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方法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方法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方法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方法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方法

燕子月嫂的老师们一直走在学习提高的道路上,每次学习结束都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新的推动力。

本期学习内容:“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方法”。

一、大运动训训练:抚触及被动操

二、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是手的灵活性训练,可以让宝宝多握家长的手指,或者自制小棉条、小玩具等不同材质不同触感的物品,不定时放于宝宝手中抓握训练。(从宝宝周中取出抓握物品时,可轻触宝宝手背,宝宝会自动放开)

三、语言能力训练:宝宝出生就具备了笑和发生的能力,可在宝宝安静或睡觉醒来时,面对面约20厘米左右,用轻柔、舒缓、清晰、高音调的声音和宝宝交流,儿歌、诗词、故事...持续一会可见到宝宝肢体动作增多,表现愉悦。

四、社交能力训练:宝宝对脸谱类的图形及人脸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喜爱,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脸谱的卡片或者亲人多和宝宝面对面交流,产生对他人的识别。

五、感知觉训练:视觉,在婴儿床正上方20厘米出挂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图形,以促进视觉发展。听觉,经常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或者儿歌、诗词。触觉,抚触及被动操,配合精细动作训练的内容,加强宝宝对触觉的敏感。

本期学习内容:“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方法”。

一、大运动训练之转头、抬头训练:

竖抱、俯腹、俯卧抬头转头训练!

二、精细动作训练之抓握动作训练:

“小沙锤”、“小摇铃”游戏主要是手的灵活性训练!

三、语言能力训练:

在日常的护理中,多和宝宝进行语言交流;在宝宝每次的无意识发音后及时的给予语言回应;在日常生活中,宝宝处于觉醒状态时给予听力训练(耳旁30厘米左右的地方用摇铃或者拨浪鼓)!

四、认知能力训练:

触觉:抚触、婴儿抚摸妈妈的脸、给宝宝挠痒痒、逗笑,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水浴。

听觉:从宝宝的不同方位呼唤宝宝、多进行语言和面部表情交流、让宝宝多听朗朗上口的短语。

视觉:宝宝对脸谱类的图形及人脸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喜爱,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脸谱的卡片或者亲人多和宝宝面对面交流,产生对他人的识别。

五、婴儿情绪与社会性行为之宝宝笑一个:

在宝宝出现哭闹时妈妈及时的给予需要安慰并对宝宝说:“不哭啦,想妈妈啦,妈妈在这里,来给妈妈笑一个”。

听觉专注力训练

听觉专注力训练 以下内容摘自网络: 初级阶级 发展听觉专注力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训练目的:养成孩子注意倾听的习惯。 训练方法: (1)找出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声间,如闹铃声、电话铃声、人声,如咳嗽、笑声、动物叫声等。 (2)当上述声音出现时,让孩子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注意事项: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时刻提醒孩子有意识地进行倾听。 感受被倾听训练目的: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习惯。 训练方法: 让孩子站到家长面前讲小故事。在孩子讲的过程中,家长时而表现出注意倾听,时而表现出心不在焉。家长注意倾听时孩子会越讲越起劲,家长心不在焉时孩子可能会大发脾气甚至生气不讲了。这时家长要抓住机会给孩子讲道理,对他说:“你看,你讲故事的时候需要别人认真听,当别人表现也东

张西望、干这干那时,你是什么感受呢?你是否有一种不被关注、不被重视的感觉?你是否会认为自己讲的故事不生动,别人不爱听,自己很失败呢?同样的,如果你上课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讲课的老师会怎么想呢?

”孩子有这方面的切身体验之后,其专注听讲的能力可能会有所改观。 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孩子做良好的榜样,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若孩子在与家人交流的过程中,稍能持久地注意倾听,家长就应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强化他的这种适宜行为。 中级阶段 当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倾听之后,就可以锻炼孩子在认真听的时候做出动作反应。 高个矮个训练目的:将训练寓于游戏中,寓教于乐,训练孩子的听觉专注力。 训练方法: (1)父母向孩子介绍游戏内容:告诉他喊:“高个”、“矮个”时让他做相应的动作。动作如下:“高个”代表两手上举,两腿提踵,脚尖站立,类似芭蕾舞动作: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doc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NBNA)及操作指导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 1)≥11次2)7~10次3)≤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新生儿处于睡眠状态,距其15~20厘米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红塑料盒,最多重复12次。 1)≥11次2)7~10次3)≤6次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线外(约10厘米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格格声2)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3)转向格格声≥60° 4.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厘米,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向左右两侧移动,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说话声2)转向说话声,但转动<60°3)转向说话声≥60° 5.非生物性视定向反应(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厘米。 1)≥11次2)7~10次3)≤6次 6.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1)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即使抱在怀里也无济于事 2)哭闹停止非常困难3)安慰后较易停止哭闹 7.围巾征: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位,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1)上肢环绕颈部2)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3)肘部未达中线

