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四等水准测量是用于测算地表高差的一种方法,其测量精度相对较低。这种测量方法通常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农业水利测量以及地理测绘等领域。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来得到最终的成果。本文将介绍在四等水准测量中常用的计算表,以及如何进行计算。

首先,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测量基线信息:测量基线是在测量过程中所测的两个点之间的直线

距离。在计算表中,需要记录每个基线的编号、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观测

方向以及距离等信息。

2.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是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所得到的高差值。在计算

表中,需要记录每个点的编号、观测到的高差值以及测量的次数。

3.高程计算:在四等水准测量中,需要通过观测数据计算每个点的高

程值。在计算表中,需要记录每个点的编号、观测到的高差值、已知点的

高程值、误差修正值以及计算得到的点的高程值。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

1.基线计算:根据测量基线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可以计算出每个基线

的水平距离。通常使用坐标平差方法来进行计算,得到每个基线的水平距离。

2.高差计算:根据观测数据中的高差值,可以计算出每个观测点的高差。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误差修正值、大气压力、温度、潮汐影响等

因素。

3.高程计算: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值,可以通过高差计算得到每个观测

点的高程值。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修正大气压力、温度、基准高程差等因素。

4.精度评定:在四等水准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定。通常采用误差理论来评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是进行四等水准测量过程中的重

要工具,用于计算基线长度、高差值以及最终的高程值。通过正确使用计

算表,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四等水准

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应用测量结果时需要考虑其精度范围。

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

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方法 1、一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 (1)瞄准后视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 (2)瞄准后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3)瞄准前视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 (4)瞄准前视尺红面,令气泡重新准确符合,读取中丝读数。 以上四等水准每站观测顺序简称为后(黑)——后(红)——前(黑)——前(红)。对于三等水准测量,应按后(黑)——前(黑)——前(红)——后(红)的顺序进行观测。 2、测站上的计算及校核 (1)视距部分 后距=[(1)项—( 2 )项]×100 ,记入第(9)项; 前距=[(5)项—( 6 )项]×100 ,记入第(10 )项; 后、前距差d=( 9 )项—( 10 )项,记人第(11 )项; 后、前距差累积值∑d=本站( 11 ) + 前站( 12 ),记入第(12 )项。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2)高差部分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双面水准尺,因此应根据红、黑面读数进行下列校核计算: A 、理论上讲,同一把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K 值减去红面读数应为零。 即: 后视尺( 3)项 +K —( 4 )项=( 13 )项; 前视尺( 7)项 +K —( 8 )项=( 14 )项; 其中 K 为水准尺红、黑面起始读数的差值,系一常数值。在本例中47 号尺的K= 4.787 米; 46 号尺的 K = 4.687 米。由于测量有误差,( 13 )项和( 14 )项往往不为零,但其不符值不得超过 ±3 毫米(三等水准不得超过±2 毫米)。 B、理论上讲,用黑面尺测得的高差与用红面尺测得的高差应相等。

(3)项—( 7)项=( 15 )项(黑面尺高差); (4)项—( 8)项=( 16 )项(红面尺高差)。 因为两把尺的红面起始读数各为 4.787 米和 4.687 米,两者相差 0.1 米,所以理论上在(16 )项上加或减去 0.1 米之后与( 15 )项之差应为零,但由于测量有误差,往往不为零,其不符值不 得超过±5 毫米(三等水准不得超过±3 毫米),并记入第( 17 )项。 ( 17 )项=( 15 )项—[( 16 )项±0.1 米] 表中第( 17 )项除了检查用黑、红面测得的高差是否合乎要求外,同时也用作检查计算是否 有误,这是因为: (17 )项=( 15 )项—[( 16 )项±0.1 米]=( 13 )项—( 14 ) 项当以上计算合格后,再按下式计算出高差中数: 高差中数(18 )项=((15)项+(16)项±0.1米)

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

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方法 1 、一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 (1 )瞄准后视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 (2 )瞄准后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3 )瞄准前视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 (4 )瞄准前视尺红面,令气泡重新准确符合,读取中丝读数。 以上四等水准每站观测顺序简称为后(黑)——后(红)——前(黑)——前(红)三等 对于水准测量,应按后(黑)——前(黑)——前(红)——后(红)的顺序进行观测。 2 、测站上的计算及校核 (1 )视距部分 后距=:(1 )项一(2 )项]X100,记入第(9)项; 前距=[(5 )项一(6 )项]X100,记入第(10)项; 后、前距差d=(9)项—(10)项,记人第(11 )项; 后、前距差累积值Xd=本站(11 )+前站(12),记入第(12 )项。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双面水准尺,因此应根据红、黑面读数进行下列校核计算: A、理论上讲,同一把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K值减去红面读数应为零。 即: 后视尺(3)项+K —(4 )项=(13)项; 前视尺(7)项+K —(8 )项=(14)项; 其中K为水准尺红、黑面起始读数的差值,系一常数值。在本例中47号尺的K = 4.787米; 46号尺的K = 4.687米。由于测量有误差,(13 )项和(14)项往往不为零,但其不符值不得超过±3毫米(三等水准不得超过±2毫米)。 B、理论上讲,用黑面尺测得的高差与用红面尺测得的高差应相等。 (3)项一(7)项=(15 )项(黑面尺高差);

