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一讲 重力 弹力

1.跳高运动员在下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中,重心最能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 )

解析:四种过杆姿势中,前三种过杆时,重心均在杆之上,而背越式过杆时,头、躯干、腿依次过

杆,身体的大部分与杆接近甚至低于杆,所以选D.

答案:D

2.

图2-1-10

,如图2-

θ,方向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1v 点,反弹后速度为O 角撞击θ与球桌边框成0v 台球以速度1-10所示.OB 垂直于桌边,则下列关于桌边对小球的弹力方向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可能沿OA 方向

B .一定沿OB 方向

C .可能沿OC 方向

D .可能沿OD 方向

解析:台球与球桌边框碰撞时,受到边框的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应与边框垂直,即沿OB 方向,

故选B.

答案:B

3.

图2-1-11

一个质量可以不计的弹簧,其弹力F 的大小与长度l 的关系如图2-1-11中的直线a 、b 所示,这根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1 250 N/m

B .625 N/m

C .2 500 N/m

D .833 N/m

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直线a 对应的阶段,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F 随着缩短量的减小而减小,当弹簧长度为12 cm 时恢复原长;直线b 对应的是弹簧的伸长阶段,弹力F 随伸长量的增大线性递

增.由此可看出当弹力F =100 N 时,弹簧对应的形变量x =4 cm ,根据胡克定律可求出弹簧的劲

2 500 N/m.=F x

=k 度系数 答案:C

4.

图2-1-12

(2010·重庆联合诊断)如图2-1-12所示,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 .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 .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D .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

解析:球在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挡板的弹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则球受到的合力水平向右,为ma ,θcos N ,ma =θsin N -1F ,由正交分解法得:1F ,挡板对球的弹力为θ如图所示,设斜面倾角为

正确.D ,可见,弹力为一定值,θtan G +ma =1F ,解之得:G = 答案:D

5.

图2-1-13

如图2-1-13所示,质量为2m 的物体A 经一轻质弹簧与地面上的质量为3m 的物体B 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物体A ,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体C ,

物体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一切摩擦.

(1)求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

(2)把物体C 的质量改为5m ,这时C 缓慢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时B 仍没离

开地面,且C 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求此过程中物体A 上升的高度.

.

mg 4=N F ,所以mg 5=N F +mg 整体:AB 对(1)解析: 3mg k =

1x ,mg 3=1x k ,即mg 3=k F ,所以mg 2+k F =T F :A ,对mg 5=T F :C 对(2) .4mg k

=2x +1x =A h 上升的高度为:A ,所以mg =2x k ,则2x 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4mg k

(2) mg (1)4答案:

1.如图2-1-14所示,一小车的表面由一光滑水平面和光滑斜面连接而成,其上放一球,球与水平面的

接触点为a ,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 .

图2-1-14

当小车和球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球在a 、b 两点处一定都受到支持力

B .球在a 点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 点处一定不受支持力

C .球在a 点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 点处不一定受到支持力

D .球在a 点处不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 点处也不一定受到支持力

答案:D

2.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的

B .把空气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物体所受重力变小

C .挂在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D .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重力大小是不一定相同的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故A 错.在空气或其他液体中,重力大小始终不变,故B 错.重

力和拉力是两种性质的力,故C 错.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处,g 略有差别,故D 对.

答案:D

3.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 ;悬挂20 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 ,则弹簧的原长L 0和劲度系数k 分别为( )

=500 N/m k =0.02 m 0L A .

=500 N/m k =0.10 m 0L B . =250 N/m

k =0.02 m 0L C . =250 N/m k =0.10 m 0L D . ①

)0L -1L (k =1F 由胡克定律知:解析

)0L -2L (k =2F 250 N/m.

=k ,0.10 m =0L :代入数据解得①②由 答案:D

4.

图2-1-15

如图2-1-15所示,小球B 放在真空容器A 内,球B 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 的边长,将它们以初

)

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v 速度 A .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 对B 有向上的支持力

B .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向下

C .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 对A 的压力向上

D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 对A 没有压力

解析: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整个系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A 、B 间无作用力,选项A 错D 对;B

对A ,所以g <下a 压力向下,在下降过程,B 对A ,所以g >上a 若考虑空气阻力,则上升过程中,作用力向上,所以B 对A 作用力向下,选项B 对C 错.

