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为了比较《中国青年报》各个版面的版式特点,我首先选取了2012年2月1日至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个集合进行比较分析。在大致浏览了这29期报纸以后我将比较的对象范围又缩小到3个具体板块上:“要闻”、“青年话题”和“综合新闻”,因为这三个板块是该报纸中最稳定的3大板。最后我一共收集到74个版面,包含29个“要闻”版、29个“综合新闻”版和16个“青年话题”版。以下便是对这74个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部分结论。

“要闻”——整个版面是所有焦点的有机集合

为了让重要新闻尽可能地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又与其他重要新闻有序地组成一个版面,在排版时的位置关系和主次关系需要被良好呈现。具体而言“要闻”的排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题上见心思:手法多样、抓人眼球。单看题与文的相对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完全盖住正文的盖文标题(图1)、有标题下方和右方排列文稿的左上方标题(图2),还有右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左竖标题(图3)、标题左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右竖标题(图4)、像石碑一样立在文稿上端的文顶竖标题(图5)。此外,标题的字体、字号、粗细都不同,每个要闻版的标题都可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大致排成一个序列(图6)。能在第一版出现的新闻无小事,通过标题间大小、位置的微妙调整和排列,能够确保读者不错过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同时又冲淡心理上造成的主次关系,因为站在报刊编辑的立场说,在头版的新闻几乎是同样重要的。

1 2

3 4 5 6

2.图配文占据视觉中心(图7)。要闻版乃头版的位置,占据其视觉中心的新闻图片要么有着强烈的新闻时效性,要么有其重要意义或深刻的新闻内涵。因此图片作为主题,搭配以些许文字向读者更全面地解读图片内涵。在此图片的地位略高于文字的存在,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吸引力;但是脱离了新闻型文稿的图片又不能称其为一条新闻,因此图文结合才能正确地传达编辑部的信息。

图7

3.本报评论员评论稿件,标题颜色、正文字体均特殊呈现加以区别(图8)。哪怕是在第一版也严格分清本报评论和新闻报道的界限,根据稿件的重要程度,中青评论文、本报评论员稿件可能出现在要闻版的任何一个位置,但是必定以天蓝色加粗黑体字标题、不同于新闻报道正文的字体编排呈现。特殊的处理本身就可以像读者传达“该稿仅本报观点”的信息,使整个版面更加严谨有序。

图8

青年话题——恰到好处的主次和图文关系处理是关键。

这个版面似乎力求一语中的效果,排版简约但不简单,一些细节凸显了版面的特点与优势。

1.头条标题最具强势(图9)。不同于要闻版的标题,彼此间争相活跃、各具强势,“青年话题”板块的头条标题字体、字号、空间占位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进一步考虑便能体会到,这是出于“议程设置”的需要。每天一个针对新锐青年群体的热点话题,以发挥唤醒、导向的作用。在选择性注意的基础上,人们每天只要从这个板块中记住一个新闻标题就足够了。

图9

2.时评稿件用方框加以区别。中国青年报所有的版面在线条的使用上都显得比较谨慎,除非必要一般不用线条,一旦出现多是为了让读者更易于分辨排版结构。此外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强调稿件的内容。在“青年话题”板块中通常都会给“冰点时评”稿件加上灰色实线方框,从而起到强调的作用,并且加了方框的时评稿件在整个版面中显得严肃而庄重,给目标受众带来的阅读体验也会随之提升。

3.一幅漫画增添视觉冲击。这个版块没有新闻摄影作品。取而代之的是每期一幅针砭时弊的原创漫画配以文字解说来营造视觉中心(图9)。人们都说现在是“读图时代”,一个没有任何图片的版面将会使读者缺少通读的勇气。笔者认为中青报在这一板块中巧妙地用更为抽象的漫画来代替新闻图片是极为明智的。因为太具体太有现场感的新闻图片反而会削弱文稿在思维上的犀利性。这样的图文组合恰恰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符合版面的要求。

综合新闻——综合不是简单的堆集,而是整合操作又不使信息失真。

综合新闻版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内容多、信息量大、地域性强。此时在信息的整合上就体现了编辑的心思所在。整合过程中的具体手法集中表现在标题间和稿件间的平行关系上。

