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一日一技】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

【一日一技】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

【一日一技】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
【一日一技】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

【一日一技】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

前言

薄壳山核桃[学名:C a r y a i l l i n o i n e n s i s(Wangenh.)K.

Koch],俗称美国山核桃、薄皮山核桃等,属胡桃科植物,大乔木,高可达50 米,为著名干果树种。在适生地区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庭荫树,还可用作风景林,也适于河流沿岸、湖泊周围及平原地区“四旁”绿化。果仁可食用,其果实为世界著名的高档干果、油料树种和材果兼用优良树种。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其树干通直,材质坚实,纹理细致,富有弹性,不易翘裂,为制做家具的优良材料。我国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安徽等省有栽培,我省主要种植区在滁州、合肥、芜湖、六安、黄山等地。

1 主要病害

1.1黑斑病

1.1.1 症状黑斑病(black spot)主要危害薄壳山核桃的叶片、果实及嫩芽等部位。黑斑病危害幼果时,发病果实表面产生黑褐色小斑点,斑点逐渐下陷、扩大,转为近圆不规则形,颜色逐步加深,病斑外围出现水渍状晕圈,从内向外腐烂;黑斑病危害叶片时,叶脉以及叶脉的分叉处会出现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病斑的外缘为半透明状晕圈。

黑斑病

1.1.2 防控措施选择抗病性较强的优良品种,且经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且适宜安徽区域种植的薄壳山核桃品种,如波尼、马罕、黄薄1 号、黄薄2 号、YLJ023、YLJ042等。化学防治一般在4 月中旬至6 月中旬进行喷雾处理,轻度病株喷1~2 次,中度病株喷2~3 次。选用药剂为戊唑醇、腐霉利等,也可选用其它三唑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剂。

1.2褐斑病

1.2.1 症状褐斑病(brown spot)的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嫩梢和果实。叶片染病初期会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的病斑,病斑叶片严重时出现焦枯死亡,提早落叶。嫩梢发病时,出现长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包围枝条使上部枯死。受害时表皮初现小而稍隆起的褐色软斑,后迅速扩大渐凹陷变黑,果仁变成黑色而腐烂。

褐斑病

1.2.2 防控措施发病前,用奥力克靓果安500~800 倍液稀释喷洒,间隔15d 用药1 次。轻微发病时,用奥力克靓果安500 倍液喷洒,7~10d 喷施1 次。如病情严重,用速净300倍液喷施,3d 用药1 次。

2 主要虫害

2.1金龟子

2.1.1生活史及发生规律金龟子属昆虫纲鞘翅目金龟科,常见的主要是铜绿丽金龟(A n o m a l a c o r p u l e n t a),幼虫称蛴糟,俗名土蚕,长约3~4mm,乳白色,体肥并向腹面弯成“C”形。正常情况下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壤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出现,5月下旬达到高峰。通常黄昏时上树为害,半夜后即陆续离去,潜入草丛或松土中,并在土壤

中产卵。成虫具有群集性、假死性、趋光性,在闷热无风的夜晚为害最严重。成虫取食叶片,发生盛期叶片全部吃光,仅存网状叶脉。幼虫能直接咬断薄壳山核桃幼苗的根、茎,造成枯死苗;或啃食薄壳山核桃根系,使植株生长衰弱。

铜绿丽金龟

2.1.2 防控措施利用夜晚灯光诱杀。或利用成虫假死性于傍晚7~9 时敲打树干震虫,树下用塑料布接虫集中消灭。在成虫危害盛期(6~7 月间)傍晚用0.4%敌百虫喷洒叶面。用50%辛硫磷乳油100g 拌种50kg 或拌1kg 炉渣后,将制成的5%毒砂随种撒入播种沟内毒杀幼虫。

2.2刺蛾

2.2.1生活史及发生规律一般危害薄壳山核桃的主要是黄刺蛾(C n i d o c a m p a f l a v e s c e n)、褐刺蛾(S e t o r ap o s t o r n a t a)及双齿绿刺蛾(L a t o i a h i l a r a t a S t a u d i n g e r)等3种,以幼虫危害叶片为主。叶片上会出现孔洞、缺刻或仅留叶柄及主脉,影响树木生长势和结实产量。刺蛾一般1年发生2代,

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树干、枝桠及树干附近土内结茧越冬。6月中旬为第1 代成虫羽化盛期,8 月上中旬为第2 代成虫羽化盛期。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为第1 代幼虫危害期,8 月中旬至9 月中旬为第2 代幼虫危害盛期。

2.2.2 防控措施防治应掌握好时机,秋冬季人工挖虫茧烧毁。幼虫群集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3 龄前可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mg 的Bt 可湿性粉剂500~700 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2500~3000 倍液等。幼虫大面积发生时,可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 倍液,20%菊杀乳油1000~1500 倍液进行防治。保护天敌,如刺蛾广肩小蜂、绒茧蜂、螳螂、蝽等。

2.3美国白蛾

2.3.1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美国白蛾(H y p h a n t r i a c u n e a (Drury))又称秋幕毛虫、网幕毛虫,属于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一般1 年发生3 代,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成虫纯白色,体长9~15mm。老熟幼虫体长28~35mm,背部有1 条深褐至黑色的宽纵带。皖北地区每年4 月20 日前后成虫羽化,5 月初幼虫出现,因第1 代虫龄较为整齐,是美国白蛾最佳防治期。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犹如一层白纱包缚枝叶,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幼虫蚕食叶片,只留叶脉,