答案:BD

5.(2010·济宁调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重力作用拉紧电线,使电线发生形变,对电灯产生向上的拉力

B .电灯挂在电线下,电灯和电线同时发生形变,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灯发生了形变

C .电灯挂在电线下,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由于电灯形变有向下恢复原状的趋势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就是电灯受到的重力

解析:根据弹力的概念可以知道,物体发生形变后,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即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的作用.电线发生形变后对电灯产生弹力(向上的拉力),电灯发生形变后对电线产生弹力(向下的拉力),所以A 、C 正确,B 错误.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大小等于电灯的重力,但是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力:①它们的性质不同,拉力属于弹力;②受力物体不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的受力物体是电线,电灯重力的受力物体是电灯;③施力物体不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的施

力物体是电灯,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D 错误.

答案:AC

6.如图2-1-16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

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图2-1-16

4

l =2l D . 3l >1l C . 3l >4l B . 1l >2l A . 解析:由于弹簧质量不考虑,所以四种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只由力F 决定,力F 相同,则弹簧伸长

量相同,所以D 选项正确.

答案:D

7.

图2-1-17

如图2-1-17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

F ,且F 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 .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 .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 .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解析:F 大小合适时,球可以静止在无墙的斜面上,F 增大时墙才出现弹力,所以A 错,B 对;而

斜面必须有斜向上的弹力才能使球不下落,所以D 错,C 对.

答案:BC

8.

图2-1-18

如图2-1-18所示,质量均为m 的甲、乙两同学,分别静止于水平地面的台秤P 、Q 上,他们用手分别竖直牵拉一只弹簧秤的两端,稳定后弹簧秤的示数为F ,若弹簧秤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甲同学处于超重状态,乙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 .台秤P 的读数等于mg -F

C .台秤Q 的读数为mg -2F

D .两台秤的读数之和为2mg

解析:甲乙两同学都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不是超重状态,也不是失重状态,A 不正确.由平衡条件知,台秤P 的读数是mg +F ,台秤Q 的读数是mg -F ,两个台秤的读数之

和是2mg ,D 正确.

答案:D 9.

图2-1-19

如图2-1-19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车静止,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

B.若小车静止,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

D.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

解析:若小车静止,则小球受力平衡,由于斜面光滑,不受摩擦力,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重力和拉力都沿竖直方向;如果受斜面的支持力,则没法达到平衡,因此在小车静止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绳子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若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作用;若小车向右做减速运动,则一定受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受绳子的

拉力,也可能不受绳子的拉力,故C、D项都不对.

答案:B 10.

图2-1-20

如图2-1-20所示,汽车正在水平向右行驶,一轻杆的上端固定在车的顶部,另一端固定一个质

量为m的小球,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杆对球的弹力方向( )

A.可能竖直向上

B.不可能斜向左上方

C.可能斜向右上方,但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D.一定沿杆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答案:AC 11.

图2-1-21

如图2-1-21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在平行于固定斜面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斜面的倾角为30°,则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多少?

解析:设A 、B 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由平衡条件:

对A :F =mg sin 30°+k x ①

对B :k x =mg sin 30°②

.F 2k

=x 联立的方程组得:①②解 F 2k

答案: 12.(2010·阜阳质检)

图2-1-22

如图2-1-22所示,倾角为30°,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光滑斜面上放一辆小车.一根弹性杆的一

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 的小球.问:

(1)当由于外力作用使小车静止在斜面上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怎样?

(2)当小车由静止沿斜面下滑时,杆对小球的弹力又怎样?

,方向竖直向上.

2 N =mg =N F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知(1)解析: sin 30°g =Mgsin θM

=a 以小车和小球为研究对象,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2) 将小球受到的重力分解如图所示,

,垂直斜面方向合力为零.

sin 30°mg =ma =x F 沿斜面方向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N 3=N 32

×2=cos 30°mg =′N F 所以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N 3(2) 方向竖直向上 (1)2 N 答案:

第二章 相互作用(2020年创新方案,含答案)

