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3-4章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3-4章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3-4章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3-4章

第三章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

计要求第一节场地选择的基本

原则与分析方法

知识点一: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

1)建设项目要符合所在地域、城市、乡镇的总体规划。

2)要节约用地。

3)要有利于保护环境与

景观,知识点二:场地

选择的基本要求1.资源

建设项目应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

2.场地面积

含建筑基底面积、广场道路和停车场面积、露天堆放场地面积,以及绿化面积等。

3.地界与地貌条件

场地边界外形应因地制宜、尽可能简单,做到既合理又经济。地貌要利于

建筑布置,道路短捷顺畅,地形宜场地排水。一般自然地形不宜小于0.3%。

平坡(0.3%—5%)场地较理想;缓坡(5%-10%)场地要错落;中坡(10%-25%)场地要台地,填挖土方量要大;陡坡

(25%-100%)场地不宜建设。适宜建设的场地均应考虑竖向规划,以减少

土石方工程量。注意分析不同地貌的小气候特点和利用日照。

在项目用地选择和总体布局上,需了解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表1-3-1)。

4.气象条件因场地选择地域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变化。

5.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影响着建筑基础深度及地基处理设计的质量与安全。

6.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所处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成因、形成年代等;对建筑指定性和适宜性

评价;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历史地震资料,震速、震源和断裂构造;场址处土

岩类别、性质、承载力、有无不良滑坡、沉陷地质现象及人为破坏或修筑古墓等

设计基础资料。应避免于九度地震区、泥石流、流沙、溶洞、三级湿陷黄土、一

级膨胀土、古井、古墓、坑穴、采空区,以及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和承载力低于0.1MPa 的场地作开发项目。

7.交通运输条件

公路、铁路和水运、空运便利的地区。由于开发建设的直接经济效益高,

宜于作为建设场地。道路系统要服从地段市政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

8 给谁排水条件件

靠近水源,保证供水的可靠性。水质、水量、水温要符合要求。城市管网

布局、管径、标高、压力保证及补救措施。污水系统现状与新建连接点管道埋深、管径、坡度和排入允许水量,粪便污水的处理方式。污水净化环保要达标。雨

水应考虑如何排除。

9.能源供应条件

1)热力供给与可能,热源及热媒参数、热量、管网、价格。

2)煤气可能与供应量、压力、发热量、网络及价格。3)供电电源位置、

距离,供电量、电源回路、输电线路进入场地的设计、分工。电计价方式与供电部门的供电文件、协议。

10.电信需求条件

电话、电视、电传、网络各种信号需要量,与场地附近设备设施的供给、可能性和敷线方式、截面调改等应与有关部门达成协议。

11.安全保护条件

建设项目场地与相邻环境的间距应满足安全、卫生、视觉、环保各项规定。符合人防、防水、电源要求。避免于洪泛地段、通信微波走廊、高压输电通廊与地下工程管道区域内建建筑。

12.观景与环境

对于场地上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应按当地文物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不能破坏。

13.施工条件

了解当地及外来建材供应、产量、价格,当地施工技术力量、水平,机械起重能力数量,以及施工期水、电、劳动力供应条件。

【2012 年真题】

建筑场地设计为平坡式的最大允许自然地形坡度是()。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一般自然地形不宜小于0.3%。平坡(0.3%—5%)场地较理想;缓坡(5%-10%)场地要错落;中坡(10%-25%)场地要台地,填挖土方量要大;陡坡(25%-100%)场地不宜建设。

知识点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址要求

1.旅馆

1)基地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等基本条件。

2)与车站、码头、航空港及各种交通路线联系方便。

3)建造于城市中的各类旅馆应考虑使用原有的市政设施。以缩短建筑周期。

4)历史文化名城、休养、疗养、观光、运动等旅馆应与风景区、海滨及周

围的环境相协调,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5)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

人口,如客货运输车路线、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2.剧场

1)应与城镇规划协调,合理布点。重要剧场应选在城市重要位置,形成的

建筑群应对城市面貌有较大影响。

2)剧场基地选择应采取与剧场的类型和所在区域居民的文化素养、艺术情

趣相适应的原则。

3)儿童剧场应设于位置适中、公共交通便利、比较安静的区域。

4)基地至少有一面临接城市道路,临街长度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剧场

前面应当有不小于0.2 ㎡/座的集散广场。剧场临接道路宽度应不小于剧场安全出

口宽度的总和。如800 座以下,不小于8m;800-1200 座,不小于12m;1200

座以上,不小于15m,以保证剧场观众的疏散不致造成城市交通阻滞。

5)剧场与其他建筑毗邻修建时,剧场前面若不能保证观众疏散总宽及足够的

集散广场,应在剧场后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连接的疏散小巷宽度不小于3.5m。6)剧场与其他类型建筑合建时,应保证专有的疏散通道,室外广场应包含有剧

场的集散广场。

7)剧场基地应设置停车场,或由城市规划统一设置。

3.电影院

1)应结合城镇交通、商业网点、文化设施综合考虑,以方便群众,增加社

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基地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应按观众厅座位数总容量所定规模确定每座0.2

㎡集散空地。

4.文化馆

1)省、市群众艺术馆,区、县文化馆宜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符合文化

产业和城市规划的布点要求。

2)文化馆基地应选设在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适度绿化、远离

污染源、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

3)乡镇文化站、居住区、小区文化站应位于所在地区的公共建筑中心或靠近公共绿地。

5.档案馆

1)馆址应远离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不设在有污染、腐蚀气体单位的下

风向,避免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2)应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并立有适当的扩建余地。

3)应建在交通便利,且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除特殊需要外,一

般不宜远离市区。为保持馆区环境安静,减少干扰,也不宜建在城市的闹市区。

4)确需在城区建馆时,应选择安全可靠和交通方便的地区。不应设在有发生沉陷、滑坡、泥石流可能的地段和埋有矿藏的场地上面。为避免噪声和交通的干扰,也不宜紧邻铁路及交通繁忙的公路附近修建。

6.博物馆

1)博物馆选址宜地点适中、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完备,并应具有适当

的用于博物馆自身发展的扩建用地。

2)不应选择在环境污染的区域内,应远离易燃、易爆物。

3)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7.展览馆

1)基地的位置、规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2)应位于城市社会活动的中心地区或城市近郊、利于人流集散的地方。

3)交通便捷且与航空港、港口或火车站有良好的联系。

4)大型展览馆宜与江湖水泊、公园绿地结合。充分利用周围现有的公共服

务设施和旅馆、文化娱乐场所等。

5)基地须具备齐全的市政配套设施(包括水、电、煤气等)。

6)利用荒废建筑改造或扩建也是馆址选择的途径之一。

8.百货商店

1)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2)大中型商店建筑应不小于1/4 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2 个出人口

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基地内应设净宽度不小于4m 的运输消防道路。

3)设相应的集散场地及停车场。

9.银行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机构,其建筑一般遍布于城市各区段中心或

交通方便的便民位置。

10.办公楼

1)办公楼的基地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段,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

