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

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

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
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内容摘要: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更应积极参与教育的创新,以实现创新教育。而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笔者认为是改革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要从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创设情境,诱发学生

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

关键词:地理教教学创新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培养学

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要害。地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更应积极参与教育的创新,以实现创新教育。而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笔者认为是改革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要从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

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建立一个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师生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老师的话不全是真理,教师和学生应有一种平等

友好的交流氛围。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创设各种教学活动场景,善于让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让自己的真诚打动学生,引导学生“入其境”进而“会其意”;同时要以对话者的角色与孩子沟通,从而达到“读其心”“感其行”。这样,师情与生情的交融,“心境”“情境”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10-10-14T16:24:16.590Z 来源:《学园》2010年第5期供稿作者:李万明 [导读] 历年来,初中地理由于不作为中考统考科目,使得绝大多数学校对地理课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李万明四川省武胜县沿口初中 历年来,初中地理由于不作为中考统考科目,使得绝大多数学校对地理课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却常常成了减轻学生负担、精简课程门类的对象,敷衍塞责,应付了事,致使学生许多的地理知识点和学习技能不能很好把握,这种做法显然严重违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整体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深刻认识到应试教育致使学生在地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学习毫无兴趣,地理知识一问三不知,进入高中,学习毫无基础,知识严重脱节,学习异常艰难。为此,笔者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一改应试教育的做法,全面渗透素质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方面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终生受益。应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呢?现浅谈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或情感表现,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教师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炬。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老师。”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他的思维就会细致而敏锐,他的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反之,如无兴趣则会抑制主体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能以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把自学提纲、知识图表、辅助材料、课堂习题等内容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既相对地扩大了课堂活动空间,增大了课堂知识容量,又便于学生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有机转化。 例如,在讲“黄河”一节时,我将黄河的地形、水系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黄河流经的省、区及黄河所接纳的水系,黄河入海的位置。通过列表对黄河长度、流量与长江、珠江的横向对比,培养学生对同类事物进行类比分析,并且在类比分析中把握其中任一地理事物特点的能力。通过对地上河流、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少,而相对集中,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易泛滥等内容逐层剖析,培养学生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能力,以及对某一地理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项教学任务,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密切配合,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突出课堂效益重点 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绝不是不要质量,而是强调受教育者全体的质量,全面的质量,一流的质量。郭沫若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做这种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既要注重基础又要培养能力,既要提高素质又要发展个性,给学生留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发展自己。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我常常巧妙地运用故事法、质疑法、图像图表法、引述法、复习法、地图法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最大的精力去学习,所以每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极大的兴趣来完成课时目标,并当堂消化所学内容。 地理教学不仅应讲究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而且也需讲究语言的表达艺术。可以说,教学语言的优劣,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讲究授课的语言表达艺术。 1.授课语言要生动形象 教学中要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恰当的比喻,加以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有较为全面、深刻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本的内容。 2.授课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做到情绪饱满,富有激情,吐字清楚,语速适度,抑扬顿挫,使课堂讲解能引人入胜。 3.授课语言要具有幽默感 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师适当运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对拉近师生情感距离,调节学生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亲切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全面发展学生技能 地理教学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间横向联系,多方位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横向联系是指运用学生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有效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影响。既要引导学生注重课本中前后知识联系和横向比较,又要重视课外相关知识的链接和有机联系。如语文课本中的地理说明知识;数学中的正负数概念与地理上的绝对高度;古丝绸之路与现代新亚欧大陆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与宝岛台湾等内容都是对地理课本很好的辐射与拓展。 总之,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在当今正处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刻,它更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地考虑,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就像一篇精美的佳作,具有凤头、猪肚、豹尾,而不是虎头、蛇尾、草包肚皮,真正使课堂教学中渗透着素质教育思想。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以_中东_教学设计为例