行为矫正复习资料——个人整理

一、名解: 广义的行为:包括外显与内隐,外显是行为变化,内隐是心理过程,就目前应用而言,是外显为主,内隐从属的地位。问题行为:指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异常行为:指个体的某项行为异于常态,也就是偏离年龄相仿、教育水平相近的人群的平均值。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行为应予限制:是指行为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它发生在不该表现的环境中,因此应将其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之中。 行为应予发展:是指当事人目前还不会操作目标行为,需要教会他如何动作来表现这一目标行为。 逐变标准设计:指在实验处理阶段,采取逐步实现目标行为的方式,将整个处理阶段划分为若干小阶段,并预先确定每一小阶段的要求标准,依序提升,以逐步形成目标行为的方法。 交替治疗设计:又叫同时治疗设计或多元素实验设计,指常被用来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验处理或干预措施对单一行为效果的方法。 概括性条件强化物:当某一条件性强化物与多种多样的其他强化物配对使用时,这一条件性强化物就叫概括性条件强化物,简称概括性强化物。 正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所尾随的事件造成反应概率提高的现象。 负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立刻除去的厌恶刺激,可以增加该反应的发生概率。 消退:在特定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但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 差别强化:就是具体的期望(良性)行为后面出现强化物而其他(不良)行为后面没有强化物的程序。 刺激控制:指某一特定行为跟某一特定刺激而不是其他刺激的出现而出现。 刺激促进:就是在辨别性刺激存在的情况下,在行为发生之前和进行之中所增加的刺激。 塑造:就是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完成的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即个体从不能做出某一行为到一步一步学会这一行为的过程。 渐隐:就是指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的刺激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做出同样反应的现象。 连锁:就是把要求习得的整体行为分解为一个个紧密联系着的环节,即刺激—反应链,然后对当事人的行为链条逐一进行训练,并最终使之习得整体行为的方法。 代币系统:凡是能够累积并用来交换其他强化物,称为代币,凡是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计划,就叫做代币系统。 行为契约:其实质就是建立一套以文字条款为形式的,对目标行为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行为迁移:指行为改变的效果延伸到其他情境场所的一种行为改变技术。行为维持:指行为改变的效果在时间范围上得到延伸的一种行为改变技术。 自我控制:指自己对自己实施行为矫正的方法。 即时后果短路:心理学家把即时后果的作用大于延缓后果的作用的现象,叫做即时后果短路。 厌恶疗法:是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反复多次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过程,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生物反馈:是在电子仪器的帮助下,将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放大后的机体电活动信息以视觉(如仪表读数)或听觉(加蜂鸣器)形式呈现出来,使主体得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 矫枉过正:就是在问题行为发生后,要求当事人进行与该问题行为有关的费力活动。它包括过度补偿和积极练习两种形式。 实验设计:安排矫正方案来证明行为改变的原因,被称为实验设计。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倒返实验设计、多重基线设计、逐变标准设计、和交替治疗设计等形式。 三、填、选 1、问题行为的类型有: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当。 2、在行为矫正的历史上,最早把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与临床心理治疗实践相结合的是南非的活尔普和英国的艾森克。 3、促使行为矫正真正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走向广泛的临床应用领域的是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和班都拉等人。 4、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②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③社会学习理论④认知行为学习理论。 5、最早把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与临床心理治疗实践相结合的是南非的活尔普。 6、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强化决定反应,而操作性条件作用则是反应决定强化。 7、任何行为都可能同时包括经典性和操作性两种条件反射。 8、大多数行为矫正的具体方法都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 9、认知行为学习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结合行为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影响个体的内在认知可以改变个体外显的问题行为。 10、正式开始使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术语,并著书立说,创立与发展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著名学者主要是艾里斯和贝克。艾里斯创立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贝克提出了认知疗法。 11、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点有下列三个:①绝对化要求;②过分概括化;③糟糕至极。 12、班都拉在提出学习的交互决定论以及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听觉训练步骤

