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格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格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格 1 / 1

点 测站数 号

或距离

计 算

水平丈量成就计算表

实测高 更正数

更正后高 高程 点 差 m m 号 差 m mm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一、水准测量内业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 =- () (2-8)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 =(2-9) 为了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一般水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 平地=mm 山地=mm (2-11) 式中,―水准路线全长,以km为单位;―路线测站总数。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若高差闭合差小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行调整。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山地)成正比,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加入到测段的高差观测值中: ⊿= -(平地) ⊿= - (山地) 式中,―路线总长;―第测段长度 (km) (=1、2、3...); ―测站总数;―第测段测站数。 3.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将高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

h i改=hi+⊿h i i=1,2,3,…… 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如上所述,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而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二、举例 1.附合水准路线算例 下图2-18所示附合水准路线为例,已知水准点A、B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 表2-2 附合水准路线计算 测段号点名测站 数 观测高差 /m 改正数 /m 改正后高 差/m 高程/m 备注1 2 3 4 5 6 7 8 1 BM1 8 +8.364 -0.014 +8.350 39.833 1 48.183 2 3 -1.433 -0.005 -1.438 2 46.745 3 4 -2.745 -0.007 -2.752 3 43.993 4 5 +4.661 -0.008 +4.653 BM2 48.646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一、水准测量内业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 终端水准点的已知高程,和经水准路线观测、推算的高程之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h f 为: h f = ∑测 h - ( 始 终H H -) (2-8)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 h f = ∑测 h (2-9) 为了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一般水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 平地 容 h f =L 40±mm 山地 容 h f = n 12±mm (2-11) 式中,L ―水准路线全长, 以km 为单位;n ―

路线测站总数。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若高差闭合差小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行调整。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山地)成正比,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加入到测段的高差观测值中: ⊿i h = -i h L L f ⋅∑ (平地) ⊿i h = -i h n n f ⋅∑ (山地) 式中, L ∑―路线总长; i L ―第i 测段长度 (km) (i =1、2、3...); n ∑―测站总数;i n ―第i 测段测站 数。 3.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将高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 h i 改=hi+⊿h i i =1,2,3,…… 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如上所述,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而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LT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一、水准测量内业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 终端水准点的已知高程,和经水准路线观测、推算的高程之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h f 为: h f = ∑测 h - ( 始 终H H -) (2-8)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 h f = ∑测 h (2-9) 为了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一般水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 平地 容 h f =L 40±mm 山地 容 h f = n 12±mm (2-11) 式中,L ―水准路线全长, 以km 为单位;n ―

路线测站总数。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若高差闭合差小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行调整。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山地)成正比,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加入到测段的高差观测值中: ⊿i h = -i h L L f ⋅∑ (平地) ⊿i h = -i h n n f ⋅∑ (山地) 式中, L ∑―路线总长; i L ―第i 测段长度 (km) (i =1、2、3...); n ∑―测站总数;i n ―第i 测段测站 数。 3.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将高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 h i 改=hi+⊿h i i =1,2,3,…… 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如上所述,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而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4-5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在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中,尽管对每个测站的各项限差进行了严格检核,并保证了每个测站的精度满足限差要求,但对整个水准路线来说,还不能说明路线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例如同一路线土质不均匀,将导致每个测站的仪器、水准尺的升降速率不同;同一转点,相邻两站观测时,水准尺未放在同一点上,这时各站的高差计算都符合要求,但整个水准路线上却含有粗差,因此水准测量外业结束后,还需要按路线形式进行检核计算。只有当水准路线成果检核也符合精度要求后,才能按照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出水准路线各点的高程。 一、附合水准路线 设某一附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水准点A出发,经若干个待测水准点后附合于已知高程水准点B,由前面可知,如果观测时没有误差存在,则各段高差之和与两已知点高程之差相等。即有 (4-5)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所测各段高差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记其差值为,则

(4-6) 称为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常用来衡量水准路线测量的总精度。如果闭合差超过容许值,则观测成果作废,必须重测。有关闭合差容许值用表示,其规定如下: 四等水准测量(一般地区) (山地) 等外水准测量(一般地区) (山地) 上列各式中,{L}为水准路线全长度,以公里为单位。若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则测量成果符合要求。对于闭合差按规定采用平差的方法,将其调整到各段高差之上,使调整后的各段高差之和等于其理论值,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条件下可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 令(4-7) 式中称为高差改正数,∑S为水准线路线各段距离求和(总长),注意∑S与Si单位要统一。调整(平

差)后的高差等于高差观测值加改正数,即 (4-8) (4-9) 也称为高差平差值。高程平差值为: 如图4-11中,已知水准点A、B的高程分别为48.895m、45.835m,则=-0.009m。其具体计算见表4-5。 图4-11 附合水准路线 表4-5 附合水准测量路线高程平差计算表 点号距离测站数高差中数改正数改正后高 差 高程平差 值 备注 1 2 3 4 5 6 7 8 A m m mm m 48.895 75.0 1 +0.832 +1 +0.833 1 49.728 74.9 1 -0.074 +1 -0.073 2 49.655

水准测量表型以及计算方法

水准记录测量表(相关计算方法见下表) 测点 水准尺读数 视线高(m)高程(m)设计高程(m)偏差值(MM)备注后视中间点前视 BM29-8 2.912 685.365 682.453 转点 2.934 1.095 687.264 684.269 转点 2.275 0.806 688.673 686.398 K13+770 3.459 685.214 685.2 14 K13+780 2.766 685.907 685.9 7 K13+790 2.093 686.580 686.57 10 K13+800 1.471 687.202 687.22 -18 转点 1.106 3.464 686.314 685.208 转点 2.186 2.875 685.925 683.440 BN29-8 1.494 682.448 -5 备注:fh= n= fh容=±4√...=±...>fh

计算的相关说明: 1:高程=实现高- 前视 2:视线高=高程+后视 详细计算步骤: Ⅰ:转点上的计算 1,新点高程=闪电视线高- 该站点前视= 该前视点处的高程,即新点高程。 2,新点高程= 后视- 该站点前视+ 上点处的高程(后视点的处)= 当前新点高程。Ⅱ:转点与目标点处的关系计算 1,目标点上的高程= 转点上的视线高程- 中间点?(即第一目标点)= 目标点处的高程。 2,目标点上的高程= 转点高程+ (后视点(即目标点的前视)- 中间点(即待测目标))Ⅲ:目标点与转点的关系 1,转点高程= 目标点高程+ (中间点- 转点处(即该点的前视)Ⅳ:偏差值= 高程- 设计高程 Fh = 起始点高程- 终点高程(测回点高程) H = 站点数 Fh容= ±4√n = ~ >fh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