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上)-【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教学设计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上)-【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上)教学设计

【课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上)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的第二框,是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实践证明。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三大改造”的重要意义,以史为鉴,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情分析】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有一定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要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过程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时间、总路线、总任务、历史必然性、成功标志及时代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做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进一步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科学精神: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三大改造。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时间、总路线、总任务、历史必然性、成功标志及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史实资料;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案

高一年级政治教案 安宁市实验石江学校教学共案设计表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1、2、5、6 班. 教学时间: 2020 年 10 月 13—14 日共 2 节.

教学过程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预习检测(学生回答)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2、知识梳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时间和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原因: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意义: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我国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3、探究与分享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描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状况? 简要概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说明党在这个时 期的过渡是通过什么方式(和平/暴力)进行的? 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特点和意义? 教师具体讲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内容、 特点、意义) 4、探究 PPT展示材料,提问“结合材料,分析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总结: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 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 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 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默写 一、导入 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是不是 意味着我们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 社会呢? 引出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 革命的开始。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小科普:三大改造(具体讲述)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3.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读图,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阅读教材P27“探究与分享”,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 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 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 革命。 对个体农业,创造了以初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中心环节的各 种互助合作形式,使农民的个体 私有制逐步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 有制。对个体手工业,也采用了 经过供销合作小组过渡到供销生 产合作社,再过渡到手工业生产 合作社的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创造了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 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 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 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 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 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 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 性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社会 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原因 包括: 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三年 内根本扭转了国民党反动派留下 的混乱局面,实现了政治、经济、 社会的稳定; 二是从总体上把握恢复和发展生 产这一中心任务,使国民经济得 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三是确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 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 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 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 大的社会变革;等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 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 主义改造的道路是什 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 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第二框,本框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讲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储备、物质基础,为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一目“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通过了解过渡时期及其总路线和总任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第二目“在艰辛探索中前进”主要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所做出艰辛探索。 二、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认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巨大历史意义,以及其承前启后的作用,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探索道路的成就和曲折,能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意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2.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对基本知识点的讲解,以及教学情感的传递。 2.启发式:通过教师的提问或者讲述使学生产生思考与启发。 3.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图片、案例的展示呈现于引导学生思考。 (二)学生学法: 1.自主学习法:课前回顾上节重点,预习本节课内容,课后自我总结与反思。 2.合作探究法:对教学重难点可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解决。 第二部分: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部分【驻足当下的路】 驻足当下的路,看看今日中华之辉煌:观看视频 议题一:请用一个词谈谈你此时的观影感受。 设计意图:激趣导课,聚焦主题。通过观看视频,感受社会主义中国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增进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 二、新课学习部分【回望来时的路】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上)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上)教学设计 【课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上)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的第二框,是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实践证明。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三大改造”的重要意义,以史为鉴,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情分析】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有一定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要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过程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时间、总路线、总任务、历史必然性、成功标志及时代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做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进一步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科学精神: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三大改造。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时间、总路线、总任务、历史必然性、成功标志及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课前准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史实资料;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设计】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2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2课第二框《社会主义 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2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2课讲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分两框展开: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两框的逻辑关系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框是互相衔接的。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艰辛探素;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而明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本框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内容要求2.1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二、教材分析。 本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由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讲述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而完成了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包括两目:“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第一目阐述三层意思: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历史必然性;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阶的创造性贡献。第二目阐述三层意思: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飞跃;如何看待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严重曲折。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历史必然性,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创造性贡献。 2.认识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认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历史必然性,明

第二课 课时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后精炼-【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1