第二章??? 相互作用 (2020年创新方案,含答案) 点点通(一) 重力、弹力的分析与判断 1.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 =mg ,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都有关系,且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力有无的判断 (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判断。 [小题练通] 1.(多选)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边,为使图中光 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解析:选BC球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知,当F较小时,球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当F较大时,球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故B、C正确。 2.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 角的细绳共同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 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解析:选D若小球与小车一起做匀速运动,则细绳对小球无拉力;若小球与小车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α,则轻弹簧对小球无弹力,D正确。 3.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如图所示),现让小车从 固定的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选项图所示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 正确的是() 解析:选C小车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则加速度a=g sin θ(θ为斜面的倾角),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且小球的加速度等于g sin θ,则杆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杆不会发生弯曲,C正确。 [融会贯通] (1)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但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2)绳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支持力,且绳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习全套教学案第二章相互作用答案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一单元 力的概念与常见力分析 典型例题答案 【例1】解析:有力存在,必有两个物体同时存在,由于力的相互性,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A 正确.力产生的效果不但跟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作用点等有关,故B 错.力的作用效果除运动状态改变还有形变,故C 错.竖直向上升的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故此力不存在,D 错. 答案:A 说明: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同时性等性质,要全面理解力的概念. 【例2】解析:物体受重力与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无关,故A 错.重力实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绕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万有引力方向指向地心,重力不一定 (只有两极或赤道重力指向地心)故B 错.在赤道上,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与物体随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之差,而在赤道上向心力最大,故物体的重力最小,C 正确. 只有在弹簧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测出的才是物体的重力,若弹簧秤拉着物体加速上升或下降则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重力,故D 错. 答案:C 说明:重力与引力的关系:引力除产生重力外,还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因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处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不同,故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重力大小不同,在两极最大,赤道最小. 【例3】解析:如图2-7所示. 说明:弹力是一种接触力,一定在接触处发生,画弹力的方向时,作用点要画在接触处,最好有参照物如指向球心、加垂直号等. 【例4】解析:A 向上提起的高度为弹簧增加的长度.开始时,弹簧被压缩,对A 有mg=kx 1,离开地面时,弹簧被拉伸,对B 有2mg=kx 2,A 上提高度x =x 1+x 2=3mg/k 【例5】解析:因为f=μN=O.1×200N=2ON ,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fm=2ON ,所以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OFm ,所以物体相对平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20N ,方向水平向左. A B C D 图2-1-11

马原,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docx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B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D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4.实践的中介是( A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D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科学家尼葛洛庞帝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C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0.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C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1.“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B )

第二章__相互作用 教师用版本

第二章相互作用 第 1 课时力、重力、弹力 基础知识归纳 1.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②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运算法则为平行四边形定则. ④独立性:一个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⑤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 (4)力的表示 可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表示,其中力的图示包含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 (5)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③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 2.重力 (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周围的物体,无论与地球接触与否,运动状态如何,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因此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2)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大小:G=mg. (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分布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3.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处有弹性形变;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弹力和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4)大小:弹簧类物体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

高考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单元 力 重力和弹力 摩擦力 【例1】如图所示,两物体重力分别为G 1、G 2,两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弹簧两端与物体和地面相连。用竖直向上的力缓慢向上拉G 2,最后平衡时拉力F=G 1+2G 2,求该过程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 练习 1.关于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 C.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D.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2.如图,两本书A 、B 逐页交叉后叠放在一起并平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 上,设每张书页的质量为5g ,每本书均是200张,纸与纸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问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力才能将它们 拉开?(g 取10米/秒2) 3、弹簧秤的读数是它受到的合外力吗? 【例2】 小车向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恰好沿车后壁匀速下滑。试分析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速度方向的关系。 例题分析: 例3、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B 、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D 、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平行。 例4、如图所示,物体受水平力F 作用,物体和放在水平面上 的斜面都处于静止,若水平力F 增大一些,整个装置仍处于静 止,则: A 、 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一定增大; B 、 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 、 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F k 2 Δx 2/ k 1 G 1 Δx 2 G 2 Δx 1 Δx 1/ F G 1 G 2 k 2 k 1 a v 相对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50-5P ,供给函数为Qs=-10+5p。(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 )(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5)利用(1)(2 )(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 (1)将需求函数Qd = 50-5P和供给函数Qs =-10+5P 代入均衡条件Qd = Qs ,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 代入需求函数Qd =50-5p ,得: Qe=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图略)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 和原供给函数 Qs=-10+5P, 代入均衡条件Q d= Qs ,有: 60-5P=-10+5P 得Pe=7 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d方程,得Qe=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7 , Qe=25 (图略) (3) 将原需求函数Qd =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5+5p , 代入均衡条件Qd =Qe ,有: 50-5P=-5+5P得Pe= 5.5 以均衡价格Pe= 5.5 代入Qd =50-5p ,得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 Qe=22.5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中,均衡点 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10+5P 和需求函数Q=50-5P表示,均衡点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6 且当P =6 时,有Q= Q d= Qe =20 ,同时,