教学设计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一些思想渗透在教学设计中,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形成的一项教学技术于80年代渗透到我国,并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课程改革(九年义务教育)(2001年6月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由此掀起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研究高潮,由传统“经验型”写教案向现代“研究型”的教学设计转变。2004年高中进入课改实验,2004年成为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转型的“分水岭”,传统教案一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下面以“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八章 东半球 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为例(以下简称中东),说说传统教案和现代教学设计的区别。 一、“中心”取向不同 传统“教案”基本上是教师按着“我教你学”思路来编写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来控制的,具体有哪些活动,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都是基本确定的,这种方案是静态的、机械的。而现代“教学设计”是按照学生认知需求,按照“以学定教”思路编写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堂上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素材之间的互动中完成的,这种设计是动态的,是生成的。 二、“备课”方式不同 有的教师备课写“教案”十年,仍然停留在第一 王利华1 罗丽丽2 胡春波3 (1.松原市宁江区第二中学, 吉林 松原 138000; 2.松原市前郭县第三中学, 吉林 松原 131100; 3.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第三步:根据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教学活动配置恰当的学习资料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效率,在为每个国家设计了合适的技能与过程方法目标之后,教师必须仔细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选择能落实知识点、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学习资料来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的效果。 案例:“阅读各类等值线图,寻找地理分布规律”技能目标的实施 新授课:“日本” 教学目标:阅读日本“2013年日本樱花前线”等值线图和“日本等温线分布图”,学习阅读等值线图的方法(技能目标),了解日本气温南高北低的特点(知识目标),体会日本的樱花文化之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1:“印度” 教学目标:阅读“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阅读等值线图的方法(技能目标),了解印度降水东多 西少的特点,学会分析其对印度农业分布的影响(知识目标),感受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2:“埃及” 教学目标:阅读“埃及人口分布图”和尼罗河景观图片,学会从等值线图中发现问题,尝试分析其原因(技能目标),知道埃及人口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学会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影响(知识目标),感悟保护尼罗河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关注课时教学设计的精彩转变到关注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其本质是教师教学观和教材观的转变,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的工具,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课堂的学习内容应该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合理规划课程、单元教学目标,以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统筹分配课时教学目标,不仅可以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更富有生命力。 本文胡春波为通讯作者。

2009年广西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技能展评活动比

2009年广西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技能展评活动 比赛结果公布 (以市为单位排序) 高中组特等奖9名 姓名工作单位 张宝英南宁二中 陈铭斌南宁三十三中 温广源横县中学 彭戎柳州地区民族高中 刘洁柳州市第一中学 李文兵钦州二中 韦彦南丹高中 岑海平凌云中学 韦振威田东实验高中 初中组特等奖6名 姓名单位 苏海华南宁二十六中 庞红南宁十四中 黄振桂贵港东津一中 罗素杰柳州市十二中学 朱斌雄龙胜县民族中学 陆军桂林市十三中 高中组一等奖30名 姓名工作单位 吴春玉林市第一中学 何雪莲南宁一中

谢荣刚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庞薇南宁三中 李建伟南宁二中 张许双南宁十五中 张修锻横县二中 何映红贵港江南中学 郑耀亮贵港高中 陈少军柳州地区民族高中覃若春忻城县中学 赵汝生梧州高中 李建华岑溪二中 梁美容柳江中学 何湘英柳城实验高中 廖文光公馆中学 邓春华合浦一中 何玲廉州中学 潘艺元北海中学 蔡永健北海一中 周钰莹灵山中学 曾慧声钦州二中 杨勇荣灵山那隆中学 韦祥军贺州高中 邱林英贺州高中 罗之来都安二高 黄琼田阳高中 梁卫娟百色一中 谭欣欣百色祈福高中

黄莹莹百色民族高中 初中组一等奖23名 姓名单位 卢兴燕南宁四中 罗尚凤南宁四中 肖益立南宁天桃实验学校 罗相孙邕宁区百济乡中学 梁勇清武鸣实验学校 邓韬宾阳马王初中 梁永进崇左市实验学校 苏秀敏藤县四中 李春梅柳州市三十六中学 曾宜波柳州市第十六中学 黄群廉州中学 李昱北海五中 劳承燕西场中学 刘若怡灵山圣化中学 黄剑英芳林初中 黎伟健金城江区第六中学 黄艺巴马一中 德保荣华初中 周丽梅 蓝美麟平果县协力初中 陈文田东县上法初中 易秀秀田阳县五村初中 廖妍燕桂林电子科大外语实验学校 黄耀武桂林市十三中 高中组二等奖57名

论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论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论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上明确阐述:“我希望在中国要大胆建立地理科学,我们要率先打出地理科学大旗,原因就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我们要科学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就必须认真地搞地理科学!”“地理科学对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一门迫切需要的科学”“在国民教育中地理科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就地理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些个人的看法。 一、中学地理教学独特的德育功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精神。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项意识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 地理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 国情教育实际上是国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地理知识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价值,通过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解决国情问题的初步能力,把个人、民族和全球利益统一起来。对我国的国情,有优点,但也不能掩饰缺点,讲优点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又要防止盲目自满,不求进取的思想,过分夸大缺点,又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唤起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报国心。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相当迅速,但至今经济技术水平较低,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本知识的传授,同时利用假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真实的心理体

