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美国汉学第一人

美国汉学第一人

美国汉学第一人
美国汉学第一人

美国汉学第一人——卫三畏

引言

所谓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是指对境外中国文化研究的反研究,是我们站在母体文化的氛围里,探索母体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情况、历程、规律和特点,了解它在异质文化中的影响的广度、深度和不同的层面,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汉学家采取了什么不同的研究方法,走过了什么样的学术道路,等等。从外延上说,它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研究的一种延伸;从内涵上说,它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研究的一种补充。研究海外汉学,可以在整体上促进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他可以作为一个深刻而有力的参照系,来观照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更科学、更全面的研究中国文化的理论体系,把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实践上,可以使人们对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有全面、透彻、准确的了解,因而可以使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这就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制定对外文化交流的方略。

美国早期汉学研究

美国汉学兴起于19世纪中叶,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早期美国汉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裨治文、卫三畏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他们精通中文,熟悉中国历史文化,汉学研究水平之高、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二是注重中国现实特别是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从而开启了美国汉学注重现实的先河,是汉学研究摆脱了欧洲汉学古典规范的束缚。

美国汉学之缘起

19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广州、澳门中外贸易在海外影响的不断扩大,西方世界对中华帝国的认识逐渐增多,再通商的过程中,欧美基督教传教士随本国商人相继来华,东西方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具影响的碰撞。西方文化的不断进入,使两种文化在相互撞击过程中产生两种对世界不同看法:一是全球范围的经济、文化扩张主义;二十不顾时势境迁的时间范围的自我中心论。这两种世界文化观最终都没能在各自的形成过程中取得成功。但由于相互碰撞,东西方文化出现了难得的认同。认同之一是,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引发了对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研究;认同之二是,在中国,这种研究表现为近代社会知识分子追求进步、自由,图强自主的“西学东渐”。由于西方对中国的不断研究和认识,最终促成了近代一门新的学科——“汉学(Sinology)研究的形成。

汉学研究的范围在近代西方涉及面广。它包括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等诸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是东方学的重要组成部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法、英、德等国已经逐渐形成一支职业化的汉学研究队伍,开始了种种专业研究。这种专业研究的最大特点是:来华传教士作为研究汉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从中发挥巨大作用。传教士凭借他们在华传教的亲身经历,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著书立说、出版发行等

各种形式研究中国,是近代欧洲汉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景。他们中出现了一批像冯秉正(Joseph Francis Marie Anne De Mailla)、雷孝思(Jean Baptiste Regis)、艾德(Emest John Eitel)、马礼逊(Robert Morrsion)、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等汉学研究群体。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甚至对中国人的心理特征、行为举止等进行描述和概括,形成了近代西方汉学研究的特有风格。与此同时,在欧洲汉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之时,一个与此研究有着不同出发点的美国汉学研究也在逐渐形成之中。

18世纪末,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由于美国文化的渊源来自欧洲,在文化认同上,美国和欧洲国家是一致的。因此在国家利益的驱动下,美国商业资本开始了向海外扩张的进程。在美国国内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同时,思想、文化活动也十分活跃。19世纪40年代,随着中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美国对华商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华投资开始以洋行形式出现。为了扩大投资市场,美国政府和商人需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中国神秘”的幻梦破灭后,导致许多美国人提出对中华文化的重新认识。这个时期,美国“对中国的兴趣甚至超过其开发本国边疆的兴趣”。虽然也欧洲各国汉学研究相比,美国汉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传教士作为“文化”输出的先锋成为首批研究汉学的主要力量。这些早期美国汉学研究者们把对中国的认识与研究同传教布道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一边传播基督教福音,一边从事汉学研究。如果说,早期欧洲的汉学研究主要注重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的研究,那么美国的汉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偏离西方传统汉学研究的轨迹,注重考虑美国的资深政治、经济利益。这种特点许多年来一直被不少中外学者成为美国汉学研究与欧洲汉学研究的“截然不同的特征”。

卫三畏——美国汉学第一人

相比于二十世纪及当代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如费正清、史华兹、魏斐德、艾尔曼而言,卫三畏的名字是比较陌生的,中国学界对其关注也比较少。但卫三畏却是美国汉学的开山祖师,是美国第一位汉学教授,也是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先驱者。他在中国生活了40年,编过报纸(《中国丛报》),当过翻译(《中美天津条约》谈判),还当过美国驻华公使代办,对中国的情况十分了解,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是美国第一位重要的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因此被称为美国“汉学之父”,而且他的代表作《中国总论》把中国研究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来进行综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为美国汉学奠定了很高的起点,是标志着美国汉学开端的里程碑,该书与他所编《汉英拼音字典》过去一直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必备之书。

卫三畏的生平

1、青年时代

1812年9月22日,卫三畏出生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的一个基督教世家,父母都是当地长老会的成员,是虔诚的新教徒。他曾就读于仁塞勒(Rensselaer)工业学院,学习出版印刷技术。1832年7月他被美部会(美国对外传教机构)正式任命为广州传教站的印刷工,1833年6月起程前往中国,并于10月抵达广州。

2、来到中国

卫三畏来到中国之后,一面工作,一面努力学习汉语,在这方面,他深受马礼逊的影响,在帮助裨治文编辑《中国丛报》的过程中,努力学习中文和日文,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他的中文水平进步很快。十年之后的1843年,他在《中国丛报》第2卷第10期上发表了《论中国的度量衡》和《论广州的进出口贸易》两篇文章,标志着他在汉学研究上的正式开始。他后来出版的《中国地志》一书,也曾大部分发表在《中国丛报》上。当时,他还创建了著名的“布鲁因印刷所”(The Bruin Press)。卫三畏凭着自己的勤勉努力,终于打开了在华事业发展的局面。

3、参与政事

1858年6月18日,中国和美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卫三畏时任美国公使馆头等参赞兼翻译,在谈判时,他主张把传教宽容的内容加进去。这是一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从此以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就完全合法化了。在此以前的康熙年间,由于中国的天主教各派发生“礼仪之争”以及罗马教廷干涉中国内政,康熙皇帝曾于1720年颁布命令,禁止传教,后来雍正皇帝规定了更加严格的禁令。

4、回到美国

1874年,卫三畏陪同美国驻华公使艾弗里到北京,以完全平等的方式向同治皇帝递交国书。两年以后的1876年,他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辞去外交上的职位,回到美国,定居在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New Haven)。1877年,他被耶鲁大学聘为该校第一位中国语言与文学教授,也是美国的第一位汉学教授。1884年2月16日,卫三畏在自己家中病故。

