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种子发芽是许多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但需要一定的条件。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必须相同。我们可以从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例如,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时,一组有土壤,另一组没有土壤,其他条件相同。使用至少3粒种子进行实验,可以避免种子自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减少偶然性的发生,让实验更严谨。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以保障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土壤。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时,一组放在冰箱内,另一组放在常温下,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一组用黑纸包裹的杯子盖住,另一组用透明的杯子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绿豆苗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阳光下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黑暗处的绿豆苗茎细长,是白色或泛黄,叶片是黄色的,看上去处于病态。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肥料等。生物的形态、生活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叶形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基肥限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

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植物的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4.蚯蚓的选择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在研究蚯蚓适宜生活环境时,可以采用对比实验和模拟

实验的方法。例如,将蚯蚓放入半明半暗的纸盒中观察其爬行方向,结果显示蚯蚓会朝向纸盒阴暗的一侧。同样地,在将蚯蚓放置于干土和湿土之间的实验中,结果显示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侧。这些实验条件中,除了光线和土壤的湿度之外,其他条件都保持一致。

3.动物和植物一样,需要适应特定的环境生长。当环境发

生改变时,它们也会尽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4.青蛙的体色通常与周围环境相似,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企鹅和北极狼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因此它们拥有厚厚的皮毛来保暖。天鹅则拥有光滑的羽毛,可以帮助其迅速甩干身

体并在水中游泳。蜥蜴的体色也与周围环境相似,以更好地伪装自己。

5.当环境发生变化时:

1.青蛙会采取适应环境的行为,例如在季节变化中调整生活方式。

2.在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中,青蛙和昆虫会产卵和孵化,或者抽食快速生长。在气温下降、草木落叶以及昆虫数量减少时,青蛙会准备过冬并躲在泥土中冬眠。

3.丹顶鹤是我国的珍稀动物,会通过迁徙来适应气温的变化。在春季气候回暖时,丹顶鹤会离开过冬地,迁往东北繁殖地。在入秋后,气温降低、食物减少时,丹顶鹤会迁徙回温暖的南方过冬。

4.鸟类和鱼类的迁徙、蛇的冬眠、兔子的换毛等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6.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需求,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了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即食物链。例如,绿豆苗地中常见的食物链有:绿豆苗→蚜虫→瓢虫→小鸟、绿豆苗→蜗牛→小鸟、落叶→蚯蚓→小鸟、小草→蚜虫→瓢虫→蜘蛛→小鸟。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

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箭头通常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的流动方向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即食物网。例如,绿豆苗地中常见的食物网包括蜘蛛、菜青虫等。

小鸟、绿豆苗、蚜虫和瓢虫之间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我们可以通过模拟食物网的游戏来了解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那么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在绿豆苗→蚜虫→瓢虫→小鸟的食物链中,如果瓢虫数量急剧下降,小鸟会失去食物而离开或饿死,蚜虫则会大量繁殖并将绿豆苗迅速吃掉,最终整个食物链都会被破坏。

生态系统由各种生物和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的粪便为植物提供需要的营养。在制作生态瓶时,应该先放植物,再放动物。制作生态瓶的步骤包括在桶底装入淘洗干净的沙和水,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等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动物,最后贴上组员名字的标签。生态瓶里的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小和氧气量减少会导致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增多。相反,水体增多和产生的氧气量增多会减少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生态瓶里的小鱼增

多,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也会增多。但是,如果小鱼增加过多,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生态瓶里的植物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增加。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船的种类繁多,有独木舟、木筏、摇橹木船、帆船、明轮船、气垫船、远洋货轮、现代客船和航空母舰等。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船的发展历史中,船的体积、材料、动力、结构和速度等都在不断改进和变化。从独木舟到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轮船和核潜艇,船的体积由小到大,材料由木头到钢铁,动力由人力到风力、蒸汽、柴油机和核反应堆,构造由简单到复杂,速度由慢到快。

独木舟的装载量小且稳定性差,但可以通过放置物体位置使其受力均匀,固定在重心位置可以保持稳定。不同形状的独木舟受到的阻力也不同,尖形船首可以减少受到的阻力。

除了木头,还可以用橡胶、塑料泡沫等浮的材料造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和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更多。设计制作竹筏需要按照明确目标、画出设计图、制作、测试、修改设计图、调试、展示等步骤进行。

