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

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14、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

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1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19、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20、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二、连线

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体积

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改变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题

把两个重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在甲水槽中马铃薯下沉,在乙水槽中马铃薯上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两个水槽中的水不一样,一个是清水,一个是浓盐水。你有什么办法让甲水槽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答:加食盐。

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水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答:加清水。

四、简答

1、如何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浮力的大小?

答: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第二单元热

一、填空

1、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晒太阳、吃热的食物等方法来保暖。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2、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4、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5、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6、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7、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8、(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

9、同体积的冷水比热水重。

10、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1、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的。

12、钢条、木块、空气中,传热性能最好的是钢条,传热性能最差的是空气。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13、有的物体需要散热,这时要尽可能加快热传递,有的物体需要保温,这时要尽可能减慢热传递。

二、选择

1、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A)

A、水管冻裂

B、沸水外溢

C、河水结冰

2、下列哪种现象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冷胀原理。(B)

A、热气球升空

B、瘪了的乒乓球烫鼓起来

C、气温计液柱上升

3、下列物质中,(C)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弱。

A、空气

B、水

C、铜球

4、选出最容易传热的物体(B)。

A、玻璃

B、铝合金

C、陶瓷

5、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A)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6、坐在炉子或取暖气旁边,脸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A)的方式传播的。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7、下列物体中,热的良导体是(CEF),热的不良导体是(ABD)。

A、玻璃

B、橡胶

C、铜片

D、石块

E、铝勺

F、钨丝

8、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

9、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应安装在房间的(C)。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10、铜、铁、铝三种金属中传热速度最快的是(A)。

A、铜

B、铁

C、铝

三、连线

烧开水热辐射晒衣服热对流

烤火热传导烧开水热传导

用热水袋取暖热对流火炉上的锅会烫手热辐射

四、判断

1、热传导一般是在固体中发生的一种传热方式。(√)

2、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细。(×)

3、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实验题

(一)按实验步骤分析

把一个内径比铜球直径稍大的带柄环固定好,使铜球放在铜圈上时,铜球能顺利穿过铜圈。移出铜球,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

再将铜球放在铜环上,铜球不能穿过铜环。

把铜球浸入冷水中后,再将其放在铜环上,铜球能穿过铜环。

这个实验说明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有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方法1:把橡皮泥做成船形。

方法2:在水中加盐。

六、简答

1、衣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我们穿衣服会感觉到暖和呢?

答:衣服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人们感觉到热是因为热量是人体自己产生的,衣服只是有保温的作用,使温度不会散失,所以我们感觉到穿衣服会暖和。

2、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为什么夏季绷得比较松,冬季比较紧?

答: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夏季由于热胀变长较松,冬季由于冷缩变短较紧。电线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怎样把拧得太紧的瓶盖拧开?

答:可以用热水冲瓶盖,因为瓶盖受热,体积变大,就变松了。

4、物体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第三单元时间

一、填空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和(圭表)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5、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为使水鈡计时更加准确,我们可以控制滴漏速度。

6、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水鈡和(泄水型)水鈡。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

7、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8、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9、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重量)和(摆幅)无关。

10、伽利略第一个发现了摆的等时性,惠更斯造出了摆鈡。

11、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2、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线的长度,(摆长)是指从(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3、(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1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15、古代的人常用光影来计时。

16、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上午:由长变短;下午:由短变长,方向变化是由西向东移动。

17、水鈡计时的原理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二、下面是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按步骤将下面的各个环节排序。

1、检验成果

2、寻找原因

3、制定计划

4、改进成果

5、实施方案

6、思考方案

6→3→5→1→2→4

三、判断

1、我们可以控制摆长,使摆动次数达到需要的次数。(√)

2、摆鈡一分钟摆动30次。(√)

3、摆长为20厘米的摆比摆长为30厘米的摆,摆动得快。(√)

4、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一样。(√)

四、选择

1、现代社会计时工具有很多,但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A)。

A、电子钟

B、石英鈡

C、机械鈡

2、有一个摆鈡每天都要走慢几秒钟,要调整它应该(C)。

A、每天拨动指针

B、增大摆长

C、减小摆长

五、简答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

1、(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3、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4、(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5、(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6、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7、(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9、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0、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1、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12、(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13、(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4、(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5、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16、(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17、地球在自传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18、最先证明地球在自传的天文学家是傅科。