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

美国白蛾

2.3.2 防控措施加强植物检疫,加大对来自美国白蛾疫区的疫木调运复检力度。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每100m 悬挂1个杀虫灯诱杀成虫。4 月下旬起每100m 悬挂1 个性诱捕器诱杀越冬代成虫。与杀虫灯要错开间隔悬挂,以免影响诱虫效果。利用1~3 龄幼虫群集的特性,5 月起人工剪除网幕后集

中烧毁。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采用飞机防治或地面防治形式喷洒灭幼脲或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防治第1代3~4 龄幼虫,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美国白蛾,400亿孢/克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防治,防效在90%以上。

2.4星天牛

2.4.1 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星天牛(A n o p l o p h o r a c h i n e n s i s)属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安徽省一般1年发生1代,幼虫正常在木质部内越冬; 4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6月为高峰期;6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产卵盛期。初孵幼虫从6月下旬

开始至7 月陆续蛀入树体;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进入越冬,翌春3 月下旬幼虫开始化蛹活动取食。成虫羽化后咬食薄壳山核桃叶柄、叶片、嫩枝皮层,被害处呈黑褐色,排出褐色粉末状粪便和木屑,逐渐蛀入木质部。大龄幼虫主要在近地面的主干及根部取食,阻断树体营养输送,树体出现衰退,严重时可致整株死亡。

星天牛

2.4.2 防控措施(1)进行树干涂白。利用星天牛成虫多在主干下部产卵习性,配制石灰硫磺涂白剂或石硫合剂生石灰涂白剂涂抹在薄壳山核桃主干100cm以下直至地面。(2)人工捕杀。利用成虫栖息及假死习性,在5~7月成虫盛发期,经常检查成虫停息在林间时捕杀。可剧烈振摇树枝,成虫假死而跌落。7~9月间经常检查,发现天牛刻槽或红褐色粪屑,使用利刀刮树皮或用锤子敲击或用铁丝将幼虫钩杀。(3)药剂毒杀。10月至翌年4月巡查中发现树干周围出现红褐色粪屑及蛀孔,向蛀孔内插入毒签或注入氧化乐果等内吸式杀虫剂毒杀蛀道内的幼虫。6月初至8月底在树干及枝条上喷洒绿色威雷(氯氰菊酯微胶囊剂)100~200倍液,触杀补充营养或产卵的成虫。(4)生物防治,利用白僵菌(B e a u v e r i a b a s s i a n a)防治星天牛,白僵菌对星天牛的有很高的致死率,配合粘膏能提髙其对星天牛的致死能力,星天牛平均死亡率达77.8%。

3 综合防控技术

3.1林业措施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保持树势强壮。田间合理密植,加强冬季整形修剪,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改善林间通风透光条件,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林分生态系统。及时清理田间的病枝、僵果、落叶、落果等,降低田间侵染源。

3.2物理措施利用害虫对光、色、味等趋性诱杀或人工捕

捉。全园按每6670~10000m2 标准均匀布设1 盏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按每667m2 标准均匀布设5~6 盘糖醋液或白蛾诱捕器;6~8 月间检查树干下部有无刻槽及木屑或虫粪,发现后可用小刀刮除或木锤敲击,杀灭天牛幼虫;8 月间及时剪除非正常枯死的枝条并销毁;冬季剪除病虫枝、病僵果,刮除病斑、翘皮;夜晚或清晨人工捕捉金龟子、天牛等成虫;冬季及5~6 月树干下部涂抹石硫合剂或涂白,防止害虫上树和天牛产卵。

3.3生物措施利用有益生物或其它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经调查,安徽省薄壳山核桃林内分布的害虫天敌昆虫主要有瓢甲科、步甲科和寄蝇科及蚁科等天敌。在园内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豆科或禾本科牧草,提供天敌栖息场所;适量放养土鸡、麻鸭等家禽,取食金龟子、天牛、蜗牛、蝼蛄等害虫;梅雨季节喷洒白僵菌等生物制剂,实现以菌控虫;田间释放肿腿蜂、花绒寄甲、中华刀螂等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

核桃病虫害防治方案

2020年**街道核桃病虫害防治方案 为预防核桃病虫害的发生,进一步遏制核桃病虫害的发展,**街道拟采取以下举措开展核桃综合管护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明确管理责任。成立以街道主任担任组长的综合管理领导小组,组建由农业综合服务办公室专职人员、护林员10人组成的机防大队(后附名单),负责指导各村做好核桃举肢蛾、黑斑病、炭疽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营造浓厚氛围。开展核桃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动员会2-3次,发放《关于做好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到各村,相关部门迅速行动,通力配合,全面展开核桃综合管护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发放《经济林综合管护要点》明白纸,每户一份,面对面讲解指导,形成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技术指导。召开核桃综合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培训会,邀请市核桃专家、林业专家2名详细讲解核桃病虫害防治措施,现场实地指导修剪、施肥、防治技术。组织人员入村入户指导群众进行病虫害防治,不留死角。 四、加强人物两防。抓住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机,组织技术人员和核桃种植户科学合理选用药物,购买毒死蜱、噻森铜、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炭疽灵等农药(后附详表),购置喷雾器等喷药工具,及时进行拉网式防治。 五、集中防治。1、由村成立专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队进行统一防治,在苇沟、泥东、泥西、闫家、蔡家五个村建立核桃病虫害防治示范点,其他管区根据各村意愿各选一个村建立示范点,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加强核桃病虫害防治。2、农业综合服务办公室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公路沿线、镇驻地、管委会驻地进行集中连片防治,配备农用车辆和工具集中防治,提高防治效率。 六、农户自主防治。发放农药到村,由村将农药发放到示范点以外农户,农户积极参与防治,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农户自主防治,保证防治工作全覆盖。