听觉训练步骤 1. 感知声音的有无 在这个阶段,要引导孩子听各种声响。在初期还不能确定孩子听力补偿效果的情况下,训练者不要主观认为音量比较小的声音是孩子听不到的,所以不引导孩子聆听。如果那样做,可能原本孩子可以听到较小的声音,但因为缺乏引导和训练,只能对大的声响做出反应。很多听力补偿较为理想的孩子只要训练得当,甚至可以聆听耳语声。同样,也不要回避响度较大的声音,否则孩子可能总是对大的声音有难受的感觉,不能适应。这会对孩子将来的康复水平造成不利影响。在生活和训练中,还要观察孩子听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低沉的和尖细的声音都要让孩子去听。如“敲门声、拍桌子”等沉闷的声音都是较低频的,而“鸟叫声、哨声”等频率较高。 在助听设备佩戴的初期,由于不了解孩子的补偿效果。应该做到:正常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都引导孩子倾听。在每日的训练中,训练者可以观察记录下孩子对什么声音有反应,而哪些声音还无法获取。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可能会看到一些孩子原来没有反应的声音现在可以听到了。对于可以听到和无法听到哪些声音可以报告给听力师。 在初期察觉声音的训练中,应多让孩子听有意义的声音,包括自然界的声响和语音。自然界中有意义的声响包括:汽车喇叭声、电话铃声、动物叫声、炒菜声等等,这些声音在生活中都代表着某种意义。不要总是让孩子听拍手、拍桌子或敲击物体等无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听觉训练中最重要的声音刺激来源。除了让孩子听各种各样自然界的声响,还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音刺激。叫他的名字,和他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等。有些家长虽然经常叫孩子的名字,但只是为了观察孩子是否能听到声音。当孩子听到叫声回头后,家长却没有进一步的交流。如此一段时间后,家长会感觉孩子听不到声音了,因为孩子对叫名字和拍手的声音都没有反应。其实,这很可能是由于孩子已经对家长的这些做法厌烦而不愿给予回应。教师要具体指导家长如何训练孩子感知声音,告知他们当孩子对声音产生反应时,要给予积极鼓励。当孩子发声时,也要马上作出高兴的回馈,可以学他刚才的声音,同时拥抱他等等。这样,孩子会逐渐发现听和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且很快乐的事情。他就会主动积极地配合。 2. 林氏六音测试法 训练人员不但要了解孩子的裸耳听力,更重要的是应该清楚孩子佩戴助听设备 后的补偿效果。而听力补偿效果都需要在孩子能配合反应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孩子是否理解测试要求,是否能给予准确配合,对于助听设备的调适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的练习在训练初期是很必要的。并且,教给家长在训练中随时了解孩子的听力变化情况和助听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康复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助听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康复训练才能有效进行。如果孩子听力情况出现波动变化而没有及时发现,既可能耽误孩子的治疗,也会影响训练效果。所以,每天都应对孩子进行林氏六音的测试。 自然界和语言声都具有低、中、高不同频率的声音。而“林氏六音”中包含了各个频率段,它是家庭和机构训练中非常简便有效的测听方法。测试六音分别为:/m/ /u/ /a/ /i/ /?/ /s/。其中/m/ /u/ /i/代表语言中低频的声音(语言中的韵母部分频率偏低);/a/代表中频;/?/ /s/代表高频,/s/频率最高(声母部分频率普遍较高)。如果孩子对这六个音都能察觉,而且可以分辨,说明其听力补偿效果理想。如果/?/ /s/察觉困难,说明高频补偿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声母很可能发音不清,需要通过言语矫治手段加以帮助,但往往语言清晰度仍然难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水平。而如果/m/ /u/ /i/总是出现混淆或察觉不明确,则说明低频听辨不佳。其中/i/由于第一和第二共振峰差异很大,因此,如果该音出现问题,不能简单地判断是低频效果不理想,还要综合看低频/m/ /u/和高频/?/ /s/的听

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训练方法

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训练方法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这两种记忆,什么是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有哪些训练方法呢?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视觉记忆: 视觉记忆力是指对来自视觉通道的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即个体对视 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比如孩子上周在公园看见一条狗,过几天你拿出 这条狗的图片,他会立刻认出这条狗是上周他在公园里看见过的。 这种能力称之为再认。如果更进一步,孩子能用语言把所看见的狗的形象描述出 来或者用笔画出来,这就是再次产生这个形象的能力。视觉记忆力对孩子的思维、理 解都有极大的帮助。如果一个孩子视觉记忆力不佳,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效果。我 们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复述、组织、比较等方法训练孩子的视觉记忆力。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的记忆力要比幼童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青少年能利用理解、回忆详述、 想象等方式把零散的材料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产生关系,再用各种形式重新组织材料,有效地使用视觉形象。 视觉记忆力不良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看过的生词,总是记不住怎么写。 (2)不能顺利地阅读课文,读不了完整的句子。 (3)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同时做两件事情,总会忘记一件。 (4)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特别容易分心。 (5)写作业时经常出现拼写错误。 (6)在书写时总是看一笔写一笔,或是看好几笔才能写一笔。 (7)在生活中经常记不住东西放在哪里,总是满屋翻遍了才能找到。 家长对孩子的视觉记忆力训练应注意:(1)在对儿童的学习记忆训练中,趣味性是 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在选材上,还是训练过程中都要坚持“快乐学习”的原则。表扬 是巩固儿童记忆举的有效方式。(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儿童知识经验少,对 问题的理解不深,所以选材一定要由易到难,家长不能急于求成。(3)要以培养儿童正 确的记忆方法和习惯为主要目标,不是过分强调是否背会了某篇文章。(4)虽然记忆的 连贯性很重要,但每次记忆的时间不可过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儿童活动水平评定量表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孤独量表CLS 容纳他人量表(AO) 儿童行为问卷(Conners)父母用量表 儿童行为问卷(Conners)教师用量表 艾森克人格个性问卷EPQC(儿童) 缺陷感量表(FIS) 康奈尔健康问卷(CMI)男性用表 康奈尔健康问卷(CMI)女性用表 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 人格诊断问卷(PDQ) 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 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 酒精依赖诊断量表(SCID-AD) 自我描述问卷(SDQ) 瑞文标准推理测试 自尊调查表(SEI)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 内-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LCS) 婚姻调适测定(LW)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羞怯量表(SS)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TS) 个人评价问卷(PEI) 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 人际信任量表(IT)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职业兴趣问卷 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 考试焦虑量表 阴性症状量表(SANS) SCL-90项症状清单 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CBCL) 阳性症状量表(SAPS) 人格障碍筛查问卷(CCMD) 4-8个月婴儿气质量表 1-3岁幼儿气质问卷 3-7岁儿童气质量表 8-12岁学龄儿童气质问卷 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瑞文高级推理测试 躁狂量表(BRMS) 抑郁状态问卷(DSI) 艾森克人格个性问卷EPQA(成年人)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应付方式问卷 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 情绪-社会孤独问卷(ESLI)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S) 老年抑郁量表(TGDS) 家庭功能评定(FAD) 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 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 缺血指数量表(HIS) 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 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 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 大体评定量表(GAS) 生活满意度指数(LSIB) 婚姻质量问卷(ENRICH) 孤独量表(UCLA) 情商EQ(QSEQ) 防御方式问卷(DSQ) A型行为量表(TABP) 霍兰德职业测试量表(HOLLAND) 大学生心理调查量表(UPI) 戒断评定(JDZZ) 强迫行为检查量表(CACR) 多相人格调查量表(MMPI) 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 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 家庭环境量表(FES-CV)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多动症筛查量表(ADHD) 儿童活动水平评定量表(WPARS) 儿童行为问卷-父母(RUTTER) 儿童行为问卷-教师(RUTTER)

