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近年来关于海外汉学(中国学)的译著越来越多,域外汉学(中国学)对当代中国学

术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汉学著作已经成为我们注意的

问题。

海外汉学(中国学)虽然其内容是关于中国的,但它是发生在域外,由外国人所做的

学问,从西方汉学(中国学)来看,它是西方学术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东方学”的一部分。既然它是西学的一部分,它必然要遵循西方学术的传统和规范。这样汉学和国学之间既有同,也有异。同,则表现在内容上,无论是传统的汉学还是当代的中国学,材料、文献都

是中国的;异,则表现在学术规范和方法上,最终还在问题意识上,它是从自身的文化发

展的需要出发的,从一个“他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这样,在汉学(中国学)的研

究中就必须从一种跨文化的角度,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分析汉学。许多国内做“国学”

研究的学者认识不到这一点,往往将“汉学(中国学)”和他们自己所从事的“国学”相

等同,对其“同”的部分较为赞赏,认为有水平;对其“异”的部分则有所不满,对汉学

家们对中国文化和学术的“误读”不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种比

较文化的视角,不能运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来对待汉学(中国学)。如果从比较文化的视

角来看待汉学(中国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首先,在知识论上海外汉学对中国研究有著自己的成就。从方法论的知识论角度来看,域外汉学并非像是赛义德所说的全然就是一种“集体的想象”,也并非就是在本国文化和

意识形态的全然影响下,沦为一种不无任何可靠的一种语言的技巧,一种没任何客观性的

科学知识。就西方的汉学(中国学)而言,从16世纪以后,他们对中国的科学知识赢得

了大踏步的进展,“游记汉学”与“传教士汉学”的关键性区别就是,后者已经已经开始

长期地生活在中国,并已经开始一种依据基本文献的真实地研究,它不再就是一种浮光掠

影式的记述,一种走马观花的研究,传教士汉学绝不就是传教士们随意堆砌给西方人的一

幅唯美的图画,他们对中国实际重新认识的进展,对中国典籍的高超和在译者上的用功之诚,就是今天的汉学家也很难与其较之。特别就是至“专业汉学”时期,汉学家在知识论

上的进展就是突飞猛进的,我们只要加一下法国的知名汉学家伯希和就这么了。在这个意

义上赛义德在其《东方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是恰当的,例如“东方主义的所有一切都与

东方毫无关系,这种观念轻易受慧于西方的各种的整体表现技巧……。”由此,西方的整

个东方学在知识论上都就是意识形态化的,其真实性受猜测。他指出西方的东方学所提供

更多的就是“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和帝国主义的定性概念”,因而,他指出,东方学

的失利既就是学术的失利,也就是人类的失利。赛义德的观点似乎不合乎西方汉学的实际

情况,做为西方科学知识体系一部分的东方学,它在科学知识的内容上确实就是促进了人

类对东方的重新认识的,从汉学来看,这就是个常识。

其次,应注意海外汉学的方法论成果。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分析汉学(中国学),就

是要考察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的汉学(中国学)家是如何在跨文化的语界中展开这种

学术研究的,分析他们在具体的文献和材料背后的一般性的方法,对中国本土学者来说,

影响我们的恰恰是方法论这一部分。所以我认为,不能把海外汉学(中国学)中的研究完全归为“意识形态”,加以批判和抛弃。将西方关于中国的知识统统归于一种乌托邦的幻想,归于一种“集体的想象”。在这个意义上对赛义德的理论要加以批判地分析。

汉学家区别与中国本土的“国学”研究者的主要地方是学术视野和方法论。比如,法国汉学家马伯乐对中国上古文化和宗教的研究受涂尔干社会学的影响,从而缔造了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之先河,对他这种宗教社会学方法论的汲取促进中国本土的社会学研究。当年杨?先生从师于马伯乐,沦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中最早使用宗教社会学方法的学者,而中国的宗教学界几乎没有人晓得早在近一百年前马伯乐已经创办了这种方法,这两年才已经开始特别注意这种方法。中国的社会学界和宗教学界在看待马伯乐汉学研究中的方法论的两种态度,对这两个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夏志清运用新批评主义的形式主义分析方法,RocoForex中国现代文学史,并使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又返回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视野之中,这种方法很大救赎了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者。

注意其方法论,注意其新的学术视角,运用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揭示出隐藏在其“客观知识”背后的方法论,这正是汉学(中国学)研究者的基本使命。

最后,特别注意从国别思想史和文化史去把握住汉学的内在发展。汉学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但一旦中国文化传至境外,它就在所传至国产生了影响。所以中国文化在域外的影响和拒绝接受史就是我们在汉学研究的一个关键的方面。中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就是两个相互关联而又有所区别的领域。一般而论,传播史则著重汉学(中国学),即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译者、了解和研究,域外的中国形象首先就是通过他们的研究和了解才初步创建的;影响史或者说拒绝接受史则已经突破学术的侧面,因为汉学(中国学)的研究在西方仍就是一个很偏远的学科,它基本处于主流学术之外,或者处在学术的边缘。中国文化在域外的影响和拒绝接受主要整体表现在主流的思想和文化界。但二者也很难截然分离,因为一旦中国文化的典籍被翻译成相同语言的文本,所在国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就可以写作,就可以研究,他们不一定就是汉学家,但同样可以搞汉学(中国学)的研究,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可能将不高于汉学家,特别是在为自己的理论缔造时。英国17世纪的学者约翰韦伯从来没去过中国,但他写给的《论中华帝国之语言可能将即为为完整语言之