核桃树的栽培技术

核桃树的栽培技术 1.繁殖和栽植种子实生繁殖简单易行,但结果迟,且容易发生变异,影响果实的商品化。今后应逐步推广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常用本砧或野核桃。种子秋播或经沙藏后春播。沙藏时间需60~90天。如种子干藏春播的,播种前需用温水浸种5~7天,每天换水1次,以促进种子吸胀,果壳裂口,提高出苗率。嫁接方法以春季枝接(皮下接或劈接)为主。核桃树在休眠期有伤流现象,嫁接的物候适期宜比其他果树推迟,否则影响成活。通常掌握砧木萌芽后至展叶期10天左右。但接穗应提前剪取,并保湿贮于O度~5度的低温处。芽接在7~9月间进行,多用方块芽接法。核桃枝皮内单宁较多,易形成接口的隔离层。故嫁接操作迅速,削面平滑,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近年提倡室内嫁接,可控制伤口愈合的温湿度条件。砧木苗落时后挖出假植,接穗也在近落叶时势取贮藏备用。嫁接前10~15天,将砧穗双方都放入盛有湿锯木屑的贮藏箱内,置于25度~30度的室内2~3天,促进复苏。尔后进行舌接、绑扎、涂蜡保湿,再置于贮藏箱内促进伤口愈合。待愈合组织生成后,即移至田间假植,气温回升后栽于苗圃。如春暖后在室内嫁接,则不必再经“复苏”。 栽植株行距依品种特性及土壤肥瘠而定。成片栽植的(4~5)米X(5~8)米,果粮间作的行距可扩大到25米~30米。要求栽植地土层深厚,过于瘠薄之地易形成“小老树”,不宜栽种。栽植时还要注意配植授粉树。核桃苗木侧根少,不耐移栽,起苗后应迅速定植,苗根不可暴露太久,栽植前后都要注意保湿。 核桃在江淮地区秋植或春植均可。成片栽植时需注意配植授粉品种。

2.整形修剪核桃是喜光性树种,尤其是进入结果期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树形~般采用疏散分层形或自然开心形两种。干性强的品种和立地条件好的采用疏散分层形,其具体要求和操作过程可参照苹果。但核桃有发生分枝较晚,树体较旺及背后枝易强等特点,因此在整形中还应掌握定干高度较高(l米~1.5米)和定干时期较晚,层间距和主枝上第一副主枝(即侧枝)距中心干的距离均应适当扩大,以及不宜选留背后枝作副主枝等要求、树冠开张、干性弱的品种和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每株选留主枝2~3个,从每个主枝上再选留3~4个副主枝填补空间。 幼树修剪中主要对干扰树形的一些枝条进行处理。如早实核桃易产生大量二次枝和雄花枝,有时还易发生徒长枝,需留用的二次枝和徒长枝应及时摘心或短截,培养成结果枝组;其余应及早疏除。对易喧宾夺主的背后枝,位于第一层主枝和副主枝上的一律从基部疏除;位于第二、三层主枝和副主枝上的,根据需要和长势强弱决定去留,留用的背后枝长势旺时可行摘心或重回缩,改造成枝组。 成年大树要及时疏除外围过密枝、下垂枝,并缩剪改造占空间较大的辅养枝,以改进树冠内的光照条件。当树冠中短枝和雄花枝比例增多时,表明树体已渐趋衰弱,应及时进行更新复壮。对结果枝组可去弱留强,回缩更新,并充分利用树冠中发生的徒长枝,加以改造利用,以增加壮旺枝的比例。当出现焦梢或大、中枝枯死时,表明树体已趋衰老。可逐年回缩更新各级骨干枝,利用核桃隐芽寿命长的特点,重新形成新树冠恢复结果能力。 核桃休眠期修剪常因剪口愈合不良而发生伤流现象,严重时影响树势。以秋季采果后、叶片变黄前为修剪适期。此外,发芽后也可修剪。 3.土肥水管理和疏雄核桃成年树根深叶茂,对肥水的需要量很大。每年落叶后深翻~次,扩大树盘,并结合施用基肥,生长期间则在雨后深刨和翻压杂草。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姓名:范恬学号:20113306 专业:生物教育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炭疽病类、叶斑病类、锈病类、白粉病类、叶枯病、煤烟病、霜霉病类;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1.症状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杨留新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山阳是核桃老产区,也是病虫危害的多发区。危害全县核桃的害虫多达100余种,病害20余种,其中八虫三病是危害的主要种类由于它们长期危害,造成核桃果实变黑,枝条枯死,根、干腐烂,树势衰弱,有些树颗粒无收,甚至致树死亡,每年因此造成的减产20%以上。因此,大力防治核桃病虫害,对于减轻危害,恢复权势,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果农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核桃主要病虫的危害和防治技术作以介绍,供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参考。

一、核桃主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1、核桃举肢蛾 ?分布及危害 ?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在我县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核桃树冠下1-2cm的表土层中以及草皮下、枯果内、树缝中结茧越冬。该虫在我县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以上。此虫是专性食核桃果实的害虫。它以幼虫大量食核桃青果皮,乃至果仁。 每年6-8月份,幼虫蛀入核桃青果内纵横穿食为害,致使大量青果变黑而早落,存留的黑果也失去经济价值。一般果实受害率达60%以上,重发区可达100%,导致颗粒无收。因此,该虫已成为全县核桃生产的危险性害虫,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核桃举肢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试验、示范结果,提出以树下垦复、耕种,清除枯枝落叶、杂草,树下药剂封闭为基础,以树冠喷药为应急手段;摘拾虫果,强化树体管理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治技术,把历年的严重发生区作为防治重点,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1)树下防治。树冠下垦复、耕种,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地面药剂封闭处理,将举肢蛾控制在出土之前。依据核桃举肢蛾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表层、草皮下结茧越冬的习性,其脱果盛期和来年举肢蛾后蛹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翌年5月下旬)进行药剂封锁地面,以触杀脱果幼虫和出土成虫。前者药剂选用500倍的磷胺或辛硫磷(地面喷雾),后者可选用甲敌粉或20%的杀螟松粉剂,施药量 5g/m2左右,均匀撒在稍大于树冠正投影面积范围内。