在上述的“要闻”和“青年话题”板块中,同一版面、不同标题间的相互作用很弱,很难发现;除此之外每个稿件或在图文相对位置上、或在稿件位置上、或在标题强势的大小上各占据不同的优势,形成一定的主次关系。但是在“综合新闻”板块中,稿件的标题相互间有强烈的呼应关系,有的甚至表现为标题格式一致、对仗工整。如图10中所示的标题“北京重点做好流动党员的十八大代表推荐提名工作”“辽宁努力实现十八大代表人选推荐提名工作全覆盖”与“四川‘全额定向’推荐十八大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人选”三个标题间就呈现此特点,包括右边栏内的一组省市新闻简讯也有同样的表现。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见这两组标题统领下的稿件在稿件编排的相对位置上也是上下平行的关系,

除此之外,综合性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排版技巧上:

1.版面结构安守本分,更好地服务于“综合”性。在“综合新闻”中最常见的就是稳妥的左右结构镶嵌三分法的排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体现的正是面面俱到的逻辑思维,很好地满足了版面的内容和定位的双重要求。版面整体看起来整洁大方,颇有几分酒店菜单的气质,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快速锁定各地市的最新动态,因此于读者而言也是方便又体贴的阅读体验。

2.可容纳多个视觉中心。此处的“视觉中心”大致可以等同于版面中的新闻图片。不过

与“要闻”不同的是,该版面的新闻图片本身不一定具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只是在图文相互映衬的作用下使得所对应新闻更加丰富生动;而另一方面,与“青年话题”不同的是,该版面的图片并非以抽象主义的漫画出现,而是具有现场感的新闻图片,通过这些图片为稿件“接地气”,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

稿件之间可以被整合,但新闻图片恰恰相反,它们不仅不能被整合而且最好各具魅力吸引眼球。“综合新闻”又力求将全国各地的新变化尽收眼底,所以版面中经常有多个新闻图片形成多个视觉中心。这些图片在大小上差距不算太大,处理手法类似“要闻”中对标题间强势关系的处理。

从以上的结论中大致可以看出,排版中标题的位置、标题间的相互关系、文稿的位置、文稿间的相互作用和图文之间的关系是版面的几个关键因素。它们在不同的报刊中必定风格迥异,而在《中国青年报》的这三个特定的板块中体现出的特色又是因版面、因内容、因定位而各有异同。“要闻”版张力明显、“青年话题”版重点突出、“综合新闻”版逻辑性强。它们各自的特点首先决定了排版的特点,排版的细节设计又反过来加强了各自的风格特色。但它们只是笔者自己的理解,相信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解释。

中国青年报

人艺大舞台上的外省保安 穿着制服,站上岗台,他们是首都剧场外普普通通的青年保安。 套进戏服,大幕拉开,他们却是人艺舞台上兢兢业业的“绿叶”演员。 1月28日13时,人艺开年原创大戏《食堂》进行全体联排。人艺保安队的4名保安——队长李花云、保安员张青松、徐凯、杨永杰,准时出现在排练厅。只不过,此刻他们的身份,是演员。 “在人艺,那是绝对的‘戏比天大’”,张青松脸上写着虔诚,一双小眼睛因为郑重而睁得圆圆的。他将一根胖乎乎的手指竖到唇边,示意记者到了排练厅采访要压低声音。 每日泡在剧院,不仅站岗巡逻,还排戏演戏,这让他们对“戏”的敬畏高出常人许多。他们演戏最初源于一个巧合:2012年4月,人艺复排《蔡文姬》时,由于原定的一批群众演员临时无法参演,导演唐烨急中生智,找到李花云,让人艺的保安们“临危受命”。结果,由于保安们平日训练有素,在台上风貌良好,颇为整场演出增色——从此,人艺的大戏里就经常能见到保安们的身影。 “第一次上台,紧张得心扑通扑通都要跳出来了”,李花云回忆。不过几年下来,他已带领许多保安队员参与过《白鹿原》、《小井胡同》、《大将军寇流兰》等多部人艺大戏的演出。用《食堂》剧组副导演韩青的话说,“他们舞台经验都丰富着哪!”

