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结果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结果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结果

1. 简介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外力作用下对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运动,以恢复关节功能和增强肌肉力量。本文将详细介绍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 目的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受损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和功能,预防或减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并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增加受损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恢复受损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

•提高受损关节周围组织的稳定性;

•减轻疼痛感。

3. 方法

3.1 应用外力

在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中,常使用物理治疗师手工施加外力来引导患者进行关节运动。外力的施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手动施力:物理治疗师通过手部的推拉、旋转等动作施加力量,引导关节进行运动。

•应用外辅具:如杠杆、滚轮等辅助器械,通过调整角度和力量来实现关节的被动活动。

3.2 步骤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通常分为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物理治疗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病史、

症状和康复目标。

2.评估阶段:对受损关节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测量运动范围、肌力测试、神经

功能评估等,以确定康复训练计划。

3.制定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训练频率、强

度和持续时间等。

4.康复训练:按照计划进行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物理治疗师通过施加外力引导

患者进行各种运动,同时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康复训练的效果,根据患者的反馈和体征变化进行适

当调整,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4. 康复效果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4.1 增加肌肉力量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施加外力来增加受损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在训练过程中,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增加外力强度,促使肌肉适应并增强。

4.2 恢复运动范围

受损关节常常出现活动范围减少或僵硬的情况。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通过施加外力引导关节进行运动,可以逐渐恢复受损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

4.3 提高组织稳定性

一些受损关节周围组织可能因疼痛、手术或其他原因而丧失了稳定性。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姿势,提高受损关节周围组织的稳定性。

4.4 减轻疼痛感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力量、促进关节润滑和改善组织稳定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此外,康复训练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

5. 结论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对恢复受损关节功能和增强肌肉力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施加外力引导患者进行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恢复运动范围、提高组织稳定性并减轻疼痛感。然而,在实施康复训练时需要严格控制外力的强度和方向,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并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踝关节骨性关节病康复评定

踝关节骨性关节病康复评定 康复效果评价: 在足踝相关文献中,至少有49篇针对效果的评价量表,其中14个是专门针对踝关节和后足[1]。理想的评估量表是具有高度相关性、信度效度的,且能够从患者身上搜集到需要的信息评估治疗效果。 临床中应该结合信度较高的效果评价,如《足踝功能评价》(the 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FAAM)。在康复工作开展前及开展后,可使用这些评价方法明确身体功能及结构障碍,活动受限情况。 《足踝功能评价》FAAM[2]是一个评价患有足踝常见疾病患者功能受限的工具。其中包括踝关节骨性关节病。该评价量表包括21项与日常生活能力(ADL)有关以及8项与运动有关的评价。FAAM具有较强证据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以及重测信度。ADL及运动部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9和0.87。同样的,相关研究给出的ADL和运动部分最小临床显著性差别为分别为8分和9分。 Foot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FHSQ)既不敏感,也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American Foot and Ankle Society’s Ankle and Hindfoot Scale (AOFAS-AHS) 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就踝关节、后足疼痛、功能进行评分。 Ankle Osteoarthritis Scale (AOS)是常用的踝关节炎自我临床效果评估表。用于评价踝关节炎引起的临床症状和功能受限情况。具有较强证据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以及重测信度。所有测试指标(疼痛和受限)的重测信度为0.97。 国际足踝协会[1]就SF-36,AOFAS-AHS,A0S对踝关节炎术后患者进行这三种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为对AOA均有测试敏感性,适合AOA患者进行评估。但是AHS包括主客观测试内容,其中客观测试并没有较高的信度。 功能受限评价: 应使用客观评价方法以及可重复的功能评价,如步行能力评估及日常休闲活动的能力。负重和运动是足踝关节的两个重要的功能作用,足关节炎对此都有重要的影响。足负重将导致关节疼痛,即使没有骨赘也常常因为关节疼痛导致活动范围的减少。负重性疼痛也可导致动力控制的丢失及关节不稳。 物理评价 疼痛和关节活动度受限是关节炎的主要症状,进行康复评定,评估康复效果。活动受限而引起的肌肉力量下降也需要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评价。 1、影像学检查: 观察患者站立时x线平片,获得关节明显移位的位置。CT对足踝部并不敏感,成本-效益较低。但对于确定关节炎关节的关节内对线异常来说,CT是最好的方法。CT常用于评估Lisfranc关节和聚下关节这两个非线性、多平面的复杂关节。 2、关节ROM评定: ROM测量是骨关节炎功能评定中重要方面之一。通过ROM的测定可了解患者关节挛缩和粘连程度。每次ROM测量应在功能训练之前,由专人进行操作。可利用通用量角器进行ROM的测定。

