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人艺大舞台上的外省保安

穿着制服,站上岗台,他们是首都剧场外普普通通的青年保安。

套进戏服,大幕拉开,他们却是人艺舞台上兢兢业业的“绿叶”演员。

1月28日13时,人艺开年原创大戏《食堂》进行全体联排。人艺保安队的4名保安——队长李花云、保安员张青松、徐凯、杨永杰,准时出现在排练厅。只不过,此刻他们的身份,是演员。

“在人艺,那是绝对的‘戏比天大’”,张青松脸上写着虔诚,一双小眼睛因为郑重而睁得圆圆的。他将一根胖乎乎的手指竖到唇边,示意记者到了排练厅采访要压低声音。

每日泡在剧院,不仅站岗巡逻,还排戏演戏,这让他们对“戏”的敬畏高出常人许多。他们演戏最初源于一个巧合:2012年4月,人艺复排《蔡文姬》时,由于原定的一批群众演员临时无法参演,导演唐烨急中生智,找到李花云,让人艺的保安们“临危受命”。结果,由于保安们平日训练有素,在台上风貌良好,颇为整场演出增色——从此,人艺的大戏里就经常能见到保安们的身影。

“第一次上台,紧张得心扑通扑通都要跳出来了”,李花云回忆。不过几年下来,他已带领许多保安队员参与过《白鹿原》、《小井胡同》、《大将军寇流兰》等多部人艺大戏的演出。用《食堂》剧组副导演韩青的话说,“他们舞台经验都丰富着哪!”

执导《食堂》的人艺老导演顾威则给保安演员们“打100分”。《食堂》以一家国企食堂为缩影,深刻入骨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社会变迁及转型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顾威认为,该剧是真正的现实题材作品,某种程度上,保安们是“本色演出”。

在该剧中,李花云等4位保安饰演轧钢厂工人甲乙丙丁。尽管并无台词,但他们的投入程度,丝毫不逊于专业演员。

一场戏中,李花云扮演的工人听说自己工作了几十年的厂区要被拆迁,冲动地抄起砖头就想和拆迁者打架。李花云对人物加入了自己的塑造:疾奔几步,咬着牙关满脸怒火,在主角的劝说下,他举着砖头的手才迟疑不甘地落下来。

在另一场戏里,张青松演一个排队打饭的工人。排练时,虽然他的角色在队伍中并不起眼,可他还是用手做出捧着包子的动作,对着空气大口大口“啃”得很香。

来自辽宁锦州的徐凯是个人高马大的小伙,有时戏里需要很壮实的人物形象,人艺导演们常会想到他。排练《食堂》时,他早早就穿上了戏服——一身白色的工装,东蹭蹭西摸摸,原因是“想尽快把工装穿旧穿脏,这样舞台效果才真实”。

“你演什么,就得像什么,虽然没台词,但你演得对不对,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李花云说。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是人艺的艺术家们代代相传的宗旨。经常排戏,经常听艺术家们讲戏,这句话也被人艺的保安们奉为真理。

他们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位人艺老演员演一个没有台词、背对观众的打字员。看上去,这是个没有任何发挥空间的角色,她只能坐在那里默默打字。但观众很快就发现,这个打字员不一般。她不是机械地坐在那里打字,而是通过打字机的声音为现场制造一些音响效果。当主角心情紧张时,她打字的节奏就快;当主角心情平静地说台词时,她打字的声音就很小。

林兆华、顾威、濮存昕、杨立新、孙茜……一串串观众熟知的名字,在人艺保安口中,都是亲切可敬的老师。“比如说顾威老师,说戏的时候很严格,但是戏外老爷子特别和蔼;再比如说濮老师,他不光有耐心指导我们,还时不时和我们拉拉家常。”张青松说。

除了李花云一个“70后”,其他保安都是“80后”、“90后”。一边做保安,一边还能登上舞台与话剧结缘,这让他们的青春变得不同。他们明白,保安很难被作为终身职业,在人艺的日子,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为未来“充电”。

参演《食堂》的保安杨永杰生于1994年,家在河北邯郸。17岁那年,他刚来到北京,就幸运地应聘到人艺当保安,当时的他还想不到自己竟也有机会上台,只是为“人艺职工可以免费看戏”感到激动。几年下来,剧院的戏他几乎一场没落全看了一遍。

这个高大俊朗的小伙子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走上演艺之路,“和人家专业演员差得太远”。但能有机会参与戏中,这已经让他学到了很多。刚满20岁的他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是朦胧地认为,“虽然当群众演员不能带来实际的好处,但无论干哪行,想要干得好、让别人瞧得起你,总得有些文化上的修养,对吧?”

杨永杰很佩服张青松,因为他“有空老看跟演戏有关的书”。张青松不好意思地说,那只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并没更多的想法,“说白了咱就是一个农民,将来不可能在北京扎根。不过将来不管去哪儿闯荡,综合素质高了都对自己有好处”。

临近下午5时,《食堂》当天的排练结束。回到简陋而整洁的宿舍,张青松等人换上保安的衣服,再次开始站岗、巡逻、疏导观众人群等工作。

休息的间歇,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他们也爱刷微信、转发朋友圈。他们转发最多的,就是人艺新戏的介绍和点评;而晒的照片,也几乎都与戏有关。

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止是站岗放哨,还有好戏和远方。

生长在广袤的黄土高原,李志武的笔触苍凉、朴拙,充满泥土气息。

罗强烈《中国青年报》( 2015年01月30日 11 版)

王安石

苏东坡

发刊词

本报《文化地理》今日创刊。顾名思义,“文化地理”者,文化的地理也,此“文化”包括历史文化、地理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城市文化……亦可谓之“新史地”。历史上下数千年,地理纵横几万里,其中精彩的“节点”灿若繁星;诚如克罗齐所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主张从“当代兴趣”出发选择写作“节点”,

遵循学术精神,以细节带动叙述,以故事包含思想,以人物寄寓感情,以美文呈现风采,最终凝结为一个文化境界,力争每期都能与读者分享阅读的快乐。

导读

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对“政敌”,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东坡。苏东坡从生命的谷底黄州屹立成伟大文学家后,到南京拜访早已“裸退”的宰相王安石。伟人相会,飘逸潇洒,友谊超迈,人品风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节点;然而后世儒家却因政治理念百端“离间”事实,现代仍有超级“苏粉”林语堂“替苏东坡不喜欢王安石”。两位伟人播下的本是“龙种”,他们的后人何以要收获“跳蚤”?!