历史

论文》的书就是西方第一本关于研究中国语言的专著,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你很难说它就是汉学著作或者说不是,但其影响绝不高于任何一本汉学的专著。美国的思想家爱默生、诗人庞德、德国的荣格等都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例子很多。因而,拒绝接受史和影响史也应当沦为汉学(中国学)研究的一个关键的方面。

这方面前辈学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范式”,钱锺书在英国时所写下的《十七世纪―――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范存忠的《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陈受颐的《中国文化对十八世纪英国文化的影响》、朱谦之的《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法国学者毕诺的《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都是我们在做汉学(中国学)研究时所必读的书。

在这个方面,赛义德的理论给了我们表述的支点:“东方学现象就是整个西方的隐喻或缩影,实际上必须用以代表整个西方”。这就是说道西方为了确认自我,他们拎东方做为非我去搞对照,“东方代表彭衍堂我,相对这非我,西方才以求确认自己之为自己,所以东方乃是西方认知自己的过程中在概念上必有的取值因素”。(张隆溪)从18世纪的中国热,伏尔泰指出中国就是“天下最合理的帝国”,至19世纪中国全然丧失了魅力,黑格尔指出中国就是一个只有空间没时间的国家,一个停滞不前的帝国。在西方文化史上中国一直就是做为西方奠定自我的“他者”而不断转换着。

汉学(中国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同”―――汉学家们为我们的国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史料,特别是在“四裔”研究方面。其实,它的魅力更在于“异”,在于跨文化间的“误读”,在这个意义上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是汉学研究的天然盟友,如孟华所说:“作为一个比较学者,我对汉学有着一分天然的亲近感和学科认同感。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从我踏上比较文学学术之路起,汉学研究就始终伴随我左右,成为我学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学的存有给我们阐明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搞外国文学和外国思想文化研究时,都从外国文化和思想本身去实地考察的,对中国文化对其的影响和促进作用阐明比较。这在我们的西方文化研究中整体表现的比较突出,似乎西方文化自身的逻辑就是那样的形式化,其实不是那样,东方文化,特别就是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对其产生过关键的影响。所以,汉学的存有给了我们从崭新检视西方文化一个代莱角度,一个代莱视野。

海外汉学研究授课讲义汇总

海外汉学研究 授课大纲 授课教师:润 授课系别:中文系 授课专业:对外汉语专业 授课年级:大三 授课课时:34 第一部分绪论(3学时 一、汉学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何谓“汉学” 汉学是Sinology,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及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 1.“国学”与“汉学”的关系 2.“汉学”与“中国学”的关系 (二何谓“汉学研究” 汉学与汉学研究的关系 (三何谓“汉学家” 二、汉学研究的研究视野 (一研究畴(容