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的总结

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的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手部肌肉紧张的现象,而这往往会引起关节的损伤。因此进行上肢肌肉锻炼可以预防或减轻以上症状。常见的上肢肌群有:肘、肩前、后。根据关节的功能,可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对这些常用运动项目进行被动活动训练效果显著,可以减少以上症状发生。 一、肘关节被动活动 肘关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关节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有屈伸和外展,对患者来说,肘关节经常是疼痛最严重的部位之一,其主要功能有屈、伸、外展、旋转,以及内旋肌的收缩。当患者出现肘部疼痛时,通过主动上肢肌群力量按摩等治疗措施改善疼痛症状时,可以通过被动活动使肌肉张力得到放松和缓解,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其疼痛的目的。在肘关节被动活动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肌的力量运动带动外旋位置和关节位置变化从而实现动作平衡和收缩。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常常有患者通过主动去刺激其肘关节位置来达到预防甚至减轻其疼痛的目的。在此以我比较常用的活动手法(肘屈、外旋)作为对比进行分析。 1、肘屈 肘屈是肘关节被动活动中最常见的手法,其作用是通过外旋屈曲,使肘关节伸展;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屈曲关节面和肌肉收缩创造肌肉张力。其要点是: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可主动去刺激其肘关节屈曲位置;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可主动去刺激其屈曲位;同时当患者出现疼痛时要主动去减少患者用力。当患者出现疼痛时进行肘屈训练最大的难点是要主动去克服肘屈时所产生的阻力和压力;因为肘屈主要是通过肌的牵拉来实现屈伸和外展的姿态改变;对于一些急性期患者或患有疼痛明显者要慎重。而随着肘屈动作幅度的增加以及肌肉的力量增强(如肱二头肌、冈下肌等)将有助于促进屈伸位处关节内旋肌群和肘前伸腱群(内旋肌和尺侧肌等)之间以及两个肌团之间相互协调平衡感和拉力感。 2、外旋 这是我最为常用的手法,也是我最常做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手法。其核心点在于手的掌心朝下,肘部和手不能相对。所以动作中需要将肘关节内侧往上提形成外旋来实现屈伸。此外由于外旋位置和外旋肌位置的变化过程中其疼痛也有变化(与肘屈相反)造成了在外旋肌紧张时不能充分打开其活动所带来的疼痛。 3、伸肘 伸肘,与悬肘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屈腕肌把肌肉拉长,同时用肘关节的外旋关节作为支点对手臂进行伸直,可以使手腕向上提、向后伸、甚至向前屈。而悬肘的发力方式为:1)腕背屈,2)肘部向前旋转时掌心向前。3)手部向后压时掌心向前。虽然也能帮助患者获得“伸腕”的效果,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则会造成受伤风险。一般的伸臂是利用腕背屈肌群带动肘尖内旋(此处所说的肱二头肌),而不会用到肘关节的后侧。 二、肩关节关节的被动活动 肩胛上提时,手向外侧移动的幅度较大。当手部肌肉力量不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肩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肩部肌群在手臂的前后摆动时,需要肌力的帮助。因此被动活动训练可增加肩胛上提能力。肩胛上抬练习:在患者头后部靠墙站立,两手向后分开与肩部同宽,前臂外展。使肩关节内旋、外展,同时使肘关节前伸超过身体90度;两臂向外侧展开约20度;手臂的内旋向上、外旋均由自己控制;最后回到原位并做下一个动作(即向外侧转肩)。 1、肩关节被动活动的常见问题 (1)肩关节上举练习:患者在完成上举练习的同时,手掌向后并抓住前臂后抬。然后将手臂自然伸直后再完成上举。如果患者未能完成这个动作就说明这个动作存在问题。(2)肩关节外展练习:患者双臂各握住双足在胸前旋转。此时我们需要稳定患者的情绪,患者应保持稳定呼吸和

