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语文必修四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语文必修四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归纳

14《孔孟二章》

古今异义

词例句意思

是谁之过与古: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今:是家

丘闻有国有家者古:指卿大夫的封地

今:家庭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更加

今:动词,增加

或或百步而后止

古:有的人

今:或者

是亦走也古:跑,特指逃跑

今:走路

词类活用

字词例句意思

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名词作动词,吃

王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树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栽种

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

鼓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15《劝学》

古今异义

词例句意思

輮以为轮古:把……做成以为

今:认为

故木受绳则直古:墨线

今:泛指所有绳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古:广泛地学习

博学

今:学问的渊博

词类活用

字词例句意思

輮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动用法,使……弯曲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名词或用作状语,每天上,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用作动词,游泳十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名词用作动词,跨十步一用心一也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16《过秦论》

古今异义

词例句意思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黄河以西一带河

今:河的西面

赢粮而景从古:担负赢

今:输赢的“赢”

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山东

今:指山东省

词类活用

词例句意思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名作状,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席、包、囊

景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影子一样

云云集响应名作状,像云彩一样

内内立法度方位词作状语,在内

外外连衡方位词作状语,对外

南南取百越之地方位词作状语,在南面

斗斗诸侯使动用法,使……相斗

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动用法,使……愚蠢

朝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17《师说》

古今异义

词例句意思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学者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

所以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今之众人古: 一般人,普通人

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而大遗古:在小的方面学习小学

今:与中学、大学相对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

不必

今:用不着,不需要

词类活用

字词例句意思

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意动用法,以……为耻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

意动用法,以……为师师

羞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大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18《晏子治东阿》

古今异义

词例句意思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古:施加严厉的

加大

今:增加加强于是明年上计古:第二年

明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属托不行,货不至赂古:不去做

山东

今:没本领;不能够仓库少内,便事左右古:近臣

左右

今:表方位的名词

19《谏太宗十思梳》

古今异义

词例句意思

必固其根本古:树的根部根本

今:事物的根源或最基本部分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为乐

以为

今:认为

傲物则以骨肉为行路古: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行路

今:走路

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感,即骄傲纵情

今:尽情

词类活用

字词例句意思

固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牢固覆载舟覆舟使动用法,使……颠覆安则思知止而安人使动用法,使……安定正则思正身以黜恶使动用法,使……端正劳、苦何必劳神苦思使动用法,使……劳累、辛苦虚则思虚心以纳下使动用法,使……虚

恶则思正身以黜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恶人邪惧谗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重当神器之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重要位置大居域中之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重大地位善择善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好的意见貌貌恭而不心服名词做状语,表面上

下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活用做动词,居……之下乐乐盘游意动用法,以……为乐

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劝学 【通假字】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词类活用】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地上、在地下. 用心一也:一,数词做动词,专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今义为“加入”.;博学: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渊博的人 声非加疾也:疾,强、洪亮.今义为“快;疾病”. 假舆马者:假,凭借、借助.今义为“与‘真’相对”. 蟹八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义为“跪下、下跪”. 用心一也:用心,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 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品.今义为黄金. 【特殊句式】 判断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状语后置句: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说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4)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跟从;而,连词.今义:连词. (5)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2、形容词作名词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2)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名词作形容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4、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之 (1) 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7) 动词,往,到...去,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4、而 (1) 连词,表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 连词,表转折.惑而不从师 (3) 连词,表承接.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 (5) 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 归去来兮辞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通假字。 1.可予不。 2.臣愿奉璧西入秦。 3.拜送书于庭。 4.召有司案图。 5.设九宾礼于廷。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二、一词多义。 1、负 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2、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3、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4、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 ②而君幸于赵王③则幸得脱矣 三、古今异义。 1、拜为上卿 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5、请指示王 6、于是相如前进缶 7、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8、布衣之交 9、左右欲刃相如 10、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 11、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1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13、明年复攻赵 14、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15、窃计欲亡走燕 16、不如因而厚遇之 四、词类活用。 1、舍相如广成传舍 2、左右欲刃相如 3、乃使从者衣褐 4、怀其璧 5、蔺相如前曰 6、臣乃敢上璧 7、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8、臣语曰 9、于是相如前进缶 10、赵王鼓瑟 11、而相如庭斥之 12、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13、奉璧西入秦 14、怒发上冲冠 15、卒廷见相如 16、完璧归赵 17、秦王恐其破璧 18、宁许以负秦曲 19、毕礼而归之 20、归璧与赵 21、且庸人尚羞之 2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5、大王必欲急臣 26、而绝秦赵之欢 27、宁许以负秦曲 28、为刎颈之交 五、特殊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3、蔺相如者,赵人也 4、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7、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而君幸于赵王 10、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2、使不辱于诸侯 13、何以知之 14、君何以知燕王 15、求人可使报秦者 16、拜送书于庭 17、以勇气闻于诸侯 18、故燕王欲结于君 19、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20、设九宾于廷 21、会于西河外渑池 22、君幸于赵王。 23、得罪于大王 2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25、今君乃亡赵走燕。 26、遂与秦王会渑池。 27、对曰:“臣尝有罪……” 28、不如因厚遇之,使归赵 29、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30、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苏武传》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2.空自苦亡人之地