执导《食堂》的人艺老导演顾威则给保安演员们“打100分”。《食堂》以一家国企食堂为缩影,深刻入骨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社会变迁及转型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顾威认为,该剧是真正的现实题材作品,某种程度上,保安们是“本色演出”。 在该剧中,李花云等4位保安饰演轧钢厂工人甲乙丙丁。尽管并无台词,但他们的投入程度,丝毫不逊于专业演员。 一场戏中,李花云扮演的工人听说自己工作了几十年的厂区要被拆迁,冲动地抄起砖头就想和拆迁者打架。李花云对人物加入了自己的塑造:疾奔几步,咬着牙关满脸怒火,在主角的劝说下,他举着砖头的手才迟疑不甘地落下来。 在另一场戏里,张青松演一个排队打饭的工人。排练时,虽然他的角色在队伍中并不起眼,可他还是用手做出捧着包子的动作,对着空气大口大口“啃”得很香。 来自辽宁锦州的徐凯是个人高马大的小伙,有时戏里需要很壮实的人物形象,人艺导演们常会想到他。排练《食堂》时,他早早就穿上了戏服——一身白色的工装,东蹭蹭西摸摸,原因是“想尽快把工装穿旧穿脏,这样舞台效果才真实”。 “你演什么,就得像什么,虽然没台词,但你演得对不对,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李花云说。

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中国青年报China Youth Daily【冰点】1999年5月31日星期一 中国的建筑师在哪里本报记者沙林 被称为“建筑界的奥林匹克”的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国际建筑师协会成立半个世纪来,从未在亚洲和澳洲举办过。 19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建协第19届代表大会上,中国以压倒多数的票赢得了1999年6月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举办权。届时将有八千多名各国建筑师云集北京。 14年不息的争办终于有了回报,中国建筑界为此欢欣鼓舞。 中国建筑师给大会的最大礼物之一是,6月18日至2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展”──几十位中国建筑权威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把中国50年中盖的所有房子扒拉来扒拉去,挑出最好的以供展示。 并不都是高兴的事,因为七八千个懂行的外国人来中国,中国不好的建筑一下来了个大暴露,中国人脸上无光啊! 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彭一刚来京表达心绪:“建筑师大会在中国举行,我又喜又忧,心情矛盾,外国建筑师要到北京转一转,中国古代建筑没有任何人有异议,而我们现在有些东西确实拿不出手。我自己作为一个建筑师也感到有点惭愧,内疚……这次希望他们坐飞机来,从机场把他们直接拉到宾馆里,千万不要坐火车来,西客站周围的房子非常凌乱、不协调。” 实际上中国建筑问题早被世人关注,两年前一位外国的环境专家发问: 中国在大兴土木方面肯定是世界第一,但在质量方面就难说了。中国的建筑师在哪里?怎么我们看到的全是土地开发商,难道中国城市建筑规划是由房地产商人管理吗? 专家们感叹:工程质量是建设部今天抓的一个主题,但没有把艺术质量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21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往哪里去? 建筑艺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差不多是天方夜谭,大多数人所说的就是盖房子,西方人在这一点上又占了先。建设部科技司司长、重庆建筑大学教授李先逵说: “英文‘建筑’Architecture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tekt意为技艺,Archi则是最重要的和第一位的意思。在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史著作都将建筑列为首位。而在中文里,建筑既表示建筑艺术、也可表示房子本身,还表示建筑施工,很含混,一直没有一个词能像英文的Architecture一样来表示建筑艺术。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罗丹在评述巴黎圣母院时说:整个我们的法国就凝聚在这座大教堂里,正像整个希腊凝聚在帕提侬神庙中一样。 “《西洋艺术史》中也这么认为:当我们想起过去的伟大文明时,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应用看得见、有纪念性的建筑作为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 其实,建筑是除了活生生的人以外,表现我们生活的质量,表现一个民族风貌的最重要的东西。 吴冠中这位大画家也把建筑的地位远远排在绘画前面:“当我们想到北京、苏州、马德里、罗马时,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形象就是建筑,一个城镇的面貌基本是建筑。自然面貌,从非洲到亚洲,山水湖泊差异不是很大。现在建筑的问题非常迫切,等不及你,中国大地上那么多建筑现在要起来,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艺术。其他可以慢一点,画坏了一件画可以毁掉,房子搞坏了,要在那儿几十年,几百年。你可以喜欢它,你可以恨它,但是你逃避不了它。” 中国当代建筑50年,有很多经验教训。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萧默总结道: “50年代初期的建筑,以民族形式为主导,主张将宫殿、庙宇等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如北京友谊宾馆、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等。都有一个琉璃瓦的大屋顶。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为了比较《中国青年报》各个版面的版式特点,我首先选取了2012年2月1日至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个集合进行比较分析。在大致浏览了这29期报纸以后我将比较的对象范围又缩小到3个具体板块上:“要闻”、“青年话题”和“综合新闻”,因为这三个板块是该报纸中最稳定的3大板。最后我一共收集到74个版面,包含29个“要闻”版、29个“综合新闻”版和16个“青年话题”版。以下便是对这74个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部分结论。 “要闻”——整个版面是所有焦点的有机集合 为了让重要新闻尽可能地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又与其他重要新闻有序地组成一个版面,在排版时的位置关系和主次关系需要被良好呈现。具体而言“要闻”的排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题上见心思:手法多样、抓人眼球。单看题与文的相对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完全盖住正文的盖文标题(图1)、有标题下方和右方排列文稿的左上方标题(图2),还有右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左竖标题(图3)、标题左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右竖标题(图4)、像石碑一样立在文稿上端的文顶竖标题(图5)。此外,标题的字体、字号、粗细都不同,每个要闻版的标题都可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大致排成一个序列(图6)。能在第一版出现的新闻无小事,通过标题间大小、位置的微妙调整和排列,能够确保读者不错过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同时又冲淡心理上造成的主次关系,因为站在报刊编辑的立场说,在头版的新闻几乎是同样重要的。 1 2 3 4 5 6

