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要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以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研究”,即形成以直接经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

让学生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初步的自主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往,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要采用弹性课时制,即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一)、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三)、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四)、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五)、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评价体系

(一)、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

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表现,及时评价将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二)、倡导评价的多样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就决定了评价的多样性。首先是评价的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

(三)、注重评价的宽容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宽容一些。

综合践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综合践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案例》精选《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案例》10篇《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案例》大全《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案例》范文就在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案例万宁思源实验学校许祝卿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二、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三、教学内容、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成长需要和知识结构,精心设计了五个类型的活动内容:亲自动手制作动画片,体验扮演不同角色的乐趣;共同关注校园公共设施;一起走进家乡,品味特

产,考察古迹,领略风土人情;参与改善社区消防设施的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进行人与自然的科学研究,观测预报天气情况。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走进家乡这一部分。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五、提高质量的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总之,在教学中,要按照以上要求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活动一:劳动技术类-------走进动画片教学内容:教材1---12页实践领域: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想像,动画设计与制作。方法引导:收集、处理与分析资料,角色形象的想象与抽象能力,技术要领指导,导演的组织与交流引导。活动设计:搜集有关动画片的资料,动画形象设计,制作动画片,动画片角色饰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主题背景;二、提出活动主题;从小到大,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动画片一定不少。关于它们,你一定有许多问题,来吧,和大家一起说说自己的问题,听听他人的问题。跟大家讨论提出的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 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大家知道活动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篇1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的实践中,我区各小学以活动为载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现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研究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由校教导主任刘丽军同志任组长,由教研组长刘旭平同志任副组长。 2、各学校成立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处、教科处有关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3、建议成立校级“导师团”:由学校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员组成。 二、课时安排。 1、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全县20xx学年小学3—6年级开设,每周平均2课时。 2、每周2课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安排。 三、实施过程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1)各学校认真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

(2)各学校总结反思20xx学年课程实施情况,结合学校特点,研讨并制定20xx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3)各学校交流课程实施方案(9月15日);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1)各学校按照课表,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进行实施阶段的校本教研:原则上两周一次,以沙龙式研讨为主; (3)组织区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 (4)参加大市范围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光盘)(12月份)。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 (1)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总结; (2)推荐参加大市范围的评先活动。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1)学习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方案; (2)学习形式: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重体会、重感悟、重反思。 2、积极探索,多方开发和活用课程资源。 (1)通过系统性的讲座、组织参观、校际研讨等形式有效开发和活用校内人才资源。 (2)面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目标,尝试建立家长人才资源档案库,有效开发地域、人才资源。 (3)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和社会的物质资源:自然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绿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会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博物馆、福利院等。以此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大胆实践,尝试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目标:围绕知识、态度、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研究; (2)课程内容: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活动方案(完整版)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活动方案 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那么具体的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带来关于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一)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对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拟以“生存教育”为主题,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存意识,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 ,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总体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懂得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其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德育的载 体之一,如何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一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以实践体验为基础 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践体验为基础,引 导学生从实践中探索、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实 践活动,如野外探险、防灾减灾、环保宣传等,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是学习不愿意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课中,教师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和动力。例如,运用游戏、唱歌、故事等趣味化的形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提高学习 效果。 三、注重情感体验与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与情感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中重要的方面。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 要注重情感体验与情感教育的融合。例如,在野外探险活动中,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集体 游戏,让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借助实践活动的机会, 教育学生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四、引导学生思考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活动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让学生从最初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例如,在环保 宣传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并要求学生完成反思日记, 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以此引发思考和探究。 五、加强道德教育和品德塑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加强道德教育和品 德塑造,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例如,在野外探险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行进中关心 队友、团结合作,并帮助老师整理野外垃圾,体现公共意识和环保意识。 六、注重形成性评价

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0篇)