1.关于中国文化向域外传递的轨迹和方式。 2.关于中国文化在传入对象国之后,于对象国文化语境中的存在状态。 3.关于世界各国(对具体的学者来说,当然是特定的对象国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中国观”。 4.关于在中国文化(以人文学术为主体的各个领域中的世界各国学者的具体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方法论。 (二研究立场 (三研究方法 三、汉学研究的研究状态 (一研究机构 (二研究人员及结构 (三研究困境 (四研究成果——冷板凳坐热? 四、汉学研究的课程意义 (一学术研究价值 (二学习意义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结构 五、汉学研究的参考文献 (一推荐教材 《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林徐典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 2.《中西文化交流史》,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学勤主编,教育出版社,1996年。 4.《汉语研究在海外》,石锋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5年。 5.《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石锋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年。 (三其他参考文献 1.《汉学发达史》,莫东寅,文化出版社,1949年(大象出版社,2006年 2.《汉语研究小史》,王立达编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 (四影响较大汉学研究辑刊 1.《汉学研究》,阎纯德主编,1996年起。 2.《世界汉学》,梦溪主编,1998年起。 3.《国际汉学》,任继愈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所主办,1996年。 (五影响较大汉学研究书系 海外汉学研究丛书,大象出版社 列国汉学史书系,学苑出版社,阎纯德主编,2006年起。 第二部分海外汉学研究史(国别史(31学时 第一章海外汉学概述(1学时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近年来关于海外汉学(中国学)的译著越来越多,域外汉学(中国学)对当代中国学 术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汉学著作已经成为我们注意的 问题。 海外汉学(中国学)虽然其内容是关于中国的,但它是发生在域外,由外国人所做的 学问,从西方汉学(中国学)来看,它是西方学术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东方学”的一部分。既然它是西学的一部分,它必然要遵循西方学术的传统和规范。这样汉学和国学之间既有同,也有异。同,则表现在内容上,无论是传统的汉学还是当代的中国学,材料、文献都 是中国的;异,则表现在学术规范和方法上,最终还在问题意识上,它是从自身的文化发 展的需要出发的,从一个“他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这样,在汉学(中国学)的研 究中就必须从一种跨文化的角度,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分析汉学。许多国内做“国学” 研究的学者认识不到这一点,往往将“汉学(中国学)”和他们自己所从事的“国学”相 等同,对其“同”的部分较为赞赏,认为有水平;对其“异”的部分则有所不满,对汉学 家们对中国文化和学术的“误读”不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种比 较文化的视角,不能运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来对待汉学(中国学)。如果从比较文化的视 角来看待汉学(中国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首先,在知识论上海外汉学对中国研究有著自己的成就。从方法论的知识论角度来看,域外汉学并非像是赛义德所说的全然就是一种“集体的想象”,也并非就是在本国文化和 意识形态的全然影响下,沦为一种不无任何可靠的一种语言的技巧,一种没任何客观性的 科学知识。就西方的汉学(中国学)而言,从16世纪以后,他们对中国的科学知识赢得 了大踏步的进展,“游记汉学”与“传教士汉学”的关键性区别就是,后者已经已经开始 长期地生活在中国,并已经开始一种依据基本文献的真实地研究,它不再就是一种浮光掠 影式的记述,一种走马观花的研究,传教士汉学绝不就是传教士们随意堆砌给西方人的一 幅唯美的图画,他们对中国实际重新认识的进展,对中国典籍的高超和在译者上的用功之诚,就是今天的汉学家也很难与其较之。特别就是至“专业汉学”时期,汉学家在知识论 上的进展就是突飞猛进的,我们只要加一下法国的知名汉学家伯希和就这么了。在这个意 义上赛义德在其《东方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是恰当的,例如“东方主义的所有一切都与 东方毫无关系,这种观念轻易受慧于西方的各种的整体表现技巧……。”由此,西方的整 个东方学在知识论上都就是意识形态化的,其真实性受猜测。他指出西方的东方学所提供 更多的就是“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和帝国主义的定性概念”,因而,他指出,东方学 的失利既就是学术的失利,也就是人类的失利。赛义德的观点似乎不合乎西方汉学的实际 情况,做为西方科学知识体系一部分的东方学,它在科学知识的内容上确实就是促进了人 类对东方的重新认识的,从汉学来看,这就是个常识。 其次,应注意海外汉学的方法论成果。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分析汉学(中国学),就 是要考察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的汉学(中国学)家是如何在跨文化的语界中展开这种 学术研究的,分析他们在具体的文献和材料背后的一般性的方法,对中国本土学者来说,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期末:海外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研究填空(5*1) 单选(5*2) 多选(5*3) 概论1朴学,即质朴的学问。汉代儒生研习儒经,注重名物训诂考据,尤其是古文经学派,因而后世常称汉学中古文经学派为“朴学”。 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乾嘉朴学”继承东汉许慎的古文经学,故又称“汉学”、“考据学”。 2传统汉学以文献研究和古典研究为中心。 现代汉学则以实用为原则,主要兴趣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各层面。 3汉学的性质 1.汉学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 2.汉学是一门在国际文化中涉及双边或多变文化关系的近代边缘性学术。 3.汉学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4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 周边国家的汉学(日本、韩国、越南) 俄罗斯汉学 西方汉学5旅游汉学《中国与印度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吕布吕基思《远东游记》、雅各布·德安克纳《光明城》、贝尔西奥《中华王国的风俗与法律》、《利玛窦中国札记》、亚历山大·德·罗德神甫《在中国的数次旅行》、南怀仁《中国皇帝出游西鞑靼行记》、李明《关于中国现状的新回忆录》 6传教士汉学 西班牙的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这部书被誉为汉学的第一部著作,它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字、教育、科学、军事、

矿产资源、物产、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第一次作了百科全书式的介绍 7专业汉学雷慕沙于1814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学院创设“汉语和鞑靼-满语语言与文学”讲座开始的。 朝鲜 1在三国中,高句丽最早接受中国文化、最早使用汉字。 2宗大王创制正音文字,1446年颁布施行《训民正音》,“甲午更张”后,立谚文为正宗文字。 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后,汉字被彻底废除 3古代朝鲜汉语教材《老乞大》: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注音编写。 《朴通事》全书用对话或一人叙述的方式,介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训世评话》:李边,汉语文白对译的形式,在中国的民间传说或笔记小说中节选了65则古今名贤节妇的故事。 4崔溥《飘海录》迄今所见古代朝鲜最早的一本中国行记专著5李滉创立了的退溪学派,李珥创立的栗谷学派,两个学派立足于朱子学的理气论关于李杜优劣问题:以杜诗成就为准绳衡量朝鲜诗人的成就已成为惯例。李朝梁庆遇《霁湖诗话》中极力称道卢守慎五言律诗所取得的成就6《太平广记谚解》其中收录了14篇并非原《太平广记》的作品,如《红梅记》,其蓝本是明朝周朝俊的《红梅记》。周作是根据瞿祐《剪灯新话》中的《绿衣人传》改编的。此外,李昌祺《剪灯余话》中的《胡媚娘传》也被翻译成朝文,收入此《谚解》。 《太平广记谚解》有两种本子:一为“觅南本”,共五卷,135篇;一为“乐善斋本”,共八卷,268篇。 7《三国演义》的最早译本满汉合璧十卷本《三译总解》和《重刊三译总解》分别刊于康熙四十年和乾隆三十九年,是朝鲜人据1650年版满文本摘译而成的满文教科书,书中以满、朝文对照的方式收有《凤仪亭吕布戏貂蝉》、《关云长千里独行》等十个故事。 8燕行录的主要作品 1.金昌业《老稼斋燕行录》 2.洪大容《湛轩燕行录》 3.李德懋《入燕记》