5、汉学研究

1833年,卫三畏到达广州后,先后学习中文和葡萄牙文,在欧美商人的资助下为美国公理会创办了海外第一个印刷所。当时在广州的传教士只有马礼逊、裨治文俩人,卫三畏参与了裨治文主编的《中国丛报》的编辑工作,撰写大量文章,向海外介绍中华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和文化习俗,还协助裨治文编著《广州方言撮要》,这些工作为他后来系统研究汉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47年,裨治文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后,《中国丛报》的编辑工作主要由卫三畏负责。费正清曾称他是“一个天才的业余历史学家”,并把这一时期美国的汉学研究称为“著名的业余活动”(《外国研究中国》,第1辑)。《中国丛报》在后期人力、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出版发行同卫三畏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卫三畏长期生活在中国,他的经历使他对中国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曾先后出版过十多部关于中国的书籍,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文字等诸多领域,如《简易汉语课程》(Easy Lessons in China,1842)、《官方方言中的英汉用词》(An English and Chinese Vocabulary in the Court Direct,1844)、《中国地志》(A Chinese Topography,1844)、《中国商业指南》(A Chinese Cornmercial Guide,1844)、《英华分韵撮要》(Ton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of Canton Dialect,1856)、《汉英拼音字典》(A Syllable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874)等。这些书籍一度成为外国来华传教士和商人的必读之书。回国后,他在耶鲁大学任汉文教授,经常举办关于中国问题讲座,并著有《我们同中华帝国的关系》(Our Relations with Chinese Empire,1877),《中国历史》等,这些活动为他构思完成一生最具影响的著作《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n,1848)提供了条件。

卫三畏与美国汉学的开山之作《中国总论》

《中国总论》是美国汉学奠基之作,法国学者考狄在《西人论中国书目》中将《中国总论》放在第一部《中国总说》的第一类《综合著作》中,这是放入同一类别中的第一部美国著作,也是十九世纪一部关于中国的全面研究的著作。《中国总论》不但是一部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十九世纪国际汉学的集成之作,书中参考和征引大量国际汉学的著作,代表了十九世纪国际汉学的较高成就。以书中论中国经学、史学和文学的两章来看,《中国总论》对国际汉学研究成果竭力吸收并且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1844年11月,卫三畏返美度假,途经欧洲,为了编辑《中国丛报》的需要(卫三畏来华最早的任务就是负责印刷及发行《中国丛报》),在伦敦买了一套满文字模,并准备再购买一套新的汉文字模。为了筹集资金,他在美国各地发表演说,介绍中国社会生活、历史及风俗。演说很成功,一方面由于他对中国已经有了广博而准确的知识,另一方面公众对刚刚发生的中英鸦片战争十分关心,并且知识分子也十分想知道这个封闭许久而刚刚打开国门的国家的情况。这些演讲便是《中国总论》的缘起与雏形。这些演讲词当时并没有写出来,只是一些笔记。卫三畏认为,由于演讲的局限性,他对中国的研究应该是“更具教育性而非娱乐性,具有启发认真头脑的严肃目的,而非只是吸引毫无头绪的听众”。(《卫三畏的生平与书信》)所以他精心收集了大量资料,很多是第一手的资料,1846年,他决定写一部关于中国概要性的著作,以满足美国对中国进一步了解的需要。经过卫三畏的一番辛苦,这部题名为《中国总论:中华帝国的地理、政府、教育、社会生活、艺术、宗教及其居民概观》的书终于在1848年出版。卫三畏因这本书被美国联合学院授予了荣誉法学博士学位(LL.D)。这部书先后多次再版,到1876年卫三畏回美国后着手修订此书,这期间已经过了30年。尽管经过30时光流逝,但那时仍没有一部著作在讨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中国总论》。卫三畏在修订版的序言中说,“这其间中国在政治与精神上的进步可能超过此前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所以修订此书显得非常必要。晚年的卫三畏疾病缠身,眼睛近视,而且偏瘫,此外还饱受失眠之苦,在修订的过程中他又遭遇了丧妻之痛。这一切都没有打消他完成这部伟大著作的宏猷。在爱子卫斐列襄助之下,1882年3月,卫三畏完成了修订,1883年10月《中国总论》修订版出版,四个月之后卫三畏遽归道山。修订版仍叫《中国总论》,但副标题改为“中华帝国的地理、政府、文学、社会生活、艺术、历史及其居民概观”,虽然总体框架一仍其旧,但新增加的内容占到三分之一。

卫三畏写作此书主要是基于美国认识中国的需要,他希望“通过平实的叙述将中国放置在一个适当的位置”,给美国民众一个理智而满意的回答,即中国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奇特性,以及他们文明持续数千年的原因。同时他在第一版和修订版的序言中都说到,此书是为了“剔除外国作者已经普遍地施诸于中国及其文明之上的奇特的和无法解释的印象”,因此在书中“努力展现他们国民性更好的特点”。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的最终目的仍是“提高传教事业的兴趣,通过增加传教士所作所为领域的知识,从而增加对传教工作的同情”。

参考文献:

1、美国汉学的开山之作——读卫三畏《中国总论》中译卞东波

2、《卫三畏——美国汉学第一人》张西平

3、《卫三畏简介》

4、《关于海外汉学研究》程裕祯

5、《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仇华飞(南京大学历史系)

美国汉学第一人

美国汉学第一人——卫三畏 引言 所谓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是指对境外中国文化研究的反研究,是我们站在母体文化的氛围里,探索母体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情况、历程、规律和特点,了解它在异质文化中的影响的广度、深度和不同的层面,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汉学家采取了什么不同的研究方法,走过了什么样的学术道路,等等。从外延上说,它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研究的一种延伸;从内涵上说,它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研究的一种补充。研究海外汉学,可以在整体上促进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他可以作为一个深刻而有力的参照系,来观照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更科学、更全面的研究中国文化的理论体系,把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实践上,可以使人们对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有全面、透彻、准确的了解,因而可以使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这就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制定对外文化交流的方略。 美国早期汉学研究 美国汉学兴起于19世纪中叶,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早期美国汉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裨治文、卫三畏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他们精通中文,熟悉中国历史文化,汉学研究水平之高、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二是注重中国现实特别是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从而开启了美国汉学注重现实的先河,是汉学研究摆脱了欧洲汉学古典规范的束缚。 美国汉学之缘起 19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广州、澳门中外贸易在海外影响的不断扩大,西方世界对中华帝国的认识逐渐增多,再通商的过程中,欧美基督教传教士随本国商人相继来华,东西方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具影响的碰撞。西方文化的不断进入,使两种文化在相互撞击过程中产生两种对世界不同看法:一是全球范围的经济、文化扩张主义;二十不顾时势境迁的时间范围的自我中心论。这两种世界文化观最终都没能在各自的形成过程中取得成功。但由于相互碰撞,东西方文化出现了难得的认同。认同之一是,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引发了对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研究;认同之二是,在中国,这种研究表现为近代社会知识分子追求进步、自由,图强自主的“西学东渐”。由于西方对中国的不断研究和认识,最终促成了近代一门新的学科——“汉学(Sinology)研究的形成。 汉学研究的范围在近代西方涉及面广。它包括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等诸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是东方学的重要组成部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法、英、德等国已经逐渐形成一支职业化的汉学研究队伍,开始了种种专业研究。这种专业研究的最大特点是:来华传教士作为研究汉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从中发挥巨大作用。传教士凭借他们在华传教的亲身经历,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著书立说、出版发行等