2.图配文占据视觉中心(图7)。要闻版乃头版的位置,占据其视觉中心的新闻图片要么有着强烈的新闻时效性,要么有其重要意义或深刻的新闻内涵。因此图片作为主题,搭配以些许文字向读者更全面地解读图片内涵。在此图片的地位略高于文字的存在,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吸引力;但是脱离了新闻型文稿的图片又不能称其为一条新闻,因此图文结合才能正确地传达编辑部的信息。 图7 3.本报评论员评论稿件,标题颜色、正文字体均特殊呈现加以区别(图8)。哪怕是在第一版也严格分清本报评论和新闻报道的界限,根据稿件的重要程度,中青评论文、本报评论员稿件可能出现在要闻版的任何一个位置,但是必定以天蓝色加粗黑体字标题、不同于新闻报道正文的字体编排呈现。特殊的处理本身就可以像读者传达“该稿仅本报观点”的信息,使整个版面更加严谨有序。 图8

中国青年报,一份可以仰望的报纸

中国青年报,一份可以仰望的报纸 ——参加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成立暨金牌读者揭晓有感北京时间,8月25日,我在北京海运仓2号,再一次走近你,了解你,深刻的认识了你。你让我感动,让我震撼,让我仰望。 ——写给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创刊60周年,一直加强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沟通,中国青年报社自4月27日起策划和实施了“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暨“微评《中国青年报》60篇经典报道”活动。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也在今天成立,各界人士受邀参加,而我,作为一名校媒记者,有幸被邀请其中,参加这场盛会。 活动之初,播放了一段关于青年报的视频。带给我的是一份份不可言的感动。金牌读者揭晓,我被一次次的感染着,震撼着。10位获选的“金牌读者”分别是:部队读者马誉炜、上海读者胡烨亮、北京读者赵彦伟、河北读者葛昌秋、山东读者吴永亮、广东读者周新桥、四川读者张铸林、湖北读者孙雪兵、贵州读者王远白、农民读者赵润明。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中国青年报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他们也深深的爱着它。或许,我们没法想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中国青年报带给他们的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但是我可以想象,在这个有些嘈杂的年代,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读中国青年报,是一种怎样的爱与吸引。他们的爱和中国青年报的朴实务实的内容联系着他们几年,几十年。。。有位金牌读者动情的讲到:海运仓2号,我终于来了; 其实我也想说,海运仓2号,我也来了,带着对你满心的仰望与挚爱。 上午十一点二十分,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揭牌,成立。这一刻,我深深的记下了。至此,我已经在中青报里沦陷。你脚下站立的是中国的土地,我们怎样中国就什么样,我们青年该有的不是对这个时代的抱怨,去做就好,而中国青年报就是对我们的一个引导。 下午2点,召开了读者,《中国青年报》名编名记与广大读者、校媒记者代表面对面。大家积极踊跃的提出各种各样的见解,为中国青年报献计献策。我们作为校媒记者也深深被中国青年报的名编们感染着,学习着。真切的了解到了他们作为一个媒体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而我,作为校媒记者,也将仰望着中国青年报,在传媒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此次到会的校媒记者都有获赠“冰点三书”、《报之道》礼物,我定细细品读会。今天,我在北京海运仓2号,走近你,了解你,真切的感受到中国青年报的魅力与内涵。让我感动,让我震撼,让我仰望。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随着教育地位的日益提升,教育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介的重视。由于教育活动自身的丰富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多元理念,一成不变的“四季歌”教育新闻报道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它不仅影响了教育新闻的传播效果,也阻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如何改进教育新闻报道已成为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也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在这个讲求“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受众面临多重选择,教育新闻要摆脱“四季歌”模式,吸引受众“眼球”,就必须尊重受众的意见,满足受众的需求。什么样的教育新闻能够打动受众,受惠于受众,从而实现教育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当前教育新闻报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也包括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教育新闻报道的内容因为常常涉及教育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具有专业性。但是话题设置过于专业化、报道充斥着行话,不加任何说明的专门术语,题材陈旧单一无新意,报道角度鲜少为受众考虑等问题使得做好教育报道的可读性降低,做好此类报道着实不易。笔者以《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报道为例试着进行分析。 要吸引读者,影响读者,首先要贴近读者近读者,了解读者。教育报道的读者是广大的青年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最主要的是青年学生。教育机关报、党报等主流教育新闻媒介主要以教育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报道为主,强调报道的指导性和教育性。不仅是报道内容专业性强,而且行话多,甚至有些是不少老师都不一定能准确说出其中含义。