乱金融开始,于1949年4月、7月、11月和1950年2月连续掀起4次大规模涨价风潮,上海的物价从1949年5月到1950年2月,上涨了一二十倍。 物价上涨,首先是从金银、外币开始的。解放后不久,各地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都颁布了金银外币管理办法,禁止以金银计价,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限期收兑。同时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为唯一合法的货币。但社会上的投机商人对此置若罔闻,公然蔑视政府法令,狂称:“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金银投机活动有增无减。从1949年5月27日至6月初短短的13天中,黄金价格上涨了2.11倍,银元价格上涨了1.9倍,市场物价也随之上涨了2.7倍。极为猖獗的金银投机活动严重冲击和动摇了人民币的地位,造成了市场物价急剧上涨。严重影响市场物价,影响人民币的地位。 新生的人民政府首先以经济的办法解决问题。集中大量银元拿到黑市上抛售,先把价格压低,再宣布禁止流通。6月5日,人民政府曾向上海市集中抛出银元10万枚,但立即被吞没,银元价格仍继续上涨。人民政府一再向金银投机者发出劝告,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各地人民政府在中央的统一布置下,采取了断然措施。于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动军警,查封了金银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首要投机分子逮捕法办。 武汉市人民政府也逮捕了银元投机分子200余人,查封了两个专门从事金融投机的大钱庄。广州市人民政府取缔了从事投机的地下钱庄87家和捣乱金融市场的“剃刀门媚”(即街头兑换店)377家。这就是解放初期有名的“银元之战”。 此后,投机资本家并不甘心认输,他们认为“银元之战”是人民政府靠政治力量取胜的。他们又将投机目标转向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市场。在他们的哄抬下,全国物价一日3涨。上海从6月21日到7月21日,米价上涨3倍,纱价上涨3.8倍,布价上涨3.5倍。这时国民党的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再打“米棉之战”。人民政府依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调运和集中足够的粮食、棉纱、棉布等重要物资,选择适当时机,集中抛售,给投机商人以毁灭性打击。 从1949年11月15日至30日,中央人民政府从东北每日调运1000万至1200万斤粮食入关;同时加紧华中棉花东运,把陇海沿线积压的棉纱运至西安。此间,天津先后从东北调运粮食6000万斤,准备布匹35万匹,棉纱5000件;上海准备棉布110万匹,棉纱2.8万件;汉口准备棉布30万匹,棉纱8000件;西安准备棉布40万匹。经过周密布置和准备之后,选择市场价格达到高峰之机,于11月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使投机商措手不及。26日,市场物价立即下降。连续抛售10天后,粮棉等商品价格猛跌30%至40%。投机商人哄抬物价的阴谋破产。他们竞相抛售存货,但市场已经饱和,越抛,物价越跌。结果,不仅所囤积的货物亏本,而且还要付出很高的利息,许多投机商因亏损过

案例2银元米棉之战

案例2 :“银元”、“米棉”之战 案例呈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面临着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即市场不稳,物价飞涨,这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为了制止由于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稳定物价,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政府,依靠国营经济的力量和老区人民的支持,果断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继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两次大的“战役”。 首先是“银元之战”。各大城市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明令严禁金条、银元、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一律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投机商对此令置若罔闻,继续扰乱金融市场。在上海,甚至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1949 年 6 月10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动军警查封了金银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逮捕法办首要投机分子238 名,学生打击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巩固了人民币的地位,对稳定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银元之战”之后,投机资本家并不甘心认输,他们认为“银元之战”是人民政府靠政治力量取胜的,就又将投机目标转向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市场。在他们的哄抬下,全国物价一日三涨,上海涨价尤其。这时国民党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面对投机商人的猖獗活动,毛泽东领导的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平抑物价的工作,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批示以陈云同志为首的中财委,依靠刚刚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调动和集中足够的粮食、棉纱、棉布等重要物资,选择适当机集中抛售,给投机商人以毁灭性打击。中央人民政府从11 月15 日至30 日,每日从东北调动1000 万至1200 万斤粮食入关,加紧华中棉花东运,把陇海沿线积压的纱布运至西安。在此期间,天津、上海、西安等大城市都准备了足够抛售的粮食、棉布、棉纱等物品。经过周密布置和充分准备之后,选择市场物价达到高峰之机,于11 月25 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专题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知识精讲卷) 一、单元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提供者:人教社)二、目标导航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 三、教材主干知识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毛泽东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几个重要文件。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开国大典 (1)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学习聚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包括序言和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 (1)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新中国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 (3)还要面对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威胁。 2.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单选题库(二)

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单选题库(二) 66. 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A、《开罗宣言》 B、《中美联合公报》 C、《联合国家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C 67. 1942年5月,在太行区反“扫荡”和保卫八路军总部的战斗中,八路军副参谋长()英勇牺牲。 A、左权 B、周子昆 C、袁国平 D、彭雪枫 答案:A 68.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举行会议,商讨联合作战问题和日本战败后的处理问题,并发表() A、《中美苏联合声明》 B、《开罗宣言》 C、《关于中共代表报告的决议案》 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B 69. 1944年日军为挽救太平洋战场的失利,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一号作战”,先后占领了郑州、许昌、长沙、衡阳、桂林、柳州、南宁等地。这场被称为()的失利,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 A、河南战役 B、长沙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广西会战 答案:C 70. 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10月10日,发表(),要求“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各党派之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 A、《抗日宣言》 B、《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 C、《对时局的主张》 D、《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答案:B 71.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A、张闻天 B、刘少奇 C、王稼祥 D、周恩来 答案:C 72.()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A、一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 答案:C 73.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 A、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强团结 C、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D、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答案:C 74. 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A、列宁主义

