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际法视角下的难民问题——周芳婷定稿

国际法视角下的难民问题——周芳婷定稿

国际法视角下的难民问题——周芳婷定稿
国际法视角下的难民问题——周芳婷定稿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国际难民问题的概述 (2)

(一)难民问题概述及现状 (2)

(二)难民的类型 (3)

(三)难民和移民的区别 (3)

(四)难民问题带来现实的影响 (4)

(五)难民问题危机 (5)

二、如何从国际法角度应对难民问题 (5)

(一)难民危机 (5)

(二)难民人权保障 (6)

(三)理性对待难民问题 (6)

三、部分国家对难民问题的救济政策 (8)

四、中国的立场与实践 (8)

总结 (9)

参考文献 (11)

谢辞 (11)

论国际法视角下的难民问题

摘要:众所周知,如今难民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关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

题,表面上这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涉及到难民个人吃穿住行及生活,但实际上它又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国际关系、内政外交、地缘政治、生态资源、宗教民族的问题。因此,国际社会对这个问题极为关注,同时也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还不足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从国际法角度出发,通过对二十世纪以来难民问题的概述、如何从国际法角度应对难民问题以及各国对待难民问题的救济政策三部分来论述解决难民问题

对于现代世界的重要性,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氛围。

关键词:难民问题国际法难民救济政策

Abstract:As is known to all, now the refugee problem has become a hot and difficult problem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 the surface, this is a humanitarian issues, involving refugees personal and live line and life, but in fact it is a highly political, domestic and foreign affair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eopolitical, ecological resources, religion, ethnic problems. Therefor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very attention to this issue, but also a huge effort, but these activities will not be enough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So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law, through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refugee problem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problem of how to cop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fugee and countries treat the problem of refugees relief policies three part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refugees to the modern world,

and jointly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beautiful world.

Key words:The refugee problem;international law;refugees;relief policy 本文选题的来源与意义是难民问题伴随人类社会军事、政治、民族、宗教等冲突产生的世界性问题。在诸多国际政治问题中难民问题受到的关注得空前的,并且随着关注的升级而不断从“人道主义”进化成影响地区国家安稳以及国际关系的致命因素。其主要呈现为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难民人数止降又涨,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第二,伊拉克爆发大规模难民潮,引发全球难民人数增加;第三,追踪到难民问题产生之复杂,最关键的因素是战争以及冲突。

一、国际难民问题的概述

(一)难民问题概述及现状

今年以来,欧洲国家遭遇了规模盛大的难民危机,欧洲领国因战争造成的难民纷纷涌向欧洲各国,随着大批外来人员的涌入,欧洲国家正承受着由于难民潮引发的来自经济以及人道主义双重的压力,当今世界难民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不可避免的世界问题,并且呈现区域性愈演愈烈的发展紧张态势。近年来的欧洲难民潮的主体是战争难民,此外还包括大量的非法移民及经济难民。世界财富分配不均、世界区域贫富差距过大、战乱冲突以及世界区域内动荡加剧了难民问题的发展,也是导致欧洲难民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极端组织的发展、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战乱不息是其危机的导火索。

据最新的国际难民统计结果来看,目前已有38万庞大数量的难民和非法移民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进入欧洲,其中大多数难民来自叙利亚,在难民迁移的途中已有上千人中途失踪或者死亡[1]。二极分化的格局是导致欧洲难民数量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同属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但是部分欧洲国家经济落后,国力单薄,社会失业率极高,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全,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犯罪组织活动猖獗,所以在这些难民心里,毫无疑问,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生活相对安逸的西欧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是他们心中理想的归宿。大量难民选择进入欧洲,是从多方面进行考量斟酌的。就地理位置而言,西欧濒临大西洋,海上交通便利,与北非、南欧接壤,从迁移距离上而言,西欧是这些难民心目中的不二之选;就经济条件而言,西欧国家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难民只有移居西欧才能得到必需的物质援助;就社会地位而言,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是诸多国际组织办事处的中心,在国际上享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因而难民迁移西欧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

欧洲此次的难民潮,主体是战争难民,此外还包括大量非法移民和经济难民。政局动荡不安,社会冲突四起,国家战火不歇是引起难民潮的主要原因。从2015年期,北非、中东诸国或因党派之争,或因宗教信仰,或因石油经济,而使得整个国家动荡不安,乌烟瘴气。日渐“强大”的塔利班武装、ISIS基地圣战份子、心生歹念的恐怖主义毒瘤是这场难民大迁徙的导火索。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15年6月18日于日内瓦发布的题为《2014年流离失所问1、新华网. 白羽https://www.docsj.com/doc/d92398979.html,/world/2015-09/14/c_1116559761.htm,2016.5.4访问

题全球趋势》的研究报告。从报告中得出,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范围内居无定所的人数高达5950万人,较上一年增加了830万人,较10年前几乎增加了一倍,成为了自二战以后年度难民数量增长最迅速的一年。在全部的居无定所的人中,大约有1950万人为难民。如果将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处于居无定所状态的人聚集为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将是世界人口排名第24位的大国。报告显示,2014年每天都有约4.2万人被迫逃离家乡,这一数字是4年前的4倍。而在这一年中,能够有机会重返故园的难民只能达到12.6万人,这是31年来人数最少的一年。2014年,全球难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地区是欧洲,共有近22万人穿越地中海偷渡到欧洲,这一数字比2011年高峰时期的3倍还要多。全球接纳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土耳其,共接纳难民159万人[2]。

(二)难民的类型

政治难民是指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遭迫害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的人。

由于政治难民的身份以及地位等已然得到了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以及地区的普遍认可,因此他们大都可以在庇护国取得相应的难民地位,给予难民身份的各项权利也基本上得到了保障。

战争难民是指由于外来侵略、占领、外国统治或本国内战而导致其本国部分或全部领土上的公共秩序被严重扰乱无法生存,从而被迫离开其原住地前往他处或他国避难的人,包括因战争原因导致的流离失所者[3]。

经济难民主要是指因为经济原因在原居住地无法生存而被迫迁移的人,包括逃往邻国边境和在本国流离失所的人。经济难民通常被相关国家视为非法难民或非法移民,而被驱逐出境或遣送回国。由于战争以及地区冲突影响的范围日渐广泛。战争难民和经济难民之间的差别,已越来越不明显。

