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度报告

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度报告

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度报告
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度报告

XX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年度报告

元年抗冬——XX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年度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

XX年年是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元年。在这一年里,三一重工(600031,股吧)等135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率先全面解禁。如果说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开启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么XX年年三一重工(600031,股吧)们的全面解禁则象征着中国证券市场一个全新时代——全流通时代的开始。市值管理是全流通时代的必然产物。

XX年年是中国证券市场遭遇寒冬之年。在这一年里,沪深两市一跌再跌,上证综指从年初的5272.81点跌至年终的1820.81点,其间曾经一度下探1664点,跌幅之大为中国证券市场问世十八年来之最。寒冬中,证券市场市值急剧缩水,股东财富严重洗劫。市值管理成为抵抗寒冬、保卫财富的现实要求。

XX年年也是市值管理实践精彩纷呈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对股指的“非理性”下跌和市值的“非理性”缩水,一大批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开拓创新,身体力行,主动践行弱市下的市值管理;证券监管部门积极行动,抓机制完善、重基础建设、强市场信心,引导、推动市场管理;中央政府先后调节股票供求关系、运用税收政策、出台经济剌激措施、研制行业振兴方略,提振实体经济基础,增强虚拟经济信心。XX年年的市值管理,需求之强烈,目标之清晰,参与主体之众多,手段内容之丰富,为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XX年年的市值管理,考验之严峻,行态之稚嫩,借鉴价值之重大,总结意义之突出,为人们所有目共睹。

一、寒冬前所未有市值大幅缩水

XX年年A股市场可谓多灾多难。首先,2007年的井喷式行情将A股平均市盈率推到70倍的高水平,在技术上给A股估值埋下一种巨大的回调压力;其次,年初和年中先后受到冰冻和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干扰;再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半年明显放缓,全年GDP增幅仅为9%,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也低于改革开放30年9.7%的平均增长水平;第四,大小非解禁改变证券市场供求预期,牵引A股估值重心下移;第五,上半年从紧的贷币政策不仅加速实体经济的放缓趋势,而且也直接影响证券市场资金供应;最后,由美国华尔街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使A股市场更是“雪上加霜”。上述灾难让XX年年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一个寒冬。

寒冬里,中国证券市场估值水平直线下降。截至XX年年12月31日,A股平均市盈率降至15.19倍,为历史最低水平。其中沪市A股平均市盈率14.85倍,平均股价为6.31元;深市A 股平均市盈率16.72倍,平均股价7.01元,中小企业板平均市盈率为24.96倍,平均股价10.6元。

伴随着估值水平下降的是沪深股指的疯狂下跌。上证综指从年初的5272.81点开盘到年底的1820.81点收盘,其间曾一度下探1664点,全年指数下跌3752点,跌幅逾71%,为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最大年跌幅。

股指的持续暴跌令A股市场市值出现了崩塌式的收缩。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从年初的32.44万亿元骤减至年底的12.08万亿,尽管期间有代表着5000亿市值的77家新上市公司挂牌加盟。短短的一年时间里,A股市值缩水幅度高达62.76%。回首过去的一年,中国证券市场市值变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图表1:中国证券市场1999-XX年年A股市值规模变化图(一)市值总量:缩水史无前例。曾在2007年创下全球市值涨幅第一的中国A股市场,在XX年年尴尬地成为全球市值跌幅最大的市场之一。XX年年A股市值净缩20.36万亿元,相当于我国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国证券市场十八年历史上最大年市值缩水量的40倍——2005年缩水0.5万亿元,是中国证券市场近十年来曾经有过的四个市值缩水年份的市值缩量总和的11倍。XX年年底,沪市A股总市值为9.71万亿元,较2007年缩水17.16万亿元,缩水幅度达63.86%;深市总市值为2.39万亿元,较2007年缩水3.27万亿元,缩水幅度为57.73%。在深市蒸发的3.27万亿元市值中,深市主板占2.83万亿元,中小板占0.44万亿元。深市两个板的市值缩水幅度分别为61.57%和41.23%。

(二)个股市值:从终点回到起点。就个股而言,经过XX年年这一年,无论从市值规模,还是从市值结构的角度上来衡量,又都重新回到了2006年上一轮牛市启动前的原点。万亿级市值公司的数量由2006年的1家发展到2007年的6家,XX年年又回到了1家;10亿元以下级市值公司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由2006年的30.48%多降到2007年的3.67%,XX年年又回升到了24.9%;相反,500亿以上级市值公司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重从2007年的有所提高到XX年年又明显回落。A股上市公司市值结构重心明显下移。(详见图表2 :XX年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市值规模结构)

图表2:XX年年中国A股市值规模结构

平均规模(亿

元)76.54 212.46

63.26

万亿元以上 1 0.06 6 0.39 1 0.07

5000-10000亿

元2

0.13

1 0.07

2 0.14

1000-5000亿元13 0.82 30 1.96 5 0.36

500-1000亿元20 1.27 37 2.42 10 0.72

100-500亿元110 6.97 282 18.47 82 5.9

50-100亿元142 9 317 20.76 120 8.63

10-50亿元897 56.84 798 52.26 747 53.7

10亿元以下393 24.9 56 3.67 424 30.48

合计1578 100 1527 100 1411 100 (三)新股市值:“入不敷出”。XX年年A股市场新增上市公司77家,数量较2007年明显减少,且它们的规模普遍偏小。截止XX年年底,它们当中市值过千亿元的只有中国铁建(601186,股吧)一家上市公司,市值超百亿的仅有7家上市公司,它们的平均市值不到6.52亿

元。XX年年新上市公司总市值为0.502万亿元,在A股总市值中仅占4.16%,相对存量上市公司蒸发的20.92万亿市值,可谓沧海一粟,因此对弥补市值缩水的作用微乎其微。

(四)所有制效应:民营公司最抗跌。通过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在A股市场急剧缩水的大背景下,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表现出的抗跌性各不相同。相比之下,民营上市公司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它们的市值总量只比2007年缩水了55.19%,比市场平均缩水幅度62.76%低7.57个百分点,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幅度63.17%低7.98个百分点,比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幅度66.05%更是低10.86个百分点。统计表明,XX年年市值缩水幅度在市场平均线以下的还有外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市场平均线以上的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央企上市公司。抗跌性强和新上市公司数量较多这两大因素导致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在A股总市值中的占比有了明显提高,从2007年的9.92%上升到XX年年的11.96%;相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的占比则下降了2.41个百分点,从2007年的89.45%到XX年年的87.01%。

图表3:XX年年度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市值缩水对比图

(五)大小非:威慑冲击大于减持冲击。截至XX年年底,各种形式的限售股解禁数量合计1632亿股,按12月31日收盘价计相应市值高达10519亿元,占两市流通市值的23%。涉及上市公司1419家,其中解禁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25家。宝钢股份(600019,股吧)、中国石化(600028,股吧)的解禁市值高达1000亿元以上。解禁股数占目前流通A股比例在50%以上的公司有134家。从行业的角度看,金属、非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解禁比例达21.97%,解禁股数和解禁比例在分类行业中均为最高。