而《中国青年报》将自己定位为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来源一部分是来自教育热点,进行二次分析,讲明自己的立场观点。 教育热点常常是一段特定时间内教育领域里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抓住这类热点问题做好报道,可以有效提高可读性。比如针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择校问题,2012年8月21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上刊登了《与中国高考“决裂”》一文,反映了我国高中生对于学业的选择也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愿再走所谓的高考“独木桥”,而是转身奔赴另一条路海外留学。针对保送生制度问题:2012年6月12日刊登了《万人民调:绍.1%的人认同真优生不保送也能脱颖而出》,就保送生制度问题,反映了社会各界的看法,提出高考首先要讲社会公平。针对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2012年7月25日刊登了《女毕业生提起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诉讼》。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教育新闻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作为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级主流报纸,《中国青年报》始终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鼓与呼,为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力,《中国青年报》以“每一个历史时刻,我们都在现场;每一次社会变革,我们都在前沿”的精神来报道教育。读者群覆盖社会各界人士,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读者是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本文从选题、新闻来源、写作、版面、新闻视角等方面来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一、选题 1、热点。《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事件大多具有可预见性,突发事件较少,在时效性上不占优势,关注教育界的热点、焦点。 2、补充。《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善于挖掘出新题材和题意以扩充先前的选题,致力于再发现和新发现,属于后发制人。 3、质疑。《中国青年报》通过对教育新闻现象、教育事件和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对其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适宜性等提出质疑,指出其存在的负面效应和不确定性。2005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领导得病怎能让下属吃药》,对东光县教育局的做法进行质疑,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 4、解难。教育领域总有很多难题,学校有学校的难题、考试有考试的难题、教育工作有教育工作的难题。原来的难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难题。这些难题盘根错节,且复杂多元,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中国青年报》很多教育新闻力作都是关于破解教育领域上的难题。 二、新闻来源 1. 来自上级精神和指示。工作会议、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重要节日如教师节儿童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以及中央或地方教育部门某段时期的工作重点都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2. 记者主动发现新闻线索。这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获得新闻线索的最常见的方式。《中国青年报》的一名女记者,一天骑车上班经过一所小学时,她看见两个老太太用弹簧秤为孩子们称书包,根据这个事件,她采写了一篇报道,反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 通过媒介间的相互借鉴以及各种资料研究材料获取新闻线索。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实现的今天,媒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各种资料的借鉴已是大势所趋,这种渠道有方便快捷、新闻价值含量高、线索丰富等优点,尽管论文、简报、杂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篇一: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仅靠几个媒体巨头来垄断整个信息市场的历史已经灰飞烟灭了!传媒业间的竞争早已从一省之内,一国之内的争斗上升到了整个世界内,不同传播方式间的大乱斗。在这场新一轮的惨烈的淘汰赛中,作为昔日传媒龙头老大的平面媒体,更是显得江河日下。一方面,在实力雄厚、市场广阔的电视媒体面前,它不得不交出传媒业的皇冠;另一方面,在生机勃勃,锐意进取的新兴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它的生存空间更是大打折扣。即使剔除掉来自不同媒体行业间的竞争,面对本行业中种类繁多的同质性产品,一份报纸恐怕也无法保证自身持续而长久的生命力,更不用说始终处在盈利状态了。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任何投资都必须考虑到回报,那种不记回报的运营方式已经不可能再保证一份报纸生的活力了。当然,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极具特色的。许多以意识形态宣传为第一要务的报纸会依然干净整洁地摆放在各个报刊亭内最偏僻的位置。只是,如果整个报纸行业都走这条路子,