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都是由木头制作的,它们的教重量、体积和结构等都比独木舟、竹筏进步很多。明代宝船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代表并拥有在当时极

为先进的工艺水平。

铝箱和橡皮泥等沉的材料可以做成船型,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把材料做成中空,可以增大体积,更

容易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船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为它能避免船的侧翻和事故发生。为此,渡船的底部通常很宽,以提高稳定性。双体帆船也因为稳定性好而备受青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货物运输的需求。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船的发展。船的载重量与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船的体积大小相关。因此,制作体积更大的船可以提高其载重量。

为了避免弹珠滚动导致船的侧翻,可以在铝箔船中加入分格结构,装载弹珠。这样,弹珠因为空间缩小而不容易滚动,从而提高了船的稳定性。此外,将船舱分格处理也可以提高船的稳定性。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也有助于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船的动力经历了人力、自然和机械的演变。船的动力来源有很多种,包括人力驱动、风力驱动、电力驱动、发动机驱动

等。多种能量例如风能、电能和热能都可以转化为船的动能。为了保持船的前行,必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船舵可以控制船的行驶方向。潜艇通过调节自身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实现在水中的下潜和上浮。大部分潜艇以柴油为动力,核潜艇则以核能为动力。为了减少水的阻力,船身设计成为流线型可以提高船的行驶效率。

在设计小船时,需要考虑船的大小、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定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制作小船通常会经历“问题一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完善”的过程。为了控制制作成本,可以选择泡沫板、木板、铝箔、泡沫胶等材料。绘制小船设计图时,需要关注船的尺寸。在制作和测试小船时,可以比较不同小组的性能和造船价格,以获得更好的设计和制作成果。

1.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包括明确任务、制订方案、交流展示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2.在制作开始前,应当合理分工,以保证后续制作有序进行。

3.根据评价量表,客观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

4.在展示过程中,为小船写说明书,帮助成员回顾、反思和评价整个过程。

5.如果小船航行不平稳,可以检查船身重量是否平衡。

6.选择重量轻、体积大的材料并且把船身做得重,可以使船更平稳。

7.在测试中,应事先明确船只航行的起点和终点,并可以选择在无风的室外场地或者室内进行。

8.在制作的小船下水之前,要进行防水测试,并在航行结束后及时擦干水。

1.地球是宇宙的奇迹,目前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2.我们的地球有许多数据,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大气层平均厚度约1000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约为千米,岩石层平均厚度约为30千米(海底部分约为7千米)。

3.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得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

4.火星和XXX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

5.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

6.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

7.火星的气候会短期反复地剧烈变动,而地球的气候则在

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8.海洋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9.据统计,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

洋植物约1万种。海洋植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10.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包括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能源、栖息地等。

11.在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的必要生存条

件有适宜的温度、氧气、饮食、重力、避免过度辐射等条件。

12.海洋能源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等,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永远不会枯竭,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自然灾害之外,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白色污染以及全球变暖问题。

2.大气污染对工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大

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会对工业材料、

设备和建筑设施造成腐蚀。其次,飘尘增多会对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3.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的危害。酸雨不仅会直

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还会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严重的酸雨甚至会导致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4.大气污染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大气中的飘

尘易使呼吸系统发生病变。因此,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5.大气污染还会产生雾霾,导致人们患上呼吸道疾病;同时,酸雨也会毁坏建筑。

6.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7.污水的处理通常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在自来水厂,除了沉淀和过滤,还需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以符合使用标准。

8.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含硫燃料,如石油和煤炭,会产生二氧化硫,这是酸雨的主要原因。

9.固体废弃物会污染河流,导致河湖内的生物死亡;会污染土壤,使植物无法生长;会污染水源,导致水源无法饮用,形成水源危机等。

10.生活垃圾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包括食物残渣、纸屑、灰土、包装物、废品等。工业固体废物包括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尾矿、工业水处理污泥、煤矸石及工业粉尘。危险废物是指易燃、易爆、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

3.珍惜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

2.2017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我们正在采取的珍惜水资源的主要措施包括立法防治水

污染、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和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