环境难民是指由于显著的环境破坏(自然的或人为引起的),威胁到人们生存或严重影响其生活品质,而被迫临时或永久离开其原居住地的人,到目前为止,环境难民未纳入国际公约的保护范围内。

(三)难民和移民的区别

2、凤凰资讯法制日报.蔡高强,陈露,2015.9. https://www.docsj.com/doc/d92398979.html,/a/20150907/44601149_0.shtml,2016.5.4

访问

3、参见新华网,难民危机愈演愈烈,聚焦全球难民状况及其成

因.2015.9.https://www.docsj.com/doc/d92398979.html,/2015-09/07/c_134598385.htm ,2016.5.4访问

难民与移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难民与移民的最重要的差别在于,移民的目的很可能是主体为了脱离不佳的经济状态而去别的国家寻求机会发展事业,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而难民是由于自己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才被迫逃到其他国家寻求安稳生活的人。

(四)难民问题带来现实的影响

1.难民问题带来的好处

首先,难民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动荡地区的人们脱离危险,保全个人以及家庭成员人身安全;

其次,难民问题加速了人口的流通和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可以缓和各个地区用人不足的问题;

再次,难民的流动为其收留地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尤其是迁徙为部分国家优化人口结构。

2.难民问题带来的坏处

首先,就当地而言,大量的人口流失,造成了社会生产停滞,社会生产力的倒退,社会经济难以发展,区域文化遭到破坏,社会文化财富难以继承,加剧地区社会动乱,政局动荡,国已不国的局面;

其次,就周边国家而言:大量的人口流入,加重了当地政府的负担,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管理上,都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大量的难民身份难以确认,造成难民之中混杂极端组织的恐怖分子,对当地社会治安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例如: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晚9点左右,法国巴黎市区郊区公共场所共计发生7处枪击、6次爆炸恐怖事件。当时郊区法兰西大体育场正举行法国对德国的一场足球比赛,总统奥朗德在现场。总统本人已安全撤离,并宣布法国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北京时间2015年11月15日凌晨2点左右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恐怖袭击已造成至少129人死亡,352人受伤,其中99人重伤。2016年1月法国在比利时警方的配合下成功确认了第八名恐怖分子的身份。大量的难民流入,周边国家民众民意不一,使得当地政府必须承受相当大的社会舆论压力[4]。

再次,就世界发展而言,大量难民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为之紧张,时时关注,刻刻在意。难民的迁徙会再次造成与收留国民众的冲突,发生新的一轮冲突。大大加大了世界此类的经济政治投入等等。

4、四海网综合2015-11-16 https://www.docsj.com/doc/d92398979.html,/article/3994296.html,2016.5.4访问

(五)难民问题危机

去年在波兰华沙旅行时,恰逢一场浩大的游行抗议。游行抗议的目标是移民政策,这是在抗议政府接纳难民。当时,难民问题尚未激化。不久后,随着大批难民涌入,欧盟公开分摊难民方案,波兰于去年九月底爆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抗议,七千右翼分子抗议波兰政府接收难民的计划。在随后的十月大选中,已在波兰执政八年的公民纲领党下台,右翼在野党法律与公正党上台。法律与公正党的竞选纲领主要有二:一是反移民,一是增福利。二者均迎合了波兰民意。

德国总理默多克在去年夏天所做的那个决定,将德国边境大门向难民敞开的决定,已经让她名留青史。美国《时代周刊》将默多克选作年度风云人物,去年秋天,

默克尔甚至被寄希望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期间,德国国内舆论早已变向。前不久《纽约时报》一位专栏作家写道,为了避免发生上世纪30年代的政治冲突,德国必须立即调转方向,“这意味着,默克尔必须下台。”默多克的早期的难民政策,在德国左右翼团体的不断酝酿下,慢慢发酵,党派利益矛盾日益凸显。

由此可见,难民问题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人道主义问题,它已经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拿来当做各自政党赢得支持率的砝码,而千千万万的难民竟然是这些政客手里用来争名夺利的棋子。难民问题将给欧洲国家,尤其是对欧盟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文化和国际关系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面对着持续不断的涌来的难民,欧洲各国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缺乏协调与合作;而且由于大批难民的不断涌入,一些地方民族主义情绪和极右排外势力纷纷抬头,极右排外事件时有发生。对于不可逃避的难民危机问题,欧洲各国需要在外交、经济、财政和安全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一个有效的共同解决机制,加强各国之间的协调、合作、信息共享的。

二、如何从国际法角度应对难民问题

(一)难民危机

9月2日,一个名叫艾兰?库尔迪的叙利亚3岁男孩尸体被冲上了土耳其岸边,新闻摄影师拍下的照片震惊了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致使欧盟各国“松口”承诺临时增加接受难民的数量。不管有无小艾兰遇难的照片,叙利亚的战火并未停止,难民们依然继续着从土耳其、希腊,到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最后再转至奥地利

和德国的求生之路。他们在逃离苦难的同时,也成为各方势力博弈的牺牲品。这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正在考验着欧洲诸国[5]。

(二)难民人权保障

即使难民历经重重磨难站在了欧洲的土地上,但是他们的地位依旧是岌岌可危的。随着欧洲难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给欧洲各国带来了巨大压力,于是欧洲多国纷纷对边境进行管控,即使这样依旧难以控制不断涌入的难民。可见难民问题已然对欧洲多过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区域安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对于难民来说,不仅难民人权无法得不到保障,就连最基本的生存权、生命权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自古以来国际社会都一直在提倡“人人平等”,不论是平民还是难民,“每个人都享有基本人权”。《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是国际难民保护的基础性法律文件。《世界人权宣言》第14条规定:“人人有权在其他国家寻求和接受庇护以避免迫害”;《联合国宪章》第1条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7条规定:“没有人有义务遭受诸如严厉的刑罚、身体暴力、人格遭受践踏和屈辱等不公平待遇。”这些法律文件所保障的基本人权,为难民的基本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依据“国际人权宪章”,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保护难民,保障难民的生存权、人身自由安全权等基本人权。

(三)理性对待难民问题

难民问题的出现已经给欧洲各家,特别是欧盟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文化和国际关系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难民问题对于欧洲各国来说已经刻不容缓且事关重大,因此欧洲各国特别是欧盟应该紧密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而不是相互推诿各自为政。