海外汉学研究授课讲义汇总

海外汉学研究 授课大纲 授课教师:润 授课系别:中文系 授课专业:对外汉语专业 授课年级:大三 授课课时:34 第一部分绪论(3学时 一、汉学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何谓“汉学” 汉学是Sinology,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及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 1.“国学”与“汉学”的关系 2.“汉学”与“中国学”的关系 (二何谓“汉学研究” 汉学与汉学研究的关系 (三何谓“汉学家” 二、汉学研究的研究视野 (一研究畴(容

1.关于中国文化向域外传递的轨迹和方式。 2.关于中国文化在传入对象国之后,于对象国文化语境中的存在状态。 3.关于世界各国(对具体的学者来说,当然是特定的对象国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中国观”。 4.关于在中国文化(以人文学术为主体的各个领域中的世界各国学者的具体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方法论。 (二研究立场 (三研究方法 三、汉学研究的研究状态 (一研究机构 (二研究人员及结构 (三研究困境 (四研究成果——冷板凳坐热? 四、汉学研究的课程意义 (一学术研究价值 (二学习意义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结构 五、汉学研究的参考文献 (一推荐教材 《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林徐典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 2.《中西文化交流史》,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学勤主编,教育出版社,1996年。 4.《汉语研究在海外》,石锋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5年。 5.《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石锋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年。 (三其他参考文献 1.《汉学发达史》,莫东寅,文化出版社,1949年(大象出版社,2006年 2.《汉语研究小史》,王立达编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 (四影响较大汉学研究辑刊 1.《汉学研究》,阎纯德主编,1996年起。 2.《世界汉学》,梦溪主编,1998年起。 3.《国际汉学》,任继愈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所主办,1996年。 (五影响较大汉学研究书系 海外汉学研究丛书,大象出版社 列国汉学史书系,学苑出版社,阎纯德主编,2006年起。 第二部分海外汉学研究史(国别史(31学时 第一章海外汉学概述(1学时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 提要:美国汉学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业余汉学时期和专业汉学时期。以时间点为界限,则可以把美国汉学分成更为清晰的三个时期,即早期( 1877 年前) 、中期( 1877 ~1928年) 、后期( 1929 年后) 。就近20 多年来国内外对美国汉学的研究来看,战后的中国学是重点。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应该加强对20 世纪前半期以及20 世纪以前的美国汉学史的研究。 关键词:汉学历史分期美国 一、历史分期 美国的汉学研究虽然起步比欧洲晚,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汉学研究的专业化和大量研究机构的建立,美国的汉学研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今天,无论是在资金投入、学术资源方面,还是在研究模式、人才培养方面,美国均处于整个西方汉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其研究成果对中国本土学术的影响也趋增巨大。 任何学术都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1963 年,全美国仅有33 人获得中国研究博士学位,而到了1993 年,供职于美国大学、政府、新闻界、企业界的各类中国研究专家已逾万人,其中仅效力于跨国公司、基金会、法律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就达到5300 人之多。19 世纪时,美国没有一家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团体,汉学研究在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842 年建立)、美国历史学会( American Historical Society,1884 年建立) 中所占比例均十分有限,而目前仅哈佛大学就有10 多个与中国研究有关的机构。 如果将汉学研究限定在大学或学院研究的层面上,那么美国的汉学研究开始于1877年,这一年6 月耶鲁大学设立了第一个汉学教授职位。此后,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也设立了类似的职位。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看待汉学,将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外交官以及其他对中国有兴趣的人士的研究也看作汉学的一部分,那么美国的汉学史则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84 年在第一艘到达中国的美国商船上,大副山茂召( Samuel Shaw) 写下了他对中国的第一印象,美国汉学伴随着中美直接贸易的产生而产生。但美国汉学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欧洲汉学从此结束了在美国的影响,实际上,19 世纪30 年代以前美国人关于中国的信息主要来自欧洲( 特别是英国)。当代美国学者孟德卫(David E. Mungello) 将欧洲汉学的起源划定在17 世纪,他把基歇尔( Athanasius Kircher )、威尔金斯( John Wilkins)、莱布尼茨( Gottfried W. Leibniz) 等人利用来华耶稣会士提供的信息进行汉学研究的学者称之为“早期汉学家”( proto -sinologist) ,把他们的研究称之为“早期汉学”( proto -sinology)。①如果套用孟德卫的概念,我们可以把美国的建国元勋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潘恩( Thomas Paine )、杰斐逊( Thomas Jefferson ) 称为“早期汉学家”,他们都曾读过耶稣会士的著作并写下了自己对中国的看法。②19 世纪利用欧洲文献研究儒家思想的超验主义者如爱默生( Ralph W. Emerson )、梭罗( Henry D.Thoreau) 同样也可以归入这一行列,他们虽然人数很少,研究范围也很有限,但却是美国早期汉学一个不应忽视的组成部分。 对于这200 多年的美国汉学史,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分期。一种比较常见的看法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界线,理由是战前美国的汉学研究比较零散,且受欧洲的影响比较大,战后,特别是1958 年通过“国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一个美国汉学家的独到点评 为什么汉语如此的难

. 一个美国汉学家的独到点评为什么汉语如此的难? 任何一个喜欢思考的人看到这这篇研究文章标题后可能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对谁难?”这是个合乎情理的问题。毕竟,中国人学起来似乎没问题。当中国幼童们经历“可怕的两岁”时,正是他们的汉语把他们的父母搞得焦头烂额,而且再等上几年,也正是这些小孩就会真的用那些难到让人没办法的中文字潦草地写情书和购物单了。那么我说“难”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篇文章的语调会带有很多的牢骚和抱怨,所以我不如直接明确说出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对我来说难,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在成年时试图学习汉语,经历教科书、录音带、会话伙伴等等这样一整个过程,整个一个语无伦次的过程。我的意思是对我来说难----对很多其他的西方人来说难,他们耗费人生的一年又一年,用脑袋来撞击中国的长城。如果这就是我所要表达的全部,那么我的述就太空洞了。汉语对我来讲当然难。毕竟,任何一门外语对一个非母语的人来说都难,对吧?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如此。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并非所有的外语都同等程度的难。取决于你的母语是什么。一个法国人学意大利