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2)城市办公楼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并且避开车站、码头等人流集中或噪声大的地段。

3)工业企业的办公楼,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合适的地段建造,但应符合卫

生和环境保护等条件的有关规定。

11.高校校址

1)应有适宜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2)良好的自然条件。

3)充足的土地面积与合宜的地貌形状。

4)有利的基础设施。

12.中小学

1)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一般在居住区内设置,考虑学校的服务半径及

学校的分布情况。

2)根据当地人口密度、人口发展趋势和学龄儿童比例选定校址。

3)地面易于排水,能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量填挖土方。山区应注意排洪,要有具备设置运动场的平坦地段。

4)有足够的水源、电源和排除污水的可能。

5)学校布点应注意学生上、下学安全,避免学生穿行主要于道和铁路。

6)应有安静、卫生的环境。

7)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8)避免交通和工业噪声干扰。

9)避免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化学污染,并避免各种生物污染。

10)避免电磁波等物理污染源。

11)避免学生发育中影响身心健康的精神污染(闹市、娱乐场所、精神

病院和医院太平间等)。

12)不应毗邻危及师生安全的危险品库、工业单位等。

13)校园内不允许有架空高压线通过。

13.托儿所、幼儿园

1)4 个班以上应有独立基地,并符合居民区、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布点。

2)应远离污染源,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要求。

3)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4)日照充足,地面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5)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14.综合医院

1)综合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和医疗卫生网点的布局要求。

2)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

3)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4)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5)地形力求规整,以解决多功能分区和多出入口的合理布局。

6)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7)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的场所。

15.电台、电视台

1)宜设置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城市中心附近,临近城市干道和次干道。

2)应尽可能考虑环境比较安静,场地四周的地上和地下没有强振动源和强

噪声源,空中没有飞机航道通过,并尽可能远离高压架空输电线和高频发生器。

3)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中心场址的选择必须考虑与其发射台(塔)进

行节目传送有方便(空中和地下)的技术通路。

4)有足够的发展用地。

16.停车库

1)车库进出车辆频繁,库址宜选在道路通畅、交通方便的地方,但须避免

直接建在城市交通干道旁和主要道路交叉口处。

2)多层车库是消防重点部门之一,并有噪声干扰,须按现行防火规范与其

周围建筑保持一定的消防距离和卫生间距,尤其不宜靠近医院、学校、住宅建筑。

17.停车场

按城市总体规划均匀布置在各个区域性线网的中心处。在旧城区、交通复杂的商业中心、城市主要交通枢纽的附近,应优先安排地面停车场用地。若不能满足停车数量,可使用地下停车场。

18.汽车客运站

1)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系密切,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

2)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

3)远近期结合,近期建设有足够场地,并有发展余地。

4)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5)站址不应选择在低洼积水地段,有山洪断层、滑坡、流沙的地段及沼泽地区。

公共建筑除上述18 类外,还有城市公交车站、场、厂,城市公厕,城市垃圾转运站以及体育场、馆、所等。

小结:结合每种公共建筑的特点及需求记忆。

【2012 年真题】

下列关于建筑选址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儿童剧场应设为公共交通便利的繁华市区

B.剧场与其他类型建筑合建时,应有共用的疏散通道

C.档案馆一般应考虑布置在远离市区的安

静场所D.展览馆可以利用荒废建筑加以改

造或扩建

【答案】D

知识点四:居住住宅场地的选址要求

1)选择环境条件优越地段布置住宅,其布局应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用地节约紧凑。

2)在Ⅰ、Ⅱ、Ⅲ、Ⅳ类建筑气候区,主要应利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

保温与防风沙,在Ⅲ、Ⅳ建筑气候区,还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的要求。

3)在丘陵和山区,除考虑住宅布置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外,尚应重视因地形

变化而产生的地方风对建筑防寒、保温或自然通风的影响。

4)居住建筑技术经济的基本概念。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基地总用地面积(㎡)

人口毛密度(人/h ㎡)=总居住入口数(人)/居住用地总

面积(h ㎡)人口净密度(人/h ㎡)=总居住人口数(人)

/住宅用地总面积(h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

筑套教/居住用地总面积(套/h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总面积(套/h ㎡)住宅面积毛

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居住用地总面积(㎡/h ㎡)

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和∥住宅用地总面积(㎡

/h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住宅用

地总面积(%)建筑密度=各类建筑基底面奔∥居住用

地总面积(%)

改建拆建比、每公顷土地开发测算费及单元综合浏算投资经济技术指标,均用于初步可行性规划研究。

第二节场地的空间组织与总平面设

计要点知识点一:场地总平面设计基本内容

对建筑布局、通路、总平面布置应有必要的说明和设计图纸。说明的内容主要应阐述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原则、功能分区、交通组织、街景空间组织、环境美化设计、建筑小品和绿化布置等。

1.总平面设计包括的内容

1)地形和地物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场地四周测量坐标和施工坐标。

2)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室内设计标高。

3)拆废旧建筑的范围边界,相邻建筑物的名称和层数。

4)道路、铁路和排水沟的主要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5)绿化及景观设施布置。

6)风玫瑰及指北针。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同时要说明尺寸单位、比例、测绘单位、日期、高程系统名称、场地施工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

必要的说明。

2.建筑总平面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1)建筑物的位置安排,非特殊情况下,应避免造成基地面积零碎,以致无法从容安排其他设施。

2)建筑物与基地周围之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不应对基地周围环境产生不良效果。

3)建筑物之间关系应合理、有序;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日照标准要求(对居住建筑)、建筑用房天然采光要求等。

4)建筑物形成的建筑环境,应组织好建筑与环境的自然通风;防止和减少环境噪声干扰;与污染源之间应有卫生隔离,并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保护间距。避免破坏环境,应符合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

同时在道路、竖向设计、绿化、管线综合等方面,应合理且符合

法规规定。知识点二:总平面的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

1.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要清晰,符合使用规律,交通流线要避免干扰和冲突,符合交通运输方式自身的技术要求,如宽度坡度、回转半径等。

交通流量的安排。将出入口设在交通流量大、靠近外部主要交通道路口部附近,使之线路短捷。大量人、车、货流运行的线路,应不影响其他区段的正常活动。入口避免设于高差大的地形路段。避免垂直交通不便。

车行系统。避免过境或外部车导入;注意不要与人行系统交叉重叠;在集中人

流活动地,禁止车流行驶;非机动车宜有专线。大量人流集散的地段和建筑。通过步行道或广场组织人流交通,如火车站、展览馆的人流活动有一定规律,可将

入口和出口分开,人流按一定方向疏导。在商业、影剧院、文体场馆的集中时间长

短不一,应考虑最大人流的出入口宽度、广场和停车场面积。交通干道车流要专线

顺畅,以缩短人流出入的滞留时间。

2.对外交通联系与出入口设置

场地出入口对外交通要便捷,减少对城市主、次干道的干扰。

对车流量较大的基地,其道路出口与城市道路连接有要求:出口距城市道路交叉红线大于80m;距次干道不小于70m;出口距人行道、地铁出入口大于30m;距公交站台大于15m;距花园、学校、残疾人建筑大于20m。当场地路坡较大时,应设缓冲段,再衔接城市干道。