第二章 相互作用参考答案

第二章相互作用 2.1 重力弹力摩擦力 高频考点一力的基本概念和重力 知识点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共存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 知识点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 (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 例1.(2020·浙江金华调研)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例如,一个人用很大的力挥动网球拍,却没击中球,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物体冲上光滑斜面,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这个力没有施力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说明这个力就不存在 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答案】C 【解析】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也离不开受力物体.一个人用很大的力挥动网球拍,却没击中球,球拍对球并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物体冲上光滑斜面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向上的冲力,故B错误;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说明这个力就不存在,故C正确;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磁铁吸引铁钉,是磁铁的磁场对铁钉产生的作用,不能说明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故D错误. 例2.下列生活现象中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 向上抛出后的小球能够向上运动是因为小球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高三一轮复习基础过关第二章相互作用 第三节 物体的平衡练习一

第三节 物体的平衡 练习一 1.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叠放A 、B 两物体,若在B 物体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两物体均静止,则B 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A .一定是6个 B .可能是4个 C .可能是5个 D .可能是6个 答案 CD 2.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A .等于零 B .大小为12 mg ,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为32 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析:由题意可知,kL =mg ,物体在斜面上静止时,设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F f ,由平衡条件得kL +F f =2mg sin θ,可得出F f =0,故选A. 答案:A 3.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 与B ,物体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均静止.已知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A .物体 B 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 B .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为m A g cos θ C .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0 D .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为m B g -m A g sin θ 解析:对B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则水平方向上:F f =F T ·cos θ 由于F T =m A g ,所以F f =m A g cos θ,故A 错,B 对; 因为摩擦力不为零,所以压力不可能为零,故C 错误;竖直方向上:F NB +F T sin θ=m B g , 所以F NB =m B g -F T sin θ=m B g -m A g sin θ,故D 对. 答案:BD

【最新推荐】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同步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课时作业6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6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时间:45分钟 1.(多选)如图为一位于墙角的斜面,其倾角θ=37°,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弹簧水平放置,物体在斜面上静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则(AC) A.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B.弹簧弹力可能是4 3mg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D.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解析:首先可以确定物体受向下的重力、弹簧水平向右的拉力、 垂直斜面的支持力,由平衡知识可知,物体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A、C正确;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与物体的重力和弹簧的水平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不可能竖直向上,D错误;若拉力为4 3mg, 则拉力垂直斜面向上的分力为4 3mg·sin37°=0.8mg,等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这样物体对斜面没有压力,不可能平衡,B错误.2.如图所示,细绳一端与光滑小球连接,另一端系在竖直墙壁上的A点,在缩短细绳小球缓慢上移的过程中,细绳对小球的拉力F、墙壁对小球的弹力F N的变化情况为(C) A.F、F N都不变B.F变大、F N变小 C.F、F N都变大D.F变小、F N变大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设绳子与墙的夹角为 θ,由平衡条件得:F=mg cosθ ,F N=mg tanθ,把绳的长度减小,θ增加,

cosθ减小,tanθ增大,则得到F和F N都增大,故选C. 3.(多选)如图所示,一根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拴一个重为G的小球,开始时轻绳处于竖直状态,轻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G,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使球缓慢地移动,则在小球缓慢地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力F逐渐增大 B.力F的最大值为3G C.力F的最大值为2G D.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的最大值为60°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mg tanθ,θ逐渐增大,则F逐渐增大,故A正确;如图乙所示,小球缓慢移动 的过程中,θ逐渐增大,T的最大值为2G,则可得cosθ=G 2G =1 2 ,θ =60°,此时F达到最大值为3G,故B、D正确,C错误.