浅析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

浅析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 质- “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素质创新意识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一直是前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探讨了具体的作法。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1.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弛骋想像,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2.要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要使学生在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 3.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为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二、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这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学原理与方法 教学课时:36学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设计原理的讲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教育思想观念; 2、通过地理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地理教学技能,具备初步的地理教学能力; 3、通过大量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教学的应变能力和技巧。 教学模块 模块一:地理教学的思想理论 1、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观念 1)正确的教学观 2)正确的教师观 3)正确的学生观 2、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 1)有效教学的主要观点 2)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3)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 模块二:地理教学技能训练 1、地理教学设计技能训练 1)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技能 2)地理教学过程技能 (1)导入技巧 (2)讲解技巧 (3)提问技巧 (4)承转技巧 (5)结课技巧 2、地理教学说课技能 1)说课的类型 2)说课的内容与评价 模块三: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1、评课的理论与方法 2、观摩课的观察与评价技能 3、地理教学说课的评价 模块一:地理教学的思想理论 一、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观念 1、教学观 (话题:如何看待教学中的师与生、教与学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问题1:你们最希望通过下列哪种途径提高自己教学设计水平? A.由教师传授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一般原理和方法,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指导你们从事教学设计;

B.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地理老师传授他的教学经验和技巧,让你们仿照进行教学设计;C.印发一套完整(从初中到高中各章节)的优秀地理老师编写的教学设计,作为优秀的教学设计资料可直接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D.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教学设计----实践(上课或说课)----评课-----修改---再实践,在反复的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策略; E.多买些参考资料和教学录像,自己研究实践,不需要老师的指导; 问题2:教师最大作用是什么? A.传授知识、疑难解答 B.领导、组织教学进程,控制教学节骤; C.通过思维训练,开发学生智力; D.育人教育(包括公民素质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教育等)。 结论: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与标志 Ⅰ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对学习目的的了解,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楚的,它需要教师不断阐明,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去体会。 Ⅱ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善于利用好奇心,引导启发求知欲;运用丰富的教学素材、直观的教具或声像来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形象教学语言增强感染力和趣味性;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通则不痛”。 热心帮助、诙谐幽默、善于表扬、知识丰富、技能娴熟是优秀老师必备条件 Ⅲ掌握学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案例:探究“降水的本质” 中学地理教学中,涉及到的降水(雨)类型有地形雨、对流雨、气旋雨、锋面雨等;各种气候类型下的降水数量和形成原理也多样,如何找出其本质联系呢? 结论: 学会容易会学难,会学的关键在于会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2.教师观 教师分四类:第一类是大师----才(专业知识加知识阅历)德兼备,有极强的感召力;听大师的课如同久旱逢甘露,是一种陶醉是一种享受,且对自己后期的人生认识和人生规划影响很大。 第二类为良师-----勤勤恳恳的备课,认认真真的上课,但是听课的学生感觉平淡乏味沉闷,对其评价总是用“还行”。 第三类为巫师-----此师有很强的渲染,会吹牛会推销,上他的课听其天南地北侃侃而谈,但事后回味感觉没学到什么,热闹之后是空虚,乍听还行,细品无味。此师绝对的误人子弟。 第四类为庸师-----无才无德,在知识上误导,在身心上戕害。 1)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应过三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关;语言关;课堂管控能力关; 2)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应具备:

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在 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 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本文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素质的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教育教学方式的 改变阐述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素质教育;地理教学;教师地位;更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93-02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 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 非常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事关国家民族的存亡。 1注重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 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教 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 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 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 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 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 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2提高自身素质 应对新的挑战素质教育培养的是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 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 势在必行。 21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 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 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 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并关 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22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在教师队伍中,有一部 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课堂教学平淡乏味,使课上得死气沉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 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 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 23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堂高质量的课,往往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 名地理教师,不仅有地理专业知识,也要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要有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前 沿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化需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 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捕捉地理学 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来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跟上时代。因此, 要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即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24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对于人的一生中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教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原则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原则 创新也就是有创造性,如思维的独创性、个性的好奇性、动作的突变性、做法的新颖性等。“富于幻想,大胆探索”就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一面。根据地理学的特点,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入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 激发兴趣,使学生自觉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地理,乐于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地理更有其特殊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情感激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好地理,教师须先爱之。课堂上,教师对地理热爱的恰到好处的流露,可化作对学生的巨大激励力量,能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 (2)让学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一学科优势,让学生充分体验自然美。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诗歌等来描述地理现象。要充分利用地图图片、幻灯、录像或电影,把广阔而遥远的地理空间和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出去参观