首先,欧盟和欧洲国家应该立即表明坚定立场,继续接收难民。容克虽然曾公布过欧盟成员分摊16万难民的方案,但该方案遭到一些国家拒绝,有些国家为了防止难民

5、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38期.https://www.docsj.com/doc/d92398979.html,/kq/252142.htm.2016.5.4访问

的持续涌入,不断将强化边界防控遏制难民的不断涌入。欧盟各成员国以及欧洲各国之间不能达成一个统一的协议以解决难民问题还在不断的踢皮球,犹豫不决,只会使得错过解决难民问题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难民问题的不断发酵最后酿成大祸,比如造成欧盟各成员国内部的恐慌,从而影响内部国家的团结和稳定。虽然如今的难民数量已经超过了欧洲各国的一个承受范围,但这决不能成为欧盟拒绝接收难民的理由。在接收国际难民的问题上欧盟可以借助国际力量将难民转移至第三国以维护难民能够享受到应得的法律保障。

其次,欧盟和欧洲国家应加强与难民输出国诸如利比亚、叙利亚的交流、协调。在应对的“难民潮”问题上,制或者加强防控都不是根本的解决方式,只有通过化堵为疏才能有效的解决。特别是作为欧盟这样的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区域间的政治经济组织更应主动的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与难民输出国密切联系在法移民等问题达成共识,并采取共同行动;另一方面共同为难民的流动“保驾护航”,保障难民有序安全地抵达欧洲国家,尽量减少甚至避免类似3岁小难民艾兰的悲剧再次重演。

最后,难民问题是国际问题而不是区域性问题因此欧盟各国在解决难民问题时要积极寻求与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帮助。国际社会对世界范围内的难民救援工作,是在联合国难民署的主导下进行的,同时也离不开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移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协调与帮助。在这些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欧盟应能得到全方位的帮助,既可以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对难民进行临时保护,譬如通过联合国难民署的临时保护措施,将叙利亚等地的难民在邻国譬如沙特、阿联酋、卡塔尔暂时安置;也可以通过国际组织这一中介力量,发动更多的国家来安置难民。国际组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难民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为难民输入国提供资金支持,以此来缓和欧洲国家接收过多难民而产生的经济困难。

总之,我们应该看到,只要有战争、宗教冲突、民族矛盾、恐怖活动等不稳定因素的存在,那么难民问题就会一直存在。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利比亚、叙利亚等国战乱频繁,使得难民危机日趋复杂,难民问题短期内不会底根除,难民保护仍任重道远。所以,欧盟及有关国家既要充分认识到它的艰巨性、复杂性,又要依据国际法充分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分担保护和救助难民的责任,并不断探求最有效、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难民问题。

三、部分国家对难民问题的救济政策

近日,欧洲移民危机持续在发生,有媒体称,欧洲正面临着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移民危机。目前有两万七千余人抵达欧洲,希望寻求庇护。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14年全年的总和。更令人发指的事,在奥地利的货车里发现的七十多具的尸体也绝大多数是来自叙利亚,阿富汗等战乱国家的难民。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是25年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此外,叙利亚国内还有760万人流离失所[6]。尽管英法等国对这场危机的解释是一些非洲国家的穷人想来欧洲寻求更好的工作和收入,但许多评论认为,欧洲今日的危机反映了欧洲政治上的重大失败,是欧洲政客们“自己砸自己的脚”所造成的:因为如果当年欧洲等国不帮助美国去趟中东国家的浑水,不去参与利比亚,和叙利亚的行动,那么也许这些国家的人民不会因饱受战乱之苦而远走它乡了。

遗憾的是,今天欧洲的多数国家都采取了非常消极和抵制的态度,比如匈牙利在其与塞尔维亚的边境设立重重关卡,试图拦截这些非法移民进入欧洲的通道。匈牙利总理甚至认为这些移民会威胁匈牙利的生存。英国当局也试图控制移民的数量,并表示会坚决把这些逃往英国的人遣送回国,因为他们认为移民会拉垮他们的经济,增加失业率,扰乱当地的治安等等。但实际上他们的做法只会恶化当前的危机,使得偷渡,人口贩卖等问题变得愈发猖獗,其手段更加隐蔽和恶劣。这些蛇头通常会收取大量的钱,而只提供一只毫无安全保障的充气船,今年就有上千人因此丧生在地中海。大家应该还记得叙利亚溺亡男孩,看的人触目惊心,相信同样遭遇的人还有很多,反观国际,如果欧盟内部能够积极应对这场移民的危机,并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施救方案,这些那么移民非但不会给国家带来很多的负面的影响,反而会提升其经济的活力,并赢得世界的声誉。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废除欧洲人口自由流通不是解决当前(移民)危机的唯一方式,欧洲各国应当为这些寻求庇护的人们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欧盟成立的基石。

四、中国的立场与实践

这让我想起了在七十多年前的上海,当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拒绝接纳犹太人的情况下,上海用它的善良和包容的胸怀接纳了来自纳粹蹂躏下的犹太难民,成就了历史的一段佳话。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多年前,上海接受了约两万

6、国际时事新京报 [微博] 2015-08-29 03:17 https://www.docsj.com/doc/d92398979.html,/a/20150829/004469.htm 2016.5.4访问

多的犹太难民,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所接纳的犹太难民总和,成了当时许多犹太人的一条“诺亚方舟”。尽管当时的中国也处在风雨飘摇的境地,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得也并不是很好,而且中国和犹太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鸿沟。但是上海的人民依旧用最友好和包容的态度对待这批被纳粹驱逐和折磨的犹太难民。据有些老人回忆,当时与隔离区犹太人杂居的上海下层民众友好而善良,他们让出房间安置犹太难民居住,帮助他们寻找临时工作,借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具,霍山路小学接收犹太难民儿童进校读书等。在"犹太国际委员会"、"联合国难民救济所"等各种救济社团的协助下,犹太难民们在虹口有了栖身之地,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学校、交响乐团、饭店、宗教场所和商业活动。这些犹太人大多有一技之长,律师、医生、工程师、教师、各种手艺师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充分显示了犹太民族"适者生存"的优点。他们开设的小型服装、面包、冷饮、旧货业等商店,经营得还不错。如今,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的这段往事成了历史的一段佳话,帮助上海和中国获得世界的肯定和认同。前以色列总理拉宾,1993年访华前曾提出来上海参观位于华德路(今长阳路)62号的摩西会堂,该会堂二战期间曾是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而拉宾的父母就埋在该小教堂附近的霍山路公园内。拉宾参观后留言:"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拯救了千万犹太人民,我谨以以色列政府的名义表示感谢!" 克林顿访华前也提出参观摩西会堂,舆论认为此举是"为了博取美国犹太势力的好感"。