高三一轮复习基础过关第二章相互作用 第二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一

第二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练习一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力中,不能使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有( ) A .3 N,4 N,5 N B .2 N,3 N,6 N C .4 N,6 N,9 N D .5 N,6 N,11 N 解析:欲使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力必为零.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时,若三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则其中的两个力为同一方向,这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若三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三个力必组成一个力三角形.对照上述分析,选项B 对.答案:B 2.将一个力F 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哪种或哪些分解方法是不可能的 ( ) A .分力之一垂直于F B .两个分力与F 都在同一直线上 C .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 的大小相同 D .一个分力与F 相同 【解析】 把一个力分解,如果不加限制条件,将有无数组解,本题的限制条件为两个分力不为零,故分力之一可以垂直F ,也可以与F 等大,甚至两分力都与F 在同一直线上,但一分力与F 相同是说大小和方向均相同,则另一分力一定为零.故D 项不可能. 【答案】 D 3.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一定大于重力 B .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一定等于重力 C .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一定大于摩擦力 D .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一定等于摩擦力 【解析】 由受力分析图和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方向F x -F f =0,竖直方向F y +F N -mg =0.故D 项正确.【答案】 D 4.有两个共点力,F 1=2 N ,F 2=4 N ,它们合力F 的大小可能是( ) A .1 N B .5 N C .7 N D .9 N 解析:由|F 1-F 1|≤F ≤|F 1+F 2|知,B 选项正确.答案:B 5.两个大小分别为F 1和F 2(F 2<F 1)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 满足 ( ) A .F 2≤F ≤F 1 B.F 1-F 22≤F ≤F 1+F 22 C .F 1-F 2≤F ≤F 1+F 2 D .F 12-F 22≤F 2≤F 12+F 22 解析:两个分力同向时合力有最大值,两个分力反向时合力有最小值,当两个分力互成一个夹角时,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其值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随夹角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C 6.如下图所示,物块a 、b 的质量均为m ,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 A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g B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 D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2mg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一讲 重力 弹力 1.跳高运动员在下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中,重心最能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 ) 解析:四种过杆姿势中,前三种过杆时,重心均在杆之上,而背越式过杆时,头、躯干、腿依次过 杆,身体的大部分与杆接近甚至低于杆,所以选D. 答案:D 2. 图2-1-10 ,如图2- θ,方向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1v 点,反弹后速度为O 角撞击θ与球桌边框成0v 台球以速度1-10所示.OB 垂直于桌边,则下列关于桌边对小球的弹力方向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可能沿OA 方向 B .一定沿OB 方向 C .可能沿OC 方向 D .可能沿OD 方向 解析:台球与球桌边框碰撞时,受到边框的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应与边框垂直,即沿OB 方向, 故选B. 答案:B 3. 图2-1-11 一个质量可以不计的弹簧,其弹力F 的大小与长度l 的关系如图2-1-11中的直线a 、b 所示,这根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1 250 N/m B .625 N/m C .2 500 N/m D .833 N/m 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直线a 对应的阶段,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F 随着缩短量的减小而减小,当弹簧长度为12 cm 时恢复原长;直线b 对应的是弹簧的伸长阶段,弹力F 随伸长量的增大线性递

增.由此可看出当弹力F =100 N 时,弹簧对应的形变量x =4 cm ,根据胡克定律可求出弹簧的劲 2 500 N/m.=F x =k 度系数 答案:C 4. 图2-1-12 (2010·重庆联合诊断)如图2-1-12所示,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 .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 .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D .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 解析:球在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挡板的弹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则球受到的合力水平向右,为ma ,θcos N ,ma =θsin N -1F ,由正交分解法得:1F ,挡板对球的弹力为θ如图所示,设斜面倾角为 正确.D ,可见,弹力为一定值,θtan G +ma =1F ,解之得:G = 答案:D 5. 图2-1-13 如图2-1-13所示,质量为2m 的物体A 经一轻质弹簧与地面上的质量为3m 的物体B 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物体A ,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体C , 物体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一切摩擦. (1)求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 (2)把物体C 的质量改为5m ,这时C 缓慢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时B 仍没离

