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

革试点研究课题的管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要着重研究义乌市国

际贸易改革试点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利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释义乌在改革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条义乌市改革办负责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的管理。

第二章选题

第四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的选题,主要以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指南的形式公布。

第五条课题指南的制定,须在改革办关注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广泛征集研究课题,由改革办汇总审定。

第六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坚持为我市的发展和改革服务;

2.能够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我办重要工作提供支持,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研究目标明确,方案合理可行;

4.研究人员具备较高的调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第三章申报

第七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包括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其中重点课题为研究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中的重大问题的课题;一般课题为研究改革试点中具有某一方面价值的课题。

第八条凡在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单位工作具备主持或承担课题研究能力和条件的工作人员,均可提出申报。申报时,应认真填写《义乌市改革办年度研究课题申报表》。

第九条申请人可从义乌市改革办官方网站查看和下载课题申报的有关材料,根据《课题指南》和《课题申报表》的要求设计课题。

第十条课题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受理,受理期限以当年申报通知发布时规定的期限为准。

第十一条申报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应符合以下条件:

1.选题须符合当年发布的课题指南的要求。

2.课题负责人只限一人,必须真正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者,不得申请。

3. 实行一人申报一项的原则,课题负责人不能同时申报二项以上(含二项)的课题。

4.申报课题的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研究时限为半年。

第十二条课题承担单位按本办法规定对网上和书面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签署意见。课题承担单位须在申报期限内,将本单位审查合格的申报表寄送至义乌市改革办。

第四章立项和管理

第十三条课题申报工作每年1月份和7月份进行,重点课题根据需要,及时增列计划。申报的课题,先由市改革办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经专家评估后,提出年度立项的课题建议计划,经改革办主任办公会议审定后发布立项课题文件。

第十四条获得立项的课题研究实行课题负责人责任制,负责人享有在课题申报中所规定的各项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

第十五条为保证课题正常进行,按时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义乌市改革办负责提供义乌相关部门的联络和协调工作,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十六条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课题承担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同意,报义乌市改革办审批:

1.变更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要成员;

2.改变课题名称;

3.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

4.变更课题承担单位;

5.中止课题研究;

6.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

第十七条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市改革办撤销课题: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研究成果未通过第一次鉴定,经修改后仍未能通过第二次鉴定;

3.结题成果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4.擅自变更研究内容和方向;

5.不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和递交研究成果;

对被撤销课题将视情况分别给予追回经费、市改革办在官方网站上通报批评,取消课题组成员三年申报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资格。

第五章经费管理

第十八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由义乌市财政拨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财政、财务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同时要方便科研。课题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也不得用于与完成课题无直接关系的开支。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九条课题经费分两期拨付,申报立项后给予第一期5000元经费。第二期经费视鉴定等次而定,优秀给予10000元,良好给予5000元,合格给予1000元,等次为不合格的不再拨付经费。经费下拨到课题承担单位的银行帐户,不分拨给课题组成员个人。多单位承担课题的经费,一般拨到第一承担单位。

第二十条成果鉴定费(包括鉴定专家劳务费、鉴定材料邮寄费、鉴定会会务费等)由义乌市改革办统一安排支付。

第二十一条对未通过成果鉴定的课题,暂不拨付第二期研究经费。待课题重新鉴定为合格后再拨付第二期研究经费。

第二十二条因课题负责人出国、生病或其他原因而要求中止的课题,由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后,报义乌市改革办予以撤销。

第六章成果鉴定、验收和结题

第二十三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完成的最终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为保证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研究报告须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方能结题。

第二十四条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在义乌市改革办官方网站上下载和填写《鉴定(验收)结题审批书》,由承担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盖章后,连同研究成果一起报送义乌市改革办提出鉴定结题申请。