由此可见如果欧洲各国如能暂时放下眼前的得失,从长计议,那么是可以化危机为机遇的。因为这些移民绝大多数是有劳动能力的青年,其中不乏有技能的人,如果能给予这些人以机遇,那么他们并将会用感激的心情努力地工作,从而改善欧洲国家及其他国家老龄化的问题。反之,不断地对这些难民围追堵截,只会加速恶化今天欧洲的移民危机。

总结

纵使难民历经重重磨难站在了欧洲的土地上,但是他们面对的困难才刚刚开始而已。由于难民的不断涌入,对原来欧洲各国已经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对经济方面造成巨大压力,使得与这些难民国有边境接壤的国家不堪重负,欧洲多国纷纷对边境进行管控,但也难以遏制难民潮。难民问题已经严重威胁整个欧洲的经济、社会状况和地区安全局势。当前,且不说难民人权得不到保障,就连最基本的生存权、生命权都无法得到保护,那么每天都能见到难民的尸体也就不

显得多么惊悚与夸张了。

自古以来国际社会都一直在提倡“人人平等”,不论是平民还是难民“每个人都享有基本人权”。《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是国际难民保护的基础性法律文件。《世界人权宣言》第14条规定:“人人有权在其他国家寻求和接受庇护以避免迫害”;《联合国宪章》第1条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7条规定:“没有人有义务遭受诸如严厉的刑罚、身体暴力、人格遭受践踏和屈辱等不公平待遇。”这些法律文件所保障的基本人权,为难民的基本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依据“国际人权宪章”,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保护难民,保障难民的生存权、人身自由安全权等基本人权。

总之,我们应该看到,只要有战争、宗教冲突、民族矛盾、恐怖活动等不稳定因素的存在,那么难民问题就会一直存在。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利比亚、叙利亚等国战乱频繁,使得难民危机日趋复杂,难民问题短期内不会底根除,难民保护仍任重道远。所以,欧盟及有关国家既要充分认识到它的艰巨性、复杂性,又要依据国际法充分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分担保护和救助难民的责任,并不断探求最有效、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难民问题。我们一定要坚决抵制战争的再次发生,因为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和损失是无法预计的,多一次战争就多无数个难民,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要拒绝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这是野蛮人的做法,我们应该通过文明友好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这不仅是保护国家保护公民,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进步和跨越,我们都是这个地球的主人,没有人有权力剥夺别人的生命和自由,欺负弱者的人并不是英雄,欺凌弱国的国家更不是强国,征服其他国家靠的是科技与成就,那才是强者风范,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推崇和平的今天,各国应以减少难民数量为目标,一起打造一个和谐安定幸福快乐的国际社会,这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兄弟姐妹,而不是仇人,应该共同来面对,解决难题。

参考文献

[1]梁淑英.国际难民法[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谭桂华.突围世界难民之困[N].中国扶贫,2011(125).

[3]郭会杰.当代国际难民问题研究[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08.

[4]潘光,汪舒明.离散与避难:犹太民族难以忘怀的历史[M].时事出版社,2013

[5]潘光.犹太人不忘救助情[N].人民日报,2013.

[6]刘国福.中国难民法[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7]潘光.来华犹太人为何而来[N].世界知识,2013(6)

[8]联合国难民署《难民》 [N]2001(123)

[9]欧盟难民政策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10]东南亚的难民[M].法兰西文献出版社,1984

谢辞

感谢老师的指点和辛苦付出,虽然论文很复杂,很费时间,也曾抱怨,但想到大学生涯即将结束,这将是最后一份工作,心中感慨万千,校园时光还历历在目,转眼

就将各奔东西,在此要感谢所有老师的耐心栽培与鼓励,你们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方的路,不管未来在哪里,希望能多回母校看看,这永远都是我们的家。

2016.4.13

人民币可兑换问题的国际法视角.docx

人民币可兑换问题的国际法视角 一、货币兑换的相关法律概念 有关货币兑换的法律规定在诸多国际条约中都有涉及,比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以下简称“基金协定”)、经合组织颁布的《资本流通自由化守则》、国际开发协会章程等。基金协定相对比较重要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为全球性组织,成员国众多,规则适用范围广泛。并且很多其他规则也会引用基金协定。因此笔者根据基金协定对货币自由兑换进行定义。货币自由兑换是货币发行国允许本国货币持有人将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并不限制地用于对外支付与转移。最开始的基金协定第十九条规定,自由兑换货币指的是不接受第十四条过渡安排的成员国的货币或者基金认定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非成员国货币。第十四条过渡安排指的是成员国可以限制对货币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基金协定的第八条规定成员国应当取消货币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不接受十四条意味着自愿受第八条的约束,因此按照之前的基金协定,自由兑换货币指的允许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的货币。即只要各国允许货币经常项目下的兑换,即使不承认资本项目下的兑换,该国的货币也属于自由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虽然基金协定后来进行了修改,取消了第十九条,但是因为第八条以及十四条继续存在,因此该自由兑换货币的概念也在事实上存在。成员国接受第八条限制并不意味着不能对货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进行限制。经过基金批准之后,各成员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基金协定实际上强调的是经过基金组织同意的限制。基金协定鼓励货币的