语通常比一个美国人学起来更容易,而一般美国人学德语比日本人快得多,如此等等。那么,我现在争辩的是,汉语比你有可能打算去学的任何其它一种语言都难。我的意思是,专业资料Word . 汉语不仅仅是对我们(母语为英语者)来说难,而是在绝对程度上难。也就是说,汉语对中国人他们自己来说都难。要是你不相信,可以去问一个中国人。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愉快地告诉你他们的语言很难,可能是全世界最难的。(很多人甚至以此自豪,就如同一些纽约人事实上会为生活在美国最不适宜居住的城市而自豪一样。)也许所有的中国人都该因生为中国人而获颁一枚奖章。无论如何,他们总体上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他们的母语所具备的珠穆朗玛峰般的地位,他们站在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峰顶上,注视着卤莽愚蠢的老外们呼哧呼哧地沿着陡峭的山坡往上攀爬。每个人都听说过一个被广泛认定的事实:英语里有句成语----“这对我来说如同希腊文”,如果你在全世界所有语言里寻找这句成语的对等表达,并由此达成一个“哪门语言最难”的共识,那么这一语言学调查的结果是,汉语轻松赢得“标准难以读懂语言”称号。(比如,法语里有句成语C\\est du chinois,“这是中文啊”,等于是说:“没法看懂”。其它语言也有类似的表达)。

西方汉学答案

一、马可波罗游记的意义 《马可波罗游记》的思想文化意义: 《马可波罗游记》无疑是西方东方学中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它是第一部全面、深入介绍中国的游记,是中世纪西方对中国认识的顶峰。在本质上,它是西方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是西方文化进展中的一个环节。 1.《马可波罗游记》拓宽了欧洲人的世界观念。马可波罗这个威尼斯富商的契丹之行,一下子把西方人的眼光拉到了大陆的最东端,欧洲以往那种地中海世界观念被突破,罗马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它拜托了中世纪地图学的幻象,构成了欧洲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马可波罗游记》激发了欧洲的世俗观念。文艺复兴造就了意大利人新的性格,人们对于世俗生活的渴望,对财富的迷恋,对爱情的追求被调动起来。《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一种意大利梦幻新生活的象征,成为一切世俗追求的理想王国。 3.《马可波罗游记》催生了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全球化的序幕开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第一个驾着三桅帆船驶向大西洋的是一位意大利人——哥伦布,他正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忠实读者。他对契丹的向往使他对契丹财富渴望的西班牙国王一拍而合。 二、高本汉的成就 高本汉(1889—1978),歌德堡大学教授、校长,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 1.高本汉是瑞典最有影响的汉学家,瑞典汉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建立,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高本汉最大成就是对古代汉语语音的构拟。他运用欧洲研究的比较音位学原理,以及吸收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这些汉字拟定了一套比过去精确得多的语音系

统。 3.高本汉首开中国历史声韵学研究的先驱,也开始了瑞典大学系统教授汉语的先河。他训练出了一批对瑞典汉学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学生,如马悦然、林西莉、汉斯、卜斯温等人。 4.高本汉一生着述达百部之多,研究范围包括汉语音韵学、方言学、词典学、文献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和宗教。在中国历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欧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讨古今汉语语音和汉字的演变,创见颇多。 三、西方来华传教士汉语研究的主要成就 1.开创了汉欧双语词典的编纂工作 中国的双语词典历史悠久,佛教僧人曾编纂汉语和梵语的双语词典。 明末耶稣会入华以后,最早的双语词典是罗明坚和利玛窦编纂的《葡汉词典》。《葡汉词典》的学术地位: 第一,它是最早的汉语-西方语言对照词典之一。事实上,真正的汉语与欧洲语言对照的双语词典应从《葡汉词典》开始。 第二,它是最早的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的系统,实际上是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第三,它为研究晚明语言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马礼逊编纂的《华英字典》,作为中国第一部汉英字典,其影响是深远的。 第一,它为西方人、尤其是来华传教士学习中文提供了便利。《华英字典》出版后,受到欧洲各界尤其汉学界的普遍赞誉,并很快风靡欧洲大陆。 其次,对后来的词典编纂者具有启发作用。《华英字典》对日本英日字典的编纂产生了很大影响。 另外,在《华英字典》中已包含许多现代汉语语词,对现代汉语新词的创制和中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概要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 提要:美国汉学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业余汉学时期和专业汉学时期。以时间点为界限,则可以把美国汉学分成更为清晰的三个时期,即早期( 1877 年前、中期( 1877 ~1928年、后期( 1929 年后。就近20 多年来国内外对美国汉学的研究来看,战后的中国学是重点。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应该加强对20 世纪前半期以及20 世纪以前的美国汉学史的研究。 关键词:汉学历史分期美国 一、历史分期 美国的汉学研究虽然起步比欧洲晚,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汉学研究的专业化和大量研究机构的建立,美国的汉学研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今天,无论是在资金投入、学术资源方面,还是在研究模式、人才培养方面,美国均处于整个西方汉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其研究成果对中国本土学术的影响也趋增巨大。 任何学术都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1963 年,全美国仅有33 人获得中国研究博士学位,而到了1993 年,供职于美国大学、政府、新闻界、企业界的各类中国研究专家已逾万人,其中仅效力于跨国公司、基金会、法律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就达到5300 人之多。19 世纪时,美国没有一家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团体,汉学研究在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842 年建立、美国历史学会 ( American Historical Society,1884 年建立中所占比例均十分有限,而目前仅哈佛大学就有10 多个与中国研究有关的机构。 如果将汉学研究限定在大学或学院研究的层面上,那么美国的汉学研究开始于1877年,这一年6 月耶鲁大学设立了第一个汉学教授职位。此后,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也设立了类似的职位。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看待汉学,将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外交官以及其他对中国有兴趣的人士的研究也看作汉学的一部分,那么美国的汉学史则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84 年在第一艘到达中国的美国商船上,大副山茂召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_顾钧