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知识线索】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A解放战争基本胜利;B国民政府结束;C人民拥护中共领导下成立中央政府; D七届二中全会和《论人民民主专政》做理论、路线、方针准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政协召开:1949、9·北平。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共同纲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家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首都、国旗、国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国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 1、歼灭残敌:1950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藏和平解放:19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10——1953夏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0——1951、10 1、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探究】 1、新、旧政协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存富农经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中共土地政策的几次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2“银元”、“米棉”之战

案例2:“银元”、“米棉”之战 案例呈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面临着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即市场不稳,物价飞涨,这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为了制止由于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稳定物价,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政府,依靠国营经济的力量和老区人民的支持,果断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继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两次大的“战役”。 首先是“银元之战”。各大城市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明令严禁金条、银元、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一律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投机商对此令置若罔闻,继续扰乱金融市场。在上海,甚至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动军警查封了金银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逮捕法办首要投机分子238名,学生打击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巩固了人民币的地位,对稳定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银元之战”之后,投机资本家并不甘心认输,他们认为“银元之战”是人民政府靠政治力量取胜的,就又将投机目标转向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市场。在他们的哄抬下,全国物价一日三涨,上海涨价尤其。这时国民党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面对投机商人的猖獗活动,毛泽东领导的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平抑物价的工作,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批示以陈云同志为首的中财委,依靠刚刚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调动和集中足够的粮食、棉纱、棉布等重要物资,选择适当机集中抛售,给投机商人以毁灭性打击。中央人民政府从11月15日至30日,每日从东北调动1000万至1200万斤粮食入关,加紧华中棉花东运,把陇海沿线积压的纱布运至西安。在此期间,天津、上海、西安等大城市都准备了足够抛售的粮食、棉布、棉纱等物品。经过周密布置和充分准备之后,选择市场物价达到高峰之机,于11月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大量物资涌入市场,使投机资本家措手不及,吞食不下,26日市场物价立即下降。连续抛售10天后,粮、棉等商品价格猛跌30%到40%。投机商人哄抬物价的阴谋破灭竟相抛售存货,但是市场已经饱和,愈抛愈贱,愈是不易脱手。不少投机商人借高利贷抢购囤积的,结果不驻所囤货物亏本,而且还要付出很亮的利息,两面挨耳光,其中许多投机商因亏损过多不得不宣告破产。 案例讨论:什么是“银元”、“米棉”之战?“银元”、“米棉”之战有何重要的意义? 案例点评:建国初期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党中央作出了整顿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决定,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使国内外那些对共产党能否搞好经济持怀疑态度的人士也不能不对共产党表示钦佩。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在军事上、政治上取得胜利,而且也能把经济工作做好。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历史纲要导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出的努力。 学科素养对接 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毛泽东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几个重要文件。 (3)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开国大典 (1)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学习聚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包括序言和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知识点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 (1)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新中国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 (3)还要面对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威胁。 2.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1)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 3.“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为了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历史知识顺口溜

历史知识顺口溜 政协会议筹建国,共同纲领定家邦。开国大典新中国,革命胜利齐欢唱。两半时代终结束,中国历史揭篇章。米棉之战稳物价,土地改革地主亡。法令颁布土改始,翻身农民得解放。美国行径犯主权,彭总率军跨过江。继光少云真英雄,朝鲜战争美名扬。抗美援朝保家国,打败美国野心狼。停战协定板门店,维护和平显威望。一届人大新宪法,五项原则三国倡。万隆会议亚非聚,求同存异非寻常。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农工商。一五计划重工业,飞机汽车并鞍钢。武汉长江建大桥,公路铁路到川藏。三大改造终完成,制度确立定航向。区域自治关系大,少数民族拥护党。平等团结是保证,繁荣进步铸辉煌。中共八大京召开,矛盾任务提得响。二次会议总路线,三面红旗真荒唐。盲目求快大跃进,全民动员齐炼钢。一大二公公社化,大办食堂民遭殃。

经济困难教训深,遵循规律不能忘。八字方针及时雨,调整经济民心向。五一通知文革始,矛头指向党中央。林江集团实可恶,少奇冤案遗恨长。四五运动念总理,一举粉碎四人帮。文革教训要牢记,民主法治记心上。原子导弹为防御,氢弹爆炸前四强。长征一号载东方,两弹一星强国防。三位一体核反击,科技强军是保障。勘探石油王进喜,克服困难用肩扛。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央授予功勋章。治理三害焦裕禄,县委书记好榜样。好人好事数雷锋,世世代代要发扬。二六联大要记清,恢复席位非洲帮。总统访华文革中,中美关系步正常。两个公报显诚意,两国建交势难挡。田中角荣来中国,中日建交因首相。三中全会响春雷,先有改革后开放。农村改革走在前,联产承包数小岗。闽粤两省办特区,对外开放打开窗。沿海港口被开放,浦东新区放光芒。经济开放四大区,海南特区为最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