4.滴灌技术目前是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技术之一。

5.来自XXX的资料显示,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

立方千米。而淡水资源仅占地球上水资源的2.5%。

6.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地下水占30.0%,山区、南极

和北极地区的冰与永久积雪占69.7%;淡水湖与河流仅占了

0.3%。

7.淡水湖和河流中的水资源总量约为立方千米。这对于全

球所有人来说,人均水量非常有限,也非常珍贵。

8.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063立方米,低于世界

平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轻度缺水国家。

9.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地区仅占全国36.5%的国土面积,但却拥有全国81%的水资源;而以北地区则占全国63.5%的国土面积,却只有全国19%的水资源。因此,我国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4.解决垃圾问题

1.根据2018年9月XXX发布的《2050年全球固体废弃物管理一览》报告,2016年全球人口为74亿,按照人均日产量0.74千克估算,生活垃圾产量为20.2亿吨。到2050年,世界

人口将达到97亿,按照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0.96千克计算,垃圾年产生量将达到34亿吨。

2.解决垃圾问题可以从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三个方面

入手,而不仅仅是填埋和焚烧。

3.制作堆肥箱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将厨余垃

圾掺入洗菜水或者洗拖把的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让堆肥慢慢腐熟。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个月。腐熟后的垃圾可以作为家庭种植花草的底肥。

4.我们可以通过减少购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食物浪费、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以及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等方式来减少垃圾的产生。

5.合理利用能源

1.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的电能主要来自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和火电(煤燃烧发出的电)。

2.煤、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储量有限。

3.利用化石燃料发电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渣,并消耗大量淡水等资源。

4.化石能源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会导致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作“温室效应”。

5.密封塑料袋可以模拟温室效应,相同时间内密封袋内的温度比密封袋外温度要高得多,上升得快得多。这说明在温室效应下,温度升高的速度更快。

6.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7.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就是1度电。

8.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将夏季空调调高1℃,随手关灯,使用自行车、步行或坐公交代替自驾车出行等,都可以节约能源。

6.让资源再生

1.地球上有一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煤、石油和天然气,而有些资源是可再生的,如塑料、玻璃、纸和金属等。

2.使用一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地减少4.7克二氧化碳。

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而XXX在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现代纸张的“祖先”是用树皮、麻头和渔网等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后人称之为“蔡侯纸”。

4.再生纸的生产流程包括:(1)准备原材料;(2)造纸厂使

用木浆和回收纸造纸;(3)工厂将纸和纸板变成研究办公用纸

和包浆纸;(4)可回收的纸张来自家庭、学校和公司;(5)回收

纸张被收集并送到回收中心;(6)回收的纸张在回收中心进行

分类、清洁和加工;(7)回收的纸张从回收中心送往造纸厂,进行再生产。

5.XXX造纸术的步骤包括:烹煮、浸沤、制浆、悬浮、抄造和定型干燥等。

7.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污染,如工业废水和油污;农业污染,如杀虫剂和化肥;生活污染,如生活污水和人的排泄物;以及其他污染,如医院废水等等。水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8.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制订计划、实地考察和汇报交流等。制订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目的、地点、时间、器材、考察程序、考察内容和注意事项等。实地考察则需要观察水域周围的环境,包括是否有废水污水排放、水面上是否有漂浮的污染物以及水中生物的情况等。水质的情况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浑浊和水中杂物等方面进行分析。汇报交流则需要根据水样及实地考察情况做出水是否被污染的判断,找出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的建议。

9.为了达成可行的解决办法,需要学会协调和放弃。城市水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污水处理和防治,改进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等。

10.当我们握住一杯热茶时,双手会慢慢地变热;而握住

一块冰时,双手则会变得越来越冷。实际上,我们平时所说的“热”是一种能量,它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会开始沸腾,产生大量气泡并

发出声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开始下降,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次给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对水的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100℃。

4.水蒸发和凝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现象。液

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水从气态变成液态。水蒸发的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

5.当冷的牛奶浸在热水中时,牛奶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同

时热水的温度会下降。将凉水和热水相互接触,凉水的温度会上升,热水的温度会下降,最终两者的温度会相同,都等于室温。我们可以使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也可以使用感温纸带、感温粉末等方法来感知温度的变化。

6.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是从加热点往两边传递的,或者从加

热点开始往四周传递的。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的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的时间越长。

7.在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热

量会往上传递,使水温逐渐升高。

3.在清水中加入感温粉末并搅拌均匀,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试管底部一侧,观察到热水向上流动,冷水向下流动,这种现象称为对流。

4.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在水中传递。

5.热可以在物体内部和物体间传递,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6.热在空气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因此取暖器安装在