关节活动度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关节活动度练习是一种恢复或增大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肢体运动能力的康复性训练,关节活动范围则是指关节活动所通过的运动弧。关节自身损伤、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神经麻痹以及老年退行性病变等,均可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北京麦瑞康复中心主任王捷教授指出,在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时,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因为此项训练有一定适应症和的禁忌症,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关节活动度训练。 【关节活动度练习适应症】 1.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不能主动活动,如昏迷、完全卧床等;为避免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需进行被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导致明显疼痛的患者也需进行被动活动。 2.主动和主动辅助训练:患者能够主动收缩肌肉,但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粘连或肌张力增高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可进行主动训练;肌力较弱(低于3级)者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有氧训练时,多次重复的主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可改善心肺功能。 3.特殊情况: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制动阶段,为保持其相邻关节的功能,可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防治相邻关节的挛缩和肌肉萎缩,并为新的活动做准备。 【关节活动度练习禁忌症】 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 【关节活动度练习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 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 1、徒手训练包括自身和他人徒手训练; 2、器械训练包括被动运动训练器、体操棍、指梯、手指活动训练器、头顶滑轮系统、滑板和悬吊装置等。 【关节活动度练习的原则】 1、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决定训练的形式,如被动训练、主动辅助训练和主动训练等。 2、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同时确保患者处于正常的身体列线;必要时除去影响活动的衣服、夹板等固定物。 3、治疗师选择能较好发挥治疗作用的位置。

康复评价报告

康复评价报告 概述 这份康复评价报告旨在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康复进展。根据 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评估方法 1. 身体功能评估:通过背部、腰部、下肢等部位的运动、力量 测试,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身体功能评估:通过 背部、腰部、下肢等部位的运动、力量测试,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 和关节活动范围。 2. 平衡和协调评估:通过平衡测试、行走测试等,评估患者的 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平衡和协调评估:通过平衡测试、行走测试等,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3. 日常生活活动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实际观察,评估患者在 日常生活中的独立程度和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评估:通过问卷 调查或实际观察,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程度和活动能力。

4. 康复进展评估:根据患者的康复计划和康复过程记录,评估 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康复进展评估:根据患者的康复计划和康复 过程记录,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 评估结果 基于以上评估方法,我们得出以下评估结果: 1. 患者的肌肉力量较弱,尤其是下肢肌肉力量明显下降。 2. 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特别是腰部和下肢关节活动受限 较为严重。 3. 患者的平衡能力较差,行走时有摇摆不稳的情况。 4.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一定的帮助和支持,独立程度较低。 5. 患者的康复进展良好,已经达到了预期的康复目标的一部分。 康复计划 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康复计划: 1.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针对下肢肌肉的力量训练,帮助患者提 高肌肉力量,增强日常活动能力。肌肉力量训练:通过针对下肢肌 肉的力量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增强日常活动能力。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结果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结果 1. 简介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外力作用下对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运动,以恢复关节功能和增强肌肉力量。本文将详细介绍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 目的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受损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和功能,预防或减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并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增加受损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恢复受损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 •提高受损关节周围组织的稳定性; •减轻疼痛感。 3. 方法 3.1 应用外力 在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中,常使用物理治疗师手工施加外力来引导患者进行关节运动。外力的施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手动施力:物理治疗师通过手部的推拉、旋转等动作施加力量,引导关节进行运动。 •应用外辅具:如杠杆、滚轮等辅助器械,通过调整角度和力量来实现关节的被动活动。 3.2 步骤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通常分为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物理治疗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病史、 症状和康复目标。 2.评估阶段:对受损关节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测量运动范围、肌力测试、神经 功能评估等,以确定康复训练计划。 3.制定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训练频率、强 度和持续时间等。 4.康复训练:按照计划进行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物理治疗师通过施加外力引导 患者进行各种运动,同时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康复训练的效果,根据患者的反馈和体征变化进行适 当调整,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4. 康复效果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4.1 增加肌肉力量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施加外力来增加受损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在训练过程中,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增加外力强度,促使肌肉适应并增强。 4.2 恢复运动范围 受损关节常常出现活动范围减少或僵硬的情况。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通过施加外力引导关节进行运动,可以逐渐恢复受损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 4.3 提高组织稳定性 一些受损关节周围组织可能因疼痛、手术或其他原因而丧失了稳定性。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姿势,提高受损关节周围组织的稳定性。 4.4 减轻疼痛感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力量、促进关节润滑和改善组织稳定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此外,康复训练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 5. 结论 关节被动活动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对恢复受损关节功能和增强肌肉力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施加外力引导患者进行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恢复运动范围、提高组织稳定性并减轻疼痛感。然而,在实施康复训练时需要严格控制外力的强度和方向,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并在专业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