关于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者:临萧安仁 论文摘要:山核桃产业是浙江省名特优经济林果业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一大产业。然而,目前的山核桃生产、加工和销售中还存在盲目性及无序性,难以满足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山核桃主产区临安市为研究对象, 从农户层面分析了山核桃种植的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水平,以该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为研究重点,在对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组织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合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组织体系,以促进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 展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

续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从临安市农村的主要经济支柱,山核桃产业的发展来看,要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山核桃经营粗放,收成受气候天气等自然因素很大,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对山核桃生产构成了威胁,科研薄弱,销售局限,山核桃的无序管理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山核桃加工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那么,如何使农民增收的同时,又能实现临安市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临安市各级部门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本文就以临安市如何实现该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作一初探。 一、临安市山核桃产业的特点及现况 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全属共有18个种,3个变种。其中我国有5个品种,即临安山核桃、湖南山核桃、贵州山核桃、大别山山核桃和越南山核桃。在全球18种山核桃中,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佳、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当首推昌化山核桃。1989年森林资源调查,全县山核桃林18.88万亩,1996年,山核桃增至24.6万亩。2000年,全市有山核桃面积30.3万亩,占全国总面积57%;常年产量50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8%。平均亩产29.4公斤,最高亩产222公斤,均为全国之最。2005年,作为临安林业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的山核桃,经济效益继续平稳增长。全市山核桃总产量达到6800吨,一产产值2.8亿元。 1、山核桃是良好的生态经济树种。大家知道,石灰岩发育的土壤容易淋溶而形成喀斯特地貌,适合这种土壤的造林树种十分少。过去在造林时许多地方因树种选择不当,致使植被破坏而很难恢复。山核桃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山地,它是少数可供选择的树种中既有经济价值,又能保护环境的生态经济树种。在西部地区,山核桃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2、山核桃是临安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山核桃是投工少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树种,通过对临安山核桃产区调查,三产中从事林业的占93%,林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7.4%(2000年),而山核桃的收入占林业的收入的70%多,山区农民依靠山核桃摆脱了贫困。临安市2001年有22个村平均户户山核桃收入超万元,收入超百万元的村有39个。素有“中国山核桃之乡”之称的岛石镇,山核桃面积达8万余亩,1991-2000年10年间人均年山核桃收入达1335.7元,2000年人均收入达2618.9元(不含加工增值),2001年人均收入达2671元,占人均总收入的68.7%。 3、山核桃发展存在巨大的空间。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结构与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变化,休闲食品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世界水果的年人均消费量为72千克,而干果仅为0.68千克,我国人均占有水果 44.8Kg(1997年),干果0.57Kg,干果的发展具很大的潜在空间,尤其是特色干果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山核桃是干果中的佼佼者,产品供不应求,销售价位一直较高。现山核桃的销售市场基本上仅集中在江浙沪一带,南北市场还没有很好开发,市场容量十分大。 近年来,山核桃的发展势头很好,产区百姓也十分重视山核桃的生产。近十年来主产区浙江省临安市的山核桃面积平均每年以1万多亩的速度递增(见表1),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并缩短了大小年的差异(见表2)。尤其是浙江林学院与临安林业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山核桃10项丰产措施研究,在临安、淳安实施后,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炭疽病类、叶斑病类、锈病类、白粉病类、叶枯病、煤烟病、霜霉病类;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1.症状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

核桃树病虫害的防治

在6-7月注意防治病虫害。生长期应进行修枝,干高保持在3m以上。落叶后不可剪枝,否则易造成伤流,影响树木长势。 主要病虫害病害有炭疽病;虫害有蚜虫、天蛾类食叶害虫。 适生范围原产欧洲与中亚。我国新疆以及华北各省都有栽培,鄢陵有少量栽植。 核桃枝枯病 该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造成枝干枯死。一般植株受害率20%左右,重者可达90%,该病主要影响树势生长和产量。 病害症状是1-2年生枝梢或侧枝受害后,从顶端向主干逐渐干枯,叶片黄化脱落。枯枝上产生密集小黑点,湿度大时,流出粘液,并形成黑色瘤状突起。病菌在病枝上越冬,通过伤口侵入,该病只危害弱树。 防治方法是清除病枝,集中烧毁;防治时间和使用的药剂同核桃炭疽病的防治。 一、山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 山核桃病虫害是影响山核桃产量的重要因子,防治病虫害可以起到保护树林,促进生长,增加产量等作用。