那么报纸这块传播信息,教育民众的地位就真的彻底沦陷了。那么,既要根正苗红,又要具有新意,不落俗套,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维持稳定的受众。这样的报纸应该怎样操作呢?《中国青年报》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创刊于1950年的《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从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地镀了层红色。这决定了它今后所有的报道中都必须带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眼镜去观察这个世界。但毫无疑问的是,那种陈旧,呆板,意识形态浓厚的写作风格在今天这个追求“Idea”的时代中绝对是见光死的代言。很显然,青年报的编辑们很清楚这一点,于是,在与“高大全”语调彻底说再见的1980年后,青年报复苏后的第一轮改革明显走对了路子。 首先的,也是最正确最根本的一个决策,便是确定自身的受众群——中国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因为青年永远是未来的核心,而核心便能被青年报所掌握。这就是最如意的一笔账。一旦对准了青年的口味,势必能在未来取得更加丰厚的回报,从而把这个蛋糕做大做强。之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决策,那就是确定了自身严肃性的方向。一份报纸的严肃性通常能用很多方式去表达,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为令人厌恶的一种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领导人的谈话及行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庄子与中国文化课程 题目《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学生姓名吴少芳 学号200901233006 班级09传播 所属学院电视与新闻 任课教师王灿发 成绩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为了比较《中国青年报》各个版面的版式特点,我首先选取了2012年2月1日至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个集合进行比较分析。在大致浏览了这29期报纸以后我将比较的对象范围又缩小到3个具体板块上:“要闻”、“青年话题”和“综合新闻”,因为这三个板块是该报纸中最稳定的3大板。最后我一共收集到74个版面,包含29个“要闻”版、29个“综合新闻”版和16个“青年话题”版。以下便是对这74个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部分结论。 “要闻”——整个版面是所有焦点的有机集合 为了让重要新闻尽可能地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又与其他重要新闻有序地组成一个版面,在排版时的位置关系和主次关系需要被良好呈现。具体而言“要闻”的排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题上见心思:手法多样、抓人眼球。单看题与文的相对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完全盖住正文的盖文标题(图1)、有标题下方和右方排列文稿的左上方标题(图2),还有右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左竖标题(图3)、标题左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右竖标题(图4)、像石碑一样立在文稿上端的文顶竖标题(图5)。此外,标题的字体、字号、粗细都不同,每个要闻版的标题都可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大致排成一个序列(图6)。能在第一版出现的新闻无小事,通过标题间大小、位置的微妙调整和排列,能够确保读者不错过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同时又冲淡心理上造成的主次关系,因为站在报刊编辑的立场说,在头版的新闻几乎是同样重要的。 2.图配文占据视觉中心(图7) 。要闻版乃头版的位置,占据其视觉中心的新闻图片要1 2 3 4 5 6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青年报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仅靠几个媒体巨头来垄断整个信息市场的历史已经灰飞烟灭了!传媒业间的竞争早已从一省之内,一国之内的争斗上升到了整个世界内,不同传播方式间的大乱斗。在这场新一轮的惨烈的淘汰赛中,作为昔日传媒龙头老大的平面媒体,更是显得江河日下。一方面,在实力雄厚、市场广阔的电视媒体面前,它不得不交出传媒业的皇冠;另一方面,在生机勃勃,锐意进取的新兴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它的生存空间更是大打折扣。即使剔除掉来自不同媒体行业间的竞争,面对本行业中种类繁多的同质性产品,一份报纸恐怕也无法保证自身持续而长久的生命力,更不用说始终处在盈利状态了。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任何投资都必须考虑到回报,那种不记回报的运营方式已经不可能再保证一份报纸生的活力了。当然,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极具特色的。许多以意识形态宣传为第一要务的报纸会依然干净整洁地摆放在各个报刊亭内最偏僻的位置。只是,如果整个报纸行业都走这条路子,那么报纸这块传播信息,教育民众的地位就真的彻底沦陷了。那么,既要根正苗红,又要具有新意,不落俗套,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维持稳定的受众。这样的报纸应该怎样操作呢?《中国青年报》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创刊于1950年的《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从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地镀了层红色。这决定了它今后所有的报道中都必须带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眼镜去观察这个世界。但毫无疑问的是,那种陈旧,呆板,意识形态浓厚的写作风格在今天这个追求“Idea”的时代中绝对是见光死的代言。很显然,青年报的编辑们很清楚这一点,于是,在与“高大全”语调彻底说再见的1980年后,青年报复苏后的第一轮改革明显走对了路子。 首先的,也是最正确最根本的一个决策,便是确定自身的受众群——中国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因为青年永远是未来的核心,而核心便能被青年报所掌握。这就是最如意的一笔账。一旦对准了青年的口味,势必能在未来取得更加丰厚的回报,从而把这个蛋糕做大做强。之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决策,那就是确定了自身严肃性的方向。一份报纸的严肃性通常能用很多方式去表达,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为令人厌恶的一种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领导人的谈话及行程,稍作改变或是一成不变地展现在受众的面前。当然,如果真的有受众的话,各大政府机关部门每天清早办公桌上也不会多一份垫早餐的废纸了。而另一种方式,则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那便是透析新闻。把民众真正关心的,好奇的,关注的东西告诉他们,把“新闻背后的新闻”告诉他们,把一切涉及民众根本利益的东西告诉他们。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将某一个新闻事件挖掘得越是深刻,民众就越容易把事件看得通透,看得清楚。那些原本无用的政策法律就会被认为是与之相关的,有用的东西。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媒体生