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 (1)康复训练的早期,也就是在伤后l一2周内,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因比,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伤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等长收缩,就是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上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它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2)康复训练的中期,也就是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期伤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端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此期除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骨折端、远程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在病情允许下,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此外,可配合理疗以达到消肿、化瘀并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伤后5-6周,骨折有足够的骨痂形成,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较显著的关节功能障碍,因此,最好于固定2周左右就开始关节面不负重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再予固定。这样,通过关节软骨面间的互相挤压和磨擦,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并使其有较好的塑形,同时,可以防止关节内粘连形成。 (3)康复训练的后期,此时骨性骨痂已形成,X在线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康复训练主要形式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恢复期进行康复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及步态训练等。 以上治疗阶段中前二期的治疗更为重要,通过前阶段的治疗为以后的正常功能的恢复打下了基础。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发表时间:2011-06-12 发表者:庄怀铭 (访问人次:103) 四肢骨折病人在做了内、外固定后,由于一些人缺乏科学的功能锻炼知识,害怕影响骨折部位的牢固性和骨折愈合而不敢实施功能锻炼,这会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出现。另一些人因为鲁莽、过度地活动而影响骨折愈合。因此,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对预防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功能锻炼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骨折早期,伤后1~2周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术后1~3天: 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和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1. 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训练 用关节被动活动器(CPM)持续被动活动是早期膝功能锻炼的主要手段。CPM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防止术后粘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增强病人康复信心。(由于是机器带着您的腿活动,所以称为"被动活动";相反,如果是您自己做同样的动作,不用机器,就称为"主动活动"。) 2. 股四头肌练习:绷紧您的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两分钟内做10次,休息1分钟再作同样的练习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3. 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稍稍抬起并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您也可以在坐位进行此项练习。 4. 屈伸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您的踝关节,每隔1小时练习10次。直到您完全康复为止。 5. 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6. 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您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跟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术后4-14天: 此期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90°;其次是肌力恢复锻炼。

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重复数次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1: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用健侧脚根放在手术侧的脚背处,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时保持5-10秒钟。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2: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直到脚放在地板上。然后使您的上身前倾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保持5-10秒钟。完全伸直膝关节。 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术后尽快下地活动有助于您的康复,具体什么时候应该下地需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 1. 下蹲练习:尽量下蹲,同时脚跟不要离地,坚持5-10秒后慢慢站起。 2. 站立位屈膝练习:借助助行器或双拐平稳站立,尽量屈髋、屈膝,然后保持5-10秒钟,伸直膝关节。重复练习直到感觉有些疲劳。 3. 行走:正确的行走方式有利于您的康复。您要借助助行器或是双拐行走,您的手术医生或理疗师会告知您何时负重。首先要站稳,将您身体的重量置于助行器或双拐上,先向前移动助行器或双拐,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使整个脚平稳地落在地板上,然后前足蹬地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迈出下一步。 注意:用您的脚跟先着地,然后使整个脚平稳着地,最后用前足蹬地向前迈步。 术后2-6周(即出院后的康复计划):