听觉统合训练AIT

专题八听觉统合训练(AIT) 【主要内容】 ?AIT的缘起与含义:听力学相关知识;听觉系统异常的表现;提出与含义;适应症与禁忌症 ?AIT的原理与机制 ?AIT的实施与疗效:训练方法;训练疗程;注意事项;治疗效果;副作用 AIT的缘起与含义 ·听力学相关知识介绍 ·自闭症儿童听觉系统异常的表现 ·AIT的提出与含义 ·AIT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听力学相关知识介绍 听觉是由耳朵对声音的感受,听神经的传递,听觉中枢的整合共同完成的。耳朵是声音的感觉器官,声源的振动经过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引起毛细胞的兴奋,声能转换为神经电活动,声音信息经听神经及其传人系统传递到听觉中抠,听觉中枢最后完成对声音信息的识别、分析和感知。声音的频率被感知为音调并用每秒周数或赫兹(Hz)来表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每种声波振动频率都有一种刚好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强度,称为听阈(hearing threshold)。右下图中下方曲线表示不同频率振动的听阈,上方曲线表示最大可听阈,两者所包含的面积就为听域。人耳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但是对500~6000Hz的声音员为敏感,大多数语音就在此频率范围内。分子振动的幅度被感知为响度,即声强,用分贝(dB)来表示。正常人能听到的最轻的声音定为0dBHL,耳语声大约是30dBHL,一般的谈话声是40~50dBHL。我国规定公共场合的噪音最高不能超过90dB,而在听力统合治疗中给孩子播放音乐的音量最高为75dB。 自闭症儿童听觉系统异常的表现 自闭症儿童的听觉系统存在功能失调。虽然该方面研究报道并不多,但较为一致的报道为自闭症患儿存在听觉过敏现象。1964年Rimland报道40%自闭症儿童有听觉过敏症状,表现为:捂耳,听到环境中某些声音会烦躁、哭泣、发脾气、摔东西,躲避某些声音,畏缩,因为噪音的缘故而制造噪音等。相反,一些自闭症患儿则对某些声音无反应,听觉处理过程也显得缓慢、迟钝等。由于听觉系统功能的失调,自闭症儿童对周围事物可能产生歪曲的感知,从而影响其语言发育,并造成一定的情绪行为异常。

行为矫正 案例分析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姓名:郑宜昌 学号:039 班级:09级应用心理学(1)班 授课老师:严云堂 目录 1.案例导入 2.背景资料 3.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4.矫正目标 5.矫正方案的设计 6.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7.矫正方案实施(细则) 8.矫正结果 9.注意事项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导入 小瑞(化名),男,12岁,汉族,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据父母介绍,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就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让父母摸不着头脑。主要表现有: 1. 脾气暴躁,易激惹,家长不能满足其要求就大哭大闹。 2. 自制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经常撒谎。 3. 逃学早退,有时候连续几周不去上课,近半年来,此类情况表现显著。 4. 不喜欢出门,一个人呆在家里; 在学校的时候,不喜欢群体活动,朋友很少。来访者在其父母的带领下找到咨询师,明显带有不配合的情绪。咨询师观察到,小瑞衣着较得体,只是显得比较拘谨。 二.背景资料 通过访谈,咨询师得知,来访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有车、有房,爸爸是民营企业的职工,妈妈是个体商户。 成长经历:小瑞不到两岁的时候,爸爸下岗。一直以来,父母感情不好,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小瑞4岁之前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上了幼儿园后被父母接回。从小,家人对小瑞就听之任之,要什么买什么,很是溺爱。4岁开始上幼儿园,但时断时续,随意性大。从二年级开始就有无缘无故不到校上课的情况发生,但次数不多,老师也找过其谈话,谈话后行为次数减少。四年级上学期这种情况又开始严重,家长着急生气,加上工作比较忙多日不管他了。到后来,发展为有时连续一个礼拜不去上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瑞的功课落下了很多,本来学习还算中等的学生渐渐成了“特困帮扶对象”。 三.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咨询师针对父母提出来的问题行为对小瑞进行了单独访谈,情况基本属实。通过分析,咨询师认为,脾气暴躁,喜欢大哭大闹属于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自