另外,对影剧院、会展、商业密集建筑基地,除执行地方规划条例和专项建筑

设计规范外,还要求该场地至少一面临城市干道,且有足够的疏散宽度(约大于用地周长1/6);其场地要有2 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出口通向城市;其主人口避免直对城市干道,且要有足够的集散场地、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等。

知识点三:建筑的组合布局

1.建筑的体型与用地的关系

因地段地貌、河湖、绿化的状况、地下水位、承载力大小,而决定不同体型建筑的

格局.如采用分散式或集中式等,不能一味地追求建筑造型和布局。

2.建筑朝向

我国幅员辽阔,纬度、气候等差别大,对北纬45°以北亚寒带、寒带,主要

争取冬季大量日照,为争取日照效果,用东西朝向。北纬40°一带,要大量朝阳面,避免西北季风。南北向建筑冬暖夏凉,常被选用。建筑朝向夏季主导风向,避

免冬季寒风,利用自然通风效应。

3.建筑间距

两建筑相邻外墙间距离,应考虑防火、日照、防噪、卫生、通风、视线等要求。

4.布置方式

建筑群体的布置方式可以选择集中式、分散式或集中分散结合式。无论选择何种形式,均取决定于场地的地貌及环境条件。

5.建筑群体的艺术处理

建筑群的整体造型与格局可统一中有变化、主从分明。平

6.人的心理对场地设计的影响

主要指常人对环境、空间产生的行为或心理活动,如开阔与狭窄,通透与私密,特别应注意避免建筑空间阴暗死角的产生。

知识点四:竖向设计

1.设计地面的形式

改造后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地形地面称为设计地形或设计地面。设计地面按其整

平连接形式可分为三种:

1)平坡式。将用地处理成一个或几个坡向的整平面,坡度和标高没有剧烈的变化。

2)台阶式。由两个标高差较大的不同整平面相连接而成,在连接处一般设

置挡土墙或护坡等构筑物。

3)混合式。即平坡和台阶混合使用,如根据使用要求和地表特点,把建设

用地分为几个大的区域,每个大的区域用平坡式改造地形,而坡面相接处用台

阶连接。

选择设计地面连接形式,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自然地形的坡度大小;建筑物

的使用要求及运输联系;场地面积大小;土石方工程量多少等。一般情况下,

自然地形坡度小于3%,应选用平坡式;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采用台阶式。

但当场地长度超过500m 时,虽然自然地形坡度小于3%,也可采用台阶式。

2.设计标高确定

(1)设计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

1)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在山区要特别注意防洪、排洪问题。在

江河附近,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m 以上,而设计洪水位视建设项目的

性质、规模、使用年限确定。

2)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影响。

3)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

4)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2)设计标高确定的一般要求

1)室内、外高差。当建筑物有进车道时,室内外高差一般为0.15m;当无

进车道时,一般室内地坪比室外地面高出0.45-0.60m,允许在0.3-0.9m 的范

围内变动。

2)建筑物与道路。当建筑物无进车道时,地面排水坡度最好在1%-3%之间,允许在

05%-6%之间变动;当建筑物设进车道时,坡度为04%-3%,机动车通行最大坡度

为8%。道路中心标高一般比建筑室内地坪低0.25-0.30m 以上;同时,道路原则上不设平坡部分,其最小纵度为0.3%,以利于建筑物之间的雨水排至道路,然后沿着路缘石排水槽排入雨水口。

知识点五:场地排水

1.场地排水

场地排水一般有两种形式:

1)暗管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运输线路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大部分屋面为内落水;道路低于建筑物标高,并利用路面雨水口排水的情况。

2)明沟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断面尺寸接汇水面积

大小而定,如汇水面积不大,可采用所示三种断面尺寸。明沟排永坡度为0.3%-

0.5%,特殊困难地段可为0.1%。

2.场地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排水,场地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不大于8%。

【例题】关于场地排水说法正确的是()。

A.暗管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运输线路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

B.暗管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分散场地,断面尺寸按汇水面积大小而定,明沟排水坡度为0.3%~0.5%,特殊困难地段可为0.1%。

C.明沟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断面尺寸按汇水面积而定D.明沟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运输路线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

【答案】A

【解析】明沟排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断面尺寸按汇水

面积大小而定,明沟排水坡度为0.3%~0.5%,特殊困难地段可为0.1%。暗管排

水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运输线路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

第四章建筑技术的基本

知识第一节建筑结构的

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低层、多层建筑结构选型

1.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是使用得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能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适宜于一般民用建筑,如住宅、宿舍、办公楼、学校、商店、食堂、仓库等以及各种中小型工业建筑。

从结构的承重体系来看,大体分为三种:纵向承重体系、横向承重体系和

内框架承重体系。

(1)纵向承重体系

纵向承重体系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板一梁一纵墙一基础一地基。

纵向承重体系适用于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或隔断墙位置可能变化的

房间.如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食堂、工业厂房等。

(2)横向承重体系

横向承重体系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板一横墙一基础一地基。

横向承重体系,由于横墙间距密,房间大小固定,适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性建筑。

(3)内框架承重体系

内框架承重体系的外墙和框架柱都是主要承重构件。其荷载的主要传

递路线是:板-梁-外纵墙/柱-基础-地基

内框架承重体系多用于教学楼、旅馆、商店、多层工业厂房等建筑。

2.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层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框架结构能形

成较大的室内空间,房间分隔灵活,便于使用;工艺布置灵活性大,便于设备布置;该结构抗震性能优越,具有较好的结构延性等优点。

知识点二、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

1.平面体系大跨度空间结构

使用平面结构体系可获得理想的大空间建筑物。

1)单层钢架。这种结构杆件较少,因为是直线杆件,制作方便,特别是横

粱为折线形的门式钢架受力性能更为良好。我国的门式剐架跨度已经做到76m。

2)拱式结构。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与桥梁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极为广泛: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木材以及石材。特别适用于体育馆、展览馆、散装仓库等建筑。跨度比较适宜的应用为40-60m。

3)简支粱结构。当屋盖跨越的距离在18m 以下,屋盖承重构件采用屋面大梁(简支梁),也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结构方案,因为施工制作简单,施工技术要求不高,适应性强,但跨越的距离受约束。

4)屋架(即排架结构的主要构件)。屋架是较大跨度建筑的屋盖中常用的

结构形式。以上四种结构,均为平面受力体系,其优点是:为人们所常用而熟悉,受力明确,传力

简便可靠,分析理论经典而成熟。弱点是侧向刚度差。欲想获得在使用上最低限

度的侧向刚度,必须另行设置支撑体系或连系粱,相对来说较不经济。

2.空间结构体系

空间结构体系包含网架、薄壳、折板、悬索等结构形式。

(1)网架结构

网架是一种新型结构,由许多杆件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网状结构。具有各向受力的性能不同于一般平面桁架的受力状态,是高次超静定空间结构。优点:由于各杆件间互相起着支撑作用,具有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