截至XX年年12月,减持的上市公司共有508家,仅占解禁公司总数的35.8%;减持股数合计为287.09亿股,占解禁总数的17.6%。在减持股当中,持股数量达到大于5%的解禁股东累计减持88.18亿股,占减持总数的30.7%;其它股东的减持数量是达198.91亿股,占减持总数的69.3%。

(六)行业市值:重回百亿规模。截至XX年年底,在22大行业中,总市值超万亿的大行业已从上年的8家下降至三个——金融、保险业和采掘业,68%的行业市值规模处于千亿级,而木材、家具行业的市值规模已下降至百亿以下,为92.60亿元。XX年年,采掘业、金融保险业、金属非金属、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机械设备仪表五大行业的市值缩量分别超过万亿以上,其中采掘业和金融保险业的缩量在5万亿元以上,居缩量榜榜首。

图表4: XX年年中国A股市值缩量行业分布表

金融、保险业30753.56 25.46% 84610.26 26.08% -62.69% 采掘业28601.97 23.68% 89559.84 27.61% -66.64% 机械、设备、仪表8845.29 7.32% 20986.58 6.47% -57.44%

金属、非金属7811.89 6.47% 23627.68 7.28% -71.62%

交通运输、仓储业6082.01 5.04% 21383.87 6.59% -71.82%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

应业5208.91 4.31% 11215.93 3.46% -54.78%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4189.07 3.47% 10312.74 3.18% -59.68% 批发和零售贸易3757.50 3.11% 6738.48 2.08% -58.35%

食品、饮料3681.82 3.05% 8839.92 2.72% -58.36%

信息技术业3596.84 2.98% 7387.59 2.28% -52.42%

房地产业3576.82 2.96% 8811.93 2.72% -59.25% 医药、生物制品3287.22 2.72% 5746.8 1.77% -42.32% 建筑业2916.56 2.41% 4124.31 1.27% -28.46%

综合类1959.62 1.62% 4527.53 1.40% -57.28% 社会服务业1561.94 1.29% 4502.4 1.39% -65.71% 电子1271.38 1.05% 3096.55 0.95% -59.49% 纺织、服装、皮毛1176.95 0.97% 3083.46 0.95% -63.47%

农、林、牧、渔业953.99 0.79% 1831.98 0.56% -49.19% 造纸、印刷616.05 0.51% 1585.22 0.49% -61.48%

其他制造业496.94 0.41% 1282.97 0.40% -61.05%

传播与文化产业344.49 0.29% 953.11 0.29% -58.85%

木材、家具92.60 0.08% 223.9 0.07% -58.64% (七)区域市值:强弱大幅改写。2007年风光无限的京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商圈,XX年年在市值维度上走的异常艰难。2007年,它们的市值规模总和占到A股市值的68.53%,XX年年这一占比降到了66.70%,比2006年的67.33%还低0.63个百分点。

图表5:XX年年中国A股区域市值分布图

北京、上海和广东均以过万亿的实力在省市市值规模排行榜上婵联前三名,它们的总市值分别为55641.28亿、13459.72亿和11460.94亿。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亿级市值规模的有17个,百亿级的有10个,十亿级的一个——西藏79.6亿。

北京、上海和广东也是市值缩水数量最大的三个省市,其中北京的缩水量达到98993.36亿,缩水幅度为66.11%。天津是唯一一个市值缩水幅度超过70%的省市,71.37%的缩水幅度使天津

上市公司的市值总量在一年间从7271.12亿减到2081.77亿;缩水幅度最小的是青海,其市值较2007年仅缩水24.77%。

)9%的增长,直接导致中国经济证券化率的大幅回落。按照预测的GDP 27万亿计算,XX年年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率为53.87%,比2007年骤跌了近100个百分点,但仍比2006年高出近12个百分点。如果说2007年从42%涨到151.5%是中国经济证券化率的超常膨胀,那么从151.5%降到近53.87%则是证券化率的合理回归,回归到稳步提高的正常轨道上。放眼海外市场,证券化率从50%到100%都是一个渐进和过程,美国用7年时间完成了这一升级,韩国花4年半时间走远了这段历程。

放眼全球,在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化水平排名中,中国仍然保持了和2007年一样的位次——第六位。受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证券化率普遍下降,其中香港地区的证券化率只有去年的一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化率全线跌破100%,美国XX年年的证券化率为96.68%,英国为80.02%,日本为55.82%,“金砖四国”中表现最好的巴西XX年年证券化率为63.1%。

图表7:2000-XX年年中国经济证券化率变化图

(九)国际比较:新兴市场龙头地位确立.放眼海外,中国证券市场的地位依然不容动摇,虽然它经历了一轮罕见的大熊市。在全球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上,上海证交所名列第六,成为跻身六大交易所行列的唯一的新兴市场代表,其它五大交易所分别是纽约交易所、东京交易所、纳斯达克、欧洲交易所和伦敦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是全球九个市值总量逾万亿美元的交易所当中,唯一的新兴市场代表。在全球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上,香港交易所名列第七,深圳证券交易所排行第二十一。

图表8:XX年年全球部分交易所市值规模

无论是比较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等“金砖”之国,还是相对韩国、台湾、新加坡等海外新兴市场,XX年年中国证券市场以1602家上市公司、12.08万亿元总市值和26.71万亿元的总成交,展现了无限风采。中国证券市场在新兴市场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

二、上下携手抗冬共铸市场信心

空前的寒冬及其造成的市值急剧缩水,客观地令市值管理成为现实的需要。回首XX年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践,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特点一,宏观微观双管齐下。面对市场的非理性下跌,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率先践行市值管理。XX年年6月17日是三一重工限售股全部解禁之日,根据股权分置改革的有关法规,三一重工从此正式踏入了全流通时代。可是,大小非的解禁恰恰是市场最为担心的一个因素,它严

重影响着人们对市场供求的预期,对市值缩水大潮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三一重工的大股东三一集团在这一天主动发布公告,公开承诺将6月17日的解禁股继续锁定两年,并宣布此前已经解禁的股票在未来两年内如股价不低于6月16日收盘价的两倍不在二级市场减持。三一集团的这一举措在市场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产生了积极影响,三一重工股票当日涨停。在三一效应的作用下,此后解禁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纷纷效仿,自愿延长禁售期或自愿提出新的解禁附加条件。据统计,在随后的六个多月里,先后有26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主动延长禁售期,更多的上市公司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出了其它形式的市值管理措施。

