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法国捍卫文化多样性

法国捍卫文化多样性

法国捍卫文化多样性
法国捍卫文化多样性

从“文化例外”的口号转为“文化多样性”口号,从贸易领域转到外交领域,从市场之争提升到价值观之争……当多数国家还没有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危险时,法国已大胆站出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坚持着一场韧性的战斗:为捍卫文化多样性而战。在这场战斗中,法国上下同仇敌忾,齐声讨伐文化多样性的敌人——文化单一化和文化产品标准化。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法国与加拿大联合提议,就文化多样性起草一个国际公约。该提议得到60多个会员国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秘书长松蒲晃一朗已经启动公约的起草工作,估计2005年可能拿出草案文本。它标志着捍卫文化多样性的战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贸易自由化原则不适用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法国捍卫文化多样性的战斗经历了口号的变化、战场的转移和内涵变化的过程,即从“文化例外”的口号转为“文化多样性”口号,从贸易领域转到外交领域,从市场之争提升到价值观之争。

这场战斗的直接起因是美国影视产品的“入侵”。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影视产品以其雄厚的生产实力、庞大的资金投入、高科技的制作手段以及有效的发行网,挟全球化大潮之势席卷欧洲。以电影市场为例,美国片占了法国电影市场的60%。在一些欧洲国家,美国片甚至占领了80—90%的市场,本土电影溃不成军。

法国是电影的故乡。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化进程滞后,也由于对本国文化的某些不恰当的自负,法国对竞争对手鲜有研究。直到美国片长驱直入。有人把这场冲击喻为“铁罐”撞击“陶罐”。法国先是被撞晕了,继而奋起反抗。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在文化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侵略”和“反侵略”成为美法关系的一道风景线。1993年,在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的开放服务市场的谈判中,美国坚持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纳入自由贸易范畴,引起法国的反对。当时的总统密特朗和总理巴拉迪尔一起赴会,和美国代表唇枪舌剑,正面交锋。在这场谈判中,法国首次提出了“文化例外”的主张。其论点是:文化产品不是普通商品,它既有商品的属性,又有精神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的内涵。文化不能屈从于商业,贸易自由化原则不适用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所以,应该将它们从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中排除。战后,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下属的“支持电影基金会”规定,必须将票房收入、电视和录像带方面的广告收入按一定的比例上缴基金会。法国1/3的电影依赖这一基金拍成。欧洲也在法国推动下从1989年起实行“无国界电视”指令,规定欧共体国家的电视屏幕上,必须保证60%的时间播放欧洲节目。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主张“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势力强大,“文化例外”未获通过。但是,欧共体以整体名义拒绝美国文化产品自由进入,拒绝让它们享受“国民待遇”,法国算是“取得了一半的胜利”。当多数国家还没有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危险时,法国有胆量站出来,率先把“文化例外”概念引进国际关系,在贸易领域争取其正当性和合法性,这表明了法国在文化问题上目光敏锐。

与美国在“文化例外”上的斗争日趋激化

乌拉圭回合后,法国继续争取“文化例外”的合法性。1998年12月,在经合组织“多边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它反对投资的过度自由化和随意性。1999年西雅图世贸大会上,在新的视听产品领域和服务领域,如网络服务、电子商务等,美国与法国关于开放与反开放的斗争进一步激化。

这场挑战首先是经济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开作时间的减少,退休年龄的降低等原因,使人们有使多的时间从事文化娱乐活动,这就为文化

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娱乐业的销售额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增长。美国的影视产品出口已成为仅次于航空业的出口支柱产业。美国是移民国家,多文化共存是美国的鲜明特点。但是,在美国领导人看来,“文化例外”与多文化共存没有关系,起作用的是市场逻辑,全世界都应该遵守贸易自由化原则。在西雅图会议上,美国就“文化例外”问题发表公告说:“这个主张忽视了一个事实:其他服务部门也在完成一定的社会目标,也具有自己的特定性质。”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如今美国社会的许多为欧洲人所讨厌的特点——包括缺乏一种“厚重”文化——其实是所有后工业社会在21世纪将会遇到的变化。总之,美国认为文化没有例外!

这场挑战也是价值观的挑战。美国深知自己的优势所在,它就是要通过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输出美国文化和美国思想。而挟全球化大潮而来的文化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思想和美国价值的载体。

强势文化汹汹而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的语言被说得越来越少,他们的历史正在被遗忘,他们的文化走向衰弱。不仅弱势文化国家,连法国这样的文化大国也感到了危机。200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称:“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报告还指出:“必须扶持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让它们同外国文化并驾齐驱。”2001年,法国总统希拉克不指名地告诫美国说:“每一种文化都有颠峰期,也有低潮期,无论哪种文化都应该被保留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中。当一种文化向外推进时,推进者应该扪心自问:是否应当将强势文化强加于人?”