中国青年报招聘试题

中国青年报招聘试题 出处:九九考试招生网浏览人数:27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任国家主席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任政府总理是、、、。 3、1957年的“”被严重地扩大化了,1958年的“”使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966年的“”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4、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全党从过去的以为中心开始向以为中心的伟大转变。 5、在党的16大上,江泽民的报告题目是:“全面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6、中共16大新选出的政治局常委共人。他们是。 7、根据公布的党的16大政治局常委排名顺序,以你的经验判断,明年三月份有可能出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有可能出任政府总理。 8、被称为印度的圣雄。被称为英国的铁娘子。被称为结束东西方冷战的苏联总统。 9、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占领引发的。在这之前,伊拉克曾同进行了8年的战争。 10、2002年10月12日,印尼旅游圣地遭到大规模恐怖袭击。 11、中国40家媒体评选出2002年十大国外焦点人物,其中有退休总统获大奖的,人质事件显手腕的,叫板妥协均在行的。 12、2004年奥运会将在举行。 13、与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4、2002年中国民航发生了两起空难,一起在,一起在。 15、2002年9月14日,由犯罪嫌疑人投放造成3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的南京汤山镇中毒案震惊全国。 16、在反腐斗争中,和并没有因为他们曾担任过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而逃脱党纪国法的制裁。 17、2001年11月10日,在首都多哈举行的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2002年12月3日,从摩纳哥蒙特卡洛传来好消息,获得2010年的主办权。 19、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进入太空已为期不远。 20、2002年12月31日,列车开始在上海试运行 21、2003年1月7日,与不通火车的历史终结了。 22、牛市是指,熊市是指。 23、社会常用紧急电话120是指,122是指。 24、前不久,荷兰人被聘为中国国足主帅。 25、举出三个2002年全国热播的电视剧连续剧 26、举出三位2002年在国外踢球或打球的我国运动员名字,他们是 27、假风甚行,如假新闻、假广告。请再列举5种社会上出现过的假现象: 28、杨丽萍是,她的代表作是。王朔是,他的代表作是。李娜是,她的代表作是。赵季平是,他的代表作是。 29、汤沐海是,谭盾是,马友友是,他们在海外乐坛都享有崇高声誉。 30、王蒙是作家,许海峰是,韩美林是,贝聿铭是,马寅初是,袁隆平是,白岩松是,袁世海是,刘永好是,马三立是,范长江是,何厚铧是,柏扬是,安南是,霍金是,戴安娜是,斯皮尔伯格是,沙龙是。 31、一摄影爱好者将自己在公共场所拍的人物照片,未经被拍摄者同意,作为新闻发表在报纸上,构成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