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0篇) 学校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篇1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劳动、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品质,拓宽视野,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若干校外德育基地。 具体方案如下: 一、基地选择的原则: 1、针对性。利用的校外德育基地资源较多,但我们要分析我校学生的特点,要针对校务内教育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德育基地,已达到校外教育互补的实效。 2、有效性。学校的教育时间有限,校外教育要讲究效益,不能只是搞形式,要讲实效。 3、完整性。筹建的校外德育基地要有比较完善的可供学条件,要做到人员、地点、资料、计划四落实,落实的基地可随时让学生接受教育。 4、趣味性。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型的最佳动力之一。一般学生到校外活动,换一下环境,都有其好奇性,筹建的校外基地要适合青少年的特征,不要太死板、太枯燥,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教育过程,把他们外出得好奇性,转化为受教育的积极性,已达到最佳教育成果。 5、安全性。校外教育基地必须在户外,安全系数不可能向校内那么高,要选择交通比较方便,危险性小的场所作为教育基地。 二、基地的选择: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原则。我们选择下列单位和场所作为我校的德育基地。

1、高则诚纪念馆:旅游文化基地 2、跳头金沙滩:旅游文化基地 3、各村敬老院:敬老爱老基地 4、阁巷榨菜合作社劳动教育基地 5、瑞安市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三、基地建设: 1、每个基地落实专人负责,聘请校外辅导员专门进行德育教育: 2、这些校外辅导员负责建立基地资料,创建教育窗口,制定教育计划、接纳学生辅导教育。 四、具体安排: 1、每年三月、九月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献爱心、送温暖、打扫卫生、整理被褥、洗衣服、表演文艺节目等。 2、每年春季组织学生外出实践观光,锻炼学生意志,与绿色交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每年春季、秋季开学,邀请交警中队队长为同学们讲述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让同学们知道“安全重于泰山”。 4、每年的四月、十一月,邀请派出所指导员、综治副校长、为同学们讲述有关法律知识。让同学们懂法、守法。 5、瑞安边防武警队我校共建单位。每学年由部队选派指战员为我校初一年段各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举办全校“英雄报告会”,开展国防知识教育和军民共植文明树活动,还聘请部队指点员担任我校校外辅导员,学校利用假期到

学校德育课程活动策划方案五篇(最新)

学校德育课程活动方案1 一、工作思路及重点: 1、抓住三条主线:行为习惯养成,促学生基础发展;坚持学校德育、艺体特色创建,发挥学生潜能;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延伸教育效果。 2、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课程化;示范课程做引领。 3、转变教育观念,拓宽德育渠道:变说服教育为活动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由学校教育向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延伸,放宽教育视野,更加充分发挥家委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学生基础发展。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本学年我校将继续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工作措施: 1、依托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国旗下献词等宣传渠道,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依托实践活动,渗透“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依托学校学能特色课程,推广“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依托城中的餐厅文化,深入“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要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以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研究”,即形成以直接经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 让学生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初步的自主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往,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要采用弹性课时制,即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一)、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三)、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渗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列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对学生的个人成长,甚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搭建了十分重要的平台。 我们把学校的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德”为目标,“动”为载体,统筹实施,实现“双赢”的研究目标,实施“七大策略”,把握课堂“五个环节”,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有机整合。通过构建生活课堂,渗透生活德育,充分挖掘德育资源,使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做到课上学习与课下践行的目标一致,校内重“知”与校外重“行”的紧密结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工作同放异彩。 一、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但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原因有:

1.对德育的认识不足。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家长、学校、社会对德育认识不一,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使学校的德育受到阻力。 2.德育渠道单一,形式生硬。考虑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学生的德育活动只能被困在学校里,只是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班主任找学生谈心,刊出黑板报等传统的说教,触及不到孩子的心灵,很难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及道德行为。 3.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受家庭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不良风气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言行举止、道德养成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4.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学科教学可以用分数来评价,而德育是很难进行量化式的客观性评价,容易走两种极端,不是表面性评价过多,就是模糊性过强。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育人实效 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和学校德育的现状,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制定《团结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参加各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推进会,校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参加区市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选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认识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技能。 2.加强社团建设。成立“团结路小学社团联合委”,政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 一、问题提出 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公民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对中小学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以综合性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综合课程既顺应了世界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从德育的角度讲,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把德育课程和新课程紧密联系起来。要使德育真正取得实效,不能把“以德育为核心”只当成口号和形式,而要落实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真正把德育改革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改革中。如何更科学的使德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德育有机渗透是摆在我们基础教育工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冲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要把学校教育的立足点真正转变到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而淡化课程的知识传递功能,强调课程作为平台对于联结学校和社会生活、经验和结构化知识的整合作用,强调课程参与者的实践与反思对于课程拓展和重新建构的意义,学习方式上也更加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不仅深刻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改造,而且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产生有力的冲击。 (1)此次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让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人生活,让一种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的、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让既往的单向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变成一种讨论性的、对话性的、分享性的道德教育,让过去孤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道德教育变成一种全息开放的道德教育,变成一种不是成人中心、权威中心的道德教育。 (2)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及其生命成长的需要,否则,教育就只是一种想象和愿望,而缺少魅力和针对性。学校道德教育必须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效的道德教育强调体验重于知识,践行重于言说,过程重于结果,隐性重于显性。 (3)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把生活作为道德教育的来源和主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用生活滋养人,用生活教育人,让道德重归心田,让生活中的真、善、美成为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因此,我们把德育课程仅仅设想为一个平台,一个讨论关乎道德成长和思想成长话题的窗口和契机,它需要诉诸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展开道德学习,扩展视野,丰富心胸,提升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动力品质、态度品质和能力品质。这是一个反复经历、反复对话、反复感受、反复共享、反复理解、反复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的思想矛盾、内心焦虑、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得以展开。事实上,经过这种全息性影响和整合性作用,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融合发展实施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 融合发展实施策略 摘要:新时代的教育应该是灵活的,有温度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理 论知识,同时要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提高。小 学实践活动和德育活动都是常见的活动形式之一,它们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具体分析小学活动课程中德育活动实践现状、意义,同时 将从组织实践活动、创新德育教育途径等方面阐述具体的策略实施,旨在提高小 学教育质量。 关键词:综合实践;德育活动;融合发展;实施策略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单方面发展,忽视了实践活动和德育活动 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因此,为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德育现状,研 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活动有效融合的方式,正确看待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 活动的目标、重要性,促进活动的实质性发展,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活动的开放性、多样性,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活动课程中德育活动实践现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活动中, 德育活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 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德育活动 的实践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的学校对德育活动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只有课 堂上进行的德育教育才是德育活动,忽视了实践活动中德育的渗透和体现。同时,由于德育活动的实施需要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素质,一些教师在实践中缺乏相 应的指导和培训,无法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此外,一些学校缺乏德育资源,如 德育书籍、影视资料等,也影响了德育活动的实施效果。

学校德育实施方案(通用12篇)

学校德育实施方案(通用12篇)学校德育实施方案篇1 一、指导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 二、组织 成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设在德育处 办公室主任 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心理老师、各班主任、班主任、全体老师。 三、工作内容 1、 学校心理教师开通个人QQ、 2、召开 成立班级QQ群和班级博客,班主任每月召开一次 3、学校

设立并公开校长 4、全面开通“家校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与全班学生家长建立QQ好友群,加强教师和家长的 5、实施 实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每位教师有针对性联系自己所教的3-5个学习或行为后进的学生,通过 四、工作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个性化原则。 3、保密性原则。 4、疏导性原则。 5、人本化原则。 五、工作制度 1、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制度。 2、建立 3、建立师生 4、建立导师工作分析制度。学校每月按年级、班级、小组等不同层次召开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