报送的书面结题材料包括《鉴定(验收)结题审批书》一式3份、最终研究成果一式6份,成果要报一式3份。

课题的最终成果要求体例完整,字数符合要求:研究报告10000字以上。

第二十五条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由义乌市改革办组织专家以会议的方式进行鉴定,一般课题可采取通讯鉴定的形式。鉴定必须在个人鉴定的基础上由鉴定组组长归纳写出集体鉴定意见,并经鉴定组组长签字。

第二十六条第一次未通过鉴定的课题,允许课题组在3个月内对成果进行修改,并重新申请鉴定,重新鉴定的费用由课题负责人承担。重新鉴定仍不能通过的,按撤销课题处理。

第二十七条课题鉴定小组应由课题研究相关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领导、专家

组成,鉴定小组成员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被鉴定课题的课题组成员不得参加鉴定小组。

第二十八条研究成果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获得义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的,经市改革办负责人同意后,可以免于鉴定。

第二十九条研究成果鉴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通过鉴定的课题,由义乌市改革办颁发《结题证书》。

第三十条研究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一般应先在改革办刊物上发表。不论公开发表或向有关领导、决策部门报送时,均应注明“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字样。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所有权归义乌市改革办所有。

第三十一条所有未正式公开的研究内容、数据材料、重要结论,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单位或个人名义对外泄露和公开发布。课题承担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及制度。如需发表,须征得改革办同意。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义乌市改革办。

(国际贸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国际贸易)跨境贸易人民 币结算试点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目录 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意义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基本内容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发展现状 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发展趋势及前景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壹、意义 2008年12月,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和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和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次上海市和广东省4城市成为首批落实试点城市。 央行有关方面负责人日前指出,实现人民币贸易结算,是市场对人民币结算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顺应形势的自然结果。 早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和有关邻国就已开始于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迄今为止,我国已和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朝鲜和哈萨克斯坦八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有关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不断增长,将本币结算从边贸扩展到壹般国际贸易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内地和港澳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近些年内地和港澳之间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于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我国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汇率均经历了剧烈波动,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对贸易融资产生了较大冲击。汇率的剧烈波动和贸易融资的萎缩,均对贸易需求产生不利影响。于美元和欧元汇率剧烈波动中,我国企业和贸易伙伴国企业普遍希望使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从而规

义乌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

义乌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 义政发〔2010〕102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公交体制改革,提升公交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国际商贸名城建设,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国际商贸名城目标,坚持公共交通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打破城乡公交二元结构,构建政策统一、运作高效、利益协调、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为全市人民提供安全、便捷、优惠、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地位。全面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构建符合国际商贸名城的公共交通体系。 1.编制《义乌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义乌市优先发展城乡公交五年行动计划》等,确保公共交通在规划用地、建设投资、路权分配、政策扶持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2. 推进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加密公交线网和公交班次,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步伐,积极选用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公交车辆,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时,打破城乡公交二元分割局面,政府适当补贴,逐步实现公益性公交,引导群众选择公交出行为主要出行方式。 3.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用地,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公交专用道、停车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道路改造建设,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港湾式停靠站的改造建设,强化以“公交优先”为重点的交通组织管理,全面推进公交路权优先。完善“政府投资、企业化运营、有偿使用”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办法。同时,深入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建成城乡一体的公交IC卡系统,并覆盖出租车收费。 (二)建立公共交通适度竞争机制。整合市域内公交业务,实行公交线路经营权公开招投标制度。改革初期对稠北公司、稠廿公司、廿三里公交公司的市域内公交业务进行整合,暂时由恒风交运和万方交通两家公司经营,在线路经营权到期或新线路开发时,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营运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其他运输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最终使得我市公交行业保持在3-5家企业适度竞争的状态。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大纲 1、导论(A老师编写,1万字)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工作任务: 案例导入: 1、1国际贸易实务得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实务得含义,起源与发展。 1、2 国际货物买卖适用得法律与惯例 国际贸易中所适用得法律与国际惯例,国际货物买卖中所遵循得原则 1、3本课程学习方法及要求 学习载体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2、国际贸易术语(D老师编写,3 万字)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工作任务: 关键词: 案例导入: 4、1 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贸易术语得含义,适用得惯例等 4、2 六种主要贸易术语 《2000通则》中对六种贸易术语得具体规定,各术语之间得比较,穿插案例进行说明。 4、3 其她七种贸易术语 4、4贸易术语得选用 学习载体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3、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谢海燕老师编写,3 万字)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工作任务: 关键词:

案例导入: 2、1交易磋商前得准备工作 出口交易前得准备工作;进口交易前得准备工作 2、2 交易磋商得形式、内容及程序 2、3合同得成立与书面合同得签订 什么就是合同,合同成立得条件,书面合同得形式、内容、注意事项等 学习载体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4、商品得品名、品质、数量与包装(C老师编写,2 万字)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工作任务: 关键词: 案例导入: 3、1 商品得品名 命名得方法、意义、注意事项等 3、2商品得品质 品质得含义、对品质得要求、表示品质得方法及品质条款等 3、3商品得数量 列出相关公约或惯例得条款 3、4商品得包装 学习载体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5、国际贸易商品价格(E老师编写,2 万字)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工作任务: 关键词: 案例导入: 5、1作价原则与方法 5、2计价货币得选择 5、3 价格换算与成本核算 穿插例题讲解。 5、4佣金与折扣 5、5 买卖合同中得价格条款 学习载体 本章小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提纲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提纲 题型:1.判断(对或错)2.多项选择3.简答题4.材料分析(贸易摩擦与出口信用保险二选一)1.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最根本)2.引进先进技术设备3.利用外资4.开展国际劳务合作5.发展对外合作6.设立经济特区 2.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商品:机电产业 3.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核心(扩大出口贸易) 4.现阶段我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内容 适当组织消费品进口、组织重点建设物资进口、确保加工贸易物资进口 5.我国对外贸易国际法渊源:《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中国的《加入议定书》、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承认的国际贸易惯例 6.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其中逆差主要集中于运输,旅游,保险服务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类别,其他商业服务,建筑服务,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实现了较大数额的顺差7.提供我国进出口信贷的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 8.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应该加大服务贸易 9.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出口信用保险是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承担的风险特别巨大,且难以使用统计方法测算损失概率,一般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这种保险,所以大多数是靠政府支持来经营的(非营利性) 10.10个国家经济“新特区” 上海浦东新区(2005.6) 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天津滨海新区(2006.5)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市(2007.6)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2007.6)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2007.12)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2007.12)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广东深圳市(2009.5) 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沈阳经济区(2010.4) 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省(2010.12)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义乌市(2011.3)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11.2006年商务部制定商业领域的“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及格局 商务领域的六大发展目标:一是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二是国内流通业实现快速发展。2010年,国内贸易就业人员将达到7100万,年均增加180万。三是外贸增长方式实现重大转变。2010年,进出口调控目标为23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出口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四是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发展。2010年服务进出口预期目标为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出口结构明显改善。五是外商投资效益明显提高。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比“十五”期间有所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六是“走出去”战略实现重大发展。5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分别达到1300亿美元和250亿美元。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改革方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改革方案 国际经济贸易系 指导思想: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 具体做法: (一)、调整教学计划,整合课程结构,深化课程容改革。 1、以就业为课程主要目标,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不再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容的“实际、实用、实践”,理论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书在教学涵上的统一,学完课程后,学生可以考取相关的职业书。 2、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容的分量。(目前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环节等实践性教学容所占比例达60%)。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126课时(含实训周24学时),每周6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