把“文化例外”之战提升为争取文化多样性之战

人类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尊重其他文化,是人类伦理的核心支柱之一,其含义是尊重文化最根本的异质性,尊重身份特征的差异。身份特征是由语言、文化、哲学、习俗、信仰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它是特定人群在其整体的、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这一人群区别于另一人群的标志,是人的社会“遗传基因”。所以说,语言的未来,文化的未来,关系到特定人群身份的未来。丧失了身份特征的人们,就丧失了“我之所以为我”的根据,也丧失了存在的理由。

经过近10年的实践与思考,法国决定把争取“文化例外”之战提升为争取文化多样性之战;决定摆脱在世贸组织内同美国无休无止的争论,走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讲坛,到这个更适宜弘扬文化多样性原则的机构,为文化产品争一个合法的身份地位;同时团结所有受到文化全球化威胁的国家,争取它们应有的文化生存权、传播权。文化多样性就这样成为法国的战略选择,成为其多边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2000年起,法国每年在凡尔赛宫举办“文化多样性论坛”,邀请各国政界、文化界人士参加,想把它办成可与达沃斯经济论坛相媲美的文化论坛。

法国还认为,应该签署一个《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使之具有国际法地位,可对违反多样性原则的行为实施制裁。这个公约还应纳入联合国《人权宣言》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公约》这两个公约的框架内。

进入新世纪以来,法国领导人在多种高峰会议上,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原则:一、文化创造具有的特殊性,文化产品不是一般意义的商品:二、所有的文化享有同等尊严,享有通过表达和传播得到表现的权利;三、每个国家有权自主地决定文化政策,有权通过必要的公共政策,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和语言遗产;四、文化多样性既体现为保护和发展自己文化,也体现为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开放。

原则一经确定,法国就在国际上争取理解和支持:欧盟、法语国家、其他文化大国……美国在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后之后,于2003年重返该机构。甫一

返回,就遭遇法加联合提案。美国不赞成,《公约》通过了也不会遵守。但是,这不妨碍文化多样性原则得到国际性的认同和支持。

作为文化大国的总统,希拉克不遗余力倡导文化多样性原则。他对东方文化的推崇,不仅是出于个人爱好,更是为了身体力行实践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教科文组织启动《公约》起草工作后,他欣喜地说,一旦有了《公约》,为自己身份特证而担心的人民,将更自信地向其他文化开放,各国人民和谐相处也有了新的保障。

我眼中的法国文化四年级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法国文化四年级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法国文化四年级作文400字 在我眼中,法国的景观是最美的。在晚上,晚上的首都巴黎是五彩缤纷的,巴黎被称为“浪漫之城”,主要是因为巴黎很美丽。 今天我主要来谈谈法国的景观,先说埃菲尔铁塔吧!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天天屹立在巴黎的市中心塞拉河畔一带见证着巴黎日月如梭的发展,它以自身超高的高度(300米)与内设的豪华餐厅等奢侈建设而闻名世界,它是见证巴黎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其实凯旋门也毫不逊色于埃菲尔铁塔,只是名气小了一点,它同样也很重要,当然咯,它也在巴黎。在法国,举行任何的仪式都需要经过凯旋门,所以也是较为具有代表性的。 介绍完了这么多法国风景,也该介绍一下介绍一下法国的名人了,其中你肯定会想到浪漫主义家雨果吧?它可是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的人呢,他有许多着作,在文学界中获得了很高的名誉,如《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等,是一名伟大的作家。 从这两个板块中,我知道了法国是出过很多高

大而又雄伟的建筑的,这些建筑历史悠久,这是法国文化的见证,的传承。雨果也是法国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史上已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法国虽小,但早就已成世界其中一大国,在电视中我们常常听到“法国”这两个字,那是拿破仑的家乡,那是一个文化古都。 四年级:彭翌博2 我眼中的法国文化四年级作文400字 在我眼中,法国的景观是最美的。在晚上,晚上的首都巴黎是五彩缤纷的,巴黎被称为“浪漫之城”,主要是因为巴黎很美丽。 今天我主要来谈谈法国的景观,先说埃菲尔铁塔吧!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天天屹立在巴黎的市中心塞拉河畔一带见证着巴黎日月如梭的发展,它以自身超高的高度(300米)与内设的豪华餐厅等奢侈建设而闻名世界,它是见证巴黎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其实凯旋门也毫不逊色于埃菲尔铁塔,只是名气小了一点,它同样也很重要,当然咯,它也在巴黎。在法国,举行任何的仪