宋神宗元丰七年七月,公元1084年,有一种史料记载是七月七日,骄阳似火,四野蒸腾,长江从天际流至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苏东坡的官船终于顺江而来,靠近江宁码头。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湖北黄州“安置”四年,然后“蒙恩量移”河南汝州,在与其弟苏辙同游了一趟庐山之后,他特地绕道江宁,前来拜访已于八年前隐居钟山的退休宰相王安石。

严格地说,中国历史上粉丝最多的文人苏东坡,是经过“黄州四年”冶炼之后诞生的:之前他叫苏轼,字子瞻,他在黄州府衙的

东方坡地开荒耕种,从而自号“东坡居士”;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在黄州写出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和《寒食帖》等代表作,从而奠定了自己伟大作家的文学史地位。

迫于朝廷政治压力把苏轼贬到黄州的宋神宗,也曾废寝忘食阅读苏东坡的“黄州诗文”,身边人把苏东坡比成李白,作为苏东坡超级文学粉丝的宋神宗却说:李白有东坡之“才”,却无东坡之“识”。

此时的江宁知府王胜之,也是苏东坡忠实的文学粉丝。

贬谪黄州之前几年,苏轼在杭州当副市长,写有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当然非常漂亮,据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考证,苏轼也颇为自负;然而,你不觉得此诗有些过于浓丽,甚至还有那么一缕文人的轻佻?

等到“黄州四年”苏轼成为苏东坡后,与其弟游览庐山,同样是写风景,《题西林壁》的风概却大不相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三十岁的时候,在《登飞来峰》中也写过与《题西林壁》异曲同工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苏东坡来江宁这年,王安石六十四岁,还有两年就去世了,也已经建立起自己作为历史伟人的功业。

“王安石变法”震古铄今。

在完成“天下己任”之后,王安石毅然“裸退”隐居钟山,以一生清白向历史证明了一位政治领袖的完美品格。王安石的“终身政敌”司马光也承认其“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南宋大儒陆九渊曾经赞叹王安石“洁白之操、寒如冰霜”;近代政论大师梁启超,更是在其《王安石传》中,把王安石推崇为我国“三代之下”唯一完人。

我们民族的两位巅峰伟人,终于在江宁相会了。

王安石穿一身与钟山农民没有多大区别的衣服,骑着一头毛驴到江边迎接苏东坡。

来不及冠带的苏东坡慌忙出船长揖而礼:“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

王安石则拱手而笑:“礼岂是为我辈设?!”

这一对原来的“政敌”旋即超越政治藩篱,还原成潇洒飘逸、风流千古的“唐宋八大家”——我们民族的精神姿态与风流人品,就这样体现在两位优秀儿子身上。

四十二年前,二十二岁的王安石从江宁出发到汴京参加科举考试,自此走上从政道路。

王安石十六岁时随父进京述职认识了曾巩,曾巩把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得到欧阳修的高度评价:“翰林岁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然而,王安石十八岁时其父突然病逝于江宁通判任上,王安石在为父守孝期间,决定放弃恃才傲物的文人生活,据其《忆昨诗》记载,他决心以两位古代圣贤“契”和“稷”为榜样,承担自己的“天下己任”。

王安石以全国第四名的成绩高中进士。

其实应该是状元。

据邓广铭先生引用过的史料王銍《默记》记载:当主考官把前十名的考卷呈送皇上批阅时,是已经排好名次的——王安石第一、王珪第二、韩绛第三、杨寘第四,只是王安石的赋中有“孺子其朋”四字,也许触碰到了宋仁宗忌讳“朋党”的神经,宋仁宗很不高兴,采用汉武帝“后来居上”的政治手法,把王安石与杨寘互换,于是杨寘成了那一届的状元,王安石只得屈居第四名。

王安石的第一个公务员职务是“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公事”。

王安石一头扎进帝国的基层政权部门,一边积累基层政治经验,一边撰写《淮南杂记》,奠定自己日后改革的思想基础。

第二年,范仲淹和韩琦、富弼等人领导推行“庆历新政”,然而,仅仅一年多便宣告流产失败,韩琦也被贬到扬州,成为王安石的顶头上司。

王安石仍然“每读书达旦”,常常坐着打个盹就上班去了,有时连脸都不洗,加之不爱修边幅,其形象可想而知。韩琦以为王安石沉迷歌楼酒肆夜生活,便提醒他得努力读书,正值青春年少不能自暴自弃。

面对上司的误解,王安石居然能不置一辩,依然潜心撰写自己的《淮南杂记》。

按照北宋不成文的规定,只要进士及第,排名又靠前,在地方干满一任之后,便可以申请回朝廷担任馆阁之职,经常在皇帝身边出头露脸,提拔的机会自然更多。但是,王安石对自己的从政道路有着明确的自我设计:先当几任地方官,“以少施其所学”;所以,扬州三年任满之后,他选择知鄞县,当一个亲民的县委书记。

王安石在鄞县的政绩《宋史》有明文记载:“起坡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其中“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便是后来“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雏形:相当于官办“小额贷款银行”,在农民青黄不接之际,以农民田里的青苗作抵押“贷谷与民”,待丰收之后再还本付息;当时民间的高利贷利息是100%至300%,而王安石只收20%至30%,仅用于借贷工作的损耗与运转——二十世纪孟加拉人尤努斯办了一个类似的“穷人银行”,为此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