听觉注意力训练方法

听觉注意力训练 实验小学刘艳 注意力能否集中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注意力,学习的内容就记不住。那该如何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听觉注意力呢?有意识训练孩子听觉注意力 ,培养良好的听课行为习惯的方法、策略: 一、利用我校多媒体的优势播放音频进行训练 我选择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我充分利用我校多媒体的优势播放音频,每天课前和孩子一起专心听时钟的滴答声或鸟声或其他动物的叫声,第一天10次,第二天15次,第三天20次,逐次增多,每次都十分专注地聆听,坚持下去,就有利于培养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训练方法:每天课前练习2分钟,要坚持才有效。 训练目的:提高听课注意力和听课效率,听课不走神题. 二、数字传真 训练内容: 第一关老师每个数字串读一遍,孩子听完后凭记忆倒着写下听到的数字。 201, 879, 761, 717, 36, 076, 238, 13 数字串加长。每组写1个就行了。随机写,也可以记忆乘法口诀中的一些规律。 第二关找漏洞

认真听,把老师故意漏掉的数字找出来。 2, 4, 7, 9,10, 11 ,13, 14, 16, 17, 18 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 三、听字训练 训练方法:老师读短文,学生认真听,当听到一个“ 一”字用笔画个勾,老师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看学生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的个数是否相同。 草坪上站着一只既美丽又威武的大公鸡。 大公鸡的嘴尖尖的,象老鹰的嘴一样尖锐;它的眼睛圆圆的,又黑又亮象黑珍珠;眼睛后面是它的耳朵,被绒毛遮住了,不管有多大的风沙和多大的雨都进不去一粒沙一滴水;它的头上一个有火红火红的鸡冠,看上去仿佛象给它一顶红色的小帽子;它的嘴巴下面有一个半圆型的肉片,那就是它的鸡坠;它的脖子油亮油亮的,五颜六色真可爱;它的翅膀张开时象两把羽毛扇;它的尾巴高高的翘着,象五彩散金的彩虹;走起路来尾巴一翘一翘地,可有趣了;它有一双金黄色的爪子,又长又硬,很锐利,一会儿就可以刨一个坑。 大公鸡每天早上催人们早早起,我喜欢这只美丽又威武的大公鸡。 -----这个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觉能力,又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 四、听句训练 让学生跟老师说话,老师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一个学生说前面的半句,另一个学生来说后面的半句。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介绍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心理咨询与心理学治疗的若干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一、概述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与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诸如人格的构成(或结构)、人格的发展等等基本的理论问题。关于人格的发展:人格心理学一方面要研究在正常的情况下个体的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另一方面要研究变态的心理和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当然还要研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人格的发展,这些因素是如何发生影响的。对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就是心理病理学的研究;而对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因素的研究,就是心理病原学的研究。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则是一门研究如何用心理学方法来处理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一门学科。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原理、原则,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都是以人格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具体的理论和方法虽然各式各样,但都可以用相应的人格理论中找到其渊源。如信奉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的咨询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倾向于采用“心理分析学的技术与方法”来实施具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信奉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咨询师和治疗专家,会倾向于采用根据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设计出来的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而信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治疗师,会倾向于采用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咨询和治疗技术和手段;而信奉认知取向的人格理论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家,则会倾向于认知疗法,即通过改变当事人(病人)的认知来改变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由此可见,具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是以心理病理学和心理病原学为基础设计、发展出来的。心理病理学揭示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形成的机理,心理病原学揭示心理疾病和行为异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咨询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专家才能找到治愈心理病症、矫正异常行为的方法。这正如医学家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时一样。要治愈某一种病症必须得先找到这一疾病产生的原因,了解发病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开发出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自然科学中的状况也是如此,只有揭示了自然的规律之后,这些规律才有可能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如爱因斯坦先揭示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E=MC)之后,才有可能将核能运用实际生活,才有可能制造出核电站和核武器。 那么人格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母与子的关系,人格心理学是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子。人格理论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的上游理论,而具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则是根据具体的人格理论发展出来的。先有其母,才有其子。因此,要真正透彻地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原理、牢固地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透彻地了解这些原理和方法的利敝得失,并结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实际、灵活地运用之,必须得牢固地掌握人格心理学理论。因为只有掌握了具了心理咨询与心理学治疗所依据的人格理论,才能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具体的方法,并可能设计出新的、适用于特定的对象的方法,才有可能扬长避短。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 在考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学派时,我们会遇到一个小小的麻烦,那就是,到目前为止,曾见诸文献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派有上百个之多,如基于生物学的一些派别;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还有同属于精神分析范畴的阿德勒学派、容格学派、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霍妮、沙利文)、自我心理学学派(哈特曼)、对象关系学派(克莱因、范尔贝因、威尼考特、雅各布森、马勒)、自身心理学理论(科赫特);此外,还有原始宣泄疗法、先验医学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行为疗法、折衷分析疗法、格式塔疗法、