(二)、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章节配套实训练习)、专业技能训练(以业务过程为导向的模拟实训—实训周)、综合应用技能训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资格培训---单证员、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培训)、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三)、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 进行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取得较好效果。 (四)、教材使用与建设。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在教材使用上,我们把握的原则是:1.应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目标的实现;2.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3.教师必须根据上述要求,处理教材容、通过改造教材,形成最佳教学容组合。 目前已基本完成《国际贸易实务》《国贸实务实训指导书》以及《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册》等三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2008年二月底能作为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待使用一轮并逐步修改完善后争取在今年暑期正式出版。 (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大纲 适用对象:经济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市场营销本科专业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国际贸易的整个流程进行模拟训练,包括、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等,涉及到银行、保险、海关、运输等各个部门,需要填制各种单据,包括信用证申请书、报验单、报关单、出口结汇单据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覆盖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商法、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等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操作性很强。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的整个流程及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进出口贸易合同的磋商与签订。 2.进出口贸易合同履行的整个流程。 3.进出口业务中各种单据的制作。 实验方式:本课程实验内容进行上机操作。 基本要求: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以便顺利完成实验要求。 2.每人至少完成一笔进口业务和一笔出口业务。进口业务与出口业务可以同时进行。 3.写出实验日记。 4.实验完毕后应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为按实验指导书要求编写的实验结果,包括进口业务和出口业务所涉及的各项内容,交打印版和电子版各一份。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考核方法与规定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成绩评定采用考查方法进行,根据实验态度、出勤率、实验质量、实验日记、实验总结、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定。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五、综合训练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与建议: 1.本课程与其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 2.课外练习方面的要求: 要求学生课外多阅读贸易谈判方面的参考书籍;查找外贸业务的相关案例。 \大纲制定人:田小伟大纲审定人 制定时间:2014.08.27

国际贸易实务学习心得

学习《国际贸易ABC》课程的总结 学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姓名:李雷波学号:041111235 一、学习《国际贸易ABC》的目的与意义 国际贸易这门课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学科,通过系统地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我们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基本做法,熟悉了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同时掌握了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经过近一学期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的学习,同时在老师平时的悉心教导下,我对国际贸易这门学问有了一些了解,并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想,也为我们将来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知识经济也成为了主流。如何在贸易大潮中取得先机,如何利用贸易更好的发展经济、改善国民生活质量,这些都是一个国家要思考要探索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一直保持举世罕见的高速增长。但是,我们深知,经济总量上的增长并不代表经济质量的真正发展,以此我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比例排,分别是“出口、投资、消费”。出口是主要增长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在对外贸易上,就是要转变出口结构,从以低价产品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转变。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想没有人可以完全对国际贸易丝毫不懂。 国际贸易的最大意义也在于此。同时,作为个人,要适应这样的时代,或者想要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有所作为,就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 二、学习《国际贸易ABC》的主要收获 课堂上讲到的保税区,自贸区,以及各类进出口贸易,WTO,达芬奇造假,复出口,服务类型,中美贸易统计顺逆差差异,以及一些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开拓了视野,IMF,ITO ,GATT,TTIP,TPP等深深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对经济贸易的兴趣大门就此打开。 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保险和费用问题。因为国际贸易术语大都用以划分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风险和费用,进出口贸易操作其实就是国与国之间商品的交换,而在交换过程中就离不开运输,运输中就存在风险。进出口商为了降低风险避免损失,货运保险就成了业务操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进出口业务操作内容其实很多,涉及面很广,涉及到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应用。既有出口业务,又有进口业务;既要掌握国际法律与惯例,学会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又要学会有关的计算方法。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帮助我们充实自己并能解决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多了解一些国际贸易的知识是有助于提高我们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力的。 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国内外常用的贸易政策,认识和理解国家有关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同时启发加入WTO后我国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蓓李蕾 一、课程描述 《国际贸易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本课程是为培养商务应用型人才所设置的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在理解贸易术语和货物、贷款的前提下,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履行与管理方法。本课程主要讲述贸易术语和出口价格核算,国际货物运输,货物的保险和贷款的结算、检验与索赔,掌握对进出口合同的管理工作,以便应用于实际工作。 二、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是从事贸易活动人群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具备运用相关的贸易、运输、保险、金融方面的知识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工作的职业能力。 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以满足对外贸易岗位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为原则,既要考虑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现实基础,又要考虑新时期高职人才规格的发展要求。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应用理论和实务模拟应用技能两大部分,既要突出国际贸易中各环节的操作应用,又要有对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基本指导。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既要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操作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素养的养成,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1.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熟悉产品,掌握选择产品的技巧; (2)能够了解市场,确定调研目标,制定调研计划并撰写调研报告; (3)能够采用有效途径寻找客户,掌握寻找客户的方法,确定目标客户; (4)能够选择潜在的客户,制订进出口货物经营方案。 (5)能够进行交易商品的成本核算并合理报价; (6)掌握交易磋商的内容以及程序,具有商务谈判和函电处理的能力; (7)能够运用交易磋商的技巧与客户进行询盘、发盘、还盘、直至接受; (8)能够根据双方意图制定合同各个条款,签订合法有效的贸易合同; (9)熟悉国际贸易惯例与法规,并应用于贸易的实际操作。