优点。在节点荷载作用下,网架的杆件主要承受轴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同时由于杆件类型划一,适合工厂化生产,可地面拼装、整体吊装。

(2)薄壳

薄壳常用于屋盖结构,特别适用于较大跨度的建筑物,如展览馆、俱乐部、机库、仓库

等。

薄壳结构的曲面形式:

1)旋转曲面

2)平移曲面

3)直纹曲面

(3)折板

折板结构是一种类似于筒壳的薄壁空间体系。它也是由边梁、横隔以及薄板组成。空间

工作原理也类似简壳。

(4)悬索结构由索网、边缘构件、下部支承结构

组成。知识点三:高层建筑结构

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如下:

1.高度高

一般高层建筑24-50m;较高高层建筑50-100m;超高层建筑100-200m;特殊高层建筑

200m 以上。

2.荷载大

3.技术要求高

第二节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通常将水泥、钢材及木材称为一般建筑工程的三大材料。建筑材料费用通常占建筑总造价的50%左右。

1.建筑材料的分类

2.按材料的化学组成分类

按材料的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大类以及这两类的复合材

料(见表1-4-1)。

3.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

1)建筑结构材料。

2)围护和隔绝材料。

3)装饰材料。

4)其他功能材料。

4.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1)力学性质

1)强度。材料在经受外力作用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

根据外力施加方向的不同,材料强度又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2)材料的弹性、塑性、脆性与韧性。

材料在承受外力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变形,如撤除外力的作用后,材料几何形状恢复原状,则材料的这种性能称为弹性。

若材料的几何形状只能部分恢复,而残留一部分不能恢复的变形,该残留部分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材料受力时,在无明显变形的情况下突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脆性破坏。具有这种破坏特性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等。

在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下,材料在破坏过程中吸收能量的性质称为韧性,

吸收的能量越多韧性越好。

(2)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

1)密度。

2)表观密度。

3)堆积密度。

4)孔隙率。

5)空隙率。

6)吸水率。

7)含水率。

(3)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常规破坏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使用性能的

能力,称为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4)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的内部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

材料的性质除与试验条件(如测定材料强度时试件形状、尺寸、表面状况、

含水状况及试验时的温、湿度与加荷速度等)有关外,主要是与材料本身的组成

及结构有关。

5.主要建筑材料

(1)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继续保持或发展其强度,如建筑石膏、石灰、水玻璃、菱苦土等。水硬性胶凝材料则不仅能在空气中,

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如各种水泥。

气硬性胶凝材料一般只适用于地上干燥环境,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则可在地上、地下或水中使用。

(2)水泥

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品种很多,按其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与特种水泥三大类。按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水泥可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建筑工程常用的主要是各种硅酸盐水泥。

(3)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制,再经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4)建筑砂浆

建筑砂浆由胶凝材料、细骨料、水等材料配制而成。主要用于砌筑砖石结构

或建筑物的内外表面的抹面等。

(5)墙体材料与屋面材料

我国目前用于墙体的材料有砖、砌块及板材。用于屋面的材料有各种材质的瓦及一些板材。

知识点二: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中各建筑构件的组成原理和方案的学科。

组成建筑物的基本构件是指房屋中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组成部分,通称为建筑构(配)

件。一个建筑构件又往往由若干层次所组成,各层发挥一种作用,其中有的直接

为使用功能服务,有的则起支撑骨架作用或支承面层工作,例如楼面和屋顶构件

的组成层次。

(1)防水构造

1)地下室防水构造。目前常采用材料防水和混凝土自防水两种。

2)屋顶防水构造。为了排除天落水,屋面必须设置坡度。坡度大则排水快,对屋面的防水要求可降低;反之则要求高。

(2)防潮构造

1)勒脚与底层实铺地防潮。根据材料不同,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三种。

2)地面回潮的防止。

3)地下室的防潮。当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在地下室地面标高以下约1m 时,地下水不能直接侵入室内,墙和地坪仅受土层中潮气影响;当地下水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则应采用地下室防水构造;高出最高水位0.5-1.0m 以上的地下室外墙部分需做防潮处理。

(3)保温构造

为了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常采取以下措施:

①增加墙体厚度;

②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制作复合墙,常将保温材料放在靠低温一侧,或在墙体中部设封闭的空气间层或带有铝箱的空气间层。

平屋顶保温层有两种位置:

①将保温层放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成为封闭的保温层,称为内置式

保温层;② 将保温层放在防水层之上,称为外置式保温层。

(4)隔热构造

南方地区的夏季太阳辐射热十分强烈,据测试24h 的太阳辐射热总量,东西墙是南向墙的2 倍以上,屋面是南向接的3.5 倍左右,因而对东向、西向和顶层房间应采用构造措施隔热。

隔热的主要手段为:

①采用浅色光洁的外饰面;

②采用遮阳一通风构造;

③合理利用封闭空气间层;

④绿化植被隔热。

(5)变形缝构造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因其变形过大而产生裂缝甚至破坏,因此常在较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设置竖缝,使其分离成独立区段,使各部分有伸缩余地,这种主要考虑温度变化而预留的构造缝叫伸缩缝,伸缩缝的宽度一般在20—30mm。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主要区别在于沉降缝是将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的全部构件断开,即基

础必须断开,从而保证缝两侧构件在垂直方向能自由沉降。

对多层砌体房屋,在设防烈度为8 度和9 度且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建筑物高差在6m 以上时;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防震缝应将建筑物的墙体、楼地面、屋顶等构件全部断开,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或柱,

知识点三:建筑节能

1.民用建筑节能的定义

民用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2.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分类

具体来说,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1)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

2)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

3)集中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

4)供热采暖系统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

5)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

6)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

7)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与产品:

8)其他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

3.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

发展绿色建筑,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倡导城乡统筹、循环经济的理念,全社会参与,挖掘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潜力。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3)绿色建筑的评价和等级划分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

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一般项和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其中优选项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绿色度较高的可选项。

绿地规划知识点

绿地规划知识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1.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 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 3.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 4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地。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 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 8、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9、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二、填空题 1.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的场所,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一般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30-50min可达。 4.区级综合公园在城市各区分别设置1-2处,其服务半径,步行约15-25min可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0020 可达。 5、生产绿地有经济功能、生产功能、社会功能三大功能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模拟152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模拟152 一、单项选择题 1. ______既是城市经济区的核心,也是城市经济区形成的第一要素。 A.腹地 B.空间通道 C.中心城市 D.经济联系 答案:C [解答] 中心城市是指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城市。它们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般都有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中心城市是城市经济区的核心,也是城市经济区形成的第一要素。 2. 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中,______是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 A.城市自然环境 B.城市的经济环境 C.城市人工环境 D.城市的社会环境 答案:C [解答] 城市人工环境是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没有城市人工环境,城市与其他人类聚居区域或聚居形式的差别将无法体现,城市本身的运行也将受到抑制;城市的社会环境体现了城市这一区别于乡村及其他聚居形式的人类聚居区域在满足人类在城市中各类活动方面所提供的条件;城市的经济环境是城市生产功能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潜力;城市景观环境(美学环境)则是城市形象、城市气质和韵味的外在表现和反映。