中国与法国的设计风格对比

日本的设计与中国的设计 姓名:王曼莉学号:1100420614 指导老师:郭菲 日本的设计风格在世界上是有独特魅力的,无论在平面设计还是在工业设计上都是佼佼者。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东方式的抽象。日本人是大和民族,大和民族是个忧患意识非常深重的民族。 北欧人认为设计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美国人以之为赚钱的工具,日本人则认为设计是民族生存的手段。日本的传统中有两个因素使它的设计没走弯路:一个是少而精的简约风格,另一个是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体系,这令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从德国引入的“模数”概念。 在平面设计上日本散发出了独特的魅力。佐藤晃一就是双脚踏在日本文化的延长线上,继田中一光等老一代平面设计师之后走上设计舞台的新一代平面设计师。 日本设计师善于和国家的文化相结合,许多的设计表现有很多跳跃的地方,比如日本的一种短诗——俳句、语法、字句、节奏凝练而跳跃的含蓄,在没有着笔的空白处,会感到非常的魅力。那是纯日本、纯感性的世界,这种超越理智的艺术世界,无疑是直接继承了王朝文学的精神。设计师使用的语言、节奏和设计师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章法节奏,应该是一致的,佐藤晃一也不例外,他的作品是用纯净的日本语法节奏构成的,没有那种努力而不通脱的翻译文本的腔调,西洋设计语法底子深藏不露。 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同时也是跟日本的经济分不开的。日本很多自称为大和民族的“本土文化”其实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对于中国风格,在我的理解,中国风格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并适应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方向的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而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的体制和环境,是塑造中国风格的关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挖掘的内容非常多,但遗憾的是,现在在市场看到的只是部分在设计中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闪现,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中国风格。最近几年,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这些领域,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是一个重要课题。而中国元素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因为过于共性化而导致缺乏个性。例如,一想到中国元素就是大红灯笼、京剧脸谱、龙、旗袍、中国功夫、中国红。而事实上中国元素远不止这些,其内涵非常深厚和宽泛,表现形式也并不局限在具体的符号上。 中国元素在设计过程中不必刻意强调,尤其不能本末倒置,为了“符号”而“符号”,去贴标签。有些符号可以使用,但不要牵强附会。中国元素”或民族特色”是不能刻意追求,甚至硬贴在产品的外观上的,它应当是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 而中国当代的设计为什么还不及日本呢? 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法国的主要节日

法国的主要节日 法国的节日有很多,有传统节日,有宗教节日等。现作一下简要介绍: 圣诞节(No?l) 相传,被视为“圣父”的上帝之子耶稣生于12月25日,基督教徒为了纪念这位“圣子”的诞生,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在法国,按规定全国从12月25日起放假两天,但事实上,如同大多数欧美国家一样,从12月24日开始,节日的庆祝活动就达到了高潮,全国停工停产,学校里也从不在这一天给学生安排课程,加上周末及随之而至的元旦,假期可达10天左右。圣诞节是法国最为重大的宗教节日之一。节日前夕,亲朋好友之间还要互相寄赠圣诞贺卡,以表节日的祝贺和问候。如同我国的春节一样,法国的圣诞节是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节日前,身在异地的人们纷纷赶回家里过节。要说圣诞节最为快乐的,还是孩子们。12月24日晚上11点左右,天真的孩子们满怀希望地将新袜子放到壁炉前,等待着“圣诞老人”将礼物放到袜子里或是圣诞树下。 复活节(Paques) 复活节(les Paques)亦称“耶酥复活瞻礼”,或“主复活节”。是为纪念耶酥复活的节日。3,4月间的复活节节期不固定,随春分月圆的变化而变化,为每年春分(3月20日或21日)那个月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介于3月22日及4月25日之间,次日星期一放假。 复活节的主要特征是复活节彩蛋。

圣灵降临节(Pentec?te) 亦译“圣神降临瞻礼”,基督教重大节日之一。教会规定每年复活节后第50日为“圣灵降临节”(la Pentec?te) ,又称“五旬节”(犹太人的)。圣灵降临节为复活节后第七个星期日,该节法国放假两天。 元旦(Jour de l'An) 1月1日——元旦 耶稣升天节(Ascension) 又叫“耶稣升天瞻礼”或“主升天节”,是基督教纪念耶酥“升天”的节日。复活节后第40日(5月1日和6月4日之间)定为“耶稣升天节”。这个节日大多是在星期四,法国人放假一天。 国庆节(Fête Nationale) 7月14日为法国的国庆节。7月14日这天,全国放假一天。为庆祝国庆节,每年都要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举行大规模的阅兵仪式。 圣母领报节 亦称“圣母领报瞻礼”,基督教节日之一。教会在规定了圣诞节的日期后,又将此节定于圣诞节前9个月的3月25日举行。 五一国际劳动节(Fête du Travail)