兑换是为了修补混乱的国际货币秩序。二战前各个国家展开贸易大战,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竞争性货币贬值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二战中获胜的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大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本质是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和黄金,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系统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维护有序的成员国之间交换安排,以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国际汇率的稳定;保证一定条件下适当的担保,基金提供成员临时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损害国家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等;协助会员国建立正常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等;基金协定虽然鼓励货币兑换但对其做出相对宽松规定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资本的流动难以短期内实现,当时各国主张对货币资本项下的兑换进行限制,如同美国财政部所言“二三十年代历史表明,很多国家无法承担将大量本国货币兑换成黄金和资本逃避的风险。事实证明,国家的黄金以及外汇储备应当主要为了经常项目而进行。”国家没有能力接受非由于国内需求而流入的资本,担心这些游资的流入所产生的风险。这些担心也充分的反映在《基金协定》中,允许不接受货币的经常项目下的兑换,即使接受也允许在基金组织的同意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对于资本项下的兑换不进行规定。外汇管制是货币兑换的对立面,外汇管制越松,货币兑换程度越高。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过程同时就是逐步解除外汇管制的过程。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外汇管制可分为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管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感想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感想 我通过半个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我对它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更真实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不但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这也使得它必定会随社会的变化和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因为它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检验于实践。正是这种深深扎根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性质,它才得以成为最受人们认可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可以说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个相对的真理。 唯物主义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而实践于社会的概念是它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的哲学原理。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它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与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又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形成的结构组成的纽带。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永远与社会实践亦步亦趋地一同进步着。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唯物辩证法认为:

国际法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1.中国第一本全面介绍国际法的著作是美国国际法学家惠顿的()的中文本。 A. 《万国公法》 B. 《各国律例》 C.《战争与和平法》 D. 《国际法原理》 2.近代国际法形成的形成的标志是()。 A. 法国大革命 B. 《战争与和平法》 C. 威斯特伐里亚公会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的决定,批准和废除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外交部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首次使用国际法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 格老秀斯 B. 边沁 C. 凯尔森 D. 卡尔沃 5.下列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国际法就是指国际条约 B.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领陆范围内适用的法律 C.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 D.国内法是国际法的渊源 E.国内法的一切规范性文件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6.将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归结为“国家同意”的学派是()。 A. 自然法学派 B. 实在法学派 C. 规范法学派 D. 社会连带法学派 7. 二战后,主要主持国际法编纂工作的是()。 A. 国际法研究院 B. 国际法协会 C. 联合国 D. 国际法委员会 8.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是指() A. 国际法基本原则 B. 国际法强行规范 C. 产生于一般法律意识的法律原则 D. 各国法律体系共有的原则 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见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B. 《中日联合声明》 C.《中美建交公报》 D. 万隆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 10. 下列()把国际法的效力的根据归结为人类良知。 A. 自然法学派 B. 规范法学派 C. 社会连带法学派 D. 政策定向学说 E. 权力政治学说 11.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内容。 12.什么是国际习惯,国际习惯如何证明? 13.如何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4.简述现代国际法发展的特点。 第二章国际法的主体 〔练习题〕 1. 下列不能成为国际法主体的是()。 A. 联合国 B.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C. 英伊石油公司 D. 欧盟 2.承认具有溯及力,对新国家的承认可追溯到其()。 A. 成立之时 B. 成为联合国成员国时 C. 与他国建交时 D. 缔结国际条约时 3. 在国家继承中,应该继承的条约有()。 A. 政治性条约 B. 共同防御协定 C. 边界制度条约 D. 友好条约4.当前国际实践中,多数国家在国家主权豁免问题上适用()原则。 A. 绝对豁免 B. 相对豁免 C. 有限豁免 D. 职能豁免 E. 完全豁免 5. 国际不当行为责任可因()而免除。 A. 联合国干预 B. 危难 C. 同意 D. 不可抗力 E. 自卫 6. 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 A. 独立权 B. 平等权 C. 自卫权 D. 管辖权 E. 战争权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解放前中国在外国的国家财产的继承采取的原则是()。 A. 一概继承 B. 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C. 只继承动产 D. 只继承不动产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 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究摘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历史中,妇女始终被当做男权制度化的附属品,男权意识象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妇女的精神与肉体。在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遭受重重阻力,发展非常缓慢。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的封建残余思想有所抬头,性别歧视在某些领域在加重,两性平等的认识被歪曲,女性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与误导,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表面上看,《伤逝》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女性地位的深刻认识,里面包含着鲁迅先生对妇女个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与反省,这对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伤逝;女性主义;男权思想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渐紧密,国外的各种文化思潮也进入中国,并对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学以及学科研究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尤为突出,其经历了一个从单纯的理论认知,到理论创建,最终在实践中逐渐中国本土文化的痛苦融合过程。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妇女始终被当做男权制度化的附属品,男权意识象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妇女的精神与肉体。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男权特征,成为女权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增加了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难度。 严重的男权思想,也使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存与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的产生巨大差异,并在叙事方式、文体特征、性别意识以及情感世界等,都形成独特的特质。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关注和发掘不够,这无疑限制女性文学的影响了,因此,需要逐步的加以解决。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九十年前,鲁迅就已经敏锐的认识到,女性的觉醒,不仅仅是依靠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与对自由的勇敢追求就能实现。《伤逝》表面上看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女性地位的认识,还有对妇女个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深入分析鲁迅对女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性别平等的解读,以及《伤逝》对近、现代中国女性爱情观、价值观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伤逝》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思想认识对和谐社会建设下中国女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四”时期,女权主义运动传入中国,为这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封建大国的妇女展示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但是,在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遭受重重阻力,发展非常缓慢。近百年来,中国的女性主义思维更注重于现实的需要与实际利益的争取,而很少从宏