在十六年的地方官经历中,王安石积累起极大的官声人望。他不仅深受老百姓爱戴,在士大夫中也被视为奇才,用司马光当时的话来说就是:“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令致,生民咸被其泽。”

和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龄一样,只不过晚了十六年,苏轼从四川眉山来到汴京,以全国第二名高中进士,风头比王安石更劲。

苏轼本来也应该是状元。

苏轼的“高考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在汴京一鸣惊人,由于主考官欧阳修怕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便把它压为第二名。这篇文章中的典故“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饱学如欧阳修也不知道出处,事后才从作者口中知道是杜撰的。这篇“高考作文”至今仍雄居于《古文观止》。

苏轼的第一个国家公务员职位是陕西凤翔签判。

由《宋史·苏轼传》可知,苏轼童年曾与其母有一段关于东汉政治英雄范滂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到,苏轼从小就有一种基于正义的政治激情,从他在凤翔所作《喜雨亭记》来看,也有一种心系百姓的民间精神。但是,如果说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的话,苏轼终其一生最多也就是一位政治爱好者。

据史料记载,深知其夫的妻子王弗,就是《江城子》中那个“小轩窗、正梳妆”的王弗,对初到陕西为官的苏轼颇不放心,一直

跟着来到凤翔。夫妻二人达成协议:凡是苏轼结交的朋友,都需要经过其妻验证通过。为了给足丈夫面子,每有新朋友来家,王弗都只是躲在内室中观察,待朋友走后,王弗才告诉丈夫,谁可以深交,谁应当保持距离、适可而止。

就这样,苏轼仍然与凤翔一把手陈希亮搞得别扭丛生。

陈太守是军人出身,他当年在长沙为官的时候,也曾经一口气搜捕过七十多名欺压百姓的地痞流氓。此时陈太守年事已高,与苏轼这样的风流才子相处,计较的就是一分尊重;然而,风流才子容易摆谱,这就造成了两人之间的一系列戏剧性矛盾。闹得最厉害的时候,甚至连皇帝都惊动了——多年之后,苏东坡为陈太守作传,曾表达过惭愧:“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色,已而悔之。”

与王安石不同,苏轼在凤翔任满之后,按北宋不成文规定回到了朝廷。此时王安石在扬州的顶头上司韩琦已是当朝宰相,宋英宗知道苏轼文笔漂亮,想破格提拔他为翰林学士撰写皇帝诏书,韩琦认为人才应该一步一步历练,官场应该讲究秩序和规矩,最后苏轼只判登闻鼓院,但苏轼认为韩琦是“爱人以德”。

通过在基层充分历练和积累后,王安石三十六岁从地方回到朝廷,担任掌管全国财政和漕运的三司度支判官。

王安石正式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改革纲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也称“万言书”。王安石吸取范仲淹以“吏治改革”为切入口的教训,换成以“经济改革”为切入口。

此时北宋立国已近百年,国势陷入“积贫积弱”困局。

以其中著名的“冗兵”和“冗官”问题为例:宋太祖开宝年间的军队总人数是37万,由于宋太祖立下“募兵制”政策,到宋太宗至道年间,军队总人数已达66万,宋仁宗庆历年间是125万,宋神宗登基前是140万,是宋太祖时期的3.78倍——随着军队与官员人数的成倍膨胀,北宋的财政收入几乎全部被“吃”光,甚至出现“赤字”。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到宋英宗治平二年,也就是宋神宗上台前两年,国家财政亏空已达1570万缗。

宋仁宗在启用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时就已看到改革的迫切性。

然而,等到王安石提出政治改革纲领时,与“庆历新政”失败已经相去十七年,宋仁宗已是老迈年高,心灰意冷,当年追随范仲淹的韩琦和富弼,此时虽然都是宰相,但也早已失去了改革的锐气:他们这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对王安石的政治改革纲领采取了“留中不发”的冷处理。

王安石只有等待机会。

宋仁宗去世,宋英宗继位。英宗从身体到精神都不够健康。此时正值王安石母亲仙逝,王安石也就辞官回到江宁,一边为母亲守

孝,一边为那些从全国追随而来的政治粉丝讲学,为日后的改革事业培养人才。

直到二十岁的宋神宗登基,四十八岁的王安石才等来机会。

宋神宗还在颍邸的时候,就已经是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粉丝。当时颍王的秘书兼老师韩维,讲课每讲到颍王拍手称快处,都会坦率地指出: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观点——终于,颍王被王安石的改革愿景震动了。

宋神宗继位后马上就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又任命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并以“越次入对”的殊礼,邀请王安石到汴京共商国是,最后以“师臣”礼遇入阁拜相,推出了震古铄今的“王安石变法”。

苏轼从陕西凤翔回到朝廷那年,其妻王弗病逝,第二年,其父苏洵又去世;等他扶送父亲和妻子灵柩回四川眉山安葬,并为其父守孝三年之后,回到朝廷已是熙宁二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运动正轰轰烈烈地展开。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王安石变法”成功,中国的发展将提前进入快车道。

史料记载王安石“目光如电”,他那“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才,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和“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的经

济思想,已经接近现代经济学原理,然而,历史的悲剧在于,当时几乎所有上层士大夫都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

变法派领袖王安石与反对派领袖司马光都是意志坚定、毫不妥协的政治家,仅从中学课本上的《答司马谏议书》我们也可以看到,王安石与司马光是如何地针锋相对。

反对派给王安石扣了三顶“政治帽子”: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在儒学传统中是非常大逆不道的;然而,王安石却针锋相对地认领了这三顶“政治帽子”,以坚如磐石的“三不足”精神推行对帝国的改革。

林语堂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苏东坡是政治上永远的反对派。用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的话来说,他是“满肚子不合时宜”。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二月全面推行变法,苏轼于同年五月就作《议学校贡举状》进行反对;熙宁四年二月,又作洋洋万言的《上神宗皇帝书》,主张“结人心、厚风俗、存纲纪”。苏轼的正面主张属于老生常谈,但其总结历史、分析时事却纵横捭阖、雄辩滔滔。——钱穆先生就指出过这一点:苏东坡的建设性意见几无可取,但他的批判性语言却才华横溢,非常富有感染力。