房间下部,而空调一般安装在房间上部。

7.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金属通常比非金属导热性能

更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而塑料和木材是热的不良导体。铜的导热性能比铝和铁更强。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种子发芽是许多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但需要一定的条件。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必须相同。我们可以从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例如,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时,一组有土壤,另一组没有土壤,其他条件相同。使用至少3粒种子进行实验,可以避免种子自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减少偶然性的发生,让实验更严谨。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以保障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土壤。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时,一组放在冰箱内,另一组放在常温下,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一组用黑纸包裹的杯子盖住,另一组用透明的杯子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绿豆苗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阳光下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黑暗处的绿豆苗茎细长,是白色或泛黄,叶片是黄色的,看上去处于病态。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肥料等。生物的形态、生活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叶形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基肥限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

(完整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2.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 5.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6.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7.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8.“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0.、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1.、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排开量变大了】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 5、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心量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6、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7、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 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答:石块放入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8、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 (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9、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0、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P19) 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 怎样让它从沉变浮起来,加一定量的盐;怎样让它从浮变沉,加一定量的水. 11、据说,船从大海进入江河时,船身要下沉些,而从江河进入大海时,船身要上浮些,你能解释为什么吗?答:因为海水的浓度大于河水,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会比河水中的大一些,所以船身要上浮些. 第二单元热 1、两只手互相磨擦产生了热.食物提供能量,太阳为我们带来热量。 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 【给冷水袋子加热后为什么会浮起来,原因是体积变大了,重量不变。】 3、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一样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9.写出水田中的5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 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③水稻→老鼠→蛇→老鹰 ④水稻→蝗虫→小鸟→老鹰 ⑤水稻→蝗虫→小鸟→蛇→老鹰 10.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12.生物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 我们叫作(生态系统)。 1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实验中只能改变(1)个条件。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 1. 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2.(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3.很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 4.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 5.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航行。 6.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7.(船舵)的方向控制船的行驶方向。 8.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9.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10.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 1.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像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属于可回收垃圾,像荧光灯、干电池等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垃圾属于有害垃圾,剩余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属于厨余垃圾。 3.地球上的有些资源被消耗了就不可以再生,如煤矿、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 4.(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5.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6.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7.除了自然灾害,我们地球家园面临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 8.地球上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中,淡水占2.5%,咸水占97.5%。 9.像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属于可回收垃圾,像荧光灯、干电池等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垃圾属于有害垃圾,剩余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属于厨余垃圾。 10.我国的电能组成主要有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和火电(煤燃烧发出的电)。11.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14、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1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19、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20、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二、连线 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体积 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改变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由于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分歧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分歧。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 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 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质量和体积时,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不会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则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则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 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减水来改变轻重,实现沉浮。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称为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可能会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也会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是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会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他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全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第一单元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空气和温度等。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土壤、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植物的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1)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生存技巧。 (1)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 (2)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冬眠、迁徙、长毛、变色等 (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很多链条组成食物网,我们一般 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 (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1)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 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生态瓶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 第二单元 (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3)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倾覆等缺点。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3)竹筏体积大、载重量大、稳定 (1)沉的材料可以造船。 (2)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3)船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改进船的形状、结构可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1)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2)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3)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1)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2)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 (1)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2)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一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完善”等过程。 第三单元 (1)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水、合适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气候。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全球变暖、核污染、光污染 、噪声污染、石油泄漏等。 (1)人们生产生活中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与河流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 (2)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1)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 (1)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 (2)温室效应: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增加的二氧化碳,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被称作温室效应。 (3)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1)地球上的有些资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塑料、玻璃和纸。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14、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一个物体重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1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19、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知识点汇总背诵

第1单元《身边的桥梁》知识点默写背诵 第1课平直的梁桥 1.为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人们在江河湖海上修建了_桥梁。桥梁必须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才能让其安全通行。 2. 增加厚度或改变形状都可以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但桥梁除了要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外,还要安全通行。 3.在做“增强桥的承重能力”的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把纸张折成波浪形、凹凸形、长方形等形状。 4.梁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类型,它们桥面平直,大多具有梁结构。 5.城市里的这些高架桥基本属于梁桥,底下都有粗大的梁增强承重能力。 6.梁桥的结构由__桥墩__、___梁_____、__桥面___三部分组成。其中梁的作用是支撑桥面和承受外力。 7.梁桥的承重能力在桥墩距离一定的情况下,与桥面的厚度、形状、材料、结构有关。 8.简答:桥面的承重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桥面结构、跨度、厚度、形状