细说欧洲各国文化差异

细说欧洲国家的文化差异 我们华人移民到欧洲,对于人家的风俗习惯与禁忌最好是应该了解一些的,这样在交往的过程中就会占据主动。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民俗文文化也各有各的禁忌。” 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详细说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欧洲国家有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许多忌讳。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于基督教传说;西方许多国家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在国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另外,在我国分被认为代表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范冰冰)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忌用之列,被分别视为蠢笨(英国)、淫妇(英、法国)和蠢汉(法国)的代称。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欧洲各国都拥有许多各自的特点。以下是欧洲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 法国在博物馆和教堂不要用带有闪光灯的相机拍照。女士优先的礼仪起源于法国,旅行中要注意为女性让道、开门、让座,上下车让女性先行。巴黎女子很少穿牛仔裤,大多数巴黎女郎的上班裤装都是宽松有致的,她们排斥紧绷在腿上的裤子,认为破坏秀腿那纯洁细腻的美。 德国在德国用餐,不要用吃鱼的刀叉来吃肉。如果同时要饮用啤酒和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在自助餐的发明国里吃自助,尤其注意不要在食盘中堆积过多的食物。(迪士尼趣闻)德国人守纪律,讲整洁;守时间,喜清静;待人诚恳,注重礼仪。 瑞士与瑞士人共餐,通常在开始时互相敬酒一次,之后则不需频频敬酒,各自随意饮用即可。用餐过程中,不宜直接用嘴去吹凉过热、过烫的菜肴或汤,更不能在咀嚼食物、使用餐具时发出声。

英国英国人最忌讳别人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就连他家的家具值多少钱也不该问的,这些都是他个人生活的秘密,决不允许别人过问。在英国,请千万记住不能像国内一样,问人家“你去哪儿”,“吃饭了吗?”等问题,他们讨厌别人过问他们的个人生活。并且英国人,凡事都须循规蹈矩,他们的汽车行使方向和欧洲其他国家正好相反。在英国旅游,切记不要当众打喷嚏,翘二郎腿;不要从梯子下面走过,或在屋子里撑伞。在谈话时,不要以皇室的家事作为笑料。 西班牙女同胞上街需要戴耳环,若没有戴耳环,则就像一个正常人没有穿衣服一样,被人笑话(欧洲人用香水)。西班牙人强调个人信誉,宁愿受点损失也不愿公开承认失误。如果无意中帮助了他们而使他们免受损失,那么你便永久地赢得了友谊和信任。 匈牙利不论住店还是用餐,千万别弄碎玻璃器皿,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交逆运的先兆,将成不受欢迎的人。匈牙利人,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许摆放禽类制成的菜肴,认为那样的话,好运会随禽类飞走。 荷兰荷兰人,曾是欧洲最正统的民族,爱清洁、讲秩序、做生意时希望你在到达荷兰前就事先约定。性格坦率,开诚布公。爬楼梯或搭升降电扶梯的时候,女性通常跟在男性的后面。 俄罗斯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拜访俄罗斯人时,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在数目方面,俄罗斯人最偏爱7 ,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 与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俄罗斯人非常崇拜盐和马,主张“左主凶,右主吉”。 葡萄牙葡萄牙人重视礼节,通常在礼貌性寒暄之后都会互相交换名片,但不太守时. 与葡萄牙人洽谈生意,勿让葡萄牙友人有被推销产品的压力。通常葡萄牙人喜欢在旧式、气氛庄严、亲切的咖啡屋洽谈生意,花费不多但效果好。葡萄牙人,很像希腊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比较研究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比较研究 【摘要】:法国电影新浪潮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术至六十年代初在法国兴起的一场电影革新运动,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旗帜性的影响。它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是引起了人们对电影作品个人风格的注重,形成了导演中心的观念;二是在风格的旗帜下,一个以打破传统电影观念为标榜的青年电影创作群体的涌现,为世界电影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创新运动勇开先河。在从1959年到1962年的短短四年间,最为令人瞩目的是大约有200多位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洪流,淹没了日趋没落的法国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新浪潮”所提出的“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片的制作者”的“作者电影”电影观念以及摄制班子不臃肿、在实景中拍摄、不拘泥于过分僵化的专业规则等解放思想的作法不但创造了法国乃至欧洲电影史,也深深影响了包括新德国电影、新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第五代和新生代在内的至今数十年的世界电影的创作轨迹。现时的中国电影新生代青年导演群体和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发起时一样面临着各自艰难的处境,即必须在中国电影用“主旋律”书写来传承主导政治权威的前提和文化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下所产生的夹缝中寻找新出路。作为新一代的电影接班人,他们希望逐渐替代雄霸中国影坛近二十年的第五代导演群,这与新浪潮取代旧好莱坞“优质电影”般有着相似的迫切感与使命感。新生代导演在背负着如何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电影产业机制、创造具有国际化胸怀的民族电影文化、通过视听形象