中国学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 顾钧 提要|美国汉学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业余汉学时期和专业汉学时期。以时间点为界限,则可以把美国汉学分成更为清晰的三个时期,即早期(1877年前)、中期(1877 1928 年)、后期(1929年后)。就近20多年来国内外对美国汉学的研究来看,战后的中国学是重 点。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应该加强对20世纪前半期以及20世纪以前的美国汉学史的研究。 关键词|汉学历史分期美国 中图分类号|K207.8 作者信息|男,1972年生,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副教授,100089。 一、历史分期 美国的汉学研究虽然起步比欧洲晚,但 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随着汉学研究的专业化和大量研究机 构的建立,美国的汉学研究步入了发展的快 车道。今天,无论是在资金投入、学术资源方 面,还是在研究模式、人才培养方面,美国均 处于整个西方汉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其研究 成果对中国本土学术的影响也趋增巨大。① 任何学术都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的过程。1963年,全美国仅有33人获得 中国研究博士学位,而到了1993年,供职于 美国大学、政府、新闻界、企业界的各类中国 研究专家已逾万人,其中仅效力于跨国公司、 基金会、法律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就达到 5300人之多。②19世纪时,美国没有一家专 门研究中国的学术团体,汉学研究在美国东 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842年建 立)、美国历史学会(American Historical Society,1884年建立)中所占比例均十分有 限,而目前仅哈佛大学就有10多个与中国研 究有关的机构。 如果将汉学研究限定在大学或学院研究 的层面上,那么美国的汉学研究开始于1877 年,这一年6月耶鲁大学设立了第一个汉学 教授职位。此后,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也设 立了类似的职位。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看待 汉学,将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外交官以及其 他对中国有兴趣的人士的研究也看作汉学的 一部分,那么美国的汉学史则可以追溯到18 世纪。1784年在第一艘到达中国的美国商 船上,大副山茂召(Samuel Shaw)写下了他对 中国的第一印象,美国汉学伴随着中美直接 贸易的产生而产生。但美国汉学的产生并不201 ① ② 详见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 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清史研究》2000年 第4期;黄育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 的几点变化》,《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John M.H.Lindbeck,Understanding China: An Assessment of American Scholarly Resources,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71,p.140;David Shambaugh,ed.,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Armonk,N.Y.:M.E.Sharpe,1993,p.197.

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网站介绍

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网站 海外汉学板重视海外汉学相关电子书的收集,也注意相关网站\论文资料的收录.今乃特开一贴收录汉学研究相关网站,希望大家帮忙补充! 1.国内的海外汉学研究网站 华东师大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中心: 智识学术海外中国学 海外学人博客: 宋明炜: 2.日本汉学研究数据库一览(转自数典) Sinraptor Librarry of Sinology中国学網頁捜尋器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目录 「東洋文庫所蔵」図像史料マルチメディアデータベース ディジタル?シルクロード(Digital Silk Roads) アジア写真資料集成 サンスクリット語写本 アラビア語写本ダイバーコレクション インド?イスラーム史跡建築/ タイ語書誌 南アジア文献 中国絵画所在情報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ァヅァ古籍电子图书馆 Kanhoo!東洋学サーチ 日本所在漢籍Database Kambun Database 日本漢文学書誌データベース

Digitales Turfan Archiv(德国) ... /dta_chu_index.html 三國志辞書の頁 DOKISHA (Daoqishe) Home Page 东京大学图书馆 日文资料检索 ... 20&result=short 倉頡計畫 草原考古研究会 日本中央アジア学会 内陆アジア史学会 遼金西夏史研究会 高句麗研究会 萩原正樹のホームページ(詞学) 西夏文字の世界 包山楚簡データベース 楚簡データベースindex 龍大大谷文書:全画像?書誌 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木簡データベース 漢籍データベース 漢籍リンク 中国経典文学工具書録(Big5)(美国)『睡人亭』 中国史沙龙 东亚绘画史研究文献目录 历代书法碑帖集成

论美国汉语教学历史回顾与现状

美国汉语教学历史回顾与现状 姚道中* 张光天? 美国的汉语教学一直以大学的汉语教学为主,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初的几十年美国汉语教学发展比较慢,1970年以后发展的速度变快,最近几年的发展尤为神速。开设汉语的学校以及学习汉语人数都在大幅度地增长。本文旨在回顾这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汉语教学的历史,并且介绍一下目前汉语教学的情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美国汉语教学的历史 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把美国汉语教学分成两大类:主流学校的汉语教学和非主流学校的汉语教学。主流学校指的是正规的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汉语是学校开设的正式课程,学生在主流学校学习汉语可获得学分。主流学校以外的学校一律算做非主流学校,包括中文学校、政府机构开设的语言学校及课程、商业语言学校等等。 19世纪 主流学校 美国主流学校的中文教学是从大学开始的1。美国的汉语教学也一直以大学的汉语教学为中心。第一个把中文列入课程的大学是耶鲁大学。1871年有位以范南(Van Name)为姓氏的先生在耶鲁大学开课介绍日文和中文的“要素”2。可惜他的教学内容及中文水平如今已不可考3。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答应将 * 姚道中。美国亚利桑纳大学亚州研究博士。夏威夷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学系教授。孔子学院联执院长。2005年起担任美国AP测试阅卷主任。 ? 姚张光天. 美国波士顿西蒙斯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硕士,夏威夷大学亚州研究硕士。负责管理夏威夷大学亚洲部的中文藏书。 2008年当选北美东亚图书馆协会中文资料委员会主席。

其藏书捐给大学图书馆时,曾敦促耶鲁大学尽快设置一个中文教授职位。由此可知范南先生的专长并非中文,故需另外聘请一位精通中文的教授4。1877年耶鲁大学聘请了刚从中国回来的卫三畏(Samuel W. Williams) 为中国语言及文学教授5。卫三畏是最早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之一,也是美国汉学研究的先驱者。据称他是当时唯一能说流利中文的美国人6。1877年2月在中国营口经商及担任美国驻营口领事的弗朗西斯·奈特(Francis P. Knight)写信给哈佛大学校长提出了筹募资金在哈佛大学设立中文讲座的建议,为有志于前往中国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学习中文的机会。哈佛大学接受了奈特的建议,开始在中国招聘中文教师,两年后请到了当时在英国驻宁波领事馆工作的安徽人戈鲲化7。戈鲲化(Ko K'un-hua)于1879年10月22日正式开班授课。戈鲲化收的第一个学生是他的英语老师。卫三畏曾经于1880年去拜访戈鲲化。事后卫三畏跟朋友说戈鲲化的学生比他的多一倍,戈鲲化有一个学生,而卫三畏没有学生8。戈鲲化是第一个在美国大学教授汉语的中国人,上课时穿着清朝的官服,教南京口音的南方官话。戈鲲化在哈佛的教书生涯并不太长,于1882年2月14日因患肺炎过世9。他在美国一共只教了四、五个学生10。 耶鲁和哈佛都是财力雄厚的私立大学,设立中文课程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没有容闳和奈特两位先生的推动,恐怕校方不会想到要开设中文课程。可以说美国汉语教学的历史是由个人的推动而开始的。美国西海岸的加州大学是顶尖的公立学校。该校在1890年设置了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席,可是直到1896年才请到了英国人傅兰雅(John Fryer) 担任这个职务11。由此可见美国的中文教学有一个坎坷的起始。19世纪时的美国人似乎对学习中文没有什么兴趣。 非主流学校 严格说来,美国的中文教学是从非主流学校开始的。1848 年,为了满足华工的需要在美国几个大城市的中国城有了广东话课程12。1870 年旧金山有了为华裔子弟开设的中文学校。1874年美国东海岸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也有了中文学校,教授的是文言文。1881年夏威夷开设了第一所中文学校,当时夏威夷尚未成为美国的一个州。1892奥勒冈州的伯特兰市也有了中文学校13。19世纪美国东西海岸的中文学校以西海岸为多,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移民分布的情况。由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 顾钧 内容摘要:美国汉学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业余汉学时期和专业汉学时期。以时间点为界限,则可以把美国汉学分成更为清晰的三个时期,即早期(1877年前)、中期(1877~1928年)、后期(1929年后)。就近20多年来国内外对美国汉学的研究来看,战后的中国学是重点。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应该加强对20世纪前半期以及20世纪以前的美国汉学史的研究。 关键词:汉学;历史分期;美国 作者简介:顾钧,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 K207.8 一、历史分期 美国的汉学研究虽然起步比欧洲晚,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汉学研究的专业化和大量研究机构的建立,美国的汉学研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今天,无论是在资金投入、学术资源方面,还是在研究模式、人才培养方面,美国均处于整个西方汉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其研究成果对中国本土学术的影响也趋增巨大。① 任何学术都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1963年,全美国仅有33人获得中国研究博士学位,而到了1993年,供职于美国大学、政府、新闻界、