高考物理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微受力分析备考炼习

14 受力分析 [方法点拨] (1)受力分析的两种顺序:先场力后接触力,或先已知确定的力后未知不确定的力.(2)可从三个方面检验:①各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②判断能否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③换角度(整体隔离)分析是否矛盾. 1.如图1所示,轻绳一端连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Q,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与小球P连接,P、Q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图1 A.Q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Q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Q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D.Q受到的轻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左下方 2.如图2所示,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斜劈C上叠放了A、B两个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三者均保持静止状态.关于A、B、C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物体A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物体B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物体B对C的作用力可能与斜劈表面夹角为90° D.地面可能对C有摩擦力作用 3.(多选)(2017·扬州市期末)如图3所示,将一长方形木块锯开为A、B两部分后,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 ) 图3 A.B受到四个力作用 B.B受到五个力作用 C.A对B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D.A对B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向下

4.(多选)(2018·泰州中学模拟)如图4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a一定受到4个力 B.b可能受到4个力 C.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5.如图5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m B,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B( ) 图5 A.只受一个重力 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 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 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 6.(2018·淮阴中学调研)如图6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紧贴墙壁.若在斜面上放一物体m.再给m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M、m均保持静止,则小车受力的个数为( ) 图6 A.3 B.4 C.5 D.6 7.(多选)如图7所示,顶角为θ的光滑圆锥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均质圆环套在圆锥体上,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一、力的认识 例:请你用一个点代表受力物体,作出以下几个力的图示,并指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水平桌面对放在桌面上的书产生5 N 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2)某人用800 N 的力沿与水平线成30°角斜向右上方拉一辆小车. (3)静止于倾角为30°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产生1 000 N 的压力. 二、重力 例:把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l 的匀质链条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多少?把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棱长为a 的均匀正方体,绕其一条棱翻转时,其重心位置升高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三、弹力 1、弹力方向的判断 例1:如图所示,一根筷子放在光滑的碗内,筷子与碗壁、碗边都没有摩擦.作示意图表示筷子受到的力. 例2: 画出下列物体A 受力的示意图. 2、弹力大小的计算 例: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和B ,质量均为m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 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再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 、B 两 小球,如图所示.然后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小球A ,使三线均处于 直线状态,此时OB 线恰好位于竖直方向,且两小球都静止,小球可 视为质点,则拉力F 的大小为 ( ) A .0 B.3mg C.33 mg D .mg 3、弹簧模型

例: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60°,10 kg的物体通过弹簧与斜面 上的固定板相连,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当弹簧长度 为22 cm和8 cm时,物体分别位于A点和B点,且此两点是物 体刚好可以平衡的点,试求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四、摩擦力 1、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例1:一只玻璃瓶,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受到摩擦力?如果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1)瓶子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 (2)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 (3)瓶子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上. (4)瓶子压着一纸条,扶住瓶子把纸条抽出. 例2: 如图所示,甲物体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乙物 体上,乙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增大外力F,两物体仍 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物体对甲物体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乙物体对甲物体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C.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一定增大 (2) 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例1.重量为1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________.如果用20 N 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 例2 如图所示,人重600 N,木块A重400 N,人与木块、木块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求: (1)人对绳的拉力; (2)人脚对A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浙江专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创新学案

第2课时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 ,这一个力就叫做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产生的效果定义:如果一个力(1)。分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合力那几个力的 的关系。 等效替代关系:合力和分力是(2) 2.共点力 交于一点的力。 延长线或作用线的,同一点作用在物体的 3.力的合成 的过程。 合力定义:求几个力的(1) 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 ,的合力共点力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 方向和大小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平行四边形 4.力的分解 (1)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作为平行四F 定则。把一个已知力平行四边形同样遵守,逆运算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2)的两个分力。 F 就表示力两个邻边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F 与力,那么,角线对边形的 对大小、方向不同 无数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如果没有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3)的分力。在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5.矢量和标量 如位移、速度等。,定则平行四边形叠加时遵循,的物理量方向矢量:既有大小又有(1) 如时间、路程等。 ,法则相加算术按计算时,的物理量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2) 【思考判断】 1.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 ) 2.两个力的合力至少比其中一个分力大( × ) 3.4 N 的力能够分解成3 N 和6 N 的两个分力( √ ) 4.一个力只能向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 × )