来建构华夏文化的认同和交流平台、传播中国形象和意识的历史使命的同时,没有了第五代诞生于十年社会动荡、电影产业百废待兴之时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历史契机,没有了改革开放初期文化环境相对闭塞而形成的唯我独尊的优越感。他们必须在几十年来中国文化最为开放和多元的背景下开始电影创作,同时也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面对最复杂的诱惑和压力的境遇中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电影的挑战。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之间,由于非共时性以及各自的政治、经【关键词】:新浪潮新生代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905 【目录】:绪言13-15第一章不同的电影运动、流派之间的比较意义15-31第一节世界电影史上的流派之争15-20第二节电影流派与各国文化历史的渊源20-24第三节电影流派对于电影创作尤其是语言革新的推动24-31第二章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基础和创作31-57第一节法国电影新浪潮发端时期的理论现状33-36第二节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新主张—作者论36-42第三节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实践42-49第四节法国电影新浪潮对世界电影的影响意义49-57第三章中国电影

世界各国节日和假期时间

成人节(日本,1月15日)------------------ADULTS DAY 情人节(2月14日)------------------------ST.VALENTINE'S DAY 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 桃花节(日本女孩节,3月3日)-----------PEACH FLOWER FESTIVAL (DOLL'S FESTIVAL)国际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3月17日)----------ST. PATRICK'S DAY 枫糖节(加拿大,3-4月)------------------MAPLE SUGAR FESTIVAL 愚人节(4月1日)-------------------------FOOL'S DAY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EASTER 宋干节(泰国新年4月13日)----------------SONGKRAN FESTIVAL DAY 食品节(新加坡,4月17日)----------------FOOD FESTIVAL 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男孩节(日本,5月5日)-------------------BOY'S DAY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MOTHER'S DAY 开斋节(4月或5月,回历十月一日)---------LESSER BAIRAM 银行休假日(英国, 5月31日)--------------BANK HOLIDAY 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FATHER'S DAY 仲夏节(北欧6月)------------------------MID-SUMMER DAY 古尔邦节(伊斯兰节,7月下旬)------------CORBAN 筷子节(日本,8月4日)-------------------CHOPSTICKS DAY 敬老节(日本,9月15日)------------------OLD PEOPLE'S DAY 啤酒节(德国十月节,10月10日)-----------OKTOBERFEST 南瓜节(北美10月31日)-------------------PUMPKIN DAY 鬼节(万圣节除夕,10月31日夜)-----------HALLOWEEN 万圣节(11月1日)------------------------HALLOWMAS 感恩节(美国,11月最后一个星期4)--------THANKSGIVING 护士节(12月12日)-----------------------NRUSE DAY 圣诞除夕(12月24日)---------------------CHRISTMAS EVE 圣诞节(12月25日)-----------------------CHRISTMAS DAD 节礼日(12月26日)-----------------------BOXING DAY 新年除夕(12月31日)------------NEW YEAR'S EVE(a bank holiday in many countries) 其它活动节日 世界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世界水日(3月22日)-------------WORLD WATER DAY 世界卫生日(4月7日)------------WORLD HEALTH DAY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WORLD EARTH DAY

欧洲国家节日

法国节日 1、1月1日元旦(Jour de l'An) 复活节(Lundi de Paques),而随后的星期一亦是休息日。5月1日劳动节(Fete du Travail) 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1945年(Victoire/Le 8 Mai ) 圣灵升天日,为复活节后40天(Ascension) 圣灵降临节,复活节后第七个星期天(Lundi de Pentecote),随后的星期一亦是休息日。7月14日大革命胜利纪念日/国庆节,1789年(Fete Nationale) 8月15日圣母升天日(Assomption) 11月1日万圣节(Toussaint),第二天是鬼节(Defunts) 。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1918年。(Fete de la Victoire/Armistice) 12月25日圣诞节(Noel) 德国节日 1月1日新年(Neujahrstag/New Year's Day) 复活节前的星期五(Karfreitag/Good Friday) 复活节(Ostersonntag/Easter Sunday) 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Ostermontag/Easter Monday) 5月1日劳动节(Maifeiertag,Tag der Arbeit/Labor Day) 复活节后第40日圣灵升天节(Christi Himmelfahrt/Ascension Day) 复活节后第7个星期日圣灵降临日(Pfingstsonntag/Pentecost Sunday) 圣灵降临日次日(Pfingstmontag/Pentecost Monday) 10月3日德国统一纪念日(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Day of German Unity) 12月25日圣诞节第一天(1. Weihnachtstag/Christmas Day) 12月26日圣诞节第二天(2. Weihnachtstag/Second Day of Christmas) * 注:各州独立假日未计 意大利节日 1月1日元旦,亦称:新年 1月6日主显节,亦称显现节 2月至3月狂欢节 2月14日情人节 3月8日(三八妇女节) 4月25日意大利解放日 5月1日劳动节 复活节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6月2日国庆节 7月2日与8月15日锡耶纳赛马节(地方性节日)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上来。由此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还要到那个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从民间去了解那个民族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如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得到公开承认,而在中国却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么否定,它却是