第2课弯弯的拱桥 1.在山谷、丘陵、平原、水网密布的地区,人们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拱桥。 2.建拱桥的原因:河流的跨度比较大,建拱桥比较方便 3.拱桥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拱形结构; 拱形结构具有增强桥面承重力的作用。 4.拱形结构图 ____拱座____; _____拱脚__. 拱圈底部两端的拱脚由拱座支撑。 两个拱脚之间的距离叫做拱桥的跨度。 5.梁桥的跨度较小,拱桥的跨度较大。 6.拱桥的承重力比梁桥大 7.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距今1400 多年。 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跨度为37.38米,设计者是李春。 8.简答——赵州桥为何如此坚固? 赵州桥由五个桥孔组成,大桥洞上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小桥洞。这样设计不但造 型优美,而且节省材料,减轻桥身重量,还能减少流水对桥的冲击力。

五下科学各课知识点(全册)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全) 第一单元心和脑 第一课我们的脑 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 2.我们的大脑包括: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视觉中枢等。 3.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个部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左脑偏向用语言、逻辑性思考,右脑以图像和心像思考,并以每秒10亿位的速度彼此交流,两个半脑互相支持、协调。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能。 第二课神经系统 4.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的。 5.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 6.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刺激,听神经将信号传给脑,脑判断出是起跑信号,将指令通过神经传给肌肉,运动员便开始奔跑。 7.如何测测我们的反应速度:(1)手指与尺子的零刻度线持平,准备捏住尺子。(2)记录尺子掉下时捏住的刻度,这个距离可以说明接尺子的同学的反应速度。 第三课保护脑 8.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在学习、运动等活动中都要用到脑。 9.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1)颅骨与脑组织之间有膜,这些膜可以降低撞击的力度,具有保护和支持脑组织的作用。(2)打哈欠是人脑增加血氧含量的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打哈欠的时候,人的肺部扩张,心脏交换血量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增加,从而缓解疲劳。 10.我们如何保护脑?(1)充足睡眠。在睡眠状态中,脑的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保护脑、恢复脑力。(2)使脑各部分休息。一天内交替学习不同的课程,进行不同的活动,可以使脑的各部分轮流得到休息。(3)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大脑疲劳。(4)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会损伤大脑,让人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5)骑车要戴头盔。 第四课心脏和血管 11.我们的身体像一架精密的仪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心脏像发动机,血管像纵横交错的管线。 12.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心率是不一样的。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变化。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13.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脉搏频率就是动脉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14.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 15.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14、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1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三、实验题 把两个重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在甲水槽中马铃薯下沉,在乙水槽中马铃薯上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两个水槽中的水不一样,一个是清水,一个是浓盐水。 你有什么办法让甲水槽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答:加食盐。 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水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答:加清水。 四、简答 1、如何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浮力的大小? 答: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第二单元热 一、填空 1、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晒太阳、吃热的食物等方法来保暖。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2、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2022年最新整理 全 册 精 品 知 识 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 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实验: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 (1)准备两个玻璃皿。 (2)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土壤,另一个不铺。 (3)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 (4)定期给两个玻璃皿里浇同样多的水。 4.在实验中,设置两组进行对比,是为了通过对比实验效果来分析改变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5.在实验中,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一粒种子可能会因自身原因不能发芽,影响实验结果。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 (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低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实验中的偶然现象。 (2)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而低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 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说明: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2)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 绿豆苗的生长 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1)改变的条件:光照。 (2)不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3)实验记录 (4)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植物能适应环境,降水量大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大(如芭蕉),降水量小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小(如松树),有的甚至会退化成刺(如仙人掌)。 4.植物具有向阳性、向水性等特性。 第4课 蚯蚓的选择 1.蚯蚓生活在地下,可以推测它喜欢黑暗的环境。 场所:绿叶 养料+氧气 条件:光照 二氧化碳+水