宋神宗的改革决心都几为苏轼的笔头所动摇。

然而,此时王安石仍能忍耐苏轼。

支持改革的御史谢景温曾风闻举报苏轼葬父途中贩运国家

专营商品,按照人治社会的潜规则,王安石想趁此拿下反对派急先锋也在政治情理中,司马光也对王安石搞过几次“政治小动作”,然而在查无实据之后,王安石却没有动苏轼一根汗毛。

直到苏轼做主考官,出题影射王安石利用宋神宗的信任独断朝纲,越过了政治争论,属于离间君臣的“政治阴招”了,王安石才下决心把这面反变法旗帜罢出朝廷。

熙宁四年四月苏轼是开封府推官,被贬为杭州通判,相当于副市长,在行政上是平级的。此后,在王安石执政期间,熙宁七年苏轼还升任密州知州,熙宁九年又迁徐州知州。

从在密州所写《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来看,这个时期,苏轼仍然充满政治激情。

到熙宁九年,王安石前后八年两度为相,他以其政治家的智慧和毅力,挺立在朝廷惊涛骇浪的风口浪间,顽强推行自己富国强兵的宏伟改革,直到耗尽最后一滴心血,才激流勇退,归隐钟山。

钟山白塘已属江宁的荒郊野外,漫坡的乱石、野草和流水,只有几户星零的人家。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时就看中了这片土地,他托朋友代购以作退身之用。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手扶爱子的灵柩,与老妻吴氏一起退隐到钟山白塘。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所写的愿望终于实现,他与明月一起回到了钟山。

他像当年设计北宋帝国一样设计自己的园林:几间与山野农舍相似的房屋十分简陋,据《续建康志》记载,也就“仅蔽风雨”而已,而且开放得连一道围墙都没有,有人出于安全考虑,劝他还是筑一道围墙,王安石没有采纳;王安石以“唐宋八大家”的书生情怀,把园林修建得充满“寻山问水”的文人之美——他担土为丘,凿地为池,还种植了三百多株能够迅速成林的楝树,中间杂以山桃溪杏……多年积水为患的卑下之地,王安石因势利导引水为渠,使之与江宁河相通,他每去江宁,便可雇乘民间小船泛水而至。

从白塘到江宁东城,与从白塘到钟山距离相等,都是七里,所以王安石把自己的园林称为“半山园”。

王安石辞相退隐时,宋神宗为了使他晚年能过一份富贵日子,让他以“使相”之名兼任江宁知府,然而,王安石在“半山园”安顿下来之后,马上就辞去了“使相”之名与江宁知府,完全“裸退”下来。

辞别京城时,宋神宗曾经送给王安石一匹好马充当脚力,回江宁后,王安石又买了一头驴。王安石游山玩水总是或骑马或骑驴,从不坐轿;有人向他建议,年纪大了应该坐轿,骑马骑驴不安全,王

安石却说坐轿子是拿人当牲口,不习惯。元丰初年,王安石的马不幸死了,他便专门骑驴,还雇了一位老兵给他牵驴。

在钟山四野,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长者,穿着普通的衣服,骑在一头黑驴上,旁边跟着一位迟钝的牵驴汉子。有一次,《清虚杂著》作者王定国恰巧碰见王安石骑驴而出,便上前问他准备去哪里,王安石回答:“如果牵驴的老兵在前,就随老兵牵到哪里算哪里,如果牵驴的老兵在后,那么就由驴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另外的情形是:王安石想走则走,想停则停,或者坐卧于松石之上,或者到山间农家访问,或者去南边的定林寺读书写作。王安石的口袋里经常带着书,他或者在驴背上背诵,或者在驴背下浏览。他口袋里还装着十多个烧饼,如果走饿了,便找个地方坐下来,王安石吃烧饼,然后老兵吃烧饼,再然后是驴吃烧饼。

有一年盛夏,王安石在钟山骑着黑驴漫游,提刑李茂直前往山中候见,正好与王安石在山野小路上相遇。王安石从驴背上下来,与李茂直在路边坐着聊了很久。李茂直命手下人张伞遮阳,夕阳西下时,见有阳光漏在王安石身上,李茂直又命手下人“移伞就相公”,王安石却笑着摆手:“不必移伞,他日我若转世做牛,还需一缕阳光伴我耕田呢。”

就在王安石辞相归隐的第四年,也就是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这位永远的政治反对派又在《湖州谢上表》中给自己找来政治麻烦。

苏轼在自己的诗文中对朝廷政治一直不断评论。他在杭州当通判时,后来被李约瑟誉为中国最伟大科学家的沈括,作为钦差大臣到杭州检查农田水利建设,就曾在“与轼论旧”中抄走许多苏轼诗文,回朝后又把他认为有“政治问题”的诗文笺注呈报宋神宗。

这次在《湖州谢上表》中,苏轼又习惯性地发了几句牢骚:“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这里的“新进”和“生事”两词是有明确政治背景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曾给王安石写过三封信,指责王安石变法是“生事”;苏东坡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又把朝廷提拔的年轻变法官员称为“新进”。此时苏轼已继欧阳修成为文坛领袖,他的《湖州谢上表》按惯例在朝廷邸报上发表后,那些正在朝廷上“生事”的“新进”们顿时成为天下士大夫的笑柄。

于是,李定、舒亶、何正臣等变法派“新进”官员轮番上表弹劾苏轼,给他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等政治帽子。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宋神宗不得不派人把苏轼从湖州抓进御史台监狱。因汉代御史台官署内曾遍植柏树,树上常有数百只乌鸦筑巢,所以后人便把御史台称为“乌台”,苏轼此案也因之被称为“乌台诗案”。