海外汉学研究部分书目

〈〈国际汉学著作提要〉〉李学勤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美)本杰明·史华兹,江苏人民,2004 〈〈孔子思想思微〉〉(美)郝大维、安乐哲,江苏人民,1996 〈〈中国文论〉〉(美)宇文所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法)谢和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比较文化学〉〉方汉文,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乐黛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东方学〉〉(美)爱德华·W·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 中外文化交流、传教士与汉学 《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张国刚等,中国社科,2001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王立新,天津人民,1997 〈〈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法)安田朴,商务,2000 〈〈中外宗教交流史〉〉楼宇烈、张志刚主编,湖南教育,1999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林仁川、徐晓望,华东师大,1999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顾长声,上海人民,1985 《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阎守诚、阎宗福,大象出版社,2003 〈〈中外文化交流史〉〉沈福伟,上海人民,1985 〈〈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士宁〉〉东方出版社,1993 〈〈中西文化之交流〉〉(日)石田干之助,长沙商务出版社,1941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桑兵,浙江人民,1999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顾卫民,上海人民,1996 〈〈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顾卫民,东方出版社,2000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范存忠,上海外语教育,1991 〈〈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法)维吉.毕诺,耿升译,商务,2000 《中国的使臣—卜弥格》(波)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张振辉译,大象出版社,2001 〈〈马礼逊—在华传教士的先驱〉〉(美)汤森,王振华译,大象出版社,2002 《利玛窦中国札记》广西师大2001 《丝绸之路》(法)布尔努瓦,耿升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发现中国〉〉(法)维克布鲁斯,耿升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张西平,东方出版社,2001 〈〈晚明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范明生,上海人民,1993 〈〈莱布尼兹和儒学〉〉(美)孟德卫,张学智译,江苏人民,1998 〈〈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严建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朝鲜、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韩)郑判龙、李钟祥主编,中国社科,1995 〈〈中西文化交流先驱—马可波罗〉〉中国国际文化书院编,商务,1995 〈〈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余三乐,北京出版社,2001 〈〈马可波罗时代〉〉申友良,中国社科,2001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法)杜赫德编,(中)郑德弟等译,大象出版社,2001〈〈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沈定平,商务,2001 〈〈东方文学交流史〉〉孟昭毅,天津人民 〈〈中国法律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史彤彪,河北人民,1999 〈〈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朱谦之,福建人民,1985

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学科,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不同语言、 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明文学现象的内在规律与文学价 值的多元性,以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交流。 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跨文化比较、历史比较、形 式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群体学分析、意识形态分析、后现代主 义分析等。 跨文化比较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从而 揭示文学现象的本质。例如,比较中西文学的爱情观,可以发现中西 文学之间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表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西方文化差 异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会表达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哲 学观。 历史比较是指通过历史时期的比较,揭示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与 文化影响。例如,比较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在古代社会下,

文学作品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下,文学作品更多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和价值观的多样化。 形式主义分析着眼于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韵律、形式手法等的分析,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主题。结构主义分析则更加注重于对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的分析,认为 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与社会文化,认知和心理意义有着密不可分 的联系。 群体学分析的方法是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主题和情节进行群体 分析,其中要考虑文学作品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社会和政治内容。 意识形态分析着眼于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背景,认为文学作品反 映了一定的社会思潮与政治权力,可以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 隐藏的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分析则更加注重于对文学作品中的声音、视觉、交互和故事性的分析,认为文学作品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是文化 多样性和社会多元性的表现。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既包含具体的文学分析 方法,也覆盖了跨文化和历史比较的宏观理论,这些方法在文学分析

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来关于海外汉学(中 国学)的译著越来越多,域外 汉学(中国学)对当代中国学 术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 大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把握 汉学著作已经成为我们注意的 问题。 海外汉学(中国学)虽然 其内容是关于中国的,但它是发生在域外,由外国人所做的学问,从西方汉学(中国学)来看,它是西方学术体系中 的一个分支“东方学”的一部分。既然它是西学的一部分,它必然要遵循西方学术的传统和规范。这样汉学和国学之间既有同,也有异。同,则表现在内容上,无论是传统的汉学还是当代的中国学,材料、文献都是中国的;异,则表现在学术规范和方法上,最终还在问题意识上,它是从自身的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的,从一个“他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这样,在汉学(中国学)的研究中就必须从一种跨文化的角度,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分析汉学。许多国内做“国学”研究的学者认识不到这一点,往往将“汉学(中国学)”和他们自己所从事的“国学”相等同,对其“同”的部分较为赞赏,认为有水平;对其“异”的部分则有所不满,对汉学家们对中国文化和学术的“误读”不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种比较文化的视角,不能运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来对待汉学(中国学)。如果从比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汉学(中国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首先,在知识论上海外汉学对中国研究有着自己的成就。从实证的知识论角度来看,域外汉学并非像赛义德所说的完全是一种“集体的想象”,也并非是在本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完全影响下,成为一种毫无任何可信的一种语言的技巧,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性的知识。就西方的汉学(中国学)而言,从16世纪以后,他们对中国的知识获得了大踏步的进展,“游记汉学”与“传教士汉学”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后者已经开始长期地生活在中国,并开始一种依据基本文献的真实地研究,它不再是一种浮光掠影式的记载,一种走马观花的研究,传教士汉学绝不是传教士们随意拼凑给西方人的一幅浪漫的图画,他们对中国实际认识的进