世界各国节日一览表

世界各国节日一览表 一、美国 1.元旦节(New Year's Day),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到处可以听到"辞旧迎新"的钟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2.林肯诞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每年2月12日,庆祝林肯诞辰,为大多数州的节日。 3. 圣瓦伦丁节(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瓦伦丁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又称"情人节"(the lovers' day)。 4. 华盛顿诞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庆祝华盛顿诞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5.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 ),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6.复活节(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约在3月7日左右。该节是庆祝基督( 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人们吃复活节彩蛋( Easter Eggs),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7.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每年4月1日,该节出自于庆祝"春分点" (Venal equinox)的来临,在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 (April Fools)。 8.母亲节(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政府部门和各家门口悬挂国旗, 表示对母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父亲给母亲买些礼物或做些家务。 9.阵亡烈士纪念日(Memorial Day), 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纪念为美国献身的阵亡烈士,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0.国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庆祝国旗的升起。 11.父亲节(Father's Day), 每年6月份的第3个星期天,表示对父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母亲给父亲买些礼物。 12.国庆节(Independence Day), 每年7月4日,庆祝美国建国,为美国的联邦假日。13.劳动节(Labor Day), 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表示对劳工的敬意,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4.哥伦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纪念哥伦布在北美登陆,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5.万圣节(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多化装成鬼, 打着灯笼或点燃篝火尽情地玩耍。 16.万灵节(All Soul's Day), 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灵魂之日。 17.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对退伍军人的敬意 18.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干且上帝所赐予的秋收,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9.大选日(Election Day),每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后的星期二,选举美国总统。 20.。清教徒登陆纪念日(Forefather's Day),每年12月21日,纪念清教徒在美洲登陆。21.圣诞节.(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庆祝基督诞生的日子,是美国最隆重的节日。 二、丹麦 1,新年 1月1日,丹麦人与世界各国人民一样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新年前夜,丹麦人喜欢在自家门前燃放烟花。有趣的是,丹麦人把烟花称做“中国人”,因为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制作烟花的技术也是从中国传到丹麦的。除夕夜里,一簇簇烟花飞上夜空,五彩缤纷,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法国风情文化

法国文化解析 摘要:法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家们络绎不绝地前往学习、采风或者旅居,一般爱好旅游的人们也蜂拥前去观光度假。据统计,法国是世界各国中每年吸纳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那么法国吸引人们的究竟是什么?如果简略地回答,那就是一个词:文化。例如,法国的宗教气氛,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无一不是她丰富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之组成部分。 关键词:文化、美食、红酒、香水、时装 法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根本的原因是她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滋养人的文化环境。当你置身法国,尤其是置身首都巴黎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让你怡然自得的文化气息,这种气息让你不想离开,让你恋恋不合,让你离开了总是想着回来。构成法国文化的究竟有些什么?许多人想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探寻法国文化之谜,他最后得到的答案是“精神至上”四个字。然而博大深厚的法国文化岂是这四个字能够完全囊括的。 【1】 一法国文化 浪漫的法国给人印象最深刻,而现在法国人通过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和展览,呈现法国在多个领域的创造力。旨在改变法国在人们心目中的陈旧印象:法国不仅仅是一个拥有灿烂艺术和旅游资源的文明古国,而且也是一个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的现代化国家。因此,此次文化年还包括大量艺术领域以外的展览、科学研讨会及其它教育和技术领域的活动。许多项目都以城市发展为中心,并且非常注重实用美术、设计、工业产品的展示。文化年期间将举办多个艺术展览,融合现代的表现形式,内容从设计、造型艺术、电影、文学到舞台艺术,包罗万象。 当你置身法国尤其是巴黎时,你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怡然自得的文化气息。法国的宗教气氛,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无一不是它丰富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之组成部分。 法国以浪漫风情著称于世。这种情调弥漫在大街小巷的咖啡馆、餐馆里以及各式各样的品牌店里。而最完美诠释法国风情的地方,莫过于香榭丽舍大街。在这条仅1.8公里长的大道上,人们能随时感受到它的历史文化积淀: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有多少关于征服与被征服、光荣与屈辱的故事! 法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肴,到了西南部,没有不吃肥鹅肝的;到了布列塔尼,没有不吃生牡蛎的;到了马赛,谁又不吃那大名鼎鼎的马赛鱼汤?法国的餐馆小巧玲珑、漂亮雅致,店主尽量把餐馆办成充满温情的艺术场所。他们十分看重历史承传,注意保护历史印记 。