3. 生态系统对干扰具有抵抗和恢复的能力,甚至面临季节、年际或长期的气候变化的动态,生态系统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这体现生态系统______的特征。 A.是复杂、有序的级秩系统 B.具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 C.深受环境的影响 D.具有明确功能和功益服务性能 答案:B [解答] 生态系统具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的特征: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其环境条件是经过长期进化适应,逐渐建立相互协调的关系。生态系统对干扰具有抵抗和恢复的能力,甚至面临季节、年际或长期的气候变化的动态,生态系统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 4.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中,______亚系统是主导。 A.经济生态 B.社会生态 C.环境生态 D.自然生态 答案:B [解答] 一般城市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一级子系统(亚系统)。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复合体的矛盾运动。 5. 社会生态亚系统的特征是______ A.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聚集 B.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度的生活消费 C.生物与环境的共存,城市活动的支持、容纳、缓冲及净化 D.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知识点汇集

考研知识点汇集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24座、第二批38座、第三批37座,共计99座.后来又增补了2座城市,它们犹如散嵌在祖国大地的颗颗璀璨明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1.北京2.承德3.大同4.南京5.泉州6.景德镇7.曲阜8.洛阳 9.开封10.苏州11.扬州12.杭州13.绍兴14.江陵15.长沙16.广州 17.桂林18.成都19.遵义20.昆明21.大理22.拉萨23.西安24.延安 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1.天津2.保定3.平遥4.呼和浩特5.沈阳6.上海7.镇江8.常熟 9.徐州10.淮安11.宁波12.歙县13.寿县14.亳州15.福州16.漳州 17.南昌18.济南19.安阳20.南阳21.商丘22.武汉23.襄樊24.潮州 25.重庆26.阆中27.宜宾28.自贡29.镇远30.丽江31.日喀则32.韩城 33.榆林34.武威35.张掖36.敦煌37.银川38.喀什 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1.正定2.邯郸3.新绛4.代县5.祁县6.哈尔滨7.吉林8.集安 9.衢州10.临海11.长汀12.赣州13.青岛14.聊城15.邹城16.淄博 17.郑州18.浚县19.随州20.钟祥21.岳阳22.肇庆23.佛山24.梅州 25.雷州26.柳州27.琼山28.乐山29.都江堰30.泸州31.建水32.巍山 33.江孜34.咸阳35.汉中36.天水37.同仁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2001年8月10日) 1.凤凰 (国务院2001年12月17日) 2. 山海关 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区域理论佩鲁—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 2、经济学理论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的需要。为关键)服务性产业(满足本市的需要)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 4、交通通讯理论古登堡—1960年—可达性—交通;迈耶—1962年—《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通讯。 5、经济全球化理论控制、管理—空间集聚;制造、装配—空间扩散 6、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 相对分散(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后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轮的早期探索 1.1898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 出了——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它的实质就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代表作,世界上的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1922年勒.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一 书。(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他认为所有的城市应当是“垂直的花园城市”。(代表作——昌迪加尔) 3.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于1882年提出了线性城市的理论。(线性城市就是 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城市不再是一个一个分散的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 带。) 4.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理论。1917年出版了名为《工 业城市》的专著。(阐述了他关于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其目的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戛涅将各类用地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是工业城市设想的最基本思路。) 上述四条,主要集中在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城市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他们紧对现有城市的问题进行批判,而没有提出改进的意见。

5.法国巴黎建筑师埃纳于19世纪中叶发表了巴黎改建研究。提出了大城市 改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6.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即,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 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适用。)现代城市设计之父西谛于1889年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一书》。(他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以及交通,建筑群体布置之间建立艺术的和宜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7.盖达斯的学说。盖达斯于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他把对城市 的研究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突破了当时常规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由此形成了区域规划的思想。盖达斯的名言“先诊断后治疗”,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分析——规划”。(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类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二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了卫星城理论。(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上,但在含以上仍有一些差别,他们应当被看作是同一个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城市规划的读书笔记,欢迎参考!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本书的要点如作者在前言说的:“严格地按历史顺序描述自产业革命直到今天的有关城市和区域规划、规划哲理、技术和立法等方面问题的演变”。他认为,规划的具体涵义是指:“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它的主要技术成果是书面文件,适当地附有统计预测、数学描述、定量评价以及说明规划方案各部分关系的图解。”(P3),但是规划既然作为一项普遍活动,为什么作者没有阐述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结果呢?也没有体现出政治分配的意愿呢?而仅仅从技术层面来定义“规划”。我觉得,规划也是利益分配的过程。 在随后,作者说明了规划的困难:“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

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其次,更困难的是拟订和权衡各项任务。”(P11)。 在第二章,作者关注的是“现代工业主义对城市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空前影响”(P17)。从煤的采集、运输、运用、作用来说明:使接近煤的城市或在通航河道上,或者由于在铁路通行成了铁路枢纽的城市成为新的工业中心。从而引起城市布局的变化和大发展,由此而来的一系列问题。煤———工业城市——人口密集——供水等公共设施供应不上——公共卫生恶劣(人住在工厂地下室或仓库)——霍乱——通过贸易而带来的巨大流动,使流行病传播快——相关机构的建立进行治理(1848年英国成立中央卫生部)——呼唤城市规划成为必需——19世纪70年代后市政府采取按一定规章建设新住宅的做法。“依法建设的住宅(by-law housing)”.(既无室内厕所也无室内浴室P25)。因此,工业化早期的城市规划主要是针对住宅而言的,以达到改善公共卫生的效果。当然还有公共交通发展的影响(有轨马车和公共马车——有轨电车——公共汽车——通勤火车P28),人口的增长和城区面积的不扩展也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城市内部的高密度,而工人在城市上班,下班回家到郊区,城市和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参考资料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内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一篇建筑学 一、熟悉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与交通联系P3-4 ◆空间组成包括:主要使用部分(教室、实验室)、交通联系部分(走廊、门厅)、次要使用部 分(厕所、仓库)三类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水平交通:简单交通、主要交通兼顾他项功能、综合功能的廊道。 ◆垂直交通: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 *楼梯梯段连续踏步数不多于18级、不少于3级; *坡道一般8%—15%,常用10%—12%,残疾人使用的坡道为12%; *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同样重要,宜靠近布置,以利协调使用; *以电梯为主要交通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内,电梯不少于2台; *电梯应位于核心位置,不宜在转角处紧邻布置,单侧排列不超过4台,双侧不超过8台; *自动扶梯一般为30度。 ◆人流组织分为平面和立体,人流疏散分为紧急和正常。 ◆室内空间组织:走道式、单元式、穿套式、大空间穿插与分割等组织形式。 ◆室外空间组合:建筑(群)及其附属建筑、室外场地、道路、广场、绿化、小品、道路入口 等 2、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P11-12 ◆要点:A总体联系方便紧凑合理;B室外空间组合完整统一;C室外空间效果丰富多样。…… ◆空间组合类型: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 3、住宅建筑的类型及设计P14、16、17、18、19 ◆层数类型: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30层) 区位类型:炎热地区、严寒地区和坡地住宅 性质类型:单一和底层公建式住宅。 构造类型:一般式和工业化住宅 ◆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集中式(点式) ◆工业化住宅的模数构件法:单元、套型、基本间、部件定型法。 4、工业建筑P20 ◆总平面设计特点(与他类建筑比较): A简单流线与复杂流线的差别; B简单环境影响与复杂环境影响的差别; C单一尺度与多尺度的差别; D多学科与多工种的密切配合。 ◆工业建筑分为生产、辅助生产、仓贮、动力、管理、生活单元。 ◆功能单元的组织形式:区带式、台阶区带式、成片式。 二、熟悉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1、气象条件P23 、24 ◆风象以风向、风速及污染系数三个参数来表示。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风吹的速度。风玫瑰图包含风向频率玫瑰图和平均风速玫瑰图。