听觉注意训练

听觉注意训练: 1、听数报数法:让孩子听一组数字,如375985,然后立即报出来。每天训练的数组可逐渐加长。 2、听数倒背:读给孩子一组数字,让孩子倒背出来,如426,孩子背出“624”。数组随训练的进程逐渐加长。 3、复述词语:家长从书中随意读出5个词,要求孩子复述;家长从书中读出6个词,要求孩子复述; 数数法:从3开始,隔3就数,如3、6、9、12、15……数到300;从300开始,隔三就数,数到3。也可选择从其它数字开始。不管怎样数,先记下时间,看多长时间数完。然后看后一次数是否能快于前一次…… 读书训练:家长和孩子各拿一本相同的书,选一篇文章让孩子大声朗读,家长记下孩子读错的地方;再让孩子从头读起,看读书的时间能否加快,错误能否减少。 智力游戏训练: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找那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孩子报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孩子在接受这些训练时不感到枯燥,可以有一定的奖惩措施,也可和家长以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增加训练活动的乐趣。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表现出专心、坚持和耐心的榜样。一旦发现孩子有专心的表现,更应加以鼓励和称赞。 孙彦柔妈妈(176167755) 2011-11-24 21:17:17 ★指读数字 画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格,将1~25的数字顺序打乱,填在表格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一人指读一人帮忙计时。这个心理学上的注意力训练小游戏,曾有研究表明:7-8岁儿童完成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可以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一练。孙彦柔妈妈(176167755) 2011-11-24 21:21:40 训练注意力的一些小方法和小游戏有些小朋友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这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这几天看书,找到一些训练注意力的一些小方法和小游戏,和大家分享一下:1、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黑桃A,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黑桃A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这种方法能高度培养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非常受孩子欢迎,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阵,注意力会有所提高。(这个游戏的趣味性较高,适合所有的孩子)2、复述游戏几乎所有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孩子都有点小聪明,性格上也很自负。

行为矫正的一些方法

行为治疗专家经过实验与临床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现介绍十种儿童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一)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一种逐步去除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技术。Wolpe 1958年根据条件反射学说,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展了这套完整的行为治疗方法。Wolpe认为恐惧或焦虑不可能与松弛同时并存。它们相互抑制或排斥,而克制焦虑(或恐惧)最有效的反应是肌肉松弛,故以逐步肌肉松弛作为阳性刺激,用于对抗焦虑(恐惧)情绪,建立系统脱敏技术。 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等。 操作方法: 分三个步骤。 1.肌肉松弛训练。 2.设计一个供想象的焦虑(恐惧)层次。 3.将松弛训练与想象层次结合。即首先教病儿学会由头部、颈肩、上肢、躯干至下肢的全身肌肉松弛法,同时根据病儿焦虑(恐惧)程度设计一个等级层次。病儿经过1~2周放松训练,达到几分钟内全身自我放松之后,便可进入系统脱敏程序。治疗开始,让病儿躺在一张睡椅上放松肌肉,并想象第一个最小焦虑(恐惧)情境(物),如体验到焦虑(恐惧),即刻举起一手指作为信号,若无焦虑(恐惧)产生,约7~1O秒钟后,让其放松,并停止想象此情境(物)。每一焦虑(恐惧)层次经过两个程序的想象,不产生焦虑(恐惧),便可进人下一层次。如此,使病儿逐渐经历最小焦虑(恐惧)到最大焦虑(恐惧)的各个层次,基本上能对实际的恐惧情境(物)不再产生焦虑。 (二)实践脱敏性 年幼儿童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可能对焦虑(恐惧)情境(物)进行想象,便可采用实践脱敏法(Invivo desensltlzatlon)。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惧症。操作方法:将病儿不良情绪分为若干层级,让其逐级暴露于引起焦虑(恐惧)的实际情境或实物前,并在暴露同时,给予阳性刺激(如给吃喜爱的食物),使二者产生桔抗而逐步脱敏。例如,某幼儿怕狗,治疗开始,让他吃糖果的同时,看狗的照片,谈狗的趣事,之后看远处关在笼子里的狗,然后再分次逐渐走近狗笼(或将狗笼移近),直至消除害怕狗的情感反应。

听觉训练题

第一关听课不走神题 (一)听数字训练 训练目的:训练听觉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听课效率。 训练方法:家长将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例如:家长读:68728 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28 88245 35628 254336 398541 236854 259186 (二)听字训练 训练方法:家长读下列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一个“一”字就用笔在纸上打一个“√”,家长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到孩子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的个数相同为止。 有一只小鸟,它的家就搭在高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没有丰满,不能飞起来,每天在家里不停地叫着,和两只鸟前辈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十分快乐。 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鸟前辈都去找食物了。它们又看见一棵树上的一片好大的树叶,树叶上又站着一只小鸟,正在吃害虫,害虫吃了很多树叶,让大树不能长大,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棵树都产生氧气,让我们每一个人呼吸。这时鸟前辈马上飞过去,与小鸟一起吃害虫,吃得饱饱的,并为民除害。 第二关听课思维题 (一)词语思维 训练方法: 家长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就马上举起右手,当听到学习用品就马上举起左手。 凳子老师洗衣机篮球电视机自行车书包电冰箱作业本奥运空调 电风扇电话机月球火箭钢笔手机篮球羽毛球五一路飞机刀剑 (二)找差异训练 训练方法:仔细听下面几组句子中的甲,乙两句话,快速找出乙句中与甲句不同的地方。 第一组: 甲: 家乡的清晨,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美丽。 乙: 家乡的清晨,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舒适,那么的美丽。 第二组: 甲: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植物学家,种出最美丽的花送给妈妈。 乙: 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植物学家,种出最漂亮的花送给妈妈。