游览,让学生在切身感受和欣赏自然的同时,乐于学习地理。 (3)常思考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地理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如:太阳升落、月亮圆缺、昼夜更替等及采购物品的学问,乘坐火车的知识……地理教材几乎每一章都有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会让学生倍感亲切。 (4)让地理学习活动充满趣味性。教师应努力营造欢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教学和学达到和谐的统一,教师应讲求教学艺术,教法要灵活恰当,语言应风趣幽默,争取使每一节课都有兴趣高潮出现。 2. 鼓励“参与”,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我操纵学习行为过程,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包括从教学课题的选定,教学目标的设计,直到教学评价过程,凡是学生能够参与的都让其参与。比如:教师可对教材每一章,每一单元,乃至全书的教学课题进行筛选,看哪些课题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哪些课题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哪些课题必须由教师详细地讲述或讲解。把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变教材为学材,教师只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或对地理学习活动进行适当地调控。即使是难度比较大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等必须由教师讲述的内容,也应该使之问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课程标准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①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 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标准”的前提;②学生需 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可 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③学生要会分析不同 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课程分析:①通过图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分析、说明人口 增长不同时期的增长快慢是不一样的;②通过多则阅读材料分 别说明并且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即“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③本章节是关于人口问题的内容,和当前社会现 实比较接近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图表、阅读材料分析说明人口增长的三种基本模式;阅读部分通过说明不同地区的资料,以此来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形成因素以及其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阅读部分也对三种模式分别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阅读部分的分析,提高读图析图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学会阅读各则材料来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以及理解

每种模式的意义;了解多个地区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从而对人口增长模式有进一步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口增长模式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联想到现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既不能过快也不能停滞不前;应该保持在自然环境能承载的范围内。 三、教材分析 本章节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对人口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以及了解,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无形中让学生形成对人口问题的一些基本认识,为接下来几章节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章节“人口增长模式”有三部分内容:一是“高-高-低”模式;二是“高-低-高”模式;三是“低-低-低”模式。通过三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起来 3.图表分析法、比较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

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教学论文地理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 基本技能地理基本技能是人们在进行地理实践时采用的使活动程序和方法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方式,是由于练习而形成的接近自动化的动作模式或智力活动模式⑨。换句话说,地理基本技能是在长期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支持该学科学习、实践的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地理动作技能和地理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亦称操作技能,如地理野外考察等。中学阶段很少该部分的教学。地理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个人头脑中实现的认知话动方式。如阅读和使用地图,分析和应用地理图表等。完成基本技能的学习后,学生在性能上的表现为:“能熟练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展开地理学习、实践活动。” 一.地理学科主要技能(一)地理读图技能 1.地理读图的三个层次地理教材主要是由课本文字和地理图形两部分构成,地图以形象、内涵丰富的图像表现方式,直观、简明地表现了地理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也就显得异常突出。一般来说,地理读图有以下三个层次。(1)从知识点识记到空间概念的落实。地理知识的增长是以空间概念的形成为依托的。而空间概念的形成又是以知识点的掌握为基础的。二者相辅相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该层次主要实现学生从知识点的记忆到空间概念的形成,完成由文字记忆到图形空间分布的迁移。这一层次实现的关键在于对空间分布的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借助于地理课本插图、教学挂图、新闻图片、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是高识记效率。(2)从图形信息归纳到地理规律的分析。库拉佐夫认为:“只是背熟了地名和指出地图上的地名并不是掌握地图的惟一标志。如果学生除能列举地名外,还能看懂地图,说出任何一个海的深度,大概指出任何一个地方的高度,指出任何一个他未学过的国家的地表的一般特征,才算真正懂得了地图的语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从图形信息的归纳到地理规律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作为读图能力的第二层次,实质是让学生从具备读图技能到掌握地理环境各种要素间的因果规律,实现由学会使用