2、加强导师培训,确保施导效果。要切实加强对导师队伍的选定和培训工作,根据导师的实际情况,科学分配受导对象,全面开通“家校直通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导师。 开设“师生交流”专栏,建立“师生交流”QQ群,选取本校的名教师、名班主任、专职心理教师等,将他们个人QQ、 3、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施导合力。各学校实施 学校德育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乃林中心学校德育会议精神为依据,以“立志成才,报效家乡”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德育内涵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把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少年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儿童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x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管理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管理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工作重点 (一)以德治校,强化德育育人功能

学科实施德育教育渗透方案

官池镇拜家小学学科实施德育渗透透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二、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 1、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道德意识的渗透培养。 2、结合学科学习渗透 学科中有些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 (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 (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 (3)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 (4)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 (5)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 (6)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因此,学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一句话,具有教育性。 3、结合课堂练习应用渗透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仅有道德文化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4、结合课外活动渗透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德育得到有效延伸,更灵活贴切地实施德育。让学生自主地我学我育、学用结合,从而提高育人质量。 三、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 1、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2、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的行为习惯教育; 3、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4、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5、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四、学科德育渗透要求 1、学校、德育工作者、学科教师要端正德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育人观,正确评价学生。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计划(俞红波)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综合实践德育渗透计划 三(8、9)俞红波 在本学期中,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以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个性,形成良好个性品质为总目标,而我们三年级教学的重点还在于培养学生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周围的人们,充分了解社区环境,体会感受自我的成长。 一、德育渗透目的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4、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关注社会的好品质。 5、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6、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二、采取措施: 1、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3、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

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5、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2014/2/24

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高峰完全小学
秦明尚主持
襄阳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实
一、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探索用于指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 德育活动和行为的理论, 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深入落实新 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拓宽教师的德育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健全法制意识,在明辨 是非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开放式的德育渗透教学模式,丰富课内外德育 形式和内涵,使课内外教学充满德育氛围,并构建充满“人格魅力的课堂”。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种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发展的德育渗透的教 学方式,积累成功经验和案例,使之更广泛地普及提供借鉴。 二、研究的目标 1、学习国内外德育的先进理论,界定所研究课题的内涵结构,明确在学科 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模式与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区别,实现教师观念的转 变, 使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成为唤醒学生良知的有效手段,并充实教师的德育情 怀。 2、以人本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法制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意识为着 手点,丰富学生的道德视野,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终目 的,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打下基础。 3、 对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和改良, 探索总结出一整 套切合实际的德育渗透理论与实践的实施细则和系列课例, 并具有一定延续性和 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三、研究的内容:




1.做好现状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为进一步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提供依 据。 2.制订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实施细则。 3. 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立足于平日的 课堂教学,各科形成一系列课例集。 4.开展德育互动实践活动。 5.编好德育论文集和校本教材。 四、研究的重点: 1.编制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实施细则。 2.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形成各学科的 德育渗透课例系例,并形成文集。 3.侧重于一些学科,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并形成文集。 4.整理好成果,并形成校本教材。 五、研究的过程 (1)设计申报阶段:(2011.4----2011.5) (2)实验准备阶段:(2011.6----2011.7) (3)课题实施阶段: (2011.8---2012.12) (4)结题鉴定阶段:(2013.1—2013.7) 六、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资料检索、网络搜索进行本课题支持性论证研究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师生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认知冲突, 分析其成因及对策, 3、互动研究法:以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互动为研究主体,针对存在 的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分析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行为。 4、个案研究法:以典型的课题研究模式为依托,以创新的理念,探索灵活 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不同学科案例的收集、展示、分析、 研究和概括,验证课题研究假设,总结提炼规律性的东西。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最新)

有关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非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也不是随意性的自由活动。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摸索新课程实践经验,逐步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实力。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学校工作意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阵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宗旨,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社团活动、信息技术教育为一体,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我校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程。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主要做法有: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社会、与某学科紧密结合、相互交叉。 三、课程内容安排 (一)课程设置思路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综合能力。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1、方向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感情和积极的行为;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劳动结合起来,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使他们真正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科学性。知识技能及其所渗透的观点与方法,都应当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事例和数据要真实可靠,规律和原理要提示事物的本质,说理要实事求是、合