山核桃常见病害有山核桃枝枯病、果树腐烂病。常见虫害有山核桃蝗虫、天社蛾、山核桃蚜虫、胡桃豹夜蛾、天牛类(桑天牛、皱绿天牛等),近年还出现一些新的虫害,如眼班钩蛾、山核桃花蕾蛆等。 (一)、山核桃病害防治: 1、山核桃枝枯病: 山核桃枝枯病是山核桃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为害1年生枝梢和2年生侧枝,并向下蔓延,引起大枝枯死削弱树势,降低产量。该病始发于8月中下旬,盛发于10—11月,3月上旬到8月上旬不见有新的病害发生,所见枯枝都是上年遗留下来的老病枯枝。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有病枯枝上过冬。分生孢子在4—5月和9—10月间在发病林内传播,风雨是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 (1)、5月间往树枝上喷洒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或1%波尔多液,15天一次,连喷3次。 (2)、春夏季节剪除枯枝,防止病害秋季向下蔓延和减少病菌来源。 2、山核桃果树腐烂病: 该病多发生在主杆、主枝、侧枝上,有时主根基部也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一)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一) 摘要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从种子的采收和贮藏、育苗、植树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的栽培技术,以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核桃;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illoinensisK.Koch),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是国外引进的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1]。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于1900年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江阴、南京、浙江杭州、福建莆田等地栽植。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达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较多。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2-3]。近年来引种地区逐渐增多,目前金坛市茶果示范区的薄壳山核桃园面积已达66.67hm2,生长良好。 1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山核桃树属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达20~30m,胸径70~120cm。幼枝有淡灰色试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微近镰形,锯齿粗钝。花期5月,雄葇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熟,核果光滑,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裂成4瓣,果核长卵形或长圆形。山核桃树种寿命长达百年以上,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材质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植物。花单性,主要为风媒,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3种类型,即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一般实生林中有自然开花类型的植株,可以相互授粉,只是在嫁接繁殖作为果用时,应注意不同开花类型的搭配,以利授粉。 薄壳山核桃适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条件,喜温暖湿润,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年降雨量为1000~2000mm。其生长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段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 薄壳山核桃耐水湿能力强。江苏省植物研究所试验发现,1年生实生苗浸水35d后,生长仍不受大害。据调查,凡栽种在水沟和池塘边的,其生长结果均为良好。唯耐旱能力较差,苗期更不耐干旱。因属于较喜光树种,对光照的要求比较敏感,为促进其生长,增加结实量,需有充足的阳光。为深根性树种,成年植株很深可达3~4m,分布幅度为树冠的2倍。此外根部有菌根共生,根系吸收能力很强。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及冲积壤土中最适于根系生长。在干燥、瘠薄、土层过浅的砾质土壤上生长不良。薄壳山核桃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种植,也能适应微酸性及碱性土壤。在强酸性红壤上栽植很难成活,同样在碱性环境pH值超过9.0的沙土上栽植成活率也很低,成活后苗木生长极弱,并有枯稍现象。 金坛市薄壳山核桃的物候期,在3月下旬萌动,4月上旬露青,4月中旬展叶抽技,5月上中旬开花,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落叶并进入休眠。整个生长季节为240~250d。为较速生的树种。种子播种后第1年,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一般苗高30~40cm,但根系生长较快。第2~3年后,地上部分生长迅速增加,而根系生长逐渐减缓。在一般情况下,实生树进入结果年龄需13~14年,嫁接树则5~6年即可开花结果,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50~60年树龄的老树仍能结实良好。 2栽培技术 2.1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果实成熟后,外果皮自行裂开。坚果(种子)自然脱落,因此须及时采收。采后将果实堆积室内,果堆不要过高,以免发热影响种子品质,待果实多数开裂后取出种子,晾放2~3d,再用湿沙贮藏。干藏亦可,但播后发芽较晚。室温下贮藏8个月以上的种子将会失去发芽能力。 2.2育苗技术