自然辩证法答案

1、雅典时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就及其自然观意义? 重要成就1)米利都学派。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2)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世界本质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行服从数的和谐”,这一学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3).原子论思想。该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物质微粒,永恒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及其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所构成。4)亚里士多德学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a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b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c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自然观意义1)亚里斯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2)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3)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2、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库恩的视角中,“范式”则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起点,有了范式指导下的解决疑难活动,科学才开始发展。 2.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标准是理论的可检验度(可证伪度),在波普尔看来进步的理论就是可证伪度高的理论,也即“具有最大可能的经验内容的理论。在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有两种进步:(1)在常规科学时期,解谜能力是进步的标准。(2)科学革命的进步,也就是科学共同体“把范式转换看成进步 3.两种模式所强调的发展过程的重点不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范式论模式都强调了革命的作用,但波普尔似乎对科学发展中的量变重视不够,库恩在他的范式论模式中则强调了常规科学的发展作用,同时明显地突出了量变到质变之间的转化。波普尔突出了动态的进攻性的“证伪”,而库恩则动静结合,强调辩护性的“范式”。 3、试比较中国封建时代科学与古希腊科学的异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中国封建时代形成了实用科学技术体系;2. 大一统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3. 科学研究成果大多处在经验形态,理论知识相对不足;4. 科学研究受大一统的社会环境制约。 古希腊科学的特点: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_1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在特定时期和背景下,边界问题成为中印关系恶化的推动力和深化的巨大障碍。中印边界争端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1914年英属印度时期炮制的“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1]。因而,处理好同周边邻国的关系是现实的需要,而中印两国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无疑会为两国关系的和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一.中印边界问题的法律分析(一)传统边界線的含义中印传统边界线,即中印双方根据行政管辖所到的区域,依据自古以来的长期占有事实而确定的界线,而这类边界线是长期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又称历史边界线。中印双方都承认传统边界线,但对传统线的具体位置认识不同,因此出现了争议地区,产生了边界问题。传统线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之间的领土主要由门隅、珞渝和下察隅三个地区组成。而早在唐代吐蕃王朝统一西藏时,门隅、珞渝和察隅已属西藏管辖。[2](二)“麦克马洪线”的违法性确立国家边界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历史形成习惯边界,并且得到相关国家的默示承认;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相邻国家边界条约来确定边界。表面上看,“麦克马洪线”是通过条约来划定的,但是,“麦克马洪线”的划定却并不符合国际法上的惯例。在西姆拉会议中,麦克马洪令贝利秘密潜入西藏境内,以便提供资料供他划出中印边界。然后麦克马洪以贝利的非法勘察资料为

依据,单方在“比例尺为一英寸等于八英里的地图上”画出了这条“麦克马洪线”。而且“‘麦克马洪线’本身从来没有经过中国代表讨论”[3] 就被麦克马洪塞进了西姆拉草案的附图。可见,“麦克马洪线”的出台没有定界和标界的过程,完全是麦克马洪的单方行为。二.中印边界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前景(一)国际法方面的设想布朗利说“领土所有权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相对的”。奥本海国际法也指出:“但在实践中,主权有时是分割的。…第一个或许是唯一的真正例外是所谓共管”。地有人将共管称为“共同主权”。'那么,对门隅地区,印方称达旺(门隅的首府)处于连接印度东北部与母体的狭长地带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排除其担忧,可规定在这一地区双方均不驻军,禁止军事进入,这样就保证了印度的安全利益不受威胁。(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主权是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属性,即在国内是最高的,在国外是独立的”。领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也是一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主权与领土是不可分的。1993 年9 月中印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只有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解决边界问题,落实这一原则,才能促进中印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三)加强高层互访,为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稳固的政治平台与其他大国和周边国家的交往相比,中印两国交往还十分不够。就边界问题的协商也仅仅停留在原则的层面。中印两国需要高瞻远瞩,进一步推进两国高层互访,加强两国高级首脑往来,通过外交途径密切两国政治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论文 教学实践环节 论文题目: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成绩: 指导教师:

内容摘要:首先阐述对唯物辩证法的初步认识,说明唯物辩证法与实际的联系,粗略点出唯物辩证法的意义所在。其次阐述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进一步分析唯物辩证法,说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接着分析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联系,突出唯物辩证法可以让人们科学地认识与了解实际,促进发展。然后着重说明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核心内容,突出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地位。最后总结对唯物辩证法的分析。 关键词认识意义主客观辩证法的统一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对唯物辩证法的初步认识 所谓唯物,就是以实际为根本,以物质来决定意识。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出发点是我们实际中所存在的各种有形的事物。这些有形的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持续运动、变化的。恩格斯曾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消失。”唯物辩证法所要研究的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规律。 唯物辩证法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优秀遗产,特别是批判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的,后来又有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说明唯物辩证法是由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得来的。因而唯物辩证法可以充分的联系实际,以实际为根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做出理性的分析。 唯物辩证法既揭示了客观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中思维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客观辩证法独立于人的思维和意志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和发展。而主观辩证法以概念为基础,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虽然两者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可以充分说明唯物辩证法是理性、客观地分析实际的。 客观辩证法是对外部自然界的规律,而主观辩证法是对支配人类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恩格斯认为“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分开”,更进一步说明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统一存在的。既从实际出发,联系外部世界,又不脱离人的思维,以物质决定意识,然后意识反映物质,科学而又全面的认识实际。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能只看到物质的表面就做出判断,也不能单凭自己的感觉就有了结论。而唯物辩证法结合了客观辩证法对外部自然界的认识和主观辩证法对人类思维的解析,避免了杜林形而上学思想中将二者对立而陷入“唯心主义”沼泽的情况,真正做到了科学认识世界。 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的联系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的一个生动而具体的体现。它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精神,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体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完美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关于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知道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

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名利场》英语论文

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号: 论文(设计)题目: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名利场》 学院: XXX学院专业:英语教育班级: XXXX级英语教育X班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XXX 指导教师: XX 职称 XX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本论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入手,去解读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其中主要以小说的女主人公蓓基·夏泼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她对独立、平等、自由的追求,探究女性主义思想给女性带来的积极改变,从而鼓励现代女性自强、自立、自尊。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内容主要包括:著名小说《名利场》的基本情节介绍,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简单概括,历来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说明,《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夏泼对独立、平等、自由这些女性主义核心思想的追求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积极向上的女性主义思想给广大女性带来的重要启示。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通过对英国文学史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萨克雷这位著名作家以及他的成名作《名利场》,后来又观看了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我对这部“没有英雄的小说”以及里面特立独行的女主人公蓓基·夏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大家对这部经典小说的赏析多从女性主义及男权社会角度入手,因此本人决定以此作为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借助女性主义核心思想的关键词独立、平等、自由来分析蓓基·夏泼的积极一面,并启示当代女性应该如何追寻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 4、主要参考文献 Thackeray, W.M. Vanity Fair.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8. 王贵云,2009,谈《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积极一面。学院派批评,2009年第4期,第76-77页。 西蒙娜·德·波伏娃,1998,《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 张静,2011,寻找失落的自我-略论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存在主义女性观。 作家杂志,2011年第5期,第162-163页。等 教师: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年月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工程技术创新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工程技术创新 摘要:创新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决定着工程技术的成败,同时它也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而工程技术创新是工程创新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视角出发,并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相关案例,积极探索自然辩证法对工程技术创新的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工程技术创新自然辩证法方法论启示 工程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创造能够满足人类所需要的新存在物的实践活动。工程活动的灵魂在于创新。我国是一个工程大国,但不是一个工程强国,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工程创新。而工程技术创新是工程创新最为关键的因素,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因此,本文在自然辩证法的视角下,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相关案例,探索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原理指导工程技术创新,对于增强我国工程建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促进工程技术创新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通过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和它的历史以及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特殊的研究方法进行哲学概括,即间接地去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一般的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作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讲,它是自然界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化;从狭义上来讲,它是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另外,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为媒介,还包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辩证法及其发展规律学说的研究。 二.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进行创新思维,都在从事创新事业,并且创立了始终在指导着人们从事各个领域的创新活动的自然辩证法。从自然辩证法的功能来看,它既包含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