中国青年报

人艺大舞台上的外省保安 穿着制服,站上岗台,他们是首都剧场外普普通通的青年保安。 套进戏服,大幕拉开,他们却是人艺舞台上兢兢业业的“绿叶”演员。 1月28日13时,人艺开年原创大戏《食堂》进行全体联排。人艺保安队的4名保安——队长李花云、保安员张青松、徐凯、杨永杰,准时出现在排练厅。只不过,此刻他们的身份,是演员。 “在人艺,那是绝对的‘戏比天大’”,张青松脸上写着虔诚,一双小眼睛因为郑重而睁得圆圆的。他将一根胖乎乎的手指竖到唇边,示意记者到了排练厅采访要压低声音。 每日泡在剧院,不仅站岗巡逻,还排戏演戏,这让他们对“戏”的敬畏高出常人许多。他们演戏最初源于一个巧合:2012年4月,人艺复排《蔡文姬》时,由于原定的一批群众演员临时无法参演,导演唐烨急中生智,找到李花云,让人艺的保安们“临危受命”。结果,由于保安们平日训练有素,在台上风貌良好,颇为整场演出增色——从此,人艺的大戏里就经常能见到保安们的身影。 “第一次上台,紧张得心扑通扑通都要跳出来了”,李花云回忆。不过几年下来,他已带领许多保安队员参与过《白鹿原》、《小井胡同》、《大将军寇流兰》等多部人艺大戏的演出。用《食堂》剧组副导演韩青的话说,“他们舞台经验都丰富着哪!”

执导《食堂》的人艺老导演顾威则给保安演员们“打100分”。《食堂》以一家国企食堂为缩影,深刻入骨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社会变迁及转型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顾威认为,该剧是真正的现实题材作品,某种程度上,保安们是“本色演出”。 在该剧中,李花云等4位保安饰演轧钢厂工人甲乙丙丁。尽管并无台词,但他们的投入程度,丝毫不逊于专业演员。 一场戏中,李花云扮演的工人听说自己工作了几十年的厂区要被拆迁,冲动地抄起砖头就想和拆迁者打架。李花云对人物加入了自己的塑造:疾奔几步,咬着牙关满脸怒火,在主角的劝说下,他举着砖头的手才迟疑不甘地落下来。 在另一场戏里,张青松演一个排队打饭的工人。排练时,虽然他的角色在队伍中并不起眼,可他还是用手做出捧着包子的动作,对着空气大口大口“啃”得很香。 来自辽宁锦州的徐凯是个人高马大的小伙,有时戏里需要很壮实的人物形象,人艺导演们常会想到他。排练《食堂》时,他早早就穿上了戏服——一身白色的工装,东蹭蹭西摸摸,原因是“想尽快把工装穿旧穿脏,这样舞台效果才真实”。 “你演什么,就得像什么,虽然没台词,但你演得对不对,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李花云说。

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中国青年报China Youth Daily【冰点】1999年5月31日星期一 中国的建筑师在哪里本报记者沙林 被称为“建筑界的奥林匹克”的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国际建筑师协会成立半个世纪来,从未在亚洲和澳洲举办过。 19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建协第19届代表大会上,中国以压倒多数的票赢得了1999年6月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举办权。届时将有八千多名各国建筑师云集北京。 14年不息的争办终于有了回报,中国建筑界为此欢欣鼓舞。 中国建筑师给大会的最大礼物之一是,6月18日至2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展”──几十位中国建筑权威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把中国50年中盖的所有房子扒拉来扒拉去,挑出最好的以供展示。 并不都是高兴的事,因为七八千个懂行的外国人来中国,中国不好的建筑一下来了个大暴露,中国人脸上无光啊! 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彭一刚来京表达心绪:“建筑师大会在中国举行,我又喜又忧,心情矛盾,外国建筑师要到北京转一转,中国古代建筑没有任何人有异议,而我们现在有些东西确实拿不出手。我自己作为一个建筑师也感到有点惭愧,内疚……这次希望他们坐飞机来,从机场把他们直接拉到宾馆里,千万不要坐火车来,西客站周围的房子非常凌乱、不协调。” 实际上中国建筑问题早被世人关注,两年前一位外国的环境专家发问: 中国在大兴土木方面肯定是世界第一,但在质量方面就难说了。中国的建筑师在哪里?怎么我们看到的全是土地开发商,难道中国城市建筑规划是由房地产商人管理吗? 专家们感叹:工程质量是建设部今天抓的一个主题,但没有把艺术质量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21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往哪里去? 建筑艺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差不多是天方夜谭,大多数人所说的就是盖房子,西方人在这一点上又占了先。建设部科技司司长、重庆建筑大学教授李先逵说: “英文‘建筑’Architecture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tekt意为技艺,Archi则是最重要的和第一位的意思。在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史著作都将建筑列为首位。而在中文里,建筑既表示建筑艺术、也可表示房子本身,还表示建筑施工,很含混,一直没有一个词能像英文的Architecture一样来表示建筑艺术。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罗丹在评述巴黎圣母院时说:整个我们的法国就凝聚在这座大教堂里,正像整个希腊凝聚在帕提侬神庙中一样。 “《西洋艺术史》中也这么认为:当我们想起过去的伟大文明时,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应用看得见、有纪念性的建筑作为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 其实,建筑是除了活生生的人以外,表现我们生活的质量,表现一个民族风貌的最重要的东西。 吴冠中这位大画家也把建筑的地位远远排在绘画前面:“当我们想到北京、苏州、马德里、罗马时,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形象就是建筑,一个城镇的面貌基本是建筑。自然面貌,从非洲到亚洲,山水湖泊差异不是很大。现在建筑的问题非常迫切,等不及你,中国大地上那么多建筑现在要起来,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艺术。其他可以慢一点,画坏了一件画可以毁掉,房子搞坏了,要在那儿几十年,几百年。你可以喜欢它,你可以恨它,但是你逃避不了它。” 中国当代建筑50年,有很多经验教训。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萧默总结道: “50年代初期的建筑,以民族形式为主导,主张将宫殿、庙宇等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如北京友谊宾馆、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等。都有一个琉璃瓦的大屋顶。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为了比较《中国青年报》各个版面的版式特点,我首先选取了2012年2月1日至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个集合进行比较分析。在大致浏览了这29期报纸以后我将比较的对象范围又缩小到3个具体板块上:“要闻”、“青年话题”和“综合新闻”,因为这三个板块是该报纸中最稳定的3大板。最后我一共收集到74个版面,包含29个“要闻”版、29个“综合新闻”版和16个“青年话题”版。以下便是对这74个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部分结论。 “要闻”——整个版面是所有焦点的有机集合 为了让重要新闻尽可能地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又与其他重要新闻有序地组成一个版面,在排版时的位置关系和主次关系需要被良好呈现。具体而言“要闻”的排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题上见心思:手法多样、抓人眼球。单看题与文的相对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完全盖住正文的盖文标题(图1)、有标题下方和右方排列文稿的左上方标题(图2),还有右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左竖标题(图3)、标题左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右竖标题(图4)、像石碑一样立在文稿上端的文顶竖标题(图5)。此外,标题的字体、字号、粗细都不同,每个要闻版的标题都可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大致排成一个序列(图6)。能在第一版出现的新闻无小事,通过标题间大小、位置的微妙调整和排列,能够确保读者不错过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同时又冲淡心理上造成的主次关系,因为站在报刊编辑的立场说,在头版的新闻几乎是同样重要的。 1 2 3 4 5 6