5.分力和合力都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 ) 考点一 力的合成(c/c) [要点突破] 1.合力和分力关系 (1) 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时,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 力,也可以小于分力。 (2)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它们并不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3)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 2.合力大小的范围 。 2F +1F ≤F ≤|2F -1F |:两个力的合成(1) 2F +1F ≤合F 0≤则,若能,看能否组成三角形,三个力的合成:以三个力的大小为邻边(2)最小值为三力中最大力减去两个较小力之 ,则合力的最大值仍为三力之和,;若不能3F +和。 [典例剖析] 【例1】 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与两分力夹角θ的关系曲 线,关于合成F 的范围及两个分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 N ≤F ≤14 N B.2 N ≤F ≤10 N C.两力大小分别为2 N 、8 N D.两力大小分别为6 N 、10 N 10 =F21+F 2即,N 10 合力为,垂直时2F 、1F 即两分力,π12=θ当,由图可知 解析=1F 联立两方程解得:,N 2 =|2F -1F |合力为,方向相反时2F 、1F 即两分力,π=θ当,N F ≤N 2 即,2F +1F ≤F ≤|2F -1F |则两力的合力范围为,)N 8 =2F ,N 6 =1F 或(N 6 =2F ,N 8 ≤14 N ,故A 正确,B 、C 、D 错误。 答案 A 【例2】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下 θ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OP ,N F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P 的作用下静止于F 在水平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06第二章《相互作用》测试题一

2013届高三物理测试题 《相互作用》 时间2012-8-6 高三____ 班 姓名 学习小组_____ 组内编号____ 组内评价_____ 老师评价_________编制: 王长顺 审核:_______ 包科领导:__________ - 1 - 第二章《相互作用》测试题一 序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10×4=40) 1.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 1和F 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 ,则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 ) A .2F B . 2 2 F C .2F D .F 2.一根质量可以不计的细线,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现把重量 G =F 的重物通过光滑的重量不计的小钩挂在这根细线上,两手握住细线的两端,开始时两手并拢,然后沿水平方向慢慢地分开,为了不使细线被拉断,细线的两段之间的夹角不能大于 ( ) A .60° B.90° C.120° D.150° 3.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 环向右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F N 不变,f 变大 B.F N 不变,f 变小 C.F N 变大,f 变大 D.F N 变大,f 变小 4.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与对斜面的压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M .N 两个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到达O 点,此时α+β=90°,然后保持M 的示数不变,而使α角减小,为保持结点位置不变,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减小N 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 B .减小N 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 C .增大N 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 D .增大N 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 6.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 1是主动轮,O 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 1顺时针起动时,若皮带 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 A .向上,向下,向下,向上 B .向下,向上,向上,向下 C .向上,向上,向下,向下 D .向下,向下,向上,向上 7.如图2所示,力F 作用于物体的O 点,要使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OO′,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 A .θcos F B .θsin F C .Ftan θ D .Fcot θ 8.如图所示,长12m 、质量为50kg 的粗糙水平木板右端有一竖直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1,质 量为50kg 的人立于木板的左端。木板与人都静止。当人以4m/s 2 的 加速度向右奔跑至板的右端时,立即抱住立柱。取g=10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50N ,人奔跑的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 ,方向向右; B 、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200N C 、人在奔跑的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 ,方向向左, D 、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的右端时,人相对木板运动的距离为6m 9. 如图3所示,物体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kg ,m B =6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0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60N 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拉力F <12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 时,开始相对滑动 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 .当拉力F >24N 时,两物体间才有相对运动 10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 1,OO 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 、O 1、O 2转动,在O 点悬挂一重物M ,将两相同木块m 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 f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 F N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 1,O 2始终等高,则( ) A .F f 变小 B .F f 不变 C .F N 变小 D .F N 变大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和实验题。(每空3分,3×6=18) 11.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 (1)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 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 ,把L-L 0作为弹簧的伸长x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 ( ) (2)如图甲所示为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装置,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B 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 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的定点P 对应的刻度如图乙中的虚线ab 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 点对应的刻度如图乙中的虚线cd 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 ,重力加速度g 取9.8 m/s 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N/m ,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_____cm. 12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实验中需要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索,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填相应的字母)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橡皮条一定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弹簧秤与木板平行 1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矩形小零件的长和宽时,螺旋测微器上的示数如图 (a)和图(b)所示.图(a)的读数是 ___ mm 。图(b)的读数是 _____ c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