XX年年的市值管理不仅局限在上市公司微观层面上,在宏观层面上同样可圈可点。下半年,特别是华尔街金融危机暴发以后,宏观层面出台的举措可谓接二连三。首先,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从年初的“双防”、年中“一保一控”变成年底的“一个确保”,货币政策由“从紧”变“适度宽松”,财政政策由“稳健”变“积极”;二是推出振兴经济十条措施,宣布未来两年投资4万亿的投资规模;三是制定行业振兴计划,九大行业振兴计划陆续制定;四是统筹部署金融市场发展大计,出台发展金融市场的九条意见;五是针对证券市场的非理性下跌,两度运用税收工具,先后调低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改证券交易印花税双边征收为单边征收;六是出台相关规定,规范大小非的减持行为;七是提高上市公司分红要求。分析这些宏观举措,可以发现,它们有的作用于证券市场的基础——实体经济,有的涉及到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有的关系着证券市场的基础建设,但条条举措都聚焦一点,即信心。

特点二,重点聚焦信心。弱市下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宏观经济如此,证券市场亦如此。XX 年年的寒冬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XX年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践也主要是围绕着信心两个字而展开的。国家出台的4万亿投资、行业振兴计划和发展金融市场九条意见提振的是信心,监管部门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提振的是信心,上市公司大股东自愿延长禁售期提振的还是信心……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行动起来了、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也行动起来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行动起来了、二股东也行动起来了,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行动起来了,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也行动起来了,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拓创新,纷纷加入到市值管理这场伟大实践之中。

特点三,手段推陈出新。证券市场是一个创新的市场,应对空前的寒冬,更需要创新。XX 年年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创新成风,管理形式和手段推陈出新。除三一重工们的自愿延长禁售期或提高解禁条件外,其它的手段创新还有:

1、增持潮应运而生。XX年年8月28日,中国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行为的监管变事前报批为事后报备,鼓励大股东在弱市行情下增持。在股指持续下跌、市值大幅缩水、上市公司价值严重低估的背景下,受中国证监会此举的推动,“增持潮”应运而生。据统计,从证监会新规颁布到XX年年12月底这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发布增持公告的上市公司达到172家,其中有141家是大股东增持,占比81.98%;还有31家是高管增持,占比17.42%;就增持次数而言,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采取增持行动共计430次,平均每家2.5次,增持最多的为长城通信,先后增持14次,增持数量最多的为攀钢钢钒(000629,股吧),累计增持达3.28亿股。

中央企业是增持大潮的生力军。XX年年9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开表示支持中央企业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并宣布汇金公司将增持上市银行股票。马上,中国石油(601857,股吧)集团动用资金超过7亿元增持中国石油股权;汇金公司分别增持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股权200万股,并表态将在未来一年内继续增持;中国联通(600050,股吧)集团增持中国联通近5000万股。从增持资金来看,攀钢钢钒(000629,股吧)、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西山煤电(000983,股吧)、中国联通(600050,股吧)、中国远洋(601919,股吧)、长城股份、明天科技(600091,股吧)、西水股份(600291,股吧)、新兴铸管(000778,股吧)和攀渝钛业(000515,股吧)等10家公司股东增持资金均超过了10亿元;还有超过40家公司股东增持资金也超过了1亿元。

上市公司高管的身影在增持大军中也不时出现。中泰化学(002092,股吧)、新大洲A、宜科科技(002036,股吧)、金融街(000402,股吧)、大龙地产(600159,股吧)、北京城乡(600861,股吧)等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先后出手增持公司股权。

2、回购风由此发端。作为弱市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有效手段,回购不但象增持那样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而且还具有直接提高公司的每股盈利能力的效应。XX年年,回购现实地进入了管理层和上市公司的视线。XX年年6月5日,丽珠集团(000513,股吧)正式公告,将拆资最多1.6亿回购公司的B股。4个月以后,XX年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减化程序,提高可操作性,方便上市公司回购。10月31日,股价从此前不久的增发价29.9元/股跌至2.72元/股的“破发”公司天音控股(000829,股吧)正式打响A股回购第一枪,公司董事会发布回购公告,回购数量最高为2000万股,回购资金最多为7000万元。时隔不久,每股净资产达2.87元/股而股票价格仅为2.54元/股的“破净”公司海马股份(000572,股吧)也于11月4日发布了A股回购董事会公告,回购数量最高为3000万股,回购资金最多为1亿元。12月13日,天音控股(000829,股吧)公告,首次在二级市场上实施回购行动。

在中国证券市场,回购一词并不新鲜,有关回购的法规早已有之,但真正付诸实施,特别于服务于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天音控股和海马股份(000572,股吧)开的还是市场先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共同目的在于增强公众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提升公司的资本市场溢价能力,共同效果是取得了良好的效应。通过回购,天音控股和海马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的控股地位有了进一步增强,其股票在二级市场上也均有不俗的表现。

3.股权激励探索不止步。XX年年的市场环境对股权激励机制的推行考验不小。一方面证券监管部门规范新措的推出和国资委等部门有关考核分配新政的出台,使此前上报的股权激励预案出现了不适应,对新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股指的一跌再趺,使一个个在牛市环境里制定的股权激励方案,因股价的骤变而无法行权,失去意义。面对考验,人们对完善考核激励、通过利益纽带增强核心团队价值创造冲动,实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的追求没有放弃。XX年年,沪深两市有40家上市公司推出了激励方案,其中12家获股东大会通过,7家开始顺利实施。

股权激励在中国证券市场属于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鲜事物,其发展历史并不长。从首次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时间来看,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出台激励案例的公司十分有限,2006年披露激励方案或意向的上市公司骤升至106家,2007年因相关监管政策调整的因素全年仅有23家上市公司推出激励计划,XX年年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又掀起一个小高潮,88家上市公司先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或意向。从推进进程来看,XX年年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激励计划正在有序推进。在相关的243家上市公司中,除88家披露的是激励意向,其余155家均正式推出了激励方案,这其中公布预案的有49家,已通过股东大会决议的有22家,进入实施阶段的有40家。

图表9:股权激励上市公司部分数据统计表

深圳市场124 XX年

88 意向88 发行股份107 股票期权134

(中小板)47 2007

23 预案49 存量股份42

限制性股

21

上海市场119 2006

106 决案22 回购11

管理层持

15

总计243 2005

年以

26

实施

40 其他来源 3 激励基金13

中止44 未明确80 股票增值8

未明确52 特点四,价值经营意识增强。市值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决定市值的基础价值创造,也包括影响市值的关键价值实现,还包括撬动市值的杠杆价值经营。如果说XX年年宏观环境给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增加了困难,XX年年市场环境给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提出了挑战,那么,XX年年也给上市公司的价值经营带来的是机会。许多上市公司纷纷抓住行业景气的低谷和上市公司价值的低估所构成的历史性“双低”机会,施展价值经营拳脚,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除前述的增持和回购以外,横向的股权并购是XX年年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价值经营的典型手段。

XX年年股市的单边下跌给上市公司的股权并购带来了许多机会,各类市场主体出于不尽相同的出发点——或为了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或为了增强控制权,或为了防止被收购,趁机展开了并购行动。据统计,XX年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股权并购事件308起,涉及上市公司271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6.92%。