最新城市原理复习笔记

城市原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0个知识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6个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5)经济全球化理论 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占10%或65岁以上占7%)、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6、城市化含义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分析一个城市的对外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规模(人口、用地)的区域论证 10、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在一个国家或相当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6个。(动开关整群层) 2)城乡整体发展动力:农村向城镇的向心集聚,城镇向周围地区的离心辐射手段:规划、引导和调控城镇体系目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市与区域发展效益的统一。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共9个知识点 1、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规划理念的演变城市历史约5000年,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约3500年。规划思想最早形成:周代规划思想多元化:东周儒家-礼制-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管子、老子-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唐长安城:中轴对称、东西两市、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明清北京城:北部收缩 2.5km、南部扩展0.5km。突出8km中轴线。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皇城南形成商肆。 3)明南京城依山傍水,布局灵活,自然观理念占主导的典型城市格局。 2、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奴隶制社会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经历奴隶制民主政体,形成城邦国家-民主、平等的城邦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3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4章

知识点一:燃气种类 第四章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第一节城市燃气种类及燃气系统 燃气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气四大类。一般在城市系统中,采用前三种类型燃气,生物气适宜在村镇等居民点选择。 知识点二:城市燃气系统 城市燃气系统包括气源、输配系统、用户系统。 天然气供气系统通过长输管线将天然气输送至天然气门站,通过调压系统,进 入城市输配系统。 人工煤气厂一般离城市较近,大部分直接进入城市输配系统。 液化天然气均采用汽车或火车运输至小区气化站,直接减压输送至用户 管道系统。液化石油气也采用瓶装送至用户。 部分城市采用由多种气源通过混气站混合后送入城市输配 系统。第二节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任 务和主要内容 知识点一:主要任务 结合城市和区域燃气资源状况,选择城市燃气气源,合理确定规划各个时期的 气化率、管道普及率及各种燃气的用量,进行城市燃气气源规划;确定各种供气 设施的规模、容量;选择并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 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道;制定燃气管道的保护措施。 知识点二:主要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1)现状城市燃气系统和用气情况分析; 2)选择城市气源种类,确定气源结构和供气规模; 3)确定城市气化率,预测城市燃气负荷; 4)确定气源厂、储配站、调压站等主要工程设施的规模、数量、用地及位置; 5)确定输配系统的供气方式、管线压力级制、调峰方式; 6)布局输气干管和城市输配系统; 7)确定区域调压站、储配站的规模、用地及位置; 8)提出近期燃气设施建设项目安排。

2.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1)现状燃气系统和用气情况分析,上一层次规划要求及外围供气设施;2)计算燃气用量; 3)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燃气设施; 4)规划布局燃气输配设施,确定其位置、容量和用地; 5)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 6)计算燃气管网管径。 【例题】下面四项内容中,不属于城市燃气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 A 现状城市燃气系统和用气情况分析 B 计算燃气用量 C 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 D 计算燃气管网管径 【答案】A 【解析】A 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第三节燃气工程 规划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第一篇建筑学 考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木构架体系(承重、非承重;大木作、小木作)木构架体系包括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梁、檩、枋、椽、柱等大木作,以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用的非承重部分,即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等小木作。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例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建筑专有名词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0年-木构架体系】 a.“小木作”是指门、窗、隔扇等非结构部 b.“通进深”是指侧面建筑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c.“面阔”是指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 d.“步”是指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 答案:d 考点2:几类典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以下六大类型: ?宫殿建筑 ?坛庙建筑 ?陵墓建筑 ?宗教建筑 ?传统住宅 ?传统园林 (1)宫殿建筑: 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了解周、汉、隋唐、宋元各时期宫殿 (2)坛庙建筑 坛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第二类是祭祀祖先;第三类是祭祀先贤的柌庙。(3)陵墓建筑: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了解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十三陵等建筑。 (4)宗教建筑: 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两大类型。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放行广廷和回廊门殿。 (5)传统住宅建筑:主要类型有:庭院式、窑洞式、毡包、碉房、干阑等。 (6)传统园林: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 【例题】关于我国坛庙建筑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祭祀天、地、日、月等自然物的建筑称为“坛” b.祭祀帝王等祖先的建筑称为庙 c.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形制相同 d.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与故宫的保和殿形制相同 答案:c。形制、规模级别、功能特点均不同 考点3: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1)奴隶制社会建筑 1)古埃及建筑:石头是埃及主要建筑材料,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2)古典建筑:希腊盛期的建筑和罗马共和盛期、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称为古典建筑。 (2)中世纪建筑 熟悉拜占廷建筑和罗马风、哥特建筑的特点。(3)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广义地把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称为文艺复兴,了解这三类建筑特点。 (4)19世纪末复古思潮及工业革命影响 (5)新建筑运动初期的特点 (6)一战后、二战后分别有哪些新建筑流派(7)现代主义四位大师理论及作品: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大师为代表的现代主义。 (8)后现代主义 反对现代主义的机器美学,肯定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例题1】关于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2年】 a.古希腊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b.古罗马建筑材料中出现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 c.古希腊创造了券柱式结构 d.古罗马发展了叠柱式结构 答案:c。罗马券柱式 【例题2】下列关于十九至二十世纪西方新建筑运动初期代表人物建筑主张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拉斯金:热衷于手工艺效果 b.贝伦斯:提倡运用多种材料 c.路斯:主张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 d.沙利文:强调艺术形式在设计中占主要地位答案:d,沙利文“形式追从功能” 考点4: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交通联系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公共建筑的空间由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这三类空间组合