义乌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的探索

义乌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的探索 进入新世纪以来,义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义乌市场实现了“以国内贸易为主”向“内外贸并重、努力发展国际贸易”的转变,城市发展定位从“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向“打造国际商贸名城”的转变,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近三倍,人口快速集聚,县镇两级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任务日益繁重,原有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不适应性也逐步突现。为有效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编委办、法制办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4年以来,义乌相继开展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扩权强镇改革、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等多项改革,在增加政府履职能力、提升政府管理绩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根据本次专题研讨班的要求,就义乌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作重点探讨。 一、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基本情况 义乌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始于2004年,当时义乌作为全省唯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县级市试点,通过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市容环卫、绿化、市政、规划等方面的全部以及工商、环保、公安交警、卫生等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相关监督检查权。通过五年多的试点,基本实现了执法队伍统一、标准统一、覆盖城乡、政令畅通等目标,达到了试点工作的先期要求。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包括: (一)职能划转不够彻底。虽然成立了综合执法局,但多头执法、职责交叉、机构重复设置、部门间相互推诿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试点领域过于狭窄。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的职责大多停留于城市管理领域,试点预想的整体功能得不到全面发挥。 (三)乡镇管理体制不顺。目前乡镇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部分经济强镇初步具备小城市特点,传统的乡镇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实际需要,“看到管不到,管到看不到”的现象普遍存在。 为此,义乌市决心结合扩权强镇改革,开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工作。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创新与实践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NO.6,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142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创新与实践研究 ——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佘曙初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摘 要: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是培养人才、科研和服务社会,如何正确处理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个社会职能的关系是服务地方的前提,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存在差异性,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的特点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因此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力度,探索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专业特色、人才特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F740.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6-0142-2 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对地方高职院校的要求 2011年,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1个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方案》明确了义乌试点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到2020年,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方案》还提出建立新型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义乌市场建设、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等9方面的试点主要任务。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构筑区域合作优势和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等6方面的保障措施。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作为地方院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及对外培训,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引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打造国家级的国际商贸类公共实训基地,推进创业园和创意园建设,助推义乌虚拟市场及创意产业发展。建好人才驿站,构筑人才高地,设置调整专业,优化布局。依靠自身的理念创新、内涵提升、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融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和经济社会建设中来。实现高职教育的规模化、专门化和特色化。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分析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涵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它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本文所指的社会服务主要是狭义的社会服务。目前高职院校中既存在服务社会效果不明显,又存在着社会服务与教学和科研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要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三者之间能够协调发展。从狭义的社会服务来看,社会服务能够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发展,通过社会服务直接了解社会新的需要、新的问题,为教育补充最新的内容,为科研提供前沿的信息与课题,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积累,又都成为高校社会服务的前提和优势。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必须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相一致,要结合社会经济需求进行学科专业、科研主攻方向的调整,引导教学科研人员结合社会经济问题、技术问题进行应用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使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要符合教学和人才培养,要符合科学研究和教学科研队伍的建设,符合学院的办学特色。 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实践及创新研究 (一)人才培养实践及创新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改革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是第一大任务,也是高校社会服务的核心内容。教育部、财政部2011年联合下发《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提到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统合,在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被确定为“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为一些地方企业重点 科技项目攻关做出了贡献,并取得了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地方高职院校要通过对社会人才需求的预测,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制定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围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提高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新专业,通过重 作者简介:佘曙初(1980-),女,湖北荆州人,研究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教学 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GZYLX2011009)阶段性成果。 网络出版时间:2013-02-21 08:2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sj.com/doc/6b3891732.html,/kcms/detail/53.1133.D.20130221.0824.078.html