高中语文必修四重点文言知识整理

必修四文言现象整理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制止、收敛。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路上。 5、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唱通倡,倡导。 6、青雀黄龙之轴:轴通舳,船。 7、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8、忽奔腾而砰湃:砰通澎,澎湃汹涌。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河内:黄河北岸 2、明年秋——明年:第二年 3、因为长句——因为:于是写 4、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冲出来 5、千里逢迎——逢迎:迎接 6、俨骖騑于上路——上路:高高的道路 7、其所以摧败零落者——所以:用来……的 三、词类活用 1、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安:使……安定 2、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敲鼓。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 4、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5、然而不王者——王:名词作动词,为王,称王。 6、直可惊天地,泣鬼神——惊:动词使动用法,使……受惊。泣:动词使动用法,使…… 哭泣。 7、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传:名词为动用法,为……作传。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动词使动用法,使……回。 9、猿猱欲度愁攀援——愁:动词为动用法,为……发愁。 10、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名作动,冲击。转:动词使动用法,使……转动。 11、遂命酒——命: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1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歌:名作动,作歌。 13、商人重利轻别离——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重,重视。轻:形容词意动用 法,以……为轻,轻视。 14、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襟。带:名词意动用法,以…… 为带。 15、徐孺下陈蕃之榻——下:名词使动用法,使…放下。 1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名词作状语,如云雾一般。星:名词作状语,如星星 一般。 17、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动词使动用法,使……腾空起。起:动词使动用 法,使……飞起。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古今异义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古今异义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古今异义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的使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使它后面的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报仇雪耻(“使……昭雪”),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等。 ②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成(当成)什么的意思。如: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 ③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如:不胫而走(长腿),华而不实(结果实),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等。 ④名词活用作状语。日理万机(每天),朝闻夕改(在早晨,在晚上),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响声一样),虎口余生(从虎口里)等。 2、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活用为名词。如:救死扶伤(死的人,伤的人),量入为出(收入的东西,支出的东西),道不拾遗(遗失的物品)等。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劳民伤财(使……劳,使……伤),沉鱼落雁(使……沉,使……落),众口铄金(使……熔化)等。 3、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就是形容词代替了具有自己特性的名词,如:抱残守缺(残缺的局势),避重就轻(重的方面,轻的方面),披坚执锐(坚固的盾,锐利的矛)等。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正本清源(使……正,使……清),光宗耀祖(使……光耀),独善其身(使……善)等。 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不耻下问(以……为耻),厚古薄今(认为……对的,认为……不对),不远千里(以……为远)等。 ④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如:集思广益(增广、扩大),敬而远之(远离),穷兵黩武(竭尽),恃才傲物(傲视)等。 4、数词的活用。 ①数词作名词。如:杀一儆百(一个人,许多人),举一反三(一点,很多),万无一失(很多,一点)等。 ②数词作动词。如:身价百倍(抬高百倍),万众一心(结成一心),一日千里(奔驰千里路)等。 ③数词作副词。如:一无长物、一无可取、一无是处、一无所有,“一”均作“全、都”解。 三、成语中的一词多义 1、亡:亡命之徒(逃亡)、亡羊补牢(丢失)、亡国之音(灭亡)、家破人亡(死亡)、唇亡齿寒(掉落、失去)。 2、顾:瞻前顾后(回头看)、顾此失彼(照管)、奋不顾身(注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通假字 1.可与不:不(fǒu),通“否”。 2.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 5.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地。 二、古今异义 1.使人遗(wèi)赵王书:书,信。 2.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祝酒。 3.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 5.于是项王前进缶:前进,向前进献 6.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遵守约定 7.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9.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明年:第二年 10.不如因而厚遇之:因而:趁此就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 怒发上冲冠:向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名词活用作动词: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 秦御史前.书曰:上前。 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 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shè),安置住宿.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衣(yì),穿着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献礼。 相如每朝.时:朝,上朝。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严.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 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 3、使动用法: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语文必修四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归纳 14《孔孟二章》 古今异义 词例句意思 是 是谁之过与古: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今:是家 丘闻有国有家者古:指卿大夫的封地 今:家庭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更加 今:动词,增加 或或百步而后止 古:有的人 今:或者 走 是亦走也古:跑,特指逃跑 今:走路 词类活用 字词例句意思 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名词作动词,吃 王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树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栽种 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