最新行为矫正重点整理

行为矫正 第一章 1、行为(名词解释):指的是个体任何可观察到的或者可测量的动作或者活动包括个体外部的动作和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个体外部的动作。 2、行为矫正(名词解释):依据学习的原理来处理问题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系列客观而系统的方法。行为改变:个体行为在本质上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因身心发展和客观环境影响在随时改变。 3、问题行为的类型: 虽然问题行为在生活中表现繁多,范围很广,但大体都可归为以下三大类: ①行为不足,人们期望的行为(良性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五岁儿童很少与同伴交流; ②行为过度,人们所不期望的行为(不良行为)发生太多,儿童上课时经常侵犯把别人; ③行为不当,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下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10岁儿童叫爸爸为“老兄”; 4、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为: ①问题行为是习得的,其完全是个体后天在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②各个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其分别是在其特定环境中,进行了某种特定学习的产物; ③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殊的关系,其是在不良的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了某种不恰当的学习的结果; ④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行为矫正的实质就是指导个体重新学习,以使问题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5、行为矫正的基本特点: 通过对学者的概括和总结,行为矫正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行为矫正着眼于问题行为的解决;②行为矫正有明确的学习理论基础;③行为矫正强调环境和学习的作用;④行为矫正重视专业和生活的结合;⑤行为矫正强调对行为的测量; 第二章 1、行为的获得律和消退律(课本17—18) 获得律: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 消退律:在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变的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听觉集中训练的方法

听觉集中训练的方法 听觉集中是听知觉能力中的一项基础指标,如果孩子的听觉集中程度不够,那他听课效率就有问题。 听觉集中训练的方法: 1.读一个数字,读完后让孩子快速倒序复述。如:32543,让孩子倒过来说34523. 2.读一个词组或句子,读完后让孩子快速的倒过来说。 3.认真听游戏:把电视机或收音机的音量调到刚好能听到的大小,让孩子仔细听一两分钟,说出刚才听到的内容。可选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听。 4.给孩子读一篇文章,读完后问孩子共听到文章中有多少个“的”字。 5.给孩子听一组数字,按要求找出需要找的数字共有几个。如读一组数字,读完后要求孩子找出30—0之间的数有几个,50—0之间的数有几个。 6.分别给孩子读两段短文,读完后问孩子两段短文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听觉集中训练的实际操作方法: 1.听故事找“一” 父母读《两只小鸡》的故事,让孩子仔细听故事中共有几个“一”。 两只小鸡

从前有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母鸡孵出了一只小黄鸡,爸爸妈妈叫它哒哒。可是宝宝出世不久,老鹰把鸡妈妈叼走了。 鸡爸爸又领来了一只母鸡,名字叫咕咕。咕咕孵出了一只小黑鸡,它说:“我们得给小黑鸡取一个又长又美的名字,听说名字越长,活得也越长。” 它们给小黑鸡起了个特别长的名字,叫做:“我们的小娇娇蓝眼睛绿嘴壳红冠子飞毛腿机灵的脑袋乌黑的羽毛爸 爸妈妈的小宝贝”,哎呀,真是又长又美。 两只小鸡呆在一块儿,小黄鸡总得干活,小黑鸡呢,谁也懒得叫它去干活,因为一想起要念这么长的名字,还不如叫一声哒哒痛快。 时间长了,有着又长又美的名字小黑鸡,什么也不用干,光知道晒太阳。 有一天,一只狐狸溜进院子,抓住了小黄鸡,公鸡爸爸马上大叫起来:“哒哒被狐狸抓着了!” 猪、狗和山羊一听,连忙赶来追狐狸。狐狸吓得赶快跑掉了。 第二天,狐狸又来了,一下子抓住了正在晒太阳的小黑鸡。母鸡妈妈忙喊道:“我们的小娇娇蓝眼睛绿嘴壳红冠子飞毛腿机灵的脑袋乌黑的羽毛爸爸妈妈的小宝贝被狐狸抓 着了!”

(完整word版)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试卷及答案

核试卷 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 (A 卷) ( 闭卷) 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2004级本科1班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1. 爱德华·桑代克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以下哪一方面进行了描述。 ( ) A. 反应性条件反射 B. 条件情绪反应 C. 效果定律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2. “任何时候马克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 的皮肤上”这一描述是“咬指甲”这一行为哪方面的描述。 ( ) A. 归类 B. 判断 C. 类别名称 D. 行为定义 3. 一位老师在记录一个孩子上课时间每15分钟是否有扰乱课堂的行为,这位老 师让定时器每15分钟响一次。当扰乱行为出现时,老师在数据单相应的地方做一记录。当一个间隔上已经做子记录后,老师就不用观察这个孩子或 记录他的行为了,直到下一个间隔开始。这是以下哪一种记录方法。 ( ) A. 成果记录 B. 间隔记录 C. 连续记录 D. 时间样本记录 4.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接受的最低观察者间信度值是多少 。 ( ) A. 60% B. 70% C. 80% D. 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5. 以下哪一种设计不是真正的实验设计,因为它没有重复。 () A. A-B B. A-B-A-B C. 多基线跨行为 D. 改变标准 6. 王老师在对一个孩子说“请”和“谢谢”的行为记录。在一周的基线期之后, 王老师开始使用强化来增加说“请”的行为。两周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又用 强化来增 加说“谢谢”的行为。王老师使用的是什么研究设计? () A. 多基线跨行为设计 B. 多基线跨被试设计 C. 多基线跨环境设计 D. 改 变标准设计 7. 小冉是一名电话销售员。他通过电话来销售产品。他不知道谁会买他的产品。 但他知道大约平均打13个电话就有一个人买。小周打电话的行为被什么强化程 序所强化? () A. 固定比例 B. 可变比例 C. 固定间隔 D. 可变间隔 8. 剥夺使得一个强化物力量如何变化。 () A. 更小 B. 更大 C. 没有变化 D. 失去作用 9. 明明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着脚下的地面。突然间,他撞上了一辆停着的轿车, 他从车上弹起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把门牙摔掉了。这件事之后,明明再也不 敢在骑车时看着地面了。这是属于何种惩罚方式。() A. 撤销惩罚 B. 强化物损失惩罚 C. 负性惩罚 D. 正性惩罚 10. 杰克在他妻子向他大喊大叫之后再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了。当他的妻子不 在家时,他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的时候,这是属于以下哪种行为矫正的原理。 () A. 刺激控制 B. 刺激辨别 C. 刺激泛化 D. 刺激反应 11. 条件情绪反应这个术语是由谁于1920年首次提出的。 ()