2.图配文占据视觉中心(图7)。要闻版乃头版的位置,占据其视觉中心的新闻图片要么有着强烈的新闻时效性,要么有其重要意义或深刻的新闻内涵。因此图片作为主题,搭配以些许文字向读者更全面地解读图片内涵。在此图片的地位略高于文字的存在,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吸引力;但是脱离了新闻型文稿的图片又不能称其为一条新闻,因此图文结合才能正确地传达编辑部的信息。 图7 3.本报评论员评论稿件,标题颜色、正文字体均特殊呈现加以区别(图8)。哪怕是在第一版也严格分清本报评论和新闻报道的界限,根据稿件的重要程度,中青评论文、本报评论员稿件可能出现在要闻版的任何一个位置,但是必定以天蓝色加粗黑体字标题、不同于新闻报道正文的字体编排呈现。特殊的处理本身就可以像读者传达“该稿仅本报观点”的信息,使整个版面更加严谨有序。 图8

中国青年报,一份可以仰望的报纸

中国青年报,一份可以仰望的报纸 ——参加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成立暨金牌读者揭晓有感北京时间,8月25日,我在北京海运仓2号,再一次走近你,了解你,深刻的认识了你。你让我感动,让我震撼,让我仰望。 ——写给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创刊60周年,一直加强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沟通,中国青年报社自4月27日起策划和实施了“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暨“微评《中国青年报》60篇经典报道”活动。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也在今天成立,各界人士受邀参加,而我,作为一名校媒记者,有幸被邀请其中,参加这场盛会。 活动之初,播放了一段关于青年报的视频。带给我的是一份份不可言的感动。金牌读者揭晓,我被一次次的感染着,震撼着。10位获选的“金牌读者”分别是:部队读者马誉炜、上海读者胡烨亮、北京读者赵彦伟、河北读者葛昌秋、山东读者吴永亮、广东读者周新桥、四川读者张铸林、湖北读者孙雪兵、贵州读者王远白、农民读者赵润明。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中国青年报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他们也深深的爱着它。或许,我们没法想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中国青年报带给他们的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但是我可以想象,在这个有些嘈杂的年代,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读中国青年报,是一种怎样的爱与吸引。他们的爱和中国青年报的朴实务实的内容联系着他们几年,几十年。。。有位金牌读者动情的讲到:海运仓2号,我终于来了; 其实我也想说,海运仓2号,我也来了,带着对你满心的仰望与挚爱。 上午十一点二十分,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揭牌,成立。这一刻,我深深的记下了。至此,我已经在中青报里沦陷。你脚下站立的是中国的土地,我们怎样中国就什么样,我们青年该有的不是对这个时代的抱怨,去做就好,而中国青年报就是对我们的一个引导。 下午2点,召开了读者,《中国青年报》名编名记与广大读者、校媒记者代表面对面。大家积极踊跃的提出各种各样的见解,为中国青年报献计献策。我们作为校媒记者也深深被中国青年报的名编们感染着,学习着。真切的了解到了他们作为一个媒体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而我,作为校媒记者,也将仰望着中国青年报,在传媒这条路上坚持下去。 此次到会的校媒记者都有获赠“冰点三书”、《报之道》礼物,我定细细品读会。今天,我在北京海运仓2号,走近你,了解你,真切的感受到中国青年报的魅力与内涵。让我感动,让我震撼,让我仰望。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随着教育地位的日益提升,教育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介的重视。由于教育活动自身的丰富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多元理念,一成不变的“四季歌”教育新闻报道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它不仅影响了教育新闻的传播效果,也阻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如何改进教育新闻报道已成为教育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也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在这个讲求“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受众面临多重选择,教育新闻要摆脱“四季歌”模式,吸引受众“眼球”,就必须尊重受众的意见,满足受众的需求。什么样的教育新闻能够打动受众,受惠于受众,从而实现教育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是当前教育新闻报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也包括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教育新闻报道的内容因为常常涉及教育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具有专业性。但是话题设置过于专业化、报道充斥着行话,不加任何说明的专门术语,题材陈旧单一无新意,报道角度鲜少为受众考虑等问题使得做好教育报道的可读性降低,做好此类报道着实不易。笔者以《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报道为例试着进行分析。 要吸引读者,影响读者,首先要贴近读者近读者,了解读者。教育报道的读者是广大的青年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最主要的是青年学生。教育机关报、党报等主流教育新闻媒介主要以教育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报道为主,强调报道的指导性和教育性。不仅是报道内容专业性强,而且行话多,甚至有些是不少老师都不一定能准确说出其中含义。而《中国青年报》将自己定位为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来源一部分是来自教育热点,进行二次分析,讲明自己的立场观点。 教育热点常常是一段特定时间内教育领域里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抓住这类热点问题做好报道,可以有效提高可读性。比如针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择校问题,2012年8月21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上刊登了《与中国高考“决裂”》一文,反映了我国高中生对于学业的选择也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愿再走所谓的高考“独木桥”,而是转身奔赴另一条路海外留学。针对保送生制度问题:2012年6月12日刊登了《万人民调:绍.1%的人认同真优生不保送也能脱颖而出》,就保送生制度问题,反映了社会各界的看法,提出高考首先要讲社会公平。