下肢康复训练报告

下肢康复训练报告 一、引言 下肢康复训练是针对因疾病、损伤或手术等原因导致下肢功能受限或丧失的人群进行的康复治疗方法。本报告旨在介绍下肢康复训练的原理、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二、下肢康复训练原理 下肢康复训练主要基于神经可塑性和肌肉可训练性原理。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可以激活并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关节活动度,从而恢复下肢功能。 三、下肢康复训练方法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抗阻训练、等张收缩训练等方法,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被动关节活动、主动关节活动等方法,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硬。 平衡与协调训练:通过平衡板、平衡垫等设备,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增强下肢协调性。 步行训练:在具备一定下肢功能后,进行步行训练,逐步提高步行距离和速度。 四、下肢康复训练效果 经过科学合理的下肢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显著提高下肢功能,减少疼痛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训练还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五、注意事项 训练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确保患者具备接受康复训练的能力。 训练过程中应遵循个性化、渐进性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师的工作,按时完成训练任务,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六、总结

下肢康复训练对于改善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下肢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个性化、渐进性原则,保护患者安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师的工作,按时完成训练任务,以促进康复进程。

康复护理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实训报告

康复护理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 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的最终目的是: 1、使患者最大可能的参与和重返社会; 2、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良的精神状态; 3、最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家庭和照顾者的郁和焦虑情绪。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光靠在校期间学的基础知识是绝对不够的。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康复和临床是不分家的,只有在生命征平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还有在做治疗时面对是有感情的人,所以首先应该懂得沟通,只有在患者理解了你的意思后才会配合,这样病人才能进入状态,治疗才会见效。对于治疗人员来说只有理论知识和临床实操结合,这样才会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才能让所学知识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让患者达到康复的最终目的。 二、实习时间 20xx年1月12日---5月12日 三、实习地点 XXX

四、实习单位及部门 1、单位 XXX 2、部门 康复科(理疗室、PT室、OT室)、临床 五、实习内容 1、理疗室 在此期间,我学会许多理疗机器的使用(中频、骨伤、超声、高频、微波、紫外线、神经功能电刺激、中药熏蒸、磁疗、蜡疗等治疗仪)掌握了各自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根据各自的病情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法,比如控制瘢痕增生的用超声治疗仪最好,瘢痕止痒最好的是中频电脑治疗仪,止痛效果最好的则是TENS、微波治疗仪。只有选择了最好的治疗方法才能提高疗效。另外,还学会了足疗做得还算好。 2、PT室 这段时间学的有:手法推髌骨、膝关节松动术,因为遇到的病人是股骨干骨折的做了髓内钉的,膝关节不能屈曲的,此时做的是在推了髌骨和关节松动后做被动的屈膝动作,同时被动的力量应慢慢加,不能用猛力。还遇到一个是站斜板床的,在站这个时,要保证病人的足底完全着地,不然不只是疼痛,更严重的是病人以后不能有真确的走路姿式,甚至不能走路了。

康复训练评估

康复训练评估 康复训练评估是指通过对康复患者进行系统、全面地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训练需求和能力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以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体功能评估:对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肌耐力、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等身体功能进行评估。通过测试患者的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肌力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水平。 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和独立性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衣、食、住、行、厕、控制大小便等方面的评估。评估结果可以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和康复训练的重点。 三、认知功能评估:对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估。通过智力测验、记忆测试、注意力测试等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综合分析患者的认知状况。 四、心理和情绪评估: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和情绪状态,评估是否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五、社会支持评估: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和家庭环境,了解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是否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适宜的家庭

环境,以确定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方式和目标。 在评估的过程中,康复医生和康复师需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了解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期望,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评估结束后,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康复训练的目标和重点,制定具体的康复训练方案。 康复训练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独立自理能力,促进社会融入。同时,评估的结果还可以为康复医生和康复师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康复训练的实施和调整,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心理情绪和社会支持进行评估,可以为康复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改善生活品质。