美国山核桃可行性报告

引种美国山核桃可行性分析报告 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原产北美,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种仁营养丰富,每100g种仁中平均含蛋白质11.4g,脂肪74.4 g,碳水化合物10.7 g,适于生食、炒食或制作糕点,美味可口,食用后容易消化吸收。种仁是炸油的好原料,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占75.1~76.1%,亚油酸17.4~20.0%,是一种高级食用油。薄壳山核桃树干通直,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容重大,适于制作运动器械、家具、地板等。薄壳山核桃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又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因此,该树种既可作果用,又可作材用,还可用于绿化,是一种难得的优良树种。 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左右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的江阴、南京,浙江的杭州,福建的莆田等地栽植。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至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苏、浙江、福建和安徽等地较多。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现在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以种子播种的实生苗为多,大多零星种植,或作为行道树,很少有成片种植的果园。随着人们对薄壳山核桃的了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了果用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栽培。浙江省植物研究所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薄壳山核桃实生选种和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通过二十多年的观察调查,筛选出了适合江浙地区栽培的优良新品系3个,国外优良品种4个,现开始扩繁推广。 1、形态特征 为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可达55m,胸径2.5m。幼枝有淡灰色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椭圆状披针型或微弯近镰型。雌雄同株异花,雄为柔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核果,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4裂,果核平滑,壳较薄。 2、生物学特性 为风媒花,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三种类型: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雌花的可授粉期大约持续5~7天,当柱头颜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并略呈透明状态时,或转为紫色时,为授粉适期。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它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深根性树种。特别在1~2年生时根系生长很快,一年生实生苗主根长度超过地上部分1倍以上。成年植株根深可达3~4m,分布幅度为树冠的2倍。此外根部有菌根共生,根系吸收能力很强。较速生树种。种子播种第一年,生长较慢,一般苗高只有15~30cm,2~3年后,生长量迅速增加,在较好的条件下,平均每年粗增长超过1cm,高增长超过1m。主干明显,顶端优势强。在一般情况下,实生树进入结果年龄需13~14年,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嫁接苗在定植2~4年后即可开花结果,8~10年后进入盛果期,在地理条件好的地方,结果期可保持50年以上。 美国薄壳山核桃果园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日期: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一、核桃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一)核桃腐烂病核桃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或黑水病,是一种真菌危害的病害,主要危害枝干的树皮,严重时造成枝枯,结果能力下降,也会造成整株树死亡。防治办法: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这是防治该病的基本措施。改良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的营养平衡,增加抗病力。结合冬季修剪进行树干涂白,减少病菌侵入通道。春季彻底刮除病斑,以微露皮为准,然后涂上1%的硫酸铜或50%的甲基托布津。 (二)核桃溃疡病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树的主干、嫩枝和果实,严重时,可引起植株生长衰弱、枯枝或死亡。防治方法:结合冬季修剪,清除园内病叶病枝,集中销毁。树干涂白,防止日灼和冻害,涂白剂为生石灰5份,食盐2份,食用油份,面0.1份,水20份,调和均匀后涂刷树干和枝。发病严重时,用刀刮除病部达木质部或将病斑纵横划几道口子,然后涂刷1%硫酸铜液或10%的碱水或1:3:15的波尔多液,均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核桃白粉病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核桃的叶、幼芽及新梢,干旱年份或季节,核桃树感病可达100%,造成早期落叶,树势衰弱,影响产量。表现为受害叶片的正反面出现明显的片状薄层白粉,即病菌的菌丝,秋后在白粉层中出现褐色至黑色小颗粒,发病初期,核桃叶面有褪绿的黄色斑块,严重时嫩梢停止生长,叶片变形扭曲,皱缩,嫩芽不能展开,顶端枯死。防治办法:在发病初期的7-8月份,喷施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25%粉锈宁500-800倍液,防治效果甚佳。及时清除病叶、病枝并销毁;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 (四)核桃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月~6月发病,7月~8月为盛期。防治方法:清除病叶,结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掉。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五)核桃炭疽病该病由真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核桃的果实,也危害核桃的叶、芽和嫩梢。防治办法:在发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前的6月下旬至7月中旬喷施1:1:200(硫酸铜:石灰:水)的波尔多液或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3次。在发病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半月喷一次,连喷2-3次。 (六)核桃黑斑病该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发病范围较广。主要危害核桃果实,也危害核桃的枝叶,核桃感病后引起果实变黑或早落、核仁腐烂或干瘪。防治办法:加强树体管理,深翻改土,中耕除草,采用科学配方施肥,使树体保持营养平衡,减轻发病率。及时清理果园的残留病果、病枝和病叶,集中销毁,减少病菌感染传播。发病期的防治从5月中旬开始,每20天-30天喷一次1:1:200(硫酸铜:石灰:水)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治疗效果明显,连续2-3次,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

核桃栽培技术

核桃 第一节概说 一.经济意义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栽培经济树种,无论是木材,还是叶片、枝条、果实、青 皮、根,特别是果仁,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核桃树全身是宝。 (一)营养价值 核桃仁营养价值极高,味道鲜美,除直接食用外,常用做各种糕点的重要配料,为我国传统的食品加工原料。 据分析,核桃仁含油量平均为63.08%~68.88%,比大豆、油菜籽、花生和芝麻含油量均高。蛋白质15%左右,最高29.7%,高于鸡蛋(14.8%)、鸭蛋(13%),为豆腐的2.1倍,鲜牛奶的5倍,碳水化合物10%。核桃仁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铁、磷、锌等多种无机盐。核桃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约占总量的90%,因此容易被消化,吸收率高。 (二)保健与医疗用途 保健果品早已被国内共识。我国称“万岁子”、“长寿果”,国外称它为“大力士食品”。 我国医药文献有许多食疗法,妊娠期常吃核桃仁,可促使婴儿发育,囱门提前闭合。儿童益智,老年人长寿。仁中的VE可防老化和记忆力等减退。亚油酸可以软化血管,阻滞胆固醇的形成,预防和治疗心血疾病。 顺气补血,温肠补肾,止咳润肤,为常用的补药。 美国宇航员的食谱里列有核桃饼;法国人讲究在冬季3个月里每周吃一次核桃(5~10粒),进行保健。 核桃叶的水提物对炭疽菌、白喉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霍乱弧菌、枯草杆菌、肝炎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微弱的杀菌作用。叶中多酚复合物有消炎作用, 核桃根皮制剂为温和的泻剂,用于慢性便秘; 枝条制剂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并提高内分泌等体液的调节能力。 三、食品工业 核桃历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并把它作为厚重而高雅的礼品,如瑞典露西亚女神节,扮装的女神送给大家的食物,其中一定有核桃;欧美国家的圣诞节,都要互相馈赠核桃;我国自古以来也把核桃视为贵重的礼品。 以核桃为主、辅原料的食品种类达200多种,大致可分为6大类: (1)家常食品。 (2)风味小吃。如一捻酥、庐江烧卖、核桃饼、百果蜜糕等。

植物细菌性病害比较全面知识

植物细菌性病害比较全面知识 细菌性病害主要类群有棒杆、假单胞杆、野杆、黄单胞杆、欧文杆五个菌属。革兰氏染色除棒杆菌呈阳性外其它四个菌属都是阴性。 细菌病害主要特点是——非专性寄生菌,与寄主细胞接触后通常是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再从坏死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因此导致的症状是组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少数能引起肿瘤这是分泌激素所致。初期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或油渍状、半透明,潮湿条件下有的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往往有臭味。这是细菌病害的重要标志。 细菌与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受病植物一般症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粒点,而细菌则无。这是田间诊断的重要依据。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种类、受害植物种类及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而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一、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 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1.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的角形病斑,细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坏死。细菌病斑初为水溃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的退色圈,称为晕环。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枯萎型:大多是由棒状杆菌属引起,在木本植物上则以青枯病假单胞杆菌为最常见,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引起植物茎、叶枯萎或整株枯萎,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条件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植物多汁的组织受细胞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细胞的中胶层,使组织解体,流出汁液并有臭味。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畸型:由癌肿野单胞杆菌的细菌可以引起植物的根、根颈或侧根以及枝杆上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畸形,呈瘤肿状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引起肿瘤。如菊花根癌病等。 2.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症有: 蔬菜细菌性病害与其他病害的区别,一是蔬菜植株病变部位无明显附属物(如菌丝、霉、毛、粉等);二是发病后期病变部位往往有菌脓出现,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菌丝、孢子等)。 1、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气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