针对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2012年7月25日刊登了《女毕业生提起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诉讼》。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浅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教育新闻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作为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级主流报纸,《中国青年报》始终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鼓与呼,为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力,《中国青年报》以“每一个历史时刻,我们都在现场;每一次社会变革,我们都在前沿”的精神来报道教育。读者群覆盖社会各界人士,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读者是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本文从选题、新闻来源、写作、版面、新闻视角等方面来分析《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的特色。 一、选题 1、热点。《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事件大多具有可预见性,突发事件较少,在时效性上不占优势,关注教育界的热点、焦点。 2、补充。《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道善于挖掘出新题材和题意以扩充先前的选题,致力于再发现和新发现,属于后发制人。 3、质疑。《中国青年报》通过对教育新闻现象、教育事件和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对其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适宜性等提出质疑,指出其存在的负面效应和不确定性。2005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领导得病怎能让下属吃药》,对东光县教育局的做法进行质疑,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 4、解难。教育领域总有很多难题,学校有学校的难题、考试有考试的难题、教育工作有教育工作的难题。原来的难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难题。这些难题盘根错节,且复杂多元,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中国青年报》很多教育新闻力作都是关于破解教育领域上的难题。 二、新闻来源 1. 来自上级精神和指示。工作会议、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重要节日如教师节儿童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以及中央或地方教育部门某段时期的工作重点都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2. 记者主动发现新闻线索。这是《中国青年报》教育新闻报获得新闻线索的最常见的方式。《中国青年报》的一名女记者,一天骑车上班经过一所小学时,她看见两个老太太用弹簧秤为孩子们称书包,根据这个事件,她采写了一篇报道,反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 通过媒介间的相互借鉴以及各种资料研究材料获取新闻线索。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实现的今天,媒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各种资料的借鉴已是大势所趋,这种渠道有方便快捷、新闻价值含量高、线索丰富等优点,尽管论文、简报、杂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篇一: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仅靠几个媒体巨头来垄断整个信息市场的历史已经灰飞烟灭了!传媒业间的竞争早已从一省之内,一国之内的争斗上升到了整个世界内,不同传播方式间的大乱斗。在这场新一轮的惨烈的淘汰赛中,作为昔日传媒龙头老大的平面媒体,更是显得江河日下。一方面,在实力雄厚、市场广阔的电视媒体面前,它不得不交出传媒业的皇冠;另一方面,在生机勃勃,锐意进取的新兴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它的生存空间更是大打折扣。即使剔除掉来自不同媒体行业间的竞争,面对本行业中种类繁多的同质性产品,一份报纸恐怕也无法保证自身持续而长久的生命力,更不用说始终处在盈利状态了。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任何投资都必须考虑到回报,那种不记回报的运营方式已经不可能再保证一份报纸生的活力了。当然,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极具特色的。许多以意识形态宣传为第一要务的报纸会依然干净整洁地摆放在各个报刊亭内最偏僻的位置。只是,如果整个报纸行业都走这条路子,

那么报纸这块传播信息,教育民众的地位就真的彻底沦陷了。那么,既要根正苗红,又要具有新意,不落俗套,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维持稳定的受众。这样的报纸应该怎样操作呢?《中国青年报》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创刊于1950年的《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从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地镀了层红色。这决定了它今后所有的报道中都必须带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眼镜去观察这个世界。但毫无疑问的是,那种陈旧,呆板,意识形态浓厚的写作风格在今天这个追求“Idea”的时代中绝对是见光死的代言。很显然,青年报的编辑们很清楚这一点,于是,在与“高大全”语调彻底说再见的1980年后,青年报复苏后的第一轮改革明显走对了路子。 首先的,也是最正确最根本的一个决策,便是确定自身的受众群——中国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因为青年永远是未来的核心,而核心便能被青年报所掌握。这就是最如意的一笔账。一旦对准了青年的口味,势必能在未来取得更加丰厚的回报,从而把这个蛋糕做大做强。之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决策,那就是确定了自身严肃性的方向。一份报纸的严肃性通常能用很多方式去表达,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为令人厌恶的一种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领导人的谈话及行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庄子与中国文化课程 题目《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学生姓名吴少芳 学号200901233006 班级09传播 所属学院电视与新闻 任课教师王灿发 成绩