(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综合营销管理人才的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卖的程序、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具体做法和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学会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便按国际规则办事,更好地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通过阐述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程序、国际惯例和实际案例,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洞察形势、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基本做法、通行惯例和普遍原则,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从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五、课程学时安排 六、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外贸发展格局,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原则,了解进出口贸易的一般程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世界及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内容:世界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主要贸易伙伴 重点讲授: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课程建设.docx

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课程建设如今,国际贸易已步入“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飞速发展,甚至渗透寻常百姓的生活。20XX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到20XX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在此大环境下,传统的教材和课程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建立与时俱进的网络课程迫在眉睫。 1、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掌握贸易理论、熟悉国际管理、懂得操作实践、完成涉外经贸决策的国际贸易人才。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全面的职业综合能力。目前“互联网+”背景下,还要求能够合理应用互联网营销工具进行电子信息的全面收集与整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经贸活动,成为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尤以以下几方面人才需求最为明显: 1.1对从业人员网络信息技术的要求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交易形式,主要运用到Internet网络技术、Web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贯穿电子商务的全部流程。商家利用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发布广告和商品信息,而客户利用网络寻找商品信息,

贸易磋商谈判、订购、支付、物流配送等过程全部需要依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虽然不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仍然不断会有新技术涌现。这也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熟悉与操作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 1.2对从业人员前沿金融和贸易知识的需求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金融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的金融模式已无法满足需要,这就需要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掌握最新的互联网金融知识。例如支付方式,由于信用证、托收等方式手续复杂、费用高,从业人员需要对它们的原理与流程熟记于心才能避免后续纠纷。 1.3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 作为一名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还应当具备以下能力或素质:一、良好的个人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遵守职业纪律;二、一定的英语水平。确保对外沟通与交易流程中无语言障碍;三、文字表达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能“把产品介绍清楚”、“把问题说清楚”,沟通顺畅高效;四、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自我调控情绪,自我约束,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和稳定的职业工作状态。 2、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课程建设思路 2.1网络课程资源形态 网络课程一般是根据课程大纲制作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它的内容比多媒体光盘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内容更加完整,除教学内容外能不断补充与更新,信息量大,便于远程学习或组员协作学习,而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任何时候都能进行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 革试点研究课题的管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要着重研究义乌市国 际贸易改革试点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利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释义乌在改革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条义乌市改革办负责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的管理。 第二章选题 第四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的选题,主要以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指南的形式公布。 第五条课题指南的制定,须在改革办关注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广泛征集研究课题,由改革办汇总审定。 第六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坚持为我市的发展和改革服务; 2.能够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我办重要工作提供支持,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研究目标明确,方案合理可行; 4.研究人员具备较高的调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第三章申报