企业界的各类中国研究专家已逾万人,其中仅效力于跨国公司、基金会、法律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就达到5300人之多。②19世纪时,美国没有一家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团体,汉学研究在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842年建立)、美国历史学会(American Historical Society, 1884年建立)中所占比例均十分有限,而目前仅哈佛大学就有10多个与中国研究有关的机构。 如果将汉学研究限定在大学或学院研究的层面上,那么美国的汉学研究开始于1877年,这一年6月耶鲁大学设立了第一个汉学教授职位。此后,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也设立了类似的职位。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看待汉学,将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外交官以及其他对中国有兴趣的人士的研究也看作汉学的一部分,那么美国的汉学史则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84年在第一艘到达中国的美国商船上,大副山茂召(Samuel Shaw)写下了他对中国的第一印象,美国汉学伴随着中美直接贸易的产生而产生。但美国汉学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欧洲汉学从此结束了在美国的影响,实际上,19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人关于中国的信息主要来自欧洲(特别是英国)。当代美国学者孟德卫(David E.Mungello)将欧洲汉学的起源划定在17世纪,他把基歇尔(Athanasius Kireher)、威尔金斯(John Wilkins)、莱布尼茨(Gottfried W.Leibniz)等人利用来华耶稣会士提供的信息进行汉学研究的学者称之为“早期汉学家”(protosinologist),把他们的研究称之为“早期汉学”(proto-sinology)。③如果套用孟德卫的概念,我们可以把美国的建国元勋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潘恩(Thomas Paine)、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称为“早期汉学家”,他们都曾读过耶稣会士的著作并写下了自己对中国的看法。④19世纪利用欧洲文献研究儒家思想的超验主义者如爱默生(Ralph W.Emerson)、梭罗(Henry D. Thoreau)同样也可以归入这一行列,他们虽然人数很少,研究范围也很有限,但却是美国早期汉学一个不应忽视的组成部分。⑤

国外汉学研究试题

国外汉学研究 一、美国的汉学成就 二、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模式 三、日本的汉学研究评价 四、法国的汉学研究简述 五、俄苏汉学研究简述 六、整理某一个国家的汉学家 七、介绍某个国家的汉学研究机构 八、介绍某个国家的汉语教学情况 一、填空(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的代表性著作《文明论概略》,对入学进行了最激烈最刻薄的攻击(福泽谕吉) 2.________的《小说神简》对中国古典小说表现出从仰慕到参照批判的转变(坪内逍遥)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译自日本的第一种史书,是_______所著(东洋史要、桑原骘藏) 4.________是利玛窦用中文写的第一部书 5. 把《孙子兵法》引用欧洲的第一人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______. 6. 1814年12月11日法国______正式任命_____为“汉、鞑靼、满语言文学教授”,标志作为“西方专业汉学”的诞生 7. ______的《美理哥国志略》被______全部辑入《海国图志》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 《中国总论》 2. 哈佛燕京学社 3. 文明冲突论 4. 儒莲 5. 汉学与中国学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简述海外汉学的发展进程 2. 整理某一个国家的汉学家,挑选几位汉学家略述其成就(不能与分析题相同) 四、分析题(共1题,共30分) 1. 陈氏《王观堂先生挽词》(1927年)云:“当世通人数旧游,外穷瀛渤内神州:伯沙博士同扬榷,海日尚书互倡酬。东国儒英谁地主。藤田狩野内藤虎”。 (1)指出诗文中的外国汉学家5分 (2)简述这些汉学家的研究成果25分

意大利汉学发展历程

意大利汉学发展历程 意大利的汉学研究,按威尼斯大学汉学家兰侨蒂(Lionello Lanciotti)的话来说,“它在欧洲是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之所以说是最古老的,因为它在西方起步最早,可以推溯到明末清初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hieu Ricci,1552-1610)和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14-1661),甚至是13世纪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至于说它又是最年轻的,是因为在利玛窦和卫匡国之后三百年间一直徘徊不前,直到二次大战后才又逐步复苏发展起来。 一、传教士汉学阶段 意大利汉学,起始于耶稣会教士的东方传教活动。,产生了利玛窦、罗明坚、范礼安、熊三拔、艾儒略、毕方济、罗雅谷、卫匡国、殷铎铎等一大批出色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传教士,来华的主要目的也是转播基督教义。他们在传教的过程中感到需要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以便于中国民众更好地沟通。 二、传教士汉学向专业汉学的过渡期 利玛窦和卫匡国之后三百年间,从传教士汉学角度来说,是一个长长的空白,但在这块几近荒芜的土地上,专业汉学则在孕育和萌动。这种征兆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内容上,从为传教服务的中国地理、各地风俗介绍,汉语语法、汉字等工具书的编写,儒家代表人物和礼仪的简介等实用性汉学逐

渐转向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在形式上,由传教士的个别行为逐渐转向学校教育和研究机构,其研究者的身份也由传教士转为世俗的学者。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安得罗齐、赛维理尼、普意尼等人起了关键作用。 三、专业汉学阶段 尽管意大利汉学在19世纪中期已开始由传教士汉学向专业汉学过渡,但专业汉学的真正确立却要后延一百多年,直到20世纪中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二战以后的意大利汉学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从二战结束的1945年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为专业汉学的确立期,其中的标志是1970年中意两国建交;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为繁荣兴盛期。