19、最初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的科学家是贝塞尔。

20、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古人观测到不同季节影子有长短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二、填表题

1、地球自转的特点

是否围绕地轴自转

地地轴是否倾斜

地地轴倾斜方向是否变化

不变

2、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

地球的形状

自转的证据

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球形

傅科摆

自西向东

一天

3、根据地球的运动完成下表。

地球的运动

地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

自转

公转

对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描述:(方向、方式、方向、周期、特点)绕地轴转动

方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周

地地轴倾斜

绕绕太阳转动

方方向:自西向东

周周期:一年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角度大小不变

判断地球运动的依据

傅傅科摆

天体东升西落

卫卫星观测

恒恒星周年视差

星星座季节交替

卫卫星观测

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昼夜

四四季、极昼极夜

三、简答题

1、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和学说主要有哪些?

答: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观点:①地球是球体;②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③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观点:①地球是球形的;②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③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2、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3、为什么纽约是白天时,北京是夜晚?

答: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一半是白天,背对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北京和纽约刚好各在一个半球上,而且正好相对,纽约正对太阳时,北京刚好背对太阳,所以同一时刻,纽约是白天,北京是夜晚。

4、对于北极星“不动”,该怎样解释?

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为什么地球仪都要做成倾斜的样子?

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都做成倾斜的样子。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 ,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 身的(重 量)和(体积)都有关。 3、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 ,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 (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它可以用改变自 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 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 大)。 5、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 ,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 ,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 这个力我 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 (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 存 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 于重力)时就 (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 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 ,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 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 大小不同。 11、 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 ,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 ,在水中 (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 ,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 体,在液体中(上浮)。 12、 一块木头重5N ,小明用了 3N 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 8N 。 13、 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 ,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 在水 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14、 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 一个物体重50g ,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 60g ,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 100g , 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 80g ,这个物体会下沉。 16、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7、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 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19、 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20、 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二、实验题 二、连线 淹不死人的湖 钢铁造的轮船 潜水艇 改变物体的体积 改变物体的重量 改变液体的密度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14、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1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19、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20、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二、连线 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体积 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改变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和都有关。 构成的物体,如果相同,的物体容易沉;如果相同,的物体容易沉。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物体在水中的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越大越容易浮,它的也随之增大。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 和在水中都受到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出浮力的大小。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越大,受到的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浮力重力,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0、当液体中溶解了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比的水的物体,在水中,比同体积的水的物体,在水中;比同体积的液体的物体,在液体中,比同体积的液体的物体,在液体中。 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第一单元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9、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0、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2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沉和浮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改变沉浮。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一块木头重N,XXX用了3N 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一个物体重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如果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 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 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质量和体积时,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不会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则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则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 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减水来改变轻重,实现沉浮。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称为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可能会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也会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是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会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他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在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和有用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原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索世界。下面是对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 1. 力与运动 在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了力的作用,包括推、拉、摩擦等。我们也学习了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方式,如惯性、受力平衡等。我们还了解了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设备,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电流与电路 五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电流和电路的知识。我们了解了电能和电势差的概念,并学习了如何通过电线、电池和开关来构建电路。我们还了解了并行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通过实验,我们还学习了电流的特性,如电阻、导体和非导体等。

3. 光的传播与反射 在科学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反射。我们了解了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反射。我们通过实验学习了光的反射定律,并了解了光的折射和散射现象。我们还学习了光的颜色和光的混合等概念。 4. 声音的传播与回声 五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和回声。我们了解了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播的,并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声音的传播速度,并学习了回声的产生原理。我们还学习了声音如何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5. 水的存在与变化 在科学学习中,我们也学习了水的存在和变化。我们了解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在形式,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我们学习了水的循环过程,并了解了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我们还学习了水的定性和定量的实验方法。 6. 化学变化与物质的分类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知识点整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这些物质的制造者是植物。 5、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要从东北迁飞到南方越冬。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7、在做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在做这个实验时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8、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数量后,每分钟内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将减少,因为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的氧气增多了。 9、对比绿豆苗在有阳光和无光照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有光照的绿豆苗的植株高度更高,茎更粗,叶的颜色更绿。 10、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1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他们所在环境来维持生存,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 12、对比实验只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13、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14、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15、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氧量,并释放出氧气。 16、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各自适宜的环境里,如青蛙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蜥蜴适宜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天鹅适宜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有水的地方,企鹅适宜生活在冰天雪地里,雪狼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 17、青蛙冬眠的行为是为了适应气候、食物等环境条件的改变,丹顶鹤迁徙的行为是为了适应气候,日照,食物等环境条件的改变。 18、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食物网。 19、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0、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的生存下来,我们用的水不能太少,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要合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知识点汇总背诵