中法文化差异

中法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和法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 法国人看上去总是那么热力四射,又懂得享受生活。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这帮革命分子的后代会被热血、浪漫给冲昏了头脑。看看那一大长串名人名单,什么伏尔泰、卢梭啊、戴高乐啊,外加现在的希拉克,就会发现其实法国人是绝对理智的,爱演讲,爱辩论。他们的神侃也是一绝,跟地道的北京爷们有一拼。还要奉劝一句,如果你有幸去法国玩,或者认识了某某法国朋友,千万不要和他们吵架,因为法语是世界上语速最快的语言,也许你听到眼前冒金星也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其实,法国人的生活情调有一点就体现在了爱花上,平常的小日子里,买一束鲜花放在窗前,顿时满屋生香。如果你去拜访或参加晚宴的前夕,总是要送鲜花给主人。当然,中国人也是爱花花草草的。赏菊是我们的一种高雅情调,但法国人却不同,切记不要送菊花,因为法国,菊花代表哀伤,只有在葬礼上才送菊花。其他黄色的花,象征夫妻间的不忠贞,千万别送。另外也忌摆菊花、牡丹花及纸花,在法国,康乃馨被视为不祥的花朵,你如果糊里糊涂地买一大把康乃馨,送给法国人,碰到脾气大的,和可能会让你尝尝法式拳头的滋味。 在法国,男人送香水给女人,会被人认为有过份亲热和"不轨企图之嫌"。送花通常要送单数,但别送不吉利的"13"。法国本土出产的奢侈品,如香槟酒、白兰地、香水、糖栗等等,也是好礼品。送一

些有艺术性和美感的礼品如唱片、画或一些书籍,如传记、历史、评论及名人回忆录等会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做法,如果你能知道对方的品位、偏好哪个流派就更好了。有意思的是,像乌龟、猫头鹰在我们这边很忌讳的动物,在法国人看来却是不错的礼物。如果你结婚时,法国朋友送你一对青蛙,你千万别生气,人家那是在祝你多福多子(因为青蛙一次能产卵上万个,是不是吓死,比母猪还厉害)。当然,法国人除非关系比较融洽,一般不互相送礼。 文化的差异真的是很奇特,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一点都不假。

从影片中领略法国文化

从影片中领略法国文化 这学期的选修课选了欧美文化赏析,本来以为是跟其他课一样主要是由老师在那介绍的形式来上课的。第一次去上课才知道原来这门课跟其他的选修课不一样,它主要是通过看电影来发掘该国的文化内涵的,这倒是让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我选择了了解法国的文化,同时我要看的三部法国电影分别是《放牛班的春天》、《天使爱美丽》和《两只老虎》。 法国(La France),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首都为巴黎。法国的国旗包括蓝、白、红三种颜色,今天的法国人民认为,三色旗上的蓝色是平等的象征,白色是自由的象征,而红色代表了博爱,正如法国人民“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 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巴尔扎克、维克多·雨果、大小仲马、福楼拜、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许多文学作品成为了世界的瑰宝,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至今还广为流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对于法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还出了一个妇孺皆知的政治家拿破仑·波拿巴。 法国靠什么来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俄罗斯《观点报》2月9日的文章这样解释道:“当你置身法国,尤其是置身首都巴黎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让你怡然自得的文化气息,这种气息让你不想离开,让你恋恋不舍,让你离开了总是想着回来。法国的宗教气氛,

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无一不是它丰富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之组成部分。” 《放牛班的春天》通过倒叙的方法向讲述的是一位失意的音乐家来到一所教养院任教的故事。他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积极地谱写乐曲并不遗余力地教学生唱歌,使得人们改变了对教养院里德孩子的看法。虽然他最后被开除,但他在教养院的意义已经体现。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什么波澜壮阔、曲折离奇的情节,有的只是安静祥和的故事。整部电影都充满了音乐的气息,一个人的时候,静下心来慢慢聆听,让人有一种心平气和、超然物外的感觉。在世人看来教养院的孩子都是一群问题儿童,但通过马修老师叫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愿望时可以看出其实孩子们都向往着自由,同时,马修老师也竭力地让每一个同学保持平等。当马桑斯大叔被学生弄伤后他也没有怎么怪罪他们,而是包容了他们的过错,这深刻地体现了法国文化中博爱的一面。整部影片仁爱、友善、宽容的极致是让所有的观众眼中充满喜悦的泪水。难怪有人说概不影片是“欢唱生命的心灵鸡汤”。 《天使艾美丽》讲述了法国女孩爱美丽的童年是在孤单与寂寞中度过的。八岁时,母亲因意外事故去世,伤心过度的父亲也患上了自闭症。爱美丽被剥夺了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孤独的她只能任由想象力无拘无束地驰骋来打发日子。终于,她长