在众多的股权并购热潮中,如火如荼的产业整合尤其引人注目。典型案例有:海螺水泥(600585,股吧)先后收购翼东水泥、巢东股份(600318,股吧)、同力水泥、华新水泥(600801,股吧)、祁连山(600720,股吧)水泥和福建水泥(600802,股吧)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扩大产业影响力;中金黄金(600489,股吧)通过控股子公司收购大股东黄金集团旗下四家金矿公司股权,从根本上解决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美的电器(000527,股吧)收购小天鹅,进一步壮大市场占有率、丰富产品线,等等。

在XX年年的股权并购中,国有企业表现活跃。据统计,国有上市公司全年累计发生197起股权并购事件,占到证券市场股权并购总次数的近三分之二。

值得一提的是,XX年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完成了首例以证券为支付手段的换股要约收购——中国东方电气(600875,股吧)集团收购东方锅炉。

优化融资工具和融资手段是中国上市公司针对弱市环境在价值经营范畴里作出的又一项市值管理选择。XX年年,中国股市低迷,股权融资频频遇冷。有些上市公司原本计划增发股权再融资,但因股价跌破增发价而被迫中止;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增发完成了,但是深深地套住了一批投资者。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为维护市场稳定,对股权融资的审批也日益谨慎。全年IPO上市几乎全面停顿,增发融资方案获批更难。针对这种情况,加上公司债发行市场又很走热,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发债作为再融资的主渠道,以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数据统计结果表明,XX年年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再融资达3504.6亿元,远超新股发行、增发(含定向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的融资总额。全年共有48家上市公司的短期融资券上市,筹资规模达543.7亿元;3家上市公司的80亿元企业债上市;16家上市公司的289亿元公司债上市;3家上市公司的80亿中期票据面世;5家公司的77.2亿元可转债发行;11家公司的627.85亿元可分离转债发行。

特点五,新股东文化建设破题。在XX年年的弱市里,再融资难度明显加大——下半年甚至几乎暂停,机构投资者大量抛售公司股票,公司市值普遍缩水,但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并没有因此而偃旗息鼓,相反,上市公司在继续加强诸如业绩发布会、投资者见面会、网上交流会、分析师座谈会等传统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同时,开始根据全流通时代的新特点,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思考、认识和践行投资者关系管理。这方面的突出典型是万通地产(600246,股吧)。XX年年3月,万通地产董事会讨论通过“万通地产新股东文化建设九条措施”,明确提出要“实施董秘周接待,总经理月度接待和董事长季度接待的三级投资者网上接待日”、“定期发布公司经营业务业绩快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每年分别开展三次把投资者请进来和主动走出去拜访投资者的‘三进三出’活动”、“革新独立董事的提名方式,邀请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提名公司独立董事的候选人”、“邀请机构投资者列席公司重大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会议”等。将揭示价值、实现价值的功利目的升华成注重和谐、追求共赢的新股东文化,将投资者关系管理发展成新股东文化建设,将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提倡或要求转变成公司的“自觉意识”与主动行动,万通地产的突破博了舆论和市场的好评,成了XX 年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特点六,管理成效初显。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日益增强的市值管理意识和络绎不绝的市值管理举措产生了有目共睹的成效。虽然市场信心难以准确量化,虽然市场涨跌有其内在规律,但下述数据可以折射这一成效:XX年年11月9日,国务院确定扩内需、促增长的十项措施,决定在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次日,上证指数大涨7.27%,且从那时起证券市场开始独立全球证券市场,率先止跌企稳,底部逐渐提高。截止XX年年底,上证指数收盘1820.81点,较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前日的1747.71点上涨4.18%;天音控股和海马股份的股价在回购公告发布当日分别涨停,从发布回购公告到XX年年底,天音控股股价上涨23.5%,而同期上证指数却下跌9%,海马股份从发布回购公告到XX年年底股价上涨了22.8%,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才5.9%;实施或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一般也都有不俗表现。

三、稚嫩表现突出不足丞待改进

起步即赶上寒冬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践同样也表现出种种稚嫩特征和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有四:

一是管理行动欠主动。面对市场的单边下跌和市值的急剧缩水,上市公司逆来顺受的有之,怪罪客观原因的有之,采取应对措施的主动性不够强。这一点大小非解禁的应对管理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XX年年,大小非解禁被视为推动股指下沉的一个主要成因,但除监管部门出台了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的办法以外,上市公司并没有主动展开这方面的市值管理工作。据调查,仅有不到半数的上市公司就大小非解禁与投资者进行过直接沟通。实践证明,针对解禁问题,主动与大小非沟通,主动与公众投资者沟通,向他们揭示公司价值,增强市场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是有可能使大小非“不减”、“少减”或“晚减”的,是有可能引进一些新的战略投资者的,也就是说是有可能改善市场的供求预期、甚至供求关系,从而化解解禁对公司市值可能造成的不良冲击的。

二是参与公司欠多。XX年年,虽然市场表现出了市值管理意识,并且切实展开了一系列市值管理行动,但是,值得指出的是,真正参与的数量还只是少数。例如,1602家上市公司当中,仅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使用了回购这一市值管理工具;仅有172家公司的股东或管理团队采取了增持行动,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9%;仅有260家公司的大股东作出了延长禁售期的承诺,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6.5%;仅有243家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或意向,占公司总数的15.2%。

三是采用方法欠科学。元年的市值管理艺术也带着明显的元年特征,许多管理举措粗放、甚至带有随意色彩,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成效。例如,增持原本是一个艺术,十分强调增持节奏、数量和时点等元素的把握,但有些上市公司的增持行动几乎成了某种拍脑袋行动,既然上面让增持,那就增吧,至于具体的增持数量、增持时机和节奏,一概不研究,不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正是由于方案缺乏科学性、操作缺乏艺术性,不少增持行动不但未能提振市场信心,反而导致股价应声下跌。

四是管理思维欠系统。XX年年,不少上市公司主动采取市值管理行动,但他们的市值管理手段单一,思维缺乏系统性,往往是就事论事地针对影响市值的某一个因素或某一件事采取某一项行动,并没有将市值管理放在公司的战略高度进行系统化考虑。因此,容易出现顾此失彼、有一无二的尴尬,直接影响市值管理的成效。

五是危机管理意识欠加强。XX年年,证券市场上事关上市公司的媒体危机事件接二连三。影响力较大的有中国平安(601318,股吧)“天量增发”事件、万科“捐款门”事件、中捷股份(002021,股吧)大股东占款事件,等等。这些危机都严重地损害了公司品牌,冲击了股票股价,呑食了上市公司市值。从危机发生的数量之众来看,说明上市公司在新媒体时代的危机管理意识还不够;从危机发生后的处置以及危机所造成的破坏力来看,暴露了上市公司危机管理能力还不高。增强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是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对策与展望