比较文学 百度百科

比较文学 1概述 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1]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维尔曼(1790~1870)。他于1827年在巴黎大学开设了“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并于两年后将讲稿整理,以《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书名出版。在讲课和著述中,维尔曼多次使用“比较文学”、“比较历史”等词语,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比较文学提供了范例。1838年,他在出版其讲稿的第三卷序言中正式使用了“比较文学”这个专门术语,后人因此尊他为“比较文学之父”。 2发展 19 世纪70年代后,比较文学在欧美各国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心在法国。1931年法国保罗·梵·第根的著作《比较文学论》,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主张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三大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1952 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在美国创刊,按年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3分类 比较文学研究,不同国家的学者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以第根、伽列等为代表的法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以阿历克谢耶夫和日尔蒙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学者则

海外汉学研究的论文

贺铸《青玉案》的两种英译本对比赏析 林思婕 对外汉语0801班 U200816394 内容概要: 一、引言 二、贺铸《青玉案》原词及中文翻译 三、两种英译版 四、两种版本的对比赏析 五、总结 关键词: 《青玉案》英译宋词对比赏析 正文: 一、引言 贺铸的《青玉案》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宋词。那种青春年华的孤寂与愁绪,伤流年,叹闲情。那种无以名状的忧伤似烟草,似风絮,似黄梅雨,叫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唯有春天,总是那么姹紫嫣红、风情万种,而人生的青春那么短,更痛苦的是还无法与佳人相共韶华。这怎不叫人断肠? 初中时偶邂这首词,便爱上了它。最喜欢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绝妙比喻。 后来高中时再背这首词,便喜欢那句“锦瑟年华谁与

共”。那时的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生,学习之余也常常渴望能遇到此生致爱。 现在大学了,重读这首词便喜欢这句“彩笔新题断肠句”。将“彩笔”与“断肠”并列,更加对比出诗人的内心悲凉。 二、贺铸《青玉案》原词及中文翻译 青玉案——【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中文翻译: 偶然的一次机遇,使作者结识了词中所写的这位女子。但她未能到横塘来,便只好看她姗姗而去了。你青春的美好年华将怎样度过呢?想象着的情景是:大概你是在桥上踏月,院落赏花,或者生活在有着雕花窗子的朱阁里面吧。天空,碧云缓缓流动;地下,临水的岸上香草轻轻地摇曳。伫望既久,望断云天,而―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江淹)。愁情难遣,于是希望象江淹那样能有一枝五色彩笔,写出动人的诗句来——可是即令有,恐怕也只能写出肠断魂销的伤

浅谈对话海外汉学与传播中国文化.docx

浅谈对话海外汉学与传播中国文化海外汉学,作为国外学者研治中国文化的一门学问,因与中国国内的学术研究有着共通之研究对象,故可视为中外文化交通、中国文化海外传布的重要路径。国内学界对海外汉学的观瞩较早如莫东寅之《汉学发达史》,然系统与规模性的爬梳与研治则当肇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文献译介始,而后步入学术史梳理阶段,进而在坚守“本土意识”基础上初步尝试与海外汉学展开对话。但如何有效地进行对话,继而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下推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此无疑是当下海外汉学研究所亟须回应的问题。藉于此,本文尝试以刘若愚与费诺罗萨关于汉字的“二度邂逅”为个案,揭橥这一学案对于国内的汉学研究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某些启示。 一、二度邂逅的过程描述 刘若愚(JamesLiu,一九二六-一九八六),美国华裔学者,早年负笈海外,后寓留美国高校任教;欧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FranciscoFenollosa,一八五三-一九○八),美国本土汉学家、东方学者。二者同为二十世纪知名汉学家,但生命轨迹并无交叠,此处“二度邂逅”是指刘若愚对费诺罗萨文中所提出的关涉汉字的同一汉学观点先后两次态度迥异的评断。费诺罗萨长期旅居东瀛,在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以及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政Z经济学、哲学与英国文学。与此期间,亦致力于探究中国和日本的传统艺术,并曾在日本汉学家森槐南(KainanMori)指导下研习汉语与汉诗,希冀为西方文学艺术寻得某些东方资源。正如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EzraPound)