《中国青年报》排版特点初探 为了比较《中国青年报》各个版面的版式特点,我首先选取了2012年2月1日至2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一个集合进行比较分析。在大致浏览了这29期报纸以后我将比较的对象范围又缩小到3个具体板块上:“要闻”、“青年话题”和“综合新闻”,因为这三个板块是该报纸中最稳定的3大板。最后我一共收集到74个版面,包含29个“要闻”版、29个“综合新闻”版和16个“青年话题”版。以下便是对这74个版面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部分结论。 “要闻”——整个版面是所有焦点的有机集合 为了让重要新闻尽可能地吸引读者眼球同时又与其他重要新闻有序地组成一个版面,在排版时的位置关系和主次关系需要被良好呈现。具体而言“要闻”的排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题上见心思:手法多样、抓人眼球。单看题与文的相对位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完全盖住正文的盖文标题(图1)、有标题下方和右方排列文稿的左上方标题(图2),还有右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左竖标题(图3)、标题左方和下方排文稿的串文右竖标题(图4)、像石碑一样立在文稿上端的文顶竖标题(图5)。此外,标题的字体、字号、粗细都不同,每个要闻版的标题都可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大致排成一个序列(图6)。能在第一版出现的新闻无小事,通过标题间大小、位置的微妙调整和排列,能够确保读者不错过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同时又冲淡心理上造成的主次关系,因为站在报刊编辑的立场说,在头版的新闻几乎是同样重要的。 2.图配文占据视觉中心(图7) 。要闻版乃头版的位置,占据其视觉中心的新闻图片要1 2 3 4 5 6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青年报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中国青年报读后感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仅靠几个媒体巨头来垄断整个信息市场的历史已经灰飞烟灭了!传媒业间的竞争早已从一省之内,一国之内的争斗上升到了整个世界内,不同传播方式间的大乱斗。在这场新一轮的惨烈的淘汰赛中,作为昔日传媒龙头老大的平面媒体,更是显得江河日下。一方面,在实力雄厚、市场广阔的电视媒体面前,它不得不交出传媒业的皇冠;另一方面,在生机勃勃,锐意进取的新兴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它的生存空间更是大打折扣。即使剔除掉来自不同媒体行业间的竞争,面对本行业中种类繁多的同质性产品,一份报纸恐怕也无法保证自身持续而长久的生命力,更不用说始终处在盈利状态了。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任何投资都必须考虑到回报,那种不记回报的运营方式已经不可能再保证一份报纸生的活力了。当然,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极具特色的。许多以意识形态宣传为第一要务的报纸会依然干净整洁地摆放在各个报刊亭内最偏僻的位置。只是,如果整个报纸行业都走这条路子,那么报纸这块传播信息,教育民众的地位就真的彻底沦陷了。那么,既要根正苗红,又要具有新意,不落俗套,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维持稳定的受众。这样的报纸应该怎样操作呢?《中国青年报》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创刊于1950年的《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从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地镀了层红色。这决定了它今后所有的报道中都必须带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眼镜去观察这个世界。但毫无疑问的是,那种陈旧,呆板,意识形态浓厚的写作风格在今天这个追求“Idea”的时代中绝对是见光死的代言。很显然,青年报的编辑们很清楚这一点,于是,在与“高大全”语调彻底说再见的1980年后,青年报复苏后的第一轮改革明显走对了路子。 首先的,也是最正确最根本的一个决策,便是确定自身的受众群——中国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因为青年永远是未来的核心,而核心便能被青年报所掌握。这就是最如意的一笔账。一旦对准了青年的口味,势必能在未来取得更加丰厚的回报,从而把这个蛋糕做大做强。之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决策,那就是确定了自身严肃性的方向。一份报纸的严肃性通常能用很多方式去表达,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为令人厌恶的一种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领导人的谈话及行程,稍作改变或是一成不变地展现在受众的面前。当然,如果真的有受众的话,各大政府机关部门每天清早办公桌上也不会多一份垫早餐的废纸了。而另一种方式,则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那便是透析新闻。把民众真正关心的,好奇的,关注的东西告诉他们,把“新闻背后的新闻”告诉他们,把一切涉及民众根本利益的东西告诉他们。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将某一个新闻事件挖掘得越是深刻,民众就越容易把事件看得通透,看得清楚。那些原本无用的政策法律就会被认为是与之相关的,有用的东西。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媒体生

中国青年报招聘试题

中国青年报招聘试题 出处:九九考试招生网浏览人数:27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任国家主席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任政府总理是、、、。 3、1957年的“”被严重地扩大化了,1958年的“”使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966年的“”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4、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全党从过去的以为中心开始向以为中心的伟大转变。 5、在党的16大上,江泽民的报告题目是:“全面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6、中共16大新选出的政治局常委共人。他们是。 7、根据公布的党的16大政治局常委排名顺序,以你的经验判断,明年三月份有可能出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有可能出任政府总理。 8、被称为印度的圣雄。被称为英国的铁娘子。被称为结束东西方冷战的苏联总统。 9、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占领引发的。在这之前,伊拉克曾同进行了8年的战争。 10、2002年10月12日,印尼旅游圣地遭到大规模恐怖袭击。 11、中国40家媒体评选出2002年十大国外焦点人物,其中有退休总统获大奖的,人质事件显手腕的,叫板妥协均在行的。 12、2004年奥运会将在举行。 13、与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4、2002年中国民航发生了两起空难,一起在,一起在。 15、2002年9月14日,由犯罪嫌疑人投放造成3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的南京汤山镇中毒案震惊全国。 16、在反腐斗争中,和并没有因为他们曾担任过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而逃脱党纪国法的制裁。 17、2001年11月10日,在首都多哈举行的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2002年12月3日,从摩纳哥蒙特卡洛传来好消息,获得2010年的主办权。 19、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进入太空已为期不远。 20、2002年12月31日,列车开始在上海试运行 21、2003年1月7日,与不通火车的历史终结了。 22、牛市是指,熊市是指。 23、社会常用紧急电话120是指,122是指。 24、前不久,荷兰人被聘为中国国足主帅。 25、举出三个2002年全国热播的电视剧连续剧 26、举出三位2002年在国外踢球或打球的我国运动员名字,他们是 27、假风甚行,如假新闻、假广告。请再列举5种社会上出现过的假现象: 28、杨丽萍是,她的代表作是。王朔是,他的代表作是。李娜是,她的代表作是。赵季平是,他的代表作是。 29、汤沐海是,谭盾是,马友友是,他们在海外乐坛都享有崇高声誉。 30、王蒙是作家,许海峰是,韩美林是,贝聿铭是,马寅初是,袁隆平是,白岩松是,袁世海是,刘永好是,马三立是,范长江是,何厚铧是,柏扬是,安南是,霍金是,戴安娜是,斯皮尔伯格是,沙龙是。 31、一摄影爱好者将自己在公共场所拍的人物照片,未经被拍摄者同意,作为新闻发表在报纸上,构成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