展望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依然不容乐观。

就经济环境而言,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但政策从出台到实施再到见效有一个过程,内需的提振决非一日之功,国际经济何时能走出危机尚无定论,因此,

经济增长实现保八的目标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困难,这样的经济环境必然制约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影响上市公司市值的基础;

就市场环境而言,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决定了中国证券市场不可能马上就送走老熊迎来猛牛。加上2009年是大小非解禁的高峰年,其对市场供求预期的影响和对市场估值体系的冲击沉重而现实。这样的市场环境直接挑战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能力和价值经营能力,严重抑制上市公司市值溢价水平。

严峻的客观环境要求我们,为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必然认真总结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元年的经验和教训,加倍对市值管理的重视

最新中国企业500强汇总

2004中国企业500 强

2004中国企业500强名单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2004年9月5日发布 名次企业名称地区营业收入(万元) 1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48295173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47528703 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46667311 4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17433500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17187091 6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北京16170825 7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京16110952 8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北京15599085 9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15452561 10 中国银行北京12719100 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12598338 12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12041545 13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吉林11917884 14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1000167 15 中国农业银行北京10871300 16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9729364 17 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9250355 18 东风汽车公司湖北9003200 19 海尔集团公司山东8064840 20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北京8049408 2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北京7584285 22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北京7434076 23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北京7156028 24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京7087653 25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北京6885000 26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6745919 27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北京6670456 28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6291816 2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5385800 30 国家邮政局北京5272554 31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5241613 32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北京5218034 33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北京5015909 34 首钢总公司北京4791338 35 北京铁路局北京4566166 36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北京4514087 37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4154001 38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4102871

中国软件上市公司一览

软件概念股(软件上市公司)包括软件外包上市公司、管理软件(包括ERP 软件上市公司、财务软件上市公司)、电力行业软件上市公司、金融行业软件上市公司、医疗行业软件上市公司、电信行业软件上市公司、物联网应用软件上市公司、智能交通软件上市公司、安全软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行业软件上市公司。 软件外包上市公司: 1.中国软件(600536.sh),公司主营软件与信息产品开发、行业应用及系统集成服务、欧美及日本地区的软件外包业务,产品覆盖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三大领域;公司还是A股唯一一家拥有LINUX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业务的企业。 2.用友软件(600588.sh),公司是亚太本土第一大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财务软件、客户管理软件、财政软件、金融企业管理软件、资产管理软件供应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公司形成了NC、U8、“通”三条战略业务线,NC业务重点推进建筑地产、冶金、电力、烟草等行业业务,HRM软件签约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战略大客户,ERP软件锁定6个重点行业:金融、烟草、冶金钢铁、军工、房地产和行政事业,并有望向煤炭和电信业延伸;公司通过拥有100%股权的上海英孚思为信息科技主要从事汽车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及实施。 3.浙大网新(600797.sh),公司外包服务事业集团积极推进离岸、在岸服务外包协同发展,把握并购机遇,形成了跨越日本、欧美、中国三个服务外包市场以及从ITO、BPO到KPO全方位外包服务业务体系;公司子公司InsigmaU.S.,Inc.签订软件集成开发总包协议,将以软件项目总包集成商的身份为该机构提供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核心管理平台、医疗管理等一系列软件集成开发服务。 4.海隆软件(002195) 5.神州泰岳(300002.sz) 管理软件上市公司(包括ERP软件上市公司、财务软件上市公司): 1.久其软件(002279.sz),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管理软件供应商主要从事财务决算、统计及决策分析,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等相关系统及平台的研究和开发,以提供报表管理软件、商业智能软件、ERP软件等管理软件产品及其服务为主营业务;公司参股20%的拜特科技是专业从事资金管理软件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2.用友软件(600588.sh) 3.华力创通(300045.sz),公司投资建设“企业信息化项目”包括网络基础平台建设和信息化系统建设,保障信息化过程中信息系统软件之间的必要交互,相互协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 4.三五互联(300051.sz),公司企业信息化软件通过SaaS模式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OA和CRM等服务。 电力行业软件上市公司: 1.东方电子(00068 2.sz),公司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化和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并已进入铁道(包括铁路、城市、地铁)自动化领域和智能电网领域;公司参股45%的烟台海颐软件业务主营集中在电力、公安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研究_施光耀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研究 施光耀 刘国芳 梁彦军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 摘要:市值管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一个管理新动向。在对国外价值管理文献和国内市值管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金融学和管理学理论,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一套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这套评价体系对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进行了综合排名和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价值管理;市值;市值管理;市值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08)01-0078-10 Evaluation of the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in Chinese Listed C ompanies SHI Gua ngy ao LIU Guofang LIAN G Yanjun (China Center for Ma rket Value Ma nagement of Listed Co mpa nies,Beijing ,China) Abstract :Market v alue manag ement (MV M)is a new trend in Chines listed com panies since the stock structure has been refo rmed .From the theories of finance a nd ma nagement ,A set o f indices w as built to ev alua te MVM performance of Chinese listed co mpa nies .M VM perfo rmance o f the listed com panies in 2006w as ranked and analy zed. Key words :listed com panies;value ma nagement;ma rket v alue;market v alue ma nagement;evaluatio n of ma rket v alue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07-08-31 伴随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在2006年进入了全流通的新时代,同时,也宣告了市值管理时代的到来,市值管理这一概念迅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市值管理的提出正反映了中国上市公司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的深刻转变,即企业经营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价值最大化,企业管理由利润导向转变为价值和市值导向。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企业的价值,越来越关注企业价值的市场表现——市值,通过市值管理达致市值的持续、稳定和健康成长,成为了上市公司的一项战略管理任务。对市值管理进行科学的评价有助于上市公司改进市值管理,从而更好地为公司股东价值服务。 1 文献综述 (1)价值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市值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价值管理。价值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演进和现实环境驱动的结果[1]。企业制度从业主制、合伙制到公司制的演进,公司治理中股东主导地位的确立是价值管理产生的微观 驱动因素,经济环境的变化则是价值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宏观驱动因素。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企业界在总结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管理的理念,并经麦肯锡顾问公司的提倡和推广揭开了广泛应用的序幕。而价值管理思想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FISHE R [2]的资本价值理论。M ODIGLIAN I 等[3]的资本结构定理(M M 理论)也对价值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唤起了人们对企业价值的高度关注。麦肯锡顾问公司 CO PEL AN D 等[4]和波士顿咨询公司 KN IGHT [5] 明确提出了价值管理的概念和应用 模型,为价值管理的推广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标志着价值管理理论的正式形成[6] 。 到目前为止,价值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数字阶段、战略阶段和整合阶段[7,8]。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最初的数字阶段。在这一阶段,价值管理几乎只关注财务方面的因素,它始于那些企图低估公司价值的恶意收购者。这些恶意收购者以机构的报表评估为模式来评估公司的价值,他们认为股票价格是现金流和股 第5卷第1期2008年1月 管 理 学 报Chinese J o urnal o f M anag ement V o l.5No.1 Jan.2008