论素质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

论素质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地理学科作为研究人类生存 环境及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自然学科,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 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地理学科作为研究人类生存环境 及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自然学科,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 神具有重要作用,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因此,认真研究素质教育 背景下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非常重要。 一、深刻领会素质教育内涵,把握学校发展方向。 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以人为本、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教 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 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通俗讲,素质教育,就是对每一名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教育。就义务段而言, 一是让学生完成当前学业,为进入高一级学校创造条件;二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培育良好习惯、健全人格及优秀品质,提高服务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为融入社会投身国家建设做准备。 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的十大任务之一。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成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抓手。减负, 贵在课堂高效。因此,推进素质教育重在课堂。二、提高自身素质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无论是教学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对每一位教师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学 的特点,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使学生增强地理科学意识,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综合发展等问题,使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素 养都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高中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在有效的课堂教学过 程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 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习惯和基础。只有整体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 和教学能力,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积极有效地推动地理课程改革。 笔者认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能够对学生进行较 准确地定位,然后根据自己的了解情况来安排教学。在“全面了解学生”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程度,接受能力以及喜欢的授课风格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其次,教师要“努力研读教材”。教师要想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教学,就应正确理解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并在教学实际中认真贯彻课程标准,认认真真地研读每一章节的内容,更重要的是 要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把知识与技能目标作为地理新课程的基 础性目标。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上“开展灵活教学”方式。目前,课堂教学是现代 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核心环节,因此,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 学习的效果。 三、重新认识教材 高中地理新教材应体现改革思想,有几点认识需要注意:一是教材编写要符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模板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不唯模式,但又需要一定的模式,这正如“教无定法,教学有法”。为了真正使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探索、归纳总结出符合师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提供的几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不是静态的条条框框,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些参考的模式,其间完善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教师们可以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模式,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完善,最终总结出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切合本校实际,又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模式来。 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之一:“多元互动”探究式 “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实现课程、教材教法的一体化的设计,其主要教学程序为“呈现展示──引入角色──探究活动──角色置换──评价归纳”五大环节。各环节中渗透着“学”和“教”的统一、学生“活动”与教师“引导”的统一,以形式多样、学生和教师“多元互动”为特色。 一、基本程序 “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呈现展示──引入角色──探究活动──角色置换──评价归纳”五大教学环节,改变了学生过去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组织下,积极参与学习探究过程,并领悟如何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1.呈现展示环节 即每节课前轮流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才华。该环节是从教学整体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个体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通常在开学初的绪论课上做总体部署,其呈现的内容一般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去收集、整理形成的地理资料,呈现的形式是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全班展示。 2.引入角色环节 这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分析教材、理解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并向学生提供有关的资料、教学媒体等,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并向学习

中学地理教学基本技能

中学地理教学基本技能(上) 一、导入技能 1.导入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 (2)启发学生思维 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导入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 (3)指导学习活动 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反之,如果学生不了解课堂里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他们的学习就会是被动地跟着走。所以,教师通过导入,在上课一开始就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都告诉学生,就能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学有方向,学有依据。 2.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1)温故导入 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复习旧知识,将学生带进新知识学习中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既能复习、巩固旧知识,又能为讲授新知识做好铺垫,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2)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教师在上课开始,开门见山地介绍新课内容、学习目的和要求。这种导入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3)设疑导入 众所周知,认知中的疑问、矛盾是思维的“激素”,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地理教师在导入时从发展学生的智力出发,布疑设阵,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而激发解疑的热情。 (4)演练导入

在讲新课时,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地理挂图、标本、模型、实物,或做一些有启发性的演示、练习。这种演练导入不仅注重教师的演示,更强调要安排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多种实物、模型带进课堂,不仅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的兴趣,而且上课开始就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5)故事导入 引用资料导入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将与讲授内容有关的故事设计为导入内容。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方法,对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动机是十分有效的。 3.运用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1)目的性要求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导入,首先必须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对不利于实现教学目的的导入形式和导入内容,要忍痛割爱。 (2)科学性要求 所谓导入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就是教师表述的地理概念定义、论证的地理原理、引用的地理事实等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同时导入内容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导入形式和方法要恰当合适。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入,不能因为是短短的几分钟导入而敷衍了事,随便应付。 (3)针对性要求 地理课堂教学导入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主要是指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具有针对性的导入,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4)联结性要求 课堂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承前启后,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所以,设计导入时,要仔细分析新旧教材之间的联结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选择最佳突破口和表现方式,使导入温故而知新。 (5)开发性要求 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开发性要求主要是指两方面:其一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其二是开启学生的地理思维。