第1单元《身边的桥梁》知识点默写背诵 第1课平直的梁桥 1.为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人们在江河湖海上修建了_桥梁。桥梁必须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才能让其安全通行。 2. 增加厚度或改变形状都可以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但桥梁除了要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外,还要安全通行。 3.在做“增强桥的承重能力”的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把纸张折成波浪形、凹凸形、长方形等形状。 4.梁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类型,它们桥面平直,大多具有梁结构。 5.城市里的这些高架桥基本属于梁桥,底下都有粗大的梁增强承重能力。 6.梁桥的结构由__桥墩__、___梁_____、__桥面___三部分组成。其中梁的作用是支撑桥面和承受外力。 7.梁桥的承重能力在桥墩距离一定的情况下,与桥面的厚度、形状、材料、结构有关。 8.简答:桥面的承重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桥面结构、跨度、厚度、形状

第2课弯弯的拱桥 1.在山谷、丘陵、平原、水网密布的地区,人们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拱桥。 2.建拱桥的原因:河流的跨度比较大,建拱桥比较方便 3.拱桥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拱形结构; 拱形结构具有增强桥面承重力的作用。 4.拱形结构图 ____拱座____; _____拱脚__. 拱圈底部两端的拱脚由拱座支撑。 两个拱脚之间的距离叫做拱桥的跨度。 5.梁桥的跨度较小,拱桥的跨度较大。 6.拱桥的承重力比梁桥大 7.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距今1400 多年。 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跨度为37.38米,设计者是李春。 8.简答——赵州桥为何如此坚固? 赵州桥由五个桥孔组成,大桥洞上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小桥洞。这样设计不但造 型优美,而且节省材料,减轻桥身重量,还能减少流水对桥的冲击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 1. 动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包括动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功能,动植物的适应环境特点等。 2.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种子的形成、播种等。 3. 动物的分类:包括人类和其他常见动物的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鱼类等。 4. 生活中的动植物:包括家禽、家畜、水生生物等的特点和用途。 5.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的构成、能量转化和食物网的形成等。 6. 常见的环境污染与保护: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对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二、物质 1. 物质的状态与变化: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物质的熔化、凝固、蒸发和沉淀等变化过程。

2. 物质的分类:包括常见物质的分类,如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3. 物质的分离与纯净:简单物质、混合物、溶液和纯净物质的区别与方法。 4. 物质的常见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可燃性等。 5. 火的危险性及安全用火知识:火的成分、传播方式,以及火灾的预防和灭火方法。 三、能源 1. 能量的传递:包括声能、光能、热能、电能和机械能等形式的能量转化和传递。 2. 能源的分类:包括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不同类型的能源。 3. 能源的合理利用: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如合理安排照明、减少使用电器等方法。 四、地球与宇宙 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四季变化的原因等。

2. 水的循环和水资源利用:水的蒸发、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关系,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3. 地球的环境:如陆地、海洋、河流、湖泊和云雾等地球表面的特点及其变化。 4. 天体运动:包括太阳、月亮、星星的运动规律,以及日食、月食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五、科学实验 1.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包括提出问题、制定实验计划、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和解释实验结果等步骤。 2. 常见的科学实验项目:如种子发芽的条件、热传导与绝缘、水的沸点和冰点等实验。 3. 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实验服、戴手套、注意火源等。 六、科技与社会 1. 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生活:包括科技对交通、通信、医学、农业和能源等方面的影响和进步。 2. 数字技术的应用:包括电子设备的使用、网络的利用和信息的获取等。