浅析上市公司如何加强市值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bc15043010.html, 浅析上市公司如何加强市值管理 作者:张文仁 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20期 【摘要】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市值管理”这一理念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市值管理关系到上市公司及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上市公司实施市值管理能够促使上市公司经营目标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市值最大化转变,降低企业融资负担,使股价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内在价值,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水平,最终给股东和投资者带来更多经济利益。本文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角度简要分析了上市公司如何进行市值管理,并提出了促进市值管理良性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类非流通股份流通权利的逐渐获得,市值慢慢成为企业所有者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纽带,股东价值最大化真正成为企业管理层努力的目标之一。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转换以及全流通后企业价值低估造成的潜在的并购压力等都使得市值管理作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摆在上市公司的面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需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有效地进行更为市场化的市值管理。 一、市值管理的概念和背景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理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其中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价值经营是市值管理的关键,价值实现和增值是市值管理的目的。市值管理是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管理概念,它的萌生与2005 年开启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有着必然的联系。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全新标杆。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操作实践后,国务院于2014年5月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进入到全新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阶段。 股票的市值是衡量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最直接体现,综合反映上市公司对社会资本的吸纳能力和贡献能力,是衡量和评价企业整体价值的重要指标。股权分置改革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在已经对市值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二、目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值管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很多上市公司都在积极主动地践行市值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各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市值管理方法和手段,成效不尽相同,失败的案例很多,以H公司为例:

以万科集团为例的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以万科集团为例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4.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 幵发企业,公司产品定位为自住,贯彻快速销售策略。 2011年,公司实现新幵工面积1448万平方米,比年初计划增加9%,实 现竣工面积659万平方米,新幵发项目52个,销售面积达107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215亿元,营业收入717.8亿元,净利润96.2亿元,在已进入的54 个城市中,公司在25个城市的销售业绩排在前三名。 万科的成功基石是坚持用专业的能力从市场上获得回报,在2011年,公 司项目获得省级及全国性奖项104项,并连续第九次获得经济观察报社与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评选的最受尊敬企业称号。在《财富》杂志公布的“最善于培养领袖的25大公司”排行榜上,万科位列亚太地区第四名。 万科199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在上市之后业绩持续增长,公司 治理结构规范和透明,以此获得了投资者的广泛好评。公司建立了集团标准成本体系和成本适配体系,加大对成本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推动公司的质量管理能力。并且公司积极推进绿色战略,加大推广绿色建筑,力图打造国内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推广平台。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万科坚持稳定的经营策略,坚持小户型和装修房、 快速周转和较少的土地储备,公司重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并用稳健的投资策略来积极推动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 在未来,万科将继续专注于发展普通住宅市场,并在加强传统业务的同 时结合城市发展的变化以及客'户需求曲线,逐步加强与住宅相配套的其他业

务类型的发展,同时继续强化自身的综合开发能力,努力拓展新的业务空间。4. 2万科集团盈余管理的动机 4.2.1资本市场动机 万科集团在2007年8月22日,公布增发A股招股意向书,展开公开增 发A股股票发行工作。本次增发采用A股股东全额优先认购,优先认购剩 余部分网上、网下定价发行的方式进行,发行价格31.53元/股。本次发行共 增发A股317,158,261股,募集资金总额9,999,999,969.33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9,936,601,701.22元。2007年9月5日,公司增发的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众所周知,多数上市公司在上市后,都将增发股票作为最佳的融资渠道。 但是增发股票在组织机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财务会计文件、募集资金 等方面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如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财 务报表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和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 且企业资产质量良好、现金流量正常,还规定企业最近三年用现金或股票方 式分配的利润大于可分配利润的30%等。 在这种要求下,迫使公司的管理层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粉饰,使企业可 以达到增股要求从而顺利增股。 另外,股票受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很大,企业的财务收益也与股票市场 的情况息息相关。图8是万科集团2006至2011年的盈余公积和每股收益, 图9为这二者的变化趋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会计盈余与每股收 益呈正相关关系,也从侧面反映出会计盈余与股价之间的正比关系。因此为 了提高企业的股票价格,公司也会对会计盈余进行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国南方航空

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国南方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发起设立,以原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基础,联合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新疆航空公司和重庆航空公司重组而成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是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发起设立并控股的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分别在纽约(NYSE:ZNH)和香港(港交所:1055)同步上市发行股票,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交所:600029)。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 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三大航空集团。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属下航空运输主业公司,总部设在广州,以蓝色垂直尾翼镶红色木棉花为公司标志。有新疆、北方、北京、深圳、海南、黑龙江、吉林、大连、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台湾、珠海直升机等14家分公司和厦门航空、汕头航空、贵州航空、珠海航空、重庆航空等5家控股子公司;在上海、西安、大连设立基地,在成都、杭州、南京、重庆等地共设有18个国内营业部,在新加坡、东京、首尔、阿姆斯特丹、巴黎、洛杉矶、悉尼、拉各斯、纽约、伦敦、温哥华、迪拜、布里斯班等地设有53个国外办事处。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目前,南航经营包括波音777、747、757、737,空客A330、321、320、319、300、380在内的客货运输机400架,机队规模跃居世界前六。形成了以广州、北京为中心枢纽,密集覆盖国内150多个通航点,全面辐射亚洲全面辐射亚洲40多个通航点,链接欧美澳非洲的发达航线网络,航线数量660多条,每天有1500至2000个航班穿梭于世界各地,每天投入市场的座位数可达20万个。通过与天合联盟成员密切合作,航线网络通达全球884个目的地,连接169个国家和地区,到达全球各主要城市。 2009年,南航旅客运输量6628万人次,位列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已连续31年居国内各航空公司之首, 是亚洲唯一进入世界航空客运前五强,国内唯一连续5年进入世界民航客运前十强的航空公司。截至2010年6月3日,南航已累计安全飞行安全飞行达700万小时,连续保证了16年3个月的空防安全,安全运输旅客已累计超过5亿人次,安全管理水平在国内、国际均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7月16日,南航荣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飞行安全最高奖“中国民航飞行安全五星奖”,成为国内安全星级最高、安全业绩最好的航空公司,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南航飞行实力出众,拥有3332名(不含厦航)优秀的飞行人员,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独立培养飞行员能力的航空公司,与全球知名飞行模拟器制造商CAE合资建立的飞行训练中心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训练中心;机务维修实力雄厚,旗下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建有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机库,南航与德国MTU公司合建有国内最大、维修等级最高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保障体系完善,拥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飞行运行控制系统(SOC),以及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发动机性能监控系统等国内航空业最为先进的IT系统。