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韩守康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中学,贵州省铜仁市 554300) 摘要:以人为本的实现需提高每个人的自身素质,要从学生抓起。感性材料是地理认知的前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唱主角,全面提高学生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社会实践 国家兴旺教育为本,靠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中学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过去的教育重在知识的灌输,而对人们的素质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可以说培养出来的人多是考试的机器,不少的人缺乏创新精神与社会生活能力,他们的灵变性和适应性都较差,这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号角全面吹响后,国家教育系统纷纷出台了各项措施和策略。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育理念也应运而生。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思想正在逐步贯彻落实。然而素质教育人人会讲,个个会说,至于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去操作可以说成为不少教师的在教学中一道难题。本人就素质教育在地理学科义务教育中如何操作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中学地理课程综合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融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情感等教育于一体,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材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义务教育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评价机制[1]。教学中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运作过程、如何评价才能全面的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又能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一、基本知识准备: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学生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地理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人类的生活。学生地理基本知识的由来先有

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发表时间:2009-09-09T17:06:58.310Z 来源:《科学之友》2009年7月第21期供稿作者:余斌华(宜春市第三中学,江西宜春 336000)[导读] 本文以地理教学的创新教育为核心,论述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本文以地理教学的创新教育为核心,论述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地理;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151-02 Innovative Ways in Geograph Teaching Yu Binhu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innovation and emphasize we should develop the ability to innovate. Key words: geography;innovation;teaching 现代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辩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独家经营”的垄断式教学,应当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地理活动一改传统的地理知识获得方式,使地理教学与实践有效结合,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地理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高中地理新教材的课后练习多以活动方式设计的目的也在于此。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地理活动呢?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地理活动题 目前,地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主阵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最终还需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地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理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关键是把活动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地理活动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所以地理活动中的“问题”也应该在活动中产生并得到解决,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结论。该种活动方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其主要环节是:首先,教师为学生的探索发现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资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探究发现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第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通过阅读、思考等活动方式,主动寻找发现问题的方法;第三,学生采用讨论的活动方式相互交流初探所得的结论,并对一些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四,学生根据交流所得结论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学生把所得结论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巩固所获知识。 1.2 层层设疑,深化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以往的地理教学偏重于对概念、规律、理论的讲解,忽视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缺少对现象的深层次设疑。而现今的教学理念是:把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为此,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多思,由浅至深渐入探讨的佳境,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景。如“新兴工业区”教学中,教材是以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为案例,在学生整体了解了意大利和美国发展新兴工业的优越条件,以及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洛杉矶能成为美国的“硅谷”?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国家政府扶持。教师进一步引入,思考:我国哪个新兴工业区与其相似?学生讨论得出:北京中关村。教师进一步提问:美国的“硅谷”和北京的中关村有什么异同?学生们积极讨论,认为两者的地理位置都较优越,交通便捷等,不同之处在于中关村的发展要略落后于美国“硅谷”。再做进一步深入,根据美国“硅谷”的发展,哪些是值得北京中关村学习的?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由浅入深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方法、探究方法,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1.3 在教学内容中设计启发学生思辩的内容 在现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学会对科学信息的思辩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课、课堂辩论等活动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如“海洋资源(二)”后面的活动题,要求学生以“澳门的填海造陆”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教师可适当改变题意,将其改为“填海造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有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举行一次小辩论,这种活动方式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填海造陆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教师经引导后对海洋资源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思辩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2 地理教学中穿插地理课外活动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得和运用一般不能直接接触客观实际,所接触的是经过抽象加工整理而成的文字、图像、表格等“书面材料”,缺少直接经验和真正的体验。因此,地理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实践活动,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让认知过程成为真正的体验活动。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1 从地理教学中选取活动内容 地理教学中的某些原理、概念和规律等知识对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是学生对这一结论的得出可能并不是很理解,为此可选取一些教材中的活动题作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容。 2.2 从生活中选择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内容 课外活动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地理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地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并试图结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比如,现实生活中,居民常为住宅区的采光条件不好而烦恼。教师可以“余姚城区住宅楼房采光效果调查”作为活动题,要求学生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知识来分析居民区的采光条件是否达到标准。在这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变化规律以及计算公式;其次,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算出余姚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36.5°;第三,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有关部门,对各个居民区两幢楼房的间距以及楼房的高度进行调查、测量;最后,学生根据所得的数据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