康复医学关节活动度训练标准

康复医学关节活动度训练标准 【目的】通过对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减轻或消除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改善生活和工作能力。 【适应症】 (一)四肢骨折和脱位。 (二)脊柱骨折,关节手术,手部外伤,断肢再植,关节炎。 (三)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脊椎畸形。 (四)小儿麻痹症,脑血管意外,周围神经疾病。 【禁忌症】 (一)患者明显衰弱,无力,无运动意愿。 (二)骨折和外伤后尚有出血危险。 (三)结核、类风湿、感染的急性期。 (四)神经损伤时或神经吻合后3周内。 (五)心肌损害的急性期,心律不齐,哮喘病人,有心绞痛发生的病人。 (六)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和外伤后不久的关节周围韧带损伤。

【方法】 (一)肢体功能位的保持:对已发生挛缩的关节和可能发生的关节挛缩,早期就应用夹板置该关节于功能位。 1、肩关节、肱骨: 功能位:外展45°~55°,外旋15°,前屈30°,肘关节屈90°,肘与前胸平齐,前臂稍旋前。 固定范围:包括胸、肩、上臂、肘及前臂。 2、肘关节、尺桡骨: 功能位:一侧屈90°。如双侧固定时,一侧屈110°,一侧屈70°,前臂中立位。 固定范围:从腋部到手掌远侧横纹处。 3、腕关节、手部: 功能位:腕背曲20°~30°,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 固定范围:从肘到手掌远侧横纹。 4、手指关节、指骨: 功能位:掌指关节屈60°,指间关节屈30°~45°。 固定范围:前臂至指。 5、髋关节、股骨: 功能位:一侧者屈15°~20°,外展10°~15°,旋转中立位;两侧者,一侧全伸,另一侧稍屈。 固定范围:自乳头至足趾,下达膝上部。 6、膝关节、胫腓骨:

【一文读懂】膝关节活动受限康复治疗

【一文读懂】膝关节活动受限康复治疗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负重关节,是人体站立和行走的主要部位,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和半月板构成,最外面有关节囊,膝关节主要运动方式是屈膝和伸膝。 下肢股骨干骨折、股骨踝上骨折、髌骨骨折、胫骨骨折比较常见,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极易发生,术后膝关节活动受限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主要与膝关节内外组织粘连及术后制动时间过久有关,通常膝关节固定处于伸直或者微屈位超过4周,就会引起膝关节和肌肉的挛缩,就像一个生了锈的螺丝,无法动弹,导致膝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膝关节活动受限。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下蹲困难,行走步态改变,带来了很多不便。 对于膝关节活动受限要明确病因和疼痛性质,明确指向性的治疗方法,是缓解疼痛还是牵引关节,还是处理肌肉挛缩问题,而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系统及时的康复治疗能促进关节囊分泌滑液,使关节面保持润滑,营养关节软骨,防止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康复过程中膝关节活动度,周围肌力,整体平衡的恢复都很重要。通常采用物理治疗,中药治疗,手法松动术,康复训练等治疗方法。 1

物理治疗 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脉冲超短波,推拿按摩等物理疗法。 临床上将康复训练与推拿按摩治疗膝关节活动受限,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推拿能够解除肌肉痉挛、舒筋活络,恢复正常的解剖位或功能位。 2 中药熏蒸 药液的适宜温度在35度到40度之间,要掌握好药的温度避免烫伤。 温热对肌肉僵硬有软化作用,配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药物可以改善膝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水肿,解除肌肉痉挛,关节粘连得到改善,恢复膝关节正常的生理功能。 3 手法松动术 膝关节松动对于膝关节功能障碍,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有一定的疗效和作用,用滑动和长轴牵引的方法能有效的让关节囊松弛,将关节面的滑动、滚动、旋转与关节周围软组织拉伸和肌肉抗阻训练结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