如何进行市值管理

如何进行市值管理 此文是根据和君集团合伙人、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宋思勤先生在某区域上市公司协会演讲的摘要。 精彩观点: 1、市值管理有三个核心理念。第一点是帮助上市公司树立产融互动和创造EVA的经营理念;第二点是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的经营体系;第三是在市值波动中进行价值实现,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 2、我们为这个企业做了基于市值的发展战略,重新将企业推入了二次创业的轨道;然后通过市值管理价值模型,推动公司市值增长;市值增长后通过增发、并购的形式推动公司的新一轮的业绩增长,最终形成产融互动的经营局面。 3、我们对A股市场有三个基本假设,市场化改革、无效性和上市公司资本经营的粗放性。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市值管理方法论以及我们的实践,推进A股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市场的效率,提升上市公司的资本经营水平,从而使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者能够真正发现、支持并分享优秀公司的成长。 4、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且更是你与这个世界相处与互动的一种方式。你依赖这个方法论,通过事业、职业、专业或兴趣爱好的方式,去结交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创造价值,让自己和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顺便赚点儿钱。 以下是演讲全文: 我们开始今天的讲座,今天我讲座的主题是市值管理,分成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第一方面是先跟大家讲一下市值管理的方法论,第二方面就是进入到这个案例的分享,第三方面讲讲我们市值管理服务的立场和价值。 第一部分:市值管理方法论 我在这里提纲挈领地跟大家做一个市值管理方法论介绍。我们认为市值管理核心理念有三点:第一点是帮助上市公司树立产融互动和创造EVA的经营理念。现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板,他们更多的思维是在供研产销上面,但如何把产融进行有效的互动,如何把EVA创造而不是利润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很多公司实际上是缺乏这个思维的。第二个是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的经营体系,它是一套很完整的经营体系;第三是在市值波动中进行价值实现,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 这三个理念是我们认为是市值管理最核心的三个理念。 第一个理念,树立产融互动和创造EVA的经营理念。核心的就是下面这张图,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是在两个市场进行经营,第一个市场是资本市场,这个市场的经营目标是市值。第二个市场是产品市场,这个市场经营目标的核心是利润。实际上我们了解很多上市公司更多的是在右边,就是产品市场。每天供研产销思考的是利润问题,很少有上市公司能够有左边这套思维,更少有上市公司能够把这两种思维有效地融合。实质上市值管理核心的一个思维就是:第一,一家公司必须具备产业和资本两种思维,而且必须进行产融互动;第二,必须认识到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股东财富来说,市值是终极指标,利润只是过渡性指标;第三,利润做的好不好会影响你的市值,这是经典的价值决定价格理论。但很少有人思考,反过来也是一样成立的,就是市值的高低同样也会影响你的利润和企业发展。 第二个理念就是建立市值管理的经营体系,在我们的方法论里面,市值管理经营体系分成两个定义。第一个是广义的市值管理经营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市值管理就是管理公司的一切”。简单地来理解,一个公司的市值是由净利润乘以市盈率,就是E乘以PE。如果是广义的市值管理经营体系,它应该就是把和市值相关的所有影响E的重要因素和所有影响PE的重要因素都有效地进行管理。在我们的方法论里,影响E的主要因素有这么几个:第一个,这家公司的产业布局和性质是怎样的,是多元产业还是单一产业,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是周期性产业还是非周期性产业,是政策支持性产业还是政策退出型产业等;第二个,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每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2-5 1、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机 (5) 2、债务契约动机 (5) 3、避税动机 (5) 4、政治动机…………………………………………………………5-6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分析………………………………6-8 1、收入的不当确认或虚假确认收入 (6) 2、虚假确认费用………………………………………………………6-7 3、利用关联方交易 (7) 4、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7) 5、操纵各项准备的计提………………………………………………7-8 6、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8)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8-10 1、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8-9 2、资本市场的完善 (9) 3、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9) 4、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减少诱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9-10 5、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识别能力 (10) 6、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建设 (10)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摘要:目前,证券市场中相当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从盈余管理的概念、操纵手段、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市场参与

者的游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从而提高股票价值。为了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在利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政策时留有余地,会计人员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使得会计准则具有所谓的弹性,这些弹性在某些方面能够适应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者的需要。但当这些弹性被“过度开发”时,滥用这种弹性的盈余管理便随之出现。如何利用会计技能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个重要的会计问题。 关键词:操纵手段;控制措施;必要性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管饭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受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受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受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受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受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 一是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做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

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全部名单

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全部名单名次企业名称 2016年营业收入 1.国家电网公司 20939.7168亿元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19692.1982亿元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8719.0290亿元 4.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0152.6600亿元 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9597.6549亿元 6.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480.5200亿元 7.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790.9800亿元 8.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744.8800亿元 9.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564.1617亿元 10.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554.0200亿元 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7116.1106亿元 12.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6963.4318亿元 13.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6442.6089亿元 14.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6302.9681亿元 15.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887.5467亿元 16.东风汽车公司 5726.1266亿元 17.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5215.7400亿元 18.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5034.0782亿元 19.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957.8589亿元 2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4732.8148亿元 21.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4726.7719亿元 22.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700.2154亿元 23.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433.2300亿元 24.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4377.4087亿元 25.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4358.3636亿元 26.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4354.5005亿元 27.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4303.8158亿元 28.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 4206.8435亿元 29.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4144.5834亿元 30.安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139.7026亿元 31.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129.5073亿元 32.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4074.0610亿元 3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4070.0647亿元 34.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4061.0384亿元 35.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3954.9504亿元 36.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3731.8332亿元 37.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3711.9722亿元 38.海航集团有限公司 3523.3153亿元 39.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511.9183亿元 40.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3511.1397亿元

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地区分布

北京﹙38家,占100强总收入的66.81%﹚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4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12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5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17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8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19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1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5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30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32 冠捷科技有限公司 36 华润创业有限公司 41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42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45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 46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 53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55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57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4 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 65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66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67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 69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5 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7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2 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84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94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98 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17家,占100强总收入的11.43%﹚ 1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20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3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4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2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56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 68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70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3 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77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89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90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2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某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案(修订稿)

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规划方案 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零九年九月

目录 一、市值管理介绍 (2) 二、市值管理在上市公司中的实践 (3) 三、****市值管理方面的不足分析 (6) 四、****市值管理的方案 (8) 第一步,明确公司战略定位 (9) 第二步: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以优质资产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 (9) 第三步,****实施股权激励方案 (10) 第四步,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 (10) 五、****市值管理时间表 (13)