(完整版)第三课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练习题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目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C、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 D、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上题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继续扩大开放,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的步伐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C、要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3.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青年人活动踊跃。提倡过中国传统节日,可以() A.可以有效抵制洋节日的入侵 B.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 D.能够发挥文化对人影响的强制作用。 4. 中国春节之于中国人,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无论富有或贫穷,人们总是早早准备春节的到来,在外的人在除夕总千方百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春节是汉族人的节日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保护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6. 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各国电影都有其特点,有人曾形象地概括: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法国电影吓你一跳,韩国电影青春学校。回答8~9题。 8.从各国电影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 ( ) A.一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 C.一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 D.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性 9.下列关于各国电影特点形成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由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 B.由各民族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决定 C.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D.由各民族间的区域性特点决定 10.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 ) ①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④中华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1.2014年元旦,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德国,很多人会爬到椅子上,待新年的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新年打井水则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一年中的有福之人。这些都说明 ( ) ①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④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这表明 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猫头鹰,在东方的中国被视为不祥之物,而在西方却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物就是一只猫头鹰。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 ( ) A.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勇于抛弃本民族文化 B.通过文化交流,让西方认同我们的观念C.加强不同文化的对话,尊重差异,理解个性D.承认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了一句名言:“各美其关,关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据此回答14—16题。 1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15.“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不同民族之问,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多样性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的进程 16. 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意义有 ①能更好的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清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完全统一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法国美食与节日

法国菜肴发展历史 一、亨利四世时期Henri IV 提到法国美食,这还要从16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大帝Henri IV 说起(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在他在位之前,法国还是处于用手抓饭的“蛮荒”状态,所谓的美食更是无从谈起。 这一切直到亨利四世迎娶了一位意大利公主玛丽·德·美第奇(Marie de Médicis)为妻才发生改变,随着王后嫁到了法国,一大堆意大利的厨师也陪嫁到了巴黎,而王后自己也是一个爱下厨房“马大嫂”般的人物。 自此亨利的宫廷里食物的状况焕然一新,许多意大利的美食开始在宫廷里受到欢迎。而刀叉也开始流行开来,法国人在亨利四世带领下也开始优雅地学着舞刀弄叉起来。 到了亨利四世后期,宫廷乃至各地领主们都纷纷从意大利重金聘请厨师操办宴会。当日所谓的这种贵族宴会,常常是吃喝和玩乐同时进行,美食和演出都鱼与熊掌兼得。 二、路易十四、十五时期 到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菜又获得了一次飞跃的机缘。随着法国国力的上升,再加上路易十四本人也爱好奢华,法国宫廷的餐宴的豪华已经成为了欧洲各国之冠。 路易十四还开始努力培养法国自己的本土厨师,以摆脱对于意大利人的依赖。他的做法就是举办全国性的厨艺大赛,获胜者会被招入凡尔赛宫授予“全法国第一食神”的功勋奖也就是所谓的泉蓝带奖(CORDO NBLEU ),这成为了全法国厨师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这一大奖更是保留至今。 三、法国大革命时期 真正让法国美食享誉世界,为各国各阶层所熟知和公认的,还是要归功于法国大革命。 随着巴士底狱的炮声,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和宫廷的美食作了无奈的永别。法国美食却没有因此而受到消极影响。大量宫廷厨师随着革命流落了民间,他们开始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开设餐馆食楼以求维生。 所以,大量宫廷膳食随着这些“御膳房”的出现,成为了大多数法国阶层都能有机会享受的佳肴。而中产阶级在享受它们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过去贵族的用餐方式和礼仪,再加上特有的“小资情调”加上些许独有的艺术韵味。 之后,法国出了一个拿破仑,由于他的南征北战,三色旗几乎在整个欧洲大陆飘扬,而就如同“自由,平等,博爱”这一口号广受各国人民群众欢迎一样,法国美食也是随着拿破仑的大军传至各国。以 至当时的德国大作家歌德如此评价,“拿破仑的铁蹄征服了欧洲的君主,而法国厨师的美食征服了所有欧洲人的肠胃。 一位法国的烹调大师曾说过:“发现一道新菜要比发现一颗行星给人类造福更大。”这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但它充分体现了饮食在法国心中的重要位置。 法国菜简介

法国文化介绍

一、社交礼仪——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法国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后敬男,哪怕女宾的地位比里宾低也是如此。走路、进屋、入座,都要让妇女先行。拜访告别时也是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谢,介绍两人相见时,-般职务相等时先介绍女士。按年龄先介绍年长的,按职位先介绍职位高的。若介绍客人有好几位,-船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顺序依次介绍。有时介绍者一时想不起被介绍者的名字,被介绍人应主动自我介绍。 二、着装礼仪——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