鼓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15《劝学》 古今异义 词例句意思 輮以为轮古:把……做成以为 今:认为 故木受绳则直古:墨线 绳 今:泛指所有绳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古:广泛地学习 博学 今:学问的渊博 词类活用 字词例句意思 輮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动用法,使……弯曲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名词或用作状语,每天上,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用作动词,游泳十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名词用作动词,跨十步一用心一也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16《过秦论》 古今异义

词例句意思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黄河以西一带河 今:河的西面 赢粮而景从古:担负赢 今:输赢的“赢” 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山东 今:指山东省 词类活用 词例句意思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名作状,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席、包、囊 海 景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影子一样 云云集响应名作状,像云彩一样 内内立法度方位词作状语,在内 外外连衡方位词作状语,对外 南南取百越之地方位词作状语,在南面 斗斗诸侯使动用法,使……相斗 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动用法,使……愚蠢 朝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17《师说》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

篇目:《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李贺小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通“否”。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⑷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7)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 【一词多义】 ⑴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⑵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⑶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⑷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⑸幸 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⑹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把) 【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古:授予官职今:常指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古:忧虑,担心今:祸害,灾难)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向人敬酒或献礼今:长命、百岁)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亲戚,古:近亲及 姻亲.今: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⑸请指示王(指示,古:指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上前进献今:向前行动或发展)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古:扬言,到处说今:宣告、声明,今多做名词) ⑻布衣之交(布衣,古:平民今:布衣服.) (9)秦自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约定、契约今:限制) (10)臣所以去亲戚二事君者(所以,古:…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⑵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⑶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⑷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苏武传》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导语:文言文对有些同学来说可能很难,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多看多读多记多些理解就会了。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 以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重要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重要实词 ⑴.负 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⑵.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⑶.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⑷.幸 ①而君幸赦臣 ②而君幸于赵王 ⑸.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⑹.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顾吾念之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⑹.今 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②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7).必 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②其势必不敢留君①依仗,凭借 ②辜负,对不起 ③违背 ④使……承担 ⑤背着 ①派 ②出使 ③让 ④使臣 ①延请 ②拉 ③牵,拉,引申为掉转 ①幸好,侥幸 ②宠幸 ①白白地 ②只,只不过 ①回头 ②只是,只不过 ③难道……吗 ④拜访 ①现今,现在 ②如果,假如 ①如果,假如 ②必定,一定

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⑵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的原因)(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指给……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吾见相职必辱之(扬言,到处说)⑻布衣之交(平民) ⑼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信约) ⑽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敬畏) 文言虚词 ⑴.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⑵.而 ①夫秦强而赵弱 ②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 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⑶.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⑷.之 ①伐齐,大破之 ②秦昭王闻之 ③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公之视廉军孰与秦王?①凭 ②用,拿 ③来,连词 ④用以,用来 ⑤因为 ①表并列 ②表转折 ③表承接 ④表转折/表假设 ①于是,就。 ②趁机 ③通过,经由 ①指代齐国 ②这件事 ③我 ④这 ⑤主谓间