最新整理城乡规划师《规划实务》知识点整理:城乡规划区

城乡规划师《规划实务》知识点整理:城乡规划区一、考试形式: 此部分考试形式通常为指出某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 问题或指出问题的同时要求说明理由并提出修改意见。 由于考试时间和试卷题目篇幅所限,此部分考试一般为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从以前的实体来看,题目中城市一般有铁路、河流、机场、高速公路等要素要素。 二、主要知识点: 注意城乡规划区、风玫瑰图、编制单位和承担编制任务的规划设计单位、河流、图例及比例等图面中的要素。这些要素都是试题中明显的考点,在审题的过程中,就要重视这些要素。 (1)规划区的范围:城乡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因此与城市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水源地、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和交通、电力、邮电、市政公用等设施的都应纳入到城乡规划区的范围。城乡规划区的划定还要兼顾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对周边山体、水系、人文景观等要素应予控制性保护。如果题目中有规划区

的描述和图例,就要看规划区划的合理不合理?是不是过小?有些该控制的用地没有包含在规划区范围内?开 发区和新区应在建设用地范围内。 (2)风玫瑰图:依据风玫瑰图判别易燃易爆仓库及有气体污染的工业企业在城市中的位置是否合适,这些有污染的企业不能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同时,路网走向和机场跑道方向也与风玫瑰图有关,道路走向不能与冬季盛行风向平行,但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机场跑道走向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3)编制单位和承担编制任务的规划设计单位: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非县政府所在地的镇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甲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可承担各种城乡规划编制任务;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可承担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可承担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4)河流:题目中一般都有河流,在审题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对城市发展用地而言,注意是否需要跨越门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2章

第二章城市排水工程 规划第一节城市排水系 统 城市排水的对象是雨水和污水。对雨水和污水采用不同的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大类。 知识点一: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统一由一套管道排放的 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 1.直排式合流制 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 特点:工程投资较少,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 2.截流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沿排放口附近新建一条污水管渠,将污水截留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雨水通过附属的溢流井仍排入原来的水体。 特点:在无雨天可以将全部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大大减轻城市水环境压力,且工程量相对较小。当降雨量和污水量超过截流管的截流 能力,多余部分的混合污水将从溢流井排入水体,仍然对城市水环境有影响。 知识点二:分流制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单独收集、处理和排放的排水系统。 根据雨水系统的完整程度,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1.完全分流制 雨水和比较清洁的工业废水由雨水管渠收集,就近排放;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下游排放。 特点:污水不能不加处理就近分散排放,对保护城市水环境比较有利,但排水管渠工程量大于截流式合流制,一般在城市水环境要求较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采用。 2.不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只有完整的污水设施而没有完整的雨水设施的排水系统。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有三种情况:一是早期的城市建设;二是降水量很小的城市;三是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城市。 【例题】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 )。 A.直排式合流制 B.截流式合流制 C.完全分流制 D.不完全分流制 【答案】 A第二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真题解析

2011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真题解析 一、单选 1、在城乡规划体系中,下列哪项防灾规划应当进行灾害风险评估() A.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防灾规划 B. 城市分区规划中的防灾规划 C. 城市详细规划中的防灾规划 D. 城市防灾专项规划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城市防灾专项规划内容一般都比总体规划中的防灾专业规划丰富,规划深度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能达到详细规划的深度。例如,在城市防洪、抗震防灾、消防等专项规划中,通常都要进行灾害风险分析评估;要考虑防灾专业队伍建设和必要的器材装备配置。 2、下列关于城镇化率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城镇常住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B. 城镇流动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C. 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D. 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数据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3、在进行城市道路桥洞设计时,桥下通行公共汽车的高度限界为() A. 2.5米 B. 3.0米 C. 3.5米 D. 4.0米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道路桥洞通行限界:行人和自行车高度限界为2.5m,考虑其他非机动车通行及在非机动车桥洞内雨天通行公共汽车,其高度界限为3.Sm。 4、下列预测方法,不适用于城镇化水平预测的是() A. 综合增长率法 B. 联合国法 C. 潜力模型法 D. 时间趋势外推法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城镇化水平预测的主要方法有:综合增长法、时间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联合国法等。 5、下列关于建筑中交通空间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 交通空间不能兼有其他功能 B. 走道宽度与走道两侧门窗的开启方向无关 C. 走道宽度与走道两侧门窗位置有关 D. 走道宽度与建筑的耐火等级无关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水平交通空间即指联系同一标高上的各部分的交通空间,有些还附带等候、休息、观赏等功能要求;公共建筑的通道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