所言,“他的头脑中总是充满了东西艺术之间异同的比较。对其而说,异国的东西总是颇有裨益。他盼望见到一个美国的文艺复兴”。①费诺罗萨通过对东方文艺差异性现象的观照,试图探寻一种诉诸于视觉的形象语言,抑或说是一种视觉诗,从而使得读者可以自由体验艺术家的独特匠心。在费诺罗萨观来,艺术需要的是综合思维,而非西方的分析性思维。综合性思维不需要抽象语言,而是需要一种包孕性的语言;一些富于趣味、意义隽永的语词,其中心充荷着丰富的意义,一如原子之核,爆发后向广袤无垠的的四周放射光辉。在费诺罗萨看来,西方的拼音文字由于受制于语法、逻辑等要素,故而过多地重于分析与抽象;而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却包含有一个栩栩如生、可触可见的感性世界,本身即是一首天然的诗。于是在临终前不久,费氏写下了题为《作为诗歌媒介的汉字》(TheChineseWrittenCharacterasaMediumforPoetry)一文,对汉字的所谓“形象化”大加称道,指出“汉字的表记远不仅仅是任意的符号,其基础是记录自然运动的一种生动的速记图画(shorthandpicture)”②,自然是不断运动的,因此汉字呈现的是自然物体运动的图画。费氏进一步举例说,意为“说话”的表意字“言”,是“一张嘴”,有一个“二”字和一团火从中飞出;而意为“困难地生长”的表意字“芚”,是“一棵草带着盘曲的根”。尤其是,当我们从单纯的起始性的图画进到复合字时,这种存在于大自然和汉字中的动词品质,便更为引人注目,更加富于诗意。在这种复合中,两个事物叠加并不产生第三物,而是暗示两者之间一种根本性的关系。例如,意为“集

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增长,比较文学与文化研 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比较文学是研究不同文化中文学作品的异同 之处,而文化研究则着眼于更加广泛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文化的演变过程。两者都是探究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工具,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从历史上看,比较文学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对古希 腊和罗马文学的研究,而文化研究则更加跨学科,包括了众多领域, 如人类学、历史、社会学、视觉艺术、音乐等。两者的研究对象也有 所不同。比较文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探究作品之间的异同和联系, 而文化研究则在更广泛的领域里进行研究,涉及文化、社会、艺术、 音乐等多个方面。 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价值在于它们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和主张,这对于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 以及它们各自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比如在中国和印度的古典文学中, 都有许多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作品,但其中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却 大不相同。在文化研究方面,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文化产生和发展的 历史背景,以及文化所承载的人们的价值观。 此外,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比如在西方理论研究中,经常会引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典故和象 征意义,这也让中国古典文学在全球学术领域中受到更多关注。而在 文化研究中,也可以探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和影响,揭示文化传递的 历史和途径。比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换的通道,也是 文化交流的纽带,众多的文化成果就在这条路上进行了传播和互通。 在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到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不同文化间的比较需要遵循一些严格的方法和原则,不能简单 地进行表面上的对比,更不能因表面相似而轻易地下结论。其次,当

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是一门涉及文学作品的批评、解读和分析的学科。它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致研究,揭示作品中的主题、风格和意义。以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方法论来进行研究,使得文学研究具有多样性,并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 在文学研究中,人们常常会比较不同的文学作品。通过比较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研究者可以揭示不同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作品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比较研究可以跨越不同的时间和地域,将不同文化和文学传统之间的作品进行比较,从而丰富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之一是主题比较。通过比较作品中的主题,研究者可以找到不同作品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异,分析文学作品传递的信息和思想。例如,可以比较不同作品中的爱情主题,揭示不同文化中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主题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普世价值观和文化差异。 另一个常见的比较方法是风格比较。通过比较不同作品的文体和叙述方式,研究者可以发现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创新之处。例如,可以比较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分析他们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风格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美学原则。 此外,比较文学研究还可以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作品,研究者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分析作品中反映的社会变迁和思想转变。比较文学研究可以促进对文学作品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认识,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 总之,比较文学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揭示作品的主题、风格和意义。比较文学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并丰富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比较文学是一项探索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交流的学科领域;跨文化研究是一种跨越语言、文化、国界的研究,旨在理解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联系与交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意义。 一、的关系 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比较文学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比较的角度探究文学作品的文化与历史的内在联系,从中发现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特殊性。而跨文化研究则更加关注文化差异的生命力与作用,它致力于发掘和阐释文化差异的认知与交流机制,帮助人们跨越文化差异进行交流和理解。 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所探讨的领域不同,但两者有重叠之处。比如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研究就可以借助比较文学的方法来实现,比较文学的研究也经常需要考虑跨文化的因素,以确定文学作品在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二、的意义 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在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比较文学可以拓展人们的文学视野,让人们了解到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从而促进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其次,跨文化研究可以促进文化交流,让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发挥出更大的生命力。文化交流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方式,通过跨文化研究,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比如,在跨文化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共存与发展。 最后,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还可以促进文学研究的发展。文学作品是文化的 精华,文学研究的发展需要着眼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通过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从而促进文学研究的发展。 总之,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比较文学和跨文 化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推动不同文化共存和发展的进程。