第七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包括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其中重点课题为研究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中的重大问题的课题;一般课题为研究改革试点中具有某一方面价值的课题。 第八条凡在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单位工作具备主持或承担课题研究能力和条件的工作人员,均可提出申报。申报时,应认真填写《义乌市改革办年度研究课题申报表》。 第九条申请人可从义乌市改革办官方网站查看和下载课题申报的有关材料,根据《课题指南》和《课题申报表》的要求设计课题。 第十条课题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受理,受理期限以当年申报通知发布时规定的期限为准。 第十一条申报综合改革试点研究课题应符合以下条件: 1.选题须符合当年发布的课题指南的要求。 2.课题负责人只限一人,必须真正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者,不得申请。 3. 实行一人申报一项的原则,课题负责人不能同时申报二项以上(含二项)的课题。 4.申报课题的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研究时限为半年。 第十二条课题承担单位按本办法规定对网上和书面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签署意见。课题承担单位须在申报期限内,将本单位审查合格的申报表寄送至义乌市改革办。 第四章立项和管理

(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综合营销管理人才的专业课 程之一。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国家(地区)间货物买卖的程序、 操作方法和技巧,这其中应遵循的有关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关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必要的国际贸易 实务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贸易的的程序、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为今 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基 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具体做法和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 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 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学会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 合,以便按国际规则办事,更好地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通过阐述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程序、国际惯例和实际案例,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洞察形势、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基本做法、通行惯例和普遍原则,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从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五、课程学时安排 六、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外贸发展格局,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贸易适用的 法律原则,了解进出口贸易的一般程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世界及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内容:世界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中国主要贸易伙伴 重点讲授: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性质及特点 内容:国际贸易的性质;国际贸易的特点重点讲授:国际贸易的特点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要: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等基础产业不断 发展的推动下,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贸易模式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业务流程涉及了国际贸易的诸多环节。随着这种变化,《国际贸易 实务》的教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只有及时的完善知识体系,补充相关内容,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电子商务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的商务活动,跨境电商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下达成交易,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并通过快递方式送达商品的新型国际贸易方式。近年来,我国传统外贸发展速度放缓,跨境电商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国际贸易实务》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较高的课程。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更新速度慢 目前市面常见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基本都是根据传统国际贸易模式设计教学内容,一般围绕着贸易术语、合同、运输、保险、货款收付等业务流程进行。由于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相比,在业务流程的很多方面有所不同,这就造

成了原有的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知识点无法适用于跨境电商 操作。 比如通过电商平台寻找商机、介绍商品、签订合同等,在教材中没有涉及。在货款收付时,跨境电商使用较多的第三方支付、信用卡等没有介绍。运输以海运、铁路运输等为主,跨境电商一般使用的邮政快递只是简单的提及,未做详细介绍。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专业性较强,会涉及很多的费用计算和专业术语,这些术语与平时的英语学习相关性不大,再加上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学习中觉得较为困难,学习兴趣不高。 同时,教学内容以传统贸易模式?橹鳎?基本没有涉及在电子商务下从事国际贸易需要的操作技能。教学手段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为主,能够上手实践的机会不多,学生学习热情普遍不高,不愿参与课堂互动,又进一步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三)实验内容与跨境电商有脱节 目前在教学实践方面以外贸综合模拟实验方式进行,实验虽然可以较为全面的模拟国际贸易的过程,但是从使用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模拟软件无法模拟多变的现实市场,学生不能体验到真实的业务环境。另一方面,模拟