[网络战,国际法,视角]浅析国际法视角下的“网络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浅析国际法视角下的“网络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战的国际法概述 (一)网络战在国际法上的形式及定义 网络战属于一种新型的作战方式,目前,国际法还未对网络战的定义进行统一,由于网络战类型的发展较为迅速,其定义也在不断变化。 1、国际法上网络战的定义 网络战属于一种网络的攻防军事行动,主要是指利用相关技术来对敌方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打击及摧毁,但又不会影响自身的信息系统运行。社会在高速的发展,网络战当然也在不断的得到更新,其已经成为了杀伤力最大的一种作战形式,若网络战与火力战进行结合,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点,世界各国都在组建自己国家的网络战不低,增强自己国家的作战能力。在20世纪九十年代时,美国率先提出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并在一些军事行动中动用了此种技术,例如在对阿富汗进行打击时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目前,网络战在世界各国中均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应用。 2、国际法上网络战的形式 当今,全面的网络战中还没有在整个世界发生过,依照现有的理论和形式对网络作战进行分析,可将网络战划分为三种形式:(1)秘密行动。类似于间谍,网络作战中,秘密行动作战方式最为常见,目的是收集和窃取他国的资料;(2)小范围的网络战争。对敌方使用公开性的手段对其进行网络攻击,摧毁其网络信息系统,攻击的方面有很多,例如商业金融等,此种形式的破坏力相当于实际的活力战争所产生的经济破坏。(3)运用网络和实际结合的打击方式。如今,战争的手段不断像计算机和数据方面发展,并且在通常会议网络为作战基础,这也使得活力站进去了一个新的阶段。利用网络和火力的相结合,使得杀伤力最大化,从而摧毁敌方。网络战所攻击的目前涵盖了计算机、防空网以及雷达网等方面。在美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行动前,美军就利用网络攻击将伊拉克军队的防空系统摧毁,使其防空系统属于瘫痪状态,进而为美军的军事行动创造机会。同样,在美国对北约进行军事行动中,也是利用了网络作战的优势,利用计算机病毒对北约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使得北约的信息系统无法正确操作,进而为美国军事行动提供机会,以达到摧毁敌军的目的。 (二)国际法上网络战的主要特点 网络战与传统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特点上,如下: 1、即时性与非接触性 存在差别在传统的战争中,如若要开战,则能很明显的发现诸多迹象,例如军队调动以及火力集结等,而网络战就很难发现其开战前的相关准备,世界各国在各个时间内均有可能会受到其他国家的网络攻击,并且攻击者在发动进宫后会迅速的撤离,抹掉痕迹,很难被发现,网络作战的即时性在这点上得到了体现。传统的战争地点可能是在某个国家,也可能是

“难民潮”的国际法保护对策建议

“难民潮”的国际法保护对策建议 “难民潮”的国际法保护对策建议 局部地区形势的动荡、国家间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恐怖主义势力的肆意横生,使得难民问题在新世纪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为了更好的顺应人道主义原则,推动公民基本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需要通过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加强对难民问题的重视,通过国际人权组织和各个主权国家的利益让渡,实现难民问题的妥善解决和国际人权事业的稳步推进。 一、立法建议 (一)健全难民保护国际公约制度 国际社会应加强对国际公约中难民基本权益维护和保障的法律规定,不断完善国际法视野下,难民基本权益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首先,基于《非洲统一公约》和《卡塔赫纳宣言》的规定,对新国际形势下的难民定义进行重新界定。通过对难民事务中的难民“国籍”进行剔除,增加难民保护的实际范围,维护更多人群的生存发展权益。 其次,在程序规范方面,完善《难民地位甄别程序和标准手册》①相关规定,对难民的身份甄别和难民基本权益维护的程序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默认的国际惯例形式,不断增强对难民保护法律的可操作性。 (二)建立完善的难民国内法体系 各主权国家基于“求同存异、利益共生、人权互动”

的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各国国内立法之间的衔接沟通。国内法是对难民国际保护公约的具体化,是对难民事务处置中的相关规程予以实体性规范的补充。国家履行难民公约缔约国义务的途径就是通过国内法保护难民。因此,创设完善的难民国内法保护体系是妥善安置难民的必由之路。 二、实践对策 (一)完善国家间难民保护机制预案 对难民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基本人权的维护保障,需要主权国家间的通力协作。针对近年来边境难民潮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由收集整理国际难民组织和相邻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当加强国家间的难民预警机制建设,在周边国家发生重大的政治经济波动,存在难民潮爆发的潜在可能时,确保周边国家的应急预案能够及时启动,难民在突发情况下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主权国家通过对潜在的难民问题发展态势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物力,全力救助濒临生死绝境的难民。 其次,要不断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交流,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难民突发群体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现阶段,政治难民和战争难民已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许多主权国家已结合本国发展现状,通过立法对这两类难民的基本权利予以保障;而在应对经济难民和环境难民问题时,除了国际社会提供物质扶助的前提外,各主权国家也应积极维护本国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性,为难民基本人权保障提供相应的物质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 徐晨晖 SA15005028 [摘要]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坚持和发展的辩证法。它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三个层次。科学技术哲学从自然辩证法演化而来,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正确看待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区别;联系 目前国内理论界出现的片面强调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片面强调“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片面强调“和谐”而回避矛盾、否认“斗争”以至否认辩证法,甚至以“科学技术哲学”取代“自然辩证法”等现象,在本质上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不利,必须予以纠正。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两者有何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坚持和发展的辩证法。从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看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辩证法”——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其原意是指通过揭示和克服对方论辩中的矛盾而求得真理的方法,以后逐步演变成通过分析事物内在矛盾的变化和发展,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方法。“辩证法”在整个哲学史上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三种形态的辩证法,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在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其中的共同点,就是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也就是说,“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古代朴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印边界问题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在特定时期和背景下,边界问题成为中印关系恶化的推动力和深化的巨大障碍。中印边界争端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1914年英属印度时期炮制的“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1]。因而,处理好同周边邻国的关系是现实的需要,而中印两国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无疑会为两国关系的和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一.中印边界问题的法律分析 (一)传统边界線的含义 中印传统边界线,即中印双方根据行政管辖所到的区域,依据自古以来的长期占有事实而确定的界线,而这类边界线是长期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又称历史边界线。中印双方都承认传统边界线,但对传统线的具体位置认识不同,因本文由收集整理此出现了争议地区,产生了边界问题。传统线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之间的领土主要由门隅、珞渝和下察隅三个地区组成。而早在唐代吐蕃王朝统一西藏时,门隅、珞渝和察隅已属西藏管辖。[2] (二)“麦克马洪线”的违法性 确立国家边界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历史形成习惯边界,并且得到相关国家的默示承认;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相邻国家边界条约来确定