国外汉学研究

国外汉学研究 讲稿

上编概述 对外汉语专业系列教材中没有《国外汉学研究》。本课程应改为“国外汉语研究”。 一、汉学定义 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是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德国汉学家傅海波对“汉学”下的定义:“汉学是运用语言学方法,从中文史料来研究中国、中国历史和文明”。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源,那么汉学就是流。汉学是中外文化的混血儿,属于跨文化研究。 从传统汉学到中国学的转型。传统的,注重纯文字的考证和翻译以及对人文科学的关怀;现代的,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 “汉学”有宽窄两义。广义上,它可以指“一切非本土的研究中国的学问”。狭义上,则于以现代方法来考释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经典文献的学问。(刘东《“国学”与“汉学”》,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三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汉学”的另一种意义 经学史上有汉学和宋学两个阶段,一般说来汉学讲求训诂名物、五行谶纬,宋学讲求心性哲学,着重纲常伦理(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二、汉学研究的意义 汉学已经是外国人的研究成果,而汉学研究则是研究的研究。汉学是国学的一面镜子,有借鉴意义。任继愈先生说:“西方学者接受近现代科学方法的训练,又由于他们置身局外,在庐山以外看庐山,有些问题国内学者司空见惯,习而不察,外国学者往往探骊得珠。如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诸多领域,时时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总的来说是开阔眼界。汉语是世界的,汉语研究也是世界的。就汉语研究来说,汉学主要有以下借鉴意义: 1、理论背景。国内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基本上是从西方全盘移植的。理论探索一直是国内汉语研究的软肋。蒋绍愚先生、王宁先生多次大声疾呼加强理论研究。自己不动手去探究理论,遇到语言现象便到外国学者的理论中寻求解释。规律的探究应该是很值得的鼓励的。 2、科学的研究方法。传统音韵学基本上只能区分音类,不能构拟古音。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Karlgren)运用历史比较法系统地构拟了《广韵》音。他的著作(《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合译,商务印书馆2003)和学说在全世界影响很大,现代国内外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史前期(先秦——十九世纪末) ——翻译肇端 一史前期特点 史前期的比较文学有着迥异于其后阶段的特点: 1 时间跨度长:如果以西汉为史,则有约两千年时间,如果包括西汉之前的先秦,则已超过两千年; 2 发展极其缓慢:从开始的片段、零星记载,到十九世纪末,基本上以翻译为主,即使是跨国界、跨学科,也大多是混杂于文论或者是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而多“比附”,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理论与方法; 3 综合的非纯文学比较:和西方相比,中国的比较文学从一开始起,便局限于同一文化圈内做系统比较。 二史前期概述 A 早期翻译 史前期最早阶段的西汉时期(包括之前的先秦时期),显露比较文学端倪的史料记载,主要有两个方面: a 《史记》、《汉书》及《后汉书》中涉及西域的记载,有关于汉朝与西域诸国神话传说流传与真伪的比较,这几乎可以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 b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了鄂君子请人翻译《越人歌》的传说,从时代上看,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有记载的跨民族的最早翻译。 B 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东汉至西晋

1 安世南:安息太子,译有《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种佛经,人称其“为群译首”; 2 支娄迦谶:月支人,翻译了《般若道行》《般舟三味》等经三十多卷,其译文“审得本旨,了不加饰”; 特点:译经不少,但多零品断简,尚不成系统;译文体尚不确立;译者多为外国人,致使译文质量大多粗糙。这一时期的译事,只能属早期启蒙时代,但是,在整个翻译史上筚路蓝缕的功绩不可抹杀; 第二时期:东晋至南北朝 前期:东晋和二秦 1 道安及弟子慧远:有南北倡和之功; 2 鸠摩罗什:指正旧译纰缪,影响相当一批僧人; 后期:南北朝至隋代 出现一种名为“格义”的早期中外比较方法,以儒家的概念来解释佛家概念,并进行类比研究,只是它主要用于哲学与宗教方面,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 特点:西行求法之风盛行,带回许多译本;出现很多重要译家;佛经中的许多重要法典都已全部或者部分译出,成绩可观;建立了大规模译场,分工严密,译文质量也大有提高,标志着整个译业进入了兴盛时期; 第三时期:唐贞观至贞元年间 玄奘:开创中国译经史的新局面、新风格,其译文被称为“新译”,且自著佛论,提倡因明,“逻辑”亦出自玄奘。 C 明清时的中西文化接触 史前期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唐代是一个高潮,到了明清又出现一个小高潮。明清两代,随着来华传教士的增多,大批有关欧洲文化的著作在中国出现。同时,中国学者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中西文化、主张西学东渐的有识之士: 1 徐光启:主张比较中西之异同,提出“理相符合,参互考稽”; 2 利玛窦:《畸人十篇》,涉及比较宗教、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学成分。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 中外文学是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出发,探究中外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与联系,探讨文学作品背后所嵌入的世界观、人类观、价值观等问题。中外文学研究的比较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文学历史比较、文学风格比较、文学思想比较、文学技巧比较等。本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对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进行论述,以期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一、文学历史比较 文学是历史的产物,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受到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中外文学历史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个时代文学的异同点以及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比如,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都产生了众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而西方文学中也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派等文学流派。对这些不同的文学流派进行分析与比较,可以揭示各个文学流派的共性和差异,有利于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二、文学风格比较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作者的个人风格、时代风格以及文学流派风格的综合体现。通过比较分析中外文学作品的风格,可以发现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差异,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学流派的风格特点。比如,唐诗和西方浪漫主义诗歌都重视感情的表达,在表现手法上也都倾向于使用具有感染力的抒情语言;