2023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背诵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2. 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 13. 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网”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 物关系,叫作食物网。 14. 蚜虫以绿豆苗为食。绿豆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生长所需的养料,又 为周围的生物提供了食物。 15. 群落里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 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里生物和非生物额数量、种类都不能随意改变,否则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6. 以“水稻→田鼠→蛇→老鹰”为例,假如蛇灭绝了,吃蛇的老鹰的 数量会大量减少,田鼠因没有天敌会大量繁殖,数量大量增加。因田鼠数量增加导致水稻被吃,大量减少。因水稻减少导致吃水稻的田鼠数量减少。因此田鼠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 1.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2.在船的发展史中,出现从早到晚的是:独木舟、竹筏、帆船、蒸汽船、轮船、潜艇。从独木舟到摇橹木船最大的变化是载重量和稳定性。 3. 用相同质量的垫圈拉动两艘相同形状的小船,尖形船首(鱼的形状)的小船在水中行驶得更快,因此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4.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船体两侧厚薄均匀、船的边缘高度要一致、装载物体要保持平衡。 5.独木舟的缺点:不够稳定、载重量有限、动力不够大。竹筏的优点:造船材料更容易加工、稳定性增加、载重量增大。竹竿的竹节越多,载重量越大。 6.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相对合理的是以重物刚好碰到水面为标准。 7.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 8.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9.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10.把小船往水中压时,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之为浮力。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载重量越大。 11.为了增加船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把船的底部做成宽阔、平坦。 12.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船舵向左偏转,船会向左偏转。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实验: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 如果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如果有土壤组的种子发芽了,而无土壤组的种子未发芽,说明土壤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在实验中,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一粒种子可能会因自身原因不能发芽,影响实验结果。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 (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低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实验中的偶然现象。

(2)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而低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 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2)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 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1)改变的条件:光照。 (2)不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3)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植物能适应环境,降水量大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大(如芭蕉),降水量小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小(如松树),有的甚至会退化成刺(如仙人掌)。

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总结(全册)

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总结 (全册) 单元一:水是生命之源 -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动植物都需要水来生存。 - 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水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和 压力下转变成不同状态。 - 水的循环:水不断循环,被太阳照射变成水蒸气,形成云、 降下雨水,润湿大地并形成河流等。 单元二:物质变化 - 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包括溶解、融化等,化学变化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某些物质的变化可以逆转,而某些 变化是不可逆的。 单元三:灰尘的奥秘 - 灰尘的来源:灰尘来自家庭环境、室外环境和人体本身。

- 灰尘的特点:灰尘微小且轻盈,含有各种物质,可能对人体 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 清洁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经常打扫、通风和清 洗等。 单元四:光 - 光的传播方式:光可以直线传播,也可以被反射、折射和散射。 - 光的颜色: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 光的应用: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照明、成像、通信等。 单元五:电能 -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体、电器等组成电路。 - 电能的转化: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等形式。 - 电路中的元件:开关、电线、电阻、灯泡等是电路中常见的 元件。 单元六: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 常见的物质变化:燃烧、溶解、腐蚀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过程。 - 物质变化的应用:物质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烹饪、药物制剂等。 单元七:生物和环境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相互依存,生物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生活性进行分类。 - 环境保护:保护环境对于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单元八: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丰富度和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人类活动对于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单元九:地球与宇宙

五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与浮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及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同时改变它的〔重量与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一样,〔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一样,〔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物体的沉浮及自身的〔重量与体积〕都有关。 4.〔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及〔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9.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方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10.一样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1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拟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

身保持平稳〕。 12.把小船与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与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3.〔上浮物体〕与〔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把泡沐塑料块向下拉时:浮力=重力+拉力 1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6.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马铃薯在〔浓盐水、浓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 17. 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18.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及构成它们的〔材料〕与〔液体的性质〕有关。 19.〔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0.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1.〔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2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实验: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 (1)准备两个玻璃皿。 (2)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土壤,另一个不铺。 (3)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 (4)定期给两个玻璃皿里浇同样多的水。 4.在实验中,设置两组进行对比,是为了通过对比实验效果来分析改变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5.在实验中,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一粒种子可能会因自身原因不能发芽,影响实验结果。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

(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低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实验中的偶然现象。 (2)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而低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 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说明: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2)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 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1)改变的条件:光照。 (2)不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3)实验记录

(4)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植物能适应环境,降水量大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大(如芭蕉),降水量小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小(如松树),有的甚至会退化成刺(如仙人掌)。 4.植物具有向阳性、向水性等特性。 第4课蚯蚓的选择 1.蚯蚓生活在地下,可以推测它喜欢黑暗的环境。 2.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推测它不喜欢干燥的环境。 3.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4.在“了解蚯蚓对环境的选择”的实验中,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5.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行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