边界。表面上看,“麦克马洪线”是通过条约来划定的,但是,“麦克马洪线”的划定却并不符合国际法上的惯例。 在西姆拉会议中,麦克马洪令贝利秘密潜入西藏境内,以便提供资料供他划出中印边界。然后麦克马洪以贝利的非法勘察资料为依据,单方在“比例尺为一英寸等于八英里的地图上”画出了这条“麦克马洪线”。而且“‘麦克马洪线’本身从来没有经过中国代表讨论”[3] 就被麦克马洪塞进了西姆拉草案的附图。可见,“麦克马洪线”的出台没有定界和标界的过程,完全是麦克马洪的单方行为。 二.中印边界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前景 (一)国际法方面的设想 布朗利说“领土所有权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相对的”。奥本海国际法也指出:“但在实践中,主权有时是分割的。…第一个或许是唯一的真正例外是所谓共管”。地有人将共管称为“共同主权”。'那么,对门隅地区,印方称达旺(门隅的首府)处于连接印度东北部与母体的狭长地带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排除其担忧,可规定在这一地区双方均不驻军,禁止军事进入,这样就保证了印度的安全利益不受威胁。 (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主权是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属性,即在国内是最高的,在国外是独立的”。领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也是一国

O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O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8.O1[2012· 全国卷] 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 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 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 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 多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8.C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等。通过物联网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 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也深刻地说明 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并使这种联系带有“人化”的特点。 但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为根本前提的,绝不是凭主观愿望创造的结果,因此也就不 具有主观性。①③排除。 33.O1[2012· 广东卷] “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 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 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系统优化的方法 33.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系统优化的方法。 材料中强调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 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30.O1[2012· 江苏卷] 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 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30.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是人为的联系,是客观存在 着的,说明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故选 D,B 不选。题干强调的是客观性,而不是普遍性、多样性, A、C 不选。
1 / 17

国际法和国际热点问题 提纲

国际法和国际热点问题 提纲 1.丁韪良是第一次正式地、全面地把西方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来的外国人。 2. 主张国家的国际法主体资格不取决于任何其他国家的承认,这种学说称为宣告说。 3.南森护照——颁发“南森护照”的目的是使难民具有旅行证件,从而使其可以尽快前往第三国,在1922年由国际联盟首任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弗里德约夫·南森首创,并以国际联盟名义颁发。 4. 引渡的罪名特定原则是指请求引渡国只能以请求引渡时的特定罪名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审判和处罚 5.外交职员:广义的外交职员(即通常所说的外交官)包括馆长、武官、参赞、秘书、随员。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6. 国际不当行为责任:国家违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而要承担的国际法律责任。 国际法规定的战俘待遇:战俘不应受侮辱、虐待、报复和杀害;战俘的衣、食、住应能维持在保持其健康的水平;医疗应有保障;战俘的宗教信仰应受尊重;战俘保有其被俘时的衣、物、财产和民事权利;战俘应被允许和家庭通信;战俘拘留所应设在比较安全的地方;战事停止后战俘应立即释放和遣返 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制度,包括:禁止在国际关系上使用武力或武力的威胁;允许受到侵略的国家进行单独或集体自卫;授权安全理事会对侵略行为采取强制执行行动。

国际组织的常设机构及其各自的职能: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决策。理事会,最高执行机关,负责执行大会的决策。秘书处:日常行政事务的处理。 联合国专门机构:自身是独立的国际组织。在长期的运行中和联合国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业务和法律联系。诸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 中国认为人权不但是个体权利、政治权利而且还有集体权利、经济权利(更强调集体权利);认为人权领域的迫切问题是解决西方的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贫困与发展问题;人权是一个历史范畴,必须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世界上不存在统一的人权标准,更坚决反对把西方的标准作为统一标准。可以联系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人权领域的具体进步作为论据。 国际刑事责任制度是一种国际法律责任的新形式。由于国家的职能都是通过政府首脑和工作人员的行为来实现的,而国家又是抽象实体,刑罚不能施于国家,但能施于代表国家的个人,所以代表国家制定和实行政策的个人应负国际刑事责任。这种责任制度的规定始于一次大战后,真正实践和发展是在二次大战后对战犯的审判活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 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973年——1982年,是一次所有主权国家参加的全权外交代表会议,此外还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成员参加,一共有168个国家或组织参加了会议。也是迄今为止联合国召开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立法会议。)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2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 3 浅析电影《我是山姆》中的反智主义 4 汉语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探微 5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6 浅谈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猫形象 7 Creative Treason i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8 哈代的女性观在苔丝中的反映 9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成语翻译初探 10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 11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12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13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14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5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16 浅谈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 17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18 充满爱与美的唯美世界——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张研究 19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数字成语英译策略研究 20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21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22 A Lost New Woman in Patriarchal Society–Esther Greenwood’s Madness in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 23 法语给英语带来的影响 24 思维对汉英句子结构的影响---以《飞蛾之死》及其译文为例 25 论现实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 26 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功能及应用 27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28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 29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30 ESA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31 浅析《茶花女》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爱情追求的道德障碍 32 国际商务谈判中礼貌策略研究 33 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 34 英汉语广告的词汇比较研究 35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36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37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8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 39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