一个美国汉学家的独到点评为什么汉语如此的难

一个美国汉学家的独到点评为什么汉语如此的难 任何一个喜欢思考的人看到这这篇研究文章标题后可 能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对谁难?”这是个合乎情理的问题。毕竟,中国人学起来似乎没问题。当中国幼童们经历“可怕的两岁”时,正是他们的汉语把他们的父母搞得焦头烂额,而且再等上几年,也正是这些小孩就会真的用那些难到让人没办法 的中文字潦草地写情书和购物单了。那么我说“难”是什么意 思呢?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篇文章的语调会带有很多的 牢骚和抱怨,所以我不如直接明确说出我的意思。我的意思 是对我来说难,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在成年时试图学习汉 语,经历教科书、录音带、会话伙伴等等这样一整个过程, 整个一个语无伦次的过程。我的意思是对我来说难----对很多其他的西方人来说难,他们耗费人生的一年又一年,用脑 袋来撞击中国的长城。如果这就是我所要表达的全部,那么 我的陈述就太空洞了。汉语对我来讲当然难。毕竟,任何一 门外语对一个非母语的人来说都难,对吧?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如此。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并非所有的外语都同等程 度的难。取决于你的母语是什么。一个法国人学意大利语通 常比一个美国人学起来更容易,而一般美国人学德语比日本 人快得多,如此等等。那么,我现在争辩的是,汉语比你有 可能打算去学的任何其它一种语言都难。我的意思是,汉语 不仅仅是对我们(母语为英语者)来说难,而是在绝对程度上

难。也就是说,汉语对中国人他们自己来说都难。要是你不 相信,可以去问一个中国人。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愉快地告诉 你他们的语言很难,可能是全世界最难的。(很多人甚至以此 自豪,就如同一些纽约人事实上会为生活在美国最不适宜居 住的城市而自豪一样。)也许所有的中国人都该因生为中国人 而获颁一枚奖章。无论如何,他们总体上都不同程度地意识 到他们的母语所具备的珠穆朗玛峰般的地位,他们站在其“近 水楼台先得月”的峰顶上,注视着卤莽愚蠢的老外们呼哧呼哧 地沿着陡峭的山坡往上攀爬。每个人都听说过一个被广泛认 定的事实:英语里有句成语----“这对我来说如同希腊文”, 如果你在全世界所有语言里寻找这句成语的对等表达,并由 此达成一个“哪门语言最难”的共识,那么这一语言学调查的 结果是,汉语轻松赢得“标准难以读懂语言”称号。(比如,法 语里有句成语C""""est du chinois,“这是中文啊”,等于是说: “没法看懂”。其它语言也有类似的表达)。那么,问题出现了, 中国人他们自己又把哪种语言看作是难到没办法的呢?那么 , 在中文里寻找对等的表达,你就会找到Gēn tiānshū yíyàng 意思是:“跟天书一样”。这一语言奇谈是有其事实根据的;汉 语的难到叫人心碎的名声可说是名至实归。那些不是因为喜 欢享受而选择学这门语言的人会被极其糟糕的付出/效果比 例搞得焦头烂额。而那些恰恰是被这门语言的令人沮丧的复 杂和困难所吸引的人则永远不会失望。不管这些人是因为什

谈谈美国汉学的新方向(孙康宜)

谈谈美国汉学的新方向 孙康宜 最近二十多年来,全球化的趋势已使美国传统的汉学研究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有关全球化,有些汉学家从一开始就十分赞同,但也有人持批判的态度。在这篇短文里,本人不想做任何理论上的判断,只想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发表一点我个人的意见。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耶鲁大学执教的。在耶鲁,我发现“汉学”的系科归属有别于美国的其他大学,在其他学校里,“汉学”(sinology)研究及教学大多笼统纳入一个“区域研究”(所谓的area study)的系中。一般说来,在美国,有关中华文化的课程(无论是中文和中国文学还是中国历史和人类学)全部归东亚系:它有时被称为“东亚语文和文明系”(如哈佛大学)、有时被称为“东亚语文和文化系”(如哥伦比亚大学)、有时被称为东亚研究系(如普林斯顿大学)。独有耶鲁与众不同,这里不以“区域研究”划分系科,而是按“学科研究”(disciplines)瓜分所谓“汉学”。这就是说,教中国文学和语言的人,如Hans Frankel(傅汉思)及本人都属于东亚“语言文学系”。教中国历史的人,如Jonathan Spence(史景迁)及余英时(1980年初余教授仍执教于耶鲁)属于历史系;教社会学的Deborah Davis属于社会学系,而教人类学的Helen Siu(萧凤霞)则属于人类学系。同时,耶鲁图书馆中书籍的排列也大多反映了这种按“学科”区分的归类方式。比如只要是有关陶渊明的书,各种语言的版本都摆在一处,而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和普林斯顿葛思德图书馆,则把所有的中文书籍单另编目和上架收存。 记得初到耶鲁,对这种以“学科”分类的方式,我还不太适应。这是由于从前在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班受了正统的“汉学”教育,一直把“汉学”看成一个独立的领域,而现在得重新调整“领域”的界定,颇有离散孤立之感。从前在母校,东亚系的大楼里积聚了各种汉学科目的教学研究人员,文史哲不分家,经史子集,教授们各显其能。但到了耶鲁,我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只见得到少数教中国文学的两三位同事,走廊上所遇者多为英文系、俄文系、阿拉伯文学系等其他语种的教授。若要找研究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教授,还得找到校园的另一角,实在让人感到不便。当然,耶鲁设有一个“东亚研究中心”,称为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那是让不同科系的老师和学生们申请有关东亚研究方面的经费以及举办各种活动的大本营,但它并不是一个所谓的系。 后来在耶鲁教书久了,才逐渐发现这种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方式也有它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首先有益于广泛了解其他语种的文学。许多不同领域的新朋友都不断给我新的启发,而我从前又学的是英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本来就有基础,如今正好更上一层楼,更加扩展了视野。后来,我应邀加入“文学科目”(literary major)讲座,更热心投入“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的跨系活动,与校园里许多不同科系的人都常有见面讨论的机会。不知不觉中,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学术道路已迈向“全球化”的方向。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其他许多美国大学的东亚系,虽然并没改变它们原来的结构,也慢慢发展出不少跨系的新研究领域了。当然,我并不是在说,耶鲁那种以“学科”为主(而不以“区域研究”为主)的倾向直接造就了美国汉学的新方向,但耶鲁的特殊教育结构显然与美国汉学这二十多年来的全球化趋势不谋而合。 据我个人的观察,从前美国(和欧洲)的传统“汉学”是把中华文化当成博物馆藏品来钻研的。在那样的研究传统和环境中,凡用中文写的文本都成了解读文化“他者”的主要管道,所以早期“汉学”大多以译介中文作品为主,“音韵学”(philology)尤其是汉学家们的主要研究科目——因为他们想知道从前唐人是如何朗诵唐诗的,宋人是如何吟唱李清照词的。总之,那是一种对“过去”的东方抱着猎奇的求知兴趣。可想而知,当时汉学家们的学术著作只在汉学界的圈子里流行,很少打入其他科系的范围。但随着美国比较文学范围的扩大,约在上世