婴幼儿发展量表

对2,3岁前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情况进行评定的工具。它包括动作、感知觉、语言、适应行为和社交行为等等。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儿童智力测验运动推动和促进了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编制工作。1905年的比纳——西蒙量表中曾有过一些1岁婴儿的项目,1 908年和1911年的量表中这些项目被删除了。1916年的比纳一斯坦福智力量表也没有涉及到婴幼儿的项目。随着人们对在幼儿发展情况的日益重视,20~30年代,关于婴幼儿发展量表的研究逐步走向高潮,40年代开始逐渐走向稳定、巩固阶段。60年代以来婴幼儿发展量表不管是内管还是内容,还是形式又有了较大的变化。据专家估计,目前西方有近100多个婴幼儿发展量表。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婴幼儿发展量表。 一、格巴尔发展量表 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创始人A·格塞尔及其同事根据数十年对婴幼儿行为的系统观察,编制了格塞尔发展量表,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经多次修订。先后发表于1937、1940、1947和1974年。这个量表适用的年龄是3岁以下的幼儿,测试时间的为30分钟。该量表包括四个方面的项目:运动(坐、走、跑,等姿势和平衡等动作)。适应(手的摆弄、探究、警觉程度等);语言(面都表情、发音、懂话、说话等);个人一杜会交往(生活自理、游戏、大小便、与成人来往等);格塞尔认为由于各个领域的发展可能不平衡,不应该使用智力的总商数,应该分开计算各种能力。格塞尔又提出发展商数的概念,适用于小年龄的儿童。格塞尔发展量表共分八个分量表,分别为4周的、16周的、28周的、40周的、52周的、18个月的、24个月的和26个月的。格塞尔认为上述八个年龄是关键年龄,在测量其他年龄的儿童时可以参考这八个量表,找出与其年龄最接近的那个量表来检测。 格塞尔量表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它不仅适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开始在临床上试用该量表。

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

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 由美国儿科医生T.B.布莱泽顿等人于 1973 年制定的第一个检 查新生儿行为表现的量表。又称布莱泽顿量表。适用于出生后第一天到满月的婴儿,有27个检查新生儿对环境刺激的行为的反应的项目。所检查的行为特点包括:①习惯化,即新生儿对光、声等刺激物的反应因重复刺激而减量的速度。②定向,指新生儿对刺激物注视、倾听以及反馈的时间和程度。③运动的成熟性,指新生儿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协调和控制活动的程度和组织性。④变异性,指新生儿在整个检查过程中的觉醒和睡眠状态、肤色的变化、活动及高度兴奋过程的变化速度和大小。 ⑤自我安静能力,即新生儿在烦躁、哭闹时自我安静下来的速度和程度。 ⑥社交往来行为,即新生儿对人微笑和发音的情况。该量表除有27个检查行为的项目外,还有20个检查反射和运动的项目,如巴宾斯基反射、颈肢反射、莫罗反射等。1978年 F.D.霍罗维茨等人将其修订为“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堪萨斯”,新量表比原来的量表更为完善,不仅记录新生儿出现的最好反应,也记录其最典型的反应。 自1973 年Breazelton 的新生儿行为评价评分问世以来,新生儿行为检查已得到长足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国内鲍秀兰等根据国外使用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创立了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量表(NBNA) ,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将NBNA 的一般简况及我们近10 年来的应用情况结合国内资料介绍如下。 1 NBNA简况 我国的20 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内容分为5 个部分,即行为能力(6 项) 、被动肌张力(4 项) 、主动肌张力(4 项) 、原始反射(3 项) 和一般估价(3 项) (各项具体内容从略) 。每一项评分有3 个分度:即0 、1 和2 分。满分为40 分。NBNA 实施必须规范化,要严格按程序操作,现将有关 重点事项简述如下。 测查室温在22~27 ℃,如温度达不到时,可用加热器使局部范围温度达上述要求。测查应在新生儿两次喂奶间进行,即在喂奶后1 h 睡眠状态中开始。先测光和格格声反应减弱项目;然后打开小儿包被,脱去衣服,观察四肢活动情况及围巾征和窝角;拉成坐位,观察竖头能力,扶起观察直立支持、踏步和放置反应;随后包裹新生儿,观察视、听定向反应。如果新生儿吃奶很好,不必测试吸吮反射,自动通过,一般检查可在10 min 内完成。检查后立即评分并记录。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觉醒时间很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很容易疲劳,当小儿疲劳时可表现为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