但唐诗则更为注重意境和气势的表达,而浪漫主义则更为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幻想的呈现。通过文学风格的比较,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外不同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形态及内在特征。 三、文学思想比较 文学思想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层面,它反映了作者独特的文化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境界。通过中外文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人类观、价值观等异同点。比如,在中国文学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想,其价值观中注重个人修身、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等特点深受中国文学家的推崇;而西方文学则更为注重表现个体主义、自由、平等等人文主义思想。通过借鉴中外文学之间思想的相互影响,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文学创作与鉴赏。 四、文学技巧比较 文学技巧是作家用来表现作品的形式手段和语言技巧等。不同文学作品的形式手段和语言技巧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分析不同作品的技巧手段,可以揭示不同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在含义。比如,在识别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方面,中西方文学的表现有着不同之处。西方文学中,往往更加注重隐喻和比喻的涵义表现,涉及到抽象层面更深的人类情感;而中国文学往往注重暗示和象征的表现方式,更注重通过形态语言达到意蕴深远的效果。不同的文学技巧的比较对于读者深刻理解作品、深入剖析作品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理论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理论 比较文学是从整体上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学作品及其相互影响的学科,其研究有两种方法:整体比较和局部比较。整体比较主要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放在一个整体中,从而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差异点和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出不同文化的价值和思维方式。而局部比较则是针对某个方面深入研究某些文学作品的局部,比较细致和具体。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理论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理论是支配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比较文学理论主要有文化比较、文学批评、符号学、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文化比较是以不同的文化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文化的之间的相似与差异,探索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从而指导研究者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文学创作。例如中国和西方文化比较,可以研究其文化心理差异导致的文学价值取向、文学题材等方面。 文学批评理论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是将某个作品放在其时代的特定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批评,比较其与其他作品的异同。目的是深入挖掘文本内在的意义,从而推理出作品的创作动机、作者的思想倾向等。文学批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文学创作背景和意义。

符号学是关注人类语言与文化现象的学科,其关注点在于符号制度,包括语言、图像、手势、音乐和数字。符号学适用于比较文学研究,因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图像等等都可以成为符号进行理解和解读。符号学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作品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性,从而揭示作品的文化和社会含义。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则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规律,探索文学作品的普遍性。例如对比不同文化的叙事结构,可以反映这些文化之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结构主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进行解剖,可以有力地推断作者的意图、价值观等。 后殖民主义则是近期兴起的比较文学理论,主要探讨如何理解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异质性,反思历史中的殖民主义和认同问题。后殖民主义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出不同文化间的权力关系和文化冲突,以及文学作品背后的种族、民族和性别等问题。后殖民主义强调基于文化和历史上的平等视角进行文化比较。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涉及方面较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很大差异。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同的方法和理论都有各自的应用价值,可以互相印证和推进。当然,选择何种方法和理论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和文学。

“国外汉学”研究概览

“国外汉学”研究概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日趋频繁,中国走向世界之势空前强盛,世界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世界,便成了历史的必然。而深切考察和研究中华文明播扬于世界各国的历史与现状,关于咱们来讲,更是迫切的需要。于是,在20世纪末的几年内,渐渐形成了所谓的“汉学热”,仅在1996年至1997年两年当中,这种热潮就已经初见眉目。 “汉学热”的显著标志,乃是专业力量的增强和专题著述数量的激增。在这之前,相关研究的译文和论文,多半散见于各类期刊、学报(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而在《国际汉学》(1995)以后,又有《汉学研究》、《世界汉学》、《法国汉学》等刊物或书系接踵问世。专业刊物的开办,有力地推动了“国外汉学”研究的进展。这两年间随着中西、中日、中韩、中俄双边关系研究的深化,还有一些研究高作和文集陆续出版。这些高作多半以交流史和学术史的形式显现,如严绍璗、中西进主编《日中文化交流史大系》(已出文学卷和思想卷,1996)、严绍璗著《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1996)、卫茂平著《中国对德国文学阻碍史述》(1996)、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国际汉学漫步》(1997)、刘海平主编《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 (1997)、吴芳思(Frances Wood)著《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洪允息中译本,1997)、黄鸣奋著《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1997)、周发源著《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1997)、郑判龙主编《韩国诗话研究》(1997)等等。据不完全统计,

总数当在20种以上。在半个世纪之前,老一代学者已有汉学高作,这时又见重印本,以补学术研究的空白,如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1997)。 在“汉学热”兴起之时,一些学者以为对“汉学”一词本身,就应该有个比较明确的熟悉。于是他们撰写文章,着重探讨它的内涵和性质,和反馈国外汉学研究信息的价值和意义。阎纯德为《汉学研究》创刊号作序时,强调国外汉学的特殊性、开放性、及其对交流两边文化建设的互补性。他指出,“前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说,事物只有运动才有生命。文化是流动的,流动能够开化文明,进展文明。中国文化能够流出去,带着自己的古老、沧桑和辉煌;还能够流回来,带着异样的风光。从中国流出的文化,汲取了异国文化的聪慧,形成既有中国文化的因子,又有外国文化思维的一种文化,这确实是汉学。汉学是以中国文化为原料,通过另一种文化精神的聪慧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化。因此,能够说汉学既是外国化了的中国文化,又是中国化了的外国文化;汉学,是中外文化融合的精魂。汉学能够与中国文化相近,也能够与中国文化相距很远,总之,它是一门相当独立的学问,是一个亟待投入人力进行研究与开拓的学科。”(《序〈汉学研究〉》)诸如此类的论述,对“国外汉学”研究的进展,无疑起到了必然的推动作用。 既然汉学是中外文化碰撞的产物,它便广涉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