(4)项一(8)项=(16 )项(红面尺高差)。 因为两把尺的红面起始读数各为 4.787米和4.687米,两者相差0.1米,所以理论上在( 16) 项上加或减去0.1米之后与(15 )项之差应为零,但由于测量有误差,往往不为零,其不符值不得超过 i5毫米(三等水准不得超过±3毫米),并记入第(17 )项。 (17 )项=(15)项一[(16)项±).1 米] 表中第(17 )项除了检查用黑、红面测得的高差是否合乎要求外,同时也用作检查计算是否有误,这是因为: (17 )项=(15)项一[(16 )项±).1 米]=(13 )项一(14 )项 当以上计算合格后,再按下式计算出高差中数: 高差中数(18 )项=匚((15 )项+ (16 )项±).1米)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地形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 1.四等水准路线的布设 四等水准路线的布设取决于测量目的、地形特点和已有高等级水准点的分布情况,注意路线长和埋石点密度。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见任务一,这里再强调如下: 1)起闭于两个高等级水准点之间的附合水准路线,如图3-14(a)所示。 2)起闭于同一高等级水准点的闭合水准环线,如图3-14(b)所示。 3)起闭于三个以上高等级水准点之间的交叉水准路线,称为水准网,如图3-14(c)。 4)起始于一个高等级水准点的水准支线,如图3-14(d)所示。 图3-14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由于起闭于一个高级水准点的闭合水准路线缺少检核条件,即当起始点高程有误时无法发现,因此,在未确认高级水准点的高程时不应当布设闭合水准路线;而对于无检核测量成果的水准支线,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能使用。因此,水准路线一般应当布设成附合路线或者水准网。 水准点应选在坚固稳定与安全僻静的地方,点位应埋设永久性标石。标石和标志埋设应稳固耐久,标石的底部应在冻土层以下,并浇灌混凝土基础;也可以在坚固的永久性建筑物上凿埋标志作为水准点。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 (1)一般要求 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应以测段为单位逐段进行;一个测段的观测,应从水准点开绐连续设站,逐站观测。每站观测时,凡已知点和待求高程的水准点,标尺应直接立在水准点标志中心,而在转点上应安放尺台,标尺立在尺台上;四等水准路线每一测站的各项限差要求如表3-6所示。 表3-6 测站上的各项限差

前后视距前后视距差任意测站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红黑面读数差红黑高差之差 <100 m ≤3 m ≤10m 三丝能读数≤3 m m ≤5 m m (2)观测和记薄 四等水准测量一般采用中丝测高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水准路线为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时采用单程测量;若采用单面标尺,应变动仪器高度观测两次。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法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在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薄步骤为: ①准备:首先概略测定前后视距离,调整仪器或者前视标尺,使前、后视距差符合要求。 ②观测后视标尺:直接在标尺上读后视距离,记入表3-7所示手簿的(12)栏;读取标尺黑面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的(3)栏;后视标尺翻面,读取红面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的(8)栏; ③观测前视标尺:直接在标尺上读前视距离,记入表3-7所示手簿的(13)栏;读取标尺黑面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的(4)栏;后视标尺翻面,读取红面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的(7)栏; 应当指出的是:如果使用微倾式水准仪,在读取中丝读数时应当调节附合水准器使气泡影像重合。 (3)手簿的计算与检核 每个测站的观测,记薄与计算应同时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测站上的所有计算工作完成,并且符合限差要求时方可迁站。测站上的计算项目有: ①前后视距离差计算 前后视距差(14)=(12)-(13) 前后视距差累积(15)= 本站(14)+ 前站(15) ②有关高差的计算及检核 后视标尺红黑面读数差(10)=(3)+ K1-(8)(K1为后视标尺红面起点刻划4687或4787)前视标尺红黑面读数差(9)=(4)+ K2-(7)(K2为前视标尺红面起点刻划4787或4687)黑面高差(16)=(3)-(4) 红面高差(17)=(8)-(7) 红黑面高差之差(11)=(16)-(17)± 100 =(10)-(9) 高差中数(18)=[(16) + (17) ± 100 ] / 2 以上两式中的“±”,当后视标尺红面起点刻划为4687时,取“+”,否则取“—”。 (4).工作间歇 每天作业结束或因故需临时中断作业时,应尽量在水准点上结束;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地物(如桥墩,墓碑等)作为间歇点;间歇后应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间歇前的高差互差不超过5mm时即可起测。

水准测量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二 一、填空题 1、水准测量直接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高差法,计算公式为AB A B AB h H H b a h +=-=,,该方法适用于根据一个已知点确定单个点高程的情形;另一种是视线高法,其计算公式为 b H H a H H i B A i -=+=,,该方法适用于根据一个已知点确定多个前视点高程的情形。 2、写出水准仪上四条轴线的定义: A 、视准轴 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学丝交点的连线。 B 、水准管轴 过水准管零点圆弧的切线。 C 、圆水准器轴 过圆水准器零点的球面法线。 D 、竖轴 水准仪旋转轴的中心线。 3、水准管的分划值τ″是指 水准管2㎜圆弧所对应的圆珠笔心角,分划值τ″愈小,水准管的灵敏度愈 高。 4、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使视准轴处于水平位置。 5、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闭合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和 支水准路线。 6、水准测量测站检核方法有 两次仪高法和 双面尺法。 7、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传递高程。 8、水准尺的零点差,可采用 每测段测偶数站予以消除。 9、DS3微倾式水准仪中,数字3的含义是指 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 10、设A 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若后视读数为1.358m ,前视读数为2.077m ,则A 、B 两点高差为 -0.719m , 因为 高差为负,所以 A 点高;若A 点高程为63.360m ,则水平视线高为 64.718m ,B 点的高程为 62.641m 。 11、将水准仪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后,再旋转仪器180°, 若气泡偏离中心,表明 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轴。 二、问答题 1、试简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答:水准测的原理: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已知高程点(A )和未知高程点(B )上立水准尺并读取读 数,测定两面三刀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未知点高程。如图: AB A B AB h H H b a h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