摘要: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在2006年进入了全流通的新时代,同时也宣告了市值管理时代的到来。“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这一概念迅速成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对市值管理理论的研究和交流持续升温,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实践如火如荼。 所谓市值管理是指:公司建立一种长效组织机制,致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并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互传导,维持各关联方之间关系的相对动态平衡,在公司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法使公司股票价格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本文将结合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探讨****进行市值管理的必要性及市值管理到底可以为公司带来什么。 一、市值管理介绍 所谓市值管理是指:公司建立一种长效组织机制,致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并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互传导,维持各关联方之间关系的相对动态平衡,在公司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法使公司股票价格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IPO或借壳实现了上市,股东价值得到了巨大的市场溢价,人们越来越把企业作为一个商品来考虑,这为企业本身的商品化创造了条件,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逐步过渡到股东价值最大化。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一场空前的重大变革,中国证券市场实现了全流通。在全流通下,由于大小股东利益在市值这个标杆上实现了一致,市值的意义和作用得到了空前提升,衡量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将市值作为关键指标,考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将市值作为政策取向,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将市值作为重要保障,提高上市公司股权支付能力将市值作为根本前提,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与并购策略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成立之初采取了“国有股存量不流通、增量募集股份流通”的股权分置模式,给证券市场的发展造成制度性缺陷。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股票市场迈向“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全流通时代。全流通意味着所有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且与市值紧密相关,市值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更加充分的显现出来,全流通成为并购活动的催化剂,公司控制权市场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市值管理与并购成为全流通时代我国上市公司关注的两大热点。 概念解释 (一)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与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市值管理的对象是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企业的市场价值等于股票价值加上债券价值。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因此企业的市场价值主要是指企业的股票价值,即股份数×股价。市值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更能准确的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并努力实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市值管理的三个评价维度: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关联度。其中,价值创造是基础,价值实现是目标,价值关联度是考察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只有这三方面统筹兼顾,才能取得较好的市值管理绩效。 (二)并购 并购是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合称,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其目标是为了获得企业的控制权。通常主动出击兼并或收购另一公司的企业被称为并购企业,另一方被称为目标公司。结果是并购企业获得目标公司的产权,使其失去法人资格,或者改变其产权结构,成为并购企业的控股子公司。 我国并购市场对并购的定义比较模糊,包含了兼并、收购、托管、股权转让、资产置换、无偿划拨等行为。本文所指“并购”是泛指一切引起企业所有权改变或者产权转移的行为。 市值对并购活动的影响 (一)市值与并购动因 按照Shleifer和Vishiny(2003)的模型,行为经济学假说认为并购交易的主要驱动力是并购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该假说假定市场是非有效的,即市场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评价存在偏差。理性的管理者会以被市场高估的公司股票去购买被低估了的相关公司的资产。并购的实质是并购企业价值被错误估价后,管理者为了获得错误估价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积极的保值策略。按照其解释,在并购浪潮中一定会发生大量的换股并购(Stock S)。Harford(2004)对该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上述假说。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与治理对策.docx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与治理对策关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越来越普遍化,但是盈余管理的行为降低了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导致了上市公司决策者的会计信息判断失误,因而大股东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容易损害其他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从而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政F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防范与治理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力才行,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上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以便在未来的企业经营中能够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1盈余管理的涵义及特点 盈余管理的概念一直以来是会计学界存在的争议性话题,随着会计学的发展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仍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目前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指管理当局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为了获得某种私人的利益,在企业对外财务报表中会产生有目的性的干预行为。第二种指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为了能够更好地作出相关的决策,应当需要作出准确的会计报告,并通过修改或构造公司交易情况变更财务报告的行为方式。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属于财务报告过程中关于数据的分析以及研究的结果,主要是侧重于管理者的主观意识。会计学界在研究企业的盈余管理过程中认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属于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使自身的利益或者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去实施相关的治理措施,并能够在准则允

许的范围内对会计进行相关的整改。上市公司中关于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有: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层,而且往往是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决策事件需要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一些重大的会计判断和决策会产生盈余管理的行为。企业的盈余管理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上市公司中获利最大的是控股股东,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控股股东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往往会损害其他小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过程中其方法包括了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其中会计方法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货物交易时点的把控,而企业的非会计方法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交易事项的构造。 2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2.1债务契约动因和管理层的报酬动因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于债务契约动因主要指的是企业的债权人或者是相关的金融机构能够维持自身的利益,在正常情况下会通过上市公司提供的贷款业务签订相关的经营方式和企业的保护性条款。例如:金融公司会通过该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发放过多的现金股利、限制举债规模、规定流动比例等措施。一旦发现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有违约行为,债权人就会根据相关的法规以及签订的条款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因此,上市公司往往为了避免受到惩罚,降低违约的成本,采取会计方法或者是非会计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企业管理层的报酬动因分为显性的薪资报酬和隐性的非货币报酬两种形式,企业管理层报酬是和企业的经营绩效直接挂钩的,当企业的

2008中国企业500强年度排行榜公布(全部名单)

2008中国企业500强在发布中石化居首(全部名单)世界500强:《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 8月30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8中国企业500强在银川发布。这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全国企联系统和有关企业的支持下,按国际惯例第七次向社会公布中国企业500强年度排行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仍然稳居排行榜榜首。 具体名单如下: 名次企业名称营业收入(万元)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22786322 2国家电网公司101073254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00067727 4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9003400 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5790506 6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33040422 7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1418300 8中国银行31004900 9中国农业银行25905700 1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5755016 11中国中化集团公司22973070 12宝钢集团有限公司22771594 13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1187787 14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20073218 15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18738695 16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18050682 17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17748729 18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17194895 19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16830580

20东风汽车公司16795159 21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520400 22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6204043 23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15851351 24中国五矿集团公司15605595 25百联集团有限公司15488739 26中粮集团有限公司15487213 27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5205052 28联想控股有限公司14620055 29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14114846 30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13387505 31中国铝业公司13369068 32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13321765 33中国中钢集团公司12353117 34海尔集团公司11822731 35中国华能集团公司11560675 36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11550416 37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1330190 38中国中信集团公司10935227 39首钢总公司10900000 40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0809320 41中国化工集团公司10749002 42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706758 43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10481315

2011中国汽车工业上市公司100强

2011中国汽车工业上市公司100强 分析报告 “中国排行榜·2011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实力100强”排行榜分析报告,从宏观角度观察汽车行业的现状,综合分析汽车整车及配件行业,为战略投资者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趋利避害提供市场情报信息及决策依据,让投资者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选择恰当的企业投资方案。 一、汽车工业综述 2010年,在宏观经济高位趋稳,以及汽车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下,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继续领跑全球车市。 2010年年末汽车整车市场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在9月和10月狭义乘用车连续突破百万、11月又突破110万的背景下,12月的厂家销量又在年底冲到了顶点,12月的油价上涨,丝毫没有阻止汽车市场的火爆行情。 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率均在6.5%以上,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且除了第一季度我国零部件上市企业净利率低于整车企业外,第二、三季度其净利率均超过我国整车上市企业。 中国整车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汽车售后市场的崛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开始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在欧美一些汽车发达地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被称之为黄金产业,全球汽车中心随之向中国转移,这给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带来了巨大机会与竞争。 二、整车行业分析 2010年各整车集团走势直接受到09年的影响,由于基数的原因和月度间的销量调整,其产销增速差异巨大。 2010年四大集团于激烈角逐中,总体看东风表现最突出,上汽表现较好。东风在09年名列第三,而2010年已经上升到第二位,呈现低基数、高增长的良好态势。一汽集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