乎逻辑、贴切自然,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不“穿靴戴帽”随意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只有坚持方向性和科学性和统一,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体现学科特点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共同的地方:都是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由于中学各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学科的性质也不一样,课程的内容构成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也就有自身的特点。这就是要求我们应根据各门学科的“个性”,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准确地发掘教材内蕴的教育因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讲究渗透的艺术,使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3、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现实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那些意义重大、说服力和感染力强、具有时代气息和新鲜感,学生普遍关心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渗透的切入点;要正面引导、透彻说理、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避免盲目性;要把明理、激情、导行结合起来,创造条件,使他们把领悟的观点和方法变为实际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4、“五有”原则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小学德育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活动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2022年小学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3篇) 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可以对一个活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小学德育活动实施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读书是学生成长的阶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能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恰好处于读书的黄金时代。所以,开展课外阅读尤为重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的教材、家庭情况,特制定了如下读书计划: 二、活动目标: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本学期要求六年级学生以阅读课外书屋中的两本书为主,以阅读与之有关的儿童读物为辅助刊物,进行阅读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如下: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做出笔记,读后感每学期不少于16次。 3.通过开故事会、优美文章诵读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背诵、积累优秀诗文:本学期最少背诵古诗50首,优秀文章片段10篇,名言名句100个。

推荐书目: 1.必读书目: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必读的课外读物:《绿山墙的安妮》《狼王梦》。 2.选读书目: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中国作家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等。 三、活动安排: 阅读时间:每周两节阅读课时间集中开展阅读。语文教师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可以采取泛读、速度、精读相结合的“三读法”。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理解后标注在旁边。触动心灵的语句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晚上回家完成作业,利用宝贵的30分钟时间进行自由阅读,并且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活动要求: 阅读笔记:以边读边勾画,随时记录感受,摘抄为主,兼顾练习写读后感或提纲型笔记。 手抄报:办有关读书方面的内容,一月一次。 1.选出一些认真的笔记向大家进行展览。 2.每月最后一周的阅读课进行学生读书体会交流。 3.班级可开展讲故事、朗诵比赛、诵读古诗比赛等活动。 4.学期结束评出读书前10名的学生,评出“阅读之星”。 小学德育活动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我校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的教学理念,促进第一课堂教学,以开展丰富课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激化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热情,掌握一定的阅读、写作知识和技巧,尽快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根据学生实际,从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方向着手,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创造自我、学习课外文化知识和形成良好习惯的机会,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8篇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8篇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有效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逐步形成学校的活动特色。 二、活动目标: 1、活动主题:实现整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整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活动形式:体现多元。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努力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校外与校内结合,集体与个体结合,自主与创新结合。 3、活动过程:常态规范。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监控,要求做到课前有准备,课中有指导,课后有反思,力争每堂课都实实在在。 4、活动评价:不断完善。注重过程性评价,继续展开以现场观察、学生座谈,成果展示为主要形式的督查评价,促使活动深入开展。 5、活动资料:注重积累。每位任课老师要及时记录活动中的成败得失,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成果,不断更新活动网页。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学习,提升活动课程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随着课改应运而生的。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充分认识开设此课程的重大意义,才能真正明确此课程的目标及实施操作的方法。 1、加强自身学习。期初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每位教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及《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以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每位教师要善于从报刊杂志、教育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课改信息,明确活动动态,学习优秀案例,汲取成功经验,边学习边实践,不断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2、重视同伴互助。同年级的老师要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教师之间要经常切磋交流,形成合力。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热点与难点,人人要出谋划策,寻求对策,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活动内容的开发、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途径的展开等等,老师们要不断反思,不断跟进。 (二)注重整合,丰富活动课程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必须立足校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现多方整合,以拓展活动的实施空间。各年级在制订活动方案时,要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结合起来构想。开展活动时,力求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