2023年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背诵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2. 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 13. 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网”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 物关系,叫作食物网。 14. 蚜虫以绿豆苗为食。绿豆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生长所需的养料,又 为周围的生物提供了食物。 15. 群落里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 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里生物和非生物额数量、种类都不能随意改变,否则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6. 以“水稻→田鼠→蛇→老鹰”为例,假如蛇灭绝了,吃蛇的老鹰的 数量会大量减少,田鼠因没有天敌会大量繁殖,数量大量增加。因田鼠数量增加导致水稻被吃,大量减少。因水稻减少导致吃水稻的田鼠数量减少。因此田鼠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 1.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2.在船的发展史中,出现从早到晚的是:独木舟、竹筏、帆船、蒸汽船、轮船、潜艇。从独木舟到摇橹木船最大的变化是载重量和稳定性。 3. 用相同质量的垫圈拉动两艘相同形状的小船,尖形船首(鱼的形状)的小船在水中行驶得更快,因此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4.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船体两侧厚薄均匀、船的边缘高度要一致、装载物体要保持平衡。 5.独木舟的缺点:不够稳定、载重量有限、动力不够大。竹筏的优点:造船材料更容易加工、稳定性增加、载重量增大。竹竿的竹节越多,载重量越大。 6.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相对合理的是以重物刚好碰到水面为标准。 7.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 8.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9.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10.把小船往水中压时,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之为浮力。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载重量越大。 11.为了增加船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把船的底部做成宽阔、平坦。 12.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船舵向左偏转,船会向左偏转。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知识点整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这些物质的制造者是植物。 5、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要从东北迁飞到南方越冬。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7、在做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在做这个实验时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8、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数量后,每分钟内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将减少,因为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的氧气增多了。 9、对比绿豆苗在有阳光和无光照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有光照的绿豆苗的植株高度更高,茎更粗,叶的颜色更绿。 10、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1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他们所在环境来维持生存,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 12、对比实验只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13、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14、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15、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氧量,并释放出氧气。 16、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各自适宜的环境里,如青蛙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蜥蜴适宜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天鹅适宜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有水的地方,企鹅适宜生活在冰天雪地里,雪狼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 17、青蛙冬眠的行为是为了适应气候、食物等环境条件的改变,丹顶鹤迁徙的行为是为了适应气候,日照,食物等环境条件的改变。 18、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食物网。 19、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0、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的生存下来,我们用的水不能太少,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要合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最新改版教科版专用 背 诵 版 总 复 习 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3.动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栖息地能满足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4.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适应其生存的环境。 5.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会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6.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或动物,如植物为动物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7.由于自然或人为影响引起栖息地改变,会对生活在该地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8.栖息地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9.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在对比实验中,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确保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10.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大气中的氧气主要也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1.食物链:食物链亦称“营养链”。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一种植物、一种植食性动物和一种或更多种肉食性动物。

12.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 13.消费者: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消费者通常是动物,植食性动物通常通过直接吃生产者以维持生命,然后再由肉食动物将植食性动物消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 14.食物网: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共同构成生物之间生命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15.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分布的所有生物物种群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区坡、不同时间,由于环境不同,生物群落的构成也会发生变化。 16.生态系统:生物雅落及其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例如,森林、草原、苔原、湖泊、河流、海洋、农田。生态系统包含四个基本组成成分,即无机环境、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 17.不同时期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8.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推动着船的发展。 19.船由船舱、船舵、龙骨等多个系统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 20.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可以制造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1.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就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教版)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1、举例说明什么叫机械? 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2、举例说明机械的作用有哪些? 答:羊角锤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拔钉子,啤酒起子可以帮助我们起啤酒瓶盖,刀可以切菜等。总之,它们或者降低工作难度,或者省力。 3、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4、机械的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5、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6、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7、什么叫杠杆? 答:在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做杠杆。比如一根棍子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8、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只要以分为哪几类? 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 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等; 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杆、缝纫机脚踏板、理发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杆:如天平、跷跷板 9、(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所以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 10、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11、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12、杠杆省力不省力的规律:支点离重点越近(离支点越远)越省力,相反,杠杆离重点越远(离支点越近)则越费力,重点和力点处于平衡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13、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 答:他说得有道理。条件是需要找到一个支点,并且杠杆要足够长,正所谓“四两拔千斤”。 14、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生活中的费力杠杆有:镊子、理发用的剪刀、赛艇的桨、钉书机、钓鱼杆等。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有:钳子、小推车、羊角锤、啤酒起子、指甲刀等。生活中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5、斜坡是一种简单机械吗? 答: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16、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哪些? . 可修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