城乡规划实务-城市规划方案的评析知识点

城市规划方案的评析 这部份应熟悉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分析和综合评价;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和 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分析和综合评折。 (1)要认真学习了解城市规划方案分析和综合评析的主要原则、方法步骤、基本内容、深度以及质量、水平。根据国务院96年18号文件中关于"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其空间资源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应贯砌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始终"的精神,在评析规划时。还应认真的把握这一原则。 (2)要熟悉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的要点。评析要点共8条。 (3)要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和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要点、前 者评析要点共12条,后者评析要点共6条。 (4)在应试时具体评休规划图应掌握的几点。 1)首先应分析用地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是否全面。规划图上有没有风玫瑰、 图例、比例尺。城镇体系规划是否在规划图上将各等级城镇、主要基础设施、 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内容表示出来。 总体规划是否将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等用地表示出来。控制性详规是否将规划兹图内的道路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的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与控制点座标、标高等表示出来。修建性详规是否将各类建筑(包括建筑层数)、交通、绿地、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表示出来。 2)按照各规划阶段的要求,对其规划功能布局结构分析是否科学合理。 3)分析规划是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如绿地率指标是否 合理(按国家规定,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应不低于25%)。 4)各规划用地指标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特别是用地布局是否贯彻了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要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及其规划人均建设用地分级指标;要掌握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用地等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比例(%)及其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m2/人)。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1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错题集: 项目建议书中的环境保护说法不正确的是: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加以说明;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和要求(而不是国家的)。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包括:(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市场预测和确定的依据;(3)技术工艺、主要设备、建设标准;(4)资源、原材料、燃料供应、动力、运输、供水、通讯等协作配合条件;(5)建设地点、厂区布置方案、占地面积;(6)项目设计方案,协作配套工程;(7)环保、防震等要求;(8)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9)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式;(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编制设计文件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政策、标准、规范和程序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文件,是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一般按两阶段进行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的项目按三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小型建设项目和技术简单的项目可在简化初步设计后即进行施工图设计;对大型开发区、联合企业或特大型项目,可在初步设计前做规划设计。设计工作程序包括: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配合施工和参加验收、工程总结。 初步设计有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材料表和工程概算。设计任务书是项目确定建设方案的决策性文件,是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⑴建设目的和依据、设计指导思想;⑵建设项目功能要求;⑶确定建设规模,产品大纲、工艺原则、服务设施大纲;⑷资源材料、动力、运输、水文、地质等配合条件;⑸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三废治理的要求;⑹建设地点、占用土地面积、场区布置原则、范围;⑺防空、防震要求;⑻设计及建设工期要求;⑼投资控制额;⑽劳动定员控制数;⑾图纸及文件要求。 内框架承重体系的特点。其特点包括: (1)墙和柱都是主要承重构件,由于取消了承重内墙由柱代替,在使用上可以有较大的空间,而不增加梁的跨度。 (2)在受力性能上有以下缺点:由于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由于柱基础和墙基础的形式不一,沉降量不易一致,以及钢筋混凝土柱和砖墙的压缩性不同,结构容易产生不均匀变形,使构件中产生较大的内应力。 (3)由于柱和墙的材料不同,施工方法不同,给施工工序的搭接带来一些麻烦内框架承重体系多用于教学楼、旅馆、商店、多层工业厂房等建筑。 空间结构体系包含网架、薄壳、折板、悬索等结构形式。其中薄壳常用于屋盖结构,特别适用于较大跨度建筑物。平面结构体系中的屋架是较大跨度建筑的屋盖中常用的结构形式。 晋祠圣母殿为减柱构造的实例,两晋、南北朝佛教建筑常为“前殿后塔”结构。 炎热地区遮阳隔热的方式。 遮阳: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分为水平式遮阳、垂直式遮阳、综合式遮阳、挡板式遮阳。 按照材料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遮阳、活动式遮阳、简易式遮阳。 隔热:通常可分别采用减少东西向墙体、通过采用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和隔热构造提高墙体和屋顶的隔热性能、利用绿化隔热降温等措施。 卢浮宫东廊——古典主义;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是典雅主义的代表作,由斯东设计,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悬索结构。 建筑场地地形条件主要有:(1)布局。(2)竖向。(3)小气候。(4)坡度。 从设计上解决建筑保温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大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尽量减少每户所占的外墙面。建筑空间的秩序、材料与肌理、光影与色彩影响着空间的效果。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功能分析与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建筑的空间组合、功能分区及人流集散。 多层住宅设计基本特点有: (1)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规范规定住宅6层以下不设电梯)以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2)与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住宅比低层住宅节省用地,造价比高层住宅低,适合于目前一般的生活水平。 (3)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虽不需高层住宅所必须的电梯,上面几层的垂直交通仍会使住户感到不便。因此,从高标准的要求来看,四层以下的住宅可不设电梯,四层以上的多层住宅也应该设置电梯。 由于空间与空间的连续性或周围边界不完全闭合,建筑空间经常表现为复杂、通透,尤其是一些较开敞的不规则空间,其渗透和流动更为突出。 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常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掉层、吊脚、天桥、凸出楼梯间、连廊、室外梯道等。 玻璃钢和钢纤维混凝土属于纤维增强型材料。 拱是一种较早为人类开发的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与桥梁工程中。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内力是轴向压力。这种结构应特别注意拱脚基础的处理。拱特别适用于体育馆、展览馆、散装仓库等建筑。 网架结构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各杆件间互相起着支撑作用,具有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场地内供电、电信与有线电视广播的设施条件须了解电源位置、接线距离、可供电量、电压以及线路敷设方式。空间结构体系包含网架、薄壳、折板、悬索等结构形式。材料在承受外力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变形,如撤除外力的作用后,若材料几何形状恢复原状,则材料的这种性能称为弹性。材料受力时,在无明显变形的情况下突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脆性破坏。具有这种破坏特性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等。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中各建筑构件组成原理和方案的学科。各个相关建筑构件之间相互连接方式和方法也属于建筑构造研究的内容。它是一门综合型技术知识,它涉及建筑功能、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等许多方面问题。中心商务高度指: CBHI=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类型可分为两种形式:分散布局的群体组合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把某些性质上比较接近的公共建筑集中在一起,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或中心,如居住区中心的公共建筑、商业服务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市政中心等。薄壳结构的曲面形式:(1)旋转曲面。由一平面曲线作母

城市设计笔记-整理

城市设计概论讲义 第一章基本概念 1.1“城市设计”的多种理解 1.1.1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 1.1.2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 1.1.3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 1.1.4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1.1.5关注环境与行为互动的城市设计 1.1.6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 巴奈特:“一个良好的城市设计绝非是设计者笔下浪漫花哨的图表和模型,而是一连串都市行政的过程,城市型体必须通过这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来塑造。因此城市设计是一种公众政策的连续决策过程,这才是现代城市设计的真正含义。”“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1.1.7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 1.1.8我国学者对城市设计的认识 郭恩章金广君“现代城市设计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手段,政策性较强,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表现为公共性的行政管理过程,如制定公共政策,进行建设管理等”。 1.2城市设计学科定位 城市规划中的形体环境规划结合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的相关知识。 1.3 城市设计的目的 1.3.1改善公共环境质量 1.3.2为市场经济服务 1.4 城市设计的特征 空间向度 时间向度 多学科 多主顾 指导性 人与环境 参考书目: 凯文·林奇(美)《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 E.N.培根(美)《城市设计》黄富厢译 F.吉伯德(英)《市镇设计》程里尧译 徐思淑等《城市设计导论》 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 王建国《城市设计》

第二章城市设计简史 一步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写,即写成了一部城市设计史。——吴良镛 1.西方城市设计简史 1.1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1.1.1城市文化特征 ——城邦、公民与民主精神 ——人本主义与纯粹理性精神 ——开放、学习、交流、思考 ——广场、圣地、公共建筑 1.1.2雅典卫城 古希腊人建筑群建设的杰作: 1)与城市生活相结合 2)与地形和自然景观相结合 3)与城市整体景观相结合 4)力求体现人的尺度 5)利用城市和建筑体现大自然美 1.1.3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丹姆 苏格拉底:城邦和城市生活自然发展; 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几何学”; 城市中心是卫城,并在周围建立一圈城墙,城市其他部分从这个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并相互取平,占地好的面积稍小一些,占地次的面积稍大一些。全城共含5040个地块,居民5040个(主要指武士阶层的成员),城市中心的庙宇应摆放在广场四周,整个城市应当建立在城邦圆周中心的高地上,以利防守和清洁,城市中心还布置体育场、剧场和讲习地。 亚里士多德:城市的规模和范围应加以限制,城市居民自由而有节制的享受生活; 希波丹姆:“城市规划之父”,遵循古希腊哲理,追求几何与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分为三个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米利都城是体现其规划思想的代表。几何形,网格式街道系统,形式规整,布局密切结合地形,重视实用和因地制宜。 1.2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1.2.1 城市空间特征 城市设计精神: ——源自希腊时期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原则 ——拿来主义,适合表现帝国沉着、威严和权利的皆为可用 ——直接实用为目的,并非单纯追求审美 整体壮观的空间秩序: ——改造古希腊自由、不规则、有些凌乱的广场空间 ——塑造整齐、典雅、规模巨大的开敞空间 ——善于运用轴线和透视手法 以建筑体量凝聚城市空间: ——不强调和突出个体建筑的形象,使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相邻建筑之间的协调 ——体型庞大的纪念碑式建筑物紧密布局,依靠体量的惯性联系,起到对广场的控制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