语文高中知识点: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1、乐:而夫婿乐逸(形容词意动,以……为乐) 2、景、云:景(yǐng)从云合(名作状,像影子一样,像云一样) 3、怛:诚怛人心(使动,使……伤心) 4、急:而能急之(意动,以……为急) 5、生:愿得生归(名作状,活着) 6、东:东望愁泣引别东去(名作状,向东) 7、止:夫乃止毅(使动,使……止步) 8、柱、床、帘: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名作动,做成柱子;做成床;做成帘子) 古今异义的词 1、舅姑:①古义:公婆。 ②今义:舅舅和姑姑。 2、亲戚:①古义:兄弟骨肉。 ②今义:有姻亲关系的亲人。 3、其实:①古义:他,实际情况(两个词)。 ②今义:副词,表示实际情况。 4、自然:①古义:天然。 ②今义:不勉强,不拘束。 句式 1、毅怪视之,乃殊色也(判断句) 2、妾,洞庭龙君小女也(判断句)

3、吾君,龙也(判断句) 4、吾,义夫也(判断句) 5、非羊也,雨工也(判断句) 6、此灵虚殿也(判断句) 7、毅,大王之乡人也(判断句) 8、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被动句) 9、为奴婢所感(被动句) 10、为夫婿所薄(被动句) 11、为顽童所辱(被动句) 12、牧羊于道畔(介宾短语后置) 13、束以他物(介宾短语后置) 14、停于大室之隅(介宾短语后置) 15、雕琉璃于翠楣(介宾短语后置) 16、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介宾短语后置) 17、乃访于洞庭(介宾短语后置) 18、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定语后置) 19、是何可否之谓乎(宾语前置) 20、不然者,吾何辞焉(宾语前置) 21、既而将诉(之)于舅姑(省略句) 难句翻译 1、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译:你有什么苦恼使自己委屈到这种地步呢?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名词后面带宾语。 例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名词“目”带宾语“陈胜”,用作动词。以目示意)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名词“蹄”后面带宾语“之”。用作动词,用脚踢)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名’’带宾语“其一处”,用作动词,说出) ②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 例如:中通外直,不革不挚。(名词‘‘蔓’’和“枝”前面有副词“不”,用作动词.乱出蔓茎;横生枝节) ③名词前面有结构助词“所”。 例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名词罾”前面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捕捉)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桃花源记》)(名词‘‘志’’前面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做标记) ④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时前面肴连词“而’’或副词,有时前面既没有连词也没词。 例如: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剪。(《冯婉贞》)(方位名词“前”前面有连词“而”,用作动词,向前跑来) (2)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名词“腊’’后面带宾语“之”,用作使动词。使……成为腊,把……制成干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名词“域”后面带宾语“民”,用作使动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名词“宾客”后面带宾语“其父”,用作意动词,以……为宾客,把…••-当作宾客) (4)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多带有比喻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等意思。 例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像犬一样) ②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或凭借,有“用……”或“依据……”等意思。 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簸箕、土筐) 失期,法当斩。(《陈涉世家》)(依照法律) ③时间名词“日”、。月”、“岁”等作状语时,表示情况逐渐发生变化或着有“从前”、“往昔”的意思。 例如: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地)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捕蛇者说》)(每年) ⑦方位名词作状语。 例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登泰山记》)(向西)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在外)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射”本来是动词“射箭”,这里用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知识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知识总结 一、翻译 1.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修养文化道德使他们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使他们安心住下去。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6.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跑五十步的士兵凭跑了五十步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怎么样呢? 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1.高一年级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汝”你 1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二、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 5.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 6.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9.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5.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7.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

高考常见文言18个虚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秦一城求璧而赵不许(《完璧归赵》)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后常接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呵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何乃】译为“怎能”。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④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三)作词尾,译为“……的样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4.【乃】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文言文通假字梳理 1.尊君在不(“不”同“否”) 《世说新语》二则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论语〉十二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论语〉十二章》 4.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论语〉十二章》 5.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木兰诗》 6.无他,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卖油翁》 7.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卖油翁》 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三峡》 9.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与朱元思书》 10.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与朱元思书》 11.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孟子〉三章》 12.往之女家(“女”同“汝”,你)《〈孟子〉二章》 1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孟子〉三章》 14.困于心,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孟子〉三章》 1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孟子〉三章》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愚公移山》 17.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愚公移山》 18.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愚公移山》 19.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文中是动词,扶轼)《周亚夫军细柳》 20.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桃花源记》 21.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同“竖”相对)《核舟记》 22.北冥有鱼(“冥”同“溟”,海)《北冥有鱼》 23.《兑命》曰“学学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礼记》二则 24.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大道之行也》 25.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大道之行也》 2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马说》 27.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马说》 28.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本领)《马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