最新整理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和课程建设.docx

最新整理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和课程建设 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和课程建设研究 xxxx理工学院地处xxxx省黄石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快速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是其开创最早的经济类专业,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已经30多年的,是一个发展中具有较大潜力的专业,为推进我校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实践能力,保障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培养质量,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本科人才方案培养计划中开设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结算等实操性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设,与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同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验课程设置中有三大实验:出口合同的签订、信用证的审核和进口货物投保。这三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学生是否能够用全英文以团队的形式,模拟外贸流程完成一份出口合同,需要学生能够独立看懂信用证,根据合同内容修改信用证,为其后续的国际结算课程打下基礎,最后考查了学生的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的计算。在整个实验体系学时的设置中,出口合同的签订需4个学时完成,其余两个实验分别2个学时。在上课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访谈,我认为目前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中与课程建设脱节,联系不紧密。具体表现如下: 1、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与外贸函电的关系 外贸函电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商务英语,该门课程会教会大家如何用流利的英文书写信函,与外商通过email或者xxx 建立业务关系,如何书写外贸中的询盘、发盘、还盘和受盘函。国际贸易实务的第一个实验就是出口合同的签订,要求学生分成进出口商,进行市场调研,通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 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根据中小外向型企业的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所开设的课程。本课程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介绍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及其所涉及到的具体环节、技能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合同的磋商、签订、履行三个阶段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强、系统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着眼于如何完成进出口业务操作,其前设课程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经济学基础,为本门课程提供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经济学基础知识,其后设课程为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外贸单证业务、国际商法等。 1.2设计理念 1.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根据外贸业务流程设置教学项目。 2.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模式组织教学。 3.能力本位的课程质量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课程建设终极目标。 1.3设计思路 该课程基于外贸业务的工作过程确定内容体系。通过对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的咨询、调查、研讨,明确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人员的职业能力,确定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开发课程内容体系,以外贸业务流程为主线序化教学内容,通过仿真操作、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业发布和点评等任务载体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做到课程要求符合专业要求,训练要求与岗位要求一致,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理念。 课时设计:课堂教学,108学时 集中实践:综合实训2周 2、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基本操作方法,具备一定的报价核算能力、外贸函电处理能力、拟订合同的能力、信用证业务处理能力、跟单能力、单据处理能力,能进行各项业务的熟练操作,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同时,通过活动的完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调研报告:关于赴义乌市考察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赴义乌市考察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督办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2号议案《关于推进“三乡工程”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办理工作,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近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带领下,市人大农村委员会、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市政府相关部门分管领导、部分涉农企业负责人一行,赴浙江省义乌市学习考察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城乡协同发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义乌市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主要做法 (一)务实创新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顶层设计 1、坚持以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为主线,明确中心思想定位。2015年3月,义乌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在设计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制度体系之初,义乌市就明确制度设计的中心思想是:必须在坚持宅基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的前提下,强化用地总规模控制和规划用途管控,确保耕地红线不突破;保障好农户宅基地分配的资格权,确保农民的基本居住权利;维护好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权益,显化和丰富宅基地使用权权能,使宅基使用权能抵押和有条件转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坚守三条底线根基,大胆探索制度设计。改革实施以来,义乌市在守牢“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全国率先提出和确立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制度设计,并坚持把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创新作为重要的突破口、

主引擎来抓,系统破解乡村振兴当中“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空间在哪里”的难点问题,让改革红利惠及农民、农村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通过基层首创和近三年的改革实践,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最终上升为中央顶层制度设计。 3、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清晰构建制度体系。2016年4月,义乌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在确保“户有所居”的前提下,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宅基地所有权性质和不改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前提下,允许宅基地使用权以合法方式有条件转让。基于“三权分置”的顶层设计,义乌市从宅基地的取得置换、明晰产权、抵押担保、入市转让、有偿使用、自愿退出及民主管理等七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系统建立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1+7+9”的制度体系,简称“一意见、七办法、九细则”,在此制度框架下积极推进先行先试,多项改革成果位列全国第一。 (二)维护宅基地的村集体所有权 1、实行宅基地规模和村庄建设规划控制。分区域保障农民住房。在城镇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外的近郊211个村实行美丽乡村改造,村庄规模按每人100平米标准,按人分配,按户控制。在核定的村庄规模范围内,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提出规划编制意见,明确农民建房分配方案,按程序报批用地。并记载在规划上,成为村庄建设规划,在建设上突出农村特色。截至目前,全市启动农村更新改造47个村,累计拆除旧房1744户、建筑占地1795万平方米,30个村已开工改造。节余的村庄建设用地可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入市21宗,总用地面积11425亩,成交价款917387万元,因地制宜拓展入市用途,在城镇建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