汉学

一、填空题(20分) 1.欧洲汉学确立的标志(1814年,地点,人物)雷慕沙在法兰西学院1815年1月16日开设“汉学讲座”。 2.美国的中国学之父费正清,代表作品《美国与中国》 3.《中国从报》由稗治文创办。 4.瑞典和北欧汉学开创者:高本汉 第一位由现代科学方法从事中国研究的瑞典人:斯文·赫定 5.德国现代文学奠基人(3个):硕特、克拉普罗特和普拉特 6.20世纪初,德国中国研究的四大汉学中心:汉堡、柏林、莱比锡、法兰克福 7.欧洲汉学”三大名著”:《通信集》、《中华帝国全志》、《中国丛刊》 8.英国翟理斯关于中国文学史的著作:《中国文学史》 9.世界洞悉中国人性格的三个范本:《东洋史说苑》、《中国人气质》、《中国人精神》10.汉籍外译的两个条件:①要有书籍;②要有通晓汉语的翻译人才 二、连线题(作者连作品、国籍、最…的人、称谓,研究机构连刊物)20根线 1.魁奈:法国,“欧洲的孔夫子”,《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重农学派创始人 2.卫三畏:美国汉学最有成就者之一,《中国总论》,其主持耶鲁大学首先开设中文课程,建 立第一个汉语教研室和东方图书馆。 3.宋君荣:18世纪最伟大的汉学家、“耶酥会士最博学者” ,《成吉思汗及蒙古史》 4.福兰阁:德国汉学史上第一位专职汉学教授,而且也是众多汉学家中第—位名符其实的历 史学家,《中国通史》,《儒家史和中国国教史研究》 5.德庇士:《中国概览》原名《中国人、中华帝国及其居民综述》,是一部资料丰富的鼎力之 作,被公认为是19世纪对中国的最全面的报道。 6.巴赞:19世纪法国,《水浒》最早翻译的片段是巴赞的《(水济传)摘译》 《官话语法》,被称为“欧洲第一个”把文言和白话区分开来的汉学家。 7.戴闻达: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院长,翻译《商君书》,《道德经》,并著有《中国对 非洲的发现》。 8.李约瑟:英国,《中国科学技术史》 9.汉堡亚洲研究所:《中国动态》,是迄今为止德国唯一一份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杂志 10.法国远东学院:《法国汉学》、《法国远东学院学报》、《亚洲丛刊》、《远东亚洲丛刊》等。 11.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太平洋事务》 12.莱顿大学:施古德《通报》,“欧洲汉学重镇”。 三、选择题(10个) 1、19世纪与20世纪初法国对于汉文佛典的翻译和研究(2个人):雷慕沙和儒莲 2、七次远征中国的地理学家,提出“丝绸之路”:李希霍芬 3、《琴道》的作家:高罗佩 4、德国的汉学家,从事儒家翻译工作,使得中国文化在德国广泛传播,中国学社:卫礼贤 5、美国的历史上最悠久的学术组织:美国东方学会 6、伦敦的东方语言学校的创建者:马礼逊 7、推动英国的中国汉学向应用方向转变的报告:帕克报告 8、关于两个国家的汉学特点: 德国---语言学派为主导地位,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 法国---对宗教的强烈兴趣 9、《red star over China》是哪部作品的英文翻译:《西行漫记》 10、高本汉的音韵方面的著作:《中国音韵学研究》

美国汉学研究简述

美国汉学研究简述 摘要:本文是对美国汉学研究的历史所作的简洁回顾,目的在于为当代美国的汉学研究提供历时视角的研究背景,并且提供美国汉学研究的历时语境。从美国汉学历史的简短回顾,可以发现美国的唐诗研究,已经从最初以译介形式为主,发展到当今多维化、深入到研究唐代诗人的生平、诗歌、历史和社会背景等的阶段,呈现向纵深发展的趋势,研究成果丰硕。同时本文的研究发现,当今热烈讨论着的似乎壁垒分明的“汉学”和“中国学”,二者关系密切、源远流长。 关键词:汉学历时多维 本文对美国汉学史所作简明回顾,目的在于为美国当代汉学研究提供历时视角的背景,或者说给出必要的研究语境。在美国汉学史的回顾中,会看到当今讨论着的似乎壁垒分明的“汉学”和“中国学”,二者的关系密切,并非是前者古老,后者新出的简单关系。李学勤指出,“把各国汉学和汉学家置于学术史的大背景中来考察,既要有个案研究,又要有综合研究。” 一.美国汉学简史 1.美国的汉学史起步于19 世纪后期,在裨治文和卫三畏等传教士的努力下,特别是1842 年建立东方学会,美国汉学确立并有所发展。初期基本可称为传教士汉学时期,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 1861 年)和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ns,1812- 1884 年)成就突出。裨治文是美国第一个到中国的传教士,是美汉学研究的开山鼻祖。积极的意义是“带动了美国人民认识中国文化,被誉为美国的第一位汉学家。”1832 年他创办英文刊物《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又译《澳门月报》或《中华丛报》),以西方读者为对象,以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任主笔。裨治文于1847 年前往上海,从事传教和公众事业。1857- 1859 年为上海亚洲文会会长。曾和人共译《圣经》为中文,著有《广州市及其商业》。他的妻子在北京创办“贝满女校”。他的亲戚卑雅各(James Grander Bridgman)继他为《中国丛报》主笔,曾把马若瑟(Premare)的拉丁文《中国语文札记》(Notitia Linguae Sinicae)译成英文,1847 年在广州出版。 卫三畏被称为美国汉学研究的开创者,是近代美汉学研究最有成就者之一。曾为驻华外交官,和中国官员联系广泛。后在耶鲁大学教中国语文,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编著《中国总览》(The Middle Kingdom),1848 年出版。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K.Fairbank)称他是“一个天才的业余历史学家”,该时期的美国汉学研究是“著名的业余活动”。1876 年,卫三畏在耶鲁大学首设中文课,建立首个汉语教研室和东方图书馆。此后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相继效法,图书馆开始收藏汉学图书资料。成立汉学机构,如美国现代语言学会(1883 年),美国历史学会(1884 年),美国亚洲协会(1898 年)等,这些组织促进了美国汉学发展。除裨治文、卫三畏等美国早期汉学研究者外,近代美国汉学史上,还出现以传教士为主的汉学研究群体。 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特点:首先,研究人员主体是传教士,他们的研究有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