美国薄壳山核桃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营林试验工技师论文 (国这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姓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摘要: 美国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简称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薄壳山核桃不仅能生产美味营养的坚果,还能生产上等木材,同时又可用作绿化美化的行道树,是一种综合价值很高的优良树种。本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从种子的采收和贮藏、育苗、植树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的栽培技术,以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核桃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一、美国薄壳山核桃概述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oinensis K.Koch),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是国外引进的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1],原产美国南部及墨西哥的北部,是印第安人经营的一种经济林木树种。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江阴、南京、浙江杭州、福建莆田等地栽植。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达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

苏、浙江、福建等地较多。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2-3]。近年来引种地区逐渐增多,目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研究站对美国薄壳山核桃进行了引种,生长良好, 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山核桃树属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达50 m,胸径250cm。树皮灰褐色,纵裂呈片状脱落。冬芽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至17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微弯成镰形,锯齿粗钝。花期5月,雄葇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熟,核果光滑,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裂成4瓣,果核长卵形或长圆形。山核桃树种寿命长达百年以上,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材质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植物。花单性,主要为风媒,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3种类型,即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一般实生林中有自然开花类型的植株,可以相互授粉,只是在嫁接繁殖作为果用时,应注意不同开花类型的搭配,以利授粉。 薄壳山核桃适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条件,喜温暖湿润,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 ℃,年降雨量为1 000~2 000 mm。其生长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段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

核桃主要害虫的防治

核桃主要害虫的防治 (一)核桃主要害虫的防治 1.核桃举肢蛾 (1)危害情况:以幼虫蛀入核桃种仁,果皮被害处变黑下陷,受害果变黑干缩,不能食用。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7毫米,全体黑褐色,有光泽,触角丝状,翅披针形,缘毛长于翅羽宽度,后足长于体,环生3束长毛丛,个节黑白分明。休止时,后足向侧后方举起,故称举肢蛾。幼虫体长10毫米左右,头部黄褐色或暗褐色,初孵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淡黄色,背部中央有紫红色斑点,腹足趾钩为单序状,臀足趾钩为单序横带。卵椭圆形,长0.3~0.4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孵化前呈黄红色;蛹纺锤形,黄白色、黄褐色、黑褐色并可见红色复眼,气门生于蛹体两侧。茧深红色或淡褐色,长椭圆形,略扁,常黏附草末及细土粒。

(3)习性及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内、石块与土壤间、根茎部的老皮缝内结茧越冬,一般树冠下1~2厘米深的土壤最多。次年5月上旬开始上羽化,5月底到6月初为羽化盛期;卵多产在两果相间的逢内、雌蕊脱落的残痕内、果面伤痕处,一般1果上产卵1~2粒。5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第一代幼虫危害期。5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开始穿透内果皮取食种仁,蛀孔很小,流出胶液,造成大量落果,但外果皮无明显被害状。7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在中果皮内蛀食,使果实外面变黑凹陷,形成“核桃黑”,受害果不脱落。 (4)防治方法:晚秋至冬天,翻耕树盘,杀死越冬幼虫或茧蛹;从落果开始每天及时拾落果和秋天收树上的黑核桃烧毁,消灭幼虫。 (二)核桃主要病害防治

l、核桃黑斑病 (1)病状:主要危害核桃幼叶、嫩枝、花及果实。叶片受害时,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的小黑斑,后扩大蔓延整个叶片,严重时可互相连成大斑。使树叶早落。嫩枝和叶柄受害,病斑长圆形或狭长,褐色,微凹陷,当病斑绕枝一圈时,造成枯技。花序受害,先产生黑色水渍状病斑,不展开,以后花轴变黑,变弯曲,以至旱落。果实受害,初期发生黑色斑点,呈水渍状,以后病斑迅速扩大,致使果皮全部变黑;幼果受害能侵入核仁,可使核仁、核壳都变黑,引起早期落果,老果受害病斑只 (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在病枝、病果、病芽和昆虫体上越冬,借风雨、昆虫、带病花粉和人为活动传播,由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发病与雨水有密切关系,雨后常迅速蔓延。雨水多的年份发病重,弱树重于健康树,苗木,老树重于中、幼树。 (3)防治方法: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果、病枝、病叶集中烧毁,发芽前喷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除冬防以外,在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幼果期各喷一次l:0.5:200的波尔多液,或0.4%硫酸铜,或500~800倍液退菌特,或0.003%农用链霉素+0.2%硫酸铜。 2、核桃枝枯病 (1)病状:l~2年生的枝梢或侧枝受害后,先从顶端开始,逐渐蔓延至主干。受害枝上的叶变黄脱落。发病初期,枝条病部失绿呈灰绿色,后变成褐色或灰色,大枝病部梢下陷。当病