课时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基础达标(限时4分钟) 一、判断题 1.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改三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选择题 4.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 ①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其历史意义在于() ①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迅速的发展 ④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前提和政治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___________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⑤“一五”计划提前完成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④⑥ 素养提升(限时10分钟) 7. 我国经济结构在三大改造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 A. 消灭了私有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B. 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C. 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政治前提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8.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指出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③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有阶级矛盾 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 班级围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主题进行话剧表演,主要展现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重大成就。如果你是编剧,以下会出现在你的剧本中的是() ①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③“两弹一星”和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2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过渡时期的起止点和总路线、总任务。 2.理解过渡时期的历史必然性;正确理解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符合我国国情。 3.结合党的八大召开的相关史实,明确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明确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了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增强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认同。 课文标题自学指导和预习自测 第一目: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 变革【课前先学任务】阅读:P25-27,找到以下知识,并填写(勾划)关键词句. 1、过渡时期的时间总路线和总任务: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在书上勾画、标注关键词句)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在书上勾画、标注关键词句) 【自测】判断: 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地社会变革。() ④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目:在艰辛探索中前进【课前先学任务】阅读P27-30完成以下知识,填写关键词句 1、党的八大的贡献是什么?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在书上勾画、标注关键词句)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辉煌成就:(现实成就、理论成就)(在书上勾画、标注关键词句)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历程的意义?(勾划关键词) 【自测】判断: 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 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 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之一是手工业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三.课后诊断: 1.某班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恰当是() A.甲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 B.乙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的国际环境 C.丙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D.丁同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2.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伟大胜利的意义是() ①国家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在农业上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胜利召开。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初步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总议题:新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 【课标要求】 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教材分析】 本框分两目:第一目“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了解过渡时期及其总路线和总任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第二目“在艰辛探索中前进”主要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所做出艰辛探索。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的基本史实,对“一化三改”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尚未对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具体的、理性的认知。同时,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有所提升,通过课堂的深度学习和辩证思考,可以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重大意义有较深的体悟,理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抉择,增强政治认同。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三大改造”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中国在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 2.通过回望1956年的中共八大,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制定我国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3.通过辩证看待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探索道路的成就和曲折,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与意义。 难点: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 【学习方法】 情境议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分析法等。 【教学素材】 利用多媒体,结合相关史实视频,通过情境设置,展开教学。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社会主义 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3)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历史意义。 理解:(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3)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 路上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4)如何评价中国共 产党在艰辛探索中的前进? 【能力目标】 能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 然性,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的前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过程,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通过本课学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党的八大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的规定,弘扬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2)中国共产党在艰辛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的前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何去何从?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与分享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之后,国内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 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观点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面两个观点的认识。 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只要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就应先进行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再去发展落后的生产力。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

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社会主义制度过渡时期: (1)时间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______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_______”。 (3)历史必然性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 _______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_______。三是_______经济难以适应国家_______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_______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_______。 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 _______,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4. 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_______和_______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_______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_______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 二、简答题 5.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社会主要矛盾有什么变化呢? 三、填空题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分析了其历史必然性,阐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刻意义。 第二目“在艰辛探索中前进”。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经历的严重曲折,阐明了这一历史阶段的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中共八大确立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2.能够结合历史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深刻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坚定制度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分析材料: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面临的局势不容乐观 材料1: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政策。 材料2:经济上,所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当时中国的经济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就是与许多亚洲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2/3,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1949年,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粮食产量减少约四分之一,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相差140多倍。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案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案 一、思维导图 二、重难点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意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三、自查巩固 一、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 过渡时期总路线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2)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 2.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主义________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__________。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___________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__________。 (3)____________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____________的转变。

3.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的转变,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___________,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_____________。 (3)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的意义 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______________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_____________更加稳定,_________________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在中国建立起_______________,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2)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________指导下,以______________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党的八大对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1)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园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2)根本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______变为先进的_______。 3.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础设施获得较快的发展,______________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 社 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新政协的召开B.生产资料所有制 的社会主义改造完 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 2.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4.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业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B.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用问题D.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5. 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中,唯一正确的是 () A.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B.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最新同步练习(附详解):第二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高一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课时作业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下列各项中,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八大的召幵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一化三改”中的“三改”包括( ) A.对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制造业、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农业、手工业、制造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苦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4.如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年)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据此可知,当时() A.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B.建国初期粮食产量迅速下降 C.个体经营方式阻碍农业发展 D.国家政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 ) ①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实现了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化 ③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④说明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主要表现在() ①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 ②体现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 ③胸怀全局,为国分忧 ④“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是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式上的致词。以下对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会议提出加强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团结 ③为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新中国成立 B.中共七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开 10.—位美国学者评论说,1956年,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他的《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理解是()

高中政治部编版课时作业: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2019)必修一课时把关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实行“一五”计划 C.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D.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1955年,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 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D.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4、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这是因为( ) ①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④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图片反映出( ) ①过渡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个体农业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国营经济已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下列有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一五”计划实现总路线的各项任务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在经济建设目标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至1956年 7、周恩来同志在全国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8、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一位经济学家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二者都( ) A.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 B.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 C.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 D.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 9、《“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文中指出,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C.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时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生用书部编版必修

课时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自主学习·新知全解——探新知·助学助记 新知预习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 (1)时间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________。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____________”。 (3)历史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________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____________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________________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探索的主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________________、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2.探索的遵循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苏联____________为鉴戒,结合中国____________。 3.探索的成果——党的八大的贡献 (1)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________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________的伟大飞跃。 (3)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____________、理论准备、____________。 助学助记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一化三改”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八大的路线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这一路线既符合三大改造基本结束的国情和民意,又富有创造精神。 中共八大成为当代中国由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转向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历史坐标。 辨识判断 “一改三化”。( ) 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学习目标】 1、明确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通过观察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明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 3、了解我国近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意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2、学习难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课前预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对______________和对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____________。 3、1956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5、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合作·探究】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当中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适时地改变了原来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充分发展之后再来实行过渡的设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通过和平的方式顺利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自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