山核桃栽培技术

山核桃栽培技术

山核桃栽培技术 山核桃果实香脆可口,山核桃油油质优良,山核桃壳可提取化学物质,山核桃经加工处理后可制作高档家具,因此是一种极好的经济树种,加上山核桃现有面积小,特别是成林面积小,价格较高,每公斤超过50元,市场前景极佳。发展山核桃具有投资少,寿命长,效益佳的特点,一般造林后,只要管理得当,第8-9年会开花结果,15年后进入丰产,可持续40-50年。盛果期平均亩产山核桃超过50公斤,立地条件好,管理精细,最高亩产可超过200公斤,效益极佳,应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 一、山核桃生长习性 山核桃每年4月初开始萌芽,4月中上旬展叶,4月底至5月上旬中开花,5月-7月为果实膨大期,8-9月上旬果实及油脂生长期,9月上中旬成熟,11月上中旬落叶,进入休眠,整个生长期为210-220天。 枝:山核桃的枝有营养枝、雌花枝、雄花枝及雌雄混合花枝四种。 营养枝在幼树上占极大多数,枝条上仅有叶芽而无花芽;雌花枝着生于生长旺盛的春梢顶端,基部无雄花序,在初结果树上较多;雄花枝则正好与雌花枝相反,顶端无雌花,只有基部有雄花,在老树上较多;雌雄花混合花枝则枝条顶部有雌花,基部有雄花,盛果期树着生这类枝极多。 山核桃雄花着生于一年生的老枝上,而雌花则着生于当年春梢上,到5月上中旬开花,雄花期4-5天,雌花期5-10天,当雌花柱顶端为红褐色且有少量粘液时,表明雌花成熟。山核桃喜阴凉的环境,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且微酸至微碱性土壤。 二、山核桃的育苗技术 山核桃主要以种子育苗为主,浙江林学院对嫁接育苗技术进行多年研究,已有很大的突破。 我市山核桃人工育苗近几年来才开始兴起,以往都挖野生苗造林,造林成活率低,生长较差,而且破坏野生资源,同时,由于连续几年过度的挖掘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来源:北京农业信息网-科技要闻-国内网页发布日期:2010-7-5 点击次数:24 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 (Wangench.)K.Koch],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是胡桃科(Julandaceae)山核桃属植物,是北美最重要、最有价值和最有前途的坚果树种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至遥远的白垩纪时代,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 1坚果及木材主要经济性状 薄壳山核桃坚果个大(80~100粒/kg),壳薄,出仁率高(50%~70%),取仁容易,产量高(1500~2250kg/hm2)。其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约含油脂72%,蛋白质11%,碳水化合物13%,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氨基酸比油橄榄高,还富含维生素B1、B2,每公斤果仁约有32kJ热量,是理想的保健食品或面包、糖果、冰激凌等食品的添加材料。据最近的市场调查,它在美国每公斤售价约6美元,在我国60~100元不等。与我国的核桃Juglans regia和山核桃C.cat lcayensis相比,薄壳山核桃具有明显的易于机械剥壳取仁、果味纯正、适于南方栽培的优点。 薄壳山核桃亦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油脂含量高达70%以上,优于油茶(44%)、核桃(60%)和文冠果(5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7%,优于茶油(91%)、核桃油(89%)、花生油(82%)、棉籽油(70%)、豆油(86%)和玉米油(86%)。薄壳山核桃有很好的贮藏性,是上等的烹调用油和色拉油(冷餐油)。 薄壳山核桃还是优良的材用和庭园绿化树种。其木材纹理细腻,质地坚韧,是建筑、军工、室内装饰和制作高档家具的理想材料。其树形高大,树势挺拔,是深受欢迎的观赏、遮荫和行道树种。因此,薄壳山核桃是一个用途广、受益期长、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优良经济树种。 2原产地资源及其分布 薄壳山核桃自然分布区的划分没有定论。一般认为,薄壳山核桃的天然分布以密西西比河流以及其东、西两面支流的河谷地带为主。现主要集中在N30°~38°、W86°~100°范围内的密苏里、阿肯色、露易斯安那、得克萨斯和俄克拉何马等州。在美国。目前,全国年产量约12万t,主要用于内销,年出口量占10%左右,约1万t,是世界主要出口国。经过近150a的培育,美国已选育命名了栽培品种约1000个,其中用于商业性种植的品种约占1/10。这些优良品种以及它们的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多数是适宜于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的南方品种,但也有部分是适于北方栽培的耐寒品种。经过时间的考验,有的品种一直表现优良,壮年单株坚果产量可达70~80kg,折每公顷4500~6000kg。 现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埃及、南非、以色列、日本、中国等地。我国引种的主要地区分布在湖南、江西、浙江、云南和秦滩以南、长江以北部分地区。 3引种及栽培概况 我国于19世纪末开始种植美国山核桃,当时由西方传教士、商人、外交使节等人士从美国带入种子,作为观赏木种植在港口、码头和教堂周围。20世纪20年代,我国正式从美国引进该树种,但仍以城市绿化为主要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重视美国山核桃的果用价值,曾先后多次从国外引进过一些品种,并在以长江流域为主的10多个省、市进行过试种,主要集中在亚热带东部地区。目前,美国山核桃在我国尚呈零星分布。 为了扩大美国山核桃在我国的种植规模,提高该优良于果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从1996年开始,由国家林业局中南林学院牵头从事美国山核桃优良新品种和先进栽培经营技术的引进工作,迄今已从原产地美国引入适于我国东南部、西南部和秦滩以南长江以北部分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30多个,并建立了相应的基因库、采穗圃、品种园和丰产示范林。 山核桃属约有20多个种,大面积商业性栽培且在国际市场畅销的仅有美国山核桃一个种。目前已公开发表的品种逾千个,其中,斯道脱(Stuart)品种分布范围最大,占全美嫁接树的27%。此外还有西雪莱(Western Schley)、满意(Desirable),分别占全美嫁接树的12.9%和9.5%。世界其他地区引种的有澳大利亚、南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